第一篇:青春舞曲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天山之音
教学理念:
根据音乐新课程标准中要把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的教育理念,本节课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体验到音乐的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青春舞曲》一课的教学中,主要是体验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相互合作,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表现歌曲的多形式创作练习和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教学分析:
这是一首d小调、4/4拍、单乐段的歌曲,短小精练,一气呵成。旋律活泼 流畅,节奏具有鲜明的舞蹈性。
本节课定位于感受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特点,以蒙古族民歌《牧歌》进行导入,通过聆听、分析、模仿、评价、演唱、吹奏、舞蹈等等音乐活动体验和表现歌曲,加深学生对维吾尔族音乐的了解。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乐于学习维吾尔族歌曲《青春舞曲》及其相关知识,产生喜欢民族音乐的情感并能懂得珍惜时光,努力学习的道理。
2、了解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与风土人情,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尝试在聆听、模仿、讨论、探究中自主学习歌曲,并能积极参与弹、唱、跳等音乐活动中体验和表现歌曲。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准确掌握歌曲节奏型,并能用活泼、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奏)歌曲。
2、掌握维吾尔族民歌特点,并能在欣赏中辨别出来。
教学重点:
在听、唱、跳、奏等音乐活动中体验和表现歌曲的情绪。
教学难点:
1、掌握维吾尔族民歌特点,能准确掌握歌曲节奏型。
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演唱、吹奏歌曲。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电子琴、手鼓、新疆帽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听vcd音乐《爱我中华》进教室。
一、复习导入
1、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有着非常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由于地域、语言、风俗习惯的不同,人们在劳动生活中形成了反映自己浓厚民族特色的民歌。
二、了解民俗,提高学习兴趣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另一个少数民族的民歌,请同学们听音乐,感受歌曲的风格是怎样的?(多媒体播放音乐,学生聆听歌曲《青春舞曲》)
小结:这首歌曲情绪热烈、欢畅,速度较快,节奏具有鲜明的舞蹈性,这种风格的歌曲是新疆维吾尔族的民歌,叫《青春舞曲》,表现了新疆维吾尔族人热情奔放的性格。
2、作者介绍:(出现多媒体课件)
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重要人物,他就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民族音乐家王洛宾先生。他一生经历坎坷,但执着地热爱西部音乐,搜集、整理和改编了五百多首西部民歌,被人们誉为“西部歌王”。这首《青春舞曲》就是经他改编的。他的音乐作品大多浪漫热情,不仅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瑰宝,在世界舞台上也大放异彩。他比较著名作品还有:《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大板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等。(出示课件)
3、你们去过新疆吗?(请有去过的同学介绍新疆的风土人情。)
4、新疆真是个美丽的地方。还被誉为“瓜果之乡”,盛产的水果有: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哈密瓜、库尔勒的香梨、还有西瓜、苹果、樱桃等。
(出示多媒体课件)
5、新疆又是一个歌舞之乡,那里的人们能歌善舞,每逢喜庆、丰收时节,他们就用歌舞来表达喜悦的心情。
(学生观看DVD歌舞片段,随着音乐学跳新疆舞)
6、创设情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环节让学生初步感受新疆民歌的风格,了解新疆的一些风土人情,学跳简单的舞蹈动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习新歌
(一)模唱旋律,解决难点
1、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青春舞曲》,旋律十分欢快、活泼,请同学们随着音乐,用“啦”哼唱旋律,感受音乐欢快的情绪。
2、分析歌曲节奏:(出示多面体课件)用得最多的节奏型是那个?附点出现了几次? 难点练习:X.XXX
X
.X
X.XXX
X
3、再次“哼唱”旋律。(这是一首4/4拍子的歌曲,唱的时候第一拍要强一些,把欢快的情绪表现出来)
聆听、模唱旋律,感受音乐欢快的情绪,解决节奏难点,为下一学习环节作好铺垫。
(二)小组合作学习
1、分小组自学。(自学会演唱)
2、检查各小组自学情况。(学生相互评价)
3、难点练习:别的那哟哟?别的那哟哟?(“别”字语气稍微加重,要唱得连贯,老师范唱)
4、分析歌词:这首歌的歌词用富于哲理的语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有些事物可以去而复返,有些事物却是一去不复返的,而人的青春正象那鸟儿一样,飞去后即不再回来。)作者用轻松、俏皮的语言告诫我们要珍惜大好的青春时光,努力学习。
5、齐唱(速度快些,唱出积极、乐观、欢快的情绪)。
6、学生自由选择演唱、伴奏、舞蹈等形式表现歌曲。通过唱、跳、奏、评等多形式参与音乐实践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自学、创新、合作能力,把学习推向高潮。
(四)拓展练习(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自由点歌)
这两节课我们学习、了解了少数民族民歌中的蒙古族和新疆民歌,感受了它们不同的风格特点,下面听辨一组歌曲:哪首歌曲是蒙古族民歌?哪首是维吾尔族民歌?
通过歌曲点播这一有趣的形式检查学生对两种民歌风格掌握的情况和熟悉更多民歌,营造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愉悦中感受美,创造美。
四、课堂小结:
民族音乐有着它独特的音乐魅力,我们要热爱民族音乐文化,喜爱和多唱民歌,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五、课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效果令人满意,歌曲学得较快,同学们背唱了歌曲《青春舞曲》,掌握了新疆民歌的情绪及风格特点。通过演唱、舞蹈创作等形式,更好地表现了歌曲的内容,锻炼了学生的自学、创新、合作能力,同学们非常积极勇跃参与。我体会最深的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抓住教材的特点,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创设情景,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营造一种愉快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愉悦中感受美、创造美。
第二篇:《青春舞曲》教学设计
《青春舞曲》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歌曲《青春舞曲》感受歌曲中轻快活泼的情绪。懂得青春易逝,知道珍惜光阴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充分聆听音乐,在参与学唱、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中增强音乐的表现力,培养节奏感和创造力。
【知识与技能】了解新疆和西部民歌的风格特点,学习新疆典型的节奏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难点】感受歌曲的音乐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创造力。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三角铁、碰铃、铃鼓、沙锤、手鼓。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播放《掀起你的盖头来》,老师展示新疆舞蹈。
2.老师设置问题:我跳的舞蹈属于哪个地区?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 3.学生自由回答,老师总结:这是一首来自新疆维吾尔族的民歌,名字是《掀起你的盖头来》,新疆维吾尔族歌舞非常有特色,而且维吾尔族人民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大家都知道新疆是一个美食之乡,而且维吾尔族的服装也很有特点,其中花帽是维吾尔族服饰的组成部分,也是维吾尔族美丽的标志之一,让我们插上翅膀一起走入美丽的新疆。
更多相关信息点击查看湖北中公教育
4.播放视频,学生感受新疆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了解部分新疆少数民族的歌曲,引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
1.欣赏《青春舞曲》老师设置问题:这首歌的音乐情绪是什么?节奏特点怎样? 2.学生自由回答,老师归纳总结:这首作品的节奏感非常的强,而且它的速度比较快,音与音之间的距离非常的近,歌曲出现了连续十六分音符。所以让我们感觉密集跟紧凑。整首歌曲给人以亲切活泼、充满青春活力的情绪。
3.老师设置问题: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4.学生自由回答,老师归纳总结:我们听到的这个版本的青春舞曲是单声部的演唱形式,我们把这种形式叫做齐唱。
(三)学唱歌曲
1.学生朗读歌词,注意“字正”“腔圆”。(1)老师设置问题:歌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2)学生自由回答,老师归纳总结:有些事可以去而复返,有些事却去而不复返,而人的青春就像鸟儿一样飞走了却没有回头,是为了告诫人们要珍惜宝贵的青春,应用欢快、饱满的情绪演唱。
2.学唱乐谱
(1)教师弹琴学生哼唱旋律
(2)老师设置问题:这首歌哪些地方比较难唱?(3)老师根据学生找出的难学的旋律重点学唱。
更多相关信息点击查看湖北中公教育
和之间旋律跨度大。
(4)通过旋律模进的练习方法解决音准问题
老师弹奏,学生学唱。十六分附点音符的练习。
(5)教师讲解前附点音符的时值,并引导学生演唱时前边附点十六分音符演唱稍微长一些,后面的三十二分音符演唱稍微短一些。
3.学习歌唱方法
(1)老师示范正确和错误的两种声音,由学生判断正确的演唱方法。
(2)老师引导:注意演唱的姿态,坐直,口腔打开,保证我们气息的流畅,我们要用气息来控制声音,让我们的声音竖起来,这样能够更有立体感,注意速度要匀速。
(3)老师弹奏钢琴伴奏,学生演唱《青春舞曲》 4.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1)老师边唱边唱,学生再次聆听和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2)教师弹奏旋律,学生唱歌词。注意音准、气息、节奏。
(3)老师设置问题:相互评价一下,你们的演唱都有哪些优点和不足?(4)学生讨论回答,老师总结:这首歌曲给人以亲切活泼、充满青春活力的感觉,演唱时请需要很欢快,每一个音要短促、轻快,有弹性,音准要正确不要偏低,气息要流畅,节奏要紧凑、稳定。
(5)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呼吸,用自然圆润的声音自信自然的有表情的演唱这首歌曲。(三)拓展延伸
1.练习新疆典型的基本节奏型
更多相关信息点击查看湖北中公教育
(1)教师指出歌曲的节奏型。
(2)学生模仿、练习节奏型,老师强调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时值记法,并作正确示范。学生依据教师的提示分别拍击节奏。
(3)学生演奏典型的节奏型,教师评价。2.为歌曲创编乐器伴奏
(1)老师分小组配发打击乐器。老师做示范,用其中手鼓敲击节奏型。(2)学生根据打击乐器的音色练习敲击节奏。(3)学生分组表演:一组演唱,一组乐器伴奏。(4)学生完整的、热情的表演。3.为歌曲创编舞蹈
(1)学生回想出老师之前展示的舞蹈动作或作其他的两三个新疆典型的舞蹈动作。(2)由老师示范,学生学习舞蹈动作(动脖子、绕手腕、垫步)。(3)学生根据歌曲的典型节奏型跳舞。4.将歌曲、乐器和舞蹈融合
(1)老师将学生分为三组:演唱组、舞蹈组、器乐组。三组同学根据音乐分别排练,老师在一旁指导,学生可以加入自己的风格。
(2)学生完整的、热情的表演。师生评价:大家表演得很不错,演唱组的同学演唱的不错,打击乐器组的同学创编能力很强,舞蹈组的同学动作也很美,但是要注意表情要丰富,非常的热情、欢快的气氛。
(四)课堂小节
更多相关信息点击查看湖北中公教育
这节课让我感受到了你们的青春和活力,我也衷心的希望同学们能喜爱新疆的民歌,热爱我们的民族。在今后的学习和人生中,珍惜青春,珍惜时间,珍惜生命,拥有一个美好与精彩的人生!
五、板书设计
以上就是音乐《青春舞曲》教学设计,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更多教学设计及教师招聘面试备考资料可查看中公教师网-教师招聘面试频道。
中公讲师解析
更多相关信息点击查看湖北中公教育
第三篇:青春舞曲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 > 第一单元 > 第一节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唱、背唱《青春舞曲》,在理解作品内涵的基础上,把握歌曲的情绪,体会歌曲的旋律特点,并有感情地演唱。
2.通过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节奏感和创造力,训练协调性,加深对歌曲风格的理解。
3.了解维吾尔族音乐特点,体会歌唱与伴奏、音乐与舞蹈的结合。教学重、难点
1.学唱、背唱《青春舞曲》,在理解作品内涵的基础上,把握歌曲的情绪,体会歌曲的旋律特点,并有感情地演唱。
2.掌握节奏教材分析
歌曲《青春舞曲》是一首维吾尔族民歌,歌曲4/4拍,欢快而富于激情。歌曲中以“太阳”“花儿”“鸟儿”等借景抒情,抒发了维吾尔族青年赞美青春、珍惜青春年华的欢乐情绪。歌曲具有典型的维吾尔族舞蹈音乐风格特点,节奏轻快,富于动感,旋律优美,篇幅结构短小。歌曲的歌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蕴含深刻的哲理。主要段落为五句,每句一小节,第一、二句采用基本相同的连续十六分音符曲折级进,第四、五句是第一、二句的重复,进一步强调了主题,旋律线的大起伏也和歌词内容“美丽小鸟飞去无踪影”相吻合。在“别得那哟哟”句中,出现了附点节奏,增强了歌曲的灵动性和活泼性,此处的附点节奏可作为全曲的重难点节奏突破,可反复练习。全曲的结构为:a aˊb a aˊ‖: c aˊ :‖。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教学导入
1.播放《青春舞曲》音乐片段,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营造良好的上课氛围。
2.教师为学生进行配乐诗朗诵《青春的歌》。(配乐朗诵欣赏)岁月悠悠,光阴荏苒,我们沿着时光的隧道,走过风,走过雨,走过闪光的少年,不知不觉地走进了人生的节日──青春。
青春是一首诗,慷慨激昂,我们从中读到了秦汉雄风大唐盛世的波澜与壮阔,读到了革命先辈们的英姿和雄韬伟略,读到了抱负勇敢。
青春是一首歌,热情向上,我们从中听到了春天的低语,生命的萌生,听到了时代的召唤,活力的迸发,听到了激情、热烈,青春是一条路,错综复杂并布满荆棘,我们会迷路,会跌倒,会受伤,我们怀揣理想,披荆斩棘创天地,从此学会了坚强、坚持。
青春是一幅画,色彩缤纷并赏心悦目,我们手持画笔,画下心中的“梦乐园”,涂抹自己的──美好前程。
3.和学生自然聊天,同学们认为“青春是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有朝气,蓬勃向上,身心健康,充满活力等等。)
4.师:在我们每位同学的生活中,青春是有朝气,蓬勃向上,身心健康,充满活力等等,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将和同学们一起聆听青春的动人旋律,舞动青春的曼妙舞姿,共同感受青春的激情飞扬。
二、教授新课
1.歌曲欣赏《青春舞曲》。
(1)有这样一首作品,多年来久唱不衰,她热烈、欢快、奔放,当音乐响起,我们一定会深深地被他吸引,我们一起来听,歌曲的歌词是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歌曲?
(2)播放《青春舞曲》音频。
(3)学生回答问题:(珍惜时光,美丽的青春一去不复返;维吾尔族。)(4)全班同学齐声朗读歌词。2.了解作品的相关音乐知识。
师:这是一首维吾尔族民歌,歌曲中以哪些美好的词语来借景抒情,赞美了青春,嘱托我们要珍惜青春年华的欢乐情绪?(学生回答:“太阳”“花儿”“鸟儿”等词。)
师:整首歌曲节奏鲜明,旋律优美,具有舞蹈的动感,歌词通俗易懂,又富有深刻的寓意,多少年来,成为人们久唱不衰的经典佳作之一。
3.学唱歌曲《青春舞曲》。
(1)完整欣赏《青春舞曲》的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2)这首歌曲的音乐特点是什么?请从音乐要素上进行回答(曲调、节奏、速度、情绪等等)。
学生回答:节奏密集;速度中速偏快;情绪欢快活泼。
全曲的节奏轻快、跳跃、充满活力,具有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和模拟手鼓演奏的风格,曲调上下流动、偶有跳跃,显得十分欢快、流畅。
(3)发声练习: 2/4 1 2 | 3 4 | 5 6 | 7 i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a.要求声音圆润,气息连贯。
b.要求用跳音演唱,声音断开,有弹性。(4)视唱乐谱。
(5)跟随录音,学生在录音带领下,完整填词演唱。(《青春舞曲》歌曲学习)(6)老师讲解歌曲中的难点处理,引导学生演唱歌曲时,用自然、轻快的声音演唱。唱“别得那哟哟”一句,注意处理字头,唱出4/4拍的强弱规律。
(7)重点节奏练习,用拍手的方式练习节奏。
(8)让学生自己根据演唱,做歌曲的强弱处理。老师加以引导。(演唱时注意声音的断开与连贯的区别,注意强弱的处理变化。)(9)按照学生自己所做的强弱处理,有感情地演唱作品。(演唱时注意歌曲旋律、情绪层次分明。)
(10)学生讨论:用什么好的方法更能增添歌曲欢快的意境和情绪。(可用舞蹈、拍手、加进打击乐等等形式。)
4.音乐活动。
为歌曲编配伴奏,并创编舞蹈动作。(1)欣赏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片段。(2)编配打击乐伴奏。
让学生自己选择打击乐器(乐器选择三角铁、撞钟、串铃、手鼓等)。
强拍和次强拍用手鼓、三角铁,弱拍用串铃,学生自己实践活动,大部分同学演唱,小部分同学演奏,老师用钢琴带领学生演唱。师生共同配合完成。
(3)创编舞蹈动作: 老师教授一两个维吾尔族舞蹈动作。动作一:动脖子,双手指尖相对,放在脖子下面,扭动脖子。
动作二:托帽,鼻尖朝二点方向仰视,左手翻腕托腮,右手高举,指向二点方向。动作三:踏步,原地横移位,左脚横移,右脚并拢,反方向同前。
(鉴于学生年龄特点,教授几个基本动作,只要能够跟随音乐的节拍、速度、情绪,模仿维吾尔族舞蹈动作即可。)
(4)歌表演。
一部分同学仍用打击乐器伴奏,找2─3名同学伴舞,全体齐唱歌曲,老师钢琴伴奏,师生共同配合完成歌表演活动。
三、课堂小结
在《青春舞曲》的旋律中,我们今天的课即将结束,祝愿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拥有青春的激情与梦想,在歌中、在舞中寻找理想的方向。
第四篇:青春舞曲教学设计
《青春舞曲》教学设计
禹州市朱阁镇第三初级中学 王娅锋
课题:《青春舞曲》 年级:八年级上册 课时:一课时 设计思路 :
《青春舞曲》是王洛宾先生搜集、整理、改编的众多民歌中较为明快的一首新疆维吾尔族民歌,它的旋律优美、节奏鲜明。曲调为小调式,一段体结构。本节课重点是唱好歌曲《青春舞曲》,教学中结合歌曲的风格特点,通过演唱与表演,让学生发自内心,充满情感地歌唱,并从歌曲的寓意中体会到珍惜青春、珍惜美好时光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
《青春舞曲》是一首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新疆音乐的节奏独具特色。本节课面对的是八年级学生,八年级的学生有积极地参与意识与表现欲望,从新疆音乐的节奏引入,师教生模,增强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新疆音乐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手鼓、碰铃等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新疆和西部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能力目标:
1、学会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
2、能够根据歌曲的风格,结合一些节奏型来表现,加深对歌曲情绪的感受。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懂得青春易逝的道理,知道珍惜光阴。教学重点:体会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领悟歌曲的深刻寓意。教学难点:感受歌曲的音乐表现形式,理解歌曲的欢快情绪,锻炼对新疆民族舞蹈动作的创编能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大坂城的姑娘》,同学们在音乐声中进入教室)导语:同学们好!伴随着明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我们一起来到了音乐课堂。有哪位同学知道刚才播放的是什么歌曲吗?它是哪个民族的?
(生:《大坂城的姑娘》、新疆)很好!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它物产丰富,而文化艺术更是历史悠久。想跟老师一起到新疆去听一听,看一看吗?那么,就让这首旋律优美的《青春舞曲》带我们领略一下新疆的风土人情吧!(板书课题《青春舞曲》)
二、教学过程
1、随音乐多媒体了解新疆
(1)伴随音乐让我们了解了祖国美丽新疆的风土人情,感受了歌曲的演唱情绪。
师:现在我们一起听赏这首歌。听完后,说说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各有什么特点?它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播放《青春舞曲》,学生听完后讨论、回答)(板书: 旋律——优美动听
节奏——明快紧凑
演唱情绪——欢快、活泼、充满青春活力)(2)整体学唱曲谱,了解“鱼咬尾”和重复创作手法。(3)典型节奏练习
(4)教师范唱,学生击掌伴奏学生跟多媒体哼唱。学生用正确的演唱情绪完整连唱,教师琴声伴奏。师:请同学们运用正确的呼吸,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把这首歌完整唱一遍好吗?能唱出欢快、活泼、充满青春活力的情绪吗?(唱完后,教师评点、点拨)
(5)分组分段演唱(多媒体伴奏),唱后互评,教师总评。
2、知识拓展(1)了解王洛宾先生
师:有个人特别喜欢新疆民歌,他是北京人,曾在法国留学学习音乐。为了民族的音乐,他一生扎根新疆,在那里生活了近60年。他的作品大都吸取了新疆民歌的素材,一生整理、创作、收集了700多首作品,把新疆的民歌介绍给了全国以及全世界。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青春舞曲》的作者——王洛宾。这首歌就是他根据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整理创编的。哪位同学还了解并会唱一些新疆民歌?说给大家听听,也唱给大家听听。
(2)歌词寓意
想一想,它给了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迪呢? 生:回答。师:<<青春舞曲>>歌词用富于哲理的生活现实告诉年轻人:有些事物可以去而复返,有些事物却是一去不复返.而人的青春正像鸟儿一样,飞去后却不回头.
(3)歌曲创编
学生分组讨论(舞蹈、器乐、歌唱)共同合奏青春舞曲。
三、回味小结
师:美丽富饶的新疆令我们神往,优美、欢快的新疆歌舞令我们陶醉。歌舞让我们感受到青春的活力,也让我们感悟到: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青春是一把燃烧的烈火,释放着光和热。
让我们把握青春,珍惜时光,刻苦学习,积极进取吧!因为只有在充实的人生中,青春才会流光溢彩。我真诚地祝愿同学们明天会更好!
(播放玖月奇迹的《青春舞曲》,学生离开教室)
四、布置作业
学唱一至两首王洛宾的作品。
第五篇:《青春舞曲》教学设计
歌曲《青春舞曲》教学设计
课题:歌曲《青春舞曲》 年级:八年级上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新疆和西部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能力目标:
1、学会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
2、能够根据歌曲的风格,结合一些舞蹈来表现,加深对歌曲情绪的感受。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懂得青春易逝的道理,知道珍惜光阴。教学重点:体会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歌曲的音乐表现形式,理解歌曲的欢快情绪,锻 炼对新疆民族舞蹈动作的创编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新疆好》,同学们在音乐声中进入教室)
导语:同学们好!伴随着明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我们一起来到了音乐课堂。有人知道刚才播放的是什么歌曲吗?它是哪个民族的?(生:《新疆好》、新疆)很好!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她物产丰富,而文化艺术更是历史悠久。
提问:新疆的地理位置、特产、服饰、乐器、气候
想跟老师一起到新疆去听一听,看一看吗?让我们先来听听她的《青春舞曲》吧!
(板书课题《青春舞曲》)
二、新课
1、随乐学唱
(1)听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师:现在我们一起听赏这首歌。听完后,说说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各有什么特点?它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播放《青春舞曲》,学生听完后讨论、回答)(板书: 旋律——优美
节奏——明快
情绪——欢快、活泼、充满青春活力)(2)教师范唱,学生击掌伴奏。
(3)学生跟多媒体哼唱。
(4)我们一起朗诵一遍歌词,看看它给了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迪呢?
老师总结学生的想法
(4)学生用正确的演唱情绪完整连唱,教师琴声伴奏。师:请同学们运用正确的呼吸,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把这首歌完整唱一遍好吗?能唱出欢快、活泼、充满青春活力的情绪吗?(唱完后,教师评点、点拨)
(5)分组分段演唱(多媒体伴奏),唱后互评,教师总评。
2、随乐舞蹈
师: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只要你踏上这辽阔的土地,就会被那悠扬的歌声和那翩翩的舞姿所陶醉。那么你们知道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一些基本动作吗?想跟老师一起学学吗?
(播放《青春舞曲》伴奏,教师示范动作)
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1)拍手腕花 2)脱帽式 3)移颈 师:请几位同学跟老师一起做好吗?(带动学生,活跃课堂气氛)师:同学们跳得棒极了,你们能把舞蹈动作带入歌曲中吗?请同学们分组表演,然后自我评价哪组表现最好。(多媒体伴奏)
师:同学们表现都很好,歌舞中充满了青春的活力。《青春舞曲》的曲调欢快、活泼,歌词也寓意深刻。
三、回味小结
师:美丽富饶的新疆令我们神往,优美、欢快的新疆歌舞令我们陶醉。歌舞让我们感受到青春的活力,也让我们感悟到:花无再开日,人无再少年。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青春的光阴稍纵即逝。让我们把握青春,珍惜时光,刻苦学习,积极进取吧!因为只有在充实的人生中,青春才会流光溢彩。我真诚地祝愿同学们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