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重点难点:
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
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
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宁夏省地图。
学生准备彩笔,剪刀胶水、信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问:听听这首歌描写了什么?
二、谈话引导,导入。
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
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三、看地图,找家乡。
指名学生,问:你的家乡在哪里? 用“我的家乡在省市县”填空说话。
2、出示中国地图,“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自己的家乡”。
以一人为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找找家乡所在的省和省会城市。
说一说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
四、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上节回顾
二、新授
1、小组合作,找一找家乡。
2、游戏:“12345,你的家乡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这里。”
3、老师这里有几位小朋友一下子找不到自己的家乡,请大家帮帮他们。
4、竞赛:老师缩小地图的范围,请大家自己找找家乡,比一比,看谁找得快找得准。
三、找家乡,画家乡。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小地图,在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剪下来,然后贴在彩色纸上。
2、说说你对家乡的了解。
3、用手中的笔在贴画的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4、学生上台展示。
四、遐想:二十年后的我。
一转眼,你长大成人了。你会为家乡做点什么?
你对家乡会有一种怎样的感情?
五、小结
第二课: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
教学重点: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
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演一演,猜一猜。
1.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5.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四.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你了解为家乡做贡献的有哪些人吗?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5.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一.上节回顾。
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新授
1.启发谈话: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评议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5.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四.说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你了解为家乡做贡献的有哪些人吗?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5.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五.活动:我是小导游。
第三课:浓浓乡土情
教学目标:
1.考察和了解家乡的文化艺术,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艺术,感受家乡的可爱,激发热爱家乡之情。
2.探索家乡文化艺术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从而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
课时安排:四课时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电子课件(1)各地区不同民族风情的画面
(2)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
2.教师准备MTV
3.学生准备家乡的相关资料。(文字、图片、音像)
第一课时:调查活动
1.学生分成几个考察小组,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了解家乡文化中的不同方面。
2.通过观察家乡人们的一些生活现象(文化艺术),提出思考的问题。
3.根据收集的资料,按类别归类整理并写出调查报告。
第二课时:课堂学习
一、师生互动,引入话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教师用不同的方言向大家问好。
问:请同学们说一说,刚才老师讲话中,你感觉哪一种话听起来最熟悉?
师:是啊,听着家乡话我们倍感亲切!“少小离家老大还,乡音无改鬓毛衰”这一诗句道出了每一个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一股浓浓的乡土情,尤其那是身在异乡的人,听到家乡话,更会感到格外的亲切与温暖。
师:同学们,我们同是家乡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家乡的文化艺术。
二、了解家乡文化渊源
师:那你们知道家乡文化艺术是怎么形成的吗?
课前老师请同学们进行了了解,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个别学生介绍,教师询问他是怎样了解到的,对于他的学习态度、精神给予肯定和鼓励)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沿着历史的长河去追溯家乡文化的渊源。
(播放课件:家乡文化史)
师:从刚才的这一段资料片中,你了解到什么,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师:勤劳智慧的家乡人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生活、劳动,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并一代一代地继承发扬下来。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又是什么样呢?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组成了活动小组,分别对我们家乡的音乐语言、舞蹈、戏曲及手工艺品等艺术进行了考查,要求大家制作一份《我眼中的家乡文化艺术》宣传册,大家都准备好了吗?好,现在我宣布,家乡文化艺术节现在开始。
第三课时:课堂表演
一、上节回顾
二、新课学习
三、家乡文化节活动
师:下面,我们举办一个家乡文化节活动,各小组准备一下,分别展示具有家乡特色的文化艺术。
1.家乡语言艺术展示。(以说、唱的形式展示)
2.家乡音乐艺术。
师:我们家乡的语言说起来干脆有劲,我们家乡的歌曲唱起来也是嘹亮动听。课前老师进行了认真的搜集,找到了一首歌曲,就是根据家乡音乐中的一种加工创作的,老师今天把它带到课上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感受它的魅力,好吗?(播放:有特点的家乡歌曲)
师:大家听后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我们家乡还有哪些音乐艺术呢?谁能给我们再展示一段?
(学生展示活动)
3.家乡戏曲。
A、学生先介绍。
B、教师播放家乡剧片段。学生谈感想。
4.家乡的手工艺品。
A、生展示照片、图片,并配以解说以及学生自制的手工艺品。
B、师:感谢这些同学,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精美的手工艺品,看得我眼花缭乱。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件我自己做的手工艺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我做得当然比较的简单,现在就让我们随着摄像机的镜头一起去瞧一瞧民间艺人的杰作吧!(出示手工制作的录像)
C、师:这么多的工艺品,你喜欢吗?家里有吗?(体会,人们在生活中创造了美,这美又装点了人们的生活。)
5.家乡舞蹈。
师:我们的家乡人不仅心灵手巧,还能歌善舞。现在谁来给我们展示家乡的舞蹈艺术。
A、学生介绍家乡的舞蹈种类。
B、播放摆手舞的场面。
C、师生共同感受愉快的摆手舞。
师:我发现,好多同学都被这热烈的场面所吸引,被这欢快的舞蹈所感染,家乡的孩子们,来,让我们一起溶入家乡的音乐,一起跳起家乡的舞蹈吧!
四、交流体会,升华情感。
第四课时:办一份“家乡手抄报”
一、师:今天,通过学习交流,我们看到了勤劳朴实的家乡人,他们乐观向上,辛勤耕耘,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家乡文化艺术,让我们赞叹,让我们佩服。我想,你们一定有许多的想法,有许多的问题,有许多的感受。现在,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吧!
(学生交流,谈感受)
二、把你的感受用手抄报的形式表示出来
三、分组办报,教师巡视。
四、展示作品。
五、全课总结。
师:谁不眷恋生我养我的家乡土地,踏一方土,饮一江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的山山水水给予了我们每一个人智慧和力量。你们瞧,在我国,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劳动创造,创造出了美好的生活、灿烂的文化,每个人绽放的笑脸,每个人唱出的歌声,都表达出了浓浓的乡土情。
第二单元:生产与生活
第一课:吃穿用哪里来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对日常生活用品的考察和研究,知道工农业生产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基本领会各种物品的属性和类别。
3.知道农、牧、渔、林的生产都是农业生产。
4.学生通过调查讨论,了解家乡农作物的生产情况,增强对农作物生长及农业生产的时令性的真实感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课前调查
请学生在课前通过询问家长、网上查询等方式调查了解:
1我们当地农村主要生产哪些农产品?
2我们餐桌上的食品,哪些是本地产的,哪些是外地产的?
3了解家乡的一种农作物,在什么季节播种,什么季节收获?
第二课时:课堂学习
一、追根寻源──日常用品找“老家”
1.通过童谣引入课题。
学生根据提示:(1)人每天饮食、起居需要……(2)学习需要……(3)出行需要……在书上列出所需用品
2.请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列出用品的名称。3.请学生给生活、学习需要的物品分分类,帮它们找找“老家”。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领会各种物品的属性和类别。
(1)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说说:列出的物品是从哪里来的。
(2)教师出示一些物品,让学生分类,说理由
二、到农村去看看──不同的农产品
1.教师依次出示图片,增加一幅林业的图片,让学生明白:农业(种植业)、牧业(养殖业)、渔业(水产养殖)、林业(造林营林)都是农业生产。(教师可以补充讲讲副业)
通过交流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书上相应图片旁写下:农业、牧业、渔业、林业。
2.引导学生着重了解种植业。种植业主要包括:粮、棉、油、麻、丝、茶、糖、菜、烟、果、药、杂等作物的生产。
教师出示关于种植业的一些图片,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让学生了解种植业的内容。
三、了解家乡的农产品
1.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分组选择一种家乡的农产品,在班上介绍这种农产品的特点及其生长的环境。
2.利用苹果和柑橘的对话,引导学生了解农产品的种类会受自然条件影响。
教师和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农谚,进一步了解农业生产会受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3.激励学生为家乡的农产品打广告。设计广告词。
四、总结
第二课:从电视机的变化说起
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识生活中某一物品的变化,认识生产要根据人们的需求不断革新和发展。
2、从各种产品的不断更新中,知道生产的发展是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
教学重点:通过认识生活中某一物品的变化,认识生产要根据人们的需求不断革新和发展。
教学难点:知道生产的发展是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
课前准备:调查、访问
1、让学生针对电视机进行小调查。
2、让学生找一找在生活中哪些自己熟悉的产品在不断地变化和更新。
3、问问父母或产品销售人员,这些产品为什么会不断变化更新。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活动一找一找电视机的变化
活动目标:让学生知道产品是随着人们的需求变化而变化的。
1、在课前我们就针对电视机做了一个调查,收获一定不小吧,现在就请同学们交流一下你们的收获吧!(学生分小组交流调查结果,师巡视和学生一起交流)
2、设计问题和学生交流:
3、你们家换过电视机吗?那么你们家换的是什么电视机呢?又是因为什么换电视机的呢?是现在这个电视机好呢?还是以前的好?但你想过没有以后还会换吗?
4、大家可知道我们最早用的电视机是什么样的吗?你们家里有吗?那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5、观察、调查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出示课件,黑白电视机的图片)你们觉得以前人们看着这种电视机会怎么想呀?
6、(出示课件,彩色电视机的图片)把电视机换成彩色的,这下大家该满足了吧?为什么呢?这么说还想换更好的了?看来大家的需要在不断的发展,要求越来越高。
7、据我所知,现在更多的人换上了环保的低辐射电视机,不伤眼睛的液晶电视机,还有科技含量很高的等离子电视机。(出示课件,各种电视机的图片)看看,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视机也越来越好了。想想,这是为什么呢?
师小结: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我们生活中的其他东西是不是也越变越好,越来越高级呢?
第二课时:活动二找一找其它产品的变化
活动目标:从各种产品的不断更新,让学生知道生产的发展也是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
1、让学生读读教材上几个小朋友的讨论。
2、小组讨论产品为什么会不断变化。除了这些东西在越变越好外,你还知道哪些东西在发生变化呢?小组讨论讨论,看看哪个小组最会发现(学生开始讨论,教师积极参与和学生共同讨论)生说自己所发现的东西:如手机、房子、书包、文具盒等等。每小组得出一个结论。
总结:同学们很会发现,说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通过了解电视机的发展变化,知道了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变化,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发展变化了。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小,把你想说的写在教材“我的总结”栏目里!
第三课:生活中的各行各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身边生活的调查,了解社会生活需要各行各业,并明白它们与工农业生产部门之间的关系。
2.了解社会生产部门中的各行各业之间的分工与合作的关系,并认识到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各行各业也在不断变化着,相应地,人们会随着行业的变化,可以变换行业。
3.引导学生运用调查了解的探究学习方式,了解和思考社会现象。
4.让学生感受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尊重他们的人格,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课前准备:
1.给学生分发调查表,让学生了解家里或周围的人正在从事的行业。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生互动,生成话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谈论一个话题:生活中的各行各业。看了这个话题,你产生了什么疑问?
(学生提问,师相机归纳小结:生活中有多少行业的人在为我们服务?他们的工作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师:今天,我们就围绕自己提出的问题来进行探讨。
二、唤醒生活记忆,拓展生活经验
(一)他们为我做什么?
1.感受一天中有多少行业的劳动者为我们辛劳
师:刚才同学们问了,生活中有多少行业的人在为我们服务?
我们不妨从一天的生活说起,今天早上你们吃了什么?
(学生交流早上吃的早餐)
师:早餐真丰富!当你手捧香浓的牛奶,品尝可口的小菜时,你有没有想过,它们经过多少人的手才到我们手里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看一段录像,请同学们边看边思考:当我们还在睡梦中时,有多少行业的劳动者已经开始了忙碌?
2.观看录像(出示课件)
晚上在路上各种车辆在行驶;
很多奶点的工作人员开着小型车进配货场领奶,从大车上卸奶,装到小车上;
送奶员来自己的牛奶供应点领牛奶,骑上自己的三轮车送奶;
送奶员到达自己服务的小区,保安查他的证件,允许他进入小区;
送奶员把牛奶放进了奶箱;
环卫工人清理垃圾;
蔬菜批发市场呈现出忙碌的景象;
运菜的人在赶路;
运菜的人把菜摆在摊点上;
小区内清洁工把扔在外面的垃圾放进垃圾箱;公路上,洒水车在洒水,清洁工在扫街道。
3.交流讨论
师:刚才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观看录像的感受)
师: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好!
4.说自己日常生活
师:从白天到夜晚,还有哪些人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请说一说你亲身经历的事。
(学生可能会说,我们穿的衣服先有农民种棉花,再由工人纺纱织布,然后裁剪,最后做成衣服;还有人运到商场,有人卖衣服,然后我们的爸爸妈妈去买;在学校不懂的问题,教师会教我;有的同学家离学校很远,他们坐车来学校,司机会帮助他们;出去游玩时,导游会给我们讲解,安排路线;邮递员给我们送报纸,让我们了解很多信息;我们住的房子先由设计师设计,然后由建筑工人修建楼房,还有装修公司的工人来我家装修……)。
师:生活中有这么多不同行业的人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我们试着把这些不同的行业分分类。
5.学生填表
(学生在书上填表)
师:同学们,你们想对这些默默为我们付出的人说点什么吗?请闭上眼睛默默地在心里说吧!
(学生虔诚说心里话)
三、小结
第二课时
一、上节回顾
二、反思思考:假如……
师:在我们身边有这么多行业的人默默无闻地为我们忙碌着。也许我们并没意识到他们的存在有多重要,假如有一天,他们都停止了劳动,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选一个你喜欢的方式来表达!
(学生交流,他们可能会说假如农民都不种地了,全世界的人都吃不到粮食,有钱也买不到粮食,都会饿死的;假如自来水厂的工人停止劳动,我们就会没水洗澡,没水喝,都要渴死了;假如所有的警察都不上班了,我们的生活会是一团糟;假如所有的医生都不上班,病人会痛死的;假如学校没有老师,我们会没文化,也不会从老师这里懂得做人的道理;假如没有解放军保卫我们,就不会有幸福与和平……)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师:是的,我们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人,他们每个人都很重要。
三、挖掘课程资源,进行访问活动
师: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中,有的我们经常见面,却很少关注他们;有的我们满怀好奇,却没办法见面。你们想不想去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
(一)确定沟通方法
师:有什么办法?
(学生交流:采访、打电话、写信、上网发E-mail)
师:想不想现在就去采访?
师: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次模拟的小队采访活动
(二)讨论活动计划
师:要保证采访成功,要制定采访计划
(媒体出示小队采访计划,学生讨论分工)
师:小记者们,出发吧!
(学生分组到教师办公室、学校餐厅、校园、门房、商店采访)
交流采访收获
师:请每组派一位同学上来介绍你们组采访的情况
(实物投影访问记录,学生汇报采访情况)
师:通过采访活动,你们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采访后的感受)
师:我们一起大声地为辛勤工作在不同行业的人们说声:“谢谢你们!”
四、问题拓展延伸,走向生活
师:同学们,活动进行到这儿,你又产生了什么新问题?
(学生交流,师归纳:有这么多行业的人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我们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师:今天的活动虽然就要结束了,但我们和各行各业劳动者的相处是长久的。在生活中,让我们面带微笑,带着问题去面对每一个劳动者。我们还要努力学习,今后更多地参与社会、关注社会,让拥有的知识和本领去创设更加美好的生活!
第三单元:交通与生活
第一课:多种多样的运输方式
教学目标:
知识:
1.使学生知道一些常见的交通运输设施。2.使学生知道几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树立爱护交通运输设施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交通运输以及交通运输的设施。
(2)使学生知道几种交通运输的特点。
教学难点:什么是交通运输以及交通运输的设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情景导入
我们都到公园或郊外玩儿过,那么我们是怎么去的呢?
(坐汽车、坐火车、坐船、坐飞机)
那么大家想一想,如果没有公路,没有铁路,没有码头,没有机场,汽车、火车、轮船、飞机会怎么样?它们还能正常工作吗?
(学生讨论,教师给予肯定。)
没有公路,没有铁路,没有码头,没有机场,汽车、火车、轮船、飞机就不能带我们去我们想要去的地方了。我们的生活就会遇到很多的不方便。我们把它们叫做交通运输设施,那么大家都知道哪些这种交通设施呢,你仔细观察过它们没有?哪位同学能给大家描述一下你熟悉的交通运输设施呢?
2.复习导入
大家想一想什么是交通运输?你能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吗?
(对学生回答给予肯定,总结)
过渡:大家说的都很好,可是要完成把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的交通运输任务,必须要依靠一定的交通运输设施,你都知道有哪些交通运输设施呢,大家把想到的写在纸上,看看谁写得最多。
板书:交通运输的设施与方式
二.新课
1.待学生写完(或说完)后,请他们和书上“说一说”中所列的交通运输设施相对照。对于那些所列的交通运输设施多于书上的学生,可请他们对书上的内容进行补充,并予以表扬。
2.让学生选择一项自己最为熟悉的交通运输设施进行简单描述,主要侧重在外观形态方面。
(对学生回答予以肯定,并相应补充。)
3.那么大家能把这些交通运输设施分下类吗?
如可提示学生在“说一说”中所列的可以移动的交通运输设施旁作个记号。或
问:那么大家说这些交通运输设施哪些是固定的,哪些是可以移动的?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评价)
正象大家说的,交通运输设施分为两类,一类是固定不变的,如铁路、公路、车站、码头;还有一类是可以移动的,如火车、汽车、飞机、轮船。
板书:交通运输设施
固定的:铁路、公路、车站、码头……
移动的:火车、汽车、飞机、轮船……
4.组织学生阅读课本第二十三页内容。
那么大家从你的亲身体验中说一说交通运输设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
要是没有这些交通运输工具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呀?
(可以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然后选代表说,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要给予鼓励。)
5.总结:交通运输设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它们是完成交通运输任务的保证,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地保护交通运输设施。
第二课时
一、上节回顾
二、本课教学
1.出示[演示:交通运输方式]边演示边提问、讲解
交通运输任务的完成,是离不开一定的交通运输方式的,大家想一想,都有哪几种交通运输方式呢?
板书:方式
提示学生回答出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四种方式,并配合演示。
运输方式有这么多,那么大家知道它们各自都有什么特点吗?
请大家做书上第二十五页的“做一做”,说一说你是如何选择的,并说出选择的理由。
(对学生回答给予评价)
2.大家说的都很好,同学们所说的理由实际上就反映了这些运输方式的特点。(进行演示)
过渡:各种运输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同的交通运输任务,要选择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有时一次交通运输任务的完成,往往需要几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通力合作,就象运动会上的“接力赛”一样。
3.出示[演示:交通运输接力赛]边演示边讲解
将林区的的木材运往城市就不能只依靠一种交通运输方式,我们总是要用汽车把木材从林区运到火车站,再通过火车把木材运到城市。
从北京到大连去,就可以先乘火车到天津,然后再换乘海轮到达大连。
大家想一想还有哪些这样的例子?(可让同学讨论)
总结:像这样靠几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通力合作来完成一次交通运输任务,我们就说是交通运输“接力跑”。
第四单元:通信与生活 第一课:通信连万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通过了解一些具体的通信手段知道什么是通信。
2.使学生懂得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离不开通信。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是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通信”及一些具体的通信手段。难点是通信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教具准备
学生订阅的报刊、信件、电报单、生日贺卡、半导体收音机、儿童玩具电话机、儿童玩
具无线电对讲机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地球上的人类是生活在一个大的社会生活环境中的。在这个大的社会生活环境中,有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各行各业。在前面的两个单元里我们了解了农业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关系,交通运输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关系。今天我们就再来了解一下,通信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关系。
教师:在我们现代社会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有许多的事情告诉别人,或是别人有事情或信息告诉我们。有些事情是可以亲自面谈的,可是有些事情由于路途遥远或是时间的原因无法面谈。这就需要利用通信手段来解决。我们打个电话、写封信或拍封电报,这就是通信——“就是把信息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
教师:你们知道常见的通信方式都有哪些吗?
学生:(学生讨论)寄送信件、发行报刊、打电话、拍电报、听无线电收音机广播、看电视……。
教师: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新的通信方式不断地走入我们的社会生活,像传真。卫星通信、电视电话等。
教师:(把报刊、杂志、信件、贺卡、明信片等展示给同学们)你们都经常阅读什么报纸,订阅哪些杂志,收到过别人寄来的信件和贺卡吗?
学生:《人民日报》——可以知道很多国内外大事;
《广播节目报》——可以了解到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播送的节目内容;
《中国少年报》——可以了解到全国小学生的各种活动。
教师:我们通过阅读报纸、杂志,可以了解到很多新闻和国内外大事,可以增长很多的知识,互赠贺卡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教师:(手持半导体收音机)你们每天都听无线电广播吗?收音机里每天都播送什么内容?
学生:少儿节目、天气预报、新闻与报纸摘要……
教师:每天看电视,最爱看什么节目?(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听广播、看电视、打电话、拍电报这也是通信,此外还有我们平时接触不多的传真等。
教师:观察图中都是什么通信方式。
学生:(看图叙述。)
教师:同学们,你们想象一下,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如果没有这些通信设施,将会是怎样的呢?
学生:(讨论)略。
教师:我们现代社会生活是离不开通信的。
我们通过这些现代化的通信工具,可以非常快地看到、听到全国的和世界各地的新闻。有的当时就可以听到、看到。你们可以举一点这方面的例子吗?
学生:卫星转播的奥运会、亚运会、各种大型体育比赛。
教师: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好像把地球都缩小了,好像把我们和遥远地方的距离都缩短了。我们是“在通信中了解社会”了。
教师:在通信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遵守相关法律)
教师依据板书归纳总结全课,巩固知识。板书设计:
一、传递信息就是通信
二、现代生活离不开通信
信件、报纸、电话、电和广播、电讯……
三、在通信中也要遵守法律
第二课:从烽火台到互联网 教学目标:
知识:使学生知道古代通信的主要方式和特点;知道近代以来通信的主要种类和特点。
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小结的主要内容,并能有条理的表达大意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向学生渗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使学生初步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教学重点:古代通信的特点和方式
教学难点:古代通信到近代以来的通信变化即如何体现“发展”。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教师启用电脑点击图片一,提问:画面反映了什么内容?(提示:烽火狼烟)。
2.教师点击电脑,提问:你听到了什么?画面反映的又是什么内容?(提问:电波或电信号的声音,反映信息传递的快速。)
3.讲述:以上两组画面反映了通信在人类社会中的变化。导入新课。
(二)新课传授:
讨论交流:
① 古代通信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②除了烽火狼烟之外,古代还有哪些通信手段?
第一,古代的通信方式为依靠人力、畜力传递信件实物的邮政通信。第二,擂鼓传信和飞鸽传书。(教师追加提问“擂鼓传信传递什么信息,飞鸽传书又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古代通信的特点是什么?” 教师:燃起烽火点燃狼烟这是我们祖先创造的当时社会最为快捷的通信方法,可以说是现代预警信号的前身。那么在我国还有哪些传递信息的方法。在国外,古代的人们又是怎样进行通信的?
提示从通信工具、业务种类、传递的速度与数量、传递的内容四方面进行。教师小结过渡:古代通信靠人力、畜力完成传递速度慢、数量少。传递的主要信函等实物没有民间的通信,多是官方通信,那么近代以来通信出现了哪些变化?
出示不同年代通信速度对照表,学生讨论。
(三)探究活动:
1.过去的电话什么样子,有什么用途?今天出现了哪些电话,有什么用途?
2.学生发言,教师根据回答进行归纳。
3.师生共同总结:过去的电话有话筒(听筒)、话机、话线、电线、很笨重,不能携带。只能听到声音。现在,有录音电话,电话有录音机的功能;可视电话,在打电话时能够看到地方,听到声音,拉近了打电话人的距离;传真电话有传真机的功能;电话现在可装分机;无线移动电话、携带方便,可打电话、发收短消息、存储信息、照相等多种功能,科学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
4.师生畅想未来的通信还会有哪些变化。
第三课:小窗口 大世界
一、学生实态
在城市中,四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广泛地接触到了各种类型的传媒,对各种媒体的操作方法已经基本掌握,他们能够从各种媒体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在众多的媒体中,学生接触较多的有电视媒体、广播媒体、广告媒体等类型,但在这些媒体使用的能力上,不同的学生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许多学生对媒体使用的选择上还有一定的误区,老师应当更多地给学生一定的导向。另外,在学习的方法方面,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小组合作预习、调查生活的方法,若要顺利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就要善于调动和运用学生已有经验,并引导他们运用自己掌握的学习方法和调查方法,丰富发展他们的认知,理解和感悟受到教育,获得经验。
二、教科书分析
本课题是第四单元《通信与生活》主题三“小窗口,大世界”的第1课时,既要让学生了解大众传媒的概念,对各种不同的传媒进行初步介绍,又要让学生学习怎样在生活中利用各种媒体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不仅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传媒世界的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感受强烈的时代气息,激发他们探究传媒世界的愿望,进而进一步运用传媒。教材的编排提示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前必须要充分地感知生活、了解生活,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调查、体验、合作、交流等途径来探究自己身边的传媒世界,使学生感受到信息传媒在生活的重要性。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学生准备
1、班级学生自由组合成8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利用课下时间查找有关传媒概念的资料。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了解电视、广播、书报、广告、杂志、网络等媒体在生活中的运用,了解这些媒体的作用,并查阅相关媒体资料。
3、将学习小组收集的资料以各种形式在课前整理消化,以备课上交流。教师准备
1、摸底调查,知道学生对各种媒体的认知水平和了解程度,以及学生对电视节目的喜好。
2、收集各类传媒的资料,了解学生信息的来源。
3、提供搜索资料的门户网站。
4、春节晚会《千手观音》片断、歌曲《老鼠爱大米》、可口可乐广告图片及广告歌曲等传媒资料。
四、本课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到什么是大众传媒,以及大众媒体的种类;
2、使学生知道通过大众媒体这个小窗口,可以了解神奇多彩的大千世界;
3、了解传媒对个人学习与生活的重要意义,要学会如何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各种媒体,学会从电视、书籍、杂志、网络等媒体中获取有益的知识和信息。
五、教学结构
(一)课时安排: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1、课前准备,阶梯攻关
2、组内合作,回忆经验
3、广谈体验,争论疑义
4、课内调查,归纳整理
5、交流生活,解决问题
6、提出目标,评价自我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阶梯攻关
师:小小窗口感知大千世界,了解传媒,感受精彩,今天老师将同学们一起聊一聊有关大众传媒的话题。教师出示课前阶梯攻关目标:
1、什么是大众传媒?
2、生活中有那些我们熟悉的媒体?(要求各学习小组根据自己组的调查结果写出所知道传
媒的种类,越多越好)
学习小组根据预习情况选择不同难度进行知识攻关。
(二)组内合作,回忆经验
1、师:下面进入生活测试目标,生活测试目标主要是要考察同学们的观察力,以及生活实践能力,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没有固定答案,但是要求同学们回答过程中,必须要联系自已的生活实践做答,下面每个学习小组有20秒钟时间选择决定自己的测题选项。
2、学生选择不同生活测试题,小组合作,回忆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三)广谈体验,争论疑义
教师从三个不同角度让学生了解媒体的传播,以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1、播放网络流行歌曲《老鼠爱大米》,师提出问题:请问这段音乐你最早是在什么地方听到的?你能说出这首歌最初是通过哪种传媒来进行推广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教师小结)
2、教师提出有关广告、电视、网络等媒体的问题,学习小组合作解答。
3、学生总结媒体在生活中的作用。
(四)课内调查,归纳整理
1、师:现在无论广播电视,还是书刊网络,各种媒体都和我们的生活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多姿多彩的媒体世界中,哪些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的节目受到大家欢迎呢?让我们做个课堂小调查吧。
2、学习小组调查同学们喜欢的电视广播节目类型、报刊书籍类型,有学习小组组长负责填表。
3、学生自由总结自己喜欢此类型媒体的原因。
(五)交流生活,解决问题
1、师:随着大众媒体的普及,看电视、报纸、听广播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我们是怎样利用身边的媒体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呢,让我们进入今天的生活聊天室,一起聊聊吧!
2、出示问题:昨天,社会老师给我们讲了航天英雄杨立伟叔叔与神舟五号的故事,我们特别感兴趣,想了解更多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可又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找到这些资料,同学们,你们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3、学生小组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提出解决方案。
4、师生对话,教师引导学生
(六)提出目标,评价自我
1、教师布置新任务,出示问题:
问题一:我家终于要买电脑了,可是爸爸妈妈却不知道哪种品牌最好,同学们知道吗?你们是从哪里了解到的呢?
问题二:最近我们要到郊外去野餐,可是总担心天气不好,如果万一下雨了,那多扫兴呀,这可怎么办呀?
2、学生可以自由讨论、回答。
3、小组对课堂学习进行自我评价。
4、教师总结。
第四课:从看电视说起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选择健康电视内容进行娱乐的能力,能合理安排时间。
2、认识电视、网络、书刊等大众媒体对自己成长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大众传媒。
3、能够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与父母进行平等交流和沟通。
教学重点:认识电视、网络、书刊等大众媒体对自己成长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大众传媒。
教学难点:能够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与父母进行平等交流和沟通。教学过程
一、引入话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吗?(喜欢)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多媒体播放一些精彩的电视栏目片头)。
师:平时你们都喜欢看哪些栏目?为什么?
二、看电视的**
师:我有一个小侄子,他也跟你们一样,喜欢看电视,尤其爱看《蓝猫淘气3000问》,可爸爸不让看,怕影响学习,只有周末才让看。他因此很苦恼,你能帮他想办法吗? 师:你们的主意都不错,我一定转告他。师:你们也有类似的苦恼吗? 生1:爸爸怕我眼睛近视,不让我看。生2:奶奶叫我离电视三尺远。
生3:他说得不对,应该是三米远。
师:对,我们看电视一定要注童保护眼睛,不要离电视太近,也不要看得太久。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本,了解一下大人对我们看电视有哪些不同的意见。(师生共同看课本,教师在大屏幕上指导)师:看了他们的意见,你有什么想法? 师:大人的哪些意见我们是可以接受的?
(板书:控制时间、内容健康、合理安排时间)师:看电视并不是一无是处,你能说说都有哪些好处? 师:你看电视时和家长争执过吗?怎么解决的? 师:如果你是一名小记者,你能针对看电视的话题去询问哪些问题? 师:我有一个小朋友,他也有好多问题要问,请你们帮他问一问。
三、采访活动
采访要求:3--5人自由组合,从电视内容、看电视时间和怎样合理安排三个方面选一个话题进行采访,注意填写好采访时间、采访对象和采访内容。(伴随轻快的音乐,学生们现场采访听课的老师。)汇报采访结果:
第1组:我们采访的是看电视的时间要求,结论是40分钟以内。
第2组:我们采访的是电视内容的选择,知道了只看适合小朋友看的一些栏目,少看或不看成人动画,也不看方言剧,因为对我们学习普通话有影响。
第3组:我们采访的是允不允许孩子看电视的话题,答案是支持、限制。第4组:我们采访的是合理安排时间的话题,答案是在课余时间看。
四、拟订协议
师: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让我们开阔视野、放松心情,生活还真离不开!如果你们和家人有什么争执,可以拟一份协议。(多媒体展示一份阅读课外书的协议样本,学生草拟。)同学之间交流自己拟订的协议。老师随机抽取典型的协议,师生共同评析。展示协议:
(1)甲方与乙方看电视的时间规定;
(2)甲方和乙方看电视时把一个节目看完才能换;(3)甲方可选择哪几天晚上看电视;(4)电视内容必须对自己有益;
五、拓展总结
师:同学们拟订的协议真不错,希望你们回家以后同父母共同协商后再履行。除了看电视以外,你们知道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大众传媒吗? 生:网络、广播、报刊、杂志……
师:说得好!那你们应该怎样选择呢?
生1:要选择内容健康的,因为网络里有暴力等不好的内容。生2:要控制时间,注意用眼卫生。生3:要合理安排时间,课余再去阅读。
师:今天老师很高兴,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因为我们知道了要尊重父母,学会了选择内容健康的电视节目,也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师:祝你们健康快乐成长!
第二篇:人教五下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教材内容:《生活中的快乐》
教学目标:
1.通过呈现快乐的场景,带动学生去细心观察、发现快乐;知道快乐并不难寻找,让学生在发现快乐的过程中感受快乐。
2.知道快乐有很多种,而通过自己的付出获得的快乐更持久。
教学重难点:
理解什么是快乐,感受生活中的快乐,指导学生学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感受快乐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快乐。当我们听到好消息、取得好成绩时,当我们尽
情地玩耍、唱歌时,快乐都伴随着我们。快乐是好心情,快乐是一种感受。
活动一:多变的情绪
1.上个星期,老师让同学们记录一周之内自己的心情变化,大家举起手来,让我看看;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里和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心情故事,把这星期里快乐和不快乐的事情告诉小伙伴们。(小组交流)
2.谁愿意给全班同学讲讲一周内自己的情绪变化,什么事使自己感到快乐,当时的心情怎样?(开心)什么事使自己不高兴,当时自己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很烦恼,做作业都没有心思¡¡)
你自己是快乐多一点?还是不高兴多一点?(多一些同学讲自己一周内情绪的变化)
活动二:快乐驿站
1.让学生通过讲笑话、唱一首快乐的歌、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表演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快乐的事情,表达快乐的心情,并感染其他同学,让学生在“快乐驿站”,共同感受快乐。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一说快乐的情绪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好处;在愉悦、快乐的心境下学习、做事有什么感受。
活动三:找寻快乐
1.大家都希望自己快乐多一点,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快乐,当我们听到好消息时,取得好成绩时,当我们买到满意的东西和小伙伴尽情玩耍时,都可以感受到生活到处洋溢着快乐。现在让我们来寻找快乐。
2.师给生发“快乐卡片”,大家把自己往日或今天的快乐或家人生活中的快乐写下来且说一说。给大家五分钟,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说说你找到的快乐,其他同学有类似的经历吗?
(1)妈妈说,这学期期末考试只要每门考了90分以上,暑假就带我去旅游,听后我很高兴。
(2)上次,我数学竞赛得了二等奖,我很高兴。
(3)妈妈生病了,我帮妈妈做家务,妈妈高兴的说我长大了。
……(让学生尽情地说,其他学生可以补充,生生互动)
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看来快乐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就看你会不会发现,能不能感受到。
3.快乐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呢?
家庭其乐融融,学习更有动力,生活更有情趣、更美好¡¡
第二课时
汗水换来的快乐
快乐有很多,有单纯的快乐,也有掺杂着痛苦和汗水的快乐;有短暂的快乐,也有能持续长久的快乐¡¡有些快乐轻而易举就能得到,有些快乐则需要付出努力才能获得。
活动四:汗水换来的快乐
1.出示教材,分小组选择一幅图说一说。(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1)农民丰收的喜悦是如何得来的?(在田间风吹日晒,辛勤劳作换来的)
(2)中国女排为什么夺冠后激动地拥抱在一起热泪盈眶?
(她们经过了刻苦的训练,胜利得来不易)
(3)这道题终于做出来了!
(是经过了认真思考得出来的)
他们都是经过努力,征服自己,超越自我,达到一个新目标,由此获得的快乐。
2.接下来我们来看一则日记,为什么说这是他最快乐的一天?
(生畅所欲言)
你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和体会吗?(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看来,付出努力、汗水后得来的快乐,会使我们感到更兴奋,更回味无穷!
第三课时
给予的快乐
当我们做了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事情时,我们就给了他人一种爱心、一种希望¡¡同时我们自己也获得了快乐。
活动五:给予的快乐
1.课前,我让大家完成调查:你做过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事情吗?如果有,是什么事情?你的感觉怎样呢?(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1)我给邻居王奶奶,提过热水瓶。(奶奶谢谢我,我心里感到美滋滋的,能够帮助她。)
(2)在公共汽车上,我给老爷爷让座。(老爷爷说我是个雷锋似的好少年。2.出示教材,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人感到快乐? 因为他们给了别人快乐,一份快乐给了别人,就变成了两份快乐了。
3.让我们读读高尔基写给他儿子的信,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活动六:有感快乐
让我们来做个学习总结:用一句话,或一个比喻说说自己对快乐的理解。
什么是快乐?
学生自由发言
2《拥有好心情》
教学目标:
1.知道烦恼人人都有,烦恼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尝试分析、思考造成烦恼的主客观原因。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有些烦恼是客观原因造成的,自己无法回避。面对这样的烦恼,应该在接受现的同时,面对现实,并寻求排解的方法。有些烦恼则是“自寻烦恼”,如果改变一下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心理状态就可以缓解情绪,解决困惑。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知道面对同样的事情,态度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会有不同的心情,由此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要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第一课时
人人都有烦心事我们都向往快乐,希望快乐永远与自己相伴。然而“快乐”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感受到快乐却不是那么容易。
活动一:坦言烦恼
1.调查统计(1)结合书中的表格,在班内或向周围的人做测试。(2)将测试结果做简单统计,看看有什么发现。
2.说说我的烦恼看来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快乐,也都有自己的烦恼。你有什么烦恼,我们把它们写出来,再一起讨论如何解决。让学生想一想自己有什么烦心事无法排遣,并写出来。
3.鼓励学生上台说说自己的烦心事。(1)我的个子长得太慢了,我要是长得像他那么高就好了。(2)我没有说什么得罪他们的话呀,他们为什么不理我了?(3)妈妈一天到晚老是说我,刚刚看一会儿电视,妈妈就批评我老是看电视。(4)……
第二课时
走出烦恼过渡:面对烦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我们先来看看“李萌的烦心事”(教材第10页)看看她是如何面对烦恼的?
情境一:
1.课件演示:一天大扫除,李萌去大队部拿报纸,回到教室时,听见几个同学在议论她。
2.思考:假如你是李萌,听到同学议论后,你会是什么感受?你会怎么做?讨论:(1)被同学误解,受到委屈而感到心里不高兴,有些生气,甚至有时伤心地哭都是正常的,但如果因此而长时间闷闷不乐,发脾气或对误解自己的同学总是耿耿于怀,就是不正常的情绪。(2)让学生设想如果李萌向同学解释后,很快化解误会,原谅同学,对自己及自己与同学的关系会怎样?如果为此而总是闷闷不乐,不理同学,又会怎样?
3.交流,评议(说说哪种方法比较好)。
情境二:
(1)课件演示:放学时,李萌看到几个在前边,她叫了几声,可是她们没有理她。
(2)思考:假如你是李萌,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3)交流,评议(分析哪些情绪表现是正常的、合理的;哪些情绪表现是不合理的。)思考:不良的心理表现会给自己、给自己与同学的关系带来什么后果?为什么李萌总会遇到烦恼?原因是什么?给李萌开个药方。活动二:诊断烦恼走出烦恼
(1)请同学们来当当医生,为李萌开个“药方”。
诊断书
李萌想________________,所以她很生气。
药方
如果李萌这样想____________________,就不会生气了。
(2)评选最佳药方。
3.给自己的烦恼开一剂良方
(1)学生思考并写下来。
(2)交流。
4.总结别烦恼的方法。A.面对这些烦恼,我们可以克服,可以尝试改变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听听他人的建议,写出自我反思。B.有些烦恼不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但我们却无法回避,我们该怎么做?大家一起想办法。(自我宽慰、倾诉、宣泄、情绪转移(唱歌听音乐等)小结:今天我们找到了一些走出烦恼的方法,希望大家在生活中烦恼少一点,快乐多一点。
第三课时
多对生活笑一笑生活就像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朝你笑;你对它哭,它也朝你哭。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看法不同,感受就不同。活动三:多对生活笑一笑1.不同的态度不同的人生
(1)师讲述故事:有两个年轻人在一场车祸中丧失了一条腿。面对灾难,甲青年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时常摔东西来发泄,认为世界那么不公,要和他过不去;而乙青年则很高兴,他说:“还好,我还留住一条腿,我可以用它快乐地走完下半辈子。”
(2)同学们,面对同一种情况,他们的态度截然不同,你喜欢谁呢?谈谈你的看法。
(3)假如是你,你会怎样接受无可改变的现实呢?
2.如果你也遇到了挫折,你会怎样去面对呢?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3.结合教材12页“两个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想法”,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对同样一种情况,两个人的想法却不一样,哪种想法会使人不快,哪种想法可以使人感到快乐些?4.遇到烦恼的事,改变一下我们的思考方式,换个思路想想,看看结果会有什么不同。结合教材13页的几幅图,让学生讨论,假如你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你觉得怎样想、怎样做才会使自己接受无可改变的现实?或以愉快的心情去做一件枯燥的事?5.说说你怎样做到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小结:在我们漫漫的人生道路上,我们有两种方法来对待生活给予我们的考验:一是悲观的态度,二是乐观的态度。如果你真的是选择了悲观的人生态度,那么在你以后的生活日子里只能有失败、挫折、困难来陪伴着你,你的心田就会阴暗多雨,天天都必须承受着忧郁、痛苦的折磨,同时你的健康也因此付出无谓的代价。但是,如果你选择了乐观的人生态度,在你生活的日子里每天都有着成功、欢笑、自信陪伴着,于是阳光明媚的日子每天都伴随着你,还能伴你成功地走在铺满鲜花的舞台。希望我们大家都能笑对生活、笑对人生,做一个快乐的天使。
3《尝尝苦滋味》
教学目标:1.知道生活是由酸甜苦辣等多种滋味组成的,挫折和逆境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同时它们也是人生的一笔重要财富。
2.培养学生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的正确态度,学会以平和的心态和坚强的毅力面对挫折和失败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的正确态度,学会以平和的心态和坚强的毅力面对挫折和失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课前,让大家访问、调查一位身边的大人,可以是自己的爸爸、妈妈、邻居、老师或周边的人,了解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困苦和挫折,对他们的成长有什么影响。现在将调查报告先在小组内交流,再进行全班交流。(1)我爸爸小时侯上学要走一个小时的山路,回到家还要干活。爸爸说,小时候多吃一些苦,长大了遇到困难就不会退缩了。(2)我妈妈刚考上大学时,面对班上那些大城市来的见多识广的同学,觉得自己是那么孤陋寡闻,心里很不是滋味,有一种危机感,于是妈妈开始制订计划,发愤学习,不断激励自己努力赶上去。这个过程培养了我永不服输的品质。现在在工作中遇到什么难题,我也能勇于面对。师:从采访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听了大人们成长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全班交流。播放采访录音,介绍照片、实物背后的故事等)生:困难是可以超越的,看你怎么对待。......小结:舒适美满、事事如意的生活自然能给我们带来快乐。但是,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也会有困难、挫折和失败,身处逆境的时候,人生就像个五味瓶,酸甜苦辣,当面对挫折和逆境,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挫折和逆境也是一笔财富1.让我们来读一读一则真实的故事,美国一名演员的成长经历。出示教材:爱迪生曾经说过“失败也是我们所需要的,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自由发言,失败带给我们什么。2.你遇到过什么挫折和失败,遇到挫折与失败并不可怕,我们需要的是反省自己的失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试着把下面的内容填出来,你就会知道失败是什么样子了,再想像你收获了什么?填表:
我所经历的一次失败和挫折
造成失败的原因
从挫折和失败中得到的启示和教训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小结:失败也是成长所需要的,我们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让失变为拥有,这样才能从失败中有所收获,失败才能真正的变成财富。
第二课时
一、梅花香自苦寒来不同的生活对我们的成长各有利弊,不幸的生活确实会使我们失去一些美好的东西,但同时也会使我们对生活有更多的体验.出示教材上的案例,说说你们收集到的材料。说说你们的体会,让我们来读读霍金的故事,说说你的体会。小结:面对疾病、困苦、挫折,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去面对,乐观的去面对,迸发出了他们的人生光彩。
二、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1.看故事,思考。《胡萝卜,鸡蛋,咖啡粉》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面对逆境,我们有关选者哪种态度?2.让学生讨论故事所表达的寓意。并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说一说,面对困难和挫折,哪种行为表现像胡萝卜?(悲观、退缩、自暴自弃等)哪种行为表现像鸡蛋?(坚韧、顽强、不屈服等)哪种行为表现像咖啡粉?(积极进取、努力改变不利的境遇等)。小结:沸水就象我们生活中的挫折,面对挫折,我们有不同的态度,也会有不同的结果,只有不怕挫折的人,挫折才会变成我们前进的阶梯。
三、小小故事会大家把收集来的名人的故事进行交流小结:这是成就辉煌的人,看看他们走过的路,都有一连串的坎坷和挫折,说说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什么?
四、磨炼毅力要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要把生活中的失败变成财富,需要我们有坚强的毅力,而毅力是可以磨炼出来的。1.测测我的意志力结合教材第22页的问题,参考“资料库”中的意志品质小测试,让学生测试自己的意志力。当遇到下面的情况,我通常怎么对待?(1)锻炼身体,炼了一半,感到很累,我会……(2)自己想做成一件事,可是总是做不好,我会……(3)每次定了计划或作出承诺,我会……(4)学习中遇到难题,我会……2.从坚持做一件小事开始(1)结合对苏格拉底故事的讨论,让学生思考自己怎样从坚持做一件小事开始培养自己的毅力。(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一个小计划。3.设想一下,要完成自己的这份计划会遇到哪些困难?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大家一起探讨解决的办法。4.我的座右铭。找一句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激励自己。
小结:坚强的意志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我们不断地从一点一滴的小事练起。毅力不是口头承诺,是一种践行,他的伟大不仅会成就一个人而是一种高贵的品质。
第二单元追根寻源
1《吃穿住话古今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远古时代人们生活状况的了解,感受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艰辛与漫长,以及我国历史的源远流长。
2.从食的角度,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
3.了解和欣赏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感受饮食文化中闪烁着的祖先的智慧和创造。
4.尝试运用传说,文物资料等拖册和再现历史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远古时代人们生活状况的了解,感受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艰辛与漫长,以及我国历史的源远流长。
2.从食的角度,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走进远古时代吃穿住行是生活最基本的需要,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呢?让我们一起去考察吧。
小组交流自己收集的缘故的故事,全班交流师: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吃什么/穿什么?住在哪里?他们生活中会有哪些苦难和危险生:汇报自己的资料。小结:人类从诞生之初,就一直处在严酷的自然条件的考验中,严寒酷暑,暴雨雷鸣,毒蛇猛兽。。。为了生存和发展,我们的祖先在艰苦的条件下,运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不断地摸索,开拓,经过漫长的岁月,一步补从野蛮走向文明。
二.告别饮血茹毛的生活查字典“饮血茹毛“是什么意思?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在谋取食物和社会方面与最初给人类有哪些变化?
1.自己阅读熟食的故事,从吃生食----吃熟食
2.出示教材,图片,刀耕水种,人拉犁,牛拉犁。。。让学生观察人们的耕作是怎样一步步进步的?在漫长的生活,生产实践中,我们的祖先把一些植物培养成农作物,把野生动物驯化成家畜,创造了农耕和饲养技术。思考:这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
3.出示小资料我国是世界上培育出农作物最多的国家。。这是中华民族为人类的生存与文明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第二课时
古人的歌谣
1.出示课前收集的农谚。(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调查表
天气的农谚
节气的农谚
自然的农谚
其他
2.学生说说这些农谚,告诉了我们什么(自然现象和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中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
3.农历有二十四节气,我们在日历中找一找它们的名称。再设想一下,这些节气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中华食文化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什么?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几千年来,中国人不仅学会了种植和养殖,还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食文化,今天我们来谈谈中国的食文化P31——P32。
1.你们了解了什么?(出土的石器、面团变面条、饺子的做法、屈原的故事、筷子的使用)除了书上的介绍,你还知道什么?(从习惯、讲究、礼仪等方面引导)
2.全班齐读《奇妙的筷子》,读后最大的体会是什么?你们还能举出反映出祖先聪明的例子吗?
3.古代与现代食文化有哪些联系呢?(以饺子为例教学P85)
4.刚才有的同学说喜欢肯得基、牛排,那它们属于——西餐。对,每个民族和国家,由于生活的环境和历史文化存在着差异,所以在食文化上也不相同,我们比较一下,中、西两餐各有什么特点?P33除书上的以外,你们还知道哪些?5.小结:这两课我们了解远古时代的生活状态,以食这一话题,感受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及对现代的影响,除了食文化,还可以从哪些地方再次感受这些呢?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第二课吃穿住话古今
(二)第一课时:从服饰话古今
一、课时目标:
本课目标:
1、了解我国服饰与人们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关系,由此体会人类的文明进步与社会的发展。
2、学习用联系、比较、发展的眼光研究和看待事物的方法。课时划分:二课时
二、教学流程: 活动一:引入学习
(一)服饰与气候的关系。
1、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两张照片。请大家看看,认识照片上的人吗?你们能否看出,这两张像片各是什么季节照的?
2、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板书:服饰)
3、同学们根据老师穿的服饰,准确地判断出了冬季和夏季,由此可以知道服饰与什么有关?(板书:季节气候)
(二)服饰与职业的关系。
1、请大家看大屏幕的图像,说一说他们是从事什么工作的?
2、你们是根据什么断定的?
3、由此看来,服饰还与什么有关?(板书:职业)
(三)刚才我们知道了服饰与季节气候、职业有关,那么服饰还和什么有关呢?
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知道了服饰与季节气候、职业身份、经济水平、制作技术等有关。接下来,我们用服饰与相关事物的联系,来了解当时社会的情况。
活动二服饰起源与人类文明进步
1、下面,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远古。
(出示两张图片,分别是赤身裸体和穿树叶的远古人。)
2、请同学们看这两幅图,同是远古的人,有什么不同?(一张图片上的远古人没穿衣服,一张是穿了树叶的。)
3、远古时期的人们从赤身裸体到懂得用树叶遮身,从这一过程中,你可以猜测出什么?
小结:人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知道要穿衣服,大家赤身裸体地走来走去,认为是很自然的事,后来人们懂得了遮羞,他们开始用树叶来遮挡自己的身体,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进步。(板书:人类进步)
4、(出示远古人用树叶遮身和穿兽皮的图片)师:从用树叶遮身发展到用兽皮做衣服,你还能猜测到什么呢?
(树叶和兽皮相比,哪种的保暖性好?)
小结:也就是从这一点,人们推测出,很多年前我们的地球,气候四季如春,既无严寒,又无酷暑。后来地球开始逐渐变冷,当严寒降临的时候,人们龟缩在洞穴里,生火取暖,要出洞去打猎、采集时,他们就用兽皮来御寒。
5、(出示教材上第一副图)同学们看,这个古人在做什么?用什么来缝衣服?为什么是用的骨针?那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缝制衣服?
小结:据考古发现,早在几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能用骨针来缝合兽皮做衣服了,这可是人类服装史上的一大进步。当然,和我们现在相比,当时社会制作水平还是相当低下。
活动三:服饰变化与社会发展
一、出示教材上的麻和丝衣图
1、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祖先们走出了用树叶兽皮为面料制作服饰的远古时代,后来,他们的服饰和面料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2、(课件展示教材中的图)知道这是什么面料吗?(麻布)
师:是呀,6000多年前,人们已经能把野生麻的杆撕开捻成线,织成麻布。
4、那这件衣服是什么面料呢?(丝)5、5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会做丝衣了,这件丝衣是多少年前做的?
小结:这件丝衣2000多年前的,丝衣的重量只有49克,不到一两,真是薄如蝉翼,轻若烟雾。
6、同学们,一提到丝绸,中国人是相当的自豪!因为当时的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种桑树,养蚕子,生产丝织品的国家。你们知不知道古代有一条与丝绸有关的路?
7、(出示古代丝绸之路图)丝绸之路东起长安,一直延伸到中东,你看了古代的丝绸之路途经了那么多的国家和地区之后,知道丝绸之路有什么作用吗?
小结:古代的商人将中国的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带到了西域,换回许多西域的奇珍异宝,丝绸之路让中国的丝绸走向了世界,促进了古代中国与西域各国的商业往来,也见证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昌盛。
7、我们再来欣赏欣赏,用丝绸做的服饰。(放课件:各种各样的服饰)
8、同学们,这些与远古的树叶兽皮做的服饰相比,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9、这些服饰的颜色绚丽,面料丰富,款式多样化。透过服饰的变化,我们能看到当时社会怎么样?(板书:社会发展)
二、出示黄道婆的图片。
1、同学们,前面谈到的树叶、兽皮、麻布这些面料是天然的。丝呢?这种面料靠的是人们养蚕而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二、三千年前,人们知道了种植棉花。(出示课件教材中的图)这幅图反映了宋代人织布制衣的生活。同学们,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讲一讲黄道婆的故事。
2、谁能把黄道婆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3、黄道婆做出了什么贡献?
小结:对,黄道婆是对中国纺织业做出了贡献的人,正因为黄道婆传播和改革了棉纺织机械和纺织技术,才促进了棉花种植的大面积推广和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人们才穿上了价廉物美的棉布。
三、出示唐朝的武士服、百姓服、宰相服、皇帝服
1、接下来,请看一看,猜一猜:这几套唐朝服饰分别是什么人穿的?(武士、百姓的服饰换一下、宰相的服饰换官服、皇帝)(你怎么认为是皇帝穿的?)
2、同学们,你们看,皇帝穿龙袍,武士穿战袍,宰相穿官服等,我们从这些可以看出,那时候服饰与什么有关?(板书:身份)(如果已经板书,就要强调板书。)
3、小结:同学们,远古时候的树叶兽皮做的服饰是用来遮羞、暖体的,而现在这些服饰已经成为不同身份地位的标志。我们的服饰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我们的社会也在不断地发展。
四、出示唐服和服。
1、(出示唐服)这是我们唐朝的服饰。
2、(出示和服)这是什么服饰?
3、同学们感觉日本和服与唐朝服饰有相似的地方吗?中国和日本是不同的国家,两套服饰为什么那么相似?
小结:和服受到唐朝服饰的影响,成了日本的国服。唐代服饰不仅对日本,还对朝鲜、东南亚等一些国家产生了很大影响。到今天,东南亚等一些国家仍然把唐朝的服饰作为正式的礼服,可见影响之深远。
五、出示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1、同学们知道这套服饰的名称吗?
2、在很多中国人还在穿长袍马褂时,西方国家的人们却普遍穿着这样的服装,我们称之为西装。后来,有人吸取了西装的优点,设计出了中山装,中山装出现后,很快受到我国许多男士的喜爱,并将它看作是中国的民族服装。
3、透过服饰的相互影响,你知道了什么?请同桌的议一议。
4、小结:透过服饰的相互影响,我们知道我国的服饰不但影响了国外,同时还受到外来服饰文化的影响。
六、当代社会的发展与服饰的繁荣
1、(出示课件:牛仔服、T恤衫、喇叭裤、旗袍、唐装)
问:我们再看一组图,这是我们当代人穿的一些服饰,请同学们说一说哪些是从我们祖先那里沿袭下来的,哪些是从外国学来的?
2、当代服饰样式繁多,当代服饰又是用什么面料做的呢?同学们可以摸一摸,看一看自己穿的衣服,还可根据自己平时知道的说一说,现在的服饰用了一些什么面料做的?(丝绸、棉、麻、化纤、纳米、莱卡、腈纶……)(你还知道哪些面料?)
小结:我们现在服饰的面料可以说不计其数,不但有传统的棉、麻、丝绸等面料,还有化纤、羊毛、莱卡、腈纶等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服饰的面料还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未来的服饰面料还会更加丰富多彩。
4、同学们,从古到今,人们的服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打开了通向世界服装业的大门,人们的着装令人眼花缭乱。让我们来看一看同伴们那些多姿多彩的服饰。(放课件)
小结:我们不仅看到了当代服饰的繁荣景象,更感受到了社会的开放,经济的受繁荣,科学技术的先进。
六、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研究服饰的发展和变化,体会到了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同时,今天我们也初步学习用联系、比较、发展的眼光研究和看待事物的方法,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板书设计:
吃穿住话古今
职业身份人类进步服饰
经济水平经济发展生产技术
3《火焰中的文化:陶与青铜》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陶瓷及青铜器等冶炼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与人类生产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密切关系。
2.感知我国古代陶瓷文化的卓越成就和对世界文化产生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1.初步了解陶瓷及青铜器等冶炼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与人类生产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密切关系。
2.感知我国古代陶瓷文化的卓越成就和对世界文化产生的影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人类的创造性发明——陶器
1.出示一陶器:陶器在今天看来,既简单又普通,可是在七千多年前,我们祖先就创造出自然界中没有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猜一猜,他们怎样创造出陶器的?P44
2.这些说法有道理吗?说明了什么?(是在人们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在不断地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过程中产生的?)
3.现在我们来看看三个不同时期具有典型特点的陶器P45。猜猜这些陶器是做什么用的(盛水、盛物、装饰品)?唐代的骆驼载乐俑:骆驼是唐代主要的陆上交通工具,胡乐器是唐代不可缺少的伴奏乐器,最典型的胡乐器是琵琶,是当年盛行的写作照。
4.除了陶器,中国的瓷器也以神奇的风采,独特的技法,浓郁的民族韵味,享誉世界。
5.P46比较一下瓷器与陶器有什么不同?(制作材料的不同、款式的不同、光泽的不同等)。各个时期的瓷器又有哪些不同?
6.你们知道吗?享有“瓷都”之称的就是我们江西省景德镇,你们对景德镇有哪些了解呢?课前大家已搜集了有关资料,小组分享。
7.小结:这节课,我们站在古人的角度,推测陶器的来历,陶与瓷的区别来了解陶瓷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与人类生产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密切关系。
第二课时
文化的使者——瓷器
1.小组汇报
①.把自己找到的陶瓷列出来,说说它的材料、用途。
②.没带实物的可用调查、文字、照片的形式讲述。
2.全班汇报
要求:不管以什么方式展示,必须说明其方法、途径、以及阐明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归类。
3.小结:通过同学们的展示,我们能切身感受到陶瓷器现在依然广泛应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第三课时
灿烂的青铜文化
1.我们的祖先不仅用自己的智慧制成了精美的陶瓷器,同时,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还创造了青铜,什么是青铜?(铜和铅,锡的合金,其优点硬度高,熔点低)到底是怎样的呢?P50——P51
2.你们在哪儿看到青铜器?老师简介青铜的制作情况,教参P623.看书上的“利益”你发现了什么?(文字记载史实)
4.从其他青铜上你们还发现了什么?你们从这些青铜上找出历史故事吗?学生小组交流。
5.小结:谈收获。
(了解了青铜器中的历史故事,知道人们生产与生活的方式,了解历史事实的历史研究方法)
第4课《汉字和书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特点及与现实事物的联系,感受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中国人在文字上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喜爱和欣赏。
2.了解书的产生及演变历程,并通过学习,体会到我们今天的一切事物都有它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都凝聚着先人的智慧,这其中我们的祖先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
如何让学生感受汉字与生俱来的历史的温度和生命的气息,并升华凝聚对汉字的一种真诚的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汉字的创造与发展
活动一设想:假如没有汉字
师:同学们,假如我们的生活中没有汉字,你会碰到哪些困难?
生1:假如没有汉字,信写不成,邮件发不成,妈妈的温馨留言条也就没了。
师:大家的交流沟通肯定少了。
生2:假如没有汉字,逛街也不方便了。街上没有一个字,我需要的东西不知在哪个商店,一个个地找,那要找到什么时候呀。
师:给咱们的生活带来了麻烦。
生3:没有汉字,许多发生的事都不容易记下来,日子一长肯定忘记。
师:我也有同感。久而久之,咱们的过去将是一片空白了。
生4:假如没有汉字,我会很遗憾。我是一个爱好写作的人,如果没有汉字,那就绝对不会有人看到我的作品了。
师:我看除了小作家伤感之外,班里的小书法家也干着急喽。
生5:这样一来,作家、记者、书法家不是都要失业了?
师(半开玩笑):失业的可能还有老师。
生6(笑着接):我们也整天不知该做些什么了。
师:同学们,没有汉字的生活──
生1:太不方便了!
生2.太单调了!
生3:太落后了!
师:看来,咱们的生活的确缺不了汉字,它与我们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这汉字可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贝。
活动二探寻:汉字的产生和演变
师:那宝贝——汉字到底是谁创造的呢?说起“造字”,我们就会想到“仓颉造字”的传说,谁知道这个传说?
生:我知道这个传说。传说距今5000年前,有一位名叫仓颉的人,仓颉是黄帝的史官,他有四只眼睛,看东西十分清楚,抬头看见月亮的时圆时弯,低头看见各种鸟兽的脚印,他从中得到启发,创造了文字。
师:好神奇的传说。同学们,你们认为传说中哪些是可信的?哪些方面可以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请大家先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生l:我们组一致认为仓颉有四只眼睛不可信。人怎么可能有四只眼睛呢?
生2:对这一点我们小组也认为不妥。不过我想,传说中写仓颉有四只眼睛是想说明他比常人会观察、会发现。
生3:我们认为,仓颉根据事物的样子造字是可信的。现在很多字和事物本身还是很相像的。师:你说的是象形字。这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生4:我们小组认为汉字不可能是仓颉一个人造的。创造那么多的汉字,靠一个人的智慧是完成不了的。
生5:我们认为仓颉是文字的鼻祖,是始者,但不是终者。
师:“仓颉造字”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而不是史实。其实,汉字不可能是由一个人创造的,也不可能是在一个时期创造的。如果仓颉确有其人,他也只是寻找到了文字的“根”,并且发挥聪明才智使“文字根”长出了强壮的树干。只有在后人的浇灌下“树”才会渐渐“分枝”,长出“绿叶”……造字的祖先不是一个人,我们的祖先人人都在创造文字,都在参与这个活动。直到今天,汉字都还没有“结果”,也永远不会“结果”,因为汉字还在不断创造,不断发展。
师:那人们为什么要造字呢?表达、交换、记忆?
生1:我想是主要是为了帮助记忆。
生2:我也这样认为。
师:据说在文字没有出现之前,古人有很多帮助记事的方法(出示结绳记事、刻木记事、画图记事三幅图)。
师:这是人们通过一些考古的发现和古籍进行推测的。请大家来试着当当考古家,推测一下人们的记事方式。
生1:古人为了要记住一件事,就在绳子上打一个结。以后看到这个结,他就会想起那件事。如果要记住两件事,他就打两个结。记住三件事,他就打三个结,如此等等。
师:你认为结绳记事的方法有什么不足?
生1:我想,如果他在绳子上打了很多结,恐怕他想记得的事情也就记不住了。所以这个方法虽简单但不可靠。
生2:我来推测“刻木记事”。在木头、石头上刻痕也是帮助记忆的方法之一,结果当然也是与结绳记事一样。用这种方法不能对事情本身做记录,它只能起一个提醒记忆的作用,而且也不能记得太多。
师:后来,人们又用画图记事。
生:画一样东西太慢了,可以抓住东西特征,简化一下。
师:你与古人真是不谋而合了。就拿“牛”来说,人们最早是画一头整牛的图形,后来生产发展了,交往频繁了,人们没工夫画那么细致的画,便仅画个牛头来代替。再后来,画牛脑袋还嫌麻烦,就将线条进一步简化,终于创造了“牛”字。
(师边讲解边出示牛字的演变过程)
师:从画整牛到创造牛字,这是个漫长的过程,是人们根据实际需要,长期创造、改进的结果。这个过程就是文字产生、演变的历史。
师:从“牛”字的演变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1:汉字由图形变为笔画。生2:汉字由象形变为象征。师3:汉字由复杂变为简单。
师:汉字字形的总变化是由繁到简,每一种新字的出现,都改变了前一种字形难写、难记的特点;同时,汉字不断趋于定型化、规范化。汉字的发展是逐步从象形走向符号化,从笔画较多止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
活动三研究:汉字的造字方法
师:每一个汉字都是智慧的结晶。通过一个个汉字,我们能够看到祖先是怎样生活的,这种生活又是怎样变化的,甚至能够“看”到他们是怎样思考的。昨天,我请大家去了解古人造字方法,并收集了相关的资料,请大家分小组研究一下,下面这几组字有什么特点?古人是怎样造出这些字的?
出示:
人、木、牛、册、眉
本、上、从、刃、中
从、休、暮、歪、掰
噪、澡、躁、燥、操
生:人、水、册、眉这些字很像实物。
师:你们能说说看看这些字分别像什么?
生1:“人”像侧身的人。
师:瞧,圆圆的头,微弯的臀,直立的腿,伸出的手。
生2:“木”像树木,上有枝下有根。
生3:“册”像绳线编结竹简而成的书的样子。
生4:“牛”像牛头。
师:咱们的祖先真的聪明,易于区别,易勾轮廓的物体,往往是画实物的全体;复杂又易混的物体往往是画最具特征的部分,以局部代全体。
生5:“眉”为了显示眉毛,还加上了眼睛。
师:这是连带相关的物体一起画出了。描画实物形状是一种造字方法,称为象形法。在我们的汉字里,最早产生的是象形字。
师:在生活中,我们的祖先还会碰到一些比较抽象的事物,于是又用灵巧的双手刻绘了一个个符号。这就是指事造字法。
(出示:本、上、从、刃、中的古文字)
请大家找一找与古文字相对应的现代文字。
师:我们祖先还创造了“会意字”。这类字往往是拼合儿个意义上有关联的字来显示出新造字的意义。
出示:从、休、暮、歪、掰
师:请大家分组讨论,用语言与肢体动作来谈一谈、演一演字的意思。
(学生立即行动)
生
1、生2:两人一前一后相跟随。
众生:从、从、从
生
3、生4:一人做大树,一人靠在他身上闭目养神。
众生又高呼:休息的休。
生5:太阳落到草丛里──暮
生6:不正──歪;两手把物体分开──掰
师:看来.汉字的一笔一画都有奥秘。因为汉字是我汉族祖先对大自然对当时社会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体会的结晶。咱们的祖先先后造出了“形声、指事、会意”字,但字还是不够用。怎么办呢?聪明的祖先,把表示声音的声旁和表示意义的形旁搭配起来,组成很多新字。
出示:噪、澡、躁、燥、操
师:为了方便记忆,我们给这组形声字编编识记口诀好吗?
师、生:有水可洗澡,伸手做早操,张口出噪音,易燃真干燥,跺脚好烦躁。
师:还能找出一组组这样的形声字吗?
生1:睛、晴、清、请
生2:吗、妈、骂、码
生3:通、桶、痛
生4:逃、桃、跳、挑、眺
师:就这样文字越造越多。据统计,形声字占汉字的90%左右。除了这主要的三种造字方法之外,还有假借、转注两种造字法。我们的祖先就是运用这六种造字法造出了90000多个汉字。这些神奇的汉字,都是我们聪明的祖先从劳动中从大自然中、从社会生活中体味、创造出来的。我们的祖先用灵巧的双手刻绘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画、符号,把他们的智慧和灵感熔铸在一个又一个汉字里。
活动四感受:汉字的神奇
1.我们来做个游戏
1)造字游戏
这是一个日字,我们看看,如果在这个字的基础卜添加一笔,又可以组成哪些新的字?(旧、由、旦、申、甲)
小结:一个简单的独体字,加上一笔,就创造出了那么多的新字。我们的祖先真是聪明富有创造力。
2)组字游戏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个组句的游戏。羊山上吃小草 羊上山吃小草 山上羊吃小草
小羊上山吃草……
师:从这个游戏中,你又体会到了汉字有什么神奇之处?
小结:对!只有汉字才能有这样多灵活多变的组合,这也是汉字的神奇之处。
2.欣赏书法实物,感受汉字的独特艺术魅力。(舞、京……)
师:(出示印有“舞”字的衣服)大家请看,老师手中的“舞”字,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交流。
小结:从刚才的比较中可看出汉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从这个角度进行总结)。
师:再看看这方中国印,你有什么发现?谁能给我们介绍这枚中国印?
学生交流介绍。
小结:小小的一枚印章,蕴含着那么丰富的内涵!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位聪明的设计者!
师:在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艺术造型与文字相结合的画面?
学生展示、交流。
小结:从这一个个的艺术字中,我们一同感受到了汉字神奇的美。
3.表意简洁的汉字
用教材P55上方框内容引导学生研讨。
小结:汉字的确是太神奇了,就连外国人也由衷地称赞汉字,的精美艺术和神奇。
师: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在世界五千多种语言中,汉语最简短,最科学,最富有生命力。汉字文化具有无穷的魅力,汉字的产生与发展体现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无穷的创造力,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为汉字的魅力深感自豪。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仅从小要!学好汉字,用好汉字,还应该进一步发扬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运用我们的聪明才智,为祖国和世界创造出更多的奇迹来!下一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汉字的缤纷世界,去研究汉字的神奇和有趣!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书的演变
1.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聪明智慧创造了汉字,那这些汉字的演变过程我们又是怎么知道的呢?(记载)我们学习的大多都是从书上获得的,那“书”又是怎么来的?这节课我们将探讨这个问题
2.看到我们思品书封面上拼音下面的“五年级下册”,“册”是什么意思?字典的解释:古时称编串好的许多竹简,现在指装订好的书或本子,“册”字的形状像什么?我们来猜想它的由来?
3.那我们现在的书与“册简”有什么关系?是谁发明造纸术的、印刷术P56——P57,学生谈文中所得。
4.假设没有造纸、印刷术,我们来算一算:一片竹简写25个字,把我们一本教材刻在册简上会是什么结果?(不方便,但此骨文好,可以保存、传递)把我们所学的书都刻在册简上又会是什么结果?
5.在蔡伦造纸和毕昇印刷术创造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是怎样解决的,从中你学到了什么?
6.随着科技的发展,今天人们又采取了哪些更先进的印刷技术?P57(更简便、收藏量大、速度快等)
7.谈收获
8.课后活动探究
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
1《伟大的先人》
教学目标:
了解孔子等在中国历史上有较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了解一些他们的思想与事迹,学习他们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了解孔子等在中国历史上有较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了解一些他们的思想与事迹,学习他们的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我国古代的伟大先人
1.课前,让你们去了解古代有哪些优秀的人物,我们来交流交流。要求:说出信息的来源,优秀人物的名字及年代。
2.板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相信这句名言大家都懂其中的寓意,这是谁写的呢?(孔子)有谁了解孔子P62——P63(思想家、教育家,在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
3.为什么孔子离我们两千多年了,还有那么多人知道他纪念他?P63两句格言,说含义
4.原来,我们今天提倡的要关心人,要虚心好学,孔子在几年前就说过,那你们还知道哪些孔子的名言?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②事父母,能竭其力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从孔子的名言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所以说,世人把孔子推崇为“至圣先师”尊为“世界文化名人”,在空子的故乡曲埠还保留着著书讲学的地方,在世界各地大多地方能看见空子的画像、雕塑。
第二课时
活动一:司马迁与《史记》
1.除了孔子,还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司马迁P64——P65,你了解了哪些内容,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司马迁用他坚忍不拔的毅力,为我们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能了解过去的历史。)
2.你了解《史记》中哪些历史任务和故事?从这些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设想一下,司马迁著书会遇到哪些困难?他的这句格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
4.一本书为什么会需要这么长的时间?
5.在如此长的时间内著书,回付出怎样的努力和代价?
活动二:制作中国古代历史人物传
1.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并说出理由。也可以按类别,分组寻找著名的皇帝、民族英雄、爱国诗人、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等。
2.学生自愿结合,查资料。
3.汇报展示、制作成册。
2.《我国的国宝>>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引起学生对古遗迹的热爱之情,激发他们保护古遗迹的责任意识。
2.能力目标:
通过课前收集“古遗迹的价值”“破坏古遗迹的事例”等相国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知识目标:
通过课前调查、课上交流,使学生知道古遗迹具有极其宝贵的价值。
通过课前调查、课上交流、分析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一古遗迹保护的现状。知道如何从我做起保护古遗迹。
教学重点:
古遗迹的价值、我国古遗迹保护现状。
教学难点:
如何激发学生保护占遗迹的责任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背景音乐、“故宫的价值”发现记录卡、录像资料等;
学生:填写“古遗迹的价值”发现记录卡;“哭泣的古遗迹”发现记录卡。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分布图)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一张什么图?
(学生回答)
师:谁能上来找一找图中都有哪些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学生活动)
师:除此以外你们还知道哪些?
(学生畅所欲言)师:通过看图和刚才同学们的发言,你们有什么发现吗?(学生回答:中国的古遗迹真多,中国的。遗迹遍布大地……)
师:老师也有这样的想法,大家都知道,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我们祖国的大地上到处都有祖先留下的遗迹,它们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产,也是个人类的共同财富,其中许多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去过的同学饱了眼福,没去过的同学想去看看吗?下面老师就带同学们一起去看一看这些宝贵的古遗迹,如果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就告诉大家。
2.新授:
(播放课件──中国的占遗迹)
师:课件播放完了,谁能跟大家说一说你的感受?
(学生谈感受:为我国有这么多珍贵的古遗迹而感到自豪)
师总结:是啊,这些古遗迹犹如一颗颗灿烂的明珠,分布在祖国各地,镶嵌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都为自己的祖国拥有这巨大的财富而感到骄傲。这些古遗迹究竟蕴含着怎样的价值呢,课前同学们调查了占遗迹的价值,请大家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一会儿把你们的发现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
(学生交流,教师指导)
(学生汇报:围绕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教师板书)
师:同学们分析得真好,老师也带来了一段关于故宫的录像,请同学们仔细观看,思考:故宫具有怎样的价值?把你思考的结果填写在“发现记录卡”中。
(播放录像,学生填写发现记录卡)
师:谁把你的发现向大家说一说。
(学生畅所欲言)
师总结:古遗迹是我国的瑰宝,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非凡的创造力,代表着祖国古老而灿烂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但是今天,老师想请同学们看这样几个地方,它们也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出示图片:残破的万里长城)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儿吗?你们心目中的万里长城是什么样的?
(学生回答)
师:长城为什么能吸引这么多人去参观游览?
(学生回答:因为是古文化的东西,具有历史价值……)
师:看看图片中的万里长城,谁说说你看见什么了?
(学生发言)
师:长城是我国的一大奇迹,但是今天,长城正逐渐遭到破坏。看看城砖,上面斑斑点点留下游客的涂鸦和“到此一游”的字迹,看看长城上新的残垣断壁,那是近几年被当地的农民一块砖一块砖地拆毁的,更有甚者为了眼前的利益或某个投资项目,嫌长城“碍事”,而将整段城墙夷为平地,使得我们的万里长城正在逐渐消失!
(出示图片:被涂抹的卢沟桥的狮子)
师:这是哪儿?
(学生回答)
师:都有哪些同学去过卢沟桥,说说你们为什么去那儿?
(学生回答)
师:你们看图片中的石狮子怎么了,谁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学生回答:人为破坏)
(出示被毁坏的鼓楼照片)师:这是哪儿?(学生回答)师:对了,这是我们最熟悉的鼓楼。
(学生回答)
师:现在的鼓楼什么样儿,谁把你知道的给大家说一说。
(学生发言)
(教师继续出示古遗迹被毁图片,可以将毁坏前后进行对比。并进行讲解:为了修路,一些保存完好的古遗迹、古城被拦腰截断,为了建房、建酒店,一些列为保护的百年历史故居,转眼间变成了废墟,在一些贪婪的盗墓者、一些急功近利的施工单位的破坏下,千年古墓惨遭浩劫,大量文物正在流失,古老的文明正在地下哭泣、呻吟……)
师:刚才的图片中哪一张给你的印象最深刻,谁愿意说一说你的感受?
(学生畅所欲言)
师:你还知道哪些古遗迹被毁的资料,谁愿意跟大家说一说?
(学生根据课前填写的“发现记录卡”进行资料交流)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古遗迹是过去的东西,我们能不能毁坏,如果古遗迹被破坏了,我们失去的是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知道从古遗迹中,我们可以了解历史,了解过去的社会,了解先人的智慧和创造。它承载着历史,承载着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很难想象如果丧失了文化遗产,未来的中国人,能否领略到祖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古老的文明正在阵阵呐喊,告诫着自己的子孙:延续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血脉是历史赋予的责任,绝不能让历史文明的血脉在我们的手中被切断。
师:同学们,为了保护这些古遗迹,我们的国家、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你们知道哪些?能跟大家说说吗?
(学生交流资料:法律、修复。或者说一说哪些地区保护古遗迹的工作做得好……)
师:你们说得真好,老师也找到了一个资料(介绍国外环保专家在长城上拣拾垃圾),他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引导学生回答出:爱护古遗迹责任意识──教师板书)
师:作为新世纪的少年儿童,我们又应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爱护古遗迹呢?
(学生畅所欲言:不乱刻乱画、不乱丢废弃物、宣传、见到别人毁坏要制止、要有爱护古遗迹的责任意识……)
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爱护古遗迹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是社会功德的表现,我们年龄虽然小,但同样能为保护古遗迹做出自己的贡献。(放本节课最初课件)
3.小结:
师:古遗迹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见证,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和自豪,具有极高的价值,让我们人人争做爱护古遗迹的卫士,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觉维护古遗迹的意识,我们中华民族的古遗迹就不会再哭泣,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共同维护,我们中华民族的占遗迹就一定会永放光彩!
板书:
哭泣的古遗迹
历史价值经济价值艺术价值
保护古遗迹责任意识
3.我们的国粹
能力目标:
1.通过说说国粹、感受体验京剧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以及表达信息的能力。
2.通过课前预习、收集资料等学习活动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小组说说国粹、感受体验京剧等活动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京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京剧;
2.通过学习、小组交流汇报京剧的交流活动,了解京剧在世界上的影响,从而更加珍视中华传统文化──京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京剧的起源、角色行当、乐器、脸谱艺术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京剧;
难点:1.使学生初步对京剧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珍视我们的国粹──京剧的思想感情。2.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
教学准备:
1.学生按照学习小组收集京剧的文化交流、京剧的基本知识等方面的资料,整理并练习向大家讲解;
2.学生搜集的相关京剧资料;
3.教师收集资料,制作课件《我们的国粹──京剧》和《京剧的交流》。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在教室前后左右挂上学生们上个学期美术课亲手制作的京剧脸谱)
一、导入:一说国粹
1.播放课件一《我们的国粹©¤©¤京剧》中的《红灯记》选段,¡°你听懂了些什么?你们爱听京剧吗?¡±
今天同学还给我们带来了《空城计》,请大家认真听,看看我们能听懂什么?
今天就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第三学习主题:3我们的国粹(板书)
2.说说国粹
3.过渡:(引出京剧)
二、新授
活动一:感受京剧
过渡:
你们认为京剧与我们平时看的影视剧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讲京剧:¡°京剧知识知多少?¡±
¡°什么是京剧?你们对京剧有哪些了解?¡±课前我们进行了预习,同学们提出了15个问题,各个学习小组收集了资料,来解决这些问题。先听听同学们对这些问题的解答,让我们对京剧多一些了解吧。
你们从这些知识中能发现什么?
2.播放课件©¤©¤京剧知识及四大行当
看了包公的演唱,你们又能从中体会到什么?
3.过渡:京剧为什么被称之为国粹?(二说国粹)在京剧中什么被称为艺术中的艺术?
播放课件一
4.说脸谱: 播放课件 说唱脸谱
活动二:京剧的交流
1.找戏迷:同学们,现在你们对京剧有了一些了解,你们注意到周围的人看京剧吗?
今天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喜欢京剧,我们听听他们是怎样说的?
参看教科书79页。
(教材展示了人们住社区唱京剧、讲京剧中的故事和在家通过电视看京剧的几种形式,这些都反映了京剧活在我们的生活中。)
2.提问:你们还在哪里看过京剧表演?看过外国人演京剧吗?
3.播放课件二:《京剧的交流》
4.小节:三说国粹
将学生的说法记录后加以总结:
a是我国特有的,能代表我国文化;b在中国形成两百年;c中国文化的精华;d至今为人喜闻乐见的。
出示课件
三、巩固总结
出示课件
升华:看教科书78页小资料
板书: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
观察思考
回答
听《空城计》,请大家回答¡°我们能听懂什么?¡±
说说自己心目中的中国国粹,并说明理由。
你都知道哪些中国的国粹? 自由发言
各学习小组交流汇报解答自己的疑问。(京剧的角色行当、服装、道具等)学知识,欣赏京剧四大行当的表演
讲¡°包公的故事¡±
自由发言
(1)学习小组介绍教科书中的四个脸谱
(2)欣赏各种脸谱,同时欣赏京剧另类唱腔《说唱脸谱》,猜猜他们分别表现什么样的人?抢答(答对有奖)
(1)自由发言:课前准备的交流回报:¡°找找你生活中周围的戏迷,了解他们为什么喜欢京剧?¡±(采访奶奶姥姥等)
看教科书79页三幅图
(2)京剧传向世界:交流汇报课前收集的资料,学习小组展示¡°京剧的传播使者一一孙萍¡±的课件
师板书
谈谈今天学习的感受
创设一个场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印象
对于国粹不给出定义,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其内涵
旨在让学生们了解京剧,感受京剧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
回到生活中观察人们和京剧的关系
通过生生互动,加深对京剧的了解
介绍了京剧的特点和价值,为学生理解京剧提供了知识基础;通过师生互动加深对京剧的了解
再次调动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球
1..蔚蓝色的地球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知道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2、体会人类为揭开地球奥秘,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
3、激发学生探索地球的愿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都是地球的居民,对于我们生存的地球,你了解多少呢?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蔚蓝色的地球》,板书课题。
二、学习“从太空看地球”
1、我们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如果你乘座宇宙飞船遨游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什么样的呢?欣赏书中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全景照片。
2、指名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请同学们读一读书中描写的语句。
4、你知道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从太空中观察地球全貌的人是谁吗?最早测算地球大小的人又是谁呢?读一读文中有关介绍。
5、你知道了什么?
6、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那究竟是多大呢?学习小伙伴告诉了我们。
7、你还能用其他的事例来具体说明地球的大吗?
三、学习“人类对地球的探索”
现在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可是你知道吗?人类认识地球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1、人类最早将天想象成一个半圆的盖子,高高在上,无所不包。大地如一个方方正正的棋盘,被天所覆盖,人们是怎么证明地球是圆的呢?在很早以前,麦哲伦做了一次环球探航。
2、请同学们阅读瞭望台中《麦哲伦环球航行》一文
(1)麦哲伦和船员们遇到了哪些困难?
(2)麦哲伦率领的5艘大船,200多名水手,历时3年返回西班牙时,还剩多少只船、多少队员?
(3)从这一个个困难,一组组数据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4、历时3年的麦哲伦环球航行第一次通过实践,向世人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引导学生探究麦哲伦环球航行地图。
5、地球是目前所知的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因此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千百年来,人类一代代不懈地探索着,用自己的智慧一次次揭开了地球的奥秘。
(1)数百万年前的三叶虫化石
(2)中国北极黄河站建成
6、你还知道哪些人类探索地球的人和事?向大家介绍介绍。
四、总结
人类为了揭示地的奥秘,在浩瀚的宇宙中,不断探索进取,充分显示出人类无穷的智慧,惊人的毅力和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
第二课时
一、板书课题,人类对地球的探索
二、讲解
(1)地球是一个球体
(2)认识地球经历漫长过程
(3)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4)地球是个球体
三、讨论麦哲伦环球航行
四、师生共同讨论96页问题
五、作业
(1)地球是怎样形成的?
(2)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生命?
(3)在地球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有生命的星球? 2我们的地球村
教学目标:(1)知道经线、纬线、赤道、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大洲、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2)了解地球村的自然环境。
(3)了解世界上许多国家及一些国家的地理位置和概况。
(4)感受地球的美丽与神奇
教学重点:看看缩小的地球—地球仪;经线、纬线和赤道;大洲和大洋;美丽的地球村;世界上的国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从地球仪上找出自己的家乡 1、展示缩小的地球仪
2、学生读文中第一段的文字,理解意思,回答问题:
你从地球仪上发现了什么?
3、学习经线、纬线和赤道
以小组为单位,借助地球仪来进行探究性学习
4、从地球仪上找出七大洲,四大洋所处的位置
二、学生一条龙式读有关小资料
然后同学们说出自己读后的感受
三、教师总结,订正所学过的内容
四、布置作业
记七大洲、四大洋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巩固旧知识
二、了解地球村
[1]“绿色走廊”[2]“珠穆朗玛”[3]“亚马孙平原”
分小组活动,从书上找出地球之最和风景图片,来增加同学们的印象。
[1]撒哈拉沙漠[2]安赫尔瀑布
[3]珊瑚礁——大堡礁
三、同学们打开书104页找出哪个洲的国家最多?哪个洲的国家最少?哪个洲没有国家?
四、教师总结
五、布置作业
书上的简答题写在作业本上。
3.生活在地球村的人们
教学目标:(1)知道世界有不同的人种,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2)探讨人种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学会尊重、欣赏、接纳、树立人种无优劣的观念。
教学重点:不同肤色的居民;人种的分布;有趣的文化现象。
课前准备:搜集黄、白、黑种人的图片。
教学难点:从有趣的文化现象,你发现了什么?
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测评
谈话:你知道世界上人的肤色都相同吗?
板书课题:不同肤色的居民
二、教学达标
1、讲述:世界上的人类,根据他们的外表、物征,主要可以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2、如图:观察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
3、讨论:他们的长相……
他们的头发……
提问:中国人是什么人种?(黄种人)
讲述:每个种族有不同的特点和各自的优势,我们的世界也因此多姿多彩。
总结:人种族虽然不同,但是并没有优劣之分,都是平等的,不同种族的人都是我们地球村的兄弟姐妹。
三、巩固练习
1、比较一下,不同的人种有什么特征?
2、世界上的人类,根据外表特征主要分()、()、()人种?
四、布置作业:
第三篇: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上教版)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上教
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15、抗日英雄谱
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上海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了解一些民族英雄、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知道近代我国人民反抗侵略、反对压迫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体会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激发对爱国志士的敬佩之情,树立发奋图强的爱国志向。”的内容和要求编写的。课文通过抗日战争一些重要史实的呈现,让学生了解这段历史,记住这段历史,珍爱和平,学习伟大的抗战精神,弘扬中国人民“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
二、学情分析
曾记得前不久报刊上曾报道过中国足球队员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嘻嘻哈哈。作为成年人,他们似乎已忘记了这一段屈辱史。那么这段历史对于小学生来说更为陌生。如何在教材和学生之间架起桥梁。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增强民族自豪感,民族危机感来得由为重要。
三、教学目标制定
根据教材与学情,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道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2、知道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3、知道一些中国人民不畏强敌、英勇抗争的史实。
4、弘扬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伟大的抗日精神。
教学重点:知道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说明: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罪行是罄竹难书的,是令人发指的,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承受力,课前让学生通过上网、查阅文献资料等了解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所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把这点作为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知道一些中国人民不畏强敌、英勇抗争的史实。
说明:充分利用网络的资源,让学生自己查找抗日英雄资料,并在小组中交流,然后每小组派代表在课堂上介绍抗日英雄故事。这不仅弥补了学生学习本课的知识缺陷,而且在情感上得到了熏陶。
四、分课时目标:
第一课时:、让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日本侵略者在侵华战争中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2、初步懂得理性的看待目前的中日关系
第二课时:、使学生知道在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奋勇抵抗日寇强敌。
2、初步了解台儿庄战役、平型关战役、百团战役。
3、了解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开展游击战,英勇杀敌的概况,教育学生继承先辈爱国主义精神。
五、教学设计及说明
第一课时
活动一:课堂序曲,感受在《在松花江上》
听歌曲《在松花江上》
、导入:
师: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先来欣赏六十年前一首传唱整个中国的经典老歌——“在松花江上”!
2、聆听:
师生共同聆听歌曲“在松花江上”。
3、交流:
师生交流聆听完《在松花江上》的内心感受。
4、小结:
师: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那段充满屈辱、苦难与抗争的岁月吧!
说明:引领学生从现实走向沉重的历史,打开心门,初步感受同胞的苦难。
活动二:寻找证据——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做了些什么
、交流:
分小组讨论,把你们课前调查的证据相互交流一下,2、展示:
以南京大屠杀为重点展开交流,展示血迹斑斑的证据:……
出示南京大屠杀的有关统计数据。(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遇难者300000、南京万人坑遗址……)
731部队
日军遗留的化学与细菌武器
细菌战的受害者
师:同学们,看了这样的一组材料,你们想对那些参与大屠杀的日本人说些什么?又想对那些在大屠杀中的死难者说些什么?……
3、小结:
同学们,在长达14年充满屈辱的历史中,日军暴行累累。下面就让我们随着镜头走进历史!去见证日军泯灭人性的残暴!去感受同胞的屈辱与苦难吧!
说明:让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日本侵略者在侵华战争中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让悲愤的历史事件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意识与爱国强国之心,激荡学生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心愿
活动三:声讨日军的罪行累累
、铭记:
出示一些侵略中国的战争罪犯的照片以及简单的介绍,让我们记住他们残暴的罪行;深深的记在心底!一辈子记在心里!世世代代记在心头!
2、交流:
交流日本侵略者对待战争的态度以及60年过去的今天,一些日本右翼分子又是怎么看待这场战争的想法。
出示材料:
日本拓殖大学讲师田中正明和日本二战老兵中田清康的荒谬言论
3、声讨:
当我们了解了大量的历史真相,当我们面对这样的一种言论。此时此刻,如果让你用一两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与想法,你想说些什么?
说明:引领学生走进悲惨的历史场景,深度感受中华民族的屈辱与苦难,深度感受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造成的伤害与痛苦。初步了解日本军国主义者对待战争的态度以及今天日本人民对待战争的普遍态度,深度表达我们的悲愤之情。
第二课时
活动
一、歌曲导入、同学们,我们先站着听一首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在上节课我们了解到,长期以来,残忍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一直对中国怀有野心,妄想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对中国实行殖民统治。在祖国处于危难的时候,不愿做奴隶的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奋起反抗。在这首歌的激励下,他们勇敢地对日寇进行战斗,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学习抗日英雄谱。
说明:在课的开始,让学生肃立听《义勇军进行曲》,马上把学生带入了抗日战争的年代,让学生感受到了在祖国处于最危难的时候,不愿做奴隶的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奋起反抗。正是在这首歌的激励下勇敢地与日寇进行斗争。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活动
二、讲授新课,了解三大战役、西安事变后,抗日名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课文中向我们介绍了三个著名的战役。
2、我们每个小组选一场战役好好看一看、议一议、说一说时间、结果如何。
3、就让我们按时间来说一说。电脑出示:
平型关战役:1937年9月,歼敌千余人,击毁敌军车辆余辆,缴获大批武器和军用品。是中国军队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次胜利。
台儿庄战役:1937年春,歼敌一万多人,打了又一个漂亮仗。
百团大战:1940年8月,在彭德怀司令的带领下摧毁了日军一大批碉堡、据点、炸毁了铁路、公路、桥梁,使日军的交通线瘫痪。这场战役极大的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4、与此同时,机智勇敢的中国人民利用地形特点,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地道战,地雷战,青纱帐里打游击,铁道线上摆战场,有力的打击和消耗了敌人的兵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地道战”。
5、抗日战争时期显示了中国军民伟大的民族凝聚力。涌现出许多抗日小英雄,一起来看看海娃的故事。
6、大家在上课之前也收集了许多抗日英雄的故事,我们先在小组中交流,然后再选出一位同学进行交流。(也可在网上查找英雄资料,组内交流)
7、现在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看一看这些先烈们。
小结:正义的战役也得到了国际友人的同情和支持,我们曾经学过“手术台就是阵地”中的白求恩大夫不远万里到中国支援抗战,美国陈纳德将军的“飞虎队”等等。还有无数的无名英雄流血牺牲。
说明:在学到中国人民对日寇展开地道战、地雷战的人民战争时,媒体上又播放起电影《地道战》的插曲;学到小英雄王二小时,媒体上又播放歌曲“歌唱王二小”------与此同时,充分利用网络的资源,让学生自己查找抗日英雄资料,并在小组中交流,然后每小组派代表在课堂上介绍抗日英雄故事。这不仅弥补了学生学习本课的知识缺陷,而且在情感上得到了熏陶。
活动
三、总结课文、激发爱国情感
1、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的抗战,迫使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无条件投降,取得了抗日的伟大胜利。
2、为什么抗日战争会取得胜利呢?(一起看课本)小组进行讨论。个别交流。
3、正是由于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士们英勇作战,以及国际社会的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让我们肃立高唱“义勇军进行曲”
4、热爱和平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世界绝大多数人民的共同愿望,但是帝国主义还存在,极少数人的侵略本性不改,总想发动战争。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警惕,随时准备迎击来犯的敌人。就让我们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看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密苏里”号军舰上投降仪式的照片。
说明:引导学生从数据中看到事实的实质,用列数据的方法来表现“巨大”和“伟大”的含义。引用胡锦涛同志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大会上讲话的内容,它概括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了解这段历史,记住这段历史,珍爱和平,学习伟大的抗战精神,树立发奋图强的爱国志向。
6红岩魂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江姐等革命先烈为建立新中国英勇牺牲的事迹,理解红岩精神的内涵。
(2)了解董存瑞等革命先烈为建立新中国英勇牺牲的事迹,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3)知道解放战争是正义的战争,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所以才能取得胜利。
(4)学习和发扬红岩精神。
2.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完成教学目标(1)和(4),选择教材中的小舞台、故事园、E链接和我想说进行教学。
第二课时完成教学目标(2)和(3),选择教材中的历史坊、交流会和我想说进行教学。
3.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红岩》及解放战争中英雄人物的事迹,体会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4。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策略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有关的音像资料,结合课文相应的内容进行教学,这样可加深印象、激发情感,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5.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收集《红岩》中英雄人物的小故事或解放战争中战斗英雄的故事。
(2)教师:歌剧《江姐》、电影《董存瑞》、《绣红旗》mTV、歌曲《红梅赞》……
6.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活动一:照片演示,引入新课
.
这节课老师先请大家观看一组照片。
2.播放《红岩魂》FLASH,在《红梅赞》优美的旋律中,出示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重庆渣滓洞的照片。
3.欣赏完这组画面,你想说什么?
4.学生自由交流。
(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
在音像、图像的双重感知下,会给学生带来震撼的感觉,同时自然引出课题。
5.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品德与社会的第16课《红岩魂》。
6.板书课题。
活动二:观看影片,了解江姐
.出示P67红旗图。
2.有谁知道这面五星红旗的来历?
3.播放mTV《绣红旗》。
师:这面红旗是江姐和狱中的姐妹们一针一线绣出来的。接下来,让我们走进故事园,了解江姐的故事。
4.看书P67故事园《党的女儿》。
5.江姐在狱中经受了敌人的非人折磨,但她始终不肯说出党的秘密,让我们观看歌剧《江姐》片断,一起感受江姐的钢铁意志。
板书:钢铁意志
6.小组讨论:江姐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为什么这样坚强不群,视死如归?
7.全班交流。
板书:浩然正气
崇高气节
不怕牺牲
8.小结:江姐在狱中不畏强暴,和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江姐曾对难友们说:“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这就是红岩精神。
通过电影直观演示,使学生对江姐这一共产党员的形象有了生动、具体的认识。
活动三:讲述故事,领悟精神
.在解放战争中,像江姐这样的烈士革命,还有很多很多,你知道哪些革命烈士的感人事迹吗?
2.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故事。
3.教师补充《红岩》中英雄人物的故事,详见教参P123、124。
4.小结:通过刚才的故事交流,我们明白红岩精神就是江姐等许多革命英雄身上体现出来的浩然正气、钢铁意志、崇高气节和不怕牺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活动四:想想说说,指导行为
.红岩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和平年代,我们该怎样学习和发扬红岩精神呢?
2.小组讨论。
3.小结:发扬红岩精神我们要密切联系自身实际,从平时的生活、学习做起,这节课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先讨论到这儿,课后好好想想,下节课我们继续讨论。
第二课时
活动一:观看影片,激发情感
.这节课我们先来观看一段影片。
2.播放电影《董存瑞》片断。
3.讨论:董存瑞为什么要这样做?
4.小结:董存瑞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朱德委员长为董存瑞纪念碑写了“舍身为国,永垂不朽”的光辉题词。
通过影片的直观演示,加深学生的印象。
活动二:交流故事,情感升华
.你还知道哪些在解放战争中的英雄故事?
2.学生交流。
3.教师可补充王克勤、谢荣策、梁士英等英雄人物的事迹,详见教参P125。
4.小结:通过刚才的故事交流,我们深刻体会到这些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所以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
活动三:比比议议,深刻领会
.看书P69历史坊,了解解放战争。
2.小组讨论:国民党和共产党强弱差距悬殊,为什么共产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3.全班交流。
4.小结:解放战争是正义的战争,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不但有像江姐这样的地下党的斗争,还有许多勇士在战场上的浴血奋战,更有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拥护及支持,所以才能取得胜利。有首歌是这样唱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5.播放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通过具体的事例、生动的歌曲,使学生明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道理。
活动四:讨论辨析,指导行为
.出示辨析题
(1)当你在超市购物时,看到好朋友小红没有付款,就把学习用品放在口袋里,这时,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2)小明非常喜欢篮球,他有个心愿,希望长大后能成为像姚明一样出色的运动员。本学期,他如愿以偿地参加了校篮球队。篮球队规定每天早晨六点至七点,下午五点至六点训练。为此,小明每天早晨必须五点半起床,再也不能睡懒觉了,而且也没有时间看书、玩电子游戏了,坚持了一段时间,小明有点吃不消,想放弃了。你认为小明该怎么做,为什么?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4.小结:今天这节课的辨析题其实是上节课“我想说”这个栏目的延续,上节课结束,老师请大家思考如今我们该怎样学习和发扬红岩精神,通过刚才的辨析,我们感受到学习红岩精神,我们可以从平时的生活、学习做起。如学习英雄的浩然正气,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分清是非,敢于和坏人坏事作斗争;学习英雄的钢铁意志,我们在学习生活中要不怕苦、不怕累,坚持到底,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最后,老师希望大家用实际行动来学习和发扬红岩精神!
教学反思
执教完《红岩魂》,最大的感觉就是这课难教。难在哪里?难在现在的孩子都生活在和平年代,战争岁月对他们来说既遥远又陌生,学生难以在课堂上和教师引起共鸣;难在教师上课没有现成的音像资料,光靠教材上仅有的文字,很难引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为了突破这些难点,我的做法是:
一、收集资料,给学生以直观感受
在课前,我上网找到了一些有关红岩魂的资料,有的能下载,有的只提供在线观看,以下网站仅供参考:
《
董
存
瑞
》http:// 《
红
岩
魂
》
FLASH
:http://
《红梅赞》
http://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http://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在电脑房上课,这些直观的电影画面、动听的歌曲,能加深学生的理解,有些感人的画面,学生看了甚至会流泪。通过音像、图像的双重感知,可加深学生的体验,使他们了解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
二、精心设计,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
教材中“我想说”这个栏目,要求把红岩精神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起来,这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红岩精神过于抽象。在备课时,我试图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辨析题,使学生明白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发扬红岩精神。
有道辨析题是这么出的:小明非常喜欢篮球,他有个心愿,希望长大后能成为像姚明一样出色的运动员。本学期,他如愿以偿地参加了校篮球队。篮球队规定每天早晨六点至七点,下午五点至六点训练。为此,小明每天早晨必须五点半起床,再也不能睡懒觉了,而且也没有时间看书、玩电子游戏了,坚持了一段时间,小明有点吃不消,想放弃了。你认为小明该怎么做,为什么?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学习红岩精神可从平时的生活、学习做起,如辨析题中的小明就应该学习英雄的钢铁意志,在学习生活中要不怕苦、不怕累,坚持到底,这样才能有所收获。由于故事中的小明与学生生活比较贴近,因此较能引起共鸣。
17天安门上太阳升
说课
五、说教材
《天安门上太阳升》是浦东上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永恒的丰碑>第五课的内容。教材提供了五大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交流会主要通过学生的交流,引出课文。第二部分:历史坊再现了“开国大典”的那令人激动的一幕。第三部分:故事园介绍了国歌诞生的过程。第四部分:e链接介绍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第五部分“小舞台”课文结束的部分。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一些基本国情,特别对以往的历史进行回顾,使学生感受到新中国来之不易。
六、说“学情”
学生对新中国诞生的前前后后了解的不多,学生在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上有一定的困难,也较难激发他们的情感,这是本课教学设计的重点。其次,本课要求掌握的知识点较多,学生也收集了较多,根据学生的收集情况有效、有序地开展交流,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七、说目标:
a)
知道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2、知道新中国的成立是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
3、感受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由于时空的改换,这段历史已离我们的学生远去了,对于这段历史学生缺乏情感上的认同,无法理解。通过影片的观看,拉近了距离,通过教师的讲解,了解历史,通过质疑,加强思考。
四、说教法
整堂课采用了体验、感悟式,教学策略组织教学,在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上,我采取音乐激情、信息交流、游戏等教学方法,合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并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
五、说学法
本课的知识点学生并不熟知,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参与交流、认真探究。在看影片,听歌曲,谈感悟,做游戏等活动中,使每个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八、知道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九、知道新中国的成立是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
十、感受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
感受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知道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2.了解国歌、国旗、国徽的诞生。
活动一:欣赏歌曲,引出课文内容:
.
师:首先,让我们欣赏一首动听的歌曲。播放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
2.师:你们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3.学生交流。
4.你去过天安门广场吗?你了解些什么?
5.师小结。
活动二:观看影片,了解新中国的成立:
.
同学们你们知道新中国的成立的日子吗?(1949、10、1)
2.观看影片《开国大典》片断,在电影的观看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3.小组讨论(结合书上p73页)。
4.为什么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观看资料片或观看图片)
(1)
人民当家作主
(2)
工会为工人争取胜利
(3)
农民在分到的土地上插标记
活动三:游戏活动,了解国歌、国旗、国徽的诞生:
、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国歌、国旗、国徽”的知识。
2、进行“大家猜、猜、猜”的游戏活动。
(1)国歌的词、作者,那部电影的主题曲,全称……
(2)国旗为什么是红色加黄色,每颗星的含义……
(3)国徽图案的含义……
活动四:唱国歌,体会歌词的含义:
.
观看“国歌”的mtv,齐唱国歌。
2.谈谈你听后的感受?
师结:我从你们的歌声感受到了,作为中华民族奋勇向前的战斗精神,感受到了我中华儿女为中华之崛起而自豪。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道新中国的成立是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
2.感受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活动一:了解政治协商会议:
.
师:上一节课听着你们嘹亮的歌声,真切体会到了我们人民当家作主了。就在新中国成立的前十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中南海隆重召开。
2.小组讨论围绕书上所写的其内容。
3.对于其内容有何疑问?
如:(1)为什么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少数民族、宗教界人士……?
(2)为什么中国政府的主席、副主席通过选举产生,这说明什么?……
4.结合你的理解和收集的相关信息,小组合作有选择的解答问题。
5.进一步体会、理解人民当家作主。
活动二:读碑文,谈感受:
师:是啊!这一切的一切来得多不容易,有多少英雄儿女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的解放献出年轻的生命,为此,在天安门广场上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
.
看图片或影片了解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天安门广场的位置,体会它的雄伟壮观。
2.结合书上讨论:纪念碑上前前后后有些什么内容。
3.读读毛主席起草,周恩来题写的碑文。
4.说说读后的感受。
(可回顾一下近代在革命斗争中牺牲的英雄事迹,加深学生的感受。)
活动三:听歌,说心愿:
.
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曲。
2.师:我们虽不生活在战争年代,但作为中华儿女你对祖国、对你自己有什么心愿?
3.师小结。
教学反思
影音画面,激发情感
课的开始,我让学生欣赏学生十分熟知的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并引出课题。接着,请学生观看影片《开国大典》片断以壮观的画面震撼心灵,从而激发了学生想了解的愿望,并自然引出下个活动。
(二)游戏活动,加强学生交流:
课前学生收集了一些有关国旗、国徽、国歌的资料,资料量大,内容广。为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使学生学得认真、开心。在学生的交流中我用一个游戏来组织交流,教师随机的加入补充知识,以体现生生、师生互动。
(三)学生质疑,引发思考
由于是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书上的部分内容应有自己一定的了解,为此在了解政治协商会议这部分,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学,对不理解的地方可提出,让大家一起讨论得出结论。在这个环节中我注重学生自己思考,说想法,提问题,给与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即使说得不对,也要给与鼓励性的评价。
、黄帝与孔子
2《汉字与书法》
3、四大发明
4、中华医药
5、三人行,必有我师
6、一诺千金
7、百善孝为先
8.和为贵
9、虎门销烟
0、圆明园的控诉
1、武昌起义
2、五四运动
3、星星之火
4、地球上的红飘带
5、抗日英雄谱
6红岩魂
7天安门上太阳升
第四篇: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四、土地养育着我们
1、人们在土地上耕耘
萝卜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以萝卜的生长过程为例,体验农、业劳动的过程 2.了解农业的收获与农民收入及生活的关系
3.形成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人。“同学们回家以后,了解了自己家经常吃的主要食物,有的同学还了解了这些食物的来源。现在请几位同学简单介绍一下”。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发言简要记录在黑板上,并告诉学生:“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人们要维持正常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食物,我们所需要的食物大多是在土地上通过劳动获得的。但是,人们是怎样通过农业劳动从土地上取得收获的呢?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虎子和爷爷是怎样种萝卜的吧。”
2.组织学生阅读有关本课题的七幅图画,通过讨论或谈话的方式知道:
第—幅图画是播种。在烈日下,按照一定的间距,爷爷用镐刨坑,虎子在弯腮把萝卜种子点在坑内,并把坑用土覆盖好。
第二幅图画是间苗。因为播种的时候,每一个穴位里都要撒几粒种子,种子发芽以后,每个穴位里都会长出一撮萝卜苗,但是不能够任其生长,因为那样萝卜就长不大。所以要拔掉幼弱的萝卜苗,只保留—棵最健壮、长得最大的幼苗,这叫做间苗。
第三幅图画是除草。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杂草也会随着长起来,并且和农作物争夺土壤里的水分和养料,为了保证农作物的生长,尽管天气非常炎热,虎子和爷爷仍然必须在烈日下给萝卜松土和除草。
第四幅图画是给正在生长的萝卜培土。萝卜只有在疏松的土壤里才能够越长越大,因此在萝卜的生长过程中,要给萝卜周围培土。
第五幅图画是灌溉。
第六幅图画是收获。收获的时候是用镐把土刨松,这样把萝卜拔出来的。
第七幅图画是在获得了好收成以后,虎子和爷爷有了收入,精打细算地把收入用于日常生活。
3.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人们从收获中留下自己需要的以后,要把剩余的部分拿到市场上卖掉?”“为什么收获的季节是最开心的季节?” 4.阅读教科书中“虎子家卖萝卜的收入和支出账目”。教师引导学生讨沦:
“虎子家为什么要用卖萝卜的钱买这些东西?”
对照虎子家的劳动收入方式,讨论:和自己家的收入方式有什么不同?自己的父母是怎样通过劳动来维持家庭经济来源的‘1 5.总结。
家庭作业
从种植到收获
教学目标:
1. 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农业生产的周期长,在农业生产中要遵循“不的规律。
2.了解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3.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的特点,不同的地区适宜种植农作物有一定的规律,知道“橘生淮南则为橘”的道理。
4.形成尊重农业劳动,为我们祖先认识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而自豪的态度。
5.知道我国地域辽阔,发展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农产品的品种和数量都十分丰富,从而产生自豪感。
6.知道土地为人类奉献着丰富的食物,保证着人类的生存,从而对生养我们自土地产生由衷的敬意。
教学活动及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上一节课,我们从虎子讲述的‘萝卜的故事’中了解到,从每年月初种植到5月底收获是萝卜最佳的生产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好的收成。这是为什么呢?
2.解决问题讨论。请学生阅读本课题第一段的课文,讨论:光照和温度有什么关系;光照、温度和农作物的生长有什么关系。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一年中“在自然条件下,只有在一段时间里的光照、温度才适合有关农作物的生长”:还可以请学生根据自己回家以后对父母和长辈的调查,谈一谈本地区主要农作物从种植到收获的季节和时间,由此得出“什么季节适合种什么农作物,有着一定的自然规律”的结沦。
3、教师讲解。
4、教师小结。
家庭作业
了解一种农作物的来历。
第二课时
1.导人。农作物的种植不仅和季节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一个地方并不是什么都能够种植或出产的。比如我们每天吃到的食物,商店里出售的食品、蔬菜、水果,并不都是我们这里生产的,有的是本地出产的,有的是从外地运来的。”
2、全班讨论。阅读教科书第9页的课文,讨论:“你知道哪些农作物生长所要求的土壤、气候是不同的?”通过交流知道,有的农作物喜欢温度高、强光照,像水稻、甘蔗等;有的作物喜欢温暖,像小麦、棉花;有的农作物喜欢沙质土壤,像花生;有的农作物对土壤和气候条件的要求并不高,像玉米等杂粮在很多地方都能够种植。
阅读中国政区图,通过政区图上的图例了解主要农作物在我国的分布。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南方几乎不生产小麦?水稻在北方也有,可是为什么要少得多?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哪些因素是最重要的?
通过探究知道:
(1)小麦——喜欢在温暖、干旱的环境中生长,易结穗。南方太热、潮湿,不适合小麦的生长。温度太高就会疯长枝叶,不容
(2)水稻——和小麦的习性完全不同,喜欢温度高、强光照,喜欢生活在水里,所以南方种植得多。北方虽然也有种植,但必须抓准农时,不然天气转冷,到了霜降,水稻的籽粒还没有成熟,就不会有收成了。
(3)小麦、棉花喜欢温暖和强烈的阳光,我国中部及新疆部分地区具备这样的气候条件,所以有着广泛的种植。
(4)水稻、甘蔗等农作物喜欢温度高、强光照和充足的雨水,所以在我国南方种植得比较多。青稞适应高寒条件,所以只在西藏和青海地区有种植。
(5)水果——对阳光和水的要求都比较高,我国中部和南部的沿海地区以及新疆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这些地方有出产。
(6)玉米等杂粮对土壤和气候条件的要求并不高,因此在很多地方都能够栽种。
3.探究活动。观察教科书第10页图画所出示的小麦、玉米、甘蔗、大豆、苹果、花生等农作物,并讨论:“这些粮食、蔬菜、水果最早是从哪里来的?”通过讨论明确:现在人种植的粮食、蔬菜和水果等农作物,都是人类从野生的植物物种中经过漫长的年代,通过选育、驯化培育出来的。
4.阅读与总结。阅读教科书第10页的课文,引导学生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布置家庭作业。
妞妞的困惑
教学目标
1.了解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所造成的危害。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
2.全班讨论。观察和阅读教科书第11页的图画和课文,教师提问学生:“我们是普通的消费者,面对蔬菜、水果、茶叶等农产品中有残留农药,我们怎么帮助学生通过论知道,要购买有绿色农产品标志的商品,购买有纯大然、无污染、公害标志的农产品。
3.探究讨论。对于豆博士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妞妞的另外一个困惑,应该怎办呢?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4.教师小结:概括讨论中的要点,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了解商店和市场出售的食物、蔬菜、水果中,有没有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标志的农产品;问—问爸爸、妈妈是否认识绿色农产品的标志。
不断更新的通信家族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学会从身边熟悉的事物人手,比较完整地了解通信技术的变化与发展,体会科技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2、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在通信领域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进而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3、渗透有关通信基本礼貌的教育。
第一课时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人。
2、布置任务。
教师向学生明确要求:
(1)所介绍的应当是教科书上呈现的通信技术。
(2)要说明这项技术的具体使用方式及特点,最好能够联系实际进行。
(3)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介绍,并且将讲解、表演、图片、实物等方式结合起来进行。鼓励小组成员以合作的方式介绍。
3.小组准备。可以按照学生意愿,令所选择的通信工具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组成一组。教师巡视并且给予帮助,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资料提供给学生。4.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
2.讲解活动。按照上次课及课后的准备,每个小组向全班介绍一种通信方式。教师可以在每个小组介绍之后,组织其他学生提问题,与讲解者进一步交流。
3.全班讨论。通过同学们的介绍,我们对通信家族有了许多新的了解,并且认识到随着学技术的进步,通信家族在不断发展变化着,出现了越来越先进、方便、快捷的通信工具。朗读教科书第33页的课文,请学生思考,并且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回答乐乐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规范自己在类似情况下的行为,减少不文明、不礼貌的言谈举止。4.教师小结
布置家庭作业。
信的旅行
教学目标
1.了解一封信从寄出到收到的几个主要环节,体会邮政人员在其中付出的辛苦,从而萌发尊重他们及其劳动的情感。
2.学会正确地书写信封,了解关于寄信的一般常识。
3.了解通信中的一些规则,养成自觉遵守通信规则的意识和行为。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人。“教科书第35页通过四幅照片为我们展示了一封信从寄到收的几个主要环节,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都有哪几个环节?同桌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一下。” 2.‘“刚才有些同学提到,一封信从寄到收要经过邮局叔叔、阿姨分拣信件这一过程,那能说一说,他们是依据什么对信件进行分拣的呢?”请学生自愿回答,教师将正确的答案写在黑板上。(信封上的邮政编码,可以讨论一下编码规律,本地区的邮政编码等。)“在前,老师走访了邮局的工作人员,听他们讲,由于有些粗心大意的人忘记写邮政编码,或有些不知道写邮政编码,给他们的分拣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我们在座的一些同学可能也不太楚应该如何书写信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信封的书写方法。”
3.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几个用过的信封,找几名学生说一说,信是寄到哪里的,邮政编码是什么,收信人是谁,这封信是从哪里寄出的、邮政编码是多少,以丰富学生对书写信的感性认识。请学生默读教科书第34页男老师的一段话,边读边记寄信的要求(要用国家统一规定的标准信封),以及书写信封的格式,并对学生进行提问,教师随手将几个要点记在黑板上。
4.待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布置学生填写教科书第34页的空白信封,并相互检查自己填写得是否正确。学生填写的收信地址和发信地址既可以是课前了解到的家庭地址或学校地址,也可以是其他地区的地址,教师可依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5.请学生将从家长那里了解到的有关在通信中不文明的行为讲给大家听,全班同学针对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布置家庭作业。
绿衣使者
教学目标
1.了解邮政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养成尊重他们及其劳动的积极情感。
2.了解通信是人们相互之间进行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是联系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纽带。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积极情感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人。“上次课,老师请同学们利用周末的时间,到邮局实地观察一下邮政工作者劳动,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介绍给大家,也可以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学生自愿发言,教师要注意加以引导,以免学生就事论事,发言的内容仅仅局限在对表面现象的描述上。
2、班讨论。请学生欣赏教科书第38页的照片和说明文字。教师提问学生:“通过观察,同学们对我们这个地区邮递员的工作已经有所了解,但对于其他地方邮递员的工作可能还是比较陌生的,教科书向我们展示了一些地方的邮递员,你们了解他们那里的地理环境吗?他们一般使用的交通工具是什么?除此之外,你们还想了解些什么呢?”在学生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参与,如果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出现了意见不一的情况,教师要加以引导,但决不意味着将现成的答案告诉他们。
3、个人制作。“邮递员用辛勤的汗水为千家万户送去了温暖,教科书第39页呈现的三幅照片分别反映了边防战士、老人、莘莘学子在收到盼望多时的来信时的喜悦和激动的心情你们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你收到了一封非常想念的亲人或朋友的来信,你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我想,你的亲人和朋友也一定会非常想念你,给他写一封信,向他介绍你的近况,并向他表达你的思念之情。我想,他在读到你寄给他的这封信时,一定会感到很惊喜。”
4、如果有时间,可以请自愿的学生向全班同学读一下信的内容;如果课上时间不够,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进行交流。教师提示学生,利用上次课学过的知识,正确地填写好信封,贴好邮票,并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到邮局把这封信寄出去。
5、家庭作业
搜集反映目前农村道路交通状况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怎样看电视
教学目标
1.学会处理学习与看电视的关系。2.懂得怎样有效、合理地看电视。3.培养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4.提高调查、发表和探究能力。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在课前,老师请同学们走访、调查了生活在你们周围的人喜欢看的视节日都是什么,F面就请同学们讲一讲,调查的对象是谁,他喜欢看的电视节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按照不同的类别写在黑板上。待学生回答完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看来,由于年龄不同、兴趣不同,人们喜欢看的电视节目也是不同的。例如,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喜欢看的电视节目与你们的父母喜欢的就会有所不同,也曾因此而产生矛盾。在看电视的时候,你们与父母常常因为什么问题闹别扭?当你与父母因看电视而产生矛盾的时候,你是怎样做的?你有什好的建议和办法吗?” 2.全班交流。3.探究讨论。“刚才有很多同学都提到,同学们经常会因为自己贪看电视而受父母的责怪:在教科书第53页有一组画面,请同学们来说一说,它反映的是一个么样的问题?如果像他那样,会产生哪些危害呢?”待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53页下方的课文。4.教师总结:布置家庭作!业
将课上所学的内容向家长做介绍。
荧屏前后
教学目标
1.了解电视节日的制作需要荧屏前后许多工作人员的努力 2.萌发对电视厂作者及其劳动的尊重。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本课题的学习可以从教科书第50~51页的,导渎图开始,教师应注意引导学士认让1和了解多姿多彩的传媒世界。教师提问学牛:“在这幅导渎图中,有两幅画画表现的是全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地看电视的情景,我想问一问在座的各位同
学,昨天晚[二谁看丁电视,看的是什么电视节日?”清学生自愿问答。“每一个电视盯日凝聚着许许多多电视工作者的心血、汗水和智慧,都是荧屏前后许多电视作者共同劳动的结果教师引出课题并写在黑板。
2.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之前,教师提问学牛:“你们最喜欢的电视工作者是谁?”清学生门愿发言。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学生可能会比较多地提到各种节日的主持人、播音员等,针对此种情况,教师需要进一步提问:“那么,有谁知道,住一个电视节日呻’,除了需要主持人、播音员以外,还需要哪些工作人员,还需要做哪些I:作电视节目是怎样制作出来的?”请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并要求学牛将全组同学的答案进行归纳、整理。
3.伞班交流、请学牛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发表本组得出的结沦,在各小组发表的过程中,教"巾应注意将学生发言的要点写在黑板上。待各小组发表完毕后,教师引导学生将他们提出的各项工作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教师总结
布置家庭作业。
1.教师应当就学生水较熟悉的某一个电视节目,帮助他们了解其制作在讨论和介绍时较容易地为学生所接受。
2.邀请的电视工作者以不是主持人或播音员为宜,以免因为“明星”效应而影响本课题的教学。
书报——生活中的良师益友
教学目标
1、知道书籍、报刊和杂志是学习和生活的良师益友。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形成健康的阅读兴趣。
2、学会在书报杂志中获取有益的知识和信息。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人。(板书课题)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说他们经常阅读的书报杂志有哪些。
2.故事会。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人讲一个从书上看到的故事,然后每个小组推选出一个故事,准备向全班做介绍。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巡视。
3、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把自己推选出来的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4.教师总结。教师肯定学生所讲的故事,并提议:“如果你们愿意,可以把自己的藏书拿到学校来,建立一个班级图书角,与班上的同学分享,让我们班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更多的好书。
布置家庭作业。
1.完成教科书第57页的“读后感”。2.收集近期的各种报纸。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1.收集近期的各种报纸杂志,2.准备剪报本、剪刀、胶水。
教学活动及进程 1.导人。教师提问学生:纸、杂志和图书有什么不一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出版时间、形式、内容、故事性、新闻性等方面展开讨论目的是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报纸、杂志的特点和功能。
2.全班交流:我家订了什么报纸或我看过什么报纸?我最喜欢的报纸是什么?哪些信息是从报纸上获得的?报纸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哪些帮助?
3.剪报。首先介绍剪报是一种学习和积累知识的好方式,然后介绍剪报的分类
4.教师总结。鼓励学生订报、看报,并养成剪报的好习惯,同时也要强调剪报道德。
家庭作业.
1.清家长欣赏自己的剪报,或者向他们介绍自己小组的剪报。2.自定题目,制作一份剪报?
电脑网络——我的新伙伴
教学过程
1.了解网络对于个人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意义。2.知道网络的两面性。3.了解如何安全、有效
教学过程 1.导人。“在大众传媒中,除了广播、电视、报刊、书籍之外,近些年来,又出现了一个神奇的新伙伴,谁知道是什么?”(引出电脑网络,并板书课题)“我们班的同学谁家里有电脑?”有谁接触过电脑网络?谈谈你们对电脑网络的感受好吗厂请学生自由发言。
2.探究讨论。在黑板上写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题目,让学生以自由发言的形式,说出电脑网络都有哪些积极的功能和作用。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有哪些帮助;有哪些消极的作用,如去不安全的网吧、上不健康的网络、玩内容不健康的游戏、随便结交朋友,这些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还有危险。
3.演示活动:如果是在网络教室上课,师生可以共同演示;如果是借用电脑上课,可由教师演示:演示内容应重点展示电脑网络的现代化功能以及对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帮助+没有电脑的学校,应由教师借助相关资料给予讲解。
4.阅读与讨沦。阅读教科书第58—59页的文字和图画,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到,网络虽然能够为学习和生活提供帮助,带来乐趣,但是如果不能有效地自我控制,也会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与同桌讨沦:(1)怎样在电脑网络中安全、有效地获取
知识和信息;(2)怎样才能避免掉进“网络陷阱”。5.制订公约。、在讨论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引导学生制订公约,并举行签名仪式。
布置家庭作业:
通过电脑网络发表一个倡议书或少年网络公约。
我们身边的交通事故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了解本地区交通事故发生的情况 2.感受交通事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伤害。3.进一步学习制定调查方案。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教师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60—61页的导读图。教师提问学生:“在这图上,你看到了什么?画画为我们展现的是怎样一种景象?我们居住的地方和这U所呈现的景象有什么刁;同时教师引导:‘尽管人们居住的地区各有不同之处,但无沦是繁华城市,还是偏寸,人们都有一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安全健康地生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为了安全健康地生活-”
2.全班讨沦、教师出示交通事故图(可以是书上的图)并提问学生
学生根据教师上次布旨的任务,进一步讨论了解到的交通事故。
3.阅读讨论清学生阅读教科书第62页的课文和“近十‘年来交通事故发生次数的统计图及“在交通事故十不同年龄死亡和受伤的人数”的统计图针对两张统计图的内容做适当的提问,帮助学生读懂图的内容。然后教师提问学生:从‘近十年来交通事故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的统计图
你看到了什么?你了解到什么?
4.探究讨论。教师提问,引导全班讨论:
交通事故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影响?身体上的伤害、感情上的痛苦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的交通事故呢?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5.小组准备。教师布置调查任务:就上述各个方面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制定调查计划。
6.教师小结
布置家庭作业。
1、随父母外出时都可以调查。
2、各个小组利用上下学或休息日的时间进行调查。
3、对于各小组制定的调查方案进行评价。
为了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教学目标
1、了解家庭和学校附近交通设施的设置情况,并知道它们的作用。2.尊重交通警察及其交通管理人员所付出的劳动。3.掌握报警的方法。
4.对交通设施设置不合理的状况能提出建议。
教学过程 1.导人。“上节课,大家就交通事故的发生进行了讨沦,对发生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课下同学们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调查同学们有哪些发现? 2.发表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将汇报的重点放在交通设施的设置对于交通安全分别起哪些作用、发现了哪些新的交通设施等方面。3.全班讨论:“对比教科书中出示的交通设施与我们住家和学校附近的交通设立有哪些不同体现了什么厂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64—65页后子以[州答。所采用的照片有一些反映的是比较先进的交通设施,目前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在这里出示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交通发展的趋势,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况加以引导。4.阅读讨论。
“通过观察、采访你了解到交通警察的作用有哪些内容?他们是怎样保障行和车辆的安全的?”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阅读教科书第65页的课文并观察教科书中呈现的照片,进一步了解交通警察的工作内容。教师可以从中引导学生理解交通警察工作的辛劳。
教师提问学生:“交通指挥中心是做什么的?电子警察指的是什么?遇到或发生交通事故时,应该怎么办?拨打122报警电话时,要讲清什么?” 5.交流与建议。“在调查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交通设施设置不合理的地方或少设必要的交通设施的地方?”就此叮以让学生提出建议。
家庭作业
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对家庭或学校附近的交通标志进行调查,并做记录,制成图片。教师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人人都应该懂得的“道路语言”
教学目标
1、通过实地调查和课堂学习能辨认各种常见的交通标志,并正确理解它们的含义。
2、了解一些过去不太熟悉的交通标志和国外的交通标志。
在认识交通标志的活动中,进一步内化和深化有关交通安全和自我保护的意。
教学过程 1.导人。“为了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除了有交通设施的保障和交通警察的指挥,还有哪些保障措施?你观察过道路上的各种交通标志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识和讨论交通标志。请同学们朗读教科书第66页课文。” 2.小组准备。“你们都发现了哪些交通标志?它们的颜色和形状有什么特点?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各小组或个人进行准备,整理修改图片,设计汇报形式。
3.发表与交流。各小组或个人展示调查结果。将图片张贴在黑板上,并说明它表达的意思。
教师提问:“黑板上这些反映交通标志的图片在形式上有哪些相同之处?请三位同学分别将有共同之处的交通标志排列在一起。
教师就整理后标志的含义进行提问,然后教师应在强化各种标志含义的基础进一步提升其共性。可提出“颜色、形状基本相同的标志都有什么相同的意义,并在黑板上写出: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说明所有的交通标志都以分为这三类,并让学生就这三个类别对交通标志进行归类。
教师提问:“哪些标志是我们需要特别遵守和注意的?道路』:没有这些标志行行?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
教师为学生展示一些本地区比较少见的,以及其他国家的交通标志,也引导学生看书了解,知道这种“道路语言”在许多国家都得到有效应用。4.设计活动。“通过调查学习,同学们也许对交通标志有了新的认识,有了更多的想法。请你们把这些想法设计成交通标志。既可以个人完成,也可以与同桌合共同完成。
教师总结
布置家庭作业:
1.调查行人和车辆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2.收集或设计交通安全用语。
珍爱生命遵守规则
教学目标
1.知道一些交通规则。
2.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初步形成珍爱生命、自觉遵守规则的
3.初步运用统计的知识,说明人们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1.检查学生的调查情况,并适当地进行督促。
2.教师就交通规则及本地交通现状做比较充分的准备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交通安全设施越来越完备,交通警察为维护交通的通畅和安全指挥辛勤地工作着,可是,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的交通事故发生?” 2.阅读讨论。“你知道哪些交通规则?行人、乘车人应遵守哪些交通规则?”
3.小组交流。以“我们身边的交通隐患”为题,对课前的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小组同学的调查结果,准备向全班汇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用统计图的形式。4.全班交流。各小组简单汇报。5.全班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各小组通过调查,都发现了一些不守规则的,下面,大家就此来深入讨论一下。什么人会发生交通事故?看一看铁路工人叔叔是怎样说的。许多人不守规则,他们是怎样想的呢?你有过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吗?你是怎么想的?这样一些想法的危害在哪里?
教师小结:
布置家庭作业。
1.给家长讲一讲今天活动的内容。
2. 调查自己所在地区曾经发生的火灾也可以走访社区、消防队,查找资料。无情的火灾
教学目标
1.了解火灾的严重危害。2.知道火灾发生的原因。3.初步具有防火意识。
教学过程
1.导人。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74页,并提问他们看了这幅照片有什么感受,是否看见或听说过着火的事情。请学生自由发言。
2.阅读讨论。阅读教科书中有关火灾发生的报告和统计图,并提问学生火灾发生的报告和统计图告诉了我们什么?”教师可适当引导,如什么时间发生的火灾最多、损失怎样、说明了什么等。
3.全班讨论。根据课下了解的情况和教科书第75页的“火灾原因调查报告”,讨论火灾发生的原因。
4.探究活动。教师可以就报告中提到的原因提问学生,如电熨斗、电视机,吸烟等,因为学生很可能并不十分清楚引起火灾的原因。教师可以通过详细说明,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这些危险。尤其是报告中提到但没有详细解释的原因,教师可以利用自己根据调查制作的统计图,做进一步说明。3. 教师小结
4. 布置家庭作业。
向家长了解有关火灾和防火的事项。
防患于未然
教学目标
1.树立防患于未然的意识,懂得预防火灾要从自己做起 2.知道哪些是生活中的火灾隐患及防火措施。
3.知道在火灾中保护自己的自救和逃生的方法、技能。
和寻求帮助:
4.了解消防设施的种类及作用,懂得爱护消防设施。5.巩固绘制平面图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调查、了解当火灾发生时自救的方法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人。教师提问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阅读讨沦。阅读教科书第76页的课文。教师提问:“什么叫防患于未然?上次老师布置大家向家长了解有关火灾和防火的事情,同学们有什么收获?”让学生阅读教科—f5第76页的三幅图片,然后提问:“你家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吗?家里或其他地
方还有哪些火灾隐患?”“哪些地方应该特别注意防火?”“什么时候应该特别注意防火?”
“哪些措施可以增强人们的防火意识,提高人们的防火能力? 3.全班讨论:“一日发现火灾,作为小学生应该怎样做?”让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在此处应特别强调,少年儿童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未成年人不能救火是国家的法律规定,因为未成年人还没有足够的能力。一旦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受到伤害,是国家和社会最惨重的损失,在—切灾难面前首先是要被保护的。
怎样报警:阅读教科书:教师应向学生强调,拨打119电话是免费的,但于时不能随便拨打。
怎样自救:本课题的重点之一是让学生学会一些正确的、切实可行的自我保护逃生的方法。教师的准备要扎实细致。
教师自己演示或者让学生模拟:还有哪些自我保护和逃生的方法?”教师应特别注意,对于学生提出的每一种方法,都必须给予明确的反馈,让学知道是否正确,是否可行。
4.小组活动。制定消防设施调查计划,强调下次课要绘制消防设施分布图,因调查时应当仔细观察,最好画下草图:
家庭作业
小组活动,调查学校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1.检查和督促调查活动的完成情况 2.详细了解各种消防设施的作用。教学活动及过程 1. 导入
检查学生在上次课上学过的自救方法。
2.小组准备;让各小组把自己的凋查结果画成平面图。教师应提醒学生充分利用以前学习过的地图知识与技能,画出某一场所的平面图?对于调查范围比较大的居民区或其他场所,画图会比较困难,因此可以只画局部。
3.小组汇:各小组要按调查汁划介绍调查地点、时间,消防没施的种类、数量、安置地点。4.探究活动: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哪些消防设施,它们有什么作用?它们有什么主要特征?它们通常安放在什么地方?我们应当怎样对待这些消防栓?为什么?
教师可提示学生,生活中有很多火灾的隐患,如楼道、阳台堆满杂物,堵塞通道等,让学生参考教科书中学生做的调查报告,向家长或邻居提出建议。
5.教师小结。教师肯定学生的调查,概括并强调在探究活动中讨论的要点。
家庭作业
观察自己居家附近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的情况,与家长商量,将堵塞物移开。
当火灾发生时
教学目标
1.知道火灾发生后社会各部门是如何做出反应的,知道灭火是一项多方面协作已合才能完成的工作。
2.了解消防队员的工作
教学活动及过程 1. 导入
教师提问:当接到火灾发生的报警时,有哪些部门是参与救火的。他们各自的任务是什么? 2.讨论与讲解,、清学生阅读教科书第79~81页后进行讨论。
教科:比较全面地呈现了火灾发生时的情景。消防指挥中心接到火警119报警电活后,要迅速通知离火灾最近的消防队下达灭火命令,需要迅速通知公安、医疗、环保、救护中心、煤气站、自来水公司等:
消防队要在60秒钟内将消防车开出消防队,拉响警铃,尽可能快地赶到火灾现场,抢救被困人员,同时要尽可能快地找到消防栓进行灭火。3.全班讨论。教师提问:“你对消防队员工作怎样看?他们的职责是什么?面对熊熊大火,消防队员是怎样做的?”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82~83页,引导他们感受消防队员在救火时所表现出的奋不顾身的精神。4.教师小结。概括讨论要点
布置家庭作业。
向家长介绍今天在课上学习的内容。
学会安全自护
教学目标
1.懂得安全是健康生活的基本保证。2.树立自我保护意识。3.了解自我保护的常识。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走进健康文明的生活”。那么,什么是健康文明的生活呢?健康文明的生活包括很多内容,其中,要想健康文明地生活,最关键的是需要安全的生活。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交通安全、防火安全,其实,在找们的生活中还有其他一些不安全的“隐患”,如果不注意和加以防范,将会造成伤害。安全是健康生活的保证。因此,这节课我们首先要学习的是“学会安全自护”。
什么叫做隐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倩这些隐患,学会安全自护。” 2.探究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84页,并提问学生:“教科书上呈现的这些情景你遇到过吗?这些情况在你身上发生过吗?滑楼梯扶手、进施工现场、在电线附近晾晒衣服可能会产生什么不良后果?生火的家庭不安装煤气风斗行吗?应该怎样做?除了这些,你知道生活中还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呢?后果是什么?你能举出这样的事例吗?怎样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一巳发生了应当怎么办?”教师要和车生一同讨论正确的处理方式。
3.全班交流。以“我给同学提个醒”为题进行交流,提示同学安全自护。这部分内容可以采用自由发言的形式进行,教师应注意把握和引导。
如周围没人的时候,不要长时间在公共场所,如公园、校园停留。更不要在夜晚逛公园,不要独自在偏僻的小路上行走。
如果被人抓住,应当竭力叫喊;假如叫喊没用,应当想办法脱身、溜走,记住自家的电话和住址,以及父母的电话号码和工作单位的地址、不要把电话号码告诉陌生人。不要搭乘陌生人的车,不要跟陌生人走。不要贪小便宜,不要接受陌生人给你的食品、独自在家时,不要擅自开门。
4.模拟表演。阅读教科书第85页,并按照书上的三种情境,让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师也可以就学生生活中真实的事例创编一个小品进行表演。5.阅读与讲解。清学生阅读教科书第86页“法官阿姨的忠告”,并在图上按要求做出标记,目的是让学生懂得身体的哪些部位是他人不能触摸的。6.教师小结。教师概括本课题的重点,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教科书第86页的图作为家庭作业布置
感受健康的生活
教学目标
1.知道健康生活的概念和内容。
2.体验健康文明的生活,初步养成向往健康文明生活的态度。
教学过程 1.导人:“业余时间你最喜欢做什么?”请几位学生谈一谈。2.探究讨论。“刚才同学们所说的,哪些属于健康文明的生活?”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87~88页,并提问学生:“这样的生活你经历过吗?你喜欢这样的休闲方式?你觉得什么是健康文明的生活?”教师鼓励学生用事先搜集的反映健康生活的照片加以说明。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讨论,教师帮助学生澄清,这里提到的健康,不仅仅指身体健康,但不必陷入对概念进行详细的界定,只要学生理解健康文明的生活是指积极的生活,各种对于身体和精神有益的生活方式即可。3.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制定体验活动计划,为体验一次健康文明的生活引导做好准备。学生可以按居家远近进行分组:计划应当包括体验的内容、地点、时间
4.全班交流;各个小组发表自己的体验活动计划,对于不适宜之处,师生要提出修改建议,并进行适当的点评,5.教师小结。概括讨论要点,强调体验活动应注意安全。布置家庭作业,家庭作业
1.利用休息日,按汁划实施各小组的体验活动,并写出白己的感受。
2.利用上下学或外出活动的时间,观察公共场所中的文明与不文明的现象,并做记录。
创造文明的环境
教学目标
1.知道文明的环境要靠大家共同创造和维护。2.感受文明的环境是大家共同的需要。
3、能够区别文明和不文明的行为,并能为维护健康文明的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事情。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人。检查前面学习过的火灾中的自救方法:
2.发表与交流。请各小组汇报本组健康生活方式的体验活动,特别要讲述自己感受:汇报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教师概括:“同学们的亲身体验使大家进一步了解了什么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它给我们每个人的身心带来了怎样的快乐和享受。文明的社会、文明的生活的秩序是健康生活的重要保障,而这种文明的环境要靠我们每个人去创造,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创造文明的环境’。” 3.阅读与讨论。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89页的内容,并提问学生:“四幅片上的人在做什么,所展示的行为和文明的环境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清除小广,你认为随意张贴小广告是文明的行为吗‘!为什么?为什么要参与扫雪,它说明么?一米线’是做什么用的?为什么不能随意乱扔废弃物?”
4.全班讨论“为了拥有一个健康文明的环境,你都做过哪些事情?你发现班的哪些同学做过哪些文明的事情?我们还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学生观察阅读教科书第90页的三幅图画及文字,并提问学生“你经历过或看见过这种现吗?你有什么感受?在生活体验中你还发现了哪些文明或不文明的现象?你有哪感受,有什么好的建议?” 5. 教师小结:“每个人在公共场所中,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仅要想到自己,也要想到他人:如果每个人都能够想到他人,努力去建设文明的环境,那么,这种环境中,就会使人感到舒适、愉快,社会就会变得更加文明而美好。希望每位同学,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从点滴做起,在公共场所中做一个文明、教养的小公民。” 6. 布置家庭作业。
完成生活体验小报告,并拿给家长看,听取家长的意见。
路,越走越宽
教学目标:认识和了解我国日新月异的道路建设的发展变化,感受道路建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进而体会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教学准备:图片录像网上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同学们,教科书第40~41页的几幅图画、照片和文字,为我们展示的是各种各样的道路对人们的生活所产生的影响,请同学们看一看,想一想,这些道路你们熟悉吗?和我们所生活地区的道路一样吗?在我们生活的地区,最常见的是哪种道路?在我们的日常中,道路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先请学生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40!41页的文字和照片。
2、师引导学生理解,正是由于有了道路的建设和发展,才会有教科书中反映的这些变化。
3、利用图片、录像、网上资料等为学生介绍本地区道路的发展变化。突出先后的差别,以及对于本地区生活的影响:生产、商业、文化、旅游等等。
4、全班交流。鼓励学生就本地区道路情况提出问题,相互交流。
5、教师小结。
6、布置家庭作业:(1)向家长介绍本地区道路的发展变化。
(2)任选一种本地的特产或目前本地较为常见的商品,向家长或其他成人了解其在运输过程中都采用何种交通工具,与过去相比,有着怎样的变化。
四通八达的交通
教学目标
1、认识和了解我国道路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2、通过新旧对比,增进热爱新中国的感情。
3、体验道路与人们生活及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几份全国交通图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到我们这里道路的发展。今天,我们将在更大范围内认识道路和交通。
请学生朗读第42页的课文。
2、探究活动一。
请学生对比教科书第42页和第43页的两幅铁路图,并观察第43页的两幅统计图。
提问:(1)你从中能够发现什么?
(2)与解放前相比,铁路最突出的变化是什么?
(3)正在建设中的铁路有哪几条?从哪里通向哪里?
以1999年为例,利用统计图计算一下与1949年相比,铁路和公路分别增加了多少倍。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讨论公路和航线的发展。
3、探究活动二。
师:同学们已经了解到,无论是我们生活的地区,还是整个新中国,道路建设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科书第44页,虎子告诉我们他家乡的萝卜随着道路的发展走向了全国。其实我们这里也有许多产品通过各种道路走了出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些产品是怎样走出去的。
师先向学生介绍几种本地区性农业或工业产品,以及它们都销往哪里。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一份全国交通图。让学生研究,从家乡将这些产品运出去应利用什么交通工具,通过什么路线。
4、小组发表。每个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的运输路线。
5、教师总结。
对完成任务较好的小组给予表扬。
6、布置作业:(1)阅读教科书第45~46页的文章“路在心上”。
(2)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通过对丝绸之路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我国悠久灿烂历史文化,萌发其爱国之心和民族自豪感。
2、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古代文明。
教学准备:图片、网上资料、地图、尺子。
教学过程:
1、导入。
先请学生朗读和欣赏教科书第47~48页的课文及图片,然后提出问题:“丝绸之路对大多数同学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有些同学可能以前通过广播电视、书籍杂志对它大致有所了解,课前,老师也请同学们去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下面我们就分小组进行交流,小组内的每个同学都要把你搜集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介绍给组内的其他同学,每个小组还要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并推举一名同学向全班做介绍。”
2、小组交流。
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师巡视辅导。
3、全班交流。
让学生明确丝绸之路的具体位置。
4、小组探究。
(1)教师分发给每个小组一张地图,请学生在上面找一找丝绸之路的大致位置。
(2)在地图上任选一段丝绸之路作为测量对象,量一量这段丝绸之路在地图上的长度是多少;依据比例尺,换算出这段丝绸之路的实际长度大致是多少。
(3)根据事先了解到的当时车辆运行或骆驼行走的速度,测算出走完这段路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如果现在重走丝绸之路,可以运用哪些交通工具,所需要的时间又是多少。
5、教师小结。
师:道路建设的飞速发展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极大地节省了时间。通过学习,同学们对丝绸之路已经有所了解,可是你们知道吗,在我国历史上还有一条海上“丝绸之路”呢!教科书第48页为我们做了简单的介绍,请同学们看一看,读一读,对其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和了解;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在课下做进一步的探究。
6、布置作业:
向周围的人了解他们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是什么。
农业孕育着文明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埃及、古希腊、古代中国的文明起源于农业文明,知道农业文明对人类文明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2.了解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在人类生活中所发展起来的对土地的崇拜、丝绸文化和茶文化。
教学准备
1.收集世界古代农业文明的资料。2.搜集有关我国农业文明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知道了,既然人类早期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是从农业生产开始的,那么世界人类的早期文明当然也就必然是在农业的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
(板书3农业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农业孕育着文明)
二、阅读与讨论
1.指导学生欣赏教科书第20页古埃及的历史图画、古希腊的陶器和第21页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的照片。
2.学生分小组讨论:这些画面告诉我们什么? 3.师小结。
三、全班探究
1.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0页老师的话,第二段课文和豆博士的话,思考并讨论:为什么古埃及、古巴比伦和我国古代,都创制了历法?这些历法各有什么特点? 2.师小结。
四、展示搜集到的资料,自由讨论
1.你知道中国的丝绸和茶叶吗?知道中国的丝绸和茶叶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吗?
2.你见过用丝绸制作的服装和饰品吗?你知道丝绸是用什么制成的?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丝绸的事情?
3.你的家人有饮茶的习惯吗?你知道有哪些饮茶的习惯和风俗? 4.师小结
五、师总结
六、布置家庭作业
采访父母和长辈,加深对丝绸文化,饮茶习惯的了解。
七、评价
对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收集资料的能力进行简单评价。
附板书:
衣食之源
农业孕育着文明历法水利天文数学
丝绸文化茶文化
学做豆腐
教学目标
参与制作豆腐的全过程,体验与农业有关的制作,体验劳动的过程,分享通过劳动得到的愉快。
教学准备
提前用清水泡发好适量的黄豆,准备好制作豆腐所需要的工具设备:豆浆机豆布包锅炉子卤水石膏等。
教学过程
一、准备
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6页的课文,激发参与制作的热情。
二、分工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组推选出一名组长,组长对组员进行明确的分工,确保活动顺利完成。
三、制作(师巡视并加强指导,注意劳动安全。)注意问题:
1.过包时,最好过两次。
2.点豆腐时,卤水要稀释,点的时候要稍慢一点,边点边搅动,防止点老。
四、师总结,布置家庭作业
把分得的豆腐带回家,与家人分享劳动成果。
五、评价
对所有参与劳动过程的同学给予肯定,特别表扬表现出色的同学。
附板书:
1、.洗净黄豆,用冷水泡发
2、磨豆子
学做豆腐
3、过包
4、煮豆腐
5、点豆腐
6、压豆腐
传统到现代
教学目标:
1、解在长期的传统农业生产中,人类发明了简单的家具,这些农具是人手的延伸,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体现了人类的智慧。
2、初步了解从传统农业到现代机械化农业的变革过程,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发生了飞速的变化。
3、通过化验,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形成风、祟尚劳动,祟尚劳动者的态度。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变革过程。
难点: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形成祟尚劳动和劳动者的态度。
教学过程
1、导入。农作物的生长不仅靠自然规律,从种植到收获的过程中,重要的是还要依靠人们的辛勤劳动,为此,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简单农具。这些都是人手的延伸,是人类的伟大创造。
2、观察活动。通过教科书第12页的五幅插图,探究“这些是什么农具?”“是做什么用的?”“使用这些农具有什么好处?”教师加以指导。
3、体验与交流,根据调查成果交流:本村经常使用哪些简单的农具,使用这些农具有什么好处?找几件小农具,让学生化验一下,与徒手进行劳动相比,这些看似简单的农具设计的巧妙之处,是怎样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教师加以辅助说明。
5、阅读讨论。指导学生阅读和观察教科书第13页课文和插图,并思考:这四幅插图反映了农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生产效率有什么变化?
6、教师总结:“农业生产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衣食之源。人类从双手采摘一筹莫开始了农业劳动,后来人类学会了种植与收获,从徒手劳动到发明简单的手工家农具,从依靠人力、畜力发展到现代农业机械化,无不凝聚着劳动的力量,凝聚着劳动者的智慧,凝聚着劳动者的伟大创造。”
7、家庭作业
劳动者的创造
教学目标:
1、道四川都江堰和新疆的坎儿井是世界上古老的水利工程,至今还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效益,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和结晶。
2、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力量,形成祟尚劳动、祟尚劳动者,为我国古代农具文明而自豪的态度。
教学要求
重点:认识世界古老的水利工程。
难点:感受劳动的自豪。
教学过程:
1、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劳动者在农业生产中创造了从简单手工工具到现代农业机械的伟大成就。其实劳动者的创造不止这些,下面,我们去参加瞻仰一下我们祖先的伟大创造吧!
2、阅读讨论。阅读教科书第14页的课文,讨论“农业生产中的靠天吃饭是什么意思?”启发学生们明确,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如果水的来源主要依靠自然降雨,不可能那么及时,不可能尽如人意,所以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3、探究活动一。观察和阅读教科书第14页有关四川都江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探究“都江堰是怎样发挥作用的”,教师提示讲解。
4、探究活动二。
5、教师总结。教师肯定学生的探究,鼓励他们今后多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
6、家庭作业
科学技术改变着农业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现代农业生产的新成就。
2、了解科学技术提升和改变了农业生产单纯依赖自然的局面大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3、知道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发展中的农业大国,解决了世界上五人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是我国农业对世界的重大贡献。
重点;了解我国农和品的进口与出口情况,以及我国与世界的农业交流,增强国际理解。
难点:列成对我国农业充满希望和憧憬的发展态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导入
2、阅读与介绍。在阅读袁隆平院的照片和文字时,进一步讨论:“袁隆平院科学研究的成果增产了那么多粮食,这说明了什么呢?”(科学技术具胡巨大的力量,是第一生产力。)在欣赏玻璃日光温室、无土栽培技术的照片和文字时,讨论无土栽培技术。对学生可能不十分清楚的这部分内容,老师可结合教科书上的图片进行讲解。在欣赏网箱养殖、规模化禽蛋养殖,现代化饲养牲畜的照片和文字时,讨论“这些是何生产公式?,这些生产技术有什么好处?”者可结合图片进行讲解。延伸性讨论:“你还知道哪些现代农业生产方式?”
3、老师总结:“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应用到农业生产上,才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为我代劳的生活提供站越来越丰富的优质产品。”第二课时:
1、导入。“前面我们了解到,改革开放的中国已经迈进了现代农业的门槛,科学技术又为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向着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大踏步地前进。甸的农业不仅为我国,同时也为世界做出了伟大贡献。”
2、阅读与讨论。(1)我们伟大的祖国用只占世界十分之一耕地解决了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免除了饥饿。(2)我国有4.7亿人口从事立契农业劳动,我国与世界各国进行着农产品的交流。通过讨论知道,我国既出口农产品,也进口农产品,这就是世界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和贸易往来。
3、小组探究。指导学生分小组读教科书上的图,查找一下我国出口哪些农产品,主要出口到什么国家和地区;我国主要进口什么农产品,是从世界哪些地方进口的。组织学生指图讨论。
4、发表与交流。(1)各小组进行识图汇报和交流,同时也可以边汇报,边组织学生在世界地图上标注我国出口和进口农产品的情况,老师引导学生我国的农产品销往世界各国,又从世界各国购进必需的农产品。(2)学生汇报见过和吃过的进口水果、奶制品、畜产品等。
5、老师总结。
第五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计划教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共有学生40人,其中男生21人,女生19人,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较强。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孩子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活动课程,课本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社会、地理等相关学科有机的结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解决各种现实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四年级的孩子已具备自己的认知、情感和体验,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四年级的孩子是喜欢上思品课的,有的孩子认为有少许课本话题无法调动学习兴趣,有的孩子则认为教师上课的形式可更为多变,教师应正视学生的学习需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让孩子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的社会责任。
二、教材分析:
四年级下册教材共五个单元,第一单元“诚信是金”,第二单元“伸出我们的手”,第三单元“我的绿色日记”,第四单元“交通连着千万家”,第五单元“祖国真大”。
四年级下册教材向学生展示了从家乡民风、民俗到工业、农业、交通、通信等多个方面的社会生活事实,教材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探究社会的过程中,努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学习解决人际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技能。四年级下期教材的显著特点是让学生在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的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作为教材编写的“明线”,道德教育作为教材编写的“暗线”。如第三单元《我的绿色日记》,以家乡的老街和老屋、家乡的地名、风味饮食作为基本事实,把爱护家乡文化遗产教育与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蕴含其中。第四单元“交通连着千万家”,以交通工具和路线的历史演变、未来交通的发展作为基本事实,感受祖国的迅速发展,并时刻注意交通安全,不但自己要注意交通安全,还要向周围的人宣传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及交通的常识。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的品德教育很自然地蕴含在社会事实之中,使品德教育的“无痕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课本每单元的话题,引导学生加深对自我、他人、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
2、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开阔学生的视野,深化其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将学习延展到生活中
3、通过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感受生活的热情,丰富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
4、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5、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切实的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道德观
6、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2.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3.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4.建立新的教学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5.实现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发展。
6.加强课程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五: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诚信是金》 诚实不需要理由 2课时 拍手拉钩不要变 2课时 诚信就在身边 2课时
第二单元:《伸出我们的手》 同在蓝天下 2课时 生活因爱更美丽 2课时 我们的爱心行动 2课时
第三单元:《我的绿色日记》 流过家乡的小河 2课时 我们时刻在呼吸 2课时 大自然中的朋友 2课时 呵护绿色家园 2课时
第四单元:《交通连着千万家》 马路修到家门口 2课时 交通海陆空 2课时平安走天下 2课时
第五单元:《祖国真大》 在世界的东方 2课时 我们的大中国 2课时 壮丽的河山 2课时 海峡两岸盼统一 2课时
期末复习2课时 期末考试 1课时
2011年2月2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诚信是金
活动主题一:诚实不需要理由
教学目标:
1、知道诚实的含义;
2、即使做错了,也能勇敢承认错误;
3、知道因为“偶尔撒一次谎”也会使自己失去别人的信任,给自己带来麻烦;
4、正确理解“善意的谎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讲故事
2、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谈体会。并适时赞扬学生们勇于认错的诚实行为。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二、情景对话,事例导行
1、看教材第2页的两组情景对话,学生对照自我总结的诚实的含义进行判断。
2、学生谈感受。、1)学生读《砍倒樱桃树的小男孩》,学生就故事和父亲的对话展开讨论。
2)学生思考:你喜欢小男孩和他的父亲吗?为什么?学生谈自己听完故事后的感受。
3、书写建议和想法,排练小品。
1)在现实中,常常还存在说谎话和说真话之间的矛盾,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
2)碰到这样的事情,作为儿子,你应该怎么做才对,如果你是父亲,你会怎么处理?
3)写建议:与同学讨论想法或书写自己的建议。
4)排练小品:根据自己的想法,找到和自己想法一致的同学,根据自己日记内容续演男孩回家后与爸爸的对话。
4、出示教材中“小幽默”《作业》,学生谈谈读了这则小幽默,有什么感受?
三、辩论理解
1、任何时候都应该说真话,不撒谎。
2、有的时候不能全讲真话,也有善意的谎言。
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用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
教学后记:
活动主题二:拍手拉钩不要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守时、说到就做到是守信的表现;
2、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为自己不守时或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到时,会有羞耻感,并努力做到。
3、知道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记在心里,尽力做到,这样,慢慢建立起自己的信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学生说“拉钩、上吊,一百年不变!”并说说在什么情况下我们用这个歌谣。
2、你们说过这样的话吗?当时指的是一件什么事?你做到了没有?
3、学生发言。
二、听故事,学榜样。
1、听故事《宋濂抄书》。
2、提问:宋濂诚信的美德对他有什么帮助?
3、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三、讲故事
1、在你身边,有没有像宋濂这样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人?请你介绍介绍。
2、介绍形式:1)小组内先交流,代表发言。2)根据故事情节表演。
四、看小品,解难题、1、看小品。
2、讨论:小美到底该怎么办?
3、你碰到这样的事情吗?如果你事先答应了别人,可是又忘记了,你是怎么做的?应该怎么做?
4、小结:你想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那就应该播种真诚,真诚地帮助别人,说到就做到,一定会成为大家信得过的朋友。
五、交流
1、假设你碰到了如下几种情况,你该怎么做?(教师出示假设情况)
2、思考:为什么我们有时会忘记自己的诺言?讨论增强自制力的办法。
3、总结办法。教学后记:
活动主题三:诚信就在身边
教学目标:
1、懂得社会需要诚信,诚实守信的人能得到他人的信赖和尊敬。
2、努力做一个讲信用的人。
3、懂得互相信任,让大家都得到快乐。
4、知道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诚信,它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快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如果你的妈妈生日快要到了,你会准备一件怎样有意义的、代表你心意的 礼物?
2、有一个孩子送给妈妈的礼物与众不同,十分新颖有趣,你们想不想知道?
二、读日记
1、学生日记《诚实的礼物》
2、思考:如果你是妈妈,会喜欢这件礼物吗?为什么?
三、寻找快乐
1、到家庭里找快乐。
2、到社会中找快乐。
快乐的根源:人与人之间的诚实。
四、讨论
假如我们的生活失去了诚信,会怎么样?举例说明。
五、小结 只要人人都做到真诚相待,彼此信任,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美好。
如果你笑对生活,生活便会对你惠顾;如果你笑对一朵花,花儿便会努力为你绽放;如果你笑对一群孩子,孩子便会茁壮成长。笑是一种坦然,一种欣赏,一种包容,一种关爱……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 伸出我们的手
活动主题一 同在蓝天下
教学目标:
1、通过模拟活动,感受残疾人生活中的不便,了解他们对帮助的渴求;
2、激发学生对残疾人的关爱之情。
活动准备:
了解确定模拟活动的路线以保证活动的实效和安全。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先请大家完成一个任务;从这儿(操场)走回咱们的教室。有问题吗?如果要求大家蒙着眼睛从这儿走回教室呢?
二、模拟活动
(1)学生分组,分成“盲人”组和“哑巴”组。
(2)宣布活动要求
“盲人”和“哑巴”两人一组,互相帮助,绕操场一周,回到教室;在整个任务过程中,“盲人”不允许摘下眼罩,“哑巴”不允许说话提示,只能靠动作来提醒。
三、交流感受
今天从操场走回教室与平时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当时最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帮助?
四、扩展体验
请同学们从老师提供的设计中选择项目进行模拟体验,或是学习组自己设计项目进行体验,感受残疾人的不便:用最写字、单臂穿衣服、单脚走路等。
五、反思、讨论
你曾经是怎样对待残疾人的?
以后遇到需要帮助的残疾人,你能为他做些什么?
六、活动延伸
1、体验日记。
2、向学生推荐美国盲人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感受生命的可贵。
教学后记:
活动主题二 生活因爱更美丽
教学目标:
1、知道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了解常设的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
2、感受、了解社会和人们对老、弱、病、残的关心和帮助。
3、激发学生的爱心,使他们愿意伸出自己的手,献出自己的爱。
活动准备:
联系福利院,并请他们做好相应的准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动员: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去福利院了解那里的孩子们的生活,请大家在活动过程中做好以下几点。
认真看一看:看福利院孩子们的生活条件,看福利院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可以自由拍摄照片。
仔细听一听:听福利院的工作人员说说他们一天的工作内容,听福利院的孩子们说说他们最想要的是什么。
尝试做一做:主动为福利院做一件小事,如给孩子喂饭,教孩子们唱一首歌等。
二、组织活动:
可以将集体活动与学习组的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根据要求充分感受福利院工作人员的辛苦及福利院孩子们对关爱和帮助的需要。
三、汇报交流:
1、说说在福利院自己感受最深刻的所见所闻。
2、谈谈我们能为福利院的孩子们做些什么。
四、活动延伸:
1、办一次宣传专栏:以照片、绘画、作文等形式报道此次活动。
2、探究:我们城区目前有多少这样需要得到帮助的孩子?我们可以用怎样的方式来帮助这些人?可以进行统计调查,也可以进行个案调查,写出报告。
教学后记:
活动主题三 我们的爱心行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具体的行动来关心帮助弱势人群。
2、在活动中进一步升华爱的情感,体验助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学生调查了解帮助对象的情况,成立各爱心小分队,学生自由选择入队,各小分队队长拟定队员名单,讨论制定本小分队爱心行动计划。
教师制定总的爱心行动方案。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师动员,介绍爱心行动的意义。
2、宣布爱心行动方案。
3、授予各小分队爱心行动小分队队旗。
4、宣誓。
教学后记:
第三单元 我的绿色日记
主题活动一: 流过家乡的小河
教学目标
1.探究家乡水资源的一些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 初步树立环保意识 , 激发学生 热爱家乡的情感 1 2.引导学生以合作的方式进行社会考察 , 培养其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3.学习有计划地开展社会调查 , 搜集、整理信息 , 撰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活动过程:
一、体会水的重要性
1.出示多媒体课件 : 小河、湖泊、古井……在我们可爱的家乡 , 清清家乡水哺育了美 丽的生命。水对于我们来说 , 是多么重要啊!2.出示课件 :(城市绿化喷灌照片、小型水电站、群鹅戏水图等)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 3.学生讨论交流 : 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离不开水呢 ?
二、关注家乡水
1.出示课件 :(教科书插图及学生日记)从热爱、向往到触目惊心 , 你的心里会想些什 么呢 ? 在你的印象中 , 家乡水是怎样的呢 ? 2.交流 : 你关注家乡的水吗 ? 你最想了解些什么 ? 对于这些问题 , 你和你的小伙伴打 算怎样去解决 ?
三、制定考察计划
1.自由分组 : 根据共同感兴趣的问题 , 可按照寻找污染源 , 取水样考察水质 , 观测水 面漂浮物、水中生物 , 参观自来水厂或污水处理厂 , 调查访问水污染的危害 , 查阅关于水环 境的资料等项目自由结组。(老师在旁协调、指导)2.每组推选一名小组长。
3.小组讨论、研究并制定考察活动计划。
a.你们小组打算怎样考察 ? 读读书上的计划范例 , 看看考察计划包括哪些方面。b.在小组长的组织、安排下 , 拟订活动计划 , 布置分工合作事宜。4.交流、讨论、评价小组考察计划。
四、总结
1.指导学生做好考察前的准备工作。2.进行考察活动期间的安全教育。沿着河边走一走
教学后记:
主题活动二:我们时刻在呼吸
教学目标:
1.关注家乡的空气质量 , 探究空气污染的原因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2.引发学生对家乡的发展和因此而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3.进一步培养以合作的方式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 , 人可以几天不吃东西 , 但是 , 人不呼吸却坚持不了 5 分钟。我们时刻在呼吸。
可是你们知道吗 , 我们平常呼吸的空气是怎样的呢 ?
二、布置任务
平时我们经常去的地方 , 比如家里、教室、操场、街头、公园……哪些地方空气最清
新 ? 这节课 , 我们去进行实地调查。
三、调查周围空气情况
1.做好调查准备 : 将透明胶布反钉到木板上。选择好空气测查地点。
2.实地测查 : 将准备好的测查工具放到预选的不同地点。(建议 : 选择街头、教室、家
里、公园等地方)30 分钟后再将测查工具取回。
四、讨论测查结果
1.观察测查结果。看看测查工具 , 你有什么发现 ?
2.讨论 : 同样的胶布 , 为什么有些地方粘的灰尘多 , 有些地方粘的灰尘少 ? 说明了
什么 ?
3.灰尘少的区域与多的区域相比 , 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吗 ?(注意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绿色
植物对空气的作用以及人们的活动对空气的影响)
五、活动总结
六、交流
1.通过测查 7 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
2.你还有什么好的测查空气的方法吗 ?
七、拓展活动
课后实验 : 是不是同一个地方不同时候空气质量还是一样呢 ?
教学后记:
活动主题三 大自然中的朋友
教学目标
1.关注家乡的动植物 , 初步了解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 以及由此给自己的生产、生
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2.不捕杀和伤害鸟类、青蛙等人类的朋友 , 用自己的行动保护野生动植物;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 明白保护环境的紧迫性 , 进一步加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活动过程 t
一、连环画导入(出示动画课件)
如今光秃秃的山坡 , 过去树木丛生 , 是我可爱的家。现在 , 我的家在哪里 ?!我想有个
家!难道我的子子孙孙只能栖息在这毫无生机的电线杆上 , 唱着那支凄凉的歌吗 ? 这是小鸟
约呼唤 , 也是整个大自然对人们的呼唤与控诉!讨论 :
1.谁让小鸟无家可归 ? 观察这几幅图后 , 你有什么感受 ?
2.森林有哪些作用 ? 如果森林遭到破坏 , 我们的生活又会受到什么影响呢 ?
3.课件出示《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机(故事概要 t 小村庄的人们砍伐森林过上了好日子 ,但是由于森林遭到破坏 , 洪水冲毁了这美好的家园)。
4.交流 : 听了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
5.讨论 : 为了小鸟和我们自己的家园 , 我们该怎么做 ?
二、制作动植物明星卡片
1.你最关注或最喜欢哪一种动植物 ? 关于它的知识你知道多少 ?
2.和你关注的动植物交朋友 , 查找它的有关资料 , 为它制作一张明星卡。
(l)讨论明星卡的内容 : 朋友名称 , 生活环境 , 饮食 , 外形特点 , 现状 , 对人类的
贡献…·..(2)用废旧卡片动手制作明星卡。
(3)想一句赞美或祝福大自然朋友的话 , 把它写到卡片上。
(4)组织明星卡展览会。
三、拓展活动
1.学唱一首有关动植物的歌曲。
2.和自己要好的同学合作 , 写一份 “ 拒吃野生动物 ” 的倡议书 , 并将倡议书散发给民
学及家长。
教学后记:
活动主题四《我为环保做广告》
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环保活动,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周围的人们;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各种宣传活动所需要的材料,如废旧物品、纸、画笔、演出的服装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件出示各种广告)
1、你知道什么叫广告吗?你最熟知的广告是什么?
2、你知道什么叫公益广告吗?
二、全班讨论:我们怎样为环保做广告
1、课件出示各种以环保为主题的广告。学生总结公益广告的特点。
2、观察教科书上的图,交流:除了这些,还有哪些宣传方式?
三、小组研究确定宣传方式和内容
1、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宣传的方式和内容。(画、写、演讲、小品、歌舞)
2、自由选择自己的合作小伙伴,比如美术特长生可以和书法好的学生,作文写得好的学生合作完成一幅宣传画,也可以独自完成。
3、我们在宣传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四、分组准备
教师指导:写广告词的同学要注意简洁、鲜明、醒目、意义深刻;制作宣传画的同学要选择好画的主题,要有创意;排演节目的同学也要选好主题,精心准备。
五、展示、交流、评价作品
可在班上先互评,然后可在校园、社区等公共场所展示(传唱歌曲、表演小品、张贴宣传画或标语、演讲),如有宣传卡,就将卡送给邻居、朋友等,并嘱其互相传递,变成“环保连锁信”。
六、拓展活动
你知道有哪些以环保为主题的纪念日?查查资料,然后在班上交流:你和你的小组打算怎样结合这些纪念日为环保做广告,开展环保活动。
教学后记:
第四单元 交通连着千万家
活动主题一《交通博览会》
活动目的:
1、通过班级的“博览会”,展示现代的交通工具或交通设施;
2、让学生学会搜集、整理有关信息;培养参与、合作意识。
活动过程:
1、收集。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查找一下,有哪些先进的交通工具或交通设施。搜集最喜欢的交通工具的模型、照片、文字资料等。
2、分组。根据共同喜好、兴趣,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每一小组通过讨论确定一种交通工具作为展示内容。每组推选一名小组长。
3、布展。每一个小组就确定的交通工具进行全面介绍,在小组长的组织、安排下,拟订布展计划,布置分工合作事宜。
分以下几个方面。
(1)手绘一张图。
(2)自制一个模型:可以用纸折,用橡皮泥或泥巴捏成型,用萝卜、土豆、橡皮、泡沫削成型等。
(3)推选一名讲解员,就该交通工具的特点、优势、应用领域等进行简短介绍,时间不超过两分钟。
各小组进行交流,然后在“交通博览会”上交流小组讨论的内容。
(4)各小组展示的交通工具取一个有特色的名字。
4、参观。可以邀请班上的任课教师,还有外班的老师同学来参观指导绘图和模型。
5、评比。评出最佳绘图奖、最佳巧手奖、最佳口才奖、最佳创意奖和最佳团队奖。
活动延伸: 继续搜集有关资料,还可以以出宣传栏、办小报等更多的形式展示现代的交通工具。
活动主题二 交通海陆空
教学后记:
交通工具知多少
活动目标:
通过学生多途径的调查搜集资料,初步了解海陆空交通工具的发展史以及相关知识,激发他们珍视历史、崇尚科学的热情,培养他们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动员学生收集交通工具发展的故事,如蒸汽机的发明、莱特兄弟的故事等,找一找有关原始交通工具的资料、图片等。
2、举办图片展。根据学生收集到的图片资料,布置展览。分海、陆、空交通工具,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海
以人力通过桨、橹、竹篙等工具使船舶前进。(即舟筏时代)
船舶的行进主要依靠自然风对悬挂于船桅上的篷帆的吹送作用为动力。(即帆船时代)
以机械力通过推进装置驱使船舶前进。(即轮船时代)
陆
通过圆木滚动来拖运重物。(即人力时代)
人类以牛、马来驮物、代步。(即畜力时代)
以汽油发动机为动力的四轮汽车。(即动力交通时代)
空
热气球升空。
飞艇升空。
莱特兄弟的“飞行者号”。
3、举行“小小故事会”活动。讲一讲交通工具发明、发展的故事。
4、争当“小小评论员”。分小组调查一种交通工具的变化情况,并比较它们在哪些方面作了改进。
教学后记:
活动主题三平安走天下
小设计师
活动目标:
通过教学,学生已经意识到交通发展带的问题,就要让他们树立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的意识。通过设计一种交通工具,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发挥潜能,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活动过程:
1、说一说。
(1)你喜欢什么样的交通工具:
(2)想像未来的交通工具应该是什么样的?你觉得交通工具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舒适、材料、动力、环保、节能、速度或其他)
(3)你设计的交通工具想要解决哪方面的交通问题?
2、分组讨论。
生1:无论铁轨是弯还是直,都由两根铁轨组成,这样不是很浪费材料吗?
生2:如果能有不会爆裂的自行车轮胎就好了。
生3:船只害怕大风浪,想个什么办法好呢?
生4:我想发明夜晚司机专用的眼镜。
生5:给空中的飞机加油很麻烦,如果——
3、根据你们的想像设计一种新型交通工具。可以画图,可以用文字说明,还可以用其他形式表现。再给小组设计的新型交通工具取个有特点的名字。
我的设计
名 称
设计者
4、小组选出代表向全班介绍本组设计的交通工具的特点和性能,以及为什么这样设计。大家评价哪个小组 的设计最合理、最新颖、最有创意。
活动延伸:
给你们小组设计的交通工具设计一条广告词,比一比谁的广告词写得好。
教学后记:
第五单元
祖国真大
教学目标:
1、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的特点,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2、让学生学会看地图和地球仪,增进对祖国的认识和了解。
3、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懂得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世界的东方
教学要求:
1、知道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同时知道中国在亚洲的位置。
2、了解中国的邻国,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说说你的家张在学校的什么地方?我们的祖国在地球的什么地方?在亚洲的什么地方?
二、进行新课,学习新知。
1、地图上面找中国。
①、出示课件地图:找一找,中国在什么地方?
②、在地球仪上找一找,中国在什么地方?
2、我们的邻国。
①、在地图上找一找,与我们国家相邻的有哪一些?
②、祖国的东南西北分别与哪些国家相邻?
③、读一读小资料:p73.三、布置作业,完成练习。
在地图上量一量从乌苏里江到帕米尔高原的距离是几厘米,算一算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如果小明每天走20千米,他要走多少天?
教学后记:
我们的大中国
教学要求:
1、了解中国的面积、土地,中国是一个大国家。
2、初步了解祖国各地的人们的不同的习俗,以及环境气候。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新课。
1、我们这里已是早晨8:30分了,可是帕米尔高原上依旧星星闪烁,这是为什么呢?
2、板书、揭示课题。
二、学习知识,了解内容。
1、东西南北中。
①、看图,了解中国的大小。
温度
季节
……
②、交流一下:为什么同一个国家会有这么多的不同呢?
2、好大的一个家。
①、看中国政区图。
②、了解中国的家庭成员。
③、小游戏:猜猜我是谁?
三、布置作业,完成练习。
做一做:p77
找一找,自己的家乡所在的省份的位置,并写出与你家乡相邻的省份或国家的名称。
教学后记:
壮丽的河山
教学要求:
1、知道祖国有山脉,有平原,有盆地,也有高原、河流,还有像珍珠一样散落的湖泊。
2、了解祖国的地势地貌,激发热爱祖国的热情。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1、检查上节课的作业情况。
2、板书、揭示课题。
二、学习新课,了解内容。
1、万水千山
①、我国的大山大河多,大河都流入大海(东方)
②、在地图上找一找我国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等。
③、读一读我国地势图诗句,p79.④、说说:黄河像什么?祖国是山多还是水多?自己的家乡在平原还是山区?
2、好山好水好地方。
①、读一读《好山好水好地方》
②、看一看图片,猜一猜:是在哪一个地方拍的图片?
③、说说自己熟悉的风景名胜。
三、布置作业,完成练习。
准备“祖国在我心中”诗朗诵,教学后记:
壮丽的河山 教学要求:
1、知道祖国有山脉,有平原,有盆地,也有高原、河流,还有像珍珠一样散落的湖泊。
2、了解祖国的地势地貌,激发热爱祖国的热情。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1、检查上节课的作业情况。
2、板书、揭示课题。
二、学习新课,了解内容。
1、万水千山
①、我国的大山大河多,大河都流入大海(东方)
②、在地图上找一找我国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等。
③、读一读我国地势图诗句,p79.④、说说:黄河像什么?祖国是山多还是水多?自己的家乡在平原还是山区?
2、好山好水好地方。
①、读一读《好山好水好地方》
②、看一看图片,猜一猜:是在哪一个地方拍的图片?
③、说说自己熟悉的风景名胜。
三、布置作业,完成练习。
准备“祖国在我心中”诗朗诵,教学后记:
海峡两岸盼统一
教学要求:
1、知道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2、了解中国几代人的梦想,为祖国的统一作出应有的贡献。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1、指名同学进行诗朗诵。
2、板书、揭示课题。
二、进行新课,学习新知。
1、水相连 情相依。
①、说说祖国大陆和台湾之间的变迁。
②、说说为中华民族立功的英雄故事。
③、学生自己说说自己知道的保卫祖国的故事。
④、现如今海峡两岸人民盼统一的急切心情。
2、共同的心愿。
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海峡两岸节目。
②、生活中探亲的两岸人民。
三、布置作业,完成练习。
1、想一想:两岸人民相聚时会是怎样的一种情景?
2、你想为台湾人民做点什么?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