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北人民出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 历史悠久的家乡
设计思路
本主题的学习内容,由“燕赵大地我的家乡”、“家乡的名胜古迹”两个小主题组成,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位置,家乡的历史,家乡的物产资源和名胜古迹等,主要是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名胜古迹的了解,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家乡附近的名胜古迹。在了解名胜古迹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我们居住的这块美丽的土地,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在创造灿烂文明的过程中,在我们家乡的这块土地上,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产。通过学习引导学生爱家乡,爱祖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和文化的多样性,热爱自己生活的家乡,对家乡的历史和文化有探究兴趣,感受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收集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名胜古迹,感受华夏文明的悠久历史,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使学生具有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了解家乡的位置、历史、名胜等。教学难点
收集、整理、分析历史名胜的资料,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联系实际法。教学媒体
多媒体、投影仪等。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1.收集家乡附近的名胜古迹的图片、文字资料。
2.学生收集整理一些旅行时的图片、资料,在课堂上讲述旅行时的见闻。
3.调查小组做好调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导入新课】
(让大家欣赏中国政区图)
提问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像一个反着的大问号是哪一个省吗?
学生回答 略。
教师 没错!这就是我们河北省的地图,河北是我们的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同时它又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省份,你对她的了解有多少呢?
学生回答 略。
过渡 那么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了解认识一下我们可爱的家乡——河北。
【讲授新课】
板书
一、燕赵大地我的家乡
教师 同学们,一说起我们的家乡——河北的时候,人们总喜欢用“燕赵大地”来形容,当你听到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呢?你了解自己的家乡吗?
学生回答 略。
教师 现在让我们打开课本第二页,看看战国时期是那两个国家位于我们家乡的版图上。
学生回答 略。
讲述 我们河北省简称“冀”,又以“燕赵”代称。这些名称研究起来,都有一定的含义和来源。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我们家乡名字的来历呢?
学生回答 略。
讲述 战国时期,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诸侯国,七国争夺霸业。燕国、赵国位于现在河北省的北部和南部,所以后来就将燕赵作为河北省的代称。
建议(老师可参考文本资源,介绍名称的来历)
提问 我们的家乡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到了现在,我们的家乡又成了什么样子呢?
展示 河北政区图。
讲述 大家看到了现在河北的政区图,渤海被揽在我们家乡的怀中,而且北京市和天津市镶嵌在中部和东部,有着重要的地理位置。
活动 阅读中国政区图,让学生从图中找到河北省的准确位置,了解河北省的基本概况。
介绍 河北省的地理概况:面积19万平方千米,人口6569万,有汉、满、回、蒙古、朝鲜等50多个民族,省会是石家庄。河北省矿产资源丰富,珍稀动植物众多,野生动物约有500多种,植物中仅药 用植物就有1000余种。
提问 我们的家乡资源丰富,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河北省的情况呢?
学生回答 略。
承接 我们的家乡不但位置重要,资源丰富,而且历史悠久,让我们来看看家乡的总体介绍。
展示 视频《河北介绍》。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名胜古迹。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家乡的美丽瑰宝。
【讲授新课】
板书
二、家乡的名胜古迹
活动 下面大家从课本第3页开始看,去图中找一找,我省都有哪些名胜。然后说一说。
学生活动。
过渡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好多名胜风景区,现在我们就来详细的说说他们的历史吧!
活动 请同学先讲述自己收集得来的知识或者亲身旅行时的感受,老师可以在学生说完每一个名胜后有一个总结,既是对学生的肯定,也是概括介绍这个古迹,参考资料详见文本资源和图片资源。
承接 这些只不过是家乡名胜古迹中很少的一部分,下面我们来欣赏更多的家乡风景和名胜。
活动 请你阅读教材P.6-7的主要内容,了解这些名胜古迹得概况。
学生活动。
教师 我们了解了一些课本上提到的家乡的名胜古迹,当然了,我们的家乡所拥有的名胜古迹肯定要比书上介绍的多得多。下面,我们就请同学们自己做一回小老师,把你知道的美丽的风景和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回答 略。
(老师要鼓励学生勇敢地表现,借助自己收集的资料讲述故事,老师在一旁适时引导。要注意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感。学生讲述的间隙,可以播放相关的视频、音频资料,详见视频资源和音频资源)
【第三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家乡的一些名胜古迹,这节课进行一个社会实践活动,来实地调查一下我们家乡的名胜古迹。
【讲授新课】
活动 调查家乡附近的某一名胜古迹,并了解名胜古迹是在什么年代建成的,有什么特点等等。有条件的可以拍一些照片、录像等。调查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班级联合搞。
注意
(1)学生可分成不同的调查小组,每个小组去不同的地方,每个小组由组长负责,制定本小组的调查提纲,组员要有明确的分工。
(2)调查前要有明确的提纲,可以让学生先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对家乡的名胜古迹有一些简单的认识。调查提纲可以侧重以下几个方面:修建的时间;为什么修建;修建人的姓名;历史上的几个方面;对现在的影响等。
(3)调查完毕要总结调查中的感受,回来进行小组交流。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去附近的古迹、文化馆、博物馆等进行参观考察,把收集来的资料和自己的亲身感受写成书面材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研讨。老师可以发起评比等活动。如果不能走出校外,可以利用收集来的资料进行学习,同样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感受,锻炼写作能力和资料收集分析能力。最后,让同学们通过各种形式,如:诗歌、舞蹈、画画等形式赞美自己的家乡。)
【课堂小结】
1.通过学习和活动,使大家对家乡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培养了学生一定的查找、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创造性地通过不同的形式向大家展示。4.养成了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能力是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板书设计
主题一 历史悠久的家乡
一、燕赵大地我的家乡
二、家乡的名胜古迹
第二课 革命精神照后人
设计思路
本主题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讲故事的形式入手,让学生去观察、去 感受。本主题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雁翎队的故事”,让学生看图讲讲故事。同时,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讲讲发生在家乡的历史故事。第二部分“参观西柏坡”和第三部分“瞻仰烈士陵园”都是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太行山是革命老根据地,西柏坡曾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革命的政治、军事中心,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通过参观、缅怀、悼念等活动,使学生知道新中国来之不易,要崇敬革命先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家乡的革命历史,直到新中国来之不易,懂得爱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对社会事物初步的观察能力、体验能力,获取社会信息的能力、阅读和收集资料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主题的学习,使学生知道新中国来之不易,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爱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家乡的革命历史,知道这片被热血染红过的土地上留下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的足迹。
教学难点
收集、整理家乡革命历史的资料,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共产党、热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情感。
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教学媒体
多媒体、投影仪等。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1.收集发生在家乡的战争资料,围绕主题内容准备相关文字、图片、音响材料等。
2.做好参观等活动计划安排,亲手制作一朵小白花。3.拜访军烈属。【导入新课】
教师 同学们,今天上课我先来读一段课文:“白洋淀由九十多个浅水湖组成,湖边长满了芦苇。大大小小的村子就分散在相连的河淀上。这一切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夏天,整个白洋淀芦苇密布,一望无边,像是绿色的海洋。湖面上一片片荷叶挨挨挤挤,一枝枝荷花摇摇摆摆。那些荷花有白的,有粉的,还有红的,真好看!湖中心,渔舟三五成群。渔民们一会儿张网,一会儿收网,那些网就在湖中上下翻飞。等到鱼儿满舱的时候,渔舟就一个跟着一个向村边划去。”谁能告诉我这是哪篇课文,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呢?
学生回答 略。
过渡 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这就是《华北明珠白洋淀》,描写的是白洋淀的景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发生在白洋淀的抗战故事。
【讲授新课】
板书
一、雁翎队的故事
提问 大家打开课本第8页,大家看到了这是四幅连环画。谁能说一说这反映的是什么故事呢?
学生回答 略。
教师 非常不错。下面我来简要介绍下雁翎队的故事。
雁翎队是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白洋淀芦苇丛中的水上游击队。“雁翎队,是神兵,来无影,去无踪。千顷苇塘摆战场,抬杆专打鬼子兵。”这首民歌厘米说到的“抬杆”,就是白洋淀猎户用来打雁、打野鸭子的猎枪的名称。
图片反映的是1939年秋的一天,雁翎队对20多个日伪军进行伏击,大获全胜的故事。
活动 请同学们根据对雁翎队资料的收集和所知道的情节,看图讲故事,要求故事完整,声情并茂。
学生分小组活动。
小结 大家说的都很好。当然了,发生在白洋淀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不可能都讲完。在我们的家乡,像这样的抗战故事还有很多。我们的家乡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太行山革命根据地、白洋淀、狼牙山、冉庄、西柏坡……在华北平原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着振奋人心的故事和为了新中国牺牲的革命烈士。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留下了众多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进程中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历史遗址和遗迹。下面我们就请同学们把你们收集到的故事和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回答 略。
板书
二、发生在家乡的抗战故事
过渡 刚才同学们讲述了很多小故事,现在我们把它们整理一下。(请学生按照大概的时间顺序把小故事的标题写在黑板上,锻炼 历史学习的能力和资料整理能力。)
教师 这些发生在我们家乡的故事很多都被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剧。比如《小兵张嘎》、《鸡毛信》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优秀电影。下面我们就一起观赏一下电影的片断。(可以利用视频资料,详见视频资料)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
同学们,你们听过《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吗?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欣赏这首歌。
【讲授新课】
板书
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展示 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讲述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的词曲作者曹火星就是我们河北平山县人。
提问 这首歌已经传唱了半个多世纪,经久不衰,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 略。
小结 这首大众之歌,唱出了人民的心声。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由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发展成为今天独立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还是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这首歌鼓舞和激励人民永远跟着共产党,奋发图强,振兴中华民族。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呢?
学生回答 略。
板书
四、参观西柏坡
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西柏坡,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感想,记录下自己的收获。
教师 同学们,我们今天就要参观革命圣地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是西柏坡的真实写照,因为它的特殊贡献被载入了中国革命的史册,树立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大家在参观的过程中要留心观察和记录,回去之后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同时大家要注意几点:第一,注意纪律,保持安静;第二,注意安全,不要脱离队伍单独行动;第三,不要损坏这里的一草一木。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西柏坡,或者参观当地的历史博物馆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阅读 教材P.9图片,说出五位伟人的名字。学生回答 略。
【第三课时】
【导入新课】
提问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国歌是哪首歌曲吗? 学生回答 略。
教师 对了,是《义勇军进行曲》。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讲授新课】
展示 歌曲《义勇军进行曲》。
讲述 这首铿锵有力、催人奋进的歌曲,诞生于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唱出了当时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自由解放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还有许多为了拯救祖国、牺牲于抗日前线的革命烈士。
板书
五、瞻仰烈士陵园
提问 同学们,你们去过烈士陵园吗?你知道烈士陵园是什么地方吗?
学生回答 略。
讲述 烈士陵园是为纪念在战争中牺牲的革命先烈而修建的。我们即将组织一次去华北烈士陵园扫墓活动。下面我先介绍一下华北烈士陵园的情况。
华北烈士陵园位于石家庄市中山路,陵园内庄严肃穆、松柏常青,有伟大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的陵墓和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献身的国际友人柯棣华的陵墓和塑像以及墓地里安息着229名团级以上军队干部和战斗英雄以及500多名烈士。
活动一 课后组织去华北烈士陵园扫墓,之前每个同学制作一些白花。活动前要了解和收集一些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活动后每人写一篇感想。
活动二 学生分小组进行帮助军烈属活动,要关心和爱护军烈属,可以与住家附近的军烈属建立友好家庭,或者建立帮助军烈属小分队,利用假期或者课余时间帮助他们,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三 请一些老革命到学校讲讲革命战争年代的故事,讲讲战斗英雄的故事,之后每个同学写一篇关于某故事的感想。
【课堂小结】
通过本主题的学习,使学生对家乡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对家乡的革命历史有了总体上的认识,对现在的幸福生活有所感悟,深刻认识到:新中国是无数革命烈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培养了爱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情感。
板书设计
主题二 革命精神照后人
一、雁翎队的故事
二、发生在家乡的抗战故事
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四、参观西柏坡
五、瞻仰革命烈士
第三课 值得骄傲的家乡人
设计思路
教材介绍了为中国和世界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的典型代表、无产阶级革命先驱、仁人志士等。这些人物的事迹,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教育作用。学生可以从这些人物的事迹中,理解人物的优秀品质,理解他们为什么会有这些优秀品质,这些优秀品质对社会的影响和教育意义,从而引导学生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信念和价值观,自觉地把高尚的道德精神融化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家乡的优秀人物,向他们学习。懂得人人都要为家乡的建设尽自己的力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家乡优秀人物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家乡的名人和为家乡建设默默奉献的人们的了解,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奋发图强、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贡献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家乡的名人,知道他们的贡献。了解在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的贡献,知道他们同样是为家乡做出贡献的英雄。
教学难点
收集、整理名人和普通劳动者的资料,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做贡献的情感。
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联系实际法。教学媒体
视频《永远的丰碑——李大钊》、电影《焦裕禄》片段。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科学家、革命家、先进人物的事迹、图片和录像资料。2.收集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劳动的资料。3.调查小组做好调查采访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第1课时
【导入新课】
提问 同学们,我们在数学中经常会用到的圆周率是多少呢? 学生回答 略。
讲述 它其实就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早在南北朝时期,我们的家乡人就已经把圆周率推算到了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并且将这项成就保持了一千年。这个人是谁呢?
学生回答 略。
承接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在我们的家乡,有多少名人,他们都做出了什么贡献。
【讲授新课】
板书
一、名人辈出的地方
讲述 大家来看课本。在12页右上角,就是伟大的科学家祖冲之的画像。祖冲之最著名的贡献就是把圆周率推算至小数点后第七位。同时,他在其他方面也有很多贡献。
提问 谁来给大家读一读课本上的资料呢? 学生回答 略。
承接 我们现在来看,觉得推算圆周率并不是很困难,把公式带入电脑,慢慢计算就好了。但是,在祖冲之的时代,计算出如此精确的圆周率,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他这种不断钻研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你还看出祖冲之有什么优秀的品质?
学生回答 略。
过渡 在家乡的历史长河中,还有很多很多名人,比如:郦道元、扁鹊、李春等等。你还知道哪位名人的故事呢?讲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回答 略。
展示 视频《永远的丰碑——李大钊》。
提问 这段视频回顾了李大钊烈士光辉的一生。革命先烈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你从中有什么体会呢?
学生回答 略。
小结 都很好。同学们,许多革命家为了追求真理,为了全民族的解放,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们的革命精神永远教育和鼓舞着我们继续前进。
过渡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国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焦裕禄就是其中的一位。现在我们来欣赏电影《焦裕 禄》片段。
展示 电影《焦裕禄》片段。
总结 “党的好干部”曾出不穷,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他们为了人民的利益,抛小家,为大家,无私地奉献着。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尊敬和学习。
提问 看到这些人的事迹,对你以后的学习、生活有哪些影响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提问 你还知道哪些英雄事迹呢?
学生回答 如: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等。
小结 这些战斗英雄为了我们祖国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我们要学习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牺牲我一个、幸福天下人的有优秀品质,同时我们也要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和革命胜利的曲折历程。
第2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 家乡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历史上涌现出了无数英雄豪杰,他们的事迹传诵千古。
过渡 那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还有没有这样的英雄值得我们学习呢?
【讲授新课】
板书
二、默默奉献的人们
提问 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周围,你能发现多少种职业呢? 学生回答 工人、医生、农民、教师、清洁工等。
小结 不错。这些都是我们平时能够见到的,比较熟悉的职业。他们为了我们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在自己的各行各业上默默地奉献着。
提问 除了这些我们经常见到或接触到的职业,你还知道哪些和社会的发展联系密切的职业呢?
学生回答 略。
活动 请同学从身边熟悉的职业出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些职业的特点和为家乡做出的贡献。
学生活动。
承接 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虽然他们很普通很平凡,但是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为家乡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提问 我们从电视上或报纸上可以看到关于家乡的名人、先进工作者的事迹的报道,谁能介绍一位你最敬佩的劳动者呢?
学生回答 略。
第3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很多兢兢业业的劳动者值得我们学习,今天我们进行一个校外采访活动,采访这些为家乡建设作出贡献的人们。
【讲授新课】
三、参观采访活动(实践)
活动 学生分小组进行采访不同的劳动者,采访前写好采访提纲,包括被采访人姓名、采访内容等。采访完毕后,回来小组之间交流采访后的感想,课下每人写一篇采访稿,题目为“我最敬佩的家乡人”。
注意 联系好采访对象,可以就是普通的劳动者,请他们讲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发生的事情,锻炼学生的采访交流能力,引导学生向普通劳动者学习,为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最后,让同学们通过各种形式,如:诗歌、舞蹈、画画等形式赞美自己的家乡。
建议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李大钊纪念馆,或者家乡优秀人物事迹展,报告会等。也可以邀请劳动模范、优秀人物等去学校和学生开展座谈活动,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感想。
【课堂小结】
通过本主题的学习,介绍了家乡历史上名人和他们的伟大贡献,激发向优秀人物学习的精神。了解了在家乡的各行各业中,都有着默默为家乡做贡献的普通劳动者,他们同样是大家尊重和学习的榜样,引导和培养学生为家乡做贡献的思想。
板书设计
主题三 值得骄傲的家乡人
一、名人辈出的地方
二、默默奉献的人民
三、参观采访活动
第四课 多样的风俗
设计思路
本主题从家乡的文化说起,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教材中展现的杂技、皮影、舞狮、社火、戏曲等照片,是家乡传统文化的不同表现形式,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传统,体会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演演家乡的传统剧目”,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体验家乡的传统剧目是人们表达感情的一种特殊的形式。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家乡的实际,让学生在感受家乡传 统文化的过程中,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自己动手剪窗花,是一个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感受民间习俗的内涵。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家乡的文化、习俗以及家乡最著名的事物。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家乡文化、风俗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
学习掌握家乡著名的事务,了解家乡的文化、风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
收集、整理家乡风俗资料,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弘扬积极向上的、健康的传统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联系实际法。教学媒体
吴桥杂技《车技》和《蹬技》、皮影舞蹈《俏夕阳》。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课前准备】
1.收集家乡文化活动的图片、资料、录像。
2.学生收集整理一些积极参加文化活动的照片等。3.准备举办模拟民俗表演活动的道具。
第1课时
【导入新课】
提问 同学们,每逢过年过节的时候,大家都是怎么庆祝的呢? 学生回答 略。
教师 看来大家过的都很愉快。你们知道吗,这些庆祝的活动,是多少年流传下来的,传承着我们家乡的文化和历史。形成了风俗,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家乡多样的风俗。
【讲授新课】
板书
一、民俗之乡是我家
讲述 在我们家乡这片土地上,有些地方全国有名。我们来列举 一下:
板书 河北沧州——中国武术之乡
河北吴桥——中国杂技之乡
河北丰润——中国剪纸之乡
河北曲阳——中国石雕之乡
河北唐山——中国皮影之乡
……
小结 这些地方的风俗,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些特色风俗,为家乡争得了荣誉。现在我们就来分别说一说家乡的风俗。
提问 “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这说的是什么地方?
学生回答 略。
教师 没错,吴桥杂技世界闻名,曾经多次在国际上获过奖。下面我们就来欣赏杂技片段。
展示 吴桥杂技《车技》和《蹬技》。
承接 这些杂技表演者年纪轻轻,但是身怀绝技,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在06年的春节晚会上,舞蹈《俏夕阳》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官享受。这个舞蹈就是从皮影戏中得到的灵感。让我们欣赏一下皮影戏和舞蹈《俏夕阳》。
展示 皮影舞蹈《俏夕阳》。
教师 家乡的风俗还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风俗,下面请同学们给大家讲一讲各自家乡最有特点的事物。
学生回答 略。
第2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不同地方的风俗,今天我们进行一堂活动课,亲身感受下家乡的风俗特色。
【讲授新课】
二、家乡风俗我也会(实践)活动一 举办模拟表演活动。
组织学生选一两个项目,举办模拟民俗表演活动。如自己动手制 作皮影,自己编写一些皮影戏的节目。又如:大家一起动手制作龙头、龙尾(可以用纸画),用绳子做龙身,全班同学一起在操场上进行排练、表演等。重点不是表演的有多么好,而是让学生感受文化氛围。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当地剧团的演出。
活动二 举办民俗展览。
组织学生将收集的有关家乡民俗的资料、照片、实物等举办一个民俗展。然后写出观后感。
活动三 自己动手。
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剪窗花,或者自己动手做中国结,可以结合美术课的一些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然后将学生剪好的窗花贴在窗上,进行评比,看谁的最有创意,剪的最精细。
第3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 上节课我们进行了一些活动来体验我们的民俗,那么,我们家乡的不同的风俗习惯是不是都是好习惯呢?
【讲授新课】
板书
三、移风易俗树新风
讲述 在数千年的历史传承中,家乡的风俗习惯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在我国的一些农村地区,延续着许多风俗习惯,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风俗都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有些是积极向上的,有些是封建迷信不健康的内容。
提问 你都见过哪些不健康的风俗习惯呢? 学生回答 略。
读图 阅读教材P.25的4幅图,分辨哪些是健康的和不健康的习惯?
学生回答 略。
活动 请大家把你们所知道不健康的风俗写在黑板上。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
承接 通过大家的分辨,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风俗是不健康的。我们以后如果遇到了这些不健康的风俗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回答 略。
小结 家乡的风俗习惯多种多样,我们要从小学会分辨健康和不健康的风俗习惯,对于那些弘扬中国文化传统的风俗应该提倡发扬,对于那些不健康的风俗习惯,我们应该舍弃,破除那些封建迷信。
【课堂小结】 通过本主题的学习,了解了家乡的风俗习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文化传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有些是应该舍弃的糟粕,通过分析,锻炼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板书设计
主题四 多样的风俗
一、民俗之乡是我家
二、家乡风俗我也会
三、移风易俗树新风
第五课 大家共同出本书
设计思路
本主题是学生自己动手“出书”的实践活动,是本单元学习内容的一个总结,也是对前几个主题学习内容的升华。要让学生在了解家乡优秀人物和他们的先进事迹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感想,装订成一本书,这种实践活动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也是学生感兴趣和引以自豪的事情。他们自己编辑书,自己给书起书名,将每个同学的文章编入书中,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制作书的基本常识,学会与人合作。
(二)过程与方法
开展一堂活动课,让学生们把自己收集到的家乡的名胜古迹、历史资料、人物事迹等汇集在一起,装订成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
了解制作书的基本常识,学会与人合作。教学难点
培养动手、合作和创新的能力,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方法
指导式、探究式教学法、联系学生的实践经验和感受。教学媒体
多媒体、投影仪等。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课前准备】
1.把自己要用到的收集的资料整理好 2.把自己的感想和资料统一纸张和格式 3.准备纸、彩笔和装订工具。【讲授新课】
教师 同学们,这是我们这个单元的最后一节课了。但是,它也是最有意思的一节课。今天我们就要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收集来的资料归纳整理一下,把它制作成一本书。大家都想做哪方面的内容呢?
学生回答 略。
教师 这么多的内容!那可要好好计划一下。一本书的内容应该是围绕着一个主题来展开,大家看看你哪方面的资料比较翔实,观点比较新颖?
学生讨论后回答。
建议 大家可以根据刚才自己的观察分析,选出适合的主题,相同主题的同学可以自由结合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同学坐在一起吧!
过渡 好了,大家的主题和小组成员都确定好了吗?下面,我们来确定活动的内容。
活动 学生按小组自己动手“出书”,可以关于家乡的优秀人物、先进事迹、自己的感想等等,装订成一本书。书名不一定如教科书一样,可以自己创作一个更好的名称,更能体现出自己的意图的名称。
讲述 让我们参考一下书上的方法步骤,开始制作自己的书吧!当然了,同学们可以想一想自己看过的书,它们都是用什么样的形式制作的,大家可以充分的参考。不过,发挥自己的想象,才能制作出真正有自己特色的书。开始吧!
学生活动。……
教师 大家可以把做好的书互相交换看一看。说说别的小组的同学制作的书有什么优点。
学生活动。
提问 下面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来说说自己的小组制作的是什么书,主题是什么,为什么要制作关于这个主题的书呢?
学生分小组派代表发言。
小结 我们看到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特色,大家都很不错。在每个小组的制作过程中,大家自己编技书,自己给书起书名,发扬了团结合作的精神,值得表扬。我们一定把做好的书带回家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看一看,看看他们有什么评价。
【课堂小结】
通过本主题的学习,归纳、总结了本单元的内容,回忆了课堂上 的知识,加深了对家乡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培养了动手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第六课 通信的种类和发展
设计思路
本主题活动旨在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的自主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应在充分尊重学生兴趣爱好、能力倾向、个性特征和思维方式的前提下拟定适应学生发展要求的活动计划,引导学生抓住生活中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和研究。“通信与生活”主题实践活动是从学生所了解和熟知的通信说起,让他们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引导他们从不同的方向思考问题,展开相关调查研究,并得出结论的实践过程。
本主题分为四个块面:1.通信的种类与特点;2.通信的发展;3.通信与法律保障;4.未来的通信。四个块面建构于学生认知发展的需要,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而对于知识的了解本身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实践活动的根本意义在于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勇于探究的能力和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态度。也为学生从多方面去认知和了解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一个契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简要了解通信的发展。用适当的通信方式与亲友、同学进行通信联系,能够正确书写信封,邮寄一封信。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用观察、对比、调查等方法,了解事物的能力,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学会一些常用的通信方法,能够正确书写信封,写出调查日记,邮寄一封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通信的种类,使学生明确通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信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体验与亲友、同学进行通信联系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我们日常生活中通信的种类及其作用。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口述通信的种类和发展,并学会基本的通信方式。如寄信,打电话等。教学方法
多媒体、投影仪等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课前准备】
1.知识技能准备。
(1)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纪律教育、集体主义教育。
(2)进行调查、整理、分析、统计、归纳信息方法,采访技巧、调查报告撰写等方面的培训。2.商讨活动的计划。
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住址由学生自由组合分组,民主选定组长,分工合作,然后各小组根据活动地点、时间、内容及组员工作分配等问题,进行计划书的撰写。由队员们集体讨论,评出最切实可行的一份计划书,完成他们的实践活动。
第1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 同学们,你们是怎样和自己的亲戚和朋友联系的呢? 学生回答 略。
教师 人们之间的通信方式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通信的种类和发展。
【讲授新课】
板书
一、通信的种类
提问 你知道哪些通信的方式呢? 学生回答 略。
活动 读教材P.30的图片,观察这些设施你认识吗?它们曾为你提供过哪些帮助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
小结 图中的火车、汽车、邮政局、飞机、邮件快递这些设施都为人们之间的通信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当我们要给远方的亲人送去问候,当我们需要与同学或伙伴交流,当我们要知道外面世界的变化,当我们遇到困难需要他人帮助的时候,它们为我们提供了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
过渡 如今现在人们的通信已经不局限于信件的来往,在视觉和听觉上也有了很大提高。
读图 教材P.31的图片,观察图中的画面都是哪些设施。学生回答 略。
讲述 可视电脑、电话、传真机等新的通信方式越来越广泛,人 们之间的通信更加快捷,不仅可以看到,还可以听到。
提问 同学们,你还知道其他的哪些通信方式吗? 学生回答 略。
第2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通信的种类,今天我们继续了解通信的发展情况。
【讲授新课】
板书
二、通信的发展
提问 我们现在回忆下上节课的内容,你知道现在有哪些通信方式吗?
学生回答 略。
过渡 那么,你知道通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在古代有没有呢?
活动 阅读教材P.32的图片,观察这些古代的通信方式有什么特点。
提示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古代通信主要依靠什么?
(2)古代通信主要传递什么?属于什么通信?(3)古代通信传递的速度如何?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小结
古代通信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
古代通信主要传递——书信等实物,属于邮政通信。古代通信传递的速度——慢。
阅读 教材P.33的材料“鸡毛信”。
提问 通过鸡毛信的故事,你能看出从前人们通信的状况怎样吗?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我们要向海娃学习什么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回答。
小结 鸡毛信这个故事反映的那个时代不仅通信方式落后,而且交通落后,我们要学习海娃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通信的种类和发展,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寄一封信。【讲授新课】
板书
三、学寄一封信
教师 邮寄信件仍时我们常用的通信方式。寄信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 略。
提问 请寄过信的同学说说怎样写信封。学生回答 略。
活动 一个书写有问题的信访,让学生观察,说说错在哪里。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
讲述 寄信时要写清:收信人邮政编码、收信人地址、收信人姓名、寄信人地址。
提问 你知道什么是邮政编码吗? 学生回答 略。
讲述 邮政编码由六位数字组成,表示邮局投递区域。必须准确填写,便于投递,如不清楚可以在邮局查询。
活动一 学生书写新风,然后交换检查书写格式是否正确。活动二 学生再次书写信封,可以带来信封书写,最好是一封要实际发出的信。然后再次检查书写格式的正确与否,以便能够顺利邮寄出去。
阅读 教材P.35材料“第一次寄信的经历”。
活动 结合自己寄信的经历,谈谈自己第一次寄信的感想。学生活动。【课堂活动】
1.分组调查访问(激励学生以照片、录像、录音等形式展示采访过程):
(1)分组到邮政局、电信局针对“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通信方式,这些通信方式分别有什么特点”、“通信的发展”等问题进行调查活动。
(2)采访周围人们利用通信的情况和感受。2.查找资料
指导学生获取资料,如翻阅各种书籍,从网上查寻有关通信的发展以及通信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的故事。3.整理交流:
(1)教师讲授撰写综合实践记录卡的方法。
(2)学生根据自己所获取的各种资料写一份研究报告。4.汇报交流: 就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撰写综合实践记录卡的过程、方法、内容及思考进行交流,可采取多种多样形式展示成果。(如照片、展示图表、路线图等)。
认真听取别人的汇报后,说一说自己的收获及困惑,对他人的活动提出建议。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善于倾听的能力,达到资源共享,互助提高的目的。【课堂小结】
1.学生通过活动是否认识到一些常用通信的作用及分类情况。2.是否对周围的人们认识通信与使用通信情况有个初步的了解。3.是否形成了一定的查找、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4.是否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创造性地通过不同的形式向大家展示。
5.是否养成了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能力是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7.通过实践活动,是否对所获得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学会欣赏别人。
板书设计
主题一 通信的种类和发展
一、通信的种类
二、通信的发展
三、学寄一封信
第七课 天涯若比邻
设计思路
在当前的信息社会,现代通信技术已经渗透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里,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城市和农村的绝大多数学校普遍建立了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越来越多的家庭使用了现代化的通信工具,例如电话、移动电话、电子邮件、传真机等。学生对通信卫星的认识也不是完全陌生的,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所以本课的内容是进一步梳理和提升学生的感性认识,在他们原有体验的基础上,认识现代通信大大缩小了人们的交流与沟通,进而理解“地球村”的概念,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关注,培养他们热爱科学、乐于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精神。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现代通信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调查自己家乡通信事业的变化。
2.培养学生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和通过观察了解事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不同的通信方式的特点,了解现代通信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现代通信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通过家乡通信事业的发展,体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祖国的发展,激发热爱科学、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现代通信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学难点
要让学生了解现代通讯工具的进步及对人们交往和生活的影响。教学方法
主要是老师引领,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具体有:
1.互动教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应当是具有师生共同参与、沟通合作意义的活动建构过程。在教案中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活动,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师生间教与学的交通交往,多维互动,师生双方在活动中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在这节课中我们采用了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同桌交流等多种互动形式。
2.创设情景教学: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更关注学生通过一个个主题活动让他们获得情感体验,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媒体
音频:发电报的声音。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课前准备】
建议老师和学生共同收集有关现代通信的有关信息。
【第1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 同学们,请大家跟我一起朗读一首古诗。板书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讲授新课】
板书
一、现代通信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师 天涯若比邻是我们这一课的题目,为什么说天涯若比邻呢?这得从头讲起。
讲述 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拉近了人们的距离,增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地球成为一个“小小的村落”,因此可以称作“天涯若比邻。”
提问 同学们知道电报吗?(出示电报机图片)知道它发电报是什么声音吗?(播放电报机发报声音)
学生回答 略。
提问 结合前2个主题我们所学的知识,你都知道现代有哪些通信手段吗?
学生回答 略。
小结 目前,传统的寄信、发电报和电传,正部分地被E-mail、手机等现代通信手段代替。
提问 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通信手段,你还知道其他哪些通信手段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
阅读 教材P.38主要内容,了解“微波接力通信”。讲述 “微波接力通信”,就是每隔一段距离建一个中继站,自动把前一站发来的信号收下来,放大后发给下一站,一站一站地把电报、电话、电视传真等信号,发送给各个用户。
提问 你的家乡有没有类似的变化? 学生回答 略。
提问 对于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讨论后回答。小结 “建立微波站”、“电话通到农家院”,这些都是在党的开放政策下,发生的巨大变化,现在已经在很多农村实现,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祖国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党的富民政策也给家乡农民带来的很大的实惠。
【第2课时】
【导入新课】
提问 同学们,我想大家都知道互联网,如果用一句古诗为互联网作广告,你觉得最好的是哪一句呢?
学生回答 略。
教师 我有一句,大家听一听,这就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讲授新课】
板书
二、通信改变我们的生活
教师 王勃的送别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确实很贴切,也反映了古人对人类交往的美好向往。大家告诉我,在一千多年前,人们主要是怎样联系的?
学生回答 略。
提问 从古人对难以逾越的地理空间距离的恐惧,到今日的互联网,人类是如何一步一步实现“天涯若比邻”的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资料
2002年4月6日上午,在北京海军总医院“计算机信息技术基地远程会诊中心”,我军首次进行海事卫星实施海上远程医疗会诊试验。10时,海军后勤部周汉荣部长宣布试验开始。专家组发出第一条信息,通过太空的海事卫星发向北海一艘军舰。七分钟后,从军舰上传来了第一份医学病历。患者是一名叫张本东的士兵,会诊申请表上写着:“两小时前不慎摔伤,左小腿中下段肿胀、压痛,经X片检查左胫腓骨下段螺旋形粉碎性骨折。”随后,一份清晰的光学射线扫描片呈现在荧屏上。海军总医院领导立即通知医务部值班员,迅速调出《远程医疗会诊专家库》,召集专家会诊。不到五分钟的时间,海军骨科专科中心副主任医师李景云、海军医学摄影中心副主任胡向红、海军呼吸内科中心副主任医师聂舟山等五名专家赶到会诊中心现场,对卫星传来的病历进行诊断,写出处理意见,输入计算机,通过卫星传输给舰上医生,并通过语音指导治疗。复杂的医嘱传送时间仅用了约一分钟,舰上医生随即开始对小张进行治疗,患者的反应又被传输回来,整个远程医疗会诊仅用了30 分钟。同学们,请大家想一想,是什么使这位士兵转危为安的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小结 卫星传病历,天涯若比邻,我们再一次感受到科技的力量,网络的神奇。教师 网络既然这么神奇,它对我们的生活也肯定有很多影响了,下面同学们四人一组,畅谈网络对你或你身边的亲朋好友的学习、交往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并纪录,纪录员代表本组汇报。
活动 阅读教材P.39~42的主要内容,观察在爷爷、爸爸和我所处的不同时代通信形式的变化。讨论通信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活动。
板书
三、我们的“地球村”
教师 为了我们的生活更精彩,让我们尽情畅想未来的“地球村”生活。要知道,科技的魅力在于“人有多大胆,技有多少高”。没有大胆的想象,就不会有新的发明创造。下面,请同学们畅想一下未来的生活。
学生活动:大胆想象,畅所欲言。
教师 同学们的想象力真是丰富,让我们来评出本次畅想活动的最佳创意奖。
小结 这堂课所学的内容都已经浓缩在同学们的畅想中,但愿地球人的生活越来越精彩。最后,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这堂课所学知识,或用一句话来表达你在这堂课的最深体会与收获。
【课堂小结】
调查家乡通信方式的变化,要注重在教学中学习的外化过程。学习中的外化过程是学生动口的过程,更是一个动手、动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把所思所想写出来、画出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感受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和祖国通信事业的高速发展。
板书设计
主题二 天涯若比邻
一、现代通信技术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变化
二、通信改变我们的生活
三、我们的“地球村”
第八课 感谢你们的服务
设计思路
在学生了解了一些基本的通信种类、设施和现代通信为人们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之后,引导学生关注为我们提供通信服务的人们是顺利成章的。让他们了解小小一封信经过那么多邮政工人的手,才能到达收信人手中。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知道没有通信行业工作者的辛勤劳动,人们将会生活在信息闭塞的社会里,那是不可想象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邮电局为人们提供的服务内容,以及通信行业劳动者的辛苦工作。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观或观察邮电局,培养学生观察社会事物、与人平等交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参观或观察邮电局,让他们感受通信行业的劳动者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要尊重并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逐步认识通信行业的劳动者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要尊重并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观察社会事物、与人平等交流的能力。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课外参观、小品表演。教学媒体 音频:《邮政飞歌》。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课前准备】
1.老师制作PowerPoint课件。
2.组织好学生到邮电局的观察活动。3.收集有关通信行业优秀人物的事迹。4.教师准备相关的音频资料。
5.学生课前收集一些相关图片、小故事、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宣传和交流。
第1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我们学习过怎样写信吗?谁能说说写信、寄信都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 略。
过渡 那么信写出去以后会经过一个怎样的过程才到了收信人的手里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信是如何寄到的。
【讲授新课】 板书 主题三 感谢你们的服务
一、众人托起一封信
提问 同学们,我们知道的通信方式多种多样,你经常使用什么通信方式呢?
学生回答 略。
板书 1.常用的通信方法
提问 例如:守卫边防的战士要问候家人,出差在外的爸爸要向单位汇报工作,留学生要联系回国后的工作,你要和手拉手的小朋友交流学习体会。在这些情况下,应该采取什么方法通信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
小结 对了,写信依然是我们经常使用的通信方法。
过渡 大家想一想一封信是怎样从遥远的外地送到收信人手里的呢?这中间要经过哪些环节呢?
板书 2.一封信投递的步骤
活动 阅读教材P.43~44的主要内容,讨论小小的一封信从寄信人寄出到收信人收到,中间经历了哪些步骤。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小结 一封信从寄信人寄出到收信人收到,中间经历了:盖戳——分拣——装袋——运送——盖戳——分拣——投递。
承接 好,大家已经知道了这些步骤,那么我请大家说一说这些步骤的作用,好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
活动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表演小品,小品的名字就叫做“一封信的旅程”。学生可以自己设计情节,自编自导,道具也可自由选择。之后,评选出最佳小品表演小组。
注意 对于落选的小组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学生活动。
第2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一封信投递的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谁是主要的投递者呢?
【讲授新课】
板书
二、为了千家万户的亲请
活动 参观当地的邮电局,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讨论在邮电局的所见所闻。总结出邮电局都开展哪些业务,采取了哪些便民服务设施。对于观察细致的同学,要给予鼓励和表扬。注意
(1)参观邮电局之前,要拟定参观计划或提纲。计划可以有以下几方面内容:参观目的、内容(有主次或重点)、时间、地点、参观路线。采访内容、对象、提出的问题,还要有必要的要求。
(2)参观活动可以采用集体参观、分组采访,请家长带领,学生自己参观、采访或学生自愿结合等方式。不管哪种形式,都必须有计划,不可盲目行动;不然会使活动流于形式,学生不能真正有所收获。
(3)可以采取让学生用多种形式汇报,也可以采取讨论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相互合作的学习中,了解、掌握邮电局的各项服务内容,获取有关邮电局通信的知识。
学生活动。【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程的学习要启发学生结合他们日常的体验,谈谈通信行业为人们带来的方便。这方面是学生普遍能够感受到的,也是对他们影响最大的。教师可以以“为我家送信的邮递员”“我认识的邮递员”等为讨论题,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验。
板书设计
主题三 感谢你们的服务
一、众人托起一封信 1.常用的通信方法 2.一封信投递的步骤
二、为了千家万户的亲情
第九课 爱护通信设施,遵守通信规范
设计思路
《爱护通信设施,遵守通信规范》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内容。教材安排了“爱护通信设施”“电话机的自述”“私拆别人信件是违法行为”这些丰富的内容。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中“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这一课的安排,对于达到《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从小培养学生正确观察周围社会,适应社会生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爱护通信设施人人有责,知道打电话的礼貌,懂得私拆别人的信件是违法行为,要自觉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道德规范。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模拟打电话情景,让学生懂得日常生活中的打电话应具备的社会公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讨论和分析事例,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懂得和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道德规范。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遇到的通信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懂得和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道德规范。
教学方法
主要是老师引领,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具体有:
1.互动教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应当是具有师生共同参与、沟通合作意义的活动建构过程。在教案中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活动,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师生间教与学的交通交往,多维互动,师生双方在活动中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在这节课中我们采用了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同桌交流等多种互动形式。
2.创设情景教学: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更关注学生通过一个个主题活动让他们获得情感体验,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媒体
一些遭到破坏的通信设施的照片,或学生拍的一些遭到破坏的通信设施的照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课前准备】
1.收集社会上破坏和保护通信设施的正反两方面的资料或照片,2.准备道具电话,以备表演用
3.制作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投影片。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让学生拍照一些遭到破坏的通信设施的照片。
第1课时
【导入新课】 提问 同学们,大家回忆一下以前我们学过的通信设施有那些呢?
学生回答 略。
承接 今天这节课就来让大家学习一下怎么保护这些通信设施。【讲授新课】
板书
一、爱护通信设施
提问 刚才我们说了一些通信设施,你知道它们有什么作用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
讲述 这些公共通信设施可以方便人们之间的通信,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阅读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教材P.47的小诗。学生活动。
活动 让学生分小组调查自己学校附近的通信设施状况怎样,这些通信设施遇到了哪些问题。能拍照最好,画下来也可。调查完毕后,谈谈自己的体会。
展示 一些遭到破坏的通信设施的照片,或学生拍的一些遭到破坏的通信设施的照片。
提问 破坏公共通信设施的行为太多了,破环了之后的这些设施你还能用吗?
学生 不能。
提问 那对我们的生活又会起到什么样的影响哪? 学生 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不便。
启发 那怎么样我们才能使这些公共的通信设施一直“人人都可用,方便我们生活”呢?
学生回答 略。
小结 对!爱护这些公共的通信设施,我们才能使这些公共的通信设施一直“人人都可用,方便我们生活”。
承接 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
提问 你想对你身边的朋友说什么?
学生 爱护身边的通用设施,才能方便自己,方便别人!
活动 有条件的话,利用假日组织一次维护通信设施的公益活动。
第2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一些通信设施,并且我们知道要爱护通信设施,方便我们的生活。
过渡 你打过电话吗?你知道打电话要注意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电话机的自述”。
【讲授新课】
板书
二、电话机的自述
讲述 在我国,电话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小学生几乎人人都会打电话。但是如何正确打电话,并不是人人都知道的。
活动 阅读教材P.48的图片,讨论图片中的情景对不对。如果不对,应该怎么做。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小结 教材中设计的六个打电话的情境,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学生日常打电话时的行为,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1)情景之一:学生打电话聊天,这是不好的做法和行为。这样打电话不仅仅是浪费电话费的问题,而且会造成电话线路阻塞,给别人带来不便,自己也会养成不良习惯。
(2)情景之二和四:打电话就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交际,相互传递信息,彼此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交流过程。因此,要礼貌待人,学会礼貌用语才能和对方更好的沟通。要学会用“你好”、“请”、“对不起”等。
(3)情景之五:是小红接到找她爸爸的电话,但是爸爸不在,她便询问对方是否可以帮助转告。通话的双方需要彼此尊重,都需要使用礼貌用语。
(4)情景之三:人们经常外出,很需要通过公用电话来传递信息。现在凡比较发达的地方,街道上都有电话亭,为市民提供了方便,因此,打公用电话必须要有良好的公德。情景三是一个学生打不通电话,摔打电话机。
我们要明确:爱护公物、正确使用,缴纳费用、长话短说,为别人着想等,都是良好的社会公德。
活动 模拟打电话:
情境:迎“六一”我们小学也正准备隆重庆祝呢,我班里一个叫小明同学就在为庆祝“六一”进行精心准备,可是,料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媒体出示)
怎么和急救中心联系呢?
1.学生交流得出打电话(120)。你为什么立刻想到了打电话? 2.模拟打电话。
认识盲音、长音,懂得打这样的电话就应该语言简洁、说得清楚、有礼貌。
3.拓展:了解其他特殊的电话号码和拨打常识。
第3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 我们知道除了电话,写信也是人们主要的通信方式。提问 那么,对于别人的信件我们可以随意拆看吗? 【讲授新课】
板书
三、私拆别人的信件是违法行为 举例
(1)小明收到爷爷、奶奶的回信啦,可是他把信拿到手里一看,却发现角上的邮票不翼而飞啦。
(2)张华收到了好朋友的来信,课间他去学校的收发室拿信,结果却发现信找不到了。
提问 同学们,你怎样看待这些行为? 学生讨论后回答。
阅读 教材P.50页的《宪法》内容,看看其中的有关规定。讲述 在宪法中,已经明确地说明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因此,除了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可以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就是不能拆开别人的信件。
提问 你们遇到过这种情况吗? 学生回答 略。
注意 对于那些做错的同学,要鼓励他们勇于承认错误,并且相信他们能够改称错误的决心。
活动 讨论应该如何对待别人的信件。【课堂小结】
这样讲课我感觉学生通过老师逐步深入的引导,学生明白了公共通信设施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还体会到了爱护公共的通信设施人人都是有责任的情感,能够充分的完成教学的任务,还使学生自己发掘到“爱护公共通信设施的重要性”,授课效果很好。正所谓“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课堂”,品德课最终的落脚点应该是学生以后的生活。这一环节的设计,贯穿庆祝“六一”的情境,以分享快乐和老师联系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本课所学,能学以致用,将教学效果很好地延伸入学生自己的生活。
板书设计
主题四 爱护通信设施,遵守通信规范
一、爱护通信设施
二、电话机的自述
三、私拆别人的信件是违法行为
第十课 温情寄给希望小学
设计思路
“温情寄给希望小学”是选学内容。目的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常用的通信方式-----邮寄包裹。在学习做事的过程中,把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精神内化为品德,在学会做事中学会做人。
活动的过程是体验的过程,是道德认知的过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习怎样邮寄包裹。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给希望小学的同学们寄信、寄书或寄包裹,学会邮寄包裹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德。教学重点
知道邮寄不同种类的包裹要用不同的方法。教学难点
学会填写邮寄包裹单及邮寄包裹的方法。教学方法 组织活动。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课前准备】
1.包扎的绳子、牛皮纸张和粗书写笔(毛笔),邮寄包裹单、包装布、针线。
2.学生准备捐助的礼物。【讲授新课】
此项活动分阶段完成。
1.广泛征求同学的意见,为希望小学送什么节日礼物。(最好是实用和同学能够量力而行的物品)
2.分小组收集组员的物品。3.集中大家的物品。
4.全班分工合作:分类、打捆、包扎成包裹,请老师检查,包扎是否结实。
5.起草给希望小学同学的信件,征求大家的意见,修改并通过。6.在包裹上填写地址并进行复核。
7.选派代表(每组一人)到邮电局寄送包裹。8.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讲评。注意 邮寄包裹的方法和步骤: A填写邮寄包裹单。B缝制包裹袋。
C物品经邮局营业员检查后装入袋内缝好封口。
D在邮包上定清收件人的邮政编码、详细地址、姓名和寄件人邮政编码、详细地址和姓名。
E邮包交营业员称重量,支付邮资。F向营业员要回邮寄挂号凭证。
第十一课 交通运输与我们息息相关
设计思路
从了解交通工具和我们生活的联系开始,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经常运用哪些交通运输工具,它们的特点和发展历史,以及在现实生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从了解衣服的运输过程,体会我们身边的每一件产品都是来之不易的,因该珍惜劳动成果。通过对交通运输史上的历史人物和发展现状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展示会辉煌的社会主义成就。教师不必将五个方面分得清清楚楚,应该有重点地启发,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感受,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和实际生活体验中学习、认识和提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交通运输工具以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史。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根据交通运输工具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出行方式。培养学生搜集、交流资料和想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交通运输工具和祖国交通业的飞速发展,认识到交通运输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感受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学习掌握各种交通工具的发展历史和特点,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所
起到的作用。
教学难点
从了解交通工具的学习中,体会交通运输的重要,引导学生珍惜人们辛勤劳动的成果,对于辉煌的建设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教学媒体
全国铁路、公路示意图、电影《詹天佑》片段、视频:《磁悬浮列车》。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交通运输工具的图片,以及突出表现中华民族聪明智慧和社会主义发展成就的资料,以便在教学中适当补充。
2.课前调查学生在生活中实际运用交通工具的情况,以便心中有数,组织协调教学活动。
第1课时
【导入新课】 提问 同学们,你们每天来到学校上课,都是用什么交通工具呢? 学生回答 略。
教师 大家说的这几种交通工具都是平时大家最常用到的。你还知道其他的交通工具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
过渡 非常好。虽然有的交通工具我们并不是能够经常见到,但是它们确实是交通运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交通运输有关的新课。
【讲授新课】
板书
一、了解交通工具
教师 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交通工具。每天的出行,我们都要借助交通工具。其实,关于交通业,它是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一个产业,我们叫做交通运输业。
提问 谁知道什么叫做交通运输业呢? 学生回答 略。
讲述 交通事业不仅指运送旅客和货物的运输业,还包括传递信息和物品的邮电业。它是由运输业和邮电业两方面组成的。
提问 交通运输都有哪些重要的作用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
小结 交通事业的发展,能加快经济建设,促进各地信息交流。
第2课时
【导入新课】
提问 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都有哪些地方需要交通运输业?
学生讨论后回答。【讲授新课】
板书
二、生活离不开交通运输 展示
过华清宫绝句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教师 这是唐朝诗人杜牧写的一首诗。下面请一位同学朗诵一下。学生活动。
提问 在唐朝的时候,杨贵妃要吃到新鲜的荔枝,必须用快马接力的方式昼夜不停地传送,几天才能到达。那么现在呢?
学生回答 略。
活动 我们现在去超市的时候,能够找到全国各地的水果、特产,甚至还有国外进口的。你知道他们都是怎么运过来的吗?都需要哪些交通工具呢?请你可以把你知道的交通工具写下来或者画下来。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板书
三、我要去旅行
教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行吗? 学生回答 略。
活动 现在,我们就参考着全国铁路和公路示意图,把你想去的地方都列出来,然后设计一个旅行方案好不好?
学生分小组设计方案。
教师 去这些地方旅行,可以乘坐的交通工具有很多,但是我们还要看看谁设计的方案最好,线路最合理,既经济又富有创造性。
学生讨论。
(这个环节没有标准的统一答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对想法独特、构思巧妙可行的方案进行表扬。尽量让每一位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
第3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 交通运输的发展水平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之一。那么,37 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如何呢?
【讲授新课】
板书
四、祖国交通发展快
提问 你知道我国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吗?是谁主持修建的呢?
学生回答 略。
展示 电影《詹天佑》片段。
讲述 詹天佑是我国铁路建设的先躯。1905年,他主持修建了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今京包线北京至张家口段),为深受侮辱的中国人民争了一口气。
承接 同学们,在今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了,这条通向世界屋脊的“天路”结束了占中国八分之一土地的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伟大的青藏铁路建设者们在挥汗谱写这部“天路传奇”的同时,也为我们创造了一项又一项世界之最,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自豪。你知道发生在施工期间的小故事吗?
学生回答 略。
承接 人们常说“要想富,先修路”。道路的畅通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交通的高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版图中最引人注目的篇章。(参考文本资料)
提问 你知道我国交通上的几个第一吗? 学生回答 略。
讲述 最近,上海开通了磁悬浮列车专线,全长29.863千米,时速430千米,14分钟就可以在上海市区和浦东机场之间打个来回。
展示 视频《磁悬浮列车》。
小结 公路、铁路、航空事业的发展,加强了国内的交流,与国际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了。从现在大家都说“地球村”就可以看出,各个国家的联系真的是非常频繁非常密切。
提问 同学们,你们结合自己的情况想一想,便捷的交通都为我们带来了什么方便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
板书
五、让梦想展翅飞翔
讲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交通工具也会更新换代。让我们来想象一下,未来会出现什么样的交通工具?
活动 以“我的梦想”为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各自设计发明未来的交通工具,说明设计它的意图和优势。
学生活动。【课堂小结】
通过本主题的学习,介绍了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以及重要的作用,38 回顾了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历史,锻炼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培养民族自豪感。
板书设计
主题一 交通运输与我们息息相关
一、了解交通工具
二、生活离不开交通工具
三、我要去旅行
四、祖国交通发展快
五、让梦想展翅飞翔
第十二课 乘务员辛苦了
设计思路
每个人在乘车的过程中都会与不同的人打交道,特别是要和乘务员沟通与交流。乘务员的工作非常辛苦,他们为了人们的出行方便每天起早贪黑,为南来北往的人们提供服务,默默奉献着。让学生通过对交通运输业工人的辛勤劳动和模范人物事迹的了解,体会到他们为了给人们创造方便快捷的生活所付出的努力,引导学生学习劳动者的优秀品质,尊重他们的劳动,规范自己的行为,做文明的小乘客。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发表自己真实想法和感受,在相互交流中了解他人,教育自己,为后面的学习进行前期铺垫。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文明行为规范。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体验文明行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交通运输行业人们劳动的辛苦,了解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的思想。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做文明的小乘客。
教学重点
了解乘务员的工作,体会他们的辛苦。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名文明的小乘客。
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乘务员的工作,感受他们辛苦的劳动,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珍惜乘务员的劳动成果。
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角色扮演法。
教学媒体
图片:李素丽、不文明行为、乘务员。视频:乘车注意事项。FLASH:文明乘车。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课前准备】
1.调查、收集公交战线的好人好事,尤其是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2.建议老师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3.采访身边的公交战线先进人物。4.课下排练短剧《我是文明的小乘客》。
第1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 同学们,今天啊,我们先来看一组照片。展示 各行业乘务员的图片。
提问 他们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呢? 学生回答 略。
教师 没错,这些都是从事交通运输行业的乘务员们。我们今天就要来看看乘务员的工作是怎样的。
【讲授新课】
板书
一、辛勤工作的人们
教师 同学们,在公交战线上,有这样一位优秀的乘务员,她的名字叫做李素丽。李素丽同志在近20年的售票工作中,岗位作奉献,真情为他人,用真情架起了一座与乘客相互理解的桥梁,把微笑送给四面八方。大家知道她吗?
活动 大家说一说劳动模范李素丽的故事。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展示 李素丽的相关图片。
承接 李素丽同志在普通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她是千千万万乘务员中普通的一员,同学们,咱们身边就能见到很多的乘务员,你对他们了解吗?谁来说一说你看到的发生在我们乘务员的故事?
学生发言。
阅读 大家看书上66、67这两页,讲述的是工作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叔叔、阿姨的辛勤劳动。看完了,你有什么感想呢?
学生回答。活动建议
40(1)可以请在公交战线工作的学生家长或者优秀的乘务员来学校介绍他们的工作情况。通过讲座的形式,让学生体会他们工作的辛苦。
(2)利用节假日或者假期,与自己的父母乘车,观察乘务员的工作特征,例如如何报站名,如何招呼乘客等。记录每趟车他们要报出多少次站名,每天说话的次数,与多少人交际。回来后写篇观察日记。
(3)如果有学生的家人做乘务员工作的,可以随他们出一天车,体会乘务员上厕所、吃饭等不便,之后可以将自己的感受与班上的同学交流。
第2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 我们知道乘务员的工作十分辛苦,他们为了人们的生活便利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的工作着,我们作为乘客,应该注意什么呢?
【讲授新课】
板书
二、乘车要注意什么
活动 我们用扮演角色的方式,来看看乘车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小品一:
场景:火车站售票处,一位提着行李的旅客急匆匆跑到窗前。旅客:“同志,我要买一张下午去广州的火车票。” 售票员:“对不起,车票早就卖完了。”
旅客:“同志,帮帮忙,我有急事,想办法卖一张给我吧。” 售票员:“对不起,真的没有票了。” 旅客:“唉,又要误事了。”
售票员:“同志,以后出远门乘火车,一定要提前购票。
旅客:“知道了,谢谢你。(转向大家)同学们,以后出门旅行,乘车、乘船一定要提前购票。知道吗?”
小品二:
场景:火车站候车室门口,横幅:禁止携带危险品。一位佩戴红袖章的铁路工作人员检查行李,一位旅客提者两只包进站。
工作人员:“同志,对不起,请你打开包,检查一下‘
旅客:“检查什么?我也不是贩毒的。(打开包)检查吧。” 工作人员:“(检查)这是鞭炮,不能带上车。” 旅客:“这是给小孩玩的,为什么不能带上车?
工作人员:“这是危险品,万一发生爆炸,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不能带上车的。”
旅客:“真的吗”
工作人员:“是的,这类教训很多,除了鞭炮,还有酒精、汽油、炸药、香蕉水等都是危险品,是禁止带上车的。”
旅客:“我以后再也不带危险品上车了。(转向大家)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做到啊?”
小品三:
场景:车厢内,两个小乘客在打瞌睡,行李放在一边;一个小偷贼
头贼脑走过来。
小偷:“车上转转找机会,顺手牵羊发小财。(看看小乘客)这两人
真大意,行李不看管。对不起,我拿走了。(下场)”(两个小乘客醒了)
甲:“哎呀,我的包怎么不见了?里面有车票、衣服还有钱。怎么办
呢?(哭)”
乙:“以后,我们要注意看管好行李,车上是有小偷的。” 甲“是的,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 小品四:
场景:车厢内,一位乘客在睡觉,一位乘客在看报纸。
广播员:旅客们请注意,前方到达保定站,请在保定下车的旅客,作好下车准备。(过了一会儿)甲:“同志,保定快到了吧?”
乙:“早已过去了,马上快到北京了”。
甲:“哎呀,我到保定下车,那怎么办呢?”
乙;“别着急,到北京下车,再乘车回保定。以后,乘车要注意听广播员报站,做好做好下车准备。(转向大家)同学们,你们记住了吗?”
老师:同学们,你们看了刚才的表演,知道乘火车、轮船应注意什么呢?
学生:1.提前购票;2.禁止携带危险品上车;3.看管好行李;4.注意报站。
展示 视频:乘车注意事项。板书
三、做文明乘客
展示 一些不文明行为的图片。
讨论 这些图片中的形位对吗?如果不对,应该怎么做? 学生回答。
提问 同学们,你们知道文明乘客的标准吗?大家来说一说。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展示 FLASH:文明乘车。
小结 做一个文明乘客就要做到依次上车、主动让座、不乱扔果皮、不随地吐痰。这既是对交通运输工作人员的尊重,也是提高自己素质的考验。
(可以利用图片资源里的资料)【课堂小结】
通过本主题的学习,介绍了乘务员的日常工作,感受交通运输行业人们辛勤劳动的辛苦,了解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思想。教育大家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做文明的小乘客。
板书设计
主题二 乘务员辛苦了
一、辛勤工作的人们
二、乘车要注意什么
三、做文明乘客
第十三课 爱护交通设施
设计思路
通过对交通设施用途的了解,使学生认识交通设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引导学生爱护交通设施。在感受交通运输我们带来方便快捷生活的同时,也能看到它所带来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交通设施的作用,了解交通设施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课下调查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给自己以及家人带来的便利以及不便的真实事例,使学生更加深刻感受交通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交通设施给我们带来的方便,树立自觉爱护交通设施的意识,积极参与爱护交通运输设施的宣传活动和公益劳动。
教学重点
感受交通设施给我们带来的方便,树立自觉爱护交通设施的意识,43 积极参与爱护交通运输设施的宣传活动和公益劳动。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参与社会和参加实践活动的能力。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参观调查法。
教学媒体
一些交通设施的图片。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课前准备】
1.调查自己身边的交通设施有那些?它的作用是什么?现状如何?
2.了解交通设施给家人和周围的人们所带来的便利与问题。3.准备参加公益活动的宣传材料和工具。
第1课时
【导入新课】
(拿出一盏路灯模型)
教师 同学们,课前老师请大家对身边的交通设施做了一个调查,那你们身边都有哪些交通设施呢?哪位同学愿意汇报你的调查结果?
学生回答 略。【讲授新课】
板书 主题三 爱护交通设施
教师 我这里也有一些图片,请同学看大屏幕。展示 一些交通设施的图片。
讲述 像这些辅助交通的设备就是交通设施。那么,交通设施都有哪些用途?他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和不便?我们又应该怎样做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
一、爱护交通设施从我做起
1.交通设施的用途。
提问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交通设施,那么这些设施又有哪些用途呢?
学生回答 略。
承接 是啊,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车站没有了站牌,如果车站的座椅被损坏,当我们出门等车的时候,将会怎样?既然交通设施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方便,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引导 我们要爱护保护这些设施。
小结 对,爱护交通设施从我们每个人做起。板书 2.爱护交通设施的具体措施
活动 下面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的形式由小组长负责,讨论一下,爱护交通设施,我要怎样做?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小结 同学都说的很好,老师希望同学们把这些好的措施方法落实到行动上,做一个真正热爱交通设施的好孩子。
阅读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73页,书上给我们讲述了一位盲人爷爷挂灯笼为全村人照亮的故事,请一位同学来朗读。
学生朗读。
提问 故事听完了,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讨论后回答。
讲述 一盏小小的灯笼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这么多的快乐和方便,故事不仅歌颂了一位双目失明的老英雄渴望给大家带来光明的高尚情怀,还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在那么偏远的地方交通设施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因此,爱护交通设施是我们大家都应该具有的公德。
第2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 同学们,你们每天上下学有做公交车的吗? 学生回答 略。
提问 那你们遇到过堵车的情况吗? 学生回答 略。
过渡 我国的交通发展迅速,但是类似堵车这样的问题也就随着出现了,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讲授新课】
板书
二、汽车和路的对话
1.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
讲述 俗话说,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交通事业的发展给人们提供了便利,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问题。
活动 下面请同学们汇报课前调查和搜集有关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给自己以及家人带来的便利以及不便的真实事例。
学生汇报。
活动 请同学们讲一讲堵车的经历。学生回答 略。
提问 面对目前堵车的问题,你有什么想法吗?如果改善这种情
况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
过渡 除了前面提到的堵车的问题,还有其他的交通问题吗? 学生回答 略。
小结 道路上的车辆越来越多,造成了大气污染,影响了空气的质量。
板书 2.造成交通问题的原因。
提问 这些交通问题是怎样形成的呢?下面我们听一听汽车和路的对话,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阅读 教材P.75~76关于“汽车和路的对话”的内容。提问 听了汽车和路的对话,你想说些什么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课堂小结】 的确,交通设施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由于一些人忽视交通法规,给很多家庭带来了不幸。所以我们应该在爱护交通设施的同时,还要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发挥其积极的方面,克服不利的因素,让他更好的为我们服务。
板书设计
主题三 爱护交通设施
一、爱护交通设施从我做起 1.交通设施的用途
2.爱护交通设施的具体措施
二、汽车和路的对话 1.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 2.造成交通问题的原因
第十四课 我心中的交通蓝图
设计思路
组织学生举办以“我心中的交通蓝图”为题的讨论活动,把祖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用图片和文字直观地表现出来,活动的过程就是认识的过程、教育的过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我国交通事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开展“我心中的交通蓝图”为题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搜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交通运输的变化,感觉社会的发展,了解祖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和社会注意建设成就,畅想祖国未来的美好前景。
教学重点
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展现未来的美好蓝图。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教学方法
讨论法、小组活动法。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课前准备】
资料、彩笔、纸张、展板。【展开新课】
1.通过学生自己调查、访问、分析家乡交通的变化及变化原因,深刻体会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爱国热情。
2.学生畅想未来的交通、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组织能力与实践能力。
一、活动方式:
调查、统计、讨论、交流、设计、评议。
二、活动过程:
1.学生自己发表意见,分析当今身边交通工具的优势与弊端。2.汇报、调查:如实用性、环保等。
教师活动:及时鼓励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提出可以自己设计未来的交通。
(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灵活性和开阔性,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思维的培养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学生活动:三至五人一组,确定设计交通的方案。教师活动:下组指导学生。
(意图:激发学生产生独特见解,培养他们发散思维能力,并能够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选择最优方案。)
完成设计:用绘画或数学知识或电脑设计未来的交通。交流:推选优秀的设计方案全班交流。最优交通工具评价标准:
1.美观、大方。2.设计合理。
3.廉价、有可行性。
三、整个活动的自我评价
四、活动指导策略
1.在学生评价时,教师指导学生要定好标准。
2.使学生发现身边的巨大变化,立志从小努力学习长大设计更好的交通工具与交通线路图。
第二篇:河北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河北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走进美丽的家乡 主题一 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课题1 用眼观察家乡 课题2 用手描绘家乡 主题二 从地图上看家乡 课题1 用心体会家乡 走进不同的家乡 课题
3、请到我的家乡来
第二单元 家乡的故事(12课时)主题一 展览室里故事多
课题1.家乡人生活的变化(2课时)课题2.学校的变化真大呀 课题3.生活中的智慧 主题二 从家里带出来的历史 课题1.“家庭寻宝”中的发现 课题2.过去的游戏真有趣 课题3.今非昔比的厨房 主题三 说不完的家乡故事 课题1.家乡名称的来历 课题2.家乡水的故事 第三单元 家乡,我为你骄傲 主题一 从家乡看祖国 课题1 家乡人的智慧 课题2.传统与进步
课题3 来自不同家乡的文化瑰宝 主题二 扎根在家乡的传统 课题1 乡 音 乡 情 课题2 乡风乡俗 课题3 快乐的节日生活 主题三 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 课题1 远离陋习追求文明 课题2.可亲可爱的家乡人
第一单元 走进美丽的家乡 单元概要
站在高高的山岗上,是居高临下地俯瞰家乡的意思,表达了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从整体上和地理位置方面观察、了解自己的家乡。从引导学生以不同角度和方向仔细观察家乡入手,让他们自己动手绘画家乡,并在这样的一些活动中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然后,将对于家乡的认识提升到更加科学和概括化的水平:认识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及其相应的地形、地貌特征,进而拓展自己对于家乡的了解,知道人们都有自己不同的家乡,而不同的家乡都有自己的地理特征和文化特征。单元目标
态度 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并在原有水平上形成对于合作更为积极与自觉的态度。感受到祖国的博大,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
能力 进一步提高运用地图知识的能力,提高合作能力。能够理解不同的地理特征和气候与人们生活风俗习惯之间的联系。
知识 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初步了解祖国领土的辽阔和风俗的多样。学习四个副方向,能够知道用地8个方向更准确的描述地理位置。重点、难点
1.在俯瞰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了解4个正方向和4个副方向的关系。3.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巩固对于方向的认识。
4.认识家乡的多样性。
5.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
6.认识几个有关温度的概念。
7.体验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功感。
8.提高合作的能力。
单元结构 走进美丽的家乡
1、站在高高 用眼观察家乡的山岗上 用手描绘家乡 2.从地图上 用心体会家乡 看家乡 走进不同的家乡 请到我的家乡来
主题一 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课题1 用眼观察家乡
一、教学目标:
1、在俯瞰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了解4 个正方向和4 个副方向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
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了解4 个正方向和4 个副方向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学生:让学生到本地区较高的地方进行观察。教师提前布置,可以提示学生家长帮助,也可以由本课程或其他课程的老师组织完成(城市的电视塔、高楼、农村地势较高的小山丘或坡地等均可,学校里面的楼房也可以)。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有俯瞰家乡的机会,强调要注意观察在各个方向上都有什么,最好作简单的记录。
教师:准备一张大的挂图,可以是全国的,也可以是本省或本地区的。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请打开我们的品德书,看看书本上第二页、第三页的图画,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画面上的内容吗?
(1)老师带着虎子、妞妞和同学们在干什么?(2)他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汇报
2.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走进我们的家乡,去了解自己的家乡。
(二)阅读和讨论。
1.前不久,老师让大家去不同的方向观察自己的家乡,相信小朋友们已经完成了这项任务。为此,妞妞还写下了一篇观察日记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她的日记。2.阅读妞妞的日记。
3.你有什么话想说?(交流)
4.妞妞和她的同学们分别看到了什么?她们又做了什么?
5.小结:妞妞和她的同学们看到了家乡不同方向的景色,而且记录了家乡不同方向的景色,描绘了自己的家乡。
6.同学们也向妞妞一样介绍一下你课前观察到的家乡。*小组探究,每位同学分别介绍自己观察到的家乡景色。*全班交流。
提出问题:今天我们要在原来了解的四个方向基础上继续学习4个副方向。
(三)体验活动。
1.师引导:在三年级时,同学们已经学过了4个正方向,今天,我们再多学一些,也就是教科书上同学们使用的东北、西北、东南、西南4个副方向,有了它们,使用地图就会更加方便、准确。*做方向练习
请同学们用课桌当地图,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4个正方向。课桌前面是北,靠近自己身体的一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然后来认识4个副方向。*让学生明白:课桌的4个角正好代表了4个副方向:
东北——右上角、西北——左上角、东南——右下角、西南——左下角。2.方向游戏。
教师随意喊出4个方向,让学生马上在桌上摸到相应的位置。
(四)方向练习和延伸 1.出示地图。
教师任意指出其中的一个地方,让学生说出相应的方向。(比如:什么河在什么山的东北面。)
2.运用所学的副方向,让学生再次介绍自己所观察到的家乡景色,并说一说看到的景色在什么方向。
(五)总结下课,布置家庭作业。课后完成第七页下面的观察记录表。
板书: 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用眼观察家乡
北 西 东 南
课题2 用手描绘家乡
一、教学目标:
1.在学生居高临下、观察家乡的基础上,让他们动手绘画家乡,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和合作技能。
2.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巩固对于方向的认识。
二、重点、难点 巩固对于方向的认识。绘画家乡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8张白纸,学生人手一份彩笔。
2、检查并保证学生都进行了从高处观察家乡的活动。
四、教学时间: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4个副方向。教师随意喊出4个方向,让学生正确地摸到相应的桌角。
2.评价学生的观察记录。(1)记载是否完整。(2)方向是否正确。
3.揭题:这节课同学们要把观察到的家乡描绘下来。
(二)学习范例并讨论。1.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8—9页。
2.议一议书上的同学是怎样描绘自己的家乡的,并谈一谈对这些图画的看法。
(三)小组合作画自己的家乡。
1.今天要做的事就是每个小组为家乡画一幅画,要求是每幅画表现家乡一个方向的景色。2.把全班学生分成8个组,指定各组要画的方向。3.小组讨论:看到了什么,都画哪些内容。
4.小组分工。(把自己最喜欢的、最想画的画下来。)5.各小组绘画,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方向的正确性)
(四)各个小组向全班展示并介绍本小组的绘画作品。
(五)小结,布置家庭作业。
1、向家长介绍这两次课的学习内容。
2、向家长了解自己的老家在哪里,有什么特点。
主题二 从地图上看家乡 课题1 用心体会家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点和风俗习惯; 2.认识家乡的多样性;
3.初步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二、重点、难点
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点和风俗习惯,认识家乡的多样性。
三、教学准备:
1.教师收集关于四川省一些资料;
2.布置学生收集家乡广东省的一些资料(包括风俗习惯、旅游胜地、名人事迹);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祖国是个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国家。每一省市都具有不同的地方特色,但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天府之国”这个好地方呢?它是哪里你们知道吗?
(二)阅第10页,议论一下四川省的情况。
(三)全班讨论
1.四川小朋友是怎样讲述自己的家乡的,她都介绍了哪些方面?(从地形、地貌、特产、风俗习惯作介绍。)2.现在我们对四川小朋友的家乡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面我们分四人小组一起再用心体会一下四川这个好地方,看看哪里还需要补充了解的地方,先小组商量讨论,如果还无法理解的再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3.集体探讨:(着重补充介绍以下问题)1.什么是丘陵、盆地?
*乐山大佛、都江堰、九寨沟风景区的补充介绍。*吃辣食、川剧变脸的补充介绍。
*四川名人介绍。(李白、苏东坡、巴金、郭沫若、邓小平等)4.同学们,现在我们明白了为什么要称四川为“天府之国”了吗?
(四)感受家乡的地貌风情
1.导入:刚才我们真正用心体会了一番四川小朋友家乡的情况,现在我想大多数的我们广东小朋友心里肯定有点不服气了,是不是?
2.你们知道咱们的家乡广东被人称为什么吗?(花城、富庶之乡)
3.接下去我们还是分四人小组按刚才四川小朋友那样,从地形地貌、风俗习惯等方面进行轮流介绍。
4.小组讨论,教师巡回了解。
5.各小组轮流向全班介绍。
6.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用心去体会和感受了四川与咱们两个非常美丽的地方,现在你们心里想说什么吗?
(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五)课外作业
课外向自己的家人或邻家弟弟妹妹介绍今天学到的关于家乡的知识。板书: 用心体会家 地形地貌
风俗习惯
名人
走进不同的家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
2.拓展学生的眼界,认识不同的家乡,感受祖国的博大。重点、难点: 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教学准备:
找一幅本地区的地形图和全国的地形图。收集有关全国各地的地形风貌和情况的图片。教学过程:
1.导入:请学生欣赏课本第14~15页的内容。2.探究活动。
教师提问学生:“这两页上有一幅地图,是什么地图?它和周围的几张照片有什么关系?”请学生自由发言。
(这是一张专门的地图,书上告诉我们,它叫“地形图”。)那么,什么是地形图呢?请同学进行思考和探究,自己找出答案。什么是地形?
(地形是指地表的形态,包括山脉、丘陵、高原、平原、盆地五大类。)地形图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状态。)地形图通过什么告诉我们?
(分层设色的等高线,不同颜色的线代表高度不同的海拔。)
对于地形图有什么用途这一问题,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3. 小组合作活动。
将学生分成小组,分配给每位小组一张本地的地区的地图,并且指定一个地方,请每个小组根据地形图准备以下问题:这个地方的地形如何,地势如何?海拔多少?那里有什么景色? 全班自由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地形图,可以把地形、地势看得一清二楚。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地形图以及怎样阅读地形图,现在大家说一说课本第14~15页的地形图和周围的几张照片有什么关系?”请学生自由发言。
(每幅照片表现了线条所指地区的地形。)
主要是围绕各地的地形的显著差异,使学生感受到祖国领土的辽阔,各地的景色不同,人们的不同风俗习惯。
总结:
你一定会惊叹,我们祖国各地家乡的自然环境是多么的不同吧!板书 走进不同的家乡
地形——地表的形态 山脉、丘陵、高原、平原、盆地。
地形图告诉我们地势 地表高低起伏的状态。走进不同的家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几个有关温度的概念。
2.通过对有关温度统计的认识,感受祖国的博大。
3.了解地理环境及气候的不同与人们生活及其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准备:
1、教师找温度统计的有关资料。
2、学生课前在16、17页中找一幅感兴趣的图片搜集资料。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最近有一首歌很流行,想听一听吗?(播放刀郎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你能听出这是哪个名族的歌吗?里面还讲了哪一种水果呢?
2.今天我们就来走进新疆,揭开他神秘面纱,与新疆吐鲁番作一次“亲密的接触”。讲解资料
3.读了这段资料,你对新疆吐鲁番有什么印象?
二、探究活动,围绕两幅图展开。
1.我想大家一定都尝过新疆葡萄干的滋味,你能从资料中找出为什么它特别甜美的原因么? 2.是啊,这和当地的温度、光照、降雨都有关系,你能从17页的我国不同地方的气温差异图中找到吐鲁番吗,谈谈你的体会? 3.看了气温差异图,你有疑问吗?
4.小结:夏季的吐鲁番在白天可以达到我国的年最高气温,但新疆早晚的温差很大,到晚上可以下降很多,而且新疆基本上四季分明,冬天也很冷,所以按照全年平均计算,吐鲁番的平均气温不是最高的。同样,黑龙江的漠河在冬季可以达到我国的年最低气温,但黑龙江依然四季分明,夏季也很热,所以按照全年平均计算,漠河的平均气温不是最低的。海南岛地处热带靠近赤道,没有四季而只有旱季和雨季,所以年平均气温是最高的。五道梁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非常高,所以年平均气温最低。
5.17页中我国不同地方的年平均降雨量统计图中又出现了吐鲁番,这次你有什么新发现? 6.看了这些统计数据,你最想说点什么?
7.那我们的家乡广洲?气温、降雨又是怎样的呢?
8.作为一名广洲人我们骄傲自豪,全国各族人民同样也热爱生养自己的故乡热土,同学们,请你们为16、17页的七幅图找到他们的家乡,挑一幅最感兴趣的图,想想不同的气候、不同的降水量与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生活及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
三、总结全课。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我们的祖国由56个名族共同汇成。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四、作业。
用今天学习到的年平均气温、年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年最低气温考一考周围的成人。附:资料
2000多年前,吐鲁番是西域车师王国的领地。自西汉时期始,中央政府即在此设立都护府等治所。吐鲁番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要地,众多民族和东西方文化在这里汇聚和交融。吐
鲁番盆地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平均气温高居新疆之首,最高温度高达48.9摄氏度,全年日照时间长达3200小时,又被誉为火洲。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造就了驰名中外的水果之乡。吐鲁番种植葡萄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品种多达300多个,因此人们把吐鲁番称为“葡萄城”。此外,吐鲁番还盛产哈密瓜、无花果、苹果、石榴、桑椹、桃、梨、杏等。随着温室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四季瓜果飘香。吐鲁番年降雨量只有几十毫米,年蒸发量却高达三四千毫米,整个绿洲被戈壁滩和百里火焰山包围,生态环境脆弱,水源奇缺。葡萄是吐鲁番的“名片”,也是支柱产业。一座座葡萄园连成一片,蔚为壮观,山坳上一座座四面透风、方方正正的风干葡萄房风景奇异。葡萄收入占吐鲁番市农业总收入60%以上。无核白葡萄保鲜技术日趋成熟,贮藏期可达4个月,保鲜率达90%以上。国家工商局批准吐鲁番葡萄原产地保护,并注册了11个无核白葡萄商标。“红柳牌”、“葡萄沟”牌等品牌越叫越响。久负盛名的葡萄沟就隐藏在火焰山的断带中。这里到处搭起葡萄架,好客的主人就在葡萄园边、葡萄架下铺上地毯、摆上桌子招待客人,人在长廊下走,头上便是一串串“玛瑙翡翠”,伸手可及,新鲜诱人。如果不身临其境,很难想象在炎炎烈日下,有如此清凉世界。
课题
3、请到我的家乡来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培养学生看图能力,了解、熟悉家乡的地理位置和家乡的一些特色。2.情感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家乡,热爱家乡。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学会访问、调查的学习方法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了解家乡。教学准备:
1.师生收集、了解一些自己所在乡镇、广洲的一些资料。
2、收集到学生介绍家乡的记录、学生画的不同方向的家乡景色等。
3、装订家乡手册所需要的工具。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交流的话题从学校开始好吗?
二、看地图说家乡。
1、同学们,当朋友一走进我们学校大门时,你最想介绍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小学最值得骄傲的地方,也就是学校的最大特点。
2、了解我们学校四周有哪些路吗?
(1)请同桌同学互相交流一下课前调查的情况。(2)班级交流:我们学校的南边有:
北边有:
东边有:
西边有:
(3)谁来说说家乡路的特点是?
(4)是啊,我们的交通发达了,我们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家乡的特色
6、同学们,我们对广州(海珠区)又了解了多少?
*(我们先4人小组讨论、交流一下好吗?把你在课前收集的一些资料,拿出来和同学一起分享。)班级交流
吃的、穿的、学的(文化)、玩的(旅游)、看的、面积、人口、交通、名人、特色产业等。
*小结:是呀!我们的家乡真的了不起。家乡有那么多值得骄傲的地方。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家乡人,此时此刻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大家说?(欢迎您,到我的家乡来)板书:请到我的家乡来
*站起来自豪地笑一笑
三、谈话总结:
1、广洲的历史这么悠久,广洲的今天如此辉煌,广洲的未来将更美丽。今天我们每个同学都说了很多家乡值得骄傲的地方,明天我们将为家乡做些什么呢?
2、学生交流。(保护环境、努力学习、宣传广洲、建设广洲、绿化广洲等)(1)同学们交流各自的想法、愿望、决心和信心。
(2)阅书20页: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一个扩大了的家乡。一个深受祖国的人是永远不会忘记养育自己的家乡;一个铭记家乡的人是会为祖国承担一份责任、贡献一份力量的。
3、激情:同学们,就让我们从今天开始行动吧!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的家乡一定会更加美好,到时会有更多的朋友到我们的家乡来,走走、看看。
四、回忆第一单元学到了哪些内容
(观察了家乡,学习了4个副方向,完成了观察记录,按照不同方向为家乡作画,介绍了不同家乡的地形、地貌和风俗习惯,了解了我国的气温等。)
师:我们也可以学课本第21页的小朋友一样,把学习成果汇集起来,装订成册。课后延伸。
请同学们课后再详细地收集你最喜爱我们家乡中的一个方面,图文结合,全班一起制作一本家乡集。
第二单元 家乡的故事(12课时)单元目标
态度 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及家乡生活的体检和今昔对比等活动中,感受生活的延续和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深化尊重历史,珍惜今天享有的一切,以及热爱家乡的积极情感,提升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的意识。在各种学习活动的互动中,体会探究、比较、合作的价值,勤于思考,乐于与同学们共同学习。
能力 能够对具体事物进行探索、比较、分析,得出合乎事物发展逻辑的认识,能够与同学们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愿意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能够较为客观和公正地认识过去,看待今天。学习在寻找资料和搜集处理资料的过程中选用相关的、有价值的对象。
知识 知道家庭、学校和家乡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在历史上的真实面貌,了解家乡的一些文化特色。了解年表在表达历史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学会制作简单的年表。知道一些与水有关的环境保护知识,对家乡水的状况有一些具体、实际的了解。
重点 知道家庭、学校和家乡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在历史上的真实面貌,了解家乡的一些文化特色。
难点 能够对具体事物进行探索、比较、分析,得出合乎事物发展逻辑的认识,能够与同学们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单元结构
家乡人生活的变化
展览室里的故事多 学校的变化真大呀 生活中的智慧 “家庭寻宝”中的发现
家乡的故事 从家里带出来的历史 过去的游戏真有趣 今非昔比的厨房 家乡名称的来历 说不完的家乡故事 家乡水的故事
主题一 展览室里故事多
课题1.家乡人生活的变化(2课时)教学目标:
1.增进尊重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积极情感。2.掌握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事物发展的方法。3.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教学重点:
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教学准备:
1,课前收集自己家庭居室的新旧照片,一些留有过去生活痕迹的票证等,长辈用过的生活用品等。(学生)
2,让学生向家长介绍本课程,并设计调查提纲,请学生按小组有目的地去访问家长。(教师)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师:同学们,这一个单元我们一起搞一个“家乡人们生活变化史展览”,好不好? 2,那么我们怎样来搞好这个展览呢?应该考虑到哪些情况呢? 二,小组探究。
1,师:让我们按学习小组来自由地讨论探究一下吧!2,分组:按照吃、穿、住、行四个方面将学生进行分组。3,小组讨论如何展示,如何布置展示台。4,小组分工。(写介绍、讲解、展示等到)5,小组交流一下各自的准备。三,教师小结并引导。
1,肯定学生们所取得的成绩,特别注意把有特色、效果显著的小组的优点展示出来。2,提醒和要求学生们要尽心尽责,并且要抓紧时间完成必需的补充调查和搜集等。
第二课时
一,展示前的准备。
各小组为展示准备三分钟,教师在此时间内与各小组商定展示的布置方式。如将教室的桌椅进行整理等。二,展示的发表。
1.展台的布置:展示的物品可按教室的四面进行张贴和摆放。
2.讲解:各小组的小讲解员依次向全班同学讲述自己小组的展出物品。3.接受观众提问。三,评价 1.学生评价。2.教师总评
我们家乡人生活的变化是巨大的。现在,人们的生活用品越来越丰富,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我们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结果,也是一代又一代家乡人辛勤劳作、努力创造的结果。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一定要珍惜,要和家长一起,为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共同想办法,出力量。四,延伸。
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体会最深的感受写成一句话,制作成“感想卡”。先在同学中间相互交流。然后带回家向家长作反馈。
课题2.学校的变化真大呀 教学目标
1、了解学校的过去,通过探究学校的历史,感受学校的变化与进步。
2、在了解和研究学校变化的活动中增进对学校生活的情感。
3、从对学校过去和现在的对比中理解家乡的变化。
4、尝试合乎逻辑地思考和表达对事物的看法。教学准备
1、教师收集一些反映学校新、旧面貌的图片或照片。
2、请学生认真观察自己熟悉的学校,对学校有个比较完整、细致的了解。
3、请学生向自己的长辈调查、了解他们小时候学校的情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一组以前学校的图片。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些图片,猜猜看这是哪个地方?(学生观看图片)
2、对啊!这些就是我们以前学校的照片。有些同学可能很奇怪吧!我们学校的过去是怎样的?想去了解一下吗?好!今天我们就要穿越时空一起去老学校看一看。
二、学习考察方法
1、为了更好地能感受现在与过去的变化,我们今天还要学习制作一张年表。
2、怎样做这张年表,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文和妞妞是怎么观察自己学校历史变化的。她们发现了什么?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1)、两人一组自学书上第29到31页。
(2)、交流讨论研究方法: 小文和妞妞搜集了哪些资料? 小文和妞妞是怎样搜集资料的?
(3)、小结小文和妞妞的研究方法:小文和妞妞是先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了解他们小时候的学校是怎么样的,听长辈们谈小时候对学校的回忆,搜集了一些图片资料。
三、探究我们的研究方法
1、讨论课前作业:对学校的历史变化了解多少
我们课前有个作业:研究我们学校的历史变化。那我们现在讨论一下,你是怎么做的?发现了什么?
2、小结作业:可以抓住某一方面进行对比。
刚才同学们都谈到了许多的变化,有的同学说教室宽敞了,有的同学说桌椅变新了,还有的同学说以前的黑板是木的,现在是磁的……这些都可以说明我们的学校在变化,很多同学都在运用一种对比的方法。这些都是我们要做的年表的重要方法。
3、小结调查方法:
同学们这些资料的获得都是用了很多途径:有向父母、爷爷、奶奶了解的,有向老教师询问的……
四、学习制作年表 讨论活动步骤:
(1)、了解并记录爸爸、妈妈小学时的学校条件。(2)、将记录整理,模仿教科书的表格制作年表。
(讨论表格中的横向中的项目:上课、下课,课桌椅,黑板,教科书,人数,电灯……)(3)、课后四人一组,完成设计自己的年表,比一比哪一组的年表最详细、最整洁大方。
五、本课小结
1、学生小结本课收获
2、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学校的过去、现在,我们不禁在感叹:我们的学校变化真大呀!家乡在变化,我们的学校在变化,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为家乡的变化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课题3.生活中的智慧 教学目标
1. 模拟使用过去的生活用品,体验生活的变化与进步。
2. 通过体验活动,感受普通劳动者的智慧,培养尊重劳动和劳动者的情感。
3. 认识简单的实物年表,理解年表的作用,学习制作简单的年表。
教学准备
1. 教师搜集过去的日常生活用品。例如,暖被子用的汤壶、捅炉子用的火筷子、蒲扇、水瓢等。准备一两种供小组体验活动时使用的旧式生活用品。如大盆、搓板等。
2. 学生搜集过去的日常生活用品。询问家长,教科书上呈现的东西和自己搜集的旧物品,它们分别属于什么历史年代,有什么用途。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把调查、访谈时的对话做记录或进行录音。
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2页的课文。
2. 读后发表意见:平时你见过这些东西吗?你知道这些东西的用途吗?
3. 导语:这些旧式生活用品记录着过去年代人们的生活情况,反映了过去人们生活中的智慧,通过对旧物品的回顾和体验,我们会对家乡人生活的变化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 展示
1. 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物品。其他同学猜一猜这些东西的大致年代和用途。
2. 教师展示自己找到的旧物品。介绍旧东西的名称,说明它的用途和长处。
3. 教师提问:当时,这些东西为什么被人们所喜爱和利用?现在哪些东西已经被淘汰了,哪些东西现在还在使用,为什么?
4. 教师总结。这些生活用品的发明给当时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然而后来人们不断在生活中有了新的发明和创造,代替了原来旧有的东西,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生活用品不断更新换代。
三、体验活动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用具,亲身体验一下它的用途,时间大约在20分钟左右。一组用搓板洗小件衣服。一组用算盘计算几个同学的家庭消费帐目。一组用蒲扇扇一扇。
四. 学看年表
1. 引导学生看年表。
2. 说一说:每一横排中的内容是什么?(同一类用品)最上面的小标题说明什么?(不同时期)
这张年表告诉了我们什么?(告诉了我们洗衣用具、照明用具、纳凉用具、熨衣用具经历的不同时期的变化。)
五. 讨论
你刚才使用了什么用具,有什么体验?结合年表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引导学生理解,这些生活用品今天用起来可能觉得不是很方便,甚至有些笨拙,但是在当时确是很了不起的发明,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年表还告诉我们,在这些用品之前是更加笨拙、更加不方便的用具。)
主题二 从家里带出来的历史 课题1.“家庭寻宝”中的发现 教学目标
1、知道小人书是过去孩子们最重要的课外读物。
2、通过小人书与今天儿童读物的对比,体会历史的发展。
3、增强读书兴趣,提高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前尽可能多地搜集年代久远一些的小人书,类型应多样化,如童话故事、电影故事、历史故事等,同时准备几张写好分类名称的图书卡片。
学生准备:课前让他们搜集一些年代久远的小人书,类型应多样化,如童话故事、电影故事、历史故事等,尽可能保证每两名学生能够拿到一册。时教学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学生阅读并欣赏教科书第36页的文字和照片。
2、教师提问“这些学生在欣赏什么?从他们搜集到的这些东西中你们想到了什么?” 今天,我们进入新的主题学习,我们要和他们一样,从家里找一些长辈们过去用过的学习和生活用品,通过了解、研究这些东西的用处来历等,进一步了解历史。
3、请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旧小人书摆放在课桌上,请一两名学生介绍一下自己是如何找到的,找到的是什么类型的小人书,看过没有,是否喜欢。
二、体验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请每个学生挑选一本别的同学带来的、自己从前没有看过的小人书来阅读,时间大约为20分钟左右。待全班学生都看过后,互相讲一讲书中的故事,或给同桌介绍书中精彩的片断。步骤:
(1)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将自己带来的小人书摆放在一起,并任选一本,要爱护书,不争不抢。
(2)请学生看一看,小人书属于哪一类,看一看书的扉页和版权页,说一说都发现了什么(这本书是哪一年出的,作者是谁,价钱是多少)。
(3)请学生默读自己选好的小人书,并思考,这本书讲的是什么故事,你是否喜欢,选出你最喜欢的部分准备介绍给其他同学。
教师在学生读书时,根据他们手中小人书的种类进行板书,如童话故事、历史故事、电影故事、科学幻想故事等图书各类的名称。
(4)小组汇报。简要介绍自己阅读的小人书,讲一讲自己的读书体会。(5)将小人书进行分类。
教师将图书各类卡片放到不同的桌子上,然后请学生将自己读过的小人书分类放置。教师提示学生:“你们从这个活动中想到了什么?”
(到图书馆看书,也需要先按分类查阅目录。家里的书多了,最好分类放置,以便于查找。)
三、全班讨论
1、对今天的体验活动有什么感想?这些“古老”的小人书和你们今天读的书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过去的孩子们特别喜欢看小人书,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过去,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家里一般没有电视,电影也属于高档或比较稀罕的消费,小人书就成了孩子们的好朋友。)
2、最好找到一两种家乡或和家乡历史有关的书,介绍给同学,并以书中的故事为例,告诉大家一些家乡过去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到家乡的历史变迁。
四、总结
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7页乐乐的话,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小人书虽„小‟,但是从中却可以发现一个大世界。”
五、课后延伸
1、给家长讲一讲自己在课堂上看的是哪一本小人书,谁带来的,并问一问家长是否看过,是否喜欢。
2、向家长或成人了解他们童年时常玩的游戏,让他们谈一谈他们小时候与小人书的故事。
4、将小人书在教室里保留一段时间,以便于学生在课间阅读。
课题2.过去的游戏真有趣 教学目标
1.通过体验,发现过去游戏的特点.2.体验参与性较强的集体游戏中的快乐,加深同学之间的友情.3.比较过去和现在的游戏,感受儿童生活的变化.教学准备
教师: 1.课前布置了解作业.2.准备一些传统游戏玩时所需的用具,如:牛皮筋,沙包,滚铁环等.3.按照小组数目印制传统游戏规则.学生: 1.向家长或其他成人了解一些传统游戏的玩法、规则.2.准备好自己所玩游戏的用具.3.了解他们为什么喜欢这些游戏.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平时都玩些什游戏?最喜欢玩什么游戏?(简单介绍一下)2.老师谈自己小时候的一些游戏.3.检查课前布置的了解作业: 请讲讲家长或成人们小时候爱玩的游戏,玩法及规则.二.阅读书本 1.阅读思考: ① 说说大人们小时候都玩些什么游戏? ② 今天同学们玩的游戏和过去有什么不同? 2.小组讨论.3.汇报交流:
① 过去的游戏是简单的——木棍、铁圈、玻璃弹子、沙子、橡皮筋……就地取材,有什么玩什么。在那“空旷”的年代,有的是大片的空间和泥土。
② 过去的游戏,大都是集体参与的。
③ 男孩的游戏雄赳赳气昂昂充满火药味,非要决出胜负不可:滚铁环、抽陀螺、斗鸡、撞拐子、骑马打仗、打弹子……
④ 女孩的游戏充满技巧:丢沙包、跳格子、跳皮筋、过河、翻绳、剪纸、斗斗飞…… ⑤ 男女不限:玩泥巴、吃野果子……
三、体验活动
今天,请大家玩一玩爸爸,妈妈小时候的游戏!游戏需要一定的规则,我们一起先来学习规则!① 简介规则.② 学生分组,商量选定游戏,选出负责人.③ 分发游戏规则.④ 游戏开始.(注意安全,活动场所自定,时间25分钟左右.)
四、整理小结
1、过去的游戏好玩吗?
2、向家长介绍自己今天在学校玩的游戏,问问他们是不是也这样一来玩?
3、把自己游戏中的体验及游戏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用日记记录下来.五、课外延伸
1、去现在游戏的联系?
2、出新花样,对传统游戏进行改造,赋予传统游戏新的内容,使传统游戏有新的玩法。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每个小组的同学都玩了一两种爸爸妈妈小时候的游戏,大家玩的很开心.下面请你们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二.交流活动
1.分小组交流.(注意不同于上节课,以利于交流广泛新鲜.)2.问题讨论:
① 过去的游戏与现在的游戏相比,有那些特点? ② 为什么那时候的孩子喜欢玩这些游戏? ③ 哪些游戏我们现在不玩了,为什么?
④ 哪些游戏我们现在还在玩?有了什么新的变化? ⑤ 你最喜欢的是哪些游戏,游戏的变化告诉了我们什么? 3.汇报.三.整理小结.1.游戏特点:多在室外进行;不需要专门的用具,不需花太多的钱;需要身体运动,像跑和跳;很
多游戏是要几个人一起玩,需要大家互相配合.联系实际原因,那时的家庭居住面积小,室外活动空间大,兄弟姐妹多等.2.小结: 游戏随着人们生活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时代有不同内容的游戏.但过去的很多游戏至今还吸引着我们,并给我们带来快乐.健康活泼的游戏会给我们的童年生活增添欢乐,有益于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小伙伴们一起游戏,多一些交流,会使我们从中体验到伙伴之间的友谊和快乐.四.课堂作业
1.完成书本40-41快乐的游戏体会.2.同桌读读上次写的日记,互相点评.五.课外延伸.向其他班的同学介绍一两重好玩的游戏,和他们一起玩,体会快乐,增进友谊.游戏规则资料
1.教参79-81页.2.补充图片及资料.1.、滚铁环 热气腾腾的中午,滚铁圈的男孩子开始闹腾。铁圈在石板路上赛跑:旧石板,比麻子脸还坑洼;铁环爬过,总要轻轻跳起,要用钩子稳住。伙伴们边跑,边互相传授“秘诀”——快跑、快跑,跑得快,铁环就不会倒!男孩子穿着胶底鞋,在满是青苔的石头上跑来跑去,没有人会担心摔倒!
2、玩泥巴 原料上来说,随处可见的黄泥巴自然等而下之,而须从农村池塘里,甚至河里挖出来的青泥才是上等原料。尤其是做枪,青泥做出来的实沉、结实、质地细密,据说放到火里烧能烧出玄铁的颜色,逼近真枪的手感,而黄泥做出来的,则质感疏松,掂在手里不仅没有沉甸甸的感觉,而且粘手.平常玩的都是黄泥,从院子哪个角落里挖出来,用水一和,在水泥地上使劲摔打折腾,等水分蒸发,便可塑造成型。包子、花卷、油条、饺子是常见的题材,坦克、大炮、碉堡则是另一不可缺少的题材
3、打游击 打游击的第一场激烈战斗往往发生在推选谁做坏蛋的时候,那个被千夫所指公
认是坏蛋最佳人选的小伙伴,总也无法面对现实,总要脸红脖子粗地争辩一番,若一时语塞,常常吼一声“我不跟你们玩了”,然后,委屈地掉头而去。此时,会有两种情况出现:一是,扫兴之余,这群革命小战士只好对着远处的短墙、柴垛之类的虚拟目标发动进攻。或匍匐爬行,或急促小跑,不时隐藏于树后、水泥管里,这队人马虽然不会遇到阻击,但闪展腾挪一招一式却丝毫不会懈怠。二是,有人挺身而出,高喊一声:“咱们分伙打仗,开始点兵点将”。于是,孩子中孔武有力的两个人便进行“包袱、剪子、锤”,每次的赢家,就有权优先挑选“部将”,如此重复,直至双方各自拉起一支队伍
4、画丁老头 一个丁老头,买了两鸡蛋,人家说三毛,他说是四毛……这些元素在他的笔下拼凑出来,就是那个时代最著名的虚拟人:丁老头
5、“贴大饼 所有人围成大饼状,两人一组前后站立,游戏从两个人追逃开始。逃的人可以在任何时候“贴”在一组人的前面,于是这个三人组最后的那个人就必须逃跑。如果还没“贴”上大饼就被逮到,就得反追别人……
课题3.今非昔比的厨房 教学目标、了解三种不同的家庭厨房及其特点,理解厨房在变化中体现出的生活的进步,学习从具体、细微之处观察和感受社会的进步。、从不同的厨房中了解人们生活的不同状态,了解人们的家庭生活设施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习合乎逻辑地思考和表达。教学准备
1、请学生提供一些自己家厨房现在的照片,以及学生自绘的景观图、平面图。
2、农村学生可以在村子里看一看几家条件不同的厨房。
3、教师整理、编辑一些关于厨房变迁的资料供教学使用。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和了解一下家家户户都有的厨房。同学们对于自己家现在的厨房可能很熟悉,不过,对于过去的家庭厨房就不是很了解了。你对你们家过去的厨房了解多少呢?你知道你们家过去的厨房里有哪些什么东西,这些东西各有什么用处,你们想知道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认识一位老奶奶经历的三种不同的厨房。”
二、深化扩展,进一步了解厨房里各种设施的作用,深入了解过去的厨房。
1、你们想参观一下老奶奶家的厨房吗?现在我们跟着摄影师的镜头一起去参观一下老奶奶小时候她家的厨房。课件出示那时的厨房照片。分组讨论:
为什么灶台旁边还要放一口大水缸? 为什么灶台垒得那么大? 为什么要拉风箱? 为什么要烧柴草?
3、课件出示老奶奶年轻时她家厨房的图片。讨论:
人们怎么样使用炉子?用炉子做饭的情景是怎么的?炉子与灶台有哪些不同之处? 炉子做饭还有哪此令人不满意的地方?
4、课件出示老奶奶家现在的厨房。欣赏并自由讨论。
三、紧密联系实际,深化认识
1、看看你们家的厨房里有什么?
2、学生多媒体上展示自己家厨房的照片(景观图、平面图),边展示边说。
3、讨论:你家的厨房有哪些便利的地方?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四、课外延伸:
1、进厨房帮助妈妈做一次饭。
2、向家长或其他人了解自己家乡街巷、古树、古迹等的来历。
五、总结
“从厨房的变化中,我们可以联想到什么?”请学生针对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进行简单的概括。
主题三 说不完的家乡故事
课题1.家乡名称的来历 教学目标
1、增进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感受家乡历史的悠久以及独特的传统。
3、了解家乡的名称是怎么来的,从中探究家乡的有关历史。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搜集有关本地(村、组)名称的来历或传说。
2、向自己的长辈了解自己家乡在古今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或在各方面做出过成绩的人物。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回到过去,见识了以前的厨房。今天,我们又要踏上这条寻访过去的道路,一起去了解一下我们世世代代居住的家乡,它的名称究竟是如何得来的?
2、我们生活的村的名称,小组的名称,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回家去问过了爷爷奶奶,你知道这些名称是怎么得来的吗? 指名少数几位同学回答。
3、家乡的名称,有的根据地理位置而得名,有的是由于此地的著名人物而得名,还有的是来自于一些美丽的传说。了解了家乡名称的来历,对我们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是很有帮助的。
二、阅读讨论,汇报交流
(一)、了解家乡美丽的故事或传说
1、自由阅读书本第44~45页的照片和文字。思考:我们的家乡有什么美丽的故事或传说?
2、组交流讨论。
评出一个大家熟悉的地名来历,小组成员一起补充完善,选出一名播报员。
3、指名向全班同学播报。
其余组的同学在听后,可以就不懂的地方要求这位同学解答。
4、集体评选出一名最佳播报员。
(二)、了解家乡的名人名事
1、除了地名外,家乡还有很多可以反映过去的历史事物,如古树古庙古井等,或者还有其他在古今历史上的名人,大到全世界知名,小到本村小有名气,都可以作为历史见证,我们
可以通过我们长辈的口中或眼中,了解这些不能遗忘的历史。
2、小组整理课前要求调查的相关资料,交流讨论,选出一名播报员。
3、讨论交流,评选第二轮最佳播报员。
三、讨论延伸
1、在这么多的名人名事中,如果要选出一个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你会选谁?请说说你的理由? 指名回答。
2、同样,这么多的文物古迹中,要你选出你认为最能代表家乡的文物,你又会选哪一样?(如果村里没有,可以拓展到海宁市这个范畴)指名回答。
四、小结本课
我们的家乡,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不是那么显赫,但同样是不可忽视的,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这块土地,记载着千百年的沧桑,而如今,需要我们这些未来的生力军,从小打下坚实的人格和知识基础,将来续写我们家乡的辉煌。
五、家庭作业
向自己的长辈汇报今天的学习内容,和家长再次回顾嘉锡拿过的历史。
课题2.家乡水的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有关水的发展变化的历史。
2、感受水与家乡人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3、感受水的宝贵,对水资源持珍惜的态度。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水的用途的照片或图片。
学生:准备水的用途的照片或图片,听长辈讲一讲过去是如何取水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
水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家乡人的生产和生活每天都需要大量的水,人们对水的利用也经历了一个过程。
1、学生阅读、欣赏书本46、47页的文字、照片和图片。
2、从家乡水的故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人们在饮水、用水方面发生了几个方面的变化,请你们说一说我们家乡水的变化情况,尤其说说取水方面的今昔变化。
3、全班交流。
二、议一议:
1、学生阅读、欣赏书本48页的文字和照片,边看边思考,如何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水变得越来越宝贵了”这句话。
2、全班交流。
3、小组讨论:为什么现在总在提倡要节约用水? 教师鼓励学生在讨论中运用自己搜集到的资料。
4、全班交流。
三、教师小结:
从我们了解的关于水的故事中,不难体会到家乡水的变化历史,认识到水对家乡人的重要。现在我们用水比过去方便了许多,饮用水质量比过去大大提高了,但要时时考虑到水是可利用的有限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节约用水对每一个家乡人、对全人类都是十分重要的。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生产和生活用水的来源情况。
2、知道由于许多人付出了劳动,才有了洁净的自来水,感受家乡人为争取洁净水源而付出的努力和成效。
3、了解并思考树木和绿草对水资源的重要作用。
4、认识水污染对家乡人生产和生活的危害。教学准备:
教师:
1、尽可能准备关于家乡生活用水的水资源及流程情况的录像、图片等资料。
2、搜集关于家乡自来水工程的照片或图片。
学生:请家长领着沿家乡河流走一走,实地了解一下家乡水的来源情况。教学过程:
一、导入:
水是家乡人生产和生活的命脉。家乡人对于水有着特殊的感情,世世代代都在为争取足够的洁净用水而奋斗。过去我们的长辈为了得到宝贵的水,有的打井、挖渠,有的建水库积蓄泉水和雨水供人们生活使用。经过祖祖辈辈的努力,如今我们的用水条件越来越好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我们使用的自来水是从哪里来的?
二、辨析、讨论:
1、请同学们阅读并欣赏书本49页文字和照片,观看反映家乡水源的录像资料。
2、通过观察,大家不难看出,自来水不论是来自水库,还是来自地下,在进入千家万户之前都经过了许多人的努力。
3、结合书本上介绍的内容和录像以及你们的了解,想一想为了人们能够使用上自来水,有哪些人付出了自己的劳动?
4、自来水从积蓄水源到用户使用,经过很多道工序和很多人的辛勤劳动。人们在使用水的过程中,也会对清洁的自来水造成威胁。为此,大家通过共同努力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洁净的水资源。
5、阅读50-52的图文,分小组谈一谈自己的感想。若发现有困难可以教师提供几个具体的问题供讨论、参考: 人们生产和生活中使用过的水流到哪儿去了? 自来水为什么要铺设地下管线?
我们的家乡在自来水工程的建设上有什么新成就,还有哪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你对家乡自来水建设有什么好建议?
6、污水是怎样被处理的?结合51下图理解。
三、教师小结:
因此,我们更应尊重那些为了人们能够饮用到清洁的自来水而辛勤工作的人们;要正确处理使用过的污水;要注意多种树、爱护树木,以保护水源。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人们节约用水方面的成就。2.强化学生珍惜家乡水的情感和态度。3.促使学生形成节约用水的习惯。教学准备:
1.教师按照班级的小组数目,准备小实验所需要的水槽、海绵、杯子等物品。2.学生调查好有关家乡人们节约用水的情况。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到生活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还可以被人们再次
利用,现在这种做法将普遍推广,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2.学生思考交流,鼓励学生寻求与节约用水有关的多种答案。
二、调查反馈。
1.教师按照小组数目,分组交流调查家乡人们节约用水的情况。2.全班交流。
三、观察阅读讨论。
1.观察第53页的三张照片,理解新旧不同的用水方式,说一说差异在哪? 2.读一读虎子的话,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科学、合理地用水。3.讨论:如果没有水会怎么样?
四、实验明理。
1.做到保护水源,就要多种树,爱护树木,它们两者有关系吗?做一做实验。实验步骤:
(1)发给每组实验用具;(2)把水槽一端置于杯中;(3)用另一杯子盛水直接倒入水槽,观察是否全部流入下面的水杯,流了多长时间;(4)将下面水杯倒空,并在水槽中间部位放置海绵;(5)将另一杯同量的水倒入水槽,观察是否全部流入下面的水杯,流了多久。2. 讨论明理。
(1)组织学生讨论两种结果进行比较,说明什么?
(2)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海绵模拟的是草根和树根,它们在土壤中就像海绵一样吸收水分,因此种树种草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
五、学习展示。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对家乡水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也知道了怎样保护水资源,请同学们自创几条关于用水的警句或提示语,做个节约水的小小宣传员,要写出自己特点的话。2.分小组讨论书写。3.交流评选优胜奖。
六、教师小结。
教师对学生的体验活动给予肯定,希望学生把对家乡水的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做好小小宣传员,为家乡的发展出力。
第三单元 家乡,我为你骄傲 单元目标:
态度 通过认识和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进一步形成家乡的要领体会到自己是家乡的一员,加深对家乡深层次的了解,增进对家乡的情感和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的愿望,乐于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能力 能够科学地运用各种科学方法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对学习活动中获得的资料能够进行一定的整理分类、比较、分析,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学会与同学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能够较为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或他人的学习所得。
知识 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以及家乡人为家乡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知道乡音乡情、乡风乡俗的区域性特点,认清陋习对健康文明生活的危害。
重点 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以及家乡人为家乡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认清陋习对健康文明生活的危害。
难点 对学习活动中获得的资料能够进行一定的整理分类、比较、分析,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单元结构 家乡人的智慧
从家乡看祖国 传统与进步 来自不同家乡的文化瑰宝 乡音乡情
家乡,我为你骄傲 扎根在家乡的传统 乡风乡俗 快乐的节日生活 远离陋习
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 追求文明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主题一 从家乡看祖国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
2、知道家乡的发展是家乡人辛勤劳动和奋斗的结果。
3、学会调查,并能在调查中知道怎样收集、记录、整理及运用资料。重点、难点
学会调查,并能在调查中知道怎样收集、记录、整理及运用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
调查家乡的历史与文化。教学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同学们,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自己的家乡名称的来历,也了解了家乡的水的故事……除了以前大家了解到的家乡的情况,同学们还想知道些什么?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探究吧。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历史人物、风土人情……。
(如
1、我们的家乡还有哪些著名的历史人物?我们家乡有哪些名人?
2、东山的传说是真的吗?
3、为什么我们的皮衣世界闻名?
4、我们家乡能成为闻名的旅游区吗?)
二、教师组织小组进行讨论。
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都非常想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风土人情及家乡发展的现状。请同学们想一想,要想知道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完成这一任务呢?在完成这一任务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准备呢?如何获得有用的资料呢?
2、组织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分别确定好小组长和记录员,分别是组织讨论和记录讲座的内容。教师进行巡视,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个别指导。
三、进行全班交流。
1、各小组由推选出来的组员代表自己小组介绍讨论的结果,教师黑板上做必要的记录。(板书:参观、访问、调查、制定计划、设计调查内容……)
2、阅读教科书上第54——57页的课文及图画,让学生说说还有什么方法有利于收集各种有用的资料。
四、尝试:制定一份“调查家乡历史文化发展的计划”。
1、如果要去调查我们广州的六榕寺,那么,我们主要调查哪些内容?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调查时间、地点、建造年代……。
2、出示教师设计的表格:
调查广州六榕寺历史文化发展的计划 调查地点
调查时间
调查方法
建造年代
当年建寺的目的该建筑对广州的影响
3、学生提意见:
表格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还可作什么修改?
五、教师小结。
建议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去参加一个调查活动。根据居住地的远近,以小组为单位,确定一个调查地点,设计好调查的表格进行调查。
课题1 家乡人的智慧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家乡日常用品的发展历程,体会家乡人的聪明才智。
2、了解家乡名人、普通劳动者对家乡的贡献。
4、学会建立名人档案。家乡人的智慧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每个小组分别调查:
(1)一种体现家乡人智慧的生活用品(如皮革,窗帘,彩灯)写好调查报告。(2)查阅一个家乡名人的详细资料,写一篇演讲稿。
(3)带来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如产品实物,摄影照片,采访录音等。教学过程:
1、导入
我们的家乡海宁有哪些值得我们骄傲的地方?在这次调查活动中,你去了哪些地方?访问了哪些人?查阅了哪些资料?在调查中有哪些感受?
阅读教科书上第58页的课文,把调查结果引导到“家乡人的智慧”这一主题上来。
2、家乡的生活用品。
“在这次调查活动中,同学们都付出了很在的努力。下面,请各组把你们的调查(1)、小组探究。
A、小组交流调查到的“体现家乡人智慧的产业”方面的材料。(小组交流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把自己的调查情况在小组中展示出来。)
B、讨论以什么方式向全班汇报,汇报形式要有自己小组的特色。(2)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结果用你们组喜欢的方式向大家汇报出来。”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评议,将评议的落脚点放在家乡人勤劳、智慧、创造这一主题上来。
如果有些学生带来了某些日常的生活用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讲明用途,在哪些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方便,这一创造发明能否运用于现代生产中。
3、家乡的名人。
阅读教科书上第59页的课文,并引导:在课文中我们了解到,在乐乐的家乡的历史上出过有名的中医大夫华佗,他的主要贡献是发明了针灸和麻沸散。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家乡的历史上出现过哪些名人呢?
(1)演讲比赛,通过演讲介绍家乡的名人。讲完一个名人允许其他同学进行补充。(2)填写家乡的名人简历。(填在课本上)(3)集体讨论如何出版一册“家乡名人录”。
4、谈感想。
今天,我们对家乡人为家乡发展和进步所做出的贡献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请同学们谈一谈对此有什么感想;面对这么多伟大的人物,你自己又有什么打算?
课题2.传统与进步
教学目标:
1、了解传统与进步的含义,懂得进步是以传统为基础的道理。
2、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事物发展的过程。教学准备:
1、了解家乡有哪些传统的手工业,其现状如何。
2、教师收集一些有关袜子的文字、图片、实物资料,以备课堂交流活动中使用。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1、看资料。(有关袜子的文字、图片、实物资料)
2、这是老师收集到的学校附近的袜厂的资料,说说你从中了解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企业有多少职工?年产量是多少?年创利税是多少?它在家乡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边说师边板书: 职工人数:
年产量:
年创利税:
对家乡发展的贡献:
二、组织讨论:
1、刚才我们看了老师收集到的学校附近的袜厂的资料,这是一个现代化的企业。其实袜子是我们家乡的传统工业,很早就有了。出示旧的袜子的实物和袜厂的图片。你还知道哪些我们家乡的传统工业? 如:剿丝、丝绸、制革……
2、阅读并欣赏教科书60—63页的照片和课文。了解传统的陶瓷生产和现代工业中的陶瓷生产。
3、分组讨论:
结合课文和自己收集的资料,讨论以前家乡传统工业的生产状况和现代企业生产有哪些区别? 小组长在讨论时做好记录。
三、全班交流。
1、各小组根据讨论结果向全班汇报。
2、教师归纳板书:
以前:生产技术落后 主要靠人力 产量底 现在:生产技术先进 主要靠机器 产量高
四、写写感想。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从“传统”到“进步”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这一发展的过程给我们带来许多的思考,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呢?请你写下来。
五、小结延伸。
现在企业的产量虽然提高了,但也有新的问题出现,课后可以继续调查。
课题3 来自不同家乡的文化瑰宝
教学目标
1、了解在家乡文化发展的进程中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
2、通过欣赏不同的文化瑰宝,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增进对家乡和民族的情感。教学准备
1、教师:海宁名胜古迹的录像片或幻灯片;搜集家乡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
2、学生:搜集祖国的文化遗产的有关图片;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并搜集相关资料。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对不同家乡文化瑰宝的了解,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2、欣赏文化瑰宝,让学生初步体会其艺术魅力,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
1、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勤劳善良的古代劳动人民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文化瑰宝。(板书 文化瑰宝)
2、你知道“文化瑰宝”吗?说一说。(理解含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留给后人的特别珍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二)欣赏文化瑰宝,感受艺术魅力。
1、阅读课文,用一句话赞赞图片上的内容。可以是课文上的句子,也可以是自己知道的相关知识。(板书 来自不同家乡的)
2、交流
课前你找到了哪些文化遗产的图片?展示自己的图片,并向同学介绍介绍。合作学习,先在四人小组内交流,然后各小组推荐一人或几人合作向全班交流,介绍自己组上了解到的来自不同家乡的文化瑰宝。
3、观看广东名胜古迹的录像片或幻灯片。
4、畅谈感受。看了介绍后,你有什么想法?请你说一说。
5、同学们,我们广东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你知道我们的家乡有什么文化瑰宝?
6、说说广洲的文化瑰宝。
(三)试写简介
1、参照自己或同学搜集到的家乡的名胜古迹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试着写写家乡名胜古迹的简介。教师适当地进行个别辅导。
(四)家庭作业
把写好的家乡名胜古迹的简介抄写整齐,并配上照片或图画。
资料一 中国长城 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的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它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之后联成万里长城。汉、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世界奇迹。岁月流逝,物是人非,如今当您登上昔日长城的遗址,不仅能目睹逶迤于群山峻岭之中的长城雄姿,还能领略到中华民族创造历史的大智大勇。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在拉萨海拔3,700多米的红山上建造了999间房屋的宫宇--布达拉宫。宫堡依山而建,现占地4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宫体主楼13层,高115米,全部为石木结构,5座宫顶覆盖镏金铜瓦,金光灿烂,气势雄伟,是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被誉为高原圣殿。
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长长的栈道将大大小小的石窟曲折相连,洞窟的四壁尽是与佛教有关的壁画和彩塑,肃穆端庄的佛影,飘舞灵动的飞天……庄严神秘,令人屏声敛息。
苏州城历史悠久,私家园林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为苏州赢得了“园林之城”的称号。现存名园十余处,闻名遐尔的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狮园、怡园等。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主题二 扎根在家乡的传统 课题1 乡 音 乡 情 教学目标
1、了解起源于家乡的民间艺术及起特点。
2、了解民间艺术与家乡人的性格、思想情感及劳动生活情况的关系。
3、深化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教学准备
1、搜集一些反映自己家乡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戏剧、音乐舞蹈的 录象、录音资料。学生向家长了解一些地方戏曲及民歌。
2、学生搜集一些自己家乡和其他地方的传统手工艺品。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每个人都为家乡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而深感骄傲。那么,你是否了解家乡的民间音乐呢?它可是我们家乡人的性格、思想、情感的体现,也是最能反映家乡的风土人情和生活状况的。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乡音乡情。
二、欣赏民间音乐
1、教师播放不同地区的民歌与舞蹈:广东的粤剧,浙江的《采茶舞曲》、安徽的《凤阳花鼓》、苗族的《苗岭的早晨》、陕北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山东的《谁不说俺家乡好》、江苏的《茉莉花》。
2、学生欣赏并说说对不同音乐的感受。
3、学生说说刚才听到的美妙的乐曲中有哪些乐器在演奏?教师出示唢呐、马头琴、二胡等部分民间乐器的图片,并适当加以介绍。
4、说说哪一段音乐是自己家乡的民歌,其他的又是哪些地方的?
5、欣赏不同地区的戏曲:浙江的越剧、安徽的黄梅戏、东北的 二人转。
6、教师小结:民间音乐是家乡人的性格、思想情感的真实反映,7、能体现家乡的
风土人情和生活状况。
三、欣赏民间工艺品
1、由于每个地方的生活状况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各个地方的手工艺品也是 各种各样的。学生说说家乡海宁的手工艺品并实物出示。
2、我们每到一个地方旅游都会带回一些当地有特色的工艺品。学生在实物
投影仪上展示各地工艺品,说出其名称、样子、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泥人、布贴画、麦秸画、刺绣、彝族香袋等)
3、教师出示根雕、葫芦雕刻等民间工艺品的图片,简单介绍 其制作过程。加深学生对民间艺术的了解,激发其热爱之情。
4、教师小结:这些民间工艺品体现了当地人们的智慧,也发展了当地的经济。真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哪!
四、制作手工艺品
1、大家欣赏了这么多精致的手工艺品,想不想试着自己动手做一个呢?
2、仿照同学们介绍的制作过程,小组合作制作一件喜爱的手工艺品。
3、展示学生的作品,大家欣赏、评价。教师分别授于“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最佳巧手奖”等称号,以示鼓励。
五、总结
1、说说学了今天的课,有什么收获?学生畅谈。
2、教师小结
4、师生共唱〈〈同把希望开采〉〉
课题2 乡风乡俗 教学设想:
广东历史悠久,形成独特的风俗人情。通过说说家乡的风俗主题班会,使学生了解家乡的风俗、人情,激发学生热爱美、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得到人文的滋养、审美的陶冶。学生能用自己的形式表现家乡的风俗、人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表演能力以及收集相关资料、信息的能力。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风俗人情。如划龙舟、元宵迎灯会、唱粤剧等。
2、在教师指导下,收集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美、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得到人文的滋养。教学准备:
1、督促学生在课前利用业余时间向长辈了解家乡特有的风俗和文化。2.教师应提前查阅一些相关的文字资料。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广东人杰地灵,历史悠久,形成自己独特的风俗人情,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家乡的风俗、人情。
二、学生说一说家乡的风俗
1、分小组讨论交流,广东有哪些风俗习惯?
1、小组选派代表上台介绍家乡的风俗习惯。
1、图片介绍家乡的粤戏,学生通过图片介绍粤戏特点、风格以及唱腔,有哪些剧目。另外组的学生补充介绍。
2、介绍龙舟节假日,说一说为什么形成这个风俗?请跟着家长去看过的同学说一说当时的场面。其他学生补充。
3、介绍元宵迎灯,图片出示迎灯场面。学生介绍家乡的灯文化,通过实物图片等介绍。
4、介绍花市、庙会,让学生说一说花市的情况及庙会、佛事等活动
三、除了这些,你还了解广东有哪些风俗习惯吗? 学生上台讲并展示收集到的资料。
四、出一期宣传家乡风俗、人情的宣传报
1、分小组整理资料
2、设计宣传小报 3优秀作品课外展示
课题3 快乐的节日生活 教学目标:
1. 了解不同民族的节日及其节日生活习俗。2.能够分辨出各种节日习俗中封建迷信的东西。3.学会编辑“家乡的节日集趣”手册。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 一 课 时 课时目标:
1. 了解自己家乡的节日及其节日生活习俗。2.学会编辑“家乡的节日集趣”手册。教学准备:
1. 让学生收集自己家乡节日的习俗资料。2.教师找一些有关节日的录像片或文字资料。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说说过年趣事。1. 播放歌曲《新年好》,齐唱。
2.农历的新年就是春节。春节是家乡最古老、最隆重的节日,我们把过春节叫过年。同学们,你们喜欢过年吗?为什么? 3.说说过年趣事。
(1)往年,你和家人是怎样欢度春节的?(如,放鞭炮、烟火;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贴春联;走亲访友;购年货;旅游……)(2)说说你过年时最开心的一件事。二.了解家乡其它的节日及生活习俗。
1.除了春节,我们家乡还有许多有趣的节日,你能说说吗?(师板书:清明节、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观潮节……)
2.各小组选择一个节日,说说这个节日有哪些生活习俗。
附端午节的生活习俗: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
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三.说说节日趣事。1.交流过节趣事。
(1)小组交流。有照片的可带照片介绍。(如,中秋赏月,元宵节看灯,清明节踏青……)(2)全班交流。
2.观看录像:97年的元宵灯会。说说自己看后的感受。
3.各种有趣的节日都与家乡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是家乡人生活的一部分。而每个节日都有它的故事,它的传说。你能说一个与某个节日有关的传说吗? 附◇清明节的来源◇
清明节已经成为了海外华人社群中的重要民 间节日。关于清明节有许多的传说,下面是清明节来源一则传说:
春秋战国时期,有奸臣想害死晋国大公子重 耳,大臣介子推知道后,保护重耳逃离了晋国,流亡国外。
有一天,他们在一座大山里迷了路,几天几夜没吃上东西,重耳饿得头昏眼花再 也无力走动。他坐在一破席子上叹惜道:“重耳一死事小,恐怕将来晋国的百姓 很难康乐了。”介子推一听,想到重耳于苦难中不忘百姓,真该尽心相助,于是 他跑到静处割下自己腿上一块肉,用火烤熟送给重耳。重耳接过后狼吞虎咽吃个 精光,还问:“哪来的肉,还有没有?”介子推卷起裤腿说:“肉从这腿上来。” 重耳感动地说:“你这样待我,日后我怎样报答你呢?”介子推说:“我不求 报 答,但愿你不要忘记我割肉的痛苦,要多 想些治理国家的方法,希望你以后做一个清明的国君。”
重耳流亡后的第十九年,终于回国做了晋国的国君。他把流亡时期跟随他的人都 封赏了,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提醒他,他才猛然想起来,觉得很惭愧,马上去 请介子推,可是介子推就是不来。一打听,才知道介子推不愿见他,背着老母进 了绵山。于是,重耳派人搜山,可是荒山野岭,一个人影也不见。这时有人献计,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介子推自会走出来。
重耳命令烧山,可是仍不见介子推出来,进山寻找,才发现介子推背着老母依偎 在一棵大柳树下死去了。介子推的脊梁堵着大柳树洞,洞内藏着他留下的一块衣 襟,上面用鲜血写着几行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自明。柳下做鬼终 不见,强似伴君做谏臣。倘若
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重耳十分感动,将介子推和他母亲安葬于烧焦的柳树下,并 下令,今后,每年这一天严禁烟火。第三年这一天,那棵死柳忽然复活了,重耳 就把这棵柳树定名为清明柳,于是便有了清明节。
四、编辑制作。
同学们将了许多有趣的家乡节日及节日习俗活动,你们想不想编辑、出版一本“家乡的节日集趣”手册呢?我们一起合作来完成这个任务吧。
1. 引导学生确定手册的结构。(如:封面、说明、目录、内容〈文字、图片〉……)2. 小组合作制作。3.展示评比。4.教师小结。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民族的节日及其节日生活习俗。
2、能够分辨出各种节日习俗中封建迷信的东西。
3、学会剪窗花的简单技法,让学生懂得把自己美好的愿望寄托在窗花里。教学准备:
1、了解其他民族的节日习俗活动。
2、彩纸、剪刀。教学过程:
1、了解其他民族的节日习俗。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家乡的节日及有趣的节日习俗。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了解其他民族的节日习俗。
⑴出示三张图片: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的泼水节、满族的端午节。说一说,图片中是哪些民族的节日?这些节日有什么特有的习俗活动?
(那达慕,亦称“那雅尔”,蒙古语是“娱乐”或“欢聚”的意思,这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娱乐活动。一般每年的七八月份,正当草原上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季节祭祀敖包时举行,所以也有“敖包那雅尔”之说。解放后那达慕大会才真正成为草原人民庆祝丰收的欢乐节日。取消了祭祀敖包的宗教迷信活动,增添了文艺体育表演、物资交流等新内容。
泼水节,亦称浴佛节,是傣族人民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傣历新年。泼水节期间,还要赛龙舟、跳孔雀舞,到了夜晚,燃放五颜六色的烟花,大家围者熊熊的篝火,载歌载舞,尽情欢笑。
端午,满族过五月端午不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是为了祈福免灾。满族人讲究房檐上插艾草以防病,还讲究到郊外踏露水,据说用这天的露水洗脸、头和眼,可以避免生疮、闹眼病。)⑵播放三段录像:西藏的雪顿节、回族的古尔邦节、维吾尔族的肉孜节 记清录像片段中主要的节日习俗活动是什么?哪个民族的? ⑶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民族有自己独特的庆祝节日的习俗活动?
2、剪窗花。
同学们了解了一些不同民族的节日及其习俗活动,老师选了一种大家比较熟悉的节日习俗活动——剪窗花,请大家一起体验一下吧!⑴教师展示样例:说说窗花所蕴含的意义。⑵学习剪窗花的基本技法。
⑶学生动手设计、剪窗花,教师巡回指导。
⑷学生将剪好的窗花用水贴在教室两边的玻璃窗上。⑸说说自己所剪窗花的寓意,教师进行鼓励性评价。
3、教师小结。
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个民族,不仅拥有各民族共同的节日,在每个民族内部,还有各民族特有的节日及其节日习俗活动。节日不仅上一种生活,也是各民族同胞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家庭作业:
1、请父母欣赏自己剪的窗花。
和父母一起动手再设计、剪窗花为节日增添快乐的气氛 主题三 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
课题1 远离陋习追求文明 教学目标:
1、能够初步区分社会生活中封建迷信和不健康的现象及行为。
2、了解封建迷信和不健康的现象及行为对社会文明和发展造成的危害。
3、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拒绝参与封建迷信活动。教学准备:
1、学生利用休息时间,从各种媒体宣传中,搜集一些典型的陋习事例。
2、自制录像,录音。
3、准备实验用的、酚酞、酒、水壶。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播放录像(一巫婆手舞足蹈一番后,念念有词,口中喷酒后,喷过的地方出现字迹,边上的群众磕头膜拜。)
2、看了录像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自由说。
二、做实验,揭穿把戏。
1、出示实验的器具,示范实验(用氢氧化钠在桌上写字,把酚酞溶解于酒中放于水壶中,然后把水壶中的液体喷洒在桌上,桌上就会显现刚才书写的字。)
2、你又有什么话想说?
3、交流。
4、师小结,揭示其中的奥秘。(氢氧化钠溶解于水无色无味,但碰到酚酞后便会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红色。)
三、说陋习,了解危害。
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陋习,这些陋习会破坏社会的文明与健康,会导致经济损失,甚至犯罪,有的还会危及到生命。让我们来听一听江苏阜宁县吴滩镇女青年王丽的含泪诉说吧。
2、听录音。
3、听了录音,你有什么感受?
4、那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陋习呢?这些现象及行为又有哪些不良影响和危害?请同学们说一说。
⑴小组交流。(边说边出示课前搜集到的一些典型的陋习事例。)⑵全班交流。(各小组向全班介绍讨论结果。)
四、远离陋习,追求文明。
1、这些陋习产生的危害可真不小,那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呢?
2、小组讨论。
3、交流。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宣传陋习的危害。(画宣传画、写标语、写倡议书等等。)
5、展示
附: 新春佳节本是合家团圆的喜庆日子,然而对于我来说,却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痛苦往事,爸爸因为沉溺赌博结果弄得家破人亡。
邻居们都说妈妈的生命是因爸爸赌钱而断送的,我今生今世总忘不了1986年正月初四的那个夜里,爸在外打麻将已两天一夜没有归家。那天晚上,我和弟弟都熟睡了。凌晨4点多钟,我一觉醒来发现妈不在床上,以为妈出去找爸了。可当我点亮油灯,走到堂屋时便闻到一股农药味,定睛一看,可怜的妈妈躺在冰凉的东墙角一动不动,身旁有只“氧化乐果”农药瓶,妈妈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爸爸嗜赌成性,妈妈常苦劝爸不要再去赌了,可他不但不听,还常常卖家中粮食、鸡蛋和用猪钱做赌本,输了钱后就回家打骂妈妈,可怜的妈妈只有把泪水往肚里咽。记得她活着的时候,邻里大妈们常称赞妈妈是位勤劳俭朴的好媳妇。她结婚十几年,穿的那件棉袄还是从娘家带来的,棉胎板结了,冬天冷得直筛糠,也总舍不得添件新的。那年春节,爸把妈新年出人情、卖米、卖黄豆、卖3只老母鸡好不容易才凑足的200块钱,三天不到输个净光。眼见着家里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爸又好赌懒做,村组干部教育也不听,大约是妈妈凉透了心,她捧起家中剩余农药……
从那始起我们父子3人苦度日月,爸也常上妈的坟地痛哭。我家有三四亩承包田,原来是爸和妈一起耕作,可从妈离去后,家庭生活的重担完全压在爸爸一个人的肩上。为了帮爸爸干活,照顾年幼的弟弟,同时也为了减轻家里负担,我只好在小学6年级被迫辍学回家。往事不堪回头,如今正值春节和农闲季节,我含泪诉说赌钱的危害,希望引起人们的关注。赌博,孕育着钱财两空;赌博,意味着家破人亡,我诚劝现在仍像我爸过去那样好赌的人,赶快收心,为了你的父母,妻子儿女心,请不要再赌了!课题2.可亲可爱的家乡人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热爱家乡,热爱勤劳智慧的家乡人
⑵关心家乡建设,萌发为家乡的明天而好好学习的情感
2、能力
⑴能够搜集、整理资料,有初步的调查研究能力 ⑵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并能倾听 ⑶能与人合作与交流,学习民主地参与讨论
3、知识
⑴了解家乡人是怎样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建设美好的家乡的 ⑵了解家乡近几年来的发展变化和美好前景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
全班分四小组(按个人兴趣分组)分别进行采访调查研究。第一小组搜集家乡的历史名人的图片资料;第二小组采访城建局相关人士,搜集家乡不同时期的图片录像资料,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第三小组走访为家乡的经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企业家,了解他们的成就和创业故事;第四小组走访生产一线(建筑工地、学校、医院等),与父母对话,同时可搜集反映家乡变化的家居照片,制成采访录像片。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播放一段南苑小学的录象。请一位老房子在南小土地上的学生谈一谈当年这里的模样,并适当播放学生搜集到的这里的老照片。请个别学生谈一谈感受。
二、小组展示收集到的资料(调查表)
1、我们学校的变化真大啊,那让我们一起飞出学校,去外面看一看吧。
2、做游戏,猜一猜我们海宁有哪些美称?(一轮一轮猜,每一轮第一个说出的就先将收集到的展示交流)
⑴历史名人 事迹及主要贡献,主要包括徐志摩、李善兰、王国维、金庸等。使用课件分别出示图像。
⑵城建局 出示城市不同时期的图片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⑶企业家 放采访录像片
⑷普通的人民 播放他们生产、工作的场面的录像片
3、按不同的小组谈采访的感受
⑴听了其他小组的发言和收集到的资料,谈谈此时此刻的感受 ⑵有了这些人,看,我们的家乡变成了怎样!
三、夸一夸家乡人
看了这些,听了这些,你想对他们说什么?指名说
三、为家乡画蓝图
1、家乡人真伟大啊!他们留给了我们灿烂的文化和发达的经济!那我们又该留给家乡什么
呢?用你喜欢的方式讲一讲,画一画家乡的明天。
2、学生画蓝图。
3、展示。附调查表格: 采访对象 职业 年龄
我与海珠的发展我眼中的海珠人
第三篇:河北版四年级上册 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河北版四年级上册 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美丽富饶的家乡 第一单元:可爱的家乡
第一课时:生我养我的地方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我能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感受家乡秀美的山水和悠久的历史,我能积极参加了解家乡的各项活动。
2.我能看懂简单的位置图,认识家乡环境的基本特征,我能理解这些环境对生活、生产的影响。教学重点:
我能了解家乡的位置、地形特点 教学难点:
在交流研讨中,我能学会独立识图、独立思考。课前准备:
1.老师和学生分别准备中国政区拼图,课堂教学时使用。2.课前收集一些关于家乡风光的图片、资料,以及关 于建设家乡的小故事。准备在在课堂上进行宣传。
教学建议:展示自己搜集的关于家乡美丽风光的图片,与同桌互相欣赏,在准备好的中国政区拼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湖南的位置,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以及名字的由来。《生我养我的地方》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我能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感受家乡秀美的山水和悠久的历史,我能积极参加了解家乡的各项活动。
2.我能看懂简单的位置图,认识家乡环境的基本特征,我能理解这些环境对生活、生产的影响。学习重点:
我能了解家乡的位置、地形特点 学习难点:
在交流研讨中,我能学会独立识图、独立思考。课前准备:
1.老师和学生分别准备中国政区拼图,课堂教学时使用。2.课前收集一些关于家乡风光的图片、资料,以及关 于建设家乡的小故事。准备在在课堂上进行宣传。导学过程:
1.展示自己搜集的关于家乡美丽风光的图片,与同桌互相欣赏。2.在准备好的中国政区拼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湖南的位置。温馨提示:你可以看看我们湖南省有几个市?
3.阅读课文第三页,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以及名字的由来。4.看图,说一说家乡有哪几种地形?你发现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吗? 5.介绍自己收集的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故事。温馨提示:不是湖南的同学也可以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6.成果展示(要求:声音洪亮、落落大方)《生我养我的地方》达标检测
1.我的家乡是()省,在湖南省的()和()镶嵌着()市和()市。
2.我美丽的家乡,西依(),东临(),山水之间,()辽阔土地肥,(),()。第二课时:秀美的山山水水 《家乡的四季》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我能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感受家乡秀美的山水和悠久的历史,我能积极参加了解家乡的各项活动。
2.我能看懂简单的位置图,认识家乡环境的基本特征,我能理解这些环境对生活、生产的影响。学习重点:
我能了解家乡的地形特点、名胜以及四季景色特点。学习难点;在交流研讨中,我能学会独立识图、独立思考。课前准备;
1.老师和学生分别准备中国政区拼图,课堂教学时使用。
2.课前收集一些关于家乡风光或名胜古迹的图片、资料,以及关 于建设家乡的小故事。准备在在课堂上进行宣传。教学建议:首先从现在的天气导入,让学生说说我们家乡四季的特点,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个季节,在喜欢的季节做哪些有意义的活动,尽情的让学生说说。《家乡的四季》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我能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感受家乡秀美的山水和悠久的历史,我能积极参加了解家乡的各项活动。
2.我能看懂简单的位置图,认识家乡环境的基本特征,我能理解这些环境对生活、生产的影响。学习重点:
我能了解家乡的地形特点、名胜以及四季景色特点。学习难点;在交流研讨中,我能学会独立识图、独立思考。课前准备;
课前收集一些关于家乡风光或名胜古迹的图片、资料,以及关 于建设家乡的小故事。准备在在课堂上进行宣传。导学过程: 1.自主阅读第七页,结合收集的资料了解家乡湖南的情况。2.展示自己收集的描写家乡景色的诗句。说一说写的是家乡的什么地方。
3.在家乡政区图上找一找家乡的名胜古迹。这些地方你去过那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给大家。
4.阅读课本第五页的短文,相信他一定能勾起你美好的回忆。5.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家乡的四季有什么特点?你喜欢哪个季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对自己的喜爱之情。
6、.成果展示(要求:声音洪亮、落落大方)《家乡的四季》达标检测
1.我家乡的名胜古迹有:(),(),()。。。。2.我家乡的气候特点是:冬季(),春天(),夏季(),秋()。一年四季,()。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家乡的爱。
温馨提示:可以写一篇短文或诗歌,也可以画一画,喜欢唱歌的同学还可以唱一唱。
一单元2课《富饶的物产》 第一课时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我能理解家乡的地形和气候特点与家乡生产的关系。
2、我能了解家乡的农林牧渔情况,了解家乡的过去和现在,知道家乡的变化。
3、我会认真倾听同学发言,会与同学合作。学习重点:我能理解家乡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学习难点:我能理解家乡的地形和气候特点与家乡生产的关系 学前准备:准备一些图片资料,如传统农业的照片、现代农业的照片,农林牧渔的照片,作为学习的资源。实施建议: 成果展示环节
这一环节要不仅要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老师也要适时地补充讲解湖南的生产特色,及时点拨指导,突出和重点,突破难点。为了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土特产,我们让大家把自己带来的土特产拿出来,通过角色扮演的游戏形式,让同学们介绍自己带来的土特产。这样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加深印象。我们也可以通过击鼓传花等其他游戏形式,但一定要注意江青游戏规则,保证课堂的活而不乱。《富饶的物产》第一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家乡的地形和气候特点与家乡生产的关系。
2、我能了解家乡的农林牧渔情况,了解家乡的过去和现在,知 道家乡的变化。
3、我会认真倾听同学发言,会与同学合作。学习重点:我能理解家乡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学习难点:我能理解家乡的地形和气候特点与家乡生产的关系 学前准备:准备一些图片资料,如传统农业的照片、现代农业的照片,农林牧渔的照片,作为学习的资源。导学过程:
学习板块一:农林牧渔 物产丰富
1.自学13页第一自然段,讨论、说一说我们生活的家乡地形、气候有什么特点呢?这些地形、气候特点促进了我们在农林牧渔,哪方面的发展呢? 2.根据搜集的资料,说一说我们湖南的主要农作物。3.了解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不同
(1)阅读课本12-13页,说一说家乡农业生产的变化。
(2)展示自己搜集的有关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图片资料与同学交流。(3)看了这些变化有什么感受呢?
(4)自主阅读故事《“砍树英雄” 变成“栽树英雄”》,说一说自己的感受?你的家乡有哪些保护资源的措施? 4.成果展示
《富饶的物产》第一课时达标检测
1.过去,家乡的人们靠()吃饭,旱灾涝灾连年不断,农民从事繁重的体力(),收入很低。今天,很多地区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代替了人力、牲畜和传统农具;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庄稼连年丰收,多种经营蓬勃发展!
2.我们的家乡地形、气候有什么特点? 一单元2课《富饶的物产》 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我要知道家乡的土特产,知道家乡的主要矿藏,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2.我能懂得要尊重劳动,热爱和珍惜劳动果实、合理利用资源、节约资源。
学习重点:我能了解家乡的土特产和主要矿藏。学习难点:我能看懂家乡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学前准备:
1、准备一些家乡的土特产品。
2、准备一些矿产资源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导学过程
(一)学习第三板块:丰富的矿产资源
1.看课本15页华北地区的矿产分布图,试着在图上查找,并用笔画出家乡的煤产、铁矿、石油分别产在什么地方?
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我省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有煤矿、铁矿、石油等。
2.认真读一读,看一看课本16-17页完成:(1)我发现了。
(2)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石油的用途。(3)你家里哪些物品的制造要用到石油?
(4)我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和()的国家。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应用()的国家。
3.你还知道家乡有哪些矿产呢?它们都有哪些作用呢?说说吧!学习第四板块:家乡的土特产
1、打开课本第十九页,看看书上给我们列举了哪些土特产?
2、你还知道家乡有什么土特产呢?角色扮演将自己知道的家乡土的特产介绍给大家吧!
一单元2课《富饶的物产》第二课时达标检测
1、我国煤的产量居世界()。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和()的 国家。
3、我的家乡湖南有哪些主要矿产资源?
4、为自己喜欢的家乡特产编一句广告词。《日新月异的变化》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我能感受到社会发展、变化之快,体会社会发展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好处。
2.我能了解家乡住房的变化、交通的变化、饮食的变化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知道劳动是家乡变化的根本原因。
3.我会通过调查、研究、讨论,提高自己认识家乡、认识周围环境、认识社会的能力。教学重点
我能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培养自己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教学难点
我能体会到党的改革开放富民政策给家乡带来的变化和发展。教学准备
学生方面:课前调查家乡的住房、交通、饮食的变化情况。实施建议:我设计了两个学习板块,一是旧貌换新颜,家庭的变化,二是家乡变化大(家乡交通的变化)。从这两方面引导学生知道家 乡的变化之大。
《日新月异的变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我能感受到社会发展、变化之快,体会社会发展变化给我们 的生活带来的好处。
2.我能了解家乡住房的变化、交通的变化、饮食的变化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知道劳动是家乡变化的根本原因。
3.我会通过调查、研究、讨论,提高自己认识家乡、认识周围环境、认识社会的能力。学习重点
我能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培养自己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学习难点
我能体会到党的改革开放富民政策给家乡带来的变化和发展。导学过程:
学习板块一:旧貌换新颜(家庭的变化)
1.自主阅读课本20页,看一看图中都展示哪些方面的变化呢?。2.结合你家的实际和课前收集的资料,完成以下家庭调查表平均收入 家庭住房 交通工具 饮食穿着 文化生活 爸爸四年级时 我四年级时
3.你知道我国城镇居民的住房面积有多大吗?你家的住房有多大? 4.成果展示
学习板块二: 家乡变化大(家乡交通的变化)
1.自学课本第21页,看一看图中的道路是什么样的?说一说。2.了解家乡过去和现在的交通情况。
温馨提示:可以把向家人了解到情况介绍给大家,也可以展示搜集的图片。
3.展示课前完成的家乡公路调查表 公路名称 起点 终点 修建时间 4.成果展示
《日新月异的变化》达标检测
2、学会收集整理资料和绘制简单图表的。
3、家庭经济来源的多种形式,了解家庭生活的必要消费,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合理消费,勤俭节约。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家庭的主要日常消费、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明白家庭收入来之不易。导学过程:
1、家庭日常消费主要有哪些?
2、其中,消费的最大开支是什么? 绘制成图表:
3、你每天平均消费是多少?
4、你家的主要收入是什么? 绘制成图表:
5、你的父母是什么职业?自己的爸爸妈妈每天是怎样工作的?
6、爸妈每天忙碌的工作为的是什么?我们该怎样做? 《家庭的日常消费》达标检测
1、家庭日常消费主要有哪些?
2、你的父母是什么职业?自己的爸爸妈妈每天是怎样工作的?
3、爸妈每天忙碌的工作为的是什么?我们该怎样做? 《勤俭持家 量入为出》教学建议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自己家庭经济来源、日常消费的了解,初步知道经济收入是消费的基础,要根据家庭经济收入合理安排开支。勤俭节约是我们应该具有的品德
2、知道家庭经济来源的多种形式,了解家庭生活的必要消费,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合理消费,勤俭节约。
3、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绘制简单图表的能力,与家长、同学沟通交流的能力和清楚、明白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我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勤俭节约。教学难点:学会收集、整理、分析和使用资料
二、实施建议: 抚养和教育子女是社会赋予父母的责任和义务,我们的父母为了抚养和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往往牺牲了很多的时间,放弃了许多个人爱好,吃、穿、用等方面总是先考虑子女的需要,作为子女,只有孝敬父母,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目前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呵护,教师的关爱,往往会使他们产生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觉,他们嫌父母给自己的零花钱太少,花钱时不从家庭的实际情况出发,看到别的同学有好东西就缠着父母买,不去体谅父母挣钱的辛苦与生活的艰辛。面对如此现状,改变这种不良现象就成了我们的责任。本节课,我就想通过让学生当一周的家庭“小管家”,根据家庭生活的各项开支设计一份计划书,从中领悟到勤俭节约、量入为出的重要性。《勤俭持家 量入为出》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对自己家庭经济来源、日常消费的了解,初步知道经济收入是消费的基础,要根据家庭经济收入合理安排开支。勤俭节约是我们应该具有的品德
2、知道家庭经济来源的多种形式,了解家庭生活的必要消费,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合理消费,勤俭节约。
3、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绘制简单图表的能力,与家长、同学沟通交流的能力和清楚、明白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重点:我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勤俭节约 学习难点:学会收集、整理、分析和使用资料
二、课前准备:
1.收集自己家庭日常消费的情况,并做简单的记录。2.调查自己家庭经济收入来源的情况,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 导学过程:
活动一 了解家庭的日常开支
1.展示课前收集的的自己家庭的记账本,算一算自己一个月的学习和生活开支。
2.算一算你的开支在家庭消费占多大比例呢?
3.参看课本第30页图,结合实际说一说我们能为家庭做些什么。活动二 合理使用零花钱
4.说一说:你春节的压岁钱是如何花的? 5.议一议:我们的零花钱如何花更有意义? 6.做一做:制定自己的零花钱计划。7.成果展示(要求:声音洪亮、落落大方)
三、学习收获
四、课外延续,拓展延伸。
让同学们欣赏音频“周总理的睡衣”;还可 给大 家 讲 文 本 资 源 中“教 孩 子 做 个勤 俭 节 约 人”的 知 识。《勤俭持家 量入为出》 达标检测
1、应该花的钱,千万百万也不能 ;不该花的钱,一分一厘也不要。
2、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和 “ ”讲的就是合理安排家庭的日常消费。
3、如果每人节约一角钱,算算全班同学每天节约 元钱,一个月全班同学节约 元钱。
《学会合理消费》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态度:通过对自己家庭的调查,了解家庭的日常消费、家庭经济收入来源,尊重父母及他人的劳动成果,勤俭节约。
能力:培养学生与家长、同学沟通交流的能力和清楚、明白的语言表能力。知识:知道家庭经济收入来源的多种形式。
教学重点: 我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合理消费,勤俭节约。教学难点:我会学会合理消费。课前准备:
1.收集自己家庭日常消费的情况,并做简单的记录。2.调查自己家庭经济收入来源的情况,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 实施建议;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说,从自己平时怎样花钱入手,到怎样节约结束,引导学生养成节俭的好习惯。《学会合理消费》导学案 学习目标:
态度:通过对自己家庭的调查,了解家庭的日常消费、家庭经济收入来源,尊重父母及他人的劳动成果,勤俭节约。
能力:培养学生与家长、同学沟通交流的能力和清楚、明白的语言表能力。知识:知道家庭经济收入来源的多种形式。
学习重点: 我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合理消费,勤俭节约。学习难点:我会学会合理消费。课前准备:
1.收集自己家庭日常消费的情况,并做简单的记录。2.调查自己家庭经济收入来源的情况,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 导学过程:
一、交流互动
1.阅读课本第32页的文章,说一说你的想法和感受。
2.辩一辩:假如你手上有五十元钱,你是到快餐店消费一次呢,还是用它买书?说出理由来。
3.说一说,你平时的一毛钱可以买什么?你是怎样对待的?
4.算一算: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角钱,全班同学每天节约多少?一个月呢? 我们把这些钱捐给手拉手的小朋友,能为他们解决什么困难? 5.成果展示(要求:声音洪亮、落落大方)
二、学习收获
三、课外延续,拓展延伸。
.回家做一个月家庭小理财师,学习安排一家人的消费开支。
《学会合理消费》达标检测
(一)填空:
1.家庭的日常消费主要有:()()()()等。2.劳动,靠劳动才能。
《各种各样的商业场所》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态度:通过对各种购物场所的观察、体验,使学生感受商业活动与人们的关系,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商业;在商业今昔对比中,感受到社会主义祖国的蓬勃 发展,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的兴趣、能力;与家长、同学讨论、交流和表达有力。
3、知识:了解不同的购物场所和各自具有的特点;了解一些现代化的买卖方式;初步了解商业发展的简要历程。重、难点:
通过对各种购物场所的观察、体验,使学生感受商业活动与人们的关系,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商业;在商业今昔对比中,感受到社会主义祖国的蓬勃发展,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各类商店的照片、图片等资料以及当地“老字号”商店的资料。实施建议:
1、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欣赏有关的视频和图片,然后帮助同学们从经营方针、商品种类、购物环境等方面总结、归纳、分析各种商业场所的特点。
2、教师可让同学们展示或介绍自己搜集的各地市场的资料;还可让同学们介绍文本资源中“连锁店”的知识。
3、教师可组织学生们一起去逛逛超市等商业场所,再一次让同学们感受商业场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各种各样的商业场所》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不同的购物场所和各自具有的特点;了解一些现代化的买卖方式;初步了解商业发展的简要历程。
2、感受商业活动与人们的关系;感受到社会主义祖国的蓬勃发展,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学习重、难点:感受商业活动与人们的关系;感受到社会主义祖国的蓬勃发展 导学过程:
1、打开课本第三十四页,看看图片中展示的是哪些场所,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想想自己家附近的商店,它属于哪类商店?有什么特色?有哪些便民措施?服务态度如何等?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2、打开课本第三十五页,说说图中的商业场所。欣赏视频《超市》和有关图片,小组内讨论:你见过哪些类似的商业场所呢?
3、现代化的综合商场,具有先进的服务设施和优美、舒适的购物环境,许多商店集购物、娱乐、休闲为一体。这样的商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呢?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4、欣赏视频《同仁堂》和有关图片,说说哪些是“老字号”商店。
5、打开课本第三十七页,说说图中都展示哪些地方的市场。
6、欣赏视频“艰难岁月”;图片“供销合作社”。想想商店给生活带来了什么方便,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7、你家附近还需要什么商店呢?试着提出自己的建议。
三、盘点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各种各样的商业场所》达标检测
一、填空
1、你知道等商业场所。
2、你知道
二、简答题。
自己家附近的商店,它属于哪类商店?有什么特色?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学习选购商品》的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体验、探究等学习活动,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独立购买简单生活用品、学习用具的能力;能够在比较商品价格的同时考虑其合理性;具有调查、分析、比较的能力。
3、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初步了解在购物活动中消费者如何自我保护一般知识。重、难点:
1.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初步了解在购物活动中消费者如何自我保护一般知识。
2.比较商品价格的同时考虑其合理性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1.搜集各种食品、药品的包装袋、包装盒。带有“3•15” 标志和绿色食品标志的标签。各种售货凭证(发票、保修单、保修卡„„)2.向家长询问一下各种散装食品的购买技巧。
3.教师准备50元和100元的人民币各几张以及小型验钞议。实施建议:
1.请两组同学上台进行购买商品的游戏。针对学生的不同表现做适当点评,并引出新课:《学习选购商品》 2.设问导读
1)、要想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如果一件商品既不是“三无产品”,又符合相关的法律要求,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合理选购?
3)、包装食品我们可以从今天所学中加以分析、辩别,那购买散装食品我们又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4)、讨论:我们对产品质量完全满意,不论多少钱我都买。这种观点你赞同吗?为什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学习选购商品》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我会通过体验、探究等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自我保护意识。2.我能学会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了解到在购物活动中自我保护的一般知识。
3.我能通过比较、筛选等方法独立购买简单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具。提高自己分析事物、比较鉴别的能力。学习重、难点:
1.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初步了解在购物活动中消费者如何自我保护一般知识。
2.比较商品价格的同时考虑其合理性 导学过程:
学习板块一 购买食品细观察
1.自学课本39页,议一议 小明为什么生病?买食品是要注意什么? 2.算一算白砂糖的保质期。3.说一说 买食品时要观察什么? 4.你们到小商店去买东西时,看见墙上挂着什么? 温馨提示:不知道的同学可以参看40页的插图哟!
5.将课前向父母了解到的买散装食品的注意事项和同桌说一说。6.成果展示(要求:声音洪亮、落落大方)。学习板块二 商品的身份证 活动一 我是小小质检员
1.找一找你收集的食品外包装袋上都有什么? 2.议一议 什么是三无产品?条形码有什么作用? 活动二 做一做
两人小组互换自己收集的包装袋,查看是否是合格产品。
温馨提示:遇到生产日期模糊不清或找不到生产日期的,大家可要记得讨论哟!
3.成果展示(要求:声音洪亮、落落大方)《学习选购商品》达标检测 1.买食品时要观察什么? 2.买没有包装的食品要注意什么?
3、三无产品是:———、——————、——---------------
4、从食品的外包装袋上我们能得到哪些信息?
5、选择同一件商品应该做到—————————————。《了解商品的价格》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我会通过体验、探究等学习活动,提高自己对商品价格的认识。
2、我能学会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了解到在购物活动中自我保护的一 般知识。
3、比较商品价格的同时考虑其合理性。教学重点、难点:
比较商品价格的同时考虑其合理性。课时安排: 一课时。课前准备:
去不同的商业场所了解:硬皮笔记本、绘图橡皮、12色水彩笔的价格。实施建议: 1.组织学生课前深入不同经营类型的购物场所,搜集同一商品在不同经营类型购物场所中的价格异同。可以先组织小组讨论,讨论时,教师可以在各小组内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最后进行小组内总结,以供全班进行交流。
2.组织学生了解认识我国现行的价格制度。
3.组织学生参加不同商品的买卖过程,要求学生注意记录买卖双方在购物过程中的交流过程。
4、.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自己所知道的商品价格变化的事例(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讨论)。
5、组织学生在小组内总结商品价格变化的趋势。可以让学生记录一段时间内(一周或一个月),同一种蔬菜在同一地点购买价格有什么变化。《了解商品的价格》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了解、认识商品的各项信息,懂得它们的重要性。初步具备合理购物的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认真细致的观察意识以及分析、比较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2.了解什么是商品以及商品交易的过程。掌握商品价格的变化趋势,学会购物。学习重难点:
比较商品价格的同时考虑其合理性。学习过程: 预习任务:
1、我的实践调查。填写课本44页调查表。
2.成果展示(要求:声音洪亮、落落大方)
3、小组讨论、交流:
为什么相同的商品在不同的商店有不同的价格,选择同一件商品时,应该怎样做? 4.议一议:
为什么夏天买冬装便宜?
5、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说说:如何买到物美价廉的产品? 《了解商品的价格》达标检测
1、选择同一件商品应该做到什么? 2.谈一谈:
商品价格的升降有奥秘,值得研究和比较,请你说一说怎样才能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
《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我会通过体验、探究等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自我保护意识。2.我能学会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了解到在购物活动中自我保护的一般知识。
3.我能通过比较、筛选等方法独立购买简单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具。提高自
己分析事物、比较鉴别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初步了解在购物活动中消费者如何自我保护一般知识。教学难点:比较商品价格的同时考虑其合理性。
实施建议: “买东西看什么”是通过家庭购物让学生学习一些购物的知识。从“妈妈”的话中说明商场中商品琳琅满目,选购商品也是有许多学问的。教材还特意提到了“三无产品”和开发票,旨在教给学生作为一名消费者应具备的鉴别能力和拥有的权利。我在教学中设置了模拟商场,在商品中混入一些“三无产品”和次品,培养学生的购物能力。本课从学生日常家庭生活、消费入手,从中可学到数学统计、计算等方面知识。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班级评价学会选择价格比较合适的商品,并从中感悟购物的学问。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自尊自强、勤俭节约、合理消费、体谅父母,培养学生强烈的家庭责任感。真正做到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的购物能力,引发他们对价格变化的原因和不合格商品的危害的深入思考。学习本课,不是让学生现在就当家庭的购物小管家,而是从小为他们树立一个正确的购物观,为他们学会合理购物打下基础。
《消费者的自我保护》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我会通过体验、探究等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自我保护意识。2.我能学会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了解到在购物活动中自我保护的一般知识。
3.我能通过比较、筛选等方法独立购买简单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具。提高自己分析事物、比较鉴别的能力。学习重点: 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初步了解在购物活动中消费者如何自我保护一般知识。
学习难点:比较商品价格的同时考虑其合理性。导学过程:
一、认一认计量工具
1.学生分组活动,认识准备的不同的计量工具。(杆秤 弹簧秤 电子秤秤)
2.练习认读秤上的刻度。
温馨提示:生活小窍门——“怎样防止买东西缺斤短两”?秤不放平则不准;秤盘放置秤上。刻度为“0”;秤盘字幕前不能堆放商品等。二、人民币辨真伪
1.议一议 :为什么要爱护人民币?说一说你在生活中见到的不爱 护人民币的现象。
2.动动手 小组活动 用验钞仪检验人民币的真伪。3.总结出肉眼识别人民币的方法。
三、维护自己的权益 1.想一想:在购买商品时逆火戛然遇到过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 的? 2.阅读课本46页内容,了解消费者协会这个组织的作用。3.看一看46页图片,说一说购物凭证包括哪些内容? 4.同桌交换认识课前收集的发票、保修单、保修卡等的。5.成果展示(要求:声音洪亮、落落大方)《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达标检测 1.买食品时要观察什么?
2.2.买没有包装的食品要注意什么?
(二)、填空
1.三无产品是:———、——————、——---------------2.从食品的外包装袋上我们能得到哪些信息?
3.选择同一件商品应该做到—————————————。4.()是我们国家统一的货币。5.如何鉴别人民币的真伪? 6.每年的 3月15日是什么日子? 第22 / 26页 《做文明顾客》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态度:培养学生尊重商业工作者的情感,感谢他们提供的服务,初步梳理购物的行为规范,做文明的顾客。
能力:培养学生观察社会事物的能力与调查对象语言交流的能力的能力。知识:了解商店里不同人们的工作,知道怎样做一个文明顾客,初步知道和形成购物的行为规范。
教学重点:能分析购物场所不文明的购物行为。教学难点:懂得为什么要尊重售货员的劳动。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前准备:1.观察和收集商业买卖活动中的礼貌用语。2.调查身边的不文明购物行为。实施建议:
让学生通过这个主题的学习,一方面了解商业活动的分工与合作,另一方面是要了解买卖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商业,正是从事商业工作的人们的辛勤劳动才始千家万户生活便利,他们应该获得我们的尊重和感谢,要尊重购物的行为规范,要做文明顾客。文明顾客不仅仅是讲礼貌,还表现在遵守购物行为规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探究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做文明顾客》导学案 学习目标:
态度:培养学生尊重商业工作者的情感,感谢他们提供的服务,初步梳理购物的行为规范,做文明的顾客。
能力:培养学生观察社会事物的能力与调查对象语言交流的能力的能力。知识:了解商店里不同人们的工作,知道怎样做一个文明顾客,初步知道和形成购物的行为规范。
学习重点:能分析购物场所不文明的购物行为。学习难点:懂得为什么要尊重售货员的劳动。学前准备:1.观察和收集商业买卖活动中的礼貌用语。2.调查身边的不文明购物行为。导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二. 自主学习,做文明顾客。第23 / 26页 活动一:超市购物大搜索。
1.你发现超市购物过程中的那些不文明行为。2.说说你的看法。
3.这些行为会产生什么影响。活动二:做文明顾客。4.买东西时有哪些文明用语?
5.自选商场购物时要注意什么?与同桌交流一下。6.将自己记忆最深的一次购物经历将给同桌听。7.成果展示。(要求声音洪亮,落落大方)拓展提高:
你买了东西回家后,发现买得不合适,你打算回去换,你会怎样去同售货员说?
《做文明顾客》达标检测
1.说一说,买卖时使用文明用语有哪些?
2.你买东西后,发现手货源多找了你10元钱,你怎样和售货员交流? 《辛勤工作的售货员》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尊重商业工作者的情感,感谢他们提供的服务。
2、培养学生观察社会事物的能力和语言交际的文明性。
3、了解售货员的辛勤工作,以及他们高尚道德情操后边所付出的艰辛。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做文明顾客,尊重商业工作者。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为学生的小品表演准备场景:桌椅摆放,表演的“舞台”;道具:工作服,工作帽,几种“商品”,代金券每人20张(10元、5元、1元、5角各一张,1角)。实施建议: 第24 / 26页
1、课前调查超市里的售货员怎样为我们服务。
2、结合优秀售货员张秉贵的故事小组讨论超市里的售货员怎样为顾客服务,还可以结合自己的体验谈谈一次买东西的经历。如果学生谈负面的问题,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案例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做。
3、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请学生表现超市里的工作人员的分工合作。
4、以故事引导学生认识个体经营者的工作。
5、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说说个体经营者对社会的贡献,学生可能涉及一些负面的案例,可以引导他们讨论经营者这样做的后果。
6、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尊重售货员的劳动成果? 《辛勤工作的售货员》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我知道售货员很辛苦,感谢他们提供的服务。
2、我能做到使用文明的交际语言。
3、我知道了售货员高尚道德所付出的艰辛。学习重难点:
我能做到尊重商业工作者。学习过程:
一、我的调查:
我看到售货员这样服务顾客: 我了解到的售货员的幕后工作:
二、我眼里的张秉贵爷爷: 我眼里的“小小商店里”的阿姨:
三、我觉得售货员应该这样做:、四、小组表演“商店购物”,评出“最佳售货员”与“最佳顾客”,说明理由。
五、我的收获:
《辛勤工作的售货员》达标检测 我觉得我们应该这样尊重售货员的劳动: 我应该这样做顾客:
第四篇: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四、土地养育着我们
1、人们在土地上耕耘
萝卜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以萝卜的生长过程为例,体验农、业劳动的过程 2.了解农业的收获与农民收入及生活的关系
3.形成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人。“同学们回家以后,了解了自己家经常吃的主要食物,有的同学还了解了这些食物的来源。现在请几位同学简单介绍一下”。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发言简要记录在黑板上,并告诉学生:“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人们要维持正常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食物,我们所需要的食物大多是在土地上通过劳动获得的。但是,人们是怎样通过农业劳动从土地上取得收获的呢?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虎子和爷爷是怎样种萝卜的吧。”
2.组织学生阅读有关本课题的七幅图画,通过讨论或谈话的方式知道:
第—幅图画是播种。在烈日下,按照一定的间距,爷爷用镐刨坑,虎子在弯腮把萝卜种子点在坑内,并把坑用土覆盖好。
第二幅图画是间苗。因为播种的时候,每一个穴位里都要撒几粒种子,种子发芽以后,每个穴位里都会长出一撮萝卜苗,但是不能够任其生长,因为那样萝卜就长不大。所以要拔掉幼弱的萝卜苗,只保留—棵最健壮、长得最大的幼苗,这叫做间苗。
第三幅图画是除草。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杂草也会随着长起来,并且和农作物争夺土壤里的水分和养料,为了保证农作物的生长,尽管天气非常炎热,虎子和爷爷仍然必须在烈日下给萝卜松土和除草。
第四幅图画是给正在生长的萝卜培土。萝卜只有在疏松的土壤里才能够越长越大,因此在萝卜的生长过程中,要给萝卜周围培土。
第五幅图画是灌溉。
第六幅图画是收获。收获的时候是用镐把土刨松,这样把萝卜拔出来的。
第七幅图画是在获得了好收成以后,虎子和爷爷有了收入,精打细算地把收入用于日常生活。
3.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人们从收获中留下自己需要的以后,要把剩余的部分拿到市场上卖掉?”“为什么收获的季节是最开心的季节?” 4.阅读教科书中“虎子家卖萝卜的收入和支出账目”。教师引导学生讨沦:
“虎子家为什么要用卖萝卜的钱买这些东西?”
对照虎子家的劳动收入方式,讨论:和自己家的收入方式有什么不同?自己的父母是怎样通过劳动来维持家庭经济来源的‘1 5.总结。
家庭作业
从种植到收获
教学目标:
1. 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农业生产的周期长,在农业生产中要遵循“不的规律。
2.了解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3.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的特点,不同的地区适宜种植农作物有一定的规律,知道“橘生淮南则为橘”的道理。
4.形成尊重农业劳动,为我们祖先认识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而自豪的态度。
5.知道我国地域辽阔,发展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农产品的品种和数量都十分丰富,从而产生自豪感。
6.知道土地为人类奉献着丰富的食物,保证着人类的生存,从而对生养我们自土地产生由衷的敬意。
教学活动及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上一节课,我们从虎子讲述的‘萝卜的故事’中了解到,从每年月初种植到5月底收获是萝卜最佳的生产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好的收成。这是为什么呢?
2.解决问题讨论。请学生阅读本课题第一段的课文,讨论:光照和温度有什么关系;光照、温度和农作物的生长有什么关系。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一年中“在自然条件下,只有在一段时间里的光照、温度才适合有关农作物的生长”:还可以请学生根据自己回家以后对父母和长辈的调查,谈一谈本地区主要农作物从种植到收获的季节和时间,由此得出“什么季节适合种什么农作物,有着一定的自然规律”的结沦。
3、教师讲解。
4、教师小结。
家庭作业
了解一种农作物的来历。
第二课时
1.导人。农作物的种植不仅和季节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一个地方并不是什么都能够种植或出产的。比如我们每天吃到的食物,商店里出售的食品、蔬菜、水果,并不都是我们这里生产的,有的是本地出产的,有的是从外地运来的。”
2、全班讨论。阅读教科书第9页的课文,讨论:“你知道哪些农作物生长所要求的土壤、气候是不同的?”通过交流知道,有的农作物喜欢温度高、强光照,像水稻、甘蔗等;有的作物喜欢温暖,像小麦、棉花;有的农作物喜欢沙质土壤,像花生;有的农作物对土壤和气候条件的要求并不高,像玉米等杂粮在很多地方都能够种植。
阅读中国政区图,通过政区图上的图例了解主要农作物在我国的分布。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南方几乎不生产小麦?水稻在北方也有,可是为什么要少得多?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哪些因素是最重要的?
通过探究知道:
(1)小麦——喜欢在温暖、干旱的环境中生长,易结穗。南方太热、潮湿,不适合小麦的生长。温度太高就会疯长枝叶,不容
(2)水稻——和小麦的习性完全不同,喜欢温度高、强光照,喜欢生活在水里,所以南方种植得多。北方虽然也有种植,但必须抓准农时,不然天气转冷,到了霜降,水稻的籽粒还没有成熟,就不会有收成了。
(3)小麦、棉花喜欢温暖和强烈的阳光,我国中部及新疆部分地区具备这样的气候条件,所以有着广泛的种植。
(4)水稻、甘蔗等农作物喜欢温度高、强光照和充足的雨水,所以在我国南方种植得比较多。青稞适应高寒条件,所以只在西藏和青海地区有种植。
(5)水果——对阳光和水的要求都比较高,我国中部和南部的沿海地区以及新疆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这些地方有出产。
(6)玉米等杂粮对土壤和气候条件的要求并不高,因此在很多地方都能够栽种。
3.探究活动。观察教科书第10页图画所出示的小麦、玉米、甘蔗、大豆、苹果、花生等农作物,并讨论:“这些粮食、蔬菜、水果最早是从哪里来的?”通过讨论明确:现在人种植的粮食、蔬菜和水果等农作物,都是人类从野生的植物物种中经过漫长的年代,通过选育、驯化培育出来的。
4.阅读与总结。阅读教科书第10页的课文,引导学生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布置家庭作业。
妞妞的困惑
教学目标
1.了解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所造成的危害。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
2.全班讨论。观察和阅读教科书第11页的图画和课文,教师提问学生:“我们是普通的消费者,面对蔬菜、水果、茶叶等农产品中有残留农药,我们怎么帮助学生通过论知道,要购买有绿色农产品标志的商品,购买有纯大然、无污染、公害标志的农产品。
3.探究讨论。对于豆博士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妞妞的另外一个困惑,应该怎办呢?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4.教师小结:概括讨论中的要点,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了解商店和市场出售的食物、蔬菜、水果中,有没有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标志的农产品;问—问爸爸、妈妈是否认识绿色农产品的标志。
不断更新的通信家族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学会从身边熟悉的事物人手,比较完整地了解通信技术的变化与发展,体会科技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2、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在通信领域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进而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3、渗透有关通信基本礼貌的教育。
第一课时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人。
2、布置任务。
教师向学生明确要求:
(1)所介绍的应当是教科书上呈现的通信技术。
(2)要说明这项技术的具体使用方式及特点,最好能够联系实际进行。
(3)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介绍,并且将讲解、表演、图片、实物等方式结合起来进行。鼓励小组成员以合作的方式介绍。
3.小组准备。可以按照学生意愿,令所选择的通信工具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组成一组。教师巡视并且给予帮助,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资料提供给学生。4.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
2.讲解活动。按照上次课及课后的准备,每个小组向全班介绍一种通信方式。教师可以在每个小组介绍之后,组织其他学生提问题,与讲解者进一步交流。
3.全班讨论。通过同学们的介绍,我们对通信家族有了许多新的了解,并且认识到随着学技术的进步,通信家族在不断发展变化着,出现了越来越先进、方便、快捷的通信工具。朗读教科书第33页的课文,请学生思考,并且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回答乐乐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规范自己在类似情况下的行为,减少不文明、不礼貌的言谈举止。4.教师小结
布置家庭作业。
信的旅行
教学目标
1.了解一封信从寄出到收到的几个主要环节,体会邮政人员在其中付出的辛苦,从而萌发尊重他们及其劳动的情感。
2.学会正确地书写信封,了解关于寄信的一般常识。
3.了解通信中的一些规则,养成自觉遵守通信规则的意识和行为。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人。“教科书第35页通过四幅照片为我们展示了一封信从寄到收的几个主要环节,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都有哪几个环节?同桌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一下。” 2.‘“刚才有些同学提到,一封信从寄到收要经过邮局叔叔、阿姨分拣信件这一过程,那能说一说,他们是依据什么对信件进行分拣的呢?”请学生自愿回答,教师将正确的答案写在黑板上。(信封上的邮政编码,可以讨论一下编码规律,本地区的邮政编码等。)“在前,老师走访了邮局的工作人员,听他们讲,由于有些粗心大意的人忘记写邮政编码,或有些不知道写邮政编码,给他们的分拣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我们在座的一些同学可能也不太楚应该如何书写信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信封的书写方法。”
3.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几个用过的信封,找几名学生说一说,信是寄到哪里的,邮政编码是什么,收信人是谁,这封信是从哪里寄出的、邮政编码是多少,以丰富学生对书写信的感性认识。请学生默读教科书第34页男老师的一段话,边读边记寄信的要求(要用国家统一规定的标准信封),以及书写信封的格式,并对学生进行提问,教师随手将几个要点记在黑板上。
4.待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布置学生填写教科书第34页的空白信封,并相互检查自己填写得是否正确。学生填写的收信地址和发信地址既可以是课前了解到的家庭地址或学校地址,也可以是其他地区的地址,教师可依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5.请学生将从家长那里了解到的有关在通信中不文明的行为讲给大家听,全班同学针对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布置家庭作业。
绿衣使者
教学目标
1.了解邮政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养成尊重他们及其劳动的积极情感。
2.了解通信是人们相互之间进行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是联系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纽带。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积极情感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人。“上次课,老师请同学们利用周末的时间,到邮局实地观察一下邮政工作者劳动,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介绍给大家,也可以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学生自愿发言,教师要注意加以引导,以免学生就事论事,发言的内容仅仅局限在对表面现象的描述上。
2、班讨论。请学生欣赏教科书第38页的照片和说明文字。教师提问学生:“通过观察,同学们对我们这个地区邮递员的工作已经有所了解,但对于其他地方邮递员的工作可能还是比较陌生的,教科书向我们展示了一些地方的邮递员,你们了解他们那里的地理环境吗?他们一般使用的交通工具是什么?除此之外,你们还想了解些什么呢?”在学生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参与,如果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出现了意见不一的情况,教师要加以引导,但决不意味着将现成的答案告诉他们。
3、个人制作。“邮递员用辛勤的汗水为千家万户送去了温暖,教科书第39页呈现的三幅照片分别反映了边防战士、老人、莘莘学子在收到盼望多时的来信时的喜悦和激动的心情你们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你收到了一封非常想念的亲人或朋友的来信,你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我想,你的亲人和朋友也一定会非常想念你,给他写一封信,向他介绍你的近况,并向他表达你的思念之情。我想,他在读到你寄给他的这封信时,一定会感到很惊喜。”
4、如果有时间,可以请自愿的学生向全班同学读一下信的内容;如果课上时间不够,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进行交流。教师提示学生,利用上次课学过的知识,正确地填写好信封,贴好邮票,并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到邮局把这封信寄出去。
5、家庭作业
搜集反映目前农村道路交通状况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怎样看电视
教学目标
1.学会处理学习与看电视的关系。2.懂得怎样有效、合理地看电视。3.培养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4.提高调查、发表和探究能力。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在课前,老师请同学们走访、调查了生活在你们周围的人喜欢看的视节日都是什么,F面就请同学们讲一讲,调查的对象是谁,他喜欢看的电视节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按照不同的类别写在黑板上。待学生回答完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看来,由于年龄不同、兴趣不同,人们喜欢看的电视节目也是不同的。例如,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喜欢看的电视节目与你们的父母喜欢的就会有所不同,也曾因此而产生矛盾。在看电视的时候,你们与父母常常因为什么问题闹别扭?当你与父母因看电视而产生矛盾的时候,你是怎样做的?你有什好的建议和办法吗?” 2.全班交流。3.探究讨论。“刚才有很多同学都提到,同学们经常会因为自己贪看电视而受父母的责怪:在教科书第53页有一组画面,请同学们来说一说,它反映的是一个么样的问题?如果像他那样,会产生哪些危害呢?”待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53页下方的课文。4.教师总结:布置家庭作!业
将课上所学的内容向家长做介绍。
荧屏前后
教学目标
1.了解电视节日的制作需要荧屏前后许多工作人员的努力 2.萌发对电视厂作者及其劳动的尊重。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本课题的学习可以从教科书第50~51页的,导渎图开始,教师应注意引导学士认让1和了解多姿多彩的传媒世界。教师提问学牛:“在这幅导渎图中,有两幅画画表现的是全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地看电视的情景,我想问一问在座的各位同
学,昨天晚[二谁看丁电视,看的是什么电视节日?”清学生自愿问答。“每一个电视盯日凝聚着许许多多电视工作者的心血、汗水和智慧,都是荧屏前后许多电视作者共同劳动的结果教师引出课题并写在黑板。
2.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之前,教师提问学牛:“你们最喜欢的电视工作者是谁?”清学生门愿发言。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学生可能会比较多地提到各种节日的主持人、播音员等,针对此种情况,教师需要进一步提问:“那么,有谁知道,住一个电视节日呻’,除了需要主持人、播音员以外,还需要哪些工作人员,还需要做哪些I:作电视节目是怎样制作出来的?”请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并要求学牛将全组同学的答案进行归纳、整理。
3.伞班交流、请学牛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发表本组得出的结沦,在各小组发表的过程中,教"巾应注意将学生发言的要点写在黑板上。待各小组发表完毕后,教师引导学生将他们提出的各项工作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教师总结
布置家庭作业。
1.教师应当就学生水较熟悉的某一个电视节目,帮助他们了解其制作在讨论和介绍时较容易地为学生所接受。
2.邀请的电视工作者以不是主持人或播音员为宜,以免因为“明星”效应而影响本课题的教学。
书报——生活中的良师益友
教学目标
1、知道书籍、报刊和杂志是学习和生活的良师益友。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形成健康的阅读兴趣。
2、学会在书报杂志中获取有益的知识和信息。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人。(板书课题)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说他们经常阅读的书报杂志有哪些。
2.故事会。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人讲一个从书上看到的故事,然后每个小组推选出一个故事,准备向全班做介绍。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巡视。
3、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把自己推选出来的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4.教师总结。教师肯定学生所讲的故事,并提议:“如果你们愿意,可以把自己的藏书拿到学校来,建立一个班级图书角,与班上的同学分享,让我们班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更多的好书。
布置家庭作业。
1.完成教科书第57页的“读后感”。2.收集近期的各种报纸。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1.收集近期的各种报纸杂志,2.准备剪报本、剪刀、胶水。
教学活动及进程 1.导人。教师提问学生:纸、杂志和图书有什么不一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出版时间、形式、内容、故事性、新闻性等方面展开讨论目的是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报纸、杂志的特点和功能。
2.全班交流:我家订了什么报纸或我看过什么报纸?我最喜欢的报纸是什么?哪些信息是从报纸上获得的?报纸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哪些帮助?
3.剪报。首先介绍剪报是一种学习和积累知识的好方式,然后介绍剪报的分类
4.教师总结。鼓励学生订报、看报,并养成剪报的好习惯,同时也要强调剪报道德。
家庭作业.
1.清家长欣赏自己的剪报,或者向他们介绍自己小组的剪报。2.自定题目,制作一份剪报?
电脑网络——我的新伙伴
教学过程
1.了解网络对于个人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意义。2.知道网络的两面性。3.了解如何安全、有效
教学过程 1.导人。“在大众传媒中,除了广播、电视、报刊、书籍之外,近些年来,又出现了一个神奇的新伙伴,谁知道是什么?”(引出电脑网络,并板书课题)“我们班的同学谁家里有电脑?”有谁接触过电脑网络?谈谈你们对电脑网络的感受好吗厂请学生自由发言。
2.探究讨论。在黑板上写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题目,让学生以自由发言的形式,说出电脑网络都有哪些积极的功能和作用。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有哪些帮助;有哪些消极的作用,如去不安全的网吧、上不健康的网络、玩内容不健康的游戏、随便结交朋友,这些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还有危险。
3.演示活动:如果是在网络教室上课,师生可以共同演示;如果是借用电脑上课,可由教师演示:演示内容应重点展示电脑网络的现代化功能以及对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帮助+没有电脑的学校,应由教师借助相关资料给予讲解。
4.阅读与讨沦。阅读教科书第58—59页的文字和图画,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到,网络虽然能够为学习和生活提供帮助,带来乐趣,但是如果不能有效地自我控制,也会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与同桌讨沦:(1)怎样在电脑网络中安全、有效地获取
知识和信息;(2)怎样才能避免掉进“网络陷阱”。5.制订公约。、在讨论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引导学生制订公约,并举行签名仪式。
布置家庭作业:
通过电脑网络发表一个倡议书或少年网络公约。
我们身边的交通事故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了解本地区交通事故发生的情况 2.感受交通事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伤害。3.进一步学习制定调查方案。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教师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60—61页的导读图。教师提问学生:“在这图上,你看到了什么?画画为我们展现的是怎样一种景象?我们居住的地方和这U所呈现的景象有什么刁;同时教师引导:‘尽管人们居住的地区各有不同之处,但无沦是繁华城市,还是偏寸,人们都有一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安全健康地生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为了安全健康地生活-”
2.全班讨沦、教师出示交通事故图(可以是书上的图)并提问学生
学生根据教师上次布旨的任务,进一步讨论了解到的交通事故。
3.阅读讨论清学生阅读教科书第62页的课文和“近十‘年来交通事故发生次数的统计图及“在交通事故十不同年龄死亡和受伤的人数”的统计图针对两张统计图的内容做适当的提问,帮助学生读懂图的内容。然后教师提问学生:从‘近十年来交通事故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的统计图
你看到了什么?你了解到什么?
4.探究讨论。教师提问,引导全班讨论:
交通事故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影响?身体上的伤害、感情上的痛苦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的交通事故呢?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5.小组准备。教师布置调查任务:就上述各个方面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制定调查计划。
6.教师小结
布置家庭作业。
1、随父母外出时都可以调查。
2、各个小组利用上下学或休息日的时间进行调查。
3、对于各小组制定的调查方案进行评价。
为了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教学目标
1、了解家庭和学校附近交通设施的设置情况,并知道它们的作用。2.尊重交通警察及其交通管理人员所付出的劳动。3.掌握报警的方法。
4.对交通设施设置不合理的状况能提出建议。
教学过程 1.导人。“上节课,大家就交通事故的发生进行了讨沦,对发生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课下同学们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调查同学们有哪些发现? 2.发表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将汇报的重点放在交通设施的设置对于交通安全分别起哪些作用、发现了哪些新的交通设施等方面。3.全班讨论:“对比教科书中出示的交通设施与我们住家和学校附近的交通设立有哪些不同体现了什么厂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64—65页后子以[州答。所采用的照片有一些反映的是比较先进的交通设施,目前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在这里出示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交通发展的趋势,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况加以引导。4.阅读讨论。
“通过观察、采访你了解到交通警察的作用有哪些内容?他们是怎样保障行和车辆的安全的?”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阅读教科书第65页的课文并观察教科书中呈现的照片,进一步了解交通警察的工作内容。教师可以从中引导学生理解交通警察工作的辛劳。
教师提问学生:“交通指挥中心是做什么的?电子警察指的是什么?遇到或发生交通事故时,应该怎么办?拨打122报警电话时,要讲清什么?” 5.交流与建议。“在调查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交通设施设置不合理的地方或少设必要的交通设施的地方?”就此叮以让学生提出建议。
家庭作业
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对家庭或学校附近的交通标志进行调查,并做记录,制成图片。教师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人人都应该懂得的“道路语言”
教学目标
1、通过实地调查和课堂学习能辨认各种常见的交通标志,并正确理解它们的含义。
2、了解一些过去不太熟悉的交通标志和国外的交通标志。
在认识交通标志的活动中,进一步内化和深化有关交通安全和自我保护的意。
教学过程 1.导人。“为了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除了有交通设施的保障和交通警察的指挥,还有哪些保障措施?你观察过道路上的各种交通标志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识和讨论交通标志。请同学们朗读教科书第66页课文。” 2.小组准备。“你们都发现了哪些交通标志?它们的颜色和形状有什么特点?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各小组或个人进行准备,整理修改图片,设计汇报形式。
3.发表与交流。各小组或个人展示调查结果。将图片张贴在黑板上,并说明它表达的意思。
教师提问:“黑板上这些反映交通标志的图片在形式上有哪些相同之处?请三位同学分别将有共同之处的交通标志排列在一起。
教师就整理后标志的含义进行提问,然后教师应在强化各种标志含义的基础进一步提升其共性。可提出“颜色、形状基本相同的标志都有什么相同的意义,并在黑板上写出: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说明所有的交通标志都以分为这三类,并让学生就这三个类别对交通标志进行归类。
教师提问:“哪些标志是我们需要特别遵守和注意的?道路』:没有这些标志行行?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
教师为学生展示一些本地区比较少见的,以及其他国家的交通标志,也引导学生看书了解,知道这种“道路语言”在许多国家都得到有效应用。4.设计活动。“通过调查学习,同学们也许对交通标志有了新的认识,有了更多的想法。请你们把这些想法设计成交通标志。既可以个人完成,也可以与同桌合共同完成。
教师总结
布置家庭作业:
1.调查行人和车辆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2.收集或设计交通安全用语。
珍爱生命遵守规则
教学目标
1.知道一些交通规则。
2.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初步形成珍爱生命、自觉遵守规则的
3.初步运用统计的知识,说明人们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1.检查学生的调查情况,并适当地进行督促。
2.教师就交通规则及本地交通现状做比较充分的准备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交通安全设施越来越完备,交通警察为维护交通的通畅和安全指挥辛勤地工作着,可是,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的交通事故发生?” 2.阅读讨论。“你知道哪些交通规则?行人、乘车人应遵守哪些交通规则?”
3.小组交流。以“我们身边的交通隐患”为题,对课前的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小组同学的调查结果,准备向全班汇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用统计图的形式。4.全班交流。各小组简单汇报。5.全班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各小组通过调查,都发现了一些不守规则的,下面,大家就此来深入讨论一下。什么人会发生交通事故?看一看铁路工人叔叔是怎样说的。许多人不守规则,他们是怎样想的呢?你有过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吗?你是怎么想的?这样一些想法的危害在哪里?
教师小结:
布置家庭作业。
1.给家长讲一讲今天活动的内容。
2. 调查自己所在地区曾经发生的火灾也可以走访社区、消防队,查找资料。无情的火灾
教学目标
1.了解火灾的严重危害。2.知道火灾发生的原因。3.初步具有防火意识。
教学过程
1.导人。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74页,并提问他们看了这幅照片有什么感受,是否看见或听说过着火的事情。请学生自由发言。
2.阅读讨论。阅读教科书中有关火灾发生的报告和统计图,并提问学生火灾发生的报告和统计图告诉了我们什么?”教师可适当引导,如什么时间发生的火灾最多、损失怎样、说明了什么等。
3.全班讨论。根据课下了解的情况和教科书第75页的“火灾原因调查报告”,讨论火灾发生的原因。
4.探究活动。教师可以就报告中提到的原因提问学生,如电熨斗、电视机,吸烟等,因为学生很可能并不十分清楚引起火灾的原因。教师可以通过详细说明,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这些危险。尤其是报告中提到但没有详细解释的原因,教师可以利用自己根据调查制作的统计图,做进一步说明。3. 教师小结
4. 布置家庭作业。
向家长了解有关火灾和防火的事项。
防患于未然
教学目标
1.树立防患于未然的意识,懂得预防火灾要从自己做起 2.知道哪些是生活中的火灾隐患及防火措施。
3.知道在火灾中保护自己的自救和逃生的方法、技能。
和寻求帮助:
4.了解消防设施的种类及作用,懂得爱护消防设施。5.巩固绘制平面图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调查、了解当火灾发生时自救的方法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人。教师提问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阅读讨沦。阅读教科书第76页的课文。教师提问:“什么叫防患于未然?上次老师布置大家向家长了解有关火灾和防火的事情,同学们有什么收获?”让学生阅读教科—f5第76页的三幅图片,然后提问:“你家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吗?家里或其他地
方还有哪些火灾隐患?”“哪些地方应该特别注意防火?”“什么时候应该特别注意防火?”
“哪些措施可以增强人们的防火意识,提高人们的防火能力? 3.全班讨论:“一日发现火灾,作为小学生应该怎样做?”让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在此处应特别强调,少年儿童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未成年人不能救火是国家的法律规定,因为未成年人还没有足够的能力。一旦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受到伤害,是国家和社会最惨重的损失,在—切灾难面前首先是要被保护的。
怎样报警:阅读教科书:教师应向学生强调,拨打119电话是免费的,但于时不能随便拨打。
怎样自救:本课题的重点之一是让学生学会一些正确的、切实可行的自我保护逃生的方法。教师的准备要扎实细致。
教师自己演示或者让学生模拟:还有哪些自我保护和逃生的方法?”教师应特别注意,对于学生提出的每一种方法,都必须给予明确的反馈,让学知道是否正确,是否可行。
4.小组活动。制定消防设施调查计划,强调下次课要绘制消防设施分布图,因调查时应当仔细观察,最好画下草图:
家庭作业
小组活动,调查学校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1.检查和督促调查活动的完成情况 2.详细了解各种消防设施的作用。教学活动及过程 1. 导入
检查学生在上次课上学过的自救方法。
2.小组准备;让各小组把自己的凋查结果画成平面图。教师应提醒学生充分利用以前学习过的地图知识与技能,画出某一场所的平面图?对于调查范围比较大的居民区或其他场所,画图会比较困难,因此可以只画局部。
3.小组汇:各小组要按调查汁划介绍调查地点、时间,消防没施的种类、数量、安置地点。4.探究活动: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哪些消防设施,它们有什么作用?它们有什么主要特征?它们通常安放在什么地方?我们应当怎样对待这些消防栓?为什么?
教师可提示学生,生活中有很多火灾的隐患,如楼道、阳台堆满杂物,堵塞通道等,让学生参考教科书中学生做的调查报告,向家长或邻居提出建议。
5.教师小结。教师肯定学生的调查,概括并强调在探究活动中讨论的要点。
家庭作业
观察自己居家附近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的情况,与家长商量,将堵塞物移开。
当火灾发生时
教学目标
1.知道火灾发生后社会各部门是如何做出反应的,知道灭火是一项多方面协作已合才能完成的工作。
2.了解消防队员的工作
教学活动及过程 1. 导入
教师提问:当接到火灾发生的报警时,有哪些部门是参与救火的。他们各自的任务是什么? 2.讨论与讲解,、清学生阅读教科书第79~81页后进行讨论。
教科:比较全面地呈现了火灾发生时的情景。消防指挥中心接到火警119报警电活后,要迅速通知离火灾最近的消防队下达灭火命令,需要迅速通知公安、医疗、环保、救护中心、煤气站、自来水公司等:
消防队要在60秒钟内将消防车开出消防队,拉响警铃,尽可能快地赶到火灾现场,抢救被困人员,同时要尽可能快地找到消防栓进行灭火。3.全班讨论。教师提问:“你对消防队员工作怎样看?他们的职责是什么?面对熊熊大火,消防队员是怎样做的?”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82~83页,引导他们感受消防队员在救火时所表现出的奋不顾身的精神。4.教师小结。概括讨论要点
布置家庭作业。
向家长介绍今天在课上学习的内容。
学会安全自护
教学目标
1.懂得安全是健康生活的基本保证。2.树立自我保护意识。3.了解自我保护的常识。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走进健康文明的生活”。那么,什么是健康文明的生活呢?健康文明的生活包括很多内容,其中,要想健康文明地生活,最关键的是需要安全的生活。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交通安全、防火安全,其实,在找们的生活中还有其他一些不安全的“隐患”,如果不注意和加以防范,将会造成伤害。安全是健康生活的保证。因此,这节课我们首先要学习的是“学会安全自护”。
什么叫做隐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倩这些隐患,学会安全自护。” 2.探究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84页,并提问学生:“教科书上呈现的这些情景你遇到过吗?这些情况在你身上发生过吗?滑楼梯扶手、进施工现场、在电线附近晾晒衣服可能会产生什么不良后果?生火的家庭不安装煤气风斗行吗?应该怎样做?除了这些,你知道生活中还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呢?后果是什么?你能举出这样的事例吗?怎样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一巳发生了应当怎么办?”教师要和车生一同讨论正确的处理方式。
3.全班交流。以“我给同学提个醒”为题进行交流,提示同学安全自护。这部分内容可以采用自由发言的形式进行,教师应注意把握和引导。
如周围没人的时候,不要长时间在公共场所,如公园、校园停留。更不要在夜晚逛公园,不要独自在偏僻的小路上行走。
如果被人抓住,应当竭力叫喊;假如叫喊没用,应当想办法脱身、溜走,记住自家的电话和住址,以及父母的电话号码和工作单位的地址、不要把电话号码告诉陌生人。不要搭乘陌生人的车,不要跟陌生人走。不要贪小便宜,不要接受陌生人给你的食品、独自在家时,不要擅自开门。
4.模拟表演。阅读教科书第85页,并按照书上的三种情境,让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师也可以就学生生活中真实的事例创编一个小品进行表演。5.阅读与讲解。清学生阅读教科书第86页“法官阿姨的忠告”,并在图上按要求做出标记,目的是让学生懂得身体的哪些部位是他人不能触摸的。6.教师小结。教师概括本课题的重点,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教科书第86页的图作为家庭作业布置
感受健康的生活
教学目标
1.知道健康生活的概念和内容。
2.体验健康文明的生活,初步养成向往健康文明生活的态度。
教学过程 1.导人:“业余时间你最喜欢做什么?”请几位学生谈一谈。2.探究讨论。“刚才同学们所说的,哪些属于健康文明的生活?”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87~88页,并提问学生:“这样的生活你经历过吗?你喜欢这样的休闲方式?你觉得什么是健康文明的生活?”教师鼓励学生用事先搜集的反映健康生活的照片加以说明。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讨论,教师帮助学生澄清,这里提到的健康,不仅仅指身体健康,但不必陷入对概念进行详细的界定,只要学生理解健康文明的生活是指积极的生活,各种对于身体和精神有益的生活方式即可。3.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制定体验活动计划,为体验一次健康文明的生活引导做好准备。学生可以按居家远近进行分组:计划应当包括体验的内容、地点、时间
4.全班交流;各个小组发表自己的体验活动计划,对于不适宜之处,师生要提出修改建议,并进行适当的点评,5.教师小结。概括讨论要点,强调体验活动应注意安全。布置家庭作业,家庭作业
1.利用休息日,按汁划实施各小组的体验活动,并写出白己的感受。
2.利用上下学或外出活动的时间,观察公共场所中的文明与不文明的现象,并做记录。
创造文明的环境
教学目标
1.知道文明的环境要靠大家共同创造和维护。2.感受文明的环境是大家共同的需要。
3、能够区别文明和不文明的行为,并能为维护健康文明的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事情。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人。检查前面学习过的火灾中的自救方法:
2.发表与交流。请各小组汇报本组健康生活方式的体验活动,特别要讲述自己感受:汇报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教师概括:“同学们的亲身体验使大家进一步了解了什么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它给我们每个人的身心带来了怎样的快乐和享受。文明的社会、文明的生活的秩序是健康生活的重要保障,而这种文明的环境要靠我们每个人去创造,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创造文明的环境’。” 3.阅读与讨论。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89页的内容,并提问学生:“四幅片上的人在做什么,所展示的行为和文明的环境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清除小广,你认为随意张贴小广告是文明的行为吗‘!为什么?为什么要参与扫雪,它说明么?一米线’是做什么用的?为什么不能随意乱扔废弃物?”
4.全班讨论“为了拥有一个健康文明的环境,你都做过哪些事情?你发现班的哪些同学做过哪些文明的事情?我们还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学生观察阅读教科书第90页的三幅图画及文字,并提问学生“你经历过或看见过这种现吗?你有什么感受?在生活体验中你还发现了哪些文明或不文明的现象?你有哪感受,有什么好的建议?” 5. 教师小结:“每个人在公共场所中,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仅要想到自己,也要想到他人:如果每个人都能够想到他人,努力去建设文明的环境,那么,这种环境中,就会使人感到舒适、愉快,社会就会变得更加文明而美好。希望每位同学,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从点滴做起,在公共场所中做一个文明、教养的小公民。” 6. 布置家庭作业。
完成生活体验小报告,并拿给家长看,听取家长的意见。
路,越走越宽
教学目标:认识和了解我国日新月异的道路建设的发展变化,感受道路建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进而体会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教学准备:图片录像网上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同学们,教科书第40~41页的几幅图画、照片和文字,为我们展示的是各种各样的道路对人们的生活所产生的影响,请同学们看一看,想一想,这些道路你们熟悉吗?和我们所生活地区的道路一样吗?在我们生活的地区,最常见的是哪种道路?在我们的日常中,道路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先请学生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40!41页的文字和照片。
2、师引导学生理解,正是由于有了道路的建设和发展,才会有教科书中反映的这些变化。
3、利用图片、录像、网上资料等为学生介绍本地区道路的发展变化。突出先后的差别,以及对于本地区生活的影响:生产、商业、文化、旅游等等。
4、全班交流。鼓励学生就本地区道路情况提出问题,相互交流。
5、教师小结。
6、布置家庭作业:(1)向家长介绍本地区道路的发展变化。
(2)任选一种本地的特产或目前本地较为常见的商品,向家长或其他成人了解其在运输过程中都采用何种交通工具,与过去相比,有着怎样的变化。
四通八达的交通
教学目标
1、认识和了解我国道路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2、通过新旧对比,增进热爱新中国的感情。
3、体验道路与人们生活及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几份全国交通图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到我们这里道路的发展。今天,我们将在更大范围内认识道路和交通。
请学生朗读第42页的课文。
2、探究活动一。
请学生对比教科书第42页和第43页的两幅铁路图,并观察第43页的两幅统计图。
提问:(1)你从中能够发现什么?
(2)与解放前相比,铁路最突出的变化是什么?
(3)正在建设中的铁路有哪几条?从哪里通向哪里?
以1999年为例,利用统计图计算一下与1949年相比,铁路和公路分别增加了多少倍。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讨论公路和航线的发展。
3、探究活动二。
师:同学们已经了解到,无论是我们生活的地区,还是整个新中国,道路建设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科书第44页,虎子告诉我们他家乡的萝卜随着道路的发展走向了全国。其实我们这里也有许多产品通过各种道路走了出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些产品是怎样走出去的。
师先向学生介绍几种本地区性农业或工业产品,以及它们都销往哪里。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一份全国交通图。让学生研究,从家乡将这些产品运出去应利用什么交通工具,通过什么路线。
4、小组发表。每个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的运输路线。
5、教师总结。
对完成任务较好的小组给予表扬。
6、布置作业:(1)阅读教科书第45~46页的文章“路在心上”。
(2)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通过对丝绸之路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我国悠久灿烂历史文化,萌发其爱国之心和民族自豪感。
2、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古代文明。
教学准备:图片、网上资料、地图、尺子。
教学过程:
1、导入。
先请学生朗读和欣赏教科书第47~48页的课文及图片,然后提出问题:“丝绸之路对大多数同学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有些同学可能以前通过广播电视、书籍杂志对它大致有所了解,课前,老师也请同学们去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下面我们就分小组进行交流,小组内的每个同学都要把你搜集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介绍给组内的其他同学,每个小组还要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并推举一名同学向全班做介绍。”
2、小组交流。
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师巡视辅导。
3、全班交流。
让学生明确丝绸之路的具体位置。
4、小组探究。
(1)教师分发给每个小组一张地图,请学生在上面找一找丝绸之路的大致位置。
(2)在地图上任选一段丝绸之路作为测量对象,量一量这段丝绸之路在地图上的长度是多少;依据比例尺,换算出这段丝绸之路的实际长度大致是多少。
(3)根据事先了解到的当时车辆运行或骆驼行走的速度,测算出走完这段路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如果现在重走丝绸之路,可以运用哪些交通工具,所需要的时间又是多少。
5、教师小结。
师:道路建设的飞速发展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极大地节省了时间。通过学习,同学们对丝绸之路已经有所了解,可是你们知道吗,在我国历史上还有一条海上“丝绸之路”呢!教科书第48页为我们做了简单的介绍,请同学们看一看,读一读,对其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和了解;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在课下做进一步的探究。
6、布置作业:
向周围的人了解他们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是什么。
农业孕育着文明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埃及、古希腊、古代中国的文明起源于农业文明,知道农业文明对人类文明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2.了解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在人类生活中所发展起来的对土地的崇拜、丝绸文化和茶文化。
教学准备
1.收集世界古代农业文明的资料。2.搜集有关我国农业文明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知道了,既然人类早期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是从农业生产开始的,那么世界人类的早期文明当然也就必然是在农业的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
(板书3农业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农业孕育着文明)
二、阅读与讨论
1.指导学生欣赏教科书第20页古埃及的历史图画、古希腊的陶器和第21页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的照片。
2.学生分小组讨论:这些画面告诉我们什么? 3.师小结。
三、全班探究
1.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0页老师的话,第二段课文和豆博士的话,思考并讨论:为什么古埃及、古巴比伦和我国古代,都创制了历法?这些历法各有什么特点? 2.师小结。
四、展示搜集到的资料,自由讨论
1.你知道中国的丝绸和茶叶吗?知道中国的丝绸和茶叶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吗?
2.你见过用丝绸制作的服装和饰品吗?你知道丝绸是用什么制成的?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丝绸的事情?
3.你的家人有饮茶的习惯吗?你知道有哪些饮茶的习惯和风俗? 4.师小结
五、师总结
六、布置家庭作业
采访父母和长辈,加深对丝绸文化,饮茶习惯的了解。
七、评价
对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收集资料的能力进行简单评价。
附板书:
衣食之源
农业孕育着文明历法水利天文数学
丝绸文化茶文化
学做豆腐
教学目标
参与制作豆腐的全过程,体验与农业有关的制作,体验劳动的过程,分享通过劳动得到的愉快。
教学准备
提前用清水泡发好适量的黄豆,准备好制作豆腐所需要的工具设备:豆浆机豆布包锅炉子卤水石膏等。
教学过程
一、准备
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6页的课文,激发参与制作的热情。
二、分工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组推选出一名组长,组长对组员进行明确的分工,确保活动顺利完成。
三、制作(师巡视并加强指导,注意劳动安全。)注意问题:
1.过包时,最好过两次。
2.点豆腐时,卤水要稀释,点的时候要稍慢一点,边点边搅动,防止点老。
四、师总结,布置家庭作业
把分得的豆腐带回家,与家人分享劳动成果。
五、评价
对所有参与劳动过程的同学给予肯定,特别表扬表现出色的同学。
附板书:
1、.洗净黄豆,用冷水泡发
2、磨豆子
学做豆腐
3、过包
4、煮豆腐
5、点豆腐
6、压豆腐
传统到现代
教学目标:
1、解在长期的传统农业生产中,人类发明了简单的家具,这些农具是人手的延伸,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体现了人类的智慧。
2、初步了解从传统农业到现代机械化农业的变革过程,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发生了飞速的变化。
3、通过化验,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形成风、祟尚劳动,祟尚劳动者的态度。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变革过程。
难点: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形成祟尚劳动和劳动者的态度。
教学过程
1、导入。农作物的生长不仅靠自然规律,从种植到收获的过程中,重要的是还要依靠人们的辛勤劳动,为此,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简单农具。这些都是人手的延伸,是人类的伟大创造。
2、观察活动。通过教科书第12页的五幅插图,探究“这些是什么农具?”“是做什么用的?”“使用这些农具有什么好处?”教师加以指导。
3、体验与交流,根据调查成果交流:本村经常使用哪些简单的农具,使用这些农具有什么好处?找几件小农具,让学生化验一下,与徒手进行劳动相比,这些看似简单的农具设计的巧妙之处,是怎样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教师加以辅助说明。
5、阅读讨论。指导学生阅读和观察教科书第13页课文和插图,并思考:这四幅插图反映了农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生产效率有什么变化?
6、教师总结:“农业生产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衣食之源。人类从双手采摘一筹莫开始了农业劳动,后来人类学会了种植与收获,从徒手劳动到发明简单的手工家农具,从依靠人力、畜力发展到现代农业机械化,无不凝聚着劳动的力量,凝聚着劳动者的智慧,凝聚着劳动者的伟大创造。”
7、家庭作业
劳动者的创造
教学目标:
1、道四川都江堰和新疆的坎儿井是世界上古老的水利工程,至今还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效益,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和结晶。
2、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力量,形成祟尚劳动、祟尚劳动者,为我国古代农具文明而自豪的态度。
教学要求
重点:认识世界古老的水利工程。
难点:感受劳动的自豪。
教学过程:
1、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劳动者在农业生产中创造了从简单手工工具到现代农业机械的伟大成就。其实劳动者的创造不止这些,下面,我们去参加瞻仰一下我们祖先的伟大创造吧!
2、阅读讨论。阅读教科书第14页的课文,讨论“农业生产中的靠天吃饭是什么意思?”启发学生们明确,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如果水的来源主要依靠自然降雨,不可能那么及时,不可能尽如人意,所以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3、探究活动一。观察和阅读教科书第14页有关四川都江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探究“都江堰是怎样发挥作用的”,教师提示讲解。
4、探究活动二。
5、教师总结。教师肯定学生的探究,鼓励他们今后多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
6、家庭作业
科学技术改变着农业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现代农业生产的新成就。
2、了解科学技术提升和改变了农业生产单纯依赖自然的局面大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3、知道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发展中的农业大国,解决了世界上五人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是我国农业对世界的重大贡献。
重点;了解我国农和品的进口与出口情况,以及我国与世界的农业交流,增强国际理解。
难点:列成对我国农业充满希望和憧憬的发展态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导入
2、阅读与介绍。在阅读袁隆平院的照片和文字时,进一步讨论:“袁隆平院科学研究的成果增产了那么多粮食,这说明了什么呢?”(科学技术具胡巨大的力量,是第一生产力。)在欣赏玻璃日光温室、无土栽培技术的照片和文字时,讨论无土栽培技术。对学生可能不十分清楚的这部分内容,老师可结合教科书上的图片进行讲解。在欣赏网箱养殖、规模化禽蛋养殖,现代化饲养牲畜的照片和文字时,讨论“这些是何生产公式?,这些生产技术有什么好处?”者可结合图片进行讲解。延伸性讨论:“你还知道哪些现代农业生产方式?”
3、老师总结:“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应用到农业生产上,才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为我代劳的生活提供站越来越丰富的优质产品。”第二课时:
1、导入。“前面我们了解到,改革开放的中国已经迈进了现代农业的门槛,科学技术又为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向着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大踏步地前进。甸的农业不仅为我国,同时也为世界做出了伟大贡献。”
2、阅读与讨论。(1)我们伟大的祖国用只占世界十分之一耕地解决了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免除了饥饿。(2)我国有4.7亿人口从事立契农业劳动,我国与世界各国进行着农产品的交流。通过讨论知道,我国既出口农产品,也进口农产品,这就是世界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和贸易往来。
3、小组探究。指导学生分小组读教科书上的图,查找一下我国出口哪些农产品,主要出口到什么国家和地区;我国主要进口什么农产品,是从世界哪些地方进口的。组织学生指图讨论。
4、发表与交流。(1)各小组进行识图汇报和交流,同时也可以边汇报,边组织学生在世界地图上标注我国出口和进口农产品的情况,老师引导学生我国的农产品销往世界各国,又从世界各国购进必需的农产品。(2)学生汇报见过和吃过的进口水果、奶制品、畜产品等。
5、老师总结。
第五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计划教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共有学生40人,其中男生21人,女生19人,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较强。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孩子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活动课程,课本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社会、地理等相关学科有机的结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解决各种现实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四年级的孩子已具备自己的认知、情感和体验,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四年级的孩子是喜欢上思品课的,有的孩子认为有少许课本话题无法调动学习兴趣,有的孩子则认为教师上课的形式可更为多变,教师应正视学生的学习需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让孩子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的社会责任。
二、教材分析:
四年级下册教材共五个单元,第一单元“诚信是金”,第二单元“伸出我们的手”,第三单元“我的绿色日记”,第四单元“交通连着千万家”,第五单元“祖国真大”。
四年级下册教材向学生展示了从家乡民风、民俗到工业、农业、交通、通信等多个方面的社会生活事实,教材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探究社会的过程中,努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学习解决人际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技能。四年级下期教材的显著特点是让学生在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的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作为教材编写的“明线”,道德教育作为教材编写的“暗线”。如第三单元《我的绿色日记》,以家乡的老街和老屋、家乡的地名、风味饮食作为基本事实,把爱护家乡文化遗产教育与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蕴含其中。第四单元“交通连着千万家”,以交通工具和路线的历史演变、未来交通的发展作为基本事实,感受祖国的迅速发展,并时刻注意交通安全,不但自己要注意交通安全,还要向周围的人宣传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及交通的常识。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的品德教育很自然地蕴含在社会事实之中,使品德教育的“无痕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课本每单元的话题,引导学生加深对自我、他人、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
2、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开阔学生的视野,深化其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将学习延展到生活中
3、通过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感受生活的热情,丰富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
4、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5、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切实的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道德观
6、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2.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3.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4.建立新的教学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5.实现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发展。
6.加强课程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五: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诚信是金》 诚实不需要理由 2课时 拍手拉钩不要变 2课时 诚信就在身边 2课时
第二单元:《伸出我们的手》 同在蓝天下 2课时 生活因爱更美丽 2课时 我们的爱心行动 2课时
第三单元:《我的绿色日记》 流过家乡的小河 2课时 我们时刻在呼吸 2课时 大自然中的朋友 2课时 呵护绿色家园 2课时
第四单元:《交通连着千万家》 马路修到家门口 2课时 交通海陆空 2课时平安走天下 2课时
第五单元:《祖国真大》 在世界的东方 2课时 我们的大中国 2课时 壮丽的河山 2课时 海峡两岸盼统一 2课时
期末复习2课时 期末考试 1课时
2011年2月2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诚信是金
活动主题一:诚实不需要理由
教学目标:
1、知道诚实的含义;
2、即使做错了,也能勇敢承认错误;
3、知道因为“偶尔撒一次谎”也会使自己失去别人的信任,给自己带来麻烦;
4、正确理解“善意的谎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讲故事
2、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谈体会。并适时赞扬学生们勇于认错的诚实行为。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二、情景对话,事例导行
1、看教材第2页的两组情景对话,学生对照自我总结的诚实的含义进行判断。
2、学生谈感受。、1)学生读《砍倒樱桃树的小男孩》,学生就故事和父亲的对话展开讨论。
2)学生思考:你喜欢小男孩和他的父亲吗?为什么?学生谈自己听完故事后的感受。
3、书写建议和想法,排练小品。
1)在现实中,常常还存在说谎话和说真话之间的矛盾,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
2)碰到这样的事情,作为儿子,你应该怎么做才对,如果你是父亲,你会怎么处理?
3)写建议:与同学讨论想法或书写自己的建议。
4)排练小品:根据自己的想法,找到和自己想法一致的同学,根据自己日记内容续演男孩回家后与爸爸的对话。
4、出示教材中“小幽默”《作业》,学生谈谈读了这则小幽默,有什么感受?
三、辩论理解
1、任何时候都应该说真话,不撒谎。
2、有的时候不能全讲真话,也有善意的谎言。
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用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
教学后记:
活动主题二:拍手拉钩不要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守时、说到就做到是守信的表现;
2、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为自己不守时或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到时,会有羞耻感,并努力做到。
3、知道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记在心里,尽力做到,这样,慢慢建立起自己的信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学生说“拉钩、上吊,一百年不变!”并说说在什么情况下我们用这个歌谣。
2、你们说过这样的话吗?当时指的是一件什么事?你做到了没有?
3、学生发言。
二、听故事,学榜样。
1、听故事《宋濂抄书》。
2、提问:宋濂诚信的美德对他有什么帮助?
3、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三、讲故事
1、在你身边,有没有像宋濂这样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人?请你介绍介绍。
2、介绍形式:1)小组内先交流,代表发言。2)根据故事情节表演。
四、看小品,解难题、1、看小品。
2、讨论:小美到底该怎么办?
3、你碰到这样的事情吗?如果你事先答应了别人,可是又忘记了,你是怎么做的?应该怎么做?
4、小结:你想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那就应该播种真诚,真诚地帮助别人,说到就做到,一定会成为大家信得过的朋友。
五、交流
1、假设你碰到了如下几种情况,你该怎么做?(教师出示假设情况)
2、思考:为什么我们有时会忘记自己的诺言?讨论增强自制力的办法。
3、总结办法。教学后记:
活动主题三:诚信就在身边
教学目标:
1、懂得社会需要诚信,诚实守信的人能得到他人的信赖和尊敬。
2、努力做一个讲信用的人。
3、懂得互相信任,让大家都得到快乐。
4、知道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诚信,它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快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如果你的妈妈生日快要到了,你会准备一件怎样有意义的、代表你心意的 礼物?
2、有一个孩子送给妈妈的礼物与众不同,十分新颖有趣,你们想不想知道?
二、读日记
1、学生日记《诚实的礼物》
2、思考:如果你是妈妈,会喜欢这件礼物吗?为什么?
三、寻找快乐
1、到家庭里找快乐。
2、到社会中找快乐。
快乐的根源:人与人之间的诚实。
四、讨论
假如我们的生活失去了诚信,会怎么样?举例说明。
五、小结 只要人人都做到真诚相待,彼此信任,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美好。
如果你笑对生活,生活便会对你惠顾;如果你笑对一朵花,花儿便会努力为你绽放;如果你笑对一群孩子,孩子便会茁壮成长。笑是一种坦然,一种欣赏,一种包容,一种关爱……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 伸出我们的手
活动主题一 同在蓝天下
教学目标:
1、通过模拟活动,感受残疾人生活中的不便,了解他们对帮助的渴求;
2、激发学生对残疾人的关爱之情。
活动准备:
了解确定模拟活动的路线以保证活动的实效和安全。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先请大家完成一个任务;从这儿(操场)走回咱们的教室。有问题吗?如果要求大家蒙着眼睛从这儿走回教室呢?
二、模拟活动
(1)学生分组,分成“盲人”组和“哑巴”组。
(2)宣布活动要求
“盲人”和“哑巴”两人一组,互相帮助,绕操场一周,回到教室;在整个任务过程中,“盲人”不允许摘下眼罩,“哑巴”不允许说话提示,只能靠动作来提醒。
三、交流感受
今天从操场走回教室与平时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当时最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帮助?
四、扩展体验
请同学们从老师提供的设计中选择项目进行模拟体验,或是学习组自己设计项目进行体验,感受残疾人的不便:用最写字、单臂穿衣服、单脚走路等。
五、反思、讨论
你曾经是怎样对待残疾人的?
以后遇到需要帮助的残疾人,你能为他做些什么?
六、活动延伸
1、体验日记。
2、向学生推荐美国盲人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感受生命的可贵。
教学后记:
活动主题二 生活因爱更美丽
教学目标:
1、知道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了解常设的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
2、感受、了解社会和人们对老、弱、病、残的关心和帮助。
3、激发学生的爱心,使他们愿意伸出自己的手,献出自己的爱。
活动准备:
联系福利院,并请他们做好相应的准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动员: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去福利院了解那里的孩子们的生活,请大家在活动过程中做好以下几点。
认真看一看:看福利院孩子们的生活条件,看福利院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可以自由拍摄照片。
仔细听一听:听福利院的工作人员说说他们一天的工作内容,听福利院的孩子们说说他们最想要的是什么。
尝试做一做:主动为福利院做一件小事,如给孩子喂饭,教孩子们唱一首歌等。
二、组织活动:
可以将集体活动与学习组的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根据要求充分感受福利院工作人员的辛苦及福利院孩子们对关爱和帮助的需要。
三、汇报交流:
1、说说在福利院自己感受最深刻的所见所闻。
2、谈谈我们能为福利院的孩子们做些什么。
四、活动延伸:
1、办一次宣传专栏:以照片、绘画、作文等形式报道此次活动。
2、探究:我们城区目前有多少这样需要得到帮助的孩子?我们可以用怎样的方式来帮助这些人?可以进行统计调查,也可以进行个案调查,写出报告。
教学后记:
活动主题三 我们的爱心行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具体的行动来关心帮助弱势人群。
2、在活动中进一步升华爱的情感,体验助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学生调查了解帮助对象的情况,成立各爱心小分队,学生自由选择入队,各小分队队长拟定队员名单,讨论制定本小分队爱心行动计划。
教师制定总的爱心行动方案。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师动员,介绍爱心行动的意义。
2、宣布爱心行动方案。
3、授予各小分队爱心行动小分队队旗。
4、宣誓。
教学后记:
第三单元 我的绿色日记
主题活动一: 流过家乡的小河
教学目标
1.探究家乡水资源的一些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 初步树立环保意识 , 激发学生 热爱家乡的情感 1 2.引导学生以合作的方式进行社会考察 , 培养其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3.学习有计划地开展社会调查 , 搜集、整理信息 , 撰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活动过程:
一、体会水的重要性
1.出示多媒体课件 : 小河、湖泊、古井……在我们可爱的家乡 , 清清家乡水哺育了美 丽的生命。水对于我们来说 , 是多么重要啊!2.出示课件 :(城市绿化喷灌照片、小型水电站、群鹅戏水图等)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 3.学生讨论交流 : 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离不开水呢 ?
二、关注家乡水
1.出示课件 :(教科书插图及学生日记)从热爱、向往到触目惊心 , 你的心里会想些什 么呢 ? 在你的印象中 , 家乡水是怎样的呢 ? 2.交流 : 你关注家乡的水吗 ? 你最想了解些什么 ? 对于这些问题 , 你和你的小伙伴打 算怎样去解决 ?
三、制定考察计划
1.自由分组 : 根据共同感兴趣的问题 , 可按照寻找污染源 , 取水样考察水质 , 观测水 面漂浮物、水中生物 , 参观自来水厂或污水处理厂 , 调查访问水污染的危害 , 查阅关于水环 境的资料等项目自由结组。(老师在旁协调、指导)2.每组推选一名小组长。
3.小组讨论、研究并制定考察活动计划。
a.你们小组打算怎样考察 ? 读读书上的计划范例 , 看看考察计划包括哪些方面。b.在小组长的组织、安排下 , 拟订活动计划 , 布置分工合作事宜。4.交流、讨论、评价小组考察计划。
四、总结
1.指导学生做好考察前的准备工作。2.进行考察活动期间的安全教育。沿着河边走一走
教学后记:
主题活动二:我们时刻在呼吸
教学目标:
1.关注家乡的空气质量 , 探究空气污染的原因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2.引发学生对家乡的发展和因此而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3.进一步培养以合作的方式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 , 人可以几天不吃东西 , 但是 , 人不呼吸却坚持不了 5 分钟。我们时刻在呼吸。
可是你们知道吗 , 我们平常呼吸的空气是怎样的呢 ?
二、布置任务
平时我们经常去的地方 , 比如家里、教室、操场、街头、公园……哪些地方空气最清
新 ? 这节课 , 我们去进行实地调查。
三、调查周围空气情况
1.做好调查准备 : 将透明胶布反钉到木板上。选择好空气测查地点。
2.实地测查 : 将准备好的测查工具放到预选的不同地点。(建议 : 选择街头、教室、家
里、公园等地方)30 分钟后再将测查工具取回。
四、讨论测查结果
1.观察测查结果。看看测查工具 , 你有什么发现 ?
2.讨论 : 同样的胶布 , 为什么有些地方粘的灰尘多 , 有些地方粘的灰尘少 ? 说明了
什么 ?
3.灰尘少的区域与多的区域相比 , 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吗 ?(注意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绿色
植物对空气的作用以及人们的活动对空气的影响)
五、活动总结
六、交流
1.通过测查 7 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
2.你还有什么好的测查空气的方法吗 ?
七、拓展活动
课后实验 : 是不是同一个地方不同时候空气质量还是一样呢 ?
教学后记:
活动主题三 大自然中的朋友
教学目标
1.关注家乡的动植物 , 初步了解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 以及由此给自己的生产、生
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2.不捕杀和伤害鸟类、青蛙等人类的朋友 , 用自己的行动保护野生动植物;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 明白保护环境的紧迫性 , 进一步加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活动过程 t
一、连环画导入(出示动画课件)
如今光秃秃的山坡 , 过去树木丛生 , 是我可爱的家。现在 , 我的家在哪里 ?!我想有个
家!难道我的子子孙孙只能栖息在这毫无生机的电线杆上 , 唱着那支凄凉的歌吗 ? 这是小鸟
约呼唤 , 也是整个大自然对人们的呼唤与控诉!讨论 :
1.谁让小鸟无家可归 ? 观察这几幅图后 , 你有什么感受 ?
2.森林有哪些作用 ? 如果森林遭到破坏 , 我们的生活又会受到什么影响呢 ?
3.课件出示《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机(故事概要 t 小村庄的人们砍伐森林过上了好日子 ,但是由于森林遭到破坏 , 洪水冲毁了这美好的家园)。
4.交流 : 听了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
5.讨论 : 为了小鸟和我们自己的家园 , 我们该怎么做 ?
二、制作动植物明星卡片
1.你最关注或最喜欢哪一种动植物 ? 关于它的知识你知道多少 ?
2.和你关注的动植物交朋友 , 查找它的有关资料 , 为它制作一张明星卡。
(l)讨论明星卡的内容 : 朋友名称 , 生活环境 , 饮食 , 外形特点 , 现状 , 对人类的
贡献…·..(2)用废旧卡片动手制作明星卡。
(3)想一句赞美或祝福大自然朋友的话 , 把它写到卡片上。
(4)组织明星卡展览会。
三、拓展活动
1.学唱一首有关动植物的歌曲。
2.和自己要好的同学合作 , 写一份 “ 拒吃野生动物 ” 的倡议书 , 并将倡议书散发给民
学及家长。
教学后记:
活动主题四《我为环保做广告》
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环保活动,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周围的人们;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各种宣传活动所需要的材料,如废旧物品、纸、画笔、演出的服装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件出示各种广告)
1、你知道什么叫广告吗?你最熟知的广告是什么?
2、你知道什么叫公益广告吗?
二、全班讨论:我们怎样为环保做广告
1、课件出示各种以环保为主题的广告。学生总结公益广告的特点。
2、观察教科书上的图,交流:除了这些,还有哪些宣传方式?
三、小组研究确定宣传方式和内容
1、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宣传的方式和内容。(画、写、演讲、小品、歌舞)
2、自由选择自己的合作小伙伴,比如美术特长生可以和书法好的学生,作文写得好的学生合作完成一幅宣传画,也可以独自完成。
3、我们在宣传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四、分组准备
教师指导:写广告词的同学要注意简洁、鲜明、醒目、意义深刻;制作宣传画的同学要选择好画的主题,要有创意;排演节目的同学也要选好主题,精心准备。
五、展示、交流、评价作品
可在班上先互评,然后可在校园、社区等公共场所展示(传唱歌曲、表演小品、张贴宣传画或标语、演讲),如有宣传卡,就将卡送给邻居、朋友等,并嘱其互相传递,变成“环保连锁信”。
六、拓展活动
你知道有哪些以环保为主题的纪念日?查查资料,然后在班上交流:你和你的小组打算怎样结合这些纪念日为环保做广告,开展环保活动。
教学后记:
第四单元 交通连着千万家
活动主题一《交通博览会》
活动目的:
1、通过班级的“博览会”,展示现代的交通工具或交通设施;
2、让学生学会搜集、整理有关信息;培养参与、合作意识。
活动过程:
1、收集。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查找一下,有哪些先进的交通工具或交通设施。搜集最喜欢的交通工具的模型、照片、文字资料等。
2、分组。根据共同喜好、兴趣,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每一小组通过讨论确定一种交通工具作为展示内容。每组推选一名小组长。
3、布展。每一个小组就确定的交通工具进行全面介绍,在小组长的组织、安排下,拟订布展计划,布置分工合作事宜。
分以下几个方面。
(1)手绘一张图。
(2)自制一个模型:可以用纸折,用橡皮泥或泥巴捏成型,用萝卜、土豆、橡皮、泡沫削成型等。
(3)推选一名讲解员,就该交通工具的特点、优势、应用领域等进行简短介绍,时间不超过两分钟。
各小组进行交流,然后在“交通博览会”上交流小组讨论的内容。
(4)各小组展示的交通工具取一个有特色的名字。
4、参观。可以邀请班上的任课教师,还有外班的老师同学来参观指导绘图和模型。
5、评比。评出最佳绘图奖、最佳巧手奖、最佳口才奖、最佳创意奖和最佳团队奖。
活动延伸: 继续搜集有关资料,还可以以出宣传栏、办小报等更多的形式展示现代的交通工具。
活动主题二 交通海陆空
教学后记:
交通工具知多少
活动目标:
通过学生多途径的调查搜集资料,初步了解海陆空交通工具的发展史以及相关知识,激发他们珍视历史、崇尚科学的热情,培养他们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动员学生收集交通工具发展的故事,如蒸汽机的发明、莱特兄弟的故事等,找一找有关原始交通工具的资料、图片等。
2、举办图片展。根据学生收集到的图片资料,布置展览。分海、陆、空交通工具,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海
以人力通过桨、橹、竹篙等工具使船舶前进。(即舟筏时代)
船舶的行进主要依靠自然风对悬挂于船桅上的篷帆的吹送作用为动力。(即帆船时代)
以机械力通过推进装置驱使船舶前进。(即轮船时代)
陆
通过圆木滚动来拖运重物。(即人力时代)
人类以牛、马来驮物、代步。(即畜力时代)
以汽油发动机为动力的四轮汽车。(即动力交通时代)
空
热气球升空。
飞艇升空。
莱特兄弟的“飞行者号”。
3、举行“小小故事会”活动。讲一讲交通工具发明、发展的故事。
4、争当“小小评论员”。分小组调查一种交通工具的变化情况,并比较它们在哪些方面作了改进。
教学后记:
活动主题三平安走天下
小设计师
活动目标:
通过教学,学生已经意识到交通发展带的问题,就要让他们树立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的意识。通过设计一种交通工具,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发挥潜能,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活动过程:
1、说一说。
(1)你喜欢什么样的交通工具:
(2)想像未来的交通工具应该是什么样的?你觉得交通工具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舒适、材料、动力、环保、节能、速度或其他)
(3)你设计的交通工具想要解决哪方面的交通问题?
2、分组讨论。
生1:无论铁轨是弯还是直,都由两根铁轨组成,这样不是很浪费材料吗?
生2:如果能有不会爆裂的自行车轮胎就好了。
生3:船只害怕大风浪,想个什么办法好呢?
生4:我想发明夜晚司机专用的眼镜。
生5:给空中的飞机加油很麻烦,如果——
3、根据你们的想像设计一种新型交通工具。可以画图,可以用文字说明,还可以用其他形式表现。再给小组设计的新型交通工具取个有特点的名字。
我的设计
名 称
设计者
4、小组选出代表向全班介绍本组设计的交通工具的特点和性能,以及为什么这样设计。大家评价哪个小组 的设计最合理、最新颖、最有创意。
活动延伸:
给你们小组设计的交通工具设计一条广告词,比一比谁的广告词写得好。
教学后记:
第五单元
祖国真大
教学目标:
1、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的特点,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2、让学生学会看地图和地球仪,增进对祖国的认识和了解。
3、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懂得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世界的东方
教学要求:
1、知道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同时知道中国在亚洲的位置。
2、了解中国的邻国,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说说你的家张在学校的什么地方?我们的祖国在地球的什么地方?在亚洲的什么地方?
二、进行新课,学习新知。
1、地图上面找中国。
①、出示课件地图:找一找,中国在什么地方?
②、在地球仪上找一找,中国在什么地方?
2、我们的邻国。
①、在地图上找一找,与我们国家相邻的有哪一些?
②、祖国的东南西北分别与哪些国家相邻?
③、读一读小资料:p73.三、布置作业,完成练习。
在地图上量一量从乌苏里江到帕米尔高原的距离是几厘米,算一算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如果小明每天走20千米,他要走多少天?
教学后记:
我们的大中国
教学要求:
1、了解中国的面积、土地,中国是一个大国家。
2、初步了解祖国各地的人们的不同的习俗,以及环境气候。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新课。
1、我们这里已是早晨8:30分了,可是帕米尔高原上依旧星星闪烁,这是为什么呢?
2、板书、揭示课题。
二、学习知识,了解内容。
1、东西南北中。
①、看图,了解中国的大小。
温度
季节
……
②、交流一下:为什么同一个国家会有这么多的不同呢?
2、好大的一个家。
①、看中国政区图。
②、了解中国的家庭成员。
③、小游戏:猜猜我是谁?
三、布置作业,完成练习。
做一做:p77
找一找,自己的家乡所在的省份的位置,并写出与你家乡相邻的省份或国家的名称。
教学后记:
壮丽的河山
教学要求:
1、知道祖国有山脉,有平原,有盆地,也有高原、河流,还有像珍珠一样散落的湖泊。
2、了解祖国的地势地貌,激发热爱祖国的热情。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1、检查上节课的作业情况。
2、板书、揭示课题。
二、学习新课,了解内容。
1、万水千山
①、我国的大山大河多,大河都流入大海(东方)
②、在地图上找一找我国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等。
③、读一读我国地势图诗句,p79.④、说说:黄河像什么?祖国是山多还是水多?自己的家乡在平原还是山区?
2、好山好水好地方。
①、读一读《好山好水好地方》
②、看一看图片,猜一猜:是在哪一个地方拍的图片?
③、说说自己熟悉的风景名胜。
三、布置作业,完成练习。
准备“祖国在我心中”诗朗诵,教学后记:
壮丽的河山 教学要求:
1、知道祖国有山脉,有平原,有盆地,也有高原、河流,还有像珍珠一样散落的湖泊。
2、了解祖国的地势地貌,激发热爱祖国的热情。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1、检查上节课的作业情况。
2、板书、揭示课题。
二、学习新课,了解内容。
1、万水千山
①、我国的大山大河多,大河都流入大海(东方)
②、在地图上找一找我国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等。
③、读一读我国地势图诗句,p79.④、说说:黄河像什么?祖国是山多还是水多?自己的家乡在平原还是山区?
2、好山好水好地方。
①、读一读《好山好水好地方》
②、看一看图片,猜一猜:是在哪一个地方拍的图片?
③、说说自己熟悉的风景名胜。
三、布置作业,完成练习。
准备“祖国在我心中”诗朗诵,教学后记:
海峡两岸盼统一
教学要求:
1、知道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2、了解中国几代人的梦想,为祖国的统一作出应有的贡献。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1、指名同学进行诗朗诵。
2、板书、揭示课题。
二、进行新课,学习新知。
1、水相连 情相依。
①、说说祖国大陆和台湾之间的变迁。
②、说说为中华民族立功的英雄故事。
③、学生自己说说自己知道的保卫祖国的故事。
④、现如今海峡两岸人民盼统一的急切心情。
2、共同的心愿。
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海峡两岸节目。
②、生活中探亲的两岸人民。
三、布置作业,完成练习。
1、想一想:两岸人民相聚时会是怎样的一种情景?
2、你想为台湾人民做点什么?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