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苏科版《3.4平面镜》教学设计说课稿

时间:2019-05-12 22:33: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3-4苏科版《3.4平面镜》教学设计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3-4苏科版《3.4平面镜》教学设计说课稿》。

第一篇:3-4苏科版《3.4平面镜》教学设计说课稿

苏科版《3.4平面镜》教学设计说课稿

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新教材初二物理第三章光现象第四节平面镜,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等八方面来说一说我这堂课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

“平面镜”是本章《光现象》中的关键内容,是光传播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是“光的传播”内容的延伸。平面镜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以具备这方面的感性知识。定性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过程,是下一节定量探索“光的反射”规律的基础,有铺垫作用。教材这样编排,符合认识过程的发展规律。正确处理好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探究过程是学好本节乃至本章知识的关键。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物理,对物理知识的积累和对物理问题研究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本节课的知识是平面镜的有关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该使学生经历基本的探索过程,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领略物理教学的特点与魅力,学生的收获不仅仅是学到了书本的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和方法的掌握,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各种能力得到培养,多元智力得到充分发展。

根据以上两点的情况分析,特制定如下目标及教学的重点、难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探究点及其教学要求

通过平面镜成像的边学边实验,指导学生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理解平面镜中像的主要特点,知道实像与虚像之间的区别,了解平面镜在实际中的应用。

2、能力训练点及其要求

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提高通过观察提出假设,制定探究计划,动手操作,收集证据和分析概括等多方面的研究能力。

3、德育渗透点及其要求

在探究实验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分享探究成果,领略平面镜成像中的简洁对称之美,感受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结合平面镜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方面的广泛应用,在教学中渗透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教学难点:①知识难点:对虚像概念的理解。

②探究活动的难点:如何确定平面镜中像的位置

五、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1)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探究实验分析法,“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探究,从未知到已知,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循序渐进,使知识得以巩固和落实。此外,还采用了比较法、讨论法、练习法、分析和启发式教育教学方法等。

(2)学法指导

要想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必须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对比、分析、记忆、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本节课通过两个小魔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配合对魔术过程的观察为学生实验打下基础,使学生通过自己实验的亲身经历,来掌握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六、教学器材

粉笔盒、小平面镜、大平面镜、哈哈镜、茶色平板玻璃、支架、蜡烛、烧杯、水杯、火柴、白纸、刻度尺、计算机、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1、课题引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以〈小魔术1——粉笔盒变粉笔〉和〈小魔术2——浇不灭的烛焰〉引入课题,目的是通过小魔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魔术要做得成功,要注意把镜子放在盒子里面一点,教师的穿着颜色要深一些,这样有利于透明玻璃的成像。)魔术:浇不灭的烛焰,让人意想不到的结果不仅能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为后面的学生实验作铺垫,为学生理解平面镜成的像的性质打下基础。

通过魔术表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魔术的奇妙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想亲自动手实验来探究具体情况。创设的魔术情景使他们对魔术所展示的实验现象提出疑问,从而激发学生的实验探究欲望。

2、平面镜的概念

对于什么是平面镜,本节课通过感性认识,观察生活中的镜子和观看两张幻灯片引导得出概念。使学生从生活中的物体、事例走进物理的殿堂,同时通过精美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大自然之美。在笑声中总结出平面镜的概念,达到寓教于乐的境界。

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按新课标的要求,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习惯与能力,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活动作为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希望通过讨论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使学生建立猜想、制定实验计划、实验步骤及确定实验器材。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使他们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一般方法。课堂讨论,老师可以适当提问加以引导,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实验更有兴趣,实验探讨更富有创造性,从而培养学生敢于思考,敢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学生通过前面的实验和生活经验,对平面镜成的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在建立猜想的过程中,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用玻璃板作平面镜,用相同的物体与像进行比较,通过视觉和触觉来感知虚像,是这个实验设计的三个巧妙之处,再加以讨论、引导和点拨,实验的难点和知识的难点就自然突破了。

该探究活动的关键在于平面镜成的像的位置的确定与比较,让学生去寻找、尝试、测量,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感觉不一定可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认识。在镜子后面放白纸无像,无法用刻度尺测量,加深学生对平面镜成的像的性质理解。

验证猜想,就要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关系。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在这里会出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教师的点拨,学生的主动思考会使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

探究过程中,确定像与物的距离关系时,蜡烛的位置至少换一次,这样要求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以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由于为了节省时间而忽略必要的实验环节。

4、实验交流

完成实验后,让学生自己判断前面提出的猜想,然后教师再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分享他人取得劳动果实的快感与充实感。

要说明的是,在得出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关系后,我们应该在此基础上对实验记录的结果进一步讨论,请描述不准确的,有歧义结论的同学上黑板,用磁性几何图形摆放的办法来找出对应的像,让他们得到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所在的直线的关系。为后面的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打下基础,并且让学生通过测量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对于平面镜成像的应用,本节课的要求只要达到了解的层次。所以这部分内容以学生自学课文和讨论应用为主,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教学课件来扩大学生的视野,再结合平面镜的教学,简单介绍平面镜的发展史,从中渗透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教育。同时,通过光污染的介绍,使学生懂得我们要应用书本上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

6、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的第一部分,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个总体的了解,在脑子中有个系统的概念。第二部分是对本节课重点的突出与巩固。

7、布置作业

人的记忆是有规律的,遵循巩固性原则,在课后一定要进行巩固。所以布置作业:课本70页WWW 2、3、4。

八、板书设计: 主板书:(黑板左侧)

四、平面镜

一、什么是平面镜

镜子的表面是平的,叫做平面镜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探究过程

猜想――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实验总结――得出结论

2、虚像

被人看见,但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叫做虚像。

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3)、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三、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1、应用

2、光污染

副板书:(黑板右侧)

1、猜想(各种猜想的归类结论)

2、设计

3、步骤

4、器材 谢谢各位评委!

第二篇:苏科版《3.4平面镜》教学设计

苏科版《3.4平面镜》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平面镜》是苏科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的教学内容,也是光现象中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在生活中经常见到,学生对此并不陌生,也很感兴趣,但对成像规律和特点往往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缺乏较理性的认识和科学的探究。

通过魔术引入新课,揭示平面镜在其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让学生观察并用手摸一摸平面镜,从而知道平面镜的特点。引导学生用平面镜照照自己或身边的物品,猜猜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再此环节中只对平面镜成像中的“物像等大”“等距”进行了猜想,没有涉及“虚像”“垂直”等。这是因为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一般很难猜测到后者,且在后继的探究中有些问题可以自然地得到解决,故教师不必在此“生拉硬扯”为追求猜想的完备而造成教学的不流畅。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验证各种猜想,在平面镜成像中,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是知识的难点,在处理这个难点时,通过对比的方法,蜡烛放在凸透镜前的适当位置,在投影幕上会看见像,而平面镜的像虽然人眼能看见但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得出实像和虚像的概念。如何确定平面镜中像的位置,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为何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这个难点一解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就容易了。

由于不同的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相互作用下形成的设计过程、方法和结果都会有所不同,因此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设计结果、操作步骤直接输给学生,然后让其“听令行事”“按书操作”,而应充分利用探究过程的丰富性,给予学生过程与方法的滋养。

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蜡烛为何浇不灭”,在让学生模拟这一实验,学生把手放在烛焰而安然无恙,对此有了切身的理解,巩固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知识。

最后让学生列举平面镜的应用,通过图像和视频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生活·物理·社会”通过阅读和实物展示加深对这部分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学会用“对称法”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知道实像合虚像的区别。

(3)了解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㈡: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过程,培养学生提出猜想、制定计划、动手操作、收集证据和分析概括等方面的能力。

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感悟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从而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时的喜悦,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平面镜成像原理的求知欲望。

四、教学重点:

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过程。

五、教学难点:

如何确定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像的位置。

六、教学器材:

教师自制魔术箱一只(参照课本图3-49)、蓝玻璃、棋子、蜡烛、白 纸、直尺、火柴、凸透镜、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活动目的

一、新课引入 魔术表演:

1、教师将魔术箱全方位的展示给同学看,将开口的一面对着同学们,再用抽拉挡板将口封闭。

2、请一位同学上台将一张纸币从魔术箱顶端投币口投入。

3、教师拉开挡板,让同学们观察纸币在不在箱里,并对看到的现象展开讨论,发表看法。

4、分解魔术箱,取出平面镜,现出纸币。

板书课题:§3-4平面镜

观看表演,思考、讨论

通过魔术设疑,激起学生学习本节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二、新课教学

(一)、平面镜的特点

要求学生观察并用手摸一摸,看它有何特点?

板书:表面平滑的镜子叫做平面镜

(二)活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要求学生用平面镜照照自己或身边的物品,根据学生照镜子时物与像的比较猜想平面镜成像的有什么特点?(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等)

(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要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就要找到像的位置。

引导:要想找到虚像位置,可以找一个与物完全一样的替代物放在镜后与像作比较,你们做一做,发现什么?

进一步引导:怎样才能做到既能在镜前看见像又能看见替代物呢?(玻璃板)

多媒体播放此实验过程,让学生清楚实验注意事项。

(3)进行实验

①在实验桌上铺一张白纸,并用笔画一条直线,将玻璃板沿直线竖直在桌面上,在玻璃板前后各放一枚相同的棋子A、B

②调节棋子B的位置,使棋子B与棋子A在镜中的像重合并用笔做好记号。

③不断变换棋子A的位置,重做几次。

④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上,直接观察白纸。

由刚才的实验,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你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小结:平面镜能成虚像;像与物体等大;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除了以上一些结论,你还有哪此猜想?你还想探究什么问题?

教师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中,选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再组织同学们去探究。

如:①把像(棋子B)所在的位置与物(棋子A)所在的位置连起来,它们的选线与镜面是否垂直?

②改变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像的大小是否会改变?

③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左右相反的吗?

学生活动

(三)活动:浇不灭的蜡烛

1.观看一段视频:

玻璃板前放一只点燃的蜡烛,玻璃板后放一只烧杯,把一只与此大小一样的蜡烛放在烧杯内并与虚像完全重合,往烧杯里并对着蜡烛倒水,透过玻璃板烛焰未灭,为何?

2.学生实验

你能模拟这样的实验吗?

能把手放在火焰上而安然无恙吗?

观察并思考

学生很快回答出其中的奥秘

学生很快拿出两只大小一样的蜡烛,点燃玻璃板前的一支蜡烛,将另一只放在它虚像位置,透过玻璃板后一只蜡烛也点燃了。

学生把手放在烛焰的虚像上,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悟,掌握了知识,达成了目标,培养了兴趣。

(四)平面镜的应用 学生列举生活中平面镜的应用。

2.观看图片,讲述铜镜的历史。

3.播放潜望镜的动画,说明我国是最早发明潜望镜的国家发言

既巩固所学知识,体会到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三、课堂小结

1.表面平滑的镜子叫平面镜

2.平面镜成像特点:

平面镜能成虚像;像与物体等大;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平面镜的应用五、四、作业制作潜望镜教学后记:

第三篇:《平面镜》教学设计说课稿

《平面镜》教学设计说课稿

谭坝乡九年制学校 陈延周

各位领导同行: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光现象》第四节平面镜。

1、设计思路

“平面镜”是《光现象》中的关键内容,是光传播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是“光的传播”内容的延伸。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过程,是下一节探索“光的反射”规律的基础,有铺垫作用。平面镜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虽然已具备这方面的感性知识,但还缺少对物理问题研究的方法,学生的认知和动手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认为正确处理好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探究过程是学好本节乃至本章知识的关键。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更是一项让学生学好物理的重要工作。

本节课以〈水中燃烧的蜡烛〉引入课题,通过观察实验、图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对特殊现象提出疑问,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实验探究欲望。对于什么是平面镜,本节课通过感性认识,观察生活中的镜子引导得出概念。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用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师通过<水中燃烧的蜡烛>为引子,引导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如何制定实验计划来验证猜想?需要什么样的器材进行实验?如何搜集到有效的实验数据?合作交流得出平面镜成像特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一般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敢于思考,敢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本节课教学难点是对虚像概念的理解及如何确定平面镜中像的位置。教师引导学生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用相同的物体与像进行比较,通过在镜子后面放白纸无像,无法用刻度尺测量,加深学生对平面镜成的像的性质理解。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在这里会出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教师应进行适当的点拨。

2、创新亮点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用生活用品作为教具演示〈水中燃烧的蜡烛〉引入课题。在学生一片好奇中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促使他们想亲自动手实验来探究具体情况。创设的实验情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本节课从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合作交流—得出结论整个探究过程教师只起“导”的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全部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3)、注重物理与社会的联系,在学生掌握平面镜成像特点后,请学生解释几个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为什么水果店、理发店安装了许多平面镜?小汽车的挡风玻璃为什么是倾斜的?让学生明白学以至用的道理。

3、感想与反思

(1)实验探究由于器材有限,只能选部分学生做演示实验,教师指导,其它学生观看,致使课堂纪律略有嘈杂,实验过程中由于为了节省时间而忽略必要的实验环节。

(2)、学生对于虚象的理解还是停留在比较粗略的认知层面上,总有一种强加在学生头上的感觉,只能留待以后做进一步的解释!

(3)、对于平面镜成像的应用,由于本节课的要求只要达到了解的层次。所以这部分内容以学生自学课文和讨论应用为主,有草草了事之嫌。

以上是我说课的主要内容,很多问题看不到,不足之处请领导同行指正!

谢谢

2010年11月2日

第四篇:3.4平面镜 教案要点

天材教育

华南实验学校北大门

3.4平面镜

知识点梳理:平面镜成像

1.表面是平的、光滑的镜子叫做平面镜。

2.能看到但不能用光屏接收的像叫做虚像;相反,能看见且能用光屏接收的像叫做实像。3.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实物之大小相等、像和实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实物左右相反、平面镜所成像是虚像。4.平面镜成像应用:利用平面镜成像(梳妆、舞蹈演员用平面镜纠正姿态)、利用平面镜扩大视野、利用平面镜改变光路(潜望镜)。5.平面镜危害:玻璃幕墙造成了光污染、夜间行使的车辆内部景物早挡风玻璃上成像干扰司机视线。6.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7.凹面镜应用:点燃圣火的装置、太阳灶、车灯的反光罩、探照灯、人造小月亮。8.凸面镜应用:街头的反光镜、汽车的观后镜。

三、平面镜成像

1.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则()

A.像变大,像与人间的距离也变大B.像变小,像与人间的距离也变小

C.像大小不变,像与人间的距离也不变D.像大小不变,像与人间的距离变小 2.球面镜有__________镜和__________镜两种。__________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__________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镜面越大,像就越大B.物体离平面镜越近,像就越大 C.物体越大,像也越大D.平面镜倾斜一些放置,像变大

4.医生检查病人耳道时,常使用一个凹面镜,这样可以使()A.耳道在凹面镜中成一虚像B.耳道在凹面镜中成一实像

C.耳道在凹面镜中成一放大的实像D.较多的光线反射进去照亮耳道 5.“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的青山在平静的水面上清晰地映出“倒影”,则“倒影”是()A.青山的影子 B.青山的实像C.青山倒立的虚像D.青山正立的虚像

6.池中水的深度是2 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3.8×105 km,则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

A.3.8×105 km+2 m B.2 m C.4 m D.3.8×105 km 7.如图2-3-1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一钟表的时针和分针位置,则此时的实际时刻是()

图2-3-1

A.8 h 20 min B.4 h 20 min C.3 h 40 min D.8 h 40 min

天材教育

华南实验学校北大门

8.如图2-3-2所示,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支等长的蜡烛A和B,分别竖放在玻璃板前后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并按照图示那样观察,当蜡烛B移到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的位置时,蜡烛B好像也被点燃了。

图2-3-2(1)由直尺分别读出玻璃板到物(蜡烛A)以及玻璃板到像(蜡烛B)的距离u和v,得到的结果是v__________u。(填“>”“=”或“<”)(2)移走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放一光屏,这时观察者直接观察光屏,看不到蜡烛A的像,由此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

9.(经典回放)如图2-3-3所示,树上停着一只乌鸦,地上有几个小虫,乌鸦从树上的P点飞下来吃地上的哪一个小虫,再飞到对面的篱笆墙上的Q点,它飞行的路程最短?请你根据学过的光学知识设计一条飞行线路。

图2-3-3

10.(经典回放)如图2-3-4所示,请画出这名同学在平面镜中看到足球的光路(只画一条光线即可)。

图2-3-4

11.在我国古代名著《红楼梦》中有一段“刘姥姥照镜子”的故事,《红楼梦》的作者是我国__________代的__________。刘姥姥看见镜中的自己感到惊奇害怕是因为她不了解__________造成的;照镜子应用的物理规律是__________。

12.有些精密的电学仪表的指针后面,常常附有一块平面镜。在读仪表时,要求眼睛正对着指针,在图2-3-5的图例中,符合读数要求的是()

天材教育

华南实验学校北大门

图2-3-5 13.光明是人们祈求的,但有时光也会损害人的视觉和身心健康,成为光污染。下列现象中会造成光污染的是()

A.汽车车窗玻璃上贴太阳膜 B.城市建筑大面积安装玻璃幕墙 C.晚上学习时用护眼台灯D.用塑料薄膜建造温室大棚

14.儿童乐园里的哈哈镜面是波浪形,使人像变形,令人发笑,那么()A.表面凸的部分是把人像拉长了B.表面凸的部分是把人像变短了 C.表面凹的部分是把人像拉长了D.表面凹的部分是把人像变短了

15.如图2-3-6所示,猴子看见月亮在井中,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2-3-6 A.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 B.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

C.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D.和猴子的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16.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某同学利用一块玻璃代替平面镜,图2-3-7是这位同学做完实验后在白纸上留下的记录,其中MN是他实验时画出的玻璃板的位置,A、B是两次实验中点燃的蜡烛所在的位置,A′、B′分别是他找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

图2-3-7(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该同学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能否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为什么?

(3)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17.某发光点发出许多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其中两条反射光线如图2-3-8所示,你能根据这两条反射光线找出发光点的位置吗?

天材教育

华南实验学校北大门

图2-3-8 18.如图2-3-9所示,AB为平面镜,S为发光点,已知从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P点,你能把通过P点的反射光线画出来,并画出与之对应的入射光线吗?

图2-3-9

19.如图2-3-10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障碍物ABCD,较大的平面镜MN在某一高度上水平放置,试用作图法求出眼睛位于O点从平面镜中所能看到的障碍物后方地面的范围.如果想在原处看到更大范围的地面,水平放置的镜子的高度应该怎样调整?

图2-3-10

答 案:

1.思路解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是与物体等大、正立的虚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且分居在镜的两侧。答案:D 2.思路解析:除了平面镜外,生活中也常见到凸面镜和凹面镜,它们通称球面镜。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答案:凸面 凹面 凹面 凸面 3.思路解析:物体在平面镜内成的是和物体大小相等的虚像。像的大小只取决于物体的大小,与镜面大小、镜面的放置情况以及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无关,故选C。答案:C 10 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思路解析:医生检查病人耳道时,常使用一个凹面镜,这是利用凹面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以使较多的光线能进入耳道,将耳道照亮。答案:D 2.思路解析:漓江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山脚离水较近,所以像离水面也近;山顶离水面较远,所以像离水面也远。人站在岸上看到的就是山的倒影。答案:C 3.思路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镜等距。此题的关键是要搞清楚镜面应指水面而

天材教育

华南实验学校北大门

不是池底面。答案:D 4.思路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镜中的钟面与实际钟面相互对称,上下一致,左右颠倒,要得到实际时间,只要把左右互换就可以了。可以通过纸的背面透光读数,也可按图读出时间为3 h 40 min,因正反读数之和为12 h,则钟的实际时间为12 h-3 h 40 min=8 h 20 min。还可用对称法通过钟面的中心作一条竖直线,把它当成平面镜成像的对称轴,找出对应的位置。答案:A 5.思路解析: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v=u,因虚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所以不能用光屏接收。答案:(1)=(2)虚像 6.思路解析:以地面为界面作出P的对称点P′,连接P′Q,与界面相交于一点,哪只虫子在该点处就吃哪只虫子。依据的物理知识是平面镜成像规律和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答案:如图所示

7.思路解析:这名同学看到镜中“足球”说明必有一束反射光线进入该同学眼睛,由平面镜成像原理可知,该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必过球的虚像,由此可见,应先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确定足球在镜中的虚像,再连接虚像点和眼睛,交镜面于O点,即入射点,连接足球入射点O,最后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答案:如图所示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答案:清 曹雪芹平面镜成像的道理 光的反射规律 2.思路解析:在读数时,如果从正前看指针位置,看见指针和指针在镜子里的像重合,这样就能保证视线与刻度尺垂直。答案:A 3.思路解析:光污染会损害人的视觉和身心健康。A项汽车车窗玻璃上贴太阳膜对人视觉不会引起损害,C项护眼灯是保护人的视力,D项温室大棚是利用光的辐射。故选B。答案:B 4.天材教育

华南实验学校北大门

思路解析:哈哈镜面是波浪形,相当于一个个凸面镜和凹面镜,凸面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即把人像变短了,故选项B正确。人站在哈哈镜前面时,一般来说在凹面镜的焦点以内,根据凹面镜成像特点,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即把人像拉长了,故选项C正确。答案:BC 5.思路解析:猴子看见的是月亮在水中的像,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所以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水中月亮和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答案:C 6.答案:(1)便于找到并画出像的位置(2)不能,因为进行了两次实验一次相等,另一次不相等。(3)玻璃的两个表面同时发生反射,每个表面成一个像。7.思路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入射光线。首先通过反射光线与镜面的交点作出镜面的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两条入射光线的交点S就是发光点的位置。答案:如图所示

8.思路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首先找出发光点S在镜中的像S′,连接S′P,即可得到反射光线OP,连接SO,就是入射光线。答案:如图所示

9.思路解析:通过平面镜看到部分地面,表明这部分地面发出的光线中有一些经平面镜反射后到达眼睛,即O点,则由光路可逆可知,若在O点放置点光源,它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将到达地面上这部分范围。

答案:将O点看成一个发光点,作O点在平面镜中的像O′,连接OA,交MN于F,连接O′F,交地面于H,连接O′B,交MN于E,交地面于G,连接OE,标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如图所示,图中GH所围区域就是眼睛位于O点从平面镜MN中所能看到的障碍物后方地面的范围。假定水平放置的镜子的高度降低,与障碍物AB接触,则眼睛看不到障碍物后面的地面,因此,如果想在原处看到更大范围的地面,水平放置的镜子的高度应增大(即向上移)。

天材教育

华南实验学校北大门

平面镜成像 同步测试

一、填空题

1.当你照镜子的时候,可在镜子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子里的这个“你”就是你的_________,由于进入你眼睛的光线并非真正来自平面镜后的“你”,所以把这个“你”叫做_________.2.平面镜成的像_________在光屏上显示出来(填“能”或“不能”),平面镜成像是物体反射的光或物体发出的光射到平面镜时发生了_________的结果.3.某同学身高1.7 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 m处,他的像高是_________,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____.若此人向平面镜移动1 m,则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___,他的像高为_________.4.水面也能发生反射,我们从水中看到空中的飞机是_________像.(填“虚”“实”)5.凸面镜使平行光束_________,凹面镜使平行光束_________.汽车的后视镜是_________ 面镜,利用它可以_________司机的视野.6.太阳灶是用_________ 面镜制成的,它可以使照在表面的太阳光_________在一点,凹面镜的面积越大会聚的太阳光就越_________ 温度也就越_________,利用它不仅可以烧水、煮饭,还可以发电、冶炼,所以它是既节约燃料又不_________的环保型能源.7.手电筒的反光装置相当于_________ 面镜,它可以使小电珠发出的光,变成_________光射出去.8.从6题、7题两个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_的.二、选择题

9.在正常情况下,人的眼睛离书本的距离为25 cm时,看的清楚,不容易疲劳,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人刮胡子时应

A.使平面镜到眼的距离为25 cm B.使平面镜到眼的距离为50 cm C.使平面镜到眼的距离为12.5 cm D.因为像的大小不变,所以平面镜到眼的距离远近都一样 10.下图中,M是平面镜,各光路图正确的是

天材教育

华南实验学校北大门

11.某同学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从距平面镜2 m处跳到了距平面镜4 m处.下列关于镜中像的大小及像的距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像与该同学大小相等,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6 m B.像与该同学大小相等,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8 m C.像比该同学大,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6 m D.像比该同学小,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8 m 12.小明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先将蜡烛放在平面镜前50 cm处,他记下了像的位置,然后,他将平面镜向蜡烛移动了10 cm,则第二次成像的位置与第一次成像的位置比较

A.向平面镜移动了10 cm B.向平面镜移动了20 cm C.远离了平面镜10 cm D.远离了平面镜20 cm 13.某同学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想使竖直放置的蜡烛所成的像与水平面成水平的,他可采用的方法是

A.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90°角放置 B.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60°角放置 C.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30°角放置 D.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角放置

三、作图题

14.下图是某同学作的光路图,他只画了一条入射光线和另一条反射光线,请你帮他画出发光点S和像点S′.第14题第15题第16题

15.作出下图中的物体AB在平面镜中成的像.16.如下图所示,L是平面镜,S是发光点,请你画出能看到S在平面镜中像的范围.17.某同学身高1.8 m,他想在家中墙上设计一个 刚好能看见他全身像的平面镜,该平面镜至少应多高,画图说明应挂在什么地方?

天材教育

华南实验学校北大门

三、平面镜成像答案

1.像,虚像 2.不能,反射

3.1.7 m,1.5 m,0.5 m,1.7 m 4.虚 5.发散,会聚,凸,开阔 6.凹,会聚,多,高,污染环境 7.凹,平行 8.可逆

9.C 10.D 11.B 12.B 13.D 14.如下图所示,入射光线的对称线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为像点S′,然后再在入射光线上与S′对称处找出发光点S.(也可以画出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两条入射光线的交点即为发光点S;还可以先做出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为像点S′)

15.如图所示A′B′.16.如下图所示先做出S的像点S′,从S′分别过平面镜上边缘A、下边缘C做出反射光线AB、CD,AB、CD所围的范围即为所求.17.至少应为0.9 m.如下图所示,上端在眼睛与头顶之间,下端在眼睛与脚底之间.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

天材教育

华南实验学校北大门

1、画出图中的相应光线或反射面:

2、在图中画出△ABC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或入射光线:

3、根据下列各图情况,找出发光点S及像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

4.作出下列各图的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镜面)并标出入射角、反射角。

5.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镜中的像(或镜前的物体)。

天材教育

华南实验学校北大门

6.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出像。

A B

7.小明同学想将一束与水平面成300角的太阳光竖直射入深井内,如图所示,请你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度数。

8.如图所示,S为一个发光点,P为平面镜前的某一点,试画出由S发出的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P点的光路图。

八年级物理《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题(培优作业)

1.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____(“虚”或“实”)像,像的大小跟物的大小___,像和物的直线跟镜面____,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

2.一人在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则他在镜中的像离他____m,若他沿着与平面镜平行的方向以1m/s的速度运动了3s,则运动中,像相对于人的速度是____,运动结束时像与人相距____m.

3.铅笔尖垂直接触玻璃镜面,笔尖的像到笔尖间的距离为4毫米,由此可估算出镜子玻璃的厚度约为__毫米.4.在平面镜前放一支铅笔,如果要使铅笔与它的像垂直,铅笔应该和镜面成___度,当铅笔跟

天材教育

华南实验学校北大门

平面镜成α角,笔和像之间的夹角应为____度.

5.下图 “T” 形经平面镜所成的像,其中正确的是()

6.一人从平面镜中看到对面墙上钟的像如下图所示,则实际时间为()

A.3:40 B.4:20 C.8:20

D.9:40

7、(92南京题)在图2中,S’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的像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8、(95广西)某发光点S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分别沿O1A和O2B方向射出,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的位置.

9.作图:(1)作出下图甲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2)图乙中S为镜前一发光点,发出的光经镜面反射后有一条经过A点,试作出这条光线.

10.检查视力时,眼与视力表要相距5m远,如图所示,若视力表距平面镜3m,人离平面镜的距离应是()

天材教育

华南实验学校北大门

A.1m

B.2m C.3m D.4m 11.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_____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_____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像。

答案

1、虚,相等,垂直,相等 2、4 3、2 4、45°;2α

5、C

天材教育

华南实验学校北大门

6、A7、8、9.10、B

11、(1)到平面镜距离之间的;(2)大小之间的;(3)不能;虚。

12、B

13、D

14、B 提示:太空中没有小微粒能散射太阳光

第五篇:《平面镜》说课稿

各位评位老师,下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平面镜》。《平面镜》是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单元。现就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等四方面谈谈对这节课教学的一些设想。

一、教材

1、地位和作用

平面镜生活中比较常见。平面镜在本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光的直线传播延伸,又是光的反射的铺垫。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正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引起的。可以说,平面镜在光现象这一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甚至在整个几何光学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2、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理解平面镜中像的主要特点,知道实象与虚象之间的区别,了解平面镜在实际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

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学习通过观察提出假想,制定探究计划,动手操作,搜集证据和分析概括等多方面的研究能力;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分享探究成果,并初步养成甄别假设、调整探究计划的意识。

(3)德育和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物、像和镜面三者之间的关系,领略平面镜成像中的简洁对称之美,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增进了解平面镜成像原理的好奇和欲望。

3、重点和难点

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难点:对虚象概念的理解;探究活动中的难点是如何确定平面镜中像的位置

4、教材处理

采用“统放结合”的半开放处理思路(学生对“虚象”和“虚象的位置”的理解普遍感到困难,所以要“统”;对于平面镜成像的其他特点采取“半放”的方法;对于平面镜成像的次要特点采取“全放”的方法)

5、设计思想

(1)通过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领略物理课教学的特点和魅力。

(2)课的重点是:在“探究”和“设计”的过程上,“如何探究像与物是否等大”(实验目的)→怎样比较虚像与物的大小→找一个跟物体完成相等的物体(替身物)与像比较大小→怎样才能同时观察到像与替身物→把平面镜改为白玻璃(实验基本思想方法),从而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技巧性,开拓学生思路,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方向性进行训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二、教学设计

1、教学方法

(1)探究法(学生自主探究实验);

(2)引导发现法(学生实验时,教师在教室内走动,引导学生完成实验);

(3)演示法(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在讲台上再完成一遍);

(4)实验法。

2、教学手段——板书、学生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

三、学法

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两人一组,相互配合)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提出问题:照镜子平面镜能成像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新课教学

1、提出猜想: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教师不做任何暗示,让学生充分想象)

[学生讨论、归纳]可能有下列猜想:(允许有不正确猜想,这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1)成虚像;(2)像与物等大;(3)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左右相反;

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如何来探究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呢?[明确探究目的]

[老师给学生思考空间,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

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像与物是否相等呢?[设疑]——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明确探究方法]——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身物体]与像比较。

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同学们找桌子上的器材试试看,行不行。[白玻璃放在抽屉里]

——用两支相同的笔。

——用两只相同的棋子。

同学们成功了吗?有什么障碍?

——从平面镜的正面看见了像,想把“替身物体”放到平面镜后面的像位置上,从平面镜的背面,只看到“替身物体”,而看不见像,所以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为什么像不见了呢?[学生:思考、讨论]

——平面镜成的像不是真实存在的。

有没有真实存在的像,你们见到过吗?

——小孔成像,像是有光线投射到光屏上形成的。

——投影仪投射到银幕上的像。

——电影院放映机投射到银幕的像。

——树林里地面上圆形的小光斑就是太阳的像。(通过翔实的例子来证实有真实存在的像)

平面镜成的像是不是有实际光会聚而成的呢?(设疑,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不是的,平面镜的背面有一层漆,光线是不能透射过去的。

[小结] 好!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够用光屏接收到的像,我们叫它实像,而平面镜成的像是光屏接收不到的,不是真实光线相交而成的像,所以叫作虚像。怎样才能同时看见像和“替身物体”?

[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

——要同时观察到像和替身物体,必须要让物体通过镜面的反射光线和替身物射出的光线都能进入人眼。(教师在此可作适当解释“光的反射”,具体下面要学习)

好![激疑] 我们看见物体(棋子)在平面镜内成的虚像是由于物体射出光线(或反射)经过镜面的反射进入人眼的。怎样才能同时看见镜后的替身物呢?

——必须使平面镜后面的替身物射出的光线透过平面镜进入人眼。

非常好![激疑] 那么现在镜后的替身物射出光线为什么没有透过平面镜进入人眼?

——被涂在平面镜后面的漆挡住,光线无法透过平面镜。那么怎么办?

——把涂在镜后的漆刮掉。

想一想,有没有其它办法?

——换成平滑的白玻璃做。

好!现在我们拉开抽屉,拿出平滑的白玻璃,再选择器材试一试实验。[学生选择器材实验]

同学们实验过程中有没有困难和问题。

——像较弱,看不清。

同学们,棋子的像比较弱,看不清楚,你有办法让物体所成的像明亮起来?

——增强光的亮度(照度)。用点燃的蜡烛做。

同学们,试试看。

[学生选择器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

Α、实验时间长,点燃的蜡烛烧短了,像比替身物短了;Β、蜡烛不容易放置,有倾斜、有倒下,不易操作]

同学们实验过程中有没有困难和问题。

——点燃的蜡烛时间长烧短了,像比物短。

——蜡烛不容易放竖直。

——蜡烛容易倒下。

想什么办法改进实验呢?打开抽屉中纸盒看看里面有什么器材。[抽屉纸盒里藏有两把手电筒]

——用手电筒作为物体,代替蜡烛。

你们再试一试看。

[有的学生没开亮做,像较弱,看不清;有的学生开亮手电筒,但灯光竖直向上射出同样效果不好]

同学们,手电筒的像为什么比点燃的蜡烛的像弱;看不清楚,动一动脑筋,有没有办法使手电筒成的像明亮起来?

——把当作物体的手电筒开亮,并把手电筒的头旋下来做。

对,这样可以增强光的亮度。再来试试看。

[启发]作为替身物的手电筒(没开亮的)应移到什么位置上。

——直到看上去它与开亮的手电筒的像完全重合。

[学生的主动积极探索实验,几经挫折,实验成功后表现出了异常喜悦的成就感。]

平面镜成的虚像与物体的大小?

——等大。

4、实验验证: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把上面实验放在白纸上做,只要记录两手电筒和玻璃的位置。改变开亮手电筒的位置,重做上述实验两次。如图3,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实验中两手电筒的位置。

分析实验记录:

(1)量出每次实验中两把手电筒到玻璃板的距离。

(2)连接每次实验中两把手电筒的位置,观察连线与镜面的关系。

[得出实验结论]

5、交流与评价:

(1)、同学们各自的探究结果是否相同?

(2)关于平面镜成想的特点还有那些猜想?准备怎样去验证它?

学生课后自己探究:

(1)改变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像的大小是否改变?

(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左右相反的吗?

(三)课堂小结: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虚像;(2)像与物等大;(3)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左右相反。

2、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以下要素:

(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试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认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

(四)布置作业:

写出简单的探究报告(包括探究的问题、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结论)

下载3-4苏科版《3.4平面镜》教学设计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3-4苏科版《3.4平面镜》教学设计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科版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八年级物理上《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天津市第八十二中学李凤艳《平面镜成像》是教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三章光现象的教学内容。现就教材、教法、学情、学法和教学过程五方面谈谈......

    《平面镜》教学设计

    平面镜成像特点 一、教学目标 ㈠、知识和技能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㈡、过程与方......

    3.4 合并同类项教案苏科版

    3.4 合并同类项(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同类项的概念,能识别同类项. 2、会合并同类项,并将数值代入求值. 3、知道合并同类项所依据的运算律. 教学重点:会合并同类项,并将数值......

    平面镜成像 教学设计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成安二中 姜 波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1. 领悟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2. 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3. 初步了解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说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平面镜成虚像,简述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举例说出凸......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平面镜成像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知道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邵阳市洞口县江潭中学唐章华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平面镜成像》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是初中新课程光学很重要的内容,目的是通过让学生经平面镜实际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