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少年王冕 宋运来课例
让阅读教学“贴地而舞”
——听宋运来老师执教《少年王冕》 江苏省睢宁县实验小学
朱垚 叶圣陶说:“语文课,就是老师在课堂上,借课本里的一篇篇课文做例子,教会我们的孩子说话和写作。” 宋运来老师《少年王冕》一课教学,弥漫着浓浓的语文气息,听起来着实是一种美的享受。他的引导无痕,似行云流水,又如春雨润物;他的语言质朴灵动,充满智慧。课堂上不仅有读、有悟的 “保底”教学,还有阅读与写作方法渗透、言语实践等“发展性”的练习。
一、贴近儿童
热爱语文,就是热爱儿童。有了以“儿童”情怀的语文教学,语文才变得那么可爱起来,学生才因此喜爱语文。宋老师是在教“儿童的语文”,他幽默风趣的语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构建了独特的、智慧的人格魅力,使得他的课堂轻松和谐,充满了童真童趣。片段一:
师:上课前咱们先做个文字游戏好吗?看到“金”(板书)想到什么? 生:钱。金蛋。黄色。摇钱树。师:(板书:玉)看到“玉”你想到什么? 生:玉石。玉佩。和田玉。
师:都是东西,还有不是东西的吗?(生大笑)生:晶莹透亮。翠绿。贾宝玉。纯洁。师:有没有想到与女孩有关的? 生:玉女。(生大笑)
师:是啊,金童玉女。不说金女。(生又大笑)生:林黛玉。(生大笑)
师:大家非常会说话,想到了这么多美好的人、事、物。看下面句子,你理解吗?(出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谁会猜,这句话是说什么的? „„ 【反思】儿童有儿童的思维方式,有儿童的兴趣点。从儿童最感兴趣的内容与学习方式入手,他们将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课始,宋老师并没有着急让学生走进课文,而是写下“金”“玉”两个字,让学生分别联想,并用风趣的语言调动孩子们的参与热情,一步一步引导他们想象,然后到对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一句话的猜想,再过渡到对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古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一段话的体会。轻松有趣的文字游戏激发了学生学习欲望和积极性,在春风化雨般的交流中将古人知晓的道理——读书,就能创造美好人生,慢慢植入孩子们心里。看似与学课文无关,却处处指向课文学习,因为学生只有明白了读书对于古人的重要性,才能感受到王冕勤奋好学的不易„„宋老师这样善用巧用教学资源,开启学生的心灵,滋养学生的心智,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真切感受母语神奇的魅力。
二、贴近课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可见对学生表达力的重视程度。宋老师在引导学生体会“王冕是一个孝顺的孩子”时,他没有逐句逐段地分析、理解、感悟,而是直奔言说的主题,让文本静止精致的言语,变得鲜活起来。片段二: 师:我告诉大家,王冕不仅是一个勤奋学习的孩子,他还是一个有孝心的孩子。王冕是如何孝顺母亲的呢?请围绕下面这句话来交流。
出示:王冕是个孝敬母亲的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建议你,说话时用上课文中的例子,试讲给同位同学听一听,然后再面向全班交流。
生浏览课文,思考后交流。
师:其他人注意倾听,如果别人和你说的一样,说明英雄所见略同。如果不一样,你可以补充。
生:王冕是个孝敬母亲的孩子。在秦家打工遇到秦家煮腌鱼腊肉,他就用荷叶包着带回家给母亲吃。挣到钱,在春光明媚的时候,他就用牛车载着母亲到河边走走。
师:为了说明王冕是个孝敬母亲的孩子,他举了几个例子?
生:两个。
师:我以为你只能举一个例子,了不起,掌声夸赞他。
师:这两处别人都能发现,只有一处藏得很深的,谁发现了?
生:王冕是一位孝顺母亲的孩子。他为了不让母亲担心,有意说,我在学堂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还能补贴家用。
师:好厉害!事例被你挖掘出来啦。
……
师:“王冕是个孝敬母亲的孩子。”是这段话的中心句,这句话中最关键的词语是哪个?
生:孝顺。
师:一句话中有关键词,一段话中有一个关键句。如果老师请你这么说:少年王冕不仅是个勤奋学习的人还是个有孝心的人,会说吗? „„
【反思】翻译家傅雷说过:文学的根底是心灵,即使是伟大的文学作品也同样需仰仗心灵的渗透力,只有读者主动的源于心灵的深层解读,才能让作品的高洁芬芳浸染世界。宋老师教学时先出示了中心句,给予学生明确的表达导向,用书上的话组织语言,不要啰里啰嗦,要举事例。通过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学会了从文本中提取有用的信息,组织语言进行说话。宋老师并没有满足于学生说话一定要精准,不能有漏洞,而是在此基础上,提高了说话要求: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既品评人物,又清楚表述自己的观点。顺势总结说话的方法:围绕中心句,中心词,举事例,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说出来的话才生动、具体。他的教学定位基于儿童的日常交往需要,基于课标的要求,通过层层递进地训练,培养学生“围绕一个意图”通过摆事实的方法,清楚明白有条理地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口语是同儿童生活世界紧密联系的,打通语文课程与儿童生活的通道要用好课文这个鲜活的例子。
三、贴近作者
对读者而言,每一篇文字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会产生积极的阅读召唤。受心智水平和阅读经验的制约,学生往往会在不经意间从文本表面滑过去。王冕是作者热情歌颂的人物,因为他自学成才,品行高洁,坚守对人性的守护。阅读教就要带着学生走近作者,了解他塑造故事人物的生活时代背景,于文本中看似学生已知已能的地方,发现实质上未知未能的教学着力点。片段三:
师:读书非常重要。这个道理,这个古训,王冕的妈妈知道不知道呢?(生:知道。)不仅她知道。当时的老百姓是妇孺皆知啊。既然王冕的妈妈知道读书是那么重要,为什么不让自己的儿子在学堂继续读书呢?书上有一句话,妈妈是怎么说的呢?
出示:孩子呀,不是我要耽误你。这几年年成不好,只靠我做些针线活儿挣的这点钱,实在供不起你读书。如今只好让你到隔壁人家去放牛。
师:这句话是王冕妈妈对谁说的? 生:王冕。
师:是呀,王冕妈妈非常清楚,读书,特别是对一个男孩来说,非常非常重要。那是什么原因要自毁儿子的大好前程,让王冕回家不读书了呢? 生:收成不好。生:因为家境贫寒。
生:父亲去世早,没有了收入。师:也就是说他家里很穷。那问同学们了,他家里穷到什么地步呢?连孩子读书的钱都没有。„„
【反思】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因此,了解作者,了解时代背景,把准文脉,是阅读教学设计的前提之一。在这一环节教学中,教者不仅传递着作者与故事人物生活年代的文化信息:那时百姓生活艰难,唯有通过求学之路才能改变人生与家庭生活的命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点深入每个人的骨髓,自然王冕也需要通过读书改善自己的生活。当学生明白作者所反应的生活年代,明白“读书”的意义后,再引导学生紧紧围绕着读书的重要性展开讨论:读书这么重要,为什么妈妈不让王冕读书?思维碰撞的冲突,让学生逐渐感受王冕生活的贫穷,家徒四壁,食不果腹,吃了上顿没下顿,衣衫褴褛,用一个词概括就是“一贫如洗”,离开学堂对于王冕母亲和他本人来说都是迫于生活十分困窘的无奈之举,感受到小小年纪的王冕就能理解母亲的难处,更深层次地理解了王冕的孝顺。
四、贴近教者
教学《少年王冕》一课,一般教师们没有不抓住雨后荷花一段景色描写的,然而听起来味同嚼蜡,提不起学生朗读兴趣,熟记这段文字往往要花费好长时间。那,宋老师是如何创造性地解决此段教学的呢? 片段四:
师:王冕绘画的启蒙老师,非常非常厉害。她让一个从没画过画的孩子喜欢上了画画。她是谁呢?
生:大自然。
师:有没有更具体的说法。生:山下树木葱茏,山下„„ 师:这位老师经常出来吗?
生: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镶着白云。阳„„(出示)师:这位老师多美俊美啊。她头上戴的是什么? 生:天空中黑云边上镶着白云。师:身上?
生:山上雾气缭绕,岩石掩映;山下树木葱茏,青翠欲滴。树枝像水洗过一般,绿得尤其可爱。
师:脚下?
生: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师:那我们一起再来打量一下这位可爱的启蒙老师。她穿着色彩斑斓的服装,有哪些颜色呢? 生:有黑色的,白色的云,通红的湖水,青翠欲滴的树木,晶莹透亮的水珠。
师:其实,王冕面对的这位老师正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在这幅画上有哪些景色呢?画的上部景色有?——中间有?——下面有? 生:有黑云,白云。生:有雾气、岩石,树木。
生:有湖水,有荷花。
师:请把这幅画美美地读出来,开始吧。
师:挑战一下,她读的是一幅画,是挂在墙上的,谁能把画读活了? 一生声情并茂地朗读。(掌声四起)【反思】
宋老师从儿童的立场出发,先把大自然比作神奇的老师,让学生从文本中提取信息,感受这位老师的神秘,再感知这么美的老师就是一幅美丽的画,让学生从上到下把这幅画读美,读活,最后留在自己的心底。如此教学,由表及里,披文入境,步步深入。学生欣赏了雨后景色的美丽,体会了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感悟了环境描写的丰厚意蕴。矛盾说过:“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联系着人物思想和行动。”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可达到“辞以情发,寓情于景”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有自己教材解读和设计的能力,对文本的解读要有深度,有宽度,有高度,要对文本教育价值有深刻的认识,要了解更多有关的背景,要与时俱进敢于创新,要有创造性,有属于自己的教学。
一次次的听课中,我感受到了课改的鲜活,甚至对一个个执教者在课上所追求的花样、精彩的表演、乃至那非常动情的煽情我都很羡慕。因此,我在课堂上也尝试着去模仿、应用。可听了宋老师的课之后,我恍然大悟,课堂一定要“贴地而舞”,以一种动之以情、授之以趣的潜移默化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语言学习,使学生建立自己的话语系统,逐步学会用准确、流畅、连贯、富有感情的语言使自己的表达打动人,具有说服力,实现自己的言说意图。
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过“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我想我们的阅读教学也应“贴地而舞”。
第二篇:《少年王冕》说课
《少年王冕》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少年王冕》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24课。这是一篇选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用人物姓名为题的课文,重点讲了元末明初的画家、诗人王冕小时候,虽家境贫寒,从小替人家放牛,但仍不忘读书学习。他善于观察大自然的美好事物,刻苦学画,终于成为“画荷花的高手”,家境也逐渐好转。全文脉络分明,语言朴实无华,细读之下,感染力强,有内在的深刻的教育意义。根据国家教委颁布实施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各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的基本特征”为理论指导,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本着不仅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的原则;在教学时,紧扣《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将第二课时作为教学重点来说,并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对语言文字的揣摩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语言文字能力;在课堂交流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知识目标:扣住重点片断及语句,个性化地理解课文内容,深切感受王冕那种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以及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和孝顺母亲美好品德的影响,进而使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再一次得到净化与升华。
教学重点是:捕捉文中的重点句子及片断,把“母子对话”、“欣赏美景”当作重中之重,从中感悟少年王冕孝敬母亲、好学不倦的美好人格。
难点:课文比较长,如何删繁就简?怎么把握好“孝敬”与“好学”之间的平衡?怎么激发学生透过文字品出情意?这是我在课前所遇到的难题,权且作为教学难点。
注意点:这节语文课,事先提醒自己一定要注意:体现重中之重,体现学生自我的感悟和表达,通过个性化朗读来突出人物品德。教学准备:课件
二、说教学方法
在诸多的教育教学论著中都强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那如何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呢?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本课的教学任务,结合高年段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运用了以下几种教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情境式教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在一堂课的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上课伊始,预设了“看见图上很多好吃的,你会怎么做呢?”这一问题,让学生自由说说,紧接着引出王冕,从而简单介绍王冕,然后问少年时的王冕是怎样一个人呢?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这样的设计符合当代学生心理,大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为学习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2、自主式教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的权利。”在教学课文第二段时设计了学生自由品读“母子对话”,体会人物心情的自主式的教学方法,还进行分角色赛读。课堂通过这一形式一下就活跃起来了,真正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3、情感式教学法
在教学第4自然段时设计了情感式教学。首先让学生找到了体现王冕“孝敬母亲”和“勤奋好学”的品德,然后紧扣第4自然的重点字词,体会两个“舍不得”说明了什么?可能有的学生说:“‘舍不得吃’说明了孝敬母亲。”有的说:“‘舍不得花’说明了勤奋好学。”体验到了王冕的可贵品质后,教师根据学生生活实际,深挖教材的教育意义,让学生说说自己在“吃”和“花”两方面的情况,对照王冕,进而受到思想教育。这也符合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教育思想。
三、说学法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也不断加快。面临这样的社会,学生既需要知识,更需要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古人云:授人之鱼,只供一餐之需;而给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因此,教学生学会学习显得尤为重要。纵观整堂课,自始至终都渗透这一思想,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结合课文教学,在课堂上主要让学生学会以下学习方法:
1、读中悟情法
由语言文字材料构建成的文章都是富有感情的,人物是有血有肉的。从古到今,“读”一直是最基础的学习方法,因为课文的感情需要朗读去领悟,课文的感情需要朗读去表达。在本课教学中,突出“读”的训练,把“读”贯穿全文。采取了齐读、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赛读等多种形式,坚持让学生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自读自悟”,做到与作者心心相撞,情情相融。
首先由学生自由读,在读中找出体现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好学的品质。其次,在教学第二段、第四段时,采用齐读、指名读、分角色赛读,让学生在读中去体会王冕孝敬母亲和勤奋好学的品德。这样一读,不仅大大节省了教的时间,而且增加了学生自己读课文、体会文中思想感情的机会。
2、分析法
如课文中一句,王冕母亲让他去给人家放牛,他却说:“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是不是他不想在学堂里读书了?他为什么这样说?还有“王冕读了不少书,也明白了许多道理。”你认为他“明白了”哪些道理呢?这个时候学生可以大胆发言,各抒已见。
3、看图表达
幻灯片出示书上配图,请你仔细观察这幅插图,能否用一些好词佳句来描述你看到的美景吗? 学生:会说一些词:如,清香诱人,五彩斗艳、晶莹剔透„„(从各个角度,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受到“人在画图中”美的熏陶。)
四、教学程序设计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水果图。让学生自由说如果有很多好吃的在你面前你会怎么做呢?引导学生说出他们可能只想到自己,引出王冕,在联系生活实际中反思与少年王冕的差距,从而更深地感悟王冕孝敬母亲的品质,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境教学的目的也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的,这也是本环节设计的根据,从而为课文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2、品读课文。(1)、简介王冕。
(2)、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王冕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布置活动内容:自由读后,进行赛读。指导朗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有权利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和学习伙伴”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本环节的设计也是以此为理论依据的!)(3)、围绕中心,主动探究(教学第2、5自然段)教师出示重要句子:“母子对话”.哪些字词体现王冕的勤奋好学和孝敬母亲的品德? 指导朗读。(这一环节真正理解了课文内容,突出了教学重点。)(4)、按照时间顺序,多年后有很大不同。有什么不同?(5)、学习第5自然,朗读课文。
欣赏雨后美景,说说感受?并问这个时候你想怎么做呢?(可能学生会说背下来,画下来,抄下来等),让学生得到口语表达的训练。
3、课堂延伸
(1)、欣赏二十四孝图的两幅图。《卧冰求鲤》、《戏彩娱亲》 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人物的孝敬长辈的故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2)、联系实际,你喜欢王冕吗?喜欢他什么?今后我们该怎么做呢?
4、诵读与欣赏
选你喜欢的句子进行诵读。
以上就是《少年王冕》说课设计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第三篇:《少年王冕》评课稿
《少年王冕》评课稿
星期二,有幸聆听了杨华老师执教的《少年王冕》,杨老师和蔼可亲的教学语言,新颖的教学设计,敢于取舍的教法,让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听课心得。
一、理清顺序,明晰课文写作线索
揭示课题后,杨老师对孩子们说:“课文是用王冕的年龄串起了一条时间线索,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这些数字。”并指导孩子们把后两个数字转化成王冕的年龄,接着,让孩子们根据课文内容,将下面提纲按顺序填在横线上。最后告诉孩子们:课文从王冕七岁写起,直到十七八岁为止,时间跨度那么大,但交代清楚,结构完整,这都要归功于作者的精心安排、详略得当。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孩子们很快理清了课文的顺序,明晰了课文的时间线索,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
二、品词析句,感受王冕孝顺品质
整堂课,杨老师紧紧扣住“孝顺”展开教学,她先让孩子们默读课文找找表现王冕孝顺母亲的小事例,并引导孩子们用“王冕是个孝顺的孩子。他„„”这样总分的句式交流。在四个小事例中,杨老师并没有一一细讲,而是抓住重点段落,引导孩子们品读了母亲和王冕的一段对话。指导孩子们抓住“只”、“实在”、“只好”去感受母亲的无奈和家境的贫穷,指导孩子们走进王冕,去揣摩他的心理活动,明白了王冕很热爱读书,可是为了宽慰母亲,让母亲安心,不让母亲为难,所以才故意这样说的,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王冕的孝顺。
三、读写结合,培养孩子写作能力
崔峦曾说过:“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捕捉读写结合的训练点,架起读写结合的桥梁,从读到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在本堂课中,杨老师先让孩子们去品读王冕的孝顺,然后创设了一个情境“这天,秦家煮了些腌鱼腊肉„„”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去描写王冕的孝行。孩子们笔尖飞舞,几分钟后,杨老师请孩子们交流,孩子们想象了王冕是如何用荷叶把腌鱼腊肉包起来省给母亲吃的等细节。通过这一设计,不仅让孩子们更深刻地感受到王冕的孝顺,而且还提高了孩子们的写作能力。
四、作业延伸,激发孩子探究热情
教学最后,杨老师布置作业的环节也设计得非常巧妙。因为,本堂课重点品读了王冕的孝顺,而他的勤奋好学等特点并没有学习,所以,在布置作业这一环节,杨老师让孩子们用上先总起,后说具体事例的方法,去向家长或同学交流王冕的其它品质。这一设计,不仅让孩子们学会了交流人物形象的方法,而且还培养了孩子们的自学能力,激发了孩子们深入探究人物形象的热情。
第四篇:少年王冕说课
少年王冕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二课《少年王冕》这篇课文写了少年王冕家境贫寒,从小替人放牛,但仍不忘读书。刻苦学画,终于成为画荷高手的故事。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五年级学生有较强的识字能力,能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根据课标要求和我本人对教材的理解,依据“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学会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朗读课文、品读语言,正确把握课文内容。
3、体会王冕勤奋好学的精神和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依据教学目标,我认为本课应突出的重点是:体会王冕勤奋好学的精神和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难点是:从王冕身上理解良好的品德和刻苦学习的精神是一个人成才的基础。
《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诵读体验的方法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还将指导学生采用圈圈点点画画、作批注、小组合作探究等方法等来感受理解课文内容。
为了直观清晰的展示教学内容,我还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本课我准备用2个课时,下面我来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 整节课我共设计了5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开课伊始,我会用谈话的方式导入新课“周末回到家看到好多好吃的,你会怎么办?”让学生自由说说,引出王冕,从而引入新课。
这样导课符合当代学生心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为学习课文做好了铺垫。第二还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我会让学生充分的读书,同时把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做出标记。而后大屏幕出示生字新词,请同学起来读,起来解释,扫清阅读障碍。
在学会生字词的基础上,请同学起来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
什么内容?
我还会鼓励学生质疑,以便在教学中,融入学生的见解,顺学而导。这一环节,旨在扫清阅读障碍,初步把握课文基本内容,为精读课文做好铺垫。第三环节:精读细品,潜心会文
这一环节我的教学思路是这样的,首先是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自读自悟,之后交流感悟,在感悟的基础上,再适时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在明确了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我会让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同时设计这样的问题: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词语和句子?画出来读一读,小组合作议一议,并做好批注,说明喜欢的理由。
然后组织交流,交流中我会引导学生特别注意以下内容:
1、王冕家境贫寒,当母亲说供不起他读书时,王冕是怎样说的?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课文中还有哪些语句能表现出王冕的这种品质?引导学生抓住:“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舍不得吃,包了回家孝敬母亲。”“买些好东西孝敬母亲”等词句,引导学生感悟王冕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2、王冕为什么能够发现雨后美景?他又是怎样学画的?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引导学生抓住:“王冕读了不少书,也明白了许多道理”“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己画几笔?”“起初画得不好,三个月之后便大有长进”“王冕的荷花越画越好”等句子,引导学生感悟王冕勤奋好学的精神,她的自信与毅力。
3、第五自然段描写了雨后美景,你能不能说说雨后景色美在哪?作者运用哪些方法来写这段美景的?让学生探究本段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抓住“红”“青”“紫”“绿”“黑”“白”,使其感悟画面中色彩的丰富饱满。抓住对“山下的树木”“树枝”“湖里的荷花”的描写,使其体会景物的错落有致,抓住“镶”“透”“洗”,使其体会动词的准确运用。
在感悟的同时,我还会引领学生采用个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形式,适时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这一环节的设计,遵循了《课标》中:“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要求。使学生在读、思、议、悟中,实现与文本、作者之间的心灵对话,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
第四环节:总结全文 升华感情
同学们课文已经学完,从王冕身上你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升华感情。最后大屏幕出示:良好的品德和刻苦学习的精神是一个人成才的基础。在齐读声中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这样创设教学中学生情绪的共振效应,使文情、己情浑然一体,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心灵的升华。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实践积累
作业是教学环节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它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又可以拓展教学内容。
所以,我设置的
必做作业:请同学们仿照第五自然段对于后美景的描写,选做作业:阅读《儒林外史》,熟读其中一两个故事,并讲一讲,相信你对历史会有更深的了解。
选做作业的布置,可以更好的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板书又被称为“微型教案”。通过板书,学生可以一目了然的把握课文
内容,下面我把我的板书写在黑板上,请各位评委老师过目:
孝顺
少年王冕
刻苦
以上就是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不当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指正。谢谢!
第五篇:少年王冕
少年王冕教学设计 建湖县实验小学 吴仲华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王冕与母亲的对话,想象他的神态,语调和心理。
2、扣住重点片断及语句,个性化地理解课文内容,深切感受王冕那种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以及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3、在情意上,不仅感受王冕身上的优良品质,并发自内心地受到震撼和鼓舞。引发对王冕进行深入探究的好奇心,更好地自觉亲近名著。
【教学重难点】通过重点语句的品析,感受王冕勤奋好学、孝敬长辈的优秀品质。
【教学步骤】
一、情景导入
有一首诗最为动人,它那就是少年 有一段人生最为精彩,它那就是少年 有一道风景最为亮丽,它那还是少年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少年王冕》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少年王冕留给你什么印象?孝敬母亲 刻苦学习我们还理清了文章的层次
七岁 靠母读书
十岁 辍学放牛
十三四岁 学画荷花
十七八岁 学有所成 文中详写了“辍学放牛、学画荷花”
二、感知体验
“辍学放牛”-----感受王冕的孝心和好学之心。
师:我们首先来研读文中“辍学放牛”的一段。也就是2-4节,出现了几个人物? 生:母亲、王冕和秦家人
师:在上次作文课上,我们学了一些刻画人物的方法,还记得吗? 生:语言、动作、心理、神态〃〃〃
师:那2-4小节,怎么刻画人物的?举例说说
生:语言(王冕)(母亲)(秦家人)生:神态(母亲)动作(母亲)师:我们要读2、3自然段,怎样读呢?
我们首先商量一下读的方式,读书的方式形式多样,有默读、有轻声读、有分角色读、有齐读〃〃〃你来选择 生:分角色读
师:好,等一等,我们还要商量一下读书的语气,我们要想走进人物内心世界,首先要揣摩一下文字背后的情感,我们先来揣摩母亲的心情: 生:母亲当时的心情是难过、无奈、愧疚、伤心〃〃〃〃〃〃
“这几年的年成不好”她的日子有多么苦。
“这点钱”和“这些钱”有什么区别?钱实在太少了!
去掉“实在”这个词行不行?(母亲用她柔弱的肩膀承担起整个家庭的重担,她真的是无能为力了!)
师: 母亲的话不长,但却字字含泪,句句辛酸。
母亲不是狠心要儿子回家来挣钱,她也实在是无可奈何。生:母亲当时的心情是难过、无奈、愧疚、伤心〃〃〃〃〃〃 师:王冕呢? 生:王冕的话语气应故作轻松、愉快〃〃他真不想读书了?他能对母亲说实话吗?
如果请你们来当一回王冕,你会怎么跟母亲说?请你读出来。(语气不能高兴也不能难过,要不急不缓)师:听了你的朗读让老师仿佛看到了一个懂事、孝顺的王冕。师:秦家人该读出什么语气呢? 生:同情
师:除了三个人的语言,还有人物的什么描写 生:动作和神情
师:具体说说该怎样读呢? 生:“理理衣服”、“含着眼泪”读出母亲心中万般无奈、不舍和疼爱
虽然秦家待王冕不薄(每天供应两顿饭,早上还给两个点心钱),但是母亲还是非常舍不得王冕
师:好,我们商量好了读书的方式,也揣摩到了读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所蕴含的情感,那我们就开始吧
生 XXX 来读母亲的语言 XXX来读小王冕的语言 XXX读亲家人的 XXX读旁白 师:少年王冕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板书:孝敬母亲 勤奋好学)师:继续默读第四自然段,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并说说自己读文的感悟
陪同(陪伴)孝顺(孝敬)
积累(积攒)抽空(偷空)
所填词语主要从两方面写王冕1 2 这两方面都是他成才的重要基础师:还能找出能表现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好学的语句
“腌鱼腊肉”对王冕来说是——
美味佳肴 山珍海味
“总”说明了什么?王冕的行动更说明了他是个懂事孝顺,勤奋好学的孩子。师:舍不得吃好的,为的是都留给母亲;舍不得花钱,为的是学习!
同学们,让我们齐声朗读来赞美王冕吧
三、对话探究
“学画荷花”-----体会王冕的孝心和好学之心。
师过渡: 王冕放牛读书两不误,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这句话在第五节起()过渡作用。
那第二节,从7岁写到10岁是用那句话过渡的?
生:“眼看三个年头过去了,王冕已经十岁了。”
师:这两个过渡句都是说时间的流逝。那前面的两个词语能倒一下吗? 生:不能,“眼看”说明他们的生活过得很艰难,过得很慢。
“不知不觉”说明边放牛边看书的日子很快乐,师:是啊,书让王冕忘却了劳累、寒冷、饥饿,书让王冕懂得了很多道理。
王冕后来成为元代有名的画家和诗人。可是你们知道吗, 王冕能学画也是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5、6两小节,看看是什么原因促使王冕去刻苦学画的? 生:原因:雨后的美景。
师: 我们先来看看王冕看到一幅怎样的美景? 指名朗读,出示: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镶着白云。……
师:读了这段文字,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概括一下你的感受吗? 生: 美不胜收,心旷神怡,绚丽多彩,生机勃勃,赏心悦目……
师:有人说,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相信同学们都有一双雪亮的眼睛,下面我们就随王冕一道从不同的角度来欣赏这美景。
请你能把眼前的景色美美地读一读。出示: A 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云边上镶着()云。阳光透出来了,照得湖水()。山上雾气缭绕,岩石掩映;山下树木葱茏,()欲滴。树枝像水洗过一般,()得尤其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
色彩丰富
B
一阵大雨过后,()黑云边上镶着白云。阳光透出来了,照得湖水通红。()雾气缭绕,岩石掩映;()树木葱茏,青翠欲滴。树枝像水洗过一般,绿得尤其可爱。()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
错落有致
(作者按从上往下的顺序把这么多美景展现在我们面前)C 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着白云。阳光()出来了,()得湖水通红。山上雾气缭绕,岩石掩映;山下树木葱茏,青翠欲()。树枝像水()过一般,绿得尤其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
动态十足
(1图镶
透)
D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镶着白云。阳光透出来了,照得湖水通红。山上(),();山下(),()。树枝像水洗过一般,绿得尤其()。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荷叶上水珠()。
各具特色
(5图)(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记住这些美景,请欣赏)
师:雨后景色美在那儿?
色彩丰富
错落有致
动态十足
各具特色
师:雨后美景不仅让王冕看的入了迷,而且也深深的吸引了我们同学,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这段文字。准备背诵 师:看图试着背诵 准备好了吗?(图、音乐)对照一下自己背得怎样?
引读:沉醉于美景中的王冕产生了怎样的想法:
出示: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己画几笔?
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改成陈述句
(天下没有学不会的事情,我可以动几笔画下来)师:这使我想到一句名言:(教师引到学生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
师:从这句话中让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王冕? 生:一个自信的王冕
师:读出王冕的自信(读他的所想)
师:这雨后的美景年年出现,为什么这次却能深深的吸引王冕,使他产生学画的念头呢? 生:这与多年读书,明白许多道理有关,学到了更多知识,提高了欣赏能力、审美能力。
师:读出这句话“王冕读了不少书,明白了许多道理。” 师:她懂得的道理有:
生:大自然的美丽、学会了观察和欣赏大自然、他懂得了人要有自信心 师:在以后的日子里,王冕是如何来学画荷花的呢? 教师引读课文第六小节
生:起初画得不好,三个月之后,便大有长进,那荷花的精神、形态、颜色,没有一处不像真的。
师:那荷花画得简直栩栩如生,你知道王冕在这三个月里付出了多大的辛苦吗?
想一想,写一写,说一说: a.王冕白天边放牛边观察荷花,晚上他(。)
b.当放牛的小伙伴来找王冕玩时,他却说:“(。)”
c.走进王冕的卧室,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
d.()。
师: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师:他已经成为诸暨一带画荷花的高手,大家都争先恐后拿钱来买。
师:王冕得了钱以后仍然不忘孝敬母亲,买东西给母亲,还带着母亲出去走一走。春光明媚的时候,王冕就用一辆牛车载着母亲,到村上湖边走走。母亲心里十分欢喜。
(1)理解“欢喜”
(2)母亲心里为什么而高兴?
四、建构生成
1王冕不仅荷花画得好,他一生喜欢梅花,墨梅也画得活灵活现(图)
他被誉为“画梅圣手” 他还写诗呢?(出示《墨梅》《白梅》)齐读
欣赏书法作品《墨梅》《白梅》 那么成年后的王冕还会有哪些有意思的事发生呢? 老师推荐大家阅读《儒林外史》第一回,你肯定会有更大收获。这节课我们抓住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认识了一个懂事孝顺的王冕,还和他一起欣赏了雨后美景,体会了王冕的刻苦学习。少年如花,给人美的遐想,少年如歌,唱出人生的梦想,老师希望正值少年的你们从少年王冕身上受到震撼和启示,既成才又成人。
教学反思:我注重对词语的教学,将词语放在语境中出现,让学生听说。我想这样可以让学生理解着记忆,而且还可以读课文初步熟悉,又自然而然的将学生领进课文中。在解读课文的教学中,有意的给学生指导写作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写文章时应该注意详略,在确定好重点后可以从语言,动作等方面着手写。我想这让学生有了文本之外的收获。其实每篇课文就是一篇很好的范文,从中渗透一些写作的、方法,应该比一直叮嘱的好。而且可以和阅读教学联系起来,阅读教学特别要做到听说读写,里面的每一块都是有助于学生写作的。就拿说来说把,学生的讲话其实也是在作文,只是用语言表达了出来。在课堂上还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说话机会,不能一味的教师讲解,让学生能根据课堂中的一些情境练习说话。哪怕只是一句,只要学生肯说,老师就要认真听,认真修改,那么久而久之,学生不仅能提高作文水平,还能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充分让学生有了锻炼。那作文的题材都源于生活,所以要让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