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王素英
《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单位:永年区第十三中学 姓名:王素英 电话:***
(一)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对该课的要求为:知道改革开放在我国新时期党的重要决策,了解它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二)教材分析
该课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处于历史上的重要一环、在整个我国现代史中属于最重要的内容,搞不懂该课的历史地位,以后的学习将无法连续,所以该课很重要。
(三)学生分析
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不太好两极分化严重。
2.学生现在存在的学习问题是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历史事件的连续性把握不好。3.现在学生的学习需要是培养他们的学习历史知识的思路和方法,改变他们依赖标准答案的心理。
(四)教学具体安排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指导学生看图使学生明确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树立为祖国做贡献的人生理想;通过了解国企改革情况,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通过对多种所有制经济的认识,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三、教法: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尝试教学法、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课前尝试:
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什么会议?它做出了哪些重大决议?
2、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也许是历史的巧合,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这一天,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发生了这样的一幕历史。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引入学习主题)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播放小岗村村民承包土地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性地了解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先从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始的历史。
2、视频展示凤阳县改革前后的资料
一、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人民公社时期安徽凤阳的一段花鼓词
二、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迈出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行于凤阳民间的花鼓词
3、第一次尝试:
同是凤阳这个地方,为什么改革前后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引导学生看课本42页小字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前后桌四人小组互相讨论。)
教师总结:
人民公社时期,农民集中劳动,吃大锅饭,生产积极性不高,所以出现了第一段材料中所说的情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所以发生了第二段材料中所说的这种变化。
4、教学过渡:
当农村经济改革初见成效,乡镇企业遍地开花的时候,城市中,国有企业却面临着如何突破的僵局。
(二)国有企业的改革
1、视频展示海尔集团历史变迁的图文资料
材料: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2、二次尝试:
这番话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生产经营局面?这种局面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引导学生阅读教材45页小字部分,请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总结。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论从史出,从而使历史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形成学生内在的品质,实现了历史课学习的常态化。)学生依据教材总结: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的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里,企业没有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各方面积极性不高,企业没有活力。
教师总结;
二十多年来,海尔集团由一个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2009年全球营业额1243亿元,利润34.9亿元的中国第一品牌,并在全世界获得越来越高的美誉度。
3、第三次尝试: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主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引导学生看课本45页国有企业改革的有关内容。)
学生依据教材总结:
(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2)、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提高了各方面的积极性。过渡:为了深化改革,国家还进行了对外开放。接下来我们讲讲对方开放的情况。
(三)、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1、展示图片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2、第四次尝试:
(1)、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的是什么?(2)、你知道那位老人是谁吗?(3)、这位老人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43页的内容并用视频展示早期对外开放示意图让学生在图中找到1980年开放的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增设的海南经济特区)
(4)、这个圈后来是怎样扩大的?
(引导学生读课文读图,请3位学生到大屏幕前指出早期对外开放示意图中: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位置,提高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
3、使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构建时空概念,树立历史的空间感,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直观了解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4、视频展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深圳、上海浦东开发区迅速崛起的图文资料,让学
生感受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的巨大变化,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作用。
六、小结
改 革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开 放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开放的格局
七、板书设计
1.农村: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对内改革
2.城市: 国有企业经营责任制
改革开放 1.经济特区
对外开放 2.沿海开放城市
3.沿海经济开放区 4.内地
八、布置作业:活动与探究
九、教学反思
《改革开放》这节课,我在备课时搜集了大量资料,也学习借鉴了别人课件中的一些亮点,课件制作紧紧围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的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三个学习主题,课件容量较大,环节较齐备。在教学中通过预设问题,借助多媒体音频、视频、图片、文字资料,让学生感知改革开放的宏大历史场景,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三个教学主题的问题预设有层次有梯度,兼顾学困生,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和发展。课程总体设计结构合理,注重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实施,课堂气氛轻松和谐教学效果良好。
第二篇:教学设计王小英
《小兔请客》教学设计
马额中心校:王小英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意识,也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加法、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教材分析:
本单元与第一单元、第六单元一起构成了本册教材中“加减法”的学习内容。“小兔请客”的教学内容是100以内的整十数加减法,是本册教材计算教学的起始,也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它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和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小兔请客”的童话故事,创设加减法的具体情境,从中引出问题:①一共有多少个果子?②草地上还剩下多少个果子?然后让学生用小棒代替果子摆一摆,帮助学生建立加减法的表象,最后鼓励学生列出抽象的算式,再让学生尝试解答。通过交流,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同时结合算式引导学生认识加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本单元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把计算教学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学情分析:
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20以内数的计算掌握较好。根据我课前的了解,大部分学生已经会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对于看图提问题和解决问题,部分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但数学语言的准确性仍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都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教学设计:
一、快乐复习
师:亲爱的孩子们,上课前我们先来一场快乐比赛,好吗?(好)分6个小组进行,答的又对又快的加一颗星。
(多媒体显示)2个十是()3个十是()
5个十是()90里面有()个十
70里面有()个十 40里面有()个十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数的组成,为学生学习整十数的加减法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你们的表现老师非常满意,看,老师把谁带来了(出示小白兔图片)。今天啊正好是小白兔的生日,一大早,它就到果园里去摘了好多新鲜的果子,想邀请好朋友一起来庆祝生日。板书课题:小兔请客
设计意图:师生情感接触,正确灵活地运用情境教学,使学生融入想象中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
(1)师:(多媒体出示主题图1)这就是生日会现场,请孩子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小白兔先端来3盘果子,又端来2盘果子,每盘10个果子。
(2)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1:一共有几个盘子?
生2:一共有多少个果子?(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一共有多少个果子?)
(3)师:孩子们提的问题都不错。(面向小白兔图片)“小兔子,如果我们解决了‘一共有多少个果子’能否让咱们也去参加你的生日party呢?”“好啊!”
师:来吧,孩子们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果子”,怎样列算式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0+30=或30+20=)
师:30+2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计算的?(先想想,然后把你的算法告诉你的同桌,有困难的孩子也可以用小棒摆一摆,用计数器拨一拨,比比谁的方法最妙,开始吧!)(学生活动,师巡视)
师:谁愿意大声地说出你的计算方法吗?
生1:我是用小棒摆的,先摆2捆小棒,再摆3捆小棒,合起来就是5捆小棒,也就是50根小棒,所以20+30=50。(学生边说边上台演示)
师:谢谢,你的动手能力真不错,30+20是摆出来的,我们就叫它“聪聪算法”吧!
生2:我是用计数器拨的,(能上台来演示给我们看吗?)我先拨2颗珠子,再拨3颗珠子,合起来就是5颗珠子表示50,所以20+30=50.(学生边说边演示)
师:这也是个不错的方法。还有吗?
生3:因为3+2=5,所以30+20=50
师:这是XX同学想出来的,我们就叫它“X氏算法”吧!
生4:我是这样算的,30里面又3个十,20里面又2个十,3个十加2个十是5个十,就是50。
师::掌声响起来,你真是个数学小天才。谁听明白了这种方法?你能说说吗?(请学生起来说)
(4)师:原来30+20可以这样计算,板书:30+20=50(个)你学会了吗?请你在老师发给你的口算卡上快速算出这三道题。(学生独立完成)
师:谁能告诉我20+40=(你是怎样算的?)30+50= 10+20=(直接说结果)
(5)加法算式个部分名称
师:孩子们,老师想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咱们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加法算式里的三个数字宝宝也有名字,想知道吗?“相加的两个数叫加数,结果叫和”(师边说边板书 加数+加数=和)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计算时学生思考的角度和方法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充分理解这些差异,并为学生提供交流各自想法的机会,通过交流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 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能力都得到发展。
2、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
师:小白兔可大方了,小兔子一共端来50个果子,可是„„(课件出示情境图2)小刺猬为了让大家高兴,想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说着来了一个前滚翻,把一盘果子都黏在身上带走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1)师:聪明的你们,根据故事和画面你又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原来有50个果子,小刺猬带走了10个,请问,还剩多少个果子?(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还剩多少个果子?)
(2)师:还剩多少个果子?你打算怎样解决,请把你的算式和结果写在口算卡上,并想想你是怎样算的,在小组内说一说。
(3)汇报
师:你愿意把你的解决方法和我们一起分享吗?
生:50—10=40(个)(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师:你是怎样想的?(5个十减1个十是4个十,就是40)
(4)及时练习
师:你们能干吗?那我们分男女生比比谁算得快
(师出示口算卡片)70-20= 80-30= 60-40= 90-50=
(5)减法算式里个部分的名称
师:老师真是难分胜负。孩子们,加法算式里三个数宝宝都有名字了,减法算式里的三个数宝宝当然也有啊!减号前面的是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是减数,结果是差(师边说边板书:被减数-减数=差)设计意图:在学生以探索出加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很容易由加法类推到减法,由此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三、揭示课题,教师小结
师:今天表现真棒,请孩子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每个算式的数字,你发现了什么?
生:每个数个位上都是0
师:是的,像这样的数就是整十数,今天我们就学习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边说边板书)还认识了加减法算式里各部分的名称。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开火车计算 师:孩子们,问题解决了,我们就乘小火车去小白兔的家参加生日party吧!(课件显示)咦,火车怎么不走了,(有问题)哦,原来还有问题要解决呢!想去就快快行动起来吧!(学生开火车)
2、帮鸡妈妈找孩子
师:生日party结束后,鸡妈妈回到家找不找自己的孩子了,可着急了,你能根据鸡妈妈身上的号码帮它找回自己的孩子吗?(能)
请小朋友们翻开数学书50页自己完成第4小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口答,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3、看图列式(练一练第1题)
师:淘气和笑笑也给我们出了两道题,咱们一起去看看吧!先让学生说说两幅图的意思,再列式计算出得数。(注意引导学生两幅图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练习题的设计既巩固了新知,又使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提高,培养了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得高兴吗?你学会了什么?
五、板书
小兔请客(整十数加减法)
30+20=50(个)50-10=40(个)
加 加 和 被 减 差
数 数 减 数 数
《小兔请客》教学反思
王 小 英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把计算教学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情境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本节课我通过“小兔请客”的情境,分别创设加减法的具体情境,从中引出两个要研究的问题:①一共有多少个果子?②还剩下多少个果子?学生基本上都能列出正确的算式,然后再让学生交流用自己的计算方法来计算这两道题(用计数器、摆小棒等等)。通过交流,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同时结合算式引导学生认识加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最后分组进行巩固练习,练习题目也由浅入深。
在本节课当中还存在不足的方面:
1、教师的语速较快,应具有亲切感,让学生更贴近你,这方面有待加强。
2、在教学过程中,叫学生上来演示计算过程时我没注意引导学生应该:会说又会算。而我只是叫学生演示,没加强到她们的说话能力,都是教师说得多,学生说得少。
3、叫学生出来列式计算时,应该提醒学生认真书写,有些学生的字体马马虎虎的,现在一年级正是要加强书写能力,好习惯都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
第三篇:《水》教学设计王存英
27、水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通过课文具体的语段,感受‚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感悟作者具体生动的描述。
3.原是缺水之苦,而作者却具体生动地描述了水给村里人带来了快乐,体会这种写的好处。4.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水的珍贵,激发珍惜水资源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体验缺水时村子里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及为我们村里人带来的欢乐,教育学生不忘缺水之艰难,珍惜水资源。
【教学准备】有关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知识。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研究文章中心,初知珍贵。(预学)
1、板书课题。提问:见到‚水‛这样的题目,通常我们认为它会写些什么?而这篇课文又是写‚水‛的什么?
2、浏览课文,交流:本文写人们珍惜水而表现了水的珍贵。
二、再读课文,理清层次,整体把握水的珍贵。(预学)
1.轻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水的珍贵的?
2.文章先总体写水的珍贵,后具体写人们怎样珍惜水的,全文可以分为几段?
三、精读课文,体会水的珍贵。(互学)
1.学习第一段。
(1)‚珍惜‛是什么意思?画出第一段中写水珍贵(或者是说水缺乏)的句子。
(2)交流、逐句引导理解。(小组合作)
①我们一个村子的人……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
②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③你是怎么理解‚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这句话的。
(3)再读全段,反复感受水的缺乏,体会水的珍贵。
2.学习第二段。(小组合作)
(1)默读该段,找出写‚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的句子。哪些句子描写出那里因缺水而过得很苦。
(2)相互交流所选择的句子,说说理由。着重理解:
①‚家家户户都建有水窖……很长一段时间使用。‛
②‚只有在下雨日子里……洗上一回澡。‛
③‚在雨中奔跑踊跃……吃来自天空的水。‛(你读出了孩子们洗澡时怎样的心情?假如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个,你会怎样表现你的欢欣愉悦?为什么会这样呢?)
(4)学习‚先是……然后……、只有……才……‛的用法。(5)朗读体会。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预学)
1、自读课文,你从哪里地方感受到这儿的‚苦‛?
2、交流。重点研究:‚母亲用一把大锁锁住了水窖……打开的那一刻的到来。‛ ①齐读这句子。②说说自己的理解。
二、学习第四、五自然段。(预学)
1、默读,思考:这两个自然段写的什么事?
2、用‚▲‛标出第四自然段中妈妈的动作。从这些动作中你体会到什么? 思考:如果你是四兄弟中的一员,此时此刻,你的心中是怎样的感受?你从哪里感受到的?你能读一读吗?
3、仔细阅读第五自然段,讨论这一自然写的是什么:是写妈妈给我们洗澡的本领高,还是写别的什么?
三、学习第六自然段。(预学)
1、轻轻读课文,想一想:‚这是我至今为止唯一听到的将‘渴’说成是‘饿’的话。‛是什么意思?
2、小组内说一说。再集体交流。(‚渴‛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缺水,而‚饿‛表现出极度的缺水。)
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五、总结、拓展延伸。
1、给村里人带来了‚苦‛,可作者却具体生动地描述水给村里人带来的‚乐‛。体会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愈是写用雨水‚洗澡‛的痛快,愈反衬出平时不能‚洗澡‛的痛苦,愈是写‚一勺水‛洗一次‚淋浴‛的舒服,愈反衬出平时无水‚淋浴‛的难受。在这种‚乐‛中,饱含着因缺水带来的‚苦涩‛,这样更能深刻体会到水的珍贵。)
2、简介、交流有关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知识。
3、说一说:你打算怎样珍惜水资源?(展示)
【作业设计】(展示)
1、设计两条节约用水的宣传语。
2、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学了本课的感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7、水
雨中洗澡痛快
水最珍贵的东西
一勺水洗澡舒服
第四篇:王素珍圆柱体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32—34页。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经历认识圆柱体积,探索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及简单应用的过程。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圆柱体积公式,能计算圆柱的体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探索圆柱体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圆柱体积公式,能计算圆柱的体积。教学难点: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及简单应用。教具准备:两个不易直观比较体积大小的圆柱桶,探索体积的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 “亮亮和爷爷过生日”的情境图。学生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想到了哪些问题? 2.学生观察思考后回答。
生:亮亮和爷爷的生日蛋糕都是圆柱形的。
生:生日蛋糕大,就是蛋糕的体积大;生日蛋糕小,就是蛋糕的体积小。
3.出示两个圆柱体,学生观察、猜想。
师:同学们这两个圆柱体,哪个大些?(说出理由)生:我认为第一个大一些。生:我认为第二个大些。生:要是能算出体积就好了?
师:是啊,有时我们观察到的大小不一定准确,我们还是通过计算比较大小更准确些。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圆柱的体积” 3.揭示并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激趣,通过观察让学生对圆柱体体积有了初步的认识,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又为学生探索新知做好准备。)
二、合作探究
(一)引导回忆
1.设疑:看到课题你能想到哪些有关数学知识?你还想知道什么数学知识? 2.学生回忆后回答。
3.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适当的板书。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生:我还想知道怎样求圆柱体积的大小?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得很扎实,那么怎样才能知道一个物体的体积有多大呢?现在我们就共同研究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就知识积极思考,形成任务驱动的探究氛围。
(二)推导、论证“圆柱的体积” 1.引发思考猜想
师:我们以前学过学过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我们知道了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那么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呢?请同学们猜想一下。
生:我们是不是象学过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一样用“底面积×高”呢?
师:同学猜想的很有道理。
师:再回顾我们以前探索圆面积公式时是把圆转化成哪种图形来计算的?(课件演示:圆面积公式的推导)生: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方法把圆柱体转化为已经学过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推导出圆柱体体积。2.师生合作推导验证
教师用课件演示,学生观察思考。
师:把圆柱体平均分成16份、32份„„同样可以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请同学们观察两次等份的异同。学生观察思考后回答
生:相同点是都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生:不同点是等分的份数不同,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3.同学们观察很仔细,请你们想想,拼成的近似长方体和圆柱体有什么关系?你发现了什么?
4.小组同学讨论后汇报结果,同时板书。
生:(1)把圆柱拼成长方体后,形状变了,体积不变。
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圆柱的体积
(2)拼成的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高就是圆柱的高。
师:(1)配合回答,演示课件,闪烁相应的部位,并板书相应的内容。
板书: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V=Sh
师:让学生书空,再次让学生巩固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设计意图:再探究圆柱体积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结论的稳定性。三、出示例题:一根圆柱形的木料,底面积是320平方厘米,高是1.8米。这根木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1.学生读题试算。2.集体订正。
四、应用与拓展
1.完成教材第34“试一试”。(1)学生仔细看图,明确题意。(2)学生自主完成后,全班交流。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附: 板书
圆柱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柱的体 积 =底面积×高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体现了:
一、利用迁移规律引入新课,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二、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猜想、论证,调动学生多种感观参与学习;
三、正确处理两主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学生学习的参与过程及知识的获取过程,学生积极性高,学习效果好,达到预期效果。不足之处学生讨论时间控制太少,课后作业 个别学生还是对公式不会灵活应用。
第五篇:李素英三八红旗手材料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 “三八”红旗手材料 石鼓区草后街小学
李素英
在教育这片“净土”上,我辛勤耕耘了24年。作为一名为孩子们服务的普普通通的党员教师,工作中我没有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也没有催人泪下的动人故事,我只是以平常心做着平常事,把爱的阳光洒向教育事业,洒向我的每一个学生。每一天,我都那么地忙碌而充实,因为我的心中装满了学生。领导的信任和器重,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家长的寄托和厚望,令我坚守三尺讲台,辛勤耕耘,开拓创新,默默奉献。24年如一日,我默默实践着心中的誓言——要以教师为职业、以教育为事业,不能虚度一天光阴。
作为学校的语文骨干教师,我能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注意研究和把握语文教学改革动向,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能虚心地向富有经验的同行学习,同时自己也认真钻研,精益求精,每次教学之前,都认真钻研教材,吃懂、吃透教材,精心备好每一节课。通过外出听课、观摩,网上研修,订阅《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等教科研杂志,不断充实自己。尝试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快乐地学,学得快乐,教学效果良好,受到了领导、家长、学生的好评。
作为一名干了二十余年的班主任,我深知这份工作的辛苦与琐碎,有时还不被人理解。然而这份工作又是愉快的、崇高的。这份愉悦与崇高来自学生特有的淳朴与真诚所带给我的感动。这份感动如蒙蒙细雨,湿漉漉地滋润种子的梦境,又如融融春意,暖洋洋地慰籍着心灵,让我由衷地喜欢班主任工作。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做到了“爱” 和“严”两个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尤其是班主任,真心去爱学生就会时时牵挂他们,真爱学生就不会厌烦学生,无论他们多么淘气,曾给你带来多大的麻烦。我所在的草后街小学学校地儿小,学生也少。我现在所教的这个班,一大半的孩子是进城务工的子弟,家庭困难的较多,问题学生也多。符焱同学五岁丧父,母亲带着他和弟弟离开衡南县鸡笼镇来衡阳靠打零工维持生活。上学期,他不幸动了疝气手术,给本不宽裕的家庭带来了一丝阴霾,医生嘱咐他不能多动,本来性格内向的他因此更沉默了。当市妇幼中心寻找并帮助有困难的“童缘好孩子”时,我毫不犹豫地推荐了他,还让他和本班的其他七位同学一起参加衡阳市“幸福衡阳 美丽童行”2013年未成年人生态道德知识竞赛,当看到他双手捧着晶亮的三等奖的水晶杯,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时,我也由衷地笑了。学生小鹏母亲一生下他就去世了,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是奶奶一手将他带大的。为了让他接受好一点的教育,祖孙俩在城里租房子住。奶奶把他当命根。由于单亲家庭结构的残缺,小鹏不太喜欢与人说自己的家庭,心态略显畸形。奶奶的溺爱,性格的孤僻,让他跟班上的其他同学格格不入。根据小鹏的情况,我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几条措施:为他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常与小鹏的奶奶联系;多与他交流,逐步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帮助他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当他遇到困难时,及时地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解决困难,把我的爱心、热心、诚心、耐心多给予小鹏。有时给他补缺补差,让他知道老师很重视他的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小鹏的学习、纪律、行为习惯方面都有了一些进步,更让我欣喜的是他与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平时,他喜欢跟在我身后,老师长老师短地说这说那的,快活得像一只小麻雀。教师节还自制贺卡送给我。看到小鹏这么开心这么自信,我也欣慰不已呀。
平时,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所带的班级实行的是以“法”治班,将日常行为规范明确化、细致化、规则化,使养成好习惯的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我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踊跃参加各级各类活动:学校舞蹈队的十六名孩子中有十二名是我班的,她们表演的舞蹈《呢啰哪嘞》获得了区艺术节一等奖,廖颖同学的独舞《快乐恰恰》也获得了一等奖,我也因此获得了区教文体局的“优秀指导教师”的称号;学校体育队的大部分孩子是我班的学生,虽然他们的年龄小,个儿低,但他们能刻苦训练,努力为学校争光,陈俊驰等七位同学被评为校“优秀运动员”;谢恒斌同学被评为区教文体局的“阅读之星”;陈雯桂同学荣获区教文体局“诚信之星”的称号;胡艺镪、周丹娜等八位同学参加衡阳市“幸福衡阳 美丽童行”2013年未成年人生态道德知识竞赛荣获三等奖;许雯、胡恬靓等同学经常参加区教文体局举办的书法、美术比赛,她们为我班出的黑板报常常获得学校的一等奖。在这些活动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参与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们的综合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学校每周的十好百分评比中,我所带的班级经常获得流动红旗,多次被评为校“优秀班集体”。我现在所带的5(1)班被评为区教文体局的“诚信班级”。我写的教案、论文多次获奖。本人被评为区教文体局2013的“优秀班主任”。这些成绩的取得让我开心也让我汗颜。这些成绩的取得更催我奋进,引我向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师任重而道远,而我只是千万教师中最普通的一名。虽然平凡,我的脊梁却支撑着祖国的未来;虽然清贫,我的双手却托举着明天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