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盐水

时间:2019-05-12 22:35: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盐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盐水》。

第一篇: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盐水

活动目标:

1、能对科学现象产生兴趣,萌发初步的探索欲望。

2、在实验中发现盐溶解在水里会增加水的浮力,盐越多浮力越大。

3、乐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所看到的现象并愿意和同伴交流。

活动准备:

杯子、葡萄、盐、记录纸、视频“死海”的有关资料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活动内容

1、谈话导入:“小朋友,你们还记得怎样让鸡蛋浮起来的吗?”(幼儿回忆经验)

2、教师质疑小结:为什么在水里加了盐,鸡蛋就能浮起来的呢?原来盐溶解在水里,增加水的浮力,鸡蛋就浮起来。(幼儿一一说说:浮力)

二、幼儿操作活动

过渡:那是不是加了盐,物体就能浮起来呢?(幼儿猜测)

1、那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呆会自己去试一试。在桌子上老师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杯水,要求每次加入1包盐,用筷子充分搅拌,放入葡萄,看看结果怎样?并把它记录在纸上。记住:试一次记一次。

2、幼儿操作

3、交流:我发现一号桌的小朋友动作很快,由请他们来说说他们的发现?(1号组:我加了1、2包盐,葡萄没有浮起来,加了3包盐,葡萄浮起来了。)

4、为什么加了1包、2包盐,葡萄没有浮起来?加了3包,葡萄能浮起来呢?(盐变多)

5、教师小结:是呀,当水喝1包盐,浮力很小,没有力量托起葡萄,加入2包盐,还是浮力太小,只有当水喝足了盐,才有一定的力量托起葡萄,让葡萄浮起来。说明盐越多浮力越大。

6、还有哪一组的愿意来介绍一下你们的发现?(2号组:我加了1、2、3包盐,葡萄没有浮起来,加了4包盐,葡萄浮起来了。)

7、教师质疑:刚才你们介绍了你们的发现,老师有了一个疑惑:为什么一号桌只要加3包盐,葡萄就能浮起来,而2号桌要加4包盐,3号桌要加5包盐呢?(观察3桌杯子里的水,)水的多少

8、你们都发现了呀,(出示标记)1号桌杯子里的水最少,2号桌杯子里的水多一些,3号桌杯子里的水最多)噢?水的多少和加的盐也有关系吗?到底是什么关系?(幼儿讨论)

9、小结:原来水越多,需要喝的盐也就越多。只有让水喝足了盐才有力量托起葡萄,让它浮起来。

三、观看录象

1、除了鸡蛋、葡萄能浮起来,我们的人能不能浮起来?(幼儿猜测)告诉你们,其实我们的人也可以浮起来,相信吗?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录象。

2、幼儿观看录象

3、真是神奇呀!谁来说说看:为什么人也能浮起来?原来这不是普通的大海,而是死海,它的含盐量比我们普通的海水要高6、7倍,浮力很大,难怪我们人都可以躺在上面了。

五、延伸活动

刚才我们有的小朋友把葡萄都浮起来,那能不能再让它沉起来呢?你们可以自己去试一试。

第二篇: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奇妙的盐水》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奇妙的盐水》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在实验中发现盐溶解在水里会增加水的浮力,盐越多浮力越大,能对科学现象产生兴趣,萌发初步的探索欲望,乐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所看到的现象并愿意和同伴交流,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奇妙的盐水》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能对科学现象产生兴趣,萌发初步的探索欲望。

2、在实验中发现盐溶解在水里会增加水的浮力,盐越多浮力越大。

3、乐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所看到的现象并愿意和同伴交流。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5、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杯子、葡萄、盐、记录纸、视频“死海”的有关资料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活动内容

1、谈话导入:“小朋友,你们还记得怎样让鸡蛋浮起来的吗?”(幼儿回忆经验)

2、教师质疑小结:为什么在水里加了盐,鸡蛋就能浮起来的呢?原来盐溶解在水里,增加水的浮力,鸡蛋就浮起来。(幼儿一一说说:浮力)

二、幼儿操作活动

过渡:那是不是加了盐,物体就能浮起来呢?(幼儿猜测)

1、那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呆会自己去试一试。在桌子上老师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杯水,要求每次加入1包盐,用筷子充分搅拌,放入葡萄,看看结果怎样?并把它记录在纸上。记住:试一次记一次。

2、幼儿操作

3、交流:我发现一号桌的小朋友动作很快,由请他们来说说他们的发现?(1号组:我加了1、2包盐,葡萄没有浮起来,加了3包盐,葡萄浮起来了。)

4、为什么加了1包、2包盐,葡萄没有浮起来?加了3包,葡萄能浮起来呢?(盐变多)

5、教师小结:是呀,当水喝1包盐,浮力很小,没有力量托起葡萄,加入2包盐,还是浮力太小,只有当水喝足了盐,才有一定的力量托起葡萄,让葡萄浮起来。说明盐越多浮力越大。

6、还有哪一组的愿意来介绍一下你们的发现?(2号组:我加了1、2、3包盐,葡萄没有浮起来,加了4包盐,葡萄浮起来了。)

7、教师质疑:刚才你们介绍了你们的发现,老师有了一个疑惑:为什么一号桌只要加3包盐,葡萄就能浮起来,而2号桌要加4包盐,3号桌要加5包盐呢?(观察3桌杯子里的水,)水的多少

8、你们都发现了呀,(出示标记)1号桌杯子里的水最少,2号桌杯子里的水多一些,3号桌杯子里的水最多)噢?水的多少和加的盐也有关系吗?到底是什么关系?(幼儿讨论)

9、小结:原来水越多,需要喝的盐也就越多。只有让水喝足了盐才有力量托起葡萄,让它浮起来。

三、观看录象

1、除了鸡蛋、葡萄能浮起来,我们的人能不能浮起来?(幼儿猜测)告诉你们,其实我们的人也可以浮起来,相信吗?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录象。

2、幼儿观看录象

3、真是神奇呀!谁来说说看:为什么人也能浮起来?原来这不是普通的大海,而是死海,它的含盐量比我们普通的海水要高6、7倍,浮力很大,难怪我们人都可以躺在上面了。

四、延伸活动

刚才我们有的小朋友把葡萄都浮起来,那能不能再让它沉起来呢?你们可以自己去试一试。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拿到的题目是科学领域的中目标: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于是我根据指南中对小班孩子的要求:1、对感兴趣的食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2、能恋情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关注动作所产生的结果。因此我结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征并根据《指南》中的要求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奇妙的盐》,本次活动我主要是想通过实验来了解盐水能使物体浮起来的现象,同时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难点是孩子能自主探索发现。

本次活动我共设计了四个环节:1、激发兴趣。2、幼儿实验。3、幼儿再次实验(这个是重点部分)验证盐水能使物体浮起来的现象。4、拓展延伸。活动结束后我发现了本次活动中的很多不足之处,很多老师也给了我些很好的建议。

1、活动的一开始部分引题中,我设置的一个番茄掉入水里的现象不够科学,我设计的是两个番茄同时掉进两杯水中其中一杯水是盐水,所以导致其中一颗番茄是浮起来的状态,但孩子们不知道这是盐水,老师也没说,导致给了孩子一个错误的知识以为番茄掉入水中是会浮起来的,应该就简单设计一个番茄掉入水中沉下去的状态。

2、孩子实验前教师的师范太多,导致孩子没有了探究欲望,教师已经把实验结果的相关部分告知了孩子。在孩子实验前我跟他们说有一个魔术粉可以让这个番茄浮起来,我就示范把盐倒入水中出现了番茄浮起来的现象,虽然没有告诉这是盐但事后想想已经把实验结果呈现在孩子面前的,要是这个发现让孩子们自己去操作自己去探究发现那应该更有意义。可能我是事先课前考虑孩子要是没有教师的示范可能不会自己操作,所以就变成了教师过多的示范操作。

3、在活动的材料的准备上需要配班和阿姨一起帮忙才能完成,因为我设计的第一个实验是倒入糖看看会不会浮起来,这个实验结束后需要阿姨和配班老师一起帮忙把水换掉,再把糖换成盐,有些费事费时,可以想想在材料的准备上怎样可以既不用阿姨老师帮忙也能让孩子自己操作的方式。这还需要我仔细思考。

虽然整个活动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在选材上还是比较吸引小班孩子的,孩子们都比较感兴趣,特别是在操作中很喜欢玩,在第二次实验中当番茄浮起来的时候孩子都特别兴奋都特别高兴,通过自己的操作让番茄浮起来了感到特有成功感,同时也发现了盐水能使物体浮起来的现象。达到了本次活动的重点。

通过本次活动我也认识到科学活动中的每个环节设计都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而且是要让孩子自己去操作自己去探究发现现象,了解科学现象。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在玩中发展。

本文扩展阅读:盐水,常指海水或普通盐(NaCl)溶液。通常情况下海水中溶解的盐含量为35000mg/L(3.5%),其中包括20000mg/L的氯化物,主要是普通盐类,另外也存在其他种盐水,其中一些含溶解盐300000mg/L。

第三篇: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溶解》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溶解》

教学理论依据:

《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大班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并能形成自己的观点,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逐渐增强,对身边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并且乐意亲自动手去探索。

本次活动的开展基于幼儿对溶解知识丰富的感性经验,比如冲果汁、喝冲剂等等,并利用丰富的材料,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感知溶解现象,提升幼儿零散的知识经验,引导幼儿探索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在此节活动中,幼儿通过猜想、尝试、实验、总结的方法,从中发现有些物质能溶解于水,有些物质不能溶解于水,并总结和了解使物体加速溶解的方法。实施策略:

《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因此在此次操作中我主要运用以下教学策略:

1、多媒体展示法:

利用ppt播放故事情节,设置悬疑,引起幼儿探索兴趣,充分调到幼儿探索“糖消失的秘密”的欲望,并一直利用课件将故事贯穿整个活动始终,形象直观生动符合幼儿思维发展特点。

2、故事情境法:

利用小兔子给小青蛙送生日礼物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疑问贯穿整个活动始终,使整个活动饶有趣味。

3、设置悬疑法: 利用故事中的小青蛙和小兔子遇到的难题的情节对溶解现象设置悬疑,引发幼儿思考,层层深入感知溶解现象并探索加速溶解的现象。

4、操作—观察—记录法:

每个疑问的解开都需要幼儿与老师配合进行的操作,幼儿通过操作丰富直观的材料,验证自己的猜想,利用最直观的方法感知溶解现象。每次的实验都需要幼儿进行仔细的观察,发现物体是否能够溶解在水中,并要求幼儿有方法的观察,如从杯子的各个方位特别是底部进行观察。教师提前做好记录表,让幼儿及时记录总结自己的实验结果并养成记录总结的好习惯。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操作,知道有的物体有被水溶解的特性,发现物体的溶解速度与外力作用、水的温度及物体的大小等有关。

2、能认真专注的操作和观察,并用简单的符号记录自己的发现。

3、对观察、发现和探究事物的变化感兴趣并乐于与同伴分享。重点:通过实验感知溶解的特性。

难点:知道物体的溶化速度与水的温度、物体的形状大小等有关,并能用简单的符号记录自己的发现。活动准备:

1、方糖若干块、方糖碎末10包。

2、盐、花生油、果珍、彩沙各若干。

3、小勺子、记录表、笔、搅拌棒与幼儿人数相同。

4、水壶9个、保温杯五个、抹布四块、一次性塑料杯80个。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设置悬疑,启发幼儿思考溶解现象。

1、故事导入,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和猜想。

2、幼儿与老师共同操作材料,验证幼儿关于糖“化”在水里的猜想,起到示范操作和记录的目的。

教师导语: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糖和水,现在我们来试一试,我们来观察一下糖在水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师小结:当一种物品在水中慢慢的消失了,我们就说这种物品溶解在水里了。

二、幼儿实验,知道有的物体可以被水溶解、有的不能被溶解的特性。

1、故事情节引发幼儿继续思考,巩固溶解知识。教师提问:糖能不能送给小青蛙做礼物?为什么? 小结:原来能够溶解的东西不能送给小青蛙做礼物。

教师提问:小兔子又想了几种物品:盐、彩沙、花生油、果珍。那么这些东西里哪些可以溶解哪些不可以呢?

2、幼儿猜想,并填写记录表。

教师讲解填写猜想记录表的方法:你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记录表,第一栏是我们要实验的四种材料,第二栏里你们可以选择你们喜欢的符号来表示你们的猜想。教师小结:我发现小朋友们的猜想不太一样,那么到底谁的是对的呢?还是让我们亲自实验一下吧。

3、幼儿实验验证猜想,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

教师结合PPT讲解实验和记录的要求:都有哪些材料、怎么操作、注意什么。教师巡回指导,指导个别幼儿的实验、观察和记录。4.幼儿分享实验结果。

教师请幼儿分享实验结果,并鼓励幼儿交流不同的发现和思考。教师小结:能够溶解的有:果珍、盐。

不能溶解的有:彩沙、花生油。所以能够送给小青蛙的是:彩沙和花生油。

三、幼儿再次实验,发现可以使物体加速溶解的方法。

1、情境引导幼儿思考加速溶解的方法。

小兔子请小青蛙到家里和甜水,可是糖溶解的好慢,你们想个办法帮帮它吧。教师鼓励幼儿根据生活经验,思考并交流使糖溶解更快的方法。

2、幼儿实验,找出使糖溶解更快的方法。

教师讲解实验方法:你们都有自己的想法,这样吧,我们来进行一个比赛,给你们一段时间来准备你刚才想用的办法,准备好了我们倒计时三个数一起开始糖的溶解实验,看看你们的办法是不是真的能加快糖的溶解。

3、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方法和发现。

教师提问:我看到你的比我的快,你用的什么方法啊?还有谁用的这个方法?谁还用了不同的方法?

4、幼儿交流分享实验的发现。我看到这个小朋友是第一个举手完成实验的小朋友,你来分享一下你的经验吧。教师小结:物体溶解的更快,一般有三种方法:增加水温、使溶解的东西变小、溶解时进行搅拌。或者是几种方法同时使用。

四、播放课件,引导幼儿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作用。

1、幼儿联系已有经验,回忆生活中的溶解现象。

2、教师通过课件总结提升。

教师小结:溶解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快捷。溶解还有很多的小秘密,我们可以继续探索。

第四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盐水》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盐水》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在实验中发现盐溶解在水里会增加水的浮力,盐越多浮力越大,能对科学现象产生兴趣,萌发初步的探索欲望,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科学《奇妙的盐水》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能对科学现象产生兴趣,萌发初步的探索欲望。

2、在实验中发现盐溶解在水里会增加水的浮力,盐越多浮力越大。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杯子、葡萄、盐、记录纸、视频“死海”的有关资料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活动内容

1、谈话导入:“小朋友,你们还记得怎样让鸡蛋浮起来的吗?”(幼儿回忆经验)

2、教师质疑小结:为什么在水里加了盐,鸡蛋就能浮起来的呢?原来盐溶解在水里,增加水的浮力,鸡蛋就浮起来。(幼儿一一说说:浮力)

二、幼儿操作活动

过渡:那是不是加了盐,物体就能浮起来呢?(幼儿猜测)

1、那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呆会自己去试一试。在桌子上老师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杯水,要求每次加入1包盐,用筷子充分搅拌,放入葡萄,看看结果怎样?并把它记录在纸上。记住:试一次记一次。

2、幼儿操作

3、交流:我发现一号桌的小朋友动作很快,由请他们来说说他们的发现?(1号组:我加了1、2包盐,葡萄没有浮起来,加了3包盐,葡萄浮起来了。)

4、为什么加了1包、2包盐,葡萄没有浮起来?加了3包,葡萄能浮起来呢?(盐变多)

5、教师小结:是呀,当水喝1包盐,浮力很小,没有力量托起葡萄,加入2包盐,还是浮力太小,只有当水喝足了盐,才有一定的力量托起葡萄,让葡萄浮起来。说明盐越多浮力越大。

6、还有哪一组的愿意来介绍一下你们的发现?(2号组:我加了1、2、3包盐,葡萄没有浮起来,加了4包盐,葡萄浮起来了。)

7、教师质疑:刚才你们介绍了你们的发现,老师有了一个疑惑:为什么一号桌只要加3包盐,葡萄就能浮起来,而2号桌要加4包盐,3号桌要加5包盐呢?(观察3桌杯子里的水,)水的多少

8、你们都发现了呀,(出示标记)1号桌杯子里的水最少,2号桌杯子里的水多一些,3号桌杯子里的水最多)噢?水的多少和加的盐也有关系吗?到底是什么关系?(幼儿讨论)

9、小结:原来水越多,需要喝的盐也就越多。只有让水喝足了盐才有力量托起葡萄,让它浮起来。

三、观看录象

1、除了鸡蛋、葡萄能浮起来,我们的人能不能浮起来?(幼儿猜测)告诉你们,其实我们的人也可以浮起来,相信吗?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录象。

2、幼儿观看录象

3、真是神奇呀!谁来说说看:为什么人也能浮起来?原来这不是普通的大海,而是死海,它的含盐量比我们普通的海水要高6、7倍,浮力很大,难怪我们人都可以躺在上面了。

延伸活动:

刚才我们有的小朋友把葡萄都浮起来,那能不能再让它沉起来呢?你们可以自己去试一试。

教学反思:

1、材料的准备可更加科学性与严谨性。比如每个杯子里的盐的量,存在一定的差误;再是提供给孩子们操作的水杯,可贴上标记,这样孩子们更加容易发现水的多少与加入盐的多少的关系。

2、在交流与讨论环节可更加深入,以便让孩子们更加充分的表达自己的发现

本文扩展阅读:盐是指一类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与酸根离子或非金属离子结合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硝酸钙,硫酸亚铁和乙酸铵硫酸钙,氯化铜,醋酸钠等,一般来说盐是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盐与盐反应生成新盐与新盐,盐与碱反应生成新盐与新碱,盐与酸反应生成新盐与新酸,如硫酸与氢氧化钠生成硫酸钠和水,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与硝酸钠等。

第五篇:大班科学 奇妙的蛋壳 教案

大班科学

奇妙的蛋壳

活动目标:

1、感受蛋壳凸凹两面所承受力的差异,知道拱形物体表面能承受较大的力。

2、实验时能小心操作,会将猜想和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并能大胆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实验结果。

活动准备:

蛋壳、透明胶、粗吸管、铅笔若干;桌面教具;网上下载有关拱形建筑物的图片若干; 长条卡纸(反面用双面胶贴好)、小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通过小鸡出壳的故事,引出问题让幼儿讨论:

“到底是鸡姐姐从外面啄破了蛋壳?还是鸡妹妹从里面啄破了蛋壳?”幼儿猜想并记录

二、幼儿通过动手实验来感受受蛋壳凸凹两面所承受力的差异。

1、引导幼儿想象,用笔尖代替小鸡嘴,用吸管统一高度,保证每次用力大小一样。

2、幼儿每人拿几个蛋壳,用笔尖代替小鸡嘴在蛋壳凸凹两面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3、集体记录。

4、小结:

师:“是谁啄破了蛋壳?”

“蛋壳是从外面啄破的还是从里面啄破的?为什么从外面啄不容易破呢?”

“下面我们来看看蛋壳是什么样的?”(是拱形的、半圆形的、……)

“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原来拱形的物体表面都能承受很大的力,不信,我们用这张小纸条来做个实验就知道了。”

三、幼儿体验拱形的纸桥所能承受的压力。

1、“这儿有两张纸条,一个把它做成直桥,一个做成拱桥,我们来看看哪种桥的力气大?”

2、教师介绍示范制作方法。

3、幼儿两两合作实验,一个做直桥,一个做拱桥,然后实验(在桥面上放小积木)并做好记录。

4、大家把自己的记录结果说出来,得出结论:拱形的桥面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四、拓展经验,知道拱形的表面能承受较大的力。

师:“小小的蛋壳里面藏了这么多秘密,后来人们就根据这个奇妙的蛋壳造出了许多建筑物,我们小朋友知道有哪些建筑物是拱形的吗?……”

1、幼儿回忆已有的经验。

2、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拱形建筑物,丰富幼儿的经验。

大班科学活动:拆装圆珠笔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圆珠笔,知道圆珠笔的用处。

2、通过观察、拆装圆珠笔、绘制安装说明书等形式,感知圆珠笔的构造,掌握安装的步骤。

3、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将拆下来的原件、放在筐子里,对拆装活动有兴趣。活动准备:

1、师生提供收集各种圆珠笔

2、幼儿人手一张白纸,一支圆珠笔,人手一个小筐子。

3、在黑板上画一张《圆珠笔统计表》(附统计表)。

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感知圆珠笔的多样性。

——教师:你带来的圆珠笔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不同?(比较圆珠笔的粗细、长短。)

——鼓励幼儿用笔在纸上写一写、画一画、玩一玩、说一说:你有什么新发现?

——与同伴交换玩一玩圆珠笔,说一说:你们的圆珠笔哪些地方一样?哪些地方不一样?

——教师小结:圆珠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文具,它是笔杆、笔芯等部件在材质、形状和色彩上都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二、拆一拆——感知圆珠笔的结构。

——教师:你知道圆珠笔的里面是什么吗?

——幼儿拆开圆珠笔,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教师出示黑板上的《圆珠笔统计表》,讲述圆珠笔的名称(笔帽、笔杆、弹簧、笔芯等0,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发现,教师在统计表上记录圆珠笔部件的数量。

三、装一装——感知组装圆珠笔的过程。

——鼓励幼儿将零散的圆珠笔部件组装起来。

——教师:你是怎样组装圆珠笔的?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安装圆珠笔的过程。

四、画一画——安装说明书。

——鼓励幼儿用画图的方式,记录自己安装圆珠笔的操作过程。

——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交流。

五、说一说——圆珠笔的用途。

——教师:圆珠笔有什么用?圆珠笔为什么能写字?圆珠笔一直能用吗?

六、游戏活动——拆一拆、装一装。

——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换圆珠笔,重新进行拆装圆珠笔的活动,感知不同构造的圆珠笔进一步巩固对圆珠笔的认识。

——组织幼儿分组开展拆装各种圆珠笔的“擂台赛”,比一比,看谁拆得快、装得快,训练幼儿手部的精细动作。

下载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盐水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盐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影子》

    大班科学活动 《奇妙的影子》 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千变万化的科学现......

    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传声筒》

    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传声筒 广州警备区幼儿园 萧绮婷 设计意图: 在一次餐后区域活动时,两个小女孩把纸杯当小电话,模仿着大人聊天,只见她们你一句我一句说的可高兴了。其他孩子......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指纹》及教学反思大全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指纹》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了解指纹的用途,尝试用指纹类型的不同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观察指纹,了解其外形特点及类型......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石头(写写帮推荐)

    一、活动题目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石头二、活动目标 通过寻石、观石、玩石等活动,激发幼儿了解石头的兴趣,并在探究中发现各种石头的特点。培养幼儿观察、比较的能力。......

    大班科学活动设计――奇妙的水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水 一.知识背景 本活动运用的知识是有关与饱和溶液和改变液体密度等有关知识。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增加溶......

    大班科学:奇妙的变化

    大班科学:奇妙的变化 大班科学:奇妙的变化设计意图: 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面对身边这样那样的变化,孩子们会昂起他们的小脑袋好奇的向大人们询问着。针对五、六岁儿......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食物的旅行 活动设计背景: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都喜欢出去旅游,每次旅游回来都希望把自己见到的、好玩的事情说给老师、小伙伴听。结合孩子的需要和......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雨的秘密》 2013-04-03 | 酒精灯 水蒸 活动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雨的秘密”》摘要:但要注意安全。 (1) 幼儿点燃酒精灯,把水加热。 (2) 幼儿仔细观察并说说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