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传声筒》

时间:2019-05-15 06:39: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传声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传声筒》》。

第一篇: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传声筒》

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传声筒

广州警备区幼儿园 萧绮婷

设计意图:

在一次餐后区域活动时,两个小女孩把纸杯当小电话,模仿着大人聊天,只见她们你一句我一句说的可高兴了。其他孩子们觉得好玩,也纷纷用纸杯当小电话玩起了打电话的游戏,忽然一个孩子说:“要是纸杯真的可以当小电话传声音那该多好玩呀!”孩子们听这个提议可兴奋了兴致盎然地说着“用纸杯做电话”的不同看法,我马上捉住孩子这一兴趣点,根据大班孩子动手能力强、喜欢探索特点,设计了本次的科学活动“奇妙的传声筒”。预设以幼儿自主学习为主,旨在通过科学的探索,引导幼儿在做做玩玩中获得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主动尝试、积极探索科学的兴趣。

一、活动目标:

(一)了解声音能通过棉线、铜丝、塑料绳的震动进行传递。

(二)学习对比观察,能对探索的问题进行预测与验证并作出准确的记录。

(三)感受探索科学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

1.初步知道“传声筒”的玩法。

指导语:引导幼儿探索能让传声筒传声的方法。

(二)材料准备:

1.ppt多媒体课件:《奇妙的传声筒》《电话屋》。

2.两人一套幼儿操作记录材料(线绳连接的传声筒、细铜丝连接的传声筒、塑料绳连接的传声筒操作记录卡)。3.场地准备:园内较开阔的活动室。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用棉线连接的传声筒,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1.幼儿自由玩棉线连接的传声筒,探索传声筒玩法。

指导语:老师今天带来什么?用棉线连接的传声筒能不能传递声音呢?请两个小朋友一组找个舒服的地方试一试!

2.分组再次探索,发现拉直棉线震动才能传声。

指导要点:两个小朋友合作探索,发现要把棉线拉直、话筒贴紧耳朵才能传递声音;传递声音时棉线在震动。

(二)幼儿分组探索,引导幼儿探索声音通过连接物的振动传递,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1.出示三种不同连接物连接的传声筒,学习记录。

指导语:瞧!老师还带来了两种不同的传声筒,一种用铜丝连接的传声筒,另一种是用塑料绳连接的传声筒,请小朋友比一比三种不同连接物连接的传声筒,看看哪种传声筒传声的本领大?请小朋友来做小小裁判员,一边做实验一边把实验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上。

指导要点:介绍记录表格,引导幼儿学习记录的内容与方法。

2.幼儿两人一组合作实验,比较三种不同连接物连接的传声筒那种传声本领最大,并把探索结果记录下来。

指导要点:请幼儿两人一组合作探索,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记录:连接物是否拉直、是否能感受到振动、是否能传递声音。

(三)分享交流,启发幼儿把传声筒传声的探索与发现用语言表达出来。

1、幼儿交流实验结果。

指导语:请小朋友说说你们的探索发现,那种传声筒传声的本领最大?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根据自己记录的结果,大胆说出自己在探索中的发现。

2、播放课件,了解声音传递的秘密。

指导语:为什么铜丝连接的传声筒在拉直或不拉直的情况下都能传递声音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中的秘密。

(知道声音通过连接物的振动进行传递,铜丝硬振动快,声音就容易传递到另外一只话筒,所以铜丝不管拉直或是不用拉直都可以传递声音。而棉线和塑料绳软,松松的棉线和塑料绳会抑制、减弱并最终吸收震动,使震动无法到达另一只话筒,只有拉直的棉线和塑料绳才能很好地传递震动,让声音随着拉直的棉线和塑料绳的震动顺利地传递到话筒的另一端。)

(四)了解“传声筒”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感知电话传声的秘密。

1、激发幼儿寻找传声筒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电话传声的秘密。提问: 请小朋友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东西应用了“传声筒”传声的原理?

2、观看课件《电话屋》,初步感知电话传声的秘密。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电话是如何把我们说话的声音传递出去以及如何接收的全过程。

四、活动延伸

(一)将幼儿制作的不同的“传声筒”投放在科学区,鼓励幼儿课间继续探索发现声音传递的更多奥秘。

(二)在美工区提供材料,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制作不同的传声筒,通过尝试和改进更多的“传声筒”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附资料:

1、传声筒的小秘密

传声筒利用的就是声波引起固体振动传播的原理。一般的固体的传声能力强于空气和水,线在拉直后与固体相似,可以提高传声能力,降低声波损耗,达到传声效果。声音通过连接物的振动进行传递,铜丝硬震动快,声音就容易传递到另外一只话筒,所以铜丝不管拉直或是不拉直都可以传递声音。而棉线和塑料绳软,松松的棉线和塑料绳会抑制、减弱并最终吸收震动,使震动无法到达另一只话筒,只有拉直的棉线和塑料绳才能很好地传递震动,让声音随着拉直的棉线或塑料绳的震动顺利地传递到话筒的另一端。

2、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耳机、电话、

第二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好玩的传声筒

活动目标:

1、感受传声的秘密。

2、对科学活动有兴趣,愿意探索。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根据兴趣玩空心纸棒

1、引导幼儿观察纸棒。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做了一个玩具,你们拿起来看一看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发现纸棒是长长的圆圆的,中间是空心的)。

2、幼儿玩纸棒

教师:你们每人拿一根纸棒当玩具,让老师看看,你们是怎么玩的?

二、引导幼儿把纸棒当“传声筒”,自由结伴玩游戏

1、教师有兴趣地对幼儿说:刚才老师看见有一位小朋友把小嘴巴对准纸棒在说话呢,你们各人找一个好朋友,一个对着纸棒说话,另一个用小耳朵听,听听你的好朋友说了些什么?

2、幼儿两人一组地玩了起来。

3、提问:小朋友听到你的好朋友说的话了吗?

4、教师小结:这个长长的、圆圆的空心纸棒,能把我们说的话传出去,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传声筒。

三、发现问题,和小问号交朋友

1、提出疑问:

教师:刚才小朋友都听到从传声筒传出的话语和清楚、响亮,但也有小朋友说听不清楚声音,(出示几根听不清楚的传声筒)这是怎么回事呢?

2、出示小问号(?)引导幼儿观察这几根传声筒有什么不同?既然是一样的,那为什么传出来的声音不清楚呢?这个传声筒我要送一个标记给它(出示小问号卡片)知道这是什么符号吗?这根传声筒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

3、幼儿再次玩传声筒(传声筒换成实心的)

幼儿发现听到的声音不清晰了,这是为什么呢?幼儿自然产生疑问,这时引导幼儿也给这些传声筒贴上问号。

四、观察比较,解决问题

1、引导幼儿对比观察小问号的传声筒和没有小问号的传声筒有什么不同?让他们发现有小问号的传声筒里有纸团堵着。

2、教师小结:原来有小问号的传声筒为什么传的声音听不清呢?原来里面塞满了纸团,纸团堵住了传过来的声音,所以,从这样的传声筒里传过来的声音就不清楚了。

五、延伸:

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小小的传声筒,进行连接传声筒,使之变成一个长长的传声筒。

第三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传声筒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传声筒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空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清晰、响亮,实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模糊、不响亮。

2、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好奇心,喜欢玩科学小游戏。

3、学习与同伴协作活动,增进同伴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

1、空心传声筒人手1个。

2、实心传声筒人手1个。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玩纸棒的兴趣

1、引导幼儿观察纸棒的外形特征

(出示纸棒)老师用纸给你们做了个玩具,你们看一看,它是什么样子的?

2、鼓励幼儿任意玩纸棒游戏

你们每人拿一根纸棒当玩具,让老师看看,你们是怎样玩的?

3、总结幼儿游戏的玩法

你们玩得开心吗?请几位小朋友来玩给大家看。

(二)引导幼儿把纸棒当“传声筒”,自由结伴玩游戏

1、启发幼儿玩“传声筒”游戏

小朋友很聪明,会玩许多纸棒的游戏,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游戏,你们想学会玩吗?

请××小朋友上来和老师一起来做这个游戏。老师用纸棒的一端对准他的耳朵,用嘴巴对准纸棒轻轻说一句话,“你听到了吗? 其他小朋友听到了吗?”

请××小朋友把刚才老师对你说的话告诉大家。

2、幼儿自由结伴玩游戏

小朋友,你们想做这个游戏吗?

请你们每人拿一根纸棒,去找一个好朋友,一个对着纸棒轻轻说话,另一个用小耳朵听,然后再交换,听听你的好朋友说了什么话?活动时要互相谦让,相互合作好。

你听到好朋友说什么了吗?

(三)将传声筒换成实心的,引导幼儿再次探索

1、幼儿再次玩传声筒

刚才玩的游戏,你觉得开心吗?用刚才的方法我们再来玩一次。

你听到好朋友说的话吗?

2、鼓励幼儿寻找原因

为什么刚才传话声音很清楚、很响亮,而这次传话的声音不清楚呢?(鼓励幼儿观察两根纸棒的不同之处)

刚才,小朋友发现有的纸棒里有纸团,有的纸棒是空心的。那我们拿着两根纸棒再找好朋友做游戏,感受一下两根纸棒传出声音的不同。

自由结伴游戏

3、总结

你们能将你们的发现告诉老师吗?

小朋友们真能干,原来空心的纸棒传出的声音响亮、清楚,而有纸团的纸棒传出的声音不清楚,因为纸团堵住了传出来的声音。老师给纸棒取了个名字叫“传声筒”。

4、拓展延伸

小纸棒能变成“传声筒”,但它还有许多神奇的玩法,你们想去发现吗?

第四篇: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影子》

大班科学活动

《奇妙的影子》

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千变万化的科学现象,是幼儿学习的最好内容.影子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通过活动《奇妙的影子》带领幼儿探索光影变化的奥秘、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幼儿在观察、发现、操作、探索中了解科学现象、感受科学的奥秘,感受科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与快乐。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学习,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2、通过多种探索活动,使幼儿发现光和影子的关系。

3、培养幼儿初步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协助能力。活动准备:

1、PPT课件、幻灯机、图片;

2、小手电筒、玩具、记录纸每组一张;

3、幼儿操作卡片人手一份、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观察发现,激发学习欲望。

1、教师以故事PPT课件导入

2、引发问题(1)兔弟弟的影子怎么没有了?

(2)兔妈妈给兔弟弟一把手电筒,怎么才能找到兔弟弟的影子朋友呢?

3、探索活动:影子的产生(幼儿运用仪器进行探索活动)(1)打开幻灯机,将光投到墙上,问幼儿:墙上有影子么?

(只有光,不会有影子)

(2)伸手或用实物盒子挡住光线,问幼儿:现在墙上有影子么?为什么?(物体挡住了光线,所以出现影子)

(3)用透明盒子挡住光线,问幼儿:现在墙上有影子么?为什么?

(透明的物体在光线下没有影子)

(4)将幻灯机关闭,问幼儿:现在墙上还有影子么?为什么?

(没有光、有物体,也不会有影子)

小结:光从光源传播出来,照射在不透光的物体上,不透光的物体把沿直线传播的光挡住了,在不透光的物体后面受不到光照射的地方就形成了影子。

二、实践探索:影子的变化

1、以故事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发现影子的变化

师:(1)兔姐姐和兔哥哥找到的影子都不对,这可怎么办呀?(2)小朋友们,今天兔弟弟来到我们的教室,让我们一起帮他找影子朋友呢!大家都来试一试吧!

2、幼儿人手一把手电筒,每桌一个玩具小兔,分组实践探索,把结果记在记录纸上;

讨论:(1)每组请一名幼儿展示本组的记录纸,并讲一讲操作的方法;

(2)小兔没有动,为什么影子出现的位置会不一样呢?

3、动手探索活动:发现光和影子的关系(1)玩具小兔固定位置,请3—5名幼儿手持手电筒分别从左边、右边、上边照射小兔,引导幼儿观察影子的变化;

(2)玩具小兔固定位置,请3—5名幼儿手持手电筒改变光线的远近距离,引导幼儿观察影子的大小变化;

(3)玩具小兔固定位置,请3—5名幼儿手持手电筒将光线从物体上方垂直照射,观察影子是否存在;

三、游戏运用:奇妙的影子

1、图片游戏:我当大侦探

(1)、太阳当空照,草地上,有一座漂亮的小房子,房子前面,小狗、小猫、小鸡都在做游戏,小画家把它们都画了下来,可是,却有两处画错了,谁能找出来?

(2)、几个小朋友在球场上踢足球,小画家也把他们画了下来,可是,也有地方画错了。亲爱的小朋友们,你能帮他找出来么? 师:人们利用光和影子的关系,制造了许多高科技的产品,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乐趣,都有哪些呢?

(展示图片并简单介绍:照相机、电影胶片、x光机、手影表演、皮影戏等)

2、播放视频皮影动画片,请幼儿欣赏。

四、活动延伸:影子的乐趣 户外游戏:我和影子捉迷藏 附故事:

《兔弟弟找影子》

(一): 下午,太阳晒得草地暖洋洋的,兔弟弟出去玩,它路过一幢小木屋时,发现了木屋墙上的影子。兔弟弟觉得很有趣,就对影子说:“我们一起玩吧!”然后,影子就一直跟着兔弟弟,还跟他学着各种各样的动做呢!

忽然,天上出现一片乌云,又下去了大雨。兔弟弟飞快的跑回了家。他以为影子也跟着他回去了,可是回到家里,影子却不见了。这下兔弟弟可急坏了,慌慌张张到处找。找了客厅、厨房、餐厅、卧室、甚至连床底下也找了一遍,可怎么也找不到他的影子朋友。兔弟弟记得哇哇大咳起来。

正在这时,兔妈妈下班回来了,兔弟弟哭哭啼啼的对妈妈说自己的影子丢了。兔妈妈安慰兔弟弟说:没关系,乖宝宝,妈妈给你一个神秘的武器,一定能把影子朋友找回来的!”说完,兔妈妈就去卧室,给兔弟弟拿出一把手电筒来,兔弟弟接过手电筒看了半天,可还是没找到自己的影子。这可怎么办呢?

小朋友,谁能帮助兔弟弟找回他的影子朋友呢?

(二)、兔哥哥和兔姐姐也拿着手电筒帮助兔弟弟一起找影子了。兔哥哥找到的影子又矮又胖,还躲在兔弟弟的脚底下,兔弟弟低头看了看说:“这不是我的影子朋友!”

兔姐姐找到的影子又细又长,还总是跟在兔弟弟的身后,兔弟弟说:“这不是我的影子朋友!我的影子朋友是站在我面前的!”

到底兔弟弟的影子朋友藏在哪里呢?

小朋友们,请大家一起帮兔弟弟找找他的影子朋友吧!

第五篇: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溶解》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溶解》

教学理论依据:

《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大班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并能形成自己的观点,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逐渐增强,对身边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并且乐意亲自动手去探索。

本次活动的开展基于幼儿对溶解知识丰富的感性经验,比如冲果汁、喝冲剂等等,并利用丰富的材料,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感知溶解现象,提升幼儿零散的知识经验,引导幼儿探索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在此节活动中,幼儿通过猜想、尝试、实验、总结的方法,从中发现有些物质能溶解于水,有些物质不能溶解于水,并总结和了解使物体加速溶解的方法。实施策略:

《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因此在此次操作中我主要运用以下教学策略:

1、多媒体展示法:

利用ppt播放故事情节,设置悬疑,引起幼儿探索兴趣,充分调到幼儿探索“糖消失的秘密”的欲望,并一直利用课件将故事贯穿整个活动始终,形象直观生动符合幼儿思维发展特点。

2、故事情境法:

利用小兔子给小青蛙送生日礼物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疑问贯穿整个活动始终,使整个活动饶有趣味。

3、设置悬疑法: 利用故事中的小青蛙和小兔子遇到的难题的情节对溶解现象设置悬疑,引发幼儿思考,层层深入感知溶解现象并探索加速溶解的现象。

4、操作—观察—记录法:

每个疑问的解开都需要幼儿与老师配合进行的操作,幼儿通过操作丰富直观的材料,验证自己的猜想,利用最直观的方法感知溶解现象。每次的实验都需要幼儿进行仔细的观察,发现物体是否能够溶解在水中,并要求幼儿有方法的观察,如从杯子的各个方位特别是底部进行观察。教师提前做好记录表,让幼儿及时记录总结自己的实验结果并养成记录总结的好习惯。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操作,知道有的物体有被水溶解的特性,发现物体的溶解速度与外力作用、水的温度及物体的大小等有关。

2、能认真专注的操作和观察,并用简单的符号记录自己的发现。

3、对观察、发现和探究事物的变化感兴趣并乐于与同伴分享。重点:通过实验感知溶解的特性。

难点:知道物体的溶化速度与水的温度、物体的形状大小等有关,并能用简单的符号记录自己的发现。活动准备:

1、方糖若干块、方糖碎末10包。

2、盐、花生油、果珍、彩沙各若干。

3、小勺子、记录表、笔、搅拌棒与幼儿人数相同。

4、水壶9个、保温杯五个、抹布四块、一次性塑料杯80个。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设置悬疑,启发幼儿思考溶解现象。

1、故事导入,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和猜想。

2、幼儿与老师共同操作材料,验证幼儿关于糖“化”在水里的猜想,起到示范操作和记录的目的。

教师导语: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糖和水,现在我们来试一试,我们来观察一下糖在水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师小结:当一种物品在水中慢慢的消失了,我们就说这种物品溶解在水里了。

二、幼儿实验,知道有的物体可以被水溶解、有的不能被溶解的特性。

1、故事情节引发幼儿继续思考,巩固溶解知识。教师提问:糖能不能送给小青蛙做礼物?为什么? 小结:原来能够溶解的东西不能送给小青蛙做礼物。

教师提问:小兔子又想了几种物品:盐、彩沙、花生油、果珍。那么这些东西里哪些可以溶解哪些不可以呢?

2、幼儿猜想,并填写记录表。

教师讲解填写猜想记录表的方法:你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记录表,第一栏是我们要实验的四种材料,第二栏里你们可以选择你们喜欢的符号来表示你们的猜想。教师小结:我发现小朋友们的猜想不太一样,那么到底谁的是对的呢?还是让我们亲自实验一下吧。

3、幼儿实验验证猜想,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

教师结合PPT讲解实验和记录的要求:都有哪些材料、怎么操作、注意什么。教师巡回指导,指导个别幼儿的实验、观察和记录。4.幼儿分享实验结果。

教师请幼儿分享实验结果,并鼓励幼儿交流不同的发现和思考。教师小结:能够溶解的有:果珍、盐。

不能溶解的有:彩沙、花生油。所以能够送给小青蛙的是:彩沙和花生油。

三、幼儿再次实验,发现可以使物体加速溶解的方法。

1、情境引导幼儿思考加速溶解的方法。

小兔子请小青蛙到家里和甜水,可是糖溶解的好慢,你们想个办法帮帮它吧。教师鼓励幼儿根据生活经验,思考并交流使糖溶解更快的方法。

2、幼儿实验,找出使糖溶解更快的方法。

教师讲解实验方法:你们都有自己的想法,这样吧,我们来进行一个比赛,给你们一段时间来准备你刚才想用的办法,准备好了我们倒计时三个数一起开始糖的溶解实验,看看你们的办法是不是真的能加快糖的溶解。

3、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方法和发现。

教师提问:我看到你的比我的快,你用的什么方法啊?还有谁用的这个方法?谁还用了不同的方法?

4、幼儿交流分享实验的发现。我看到这个小朋友是第一个举手完成实验的小朋友,你来分享一下你的经验吧。教师小结:物体溶解的更快,一般有三种方法:增加水温、使溶解的东西变小、溶解时进行搅拌。或者是几种方法同时使用。

四、播放课件,引导幼儿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作用。

1、幼儿联系已有经验,回忆生活中的溶解现象。

2、教师通过课件总结提升。

教师小结:溶解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快捷。溶解还有很多的小秘密,我们可以继续探索。

下载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传声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传声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盐水

    活动目标:1、能对科学现象产生兴趣,萌发初步的探索欲望。2、在实验中发现盐溶解在水里会增加水的浮力,盐越多浮力越大。3、乐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所看到的现象并愿意和同伴交......

    大班科学活动设计――奇妙的水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水 一.知识背景 本活动运用的知识是有关与饱和溶液和改变液体密度等有关知识。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增加溶......

    小班科学活动:好玩的传声筒

    教材分析: 传声筒是来自于幼儿生活中的探索内容,是幼儿既感到熟悉又有探索兴趣的玩具。本次活动的开展就是借助这一幼儿感兴趣又具有一定探索价值的材料,在开放式的活动环境......

    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传声筒"

    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传声筒" 一、活动背景 一次午餐后的休息时间,我让幼儿自由看图书,看到有的幼儿把图书卷起来当话筒、当望远镜、当枪玩。于是,我受到启发,何不做一些“话筒”......

    幼儿园科学实验案例:奇妙的传声筒

    中班科学小实验教案:奇妙的传声筒 设计意图:一次午餐后的休息时间,我让幼儿们自由看图书时,看到有的幼儿把图书卷起来当话筒、当望远镜、当枪玩。于是我受到启发,何不做些“声筒......

    大班科学:奇妙的变化

    大班科学:奇妙的变化 大班科学:奇妙的变化设计意图: 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面对身边这样那样的变化,孩子们会昂起他们的小脑袋好奇的向大人们询问着。针对五、六岁儿......

    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声音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声音》教学反思: 我们的周围充满了各种自然的和人的声音,声音给我们传递意义丰富的各种信息,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声音。我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水》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奇妙的水》1 知识背景:本活动运用的知识是有关与饱和溶液和改变液体密度等有关知识。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