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目送》文本解读
《目送》文本解读
渔峡口中心学校
覃从容
今年非远程学历培训的作业就要我们个性解读《目送》并设计一份教学设计,由此我在网上找到了台湾作家龙应台的《目送》拜读了起来
龙应台(1952年2月13日-),女,台湾高雄人,祖籍湖南衡山县,作家、社会评论家、思想家。曾任教于纽约市立大学及梅西大学外文系、任台湾中央大学外文系副教授、台北市文化局长等。龙应台多次在不同场合指出“民主制度”的优点,引起了广泛的反响与争议。近年来常驻三个地址:香港沙湾径二十五号滨于海,台北仰德大道白云山庄藏于山,金华街月涵堂隐于市。写作教书兼成立基金会推动全球意识之余,最流连爱做之事,就是怀着相机走山走水走大街小巷,上一个人的摄影课。龙应台现在香港城市大学担任客座教授,继续以理性、知性和感性交融之笔评说世界风云,畅论两岸人文,这无疑是令人欣喜的。更令人敬佩赞叹的是,她把辛辣之笔触伸向了人的内心世界,以散文化的笔调,娓娓叙说生命的悲欣离欢,尖锐机智犹堪当年。在这一点上,她更像一位医术精湛的心理师,以笔为刀,解剖着人性深处的弱点和软肋,并时时不忘给予一剂醒脑益智的良药,使那些深陷尘世羁绊的心灵一次次得到解脱和自省。
在《目送》中,作者诉说的是对父亲和儿子的爱。一边面对的是父亲,父亲在医院的最后时光,她默默看着轮椅上被护士推走的背影;直至最后一次深深地凝望,目送父亲的棺木缓缓滑入火葬场的炉门。一边面对的是儿子,作者龙应台开始送儿子去上学送儿子华安去上学,儿子进校门时不住的回头看,儿子往前走,不断地回头;在儿子十六岁赴美去做交换生时,作者一直在等儿子回头一瞥儿子却一次也没有;再后来,儿子在她任教的大学读书,宁愿坐公交车也不坐她的车。坐着慢慢的觉得:“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并感叹道: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因此,整篇文章,既是对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书中,龙应台叙述的语言质朴,字里行间既柔情似水,也不乏万丈豪情,有时让人清冷,有时又让人无比温暖。她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对亲情的思考,让人悲喜交集。“家,一不小心就变成一个没有温暖,只有压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荒凉,但是家可以更寒冷。”“我想有一个家,家前有土,土上可种丝瓜,丝瓜沿竿而爬,迎光开出巨朵黄花„„”再犀利的笔也有难以言尽的时候,作者心路的曲折我们无法尽览,但对亲情和人情,我们却有着相同的感触 的确,孩子逐渐长大,就慢慢挣脱我们的怀抱向蓝天飞翔,父母随着年岁的增大也在在不断的离我们远去。作为双重身份的我们无疑会和作者一样多一份矛盾的忧伤和无奈。这些终点前的“风景”虽然让人心生荒凉悲观,如果我们把它当成一场爱的教育,一定会积极有力。试想孩子虽然不再依耐我们,但他们却成熟了许多,父母虽然离我们而去,他们却给了我们无穷的爱和财富。因此生命的质量绝不是在成功、时间、财富等数量上的累积,应在于对自我的冲破升华、对父母亲朋的尽忠职守等质的飞跃上。卡尔维诺说过:“你以为喧嚣、咆哮、速度是这个时代活力的象征?”其实风景不变,人也都在,如果你在走的过程中静静地看,慢慢的领悟其中的美妙,你会发现,生命的起点终点虽然已被规定,但此时此刻生命却被被拉长了,并且逐渐丰润饱满、涓涓绵延。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在珍惜亲情的同时还要不要害怕一个人,带着充盈的爱前行。因为人生的美和眷恋在家庭、在亲朋,也同样在孤独。孤独自有其大美,试着学会欣赏和体悟,你的生命也就比别人多一层质感多一份内容。
该文的特点是:
叙事概括性强,语言简洁凝练。
本文是一篇的感悟亲情的文章。全文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母亲与儿子,第二部分是女儿与父亲。本文的题目是“目送”,全文紧紧围绕“目送”展开叙述,“目送”既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作者默默看着儿子和母亲的每一次离去。又有着更深一层的含义:作者一直深爱的儿子随着年龄的增大已不再依恋她,她觉得很失落;作者深爱着父亲,父亲也爱自己,但在岁月面前,作者却无可奈何地。开头景物描写,解释了文章的主题:阐述了了三代人之间的情感。
文章主体内容的上下对偶。母亲与儿子之间:先写送儿子上小学,儿子背着书不断回头。又送儿子去美国做交换生时儿子始终没有回头。儿子上大学了,读的正好是她教书的学校,儿子宁愿坐公交车也不坐他的车。女儿与父亲之间:第一次上班,爸爸送她开着廉价小货车,怕影响她的形象,停在偏远处,向她道歉。后来父亲重病,生活不能自理,她悉心照料,在夜色中匆匆飞回去上班。最后父亲去世了,她在火葬场的炉门口,最后一次目送他离开。这上下两部分结构对称,凝练概括;对比强烈,褒贬分明。与儿子别三次,起初缠绵中间沉重终于无奈,与父亲告别三次,起初缠绵中间沉重终于无奈。上下部分里出现的交通工具也包含奇妙的巧合,飞机一次,汽车一次,徒步一次。结构严谨。
结尾反复叙述,富有较强。文章两部分的末尾(第9自然段和16自然段),用了完全相同的语言形式:“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首先,这一感悟性的文字是对前面叙述的自然总结与生发,两段完全相同的文字前后呼应,表达了作者作为母亲和作为女儿的双重痛苦,揭示了作者珍惜亲情但又无法留住亲情的无奈。这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恰当地反复,从而更充分地抒发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目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中“我”的几次“目送”。
2、感受文章浓浓的亲情及深刻的哲理。
3、体会作者平淡而深刻的语言。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抓住一个特征在多种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2、通过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体会语句所表达的感情。教学难点
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及哲理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龙应台有这样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对于人生最珍贵的亲情,她为什么会如此解读,让我们一起欣赏作家龙应台的《目送》。
二、寻寻觅觅找“目送”
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写目送的句子,概括文中写了哪几次目送。“我”目送华安上小学
“我”目送华安上机场去美国 “我”目送华安上公交车
父亲送“我”去大学教书,“我”目送他离去的背影 “我”去医院看父亲,目送父亲轮椅的离开 “我”去火葬场目送父亲的棺木
(分两类:我目送儿子;我目送父亲)
三、真真切切品“目送”
1、作者这篇散文的语言极富表现力,情感丰富,细读1-8自然段,圈点勾画表现人物情感的语句,以“________(细节),让我读到了________(人物)________(内心世界)”的句式说说你品味到的情感。
例:第二段的“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让我读到了孩子们初入学时的胆怯、紧张,对父母的依恋。预设:
1、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无比清楚、比喻让我读到了母亲对于儿子深深的爱与关注)
2、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从“不断的回头”,“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读出了华安上小学的第一天对母亲是十分依赖与依恋的,母亲关心儿子,儿子也舍不得母亲。)
3、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从“照例拥抱”照例这个词,“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这个比喻,可以看出去美国做交换生的华安对于母亲的深情并没有任何回应,已经是很明显的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4、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
(挪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队伍移动的缓慢,还写出了我在送别时目光紧随儿子的背影而动的关切与不舍。表现了母亲爱子的深情。)
5、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从“闪”和“倏尔不见”这两个词可以看出华安在过海关时候的动作之快,对于母亲没有任何留恋,更谈不上依赖,这个时候的华安已经与母亲有所疏离。)
6、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从“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也戴上耳机,”“一个人”可以看出上大学时的华安,已经有了比较独立的自我,他有着自己的内心世界。“一扇紧闭的门”可见我已无法走进儿子的内心世界。)
7、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渲染寂寥冷清的气愤,衬托我只能目送儿子离开,却无法走进儿子内心世界的落寞、孤独、无奈之情。)
看来,同学们找到了很多,老师也找到了不少有表现力的句子,PPT出示 师小结:我们在优美的语言中看到了曾经那个依恋母亲的儿子不见了,儿子开始挣脱父母的羽翼要独立成长。此时正如作者所言,他感觉与儿子——渐行渐远(板书)。
面对儿子渐行渐远的身影,作者有了怎样的感悟?
第九段: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生齐读。
(体会慢慢地、慢慢地。为什么用2个慢慢?
强调领悟时间漫长,领悟的过程艰难而痛苦。)“不必追”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如果你是华安,你能把不必追的意思说给文中的母亲听吗?
例:妈妈,我已经长达了,可以独立了,你放心吧,不必有过多的牵挂。小结:对儿子不忍放手却又不得不放手的感伤落寞。(落寞板书)
2、文中第10段写到“我的落寞,彷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为什么另一个背影也让我落寞呢? 预设:
1、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父亲需要自己帮助,自己又不得不离开的不舍。对病重父亲的关爱,女儿对父亲的爱、担忧)
2、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公尺。(“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言下之意是什么?)
过渡:那么这个时候的龙应台,为什么会觉得如此的孤独?让我们来看一段作者的介绍。龙应台:
女,祖籍湖南衡山,父亲姓龙,母亲姓应,出生在台湾,所以叫龙应台。
1974年毕业于成功大学外文系,后赴美深造,;1982年获得肯萨斯州立大学英文系博士学位;1983年回台湾,任“中央大学”外文系副教授;1984年出版《龙应台评小说》,一上市即销售一空,诗人余光中称之为“龙卷风”;1985年《野火集》出版,不到一个月,再版24次,“野火”成为那个时代台湾的集体符号。1986年至1988年龙应台因家庭因素旅居瑞士,专心育儿;1999-2003年龙应台出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长;2008年7月《目送》出版.2003年,马英九连任台北市长,要求龙应台再做一届文化局长,文化界要求她留任的呼声也很高,但龙应台却坚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想多留一些时间给孩子。“那时我一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没有周末,没有个人生活。”龙应台说,突然感觉,“会不会你赢得了全世界,但你失去了你的孩子?” ⑶作者的这种感慨在文中有所体现,你能找到这段话吗?把它读出来。大屏幕展示: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师问:怎样理解两个“慢慢地”?
明确:表面指领悟的时间漫长,更是指领悟的过程艰难而痛苦。
再问:这个段落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为什么要重复?
明确:推开那扇存在于亲人之间的门,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尽管我们追不上,但是我们必须要追。目送父亲之后作者又有了怎样的感悟?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不必追”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如果你是文中的父亲,你能把不必追的意思说给“女儿”听吗?
例:孩子,你已经尽力了,父亲知足了,你不必太伤悲
孩子,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自然规律,不必伤心,坦然面对,再多的遗憾和不舍都是生命必经的过程。
小结:父亲的死亡是人生的必经历程,目送着他的离去,不必追(不必追板书)
四、仔仔细细悟“目送”
1、作者在面对儿子与父亲逐渐离去的背影之后,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所表达的仅仅是落寞与感伤、悲痛之情麽? 师范读最后一自然段,师生共同品味。
点出:落寞、无奈、感伤当中隐隐透出豁达。
2、再次齐读文章最后一小节。
我已经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女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作者有一种豁达的心态,已经看开人始终是寂寞的,至亲至爱也不能够陪伴一生一世,终归是要目送他们离去的。华安的上小学,中学做交换生,上大学,我的工作报到,父亲的衰老与最后的死亡,这正是人一生的历程,而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种不断“目送”的过程。不用追寻,更不必追寻。
五、“目送”贴吧
老师在备课的时候看到关于目送的贴吧。它的主题帖是这样的:龙应台的《目送》穿透了人世离别的世俗情感表层,触及到了生活与亲情的本原,是对生活的一种顿悟,是对人生的大彻大悟!从中我们读到了人生的许多感悟,元芳,你怎么看?
1楼:今天读了这篇文章,相同的画面又一次出现在了我的脑海:父亲开着自己的简易汽车送我上学„„作为孩子,那时候怎么那么不理解父亲呢?今年过年时,因为家庭矛盾让我和爸爸进了一步,再说一遍吧:爸,我不在你身边,少和我妈拌些嘴,照顾好我们这个家,更要照顾好自己!2楼:相识是缘,缘尽人散,缘来珍惜 3楼:
请你跟帖写写你读了这篇文章后,有什么感悟?
六、推荐阅读
看来龙应台的这篇文章真的给大家很多感悟,这真是值得一读的好文章,今天老师就把她的这本书推荐给大家课后去阅读: 全班齐读介绍文字: 龙应台的文字,“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俯首甘为孺子牛”时,却温柔婉转,仿佛微风吹过麦田。从纯真喜悦的《孩子你慢慢来》到坦率得近乎“痛楚”的《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的写作境界逐渐转往人生的深沉。
《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
《目送》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
板书设计:
目送
|
落寞
|
不必追
龙应台
第二篇:目送 读后感
《目送》读后感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是龙应台在她的一部有关【人生大问】的著作,一部影响了三代人的著作——《目送》中的一段。
在第一代序中,由一个红色盒子,从而引发了一段往事回忆。旧时,母亲无私的爱,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爱美的母亲,愿将一身华丽卸下,留给女儿。这之间透露着点点滴滴母爱与亲情。女儿深爱着母亲,拒绝了母亲的好意,在这平凡的场景,平凡的故事,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真实、触动人心。也无时不让读者对人生进行着深刻的认识,发出疑问,发出感叹。
《目送》是关于光阴的故事,关于亲情的故事,关于作者自己,关于我们每个人在时光的洪流中渐渐长大,眼前的背影从高大到岣嵝,自己也就慢慢成了别人眼里的背影的故事。当我们再不能为过往的遗憾一一买单的时候,彼时的目送也就成了眼下的凄凉。
《目送》看得人心酸,几度欲落泪又不能。这并不只是书中的描写,而是书使人想到了未来,想到了自己的人生。人的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能够自己掌控,方是有尊严有幸福,否则,即使是老来有靠,有龙应台这样的孩子照拂,也还是不够的,无知无识地度过岁月,岁月其实没有意义。
但,人生也处处充满着幸福,不是吗。书里说:黑沉沉的海上,满缀着灯火的船缓缓行驶,灯火的倒影随着水光荡漾。十五岁的少年正在长高,脸庞的棱角分明,眼睛清亮地追问你世界从哪里开始。两个老人坐在水池边依偎着看金鱼,手牵着手。春天的木棉开出第一朵迫不及待的红花,清晨四点小鸟忍不住开始喧闹,一只鹅在薄冰上滑倒,拙态可掬,冬天的阳光照在你微微仰起的脸上。幸福,还有多远呢?
第三篇:《目送》读后感
《目送》读后感
韩国琛
我读了龙应台所写的《目送》以后,有一些感想。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篇,他讲的是龙应台目送她的孩子——华安小学到大学,然后作者的父亲住院还有火葬。“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段让人心酸和感动的文字说了:年幼的孩子长大到成人,让她牵挂、让她失落、让她懂得怎么放手。和她父亲的去世,在火葬场最后一次目送他——父亲的时候,明摆她和他的缘分也就终止了。
原来,龙应台的“落寞”与儿子、父亲有关。儿子逐渐得长大,离“我”愈来愈远,机场龙应台目送儿子的背影一寸一寸地往前挪,直到消失。儿子都不愿意回头看 “我”一眼,感到非常失落。当龙应台大学教授的那一天,父亲开车送“我”,但是父亲并没有把“我”送到大学的大门口,而停在侧门的巷边,因为他认为,这种廉价的小货车不是送大学教授的的车子。父亲生病住院,“我”每个礼拜都去看父亲。有一次,龙应台帮父亲清理排泄物,结果让自己的裙子也沾上了粪便。父亲对 “我”对我的爱和“我”对父亲的愧歉都告诉了“我”:不必追。
最让人感动的是最后一篇文章《魂归》,它说了龙应台的父亲死了,村民们说,根据家乡的习俗,儿女不能亲手埋了父母,但是,但是作者——龙应台和她的母亲却说:“最后一次接触父亲的机会,我们不会以任何理由给任何别人代劳。” 这一天清晨,“父亲”上山了,当司仪长长地唱“拜──”时,“我”和“我”的母亲深深地跪下,眼泪决堤。
这“本”《目送》十分感人。虽然我还不是完全理解《目送》,可是,这里面有些路我可能会走,我希望我以后也有一颗感恩和回报的心。
第四篇:《目送》读后感
《目送》读后感
喜欢龙应台,喜欢她简单的文字,喜欢她平实随意的文字流露出来的真挚、细腻的情感,一字一句都戳中心窝,暖暖的,“对,就是这样的‘feel’,”就是我一直想要表达却没有抒发出来的感情。从《野火集》的桀骜犀利,到《孩子你慢慢来》的慈爱温柔,到《亲爱的安德烈》的小心翼翼,再到如今的《目送》,越发丰润豁达,对生命、对亲情、对幸福的深情领悟。
“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年龄如你我,当读到这段文字的时候,心会不会剧烈的颤动一下,压抑许久的情感是否一下子找到了出口?
从读大学到现在工作,离家已有十载,离家远了,自己年龄大了,反倒觉得和父母之间的线越牵越紧了。记得上学的时候,每年寒暑假回家,刚到家的几天,不管做什么,只要是在父母的视力范围内,那目光必是紧紧追随的,笑着看我吃饭,边说“慢点吃,还有呢”;笑着听我聊校园的趣事,偶尔插一句“是吗?”,常常会被看得不自在,心想“这是肿麽了,不就是半年没回来吗?”;每次开学的前一周,父母必是睡不好的,又一次的“目光紧紧追随”,心想“至于吗?半年后不就回来了吗?”那时的我,就像一只小小鸟,只想越飞越高,挣脱那温暖的怀抱!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更多的时候是我们承受爱我们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们不舍的,不放心的,满眼的目送。但我们从小到大只管着一心离开,从未回头张望过,只因我们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爱一直坚实地存在着。
因为工作在外地,回家的次数很少,每次都是急匆匆,惹得妈妈总是念叨“真是忙啊?就不能多呆几天?”,满眼关切、恳求。因为要赶火车,每次离家总是清早,爸妈一早起床,把我送到车站,之前很少回头望过。直到有一次,有一个考回家里的机会,但经过努力还是错过了,父母又一次送我,车子已经开动,只觉得心里沉沉的,回头望去,父母一直站在那里“目送”,看着他们微驼的身影,泪水再也控制不住。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总有一天,他,她会离开,正如书中写的“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所以,做儿女的我们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让他们的眼睛多点落在我们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泪看着我们渐行渐远,常回家看看。
将来,我们也会为人父母,看着曾经的“小毛桃”一天天长大,也会“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也会经历父母曾经经历的一切,所以做父母的也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属物,“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你能给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让他、她自己体会孤独、挫折、失败,这才是真正的爱,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
你说你的眼里只有我,我说我的眼里还有那“广阔的天空”,一次次生命的轮回,为了不留遗憾,这父女母子间的情缘啊,且行且珍惜!
第五篇:《目送》讲稿
《目送》推荐讲稿
杜晓花
一、明确推荐文章题目
二、听作者朗读全文
三、带领学生赏析
1、整体感知
这篇散文以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个镜头“目送”为线索,切入点很小,很普通,然而作者透过这种司空见惯的生活小镜头,引发了对亲情、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笔触精致、思想深邃,令人叹服。
2、理清思路(请辅导老师根据分析切换幻灯片)
文章先由送别儿子写起。作者选取了三个片段:一是目送幼小的儿子初入学堂,此时的儿子对自己万般依恋“不断回头”;二是目送读高中的儿子赴美做交换生,感到的却是儿子接受母亲送行的“勉强”;三是接送儿子读自己教课的大学,此刻儿子对她已近乎“紧闭”。当看着长大的儿子“背影渐行渐远”,绝无渴望中的“回头一瞥”,作者顿悟:“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旋即,作者想到了目送过的另一道背影——父亲的背影。而这道背影因已无法再见而更让她“落寞”。这里,作者也选择了三个片段:一是目送开着小货车送她到大学任教因怕碍着女儿的脸面而抢先离去的父亲;二是目送病入膏肓全无知觉的父亲坐着轮椅的背影的消失;三是最后一次“深深、深深地凝望”,目送父亲永远离开眼前这个世界。写到此处,仿佛是一首忧伤的乐曲,作者用心血和泪水凝成的副歌再一次奏响:“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3、深刻领悟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它的表层含义是:亲情之间是一种渐行渐远的缘份;目送的背影是不可逆转的。延伸思考一下:既然亲情之间是一种渐行渐远的缘份,那么我们得珍惜当下;既然目送的背影是不可逆转的,那么我们得淡然面对生活中的别离,这是一种客观规律,这是一种人世轮回。
理解了作者的感悟后,你不得不惊叹这话的领悟高度。淡淡的文字背后,如此透彻地感悟到了生活的真谛。难道不是吗?孩子一天天长大、从少时的绕膝之欢到长大后离别的不回头,这是成长的规律,这是亲情间渐行渐远的缘份,这是你想挽留又无可挽留的一段情缘。作者从一次次的具象的目送中,感悟到了亲情的真谛,感受到了得到与失去间的辨证关系,并用无语的背影来诠释这一切:不必追!
“不必追”是对生命成长的一种尊重。孩子终归是要长大,孩子终归是要远离父母的呵护;孩子总归是要去享受他们自己的蓝天。正如尘世没有不散的宴席一般,人世间再完美的相守也有分手离别的一天。聚与散,合与分,均是生命活动的正常现象。何必执著?何必痛苦?何必纠结?
“不必追”也是对生命从视野中消逝的一种尊重。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老人离世,不要说遗憾,不要说痛苦,不要说自责。人老了,终究是要离开的,这是生命正常的运行轨迹。谁也改变不了,谁也超越不了。一如对生者的道安,对逝者同样应有“挥手自兹去”的淡然。
“不必追”是一种高度理性。于孩子的成长而言,父母何必纠缠不休呢?何必在乎他们是否还象儿时那样不停回头呢?何必一定要把自己的所谓经验、所谓呵护,所谓叮嘱一遍遍地交待个没完呢?于老人的离世而言,人死即如风过云散,归于尘土,无知无觉。活着的亲人何必再言其生之如何、情之如何?
“不必追”又是一种近乎手足无措的感性。当缘份注定要渐行渐远时,必定是想追又追不上,想留又留不住,想说又无语,内心的所有感情只能汇成一个毫无作为的表情。这其间,究竟是背影的坚定还是目送者的犹豫?是离开者的忘却还是目送者的痴情,又如何能分得清?
“不必追”是离开者用默默的背影诉说的,也是目送眼光应该读懂的。“不必追”是基于告别的一种理性,也是基于松手的一种理性。“不必追”是一种抉择上的果断,也是一种情感上的收藏。
《目送》中的这番感悟,穿透了人世离别的世俗情感表层,触及到了生活与亲情的本原,是对生活的一种顿悟,是对人生的大彻大悟!
4、佳句品析
《目送》除了思想深邃外,文字非常优美。一幅幅如诗如画的情景,一段段如珠如玉的美文,轻言低诉,精妙绝伦。下面简要摘录几句予以评述。
(1)“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不断回头”这一细节,生动地把孩子离开母亲、独自上学的那份胆怯表现出来了。目光的交会,既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关切,也表现了儿子舍不得离开母亲的那份依恋。
(2)“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这里巧用比喻,暗指孩子已经长大长高了。后面一句中的“勉强忍受”则巧妙地表现出了孩子想快些离开母亲的心情。孩子不象母亲那样不舍,所以他“勉强忍受”,所以他过安检后,头也不回。
(3)“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
“一扇紧闭的门”是双关语。既指儿子一个人独自听音乐,外人无法感知他在听什么,也指他内心有一扇未曾对父母开放的门。这从前面儿子不想搭我的车中可以看出。后文中“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是对这扇门的一种补白。
四、介绍整本散文集《目送》
1、介绍主要内容
《目送》一书收录作者近年来写的七十三篇散文,全书分“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满山遍野茶树开花”三章。龙应台以细腻的笔触牵系三代:看儿子们的青春,回忆自己的年少;看爹娘的老态,也审视自己即将迈入的老年。本书记录了父亲逝的伤痛、母亲老的无奈、儿子离别的伤感、兄弟的深情无语、朋友的体贴无价。
《目送》是散文集的开篇之作,文集也以此而命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