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看雪》导学案

时间:2019-05-12 22:06: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年级语文《看雪》导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年级语文《看雪》导学案》。

第一篇:二年级语文《看雪》导学案

看雪

学习目标:

1、在脱离语言环境、没有拼音帮助的情况下,能从整体字形上正确认读9个生字;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生字组词或说简单句。认识9个生字,2、能按笔顺规则,在田字格中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8个生字,并通过观察与书写,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同时在老师的提示下,自觉纠正不当的写字姿势,养成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

3、在识记生字、练读课文的基础上,能用普通话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借助对插图的观察,读出课文中不同的对话语气。

4、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评价方案的设计

1.对于目标1,可以在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时,采取指名认读、开火车读、游戏抢读、同桌互读等手段,通过倾听、观察来评估学生的识字目标落实情况,目标达成度应在95%以上。

2.对于目标2,可以分散在两个课时中来评价,评价维度较多元。可通过观察学生的写字姿势和书写习惯、展示学生在课本上书写的生字、巡视学生听写生字的情况等方式来评价写字目标落实情况。其中,生字的默写正确率应达95%以上;生字的规范书写程度应达90%左右;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与良好的写字习惯应达90%以上。

3.对于目标3,分散在两个课时来评价。其中,第一课时,在落实识字目标、自己练习朗读的基础上,可采用指名朗读、自由朗读的手段,通过倾听、观察来评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两个浅层次的朗读目标;第二课时,可采取倾听、观察、评读等手段,通过自由朗读、角色朗读、动作表演读、创设情境读等方式来评价朗读的第三个层次——有感情地朗读。最终,能落实朗读前两个层次目标的应达95%以上,落实朗读第三个层次目标的不低于85%。

4.对于目标4,在学生读懂句子,理解词义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通过指名说、同桌互说来评估落实情况,目标达成度应100%。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朗读。

教学难点:理解、感悟一分钟的重要。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流程预设: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小朋友们看过雪吗?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个故事名字叫《看雪》,老师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

2、小朋友们看了课题有没有什么想法呀?愿意跟随老师谈谈吗?

二、自读课文,小组互助学习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正音。

2、小组内自查:注意读准翘舌音‚省、橱、指、仗‛和前鼻音‚毯、银‛。

三、认记生字

指导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发现认记生字的方法。如:

1、谜语认记。

毯: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

店:站而不立,庆而不大,街边一间房,买卖东西忙。

2、借助偏旁认记。

‚指、接‛都是提手旁,字义和人的手有关;‚银‛是金属,所以是金字旁。

四、巩固练习

1、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猜字游戏:一人被蒙住眼睛,让一个人指某个生字,等全班都看清楚了所指的字以后,让被蒙眼的同学一个一个地指着生字向大家发问。如,问:‚是不是橱窗的‘橱’?‛答:‚不是橱窗的‘橱’!‛直到猜对了,全班一起回答:‚对对对!就是这个字。‛

3、‚摘苹果‛游戏:在黑板上画棵苹果树,把做成苹果形状的生字卡贴在‚树‛上,让学生上台读字音,读对的就可以把‚苹果‛摘下来。摘对五个以上可奖励一张苹果贴画。

五、扩展活动

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台湾的资料,包括台湾和祖国大陆的关系,台湾的风景名胜,台湾回归问题等。学教反思: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北京和台湾的位置。再互相交流台湾的资料,以你问我答的方式,学生把还不懂的问题或自已想了解的问题提出来,由其他同学根据自已自已掌握的内容来回答。今天继续学习看雪那一课。读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2、学生回忆下雪的情景,并说说自已回忆后的感受。

二、感悟朗读。

1、假设自已就是台湾的小朋友带着对北京雪景的向往再读课文,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2、复习‚识字3‛中的‚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把以前对台湾的了解运用到本课的学习中。

3、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4、小组交流解决各自所提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注意结合朗读课文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5、各组挑选自己认为最有意思或最有价值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各组从其他组提的问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交流、讨论。

6、选择同学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引导大家读书、思考、表达。教师也可提出重点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如,课文最后一句话,老师为什么要‚深情‛地说?老师心里在想什么?

7、通过教师范读、分角色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

8、课文语言优美,感情丰富,可配抒情音乐让学生美读。

(三)实践活动

给台湾小朋友写一封简短的邀请信,邀请他们到自己的学校来做客。

板书设计: 看 雪

台湾的孩子 看到橱窗的雪景 想看北京的雪景

(向往北京想念祖国)

作业设计:

一、我会填:

()的棉花()地点头()的故乡()地说()的雪景()地问

二、连词成句。

1、看见 您 真的 过 吗 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里的 做的 雪景 是 棉花 商店 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加标点:

1、你想去看台湾吗

2、台湾真美啊

3、我想去台湾

学教反思:

第二篇:湖心亭看雪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诵读能力。

2、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的语言风格。

3、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本文的写景特点(白描手法)。

2、雪后奇景的赏析。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自主、合作、探究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本文文字较浅显,注释较详细,学生自读课文,把握文意不成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着重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语言风格。

【教学媒体】电教平台

【课时安排】1.5课时。

(前半个课时朗读课文,利用注解口译课文,并在同桌及小组内互相纠正,做到字词落实,然后小测检查翻译程度,最后将课文背诵下来。)

【教学过程】(后一课时实录):

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1、“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天堂般的杭州,有美丽的西子湖。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已学过不少,还能记住吗?

学生吟诵: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2、见过西湖的人,很多人为它的美景所陶醉。下面让我们在《雪之梦》的音乐中欣赏一组西湖美景图。(多媒体出示配乐西湖图景,学生欣赏。)

西湖的景美吗?如果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可是,如果诗人心中寒冰一片,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和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在上节课熟悉课文、翻译背诵课文的基础上,我们再来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并学习名家的写作方法。

3、介绍作者

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出身官宦世家,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清兵南下灭亡了明朝,他入山隐居、著书,作品中时时流露出明亡之后怀旧的伤感情绪。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二、反复诵读,感知文章

1、听录音并思考:

要知道作者笔下,冰雪中的西湖到底怎样,还需要深入理解文本,先听录音,并思考两个问题。

(1)都说这篇短文里有一个地方前后矛盾,你能找出来吗?

(2)请在文中找出一个最恰当的词来评价张岱。

2、师生交流,朗读分析。

都说这篇文章作者犯了一个颇为严重的前后矛盾的错误,是什么?(生惊诧好奇)

生1:“独往湖心亭看雪”应该是一个人,后文却出现了一个舟子在说话。

生2:“独往湖心亭看雪”与“舟中人两三粒”相矛盾。师:同学们眼光很敏锐!名篇名作怎么可以前后矛盾呢?是不是张岱的数学没学好数不清人数啊,是不是应该和张岱商量让他改改?

生3:我认为先不急,等咱们理解了课文再说,说不定其中另有奥妙呢!

师:嗯,大家同意吗?(大部分同学表示同意)。我们来分析第二个问题,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一个最恰当的词来评价张岱。

生4:痴。(学生纷纷表示赞成,师板书:痴)

师:“痴”用通俗的话怎么讲啊?

生5:傻,笨。

生6:呆,行为举止不同常人。

师:对,张岱就是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呆人”。女生把课文朗读一遍,要读出感情。(全班女生齐读)

三、细读品读,探究课文

朗读课文,思考问题(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女生朗读得不错,男生是不是能读得更好呢?男生把课文读一遍。(全班男生齐读)。读得不错,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1)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觉到张岱的“痴”?

(2)张岱“痴”的原因是什么?

(3)找出文中的写景句,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2、小组讨论,师生交流解决问题。

(学生踊跃讨论后,纷纷举手)

(1)分析第一个问题: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觉到张岱的“痴”?

生1:“是日,更定矣。”他居然在凌晨的时候去看雪,真不可思议。

生2:“独往湖心亭看雪”,一个人驾船去的,胆子可真大。(众笑)

生3: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时候去看雪。师:说得真好!(多媒体出示答案)古人以三为多,大雪三日就是大雪多日。文中说“湖中人鸟声俱绝”是什么意思?用一个成语表达如何?

生(想了想):万籁俱寂。

师:说得好,现在我采访一下同学们,在这样天寒地冻的天气里,你会在家干什么?

生1:缩在被窝里睡懒觉。

生2:上网玩游戏聊天。

生3:烤火。

生4:一边喝茶一边和家人聊天。

„„

(2)第二个问题:张岱的举动正好反映了他“痴“的一面。可是他“痴”的原因是什么?

生1:好山水。(对,作者痴迷于山水。板书:山水)

生2:痴迷于西湖。

不错,作者痴迷于山水,痴迷于西湖。或许,我们能从《西湖梦寻》中找到答案。出示《西湖梦寻》序,第一、二组同学读:

“余生不辰,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而西湖实未尝一日别余也。”(《西湖梦寻》自序)

作者说他离开西湖28年了,但是西湖每个晚上都走进了他的梦中,可见,他对西湖是日思夜想魂牵梦萦的。

(3)问题三:文中哪些是写景句?谁来把它读出来。

一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后,另一学生再将写景句用现代汉语作描述。

3、赏析写景句,了解文中的白描手法。

你看这二句写景句,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的形象,这样的描写手法叫“白描”。

出示白描的概念,第三、四组同学齐读:

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它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师:我们以前也学过白描,在哪里学过?

生: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师:对,《天净沙·秋思》寥寥几笔,就勾勒出黄昏凄凉的景象。苏轼有诗云:“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白描”其实就是“淡妆”。

4、想象文中的奇景。

同学们不妨想象这样的奇景,我叫一个同学朗读白描语句,其它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准备好了吗?(一生有感情地读,其它同学闭上眼睛想象)

师:这样的景美不美,美在哪里?

生1:一片白茫茫的景象。

生2:大雪铺天盖地卷来,有一种意境美。(板书:意境美)

生3:我觉得天与云与山与水,全都连成了一片,有一种画面美。(板书:画面美)

生4:我觉得还有语言美。“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极有韵味。(板书:语言美)

5、师生互动,质疑解难,分析作者的精神世界。

师:说得太好了,同学们的想象还是很丰富的,这样的景象作者写得实在太精彩了。同学们都了解了吗?有没有不理解的?

生1:老师,这里我有点不理解,“天与云与山与水”,用了这么多“与”,不知有何用意?

师:对啊。作者为什么用了这么多“与”,古人不是说要惜墨如金吗?其他同学怎么看?

生2:“与”让天、云、山、水四个景物融和在一起了,如果去掉,好像它们有界限似的。

生3:我觉得“与”造成了一种天地苍茫的浩大气象。生4:我认为“与”把四个景物连成一块了,天、云、山、水好像在动,有一种动态美。

师:好样的,有眼光!(板书:动态美)

生5:老师,我也有个问题不理解,这几个量词“一痕”、“一点”还说得过去,后面的“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是不是用错了?

师:对啊。这里是不是用错了,谁来帮她回答?

生6:我觉得没有错。舟如“芥”,人如“粒”,这是从天空或高空的俯视,置身其中的人,正如沧海之一粟。这样用词,更显得天地之苍茫。

生7:没有错,我觉得在苍茫的天地中,景啊,人啊,它们都似有似无,产生了“天人合一”的感觉。

师:(惊喜地)真是一言惊醒梦中人啊!人融入了苍茫的天地中,让我们感觉到它的语言美。让我们再把这二句写景读一遍。咱们要读出天地苍茫的景象。(全班齐读)

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产生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板书:天人合一)。写景是为了抒情,在这一刻,张岱有什么情趣?(板书:情趣)

生8:清高、高雅。

生9:超凡脱俗。

师:不错,这个超凡脱俗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板书:超凡脱俗)那么,舟子对这样的做法理解吗?(生齐说:不理解)谁来把舟子说的话读一遍?(一生读:“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更”表惊奇,指对这种行为百思不得其解。毕竟,舟子是凡夫俗子理解不了。文中还出现了一个“更”字,是哪句?

生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师:此人,指哪种人?咱们用文言文说出来。(学生踊跃地举手)

生2:湖中焉得更有此雅兴之人。

生3:湖中焉得更有此豪情之人。

生4:湖中焉得更有此志同道合之人。

生5:湖中焉得更有此超人。(众大笑)

师:说得太好了,大冷的天,一般人是无法做到独往湖心亭看雪的,如果张岱要回答,用文言文如何回答?

生6(抱拳):彼此彼此。

生7(鞠躬):幸会幸会。(生笑)

师:同学们想象还是蛮丰富的,都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老师心中也有一个疑问:他们饮酒前不问姓氏,饮酒后才问,却避而不答。只说金陵人客此。然后不留姓名不留地址,这段奇遇,张岱是不是处理得太草率了?

生1:我觉得都是痴人,何需留名,一留名反而就俗了。

生2:金陵是明朝的故都,说明张岱怀念前朝怀念故都。

师:说得不错,张岱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明朝灭亡的伤感情绪。这样看来,张岱追求的是一种怎样的人生啊?

生3:他不愿和人深交,只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

生4:他只愿融入大自然,他的心是属于自然的。

师:我们现在来看最初我们发现的那个矛盾,是张岱数不清人数吗?是张岱一不小心犯了一个可笑的错误吗?

生5:我懂了,根本就不是失误,因为他“眼中无人”,知音尚且不顾,何况舟子。

师:对,张岱就是这么一个痴人,痴迷于山水,希望融入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个痴也反映了他超凡脱俗的情趣。

四、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师:世人都说张岱“痴”,而同学们的生活中也有不少痴迷的事情,说说看。

(学生纷纷举手发言)

师:是啊,大家也许觉得张岱很神秘,“痴”得离奇。平凡之人,也有“痴”的时候,也都会“痴”得可爱。刚才同学们说到了,曾经在如瓢泼的大雨中漫步,任雨水把自己浇个透湿也毫不在乎;曾经把自己关进小屋里,独自一人去感受那流淌自心底的音乐;曾经长久地抬头仰望星空,不为别的,只为感受那份寂静。在今天这个日渐忙碌和功利的世界里,我们周围有太多疲于奔命而日渐忙碌沧桑的面容,然而,人活着不仅要有柴米油盐,还要有闲情逸致,所以我们感谢张岱,是他让我们感受到那份静谧,感受到那份痴迷,感受到人间的至情至性。

五、作业布置

就“说‘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课后练笔。

师:俗话说:“上有天堂”

生:“下有苏杭”

师:是啊,杭州美景历来为世人所称道,西湖更是杭州秀丽风景的一张名片,这里曾留下历代文人墨客的足迹!杨万里在一个晴日来游西湖,看到“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苏东坡在一个雨天来游西湖,看到的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而明代汪珂玉说:“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几人哉!”

今天咱们有幸认识一位能真正领山水之绝的人,他就是《湖心亭看雪》的作者张岱。

作者简介: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读注释①。

生:(略)

师:提示要注意的三个地方:

1.课文选自《陶庵梦忆》,忆——这是一部回忆录。写于明王朝灭亡之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已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迹可窥知一二。

2.“明亡后不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仕”?——不想给清廷做事。这说明他有深深的故国之思。

3.作者的家乡是哪里?——山阴(即今天的浙江绍兴)。而他客居的地方是?——杭州。这说明作者是独在异乡为异客。

解读文本:

(结合注释,疏通文字)

师: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

生:(略)

1、时间地点

师:我们先来学习第一段,“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交代了什么?

生:时间、地点。

师:虽然看雪的时间是明朝“崇祯五年十二月”,但是写这篇文章时在明朝灭亡

后,清朝已经建立,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写文章用明朝的年号纪年是忌讳的,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那作者还为什么这样写呢?能不能改用清的前身后金的年号纪年“天聪五年十二月”或者用干支纪年“壬申年十二月”呢?

生:应该是表明作者对故国的念念不忘吧。

生:应该是表明作者明朝灭亡后,不忘故国,不能融于新建的大清王朝的痛苦和孤独吧。

师:说得很好,理解很到位。

2、读“三”

师:“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大雪三日”与后文写雪景有什么关系?

生:为后文写雪景做了铺垫。

师:对,只有交代了“大雪”而且下了“三日”这样一个充分条件,在写后文的雪景才显得自然可信。才会出现“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景象,“绝”什么意思?

生:穷尽、消失。

师:对,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用一个词语概括这句话传达出一种什么意境?

生:寂静、空寂

师:空寂,很好,写出了大雪后一片空寂,人鸟瑟缩不敢外出,寒噤不敢作声。一个“绝”字巧妙地从人的听觉的角度刻画出了大雪过后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一片空寂。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柳宗元《江雪》中的“千山„„”

生:“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师:“湖中人鸟声俱绝”是通过听觉写景,那么《江雪》呢?

生:从视觉的角度写景。

师:二者虽写法不同,但达到了同样的艺术效果。“是日更定,余桡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是”为何意?

生:代词,这。

师:这一天“更定”,大家看注释“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正是寒气倍增之时,“拥毳衣炉火”一句,是要说明什么?是要强调暖和吗?

生:以御寒之物反衬寒气彻骨。

3、释“独”

师:试想,在“人鸟声俱绝”的冰天雪地里,竟夜深出门,“独往湖心亭看雪”,这种行为能反映出作者怎样的情怀?

生:

1、有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

2、有孤独、落寞之感慨(“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字,正不妨与“独钓寒江雪”的“独”字互参。)

3、其所以要夜深独往,大约是既不欲人见,也不欲见人;那么,这种孤寂的情怀中,蕴含着避世的幽愤。

师:大家思考,第一段最后说“舟中人二三粒”第二段最后说“及下船,舟子喃喃曰”可见船上至少有两个人,那作者为什么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呢?

生:舟中真正看雪的人是张岱自己,舟子是划船的,不是看雪的。童子是陪主人去赏雪的,自己没有赏雪的兴致。所以是张岱一个人“独”去赏雪。

生:表现了作者的清高与孤傲,表现了作者的孤独不被人理解。

师:是呀,的确是他一个人前往湖心亭看雪的,舟子只是撑船而已,对他的行为并不理解,从文章末尾看舟子用了一个字评价张岱,这个字就是——

生:“痴”

师:“痴”是什么意思?

生:傻、愚笨、呆、不可理喻。

师:由此可见张岱此时是多么孤独。

4、看雪

师:能让人在一个“人鸟声俱绝”的冰天雪地的夜晚,来湖心亭看雪,足见湖心亭雪景的魅力无限。那么作者是怎样写景的呢?找一位同学来朗读第一段第三行“雾凇沆砀——”一直到段末。

生: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师:“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弥漫着水汽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上下一白”。“一”的词性是什么?

生:数词“一片”、副词“全、都”,还有一种使动感觉,是大雪使世界为一色。

师:正如古代一首打油诗所描述的“天地一笼统,井口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再来看“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运用了什么修辞?

生:比喻,把小舟及舟中之人比作芥(小草)和米粒。

师:把小舟比作芥是有一个典故的,庄子在《逍遥游》里有这样的句子“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意思是说:在堂屋的低洼处倒一杯水,就只能拿芥草作它的小舟了,如果放一只杯子在上面,那么就会粘在地面上,这是因为水太少而舟太大了。所以要写出“余舟一芥”这样的佳句出了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外,还要从其他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

师:量词是喻体,量词前的那个名词是本体,量词+名词构成一个绝妙的比喻。这种写法在文学作品里面屡见不鲜:

1、“君看一叶舟,出没**里。”——范仲淹《江上渔者》

小舟如一片树叶漂浮在滔滔巨浪中,一会儿被抛向浪尖,一会儿又被抛进浪谷。一个“叶”字,就将风浪险恶,小舟颠沛流离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作者对渔者的同情也就不动声色地表现出来了。

2、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毛泽东《虞美人·枕上》

巧借名词“钩”为量词,形象地表现出“残月”形状,使句子传神地产生“残月如钩”的修辞效果。

3、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老舍《济南的冬天》

形象地写出了矮松顶上的白雪形如妇女的发髻,与“好像日本看护妇”相照应,使人联想到“日本看护妇”外在的秀美与内在的温柔,并暗指这是“小雪”,作者的深情赞美寓于其中。

师:量词与名词构成比喻的短语还有:一轮红日,说明此时太阳盈满如圆轮;一镰初月,月亮如弯弯的镰刀;一丸秋月,秋月如一个小小的丸子。(投影)类似的短语,同学们还能说说吗?先说短语,再用一句话解释这个短语。

生:(一峰骆驼,骆驼的脊背像一座高大的山峰;一扇蝴蝶,蝴蝶的翅膀如一把打开的扇子又大又美;一眼井,使人联想到水汪汪就是大地的明眸。)

师:除了运用了比喻之外,还用了什么修辞?

生:夸张,用“痕”“点”“芥”“粒”等量词来分别描绘“长堤”“亭”“舟”“人”等,是夸张的修辞,突出了想象中居高俯瞰的视点上所看到的雪中景物之小,与浑然一体的浩渺天地构成鲜明的对比。

师:是呀,是借量词构成夸张修辞。长长的堤岸如同苍茫大地上的一道划痕,湖心亭如同万顷碧波中的一个小白点,小舟如同一棵小草,舟中人如同两三粒米粒。这样,“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空旷辽阔的境界与“一痕”、“ 一点”、“一芥”、“两三粒”的渺小相对照,把一个小小的我置于一个浩渺无际的天地之间,自然而然的引出作者“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的人生感叹,他那种孤寂情怀也就从这几个量词中显现出来了。这种写法在文学作品中也常见: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用“丈”作白发的长度单位,又同“三千”组成了一个“言过其实”的数量短语,收到了很好的夸张效果,诗人揽镜自照时的触目惊心就一览无余了。

2、抬头看时,蓝裤腰上面一座赤条条的很阔的脊背,脊背上还有汗在流下

来。——鲁迅《示众》

“座”通常用来修饰山等高大稳固的物体,此处修饰杀人者的脊背,是夸张的 修辞,极言大汉之健壮,以反衬其精神的麻木、愚昧。

师:量词和名词构成夸张的短语还有:一叶扁舟、一线希望、一丝留恋中的“叶”、“线”和“丝”等量词兼有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极言舟的小、希望的渺茫。类似的短语,同学们还能说说吗?

生:(忠言一克,胜过废话一吨。才高八“斗”)

5、遇人

师:作者将渺小的自己至于一个极其广大的背景之下,通过大与小的对比,来表现自己的孤独、寂寞,那么如果这是遇到和自己一样深夜来看雪的人,会怎样呢?下面来学习第二段,大家齐声朗读 “到亭上——”

生: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师:作者遇到的亭中赏雪人,“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是对方的惊呼,“拉余同饮”是对方惊喜的表现。“拉”这个词用得恰当吗?毕竟是初次见面呀?改成“请”如何?

生:恰恰表现了对方遇到知音的喜极忘形,瞬间就没有了陌生感,变得亲近起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如果用“请”就太客套了。

师:既然对方那么热情,作者为什么还“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为什么要用“强饮”,能不能改成“畅饮”,有何不同?

生:不能,“强饮”说明作者原本不能喝酒,却尽力喝,而且一喝就是三大白,足见其诚意,也有点“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意思,是偶遇知己内心喜悦的一种表现。如果改成“畅饮”,就体现不出不能为而为之的诚意。

师:好,认为作者见到了湖心亭中的两个饮酒者有了知己之喜悦,有一定道理,还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老师,我认为作者遇到亭中的饮酒人并不高兴,“强饮三大白而别”该翻译为勉强喝了三杯酒就告辞离开了。作者根本就没有欢欣之意,或许还有些懊恼,因为自己本来想一个人静静欣赏雪后美景,却被这几人坏了兴致。

师:这种看法有点意思,有没有支持他的观点的?

生:老师,我支持他的观点,如果作者遇到饮酒人感到很高兴的话,那么为何只饮了三大杯就离开呢?那该是喝到尽兴才对啊?何况前面还有一句是“拉余同饮”,“拉”字如何解释?“拉”字看出作者并不欣然,却于情面,勉强饮三大杯而别。再有为何问其姓氏,却答是金陵人?作者惜墨如金,如铺陈开来,该是问其姓氏,答曰某某,问其籍贯,答曰金陵。作者笔调如此节俭,已隐含繁衍之意。若无此二人,作者会不会在湖心亭耽得更久?应该会吧。

师:能够从文本中找到依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很难得。对于这篇文章的解读历来有这样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认为孤独中的张岱遇到知己获得短暂的喜悦;另一种,认为有绝世之才,遗世独立,清高自赏的张岱见西湖大雪三日,想前去欣赏,但有不想被俗人扰了雅兴,所以更定之后前行。但还是在湖心亭遇到了同样的赏雪人,扰了雅兴,因此,应付一下匆匆而归。两种解读都是很有道理的。

练习指导:

师:这种比喻和夸张,其实就是一种感觉的异化,就是要通过想象用不同的事物来写相同的方面。而且在一定限度内,形象的变异度越大,审美价值越高;形象越接近事物原型,变异性越小,感染力越弱。比如,“他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了”就是一个接近事物原型的表述,其审美价值远远不及“她瘦得像芦柴棒”这样一个变异夸张的表述。套用齐白石的绘画理论,那就是“不似则欺世,太似则媚俗,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种感觉的异化可用于写景(比如作者把长堤、湖心亭、小舟、舟中人,异化为“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可用于状物,可用于写人,可用于叙事,可用于抒情,可用于议论。在这方面有很多例子可举:

1、列那尔在《自然素描》中写蝴蝶“这封轻柔的短函对折着,正在寻找一个花儿投递处。”写喜鹊“她全身漆黑;但是,她去年冬天是在田野上度过的,因此,身上还带着残雪。”写燕子“她们每天都来给我上课。一声声呢喃在空中画出无数虚点。”写萤火虫“三三俩俩,忽前忽后,时高时低,那么轻悄、飘忽,好像一些看不见的小精灵提着绿幽幽的灯笼,飞来飞去。”

2、鲁迅《故乡》中的杨二嫂 “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3、友人来访,不小心碰翻了一杯乡愁,浓浓的气氛四溢弥漫。(抒情)

4、朱自清《荷塘月色》“微风过处,(荷花)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5、当你在毁谤的市场上出售流言的种子时,流入你收中的钞票其实是一叠良心的债券。(议论《读<纪念刘和珍君>有感》“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犹使我耳不忍闻。”)

作业:

运用这种感觉的异化、感觉的表述,写一段文字。(不少于50字)

第三篇:二年级语文看雪范文

《看雪》教学设计

《看雪》是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共11个自然段,讲在冬天,我国台湾省很难看到雪,北京却能看到雪,通过看雪表现了宝岛台湾的儿童与祖国大陆的儿童盼望着祖国早日统一的共同心愿。教学本课,教师应培养学生理解字词句的能力,体会句子的意思,弄清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1.出示日月潭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转入课题:台湾四季常青,很少见雪,只有过春节的时候,孩子们才能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美丽的雪景。

2.运用课件展示北方雪景图,引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下雪的景致,及孩子们在雪地里嬉闹的情境。

二、初步感知,情感体验

1.教师配音范读课文,学生闭目想像课文再现的画面。

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借助拼音,熟读课文。

3.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帮助对方纠正误读的地方。

4.圈出生字,同桌交流记住字音和字形。

5.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给同学们听,检查读课文的情况。

三、融入情感,愉快教学

1.自学课文,与自己的学习伙伴交谈一下自己明白了什么。

2.结合课文提出问题,同学帮助解决,教师点拨如何解决难点。

3.引导学生品析词句:第1自然段一共写了几句话?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在这段中你喜欢哪个词语,为什么?

4.学习第3~11段,看看孩子们向教师提出了哪几个问题,把他们提的问题用横线画下来。指导学生在读中设疑、质疑、逐步解疑。(1)你看见过真的雪吗?(2)你是在哪儿见过的?(3)北京离这儿很远吧?(4)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5.请同学们看课件雪景图,然后闭上眼睛想像雪景,听教师描述第9自然段,让学生进入情境。(看到雪花纷纷扬扬,看到大地铺上了厚厚的白雪,看到孩子们在堆雪人、打雪仗的开心世界。)

6.看到北京孩子玩雪的情境,想像台湾孩子们的心情会怎样?(羡慕,想到北京去看雪。)

7.老师是怎么说的呢?“盼着”是什么意思?(北京的小朋友也盼望台湾的小朋友能到北京来。)

8.让学生提出问题,品析词、句、段。在这几段中你喜欢哪些段落,为什么?喜欢哪些词语、哪些句子,为什么?

9.分组讨论:你希望台湾的小朋友到北京来吗?两岸小朋友的愿望能实现吗?(充分发表学生自己的意见。)

10.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第3~11自然段中学生的四问和老师的三答。

四、加深理解,情感升华

教师小结:是啊,台湾省是祖国的宝岛,它在大陆的东南端,台湾小朋友永远是我们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不久的将来,海峡两岸的小朋友一定会相聚在北京。

五、拓展训练,表达心声

小朋友们,我们学了《看雪》这篇课文,你们想对台湾的小朋友说些什么?让学生大胆地发挥创造性想像,把各自的心里话说出来。

学生的情感是丰富的,更是神奇的,教学《看雪》这篇课文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爱国热情,促进情感体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行爱国主义的情感熏陶,更好地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第四篇:雪导学案

《雪》导学案

【资料链接】

1、了解散文诗这种文体

散文诗介乎诗与散文之间,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样式。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意境,诗的情绪和幻想;从形式上看,它和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形式比较自由。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是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者。

2、了解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他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被誉为“五四新文学运动第一声春雷”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02年至1926年夏,他先后在北京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兼课。他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孔乙己》《故乡》《社戏》)、《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散文诗集《野草》(《雪》、《风筝》),杂文集《热风》《坟》等16种。

3、了解写作背景

《野草》创作时,正是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白色恐怖非常严重时期,现实的环境异常地残酷。在这部散文集中,鲁迅表现了他对黑暗势力的反抗和斗争,也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和光明未来的憧憬与追求,热烈赞颂现实中的叛逆,不屈服的勇士。《野草》共收录了鲁迅的散文诗23篇,是1924年9月至1926年4月在北京所作。

1924年岁暮,北方降雪,鲁迅身处北国,眼前“大风吹雪盈空际”,作者萌发了创作冲动,从眼前的飞雪联想到江南的雪景,思绪在回忆和现实中不断变幻和翻腾。

江南是作者的故乡,是鲁迅童年生活的地方。在作者记忆中,对故乡有许许多多回忆。那记忆是温暖的,是美好的。正如江南的雪,雪中美好的景色,让人回味和留念。故乡永远是鲁迅温暖的家,美好的理想是鲁迅永远的向往和追求。北国,是鲁迅现在生活的地方,现实严酷的环境,作为战士,故乡固然十分美好,让人眷恋,但现在更需要坚定、勇敢、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正因为如此,才有《雪》中描写的绝妙的江南、江北雪景图。

【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磬()口 处()子 塑()雪罗汉 朔()方 脂....粉奁().目光灼灼()粘()连 凛()冽()褪尽()......

2、解释下列画线词语的意思。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

旋转而且升腾。()在凛冽的天宇下。()()是雨的精魂。()自我检测:

1、文章的题目是《雪》,在文中作者写到了哪些地方的雪?分别主要体现在文中的哪些段落?

2、文中写到的这些地方的雪整体上有什么不同?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

【自学指导一】

认真品读前三段思考下列问题:

1.江南的雪有哪些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2.对于江南的雪作者有没有遗憾?这为什么是遗憾?

3、写江南的雪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自学指导二】

齐读课文最后三段,思考下列问题:

1、朔方的雪有哪些特点?从这些地方我们还能感受到朔方雪的什么个性?

2、作者称北方的雪是什么?写北方的雪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这篇文章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研讨探究】

《雪》描写了江南和北方的雪景,并在对比中体现作者倾向,你认为作者更喜欢哪里的雪景?为什么?

【品味语言】

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1、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2、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3、“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这句话如何理解?“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

【拓展延伸】

你所知道的文学作品中有哪些是借描写雪来抒发情感的?

第五篇:《湖心亭看雪》导学案及答案

《湖心亭看雪》师生共用导学案

备课:徐春红包英备课时间:2014、12、12 学习时间: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

1、掌握文中的实词,通过诵读,感悟文章的简约之美。

2、深入了解本文写景的特点——白描手法,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3、体悟作者旷达的志趣和故国之思。【学习重点】

1、感受雪后西湖凝静清绝的意境之美。

2、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学习难点】

体悟作者旷达的志趣和故国之思。【知识链接】

1、白描。白描原是一个绘画术语,指在绘画中只用线条勾勒,不著颜色的画法。在写作上,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用简练的文字朴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

2、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蝶庵、天孙,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明太祖朱元璋曾定都于金陵),消极避居浙江剡(shàn)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他继公安三袁(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之后,以清淡天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特别提示:张岱乃异乡之客;亡国之人。【预习导学】

1、给画线字注音:

更定()拏()毳衣()雾凇沆砀()()()一芥()更有此人()喃喃()长堤()

2、解释句中画线词:

(1)人鸟声俱绝()(2)是日()

(3)更定()(4)余拏一小舟()(5)拥毳衣炉火()(6)上下一白()(7)雾凇沆砀()(8)焉得更有此人()(9)强饮三大白()()

10莫说相公痴()(1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3、解释多义词:

(1)白:上下一白()三大白()(2)余:余住西湖()上下十余里()(3)大:大喜()三大白()(4)是:是日更定()是金陵人()

(5)绝:人鸟声俱绝()绝巘多生怪柏()

(6)更:时日更定()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更有痴似相公者()

4、用原文回答问题:(1)文中写看雪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的句子是:(在文中画出)(2)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在文中画出)

5、结合文意写诗句: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痛饮。【合作探究】

作者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怎样的天气环境中去看雪的?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作者的“痴”表现在哪里?

3、令“相公”和湖中人痴情不已的西湖雪景究竟如何?(画在书上)

4、“独往湖心亭”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及舟子的喃喃自语是否矛盾?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这一句是从什么角度写雪的?如何体会句中的“绝”字?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

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文章结尾舟子的话有什么含义?

对“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中几个“一”,结合文章内容,怎样理解?

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

问姓名答地点是何道理?为何不提及姓名?

为什么说湖中人比“相公”更痴?

【拓展延伸】

关于西湖的诗你还知道哪些,请写出至少一首。

【达标检测】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解释句中画线的词。

(1)湖中人鸟声俱绝()(2)拥毳衣炉火()(3)与余舟一芥()(4)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1)概括画线部分的内容。这一部分采用了和相结合的表现手法。(2)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

(3)量词“痕、点、芥、粒”的作用是:

3、王勃的《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与本文“”有异曲同工之妙。【板书设计】 湖心亭看雪 张岱

“痴行”----清高孤傲

“痴景”----痴迷自然

“痴遇”----思恋故国 【教(学)后记】

《湖心亭看雪》参考答案

1、gēng ná cuì sōng hàng dàng jiâ gâng nán dī

2、(1)消失(2)这(3)更,古代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定:完了,结束。更定:大约是凌晨六点的时候。(4)撑,划(5)毳,鸟兽的细毛。毳衣,毛皮衣(6)全,都(7)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冰花一片弥漫。(8)焉得:哪能。更:还(9)强饮:痛饮。白:酒杯。大白:大酒杯。(10)痴迷(11)是:判断动词。客:客居,名词用作动词

3、(1)白色 酒杯(2)我 整数后的零数(3)表程度,十分,非常 跟“小”相对(4)这,代词 表判断,与今义相同(5)断绝 非常,极(6)古代夜间计时单位 还 还

4、(1)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5、(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合作探究】

1、时间是“崇祯五年十二月”,地点是“西湖”,天气环境是“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作者是在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气中去赏雪的,反映出作者此时的心态是孤独的、伤感的。

2、他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情况下,在“更定”时分,划一条小船,“独往湖心亭看雪”。

3、①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③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湖中人两三粒而已。

4、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作为文人雅士的清高、孤傲

5、这里作者是从听觉和心理感受来写雪景的。“绝”字写进了天寒地冻、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融进了作者的主观感受,衬托了作者的孤寂,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6、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作用: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

7、好。开头用“独”字,表明自己超凡脱俗的一面,更是在有意铺垫,为下文湖心亭遇知音蓄势,使文章波澜顿现。

8、借舟子的话,来点明自己看雪的痴态。一个“痴”字,似贬实褒,对作者到湖心亭赏雪这一行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赞赏,不仅如此,还包括了对作者品味、人格的肯定与赞赏。且用另一个更痴的人来做陪衬,显得“吾道不孤”,天下还有不少这样的高逸之士。

9、“一白”写出造化的神奇力量,天地间举目皆白;“一痕”、“一点”、“一芥”则写出人类的渺小和柔韧,可以从中领悟到作者那种沧海一粟的孤独和自我陶醉的孤傲

10、怀念故国的深情。

11、都是客居他乡,勾起思乡之情。寄托自己对故国的思念。

12、比“相公”到得早;铺毡对坐,准备久待;煮酒赏雪;见到“相公”甚为欢喜,拉着一起喝酒;更重要的是他们是金陵人,客居此地,时近年关。【达标检测】

1、(1)全,都(2)鸟兽的细毛(3)小草。引申指细微的事物。这里指船。(4)罢了

2、(1)具体写看雪的时间、地点、装备和雪景 正面描写 侧面烘托

(2)侧面烘托,由堤及亭,由亭到舟,由舟及人,层次清楚地描绘了一幅天地茫茫,浑然难辨,人融于景,物我相融的湖山雪夜水墨画,情趣盎然。

(3)写出了视觉的移动,使人感叹人在天地间,不过是沧海一粟。

3、“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下载二年级语文《看雪》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年级语文《看雪》导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年级语文上册看雪

    二年级语文上册《看雪》 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能规范书写。 2.认识“橱、盼”这2个生字。 3.观察画面,看清图意,使学生......

    八年级语文下册《雪》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雪》导学案 第一课时 班级______ 小组名 _____ 姓名_______小组评价______教师评价_______ 学习目标: 、熟读课文,理解、积累词语。2、感悟内容,品析文中的两......

    八年级语文下册《雪》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雪》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积累词语。2、感悟文章内容,品析文中的两幅雪景图。 3、理解作者所描写的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的特点以及作者在描写......

    二年级导学案

    一、教学设想 《假如》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3课。本课人文性比较强,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

    《雪》导学案(合集5篇)

    主备:史军伟校审:张梅签审:刘成大使用时间:2012.9.26《雪》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领会本文内涵丰富、清新优美的语言。 2.通过合作探究,感悟文章内容,品析文中的两幅雪景......

    鲁迅《雪》导学案

    鲁迅《雪》导学案 设计者:枳沟初中 王立君 学生姓名 班级 阅读提示《雪》写于1925年,在不平凡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可谓是春暖花开之日。然而,现实的环境异常地严酷。......

    八年级《雪》导学案

    《雪》导学案 【题目解说】 冬日里最使人兴奋的莫过于落雪,那纷飞的雪花,凝聚着春雾夏雨秋露的情愫,飘飘洒洒,无边的旷野,凛冽的天宇,银装素裹,让人情思飞动,浮想联翩。1924年暮北京......

    《雪》导学案(精选五篇)

    课题 :第六课《雪》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博识、美艳、消释、升腾”等词语。 2、感悟文章内容,品析文中的两幅雪景图。 3、学习文章运用强烈的对比手法。 4、体察作者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