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胡适《我的母亲》教案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二.整体把握,感知内容: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2.为什么说她又是“严父”?
再次插入胡适家庭背景资料介绍。
3.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情:
A.学习上的督促,叫我早起,“催”去上学;
B.聆听教诲,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C.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D.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E.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概括地说,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我的管教;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的人格侮辱。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慈母严父,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活。
通过具体的事例可以很好的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品格特征。
4.根据我们刚才的阅读,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把本文的提纲列出来
一.介绍我的小时侯的情况
二.回忆我的母亲
三.感谢母亲,总结全文
三.合作探究
1.要求学生齐读课文第一部分,分组讨论:童年是美好的,作者的童年如何呢?
明确: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
文绉绉的大人们鼓励我装成先生的样子
除了一次演文角儿,不曾享受过儿童游戏的快乐
喜欢看书
只学得了读书、写字;
反对我学吹笙、吹笛、不允许我画画
小结:枯燥无味、没有乐趣,不快乐,传统教育方式约束了我的发展。
(作者的童年生活是比较单调和枯燥的,那你的呢?让学生童年的趣事)
2.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写自己童年的一些事情呢?
明确:这些段落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一方面写出自己童年的爱好、快乐,另一方面也写出儿童好玩的天性;既写出童年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环境与教育对人性格形成所起的作用。总的来说,作者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母亲给我的一点做人的训练和教诲,这 不仅珍贵,让我永铭于心,而且与文末相呼应。另一个原因是,这篇文章选自《四十自述》,写母亲的同时也是写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一段经历,或者说,是把母亲作为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恩师来写的,所以开头写了较多自己童年的经历。
3.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她与家人相处有哪些特殊的困难?
明确:
在文中,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较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这看似游离“母亲是我的恩师”的主旨,其实不然。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这主要不是体现在母亲如何训导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母亲平时怎样待人接物对自己的影响上。因此,可以说,写母亲如何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4.朗读最后一部分,母亲对我的影响是怎样的?作者想起母亲时,有着怎样的感情?
明确:学生讨论,好脾气、能宽容人、体谅人。感谢母亲。
5.文章写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抒情的语句,那种感情是如何体现的?
文章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这种感情表现在朴实的语言之中。对文章采用这种朴实的语言,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文章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和自然流畅的结构与作者真挚、发自内心的情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有些语句就包含感情:“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多久了”其中“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酒浆母亲的辛苦写得淋漓尽致。再如“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万分之一。”这句话写得极为苍凉,将母亲的凄凉生活景况的定性力透纸背,令人读来潸然泪下。其次,文章是用童年回忆童年往事的,毫无成人的姿态,亦无学者的深沉,如实道来,真诚倾吐,甚至可以说,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的,全文自然而然地洋溢着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母亲在自己成长历程中对自己的影响而说说自己的母亲。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明白,对爱我们的父母应多些理解和体谅。我们应有一颗感激的心,并好好珍惜身边的亲人和朋友。
四.小结:
课文记叙了我小时侯九年里的生活,回忆了母亲对我的教育和母亲与家人的和睦相处,字里行间全是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文章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母亲对我的爱和母亲善良、宽容、有刚气的性格特征。文章语言朴实,自然而又蕴涵着真挚的感情,这一点我们在写作中应该好好借鉴,我们也应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用我们的真感情,用笔表达对父母、朋友的爱和感激。
第二篇:我的母亲教案_胡适
我的母亲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情况,记重点字词。
2.感知文章内容,体会母亲的品性及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3.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4.通过对作者母亲形象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体会母亲的品性及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教学设想
本文是胡适先生对母亲的回忆,文章展现了一位伟大的母亲形象。本课时主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体会母亲的品性及对作者为人处世的影响,把握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之情,通过质疑解疑解决文中“为什么要写前三段”等难点问题。最后在拓展延伸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母亲,并让学生联想到自己的母亲,激发起他们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创设情境,调节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兴趣)1.课件展示体现母爱亲情的画面,并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共鸣后,请学生用一句话概述对母亲或母爱的认识。2.师:当我们拥有第一声啼哭时,我们就拥有了世上最伟大、最真挚的情感──母爱。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曾用笔抒写过对母亲的热爱之情,那么你知道哪些赞美母亲的诗歌或名言呢?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去了解一下这位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作者对母亲有怎样的感情。
二、检查预习(课件展示重点字词)
文绉绉
穈先生
掷铜钱
庶祖母
翳病
舔去
侮辱 生齐读后,合作听记,并用“文绉绉”“侮辱”造句。
三、了解作者(课件展示胡适形象及个人主要情况,并给学生推荐《胡适自传》)
生自由读,了解胡适相关情况。
四、探索新知 ㈠整体感知
A:师生合作朗读文章(播放歌曲《母亲》),生思考问题: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课件展示母子亲情的画面并出示问题)师生读文后,生回答明确:文章是作者中年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回顾,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
B:如果我们用一个词来形容我们的感受,我们会说这是一个——的母亲。
C: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那应该是?(她是慈母兼任严父。)㈡合作探究
师:文章前四段写了自己童年时的身体和性格,那么作者的童年是怎样的呢?作者对自己的童年有怎样的感情呢?
明确:枯燥乏味的,不快活的,不自由。很少有乐趣。包含作者对童年的惋惜和追念。
师:童年是美好的,那你的童年呢?讲讲你童年的趣事吧。生: „„
师:这篇文章作者主要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这是几件什么样的事?这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性?请速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课件出示问题)
1.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性?由此,你认为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感情?
读文后,生分组讨论交流,推举代表回答,师生共同明确: 1.共写了以下几件事:(1)唤我起床,催我上学──谆谆教诲,严格督促。(2)母亲从不在外人面前打我、骂我──保护孩子自尊心,教子有方。
(3)我说轻薄话,受重重责罚──教之严。
(4)新年之际,大哥的债主讨债,母亲从不迁怒别人──宽容、温和、仁慈。
(5)忍受两个嫂子给她的气,不可再忍时,便以痛哭解心中之苦──宽容忍让。
(6)受“辱”后,非常生气,讨回公道──有刚气。由此可看出母亲是一个教子有方,对子严格,宽容忍让,仁慈温和,有刚气的人。
2.作者对母亲怀有敬爱和怀念之情。㈢质疑、解疑(生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疑)师根据生提问情况适当补充,课件出示下列主要问题: 1.母亲的为人处世对作者有哪些影响?
2.课文前三段看似与写“母亲”无关,为什么还要写? 3.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的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生结组讨论后,师生共同明确答案。
1.我学到了母亲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优秀品质。2.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征和童年生活,既写了同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了环境与教育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前三段不仅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相呼应。
3.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是为了体现母亲平时的待人接物以及这些对我的影响。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这不仅写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五、拓展延伸(课件出示问题)
1.母亲教育儿子是非常严格的,你是怎样看待母亲的教育方法的?
2.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的影响?回忆一下,与同学们交流。
生思考后,互相交流。
六、总结
同学们,母爱犹如一泓清泉,让我们的心灵永不受污;母爱犹如一缕阳光,让我们的心灵永远温暖。热爱我们的母亲吧!让我们用歌曲《懂你》来表达我们的这份心意。(播放歌曲《懂你》)
七、推荐阅读老舍《我的母亲》,邹韬奋《我的母亲》,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板书
第三篇:胡适《我的母亲》教案
胡适《我的母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内容,了解自传的语体特征。
2.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3.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二.教学重点、难点:
1.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能说出文章写了几件事来刻画母亲,归纳出母亲的性格特点。2.品味具体语句中所包含的感情,揣摩具体词语在文中的作用。三.教学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从古到今,都有很多关于母亲的作品,歌曲诗词等。让学生回忆有关母亲题材的作品。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位母亲,对别人的孩子非常和善,对自己的孩子却十分严厉,有时鞭打孩子时,还不允许孩子哭出声音来,对这样的母亲,他的孩子会怎样评价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2.了解胡适及他的母亲: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生于上海。幼年在故乡家塾读书,1904年随兄到上海,先后进梅溪学堂、澄衷学堂,1906年考入中国公学。1910年赴美留学,先入康奈尔大学农科,1912年转文学院,修哲学、文学。1915年人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系主任是杜威。从此一生信奉杜威的实用主义。1916年开始与在美同学讨沦白话文,最后写成《文学改良当议》,1917年1月发表于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这是最早全面系统地提倡白话文的论文,在新文化运动初期产生重大影响。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新青年》编辑,1920年出版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五四运动以后,思想逐渐趋于保守。1928年受聘担任中国公学校长兼文理学院院长。1931年回北大任文学院长兼中文系主任。1932年5月创办《独立评论》。抗战期间一直担任驻美大使。1946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到美国,次年任普林斯顿大学葛斯德图书馆馆长。1958年回台湾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2月24日中央研究院举行第五次院士会议,为欢迎新院士举行的酒会迎新院士举行的酒会结束时,因猝发心脏病逝世。
冯顺娣,安徽绩溪人,16岁时被许配给胡传作填房。时胡传年48岁,前妻曹氏去世十余年,他在外做官,家中没有一个家眷实在不方便,胡传长子长女都比冯顺娣大。为了家人,冯顺娣答应嫁到胡家。婚后第二年,来到上海,在胡适三岁的时候,胡传死在厦门。当时冯顺娣只有23岁。
二.整体把握,感知内容: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2.为什么说她又是“严父”? 再次插入胡适家庭背景资料介绍。
3.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情: A.学习上的督促,叫我早起,“催”去上学; B.聆听教诲,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C.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D.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E.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概括地说,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我的管教;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的人格侮辱。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慈母严父,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活。通过具体的事例可以很好的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品格特征。4.根据我们刚才的阅读,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把本文的提纲列出来 一.介绍我的小时侯的情况 二.回忆我的母亲
三.感谢母亲,总结全文 三.合作探究
1.要求学生齐读课文第一部分,分组讨论:童年是美好的,作者的童年如何呢? 明确: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 文绉绉的
大人们鼓励我装成先生的样子
除了一次演文角儿,不曾享受过儿童游戏的快乐 喜欢看书
只学得了读书、写字;
反对我学吹笙、吹笛、不允许我画画
小结:枯燥无味、没有乐趣,不快乐,传统教育方式约束了我的发展。(作者的童年生活是比较单调和枯燥的,那你的呢?让学生童年的趣事)2.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写自己童年的一些事情呢?
明确:这些段落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一方面写出自己童年的爱好、快乐,另一方面也写出儿童好玩的天性;既写出童年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环境与教育对人性格形成所起的作用。总的来说,作者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母亲给我的一点做人的训练和教诲,这不仅珍贵,让我永铭于心,而且与文末相呼应。另一个原因是,这篇文章选自《四十自述》,写母亲的同时也是写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一段经历,或者说,是把母亲作为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恩师来写的,所以开头写了较多自己童年的经历。
3.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她与家人相处有哪些特殊的困难? 明确: 在文中,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较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这看似游离“母亲是我的恩师”的主旨,其实不然。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这主要不是体现在母亲如何训导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母亲平时怎样待人接物对自己的影响上。因此,可以说,写母亲如何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4.朗读最后一部分,母亲对我的影响是怎样的?作者想起母亲时,有着怎样的感情? 明确:学生讨论,好脾气、能宽容人、体谅人。感谢母亲。
5.文章写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抒情的语句,那种感情是如何体现的?
文章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这种感情表现在朴实的语言之中。对文章采用这种朴实的语言,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文章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和自然流畅的结构与作者真挚、发自内心的情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有些语句就包含感情:“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多久了”其中“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酒浆母亲的辛苦写得淋漓尽致。再如“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万分之一。”这句话写得极为苍凉,将母亲的凄凉生活景况的定性力透纸背,令人读来潸然泪下。其次,文章是用童年回忆童年往事的,毫无成人的姿态,亦无学者的深沉,如实道来,真诚倾吐,甚至可以说,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的,全文自然而然地洋溢着对母亲的敬爱之情。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母亲在自己成长历程中对自己的影响而说说自己的母亲。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明白,对爱我们的父母应多些理解和体谅。我们应有一颗感激的心,并好好珍惜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四.小结:
课文记叙了我小时侯九年里的生活,回忆了母亲对我的教育和母亲与家人的和睦相处,字里行间全是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文章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母亲对我的爱和母亲善良、宽容、有刚气的性格特征。文章语言朴实,自然而又蕴涵着真挚的感情,这一点我们在写作中应该好好借鉴,我们也应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用我们的真感情,用笔表达对父母、朋友的爱和感激。
第四篇:胡适《我的母亲》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
《我的母亲》教案
授课教师:上蔡县东洪初中
王清华
教学目标
1.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2.了解胡适及其母亲身上代表的文化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2.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教具准备:电脑
课件
音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让同学们带着感情聆听。导语:这首歌曲是如何歌颂母亲的?你还知道哪些抒写、歌颂母亲的作品?(同学们抢答)
母亲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是她,教我们学会说第一句话,又是她,陪伴我们走好人生每一步,还是她,给我们永远的启迪,我们应该感激她、敬爱她!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了解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以及作者对母亲怀着那种深沉的感
情。
二、走进课文
1、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出示多媒体课件)文绉绉
糜
翳
龌龊
庶
2、找同学分别介绍胡适及他的母亲 胡适: 母亲冯顺弟:
出示胡适头像及其母亲胡顺弟的图片
教师小结:在一个世纪以前,有这样一位母亲,她虽然一个字不识,也没受过什么教育,但她用严格的教育,宽容的品格给我做了最好的榜样,使我在那个黑暗的年代里有一盏明亮的灯塔,指引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健康地成长!这就是本文的主人公——胡适的母亲!
一位叫胡顺弟的普通农家妇女。
3、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出示多媒体课件: 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情:
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 B.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C.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D.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E.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活。
4、母亲是我最好的老师,她用她高尚的品德,影响了儿子整整一生,试从文中找出作者受母亲影响的句子: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介绍胡适
5、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式,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学生各抒己见,发表看法)
小结:本文通过回忆自己在母亲的严格要求下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赞美了母亲的教子严格、宽容隐忍、有刚性的特点,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
三、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说说自己在哪些方面受到母亲的影响,然后写在随堂作业本上。
四、拓展延伸
1、母爱是阳光,为孩子照亮人生前进的方向!(用得体的比喻赞美母爱)
母爱就像一把大伞,在急风骤雨中为儿女撑起一个温馨的港湾; 母爱就像一把扇子,在烈日炎炎下为儿女扇起一阵凉爽的清风; 母爱就像一座灯塔,在人生大海中为儿女照着一束指引的光芒。
2、回忆你生活的点滴,举事例说明母爱让你感动的地方
男: 女:
3、每位同学都过生日,可是,你的母亲过生日吗?知道的举手 教师总结,表扬知道的同学。
你都有爱好,你的母亲有什么爱好吗?你为她的爱好努力过吗?
4、母亲节是哪一天?母亲花是什么花?
5、男女生分组,分别回答有关赞美母亲的诗词、歌曲、6、你还知道历史上哪些名人母亲的故事?讲一讲(佘太君、岳母刺字、孟母三迁„„)
五、布置作业
1、回家后给妈妈洗脚,并且写一篇日记《给妈妈洗脚》.2、回忆生活中母亲,她是这样熟悉,尤其对自己的关怀,涓涓细流,可以汇成爱的大海:她又是这样陌生,甚至我 们对她的生日、爱好也一无所知。请以《我的母亲》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选材必须真实,要有文中对母亲的细节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更要突出对母亲的感恩,600字左右。
最后,让我们带着感动的心情一起欣赏赞美母亲的歌谣《妈妈之歌》 附:板书设计:(见下页)
我的母亲
胡适
教子严格
对儿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宽容隐忍
怀念敬爱 有
刚
性
第五篇:胡适《我的母亲》教案
2.我的母亲(胡适)
【诵读积累】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赏析:这两句诗直抒胸臆,对母爱尽情的讴歌。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的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的万分之一呢?绝妙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文意,概括母亲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神会感情。
2、从母亲的言行入手,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
3、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母亲对自己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从具体事件中提炼母亲的性格特点。
2、体会母亲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无限怀念与感激之情。
3、用心感悟生活,用笔抒写母爱。
【教学难点】
从母亲的言行入手,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孟郊有首《游子吟》我想大家都记得,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今天我们来学习著名学者胡适的一篇文章《我的母亲》。(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
胡适(1891~1962),近代思想家,现代诗人、学者,提倡白话文。原名嗣穈,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兼商人家庭。1917年完成博士论文(1927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曾任教于国立青岛大学(现中国海洋大学)。胡适一生取得35个博士(包括名誉博士)学位。
三、预习近平台
1、熟读课文。
2、给加点的字注音。
文绉绉()糜先生()眼翳()佃()户 ....
锁匙()轻薄()管束()侮辱()....
3、标明段落序号,理清文章的结构。
四、速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认识母亲形象。
1、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2、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
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情:
1)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
2)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3)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4)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5)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
1)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
2)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
3)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
4)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活。
3、再度课文,进一步认识母亲形象。
读课文,思考:如果我们用一个词来概括我们的感受,我们会说这是一个的母亲。分别是通过什么事情体现出来的?
(1)严厉
对我的管教(教之严):
每天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我上学——谆谆教诲,严格督学
从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保护孩子自尊心,教子有方
我说了轻薄的话,受到重重责罚——责罚严厉,教我做人
(2)温和
作为后母当家之难(爱之慈):
除夕夜如何对待大哥的债主,不骂一句,面无怒色——善良宽容
如何与两个嫂子相处,化解矛盾——忍让温和
3、刚强
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上的侮辱(气之刚):
让发牢骚的五叔道歉,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正直刚烈
五、深入探究
1、学生默读课文,自主合作探究:作者对母亲怀着怎样的感情?你是如何体会到的?
(怀念、感激、敬爱。)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以童年的视角回忆往事,如实道来,暗含对母亲的敬仰与感激。“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天夜里她把我叫醒,她真的用舌头舔我的眼病。” 爱子情深,平实的语言中含着我对母亲的感激
“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万分之一二。”如实道来,真诚倾吐,流露出对母亲的疼爱之情。)
六、拓展延伸
母亲是平凡的,她每天所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就是这微不足道的点滴中渗透了无私的爱,现在,想一想自己的母亲,她有什么事最让你难忘呢?我们对母亲表达过我们的爱吗,我们如何表达我们的感激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体验反思,品味质朴的语言,了解“母亲”为人处事对作者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问题探究
1、作者极少用直接抒情的语句,却能够字里行间感人至深,他的情感是如何体现的?
质朴真切的语言,自然流畅的结构,真挚的情感。
童年的视角回忆童年的往事,没有成人的姿态和学者的深沉,如实道来,敬 爱母亲之情溢于言表。
2、作者说“受到了母亲极大的影响”,表现在哪几方面?齐读最后一段。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谦虚的种种美德。
3、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似与主题无关,为什么?
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征和童年生活,既写了童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了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的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为后文写母亲对自己的影响作了铺垫,与结尾呼应。
4、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 笔墨写他与家人相处的情景?
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是为了体现母亲平时的待人接物以及这些对我的影响。母亲的言传身教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
二、语言探究
完成课后第二题,体会胡适用词的分寸感。
三、拓展延伸
1、请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式,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作者母亲在为人方面:主要是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和睦仁慈;在教子方面:较为严格,有时过于严厉。
2、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说说自己在哪些方面受到母亲的影响。
四、读后感悟
感悟1:有情的日子才是好日子,有爱的生活才是好生活。胡适用情、用爱表露了自己对母亲的真情、真爱,也让我们感悟到家庭教育的真谛——爱有度,严有格。
感悟2:感悟3:
五、课堂总结
虽然古语有“至亲不谢”的说法,但今天我要对您说„„母爱无私,母爱深沉,母爱广阔。同学们,我们现在每天都沐浴在母爱的温情中。此时此刻,你最想对你亲爱的母亲说写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敲响警钟:
年轻的心总是装载着太多的事情,事业、爱情、理想,而父母永远只是静静的藏在一个角落里。一个声音总是再说:现在还早,等我成功了,再去对父母尽孝也不迟。只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有太多的抱负要去施展,岁月沧桑,不知不觉间曾经是我们避风港的父母却已经老了。所以让我们用行动来“报得三春晖”吧!
1、给妈妈一个拥抱
2、和妈妈换位,用妈妈的心态,对你自己唠叨几句。
知道吗?
仔细想想,原来母亲一词是可以这样解释的:
妈妈给了我很多很多
妈妈为我操心,白发已爬上了您的头
您为我流过不少泪
您有一颗慈祥温暖的心
您注视我的目光总是充满着爱.您从不欺骗我们,教导我们去做正确的事情.七、考点解说:
【走进中考】(2012年重庆市)阅读《春光美》,回答问题。见《全解》
八、作业:《配套练习》《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