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ure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2:31: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Assure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Assure教学设计》。

第一篇:Assure教学设计

《统计》教学设计

(一)学习需要分析 1.学习者分析

在低年级中教学统计,必须切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征,又要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如此以加深学生对统计的理解。2.教学内容分析

整节课的内容分两大块,第一块是引入、展开,使学生体验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过程;第二块实践应用。

(二)确定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初步认识统计表、象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完成相应的图表,使学生体验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过程; 解决问题目标

(1)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体会统计的意义。

(2)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看图你能发现什么)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第一部分、整理数据的表示形式可以用象形图、统计表、统计图),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反馈评价、小结)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数学思考目标:

(1)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突出体现在开始部分和第二部分具体到半抽象的过渡)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贯穿于整节课)情感与态度目标:

(1)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选择教学方法、媒体和材料

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本节课采用基于小组合作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新知识。

1、引入

(1)出示熊猫、猴子、小鹿图片。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很多朋友,你们看,他们是谁呀?我想知道熊猫、猴子、小鹿各有多少只,你们有什么办法?

(2)创设情境,教师报图片学生记录。

学生操作,用不同的方法收集数据。

(3)反馈记录情况,交流评价记录方法(投影展示各种记录方法)

请同学介绍记录方法,比较用划正字的方法记录有什么好处。

(4)学生取图验证记录是否正确。

[课一开始出示图片,有意制造矛盾冲突,让静态的动物图片动态口述出现,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数学问题从情景中自然发展而成。统计动物图片张数,分二次操作,第一次记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方法,为探索问题的解决,各显神通,交流比较不同的记录方法,突出感知划“正”字的方法; 第二次通过静态的图片,体会收集数据方法的多样化,数一数也是很好的办法。既是解决问题的实践又是验证,通过前后比较对问题解决进行回顾和评价,从而证实方案是否简捷、易行,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最优化”解题思路。我认为这样的设计能促使学生有效思考,发展学生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从建构主义的角度分析,对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的了解事实上也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我们必须牢记的事实是:不能以教师主观的解释来代替学生的真实思想,应该意识到,学生所获得的数学知识也未必是数学教师所期望的]

2、展开

(1)出示散乱的电视机、计算机、录音机和手机图

(2)议一议:要把这些东西统计出来,你们认为必须先知道什么?

(有哪些东西、有多少)能不能想个办法让大家能很快看出这几种电器的多少?学生思考、商量(可以用划正字的方法记录、也可以在格子里涂色记录等等)

(3)学生交流方案,师根据情况出示象形统计图。

(出示统计表)二(1)班小红准备把上面的东西分类记录在统计表里;(出示统计图)小兰准备在格子里涂颜色记录,你们猜猜,她会怎么涂?(是几就涂几格。如果是1台,就从下往上涂1格,3台就涂3格)那我们先要在左边写上数,说明一格表示1台。

这么多方法,你准备怎么记录?请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各有几台。有困难的同学可以找小朋友帮忙,也可以找老师。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数量(填表、涂色等)

(5)反馈整理数据的表示形式。评价唯度:正确、美观

(6)看图填一填(电视机比电脑多3台,手机比录音机少2台,录音机比电视机少3台)思考: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孩子在入学前,已有在成年人指导下分类的经验,例如,父母鼓励孩子帮忙归类蔬菜,并指出“这些放在冰箱里,这些放到架子上”。这些非正式的经验有助于儿童发展对“归在一起的东西”的理解。通过谈论什么同什么归在一起,儿童形成了用于描述特征、分类的重要词汇,并发展了根据标准分组的非正式概念。为此,这一环节中,先让学生议一议,要把这些散乱的东西统计出来,必须先知道什么,能不能想个办法让大家能很快看出这几种电器的多少,促使学生思考。学生通过对散乱的电视机、电脑、手机、录音机进行归类整理,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从中发现电视机、电脑、手机和录音机之间的数量关系,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克服一对一的方式,让每个学生看统计图、表填一填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思考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不但可以引导学生看懂图意,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涂色感知条形统计图中,先不标上数据,让学生大胆地猜测怎么涂,给学生留下自由的思考空间,可以一对一,也可以一对多,学生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但由于学生年级低,教师必须明确这一学段的全体学生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不任意拔高,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作适当的引导,以确保基本要求的实现。另一方面,由于学生个人之间存在着差异,教学设计应考虑体现一定的弹性,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3、实践应用

(1)小组活动。

下个星期,二(1)要搞个活动。他们准备买一些水果,骆老师调查了一些同学,每人说出一种自己最喜欢吃的水果。调查结果骆老师已经装在这个信封里。现在我们四个人一组把调查结果表示出来,贴的图要让大家一看就知道,喜欢吃什么什么水果的人最多。(2)成果展示

从这些统计图中,能一眼看出喜欢哪种水果的人最多?相互评价,发现同一种水果应该排在一起,排队要排直,应该一一对应,比多少时,应该起点对齐。

(3)交流评价

从这张统计图中,我们能一眼看出喜欢吃草莓的人最多,你还能发现什么?(如共调查了20 名同学,喜欢吃草莓的人数最多,喜欢吃西瓜的人数最少,买草莓和桃子更好些„„)

如果请你帮我们班去买水果,你准备买什么?为什么?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些?理由是什么?

[这一环节通过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调查、统计,通过四人小组合作交流,完成“最喜欢吃的水果”统计实践活动,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趣味贴图,完成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理材料后,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推断,交流评价中体会统计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你还能发现什么是一个发散性问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多提问题,这对于理解统计的意义很有好处。这一环节中教师应注意贴图指导]

4、小结

(1)板书课题:统计]

(2)反思:从刚才的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师点拨:从刚才的活动中,我们知道了可以用划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还知道了可以用统计表和统计图分类记录。小朋友可以用这些方法去解决很多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小结在一节课中应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回顾这节课的内容、方法。这不仅是数学内化的需要,也是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获得数学学习经验、思想、方法的需要。认识自己、控制自己、调整自己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形成主体意识的重要内容,是学习能力的具体表现。我们不能因为学生可能说不到点子上、说不完整,而剥夺学生的权利。因此,重视这一环节的设计,致力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主体性的发展。]

5、综合训练

(1)学生独立填统计表和统计图。

师:你能不能把这份四月份天气情况表也记录在统计表和统计图里呢?这里每一格代表几天?(2天)如果6天就涂6格,请试一试。

(2)反馈交流统计表及统计图。

从这个统计中,你能知道些什么?(这个月晴天最多,雨天最少;晴天比雨天多8天等)你们猜猜,明年四月的某一天,很可能是什么样的天气?是什么天气的可能性最小?(很可能是晴天,是雨天的可能性最小)

[这一情景活动意在引导学生多观察,选取有意义的事例,通过对原始数据调查、收集进行归类整理、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表回答相关的问题,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创设活动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情趣,并自然渗透统计教学思想,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数据统计打下基础。]

(四)选择媒体和材料

1、浏览教学材料:在课前,对于已选取准备在课上呈现的歌曲,录音等要进行 预览,避免所选材料与教学内容的不相切合的状况出现,同时教学中使用到 的媒体设备也要提前检查确认是否可用。

2、准备教学材料:准备课件,制作教学活动卡片,准备演讲话题等。

3、让学生做好准备:课前告诉学生课程的教学计划和详细的教学目标,同时评 价的过程与标准也预先告知。

4、提供学习体验。

(五)、要求学习者参与

课堂上采用的话题讨论、现场测试、情景交流 都能提供练习与反馈的机会。

(六)评价和修正

1.对学习者的评价: 学生态度端正,配合度较高。

2、对教学媒体和方法的评价:教学媒体不够多样化,教学方法比较新颖。

3、对辅导老师的评价:

设计自评: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来学习,这点不错。学生评价:学生反映良好。

同行评价:上课很有激情,不错。

管理者评价:教学方法新,但教学媒体的利用还可以优化,4、修正:

1.通过电子白板等媒体来进行教学。

第二篇:教学设计案例Assure

一、《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糖类》教学设计案例

(一)学习需要分析 1.学习者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人类重要的有机物中的糖类、纤维素和油脂,本节是第七章的最后一节,学生对于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已经有了较深的了解,学生对于本节糖类知识的学习不会有较大理解方面的困难。2.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通过一些实验现象探讨糖类的化学性质,教材内容与前一节课程的呈现方式基本一致,在糖类的用途方面,教材只有文字说明,不够形象生动。

(二)确定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糖类的组成及分类。

2、掌握葡萄糖的还原性以及在人体内的转化和用途。

3、了解淀粉、纤维素的重要性质、用途。

4、了解淀粉、纤维素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等方面的意义。

通过Assure的探究过程,使学生了解网络探究的过程,掌握网络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科学探究的能力;以学生生活体验为起点,体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学好化学更好生活”的人本理念;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爱护环境的意识;通过本节的教学,让学生体会自然界变化之神奇,同时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爱护环境的意识;通过分角色小组讨论协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为葡萄糖的还原性以及在人体内的转化和用途;了解淀粉、纤维素的重要性质、用途。教学难点为糖类的组成,化学信息资源的整理。

(四)选择教学模式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本节课采用基于网络的探究式教学模式(Assure),应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展开教学,学生在教师设计的网络教学平台上通过教师为学生搭建的脚手架(各种探究任务和相关资料)完成对糖类的自主探究学习。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五)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选择

本节课选用的教学环境是网络教室,教室提供局域网和因特网的连接环境。本节课采用的教学媒体是视听媒体、网络媒体和专题学习网站。

(六)教学环节设计 1.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教师利用网络教室的广播功能在学生机上播放本节课网页的“首页”,学生观看首页内容。接着教师切换到银镜反应的视频,对本节课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这时教师解释事件背景,引出新课。本环节的设计目的是通过社会热点问题的呈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银镜反应中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2.提供技术与知识支持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材料”页面中提供的背景识,简单介绍糖类。学生对糖类形成初步认识。讲解,以及学生如何使用。本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了解Assure课程,并能够很好的利用教师提供的网页平台,也为今后再上Assure课程打下技术基础。3.明确任务分配角色

教师把网页切换到“任务”页面,向学生说明学习任务和学生需要扮演的角色。学生明确本节网络探究课的步骤,观察各个角色需要解决的问题,思考哪个角色适合自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扮演的角色组成 4.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学生在明确自己的探究任务后,利用网络平台独立完成任务,平台中教师已经设计好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按照角色在网页的“资源”菜单中分类呈现,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知识“脚手架”进行自主探究,遇到困难时可以寻求教师的帮助也可以同小组的同学讨论。最后学生利用电子文档的形式展示探究成果,从各自扮演的角色领域呈现糖类的作用。本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信息素养,同时各个角色小组的合作讨论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5.作品评价展示环节

学生在教师组织下展示演示报告作品,并讲解个人的设计思路。教师对演示的作品从知识、技术、审美等角度进行点评,指出优点,提出不足。其他学生可以对演示作品提出问题。学生也可以利用“评价”菜单中的评价量规相互评价。本环节设计的观赏其他同学的作品并发表意见,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糖类》课程界面介绍

《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糖类》Assure课程的网页设计遵从Assure的基础模块,共设计了八个子菜单,分别为首页、导言、任务、资源、过程、评价、班级通讯录和联系老师,具体网页设计构成如图2所示。各模块功能及页面内容如下:

引言模块(Introduction):给学生制定学习的方向和创设一种学习情境,通过各种手段提升学习者的兴趣。本网页的“引言”页面中呈现一段“银镜反应”的视频,并提供了相关背景资料。

任务模块(Task):明确任务,提出学习者在完成学习行为后的最终结果。本网页的“任务”页面中为学生设计了五种角色,分别为经济学家、食品质检员、营养师、医生和化学家。每种角色设计五到六个问题,给学生提供探究的知识脚手架。

资源模块(Resources):教师围绕任务提供的支撑材料,主要以网页清单的形式呈现。本网页的“资源”页

面为学生提供了各个角色领域需要的相关资源链接,有的用网页形式,实验部分用视频形式呈现。

过程模块(Process):本网页的“过程”页面详细为学生讲解了对糖类的探究步骤,共分为十步,分别是第一步:了解背景知识和任务。第二步:按照感兴趣的领域分角色。第三步:各小组分配任务。第四步:查找与角色相关的问题材料,做好材料摘要。第五步:组内讨论,形成小组报告。第六步:演示报告作品与提问。第七步:自评阶段。第八步:教师总结。第九步:形成班级网页作品。评价模块(Evaluation):提供多种评价量规,所有的评价标准都必须符合课程标准中有关行为和内容的要求。本网页的“评价”页面为学生提供了成果评价量规。总结模块(Conclusion):学生进行反思,教师进行总结。可以给教师提供问题,也可提供全班讨论的问题。教师在最后评价阶段可以把Assure总结模块的任务一并完成。

第三篇:ASSURE模型在“历史”课堂中的教学设计

ASSURE模型在“历史”课堂中的教学设计

【摘要】ASSURE模型是一个经典的适合真实课堂环境的教学设计模型。它充分的体现了课堂教学设计的各个部分中如何对媒体和技术的运用。本文通过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之一——历史课应用ASSURE模型的教学设计来展示该模型是如何设计基于教育技术的教学传递。

【关键词】ASSURE模型;历史课程;教学设计

一、ASSURE模型概述

Robert Heinich的经典著作《教学媒体与技术》的精髓——ASSURE模型,是一个关注于真实课堂环境中教师如何使用媒体与技术的指南。大量的实践证明,这个模型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下面介绍一下该模型:[1]

学习者分析(Analyze Learners):在真实的课程教学环境中,学习者的特征必须与所选择媒体和技术相匹配,这样才能达到媒体利用的最有效性和教学效果的最优性。因此,ASSURE模型也将学习者分析列为第一个步骤。在此模型中,对于学习者的分析细化到三个部分:一般特征分析、起点能力分析和学习风格分析。

阐明目标(State Objectives):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是每一个阶段学习或长期学习的航标,只有有这个航标的引领,我们才知道方向。所以我们必须清晰地阐明目标,比如我们学的是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这其中最好不要使用宽泛的词语),这些都会给学习媒体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并且间接的指导教学步骤的排列,教学环境的创设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鉴定。选择教学方法、媒体和材料(Select Methods, Media, and Materials):在这部分中,我们首先根据所制定下来的明确的教学目标选择并确定下来最优的教学方法,再从众多媒体形式中找到适当的能准确体现教学方法的媒体形式,方法与媒体都已确定下来的同时,完成与具体资源的匹配。

利用媒体和资源(Utilize Media and Materials):我们都知道相同的教学环境下,相同的授课内容以及相同的媒体呈现形式,但使用方法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效果。所以在我们利用媒体和资源授课时,要严谨地按照5Ps进行,包括:预习材料(Preview the Materials)、准备材料(Prepare the Materials)、准备环境(Prepare the Environment)、准备学习者(Prepare the Learners)、提供学习中的经历(Provide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要求学习者参与(Require Learner Participation):众所周知,只有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活动过程中,才能促进有效地学习。所以ASSURE模型的第五个步骤是要求学生的参与,也是所有步骤中最具挑战的部分,忽视了学习者的参与和反馈,教学就是单向的传播,单调的注入。[2] 评价和修正(Evaluate and Revise):在这个模型中,最后一个步骤是评价和修正。评价主要是针对于学习者的成绩和方法、媒体。学习者的成绩主要与前面所设定的教学目标相联系(评价学习者可以是书面试卷或者是实践能力)。评价方法和媒体主要是针对于选择上的准确度、应用的效果、资源利用率、学生接受情况甚至于投入与产出的比例情况等。而修正主要是针对于教学过程中的不当地方加以改正,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

二、ASSURE模型在“滤光镜”历史课中的应用

历史课是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阶段的必修专业课之一。这门课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所学习的技能要应用于实践之中,评价这门课的准则也应以实践作品来评定。并且,作品的多元化与个性化使得对该门课程的学习产生了许多的不确定因素。而要对该课程进行讲授的话,必须将媒体和技术相结合。所以说,历史课是典型的运用教育技术进行讲授的课程。下面我们以讲授“滤光镜”为例,说明一下ASSURE模型的应用。我们会按照模型的步骤来规范地进行教学设计。授课时间为2学时。

(一)学习者分析

该门课程的学习者都是教育技术专业的本科生,年龄、级别、工作、文化等都是极为相似的。所以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呈现出水平相当性。而对于初始能力分析时,我们教师会要求学生对“滤光镜”进行书本阅读预习。如果有条件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试炼。要求学生预习是因为大量的研究表明,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先前知识,在影响他们学什么和怎么学方面比任一心理特征的影响力强。[3]下一步我们就要对学习者的学习风格进行分析。对于学习风格是什么、包括哪些因素,每一步书籍的界定都不是很一致。但针对于历史课程来说,我们要考虑有些学习者擅长于学习书本知识,有些擅长于学习实践操作。那么在本门课程中就必须将两者统一起来。

(二)阐明目标

在滤光镜的学习中,我们的教学目标为:(1)要掌握滤光镜的作用及种类、每一种滤光镜的运用条件及产生的效果。(2)运用不同类型滤光镜拍出目标作品。

(三)选择教学方法、媒体和材料

方法我们设定为讲授滤光镜的原理与实践运用滤光镜拍摄的方法。媒体为相机(数码相机为最佳,可以马上看到作品),当然也要有计算机与软件的配合,还有一些拍摄需要的实物(绿色手帕、西红柿等)。资源为运用滤光镜的相片成品,这样可以边讲授原理边呈现效果作品。

(四)利用媒体和资源

在这一步骤中我们会按照5Ps来进行。在网络中或历史集中,运用滤光镜拍摄的成品是不胜枚举的,但我会抓住滤光镜的第一特征来挑选相片。毕竟我们给讲授的学习者只是刚刚预习过书本知识的初学者。而教学环境会选择多媒体教室,方便相片的呈现以及实践检验。(真正授课之前会进行对教学设备如相机、计算机等是否正常工作,教学环境如灯光是否会影响正常曝光等的检查。)在一切准备情况都完善之后,我们开始进行课堂讲授,讲授时会主要针对学习者在预习中的难题进行解答,比如,有些学生对滤光系数的不理解,校正滤光镜和反差滤光镜的混淆等。并且讲解之后,教师马上已准备好的实物进行拍摄并呈现效果。例如:用红滤光镜和绿滤光镜拍摄绿手帕上的西红柿,并进行现场比较。

(五)要求学习者参与

这是实践课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滤光镜的学习中。我们会以3-5人小组形式进行安排。每一组发相机1-2部,对准备好的实物进行拍摄,呈现效果。现场遇到问题,现场马上解决。例如用黄滤光镜拍摄时,曝光是否得当。这样也充分体现了杜威在《民主主义教育》中提倡的要学习者在“做中学”的理论。这使学习者与教师进行双向交流与传播,体现了教学相长的定律。

(六)评价和修正

评估是针对于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的步骤。对于第一个教学目标学习者掌握都非常准确,效果良好。第二个教学目标,由于相机台数与多媒体教室的光线问题及时间问题,有个别学生没有交出作品或作品效果并不理想,所以会留为课下作业。至于通过这堂课应为以后教学积累的经验是对于这样的“做中学”的课程,教师在课前一定要将工具与实物准备得当,不能因为客观因素而影响了学习者的进程(实物本身也是影响历史效果的重要因素);还有激发擅长学习书本知识的学习者的实践动机很重要,有助于实践顺利地进行。

三、结束语

ASSURE模型的研究对像历史课这样的应用媒体与技术的教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提高了教学效果,有利于顺序地将课程组织设计好,为第一线教师提供了一个完善的课堂教学设计模型。ASSURE模型是值得我们借鉴与应用的。【参考文献】

[1]Robert Heinich.教学媒体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陶晓静,王立群.教学设计的ASSURE模式[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二期.[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ASSURE教学设计模式,是由Heinich、Molenda、Russell与Smaldino(2002)四位学者所提出的,提供中小学教师个人,在课堂中实施视听教学与咨询融入教学都合适应用的设计模式,着重于在实际教学情境下,善用多媒体工具來帮助达成教学目标,并鼓励学生互动参与,取其六個步骤动词的首字所写「ASSURE」以表达「确保教学成功有效」之意。六個步骤分别为:

A:分析学习者(Analyze learners)S:撰写学习目标(State objectives)S:选择方法、媒体与教材(Select instructional methods, media, and materials)U:使用媒体与教材(Utilize media and materials)R:激发学习者参与(Require learner participation)E:评量与修正(Evaluate and revise)利用ASSURE模式進行教学设计,需要教師分析自己对于媒体、方法的选择,以及使用情形加以评判,在行动省思之后加以调整改善,做为下一次更好的开始之依据。

1.分析学习者特征

一门好的课程必定是学习者特征、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三、者间最好的搭配和运用和适应.因此ASSURE模式的第一步就从分析学习者特征开始.学习者可能是学生、可能是接受培训的职工、也可能是某个专题或组织的成员,比如家长、经理、孕期妇女等。为了选择适合不同学习者特点的媒体、内容和教学方式,我们必须从如下三个方面来对他们进行分析: 一般特征;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已有知识、技能、态度的当前状况;学习习惯和方式。

2.阐明日标

ASSURE模式的第二个内容是阐明日标。即阐明教学所要传递的信息、解决的问题、建立的概念、教会的技能、改变的态度、建立的价值标准等等方面的目标。在准备教学时必须对于这个日标有严格、具体的分析和限定:哪些目标一定必须达到?哪些目标不可能达到?如何检验和判断这些目标是否达到?这都需要给出明确的陈述。3.选择媒体与材料

当我们分析了学习者特征、阐明了教学的目标之后,就能够确切地把握教学过程的起点和终点。学习者当前的知识技能水平是教学(教学)的起点,而已经阐明的教学目标则是教学要达到的终点。下面的任务就是在起点和终点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通过教学来实现它。现在就要选择媒体与材料了。关于媒体选择最核心的因素,是选择适合表达教学内容信息特点的媒体。比如,教学要涉及美丽的、彩色的、运动的画面内容,那采用录象和计算机投影都是较为恰当的。如果教学内容涉及计划和报表最好采用计算机屏幕展示。条件具备的话,应让学习者手头各有一份印刷拷贝。对于教材的选取,可有如下的做法:首先选用已有的教材;其次是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对已有教材做加工修改;自行设计制作合适的教材。4.运用媒体与材料

无论是对已有媒体还是对自己设计制作的媒体,不同的使用方法是会得到不同的使用效果的。因此,ASSURE模式要求象重视媒体和材料的选择那样重视对它们的运用。运用是需要进行周密的计划和认真的准备的。首先,在教学前要预先观看和熟悉所选择的媒体材料。进行预演。特别是对媒体问的衔接和连贯对于教学的效果关系很大。比如,在内容已做了介绍;要求学习者注意时问题已经提出的时候,如果由于教学者淮备不足而翻来覆去找不到录像带中相关的内容,整个教学的气氛就会被破坏。媒体格式的不一致和对新的播放设备的不熟悉往往会导致一次教学的失败。其次,在教学时还要采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授课方法和教学策略。

5.要求参与和响应

ASSURE模式的第五步是要求学习者的参与。这一点对于教学效果影响最大。也是ASSURE模式中最具挑战性的一步。忽视了学习者的参与和响应,教学就是单向的传播,单调的注人。而我们知道学习是人类的一个主动过程,如果缺乏学习者的参与和响应教学的效果是难以令人满意的。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者要到达学习目标则必须对于教狮讲解的内容进行思考加工和实践。只有在正确的响应过程中新学的知识和技能才会得到强化。因此,凡是在目标中提出的要求,必须在最后的评估之前给学习者以操练和实习的机会。而且应该给学习者提供他们的操练和实习是否达到了目标要求的反馈信息。

6.评估和修订

ASSURE模式的最后一步是评估和修订。评估是检查教学的目标是否达到。修订则是为了给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因此f在每次教学完成后,不可忽略对教学效果的评估。而评估信息的采源最重要的是学习者的反映。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基于ASSURE标准样式的案例分析

有效的教学活动需要认真的规划和设计,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来达到教学目的的要求。ASSURE教学标准样式(一个系统地整合教学电视机台与技术,规划和实施教学的历程指南)是盘绕在教室环境下,怎样施用电视机台而设计的一套标准样式,它不是一个完备的系统化教学设计历程,而是给西席施用的标准样式,用来规划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施用电视机台和技术。ASSURE标准样式特别强调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介入。因此学生如何施用电视机台和材料,也需要认真设计。做教学设计的时候西席必得思考学生能下手做啥子。

在教学完成以后,作为西席如何判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方针,所筹办的教学材料和学习材料是不是有效,各种电视机台设备是不是发挥了应有的效用以及学生在学习历程中的介入性如何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类似如许的问题,就需要西席反思全般教学历程,思考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价与批改。

ASSURE标准样式包罗六个步骤,它们别离是:1,分析学习者(Analyze Learners);2,陈述教学方针(State Objectives);3,选择教学要领、电视机台和材料(Select Methods, Media, and Materials); 4,施用电视机台和材料(Utilize Media and Materials); 5,要求学习者介入(Require Learners participation); 6,评价与批改(Evaluate and Revise)。底下我就根据ASSURE标准样式来设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堂课:

1、分析学习者(Analyze Learners)

要想让教学电视机台和教学技术有效地发挥效用,就必需使教学要领、电视机台和技

术与学习者的特性相般配。分析学习者的每一种特质是难以做到的。我们只需要分析几种对于电视机台和技术的选择起决议效用的特性,例如:一般特性、入门能力和学习风格。

1.1学习者所具备的一般特性:

教学对象是师范专科学校一班级计算机专业学生,在班级中女生的人数多于男生。教学内容是计算机组装操作。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良好。总的来说,学生对这门课程比力感乐趣,如果能采取直观的现实操作教学,学生会孕育发生更多的学习问题,激发其学习热情。

1.2学习者所具备的入门能力:

通过前期的学习,同窗们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构成结构,掌握了计算机的各个构成部分的一般功能,并通过幻灯片观看了各个构成部分的实例图片,掌握了它们外形所具备的一般特性,同窗们可以自己到网上搜索相关内容进行学习,也就是说,同窗们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组装的根蒂根基意见知识,并对计算机的构成部分有了一个较周全的感性熟悉,可以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了。

1.3学习者所具备的学习风格:

同窗们比力喜欢通过观看实例图片来进行学习,喜欢自己下手到网上搜索相关资料,对意见知识的学习乐趣不是很大。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下手实践来完成这门课程的学习。他们以为意见知识的学习要和计算机的现实施用结合起来,在现实的应用中掌握知识。所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这门课程的特点,在这一教学单位中,西席筹办接纳现实操作和现场讲解的方式来完成此次课程。

2、陈述教学方针(State Objectives)

教学方针的陈述是指,在完成教学使命后,学生应该掌握啥子样的新技能。教学方针应当陈述的是获得啥子,而不是如何获得。学习方针的陈述应尽可能的明确。清晰的教学方针相当于是西席和学生之间的一个合同:“方针在这里了,作为西席的使命就是供给适合的教学活动,帮忙学生达到方针;作为学生的使命,是积极的投入到这些学习活动当中去,以达到教学方针的要求”。

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中,对计算机的现实下手组装这一环节具有很是重要的效用,通过学生的现实下手实践,他们可以或许越发直观的了解到计算机的各个构成环节,结合学习各个构成部件的工作原理,对以后做计算机的维护工作将大有帮忙。

那末具体到这一次课程的首要教学方针是:

1.学习者要准确说出计算机首要的构成部件。

2.学习者要掌握计算机首要构成部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3.学习者可以或许自力完成一台计算机的组装并且十分清楚在组装历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4.了解计算机各构成部分的首要品牌和出产厂商。

三、选择教学要领、电视机台和材料(Select Methods, Media, and Materials)

系统地规划电视机台要求我们系统地选摘要领、电视机台和教学材料。选择历程包孕3个步骤:(1)按照给定的学习使命确定适当的教学要领;(2)选择与教学要领相顺应的电视机台格局;(3)按照特定的电视机台格局,选择、修改或设计教学材料。

3.1教学要领的选择

在教学当中,没有万能的教学要领,不要简略的以为有一种教学要领跨越了其他所有的要领,可以或许合用于所有的教学环境。随着教学的进展,我们需要接纳不同的教学要领办事于不同的教学内容。

在本次课程中,由于是面向全班同窗进行教学,故要接纳大班教学的方式,但计算机的组装操作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西席要保证每个同窗都能清楚的看到西席在操作时的每个环节,所以在教学要领和教学电视机台的选择上将和传统的教学方式会有很大的不同。在西席讲解历程中采取大班教学的方式,如许可以达到团体教学的目的,提高教学的效率,但要照顾到每个同窗,故在教学电视机台选择上要施用多种电视机台相互配合,如多电视机台教室,开麦拉等;在教学结束之后,还要安排学生去实验室进行亲自下手操作,这时候就要结合小组互助学习的方式进行操作操练。

3.2教学电视机台的选择

.投影仪:由于接纳是大班教学,西席需要利用投影仪将教学材料和演示步骤展览给全班同窗,让他们对本次课程的教学历程有一个清晰的熟悉。

.多电视机台计算机:西席利用多电视机台计算机可以播放教学讲义,教学视频等多电视机台素材,方便大班教学。

.摄像机:利用摄像机把西席组装操作的步骤拍摄下来,通过投影仪实时投送到大屏幕上,如许同窗们就可以通过屏幕观看到西席操作的每个细节,从而能达到大班教学较好的效果。

.迈克风:西席的讲解历程要通过迈克风传到功放上,保证全班每个同窗可以或许听清楚西席的讲解。

3.3教学材料

.教学课件:西席要根据所讲内容做一个讲义大纲,让同窗对本次课有一个群体的印象。

.教学视频:西席从网上找到相关的计算机组装视频教程,可以让同窗们先进行观看,从而可以或许对计算机的组装流程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熟悉。

.实验材料:西席要设计一套严格的实验操作标准,用于引导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学生的操作步骤,让学生明确操作历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一台完备的计算机:西席通过对这台完备的计算机先进行拆卸操作,同窗们通过屏幕可以清晰的看到西席拆卸历程的每个细节,配合着西席的讲解,同窗们就可以对计算机的拆卸操作的要领,技巧和注意事项有一个清晰的熟悉,然后西席在把这台零散的计算机按照步骤组装起来,如许一来,同窗们就可以很直观的学习到计算机的拆卸与组装的完备历程了。

四、施用电视机台和材料(Utilize Media and Materials)

在ASSURE教学标准样式下,西席施用电视机台和材料应遵循5P原则,这里5P原则的含义是:预览材料(preview the materials)、筹办材料(prepare the materials)、筹办环境(prepare the environment)、让学生做好筹办(prepare the learners)、和供给学习体验(provide the learning experience)。底下就结合本次课的特点来具体分析应用:

4.1浏览教学材料

在正式上学以前,西席首先要预览自己的教学材料如ppt课件、视频教学材料和文字材料等,确保正确无误。只有了解了材料的内容,西席才气充分挖掘材料的潜在价值,用好这些材料。

4.2筹办教学材料

下一步就是需要筹办电视机台和材料,支持教学活动。在浏览过教学材料之后,西席就要确定按照啥子样的顺序施用教学材料和电视机台。如安排播放教学视频,讲解ppt课件与现实操作练习训练之间的教学顺序,并根据相应的教学顺序来筹办相应的教学材料。

4.3筹办教学环境

在本次授课历程中,由于设计用到的资源比力多,所以在正式上学以前必得认真筹办各种教学环境,确保各种设备、资源可以或许正常工作。

筹办多电视机台计算机设备,确保计算机可以或许正常工作,并可以或许运行自己筹办的教学材料,筹办迈克风,音箱,功放,确保其和计算机的正确链接并能正常工作。

筹办投影仪设备,确保投影仪和计算机的正确链接以及投影仪的接口类型,确保其能和摄像机等其他输入设备进行连接。

筹办摄像机设备,架设好三脚架,布置好电源线,调解好拍摄角度,调解好摄像机的各种设置,使其符合上课时的光线环境,确保拍摄的清晰度。

筹办计算机试验机器,这是一台性能较为先进,工作正常的计算机,符合此刻的潮水配置,用于西席的演示操作。

筹办计算机实验机房,在西席讲解操作结束以后,要按照事先对同窗的分组情况安排到计算机实验机房进行实验操作,确保每组的同窗都能顺利的进行实验。

4.4让学生做好筹办。

为了让学生做勤学习筹办,西席要把课程的教学规划和教学方针提前告诉学生,让学生事先预备所需的知识,并且让学生明白课程结束后他们应该具备的技能。

4.5供给学习体验

西席一般来说就是所教学科的专家,对本学科的知识脉络有较深的理解,那末他在给学生(新手)上课时,就应该立志求学生供给相应的学习体验,从而可以或许帮忙学生快速掌握本学科的知识脉络,减轻学生的认知负荷。

5、要求学习者介入(Require Learners participation)

最有效的学习情境,就是能让学习者按照教学方针的需要,积极介入到具体的现实操作与操练环境当中,ASSURE标准样式特别强调学习活动中学生的积极介入,介入的情势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具体的学习方针和教学环境来选择适合的介入方式。

在设计计算机组装这一堂课时,西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下手实践环节。根据计算机组装课的特点和学校实验室的条件,可以把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安排学生实验。小构成员之间可以小组协作的情势相互帮忙,共同完成计算机的组装实验操作,从而能巩固课堂所学的内容。

学生在进行实验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并要填写必要的实验步骤,确保实验室器材的安全施用。

六、评价与批改(Evaluate and Revise)

ASSURE标准样式的最后步骤是评价和批改。评价和批改是设计高质量教学的重要步骤。虽然要比及全般教学单位结束后,才气进行终结性评价。但是,评价可以发生在教学前,教学历程中,教学完成后的任何阶段。评价并不是教学历程的终结,通过评价来发明教学历程中的各种问题,批改纰缪,从而为下一个有效利用电视机台的教学周期做筹办。

6.1教学评价: ①学生成绩的评估

教学历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是不是掌握了预期的学习内容,他们能否表现出教学方针所描写的技能,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具体的评估要领依赖于特定的学习方针,评估的历程应当与教学方针一致。

②对要领和电视机台的评价

评价也包孕对教学电视机台和教学要领的评估。如教学素材是不是有效?教学效果是不是还可以提高?选用的电视机台是不是帮忙学生完成了学习的方针及是不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乐趣?是不是为学生供给了有效的介入机会?

尤其在熬头次施用以后,要对教学资料进行评价以确定以后是不是还用这些教学材料想到是不是需要做一些修改等。

③对西席的评价

教学系统中最重要的是西席,西席的表现也需要评价。评价是西席革新教学的唯一途径。西席的评价类型首要有四种:自评、学生评价、偕行评价和管理者评价。

6.2批改

在正式教学完成以后,西席要分析评价数值,整理形成评价结果。寻找教学方针和现实达到的方针之间的差距,总结在教学电视机台和教学要领的选择上存在的问题等等。同时也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查询拜访分析,了解学生对本次课程的掌握程度,包孕:学生对所选的教学材料的对劲程度,是不是可以或许理解;学生对所选教学要领的接受程度,所选教学电视机台的对劲程度等各个方面,根据收集出来的数值分析在教学各个环节中所存在的问题,为以后提高教学效果做筹办。

第四篇: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设计(预案)修改

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方法很多,如果一堂课的教学设计,平铺直叙,学生难免在上课过程中思想不能集中,要有效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必须在一节课中设计若干个兴趣高潮,而良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有效的激起高潮的手段。下面就自己十余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一、精心布局,设计谜语游戏情境激趣

教学中如能紧密结合教材,运用谜语故事的形式组织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如在讲“地图”一节时,给学生出示一条谜语:“有山不见一棵树,有地没有半分田,五湖四海没有水,世界各国在眼前。”在讲述“大洲和大洋”时用学生传递塑料地球仪游戏,要求学生记住右手大拇指接触的是陆地还是海洋,最后统计触摸陆地的人数和触摸海洋人数和比例,并说明触摸次数越多,最终触摸海洋和陆地的人数比越接近“7:3”,然后提问为什么?(海陆的比就是7:3,这与数学中的概率问题有关)。

二、挖掘教材,合理开发故事情境激趣

一些真实、生动的故事,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若将其编排到地理教学中,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寒潮”一节时,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1941年10月2号称“台风”的德军大举侵略苏联。苏军派出一支训练有速、准备充分的西伯利亚军队(为什么派西伯利亚军队),他们身穿白衣,手拿白色武器,向敌人猛扑过去,不到数日,德军损兵折将100余万,“台风”大败。苏军的“天兵天将”是严寒,原来苏军根据气象综合预报,得知这年冬天特别寒冷,低达一50℃,(气温下降幅度如何?)德军没有作防寒准备,头脑都冻僵了,完全失去作战能力。通过讲这个故事使学生明白了寒潮发生时间是秋末、冬季、初春。强冷空气从西伯利亚猛烈南下,苏军利用了天时地利,大败德军。这样把故事的讲述与教材巧妙地统一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引入竞争模式,创设竞赛情境激趣

好胜、想表现的心态使学生乐于抢先回答问题。在教学中,将竞赛形式巧妙地引进课堂教学中,适时利用竞赛能促使学生快速思考,使课堂兴趣盎然,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一条龙式。如长江、黄河两节的复习,按发源地、流经省级行政单位、注人海洋和全长编为两组系列题,由两列同学按前后顺序依次分答。此种方式,根据时间的长短,可多次重复进行。(2)“南北”竞赛式。把学生按教室方位分为均等的两部分,分别命名为“南、北方阵”。教师命题,“南、北”双阵抢答或分组必答。(3)选代表式。全班学生分成均等的几个组,每组各推几个代表。教师命题,各组代表抢答或分组必答,如果有不会的问题,可先由本组同学答,不会再由其他组的同学答。

四、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创设直观教学情境激趣

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技术以其新颖、趣味、艺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现代多媒体技术可通过多种媒体如文字、图像、声音、数据、动画、和视频等对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和交互化处理,使课堂由单一接受方式变为以视听等多种感官的共同协调,拓展学习的空间。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地理图表具有形象、直观、易懂、信息量大等特点。如在讲授七年级《天气与气候》中的“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时。首先教师出示“卫星云图”照片,这是一张色彩十分清晰的图片,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而后老师让学生根据颜色判断天气情况,导入所学的知识内容。通过图文结合,师生互动,学生轻松地掌握了知识,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寓教于乐。

五、加强学科渗透,融合学科知识创设情境激趣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仅停留在让学生看教材、看插图、死记硬背的水平上,可对一些自然、人文景观的迷人风光、异域民族的独特风情等,用清晰、明快、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文学素养进行讲述,作到情真意切,又注重了学科间融合,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例如,讲解“长江三峡”时描述三峡滩险、流急、景色奇美,我借助李白:“朝辞自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把学生带入奇妙的意境。这样不仅抓住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了她们学习的兴趣。

六、走近生活,创设社会生活情境激趣

新课标教学理念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因此地理教学应该走近生活,联系生活和社会热点,重视学生的学习贴近生活实际,融入课堂学习。如在讲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人口》时,讲到人口过多带来的影响,可以让学生联想自身周围谈谈,这样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从学生亲身经历与人们经常议论的话题引入,调动起学生的情感积极性等,都会产生很好的学习效果。

学生在学习“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时”有一个重要内容是人类认识地表和探索太空的历程,当时正值“神舟七号”发射之际,我就利用这一个热点创设教学情境。首先让了解“神舟七号”的同学来介绍有关知识,然后同学们提出问题,最后小组讨论来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人类探索太空的艰辛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七、走出课堂,创设实践活动情境激趣

在教学当中,我们就应尽可能地创设各种动手操作的情境,通过动手、动脑的活动,既学会了新知,培养了动手能力,丰富了想象力,又加深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例如:讲授“中国行政区划”一节,要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记住各省、市、自治区的形状、位置、行政中心、简称,确实难度很大,于是我让学生课下自制政区拼图,涂上不同颜色,用剪刀剪下来拼好,把次序打乱再拼,看谁做得准确、漂亮。待学生们把拼图拿上来一看,真是五颜六色,所用材料五花八门,大小不一。有一个叫丁莉的学生,她做的拼图就像墙上挂的中国政区图一样大,醒目极了,直接可以作教具用,这节课让他们自由拼图中度过,学生们很轻松、很愉快地记住了本节的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学地理是一个长远而又常新的课题,需要我们教师共同不断探索。

第五篇:教学设计

《简·爱》名著阅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简·爱》的主要内容,感受书中文字的力量,人物的魅力。

2、激发学生读名著的热情,让学生学会读书,爱上读书。

3、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积累好词好句。

4、深入小说主题,点名中心思想。

5、在阅读中受到启发,讲讲自己在阅读后的思考与感悟。

二、教学过程:

1、介绍作者:夏洛蒂.勃郎特,英国女小说家,生于贫苦的牧师家庭,曾在寄宿学校

学习,后任教师和家庭教师。1847年,夏洛蒂·勃朗特出版著名的长篇小说《简·爱》,轰动文坛。1848年秋到1849年她的弟弟和两个妹妹相继去世。在死亡的阴影和困惑下,她坚持完成了《谢利》一书,寄托了她对妹妹艾米莉的哀思,并描写了英国早期自发的工人运动。她另有作品《维莱特》(1853)和《教师》(1857),这两部作品均根据其本人生活经历写成。夏洛蒂·勃朗特善于以抒情的笔法描写自然景物,作品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2、小说内容:为《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写照”,是一部具有自传

色彩的作品。讲述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

3、让学生划出阅读中认为最精彩的部分,并用旁注的方法解读精彩的原因。

4、做好读书摘抄卡片,并能就某一个细节,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能深层次的思考。

5、提出疑问,共同探究:

(1)简·爱身上具备哪些优秀品质?

(2)《简·爱》:人生追求的二重奏。其中“二重奏”是指什么?

(3)什么样的女性才是最美的?试结合这部小说谈谈你的看法。

(4)读了《简·爱》后你最喜欢/敬佩简·爱性格中的哪一点?为什么?

(5)判断:爱》中男主人公罗切斯特热情奔放、敢作敢为又极具同情心。他虽

然生长在富贵家庭,却不是那种不学无数的纨绔子弟。对或错

6、交流心得:在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能够获得属于自己的人生感悟,并能联

系生活实际,把这种人生感悟内化成自己强大的精神动力。并与同学一起交流自己的心得和感悟。

三、教师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准备得非常充分,而且能够深入的思考问题,我们彼此学习我感到很高兴。《简·爱》这本小说告诉我们,人的最美好的生活是是人的尊严加爱,毕竟在当今社会,要将人的价值=尊严+爱这道公式付之实现常常离不开金钱的帮助。人们都疯狂到似乎为了金钱和地位而埋没爱情。《简·爱》所展现给我们的正是一种化繁为简,是一种返璞归真,是一种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觉,是一种不计得失的简化的感情,它犹如一杯冰水,净化每一个读者的心灵。

下载Assure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Assure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设计

    《尊严》 教学设计 付廷杰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哈默坚持付出劳动后再接受食物的事,让学生懂得一个人(一个国家)必须有尊严,懂得尊严对做人的重要性。 2、不认识的字,......

    教学设计

    海市蜃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概况说明文内容的方法并能抓住事物主要特征。 3、感受海市蜃楼景观......

    教学设计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教学重、难点......

    教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0、8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 通过动手操作,用割补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

    教学设计

    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实验、观察、比较、分析的方法探究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使学生领会数形结合、运动变化的数学思想,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小节的主要内容是学习......

    教学设计

    《小动物过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发布:2012-03-02 来源:原创 编辑:宋彤浏览:243次 【大 中 小】核心提示:教材解析、单元主题:本课是一篇童话,讲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一起商......

    教学设计

    《鸭兔同源》教学设计 ——美化合成图像 教材分析: 《鸭兔同源》是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材第三单元中的第15课,教材是这样安排本单元内容的如图所示:通过完成......

    教学设计

    《乞巧》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仅存于世的两首诗中的一首,它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