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科学下册 水珠从哪里来教案 教科版
水珠从哪里来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过程与方法:
1.观察到盛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有许多小水珠,思考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并尝试做出自己的解释。
2.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判断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来源。3.通过实验和分析,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4.根据经验和获得的新证据,对小水珠的成因做出更多新的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认识到证据对验证假设的意义和价值。【教学重点】经历水珠从哪里来的假设——分析——再假设的探究过程。【教学难点】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
【教学准备】小组:3只大小、形状一样的玻璃杯(其中一杯装清水、一杯装冰块)。【教学过程】
一、水珠是从冰化成的水吗?
1.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发现在玻璃杯和塑料袋的外壁都出现了水珠。(出示一个装好冰的玻璃杯,再现上节课的情景。)这些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 板书:水珠从哪里来?
2.学生预测,解释只要符合逻辑,鼓励越多越好。
(预设:可能是从被子里渗出来的;冰化成水后从杯口满出来的;有可能是加冰的时候,冰块碰到了杯沿化成水流下来了;……)
3.师:我们的生活中见到过类似的现象吗?你能根据生活经验对这些解释分析一下吗? 师生共同分析所有提到的这些合理的解释。
(预设:不可能是从杯壁渗出来的,因为玻璃杯是不渗水的;冰融化时杯子中的水还没有满,不可能满出来;加冰的时候一般都是小心的加入杯内的。)
通过这些分析和讨论,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冰融化形成的。
二、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
1.师:通过我们刚才的讨论和分析,觉得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冰融化形成的水。那么,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你能设计实验证明一下吗?
用心
爱心
专心 1
2.学生讨论后形成共识:做一组对比实验:(出示:三只同样的玻璃杯,其中一只杯里加满自来水,一只杯里什么也不加,另一只上加冰,静静地放在桌上。隔几分钟观察两个玻璃杯外壁有没有出现水珠。)
3.学生观察。
师:有什么发现吗?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呢?
(预设:这两只玻璃杯的外壁上都没有形成小水珠。加满自来水的玻璃杯外壁没有出现小水珠,说明玻璃杯壁不渗水;空玻璃杯的外壁没有出现小水珠;而装满冰的玻璃杯外壁有许多小水珠,说明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与杯内的冰是有关系的。)4.师:那么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与杯内的冰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猜测(预设:水蒸气遇冷形成;可能涉及水蒸气、凝结、水汽等,这时也可以提问:空气中有水蒸气吗?水蒸气是从哪里来的?水蒸气能变成水吗?是什么使水蒸气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等等)
5.师: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课后去查找一下资料,看看能否证明你自己的猜测,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用心
爱心
专心 2
第二篇:水珠从哪里来详细教案
《水珠从哪里来》教学设计
卓刀泉中学张家湾分校
李曼曼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到盛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有许多小水珠,思考小水珠从哪里来的,并尝试做出自己的解释。
(2)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判断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的来源。(3)通过实验和分析,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4)根据经验和获得的新证据,对小水珠的成因做出更多新的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认识到证据对验证假设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重点
经历水珠从哪里来的假设------分析-------再假设的探究过程。
四、教学难点
探究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
五、教学准备
每组准备:3个玻璃杯,清水,冰块,抹布(纸巾)。
六、教学过程
1、图片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种情况吗?(课件出示照片)刚从冰箱拿出的苹果和啤酒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预设):苹果和啤酒外面都是水。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我们回顾下上节课我们留下来的一个问题,用玻璃杯融化冰块时玻璃杯的外壁都有很多的小水珠,(出示一个装好冰的玻璃杯,再现上节课情景。)这些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水珠从哪里来(板书课题:水珠从哪里来)
2、做出假设
(1)引导做出假设:
师:这些水珠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请你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小组合作猜一猜这些水珠的来源,比如说:水珠可能是从„„„(板书:假设)
小组合作讨论,师巡视指导。(2)学生自主猜测
师:哪个小组来分享下你们是怎样想的。预设:
生1:可能是从杯子里渗出来的。
生2:冰化成水后从杯口溢出来的。
生3:有可能是加冰的时候,冰块碰到了杯沿化成水流下来了。
生4:可能是杯内的冰块变成水蒸气冒出来附着在杯壁上。„„„
3、分析假设
(1)师:这些假设都合理吗?同学们,你们能根据生活经验对这些假设进行分析,判断一下哪些假设不合理吗?动脑思考思考。(2)学生分析并说明理由,如: “不可能是从杯子里渗出来的 ”因为玻璃杯是不渗水的。
○2“不可能是从杯子里溢出来的 ” 因为冰融化时杯子中的水还没有满,○不可能溢出来。3不可能是加冰的时候,冰块碰到了杯沿化成水流下来了。因为加冰的时候一般都是○小心的加入杯内的。
„„„
(3)修正假设:
师:大家通过刚才的分析可以知道杯子外壁上的水珠不是从杯子里渗出来的,也不是加冰的时候碰到杯沿流下来的,更不是杯内的冰块融化形成的,那么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有的说有关系,有的说没有关系,怎么办呢? 生:实验验证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不错。
4、实验验证
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科学上,为了证明我们的假设是合理的,我们常需要设计对比实验来进行验证,既然是对比实验,我们拿什么把使杯壁上形成水珠的物质和冰进行对比呢?
师:实验的相同条件是什么?不同条件是什么?
师:我们设计实验是要观察什么呢?
生预设:实验中要观察杯子的外壁是否出现小水珠。
师:现在请大家动动脑筋想一想,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并制定各个小组的实施方案。生合作讨论“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实施方案(分组制定实施方案,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
师:从同学们充满自信的笑容里,我知道你已经设计出了好的方案了。哪一个小组的同学先来向大家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实验方案呢? 预设:
生1:实验材料的选择(杯子中分别放入水、冰块或空气)
生2:实验的相同条件:杯子要完全一样并放在同一地方„„„,不同条件是杯子中装入的东西不一样。师:(明确“实验要求”)有了好的实验方案还不能急着动手,大家先来看一下“实验要求”
①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轻拿轻放。②
实验过程中要防止冰块和水碰到杯壁。
③
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观察比较实验现象,进行讨论总结并填写实验记录表
(分组实验并填写实验记录表,教师巡视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小组进行帮助)
师:实验都完成了吗?哪个小组先来分享一下你们的实验成果? 小组交流实验成果。
师:为什么装水和装空气的杯子外壁都没有出现水珠,只有装冰的杯子外壁出现水珠呢?冰具有什么其他东西所没有的什么特征吗? 生预设:冰很冷。
5、修正假设
师:又是什么东西遇到冷产生小水珠并附着在杯壁上呢?
生:水蒸气。
师:空气中有水蒸气吗?
生:有。
师:水蒸气是从哪来的?
生:地面的上的水水蒸发来的。
师:水蒸气能变成水吗?
生:可以。
师:经过刚才的实验和分析,我们能在此修正我们的假设吗?水珠是从哪里来的?(板书:水蒸气遇冷形成小水珠)
(3)师小结水珠形成的条件是:水蒸气,冷。
6、解释应用:
师:你们在生活中是否也见过类似的现象呢?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试着解释一下你们所看到的现象吗?
师:科学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是科学的美,今天老师还把生活中很多美丽的小水珠带到了课堂上,同学们请欣赏。(播放图片)
师:同学们,对于水蒸气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水蒸气和小水珠的秘密还有很多呢,水蒸气、小水珠、云、冰、水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又是什么使它们之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呢?大家想知道吗?请同学们回去后查阅资料,我们将在下一节课的“水和水蒸气”中继续来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第三篇:三年级科学《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教学反思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本课,学生通过对凝结现象进行观察,发现水蒸气变成水的条件,形成凝结概念;并通过实验反复验证,确定概念的正确性。
(一)从学生的迷思概念出发,有效实现概念转变。
在以往教学中,即使教师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认识到水蒸气遇冷才能变成水,但是学生往往无法和生活中的凝结现象联系起来,他们仍然认为从冰箱中取出的饮料瓶外壁出现的水和凝结现象无关。在本次教学中,我先让学生预测盖有玻璃盖的室温水和冰水出现的现象,再通过实验进行比较,使学生意识到原有概念即“水蒸气被挡住就会变成水”的错误,并初步建立起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概念,又通过热水杯内出现的凝结现象促使学生思考原有概念的局限,最终使学生认识到水蒸气遇到比自己冷的物体就会变成水,从而实现了由迷思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
(二)在建构概念的过程中,感受科学的本质。
科学的本质体现在:①以观察为手段,以事实为根据;②可重复性;③可积累性;④理论的可证伪性。在本课中,为了证实自己提出的观点是否正确,我首先让学生利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进行思考,比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观点正确,就应能解释看到的现象”“如果这个观点与看到的现象相矛盾,这个观点就是错误的”,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应以观察为手段,事实为根据,感受到理论可证伪性;其次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观点,如让学生设计实验使“使室温水杯内的水蒸气也变成水”、“使热水杯内的室温水蒸气也变成水”,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概念的可重复性。
第四篇:水珠从哪里来教学设计修改
《水珠从哪里来》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知识分析:学生已经知道了冰会融化成水,融化要吸热;已经初步熟知课本第六课《水和水蒸气》中的蒸发现象和水蒸气的特点;同事,学生已有初步的观察分析、猜想和动手能力,已掌握了简单的科学实验方法。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的第五课。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温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进行测量;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并且探究了水的液态和固态之间的变化。本节课主要分为2个部分,第一部分:水珠是冰化成的水吗?第二部分: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
第六课主要包括两部分:蒸发和凝结。
在前一课中,学生们观察了冰块的融化过程,他们不仅发现了冰从固态变成了液态的水,同时还发现了盛冰的玻璃杯外壁,塑料袋外壁上也有许多小水珠。又鉴于本课和下一节课后半部分内容都是凝结现象,在讲解这一节课时需要用到水蒸气和蒸发,所以本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打破常规,让学生先学会蒸发和水蒸气,然后再讲解凝结。本课就是由这些问题,从学生自身的前概念知识出发,引发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对水珠从哪里来作出尽可能多得解释(或假设),并寻求证据以检验假设。学生们通过分析,检验假设的过程,将会获得更多新的证据,从而作出新的解释,再试验验证,最后拓展形成概念。
三、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2.过程与方法:
⑴观察到盛有冰块的易拉罐外壁有许多小水珠,思考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并尝试做出自己的解释;
⑵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判断易拉罐外壁上小水珠的来源;
⑶通过实验和分析,探究易拉罐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易拉罐内冰块的关系;
⑷根据经验和获得的新证据,对小水珠的成因做出新的解释。3.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认识到证据对验证假设的意义和价值。
四、教学重点
经历水珠从哪里来的假设——分析——再假设的探究过程。
五、教学难点
探究易拉罐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易拉罐内冰块的关系。
六、教学准备
每组准备:4个易拉罐、水、冰块、纸巾、玻璃片、1000毫升烧杯
七、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师:今天老师发现同学们的眼睛特别漂亮,像黑色的珍珠,闪闪发亮。我希望在实验的时候大家能睁开慧眼,随我一起来探索神奇的科学世界。现在我们来检查实验用具。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知道观察的重要性,同时检查实验材料。
2.复习导入(1)复习蒸发
师:出示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问:为什么湿衣服变干了? 生:蒸发„„
师:蒸发是怎么一回事? 生:水变成了水蒸气。师:水蒸气什么样?你见过吗?
生:在空气中,无色无味,透明的,看不见„„(2)复习冰融化吸热
师:出示冰雪融化时,人们冻得发抖的图片。问:为什么? 生:冰雪融化时,要吸热,是周围的温度下降。
设计意图:本次课是创造性使用教材,是整合第六课之后,学生在了解蒸发现象的基础上,然后一起来探索凝结的小水珠从哪里来。
3.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出示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棒的图片,问:为什么会有小水珠?你有什么想法?
生:有冷气,有水蒸气„„
师: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探究——水珠从哪里来(板书)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生活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增强探究欲望。
4.提出学习目标
①仔细观察,猜想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②通过实验观察和小组合作,知道小水珠是怎么形成的。③了解生活中类似的现象。
设计意图: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5.提出假设(1)引导作出假设
仔细观察装有冰块的易拉罐外壁,不要用手摸,你发现了什么现象?
这些水珠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请你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猜一猜这些水珠的来源。
(2)学生自主猜测 预设:
① 杯子里的冰块融化形成的; 师:水怎么出来的? 生:跑、跳
板书:冰融化成水 跑出来 ② 杯子里的水漫出来形成的; 板书:水 漫出来 ③ 冰块碰到杯沿化成水; 板书:冰在杯沿化成水 ④ 杯里的冷气形成的; 师:冷气怎么出来的? 生:跑、冒 板书:冷气 冒出 ⑤ 和冰块有关系; 板书:冰块
⑥ 和水蒸气有关系; 板书:水蒸气 „„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细心观察在科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并且能根据现象作科学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
3.分析假设
(1)师:这些假设都合理吗?你们能根据生活经验对这些假设进行分析吗?判断一下哪些解释不合理。
(2)学生分析并说明理由,如: ①水珠不是杯子里的冰块融化成水后漫出来的,因为杯子里的冰块融化成水时,杯子还没有装满水;
②水珠也不是从杯壁上渗出来的,因为杯壁是不漏水的; 师:你怎么知道是渗出来的? 生:摸一摸,看一看„„ 师:同意他的想法吗? 生:„
师:那你能想办法证明易拉罐外壁的小水珠不是渗出来的吗? 生:„
师:假设我们看到的易拉罐里边与外边不一样呢?谁有办法? 生:加颜色(板书:加颜色)
③给玻璃杯盖上盖子,杯内的冷气就出不来了,但是杯子的外壁还是有小水珠,所以杯子外壁的水珠也不是杯内的冷气冒出来形成的
„„ 4.实验验证(1)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交流:给易拉罐的瓶口加盖;给瓶里的冰换一种颜色。(2)出示实验要求
请给装蓝色冰块的易拉罐加上玻璃盖,耐心观察它的外壁,不要用手摸,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3)交流实验结果
观察:发现易拉罐外壁有一些小水珠。水珠没有颜色。结论:易拉罐外壁的水珠不是冷气冒出来的,也不是冰融化成水跑出来的。
师:通过刚才的发现,我们知道易拉罐外壁的水珠不是冷气冒出来的,也不是冰融化成水跑出来的。那么,小水珠到底与什么有关系呢?与冰有关系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交流,引出实验。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科学实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4)再次验证
生交流:可能和冰有关系,可能与温度有关系,可能与水有关系„ 师:科学讲究用事实说话,呢们能自己证明吗? 生:我们试试在易拉罐里装水;
还可以装别的„
或者可以看水蒸气„ 师:水蒸气怎么装进易拉罐里呢? 生:„
师:能装空气吗? 生:可以
空气中有大量水蒸气,可以装空气
放一个空易拉罐
师:我们一起来做做刚才大家说的这个实验吧。出示实验要求: 观察:装水的易拉罐和空易拉罐,你发现什么现象? 预设1——生交流:装水和空的易拉罐外壁都没有小水珠
我们可以知道易拉罐外壁的水珠和冰有关系
预设2——生交流:空易拉罐外壁没有小水珠
装水的易拉罐外壁有小水珠
装冰的易拉罐外壁有小水珠
我们知道易拉罐外壁的水珠可能和冰有关系,也可能和水有关系
师:那还与什么有关系呢? 生:温度
水和冰的温度都低 师:我们动手测一测温度 师演示实验,生观察。
测空气的温度,然后再测装水和装冰的易拉罐外壁的温度。(板书:空气20摄氏度,水10摄氏度,冰7摄氏度)
师:你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
生:空气的温度高,水的温度低,冰的温度比水的温度更低
他们有温差
师:是什么遇到冷的易拉罐外壁呢? 生:空气、水蒸气„
师:装有冷的冰和水的易拉罐外壁有小水珠,那么化成热水会怎么样呢?
师再演示:装热水的加盖的易拉罐,外壁也有水珠出现。设计意图:让学生猜测——验证——再猜测——再验证的基础上寻找科学的证据,提升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学习兴趣。
5.归纳总结
通过刚才的多次猜测和实验,我们可以知道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易拉罐外壁,冷却变成了小水珠。板书:
遇冷
水蒸气 —————— 水珠
(凝结)
从水里蒸发出来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片就会冷却下来,变成人们看得见的水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使学生认识到科学讲究实事求是,讲究证据,每一个科学结论的得出都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提高他们对科学的认识。
6、解释应用
①你们可以解释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棒为什么会有小水珠吗?(回到课前的问题)
②你们在生活中是否也见过类似的现象呢?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试着解释一下你们所看到的现象吗?
设计意图:通过对知识的拓展延伸,让学生在巩固科学概念的同时,使课堂探究延伸到课外,使学生的探究活动不因课堂教学的结束而中止,课的结束成为学生新的探索的起点。
7、总结回顾:
同学们,回首刚才的探究过程,我们能总结一下我们在知识和 方法上有什么收获吗?(经历“提出问题,大胆假设、分析假设、寻求证据、修正假设„„”的过程,知道了水蒸气遇冷会变成水珠)爱迪生经过了1千多次的试验才发明出了电灯,在科学的道路上要不怕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就算跌倒了100次,也能在101次再站起来!
八、板书设计
5、水珠从哪里来
假设: 1.冰融化成水 跑出——加盖(×)
2.杯中 渗出——加颜色(×)3.杯里的冷气形成——加盖(×)4.冰块碰到杯沿(×)5.从空气中来(?)
„„
遇冷
水蒸气 —————— 水珠
(凝结)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认识水珠是怎么得来的,从而认识到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珠的科学道理,为了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我主要是让学生观察、比较,然后分析,讨论,遵循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规律,结合学生的年龄实际进行教学,特别是通过比较,学生更为容易理解水珠是从哪里来的。但是,由于学生的生活知识、课外阅读都比较少,有些问题学生的疑问还是比较多,如冬天为什么会有霜,空气中为什么会有水蒸气,凝结到底是什么现象等。再者,由于接触科学这一学科时间不长,自身还有一些不足,比如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归纳提升科学概念的方法还应多样化等。
第五篇:《水珠从哪里来的》的教学反思
“水珠从哪里来”这个问题是学生在做前面几节课的实验时提出来的,同时也是学生在生活中很容易发现的问题,所以在这节课的导入我注重激发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和提问的习惯,提高科学素养。我先提出几个现象,比如:一杯冰水的外壁的水珠从哪里来呢?吃冰棍时包装袋外面的水珠从哪里来的?等。同时也让学生一起回忆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相似的现象,并提出过疑问,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这堂课的探究中,使这堂课起到良好的效果,因为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了。
让学生对“杯外的水珠从哪里来”进行假设,这个活动我让学生从原有的知识水平出发,展开充分的思考,不管对与错,只要学生的回答符合一定的思维逻辑,我都不否定,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假设之后再开展全班的讨论,对假设进行分析和验证,根据已有的经验,排除不合理的解释,使思考进一步深入,使学生认识到杯外的水珠不是冰融化得来的。
对学生小组设计实验这一个环节,让学生在动手之前先动脑,我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如何设计实验是一个难点,我给学生一些提示,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对比实验,对比实验要注意些什么,往往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通过对比实验,学生可以清楚的了解到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
最后我让学生尝试着解释一下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比如:冬天玻璃窗上的水珠是从哪里来的?打开冰箱,看到的那些白雾从哪里来的?等一些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上述结论的理解和运用。
在整堂课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比如课堂纪律不太好,学生喜欢乱插嘴,做实验时有乱摆弄器械等情况,课堂效果不是太好。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不断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了解学生心理,同时向有经验的老师多学习,如何更好的把握课堂纪律,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增强。备课还应更充分一些,对学生在课上的表现做出及时的调整,使整堂课有条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