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教师读教材的艺术(余映潮)
语文教师阅读教材的艺术
余映潮
中学语文教师的教材阅读,指的是对中学语文教科书的阅读,是对中学语文课文的阅读。一般来说,从课堂阅读教学的角度出发,教材阅读应涉及如下层面的内容:全套特色,文体线条,单册内容,单元组合,单篇细节,知能训练,知识集纳,练习风格,量化指标,教学标高。特殊地说,语文教师钻研教材,应运用如下一些方法,力求有自己独特的发现:挖掘以求深,辨误以求真,考查以求准,发散以求活,变角以求新,对比以求博,类联以求趣,系统以求全,探幽以求奇,创新以求异。下面从对传统阅读方法进行创新的角度,介绍一个科学、实惠而又有一定创造性的阅读教材的方法系列,那就是:理读、类读、品读、扩读、巧读、助读。
一 理读
理读要求一个“细”字,它解决“进入课文”的问题,解决课文“精华是什么”的问题。
所谓理读,就是寻找式地读,清理式地读,整理式地读;就是细细地读,把落实基础知识、进行语言教学、培养思维能力的眼光深入到课文的各个角落。对每一篇课文,我们都要认真地找寻,找出那些最有用的、最能落实课文教学要求的、最需要教给学生的语言知识或其他内容,把它们罗列出来,以使做到教学时心中有底。对每一个教学单元,对每一册教材,对每一学年的教材,对每一个学段的教材,也理应做这样的整理工作。
从理读的操作来看,理读有两个层面:
一是专家阅读层面,是那些做教材分析工作的专家所进行的工作,他们用科学研究的思路,用理性分析的方法,编织出细致严密的教材分析提纲,对教材进行彻底的层次繁多的清理式阅读,对某一册教材的分析,甚至要细化到最长的课文有多少字、最短的课文有多少字、全册共有多少字的程度。对于这样的理读,一般的教师不大可能去做,但可以从中看到一些理读的角度,学到一些整理、分析的方法。
二是教师阅读的层面,是教师为了理解教材、设计教学而进行的有目的的阅读整理工作。它带有较为浓厚的教师个人阅读水平和阅读习惯的色彩,实用而不拘泥于某种模式,有一定的理性而又在阅读方向上显得灵活多姿。
从阅读的对象来看,理读也有两个层面:一是“质量”层面,就是将课文中需要教学的内容清理出来,以确保教学内容的饱满。二是“标高”层面,就是对全套教材、全册教材、全单元教材的朗读训练、词句理解训练、段落理解训练、阅读能力训练、阅读技法训练、思维训练等等内容进行训练标高(主要理读单元教学要求与课后练习设计)的研究。
作为教师阅读层面的理读来讲,主要是微观的,但也有宏观的,重点表现在对单篇课文的理解上。它极有助于我们把握课文的基本内容,极有助于我们提炼课文的精髓。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现代课文的例子——对《回忆我的母亲》的语言理读。
1.字形字音
佃农 祖籍 韶关 仪陇 溺死 劳碌 私塾 桐子 豌豆 妯娌 周济 庚子 衙门 差役 横蛮 外甥 不辍 聊叙
2.四字词语
惨痛悲哀 无可奈何 高大结实 汗流满面 任劳任怨 性格和蔼 勤劳俭朴 宽厚仁慈 成群结队 哭声动天 为富不仁 三言两语 节衣缩食 支撑门户 东挪西借 独立支持 饮食起居 饱尝艰苦
3.近义词组
①悲痛 惨痛 沉痛 哀痛 ②悲痛 悲哀 悲惨 ③勤劳 勤苦 ④回忆 记忆 ⑤劳动 劳碌 劳作 ⑥家境 家庭 ⑦贫苦 贫穷 ⑧照顾 周济 ⑨贫苦 艰苦 穷苦 勤苦 ⑩ 管理 管束 ⑾和蔼 和睦 ⑿支撑 支持 ⒀反感 反抗 反对 ⒁期望 希望 ⒂情况 情景 ⒃慰勉 鼓励 ⒄事情 事务 事实 事业
4.特别句式——“还”字句
①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②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③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④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⑤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⑥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这些句子,由于“还”字的作用,给人一种递进之感,满含着一种褒扬之情,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母亲的爱戴之情。
5.规范段式
(1)总分式事实支撑段
①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②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2)多层次抒情段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远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请再看一个文言课文的例子——对《口技》的语言理读。
1.字音认读
嗣sì 屏píng 呓yì 啼tí 嗽sîu 曳yè
2.用法特别的词
善口技者 宾客大宴 妇抚儿乳 一桌一椅 拍而呜之
3.表示时间的词
忽 忽然 是时 一时 既而 少顷 未几 俄而
4.古今词义区别不大的词
会(适逢)下(落下)施(设置、安放)哗(声大而杂)亦(也)舒(放松 松弛)曳(拉)叱(大声呵斥)几(几乎,差不多)色(脸色)
5.古今词义区别较大的词
但(只)觉(醒)是(此,这)毕(全,都)目(看)意(心情)少(稍微)虽(即使)名(说出)股(大腿)走(跑)
6.一词多义
妙:众妙毕备 以为妙绝
绝:以为妙绝 群响毕绝
指:手有百指 不能指其一端
坐:稍稍正坐 满坐宾客
起:大呼火起 夫起大呼
7.近义词
群响毕绝—众妙毕备 满坐寂然—群响毕绝
变色离席—满坐寂然 大啼—百千儿哭
一时齐发—百千齐作 中间„„之声—又夹„„求救声
撤屏视之—侧目 惊觉欠伸—既而儿醒
8.叠音词
絮絮 作作索索 稍稍 呼呼 许许 战战
9.可用成语印证的词
大(大张旗鼓)闻(充耳不闻)满(满城风雨)毕(原形毕露)目(一目了然)指(了如指掌)色(不动声色)名(莫名其妙,不可名状)欲(欲罢不能)走(走马观花)
10.段式理解——正面细腻描写,侧面尽力烘托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即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一篇课文,经过这样的探寻与罗列,便无形之中增加了知识的含量,增加了厚度与深度,便展开了丰富的知识层面,现出了知识的斑斓色彩,便产生了一个个玲珑美妙、令人珍爱的小小世界。
教学中常常需要用到我们理读课文的“成果”,我们可以艺术地将所需要的内容“剪贴”到教学之中;而理读课文时也常常会引发我们教学设计的灵感,那迸溅的火花有时能成全一节好课。蒙田的短文《热爱生命》不是很好教学,但笔者在课文中整理出一个精美的“哲言”板块,将它与教学设计联系起来,课堂教学就有了一个学生互赠“哲言”的活动——①热爱生命。②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③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而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④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⑤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⑥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⑦坏日子,要飞快去“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
于是课堂上就诞生了一个美妙的教学细节。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能对初中全套教材进行理读,对教学该是多么有益的帮助!二 类读
类读,要求一个“联”字,一个“牵”字,它解决的是教师对教学标高的掌握和教师对教学材料的积累问题。
类读就是连类而读,就是从某一点生发开去,或在本课中、或在其他课文中找到与之相同相近的内容并将它们组合起来,从而铺展出一个又一个知识的板块。换言之,类读就是集“散”材料为“类”材料的阅读。这种读法可以开拓出教材的无限疆界,使教师成为知识花篮的编织者,使教师手中占有大量第一手的资料,从而大大提高教师理解教材的水平。
类读是科学的阅读积累。在教育上,失去“类读”式的积累,就失缺了高素质人才的出现。
类读可以是建立在理读基础之上的操作稍稍复杂的阅读,这时的操作技巧是将理读所得的“原始”材料根据一定的标准加以分类。类读也可以是单刀直入地由某个角度直接切入教材的寻读活动,这时的操作技巧是由某一个“点”出发,对同类进行粘连。不管怎么操作,运用这种阅读方法都能够从教材中获得无数的“组合”与“板块”。
类读可以在一篇课文中进行,也可以在若干篇课文中进行;只要是有语言材料的地方,大概都可以积聚一定的“板块”。
类读就是让教师把教材读“厚”,其目的是为了把教材教“薄”——因为语言表达的规律、语言的精华多从“类读”这种横式的积聚资料式的科学分析式的阅读中产生。而且,善于类读的教师,往往是教学论文发表率较高的教师。
类读视点众多,题材广泛,层次复叠,角度多样。如,可以积累关键性的基础知识,可以积累训练用的阅读材料,可以编织写作指导的训练材料,可以组合大量不同角度的语言学习材料等等,我们甚至可以通过对课后练习的分类统计来了解教材的训练意图与训练标高。
下面我们来看关于“类读的作用”的几个例子:
帮助我们科学地掌握教学的“量”与教学的标高
如果我们对下列类别的内容进行认真的探究,那么我们就可以达到“教学目标明确”的教学境界:
①找出全套教材中1000个左右的生字和300个左右的难字。
②整理出全套教材中2000个左右的二字常用雅词。③清理出全套教材中700至800个成语和四字词语。④选出教材中50个以上的常用句式。⑤选出教材中的20个以上的常用段式。⑥选出教材中的若干种精美的表达形式。⑦确定对100个左右的课内现代文精段进行阅读训练。⑧重点教学60—80个文言实词。⑨重点教学10—15个文言虚词。⑩落实对30—40个双音节文言词的词义的理解。⑾确定对30个左右课内文言文精段进行阅读训练。⑿落实全套教材中课内现代文、文言文的20000字左右的背诵量。⒀找到100个左右的实用而富有情趣的语言积累板块。⒁训练10种左右的语文学法。
帮助我们积聚雅词、美句、精段等语言材料
如第一册至第三册中的“写花美句”: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不同的红,不同的黄,以及洁白,浅紫,颜色绚丽;繁复新巧的,纤薄单弱的,式样各出新裁。各色各式的花朵在园中铺展开一片锦绣。
花儿们„„慢慢地舒展着花瓣,从一个个小小的红苞开成一朵朵鲜丽的花。她们彼此学习着怎样斜倚在枝头,怎样颤动着花蕊,怎样散发出各种各样的清雅的、浓郁的、幽甜的芳香,给世界更添几分优美。
白丁香正在半开,满树如同洒了微霜。„„微风一过,摇动着她的小花,散发出一阵阵幽香。
阳光照着,蜜蜂儿蝴蝶儿,绕着花枝上下飞舞,一片绚烂的花的颜色,真叫人眼花缭乱,忍不住赞赏生命的浓艳。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像这样的美句板块,我们能从教材中进行足够数量的聚集。
帮助我们发现语言表达的优美模式
如“扩展式描写句”:
以下每一句子都可大致分为两个层次,都是前略而后详,都是前面简明而后面生动,都是前面有一个中心词(点示出人、景或物),后面便围绕这个中心词进行描写。——这是多么美丽的句式:由于鲜明的层次性,它表达的节奏舒缓而自由,于从容不迫之中表现出细腻,在初步的展现之后再缓缓撩开人、景、物的面纱。请看:
▲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湖边有几棵树正在飘散一些白色的纤维,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有些飘到草地上,有些飘入湖水里。
▲草地的气候就是奇怪,明明是月朗星稀的好天气,忽然一阵冷风吹来,浓云像从平地上冒出来似的,霎时把天遮得严严的,接着,暴雨夹着栗子般大的冰雹,不分点地倾泻下来。
▲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
▲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伤心崖是夏洛山上的一座山峰,像被一把利斧从中间剖开,从山底下的流沙河抬头往上看,宛如一线天,其实隔河对峙的两座山峰相距约6米左右,两座山都是笔直的绝壁。
▲这叫声与我平常听到的羊叫迥然不同,没有柔和的颤音,没有甜腻的媚态,也没有绝望的叹息,音调虽然也保持了羊一贯的平和,但沉郁有力,透露出某种坚定不移的决心。
帮助我们编织写作借鉴材料
如:
1.文章的开头,应当多考虑写这样的句子
①直接入题句。如: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直接入情句。如: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③直接入景句。如:天亮的时候,雨停了。
④直接入境句。如:山的那一边,其实还是山。
⑤直接入事句。如: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⑥直接入物句。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⑦直接入论句。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⑧直接写人句。如: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
2.文章的结尾,可以多写有这样表达作用的句子
①有余味。如: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②有情感。如: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③有含义。如:这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④有意境。如: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⑤有情趣。如:但是,我下了决心,干脆不讨老婆算了。妈妈摸摸我的脸说,可是我要孙子呀。
⑥有警策。如: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⑦有文采。如:这是自由诗,这是交响乐,这就是山城、雾城——重庆的夜„„
⑧有照应。如: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像以上这样的一类一类的知识板块,只要你有耐性去聚集,就会层出不穷,就会美不胜收,教材在你的面前,就像神话中的聚宝盆。
那么,类读是不是对课堂阅读教学有用呢?这是不言而喻的。当你巧妙地将一个小类的知识穿插于阅读教学之中,你的“积累”这时就变成了艺术。
有实例为证:
在笔者的《满井游记》的教学之中,同学们找出了课文中的四字写景美词,并进行了四字写景美词的回忆比赛。回忆比赛的结果是,师生整理出了这样一个类别:
课文有40余个有运用价值的四字写景美词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阴风怒号 浊浪排空 日星隐耀 山岳潜形
春和景明 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 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水声潺潺 峰回路转 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三 品读
品读要求一个“深”字,解决“深入课文”的问题,解决课文“如何好”“为什么美”的问题。
品读,就是精读、深读,就是对课文的赏析、体味,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或选点,或铺面,对文章进行品评赏析,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看出文中的美点妙要,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
“品读”是一种“铺展”的艺术,是一种对语言文字的再表达的艺术。文章中凡刚与柔、实与虚、正与侧、疏与密、多与少、深与浅、分与合、美与丑„„一切有韵味的地方,无一不在品析的视野之内。有一定深度的赏析与品味,使文章的、文字学的、语言学的、文章学的、美学的、哲学的、社会学的等方面精美的手法、丰美的意蕴,都显现于你的面前。
教师必须有深厚的品读功力。对于课文,要花时间、动脑筋去读。要把理解、分析、品评、鉴赏眼光深入到课文的深处,细细地咀嚼、深深地钻研每一篇课文,力求发现其深刻奇美之处,以便教学中能深入浅出、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品读,由于含有一个“品”字而变得深刻而又优美,它要求我们在研究教材时力求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发现。这“独特的发现”正是具备功力和思维灵活的表现。实施课堂教学之前如果能有“品读”这一步,教师便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觉。
品读是应该分层次进行的。首先是“析读”,再就是“研读”,再就是“鉴赏”。
品读是可大可小、可多可少、可深可浅的,关键在于善于“品”。
品读的方法多种多样,有时候连“吟咏”课文都是一种品评鉴赏。
下面我们从另外的角度来看一看品读的艺术,那就是:对于课文,要品得细,品得深,品得美,品得奇。
1.品得细
就是一个字一个字地、一句话一句话地、多角度地反复地咀嚼品味语言材料。
如对《木兰诗》中“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两个诗句的品赏:
①唤女声与流水声、嘶叫声,一面是亲情,一面是战情。
②唤女声与流水声、嘶叫声,一面是思家之情,一面是卫国之情。木兰毅然服从了后者,勇敢地奔赴前方。
③爷娘唤女的亲切、关怀、熟悉的声音与黄河水声、胡骑鸣叫声的陌生、凄厉、可怕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反映了木兰复杂、矛盾的心情。
④“黄河流水鸣溅溅”写自然环境的严酷,“燕山胡骑鸣啾啾”写战争环境的严峻。
⑤“不闻”与“闻”对照鲜明,深刻表现了木兰忠贞报国的精神。
⑥两次“不闻”表现了木兰从军的坚定,两次“闻”表现了木兰所经受的历练。
⑦两个诗句,写出了木兰离开家乡,走上征途——远征,再远征。
⑧两个诗句句式相同,音节相对,反复咏叹,渲染出悲壮的气氛。
„„
2.品得深
就是对课文见解深刻,从别人不易读或不能读的地方读出味道来,而且品读的角度与手法具有独特的个性。
如对浅短课文《卖油翁》的品读。
品读的手法。从“课文中有两个„„”这个角度对课文进行发现:
第一段有两个词对陈尧咨进行了概括介绍:“善射”,说明他的特长;“自矜”,点出他的弱点。
第一段有“睨”和“微颔”两个词写出了卖油翁不以为奇的心理和神情。“睨之”表明卖油翁对举世闻名的善射者的射技不以为然。“微颔”是对陈尧咨射箭的技巧略表赞许。
第一段写了陈尧咨的“自矜”与卖油翁的“微颔”两种不同的神情态度。正是这“自矜”与“微颔”两种不同的神情态度,给故事的发生、发展设置了悬念。
第二段有陈尧咨“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两个连续的问句,两问都含有轻视对方的意思,也表现了十足的自信。
第二段“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与“尔安敢轻吾射”是陈尧咨的两次问话,前者轻蔑而又带有自傲,后者则是口气严厉的正面呵斥,表现了陈尧咨盛气凌人的骄横态度。
第二段有两个地方写出了陈尧咨的神情及心理的变化:一个是“忿然”,一个是“笑而遣之”。转“忿”为“笑”,写出了陈尧咨的折服,也表现出他在事实面前毕竟还是能接受道理的。
第二段有卖油翁的两句话:“无他,但手熟尔。”“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前者的语气里含有一种微微责备的味道,后者多了一个“亦”字,表现了自己的谦逊与朴实。
课文写了陈尧咨和卖油翁两个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这两个人物的性格是一刚一柔:陈尧咨骄傲自大,卖油翁沉着稳重。
课文有两个地方写出了卖油翁身怀绝技:一是对陈的射技“微颔”,这里是“暗写”;一是“酌油沥之”的表演令人惊叹,这里是“明写”。
课文有两个地方给人以意外,激起了故事的波澜:一是面对陈尧咨语气不善的质问,卖油翁竟是轻巧平淡地回答“无他,但手熟尔”;一是面对陈尧咨的忿然的斥责,卖油翁竟能以“酌油沥之”的高超技艺来让他无话可说。
文中两次出现“手熟”两字,这在全文极为重要,与主题紧密相关。课文的主题可以主要从两个方面去理解,可以理解为:课文表现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也可理解为技艺专长,熟能生巧,不值得自我炫耀。
3.品得美
就是从“美”的角度、“妙”的角度、“好”的角度对课文进行品味揣摩,品评欣赏文中不同凡响的表达艺术。
如对课文《紫藤萝瀑布》的“美点寻踪”:
①美在对盛开的藤萝花的渲染
作者对藤萝花的渲染,动人心魄。我们眼前是何等繁茂的一树花!它流光溢彩、铺天盖地、生机勃勃: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显现出明净的色调,像瀑布从空中垂下显示出磅礴的气势,紫色条幅上的点点银光显露出生命的欢乐。这就表明,美丽的藤萝花是全文描写与抒情的主体,作者是在写“美”,写“生命”,写“活力”,写“情感”。
②美在“淡紫色”在全文中的弥漫
柔美的“淡紫色”弥漫全文,富有诗情画意。那亮丽柔和的色彩不仅仅只是用于表现藤萝花。“我”所感受到、所体味到的、所领悟到的,也一定不会只是花色的艳美,是那花中闪现出的生命的美好、生命的欢乐、生命的灿烂、生命的辉煌的震撼,让“我”感到了“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③美在那充满生命力的“流动”
“流”字贯穿全文,虚实相随。它有时候写花的美感与动感,花之瀑布“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有时候写花的美好给“我”心灵的抚慰,“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有时候写盛开的藤萝花给人们带来的新、美、力、乐的感受,“紫色的瀑布„„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有时候则表现着深刻而又含蓄的寓意——“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④美在对可爱的小花的描绘
作者对小花的描绘手法细腻,充满情感。最妙的是“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这两句,它们给我们带来多少美好的想象!在这样美丽的小花面前,谁能不感受到生活之可爱,生命之可爱,奋进之可爱呢?
⑤美在那曾有过的一大株紫藤萝
那曾有过的一大株紫藤萝,既给文章敷上了时代的色彩,又为作者的抒情议论预设了基础。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着力地写“紫藤萝瀑布”的繁茂、热烈、奋进与喜悦,为什么要沉浸于激动于这种美呢?原来,时代进步了,“藤萝又开花了”,从它的身上,“我”自然地感受到时代的进步给人们带来的生机盎然、欣欣向荣之感,那是“流向人的心底”的切切实实的感受。
⑥美在那一个点题段
文中深深打动我们的,就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那个抒情段,它点题精妙。原来,作者吟咏、赞叹花之美好,是为了引发出文字隽永、哲理深刻的人生感悟;原来文中一切让人动心的描写,是为了这令人回味的“点题”的出现。于是我们更进一步地明白,这种写法就是托物寄意,就是借物抒情,写花就是写人,写花就是写时代。
“美点寻踪”到此,还没有完结。文中还有结构之美,层次之美,比喻之美,拟人之美,用词之美,写句之美„„
4.品得奇
就是角度丰富,视野开阔,见解高妙奇特。这是“品读”的高层次境界。
如对《醉翁亭记》中“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至于负者歌于途„„”两个选段的欣赏:
从表达作用看,前段承上,后段启下。
从内容组合看,前段主要写景,景中有人;后段重在写人,人中有景。
从描写笔法看,前段概括描写山间景色,后段详细描写游宴场面。
从行文布局看,前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的景色,显分述总收之法;后段写滁人、宾客、太守的野游,现层层递进之状。
从氛围表达看,前段给人以空寂的静美,后段表现出欢愉的动美。
从质感描绘看,前段显“色”,后段传“声”。
从表现手法看,前段描写景色,对比鲜明;后段描写活动,烘托有力。
从句式特点看,前段基本上是一句一景,后段则是一句一事。
从情感表达看,前段寓情于景,后段在叙事中抒情。
用影视知识来赏析,这两段分别是一组快速闪过的空镜头和一个内容充沛的长镜头。
用美术知识来赏析,这两段分别是美丽的风景和生动的风习画。
用绘画技法来赏析,这两段分别运用了简练的写意之法和细致的工笔之法。
用美学知识来赏析,这两段分别表现了“美中之乐”与“乐中之美”。
用句法知识来赏析,这两段骈散相间,文笔多姿,音调优美。
用音韵知识来赏析,两段文字中“者„„也”迭用,往复赞咏,自然流畅,一唱三叹。
„„
人们往往用“力透纸背”这个成语来形容书法遒劲有力,也往往用“力透纸背”这个成语来形容诗文立意深刻,造语精练。其实,语文教师的品读功夫也应达到“力透纸背”的境界。如果能将诗文的技巧意蕴、美点妙要尽收眼底,那对课堂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还用说吗? 四 扩读
扩读,要求一个“配”字,一个“补”字,它解决的,是为配合课文教学而找到课外美文、课文赏析材料或其他语言材料。
扩读,是为了增加课文阅读容量,从课文内容出发“为课文找朋友”的阅读。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教材阅读,但却与教材阅读息息相关。没有对课文的认真阅读和深刻了解,就难以找到与课文相配读的文章。
所以,扩读是对阅读教学的直接的有显性作用的阅读。
扩读,实际上是教材阅读中的一种板块粘连式的艺术,就是从课内文章出发,从某种角度出发,进行扩展式阅读,为课文找到扩读、比读、衬读、助读的其他文章;就是由此及彼,连类而及,找到主题上、题材上、写法上、内容上、语言表达上具有相同相异特点的课外材料,在课堂或课外与课文联在一起来读,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学习视野,加深学生印象,让学生在有规律的语言现象中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
扩读需要教师花费比较大的劳动,但同时也丰厚了教师自己的积累。这样既可以为这“某一篇”课文找到充足的资料,又能让我们对所选文章的选材角度、语言表达、情感流露、辞格运用等方面的独到之处进行品评鉴赏。
所以,用“粘连”的眼光,以相互映衬或相互补充为目的,由教者自己去为课文寻找能够放在一起进行阅读的文章,就是一种艺术化的教学工作。
扩读要有眼光。这是指教师要有较高的欣赏水平,能够真正为课文找到文质兼美的适于教学的“朋友”。当课文的美丽的朋友出现时,课文教学的容量就被增大了,“课堂积累丰富”的目的也就不会是一句空话。
所以,“扩读”也是一种研究的方法,是一种搜集资料的方法,是一种综合比较的方法。将这种方法用于研读课文,会有一种特别的乐趣。
而且,为课文找“朋友”也可以说是一种语文活动,也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做。不管怎么说,对学生而言,这种活动应该是语文学习中的快乐。
扩读的角度丰富多姿,如:
可以从渲染主题的角度进行扩读。
如教学《乡愁诗两首》,为了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我们可以进行扩读,找到如下以“乡愁”为主题的诗进行配读:
台湾诗人彭邦桢的《月之故乡》:
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低头看水里/抬头看天上/看月亮/思故乡/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
台湾诗人舒兰的《乡色酒》:三十年前/你从柳树梢头望我/我正年少/你圆/人也圆
三十年后/我从椰树梢头望你/你是一杯乡色酒/你满/乡愁也满
如果在课堂上进行这样内容丰满的联读,加上一定教学手段的运用,这样的课一定很美,很动人。
可以从辨析比较的角度进行扩读。
张晓风的《敬畏生命》与蒙田的《热爱生命》编在一起,作为一“课”进行教学,但这样不太好处理。如果换一种思路,对课文进行扩读,找到下面的材料,就可与《敬畏生命》放在一起进行教学:
梧桐的悲哀
在初春的暖风里,满天飘着毛茸茸的黄色的飞花,像天上落下了奇异的雪。这不是蒲公英,是梧桐的种籽。光秃秃的梧桐树枝上那些小铃铛,在严寒中度过了冬天,此刻,它们在春风里欢快地解体了,脱落了,变成了漫天的飞花。
它们是数不清的小生命呵!它们在春风里飞呵飘呵,像一只只小蝴蝶,像一顶顶小降落伞。它们要找寻自己的土壤,它们要在大地的怀抱里生根,发芽,有朝一日也长成一片亭亭玉立的梧桐树林,它们要用水灵灵的新绿覆盖大地„„
然而在城里,到处是冷冰冰的水泥地,它们终于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土壤,只是在街头墙角无可奈何地积累成一堆堆一团团,心灰意懒地滚动着„„
它们本来应该变成森林的!(选自《黄河之水天上来》 作者:赵丽宏)两文都是写飘飞的种子,都在写生命的不计成本的投入,但张晓风的短文是在抒发敬畏、感动之情,而《梧桐的悲哀》之中则有深沉的感叹,将此二者有机地放在一起进行赏析,进行感悟,教学将又是一番意味。
可以从丰富教学内容的角度进行扩读。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对百草园的描写,那曾是作者童年时代的乐园。现在怎么样了呢?由此扩读开去,也许可以找到如下面这样的阅读材料: 思,在百草园(节选)绍兴的初春,乍暖还寒。踏着绚烂的晨光,走进了渴望已久的鲁迅故居——百草园。
尽管刚刚经受过肃杀的冰雪,百草园内却依然一片苍翠葱茏。十来枝竹子扶疏摇曳,在初升的阳光下,洒出一片淡淡的影子;两棵不太大的棕榈伸开巴掌,仿佛要对寻踪环顾的瞻仰者数数这里的家珍;据说还是鲁迅先生儿时摘桑椹吃的老桑树,虽然枝干上被风刀霜剑镂刻得瘢痂交错,但仍显得苍劲傲然,生机勃勃。你看,枝条上冒出的嫩黄淡绿的芽苞,不正是谱写春之歌的音符!园里几畦青葱的菜田,一眼古朴的石井,顿使人感幽静沉寂,却又满目生气。看来,自然界的生物即使在冬天里也不都是垂危的、死亡的,更多的却是孕育,是萌生!尽管我来得不是时候,没能听到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没有看到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的情景。可单是那一堵还是当年的短短的泥墙,就给我以无限的情趣。泥墙齐腰高,十来步长。墙脚边长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草,大概就是因为这里的草才命名了这个园吧。现在大都枯黄萎谢,可在这些草叶边、草根旁却已透出星星点点青翠欲滴的草尖——这是生命的火苗在升腾,这是又一次对新的希望的追求。它们把绿色献给大地,献给人类,用一次又一次的死亡和新生给人们以奋斗不懈的鼓舞。呵,先生写得多好:他一生“吃下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草呵,百草园的草呵,不正植被华夏,给进击者以不尽的养料!我不由得弯下身去,摘一片草叶,含在舌尖上,而我的炽热的爱和深沉的思绪却落在草丛里,落在这片土地上!(节选自《中学生阅读》 作者:刘绍棠)历史的久远的鲁迅生活过的百草园现在成了人们游玩、瞻仰的地方,成了人们凭吊先贤、抒发感受的地方。教师如果将这种扩读所得介绍给自己的学生,他们也许就有穿越时光的隧道、看到历史与现实碰撞的感觉,他们将对课文内容有更深一层的学习感受。
可以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角度去进行扩读。
如下面一则材料,既可以帮助教师理解课文《绝唱》,又可以在课堂上一定的时机内发给学生,作为学生对课文进行理解的助读资料。
《绝唱》的写声技巧
《绝唱》的写声技巧,主要有两个方面值得体味:一是正面描写,二是侧面烘托。
先看描写的方法:
1直接对声音进行描写。如“那抑扬顿挫,入耳动心”“歌喉遽发,字字清脆,声声宛转”“每句七字,每段数十句,或缓或急,忽高忽低”“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等等,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声音的音色之美、音质之美、音韵之美。
2用比喻对声音进行描写。如“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句,用美丽的鸟鸣声来表现歌声的清脆动人;如“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句,用动态的形体来比喻声音的高亢尖细与回环曲折;如“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这一段,以雄奇景物的变化来比喻声音不可思议的“险”与“奇”;还如“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花,纵横散乱”句,以绚丽多姿的色彩比喻声音的复杂变化。如此众多奇妙生动的比喻,将属于听觉上的声音与人们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让人产生丰富美好的联想,从而深味到歌唱声的不同凡响。
3在比喻描写中突出运用了“通感”的手法。如“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句,从触觉的角度写声音让人无比的舒畅;如“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句,从味觉的角度写声音给人的无比甘美;如“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句,从视觉的角度写声音给人的“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作者将声音与人的各种感觉沟通起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说书人的艺术技巧和艺术魅力。
再看烘托的方法:
1用场景来烘托人物演唱技艺之高超。如写“园子里面已经坐的满满的了”那一部分,就用听众的爆满来烘托那演唱的巨大魅力。
2用情景来烘托人物演唱技艺之高超。如“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句、“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句、“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句等等,都用听众的表现烘托了那美妙的歌唱声给人的出神入化的感受。
3用议论来烘托人物演唱技艺之高超。梦湘先生的大段议论和旁人“论得透辟极了”的感叹,有力地表现了“声音”的夺人心魄的艺术魅力。(节选自《语文周报》作者:余有)这样,出现在课堂教学上的是一种双重的信息,从而增加了课文教学信息的密度。教师在这时候已经运用了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与重要的教学设计艺术——“美文助读式”教学。
有时甚至可以考虑从烘托课堂教学气氛的角度去进行扩读。
如下面一则材料,是很难找到的气势磅礴的朗读材料,如果将它作为教学《安塞腰鼓》时的补充朗读材料,则更能激起学生心中的激情。
军歌(节选)音乐化了的军旅诗,熔铸进浑厚、清脆和刚猛,它能打碎板结的灵魂,倾注进风的呼啸、雨的磅礴。它壮丽、威武,使一切缠绵都黯然失色。看吧,全体军人整齐划一地站在大操场上进行歌咏比赛。歌声响起了,浩浩荡荡地弥漫。二部、四部轮唱,这边歌声刚落那边又响起,一浪接一浪,形成歌的潮水,歌的海洋。听吧,男兵是低音鼓、中音贝司、浑厚的圆号;女兵是尖厉的长笛、拔高的小号,泼辣辣剥离而出;这些声音从胸腔喷涌而出,如狂啸的浪涛拍岸,如撼地的雪山轰鸣,唱得彩霞飞舞红旗扬,唱得风吹树叶哗哗响,唱得开花的年岁情思向蓝天向大海畅游„„谁也不会忘记那样的时刻,歌声唤起了激情,它使人思绪叠起、奔驰,心旌飘摇,简直要冲破躯壳的樊篱。站在队伍中,看着指挥员的手臂上下左右舞动,划着歌声的潮水,歌潮一浪接一浪向他涌去,他在奋力地划,拚力地摇,蓦然停止了又骤然而起,溅起浪花,冲腾起潮沫。抛举、跌落、驰骤„„啊,心的愉悦在挤撞中膨胀、压缩、发酵、升腾、流淌,心灵每一个孔窍都被它灌满了。那真是情感的极致、境界的极致、生命的极致!犹如书家的狂草、画家的喷彩、诗人的长啸!
(节选自《解放军报》)从文章的汪洋大海中找到课文的“朋友”,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有时真有那么一点儿“可遇不可求”的味道,所以扩读同样需要时间与毅力。虽然不是要说给篇篇课文都找到配读的文章,但如果有一次你策划了配读式教学,而且给课文找到了绝妙的搭档,你也许会情不自禁地欢呼一声:“啊!„„”
五 巧读
巧读课文,就是别出心裁地读课文。
巧读,往往是一种“自定义”阅读,也就是说,巧读所得出的结论都新奇有味且是自己的,没有一点儿别人“说法”的影响。
巧读就是想起心思来读,开动脑筋来读,变换角度来读,自己下定义、提观点地读——读出自己独到的发现,读出自己有新意的见解。这样的读,表现出教师思维的创造性、敏捷性、深刻性,有利于发展教学机智,提高教学水平。
巧读,要求一个“活”字,要求一个“变”字,它解决“如何多角度地科学地利用”课文的问题。
巧读,就是要求我们放开眼光,开放思维,去巧妙地异乎寻常地钻研理解课文。这种读法一般地着眼于理解课文的思维灵活性,有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阅读技巧;这种读法要求更美地更奇地更趣地欣赏课文,有利于教师教学论文的产生。
巧读,发散以求活,变角以求新,探幽以求奇,创新以求异;巧读,使一个教师聪慧,使一个教师善于发现。习惯于巧读的教师,常常能让教材披上美丽的新纱。
一个教师如果能够巧读课文,就应该在别人已经品出味道的地方再品出更有味的东西,要在别人略有所悟的地方品出新意,更要在别人没有想到要探究的地方提出别有新意的见解。如此便有教学设计中的“活水”,如此便可以将课文中的“一瓢水”变为“一桶水”。
所以我们要有巧读课文的机智,要开动脑筋,巧读课文。巧读有很多很多的方法,有很多很多的角度。如:
1.巧读——对某种语言模式巧下定义。
如对《故宫博物院》的巧读。
这是一篇典型的按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文章,条理性极好。但若要换一种说法,从说明的技法来看,我们也可以说它对文中不少重要的“景点”进行着分解说明——将其“分解”为若干个“区域”,一处一处地进行说明。
如对“宫城”进行“分解说明”:
紫禁城的城墙10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南东华门、西华门。|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9000多间,|城墙外是50多米宽的护城河。|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
如对三大殿的台基进行“分解说明”:
三座大殿矗立在7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凤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1000多个圆雕鳌头,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是台基的排水管道。
如对大殿进行“分解说明”: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如对广场进行“分解说明”:
从保和殿出来,下了石级,是一片长方形小广场,西起隆宗门,东到景运门。把紫禁城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广场以南,主要建筑是三大殿和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叫“前朝”。|广场北面乾清门以内叫“内廷”,是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主要建筑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和东六宫西六宫。
可别小看了这个“分解说明”的说法,在阅读教学上、在语言摹写上,它比“空间顺序”四个字更为有用。有了这个概念,学生对划分段的层次会有更细腻的感觉,在说明建筑物一类说明对象的时候,心中会有更明晰的框架。我们常说的“教学效率”,是否就在其中了呢
2.巧读——对课文进行多角度的巧妙创造。
如对课文《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中的内容,可进行如下方面的创造式的“再表达”。
①写一句人物素描:
·竺可桢,孜孜不倦地在气象研究的领域里跋涉的卓越科学家。
②写竺可桢墓志铭:
·到他光辉的一生结束时,才同他心爱的科学研究分手。
③写竺可桢纪念词:
·细心地观察,翔实地记录,深入地研究,科学地著述,情系物候研究,将毕生精力奉献给气象科学。他的研究成果,在今天以至今后,都会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长久地放出光彩。
④找出课文中能作竺可桢“照片”简介的句子:
·这位面容清瘦、精神矍铄的老人,就是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 ·在野外细心地观察物候。
·竺可桢和他的随身四宝。
·1964年2月6日下午1点半钟,竺可桢应邀来到中南海毛主席的住处,向毛主席汇报了自己研究的经过和结果。
·1973年5月27日下午5时,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会见美国科学家代表团,竺可桢也参加了。
·70多岁的竺可桢,从我国古代大量的史书、方志以及古人的日记、游记、诗词中寻觅古代气候的线索,写成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这部著作。
·1974年2月6日,是竺可桢临终的前一天。在病危时,他还不忘作科学研究的记录,用颤动的手执笔,在床上写下这天的天气情况。
⑤整理议论文的论据:
·23年如一日,到北海公园观察物候。(持之以恒,才能成功)
·钢笔式的温度表磨坏了多少外衣口袋的盖面。(滴水能穿石,铁杵能磨针)
·70多岁还到野外考察;临终前一天,还作气候记录。(执著的追求是成功的保证)
·83岁高龄,取得科学上的新的成就。(科学探索无止境)
·不是亲自观察所得,他还注明“局报”二字。(尊重事实,科学严谨)
与其说这是“巧读”,还不如说这是一份别出心裁的教学方案,巧读就是这样与教学设计、与教学艺术紧密相连!3.巧读——对课文的精华巧作积聚。
如《安塞腰鼓》的巧读——将它剪辑为一篇朗读材料: 《安塞腰鼓》朗诵材料
(男领)看!——
(女领)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众合)好一个安塞腰鼓!(男女领)百十个斜背响声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男合)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女合)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男合)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女合)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众合)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男领)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众合)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女领)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众合)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女合)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男合)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众合)好一个安塞腰鼓!(男女领)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众合)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男女领)好一个黄土高原!(众四步轮读)好一个安塞腰鼓!这份材料在我的示范教学中收到了奇效,这时的巧读已经真正地与教学设计艺术融为一体了。
4.巧读——对课文的特点巧作概括。
如我们可以对很多课文的写法进行“一句话概括”。 ①《白杨礼赞》——主题句反复。
②《核舟记》——写左必写右。
③《狼》——写人必写狼。
④《口技》——写正面必写侧面。
⑤《醉翁亭记》——镜头剪辑构思法。
⑥《春》——画面展现构思法。
⑦《听潮》——乐章承接构思法。
⑧《驿路梨花》——场景变换构思法。
⑨《我的叔叔于勒》——悬念层叠构思法。
⑩《爱莲说》——音美,形美,意美。
(11)《死海不死》——悬一笔,插一笔,补一笔。
(12)《捕蛇者说》——60年的存与亡,逼租时的安与危,平居时的忧与乐。这种“巧读”有时真有“一语中的”的妙处,然而得来却要下很大的功夫。
所以,如果再让我们说一说“巧读”的话,那就是作为一个教师,要想方设法将课文中最有训练价值的内容提炼出来,还要想方设法将提炼出来的这些内容用最有效的方法让学生进行习得。
让学生在短短的时间中学到丰富的语言内容,这就是语文教师的教学艺术。
第二篇:余映潮理读教材
余映潮理读教材
中学语文教材阅读,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没有细腻深入的有见解的教材阅读,也许就没有质量较高的教学设计。所以如果言及中学语文教学设计艺术,第一步必须谈到教材阅读的艺术。
中学语文教师的教材阅读,指的是对中学语文教科书的阅读,是对中学语文课文的阅读。一般来说,从课堂阅读教学的角度出发,教材阅读应涉及如下层面的内容:全套特色,文体线条,单册内容,单元组合,单篇细节,知能训练,知识集纳,练习风格,量化指标,教学标高。特殊地说,语文教师钻研教材,应运用如下一些方法,力求有自己独特的发现:挖掘以求深,辨误以求真,考查以求准,发散以求活,变角以求新,对比以求博,类联以求趣,系统以求全,探幽以求奇,创新以求异。
下面从对传统阅读方法进行创新的角度,介绍一个科学、实惠而又有一定创造性的阅读教材的方法系列,那就是:
1、理读;
2、类读;
3、品读;
4、扩读;
5、巧读;
6、助读。
理读
理读要求一个“细”字,它解决“进入课文”的问题,解决课文“精华是什么”的问题。所谓理读,就是寻找式地读,清理式地读,整理式地读;就是细细地读,把落实基础知识、进行语言教学、培养思维能力的眼光深入到课文的各个角落。对每一篇课文,我们都要认真地找寻,找出那些最有用的、最能落实课文教学要求的、最需要教给学生的语言知识或其他内容,把它们罗列出来,以便做到教学时心中有底。对每一个教学单元,对每一册教材,对每一学年的教材,对每一个学段的教材,也理应做这样的整理工作。
从理读的操作来看,理读有两个层面:
一是专家阅读层面,是那些做教材分析工作的专家所进行的工作,他们用科学研究的思路,用理性分析的方法,编织出细致严密的教材分析提纲,对教材进行彻底的层次繁多的清理式阅读,对某一册教材的分析,甚至要细化到最长的课文有多少字、最短的课文有多少字。全册共有多少字的程度。对于这样的理读,一般的教师不大可能去做,但可以从中看到一些理读的角度,学到一些整理、分析的方法。二是教师阅读的层面,是教师为了理解教材、设计教学而进行的有目的的阅读整理工作。它带有较为浓厚的教师个人阅读水平和阅读习惯的色彩,实用而不拘泥于某种模式,有一定的理性而又在阅读方向上显得灵活多姿。
从阅读的对象来看,理读也有两个层面:一是“质量”层面,就是将课文中需要教学的内容清理出来,以确保教学内容的饱满。二是“标高”层面,就是对全套教材、全册教材、全单元教材的朗读训练、词句理解训练、段落理解训练、阅读能力训练、阅读技法训练、思维训练等等内容进行训练标高(主要理读单元教学要求与课后练习设计)的研究。
作为教师阅读层面的理读来讲,主要是微观的,但也有宏观的,重点表现在对单篇课文的理解上。它极有助于我们把握课文的基本内容,极有助于我们提炼课文的精髓。
下面看一个文言课文的例子——对《口技》的语言理读。
1、字音认读
嗣sì 屏píng 呓yì 啼tí 嗽sîu 曳yè
2、用法特别的词
善口技者 宾客大宴 妇抚儿乳 一桌一椅 拍而呜之
3、表示时间的词
忽 忽然 是时 一时 既而 少顷 未几 俄而
4、古今词义区别不大的词
会(适逢)下(落下)施(设置、安放)哗(声大而杂)亦(也)舒(放松松弛)曳(拉)叱(大声呵斥)几(几乎,差不多)色(脸色)
5、古今词义区别较大的词
但(只)觉(醒)是(此,这)毕(全,都)目(看)意(心情)少(稍微)虽(即使)名(说出)股(大腿)走(跑)
6、一词多义
妙:众妙毕备 以为妙绝 绝:以为妙绝 群响毕绝 指:手有百指 不能指其一端 坐:稍稍正坐 满坐宾客 起:大呼火起 夫起大呼
7、近义词
群响毕绝——众妙毕备 满坐寂然——群响毕绝 变色离席——满坐寂然 大啼——百千儿哭 一时齐发——百千齐作
中间„„之声——又夹„„求救声 撤屏视之——侧目 惊觉欠伸——既而儿醒
8、叠音词
絮絮 作作索索 稍稍 呼呼 许许 战战
9、可用成语印证的词
大(大张旗鼓)闻(充耳不闻)满(满城风雨)毕(原形毕露)目(一目了然)指(了如指掌)色(不动声色)名(莫名其妙,不可名状)欲(欲罢不能)走(走马观花)
10、段式理解——正面细腻描写,侧面尽力烘托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吃语。即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一篇课文,经过这样的探寻与罗列,便无形之中增加了知识的含量,增加了厚度与深度,便展开了丰富的知识层面,现出了知识的斑斓色彩,便产生了一个个玲珑美妙、令人珍爱的小小世界。
教学中常常需要用到我们理读课文的“成果”,我们可以艺术地将所需要的内容“剪贴”到教学之中;而理读课文时也常常会引发我们教学设计的灵感,那迸溅的火花有时能成全一节好课。蒙田的短文《热爱生命》不是很好教学,但笔者在课文中整理出一个精美的“哲言”板块,将它与教学设计联系起来,课堂教学就有了一个学生互赠“哲言”的活动——①热爱生命。②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③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而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④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⑤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⑥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⑦坏日子,要飞快去“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
于是课堂上就诞生了一个美妙的教学细节。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能对初中全套教材进行理读,对教学该是多么有益的帮助!
于映潮小结课教学设计
湖北荆州特级教师余映潮小结课教学设计(七年上第三单元教学:《春》《济南的冬天》《夏感》《秋》《古代诗歌四首》)
单元小结要点
⒈记住一点常识。(略)⒉识记一批雅词。
酝酿 慈善 贮蓄 肃穆 苍穹 炙晒 憔悴 吞噬 萌生 殷实 归宿 谄媚青睐 亲昵 聆听 静谧 震慑 分娩 沐浴 深邃 摇曳 憧憬 萦绕 羁绊 眸子 宣泄 冷峻
孤芳自赏 银装素裹 众说纷纭 各抒己见 饱惊忧患 忧心忡忡 宾客盈门 忠贞不渝 永葆青春
⒊品一组奇字。
在本单元中,学习内容之一就是要在大体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看看它们是怎样为作者的表情达意服务的,同时揣摩这些精彩的词语、句子和段落。下面,我们就在“揣摩精彩的词语”上面下下功夫,看句中的动词为什么用得好,它们分别写出了什么。
①小草愉愉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②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③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④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⑤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⑥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⑦月亮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
⑧高梁说:秋是红色的,我就是叫秋气染红的。
下面请同学们自己从课文中再发现这样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同学们活动,发言。4.摘录一些美句。
课本中的单元提示要求我们,学习这个单元,要作适当的摘录。摘录是一种学习习惯,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它可以使我们在“积累”中受益。(点评:摘录的意义)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我们应该重点摘录有关描写自然景物的美句。(点评:摘录的要求)
摘录应当动脑筋,要注意巧变角度。我们要注意改变自然而随意地摘录的习惯,而代之以科学的分类摘录。下面,老师点示8种分类摘录的角度,每位同学任选一种,进行对课文美句的摘录工作。(点评:摘录的方法、范围)
①春夏秋冬 ②风花雪月 ③山水草木 ④声光色味
⑤红黄绿蓝 ⑥日月星霞 ⑦动静刚柔 ⑧晨午暮夜
例如老师从“声光色味”的角度摘录的一组句子:
声:啊!海滩上,居然有这么多的人在乘凉。说话声、欢笑声、唱歌声、嬉闹声,响遍了整个的海滩。
光: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从半空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像一串流动的珍珠,和那一片片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互相辉映,煞是好看。
色: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味: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点评:教师示范)5.重温一个精段。
单元提示指出,对精读课文,要从文章的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反复研读。课文《济南的冬天》中,有本单元惟一要求背诵的精段。本课的练习要求对它进行“精读”,要求看看哪些地方写得好,说说理由,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温这个精段。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对这一段的精读,有如下方面的内容需要品析,请同学们自由选择,进行答题。
①全段的中心句是:②全段的层次划分是:
③全段写“小雪”之美妙,主要通过其他的景物来进行烘托,这些景物是:
④文中的动词用得好,如:⑤文中的色彩词用得好,如:
⑥文中是怎样化静为动的呢?
⑦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
⑧你在对全段的朗读要求上有什么体会?
(参考答案:①中心句是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②全段分为三层:小雪呀I看吧„„粉色I就是„„ ③矮松 山尖 草色 阳光。④动词的使用:树尖用“顶”,山尖用“镶”,山坡用“穿”,山腰用“露”,几个字各得其所。文中两个“露”字的含义不同。⑤文中描写色彩的词有:青黑,白,蓝,银,暗黄,微黄,粉色。⑥化静为动的主要技巧是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⑦从修辞手法看,主要是拟人。文中的三个“好像”,并不都表示比喻。⑧朗读中不仅要读好文中的描写部分,而且要读好首尾两句,其中的“最”“呀”“就”“吧”“太”是充分凝聚了作者的情感的。)6.学习一种妙思。
上面我们进行了记美词、品美字、集美句、背美段的单元学习内容小结。如果说那是着眼于内容的话,那么下面我们将着眼于方法,来学习一种常用的美好的构思技巧。
第三篇:读余映潮(模版)
读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有感
语文是美妙的!美在对生命力量的一种召唤,对人格魅力的感化;美在民族精神的凝聚与亲和;美在真实,美在最接近于生活的,是生活美的一种浓缩。
语文课堂教学是精美的!美在语文课堂上,师生文三者的和谐共振,学生抑扬顿挫的朗读,明亮闪动的眼神以及由文本生发出来的富有个性的阐述;美在他们用自己的经验世界和理解方式去阐释着文本,表达着自己天然的与生活和谐的精神.然而,练习册、考试卷扭曲了语文。她变得面目狰狞,杀气腾腾;她干瘦如柴,毫无情趣;她狭隘自闭,难以沟通。厚重的她,变得轻飘飘的。仿佛看拼音写汉字就是语文,组词造句就是语文,近反义词就是语文,词语搭配就是语文,改病句就是语文……
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读,我们绞尽脑汁地读,太想把文后的答案全部填写正确;我们写,我们搜肠括肚地写,太想让阅卷的老师心情舒畅一些;我们教,我们唯命是从地教,太想让大脑的步调紧紧跟住考试;我们学,我们深挖硬钻地学,太想让谨慎的笔触在陷阱之间顺利穿行,谁都知道,那张试卷有多险恶,于是,我们跳一种舞蹈——脚戴着镣铐的舞蹈。镣铐就是做练习、考试。语文课堂教学就成了技术性的、工具性的、指导学生答卷的场合。全然没有了灵魂与美感。
这本书,正如内容简介中所说:“以其宽阔的理论视野和丰富的教学实践对语文教学设计和规律作出了深刻的、系统地、富于操作性的概括,是余老师教学智慧的结晶”。细细品读这本书,通篇都洋溢着一个“美”字,如同一座语文教学之美的园林,处处留意美,时时创造美,美不胜收,我只能以自己的粗陋之见来撷取几处细细品味。
积累是语文教学一个永恒的话题,“笔参造化神始足,腹有诗书气自华”,而当被练习册、考试卷异化了的语文课堂上,我们通常见到的是课堂上讲授、练习,课外积累。常常忽视了课文这个最重要的积累资源,对此,余先生谆谆教诲:要达到的教学境界应该是“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课堂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基本积累是语言积累。他的每一节课都有或多或少的语言积累,大到做资料卡片,小到几个美词、雅句。静为一类一类知识的、语言的板块积累,动为用固定句式创作美句、续写美句等等,不一而足、异彩纷呈。更为令人赞叹的是余先生的经过“提炼组合”处理后的单元小结课,艺术的表达了单元内容的精华,体现了典型的积累之美。如他的第一册第三单元单元小结课教学内容:知道一点常识、识记一批雅词、品味一组奇字、摘录一些美句、学用一种句式、重温一个精段。
这样的语言积累教学,如同一股汩汩流动不息的泉水,注入到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中,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丰盈起来,正如语言学家叶斯大林帕森主张:“把孩子们投入到语言的海洋中去”,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不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50讲》中始终弥漫着一种美,一种语文的美,一种语文教学的美,完全脱离了僵化的、生硬的、说教的课堂教学形态。这种美除了余先生竭力挖掘文本中美的因素外,还得力于余先生的朗读的层进美和教学语言的诗话美。
余先生认为分析一个单元的教学要求,可以看出,所有的单元有一条极为重要的课堂活动的线索串起,那就是“朗读”。必须探求充满琅琅书声的实用的、新型的课型。而且朗读不是泛泛而读,不是常见的“请同学们读这段话,看读懂了什么?”这样的指导,而是有一种分层递进的美。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朗读环节:“用说话的方式来读”——“用内心独白的方式来读”——“分角色按提示的语气演读”。
这样的诗意之美,使学生一定能够在课堂学习这个特定的“场”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的清新之美、朦胧之美、春意盎然之美。
语文课堂教学的无序化是一个通病,与之相伴的是课堂目标不明晰、教学结构紊乱、教学效果低效。而“板块式”教学思路是余先生的首创,是余先生教学艺术主导的风格特征之一,能有效地解决长期困扰语文课堂繁杂无序的问题。我常常想,“板块式”教学思路下的课堂教学就像是游览一处园林,园林的名称就是课题,余先生则是一名高超的园林艺术设计师,预先设计好这处园林。然后他又像一名出色的导游员,引领着学生们在这处园林尽情的游览,一处景点、一处景点地慢慢玩赏,细细琢磨,悟到实效。如《散步》教学设计一,余先生构思了三个板块:整体理解课文(理解一篇)——品读记诵文段(记诵一节)——学用文中句式(突破一点)。在《散步》教学设计二,余先生又构思了另外三个板块:朗读课文,理解内容——品读课文,美点寻踪——迁移阅读,学法实践。这不同设计中的板块,步步为营、层层递进,形成了这两种不同的但又都是清晰明朗的教学过程。
这样的板块设计,一节课就是几个板块的组合,其教学过程就是“块”与“块”之间的碰撞,“感悟”与“感悟”之间的延续,最高境界是出人意料,而又浑然一体。往往在一个板块结束后,当学生们一边在回味上一板块的收获,一边在设想下一板块的魅力时,一个有机的板块就接踵而至,一处新的景点之美又在等待着学生去观赏,正是“山重水复定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样的教学境界,肯定能够让学生学得踏实、悟得深刻、乐此不疲。
美哉!余先生!美哉!余先生实践的语文课堂教学!
第四篇:教材处理 余映潮
教材处理(余映潮)
下面的几种说法都属于“教材处理”所研究的内容:整体处理,长文短教,难文浅教,短文细教,浅文趣教,美文美教,一课多篇,选点突破,穿插引进,比较阅读,课文联读,专题研讨,一课多案„„
简言之,教材处理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教什么”“选什么教”“教什么最好”。教材处理的艺术就是科学地、艺术地、机智地组织教学内容的艺术,就是提炼与组合教学内容的艺术。
教材处理的实质,就是充分有效地运用课文文本。
“教材处理”主要综合地研究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各类文章教学的角度。如教读课文与自读课文的处理,长篇课文与精短课文的处理,繁难文章与浅易短文、文体特征不同的各类课文的教学处理等。
第二,单篇课文的剪裁取舍。如全篇课文的整体式处理,知识内容的线条式处理,精美之处的板块式处理,突现目标的要点式处理;还有我们平时所说的重点、难点、美点的选择与突破等等。
第三,多篇课文的提炼组合。如比较式教学、联读式教学、穿插式教学、印证式教学的教材处理;与课文阅读有关的单元复习课、期中期末复习课、专题复习课、综合性活动课乃至作文指导课的教材处理等等。
第四,课文利用角度的选择。一般来讲,课文本身的利用角度主要依赖于文体,“文体”因素是课文阅读教学最基本的因素。但在特别的构思之中,课文利用的角度也可以适当地丰富。如《大自然的语言》可从文体的角度设计为说明文的教学,但我们同样也可以将其设计为专门的“文章思路理解”训练课,设计为“读写结合”课,也可以设计成有着一定探究过程的“综合性学习”课。
教材处理是语文教师的基础功力。教师在这方面应该有一些基本的素养。如:能根据课文的篇章特色、文体特色、内容特色以及它在全册或单元中的“地位”等因素来动态地灵活地确定教材处理的角度。
教材处理的基本原则就是要简化教学头绪,优化教学内容。课标直接对教材编写提出了要求:“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同样是对课堂阅读教学中教材处理的要求。
教材处理的最为基本的要求是尊重文本,尊重文本的教学价值并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将学生深深地引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反过来说就是,在课文阅读教学中不要动辄想到所谓的“迁移拓展”,好像是很有理由地给课文教学附加上大量的非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内容”,那些将教学活动表面化、将思想教育刻意显性化的教学手法,其实冲淡了课文阅读教学的原汁原味。
体验新版博客
第五篇: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
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教材处理的艺术(整体处理)
什么是教材处理,简言之,教材处理就是“教什么”“选什么教”“教什么最好”。所以教材处理的艺术就是科学地、动态地。机智地组织教学内容的艺术,就是提炼与组合的教学艺术。
语文教师实施教学、进行教学设计的必备素质之一是教材处理的艺术。教材处理是一门艺术.是一门技艺,是一门科学。教材处理研究从总体看有:①平实性处理与艺术性的处理;②单篇教学与多篇教学的处理;③教读课文与自读课文的处理;④不同文体教材的处理;⑤长文与短文、难文与易文的处理等。从单篇看有:①全篇课文的整体式处理;②知识内容的线条式处理;③精美之处的板块式处理;④突现目标的要点式处理等。从多篇看有:①比较式处理;②取舍式处理;③联读式处理;④交融式处理等。
教材处理是语文教师的基础功力。一般来讲,我们在这方面应该有这样一些基本素养:第一,能根据教材的篇章特色,确定对教材的处理;第二,能根据教材的文体特色,确定对教材的处理;第三,能根据教材的内容特色,确定对教材的处理;第四,能根据教材在全册或单元中的“地位”,确定对教材的处理。
教材处理的基本原则就是要简化教学头绪,优化教学内容。这一点,试用修订本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作了明确的要求:“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新的课程标准(试验本)在这方面又升华了一步,直接对教材编写提出了要求;“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本章将从课文整体阅读教学的角度例说如下教材处理的艺术:
一、整体处理;
二、长文短教;
三、难文浅教;
四、短文细教;
五、浅文趣教;
六、美文美教;
七、一课多篇;
八、提炼组合。
整体处理
这里所说的“整体处理”,指的是单篇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方面,这是人们谈得非常多的问题。
然而到底什么是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却极少有人给予界定。人们经常用否定的眼光来批评对课文的肢解式处理,批评对课文零打碎敲式的教学,人们却很少从正面、从肯定的角度、从“立论”的角度,来研究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
所以,所谓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在我们的视野里至今都还只是模糊的影子。其实,教材处理的最为重要的要求,就是对课文进行整体阅读教学。这一点,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本)说得十分明确,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新的课程标准(试验本)也强调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教材在这方面的要求体现得更加细腻,不断地要求我们从整体的角度处理课文,进行整体阅读教学。
如初中第一册的《说明》对六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这样表述的:宇斟句酌,细心研读;整体领悟,深入局部;揣摩语言,仔细探究;发挥想象、潜心感悟;读读背背,了解大意;读读背背,了解大意。又如第二册的《说明》对六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这样表述的:感知全文,提炼主旨;理清思路,把握文意;理解内容,概括要点;整体感悟,发表见解;读读背背,了解大意;读读背背,了解大意。我们不难看出,其中的“整体”占了多大的分量!
那么,到底什么是对课文的整体处理呢?到底什么是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呢?
简言之,不对课文进行肢解式的教学就是整体阅读教学。复言之,运用朗读、提问、讨论、概括、复述、品评、赏析、改写等方法或手段,将学生深深地带进全篇课文之中,让他们从头至尾地阅读课文,反复认真地咀嚼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的教学,就是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再言之,课文整体阅读教学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确定地解决课文一至几个方面的关键问题,这一至几个关键的教学问题,既能带动对全篇文章的阅读理解,又能带动学生生动活泼的阅读活动。在解决这一至几个关键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思维的触角深入到课文的每一个角落之中。
举例言之,教学《哨子》,不用零碎分析的方法而用整体阅读的方法进行教学,可对课文进行这样的处理——突出“哨子”一词,教学过程以“哨子”为线索,一步步一层层地向前推进,从课文整体的角度达到对如下内容的理解:1“哨子”一线串珠。课文以“哨子”为线,贯穿全篇,作者列举丰富多彩而又饱含哲理的“哨子”现象,使论点的阐发散而有序,丝丝入扣、2.“哨子”妙喻生辉。第四段至第九段依次用“哨声”比喻权势、名望、财产、玩乐、虚荣、依从父母之命或贪求荣华富贵,第十段又用“哨子”比喻对其价值作出错误估价的事物,归结全篇并提出中心论点。这样既使抽象的说理变得形象通俗,饶有趣味,又能给人以深刻启示,令人警醒。3“哨子”虚实相映。作者开篇叙述有关“哨子”的一段亲身经历,然后由实而虚,以物喻理,虚实相映,行文摇曳而富有韵致。4“哨子”的写法同中有异。课文主体部分连续用六个自然段举出事例,充分说明“哨子”现象之普遍,从而有力地突出了论点的启示和警戒意义。六个段的写法大致相同而又同中有异,使课文的语言体现出生动活泼的表达特点。像《哨子》这样用一个或几个关键问题来带动全篇文章阅读的整体教学,是符合当前教学改革要求、适于广大语文教师运用的一种科学的教材处理方式。从教学过程看,它以其完整性而大大优于肢解课文、架空分析、教师独占讲台的课堂教学;从教材处理看,它的角度小巧灵活,不像“单元教学”那样令许多教师望而却步,因而有着重要的教改意义。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如下的角度对教材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单篇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
1、就课文内容提出疑问,让同学们在自由地探求、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的感知与理解。
2、用设置悬念的方式,既激发同学们探求的兴趣,又让同学们在解决悬念之中对课文进行深入的理解。
3、就课文某个方面的内容,用规定的句式组织学生进行理解性的说话活动,在众说纷纭之中完成对课文的感知与理解。
4、要求对课文进行“概括”,进行“撮要”,进行“知识板块集聚”,用这样的方法将学生引入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5、用读一文写一文、读一文写几文的手段,牵动学生的思绪,让他们的眼光在课文中逡巡,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再表达”达到对课文的整体理解。
6、用多角度整体赏析的方法,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引入课文,在欣赏课文不同角度的美点之中,对课文进行多角度的整体理解。
7、运用不同的调动手段,安排层次不同的教学问题,在逐层深入之中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整体理解课文,整体赏析课文。
8、用“探求”“发现”作为教学要求,用组织学生进行独立学习、合作学习作为手段,在探寻、交流、讨论中整体理解课文。
下面几个教学例证从不同的角度突现了对课文的整体处理,让我们感觉到这样的教学设计之中完全没有条分缕析、碎问碎答的痕迹,它们将整体阅读教学的面目比较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例一:《死海不死》——就课文内容设置一个教学悬念。
1、同学们自读课文。
2、教师设置教学悬念:同学们,《死海不死》布局谋篇的主要特色,是围绕说明的对象悬一笔、插一笔、补一笔。你们读读课文,看是不是这样。
3、同学们进行课中活动,再读课文,圈点勾画,交流讨论。
4、同学们懂得:课文开头极像记叙文的“倒叙”,此为“悬一笔”;课文中间插入古老的神话传说,这是“插一笔”;课文结尾补充说明死海的未来,这是“补一笔”。悬一笔,可抓住读者的好奇心;插一笔,能增加说明的趣味性;补一笔,则足以引起人们对死海未来的关注。
5、教师点拨,同学们进一步懂得,课文中真正的说明内容只有两处,精读这两处之后,再来反观作者的这悬一笔、插一笔、补一笔,其构思技巧令人回味。至此,同学们对课文的整体理解便迅速、便捷、准确地完成了。
例二:《狼》——运用不同的调动手段,安排层次不同的教学问题。
教学板块:赛读 赛问 赛讲 l、读文比赛。(1分钟左右)
①5分钟自由朗读,教师提出层次不同的朗读要求。
②5分钟竞读比赛。或分组赛,或对手赛,要求读出情景,读出叙、议的层次。2.质疑比赛。(1分钟左右)①3分钟质疑问难准备。②3分钟质疑问难比赛。
③教师释疑解难,并安排一定的课中练习。3.讲故事比赛。(20分钟左右)
①请同学们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课文内容“变”为一篇白话故事。②同学们自读自讲。③分小小组讲故事。④选手竞讲。⑤优胜者演讲。4.教师评说。
在这样的教学中,串讲不复存在,繁琐的提问销声匿迹,赛读、赛问、赛讲三个教学环节与整体感知课文、整体理解课文紧密相联。
例三:《满井游记》——对课文进行美点赏析。1.听读课文。2.朗读课文。3.译读课文。
4.教师:这篇课文充满了“美”,请同学们就课文内容从课文中找出实例,用课文“美在……”这样的句式说话。要求每人都说,至少要说一句话。
5.同学们读课文,写“话”,进行“美点赏析”式说话。6.综合同学们的“说话”内容,小结如下: 课文的写景之美:写了春水之美,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写了春山之美,山峦的积雪被晴日所化,青葱的山色如同经过洗拭一般,显得格外鲜妍明媚,好像刚洗过脸的美人正在梳掠她的发髻;写了春柳之美,还写了麦苗之美。它们构成了一幅北国郊原的早春风光图,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
课文的写人之美:作者写了游人的几种情态:饮泉水煮茶的人,显得清雅而悠闲;边喝酒边唱歌的人,显得豪爽而痛快;穿着艳丽服装的女子,显得从容而舒适。这各得其乐的种种情态,无疑是一幅郊原春游图。游人们既领略最早的春光,又给余寒初退、大地春回的景色增添了不少的生气和暖意。
课文的写物之美:曝沙,写鸟的安闲恬静;呷浪,写鱼的自由天真。作者通过鸟鱼一静一动的情态,概括了大自然一切生物在春光中的“悠然自得”之感。作者甚至发现和感受到在鸟的羽毛和鱼的鳞鳍之间,都洋溢着一股喜气。
课文的写情之美:作者的情,表现在出游之际。来到野外,看到堤岸两旁高高的柳树,闻到滋润的泥土的芳香,他快乐的心情就像脱笼之鸟一样,飞向那辽阔的春天原野。作者的情,还表现在写景写人写物之中,表现在他游玩之后的美好感受中——春在郊田之外,而居住在城里的人还不知道。辜负春光,岂不可惜!表达了向往大自然的美好。
至此,同学们完成了对课文的多角度的整体理解。从上述教学设计可见,整体阅读教学的突出特点是想方设法把学生从整体的角度引入课文,这就决定了课堂教学结构的极大改变——学生占有的时间大大增加,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得到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朗读、思考、讨论、交流等活动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流,课堂教学的过程也就必然显得生动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