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学设计方案 铁山垅中心小学 华攸昌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学设计方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一、教材简析
本文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作者先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接着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最后讲述作者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积累优美语言;二是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
二、设计理念
“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体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本文不同于一般写景物风情类的文章,不是纯粹描写景物,而是像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在讲述德国风景民俗的同时,用最精练概括的语言点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长的哲理,读起来让人既开眼界,又回味无穷,颇有教育意义。教学本文要注意朗读、默读、浏览相结合。通过默读、浏览,可以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有利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重点研读关键的词句,积累与感悟词语的精妙,学习细腻的写作方法,从而达到入情,悟情,融情,升情的目的。
三、设计意图 本文是第五单元第一篇例文,对于指导学生阅读写作地位十分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好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小学五年级学生已掌握了较多的知识,形成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本课的学习中,教师设计以疑定向,学生参与确定教学目标;以读书为本,自读自悟;以体验拓展,在想象中感受文章内涵;以生活为源,把课堂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四、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3.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五、教学重点:
1.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有感情朗读。
2.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六、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七、教学内容 第二课时
八、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小组合作探究、读写相结合。
九、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展现“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等画面)
十、组织形式 班级教学
十一、教学步骤
(一)激趣谈话,揭示课题
1、同学们,五彩斑斓的世界里,有让我们引以为豪的祖国锦绣山河;有源远流传的中华文化。当然,也还有许多我们还不太了解的外国风光、异域文化。(手指板书课题)“为什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今天,就让我们尾随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到德国去逛一逛、看一看。
2、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读出自己的质疑: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评析:以孩子们喜欢的旅游引出新课,容易激发向上的兴趣,而一个“为什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的质疑,更勾起了学生对文本探究的欲望。)
(二)品读课文,感悟理解
1、找出文章主旨
1)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阅读课文,当季先生再次来到德国时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可以训练学生快速捕获文章主要信息的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生汇报: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课件出示;板书 奇丽 奇特)3)这是季先生站在德国街头情不自禁发出的感慨,这两个感叹句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汇报:对德国的喜爱和赞美之情。5)请生感情读,读出喜爱和赞美。
(引导学生从课文的中心句来总体了解文章内容和表达方法。)6)季先生到底在德国看见了什么,让他发出了这样的赞叹呢?现在我们也来到了这里,就让我们也去逛一逛、看一看。
2、感受“景色的奇丽”和“民族的奇特”
1)小组合作交流:请同学们认真默读二、三自然段,用“—”标出体现奇丽景色的句子,用“ ”标出体现“奇特的民族”的句子。(描写奇丽景色的句子有:“走过任何一条街,……姹紫嫣红。”)
2)交流:景色的“奇丽”
①课件出示重点词句1。请同学们一起读这两句话。②谈谈读后的感受。(花多,花美,爱花之真切。)
③师:看到这句话,首先扑入你的眼帘,最让你陶醉的是哪个词? ④生汇报,师相机板书“姹紫嫣红”、“花团锦簇”、花的海洋、应接不暇
⑤ 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课件展示一朵朵、一簇簇,许许多多鲜花竟相开放的画面,理解“花团锦簇”;课件展示五颜六色鲜花竟相开放的画面,理解“姹紫嫣红”。)
⑥理解“花的海洋”“应接不暇”,并用应接不暇造句。⑦这么美的词请同学们再读两遍。⑧有感情朗读,读出花的美、街道的美。
⑨姹紫嫣红的“嫣”比较难写,请同学们在桌面上再写一遍。注意“与”的这“一横”变成了“四点底”。⑩师小结:是呀,任何一条街,家家户户的窗前都养了花,花太多了,太漂亮了,看了这条街想看那条街,看了这个窗子又想看哪个窗子,眼睛都看不过来了。
3)想象画面,感悟美丽
①引读:怪不得季先生会说——“多么奇丽的景色!”,想跟老师再去细细浏览一番吗?请同学们边听、边看、边想像: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②师配乐范读,生听后汇报。(尽量要求学生用上好词佳句、修辞手法)
③如果此时你走在这样美丽的大街上,会是怎样的心情?(开心、舒适、愉悦)
④感情朗读,读出舒适、愉悦。⑤鼓励背诵这两句话
(这就叫熟读成诵,这也是我们常用的背诵方法。)4)交流:“民族的奇特”
①体会了景色的奇丽,谁能说说从哪里你感受到了“民族的奇特”?
②课件相机出示重点词句2(“家家户户都在养花……脊梁。”)③师:我们中国人把花养在哪里?(家里),给谁看?
(给自己看)
可德国人把花养在窗户外面,给别人看,这让季先生很不理解。④出示课件(德国街道上、窗前种的花,正面花盛开很漂亮,可在屋里只能看到枝和叶,看不见花。)
⑤我们对德国人这样养花也很不理解。你觉得这两句话该用什么与语气法?(吃惊)请一生读,再请一生读。⑥季先生对此很奇怪,他做了什么?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生:“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像这样……” “正是这样!”)⑦“莞尔一笑”指怎样笑?(微微一笑)
⑧你从女房东的笑里看出了什么?简简单单的“正是这样”说明了什么?
(生:看出了她很平静,觉得这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她虽然没有看到自己的花,但她看到了别人更多更美的花。德国人爱花,爱花就把花的美丽全部展示给大家一起享用,他们内敛而不张扬,淳朴简单的人生境界,就像花儿一样美丽。)
⑨课文里哪句话告诉了我们?课件相机出示句子3.(每一家都是这样……别人的花,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⑩谁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理解。
(生:在本文里“我为人人”指把自己的花给别人看,“人人为我”指把别人的花给自己看)
《补充材料:当时,季老先生在哥廷根租住的房子,房东姓欧朴尔。女主人欧朴尔太太大约五十多岁,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家庭主妇,善良得像慈母一样。他们只有一个儿子,在外地上大学。季先生就住在他们儿子的房间,就像一位家庭成员一样,一住就是十年。》
小结:怪不得季先生会说——“多么奇特的民族!” 4)品读句子,感悟文章主旨
①“耐人寻味”指什么?(指示意味深长,值得思索和琢磨)②说说你对这句话的思考;板书: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指德国人具有无私奉献的品质,他们心中有他人,用实际行动为他人着想,有社会责任感,有一颗美好的心。)③是啊,这就是“把自己的花给别人看的”的德国人,这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德国人,这就是有美好心灵的德国人,怪不得季老先生会发出由衷的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男生、女生齐声读)
④小结,升华:今天,德国人无私的境界深深打动了我们,(引读)
他们这种崇高的境界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正是有了这种境界,才让我们看到了这样奇特的民族—“家家户户……”
正是有了这种境界,才让我们看到了这样奇丽的景色—“走过任何……”
“我为人人”,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 “人人为我”共同创建美好的景象——“走过任何……” 3、再次来到德国时的感受
快乐而难忘的旅程即将结束,在我们流连忘返之际,季先生回答了朋友的提问:“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到底有什么变化,没有改变的美丽又是指什么呢?
1)完成小练笔,用自己的语言,也可以适当运用课文的语言: 四、五十年后,我又到了德国,我发现很多东西变了:___________________,可当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________________。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始终没有变。
2)理解句子:“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季先生漫步在德国的大街上,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纯真的学生时代,他做了一个花的梦,一个思乡的梦。这个梦里藏着季先生的一个愿望,一份情,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引导交流:季先生的梦还仅仅是梦吗?你有没有发现身边的中国人也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试举例谈谈:(课件出示)
在教室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社会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国际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总结谈话:我们相信,只要人人都能拥有这种自觉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我们的祖国,我们的社会将会变的更和谐更美好。
课就要结束了,感谢季先生这篇永美丽的短文,感谢他带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有意义的旅程,让我们牢记季老先生对我们的淳淳教诲和殷切的期望——“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四)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摘抄文中描写花美的好词佳句。2、写一篇读后感
3.推荐读书:《季羡林散文》《季羡林先生》等。
第二篇: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学目的:
1、学会本生字新词,理解“姹紫嫣红、花团锦簇、应接不暇、耐人寻味、莞尔一笑”等词的意思。
教学目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3、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启示与教育。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德国的民情风俗以及季羡林先生的资料。PPT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德国街道的一些图片,问“你们看到这些图片有什么感受?“
2、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第三篇:《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这篇优美别致的短文是北京大学教授、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写的。它不同于那些纯粹描写景物风情的文章,而是用娓娓道来的语气讲述了自己1935年在德国求学时的亲身经历,描绘了德国家家户户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情景,并用凝炼的语言道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哲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最后讲述1980年再次来到德国,再次看到这番情景,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读起来既让人大开眼界,又叫人回味无穷。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段。
2、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情与风俗的特点。
3、结合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难点:
结合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咱们来看一组图片(课件1:花的图片)谈谈你的感受。
2、宇宙间美的东西很多,花在其中占重要地位。爱花的民族也很多,德国在其中占重要地位。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同走进德国,去感受德国人的爱花之情。(板书课题)(课件2单张花图片)
谁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读)
自己的花是让谁看的?(读)
谁的花是让谁看的?(读)
瞧,不同角度的思考让我们读起来就有不同的体验,这样才会读得有滋有味,读书也应该这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哪位同学愿意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分段读)(看来同学们都做了充分的预习,课文读得很流利。)
2、读了课文,德国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1、看来同学们都读出了自己独特而又真实的感受。那么作者季羡林先生时隔35年,再次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时,又发出了怎样的赞叹呢?快速浏览课文,找到那句话。
2、谁找到了?(生读)(齐读)。(课件3: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3、究竟是什么样的风情民俗让作者发出如此由衷的赞叹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的读课文,找出能够体现景色奇丽、民族奇特的语句。用心读,用心体会,如果能在旁边记下你的感受,那就更棒了!
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景色奇丽,民族奇特?谁找到了?(生交流)
(课件4:)
A、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1)齐读。
(2)“花的脊梁”指的是什么?(生答)你们看,假设现在你们就坐在屋子里,花朵都朝外开,你们看到的只能是花的——(生接:脊梁)(塑料摆花演示)
(3)当作者初次到德国,看到德国人都是把花的笑脸朝向窗外,而把花的脊梁对着自己,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吃惊、惊讶、奇怪、纳闷)(读)(再读)
(4)是呀,德国人如此奇特的养花方式,多么令人惊奇呀!(齐读)
(5)作者把他的惊讶告诉了谁?(女房东)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位女房东。(课件5:女房东有关资料)
(6)这位像慈母一样的女房东,听到作者的问话是怎样回答的?(生答)
(7)“莞尔一笑”是怎样的笑?谁来笑着回答一下。(生1)(生2)
(8)笑得多么平常呀,女房东觉得把自己的花给别人看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件事,所以她莞尔一笑地说——(生接正是这样!)正是怎样?(生交流),还有哪些语句?(课件6)
B、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1)、齐读。
(2)、你觉得德国的街道怎么样?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
(3)、“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是用来形容什么?(花多、花美),还有哪些词语也能用来形容花多、花美?(真不少)
(4)、透过“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此时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一幅的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了什么?)想象真丰富,好美呀!
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
(5)、这段话中还有哪些词语让你感到了花多?(应接不暇、花的海洋)
“应接不暇”是什么意思?(花太多,看不过来,应付不过来)
“花的海洋”是呀,花多得像海洋一样。
这些词语都能体现出花很多,很多,我就把它们重读。(课件7:重点词语变红)
(6)、这么美的景色,想去看看吗?(课件8:德国街头的奇丽景色)感受怎么样?
徜徉在这花海般的街道上,欣赏着姹紫嫣红的鲜花,闻着阵阵迷人的花香,真是一种美的享受。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样的赞叹(齐读:课件9;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7)这么美丽的景色,想把它永远记在脑中吗?请大家试着背一背
抽背、齐背(课件10以填空形式出现段落)
C 理解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1)在德国,美丽的仅仅是那些花吗?还有什么?你是从哪句知道的?(板书: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德国的每一家都是这样——(课件11)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的花。
(2)是呀,只有我为人人,才能——(人人为我)
(3)德国人正是这样,在种花与赏花间传递着一种快乐,他们通过种花给别人看诠释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美好的境界。想想看,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小事也在演绎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呢?(生谈)
(4)说到这里,老师有一首小诗想送给大家(课件12)
给予
如果你给我一条鱼
我就让你看到整个海洋世界
如果你给我一朵花
我就让你拥有一片花海
如果你给我一片树叶
我就让你看到整个树林
如果你给我一双翅膀
我就给你一方自由飞翔的天空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让我们每个人都绽放成最美的风景
在自己心里
也在他人眼里
(5)诗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给我一朵花,我就让你拥有一片花海”,只有我们尽可能为他人着想,为他人服务,才能得到更多更好的回报。所以季老先生觉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6)难怪他会发出这样的赞叹——(齐读:课件13;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D理解体会“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1)转眼间35年过去了,当1980年,季老先生再次来到德国时,德国这样奇丽的景色,这样美好的境界有没有改变?
(2)齐读(课件14: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3)“美丽”指什么?还指什么?
(4)35年过去了,德国街头那美丽的花海,德国人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一直都没有改变,我们来看——这是作者故地重游后,写下的一段话(课件15:《重返哥廷根》片断)
(5)同学们,这样奇丽的景色,这样奇特的民族,难道不值得我们欣赏吗?(齐读课件16: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们敬佩地读一读,我们再来赞美地读一读)
四、总结回顾,拓展积累。
今天这节课,我们跟随季老先生收获了满街清香的愉悦,更收获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份心灵的充盈。季老先生曾经这样评价自己的作品。(课件17;我写出的东西不见得都是精金粹玉,但至少能让人获得点享受,能让人爱国,爱乡,爱人类,爱自然,爱儿童,爱一切美好的东西。)
课后,同学们可以再来读读季先生的其他作品。(课件17《季羡林散文集》《谈人生》《留德十年》)
教学反思: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美好的境界确实值得我们深思。在教学时引导学生体会这一点是本文的重点。回顾本节课,教学设计流畅,内容充实、丰满,挖掘教材较深,重点、难点得到了突破。学生的配合较平日课堂要好,课前预习不错,课文读得流畅,美中不足的是朗读水平不高,感情不到位。我在教学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总想以学生为主,但又被教案牵扯,两方面衔接地不够自然。
2、课备得不熟,过分相信自己,各环节的语言衔接不精炼,有两个地方没处理:想象花多,花香;积累背诵。这也提醒我以后的备课还要再细致再认真。
第四篇:《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学反思
引导语: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学反思篇1今天第二节课,我上了《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这一课,感受颇多,有以下几点反思:
一、营造浓厚的朗读氛围,将学生带入情境。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朗读的欲望,我准备了几幅德国美丽风景的图片与学生一同欣赏,当德国街头美丽的花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孩子们一个个都发出了赞叹声:“哇!真美啊!”等孩子们进入情境之后,再让他们仔细揣摩文字的魅力,并带着这种赞美的感情去朗读,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到德国的花的美,体会德国人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境界,不仅感受到花的美,还感受到心灵的美、内在的美。
二、开启学生的智慧,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孩子们争先恐后的举手,精彩的发言一个接着一个。读完写花的句子后,石寨说:“我不但从中感受到了花很多、很美,还感受到了德国人爱花之真切。”孩子的灵气、无限的潜力让我简直难以想象,不禁让我叹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能力真强啊!我问学生: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感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时,学生的手如雨后春笋般的都竖起来了。洛传凯说:“我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橘子,如果我分一半苹果给你,你分一半橘子给我,那么我们就都拥有苹果和橘子两种水果,都能品尝到两种味道!自己的快乐是与别人一起分享的。”孩子们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课外知识,还能够做到学以致用。还有一个孩子谈到了去年冰灾时,有三位烈士为了大家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大家没有忘记他,没有忘记他的家人,让他们的孩子到砂子塘天华分校读书,而且给与他们更多的关爱。孩子们能联系生活实际,说得多好啊!我承认,当时连我自己也没有想那么多,可孩子们却想得那么深远。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学反思篇2《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通过描写德国人种花的与众不同,突出他们每个人都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也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将自己的花种在临街的窗户外面让别人看。全文充满了作者的真情实感。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能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姹紫嫣红、花团锦簇、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德国奇丽的景色以及奇特的民族风情;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3、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在设计课时,我抓住“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这一主线,让学生形象认识德国街道上花团锦簇的景色。
一、整体感悟,抓住中心句层层展开
在教学中先紧扣作者四五十年后到德国故地重游发出的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引发学生自主概括。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重点问题──作者在德国看到了一种怎样奇丽的景色?抓住重点词语进行体会,在这一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图文结合想象奇丽美景,在引导学生学完这一部分后,让学生找出德国人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做法,让季老先生发出“多么奇特的民族”这样的感叹。相机引导学生感悟理解第3自然段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学完这些总结感悟理解语句的方法(联系上下文、联系实际等)。
二、展开合理想象
在教学中采用边听边想象画面的方法,尽力引导学生去想象场面情景,把心放到课文中去,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引导学生想象时,注意抓住了一些关键词、句,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句的揣摩来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节课主要的不足之处是:
1、在第二自然段的学习中,“只能看到花的脊梁”没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的含义。在实际教学中也没有把这一部分做为教学重点内容,不能让学生更深刻的感悟德国人与众不同的做法的目的。
2、指导朗读和评价做得还不够到位。在一段课文的朗读上只有两三个同学朗读和评价了,没有让更多的同学去朗读,这也是时间没掌握好,后来还多出了几分钟的直接原因。学生朗读的水平是良莠不齐,应该多找一些同学去读课文,读出他们的感受,以提高学生整体的朗读水平。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学反思篇3花美心美人美。这就构成了一个德国。不但大街上的花美,人也美,人们那默默奉献的心灵也美。德国,好一个美丽的国家!
这是我读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的感受。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季老先生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接着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开满鲜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最后讲述了作者再一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
我读完这篇课文,掩卷沉思,就仿佛置身于德国。我走在街上,看到了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开满了鲜花,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雪,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美丽极了。在这些奇特房子的窗台的花连成一串,汇成了一条花的彩带,我感到逛街成了一种享受,真香真美。主人们正把一盆盆快枯萎的花搬下阳台,换成一盆盆正在开放的鲜花,许多蝴蝶围绕着翩翩起舞。那窗台上的花就仿佛是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微风一吹,就向我们频频点头。真是“人在街头逛,似在花海中”。
倘若你亲自到了德国,肯定会流连忘返。看了楼上,还想看楼下;看了这条街,还想看那条街;看了近处,又想看远处;看了盛开的,还想看含苞待放的。看得你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人们自己种的花,却是要让别人看得,这在我们看来是多么的不可思议,而在德国人民看来,却是那么的平凡。
德国,真是一个美丽的国家!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学反思3篇】相关文章:
1.《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的教学反思
2.《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的教学反思
3.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
4.《好看的花边》教学反思
5.《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说课稿范文
6.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课文教案
7.《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的读后感
8.《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说课稿
9.季羡林《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优秀教案
第五篇:《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3.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爱花吗?爱养花吗?你养花是给谁看的?
2、今天我们去认识一个奇特的民族,之所以说它奇特,是因为他们养花是给别人看的。
3、板书课题: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指导读课题,突出“自己”和“别人”。
4、知道文章谁写的吗?(季羡林),简介季羡林。季羡林爷爷1935年至1945年在德国留学十年,四五十年后又去了一次德国,感受颇多,写下了这篇文章。请大家先自由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提示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脊梁”轻声词,指指自己的脊梁,“花的脊梁”指什么?
“莞尔一笑”是怎样的笑?请女生们一起来莞尔一笑。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三、品读课文
1、作者两次到德国,德国给他留下了什么印象?他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在课文中找到这句话,划出来。
交流: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板书:奇丽的景色、奇特的民族
2、体会“奇丽的景色”
出示自学提示二:找出描写景色奇丽的句子,划出句中体现景色奇丽的词语。你从文中哪些地方读出了景色的奇丽?又从哪些地方看出了民族的奇特?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文中相关句子和段落,你们可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
交流:你从文中哪些地方读出了景色的奇丽?
(课件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读完这一段,你有什么感受?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了美丽?请你说,其他同学认真听,可以发表不同的看法、见解,也可以补充。
花团锦簇形容花怎么样?(花多,密密挨挨地挤在一起)课件出示图片。姹紫嫣红形容花怎么样?(花的颜色多)课件出示图片。
谁还想补充?
“汇成了花的海洋”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修辞的手法?还可以怎么说?(花的世界,花的王国)
“应接不暇”“暇”指日子空闲,所以是日字旁。“应接不暇”指的是----花多得让人眼睛看不过来。看这朵怕------,看左边又怕-------,我们还可以体会到看花的人心情怎样?请你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
同学们在读书时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体验。这是比较好的读书方法。请大家练着读读这奇丽的景色。(学生练读)
读书的最高境界就是透过文字能看到画面,听到声音,闻到气味,请大家用心再读这段文字,透过这些语言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一会儿请你描述一下。
生自由读
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
沐浴在花的海洋里,闻着花香,听着鸟语,真是一种享受,老师想和大家一起读一读。我来读,你来接,希望咱们合作愉快。
这么美的句子,不积累下来太可惜了,试着背一背吧!
课件出示组图,播放背景音乐,学生练习配乐背诵。
3、你又从哪里看出了民族的奇特?小组合作学习。
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出示课件
谈谈你的体会。
大家还从哪个地方看出民族的奇特?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也就是----我为人人
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这就是----人人为我板书: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课件把这两句话调换顺序,师:知道为什么要把这两句话调换顺序吗? 你体会到了什么?我们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情?当我们再次读这段话的时候,你会带着怎样的心情来读?
敬佩,感动„„朗读
你来读读吧!
你们之所以感受这样深刻,是因为众多的德国人无私的境界,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他们的这种境界就是齐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4、四五十年过去了,作者又来到这个爱花的国度。齐读最后一段。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美丽”指什么?
(其中的“美丽”包括美丽的花更包括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
那么,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出示: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思乡梦仅仅是思念家乡吗?
作者做的梦,不仅是思乡梦,更是渴望我们的国家也能够像德国一样,达到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
四、总结全文
季羡林爷爷用奇丽的花来赞美德国,让我们懂得这奇异的景色,源自于德国人民奇特的习俗,那就是——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源自于这个民族伟大的精神,那就是——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最后老师想送给在座的每位同学一首小诗,愿我们真正领悟到这种伟大的精神,懂得奉献,我们将会沐浴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
配乐朗诵小诗《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