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努力践行“从师本走向生本”——《神笔马良》教学的“梅开三度”
张敏华
《神笔马良》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中的一篇选学课文,是由编者根据洪汛涛的原著改编而成的。大部分学生对《神笔马良》这个故事都有所了解,针对这样的学情,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应该让学生习得什么,笔者从2010年开始对这篇课文的教学几经改进。回眸审视这个过程,看似是教学设计的修改,实质却是教学理念的修正,展现了 个教育者践行着从师本走向生本的心路历程。
梅开一度——千朵万朵压枝低
第次研究《神笔马良》的教法是在2010年宁波市的优质课评比活动上,我和徒弟一起精心研制了一堂自以为能引起会场良好效应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读文,整体把握故事大意。借助学生间的信息交流、教师对关键词语的提示,使学生能大致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2.通过读、找、画,感受神笔之神,帮助学生明辨马良和大官在神笔使用上的不同态度。3.引导学生发现“马良惩治大官”部分的叙述特点。利用对关键语句的理解、通过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引导学生感悟马良的机智、善良以及大官的贪婪、自私,激发学生乐于助人的美好愿望。
4.通过读文,运用体会、交流、朗读等手段,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神话的兴趣。
对以上教学目标进行分析,显然过于繁杂了。在一节四十分钟的课堂上,要落实这么多的目标,如同“千朵万朵压枝低”,看似繁花似锦,却难以一一达成。
回顾当时的课堂现场,教师以“了解故事主要内容一感受神笔之‘神’一读懂马良智勇双全”几个板块进行教学。虽然学生在教师的牵引下,感受到了人物的生动形象,读得有滋有味,课堂气氛热烈,但热闹的课堂教学之后,我们在反思
首先,这是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故事,学生对故事内容基本了解,面对这样的学情,我们不应该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有关内容的了解上。那么我们应该给予学生什么? 其次,教学过程过于缜密,每个教学环节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学生受到牵制,能否让教学更开放些?
再次,教学目标过多,能否让目标更加集中些,让学生学得从容一些?
介于以上思考,笔者进行了教学的二度设计。
梅开二度——枝头花落未成荫
首先对原来的教学目标进行了精简,使之更为集中。1.读故事,了解故事主要内容,初步学习概括。2.指导学生抓住主要故事情节和关键词句复述故事。3.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喜欢民间故事。
“概括”和“复述”是第二学段的阅读能力目标,我将原来众多的目标删繁就简为两大语文本位目标,同时两个目标互有联系,“概括”是第二学段开始训练的阅读能力,同时概括内容也为帮助学生厘清故事情节、为复述故事作好了铺垫。
为达成目标,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板块
一、读故事,学概括
指名分三部分读故事,其他同学仔细听,试着给每部分故事起个小题目。
预设的答案是.盼望得笔、得到神笔、帮助穷人。
二、学复述
1.讨论复述要点:要把故事讲得生动、具体,得注意什么?师生讨论方法。2.以第一部分故事为例。
(1)仔细默读第一部分故事,讨论:站在听众的角度思考,他们想了解哪些问题?
预设提出“听众”想了解的问题是:马良一开始喜欢画画吗?马良想得到画笔,遇到什么事?后来马良得到画笔了吗?„„
(2)可以用上课文中的哪些好词佳句?
学生说,并在课文中画出,说明理由。(3)练习复述。指名练说,评价。
(4)听录音讲故事示范:你觉得要把故事讲得吸引人,还应该怎么做?
预设答案:要注意人物的语气,加上动作。3.分组复述其他两部分故事。
当笔者沾沾自喜地将设计好的教学方案提交给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三年级语文教师讨论时,却被他们冷酷地“枪毙”了,理由如下:
首先,读课文之后,马上让学生给三部分故事写小标题,对于刚刚学习概括的三年级学生来说,难度太大。
其次,指导学生复述故事部分,要求学生针对故事的情节设计问题本身就很有难度,要借以“从听众的角度”设计问题为复述故事的把手,更是个美好的“神话”。
再次,最后环节,让学生分组复述后两部分故事,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完成“设计问题一画好词佳句一讲好故事”的任务,三项任务一起布置,看似使教学更为开放,让学生学会方法自主学习,但面对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实际上很难按照教师的美好愿望去实施。
面对“残酷”的现实,笔者只能重新审度三上年级学生的实际需求,再作教学调整。
梅开三度——喜看儿童捉柳花
一、指导概括,有方法
对于三上年级学生来说,“学习概括”刚刚起步,一定要有具体方法辅助,为此笔者作了这样的努力: 1.将原来给段落写小标题改为“找出文中的一句话或者用自己的话说说每部分故事内容”,从写到找(说),降低了概括的要求。
2.降低要求,允许学生出错。这篇文章篇幅长达28个自然段,主要段落有十几个,要学生一下子就找准能概括整个段落主要意思的句子(或者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难度相当大。由于笔者在心理上降低了对学生的要求,所以在实际教学中遇到学生没有马上找准句子时,就能耐心地引导学生一步步从偏差走向正确。教学片段如下:
师:请一位同学读第一部分故事,其他同学思考:这部分故事讲了什么?能不能用书上的一句话或自己的一句话来概括呢?
生:有个孩子叫马良,家里穷,连一支笔也没有。
(师板书:家里穷没有笔)
生:马良喜欢画画。(师板书:爱画画)
生:马良很想有一支笔。(师板书:盼望有笔)
师(指着板书):马良爱画画、家里穷、没有笔,都是他盼望有笔的原因,所以这段故事主要讲的是——
生(齐声):马良盼望有笔。
师:看来一段话中讲的内容很多,我们要比较一下哪句话最能说明整段话的意思。(教师擦去前面写的板书,留下“盼望有笔”)
在教学现场,根据学生的多种答案,笔者引导学生比较发现哪句话最能概括第一部分故事(8个自然段)的意思成为教学的亮点,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个教学环节取得成功的原因就是教师尊重了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呈现了学生慢慢成长的学习过程。
3.从概括段意到概括文意,有层次。学生找能概括段意的句子,教师帮助其概括成小标题:盼望有笔、得到神笔、为民画画。然后让学生默读第三部分“为民画画”部分,根据马良画画的目的不同,将第三部分划分为“为民造福”和“为民除害”两个层次。最后让学生根据每段大意,把故事的主要内容用几句话讲出来。从概括段落大意到概括整篇课文内容,为学生降低了难度。
二、指导讲故事,有抓手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和口语交际教学目标中都有“复述”的要求,但面对刚刚进入第二学段的三上年级学生,我们要学会宽容,并予以扶持。
首先,要多一些宽容
纵观许多公开教学的课堂,很少有将“复述故事”列为教学内容的,因为很多教师认为“复述故事”的教学环节,精彩与否教师很难掌控,决定权在学生,如果学生说得精彩则给课堂教学气氛争光添彩,否则会使课堂处于低潮。有这种观念,究其根本还是因为教师对学生要求过高,心理定位过高。如能正视学生的学习状态,就会欣然接受学生起步时的“踉跄”和“笨拙”,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学生从不会讲到会讲就是精彩『在《神笔马良》的第三次教学中,笔者根据三上学生的实际情况降低“复述”要求,设定的目标是.能说清楚故事情节,能用一些课文中的关键词语讲述,语言连贯,没有错误。而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绘声绘色地把故事说精彩”。目标降低了,教师才会有更多的宽容,才会真正做到“静听花开的声音”。
其次,要多一些“扶持”
要让学生掌握“行走”的技能,必须先“搀扶着起步”,习得方法。在本课教学中,笔者重在教给学生“复述故事”的方法,展现学生学的过程。1.概括主要内容是讲好故事的“主干”。
笔者将学生对每段主要意思的概括,画成如下图:
这实际是“思维导图”,对帮助学生厘清文章的脉络很有好处。根据三上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将其设计为一棵树,为后面讲故事埋下了伏笔。
在此环节,笔者和学生展开这样的对话
师:我们把长长的故事读成了这样一幅图,看看,像什么?
生:这是一棵树
师:一棵怎样的树?
生:没有树叶的树。
师:请你看着“这棵树”用三两句话讲讲故事的主要内容(生答,略)
师:真了不起,这么长的故事,你用几句话就讲清楚了但是如果今天我们在班级里开故事会,这样讲故事,大家愿意听吗?
生:不愿意听。故事太简单了,不吸引人、师:是呀,故事的主要内容是树的枝干,有了它,树才有生命。但要把故事讲生动,这样还不够
(师生讨论复述故事的方法)
小结:关键词语是讲好故事的“枝叶”,有了枝叶,树才会枝繁叶茂。2.借助关键词语、展开合理想象是讲好故事的“枝叶”。
在原教学设计中,笔者设定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借助关键词语复述故事”,但在教学中从找“关键词语”到“学生借助关键词讲故事”缺乏指导,课堂上学生故事讲得好坏,取决于学生语言的“原生态”,与本节课的学习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为了让学生学有所得,笔者修改了原教学设计,在课堂上安排了这样几个学习步骤:一是找出能帮助把故事讲生动的关键词语;二是师生串词讲故事情节:三是以“画摇钱树”这个故事情节为语例,示范如何用好关键词来帮助讲故事:最后小组合作讲好故事片段。
第三次教学设计修改后,在浙江省师训中心组织的“小语高端培训班”上作了展示,获得了一致好评。如果说这次的课堂教学实践是成功的,那是因为做到了真正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设计了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学习目标和方案。在这次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氛围中,学会如何找关键词,学会如何借助关键词把故事讲生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品尝到了收获的喜悦。而笔者从原来以教师演绎自身的教学艺术为本,转变为观察、指引学生自主学习为本,最终体会到了“喜(细)看儿童捉柳花”教育的幸福感。
亲历《神笔马良》教学的“梅开三度”,让笔者深切地体会到成功的教学定是贴近学生的教学。从“以师为本”转向“以生为本”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我们每位教育者放下自己这个本位,在心中真正拥有学生这个主体。
第二篇:教学反思:关注文本 走向生本
教学反思:关注文本 走向生本
教学反思:关注文本 走向生本
聆听了王教授的《阅读教学的两个转向》视频讲座,受益匪浅。王教授通过生动具体的事例深入浅出地阐明了他的观点:从关注教学方法转移到关注教学内容;从关注教师教的活动转移到学生学的活动。静心倾听,用心感悟,情不自禁地为王教授精彩的论述,犀利的言辞,睿智的表达而叫好!
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确实也会存在王教授所言的“从教法入手而困于教学内容,着眼于教师的教而较少顾及学生的学”的毛病,通过学习,使我豁然开朗。以下借助本学期所教学的《世界真美呀》一课谈谈我的看法。
一、关注文本内容,重视文本表达。
《世界多美呀》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出现,借一只刚出生的小鸡的口吻,叙述了它认识世界的全过程,从中感受大自然之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研读文本后不难发现,这篇课文主要有两条线索:一以“小鸡出壳”为线,了解小鸡的成长变化;二以“情感变化”为线,感知小鸡对世界认识的变化。
针对文本内容和表达特点,我做了以下教学设计:
1、扣住语言文字,感受生命成长。
出示:它用小尖嘴啄蛋壳,啄呀啄呀,啄了很久,才啄出一个小小的洞眼。
提问:(1)你读懂了什么?(2)从哪里感受到的。(3)读出你的感受。
通过“啄呀啄呀”、“啄了很久”、“才”、“小小的”等词语帮助学生了解但凡生命必定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小鸡同样如此。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有艰难,有困苦,但小鸡全然不顾,于是一番美景出现在眼前。
2、着眼表达形式,感受语言魅力。
叠字词的使用是本文的一个表达特色,文中较多地出现了表示颜色的ABB式的叠词,如黄乎乎、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等,生动地描绘了小鸡眼中的世界的美,学生读来朗朗上口。在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到叠词的音律美之后,让学生借助已知的景物特点积累词汇。
()是红_____的;()是黄_____的;()是白_____的;()是金_____的;
()是紫_____的;()是 的。
3、把握标点细节,感受符号情意。
例1:文章的课题“世界多美呀”,我们可以给它加一个怎样的标点?通过读课文,学生发现可以添感叹号。
例2:师:小鸡们看到了这样一个五彩的世界,心情特别激动。这么多美丽的颜色,作者没有一一写出来,所以用了什么标点?(......)看来小鸡还看到了许多美景,你能照着再说几个吗?学生体会了省略号的作用,通过想象进行仿说训练,丰富语言积累,使得画面愈加丰满。满。
3:“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原来世界这么美丽呀!”、“世界多美呀!”三句感叹句的品读,从只是模糊地知道表达强烈的感情,到明确哪儿是好奇、高兴、赞叹。孩子们对感叹号在不同境遇下所表达的不同情感,理解得也更具体了。
二、关注学生活动,优化课堂设计。
王教授也强调:有效的教学设计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学环节—— 组织“学的活动”,二是教学流程—— “学的活动”充分展开。
设计本课教学时,我以“儿童立场”为立场,以“学生活动”为准则,设计以下流程:
1、复习导入,设疑激趣。
2、读中感悟,悟中生情。
3、拓展迁移,了解世界。
这三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以文本为依托,以“儿童立场”为前提,以“学生活动”为准则,指导学生感情诵读、读中感悟、配图写话,使得学生“学”的有结构,学的完整、丰富。
学习是永远不能停止的,王教授的理念、思想我还没有真正的参透,有的不懂如何驾驭、如何运用,我会且行且思,细细咀嚼、回味、内化。
第三篇:语文教学走向生本
语文教学走向生本
沈大安
现代教学论认为,构成教学活动有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对这四个要素之间关系的认识,体现了不同的教学理念,也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我国的教学历来重视知识的传承,容易成为以教学内容为本;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容易成为以教师为本。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过于强势,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地位,是一个突出的现象。
发展是硬道理。教育的硬道理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发展的过程不是教师灌输的过程,而是学习者自我建构的过程。课堂不是教师展示自我的舞台,课堂教学不能以教师的思路和自己的设计为本,不应该让学生成为帮助教师完成预定设计的‚配角‛。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利用学习环境,自主建构,实现知识、能力、方法、情感、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发展。我们要尊重学生,更多地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是怎么学的,寻求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
一、转换角色,从学生的立场读好文本
文本解读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教师解读文本最好能经历‚普通读者——教师——学生‛的角色转变过程,其中必不可少的一步站在儿童的视角读文本,考虑儿童的已有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和情感诉求:如果让孩子们来读这个文本,哪些地方是他们自己可以读懂的,可能会有哪些读不懂?哪些地方他们会觉得有趣,哪些地方会受到感动?可能产生哪些多元解读,又可能发生怎样的理解错误?怎样让孩子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升?等等。
《三个儿子》是一个俄罗斯儿童故事,讲的是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沉甸甸的水桶回家,这时迎面来了她们的三个孩子,一个翻着跟头,一个唱着歌,另一个接过妈妈手里的水桶提着走了。一个妈妈问在一旁看的老爷爷:‚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怎么样啊?‛老爷爷说:‚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这篇课文理解的重点和难点都在老爷爷说的这句话上,教材也通过‚学习伙伴‛提出了一个问题:‚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从教师的角度看,我们会觉得答案十分简单。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二年级孩子会怎么读这篇课文?他们会怎么理解这个句子?我在听课中记下了孩子们的一些说法:
——‚老爷爷年纪大了,眼睛花了,没有看清楚。‛
——‚从课本的插图看,老爷爷走在后面,他只看见一个孩子。‛ ——‚老爷爷的说法不对。在妈妈累的时候,翻个跟头给妈妈看,唱个歌给妈妈听,都是好的。‛
一个班有几十个孩子,在语文学习中,孩子们的视角、阅读经验、认识能力都会跟我们教师有差异。正确估计他们的现实发展水平,我们的教学才能针对学生可能产生的问题,引导他们阅读、思考,掌握阅读策略,形成阅读能力。可惜在很多时候,学生的这种现实发展水平被忽视,只是让学生按着教师预设的思路去学习,得出跟教师‚一致‛的结论,便认为教学任务已经完成。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时刻不能忘记的是我们面对的是6—12 岁的儿童,他们有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我们不能把成人的认识强加给他们,或强制牵引着他们向前。法国思想家卢梭在他的名著《爱弥儿》中写道:‚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儿童是有他特有的想法、看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想法、看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想法、看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师的自身文化水平在提高,有的老师对文本的解读相当深刻和独到,但如果教学时要求学生也要达到跟自己一样的认识水平,恐怕就不恰当了。儿童就该有童心,就该保持着童真童趣,无忧无虑,似懂非懂,不能过于‚早熟‛,教师也不应去做‚催熟‛的蠢事。不久前看到一节五年级的语文活动课实录,主题是‚古诗词中的月亮意象‛,学生在课堂上交流的诗词中有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我觉得这节课从主题到一部分语言材料都有成人化的倾向,属于‚儿童不宜‛。小学语文教学贵在符合儿童的年龄心理特点,能够化难为易,深入浅出。
由于儿童认识水平的限制,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不可能跟老师完全一致,可能会出现多种情况,有的是对文本的独特感受,也有确实是理解的错误,我们可以根据对学生学习水平的估计预设不同的对策,并在课堂中按学生的实际状况及时调整。教学《三个儿子》,当有学生说‚在妈妈累的时候,翻个跟头给妈妈看,唱个歌给妈妈听,都是好的‛时,有位老师是这样处理的:‚是的,在妈妈累的时候,翻个跟头给妈妈看,唱个歌给妈妈听,都是好的。不过,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第8自然段,想想在‘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的时候,妈妈最需要的是什么?三个孩子中哪一个的做法最好?‛通过重新阅读和讨论,孩子们认为这时候妈妈最需要的是有人帮她提水。第三个儿子这样做了,是个好儿子。还有学生认为,如果那两个翻跟头、唱歌的儿子能帮妈妈提水,也是好儿子。这位老师既尊重学生的已有认识,也巧妙点拨,帮助学生在认识和情感上有发展,表现出很高的教学智慧。
二、关注价值,为学生发展选好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有一个特点,就是语文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对教材作二度开发。大体上说,我们可以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年段目标,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什么或不教什么,但具体做起来却并不那么简单。我们要细细思考,这个教材中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什么是有价值的东西。这种‚价值‛,可以从人文熏陶和语言习得两方面去考虑。
课文《检阅》中‚这个小伙子‛和‚这些小伙子‛都棒,但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我们究竟是以‚这个小伙子‛为重点,还是以‚这些小伙子‛为重点?我发现老师们的处理各不相同:有的详讲‚这个小伙子‛,略讲‚这些小伙子‛;有的略讲‚这个小伙子‛,详讲‚这些小伙子‛;还有的干脆平分秋色。‚这个小伙子‛博莱克是个左腿截肢的孩子,他经过刻苦锻炼,终于和全队保持一致,接受检阅,他的自强不息精神对学生无疑是有价值的。但从课文的详略和作者的倾向看,‚这些小伙子‛信任同学、尊重残疾人的精神教育价值更大。我觉得这篇课文最值得细读的是‚这些小伙子‛的想法:
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呢?
这样5个连续问句,学生不容易读好,更重要的是这5个问题提供了孩子们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一事当前,我们要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这种角色的转换,会有利于很多问题的解决,避免不必要的矛盾与冲突。学生学会了这种思维方式,对处理人际关系,在未来社会里立足、生存和发展是很有用的。
从语言习得的角度,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语言现象作为教学内容?我以为有两种语言现象特别值得关注:一种是有规律的语言现象,一种是‚陌生化‛的语言现象。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规律的语言比比皆是,却需要我们留心去发现。《花钟》的第1自然段如果让学生细细品味,可以学到汉语表达方式的许多规律: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花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这一段除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移情的观察角度、多样化的表达方法,仅就‚时间‛的写法来说,就有几点值得学生注意:一是按时间顺序写,这才便于读者想象成‚花钟‛的开放;二是用上了‚左右‛,使表达更加准确,而且有的加上‚左右‛,有的不加‚左右‛,避免了累赘重复;三是表示时间的词语在句子中的位臵有变化。这第三点看似平常,但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却很有价值,因为它体现了汉语中时间状语位臵的一般规律——或在句首,或在句中。
‚陌生化‛的语言是指我们平时比较少见的表达方法,它们较多地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如《慈母情深》中有一个语段: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延伸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这个语段的写法跟我们平时习惯的表达方法不同,既有排比,又有倒装,好像电影的一段慢动作,表现了‚我‛感受到的母亲劳动条件的恶劣、工作的劳累,生活重压下母亲的疲惫、迟钝、衰老……如果细细品味,学生可以学到怎样用特殊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
不论是规律性的语言还是‚陌生化‛的语言,对学生的语言发展都有较高的价值,我们在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时不要错过。
三、真实教学,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
语文课堂教学实际上存在着两种状态:一种是以教师自己的设计为主,让学生跟在教师后面走;另一种是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制订三维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好几种预设,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实际随时调整,达成教学目标。语文教学走向生本,就是让教学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充分展开,从错误走向正确,从朦胧走向清晰,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
我们要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教学,让课堂呈现真实的状态。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我们要问一问,学习这个文本,学生的原有基础是什么,哪些是学生已经知道的,不需要我们再讲、再问;在这个学段学习这个文本,课标的要求有哪些,学生的需求是什么,有什么困难,哪些地方容易发生错误,哪些地方容易忽略,我们怎样帮助他们。比如在阅读教学中,初读课文后充分让学生谈感受,学生已经知道的、已有共识的就无需再纠缠。学生学习的潜力是很大的,千万不要把学生当‚零起点‛。再如,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并把质疑贯穿始终,教学开始可以质疑,中间可以质疑,学完了还可以质疑。要鼓励学生提出‚真问题‛,千万不要‚为老师而发问‛——揣摩老师希望我们提什么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梳理问题,分清主次,努力在课堂上解决重要的问题。
我国的小学阅读教学,长期以来形成一种教学模式,大致是‚初读——精读——总结‛,基本上没有跳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苏联‚《红领巾》教学法‛的框架。这种模式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较多考虑的是一般的阅读过程,较少考虑儿童的阅读心理和文本的个性,长期使用这种模式会让学生对阅读教学望而生厌。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突破这种模式,构建以学生自主探究的阅读模式?这种模式当然不止一 种。比如:
1.这篇课文我自己读懂了什么?
2.我还有什么问题不懂,需要跟大家讨论?(筛选出几个问题集中研读)3.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学些什么?(这一步更多地需要老师帮助)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教师的任务是‚让学‛——‚他得学会让他们学‛。教师把课堂的舞台让给学生,课堂就成为学生发展的广阔天地。课堂上既要有时间让学生交流分享,更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细细地读书,静静地思考。要减少那种低效的提问和讨论。教师‚该装傻时就装傻‛,教师‚示弱‛,是为了让学生‚逞强‛。像上面说的《花钟》第1自然段有许多有价值的语言现象,怎么教呢?一种是由教师提问和讲解,一个劲儿地‚灌‛给学生;另一种则是让学生慢慢读,细细想,自己去‚发现‛这段话的‚好处‛,然后交流,教师帮助他们总结,并试着用这种写法写一两种花。我觉得后一种更符合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最好采用‚先试后导‛、‚先学后教‛的方法,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尝试——探究——运用‛的过程。
一个真实的课堂,要重视学生的错误,并把错误看作重要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从错误走向正确。五年级《人物描写一组》中有一则《临死前的严监生》。老师都知道严监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典型的守财奴、吝啬鬼的形象,但让今天的小学生阅读,不少学生会认为严监生是个‚节约‛的人。有的老师为了防止学生出错,一开始就告诉学生严监生是个吝啬的人,然后让学生说说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这样做得出结果是快了,学生自己并没有经历一个充分的认识过程。有一位老师先让孩子畅谈对严监生的看法,多数同学认为他很节约,也有个别同学认为他很小气。究竟是节约还是小气?这位老师让学生再读课本上的导语,了解《儒林外史》是一部讽刺小说,注意‚在小说里,严监生是个很有钱的人‛这句话;然后让学生细读课文,想想一般人临死前会挂念什么,严监生却挂念什么;同时老师说明灯草在当时是不值钱的东西。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慢慢领悟到作者是借一茎灯草讽刺严监生的吝啬。末了,教师有引导学生把‚节约‛跟‚吝啬‛两个近义词作了比较。这位老师正是利用了错误这个资源,引导学生认识讽刺手法、掌握阅读方法、领悟词义差别,实现了一举多得。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心中有教案,眼中有学生‛,而不是不管学生的感受,一味按自己既定的设计教学实施。如果一个阶段的目标已经基本达成,见好就收;如果学生还有弄不明白的地方,需要改变方法,努力达成目标。这是一个好教师应有的‚课感‛。真实教学是基于学生学习起点的教学,并不排斥教师的适度点拨和引导。促进学生发展的点拨和引导恰恰是教师教学智慧之所在。
四、顺势而导,用宽容的态度评价学生
日本现代教育家小原国芳认为:‚儿童是哲学家。……他们是真理的热爱者,疑问丛生,一个接一个,就像连珠炮。其中有异常宝贵的东西在闪耀,有无数神秘的萌芽。然而这些却被麻痹的、平庸的、愚蠢的大人即教师所践踏、压抑。‛教师要尊重儿童,平等地看待他们,努力去理解他们,用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这种现代教师应有的对待学生的态度,在评价中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语文教学的前辈斯霞老师曾经举过几个小学低年级学生习作的例子:
(1)昨天,有个法国阿姨,到我们学校里来参观,法国阿姨是女的,我们请她坐小汽车。
(2)向日葵一天一天的长大了,有的比老师还高,有的比同学还高。
(3)……有一天,我下课的时候,到厕所里去小便,看见一个小朋友小便在外面了,我就对他说:‚以后不要小便在外面。‛
斯霞老师认为,这几个句子都有可以修改的地方,但是如果从学生角度看,孩子们的想法自有他们的道理,就可以尽量给予保留。(1)句中‚法国阿姨是女的‛斯霞老师本打算删去,但想到这是一年级的孩子写的,是他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阿姨是女的‛的结论,也不容易,到了二年级,他就知道不需要说了,所以让它留着。(2)句是从孩子的眼里看去,向日葵有的长得高有的长得矮,跟老师、同学的高矮相仿,这是儿童特有的视角,需要保留。(3)句中‚小便在外面‛用语不规范,但意思大家看了都明白,也可以不改。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这就是前辈名师给我们的启迪。
对孩子的反馈评价要坚持热情鼓励,耐心辅导,哪怕是看似荒唐的问题,教师也要理解孩子,保护他们发问的积极性。教《三个儿子》时,有学生提出问题:‚一桶水很重,连妈妈都拎不动,一个孩子怎么拎得动?‛咋一看,这个学生提出的问题跟课文没有多大关系,有的老师可能会觉得学生无事生非,火冒三丈。一位老师是这样处理的:‚你说得对,一桶水妈妈拎不动,孩子也拎不动。(认同孩子的说法,绝没有居高临下的态度)这个孩子拎着水,也许只能走几步,就停下来歇息了。(沿着学生的思路,设想一种可能性)但是,他为什么还要帮妈妈去提呢?‛(话音一转,顺势而导)学生说他哪怕只能走几步,也可以让妈妈少累几步。(巧妙地把一个看似‚打横炮‛的问题回归到课文的主旨上来)这样的处理,既需要教师有尊重儿童的理念,又要有教学的机智,这种机智需要在实践中磨练。
提倡鼓励性评价不是无原则的溺爱或放任自流。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既要热情鼓励,耐心辅导,又要坚持标准,积极引导。在反馈评价上,肯定正确、激励自信,暴露错误、引发深思,揭示矛盾、引起争议,鼓励求异、寻求最佳,延时评价、形成悬念等,都是好的做法。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形成一种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合作探讨相互砥砺的学习氛围。
新课程下的阅读教学提倡感悟,但不是一味让学生去感悟老师感悟到的东西,而是在学生感悟到的基础上教师适当地点拨和提高;新课程的作文教学也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我们教师要善于‚顺势而导‛,而不能‚拔苗助长‛。一个好的小学语文老师一定是不急不躁,循循善诱,慢慢地引领不懂事的孩子步入祖国语言文字的殿堂,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快乐,健康成长。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现实是费时不少、负担不轻、效率不高。语文教学走向生本,也许不能完全改变这种状况,但至少是向着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跨出了一大步。
参考文献:
1.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朱自强小学语文教育与儿童教育讲演录[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9.4.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第四篇:语文教学走向生本
语文教学走向生本
现代教学论认为,构成教学活动有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对这四个要素之间关系的认识,体现了不同的教学理念,也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我国的教学历来重视知识的传承,容易成为以教学内容为本;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容易成为以教师为本。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过于强势,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地位,是一个突出的现象。
发展是硬道理。教育的硬道理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发展的过程不是教师灌输的过程,而是学习者自我建构的过程。课堂不是教师展示自我的舞台,课堂教学不能以教师的思路和自己的设计为本,不应该让学生成为帮助教师完成预定设计的“配角”。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利用学习环境,自主建构,实现知识、能力、方法、情感、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发展。我们要尊重学生,更多地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是怎么学的,寻求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
一、转换角色,从学生的立场读好文本
文本解读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教师解读文本最好能经历“普通读者——教师——学生”的角色转变过程,其中必不可少的一步站在儿童的视角读文本,考虑儿童的已有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和情感诉求:如果让孩子们来读这个文本,哪些地方是他们自己可以读懂的,可能会有哪些读不懂?哪些地方他们会觉得有趣,哪些地方会受到感动?可能产生哪些多元解读,又可能发生怎样的理解错误?怎样让孩子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升?等等。
由于儿童认识水平的限制,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不可能跟老师完全一致,可能会出现多种情况,有的是对文本的独特感受,也有确实是理解的错误,我们可以根据对学生学习水平的估计预设不同的对策,并在课堂中按学生的实际状况及时调整。
二、关注价值,为学生发展选好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有一个特点,就是语文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对教材作二度开发。大体上说,我们可以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年段目标,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什么或不教什么,但具体做起来却并不那么简单。我们要细细思考,这个教材中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什么是有价值的东西。这种“价值”,可以从人文熏陶和语言习得两方面去考虑。不论是规律性的语言还是“陌生化”的语言,对学生的语言发展都有较高的价值,我们在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时不要错过。
三、真实教学,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
语文课堂教学实际上存在着两种状态:一种是以教师自己的设计为主,让学生跟在教师后面走;另一种是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制订三维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好几种预设,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实际随时调整,达成教学目标。语文教学走向生本,就是让教学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充分展开,从错误走向正确,从朦胧走向清晰,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
我们要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教学,让课堂呈现真实的状态。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我们要问一问,学习这个文本,学生的原有基础是什么,哪些是学生已经知道的,不需要我们再讲、再问;在这个学段学习这个文本,课标的要求有哪些,学生的需求是什么,有什么困难,哪些地方容易发生错误,哪些地方容易忽略,我们怎样帮助他们。比如在阅读教学中,初读课文后充分让学生谈感受,学生已经知道的、已有共识的就无需再纠缠。学生学习的潜力是很大的,千万不要把学生当“零起点”。再如,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并把质疑贯穿始终,教学开始可以质疑,中间可以质疑,学完了还可以质疑。要鼓励学生提出“真问题”,千万不要“为老师而发问”——揣摩老师希望我们提什么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梳理问题,分清主次,努力在课堂上解决重要的问题。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心中有教案,眼中有学生”,而不是不管学生的感受,一味按自己既定的设计教学实施。如果一个阶段的目标已经基本达成,见好就收;如果学生还有弄不明白的地方,需要改变方法,努力达成目标。这是一个好教师应有的“课感”。真实教学是基于学生学习起点的教学,并不排斥教师的适度点拨和引导。促进学生发展的点拨和引导恰恰是教师教学智慧之所在。
四、顺势而导,用宽容的态度评价学生
教师要尊重儿童,平等地看待他们,努力去理解他们,用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这种现代教师应有的对待学生的态度,在评价中显得尤为重要。提倡鼓励性评价不是无原则的溺爱或放任自流。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既要热情鼓励,耐心辅导,又要坚持标准,积极引导。在反馈评价上,肯定正确、激励自信,暴露错误、引发深思,揭示矛盾、引起争议,鼓励求异、寻求最佳,延时评价、形成悬念等,都是好的做法。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形成一种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合作探讨相互砥砺的学习氛围。
新课程下的阅读教学提倡感悟,不是一味让学生去感悟老师感悟到的东西,而是在学生感悟到的基础上教师适当地点拨和提高;新课程的作文教学也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教师要善于“顺势而导”,而不能“拔苗助长”。一个好的小学语文老师一定是不急不躁,循循善诱,慢慢地引领不懂事的孩子步入祖国语言文字的殿堂,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快乐,健康成长。语文教学走向生本,也许不能完全改变这种状况,但至少是向着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跨出了一大步。
第五篇:语文教学走向生本——沈大安
推荐阅读:
语文教学走向生本
沈大安
现代教学论认为,构成教学活动有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对这四个要素之间关系的认识,体现了不同的教学理念,也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我国的教学历来重视知识的传承,容易成为以教学内容为本;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容易成为以教师为本。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过于强势,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地位,是一个突出的现象。
发展是硬道理。教育的硬道理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发展的过程不是教师灌输的过程,而是学习者自我建构的过程。课堂不是教师展示自我的舞台,课堂教学不能以教师的思路和自己的设计为本,不应该让学生成为帮助教师完成预定设计的“配角”。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利用学习环境,自主建构,实现知识、能力、方法、情感、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发展。我们要尊重学生,更多地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是怎么学的,寻求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
一、转换角色,从学生的立场读好文本
文本解读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教师解读文本最好能经历“普通读者——教师——学生”的角色转变过程,其中必不可少的一步站在儿童的视角读文本,考虑儿童的已有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和情感诉求:如果让孩子们来读这个文本,哪些地方是他们自己可以读懂的,可能会有哪些读不懂?哪些地方他们会觉得有趣,哪些地方会受到感动?可能产生哪些多元解读,又可能发生怎样的理解错误?怎样让孩子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升?等等。
《三个儿子》是一个俄罗斯儿童故事,讲的是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沉甸甸的水桶回家,这时迎面来了她们的三个孩子,一个翻着跟头,一个唱着歌,另一个接过妈妈手里的水桶提着走了。一个妈妈问在一旁看的老爷爷:“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怎么样啊?”老爷爷说:“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这篇课文理解的重点和难点都在老爷爷说的这句话上,教材也通过“学习伙伴”提出了一个问题:“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从教师的角度看,我们会觉得答案十分简单。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二年级孩子会怎么读这篇课文?他们会怎么理解这个句子?我在听课中记下了孩子们的一些说法:
——“老爷爷年纪大了,眼睛花了,没有看清楚。”
——“从课本的插图看,老爷爷走在后面,他只看见一个孩子。” ——“老爷爷的说法不对。在妈妈累的时候,翻个跟头给妈妈看,唱个歌给妈妈听,都是好的。”
一个班有几十个孩子,在语文学习中,孩子们的视角、阅读经验、认识能力都会跟我们教师有差异。正确估计他们的现实发展水平,我们的教学才能针对学生可能产生的问题,引导他们阅读、思考,掌握阅读策略,形成阅读能力。可惜在很多时候,学生的这种现实发展水平被忽视,只是让学生按着教师预设的思路去学习,得出跟教师“一致”的结论,便认为教学任务已经完成。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时刻不能忘记的是我们面对的是6—12 岁的儿童,他们有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我们不能把成人的认识强加给他们,或强制牵引着他们向前。法国思想家卢梭在他的名著《爱弥儿》中写道:“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儿童是有他特有的想法、看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想法、看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想法、看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师的自身文化水平在提高,有的老师对文本的解读相当深刻和独到,但如果教学时要求学生也要达到跟自己一样的认识水平,恐怕就不恰当了。儿童就该有童心,就该保持着童真童趣,无忧无虑,似懂非懂,不能过于“早熟”,教师也不应去做“催熟”的蠢事。不久前看到一节五年级的语文活动课实录,主题是“古诗词中的月亮意象”,学生在课堂上交流的诗词中有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我觉得这节课从主题到一部分语言材料都有成人化的倾向,属于“儿童不宜”。小学语文教学贵在符合儿童的年龄心理特点,能够化难为易,深入浅出。
由于儿童认识水平的限制,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不可能跟老师完全一致,可能会出现多种情况,有的是对文本的独特感受,也有确实是理解的错误,我们可以根据对学生学习水平的估计预设不同的对策,并在课堂中按学生的实际状况及时调整。教学《三个儿子》,当有学生说“在妈妈累的时候,翻个跟头给妈妈看,唱个歌给妈妈听,都是好的”时,有位老师是这样处理的:“是的,在妈妈累的时候,翻个跟头给妈妈看,唱个歌给妈妈听,都是好的。不过,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第8自然段,想想在‘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的时候,妈妈最需要的是什么?三个孩子中哪一个的做法最好?”通过重新阅读和讨论,孩子们认为这时候妈妈最需要的是有人帮她提水。第三个儿子这样做了,是个好儿子。还有学生认为,如果那两个翻跟头、唱歌的儿子能帮妈妈提水,也是好儿子。这位老师既尊重学生的已有认识,也巧妙点拨,帮助学生在认识和情感上有发展,表现出很高的教学智慧。
二、关注价值,为学生发展选好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有一个特点,就是语文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对教材作二度开发。大体上说,我们可以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年段目标,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什么或不教什么,但具体做起来却并不那么简单。我们要细细思考,这个教材中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什么是有价值的东西。这种“价值”,可以从人文熏陶和语言习得两方面去考虑。
课文《检阅》中“这个小伙子”和“这些小伙子”都棒,但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我们究竟是以“这个小伙子”为重点,还是以“这些小伙子”为重点?我发现老师们的处理各不相同:有的详讲“这个小伙子”,略讲“这些小伙子”;有的略讲“这个小伙子”,详讲“这些小伙子”;还有的干脆平分秋色。“这个小伙子”博莱克是个左腿截肢的孩子,他经过刻苦锻炼,终于和全队保持一致,接受检阅,他的自强不息精神对学生无疑是有价值的。但从课文的详略和作者的倾向看,“这些小伙子”信任同学、尊重残疾人的精神教育价值更大。我觉得这篇课文最值得细读的是“这些小伙子”的想法:
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呢? 这样5个连续问句,学生不容易读好,更重要的是这5个问题提供了孩子们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一事当前,我们要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这种角色的转换,会有利于很多问题的解决,避免不必要的矛盾与冲突。学生学会了这种思维方式,对处理人际关系,在未来社会里立足、生存和发展是很有用的。
从语言习得的角度,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语言现象作为教学内容?我以为有两种语言现象特别值得关注:一种是有规律的语言现象,一种是“陌生化”的语言现象。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规律的语言比比皆是,却需要我们留心去发现。《花钟》的第1自然段如果让学生细细品味,可以学到汉语表达方式的许多规律: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花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这一段除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移情的观察角度、多样化的表达方法,仅就“时间”的写法来说,就有几点值得学生注意:一是按时间顺序写,这才便于读者想象成“花钟”的开放;二是用上了“左右”,使表达更加准确,而且有的加上“左右”,有的不加“左右”,避免了累赘重复;三是表示时间的词语在句子中的位置有变化。这第三点看似平常,但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却很有价值,因为它体现了汉语中时间状语位置的一般规律——或在句首,或在句中。“陌生化”的语言是指我们平时比较少见的表达方法,它们较多地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如《慈母情深》中有一个语段: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延伸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这个语段的写法跟我们平时习惯的表达方法不同,既有排比,又有倒装,好像电影的一段慢动作,表现了“我”感受到的母亲劳动条件的恶劣、工作的劳累,生活重压下母亲的疲惫、迟钝、衰老„„如果细细品味,学生可以学到怎样用特殊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
不论是规律性的语言还是“陌生化”的语言,对学生的语言发展都有较高的价值,我们在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时不要错过。
三、真实教学,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
语文课堂教学实际上存在着两种状态:一种是以教师自己的设计为主,让学生跟在教师后面走;另一种是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制订三维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好几种预设,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实际随时调整,达成教学目标。语文教学走向生本,就是让教学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充分展开,从错误走向正确,从朦胧走向清晰,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
我们要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教学,让课堂呈现真实的状态。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我们要问一问,学习这个文本,学生的原有基础是什么,哪些是学生已经知道的,不需要我们再讲、再问;在这个学段学习这个文本,课标的要求有哪些,学生的需求是什么,有什么困难,哪些地方容易发生错误,哪些地方容易忽略,我们怎样帮助他们。比如在阅读教学中,初读课文后充分让学生谈感受,学生已经知道的、已有共识的就无需再纠缠。学生学习的潜力是很大的,千万不要把学生当“零起点”。再如,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并把质疑贯穿始终,教学开始可以质疑,中间可以质疑,学完了还可以质疑。要鼓励学生提出“真问题”,千万不要“为老师而发问”——揣摩老师希望我们提什么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梳理问题,分清主次,努力在课堂上解决重要的问题。
我国的小学阅读教学,长期以来形成一种教学模式,大致是“初读——精读——总结”,基本上没有跳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苏联“《红领巾》教学法”的框架。这种模式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较多考虑的是一般的阅读过程,较少考虑儿童的阅读心理和文本的个性,长期使用这种模式会让学生对阅读教学望而生厌。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突破这种模式,构建以学生自主探究的阅读模式?这种模式当然不止一种。比如:
1.这篇课文我自己读懂了什么?
2.我还有什么问题不懂,需要跟大家讨论?(筛选出几个问题集中研读)3.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学些什么?(这一步更多地需要老师帮助)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教师的任务是“让学”——“他得学会让他们学”。教师把课堂的舞台让给学生,课堂就成为学生发展的广阔天地。课堂上既要有时间让学生交流分享,更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细细地读书,静静地思考。要减少那种低效的提问和讨论。教师“该装傻时就装傻”,教师“示弱”,是为了让学生“逞强”。像上面说的《花钟》第1自然段有许多有价值的语言现象,怎么教呢?一种是由教师提问和讲解,一个劲儿地“灌”给学生;另一种则是让学生慢慢读,细细想,自己去“发现”这段话的“好处”,然后交流,教师帮助他们总结,并试着用这种写法写一两种花。我觉得后一种更符合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最好采用“先试后导”、“先学后教”的方法,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尝试——探究——运用”的过程。
一个真实的课堂,要重视学生的错误,并把错误看作重要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从错误走向正确。五年级《人物描写一组》中有一则《临死前的严监生》。老师都知道严监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典型的守财奴、吝啬鬼的形象,但让今天的小学生阅读,不少学生会认为严监生是个“节约”的人。有的老师为了防止学生出错,一开始就告诉学生严监生是个吝啬的人,然后让学生说说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这样做得出结果是快了,学生自己并没有经历一个充分的认识过程。有一位老师先让孩子畅谈对严监生的看法,多数同学认为他很节约,也有个别同学认为他很小气。究竟是节约还是小气?这位老师让学生再读课本上的导语,了解《儒林外史》是一部讽刺小说,注意“在小说里,严监生是个很有钱的人”这句话;然后让学生细读课文,想想一般人临死前会挂念什么,严监生却挂念什么;同时老师说明灯草在当时是不值钱的东西。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慢慢领悟到作者是借一茎灯草讽刺严监生的吝啬。末了,教师有引导学生把“节约”跟“吝啬”两个近义词作了比较。这位老师正是利用了错误这个资源,引导学生认识讽刺手法、掌握阅读方法、领悟词义差别,实现了一举多得。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心中有教案,眼中有学生”,而不是不管学生的感受,一味按自己既定的设计教学实施。如果一个阶段的目标已经基本达成,见好就收;如果学生还有弄不明白的地方,需要改变方法,努力达成目标。这是一个好教师应有的“课感”。真实教学是基于学生学习起点的教学,并不排斥教师的适度点拨和引导。促进学生发展的点拨和引导恰恰是教师教学智慧之所在。
四、顺势而导,用宽容的态度评价学生
日本现代教育家小原国芳认为:“儿童是哲学家。„„他们是真理的热爱者,疑问丛生,一个接一个,就像连珠炮。其中有异常宝贵的东西在闪耀,有无数神秘的萌芽。然而这些却被麻痹的、平庸的、愚蠢的大人即教师所践踏、压抑。”教师要尊重儿童,平等地看待他们,努力去理解他们,用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这种现代教师应有的对待学生的态度,在评价中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语文教学的前辈斯霞老师曾经举过几个小学低年级学生习作的例子:
(1)昨天,有个法国阿姨,到我们学校里来参观,法国阿姨是女的,我们请她坐小汽车。
(2)向日葵一天一天的长大了,有的比老师还高,有的比同学还高。
(3)„„有一天,我下课的时候,到厕所里去小便,看见一个小朋友小便在外面了,我就对他说:“以后不要小便在外面。”
斯霞老师认为,这几个句子都有可以修改的地方,但是如果从学生角度看,孩子们的想法自有他们的道理,就可以尽量给予保留。(1)句中“法国阿姨是女的”斯霞老师本打算删去,但想到这是一年级的孩子写的,是他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阿姨是女的”的结论,也不容易,到了二年级,他就知道不需要说了,所以让它留着。(2)句是从孩子的眼里看去,向日葵有的长得高有的长得矮,跟老师、同学的高矮相仿,这是儿童特有的视角,需要保留。(3)句中“小便在外面”用语不规范,但意思大家看了都明白,也可以不改。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这就是前辈名师给我们的启迪。
对孩子的反馈评价要坚持热情鼓励,耐心辅导,哪怕是看似荒唐的问题,教师也要理解孩子,保护他们发问的积极性。教《三个儿子》时,有学生提出问题:“一桶水很重,连妈妈都拎不动,一个孩子怎么拎得动?”咋一看,这个学生提出的问题跟课文没有多大关系,有的老师可能会觉得学生无事生非,火冒三丈。一位老师是这样处理的:“你说得对,一桶水妈妈拎不动,孩子也拎不动。(认同孩子的说法,绝没有居高临下的态度)这个孩子拎着水,也许只能走几步,就停下来歇息了。(沿着学生的思路,设想一种可能性)但是,他为什么还要帮妈妈去提呢?”(话音一转,顺势而导)学生说他哪怕只能走几步,也可以让妈妈少累几步。(巧妙地把一个看似“打横炮”的问题回归到课文的主旨上来)这样的处理,既需要教师有尊重儿童的理念,又要有教学的机智,这种机智需要在实践中磨练。提倡鼓励性评价不是无原则的溺爱或放任自流。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既要热情鼓励,耐心辅导,又要坚持标准,积极引导。在反馈评价上,肯定正确、激励自信,暴露错误、引发深思,揭示矛盾、引起争议,鼓励求异、寻求最佳,延时评价、形成悬念等,都是好的做法。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形成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合作探讨相互砥砺的学习氛围。
新课程下的阅读教学提倡感悟,但不是一味让学生去感悟老师感悟到的东西,而是在学生感悟到的基础上教师适当地点拨和提高;新课程的作文教学也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我们教师要善于“顺势而导”,而不能“拔苗助长”。一个好的小学语文老师一定是不急不躁,循循善诱,慢慢地引领不懂事的孩子步入祖国语言文字的殿堂,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快乐,健康成长。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现实是费时不少、负担不轻、效率不高。语文教学走向生本,也许不能完全改变这种状况,但至少是向着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跨出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