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倍数关系

时间:2019-05-12 22:31: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数学教案:倍数关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教案:倍数关系》。

第一篇:小学数学教案:倍数关系

教学内容:倍数关系(教材第76页例

2、例3)目标要点:

1、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分析能力。教学重难点:

“倍”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具操作,通过摆小棒,由几个几过渡到倍,使新旧知识紧密连接起来;再通过摆圆片和小花朵,使学生体会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

教、学具准备:小棒、小花和小圆片。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背2~7的乘法口诀。

2、看图说出是几个几,再说出乘法算式。

(1)☆☆

☆☆

☆☆

☆☆

☆☆(2)●●●●

●●●●

●●●●

(3)△△△

△△△

△△△

△△△

△△△(4)★★★★★★

★★★★★★

★★★★★★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四人小组摆小棒:用4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学生1摆1个,学生2摆2 个,学生3摆3个,学生4摆4个。

(2)一个正方形用4根小棒摆成,可以说是1个4根,那么你们摆的可以说是几个几?(2个4根、3个4根、4个4根)学生齐读。

(3)几个几根还有另外的说法:2个4根可以说4的2倍、3个4根可以说4的3倍、4个4根可以说4的4倍。

(1)学生对着摆的小棒,练习用“倍”来说。(2)反馈练习:请用“倍”来说。

5个6 6个7 4个5 3个8 9个2 师生共同小结方法。

2、教学例3:

(1)教师在黑板上摆出两个小圆片(第一行),出示文字: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想一想:第二行该摆几个?你是怎么想的?

(2)小组讨论并在自己的桌面上摆出,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3)请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摆,教师集体讲评:第二行摆4个2,列乘法算式:4×2=8或2×4=8。

(4)反馈练习:学生摆小棒。

第一行摆3根,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5倍,第二行摆了多少根?(先摆小棒再写出乘法算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七第1题:引导看图,再填空。

四、学习小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练习:自己写出几个几,然后用“倍数关系”来说。

第5课时

教学内容:倍数关系的应用题。目标要点:

1、使学生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并能解答有关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是学生对“倍”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重点在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教具准备:例4挂图、人仔剪纸。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看图说说谁是谁的几倍:(1)■■

▲▲

▲▲

▲▲

▲▲(2)○○○○

☆☆☆☆

☆☆☆☆

☆☆☆☆

2、把几个几说成“倍数的关系”: 5个7 3个6 2个4 5个6 8个2

3、把“倍数的关系” 说成几个几:

7的5倍 4的2倍 6的3倍 2的5倍

4、口答:(1)7的6倍是多少?(2)5的4倍是多少?

二、新知探究:

1、教学例4:

(1)出示例4挂图。小朋友们在做什么?从图中你还知道什么?(扫地的有7人,擦桌椅的是扫地的2倍)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擦桌椅的有多少人?)

(2)分析:在黑板上贴出扫地的7个人仔剪纸,擦桌椅的是扫地的2倍,也就是2个7。(贴出2个7个小人仔)

(2)学生写出乘法算式并读一读。

(3)反馈练习:77页的做一做:学生看图说图意,再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七第6题:看图列乘法算式。

2、独立完成第2、3题,集体讲评。

四、学习小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倍数关系的应用题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第6课时

教学内容:倍数关系的巩固练习。目标要点:

1、通过巩固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倍数关系应用题的解题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能力。教具准备:数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齐背2~7的乘法口诀。

2、口算,并说说用的是哪句口诀。

5×7 2×7 7×7 3×6 5×6 4×6

3、列乘法算式: ☆有

☆☆☆☆☆☆

是☆的4倍,★有多少颗? ■有

■■■ ▲ 是■的7倍,▲有多少个?

4、老师说“几个几”,学生说“几的几倍”。

5个3是多少? 7个2是多少? 5个6是多少?

二、综合练习:

1、列式计算:

7的6倍是多少? 5的4倍是多少? 3的7倍是多少?

2、乘加乘减练习:练习十七第9题。

3、应用题练习:练习十七第7、8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三、总结。

四、课后实践:找找生活中有倍数关系的数学问题,并解决。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案《因数与倍数》

课题:因数和倍数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教学难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各列一道乘法算式。

2、师:看你能不能读懂下面的算式? 出示:因为2×6=12 所以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 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3、师: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道算式?(指名生说一说)

师:你有没有明白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了?

那你还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

4、你能不能写一个算式来考考同桌?学生写算式。师:谁来出一个算式考考全班同学?

5、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因数和倍数。(出示课题:因数

倍数)

齐读p12的注意。

二、新授:

(一)找因数:

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 从12的因数可以看得出,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那我们一起找找看18的因数有哪些?

学生尝试完成:汇报

(18的因数有: 1,2,3,6,9,18)

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18÷4=…;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1×18=18,2×9=18…)

师: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那些? 汇报36的因数有: 1,2,3,4,6,9,12,18,36 师:你是怎么找的?

举错例(1,2,3,4,6,6,9,12,18,36)

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

仔细看看,3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 看来,任何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一定是(),而最大的一定是()。

3、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18、5、42……)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在自练本上写一写,然后汇报。

4、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以外,还可以用集合表示:如

18的因数

小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

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直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

(二)找倍数:

1、我们一起找到了18的因数,那2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 汇报:2、4、6、8、10、16、…… 师:为什么找不完? 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倍数的?

(生:只要用2去乘

1、乘

2、乘

3、乘

4、…)那么2的倍数最小是几?最大的你能找到吗?

2、让学生完成做一做1、2小题:找3和5的倍数。汇报

3的倍数有:3,6,9,12

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应该怎么改呢? 改写成:3的倍数有:3,6,9,12,……

你是怎么找的?(用3分别乘以1,2,3,……倍)

5的倍数有:5,10,15,20,……

师: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情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还可以用集合来表示

2的倍数

3的倍数

5的倍数

师: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那么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怎么样的呢?(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三、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四、独立作业: 完成练习二1~4题 教学反思:

第三篇:倍数关系应用题

倍数关系应用题

解决倍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对应关系,实际数量的和对应的是倍数的和(差对应差),先求出一倍量,再求其它。若二者不对应,就先求对应量。

1、长方形周长24米,长是宽的2倍,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两辆汽车同时同地同向相驶,3小时后相距120千米,如果快车是慢车速度3倍,两车速度分别是多少千米?

例1:叔叔与小明今年的年龄和是40岁,叔叔的年龄比小明的2倍还多4岁,二人今年各多少岁?

兄妹二人的年龄相差6岁,且哥哥的年龄比妹妹的2倍还少2岁,兄妹二人各多少岁?

例2:两数相除,商是24,被除数、除数、商的和是924,求除数。

两数相除,商7余45,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和是529,求除数。

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120,而差是减数的3倍,求差

例3:两堆货,大堆是小堆的2倍;若大堆给小

堆60千克,则相等。各有多少货?

两堆货,大堆是小堆的2倍;若大堆运走40千克,小堆运来10千克,则二堆相等,原有多少货?

例4:三人出同样的钱买同样的水果,结果甲丙都比乙多买6千克。结果甲丙各付给乙16元,每千克水果多少钱?

三人出同样的钱买同样的货物,由于甲改变了主意一件货物也没买,这样乙丙就各买了30件,并在回家后各付给甲45元,该货物的单价是多少元?

三人各出6元买本,乙丙要的同样多,都比甲多12本,因此二人需要各付给甲1.6元,三人一共买了多少本?例5:甲乙丙三人共有810元钱,已知甲的钱数是丙的3倍,乙的钱数是丙的2倍,三人各有多少元?

甲乙丙三数之和是103,甲比乙的2倍多4,丙比乙的3倍少3,三个数各是多少?

大中小三筐苹果共120个,中筐是小筐的3倍,大筐是中筐的2倍,三筐各有多少个?

例6: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和是162,甲数加上2,乙数减去2,丙数乘以2,丁数除以2,则四个数相等。四个数各是多少?

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和是58,甲加上1,乙减去2,丙乘以3,丁除以4,则四个数相等,求四个数各是多少?

例7:一个人去商店买了两件商品,他把一件商品标价个位上的0忽略了,要付给商店162元,收款员让他付270元。两种商品的价格是多少元?

财务室会计结算时,发现帐面上多出32.13元,后来发现把一笔钱的小数点点错了一位,原来这笔钱是多少元?

例8:一个袋中装有黑球和白球若干个,每次取出2个黑球和5个白球,当黑球取完时白球还有11个,又知白球是黑球的3倍,原有黑、白球各多少个?

某小队队员拿一筐苹果和桔子到敬老院慰问,每次从篮子里取出3个桔子和8个苹果送给老人,最后剩下15个苹果,桔子正好分完,这时他们想起原来苹果数正好是桔子的3倍,原有桔子和苹果各多少个?

有足球和篮球若干个,足球个数是篮球的4倍,每次拿出2个篮球和6个足球,最后正好剩下12个足球,原来有足球和篮球各多少个?

例:有大小两篮苹果,如果从大盘拿出4个放到小盘里,两盘苹果数同样多,如果从小盘中拿出3个放入大盘里,大盘的苹果是小盘的8倍,两盘原来各有苹果多少个?

有甲乙两桶油,若从甲桶倒入乙桶15千克,则两桶油重量相等,若从乙桶倒入甲桶油48千克,倍数问题

一、倍数问题的特点:

一般是指已知大小两个数(或几个数)的和或差与它们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的应用题。解题关键是:选定1倍数(或1份数)及求出1则甲桶油是乙桶油的4倍,甲桶油原有多少千克?

有两筐苹果,如果从第一筐拿出9个放入第二筐,两筐苹果数量相同,如果从第二筐拿出15个放到第一筐,则第一筐是第二筐的2倍,每筐原有苹果多少个?

哥哥与弟弟每人都有一些铅笔,如果哥哥给弟弟一支,两人就一样多,如果弟弟给哥哥一支,哥哥的铅笔就是弟弟的5倍,哥哥和弟弟原来各有几支铅笔?

倍数是多少。为了弄清题意可根据已知条件作出线段图帮助分析,从中找到解题的途径。

二、例题精析:

例1:三种水果共132个,已知苹果的个数比梨的3倍少6个,梨的个数比橘子的3倍多2 个,三种水果各有多少个?

例2:小明身上的钱是小强的4倍,小明用去60元,小强用去16元,小明剩下的钱是小强剩下的5倍。原来小明和小强各有多少钱?

例3:一位粗心的会计把一笔整数的钱数(以元为单位)在账本上记成有两位小数的数了,一天查账少了3787.74元。这笔钱应该是多少钱?

例4:学校饭堂买回大米和面粉共1000千克,面粉用去200千克,大米用去50千克,剩下的大米比剩下的面粉的2倍多30千克。饭堂买回大米和面粉各多少千克?

例5:“六一”节,幼儿园买回红、黄、蓝三种气球共400个,红气球的个数是黄气球的4倍少10个,蓝气球比黄气球多50个。三种气球各有多少个?

例6:五(1)班图书角藏书有科技书和文艺书,科技书的本数是文艺书的2倍,借出科技书24本后,文艺书是剩下科技书的2倍,图书角有文艺书多少本?

例7:有甲、两个蓄水池,甲池蓄水量是乙池的4倍。如果从甲池每小时放水6吨,乙池每小时放水4吨,几小时后当乙水池放干时,甲池还有水30吨。两水池原来各蓄水多少吨?

例8:甲书架原有书38本,乙书架原有书90本。甲书架每次放上3本,乙书架每次放上11本,放了多少次后乙书架的书是甲书架的3倍?

例9::一个大厅里共有100盏灯,每2盏灯与一个拉线开关相连(同时亮或同时熄)。现在,所有开关按序号1~~50安装在同一个控制箱内,所有的灯都处于“熄”的状态。小明先将序号

为3的倍数的开关拉一遍,接着小李又将序号为5的倍数的开关拉一遍。这时大厅里共有多少盏灯亮着?

三、精准预测:

1、有两层书架,共有书173本,从第一层拿走38本后,第二层的书是第一层的2倍还多6本,问第二层有多少本书?

2、两个数的和是161.7,把较大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就和较小数相等,这两个数各是多少?

3、两根同样长的铁丝,第一根用去6.5米,第二根用去0.9米,剩下的铁丝第二根的长是第一根的3倍。两根铁丝原来有多长/

4、小云原有的邮票张数是小玲的3倍,后来两人又都买了25张,小云的邮票张数就是小玲的2倍。她们原有邮票各多少张?

5、哥哥要做384道口算题,弟弟要做180道口算题。每分钟哥哥能做18道题,弟弟能做15道题,几分钟后哥哥剩下的题数是弟弟剩下的4倍?

6、今年小华和爸爸、妈妈的年龄分别是6岁、10、某工人二月份比一月份多生产420个零件,三月份比二月份多生产290个,三月份生产的零件比一月份的3倍还多10个。求三个月各生产多少个零件?

35岁、31岁。几年后爸爸、妈妈的年龄和是小华的5倍?

7、幼儿园买回若干个梨和苹果,苹果的个数是梨的3倍。发给每位小朋友2个梨和5个苹果,最后剩下2个梨和20 个苹果。幼儿园买回梨和苹果各多少个?有多少位小朋友?

8、有甲、乙两个粮仓,甲仓存粮是乙仓的3倍。如果每天从甲仓运出40吨粮食。从乙仓运出30吨粮食,当乙仓的粮食全部运空时,甲仓还存粮450吨。甲乙两仓原存粮各多少吨?

9、有两袋米,若从第一袋取出8千克放入第二袋,两袋重量相等,若从第二袋取出10千克放入第一袋,则第一袋重量是第二袋的2倍。原来每袋米各有多少千克?

11、有两堆煤,第一堆比第二堆多50吨,两堆煤各用去75吨后,剩下的第一堆煤是第二堆煤的3倍。求两堆煤原来各有多少吨?

第四篇:数学教案(因数与倍数)

2、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内容2、5的倍数的特征。(课本第17—18页及课本第20页练习三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过程,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并会正规和判断一个精心策划是否是2、5 倍数。

2、理解奇数、偶数的意义,为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能力,提高思维的水平。教学重、难点

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

教具准备

自制复习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叫因数?什么叫倍数?

2、下面各组数,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1)12和6(2)28和7(3)13和13、提问。

① 说出 20 的全部因数。

② 说出 5 个 8 的倍数。

③ 26 的最小因数是几?最大因数是几?最小的倍数是几?

二、探求新知

(一)2 的倍数的特征。

1、出示(练习2)右边集合圈里的数与左边圈里的数是什么

关系?

板书:

2=1×24=2×26=3×28=4×2 10=5×2······

请观察它们的个位数有什么特点?

(个位上是 0,2,4,6,8。)

请再举出几个2的倍数,看看符不符合这个特点?

学生随口举例。

谁能说一说是2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学生口答后老师板书:个位上是 0,2,4,6,8的数,都是2的倍

数。

2、口答练习:请把下面的数按要求填在圈内(是2的倍数,不是的倍数)

8,13,34,11,140,200,203,246,228,301,401,826,740,1000,64。

学生口答完后,老师介绍:奇数和偶数的定义

板书:上面两个集合圈上补写出 “ 偶数 ”,“ 奇数 ”。提问:上面两个集合圈里该不该打省略号?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老师说明:

在本题所列的有限个数里,奇数、偶数都是有限的,但是自然数是无

限的,奇数、偶数也是无限的,所以集合圈里要写上省略号。

提问:奇数、偶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吗?习惯上称它们为什

么数?(单数、双数。)

3、练习:(先分小组小说,再全班统一回答。)

① 说出5个2的倍数。(要求:两位数。)

② 说出3个不是2的倍数的三位数。

③ 说出 15 ~ 35 以内的偶数。

④ 50以内的偶数有多少个?奇数有多少个?

(二)5 的倍数的特征。

1、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两个集合圈,然后提出要求:你们能不能

用与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的相同方法,找出 5 的倍数的特征?

学生自己动手填数、观察、讨论。老师巡视过程中选一位同学板书

填空。

①说一说5的倍数的特征?

②请举几个多位数验证。

③再说一说什么样的数是5的倍数。

板书: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

2、练习:

①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出50以内5的倍数。

② 下面哪些数是5的倍数?

40,35,41,90,45,53,709,75,815,922,786,8790。③从下面的数中挑出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这些数有

什么特点?

102,205,240,180,275,320,594,780,666,5400,7825,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个位数字是 0。

④ 教师随口说出数,请立即说出这个数是2的倍数还是5的倍数,或者同时是2和5的倍数,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三、巩固新知

1、完成课本第20页练习3第1—3题

2、在1~100的自然数中,2的倍数有()个,5的倍数数有()

个。、个位是()的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2、5倍数的特征,谁愿意来说说2的倍数特征是什么?5的倍数特征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五篇: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2和5的倍数 》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 2和5的倍数 》

【课题】2和5的倍数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团体操表演》48页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了解2、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0以内的2、5的倍数;理解奇数、偶数的含义。

2、能正确迅速地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的倍数。

3、在经历探究2、5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中,培养操作、观察、归纳和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学重点】

2和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准备】百数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上一周我校刚刚举行完广播操比赛,同学们以整齐的队列、规范的动作展现了少年儿童的风采。为了弘扬阳光体育运动,光明小学的同学们也举行了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活动。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情境图:

师:光明小学的阳光体育活动都有哪些形式? 生:圆圈舞 交谊舞 叠罗汉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交谊舞每2人一组,有6组,一共多少人?2×6=12(人)

圆圈舞每5人一组,有3组,一共多少人?5×3=15(人)

叠罗汉每3人一组,有5组,一共多少人?3×5=15(人)

二、探究新知

1、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

师:如果我们也派学生参加交谊舞表演,可以选派几人参加? 生:4人 6人 20人 34人…… 生:只要人数是2的倍数就行。

师:每组2人,我们选派的人数只要是2的倍数就可以。

那么这些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 生猜测:是双数,是……

师: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2的倍数的特征。课件出示要求:

探索方法一:列举法 在练习本上按顺序写出2的倍数,观察这些数有什么特征?

探索方法二:在百数表中把2的倍数用红彩笔圈出来,再观察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小组内交流你的发现。生小组探究交流。

汇报:列举法 2 4 6 8 10

…… 发现:个位上是2、4、6、8、0 百数表:

发现:个位上是2、4、6、8、0 师小结: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 生举例验证(两位数、三位数、四位数……)。

师:通过我们刚才的验证发现,无论是几位数只要个位上是2、4、6、8、0的数都是2的倍数。因此2的倍数有多少个?(无数个)

师:这些是2的倍数的数我们叫做偶数,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双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奇数,也就是我们说的单数。生举单数的例子。

借助百数表,观察奇数有什么特征?(个位上是1、3、5、7、9)

师:0是奇数还是偶数?(0÷2﹦0,0是偶数)师:这样我们就把自然数分为奇数和偶数。

练习:51页自主练习第2题,汇报后说一说怎么判断的。

2、探究5的倍数的特征

师:如果我们选派同学参加圆圈舞表演,可以选派几人参加? 生:5人、10人……5的倍数 师: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生利用探究2的倍数的方法探究5的倍数的特征。交流汇报:5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上是0或5 生举例验证。

练习:判断下列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

1245 4560 987 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5的倍数的特征)3、2和5的倍数的共同点

师:我们通过探究发现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仔细观察,2和5的倍数的特征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是看个位上的数来判断 生:个位上的数都有0 师出示:90是不是2的倍数?(是)是不是5的倍数?(是)也就说个位上是0的数即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师:在百数表中,你有没有发现?

生:个位上是0的数用红彩笔圈出来是2的倍数,在找5的倍数时又用绿彩笔圈了一次。

4、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三、自主练习1、50页自主练习第一题

2、在1—20的自然数中,找出符合下面要求的数。(1)奇数:(2)偶数:(3)5的倍数: 3、52页自主练习第8题(稍有改动)

练习时,先由学生独立思考,汇报时引导学生抓住特征排列。教师提前做出6、0、9、5的数字卡片,奇数个位上是9时,可组成69、59,是5时可组成65、95,发现规律后再找符合要求的数。

4、火眼金睛辨对错。

(1)偶数都是2的倍数。()(2)自然数除了偶数就是奇数。()(3)两个奇数的和不一定是偶数。()学生独立判断,并说出理由。

第(3)可以采用举例的方法推导结论:

奇数+奇数﹦偶数(1+3﹦4,3+5﹦8,5+7﹦12„„)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偶数-奇数﹦奇数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我们只有牢固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才能灵活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首先由学生的广播操表演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信息窗,思考“交谊舞表演、圆圈舞表演可以选派几人参加”,明确这些数是2的倍数、5的倍数,然后利用列举法和百数表探索2、5倍数的特征。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加上多种形式的巩固,学生掌握了2、5倍数的特征,并能灵活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在教学设计中我觉得有两点效果较好:

(1)在2、5的倍数的探究过程中,我组织学生充分利用百数表,圈出2的倍数和5的倍数,使2的倍数和5的倍数的特征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

(2)在自主练习第8题中,我借助数字卡片,帮助学生

找到规律,然后组成符合要求的数,而且不多不漏。学生掌握得较好,同时也掌握了一种数学方法。

当然,教学中也存在很多不足,需要加以改正:(1)在列举法中,学生按顺序列举了2的倍数,2,4,6,8,10,12,14„„因布局较乱,不易于观察出2的倍数的特征,应提醒学生分组写: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

这样易于观察得出2的倍数的特征。

(2)在巩固练习2中,学生找到了1—20自然数中的奇数和偶数。教师应顺势引导学生观察在自然数1-20中除了奇数,就是偶数。可以采用从1数到20的方法检查奇数和偶数是否填全了。

通过教学,我觉得作为教师首先准确把握教材知识,同时提高教学机智,这样才会有高效的课堂。这也是我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

下载小学数学教案:倍数关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数学教案:倍数关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年级数学教案3.2.2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2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总结、归纳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的过程。2、了解路程、速度、时间的意义,知道三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能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合集(汇编)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合集7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

    【必备】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大全

    【必备】小学数学教案模板七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合集[大全]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合集八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大全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范文8篇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8篇,欢迎阅......

    【必备】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合集)

    【必备】小学数学教案模板7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

    【热门】小学数学教案汇总[精选合集]

    【热门】小学数学教案汇总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7篇,仅供参考......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范文大全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模板汇编9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