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萤火虫》

时间:2019-05-12 22:07: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萤火虫》》,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萤火虫》》。

第一篇: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萤火虫》

《萤火虫》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曲《萤火虫》进一步挖掘本课内涵让学生感悟萤火虫燃烧自己,照亮世界的奉献精神, 在共鸣中潜移默化,在情境中得到陶冶,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2、能自然、有感情的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教学重难点: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之感悟、体验萤火虫的燃烧自己,照亮世界的奉献精神, 在共鸣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人格升华,是本课的重点。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猜谜语:

师:夏夜里,谁提来,一盏一盏小灯笼;小灯笼,像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不是灯也不是星,是什么呢?

2、播放多媒体星空背景,请学生说说夜空中还有哪些光源照明?

3、播放科普视频

发出闪闪亮光的萤火虫总能为美丽的夏夜增添无数的诗情画意,但是同学们可否想过萤火虫是如何发出光亮的?

4、揭示课题

三、听赏教学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师:这是一首优美抒情的三拍子歌曲,把萤火虫晶莹可爱轻盈飞舞的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

2、播放MTV动画歌曲《萤火虫》,请学生带着问题欣赏: 歌曲中把主人翁比喻成什么?

3、学生有感情朗读歌词

4、配合动画片《宝莲灯》中的萤火虫飞舞唯美的画面,欣赏伊能静演唱的《萤火虫》,用来辅助孩子们从中获得不同音乐风格美的领悟。

四、拓展与小结

师:萤火虫,燃烧小小的生命在夜晚,短暂的生命努力的发光,正是它的奉献,才让黑暗的世界充满希望。让我们想想在我们身边有谁与萤火虫一样奉献着自己的爱呢?

五、下课

第二篇:《萤火虫》音乐教案

《萤火虫》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学唱歌曲《萤火虫》,感受歌曲的意境,体会歌曲揭示的无论能力大小,只要勇于奉献,世界将更美好的真谛。

能力目标:在猜猜、唱唱、听听、演演、游戏等音乐实践活动中,感知及表现萤火虫轻盈可爱的音乐形象和歌曲所表达的优美宁静的意境。

知识目标:用亲切、自然、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学会歌曲中连、断音的演唱

教学重难点

1、唱准歌曲《萤火虫》中的弱起、大跳,基本把握歌曲的风格。

2、通过音乐游戏和舞蹈,训练学生敏锐的听觉。积累一定风格的音乐作品,培养合作的意识。

学前分析

歌曲《萤火虫》是由台湾歌手伊能静作词而成的通俗歌曲,前半部分旋律平稳,后半部分采用弱起、大跳,音乐的特点完全取决于歌词的节奏。因此,教学中采用从朗读歌词入手感受旋律节奏,采用前后对比的方法感受句子的变化,从词义中理解旋律终止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闪烁的小星》)

师:让我们一起随小星星开始今天的音乐之旅吧,一起为星星唱唱歌吧,当音乐停时摆出你们最漂亮的星星的造型

说明:营造优美和谐的教学氛围,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音乐情绪的感悟与体验。

二、导入新课

(一)猜谜语引出课题

1、师朗诵歌曲《萤火虫》的歌词,学生听一听,猜一猜谜语:夏夜里,谁提来,一盏一盏小灯笼;小灯笼,象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那不是灯也不是星,那是什么呢?

2、说说萤火虫

师:了解萤火虫吗,能说一说它吗?

(二)编唱儿歌

师:你们喜欢萤火虫吗?让我们把对萤火虫的喜爱编成节奏儿歌来念一念、唱一唱吧

那是 __ __ 的萤火虫,飞到西来飞到东

1、按节奏即兴编儿歌前半句:“那是 __ __ 的萤火虫”

2、老师喜爱的萤火虫是怎样的,你们帮我念一念:“那是小小的萤火虫”(即歌词内容)

3、学唱前半句

4、小小的萤火虫在做什么呢?学唱后半句

5、完整唱并作处理:连音与跳音的对比

三、学习歌曲 1.初听歌曲

感受是几拍子?三拍子的韵律特点„„ 2.熟悉歌词

(1)师范唱歌曲

(2)听师朗读歌词

(3)学生读词+配上动作

3、学唱歌词

(1)看着歌词跟师唱一唱

(2)处理歌曲:萤火虫像小灯笼,唱的时候声音位置挂的高一点

(3)出示图形谱,记忆歌词

(4)跟着伴奏音乐演唱

(5)学生分两组赛一赛

(6)完整表演唱

(7)加入装饰音和力度变化再唱一唱。(8)分角色演唱:女独-齐;男独-齐

(四)综合表演

顺序:1:全体歌唱 2:舞蹈+乐器+lu哼唱 3:全体表演唱+乐器

四、小结

第三篇: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萤火虫》教案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萤火虫》教案

一、教材分析

《萤火虫》一课是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月儿弯弯》中的一课,课题类型属于“歌表演”。本课是让学生在富有童趣的音乐活动中获得相关的音乐知识,发展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并在歌曲演唱中初步感受和了解音的高低和唱名。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基本已经养成了良好的课堂常规习惯,思维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和发展。此时他们对音乐的学习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感性的体验和随性的发挥,更应在循序渐进地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

三、设计理念

本课活动设计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以及在音乐活动中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使他们在歌唱活动中,更好地体会、表现、旋律的起伏和音的高低。在创编活动中,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

本课的设计思路:我以“奇妙的旅行”为线索,将“小萤火虫”贯穿本课教学活动的始终,为孩子们营造出富有童趣、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带着一颗童趣的心,愉快地感受、体验、学习本课的教学内容,完成教学目标。

本课的设计环节:我根据本课所制定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了从“学习歌曲——学习唱名——动作创编——节奏训练——综合展现”等一系列的教学过程。

四、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自然、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基本模唱出歌曲的唱名乐谱

2.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创编舞蹈动作、用简单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学生能用愉悦的心情,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集体表演活动中。通过学习本课懂得要从身边事做起,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五、教学重点

1.感受3/4拍的节奏韵律,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萤火虫》。2.能积极发挥想象,创编舞蹈动作并乐于参与集体表演。3.能用简单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六、教学难点

1.认识《萤火虫》的唱名歌谱。2.为歌曲伴奏时打击乐器间的相互配合。

七、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各种打击乐器。

八、教学过程

课前音乐

播放童声合唱《萤火虫》伴奏。

【环节设计意图:让美妙的音乐把学生带入音乐的殿堂】

(一)导入 情境创设,猜谜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我们要进行一次奇妙的旅行,为我们做导游的是一位神秘的小客人,想知道它是谁吗?要请你猜一猜。(师说谜语)

师:谁猜出来了? 生:萤火虫。

师:猜对了。大家看,就是“萤火虫”。(出示课题,并板书课题名)

【环节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萤火虫的图片和老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萤火虫的相关知识,丰富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歌唱乐园

师:现在大家对自然界中的萤火虫已经有所了解了吧!下面让我们跟随小萤火虫一起,去游览“萤火虫王国”的“歌唱乐园”。(课件图片)

师:大家听,萤火虫们唱着歌在欢迎我们。(课件:音频)1.初听歌曲,谈感受

师:同学们,你觉得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学生发言谈感受。)

2.复听歌曲,感受歌曲速度、节奏

师:让我们再来听一次,请同学们仔细感受歌曲的速度、节奏。(课件音频)

师: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你觉得是几拍的曲子? 生:歌曲是中速,四三拍。3.感受并表现四三拍节奏

师:谁知道四三拍的强弱规律什么?你能用动作表现这种强弱规律吗?(个别学生回答,并用动作表现节奏,)

师:接下来老师来演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我打拍子。

【环节设计意图:音乐中,聆听是学唱的基础。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反复聆听歌曲,由浅入深的逐步感受、分析、歌曲的速度、情绪、节奏,都是为了学生下一步学唱歌曲做好铺垫。】

4.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喜欢这首歌曲吗?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萤火虫》。(课件:出示歌曲乐谱)

(1)用听唱法老师逐句教唱,学生跟唱。

师:请同学们跟我一句一句的学唱。(教唱过程中,处理歌曲的中的难点。对于难唱乐句老师要做到:及时指出、仔细纠正、反复教唱、巩固加深。)

(2)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琴,将全曲连起来演唱一遍。(3)师:让我们跟音乐完整的演唱一遍。(启发学生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歌曲的抒情、优美的情绪。)

5.学习唱名

师:看大家优美的歌声,引来了许多的萤火虫来和你们交朋友。(课件图片)

(1)用听唱法老师逐句教唱,学生跟唱。

师:请同学们跟我一句一句的学唱。(教唱过程中,处理歌曲的中的难点。对于难唱乐句老师要做到:及时指出、仔细纠正、反复教唱、巩固加深。)

(2)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琴,将全曲连起来演唱一遍。(3)师:让我们跟音乐完整的演唱一遍。(启发学生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歌曲的抒情、优美的情绪。)

5.学习唱名

师:看大家优美的歌声,引来了许多的萤火虫来和你们交朋友。(课件图片)

教师运用唱名旋律图谱让学生学习《萤火虫》的乐谱:(1)老师指谱范唱(2)学生学唱唱名乐谱

(3)学生跟伴奏音乐唱全曲乐谱。

【环节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学生视唱简谱有一定难度,基于这一教学难点,我设计了标有“唱名”的歌谱。利用“唱名歌谱”为辅助教学手段,使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乐谱中音的高低,更准确的表现出旋律的起伏,以实现基本会唱歌谱这一教学目标。】

(三)舞蹈乐园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游览的是萤火虫王国的“舞蹈乐园”,看小萤火虫们在月光下翩翩起舞。(课件图片:萤火虫飞舞flash动画)

1.动作创编(1)启发创编:

师:如果你是一只萤火虫,你会怎样在月光下飞舞呢?(启发学生发挥想象,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萤火虫。)

师:谁能用动作表现萤火虫飞舞的样子?(鼓励学生大胆创编各种飞舞的动作)

(2)展示创编动作:

师:请到前边来展示一下你是如何飞舞的?(个别学生将自己创编的动作展示给大家。)

师:看他的萤火虫是这样飞的,我们也像他一样飞起来吧。(全体模仿。)

2.学习舞蹈

师:同学们刚才想到的动作都很好,下面老师把你们自己设计的动作加以整合,变成一段好看舞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

(1)老师示范一遍。

(2)老师教授分解动作:师分解示范动作,全体学生模仿学习。(3)动作串连:老师带领学生将《萤火虫》整个舞蹈动作完整表演一遍。

(4)跟音乐表演:全体学生跟音乐完整表演舞蹈一遍。【环节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激发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为主。让学生在学会歌曲、感受音乐旋律的基础上,尽情的发挥想象,为歌曲创编基本的舞蹈动作。学生们在老师创设的情境教学中,化身成一只只可爱的萤火虫,边唱边舞,愉快的表演。】

(四)游戏乐园

师:我们告别了“舞蹈乐园”,现在我们来到最有意思的“游戏乐园”。(课件图片:节奏游戏图谱)

1.节奏游戏:

(1)师:“游戏乐园”里你看到什么?生:红花、绿叶、波浪线。

师:让我们来看看游戏规则:“游戏乐园真有趣,请你和我做游戏,红花拍手草拍肩,波浪线呀转一圈。”

(2)师:一起按游戏规则,看图谱做动作。

老师指节奏图谱各图案(上图课件游戏图谱),学生依游戏规则做相应的节奏动作(如:拍手、拍肩等)。

(3)师:全体同学一起把游戏完整的玩一次。(全体看图谱,完整做节奏游戏一次。)

2.分组游戏:

(1)师:这个游戏还可以分组来做(老师分组并交待各组对应的图案)

师:各小组看图谱,让我们把这个节奏游戏分组玩一次。(老师要提醒各小组,相互之间节奏衔接要紧凑,配合要默契)

(2)师:各小组听音乐,来玩一次。(课件:伴奏音频)老师注意提醒学生用心听音乐,并保持节奏平稳。

3.用乐器做游戏:(1)认识乐器:

师:同学们,我们的节奏游戏还可以用乐器来玩。先来认识一下这些打击乐器(老师出示铃鼓、碰铃、沙锤并介绍各乐器名称及演奏方法。)

(2)乐器分组:

师:接下来我们将乐器分给各小组: 一组:用碰铃打出图谱中红花节奏。

二组:用沙锤打出图谱中绿叶节奏。

三组:用铃鼓打出图谱中波浪线节奏。

(3)全体学生边唱歌曲《萤火虫》,边用乐器打出图谱节奏为歌曲伴奏(课件:伴奏音频)

【环节设计意图:用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节奏训练渗透到节奏游戏中去。整个游戏的环节设计由浅入深;游戏的形式也由整体表现到分组合作。让学生在玩玩乐乐中锻炼了相互配合,掌握各种节奏型,最终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也完成了为歌曲伴奏这一教学目标。】

(五)表演乐园 综合表演展示环节:

师:今天我们游览了“萤火虫王国”各个乐园,在每个乐园收获不同的知识,下面我们就到萤火虫最热闹的“表演乐园”里做综合的展示吧。(课件图片)

师:请全体学生起立,歌曲第一遍全体边唱边舞;歌曲第二遍全体边唱边用乐器伴奏。

【环节设计意图:在最后的“表演乐园”环节中,学生们在老师创设的舞台情境设计里,将本课各环节的知识加以串连,让他们以高兴、愉快的心情完成最后的综合表演。这样设计既是对本课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也是对各环节新授知识的整合、巩固、和再次加深。我觉得在这个环节中也会将学生们的情绪带动到最愉悦的表演状态。】

(六)谈话延伸: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游览了“萤火虫王国”,了解了萤火虫,感受了萤火虫为我们带来的快乐。其实自然界中还有许多小昆虫也和我们一起共同生活在地球上,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它们呢?

生:爱护它们,不伤害它们。

师:作为我们人类,又该如何为它们建造“绿色的家园”呢? 生:要从身边事做起,注意环保,不破坏自然环境,爱护花草树木等。

最后总结: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你们都是有爱心,有环保意识的好孩子。让我们一起关爱自然界中的昆虫,珍惜它们的幼小生命,保护好环境,为它们营造绿色的家园,使它们和我们一起,在地球妈妈的怀抱里健康、快乐的生活。最后,让我们唱着《萤火虫》飞出教室,把这份快乐分享给更多的孩子们。(课件图片)

【环节设计意图:本课最后的谈话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爱护昆虫?如何营造绿色家园?目的是让他们从小就树立环保意识,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事做起。这一环节的设计也实现了三维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思想教育目标。】

第四篇: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教学内容:

学唱《快乐的doremi》

识记doremi三个音

教学目标:

演唱歌曲《快乐的doremi》感受和表现歌曲欢快活波的情绪。

认识和演唱唱名doremi。

教学重点难点:

识记doremi三个音。

切分音和跳音的演唱。

教具准备:

卡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师生相互问好、导入

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几位新朋友看看谁能最先和它们成为好朋友。

出示三座小房子doremi ,这可不是普通的房子。你们听听,它们都是有音高的。

师弹奏生模唱。

师:你们知道吗?小音符还有专用的手势来表示呢!我们一起来唱一唱、练一练(柯尔文手势)。

游戏:好朋友

师变换顺序弹奏1---2---3---生边做手势边模唱。

师:我请大家听一首歌,你们听一听歌曲是怎么演唱doremi的?

师播放录音范唱。

二、学习歌曲

1、再听歌曲在0处用手势动作代替(例:拍手或食指放唇边)

2、师范唱生唱doremi.3、歌曲的情绪?你可别小看doremi,在春天里,它们变成了……小鸟的歌怎样的?师生同唱小鸟的歌(师一遍生一遍)

师:再睡梦里,它们又变成……摇篮曲应该怎么唱呢?

师弹奏生演唱。

师:在节日里,它们变成了……。让我们一起来唱快乐的歌曲。

4、师生合作演唱第一遍师领唱生唱doremi和衬词。

第二遍,重点指导切分音和跳音乐句。

第三遍,随伴奏演唱全曲。

三、演唱歌曲

1、分组竞赛演唱。

2、领唱与齐唱。

3、个人表演唱等形式。

四、小结

Doremi带给了我们无尽的欢乐,请你把这首歌曲唱给你最喜欢的朋友,一起分享《快乐的doremi》。

音乐教学设计

《梅花》

————五年级上册

课题:《梅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古诗新唱歌曲《梅花》。

能力与方法:能在旋律中,即兴应变填唱诗词演唱歌曲。

思想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体会梅花的坚毅,顽强的品格。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梅花》。

教学难点:歌曲演唱的处理。

教学关键:质疑,研究,指导。

教具:多媒体课件、琴、音响系统、资料、黑板、粉笔、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课前音乐活动,师生交流。

2、师生旋律问好。

二、探究学习

1、师引导学生观看大屏幕欣赏梅花,想一想对梅花了解多少?(生回答师引导总结)

2、由梅花的品格引入古今的文人写了许多关于梅花的诗词,你知道多少?

3、欣赏梅花诗词,读毛泽东《咏梅》,朗诵王安石《梅》。(看大屏幕)

4、指导学生字正腔圆,用发声位置朗诵王安石的《梅》。

三、激情导入

1、导入歌曲《梅花》,2、了解歌曲《梅花》。

四、立美实践

1、探究学习歌曲。

1)欣赏歌曲注意演唱的速度、力度、情绪、气息。

2)看歌曲旋律,提出问题,师生解决问题。(音乐记号的运用、再欣赏歌曲)

3)欣赏歌曲感受第一段,第二段结束句有什么不同。(旋律线条表示)

4)随琴学唱歌曲。

2、处理歌曲。

1)声音位置,切分节奏准确,高潮情绪。

2)模仿古人读书唱歌。

3)表演唱。

五、审美提高

1、启发学生变化歌词运用诗词填唱旋律。

2、各组采取多种形式汇报演出。(歌、舞、填打击乐、朗诵、领唱、对唱等)

3、组织评价(标准:声音、情绪、队形、创新。综合评价:很好、好、一般、合格、差)

4、各组积分。

六、课后小结。

六年级上册《儿童圆舞曲》

教学目的:

1、学会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2、在音乐的伴奏下,准确把握乐曲的节奏,学会跳一段集体舞。

3、在舞蹈中培养学生协调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学跳圆舞曲的舞步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光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儿童圆舞曲》。

提问: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

2、复听歌曲,熟悉曲调

二、学唱歌曲

1、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聆听。

2、教师弹奏旋律,学生在心理默唱。

3、视唱简单的旋律,小组接唱

4、学唱歌词,演唱指导

(1)跟着老师的音乐填唱歌词

(2)小组合作演唱歌曲

5、完整演唱歌曲

6、老师领唱,学生合唱,共同合作演唱歌曲

三、学跳舞曲

1、这首歌是几拍子的?

2、你了解圆舞曲吗?

圆舞曲是一种外来的音乐体裁,是一种三拍子的舞蹈,跳舞时一对对男女舞伴按照舞曲的节奏旋转,动作轻快,优美情绪热烈欢快。

4、请大家欣赏一段圆舞曲录像。

5、跟着老师一起学习三拍子舞蹈的基本步伐。

6、小组合作,创编一组舞蹈动作,合着歌曲表演。

7、小组展示,在《儿童圆舞曲》的伴奏下,边唱边跳。

8、小组评价,每组选出优秀的动作再次创编一组舞蹈动作。

四、审美提高

1、你还知道有其他的圆舞曲的风格的歌曲或舞曲吗?

2、教师播放《小白船》《春之声圆舞曲》等感受圆舞曲的风格和适合舞蹈的特点。

3、随着歌曲再次跳舞结束本课,走出教室。

第五篇: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2016-2017学第一学期 三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的音乐课教学工作。经过两年的音乐学习,学生对学习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有了自己的见解,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但是学生比较注重随范唱学唱歌曲,忽略了对音乐知识和演唱方法的学习。

由于三年级是音乐学习的过渡时期,这个阶段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学期必须要抓住这个阶段的学习,在学生合作学习和教师的指导下,努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悟,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用正确的歌唱方法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演唱水平,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感情。

二、教材分析(基本内容、重难点、教学目标)

花城出版社第5册三年级音乐教材共有八课(《爱我老师,爱我学校》、《风铃响啦》、《听音乐 看跳舞》、《唱游》、《动物世界五》、《环球音乐探宝一——初行欧洲》、《多彩的乡音一》、《小歌舞剧》)。

歌曲16首:《我们爱老师》、《我们的学校亚克西》、《风铃》、《顽皮的杜鹃》、《金孔雀轻轻跳》、《踢毽子》、《左手和右手》、《蜗牛与黄鹂鸟》、《在桥上》、《法国古老歌曲》、《再见吧,朋友》、《伦敦桥》、《欢庆新年》、《捕 鱼歌》、《勇敢的鄂伦春》、《孙悟空打妖精》。其他为欣赏内容。

教学重点:

教唱课中对音乐知识和演唱方法的学习,对歌曲情感的体验、风格的把握;在欣赏课中对乐曲的领悟能力。

教学难点:

学生对歌曲的音准和节奏的把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用优美的歌声独立演唱本册歌曲。

2、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拍特点和音乐旋律有相同和不同并能自编动作与同学全作进行表演。

3、感知音乐中的乐句、四拍子节拍的强弱规律、音乐的渐弱和渐慢,认识“rit.”渐慢记号;认识渐强和渐弱记号。

4、巩固 ×、××、××××三种节奏。

5、建立“我的小音库”,认识和唱准“1”、“2”、“3”、“5”、“6”五个唱名。

6、培养学生音乐和动作的协调能力、表现能力。

(二)、思想情感目标:

1、对学生进行爱师爱校教育,要求学生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以实际行动为学校做一件好事,为老师献一份爱心。

2、学生能热爱大自然,珍惜大自然中的资源,热爱祖国山河,保护祖国环境,进行环保教育。

3、培养孩子爱憎分明、坚强不屈的精神。

4、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5、建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三、教学措施及具体工作计划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上好每一堂课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并注意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备课。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唱课中多渗透一些乐理知识,让学生从不识谱到能识谱。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践,使学 生开阔眼界并从中总结经验

三年级上学期音乐教案 第一课

爱我老师,爱我学校

教学目标:

一、对学生进行爱师爱校教育,要求学生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以实际行动为学校做一件好事,为老师献一份爱心。

二、能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我们爱老师》,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拍特点和音乐旋律的相同和不同;能独立而自信地背唱歌曲,并能自编动作与同学合作进行表演。

三、通过歌曲《我们的学校亚克西》的学习,感受新疆歌曲的节奏风格;学会根据简单的新疆舞步创编歌曲的动作;学会自选打击乐器参与歌曲的伴奏活动。

四、从学生的生活入手,通过他们对喊劳动号子中的“嘿哟”和“嘿哟荷”两种节拍的感受,体验和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节拍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强弱规律。

教学重难点:

一、唱准X X X节奏和休止符。

二、体验和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节拍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强弱规律。教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我们爱老师》

教学目标:

一、对学生进行爱师爱校教育,要求学生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以实际行动为学校做一件好事,为老师献一份爱心。

二、能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我们爱老师》,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

三、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拍和音乐旋律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体验和表现三拍子节拍的特点以及强弱规律。教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唱问好歌。

2、整顿课堂纪律。

二、新课教学:

1、将第7页“动脑筋”栏目中的第2、3、4题作为学业习新歌的导入,让学生讨论一下自己了解的教师节的有关知识以及打算如何表达对老师的敬意等,并请每位同学说一句献给老师的话。

2、在学唱歌词前可将歌曲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听、做、画、想、诵的活动过程中聆听和熟悉歌曲旋律,让学生先熟悉歌曲旋律。如:

(1)听音乐自由地做三拍子律动;

(2)听音乐即兴为老师画一张教师节的贺卡或做一朵红花;(3)听音乐完成第三页“想想”栏目的要求:感受歌曲中音乐的相同和不同,选择其中的一幅图案(第一幅);

(4)在歌曲的音乐中有感情地朗诵歌词等。

3、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跟录音完整听唱、听录音轻声默唱、听老师范唱学生跟唱、分句跟琴模唱、用暗示听唱法:老师唱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唱熟后交换等等。

4、学会歌曲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按“强弱弱”的规律尝试用跺脚和拍手、拍脚、拍肩的方法为歌曲伴奏。如:

O 拍手

︱跺脚

︱╳

︱ „„

在模仿的基础上,再由学生自编一些拍击方法为自己的歌声助兴,如可尝试将拍手变拍腿或拍肩等。

5、让学生自己选择表演的方法,参与歌曲的演唱和表演。如:演唱、动作表演、节奏乐器伴奏、画画、朗诵歌词等,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特长。

6、开一个庆祝教师节联欢会,组织学生将这首深情歌曲和自制的贺卡、红花献给敬爱的老师们。

三、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我们的学校亚克西》

二、认知二拍和三拍子

教学目标:

一、通过歌曲《我们的学校亚克西》的学习,感受新疆歌曲的节奏风格;学会根据简单的新疆舞步创编歌曲的动作;学会自选打击乐器参与歌曲的伴奏活动。

二、从学生的生活入手,通过他们对喊劳动号子中的“嘿哟”和“嘿哟荷”两种节拍的感受,体验和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节拍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强弱规律。教学重难点:

一、唱准X X X节奏和休止符。

二、体验和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节拍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强弱规律。教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唱问好歌

2、对学生提出课堂纪律要求。

二、歌曲教学:

1、请学生夸夸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我们的班级和我们的 同学,激发学生的爱校、爱师、爱班和爱友之情,再导入新课。2、先复习歌曲《娃哈哈》,让学生唱一唱,跳一跳,在老师指导下感受其节奏特点:×××,可以按节奏拍一拍,可以按节奏说人名,如李小红、王大明等等,也可以按节奏唱音阶,如1 1 1、2 2 2、3 3 3„„。

3、请学生聆听歌曲《我们的学校亚克西》,在老师指导下感受其中“亚克西”这三个字的节奏特点为×××,照上面的方法也按节奏拍一拍、说人名、唱音阶等,感受两首歌曲不同的风格特点。

4、学生用听唱学歌曲,按以下步骤:

(1)采用听唱法先跟着歌曲边做节拍练习边听熟歌曲:

拍手

O × ︱ O × ︱ „ „

拍腿

× O ︱ × O ︱ „ „

(2)合着歌曲的节奏边拍手边朗读歌词,注意××节奏要读准,休止符要表现出来。

(3)过渡到教师与学生做对接句的演唱:“亚克西”三字无全部由学生唱,其它歌词由老师唱,唱熟后再交换。要求学生注意唱准 ×××节奏和休止符。

5、歌曲学会后,将歌曲作为背景音乐,请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新疆的人文知识;结合听到的歌词内容,画画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和我们的学生;还可以在音乐中让同学们互相合作,每人用旧历纸为自己折一顶新疆帽。通过对新疆人文知识的了解,进一步帮助学生在演唱歌曲时正确把握新疆歌曲的风格。

6、歌曲熟练掌握后,让会跳新疆舞的同学带领大家学一学教材上的“基本舞步”,或运用在歌曲《娃哈哈》中学会的新疆舞的基本动作,边唱《我们的学校亚克西》边表演,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可以有的跳、有的唱、有的拍节奏、有的用打击乐器参与伴奏等等。也可每种方法分到小组里完成,让小组同学进行讨论、分工和合作。使每个小组的同学在引而不发表演活动任务具体而明确的基础上,井然有序地按小组表演到全班共同合作的过程,完整地进行歌曲表演活动,避免讨论和合作流于表面形式上的活动。

7、按教材第5页要求自选打击乐器或自编声势(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为歌曲伴奏,节奏型可按课本要求,也可由学生自己设计

三、认知二拍和三拍子

1、结合生活,让学生创编二拍子和三拍子的词语或短句,如:

打夯吆喝声:嘿哟!嘿哟!

小鸟飞:飞

呀!

飞呀!

划船吆喝声:嘿哟嗬!嘿哟嗬!

小河水:哗啦啦!哗啦啦!

◆◇◇

◆◇◇

◆◇◇ ◆◇◇

让学生边说边做律动(也可如教材上那样一重一轻或一重二轻的拍后),体验语言中的强弱规律,并在强音上学习画“>”记号。

2、复习一些学过的二拍子和三拍子的歌曲,通过不同的拍打和律动方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节拍的强弱规律。

四、小结

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及情况。

第二课

风 铃 响 啦

教学目标:

一、通过歌曲《风铃》的学习,使学生感受音乐和自然的关联;进一步巩固 ×、××、××××三种节奏。

二、能用优美、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顽皮的小杜鹃》,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建立“我的小音库”,认识和唱准“5”和“3”两个唱名。

三、通过综合创作实践活动《风的常识的声音的表现》,能较好地把大自然中风声的变化用人的声音艺术性地表现出来;并能恰当地选择打击乐器或探索自然音源模仿不同等级的风力声响。

教学重难点:

一、进一步巩固 ×、××、××××三种节奏。

二、认识和唱准“5”和“3”两个唱名。

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建立“我的小音库”(认知唱名“sol—5、mi—3—”,感知音名“G、E”

教学目标:

建立“我的小音库”,认识和唱准“5”和“3”两个唱名。

教学重难点:

认识和唱准“5”和“3”两个唱名。

教具准备:电子琴、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唱问好歌

2、对学生提出课堂纪律要求。

二、新课教学:

1、认识音条。

出示铝板琴“G、E”两个音条,让学生看一看,敲一敲,听一听,初步感知音名“G、E”。让学生知道:短的音条是以前打手号唱的sol音,唱名是“5”、音名叫“G”;长的那音条名字叫“E”,它发出的声音是mi,唱名是“3”。

2、教师敲音条,学生听辩后打手号唱出来。

3、教师敲音条,学生听到sol音站起来,听到mi音就坐下,帮助学生建立音高观念。

4、教师敲出简单的乐句,学生打手号模唱。

5、将学生分成两组,每组唱一个音,听音条打手号唱出,如教师两个音条同时敲,则两组同时唱,让学生初步感受和声的美妙效果 6、认识唱名“5、3”:教师边唱边出示写有唱名“5、3”的卡片,让学生感知“5”发“sol”音,“3”发“mi”音,帮助学生建立唱名和简谱之间的关联感。然后教师任意出示卡片,学生打手号唱出唱名。(分成两大组进行比赛,看哪个组认得快,唱得准,要求学生必须“唱”音,不可“说”或“喊”音。)

7、用唱名“5、3”作曲:

教师在黑板写一条节奏,让学生在节奏谱下写出自己作的小曲的唱名,全班唱一唱,看谁作的曲子最好听。

如:× × ︱ ×× ×︱

×

×

×× ︱ ×

×

5 3

5 3 3

3 5

3 5 5

三、小结。

归纳本节课所学,表扬积极参与的同学,鼓励其他同学以后也能大胆地参与所有的音乐活动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综合创作实践活动《风的常识与声音的表现》

二、×、× ×、××××三种节奏的认知 教学目标:

通过综合创作实践活动《风的常识的声音的表现》,能较好地把大自然中风声的变化用人的声音艺术性地表现出来;并能恰当地选择打击乐器或探索自然音源模仿不同等级的风力声响。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巩固 ×、××、××××三种节奏。

教具准备:有关风的常识的影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唱问好歌

2、对学生提出课堂纪律要求。

二、综合创作实践活动《风的常识与声音的表现》

1、探究认知风的常识:

课前让学生自己查找收集有关风的常识,在课上组织学生自己进行交流、讨论和学习,在课上让学生观看一些有关风的常识的影碟(可让学生自己收集),增强学生对风的认识,懂得风和人类的关系,认知哪些风能造福于人类,哪些风会带给人类灾难。除了让学生了解教材上的常识外,还让学进一步了解沿海地区的各种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如“台风预警信号”、“暴雨预警信号”、“寒冷预警信号”、“高温预警信号”、“强雷电预警信号”等,并让学生记住沿海地区的电视台发现何种颜色的台风、暴雨预警信号时,中小学和幼儿园将停课,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2、寻音源、制音源、配音响:

教师在布置学生课前预习作业时,除了收集风的知识外,再让学生寻找一些能模仿风的声音的音源或自己动手做一件能模仿风声的打击乐器。课上,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准备情况,自愿组成三人小组,可起 名为“轻风组(一至三级风)”、“大风组(五至八级风)”“狂风组(九至十二级风)”,每组自己讨论探究配音响的方法,除了为风声配音响外,还可为风以外的相关声音配音响,还可围绕“风”的主题,设计各种背景和律动,如:

轻风组:可创设轻风拂面、红旗飘飘、树叶沙沙和风铃丁零的情景,再编配相关的声音和律动(如红旗迎风飘拂、小树和花草随风摇曳等)。

大风组:可创设风雨交加、飞沙走石、树倒枝断、步履艰难的情景,再编配相关的声音和律动。

狂风组:可创设狂风暴雨、电闪雷鸣、瓦飞房倒、山洪暴发的情景,再编配相关的声音和律动。

微风吹得风铃这样唱 :× ×︱× ×︱× ×︱× ×‖

丁 零

丁 零

丁 零

丁 零

三、×、× ×、××××三种节奏的认知

1、模仿:

让学生模仿风铃在微风、轻风和狂风三种不同风力的吹动下不同节奏的“叮零”声,导入×、× ×、××××三种节奏,在相同速度下按节奏读一读14页的风铃声,速度以中速为宜,教师可敲一件木质的打击乐器控制速度。(还可将全班分成三组,每组模仿一种节奏的风铃声,同时朗读,进行三声部的节奏练习。)

2、创编:

让学生根据×、× ×、××××三种节奏自己创编其它意境的象声词,如:妈妈剁排骨时的声音是“嗵 嗵︱嗵 嗵(‘×’节奏)”,切菜时的声音是“嚓 嚓 嚓 嚓︱嚓 嚓 嚓 嚓(‘× ×’节奏)”,剁肉馅时的声音是“剁剁剁剁︱剁剁剁剁(‘××××’节奏)”,(可以进行单声部练习,也可进行三声部练习,还可以边说边配上动作进行不同节奏的练习。)

3、实践:

学习15页的内容,将以上的象声词换成ta、ti ti dili di li。注意让学生拍出重拍,每小节的第一拍拍强一些。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风铃》 教学目标:

一、通过歌曲《风铃》的学习,使学生感受音乐和自然的关联;进一步巩固 ×、××、××××三种节奏。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巩固 ×、××、××××三种节奏。

教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唱问好歌

2、对学生提出课堂纪律要求。

二、歌曲教学:

1、看一看、说一说。

3、学唱前,让个别学生把自己的风铃带来,让学生仔细观察风铃的外型和材料。

4、听听风铃的音色。教师在教室里准备一个电扇,用不同的风力(小、中、大)吹拂风铃,让学生感受在不同的风力下风铃发出的的“叮零”声在音色、力度和速度上的变化,让学生模仿出来。

2、读一读、拍一拍。

5、读一读感受“风铃”两个字的读音是一高一低的,再让学生分别用×、××、××××三种奏边读边拍,在同一速度下,表现风铃在微风、轻风和狂风三种不同风力的吹动下发出的“叮零”声,为学习歌曲作铺垫。如:

6、×

×

×

×

×

×

×

×

×

×

7、丁

(微风)

× ×

× ×

× ×

× ×

× ×

8、丁

零(轻风)

××××

××××

××××

××××

9、丁零丁零

丁零丁零

丁零丁零

丁零丁零(狂风)

3、认一认、唱一唱。

10、歌曲副歌部分中有四小节旋律是由“5 3”构成的,“5 ︱5

3︱”和“5

3︱5

3︱”

铃,风

钟,银

借助手号帮助学生认识和建立sol——

5、mi——3两个唱名。在学习副歌时,可用师生接唱法,学生唱前一句,教师接唱后一句,唱熟后再交换唱。

4、听一听、找一找。解决难点再学唱全曲:

(1)第3、4小节“533 53 ︱1-︱”,“53”两音是上行六度大跳音程,教师借助电子琴先让学生听准后用“Lu”模唱,再过渡到填唱歌词。

(2)让学生先并按×、× ×、×××× 这三种节奏说词,再学唱全曲。

5、唱一唱、演一演。

在歌曲情绪、力度的处理上,让学生自己讨论,建议主歌部分的三段歌词,根据微风、轻风和狂风三种不同的意境,分别用p、mp、f力度演唱,并较加上动作进行表现。

6、画一画、做一做。

学生学会歌曲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画一画心中的风铃,也可动手做一个风铃,在教室里布置一个“风铃展览会”,在背景音乐《风铃》的歌曲伴奏下,欣赏自己创作和动手做的风铃,感受琳琅满目的风铃的美妙魅力。

三、小结。

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和情况。奖优励差。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教学目标:

能用优美、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顽皮的小杜鹃》,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巩固认唱 “5”和“3”两个唱名。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唱问好歌

2、对学生提出课堂纪律要求。

二、歌曲教学:

1、议:先请学生先谈谈自己所认识的大自然的鸟类,再回忆在前四册教材中通过音乐所认识的鸟类朋友,再复听在第四册教材第4课欣赏过的管弦东曲《杜鹃圆舞曲》,感受音乐中小杜鹃的叫声“咕咕”是由一高一低的两个音组成的,学一学小杜鹃的叫声。

2、听:从小杜鹃的“咕咕”叫声导入(两个音一高一低)。学生在感受和建立了这两个唱名的音高观念并将其存入了“小音库”后再聆听歌曲录音磁带,要求学生能听辨出歌中小杜鹃的“咕咕”声是由这两音组成的,并能借助手号唱准“咕咕”。

3、唱: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先听录音,第一遍聆听时,听到“咕咕”举手,第二遍聆听时,听到“咕咕”拍手,第三遍聆听时,听到“咕咕“跟着唱;然后可以师生接唱:教师唱歌曲,学生杜鹃的叫声,只唱”咕咕“部分,用此方法分组接唱、男女生接唱、全班和个人接唱等,最后过渡到跟伴奏音乐或钢琴唱全曲。

4、动:学会歌曲后,由学生自行设计表演动作,“咕咕“处可设计表现小杜鹃飞翔或叫唤等特征的律动。

5、拍:由学生自行设计声势伴奏(拍手、跺脚、拍腿、捻指等);

6、奏:由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伴奏,“咕咕”处可敲击sol、mi小音条,加入碰铃、响板等。

三、小结。

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和情况。奖优励差。

第三课 听音乐 看跳舞

教学目标:

一、体验和感受音乐与姐妹艺术的有机结合,对中外著名舞蹈的片段及其音乐感兴趣。

二、通过欣赏《四小天鹅舞曲》、《天鹅》、《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和《那不勒斯舞曲》,能听辩出已学过的七件乐器的音色,认识一件新乐器。

三、跟随影像和音乐参与模仿、创编舞蹈和律动的活动。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视觉去观察相关的姐妹艺术资料,感受音乐与姐妹艺术结合所产生的巨大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欣赏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听赏《四小天鹅舞曲》、观赏《四小天鹅舞》

二、听赏大提琴独奏曲《天鹅》 观赏芭蕾舞《天鹅之死》

教学目标:

一、体验和感受音乐与姐妹艺术的有机结合,对中外著名舞蹈的片段及其音乐感兴趣。

二、通过欣赏《四小天鹅舞曲》、《天鹅》,能听辩出大管、双簧管、小提琴和大提琴的音色。

三、跟随影像和音乐参与模仿、创编舞蹈和律动的活动。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视觉去观察相关的姐妹艺术资料,感受音乐与姐妹艺术结合所产生的巨大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欣赏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唱问好歌。

二、听赏《四小天鹅舞曲》、观赏《四小天鹅舞》 1、看:布置学生课前收集了解有关芭蕾舞、《天鹅湖》故事和创作背景的资料,看资料,了解剧情。

2、讲:请学生讲讲《天鹅湖》的故事,体会其文学美。(王子和公主战胜恶魔,最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有情人终成眷属„„)。教师通过影碟给学生介绍芭蕾舞的起源的特点。

3、赏:学生欣赏芭蕾舞剧《天鹅湖》第二幕《四小天鹅舞》,在音乐和舞蹈交融的情景中感受音乐旋律美、舞蹈姿态美。

4、议:让学生自由讨论对剧情、音乐和舞蹈的感受。

5、辨:复听音乐,听辩出大管、双簧管和小提琴在乐曲中出现的顺序。(此前,教师可用“听力抢答”的方式给学生复习一下前面1-4册学生已认识的全部管弦乐器)。

6、创:自创动作,随音乐做律动或声势(拍手、跺脚、拍腿、捻指等),并让学生边动边哼唱旋律。

7、奏:让学生多欣赏几段《天鹅湖》中经典的舞蹈片段,在欣赏时,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参与欣赏活动。

8、比:让学生听赏由这段乐曲改编的童声合唱曲《小天鹅》或其它乐器演奏的这首乐曲,比较和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

三、听赏大提琴独奏曲《天鹅》 观赏芭蕾舞《天鹅之死》

1、观赏:观赏时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描述的意境、情绪。

2、听辨:复听音乐时让学生闭眼重现作品的意境,引导学生听辨出作品中担任独奏和伴奏的各是什么乐器。

3、律动:分两组,跟随音乐用手臂分别画出独奏音乐和伴奏音乐的旋律线;随着音乐,自由地做律动。

4、讨论:对两部表现“天鹅”的音乐作品的不同感受,教师做归纳总结,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一、听赏和观赏《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

二、听赏《那不勒斯舞曲》观赏《那不勒斯舞》

三、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中“大黑猫的主题”、认识单簧管

教学目标:

一、体验和感受音乐与姐妹艺术的有机结合,对中外著名舞蹈的片段及其音乐感兴趣。

二、通过欣赏《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那不勒斯舞曲》和交响童话《彼得与狼》中“大黑猫的主题”,能听辩出已学过的七乐器的音色,认识一件新乐器。

三、跟随影像和音乐参与模仿、创编舞蹈和律动的活动。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视觉去观察相关的姐妹艺术资料,感受音乐与姐妹艺术结合所产生的巨大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欣赏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唱问好歌

二、听赏和观赏《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

1、课前准备: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电影《红色娘子军》、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和乐曲《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的资料,在课上交流,为欣赏活动做铺垫。

2、整体欣赏:听乐曲时要引导学生听辨出乐曲的ABA曲式,并感受A段和B段在节奏、情绪上的对比,可让学生进行讨论。

3、舞蹈印象:通过观赏芭蕾舞《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音乐和舞蹈之间那种水乳交融的关系,以及现代芭蕾舞和古曲的异同之处。请学生根据音乐和舞蹈的动作特征,议一议在这段舞蹈中女战士和炊事班长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4、参与活动:

(1)根据音乐“前奏+A+B+A”的结构,分别创编不同的舞蹈动作、律动或声势,可参照教材要求做,也可以自己创作。

(2)在A段前面的几个乐句后面都有一小拍在高音区的快奏,在指导学生听辨出来后,让学生用铝板琴或钢琴跟着音乐的旋律在此处参与刮奏,使学生在有意注意中用打击乐器参与欣赏活动。

(3)让学生听赏一下由手风琴等其它乐器演奏的这首乐曲,感受音乐的不同表现形式。

5、相互评价:学生在欣赏和参与活动中,可让学生相互评价,鼓励有新意的体验和表现方法。在互评中求教学相长。

三、听赏《那不勒斯舞曲》观赏《那不勒斯舞》

1、感受风格:在听赏和观赏时,注重感受这部用品和本课前面几部用品风格上的差异请学生谈谈各人的感受。教师收集一些有关意大利和那不勒斯的风情民俗等人文景观的影碟和图片介绍给学生看,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了解那不勒斯舞蹈和音乐的风格。

2、听辨音色:听辨乐曲中的小号音色,边听音乐边模仿小号吹奏。

3、声势律动:按教材要求模仿影碟中的舞蹈跳起来,或跟着音乐自编声势和律动动起来。

4、哼唱主题:在欣赏中让学生用“嘣”的声词,模仿小号的音色哼唱三段音乐的主旋律。

5、相互评价:学生在欣赏和参与活动中,让学生相互评价,鼓励有新意的体验和表现方法。在互评中求教学相长。

四、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中“大黑猫的主题”、认识单簧管

1、导入:教师简述《彼得与狼》的故事导入。(也可以由了解此故事全情的学生介绍。)

2、听辨:启发学生回忆前面学习过的故事中的小鸭、小鸟和大灰狼分别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可再复听这几段音乐。还可复听第4册《动物世界

(四)》中的管弦乐曲《咆哮的老狗熊》中的大管音乐。

3、赏析:听赏本课“大黑猫的主题”,让学生谈谈和前面认识的几件管乐器音色上的区别。

4、归纳:教师在此课中将学生已认识的所有的管乐器、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三类乐器作一个归纳总结,融乐器的外型和音色为一体,让学生整体认知。(用多媒体课件的办法.五、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学唱歌舞曲《金孔雀轻轻跳》

教学目标:

通过“听音乐,看舞蹈,学唱歌,学跳舞”的手段,将听、视、唱、动融为一体,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在开发学生音乐智能 的同时,使他们的其他智能结构也得到全面的协调发展,并通过各种 感官的同时活动,更有效地感受综合艺术的美。

教学重难点:

人人参与,了解和感受傣族的文化艺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唱问好歌

二、新课教学:

(一)导入新课

1、播放1—4—册所学的儿童少数民族歌曲说出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并唱一唱,唤起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

2、谈话引题:

播放《金孔雀轻轻跳》的伴奏音乐,听完成说说这是哪个民族的音乐?

a、由学生谈谈他们对傣族现有的认识有多少? b、出示象脚鼓的图片,并介绍具有傣族特色的民族乐器——象脚鼓。

学生自由发言,谈感受。

(二)编创活动——感受和体验歌曲情绪和风格

1、创:听《金孔雀轻轻跳》的音乐,学习用模拟象脚鼓的排击法为歌曲伴奏。

2、议:歌曲都唱了什么?带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3、忆:老师在黑板上出示凌乱的歌词句子,学生根据听歌曲后的记忆有感情地读词,将老师准备好的凌乱的句子组合成歌词。(媒体辅助)播放视频,让学生对傣山寨和孔雀舞有所了解。

4、动:让学生自由地模仿孔雀的神态做几个动作,在此基础上利用学生资源,(请出小老师)教同学跳孔雀舞的几个基本动作。根据音乐的节奏,用动作感受歌曲的韵律。男:扮成小卜少,用象脚鼓来表现歌曲的情绪;女扮成小卜昌的模样跳起优美的孔雀舞。

(三)学唱歌曲合作学习:播放歌曲《金孔雀轻轻跳》,男女同学分角色来表演。

1、接龙游戏,运用听唱法学习曲谱:学生根据歌曲的旋律节奏特色自己设计节奏型用象脚鼓来为歌曲伴奏。

运用听唱法来学习歌曲旋律。×× ××︱×-︱

(生

分)3 1 3 5| 5-| 3 6 1 2| 2 | 3 1 3 5 |1 6 6 |(师

分)2 1 6 1| 1-| 5 3 5 6| 6-| 3 1| 5-| 6 3 3 | 2 2| 1 6 1 2| 2-| 6 3 3 |1 2 2|2 1 6 1|1-| 2、老师向同学们介绍傣族的另一个有特色的民族乐器-葫芦丝。

3、随着葫芦丝的伴奏请学生将歌曲的旋律用“噜”哼唱;

4、带入歌词演唱,纠正学生唱得不够正确的地方,处理歌曲感情。学生在演唱时,老师随时注意学生的音准、节奏、特别是本歌中的圆滑线的运用,要唱得圆润。

5、深入拓展挖掘歌曲

(1)(多媒体辅助)观看傣家人的表演,如杨丽萍的孔雀舞、傣家的泼水节、葫芦丝演奏。让学生尽情领略傣族的风情。

(2)边歌边舞。男同学扮成小卜少,用象脚鼓来表现歌曲的情绪;女同学扮成小卜昌的模样跳起。

(3)知识抢答:我们今天学的歌曲名叫

。它是 族的歌曲。你所知的傣族最有特色的民族乐器有、等。傣族人喜欢绣的动物图案有

。孔雀在傣家人心中代表着

。大象在傣家人心中代表着。

6、看视频,赏歌曲,并说说学完这首歌之后的感受。并能有感情的表演唱歌曲。

7、相互评议,使学生学会相互学习、相互欣赏、发现不足,教学相长。

三、小结。

第 四 课

游 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侧重学生唱游活动的参与和形式的设计,要在“玩”字上做文章。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实现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通过两首歌曲的唱游活动,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协同表演的能力;通过唱和动两者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音乐和动作的协调能力、表现能力

教学目标二:通过两首歌曲的学唱,复习巩固mi、sol、la三音的手号和音准,能在老师帮助下,视唱歌曲“左手和右手”的旋律 教学目标三:

建立“我的小音库”,认识和唱准唱名“6”;感知音名A;通过手号能唱准“3、5、6”三音的高音;能手“3、5、6”三个音按照所给的节奏创作音乐短句;通过“表演小品”的活动,复习巩固所认识的乐器。

教学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唱游歌曲《踢毽子》

《踢毽子》是一首情绪活泼的二拍子歌曲,主副歌结构,表现了少年儿童在玩踢毽子游戏时的欢快心情。

教学过程:

1、赏毽子:请学生带个毽子进教室,(最好自己动手做一个毽子,材料可由自己选择,造型可由自己设计。)在歌曲《踢毽子》的背景音乐声中互相欣赏手中五花八门、色彩斑斓的各式毽子,感受我们祖国的民族文化,进行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

2、踢毽子:在歌曲《踢毽子》的背景音乐声中进行一场班级踢毽子表演赛,看看谁的毽子飞得高,谁踢的个数多,谁踢的花样新,在欢快的气氛中导入歌曲的学习。

3、唱歌曲:用听唱法学习歌曲,注意让学生能听出一、二小节是由mi、sol、la三音组成的,请学生打手号跟音乐唱一唱。在听歌曲录音时,可让学生先跟着歌曲拍出节拍听熟歌曲,如第一拍拍手,第二拍拍腿等。然后跟着歌曲节奏边拍手边朗读歌词,再可过渡到师生对接唱或分小组对接唱的方法学习歌曲

4、玩游戏:唱游的方法可由学生自己讨论设计,教师可作适当提示。这里提供几种方法供参考:

(1)同学跟着音乐边唱歌曲《踢毽子》边踢毽子。

(2)全班分成两大组,一组围成圈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另一组在圈内边踢边唱,再交换。

(3)曲声中进行踢毽子比赛:两人一组,一人踢毽子,一人当裁判为其数个数。时间以歌曲的长短为限,歌曲的前奏部分作准备,从第一个歌词“小”开始踢,以最后一个歌词“习”为结束,再两人交换做。最后老师当裁判长,看看谁能登上“班级踢毽子比赛”冠军的宝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建立“我的小音库”(认知唱名“6”,感知音名“A”

教学过程:

1、唱一唱、填一填:通过歌曲《踢毽子》的第一句旋律导入新课,这两小节旋律如用简谱表示就是:3 5 5︱6 3

5︱,其中mi、sol两音的简谱(3、5)可由学生自己填写,la(6)可由教师填写,再帮助学生认识和唱准三个唱名。并打手号唱一唱,感受三个音的音高位置。

2、听一听、认一认:借助音条帮助学生初步感知音名“A”,教师不必多讲唱名和音名的理论,只要让学生知道这个新朋友名叫A,比我们前面认识的E音条和G音条都短,它发现的声音是la。(如学校没音条,可在钢琴或风琴的键盘上贴上“A”的标签纸,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也可达到同样效果。)

3、敲一敲、唱一唱:教师敲E、G、A三根音条,学生听辩后打手号唱出来。教师敲音条,学生听到mi(3)坐下,听到sol(5)站起来,听到la(6)举起右手站起来,感受三个音的音高位置。

4、比一比、唱一唱:教师敲出简单的乐句,如5 3︱6 5 3或6 6 3 3︱5 5 3等,学生打手号模唱。将学生分成三组,每组唱一个音,听音条打手号唱出,如教师两个音条同时敲,则两组同时唱,让学生初步感受和声的美妙效

5、认唱名、唱短句:认识唱名“5、3、6”:教师边唱边出示写有唱名“5、3、6”的卡片,学生打手号唱出唱名。根据教材安排的“唱一唱”和“唱短句”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唱名的认知;通过“唱一唱”练习,帮助学生建立手号、音高和唱名之间的关联的感性知识;通过“唱短句”,练习每个唱名下面黑色粗体下划线的高低和长短,帮助学生建立唱名、音高和节奏三者间的关联概念,并且帮助学生逐步积累读谱的经验。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唱游歌曲《左手和右手》

这是一首非常受低年级学生喜爱的儿童歌曲,作者巧妙地用mi(3)、sol(5)、la(6)三音组成了一首旋律活泼优美、歌词生动风趣的歌曲,是教师对学生进行mi(3)、sol(5)、la(6)三音音高、手号、唱名练习和“×、× ×、×-”三种节奏的极佳教材。同时,歌曲集审美和教育为一体,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我”的左手和右手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情,教育孩子认识到在生活中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必须团结合作才能做好每一件事情,要爱护自己的左右手。通过唱游歌曲《左手和右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过程:

1、故事激趣:有一天晚上,冬冬正在紧张地写作业。突然,拿着钢笔的右手把钢笔一扔,对着左手吼道:“今天不干了!你倒舒服,小主人一天到晚什么都叫我做,你却在一边悠闲。”左手听了,感到非常委屈,大声分辨道:“你冤枉我!小主人每让你做一件事情,我从来不偷懒,都在一边帮助你。”“胡说!”左手和右手激烈地争吵起来,小主人冬冬怎么劝他们都没用。右手的声音越来越大,左手伤心地哭泣着。突然,哎呀,左手飞起了,冬冬大声叫他回来,但他不见了。冬冬很难过,但右手却毫不在乎。第二天,冬冬吃饭时,由于没有左手帮他拿碗,任凭拿着筷子的右手怎么使劲,都无法将饭菜准确地送到嘴里,饭菜撒了一地。冬冬写字时,由于没有左手帮他按着作业本,任凭拿着铅笔的右手怎么使劲,本子还是团团转,冬冬的字写得七歪八扭。冬冬弹钢琴时,由于没有了左手的伴奏,任凭右手怎么使劲,弹出旋律总是那么单调、难听„„。冬冬伤心极了,一个劲的责怪右手赶走了他的好朋友左手。右手的心里也不好过,他知道自己错了:没有了左手,他一事无成。于是他和冬冬千方百计将左手找了回来,他们又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2、欣赏歌曲:教师范唱或听歌曲录音,请学生说说歌曲中唱的内容以及听一听歌曲是由几个音所组成的。3、学习读谱:教师按歌曲节奏和旋律,打手号让学生唱出旋律,学生唱熟歌曲后,可让他们用唱名当歌词唱一唱,或看着歌谱唱旋律、看看歌谱打着手号唱旋律。

4、读读唱唱: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可加上自编的律动,边说边做。

5、自编自演:用听唱法学会歌曲后让学生自编动作边唱边玩。可分小组或两个人面对面的表演。教师要提示学生在编动作时,要把“左手”、“右手”、“飞走”、“不见”、“拉住”、“找到”、“拉拉手”、“拍拍手”的意义表现出来,要编得生动有趣。还可让学生自编声势和自选打击乐器边唱边玩。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小品

教学过程:

1、猜乐器:建议在做这个“表演小品”的游戏前,教师可将学在前四册中学习过的所有的乐器系统地复习一下,可分弦乐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三大类,让学生从乐器的外型、音色和演奏姿势上进行回忆和模仿,然后再进行“猜乐器”的游戏。(如教师能将学生学习过的所有的乐器汇聚在一个多媒体课件上,集乐器的外型、音色和演奏姿势为一体,作为给学生的复习资料,效果会更好。)

2、演乐器:要鼓励学生模仿没学过的乐器的演奏动作,如手风琴、竖琴、琵琶等。

3、玩游戏:做这个游戏游戏开始时最好以小组为单位,以利于学生参与的面更大。在小姐活动的基础上,选出一个“最棒的”(模仿的乐器种类最多,模仿的演奏动作和音色最像的)参加以班级为单位的游戏,活动继续进行下去。

4、编短句:“编音乐短句“的活动意图是培养学生简单的作曲能力,要在充分掌握了mi、sol、la三个音的音高和教材所给的三条节奏后才可进行。以下方法可供参考:

(1)用手号复习mi、sol、la三个音的音准。

(2)用卡片比赛的方式复习简谱3、5、6。

(3)拍准节奏。特别是第3条节奏,学生从1、2两条的二拍子节奏一下子转到三拍子节奏,会在强弱规律的变化上有困难,教师要适时指导。

4)按节奏说句话,如× × ×

××︱×园里

真美 丽。

(5)奏用mi、sol、la三个音唱一唱,如:× × ×︱× × ×

sol mi sol la sol m

(6)可在节奏谱下将自己作的曲子记下来,如:

× ××︱×× ×

①5 3 5 ︱ 6 5 3

× ××

×

×

×② 5 3 ︱ 5 6 6

第五课

动物世界

(五)教学目标一:通过童声合唱歌曲《我的小鸡》和《八只小鹅》、钢琴曲《猫之步态舞》、管弦乐曲《吹口哨的人和狗》的欣赏,感受、听辩音乐中的动物形象和音乐特点,尝试用运用表现自己想象中的动物形象。

教学目标二:通过歌曲《蜗牛与黄鹂鸟》的学习,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能通过不同的音色和动作表现出蜗牛和黄鹂鸟的有趣对话,培养学生对理想执著追求的顽强精神。

教学目标三:通过《两只老虎》的节奏多声游戏,复习以往学习过的“×、××、×-0(停顿)”四种节奏,体验多声部节奏游戏的乐趣。

教学课时:6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童声合唱《我的小鸡》

教学过程:

1、说说小鸡:欣赏前可让学生谈一谈生活中自己看到那些毛茸茸的小鸡时的心情,学一学小鸡的叫声和姿态,也可学一学公鸡、母鸡的叫声和姿态,还可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鸡的知识的了解。

2、导入新课

(1)场景导入:让学生在纸上或黑板上画自己喜欢的各种小鸡、公鸡、母鸡,将教室布置成一个欢快的养鸡场。

(2)歌曲导入:复习第一册学会的歌曲《在农场里》,将学生带进音乐的意境中去。

3、聆听歌曲:第一遍聆听歌曲时重点让学生听出歌曲的内容,感受歌曲的情绪。

4、边听边动:第二遍聆听时可让学生为歌曲中部分有代表性的歌词编律动,如“叽叽叽叽”、“我的小鸡”、“可爱的小鸡”、“毛茸茸的身体”等,听到这些歌词时做相应的律动。

5、创编表演:第三遍聆听歌曲时可让一部分同学当小冬,一部分同学当小鸡,跟着歌词内容和歌曲节奏,自编动作进行“我和小鸡”的唱游活动,表现人和动物之间的亲密感情。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童声合唱《八只小鹅》 《八只小鹅》中一首捷克和斯洛伐克民歌,表现了一群小鹅在快乐地玩耍的画面。歌曲的旋律欢快风趣,歌曲旋律中多次出现的同音反复,形象生动地模仿出了八只小鹅“呷呷呷呷”的欢乐可爱的叫声,充满了童趣。

教学过程:

1、唱中感受:启发学生听出歌曲开头小鹅叫声力度的变化,想象八只小鹅从远处的草地上边叫边摇摇摆摆走来的意境,再让学生学着唱一唱前四小节,表现出力度的变化,还可边唱边模仿小鹅走路的步态。

2、演中表现:听到歌曲中“它们态度优雅,看来架子很大”时,让学生表演一下“架子很大”的神气样子来。

3、创中想象:启发学生听出歌曲结尾处节奏、速度、力度的变化以及逐级下行的旋律,想象出小鹅们“玩了一天,疲倦了,回家了„„”的意境,结合歌曲旋律做律动,表现出“疲倦的小鹅”的形象。

4、听中唱游:跟着歌曲音乐自由表演,可以启发学生表现小鹅们在池塘边游戏、游泳、打水仗、捉鱼等情景,但必须要求学生按照音乐的节奏和速度表演动作。可分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创编的动作最贴近歌曲的意境,最富有乐感。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钢琴曲《猫之步态舞》

这是一首具有典型的爵士风格的钢琴曲,这首乐曲以其和声色彩和节奏的精细变化,以及踏板的独特运用,表现出一只正在得意地跳着爵士的猫的欢快步态。

教学过程:

1、欣赏与描述:欣赏乐曲前先不将曲名告知学生,让学生听辨出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想象它所描述的音乐形象是什么,再用律动表现出自己所想象出来的音乐想象(不一定是猫),只要有其合理性,教师均要充分肯定。

2、比较与鉴别:可复听本册第3课的“大黑猫的主题”的片段,比较这两首乐曲所表现的猫有什么不同。可让学生通过语言、画画、动作或敲击打击乐器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

3、欣赏与模仿:随着音乐模仿猫的步态自己律动。

4、比较其风格:可让学生再听一些具有爵士风格的乐曲和钢琴曲,感受它们和古典音乐的不同风格和品味。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曲《吹口哨的人与狗》

这首曲子又名为《吹口哨的少年与小狗》或《口哨与小狗》,是美国作曲家、长号演奏家赖尔的作品,是一首通俗弦乐小曲,它将音乐和口哨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生动地描绘了小主人吹着欢快的口哨,心爱的小狗在其身边摇着尾巴蹦来跳去在林荫道上散步的情景。当小狗离开主人走远时,主人用口哨声呼唤,于是小狗又汪汪叫回到主人身边。乐曲形象鲜明,通俗易民懂,是普赖尔的最受欢迎、流传最广的作品。附点音符和三连音构成的节奏型,欢迎而富于跳跃感,活现了小狗活泼嬉戏和主人悠闲自得的神态。教学设计:

1、初听乐曲:先不告诉学生乐曲的名字,让他们自由地想象乐曲中发生的故事,并通过自己的语言完事地表述出来,再说说自己是根据乐曲中的哪些音乐要素想象出来的。

2、复听乐曲:可引导学生注意听辨乐曲结尾出现了什么声音?出现了几次?作曲家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请学生重新构思或整理自己初听时所想象的故事,再说一说。

3、起乐曲名:请学生为乐曲起个名字。

4、相关知识:教师适当地给学生介绍一些有关口哨音乐的知识。

5、再听音乐:要求学生听到口哨声和小狗的叫声时可用声音或动作模仿一下。

6、自由表演:请一部分同学扮演小主人,一部分同学扮演小狗,随着音乐的欢快节奏,悠闲自得地吹一吹口哨、走一走,演一演。

7、拓展欣赏:可给学生介绍一些世界口哨名曲,如《波基上校进行曲》(又名《桂河大桥进行曲》)等,拓展欣赏的内容。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蜗牛和黄鹂鸟》

1、初听歌曲:让学生听出歌词内容,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编一个关于蜗牛与黄鹂鸟的故事,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谈谈我们要学习蜗牛的什么精神。

2、学习旋律:歌曲中的切分节奏的附点节奏是难点,教师可通过按节奏读歌词的方法先掌握了节奏后,再让学生学习旋律。

3、听唱歌曲: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听熟了歌曲旋律后可用师生接唱的方法一句一句地唱准歌

4、歌曲处理:唱熟歌曲后,请学生分别给歌曲中的三个角色:旁白、骄傲自大的黄鹂鸟和锲而不舍的蜗牛设计如何用不同的音色和力度演唱,全班试着唱一唱。

5、自编自演: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歌曲的表演形式。可以集演、唱、说、画、奏为一体。最后各组上台演一演,看谁的形式最新颖。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做节奏多声游戏

《两只老虎》

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节奏游戏,它根据童谣《两只老虎》改编而成。编者运用不同的节奏,配上“老虎叫声”、“说白”、打击乐器、声势等手段,惟妙惟肖地产生了“两只缺耳朵少尾巴的老虎向我们跑来了,快跑哇!”的紧张效果。通过这个游戏,可以让学生感受多声部节奏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节奏的群体活动的协调能力。

教学设计:

1、有指导下的分组部署:可将全班分成5组,每组练习一种颜色的节奏。在老师指导下,分别把1-5组的节奏与童谣学会。第5组按书上要求,用打击乐器或声势伴奏。(如分6组也可以,则第5组用打击乐器伴奏,第6组声势伴奏。)

2、小组间的相互合作与设计:分组进行不同组合的练习,如1、2组同时进行,或3、4同时进行,或1、3、5组同进行等。

3、有指挥下的分层次表演:在教师指挥下,1-5组节奏一组一组加入。

4、全班整合表演:最后五种节奏同时进行,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多声节奏游戏的声响效果,培养互相协作、协调的能力。

案例:

1、引题谈话:

老师:我知道有许多同学都非常喜欢上动物,谁能来说说听过哪些歌唱小动物的歌?(复习,歌曲《玛丽有只小羔羊》等等。)

2、导入新课:

(1)老师:“小冬也非常喜欢小动物,他家还养了许多小动物呢!”每当他看到那些可爱的小动物们,心中就会唱起歌来,我们听听,他都养了哪些小动物。

(听童声合唱《我的小鸡》)

师生合作:请学生模仿小鸡的叫声和动作,教师来扮演小冬,合作跟音乐演唱。采用对唱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小冬同小鸡们正嬉戏,八只小鹅也都凑了过来。听八只小鹅快快活活地在歌唱,听听,他们是怎样唱的。

(听童声合唱,《八只小鹅》)

师生合作:请喜欢小鹅的同学,扮演小鹅。

(3)老师:大黑猫迈着急步直冲过来,好像在对主说:“你怎么忘掉了我?”

(听钢琴曲《猫之步态舞》)

让学生随着音乐模仿猫的步态自由律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随着音乐乐曲的流动,调动学生在动中感受音乐,在动中找到情趣,在动中发展想象,在动中愉悦身心。

(4)老师:请你再来听一听,这段音乐描写的是什么动物?你是怎样听出来的?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表现小主人与小狗在一起玩耍嬉戏时的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感受音乐。

(5)老师:“小冬家门前有棵葡萄树,听!树上的黄鹂鸟与蜗牛有趣的对话,我们也来学一学,唱一唱。”

3、表演、创作:

请两名同学分别扮演蜗牛与黄鹂鸟,进行小小歌剧表演。师生一起参与完整的表演---《小冬和他的动物们》。在教学中,师生共同设计符号及动作表示动物的叫声与动态。用歌声、身体节奏、伴奏、表演等办法来学习音乐,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多种感官在愉悦中获得音乐的记忆。加深他们对乐曲情绪、结构的理解。

2016-2017年第一学期三年级上册音乐教学总结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这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经过两年的音乐学习,学生对学习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有自己的见解。这时对今后学习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必须要抓住这个阶段的学习,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学期的学习中,我要巩固学生上学期学习的知识,并做好本学期的学习,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喜爱音乐的感情。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编写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的创造意识。音乐于相关文化相结合,强调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正确理解民族文化于多元文化相结合的关系。本教材的设计特色是以单元式的教学结构,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传统于现代相结合的教材内容,独特的评价方式,活泼大方的版面设计。

三、本学期教学任务:

(一)、发声训练部分:

1、学会连音唱法,逐步做到声音自然而连贯、圆润而流畅。

2、初步运用气息控制,做力度变化的练习。

3、在韵母变换时,逐步做到声音位置不变,注意咬字、吐字的正确。

(二)、视唱、知识、练耳部分:

1、读谱知识:结合键盘认识音名从c1到c2在高音谱表上的位置。认识各种常用音符、休止符,知道名称及它们的名称和时值。学习附点音符,知道它们的名称和时值。学习各种拍子的指挥图式。学习顿音记号及其唱法。

2、视唱部分:视唱C调号上的自然大调音阶。在教师帮助下视唱C调号上的单声部歌曲(包含所学过的音程及节奏)。

(三)、欣赏部分: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五)、其他:

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自费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以便让学生能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要是条件允许的话,还让学生适当地接触一下电脑音乐。此外,我还很注意自身的学习。如:参加市里的音乐教研活动;练习专业技能;阅读一些音乐、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报刊、杂志;上英特网里上的教育工作站与各地的中小学教师进行交流。但做得非常不足的是出去听课太少,出去直接学习的机会不多。

综上所述,这学期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不足之处,希望以后自己能多多学习,努力充实自己,做一个对学生负责,更对自己负责的好老师。

下载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萤火虫》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萤火虫》.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亲亲祖国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1听赏《彩色的中国》。 2唱歌《我爱我的家乡》。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我爱我的家乡》,学生用悠长的气息、深情、舒展地表达歌曲情......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虽然已经是小学阶段的第三年了,但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上课习惯还是非常重要。 猜 谜 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充满童趣地演唱《猜谜谣》; 2、通过对《猜谜......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快乐的do re mi 第一课时2015.9,7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快乐的do re mi》,识记do re mi三个音。 教学目标:演唱歌曲《快乐的do re mi》,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认识和演......

    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一课《猜谜谣》 教学内容:第一课《猜谜谣》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充满童趣地演唱《猜谜谣》,并拓宽学生对各种动物的知识,从而激发对动物的热爱......

    2014新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 猜谜谣 教学目标: 1. 在学习《猜谜谣》一课,通过聆听、参与、体验,使学生感受祖国不同地方的不同语言,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2. 学习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朝气而有弹性的声......

    三年级音乐教案上册

    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老师你好”为主题。选取了歌曲《老师最理解我》听一听《我爱米兰》《四季啊!我在想》和玩一玩《献给老师的礼物》三个部分......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到郊外去”展开歌唱的,通过唱一唱《采山》让学生体验身处秀丽的山林时无比喜悦的心情,通过听一听《缆车》、《出发》和《郊外去》,让学生感受用音乐描写的......

    2016年六年级音乐上册第7课萤火虫教案

    萤火虫 【教学目标】 1、在情景式的教学环境中,能正确地演奏打击乐器并自创节奏为乐曲伴奏;能自然、有感情的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 2、通过感受、体验等方式帮助学生学唱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