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师大版九册数学《摸球游戏》教学设计及反思
北师大版九册数学 《摸球游戏》教学设计及反思
学习目标:
1、通过“猜测—实践—验证”,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进一步认识客观事物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培养学生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
3、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渗透概率的思想。学习重点:
用一个数字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情况,体会数据表示的简洁性与客观性。学习难点: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情况,并能够分析实情。教学准备:课件,白球、黄球、盒子若干。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像刚才那样做游戏吗?
那这节课我们就上一节游戏课,好吗? ——摸球游戏。(板书)
二、探究活动
(一)交流中复习
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可能性的大小,请看下面一道题。
出示课件:
盒子里有两个白球和一个黄球,它们除颜色外完全相同,小青从盒子里任意摸出一球。
(1)你认为小青摸出的球可能是什么颜色?
(2)哪一种颜色的球摸出的可能性大,为什么?与同桌进行交流。师:谁来回答第一个问题? 生答。
师:那么,可能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生:与盒子里球的数量有关,谁的数量多,摸出的可能性就大。
(二)用“0”和“1”来表示可能性
1、在盒子里只有两个白球,能摸出我想要的黄球吗?。生答,让几生动手试摸。
2、师:那能否用一个数字来表示不可能摸到黄球这样的现象? 生:摸到黄球的可能性为0.3、小结:像这样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我们就说它发生的可能性为0。(板书:不可能
0)
3、师:拿出一盒装满5个黄球的盒子里。
任意在盒子里摸一个球,你们说会是什么颜色? 生答:黄色
师追问:一定是黄色? 生答:一定是黄色。叫多生摸。
师:老师请你用一个数来表示一定发生的事件,你会用什么数?
生来回答。
100100或者1
4、小结:像这样一定能发生的事,我们就说它发生的可能性为1。(板书:一定能
1)
4、小结:当有的事不可能发生的时,我们就说他发生的可能性为“0”。师举例。
当有些事情一定发生时,我们就说他发生的可能性为“1”。师举例。师:你们发现两种表示方法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
(让生体会数据表示的简洁性与客观性。)
师:我们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谁来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为“1”,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为“0”。
学生举例、汇报。
(设计意图:游戏是儿童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用摸球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师生关系融洽和谐)
(三)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情况
师在袋子里放入一黄一红两个球。
师:现在,老师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有多大? 生答
师:如果用一个数来表示,你要用哪一个数? 生:12(分数)
师板书:
1分数
师:这里2指的是什么?1呢?
2、师:老师在放入一个黄球,摸出红球的可能性还是吗?
21可以和同桌商量商量。
反馈:
生:不是。
师:那应该是多少? 生:
31师:为什么刚才是,现在是呢?
2113生答:因为球的总数不同。
师:看来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和什么有关系? 生答:和球的总数有关系。
师追问:白球的可能性能不能也用表示?
31同桌讨论。哪一组同学先来汇报?(预设)生1答:能
师追问:可是我们刚才都知道了,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大,所以不应该是啊。
31生2答:不能。为什么不可以? 师:总数还是3个啊?为什么不可以? 生:总数虽然没变,可是黄球的个数却变了。师:变成几个了? 生:2个
师:所以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应该用那个数来表示? 生:23
师:原来摸出黄球的可能性不仅和总数有关,还和黄球的个数有关。如果请你设计一个游戏,让摸出红球的可能性为,你该怎么设计?
21叫生说。
师:让摸出红球的可能性为呢?呢?
351329呢?
叫生来回答。
师出示课件:(2黄、2白、1白1黄、1白7黄、7白1黄,让生说出分数表示的意义)
叫生说,分别从盒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球,说一说从不同的盒子里摸出白球和黄球的可能性。
(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猜想、观察、想象、分析、验证等思考方式亲自体验、感知,得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可以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让学生在参与中体会,在体验中学习。与此同时,也关注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实践操作体会可能性大小。
师:今天我给同学们准备了盒子和球。
请小组组长拿出你们的纸盒。每个盒子里有3个黄球和3个白球,摸出白球的可能性是多少?请大家猜测一下。
生:12。
师: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我们来验证一下,好不好?
生:好。
师:请听要求。
每次摸之前,要摇一摇,然后摸出一个球,并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盒子中。一共摸20次,现在开始。
[生:自由活动]
师:现在谁能给大家汇报一下摸球的结果?
生1:我们组白球一共摸到了15次,黄球摸到了5次。
生2:我们组白球摸到的次数是7次,黄球摸到的次数是13次。
生3:我们组摸到白球的次数是12次,摸到黄球的次数是8次。
。。
师:刚才我们猜测摸出白球的可能性是二分之一,而我们实际操作的时候,摸出白球的次数占总次数的二分之一吗?
师追问:这是为什么呢?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因为摸球的时候,不一定按正规的比例,如果运气好的话,也许每次摸到的都是白球。
师:有这种可能。
生2:也有可能每次摸到的都是黄球。
生3:我认为可能性只是事前的一种猜测,真正的还是要靠实践得到。师:看来,游戏规则的公平,只是表示摸到两种颜色的机会再理论上时相等的,和实际还是有差距的。出示课件:
师:像这样的事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很多,比如我们抛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应该是,可是有一次我连续抛了10次,有8次朝上,这是怎么回21事呢?
很多数学家也想了这个问题。
师:大家观察一下,这些数据有什么特点?
师:从理论上讲,摸到正面的可能性是
12。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偶然性,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实验的次数越多,正面出现的频率越接近12。
四、巩固练习
下面我们来进行闯关游戏,看看你能不能闯关成功!第一关
数学小法官
(1)太阳从西边出来的可能性是 1。
()
(2)盒子里有红球1个、白球3个、黄球3个,任意摸一个,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
73(3)0乘任何数得0的可能性为 0。
()第二关
知识应用
(1)有10件产品,7件正品,3件次品,现从中任意取1件产品是次品的可能性是(),是正品的可能性是
()。
(2)在一个摸奖箱放了1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30个三等奖,100个鼓励奖。那么摸到二等奖的可能性是()。第三关
摸奖游戏(出示十个笑脸)
师:十个笑脸中有三个笑脸下面有奖品,你举得你猜中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第四关
根据成语的意思,你能用分数表示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吗?
平分秋色
十拿九稳 九死一生
百发百中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关于可能性的一些问题,那你觉得自己有那些收获? 生1:可能性的大小可以用数字表示。
生2:利用可能性的大小,判断一些事情发生的几率。
生3:利用数学知识,可以了解生活中一些现象,解决一些问题。
„„
师:今天我们学到不可能发生的事件用0来表示;一定发生的事件我们可以用1来表示;可能发生的事件我们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用分数来表示。同学们,只要你们学会用眼去观察,用心去体会,你就一定能感受到数学的奥妙。
六、知识拓展:
同学们这节课表现不错,老师额外奖励大家一道题:
某超市举行抽奖活动,凡一次性购物满200元的顾客,凭当日的购物小票,都可以有一次参加幸运大转盘活动的机会。
活动设立奖项:
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3名
幸运奖10名
如果我们同学来设计,你会让各个奖项分别都是什么颜色?中一等奖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为什么?希望我们同学都能成为一个小小设计家!(好,下课)板书设计: 摸球游戏
不可能
可能
一定能
0
3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在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客观事件出现的可能性;三年级学习了客观事件出现可能性的大小,认识到可能性的大小与相关的条件有密切联系;四年级认识了等可能性。本单元是前几个年级学习内容基础上的一个延伸和发展。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前几个年级已经掌握了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可能性的大小问题,认识了等可能性,故在本单元继续学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并不感到困难。本节课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由摸索与探究,理解并领会用不同的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知道用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简洁性和客观性。
三、目标定位。
根据课标的要求、教材内容、学生情况设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实践—验证”,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进一步认识客观事物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培养学生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
3、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渗透概率的思想。学习重点:
用一个数字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情况,体会数据表示的简洁性与客观性。学习难点: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情况,并能够分析实情。
四、策略选择。
本节课的知识理论强,比较抽象,故在教学中采取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1)游戏情境导入;
(2)通过大量的摸球活动,来感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3)设置闯关游戏,摸奖游戏。
五、过程实施。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采用课前唱歌游戏情境,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本节新课。这样设计主要是因为,游戏是儿童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用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对新课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二)探索活动,学习新知。
1、复习可能性大小。
通过知识回顾,让学生回忆可能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2、让学生用“0”和“1”来表示可能性。
通过摸球使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从生活中找出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为“0”,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为“1”。
3、学习本节课的重点——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情况。
这个环节是整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口,是在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分数意义的理解和已有生活经验的前提下进行分析,为了让学生体验客观事件发生存在着可能性的大小,我充分给予学生思考学习的空间,从易到难,步步深入,使学生不断地体验“猜测与验证”的过程,感受到事件发生结果的不确定性。
4、实践训练,深化新知。
练习题体现层次性,从简单的判断题到生活中的灵活应用,再到他们喜欢的摸奖游戏,最后再引申到成语故事,打通学科之间的联系,形成一条教学主线。
5、归纳总结,完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给自己一个梳理知识的机会,知识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有关,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通过猜想、观察、形象、分析、实践、验证等思考方式亲自体验、感知,得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学习是不确定的,可以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使枯燥的知识趣味性,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之中。与此同时,也关注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本课的不足: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方面练习还是欠缺了一点,没有把数学与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在有些可以放的环节还是没有完全放开,应该从多角度、多方面让学生去探究。
第二篇:摸球游戏教学反思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
二年级时,学生已经初步感受了不确定现象,并能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这样的词语描述这些现象。在此基础上本节课通过摸球游戏让学生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并能用“不可能”、“可能性大”、“可能性小”等词语进行描述,为今后学习等可能性以及用数值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打下基础。
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充分让学生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初步感受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同时让学生明白随机观念不是一次就能形成的,也不是一次两次的试验就能形成的。
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有很多问题没有注意到,一是班级大学生多,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上台摸球。导致了下面的同学在哪里说话争吵,课堂杂乱。
二是在教学中只用了学生去摸去猜,这样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特别是在填表和做想一想时,学生更是独立思考能力差,不愿意动脑。在练习题中看下面的那些城市会下雪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多,学生对城市地理位置不太明白,在教学中教授者也没用考虑到,导致了学生完全都在那里猜想。
如果我能出示一份这些城市的10.11.12月份的气温或者是天气情况情境图这样就能很好,很直观的进行教学,及培养的学生的观察与总结能力,也加强了学生的理解。
周福宝
第三篇:摸球游戏教学反思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活动,创设了引导学生探索,操作和思考的情景。整个过程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猜测—实践—验证”,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究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在活动过程中为了满足学生探索的欲望,我安排了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独立完成活动,以“自主探索”为核心,将“合作交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同时又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如“填完表格后,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你想想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列举出来”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不仅使思维活跃起来,能力也得到充分发展。
本节课的教学也存在不足,由于本节课的内容是可能性,都与“摸,猜”联系在一起,而判断是建立在统计的基础上,判断是做决策,决策的前提是充分掌握信息,信息从哪里来?从统计来,而统计的数据又是建立在多次摸的基础上,因此,少数的几次往往会产生误差。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并组织学生进行尽可能多的摸球次数。在这里,统计与概率是一个整体,教学中还应引导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统计与概率的知识。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2
可能性的大小问题是在学生学习了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判断生活现象的基础上教学的。《可能性》属于“统计与概率”这一知识领域的“概率”范畴。由于“概率”的知识是比较抽象的',小学生在学习这一内容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教学时,主要以直观内容为主。
一、以生活经验为背景,注重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视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建构新的知识,一开课就以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抽奖游戏引入,引发学生对抽奖箱中的秘密进行猜测,帮助他们建立适合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
再与学生常见的转盘游戏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制作圆盘。因为我们学习“可能性”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一知识。
二、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教学模式。
在通过猜测抽奖箱中的秘密,引出问题,再设计实践和验证,这一学习线路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过程中,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思想与方法。
三、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3
《标准》强调数学学习要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这是一节游戏课,怎样使游戏课上得有序、有效,让学生在玩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需要教师有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本节课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体验可能性的大小的合理性,这些游戏都是经过“猜测—实践—验证”的探索过程完成的。
1、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以及活动的安排应当充分考虑到趣味性,使他们感觉学习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对孩子来说,游戏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游戏。游戏是孩子们的天地,在游戏中可以使孩子的各种能力得到培养。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游戏是认识的
兴趣和情感的兴趣之间的一种缓冲地区。本课教学设计,从生活中提取源泉,做到了数学与游戏相结合,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真真切切地体验和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摸球游戏、转盘游戏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话题。
2、教师教生活中的数学。
沿着学生对“事情的发生可能是这样也可能是那样”的认识,教师改变条件,再让学生猜测,然后通过游戏实验去验证猜测,通过这样的“猜测—实验—验证”的.亲历过程,学生就在游戏活动中对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有了感性的认识。“试一试”的游戏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情况可能性大,什么情况可能性小。怎样拉近数学与人和自然的距离,使学生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这就需要教师帮助他们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如学生利用所学的概率知识设计活动,根据数学知识的特点,让学生带着数学去理解生活,去体会数学的价值。这样,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很大的兴趣,迫切期待着下一堂数学课的到来。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4
今天执教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可能性》中的最后一课《摸球游戏》,旨在让学生在摸球游戏过程中感受事情结果的可能性,并且如何判断可能性大小,教学内容相对简单。
整节课让我记忆犹新的应该是毕俊伟这个比较个性的孩子的表现了。毕俊伟,班里的小龄生,行为较古怪,总是“不按指示行动”,爱咬衣物,但是思维很灵活。当做到逆向思维训练的第三题时,“盒子里有6个球,不可能摸到红球”根据这个定性的描述,写出盒子里的球,在安静的空间里,一个稚嫩的坚定的声音出现了,第三题的答案很多种!很多种?我一下子愣住了,因为在预设中没有预设到,只是根据前面练习题的规则中,大家好像潜移默化地认为无非就是红球和白球两种颜色。当毕俊伟同学说出“可以是6个黑球”或者“5个蓝球1个黄球”时,全班愣住了!因为在他们的意识里,根本就没有想到过其他情况。那毕俊伟同学的想法究竟对不对?就这个另类的答案,同学们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最后达成共识:六个黑球既满足了盒子里有六个球,也满足了不可能摸到红球,所以这种想法是可行的!我想,这要比老师生搬硬套教给学生可能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或者如何判断可能性这个记忆会来的更深刻吧!感谢毕俊伟,给这个平淡的课堂激起一层浪花。
整节课,学生的参与状态是积极的,可能学习内容简单,他们也非常感兴趣,练习题的设计也比较接地气,抽奖、摸牌,……学生们七嘴八舌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就连平时当和尚都懒得撞钟的郑誉杰都积极发言了呢!
在课堂中,对于如何设计有层次的练习,仍然困惑着我。难点学优生掌握快,学困生难接受,有些知识点要两三倍的时间甚至更多;简单的内容,照顾到了学困生,但是学优生就无所事事了,有点荒废了时间。比如《摸球游戏》这节课虽然内容易掌握,但是老师仍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除了和学生差异有关,估计和这个班级的纪律也有关吧,今后,教师要根据需要,适时地放手,大胆地放手,相信学生会给我一个奇迹,一份惊喜!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5
《摸球游戏》主要是让孩子初步理解感受事件发生确定与不确定性,会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感受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我力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采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中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本节课主要采取了先猜再验证的方法,在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在“摸一摸”这一环节中,我先让学生猜一猜再摸一摸验证猜测结果。小组合作时,我还特意设计两种颜色的盒子,请同学发言,“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说说你们组会分到什么颜色的盒子?”回答正确的同学为小组挑选盒子,同学们根据所剩的盒子及时调整自己的说法,积极性很高。
在 8黄、4白、2红的盒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球,会出现几种结果,摸出哪种球的可能性大,哪种可能性小?先猜再小组合作摸球验证。在汇报结果时,有的小组出现了 统计结果与猜测结果不相符,比如:摸出红球的次数和白球
一样多或大于白球的次数。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一些看法,等学生回答不出时,我及时地告诉学生这其 实是数学的随机性造成的`,如果摸的次数越多就会越准确的。
在巩固练习时,我设计大家比较熟悉的摸奖游戏的转盘,让孩子用今天的知识来解释 其中的一些秘密,然后让学生自己做设计师来帮助老板设计转盘。然后根据这些设计,对学生进行采访:假如你是商店老板,会不会采用前面同学的设计呢?并说说 理由。同学的回答很精彩,逗得听课的老师不断地夸奖孩子们。
随后,我又将孩子从开放的思维活动中回归课本来做一些练习,并让学生自己讲解,交流见解。孩子充满了自信,学习更主动了。
这节课的设计不仅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遵循了新课程理念和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通过摸一摸等活动,让孩子感知、体验、发现,从而使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唯一的遗憾就是在课堂上给学生没有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比如:一个问题出现后,老师所要的答案一出来就进行到下一个环节,好像急于求成。这样的课堂,往往 是没有生成的,北京特级教师田丽丽曾在她的报告中这样说过:“数学课堂上抓住生成,有效利用生成,这才是课堂的精华所在,也是耐人寻味的地方。”在以后的 教学上我会不断反思,仔细斟酌,使自己从一名普通的教师转变成一名研究性的教师,为教育的明天而努力!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6
这节课在感知“可能”、“一定”、“不可能”和“可能性大小”时,我安排了这样几个层次的活动,第一次是“抛硬币”,使学生初步感知可能性。第二次“摸球”,让学生在摸球的过程中反思为什么摸到的`都是黄球?引出、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第三次“摸球”,先让学生试着猜想“怎样做才能在盒子中摸到白球?”再让学生实验操作进行验证。通过这样的三次活动,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因而产生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初步认识。在知识联系生活,运用生活的过程中,又设计了“说一说“,”连一连“,”涂一涂“,”幸运大转盘”等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理解和认识数学。使学生对知识理解和记忆更深!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7
教材分析
《摸球游戏》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节的内容。
二年级时,学生已经初步感受了不确定现象,并能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这样的词语描述这些现象。在此基础上本节课通过摸球游戏让学生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并能用“不可能”、“可能性大”、“可能性小”等词语进行描述,为今后学习等可能性以及用数值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打下基础。
在本节课上,教材安排了“想一想”、“摸一摸”、“填一填”的环节,让学生经历实验验证猜测的全过程。通过“猜测---试验---分析实验数据---推测”,让学生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初步感受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
教材安排了“试一试”,意图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同时让学生明白随机观念不是一次就能形成的,也不是一次两次的试验就能形成的,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诸如以上那个的错误观点,需要教师适时引导。
根据以上分析,我对教材进行适当的重组,主要把重点放在让每个学生都亲身经历探索的.过程让学生发现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同时学会如何通过试验验证自己的猜想进而进行合理大胆推测的。
学情分析
二年级时,学生已经初步感受了不确定现象,并能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这样的词语描述这些现象。在此基础上本节课通过摸球游戏让学生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并能用“不可能”、“可能性大”、“可能性小”等词语进行描述,单从知识本身来讲没有多大难度,但一定要让学生在摸球游戏的过程中自己去感受到可能性的大小,为今后学习等可能性以及用数值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能对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描述。
3、结合具体情境,能对某些事件进行推理,知道其可能性的大小。
二、方法与过程
以摸球游戏为情境,通过“猜测---试验---分析实验数据---推测”,让学生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初步感受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生通过试验操作、分析推理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难点:利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8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我以生动的卡通人物米老鼠在迪士尼玩抽奖活动和“师摸生猜”的摸球游戏,很容易就达到师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玩中教会学生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描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这一活动唤起了学生对旧知的记忆,为新知做好铺垫,起到“引路导航”的作用。
对儿童来说,概率实验是很有吸引力的,动手集体数据的过程常常体现为令人愉快的游戏。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在亲历、体验的过程中感悟、体会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合作学习的形式既能发挥集体的智慧,又能展示个人多方面的才能。此环节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使他们体会与他人交流的快乐,同时促使学生个人完善与发展。
在学生初步体会了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之后,再让学生进行摸三种颜色的球的游戏,这样既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可能性的几种情况,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浓厚兴趣。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课堂积极性,在这环节我联系《幸运52》的电视节目带入课堂,将学生喜爱的电视节目情境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热情,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悟。使学生玩游戏的同时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进一步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最后让同学们用“可能”、“一定”、“不可能”等词联系生活说一说,充分体现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前面的活动都是请学生猜、摸、试,这一活动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合作精神,群策群力,应用所学知识设计转盘,进行逆向思考巩固知识。了解身边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和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9
《摸球游戏》是在学生学习了可能性大小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是在前两个年级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和发展,这时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用描述性语言说出事物可能性大小,而是会用分数描述可能性的大小,体现数据表示的简洁性和客观性。
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这不仅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体验可能性的大小的合理性。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猜想、观察、想象、分析、验证等思考方式亲自体验、感知,得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可以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使枯燥的知识趣味性,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之中。与此同时,也关注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10
《摸球游戏》是新课程第五册第八单元的内容。很多孩子在未学习这课前,已经在他们生活体验中常常接触到这方面的知识,但是在孩子的头脑中还不能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本节课是在学生对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本节课是在学生对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我在新课程,新理念精神的指导下,我这节课做到了以下几点:
1、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学生已有的经验是学习知识的宝贵资源。《数学课标》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与价值观念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我设计了《摸球游戏》这一课的新授过程,道德以学生熟悉的米奇作为导线,使每个环节步步紧扣。游戏的出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感觉到在学中玩,在玩中乐的.愉快感,完全投入到学习当中。新课时,让学生参与到跃跃欲试的摸球游戏中,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学习与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要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向实践,即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说,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仅仅在于他们掌握数学知识的多少,也不在于他们能解决多少道数学难题,而是看他们能否把所学的数学知识、思维方式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形成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是加强数学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良好途径。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通过实践,可使学生直接体验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我以米奇与小动物们的抽奖活动为导线,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增加实践活动的机会,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3、培养了学习的信心。
数学来源于生活,我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数学知道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充分地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11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是让同学通过“猜测—实践—验证”,经历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在活动交流中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对于本节课我总结有三大特点:
第一大特点:趣味性浓
课始,首先播放故事《守株待兔》,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出事情的发生不仅有可能性,发生的可能性还有大有小,从而导入新课。这样创设情境,不仅唤起了学生对旧知的记忆,为新知做好铺垫,起到“引路导航”的作用,而且趣味性十足,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第二大特点:在合作中动手实践
课堂上,同学们是在小组活动中合作摸球,探索事情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通过猜测、观察、分析、验证等方式亲身体验、感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并且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我关注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的同时,更关注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用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第三大特点:生活化
在最后应用拓展部分。首先设计幸运大转盘,让学生设计两种转盘,第一种做为商家你怎么设计,第二种做为顾客你怎么设计,并说明理由,学生在多项思维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接着说说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最后有关抛硬币问题的研究,利用历史上著名的数学家抛硬币实验的结果统计,使学生发现当抛得次数越多,出现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越接近相等。同时也是在培养学生一种研究数学的意识,教育学生学习数学家们通过大量的实验来验证猜测,从而得到最后的结论的严谨求学的精神。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12
《标准》强调数学学习要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本节课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体验可能性的大小的合理性。这些游戏都是经过“猜测—实践—验证”的探索过程完成的,教学是成功的。 还记得,学校曾要求我们课改老师把自己对课改的认识与感受,用一句话来描述。当时,我们调侃的“名言”是“痛并快乐着”。“痛”是因为“前无古人,后有来者”。我们必须每天思考,每天探索,每天革新。在实践中体验酸、甜、苦、辣……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而“快乐”的'源泉想必就是以下的原因吧。 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以及活动的安排应当充分考虑到趣味性,使他们感觉学习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对孩子来说,游戏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游戏。游戏是孩子们的天地,在游戏中可以使孩子的各种能力得到培养。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游戏是认识的兴趣和情感的兴趣之间的一种缓冲地区。本课教学设计,从生活中提取源泉,做到了数学与游戏相结合,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真真切切地体验和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摸球游戏、转盘游戏、设计摇奖活动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话题。 教师教生活中的数学。
“我想,教书育人是教师教学的最高境界。怎样拉近数学与人和自然的距离,使学生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这就需要教师帮助他们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如学生利用所学的概率知识设计摇奖活动,就是根据数学知识的特点,让学生带着数学去理解生活,去体会数学的价值。这样,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很大的兴趣,迫切期待着下一堂数学课的到来。
第四篇:摸球游戏教学反思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1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我以生动的卡通人物米老鼠在迪士尼玩抽奖活动和“师摸生猜”的摸球游戏,很容易就达到师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玩中教会学生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描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这一活动唤起了学生对旧知的记忆,为新知做好铺垫,起到“引路导航”的作用。
对儿童来说,概率实验是很有吸引力的,动手集体数据的过程常常体现为令人愉快的游戏。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在亲历、体验的过程中感悟、体会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合作学习的形式既能发挥集体的智慧,又能展示个人多方面的才能。此环节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使他们体会与他人交流的快乐,同时促使学生个人完善与发展。
在学生初步体会了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之后,再让学生进行摸三种颜色的球的游戏,这样既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可能性的几种情况,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浓厚兴趣。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课堂积极性,在这环节我联系《幸运52》的电视节目带入课堂,将学生喜爱的电视节目情境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热情,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悟。使学生玩游戏的同时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进一步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最后让同学们用“可能”、“一定”、“不可能”等词联系生活说一说,充分体现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前面的活动都是请学生猜、摸、试,这一活动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合作精神,群策群力,应用所学知识设计转盘,进行逆向思考巩固知识。了解身边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和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2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是让同学通过猜测实践验证,经历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在活动交流中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对于本节课我总结有三大特点
第一大特点:趣味性浓
课始,首先播放故事《守株待兔》,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出事情的发生不仅有可能性,发生的可能性还有大有小,从而导入新课。这样创设情境,不仅唤起了学生对旧知的记忆,为新知做好铺垫,起到引路导航的作用,而且趣味性十足,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第二大特点:在合作中动手实践
课堂上,同学们是在小组活动中合作摸球,探索事情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通过猜测、观察、分析、验证等方式亲身体验、感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并且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我关注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的同时,更关注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用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第三大特点:生活化
在最后应用拓展部分。首先设计幸运大转盘,让学生设计两种转盘,第一种做为商家你怎么设计,第二种做为顾客你怎么设计,并说明理由,学生在多项思维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接着说说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最后有关抛硬币问题的`研究,利用历史上著名的数学家抛硬币实验的结果统计,使学生发现当抛得次数越多,出现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越接近相等。同时也是在培养学生一种研究数学的意识,教育学生学习数学家们通过大量的实验来验证猜测,从而得到最后的结论的严谨求学的精神。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3
今天执教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可能性》中的最后一课《摸球游戏》,旨在让学生在摸球游戏过程中感受事情结果的可能性,并且如何判断可能性大小,教学内容相对简单。
整节课让我记忆犹新的应该是毕俊伟这个比较个性的孩子的表现了。毕俊伟,班里的小龄生,行为较古怪,总是“不按指示行动”,爱咬衣物,但是思维很灵活。当做到逆向思维训练的第三题时,“盒子里有6个球,不可能摸到红球”根据这个定性的描述,写出盒子里的球,在安静的'空间里,一个稚嫩的坚定的声音出现了,第三题的答案很多种!很多种?我一下子愣住了,因为在预设中没有预设到,只是根据前面练习题的规则中,大家好像潜移默化地认为无非就是红球和白球两种颜色。当毕俊伟同学说出“可以是6个黑球”或者“5个蓝球1个黄球”时,全班愣住了!因为在他们的意识里,根本就没有想到过其他情况。那毕俊伟同学的想法究竟对不对?就这个另类的答案,同学们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最后达成共识:六个黑球既满足了盒子里有六个球,也满足了不可能摸到红球,所以这种想法是可行的!我想,这要比老师生搬硬套教给学生可能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或者如何判断可能性这个记忆会来的更深刻吧!感谢毕俊伟,给这个平淡的课堂激起一层浪花。
整节课,学生的参与状态是积极的,可能学习内容简单,他们也非常感兴趣,练习题的设计也比较接地气,抽奖、摸牌,……学生们七嘴八舌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就连平时当和尚都懒得撞钟的郑誉杰都积极发言了呢!
在课堂中,对于如何设计有层次的练习,仍然困惑着我。难点学优生掌握快,学困生难接受,有些知识点要两三倍的时间甚至更多;简单的内容,照顾到了学困生,但是学优生就无所事事了,有点荒废了时间。比如《摸球游戏》这节课虽然内容易掌握,但是老师仍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除了和学生差异有关,估计和这个班级的纪律也有关吧,今后,教师要根据需要,适时地放手,大胆地放手,相信学生会给我一个奇迹,一份惊喜!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4
可能性的大小问题是在学生学习了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判断生活现象的基础上教学的。《可能性》属于“统计与概率”这一知识领域的“概率”范畴。由于“概率”的知识是比较抽象的.,小学生在学习这一内容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教学时,主要以直观内容为主。
一、以生活经验为背景,注重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视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建构新的知识,一开课就以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抽奖游戏引入,引发学生对抽奖箱中的秘密进行猜测,帮助他们建立适合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
再与学生常见的转盘游戏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制作圆盘。因为我们学习“可能性”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一知识。
二、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教学模式。
在通过猜测抽奖箱中的秘密,引出问题,再设计实践和验证,这一学习线路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过程中,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思想与方法。
三、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5
二年级时,学生已经初步感受了不确定现象,并能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这样的词语描述这些现象。在此基础上本节课通过摸球游戏让学生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并能用“不可能”、“可能性大”、“可能性斜等词语进行描述,为今后学习等可能性以及用数值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打下基矗
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充分让学生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初步感受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同时让学生明白随机观念不是一次就能形成的,也不是一次两次的试验就能形成的。
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有很多问题没有注意到,一是班级大学生多,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上台摸球。导致了下面的同学在哪里说话争吵,课堂杂乱。
二是在教学中只用了学生去摸去猜,这样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特别是在填表和做想一想时,学生更是独立思考能力差,不愿意动脑。在练习题中看下面的那些城市会下雪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多,学生对城市地理位置不太明白,在教学中教授者也没用考虑到,导致了学生完全都在那里猜想。
如果我能出示一份这些城市的10.11.12月份的气温或者是天气情况情境图这样就能很好,很直观的进行教学,及培养的学生的观察与总结能力,也加强了学生的理解。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6
《摸球游戏》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可能性》第二课时内容。本节课主要是结合摸球游戏的情境,知道简单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并能作出定性描述和进行交流。
本节课主要有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主要体验从盒子中摸出一个球是什么颜色这件事有的是先可以确定,有的是先不能确定(即随机现象);第二个问题通过分析盒子里白球与黄球的数量结构,知道摸到的白球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第三个问题从摸出游戏已经发生的结果,反过来设计盒子里白球与黄球的数量结构。
在教学安排过程中,为了凸现使用智慧作业微课资源,使用了三个微课视频,同时布置了观看智慧作业微课视频的课后作业。三个智慧作业微课视频分别是数学作业本第40页第3题连一连,第41页第3题给转盘涂色和第1题选择题。
第一个智慧作业微课视频是上一节内容。作为复习内容,既是对上一节课内容的复习巩固,又是对本节课内容进行一个铺垫。第二个和第三个智慧作业微课视频是本节课内容,属于对本节课的巩固内容。通过两个视频的学习,学生基本能理解如何设置才能获得可预期的`结果。让孩子们进一步明白,虽然转盘最后转到什么位置是随机的,但还是可以预见的,而且可以知道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
至于第三个智慧作业微课视频,就是加深孩子对摸球结果的理性认识。尽管摸球的结果充满着随机性,但仍然可以预见。根据情况可以判断,有些结果是一定的,有些结果是不可能的,也有些结果是可能的,并且可能性有大有小。可能性大小则是我们要研究的重点。
因此本节课的第三个问题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从摸球结果出发,反过来设计盒子里白球与黄球的数量结构,这是逆向思维。相对来说有些难度。事实上多数孩子对摸球比较感兴趣,因此理解比较到位与深刻。
特别是对“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比黄球大”以及“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比白球大”的理解,孩子们感受到了数学的趣味。其中孩子们就能知道“五个白球,一个黄球”,和“四个白球,二个黄球”,都是满足“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比黄球大”的条件可行方案。同理为了满足条件“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比白球大”,可以是“五个黄球,一个白球”,也可以是“四个黄球,二个白球”。
在本节课中孩子们活跃性很高,都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并主动要求上台参与各项活动。本节课注重了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让学生切身感受摸球是体验,从而加强对摸球结果的理解。事实上,多数孩子也能通过观察以及想象,能够理解各种场景下摸球的结果。总之本节课孩子们基本能掌握所学内容。本节课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7
在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活动,创设了引导学生探索,操作和思考的情景。整个过程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猜测—实践—验证”,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究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在活动过程中为了满足学生探索的欲望,我安排了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独立完成活动,以“自主探索”为核心,将“合作交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同时又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如“填完表格后,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你想想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列举出来”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不仅使思维活跃起来,能力也得到充分发展。
本节课的教学也存在不足,由于本节课的内容是可能性,都与“摸,猜”联系在一起,而判断是建立在统计的基础上,判断是做决策,决策的前提是充分掌握信息,信息从哪里来?从统计来,而统计的数据又是建立在多次摸的基础上,因此,少数的几次往往会产生误差。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并组织学生进行尽可能多的摸球次数。在这里,统计与概率是一个整体,教学中还应引导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统计与概率的知识。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8
教材分析
《摸球游戏》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节的内容。
二年级时,学生已经初步感受了不确定现象,并能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这样的词语描述这些现象。在此基础上本节课通过摸球游戏让学生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并能用“不可能”、“可能性大”、“可能性小”等词语进行描述,为今后学习等可能性以及用数值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打下基础。
在本节课上,教材安排了“想一想”、“摸一摸”、“填一填”的环节,让学生经历实验验证猜测的全过程。通过“猜测---试验---分析实验数据---推测”,让学生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初步感受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
教材安排了“试一试”,意图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同时让学生明白随机观念不是一次就能形成的,也不是一次两次的试验就能形成的,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诸如以上那个的错误观点,需要教师适时引导。
根据以上分析,我对教材进行适当的重组,主要把重点放在让每个学生都亲身经历探索的过程让学生发现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同时学会如何通过试验验证自己的猜想进而进行合理大胆推测的。
学情分析
二年级时,学生已经初步感受了不确定现象,并能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这样的词语描述这些现象。在此基础上本节课通过摸球游戏让学生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并能用“不可能”、“可能性大”、“可能性小”等词语进行描述,单从知识本身来讲没有多大难度,但一定要让学生在摸球游戏的过程中自己去感受到可能性的大小,为今后学习等可能性以及用数值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能对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描述。
3、结合具体情境,能对某些事件进行推理,知道其可能性的大小。
二、方法与过程
以摸球游戏为情境,通过“猜测---试验---分析实验数据---推测”,让学生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初步感受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生通过试验操作、分析推理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难点:利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9
《摸球游戏》是新课程第五册第八单元的内容。很多孩子在未学习这课前,已经在他们生活体验中常常接触到这方面的知识,但是在孩子的头脑中还不能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本节课是在学生对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本节课是在学生对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我在新课程,新理念精神的指导下,我这节课做到了以下几点:
1、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学生已有的经验是学习知识的宝贵资源。《数学课标》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与价值观念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我设计了《摸球游戏》这一课的新授过程,道德以学生熟悉的米奇作为导线,使每个环节步步紧扣。游戏的出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感觉到在学中玩,在玩中乐的愉快感,完全投入到学习当中。新课时,让学生参与到跃跃欲试的摸球游戏中,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学习与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要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向实践,即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说,学生的数学能力不仅仅在于他们掌握数学知识的多少,也不在于他们能解决多少道数学难题,而是看他们能否把所学的数学知识、思维方式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形成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是加强数学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良好途径。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通过实践,可使学生直接体验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我以米奇与小动物们的抽奖活动为导线,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增加实践活动的机会,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3、培养了学习的信心。
数学来源于生活,我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数学知道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充分地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10
《标准》强调数学学习要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这是一节游戏课,怎样使游戏课上得有序、有效,让学生在玩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需要教师有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本节课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体验可能性的大小的合理性,这些游戏都是经过“猜测—实践—验证”的探索过程完成的。
1、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以及活动的安排应当充分考虑到趣味性,使他们感觉学习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对孩子来说,游戏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游戏。游戏是孩子们的天地,在游戏中可以使孩子的各种能力得到培养。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游戏是认识的
兴趣和情感的兴趣之间的.一种缓冲地区。本课教学设计,从生活中提取源泉,做到了数学与游戏相结合,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真真切切地体验和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摸球游戏、转盘游戏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话题。
2、教师教生活中的数学。
沿着学生对“事情的发生可能是这样也可能是那样”的认识,教师改变条件,再让学生猜测,然后通过游戏实验去验证猜测,通过这样的“猜测—实验—验证”的亲历过程,学生就在游戏活动中对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有了感性的认识。“试一试”的游戏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情况可能性大,什么情况可能性小。怎样拉近数学与人和自然的距离,使学生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这就需要教师帮助他们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如学生利用所学的概率知识设计活动,根据数学知识的特点,让学生带着数学去理解生活,去体会数学的价值。这样,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很大的兴趣,迫切期待着下一堂数学课的到来。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11
本节课是八年级的一堂篮球游戏课,通过篮球游戏培养学生对玩篮球的兴趣。在这堂课中我设计了两个游戏,一个是拍球游戏,通过游戏要求“怎样玩大家才高兴?”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分享的意识。第二个游戏是过跨下传球接力比赛,通过这个游戏,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同时,在两个游戏中多次让学生先商量再游戏、讨论经验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在拍球游戏中,我提出了“怎样玩大家都高兴?”的要求让学生进行拍球练习,但在实际上课过程中还是出现了有些组玩的并不是很开心,甚至出现了一些厌玩的。在这时我及时的进行了调整,了解了这些组不开心原因后,鸣哨让同学们都停下,重申了今天游戏的'要求,然后让学生说说看,怎样玩才高兴,怎样玩又不高兴了。经过讨论后让同学再商量继续玩,从而重点教育了学生玩时与他人分享的精神。但是,这堂课还有许多地方是值得商讨的,也希望自己能在他人的指导中不断的进步。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12
《摸球游戏》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可能性”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旨在让学生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知道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的多少有关,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利用有趣的游戏导入,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新课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也能加深对以前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迅速集中注意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二、联系实际,探索新知。
教学中我设计了现场抽奖活动、帮神秘朋友设计放球游戏、让学生用“一定”、“经常”、“偶尔”、“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现象。如,练习设计中的填空题和判断题、帮张阿姨分析她买的奖票是否能中奖等,都是围绕日常生活中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不确定性及可能性大小来练习的,既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知识,又将知识学习的终极点延伸到生活中,同时也整合了课程资源。
三、合作交流,分享智慧。
“教学过程中,我组织每个学生参与到摸球游戏中去,让他们亲历知识探索的过程,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有关,有些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如在装有9个黄球和1个白球的盒子里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大,摸出白球的可能性小,不可能摸出一个红球。渗透”生活中还有形形色色的骗术存在,有些事件的发生只是偶然现象,一定要冷静分析,正确判断。"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四、玩中求学,一举两得。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我抓住孩子爱玩的心理。上课伊始,先进行摸球有奖游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因此分组合作学习进行得非常顺利。好奇心驱使他们认真摸球,积极思考,踊跃发言,通过自己的努力验证大家的猜测,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当孩子们有些疲倦时,我顺势开展了一个班级抽奖活动——让同学们把写有自己学号的纸条放进盒子里,邀请一位听课老师从中抽出一名幸运之星。同学们更加兴奋了,纷纷猜测会抽到谁,课堂进入了高潮。这样的设计既达到了放松的目的,又将巩固训练落实到位,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悟,悟中得。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13
《摸球游戏》是在学生学习了可能性大小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是在前两个年级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和发展,这时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用描述性语言说出事物可能性大小,而是会用分数描述可能性的大小,体现数据表示的简洁性和客观性。
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这不仅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体验可能性的大小的'合理性。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猜想、观察、想象、分析、验证等思考方式亲自体验、感知,得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可以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使枯燥的知识趣味性,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之中。与此同时,也关注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14
这节课在感知“可能”、“一定”、“不可能”和“可能性大小”时,我安排了这样几个层次的活动,第一次是“抛硬币”,使学生初步感知可能性。第二次“摸球”,让学生在摸球的过程中反思为什么摸到的都是黄球?引出、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第三次“摸球”,先让学生试着猜想“怎样做才能在盒子中摸到白球?”再让学生实验操作进行验证。通过这样的三次活动,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因而产生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初步认识。在知识联系生活,运用生活的过程中,又设计了“说一说“,”连一连“,”涂一涂“,”幸运大转盘”等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理解和认识数学。使学生对知识理解和记忆更深!
摸球游戏教学反思15
《摸球游戏》主要是让孩子初步理解感受事件发生确定与不确定性,会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感受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我力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采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中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本节课主要采取了先猜再验证的方法,在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在“摸一摸”这一环节中,我先让学生猜一猜再摸一摸验证猜测结果。小组合作时,我还特意设计两种颜色的盒子,请同学发言,“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说说你们组会分到什么颜色的盒子?”回答正确的同学为小组挑选盒子,同学们根据所剩的盒子及时调整自己的说法,积极性很高。
在8黄、4白、2红的盒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球,会出现几种结果,摸出哪种球的可能性大,哪种可能性小?先猜再小组合作摸球验证。在汇报结果时,有的小组出现了统计结果与猜测结果不相符,比如:摸出红球的次数和白球一样多或大于白球的次数。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一些看法,等学生回答不出时,我及时地告诉学生这其实是数学的随机性造成的,如果摸的次数越多就会越准确的。
第五篇:摸球游戏教学反思
各位老师上午好,下面是我对《摸球游戏》这节课设计时的一些思考:
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是:在探究中,学生掌握用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并能运用可能性的大小对生活中的事件做出合理的选择和判断,摸球游戏教学反思。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客观事件出现可能性的大小,认识到可能性的大小与相关的条件有密切关系;四年级认识了等可能性。而本课所学的概率知识主要是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是在前几个年级学习内容的基础上的一个发展与延伸。
以下是我执教后所进行的反思:
在教学本节课时,能精心设计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悟数学的魅力,领悟数学的生活化。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始终充满信心、充满激情地学习数学。用饱满的热情、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的活动材料、富有趣味化的活动形式,为学生创设了独立思考、自我体验、自我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使得教学过程始终民主、平等、宽松、愉快,教学反思《摸球游戏教学反思》。
1.活动贯穿始终,让学生经历“可能性”大小形成的探究过程。
活动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在这一节课中,游戏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游戏活动,学生逐渐地、有层次地提高了自己的数学水平,丰富了对可能、不可能、一定的现象的亲身体验。
2.紧密联系生活,突出学以致用。
本节课教学一开始,就从摸球游戏开始,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的探索学习积极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上所设计的一系列游戏,都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场景,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个理念,又用本节课中所获得的知识解决游戏是否公平的问题,体现了数学反过来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让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3.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本节课,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在各种游戏中感悟数学知识,领悟数学魅力。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全部发现都是由学生在思考与交流的情况下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