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活动方案

时间:2019-05-12 22:47: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历史活动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历史活动方案》。

第一篇:初中历史活动方案

初中历史 “情境--探究--史鉴--升华”探究活动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历史教学从来就是按教本把当时权威史家的 “断言”(且中学教本常常是“独断言”)不折不扣地灌输给学生------这已成为历史教学的“天经地义”。这种教学观念严重钳制了师生的创新潜能,老师真是传声筒,学生也真成为被动接受的“学习机”,死记硬背那些与自己一生没多大作用的繁杂的时间、地点、人名、琐事,使得丰富多彩的人类历史变得极其枯燥乏味,历史教学是最典型的教书死、死教书、教死书,读书死、死读书、读死书。有一件事令我终生有愧:学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时,有位同学把出自张僧繇的成语“画龙点睛”与顾恺之“混为一谈”,被我立即当堂纠正。而学内地版初中历史教材时,教参上指明该成语恰好出自顾恺之。又如,现行教材中说成语“一鸣惊人”出自楚庄王,而现行《成语词典》中则说出自齐威王。权威们都如此矛盾,教师却硬逼学生去与教材绝对的“高度一致”,真是岂有此理。这说明不应强求学生照本死记非关键的知识点,记错了无所谓,也许还与其它历史记载“歪打正着”呢。说不定史书记录压根就有误哩。是否“记准”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运用教材知识点去创新学习,培养素质能力。的确,历史事实是不能改变的,但如果历史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永远照“本”宣科,没有观念上的“大革命”的话,在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是很难、很少发挥创新能力的,即使有,就多在死记硬背的方法、途径上罢了。创新教起来、学起来都真的十分的痛苦-----据专家的权威调查,历史学科是学生最讨厌的学科之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历史教学史的实践告诉我们,只躺在祖先光辉成就的彩旗下弦耀吹嘘家底绝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应该反思。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学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历史课程标准》 “前言”指出,“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索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第四部分”指出,“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思考历史问题,以利于学生的探究学习”,“以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教学中,我大胆的提出一种 “情境--探究--史鉴--升华”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这种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培养学生创造力,让学生(含导师)成为历史“预言家”和“当事人”的“情境--探究--史鉴--升华”创新探究教学模式,是历史教学观念上的“开天辟地”------真正将教师为中心的传授记忆既定结论型教学扭转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维探究预定(未定)结果型教学,重视创新探究的学习过程,在互动的教学过程中煅练和培养师生的思维及实践能力。学生乐学愿学。教师----不再是教书匠和传播机,而是导师、伯乐,是点燃学生创造潜力的火把,乐教愿教。

我认为用 “情境--探究--史鉴--升华”初中历史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肯定能使历史的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创新,给历史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吸引力!

二、实验目标和内容

(一)实验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改革陈旧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方法,构建初中历史“情境--探究--史鉴--升华”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2、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大胆质疑的主体意识和探究精神,以及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3、通过实验探究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

4、探究新的测评方式。

(二)实验内容

本课题研究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策略,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说教式、填鸭式、注入式、满堂灌彻底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式、探究式、合作式的教学方式。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立体思维、立体思维。

具体一点讲,这种模式大致可有如下流程(及各流程作用):

1、创设情境:教学时,学生关上书,最好叫学生不受“预习”的影响,使学生“远离历史教本”;老师据教本中的情景创设类似的“历史环境”和“现实环境”(有时可以避免历史人名、地名、而以与历史课堂“毫无关系”的面目出现更佳,因为这能使学生摆脱“预习”的牵制)提出链锁的问题,有时还敦促学生们在不受教本和教师牵制下,自由、轻松地思考。

2、探究策略:师生根据“历史情境”提出链锁的问题,分析问题,在讨论争鸣中无拘无束的各抒己见,甚至七觜八舌的“乱弹琴”,提出种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从中“抉择”出自己认为的“上上策”(注意:猜测偏重发散思考“历史发展的可能走向”及相应策略,而并非大纲和目标中规定的具体时间、人名、地名、琐事)。这过程中,教师必须鼓励学生要大胆,在轻松愉悦中自主地猜测探究。使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要容忍,甚至有意鼓动荒唐的“空想”“假设”。因为创新的灵感来源于“突发奇想”。任何“胡思乱想”和“异想天开”都不能被压抑和批评,容许并鼓励学生间争鸣。促使发散的创新思维向各个角度辐射。不绝对把学生们的意见都“统一”到课本上来,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发挥其特长。都说历史由后人评说,如果按教本绝对化地,同时又不准有怀疑的精神,作为后人的学生恐怕不会去评说。况且,“盖棺定论”后的历史也可“开棺验尸”哩。后人研究历史的最终目的不应是记忆前人已下的历史结论,而应在争鸣中总结出适人适地适时的实用的方案,推动社会发展,同时使哪些为人类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先人灵魂万古流芳,又让哪些危害劳苦大众的历史罪人遗臭万年!如果硬要把课本的结论塞给学生那肯定不是“探究式学习”,起码不叫真正探究。分小组探讨,在组内综合“抉择”出“上上策”,这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取长补短等探讨品质。教师有意让组内“抉择”和个别主张有表现的机会。对学生提出的教材中无法找到的提法和结论,越是独道越要首肯其探究精神和方法(但不一定肯否对错)。这是一堂课的核心部分,这也就是历史教育教学中创新的最好办法;

3、以史为鉴:打开教本,让学生们将自己的“上上策”与教本中的“历史真面目”比一比,谈谈自己的想法和理由,甚至可以“指责”历史前人的“过失”--------如果不那么办,可能会怎么样?”“按我的办法去做,会怎么呢?”,这样既回归教本,又不禁于教本。

4、提高升华:①教师将设计(也可师生共同设计)的适当试题板书在黑板上,学生据教本答上即为作业,也可作《学习指导》-----鼓励学生将自己猜测与“历史真面目”相同或相似的作为作业,便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最好写点心得。如果能结合现实中类似历史情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好。②根据当堂课的思想品德培养要求,在水到渠成的最佳时机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最好是叫学生课后去调查自己信得过的人,从而增强历史的可信度和真实性,同时培养社会调查的能力和习惯。

[注:流程是灵活多变的,以情趣猜测策略为重,如果学生对某(几)个问题特别感兴趣,就可以“纠缠不休”,暂放其余。即使争论不出结论来,甚至不知所云,似是而非都是可以的,因为学生的收获很可能已超出预期]

此模式具有极强的灵活性,不僵化。适合新授课,又适合专题复习课,如专人、专事的专题,对某方面知识的大跨度 “专题研习”----如人才制度的沿革、历史上的税费改革、历史上的伊拉克。最能达到中考试要求的“处理历史信息,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历史问题的初步能力;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单的评述,以及将中国史、世界史联系”,特别是能用“历史的老眼光”(历史经验教训)来“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

初中历史 “情境--探究--史鉴--升华”探究方案

三、实验研究的阶段成果

经过一年的实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一)促进了学生的品德发展

1、学生非智力因素和学习能力测试大力发展,主要表现在: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意志坚强,学习习惯良好,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促进了学生学好各门功课,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学生的生活能力得到增强。通过历史课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学生的处理能力、自我防护能力、安全意识、挫折意识、国家意识、科学意识、人文意识、危机意识、挑战意识、竞争意识、互助意识、公共意识等都得到了很大增强。

3、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真正使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

4、学生的道德品质提到了提高,并能自觉地运用于生活之中,对生活有了一定的理解,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教师的理论水平得到了提高,业务能力提到增强

1、教师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实验研究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过程,在实验过程中,老师不但培养了学生,还锻炼提高了自己。

教学观念得到改变,老师通过大量的理论学习后,在教学中不断体验,更新了教育观念,树立了三个理念:一是历史道德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中,学生生活的需要是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强大动力,二是确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认识到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欣赏者,学习者、服务者、学生的一切活动不能由教师来代替。三是明白了热爱学生是教育的灵魂,没有对学生的爱的德育是失败的德育。教学中精选学生终身有用的内容并让他们表达自己的心得。

2、理论水平得到提高,在实验研究中,老师通过实验理论的学习,以及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提高了自身的理论水平。

3、业务得到增强。具体表现在能将理论知识,动用于教学实践,敢于发表实验铁体会见解,会上探究式历史课,会写一定质量的教育论文,作为德育工作者,明白了为人师表的道理。

4、加强了教师的修养,使教育做生活的强者,实验研究老师在教学研究中体会了成功的艰辛,失败后的顽强,跌倒后的爬起……不论怎样,始终坦然面对,宠辱不惊,淡泊名利,不断陶冶情操,做一个真实的生活者。

四、对实验研究的认识

1、“情境--探索--史鉴--升华”实验研究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新课程标准中突出了历史教育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创造性。历史探究理论正是基于此而提出的,历史是离不开生活的,历史教育只有与生活紧密联系,才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因而,历史探究实验研究更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2、加强过程研究是实验成功的保证

课题实验具有较强的探索性,没有固定的模式可模仿,只有摸着石头过河,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将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这些困难和问题的解决影响着鹤立鸡群伯进度和成败。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反复学习讨论相关理论,及时调控实验偏差,讨论研究教学模式雏形,探讨考核及考核标准,却离不开集体的研究活动,因此加强过程研究是实验成功的保证。

3、联系生活是实验研究的关键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在生活中有值得歌颂的真善美的东西,但还存在着丑恶。历史教育如何与矛盾的社会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是实验研究的关键,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紧密联系生活,引导学生用历史经验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实事求是是实验成功的前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实验研究的全过程,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它包括学生、教师、教材、生活实际等,也包含了模式设计、评价、修改等实验研究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都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能保证实验成功。

五、实验研究的不足和建议

一年来,尽管实验课题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着不足,须不断改进。

1、由于考试的约束,实验敢断远离“指挥棒”,不敢放开手脚,不可能充分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和灵魂!

2、由于工作量很大,挤不出充分的实验时间和空间,有待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充实完善。

第二篇:初中历史学科活动日活动方案

初中历史“学科活动日”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推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学科教研、专业引领和课堂主阵地的作用,帮助广大历史教师进一步学习、研读、感悟新教材,突出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我市初中历史教学教研水平的整体提高,根据教研室2017年教研工作的整体思路,结合我市初中历史教学实际,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二、活动主题

新教材、新理念、新课堂

三、活动时间、地点

2017年12月15日 李店初中

四、活动内容

1、公开课展示

2、说课评课

3、学科交流

4、主题讲座

五、参会对象

各乡(镇)选派1——2名初中历史教师参会(含市直)

六、活动要求

1、各乡(镇)初中学校应组织学科老师认真研读新教材,积极组织教师按时与会。

2、主讲公开课的教师要围绕新课标结合新教材精心备课,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公开课要体现新教材的特点和新的课改理念,力求讲出特色。

3、参与主题讲座的的老师要针对活动主题做好材料准备,要让与会老师有所收获。

4、活动时间及地点另行通知。

安陆市教研室 2017年12月1日

第三篇:初中历史教研活动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目的,不断深化历史课程改革。围绕章丘市教育体育局提出的“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这一具体工作,大力开展有效教研、推进有效教学,使教师“教好、教会”,让学生“学好、学会”,推进教研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不断提升历史教学质量。

二、工作思路及重点

1、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扎实推进课程改革是不变的主题)

(1)强化对《课程标准》的深入学习和研究。近几年的初、高中暑期培训已经对《课程标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大对《课程标准》的深入学习和研究,将培训的内容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检验,提出更接近学生学习实际的教学思路。如,倡导教师养成以《课标》为纲的良好备课习惯。在具体备每课时,要求教师先看《课标》对每一课的具体要求,以便于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单元(主题)备课时,理顺《课标》对每一单元的知识要求、能力培养目标,理解本单元的单元主题;在进行整册书(高中:模块)的备课时,要通过研究《课标》,挖掘本册书知识的内在联系,加强综合性、关注联系性,以求对所教知识的全面、准确的理解和把握。

(2)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日常历史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答式、牵引式的教学现象。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看似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实际上学生缺少自主性,很大程度上是处于被动状态。具体表现在“一多、二少、三形式”。“一多”:课堂上一问一答多,课堂的信息反馈局限于一问一答,严重地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二少”:一是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的时间少,一是让学生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写的时间少;“三形式”:不管什么课都是老一套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单一;自主学习、同桌交流、小组讨论走过场;学法指导走形式。这与新的课程理念格格不入。暑假培训中就相关问题也进行了研讨,教师们要切实转变教学方式将教师角色定位在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设计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学习的主体,积极推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这是扎实推进课程改革的前提。在这学期的集体备课(片区教研)等活动中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研讨。

(3)继续加强对有效课堂的研究与探索。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认真学习有关“有效课堂”教育理论(文章),提高教师的教学思想内涵;二是进一步优化历史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着重抓好四个方面的研究: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增强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力和执行力,构建科学的学科知识体系;开展“有效对话”型课堂教学的研究,建立“对话 ”(学生与教材的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式教学模式;加强对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要将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学生课堂思维的深度、广度,作为评价有效课堂的两个关键(将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作为评价有效、和谐课堂的重要依据);加强“有效课堂”背景下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等常用课型的研究,发挥每一种课型的优势,提升历史教学质量。

(4)规范教师的课程行为。一是严格执行统一规定的教学进度,避免提前结束课程。这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前提和保证。教学进度过快,就没有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教师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就达不到历史教学的真正目的。二是按照《课程标准》组织教学,不随意增加难度和降低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适当确定教学难度,适度进行知识拓展,丰富学生知识体系。

2、搭建促进教师成长的平台,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1)倡导教师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以提高自身素质。

政策理论水平:要注重学习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并领会其精神实质,以此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使历史教学与社会经济生活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

专业知识素质:要不断充实与提高自身的历史专业知识,多读些专业书籍、报刊杂志,及时了解史学研究的新动向、新成果,以备教学之用。

教学技能素质:要在备课、设计教学、驾驭课堂能力、语言表达、板书设计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等方面注重学习积累,并在教学中积极实践。要常听其他教师的课,包括跨学科听课(评课),虚心求教、共同探索,取他人、它学科之长,经常观摩优秀课例,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教学理论水平:要注重现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引领教师成为自觉的学习者,实践的利用者,不断提高理论素养,丰富文化底蕴。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各学校的骨干教师、学科中心组成员,要切实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参加集体备课(片区教研)等活动。继续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建立完备的优秀教师管理档案,以骨干教师培养为重点,强化教师专业发展,完善青年骨干教师“挂牌听课”制度,推行骨干教师送课制度,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发挥校内同学科教师的互助作用。教师间大力倡导开展同伴互助式的教研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以示范课、研究课、达标课等为平台,促进教师教学优势的互补与双赢。

(3)实行学科跟进式指导制度。教研室将通过片区教研等活动对历史学科相对薄弱的学校采取学科跟进式指导制度,定期深入课堂进行研究指导,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将跟进指导解决问题的经验,写成书面材料,在学科内广泛推广,以点带面,确保跟进式指导取得实效。不断探索历史学科跟进式指导的有效途径,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务求抓好落实,抓出成效。

(4)有效开展反思教学活动,促进教师的自我完善和共同提高。重视开展教学反思活动,以教学反思为手段,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反思教学有集体反思和教师个体反思两种形式。集体反思在于教师的集思广义、共同提高;个人反思利于教师的自我完善。可以从三方面进行: 一是反思教学的成功之处。把教学中的亮点、精彩片断记录下来,总结为什么会成功,成功在哪里,并应用到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去。二是反思教学的“败笔”之处。各位教师在课后要审视自己处理不当的环节和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等,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动脑筋、想办法,寻找最佳结合点,提出整改措施,形成新的教学环节。三是反思教学中学生的见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创新火花、独到的见解,把它记录下来,为今后的教学补充新鲜血液。特别是在课堂上学生提出的一些老师解决不了的奇特问题,记录到课后去研究。把反思感悟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在反思中知不足,在反思中求进步,促进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5)开展灵活多样的教研(培训)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改进教研(培训)方式,采取集中培训、分散培训、网络培训、送教上门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增强培训的互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通过培训着重从明确《课程标准》的基本规定、课程理念、学科思想方法和目标要求、把握教材的编写设计意图、确立重点和难点的依据、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合理运用教辅资料等方面,引导教师进一步学会使用教材。加强历史薄弱学校课程改革的指导工作,研究适合学校均衡发展的对策,推进课程改革的和谐发展。

3、通过多种形式,促进教学研究活动有效开展

(1)发挥校内学科教研组的作用,作好校本教研。弘扬团队协作共赢意识。备课组要进行教材分析,确立教学的重难点,突出学法教法研究。教师个人要瞄准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的研究。对每一节课,教师都要思考:这一节课的重点是什么?如何让学生去掌握?难点是什么?怎样调动学生思维去解决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多长时间?这一课学习要对学生进行哪些学科能力的培养?这节课从哪个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等细节问题。

(2)开展有效的听评课活动。明确好课的基本标准:三维目标和谐统一、科学的教学设计、课堂互动有效、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合理使用教材。掌握听课的基本要求:按时、认真、思考、学习。熟悉评课的基本维度:准备充分、一分为

二、认真负责的态度。通过片区教研、学校间联谊、送课助教、结对帮扶等多种方式,推动教学教研均衡发展,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3)根据教学实际,确立恰当的研究课题。教研组、教师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研究课题。什么叫课题?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即研究的课题。怎样选择课题?选择课题的立足点应放在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上,为教学服务。着眼点应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强化适用性。切入点应放在教法的改进和学法指导上。如:学生反映学业水平或高考试题难度大,不会答题,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如何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研究的课题。围绕课题我们进行改进教法、学法的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4)探索“同课异构”送课进校的摩课方式。通过学校间联谊、送课助教、片区教研等多种方式,推动“同课异构”教学形式的开展。具体思路是:送课进校,让送课教师和在校教师同上一堂课,然后进行听课、评课,教无定法,通过评课肯定优点,找出不足,修正后再讲,应该注意的是送的课也不是完美的课,也需要在实践中摩课提高,在教研中提高教学水平,带动教研均衡发展,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5)加强实效性集体备课课题的研究。要研究探索历史学科教师集体备课的有效途径,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提升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对教材的把握,加强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研究和选择,通过有效的集体备课,努力打造有效课堂。集体备课要与个体备课相结合,增强集体备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个体备课要提倡先周备课、二次备课或多次备课,提高个体备课的有效性。同一年级的教学进度、内容要求、重点难点、课堂检测、作业、单元测试等要统一,增强检测的有效性。

4、强化考试研究,发挥导向作用

毕业班教学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复习中要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力争做到堂堂清、天天清、月月清,不留知识死角。在全面落实基础知识的同时,要突出重点,不要搞题海战术。

毕业班教学要重视教学质量的分析。通过课堂教学及测评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及时加以纠正。讲评试卷不能盲目的对答案,讲评要有针对性,要讲思路,讲方法,讲技巧、讲题型的变化,使学生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少失多挣。要强化对已做过题目的反思。

学业水平考试:初高中都要加强对近几年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的研究,提高过关率。初中学校要组成研究团队,对考题进行专门研究:了解命题原则,把握试题的设计思路,分析试题考察点,探究考察的方式等,从总体上把握考试命题的规律,以求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高考:认真研究山东省2007~2012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进一步把握新高考命题的基本思路,认真总结六年高考的备考经验,做好2013年高考教学的研究、指导、服务工作。各学校要在准确领会高考改革意图、把握命题改革方向和谋划教学复习策略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及时调整有关教学思路。明确各阶段复习的重点,提高备考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在教学中要加强基础性、重视应用性、灵活性、兼顾开放性。

三、教学进度

学段 学期 年级 教学进度

初中 上学期 七年级 《中国历史》七上

八年级 《中国历史》八上

九年级 《世界历史》上、下

下学期 七年级 《中国历史》七下

八年级 《中国历史》八下

九年级 学业水平考试复习

高中 上学期 高一 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

高二 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

高三 高三完成一轮复习:必修Ⅰ、Ⅱ、Ⅲ、选修Ⅰ

下学期 高一 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

高二 选修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必修Ⅰ、Ⅱ、Ⅲ

高三 二、三轮复习

四、主要活动 2012年: 7、8月:制定2012—2013学年教研计划、参加山东省初中新课标培训、高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培训、组织教学能手的评选、召开高三备考研讨会。

9月:传达教研计划;高中青年教师新课程教学能力第一次理论测试;初中片区教研活动总结会;初中教学能手评选;参加潍坊高考研讨会。

10月:组织初、高中优质课评选;召开1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分析会,传达13届毕业班复习指导意见。高中青年教师素质大赛。11月:济南市优秀论文评选、初高中集体备课。高三一轮复习第一次质量检测;高中教师第一次教师素质大赛课堂教学展示。

12月:高中第一届教师素质大赛一等奖教师实绩考核;高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教学设计比赛;高二学业水平测试;素济南市历史年会;高三集体备课。命制高三综合测试题。2013年:

1月:组织初中期末质量抽测考试;总结上学期工作;高三过关测试(1月中旬)。2月:组织期末抽测阅卷、统分工作、济南高三一轮过关测试。3月:复习课、专题课、讲评课等课型研讨、高三过关测试(3月初)。

4月:组织中考复习研讨,传达济南市中考工作意见;高三四月统考阅卷、分析;高考考前讲座。5月:组织初中期末抽测;编写《高三考前指导》及一检三模试题。6月:期末总结、考试阅卷等。

第四篇:初中历史教研活动小结

历史活动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潮庄镇二中历史活动小组 朱红凯

一、取得的主要工作成绩 :

1、积累了一定的教科研理论和方法,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2、本组的各项教研教改活动,取得较好成绩

3、课外活动亦取得一定的效果。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做人,掌握了历史知识。

4、课题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以计算机及网络为辅助工具,加强了学习资源与 学生学习方式、教学要素、教学环节的整合,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历史的环境和氛围;落实学生主体精神,充分发掘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和内驱 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信息素养和科学精神。此外,学生的材料解析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存在的不足:

1、集体备课有时针对性不强,特别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备好的课不得不进行必要调整。

2、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得不够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成分还比较多。

3、课题研究亦有流于形式的时候,以致实质性的工作做得远远不够。

4、课外活动的开展因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效果亦有不如人意之处。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集体备课的针对性,努力服务于课堂教学和学生。

2、有意识地强化落实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3、实质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少一点形式,多一点具体的内容。

4、加强课外活动的指导和引导,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伙伴。

第五篇:初中历史教研活动小结

初中历史教研活动小结

合陈初中历史备课组教研活动小结(2011 至 2012 学年第一学期)备课组组长:朱润泉

本期主要做的工作如下:

1、凸现现代课程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本期利用各 种机会加强业务学习和教科研理论学习.。

2、深入学生实际,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兴趣,爱好及方 法等.3、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课前积极组织同科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或突破难 点,或选择教法和学法,或设计作业,或营造情景.4、围绕县教学开放周活动,积极参加历史教研组组织的出谋划策,集思广益的 听课,评课活动.5、积极主动地参加其他教研组和学校组织开展的公开课,青年教师汇报课,校 优质课评比活动。听课节数达 20 节左右。

6、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组织本年级历史教师精心设计 单元,期中练习题。针对学生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会诊,查漏补诎。

7、_ 开展课外辅导,课外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如(1)、历史人物访谈。(2)、交流历史学习方法、经验。(3)、历史专题报告会。(4)、观看爱国主义 影视片。(5)、学习方法,复习方法指导。(6)、社会生活情况调查。从而培养 了学生兴趣,拓展其视野,并与同组教师交流心得。

8、努力开展课题研究,围绕《现代教育技术与历史课堂教学的整合》《帮助,学生做好材料分析题之初探》,群策群力钻理论,查资料,重实践。

9、努力突出历史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拓展历史的教育功能,注重人文素养和 科学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

10、通过多样化方法和现代化手段,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二、取得的主要工作成绩 :

1、积累了一定的教科研理论和方法,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2、本组的各项教研教改活动,取得较好成绩

3、课外活动亦取得一定的效果。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做人,掌握了历史知识。

4、课题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以计算机及网络为辅助工具,加强了学习资源与 学生学习方式、教学要素、教学环节的整合,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历史的环境和氛围;落实学生主体精神,充分发掘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和内驱 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信息素养和科学精神。此外,学生的材料解析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三、存在的不足:

1、集体备课有时针对性不强,特别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备好的课不 得不进行必要调整。

2、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得不够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成分还比较多。

3、课题研究亦有流于形式的时候,以致实质性的工作做得远远不够。

4、课外活动的开展因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效果亦有不如人意之处。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集体备课的针对性,努力服务于课堂教学和学生。

2、有意识地强化落实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3、实质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少一点形式,多一点具体的内容。

4、加强课外活动的指导和引导,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伙伴。

2012.01.11

下载初中历史活动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历史活动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历史教研活动发言材料

    历史教研主题发言材料大家好。很荣幸能有这么好的机会,和各位老师一起交流探讨“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其中不足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个人认为“和......

    初中历史兴趣小组——课外趣味学习活动方案(含5篇)

    初中历史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2017——2018学年度) 一、历史兴趣小组成立的重要性 历史学科现在在初中中考政史科目中所占的比重特别重要。所以对历史课程的学习也尤其重要,作......

    初中历史

    2016年下半年历史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2017-01-10阅读2 考题:初中历史《英国的宪章运动》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初中历史《英国的宪章运动》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

    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考试大纲 一、 考试目标 1.获取和解读信息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整理材料,最大限度的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调动......

    初中历史教研活动学习心得[推荐5篇]

    初中历史教研活动学习心得3篇1我从20xx年下半年开始,我参加了历史远程教育培训。在学习中,先后听取了多位专家关于历史课程改革的专题讲座。通过学习和讨论,让我对初中历史课程......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设计(5篇材料)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们要把自己变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顾问”、“参与者”、“协作者”,课堂教学中必须“以人为本”,让学生尽可能“......

    如何与时俱进做好初中历史教学活动

    如何与时俱进做好初中历史教学活动 [摘要]初中阶段,学生不管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在迅速成长、成熟。这期间也是青少年历史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如何在历史教学帮助他们在学......

    初中历史复习资料

    初中历史复习资料 (根据2006年中考《考试说明》编写) 一、2006年复习范围 (一)中国古代史:元谋人“战国七雄”商鞅主持变法(商鞅变法) 秦王扫六合(秦统一六国)张骞出使西域 西域都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