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的优化
试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的优化
【摘要】初中化学实验在中学课程占有重要地位。无论是实验课教学,还是理论课讲解,都有必要对其原理及解答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不断提升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对初中化学实验实例教学的分析,围绕化学实验教学设计的优化措施做相关论述。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设计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154-02
前言
初中化学实验是构成中学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多数学生为之苦恼的一门课程。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如果找不到合适的解题方法,解答问题时就会很困惑,而且效率低下。对于许多的化学药品和化学现象,初中学生感到非常陌生,理解起来相对困难,进而影响了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提升。
1.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实例分析
实例1:化学知识纷繁复杂,诸多问题在实际解答应用中很难理清头绪,对于一些稍微带点难度的习题无从下手,时间长了就会养成思维习惯惰性,丧失了对化学基础继续学习的兴趣,学习成绩自然会跟着下滑。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就需发挥自身讲学优势,努力想办法唤起学生继续学习化学课程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初中学生,对于兴趣的追求势必是勇往直前的。初中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对化学知识点进行深刻理解,再加上作图法教学的直观性,为学生更加便捷的理解课程知识提供了便捷的获取方式。
图 1
例1:图 1 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对图 1 的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是()℃的时候,a 和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3℃的时候,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小到大排列的正确顺序是()
(3)等质量的三种饱和溶液从 t 3 ℃降到 t 2 ℃,析出晶体最多的是哪一种物质?
解析:溶解度曲线也是初中化学课程中所要了解的知识点,溶解度曲线上的点代表的是物质在该处的真实溶解度,假如溶解度上的两条曲线有互相交叉的情况,就很直观的说明了在该处温度等外部影响要素相同的情况下,溶解度相同。倘若同样的化学知识点只是套用传统的文字讲学,则很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由此说明:作图法在打造初中化学实验的高效课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例2:根据图示进行化学实验操作,得知A是H2,CO中的一种或两者混合物,CuO和炭粉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是甲装置中的黑色粉状物,实验过程如图2所示。
图 2
(1)若黑色粉末是纯净物,甲、乙、丙装置中的固体或溶液依次出现红色、蓝色、浑浊,则气体A是(),黑色粉末为()。
(2)若A为纯净物,反应现象与(1)同,则A是(),黑色粉末为()。
解析:红色固体是甲试管呈现的现象,因为黑色粉末是纯净物,所以红色固体应该是Cu,CuO是黑色粉末。乙装置变为蓝色,是无水CuSO4和H2O反应生成CuSO4?5H2O,所以气体A含有H2而丙装置浑浊,则是生成了CO2气体和Ca(OH)2反应生成了沉淀,所以气体A含有CO。反映现在想和1同。说明同样生成了H2O,所以必然有提供了H的H2。丙装置出现浑浊,说明生成了CO2,那么只能是碳粉和CuO发生了反应,生成了CO2。由此说明实验法在化学的教学课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的优化措施
2.1课前准备
老师准备好课堂教学大纲与所需资料,引导课程教学大方向;学生准备好提前预习知识,为更好的理解课堂内容做铺垫,辅助老师教学顺利进行。根据学生知识和准备的实际情况,确定重难点。
2.2课堂授课
2.2.1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分解学习大目标
图文并茂的教学无疑会为课堂效果添彩,充足的备课准备和计算机操作能力也是对教师的自我要求。在初中化学实验课堂教学中,形象的图片讲解和风景介绍,不仅降低了讲解误区,加深了学生印象,改善了课堂氛围。教学大目标分解的板书设计,新颖的动态效果,可提升学生对于初中化学实验的自信力。紧跟教学动态的多媒体教学,大目标分解的教学方式,师生共同学习达到双赢的目标。
2.2.2巧用作图法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们学会如何用作图法解题,这样可以让学生们建立起学习化学的自信心,以及学习化学的欲望与兴趣,使学生们明白一道烦琐的化学实验课题是由多个非常简单的小实验环节组建到一起的,进而让学生们对作图法感兴趣以及增加作图法解题的信心。以后的实验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及时地对同学的进步加以肯定,给予学生真正的关爱而不是指责,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真正爱上化学、爱上学习。
2.3做好学生展示评价工作
师生依据教学实践阶段评价标准,对本堂课任务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进行综合评价,填写评价表,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并设立一定的周期性奖励,逐步创建高校课堂。
2.4课堂教学反思与总结
初中化学是一门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的学科,而初中生还处于逻辑思维的形成阶段,这就给初中生学习农村初中化学带来一定的问题。只有将具有逻辑思维的问题通过一些比较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才能促进学生的认知与理解。
3.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是一门重要学科,作为老师,应该把理论课和实践课相结合,可用不同于教科书上所提供的章节与顺序来讲解基本知识,可根据化学本身的一些特点对自己教案进行恰当改进,把教科书中的章节内容进行再次划分与归纳,使整个初中化学教科书的内容化成实验的实例、解题原理办法和基本的知识等等,让本章节的知识体系更加清楚明了,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掌握。
参考文献:
[1]葛永云.浅谈作图法和实验法在初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J].中学时代.2012,(05): 83-84.[2]袁善军.中学生数理化[J].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的优化探索.2011,(04):115-117.
第二篇: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化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化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贯穿于化学教学的始终。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开展化学实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由于初中化学教材与以往相比,在实验的设置、内容、数量、形式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因此,初中化学教师越来越加大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比重和力度,充分体现了新课改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针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化开展了以下研究。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教学优化
一、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随着新课改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初中化学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探究能力是学生的一项重要学习能力,初中化学教师应通过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活动,通过为学生设置一系列探究性问题,锻炼他们的探究能力,一方面能够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投身于化学学习中,另一方面还能加深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率。例如,笔者在带领学生一起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时,首先为学生讲解实验室反应原理,然后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如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怎样验证和验满?在实验室里,是否可以用稀硫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此时,学生依据“氧气的制取”相关装置进行猜想:固液不加热型装置。之后,再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二氧化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提出二氧化碳验证和验满的猜想,然后再进行实验探究。
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大都是教师为学生演示,学生很少有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初中化学教师要想优化实验教学,必须为学生提供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其亲历实验的形成过程,从而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总结实验现象和结论。例如,在开展“氧气的性质”实验时,笔者让两名学生在台上进行铁丝燃烧对比实验,一名学生利用直铁丝,另一名学生利用螺旋状铁丝,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实验前要将铁丝绕成螺丝状,而且还要在铁丝末端系一根火柴杆?为什么要在集气瓶底部铺少量的沙子或者放少量的水?学生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发现:铁丝绕成螺丝状能够增加预热面积;火柴杆能够引燃铁丝;沙子和水是为了防止熔融物溅落瓶底,造成集气瓶炸裂。在分析和推理的基础上,让?W生探究:铁丝如果燃烧不成功,原因都有哪些?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课堂时间,让他们各抒己见。初中化学教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来,使其在体验中充分感知课本内容,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大多数都是根据课本内容进行设计,实验用品和实验步骤也是比较固定的,这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初中化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和过程,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器材和药品,要包容学生的不同观点。在实际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让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化学知识和课本内容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在教师审定之后,小组便可以合作开展实验。例如,在学习了“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后,学生设计了这样的实验:将小块金属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能够生成金属铜。接着,笔者让学生进行实验验证:将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的硫酸铜溶液
中,学生发现有蓝色沉淀氢氧化铜生成,并没有生成金属铜,且实验过程有氢气放出,且水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通过这样一个实验,学生充分了解到金属钠的活泼型和特殊性,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其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
四、通过家庭实验拓宽教学空间,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教学中,初中化学教师可以拓宽教学空间,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有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小实验室,主动取化学仪器或是去药品店制备自己所需要的物品,使学生在课外之余充分启发他们的创造力。例如,笔者鼓励学生利用废弃的塑料瓶做实验仪器,像水槽、试管、集气瓶等等,教师会将实验室开放,让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自行设计、操作实验。初中化学教师通过鼓励学生开展家庭小实验,在使学生巩固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总之,初中化学教学优化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利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的思考方式探究化学知识的奥秘。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只要加大实验教学的力度,为学生提供充分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就能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他们化学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挖掘他们身上的化学学习潜能,在增强学生化学知识认知的同时,还能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真正实现新课改后的初中实验教学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国清.优化初中化学实验教学[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5(8):24.[2]邵萍.对优化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2(96):156-157.编辑 张珍珍
第三篇:渗透课改理念,优化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渗透课改理念,优化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化学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化学实验是一项既动脑又动手的技能性学科活动,能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等核心素养,它不仅是对化学现象和规律的认知活动,还是对未知化学世界的探求活动。笔者认为,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作以下几个方面的改变,现阐述如下,供大家商榷。
一、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
课程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因此,不妨把有些没有危险、不易观察的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实验,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例如,在学习碳酸钙受热分解时,课本上安排了加热石灰石的演示实验。教师演示时,由于石灰石颗粒比较小等原因,坐在后面的学生很难观察石灰石发生变化。为了克服上述缺点及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我把这几个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还让学生自带一些你认为含有碳酸钙的物质,用酒精灯加热。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二、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化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地探索化学知识的同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品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
例如,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引出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时,让学生在加热过氧化氢溶液至沸腾后才慢慢放出氧气的等待中,体会到过氧化氢能分解产生氧气;让学生从木条复燃后伙伴们的喜悦声中,体会到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在常温下就会迅速产生氧气。待实验的试管中没有气泡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又能大量产生氧气,此实验可以重复多次,好像二氧化锰永远用不完。通过三个实验的探究,使学生从亲身体验中得出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还可以组织兴趣小组的学生课后对二氧化锰进行回收、称重,重复实验后对二氧化锰进行再回收、称重,得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的结论,深刻理解催化剂这一概念。这样,尽量发挥实验的探究本性,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丰富学生的探究活动的亲身经历。
三、改按单配料为设计实验
以往的实验都是学生按照课本上所说的实验用品和实验步骤进行按单配料式的实验操作。这基本上属于一种纯技能性的训练,停留在表观的层面上,缺乏足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化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学目标要达到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根据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具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
例如,在学习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时,在了解了实验室制氢气的药品后,不要急于出示发生装置,而是先提出问题:怎样把试管内产生的氢气收集起来呢?学生回答:试管口塞一个带导管的单孔塞。教师给盛有锌粒和稀硫酸的试管塞上一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后,再问:如果中途想加酸,又不能停下反应。怎样才能在不打开橡皮塞的情况下,及时加酸?这时,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可得出许多结论:①在橡皮塞上打个孔,稀硫酸从孔中注入;②使用注射器,把稀硫酸通过橡皮塞注入试管中;③换一双孔塞,同时配一漏斗。教师拿出一普通漏斗和一长颈漏斗,问:该用哪一个漏斗?。学生回答:长颈漏斗。教师问: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伸至液面上,行不行?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启发性提问:锌和稀硫酸要想发生反应关键是什么?我们能不能根据所需氢气的量加入适量的药品,并随时使反应发生,也可随时使反应停止呢 ?在讨论声中,教师投影几套不同的实验装置,师生一起分析各套装置构造原理。
四、改知识的灌输为实验探索
化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自然科学,许多化学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得出的。有些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实验的探索,让学生自己总结。例如,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不要马上告诉学生,实验室里常用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的。而是先指导学生对大理石和稀盐酸、大理石和稀硫酸、纯碱和稀盐酸三组药品进行分组实验,观察能否反应及反应的速率。然后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比较适宜。通过分组实验和讨论,学生也同时明白了为什么不选用稀硫酸、纯碱的原因。
五、改纯粹的学科知识为丰富的生活体验
《化学课程标准》倡导从学生和社会的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化学学科自身的优势,通过化学实验拉近学生与化学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体验到所学知识的实用和价值。可以让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某些实验,自己动手尝试。例如,在学习常见金属化学性质这一节时,让学生自带一些金属片或金属丝,先组织学生分别做学生实验,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实验结果,交流并归纳小结。在学习二氧化碳性质时,可以让学生口吹石灰水;在学习测定溶液的ph时,可以让学生测定唾液、水果、雨水等的ph;在学习了碳酸钙的性质后,可以组织学生清洗热水瓶中的水垢,制一个无壳鸡蛋。
六、改单一的实验报告为多样性的探究方案
《化学课程标准》在实验设计上,取消了现象、分析、结论等环节的内容,变为均由学生自己来完成,这样在实验结束后,不会出现千篇一律的实验报告和雷同的实验结果。学生能将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分析的思路,以及得到的结论记录下来,并进行相互交流,展开讨论。对偏差的实验或错误的结论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失败的原因,从而培养了学生独立、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总之,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特别是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具有其它教学内容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应大胆地转换角色,放手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去,创造机会让学生展现自我,最终目标追求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学生乐学,教学高效。
第四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工作计划
2015-2016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工作计划(上册)
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统考、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本学年本人担任九年级的化学教学任务。有些学生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偏低,基础高低参差不齐,个别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化学教学中要想出成绩,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我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一、本学期教学目的要求
1、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逐步养成自己动手操作和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针对中考改革的新动向,把握中考改革的方向,培养学生适应中考及各种技巧。
4、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5、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6、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措施
1、重视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学习。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复习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地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2、备课、上课要抓重点,把握本质。在平日的备课、上课中要把握好本质的东西,3、在平日讲课中学会对比。要在区别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在掌握时应进行对比,抓住事物的本质、概念特征,加以记忆。如分子和原子、他们在构成物质时区别很小,不易记忆,要列表分析,就较为容易了。
4、讲究“巧练”
在对比学习的同时,练习必不缺少的,关键在于“巧练”,要注意分析,习题的数量不要太大,关键在于“精”,从而达到“巧练巧学”的目的和完善的结合。
5、在平日要注意化学实验。
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所以在复习中在加强实验教学的指导和练习。
6、跟踪检查。
加大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查,搞好今学期化学课的“单元综合课”模式探索和自考工作,并做好及时的讲评和反馈学生情况。
7、加强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管理,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场所。讲全面,提倡以学定教,以学定讲,努力增强讲授的针对性、实效性,努力减少多余的讲授,不着边际的指导和毫无意义的提问,从严把握课堂学、讲、练的时间结构,根据学科特点和不同课型确定适宜讲授时间,严格控制讲授时间和价值不大的师生对话时间。
三、提高自身素质的主要措施
1、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2、熟练掌握,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提高自身素质,坚持参加化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及研究。
4、做好课后小结、写好教学反思,努力使自己业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5、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共同探讨学术研究,使自己成为研究型的教师向本校名师学上课,取长补短,积极参与听评课活动,听课不少于20节。
6、完善与不同学生的沟通方式,积极主动地加强对学生的了解。
7、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配合辅导学生促其进步。
四、教学进度安排
9月6-11日 实验1-1(1)水的沸腾(2)胆矾的研碎
(3)硫酸铜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4)石灰石与盐酸的反应
实验1-2 二氧化碳与氧气的性质
9月14-18日 探究活动1-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探究
实验1-3(1)取块状固体(2)取粉末固体
实验1-4 量筒与滴管的使用
实验1-5 酒精灯的使用
实验1-6(1)给物质加热
(2)加热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物
实验1-7 仪器连接及装置气密性检查 9月21-25日 实验2-1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实验2-2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实验2-3硫的燃烧
实验2-4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
实验2-5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探究活动2-1 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二氧化锰催化)9月28-30日 实验活动1:氧气的制取及性质试验 10月12-16日 实验3-1 品红的扩散
探究活动3-1分子运动
10月26-30日 实验4-1明矾净水 实验4-2过滤
实验4-3用肥皂区分软硬度水 实验4-4制取蒸馏水 11月2-6日 实验4-5氢气的燃烧
探究活动4-1水的电解
11月16-20日 探究活动5-1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实验5-1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5-2镁条的燃烧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1月30日-12月4日 实验6-1木炭的吸附作用
实验6-2木炭还原氧化铜
12月7-11日探究活动6-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实验6-3二氧化碳使燃着的蜡烛熄灭
实验6-4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实验6-5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12月14-18日 实验7-1燃烧条件的探究
探究活动7-1 灭火原理
实验7-2粉尘爆炸
实验7-3生石灰与水反应
实验7-4甲烷的燃烧 12月21-25日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12月28-31日 探究活动8-1 金属与酸的反应
探究活动8-2金属的活泼性顺序 1月4-8日探究活动8-3铁制品锈蚀的条件
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1月11-15日 实验9-1蔗糖溶解
实验9-2碘或高锰酸钾分别放入水或汽油中
实验9-3水和乙醇能够互溶吗?
1月18-22日 探究活动9-1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实验9-4水和油的小实验
实验9-5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 实验9-6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
探究活动9-2溶解度曲线
实验9-7三种不同组成的硫酸铜溶液
实验9-8两种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活动5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
第五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反思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初中化学教学活动中,如何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是整个教学取得实效的关键。如何搞好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能力呢?笔者对化学实验教学提出自己的几点不成熟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兴趣是一种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原动力。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初中学生刚刚接触化学,往往对化学中的实验现象感到很神奇,渴望知道为什么。我们可充分利用这一时机在课堂上设置和安排一些生动、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化学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对于刚刚接触化学的初中生来说,一些危险性实验、污染严重的实验和现象不太明显的实验等不适合课堂演示的实验可进行实验模拟,设计成课件,借助多媒体来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的教学同样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样既保证了实验的真实性和直观性,又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学生印象。
在实验教学实践中,有部分同学对化学实验的兴趣表现突出,我们可以召集这部分同学成立课外实验兴趣小组,利用课外活动时间选做学生实验和家庭小实验,组织他们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上进行实验表演活动,让他们获得成就感,使他们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也能更好地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从而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树立学好化学的决心。
二、加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容量
化学实验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尽可能地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动眼、动手、动脑中学到知识技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如果教学中不做实验或少做实验,将直接影响学生化学思维的形成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因此,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是每个化学教师应该注意的事情。我们在实验教学中不仅要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机会,同时要注意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如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选择仪器,边组装边思考:采用什么样的实验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不用普通漏斗?应加入多少的稀盐酸为宜?怎样证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怎样证明集气瓶里已充满了二氧化碳?如果不用这套装置,你可能会采用什么样的装置……以此来增加学生的思维容量,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三、注意探求有效的化学实验教学方式
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寻求有效的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注意观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我们只是起到点拨、纠错的作用。化学实验会使学生的思维由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到直观,在这个思维反复的过程中很容易使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1.增强实验的探究性
在化学教学中尽管有较多的验证性实验,也应把这个过程当作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要注重引导学生有意地去设计探究性实验,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通过对实验的设计和探究,一方面能从探究过程中透过各种实验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创新能力。
2.设计联系实际的实验,实施绿色化学实验教学
为了让学生用化学知识理解和解释身边的现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增加一些贴近生活和社会实际的实验,同时要注意尽量减少或彻底消除使用和产生有害物质。部分化学实验对环境会造成污染,我们要预防化学污染,提倡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和清洁化。化学实验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水、废渣和废气,在进行实验教学时一定要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例如在进行CO还原CuO的实验时,尾气通入石灰水生成沉淀,CO有毒,可以点燃处理掉。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不能随意把废气排入大气或把废液排入下水道中。应该用相应液体吸收有毒或有害气体,实验后用酸中和碱或用碱中和酸。我们应将绿色化学的思想深入到实验教学中,使它成为化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努力使学生养成绿色环保的思维习惯。
(责编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