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华少年》说课稿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
黄羊镇大敦小学
石玉宝
【教材分析】
《中华少年》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是一首现代诗。本诗作者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觉激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学情分析】
这是一首现代诗。此前,虽然学生学过不少诗歌,但因为课程标准中第一、二学段中对诗歌的阅读只提出了“诵读体会情感,大体领悟诗意”的粗略要求,学生对于“如何阅读篇幅较长的诗歌”并无经验可循。因此,我们在《中华少年》一课的教学中,所要着力的,就是要帮助学生建构篇幅较长的现代诗歌的阅读方法。
【设计理念】
本单元的主题是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对祖国的热爱,我们可以用各种方式来表达。本文是一首诗歌,这里就以朗诵为主要手段设计教学,通过分角色朗诵,表演朗诵,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教学预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难点
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加深对这首诗的体会。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查找收集与本文有关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展示:祖国风光。
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2.板书课题:8*中华少年
二、导读提示,明确目标
1.读读提示,想想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
2.指名回答。
三、展示资料,交流汇报
1.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2.学生交流汇报。
四、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朗读。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五、读文感悟,加深理解
1.自由朗读课文。
2.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每一节诗分别讲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指名学生说说。)
3.朗读课文,体会自豪之情。
(1)读第1节,想一想:“雪莲”“乳燕”“雏鹰”“山丹丹”各喻指什么?
(2)默读第2.3.4节,想一想,是什么哺育滋养了中华少年?(锦绣山川,悠久历史、灿烂文化)。适当地展开对诗句中人物或事件的交流。
(3)读第7节,感受四个“不”句和四个“要”句的鲜明对比,它们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4)齐读第8节,体会诗歌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5)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交流对诗句含义的理解,诗句的表达方法及内心情感体验。)
六、表演朗诵,升华情感
1.分角色练习朗诵。指导朗诵:第一段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从高原走来要读得有气概,因为是“巍峨峻拔的高原”;从宝岛走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是“海风中的一只乳燕”。)
2.分角色表演朗诵,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七、课外延伸
收集朗诵诗歌,课外开展诗歌朗诵会。【板书设计】
8* 中华少年
历史
未来
锦绣山川 崭新画卷
灿烂文化 璀璨诗篇
《中华少年》说课稿
黄羊镇大敦小学
石玉宝
一、说教材
全诗共8个小节。第1节以壮丽广袤的神州大地做背景引出中华少年的飒爽英姿,这是全诗的总起。从结构上来说是先分后总,“雪莲”喻指纯洁,“海燕”喻指勇敢乐观,“雏鹰”喻指抱负远大,“山丹丹”喻指热烈顽强,末句小结中华少年是“神州大地生长的希望”。第2、3、4节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视角展开:第2节是写祖国锦绣的山川哺育了中华少年;第3小节写祖国悠久的文化滋润着中华少年;第4节是写祖国特有的民族传统风俗滋养了中华少年。这三个小节结构上都是先分后总。第5节是回顾中华母亲的艰难历程,晓喻中华少年应该继承先辈的志愿。第6、7节是写中华少年的誓言,表达了中华少年的坚强决心和豪迈情怀。第8节是全诗的总结。
另外,本诗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意象的选择极具匠心,中华少年的英姿、祖国山川的壮丽、东方文化的美丽、民族历史的苦难以及中华少年的铿锵宣告,都被作者巧妙地物化为一个个真实可感的形象,通过这些意象凝聚诗人独特感受,使情感具体化。
二、说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说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导入
多媒体课件欣赏:祖国风光,配乐《长江之歌》。图片举例。
看了这段资料,你有什么想说的?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丰富的图片,富有激情的音乐,一下子把学生引入到情境中来,诱发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交流资料
让学生说说自己课前收集的与本文有关的资料。资料举例:
“枫桥的钟声”:(唐)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大漠的孤烟”:《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五月端阳,心随龙舟把诗魂追赶”: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佳节之一,人们在这一天的重要活动,就是赛龙舟,这一民俗,由来已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的查找资料、积累资料的能力。把课堂交给学生。能说多少是多少,要试着让学生将收集的资料内化为自己掌握的知识。
(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读课文。
2、学习生字:
⑴ 读准字音。幻灯片出示:
翱翔、莽莽、昆仑、水浒、女娲、大禹、萦绕、蹒跚、敖包、铭记、焊接、璀璨、芦笙、唢呐、竞相。
指名逐词读,指导学生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等。重点是多音字:刚劲(jìn jìng)、哈达(hā hǎ)⑵ 理解词义:
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不理解的词语。若是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
设计意图:生字词是基本的东西,必须掌握。首先要做到读准字音,然后让学生讨论,解决词义。这样处理,一是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二是节约了课堂时间。
(四)、读文感悟,加深理解
1、自己大声地朗读课文。
2、说说读懂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交流。相机提示: 1、2节介绍了祖国锦绣山川是我们的家园。“雪莲,乳燕,雏鹰,鲜嫩的山丹丹”这里都暗指中华的少年。3、4节介绍祖国五千年的文化。可以让学生举例说说“水浒”“三国”的英雄豪气;说说女娲、大禹传说中的英雄事迹;说说冬子、雷锋是什么人;说说端午节、中秋节人们的风俗。
第5节“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这里指中国******的成立。1921年7月23日,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后因遭法租界巡捕房骚扰,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继续举行。这次会议庄严宣告中国******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6节少年要谱写中华更璀璨的诗篇。7、8节是对中华少年的祝愿和赞叹。“五十六朵鲜花”这里指中华的五十六个民族的少年。
(五)、表演朗诵,升华情感
1、分组练习:全班按成若干个四人小组,分角色练习朗诵。
2、请2~3个小组表演朗诵。大家评议。
教师指点:要朗诵好一首诗,就必须掌握朗诵技巧,如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使整个朗诵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朗诵诗歌时,要注意节奏鲜明,并根据作品的基本节奏采取相应的速度。该轻快的要朗诵得轻快些,该沉重的要朗诵得沉稳、稍慢些。就一首诗来说,朗诵速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根据表现作品内容的需要来决定,并具有一定的变化。
(六)、小结、作业
1、小结:学习了本组课文,我们再一次深深感受到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对祖国的热爱,我们可以用各种方式来表达。本文是一首诗歌,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朗诵,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2、作业: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设计意图:略读课文,这里重点就放在朗诵上,不布置抄写的任务。通过朗诵,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说板书:
历史
锦绣山川
灿烂文化
未来
崭新画卷
璀璨诗篇 中华少年
第二篇:中华少年说课稿
中华少年说课稿
中华少年说课稿1
【课前准备】
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看到祖国的锦绣山川,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日新月异的变化时,你是否为祖国的日益强盛感到骄傲?是否为自己是一位中华少年而感到自豪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中华少年》。
二、初步感知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互相检查。
2、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三、讨论交流
1、指名读诗,读后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2、互相交流:了解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3、阅读欣赏课前收集的有关历史典故、传统风俗的资料和图片。
四、整体把握,难句理解
1、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雪莲乳燕雏鹰山丹丹各喻指什么?
2、默读第2、3、4、5自然段,想一想,是什么哺育滋养了中华少年?(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3、读第6、7自然段,感受四个不句和四个要句的鲜明对比,它们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中华少年建设中祖国的坚强决心。)
4、齐读第8自然段,体会诗歌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
5、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交流对诗句含义的理解,诗句的表达方法及内心情感体验。)
五、诵读,激发爱国情怀
1、自由朗诵:
以充沛的情感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2、分角色朗诵:
甲、乙、丙、丁分配朗诵或四人小组合作读,也可以全班分角色朗诵。
3、表演朗诵:
配上音乐,化装表演朗诵。
六、总结升华
交流对有诗歌朗诵的体会。
中华少年说课稿2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
2、为祖国拥有丰富的资源、灿烂的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美好的未来,为身为中华少年而自豪。
3、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重点:
了解祖国的过去、今天、明天
教学难点:
感受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和自豪感。
突破方法:
课前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发展,课堂上运用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准备:
祖国发展变化的图片或资料介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通过阅读资料,同学们,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祖国的一些情况吗?(生自由谈)
2、祖国正走向富强,作为他的儿女,你感到什么?
3、那让我们自豪地说:“(读课题)中华少年”
二、读略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
1、读略读提示,想想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
以充沛的感情朗诵诗歌,读出自豪、读出对祖国的深情。
2、采用不同形式的读,然后交流读后的体会。)
实际上学习这首诗的重点在读和交流体会。
三、分配任务,学生自读诗文
1、生分四人小组,自己分工。教师出示学诗指导
A 小组分工,甲乙丙丁四个角色。
B 四人合作朗读诗文。
C 找出不理解的地方,与小组成员讨论得出结论。(可借助学习工具帮助学习,如字典)
D 讨论每节诗分别讲了什么,表达着怎么样的一种感情。
E 带着自己感受到的感情分角色朗读。
F 换角色再读诗文,将自己的感受用一段话表达出来。(文体不限,字数不限)
2、生分组活动。
四、全班交流学习成果
1、生按自己的角色分配,全班一起读诗文。
2、生交流小组尚未解决的问题。
3、生交流每节诗分别讲了什么,表达着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介绍了我们祖国丰富的资源、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崭新的发展和我们中华少年的志向:要谱写祖国更璀璨的诗篇。)
(诗文表达着,作为一名中华的少年,无比自豪,却又责任重大的感情。)
4、交流自己写的感受,在听别人感受后,可以充实自己的感受。
五、朗诵比赛,评比总结。
1、各组再分工,练习朗诵,准备比赛。
2、朗诵活动,各组上台朗读,可以一个小组朗诵一个小节来评比。
3、评比总结
中华少年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真心祝愿你们能为祖国谱写璀璨的诗篇!
板书设计:中华少年
中华少年说课稿3
一、说教材
全诗共8个小节。第1节以壮丽广袤的神州大地做背景引出中华少年的飒爽英姿,这是全诗的总起。从结构上来说是先分后总,“雪莲”喻指纯洁,“海燕”喻指勇敢乐观,“雏鹰”喻指抱负远大,“山丹丹”喻指热烈顽强,末句小结中华少年是“神州大地生长的希望”。第2、3、4节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视角展开:第2节是写祖国锦绣的'山川哺育了中华少年;第3小节写祖国悠久的文化滋润着中华少年;第4节是写祖国特有的民族传统风俗滋养了中华少年。这三个小节结构上都是先分后总。第5节是回顾中华母亲的艰难历程,晓喻中华少年应该继承先辈的志愿。第6、7节是写中华少年的誓言,表达了中华少年的坚强决心和豪迈情怀。第8节是全诗的总结。
综观全诗,结构清楚,过渡自然,首尾照应,浑然一体。在感情节奏上,全诗句式匀整,节奏鲜明,句末押韵,朗读时能感受到很强的节奏韵律。8个小节一韵到底,朗诵时显得铿锵、悠远、激情。在方法上,本诗把直抒胸臆和借物(景、境)抒情融为一体,反复运用排比句和对偶句,突出了诗歌直接抒情的特点,每个小节中景的选择(如,“碧波环绕的宝岛”)、物的安排(如,“冰山上的雪莲”)、境的再现(如,“军舰长风破浪”)都极具匠心而融情,使无形的情感有了有形、有声、直观、可感的载体。
另外,本诗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意象的选择极具匠心,中华少年的英姿、祖国山川的壮丽、东方文化的美丽、民族历史的苦难以及中华少年的铿锵宣告,都被作者巧妙地物化为一个个真实可感的形象,通过这些意象凝聚诗人独特感受,使情感具体化。
编排本诗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朗诵诗歌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因此,学习本诗,重在朗读,可以引导学生自由朗诵,也可以是分角色朗诵,还可以是表演朗诵。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二、说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说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导入
多媒体课件欣赏:祖国风光,配乐《长江之歌》。图片举例。 看了这段资料,你有什么想说的?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丰富的图片,富有激情的音乐,一下子把学生引入到情境中来,诱发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交流资料
让学生说说自己课前收集的与本文有关的资料。
资料举例:
“枫桥的钟声”:(唐)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大漠的孤烟”:《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五月端阳,心随龙舟把诗魂追赶”: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佳节之一,人们在这一天的重要活动,就是赛龙舟,这一民俗,由来已久。相传战国楚三闾大夫屈原眼看祖国灭亡而报国无门,自投汩罗江而亡。当地居民为防止水中鱼类咬坏屈原尸体而在江中遍撒鱼食,划舟保护,后有神鱼将屈原尸体驮至他的故乡秭归。以后每年这一天,人们便划舟来怀念屈原,这一天就是五月初五。如今,端阳龙舟竞渡已形成为群众性的水上体育运动。
哈达:哈达是藏族最珍贵的礼品。据传说,黄教祖师宗喀巴时代已经在西藏高原形成了互赠哈达、表示敬意的习俗。另有一种民间传说,声称菩萨的佛光,天上的祥云,都是幸福无疆、吉祥如意的征兆。于是,下界百姓,争相模仿,互赠哈达,以取吉利。哈达是一种工艺水平很高的编织品,有白麻织的,也有茧丝织的,长度二米、三米不等。哈达的颜色有四种:红、黄、蓝、白。上面编织着莲花、宝盖等宗教的八宝纹图。
芦笙: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早在西汉初已出现。芦笙大小不一,管的数目也不尽相同,从单管、双管,以至五管、六管、八管、十管都有,但较常用的是六管芦笙。六管芦笙的构造,是用六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分成二排插入木制的笙斗;每管的根部各装一个铜质簧片;管的下端各开一个小孔,吹奏时手指按孔发音。芦笙多用于独奏、合奏和舞蹈伴奏。经过多次改革,先后有十五管、二十管、二十六管、三十六管的芦笙出现。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的查找资料、积累资料的能力。把课堂交给学生。能说多少是多少,要试着让学生将收集的资料内化为自己掌握的知识。
四、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读课文。
2、学习生字:
⑴ 读准字音。 幻灯片出示: 翱翔、莽莽、昆仑、水浒、女娲、大禹、萦绕、蹒跚、敖包、铭记、焊接、璀璨、芦笙、唢呐、竞相。
指名逐词读,指导学生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等。
重点是多音字:刚劲(jìn jìng)、哈达(hā hǎ)
⑵ 理解词义:
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不理解的词语。若是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
设计意图:生字词是基本的东西,必须掌握。首先要做到读准字音,然后让学生讨论,解决词义。这样处理,一是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二是节约了课堂时间。
中华少年说课稿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
2.抓住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3.通过各种方式的读,体会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体会重点句子含义,感受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具: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作者资料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简介作者:
1.激情导入:同学们,当我们中国从四川地震的灾难中走出时,当奥运会场上中国运动健儿夺得一枚又一枚金牌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生回答)是啊!热爱祖国是人世间最纯洁最博大的情感,作为中华少年的我们应该为自己的国家而骄傲和自豪。今天我们师生共同走进诗歌《中华少年》。出示课件1
2.简介作者: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对他有那些了解?
学生汇报搜集的资料。出示课件2
2.检查预习:这首诗歌共有几节?分别写了那些内容?(学生回答)出示课件3
二.合作学习,初悟诗情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的智慧无穷,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相信通过你们的努力,通过合作学习定会理解这首诗歌的情感。(全班分4大组,每组学习两节诗歌,每个大组分2个小组,一组学习朗读,一组交流诗歌的意思、情感、作者的表达方法。)
出示课件4
三.展示交流,品句悟情
同学们,经过你们的积极参与,现在来汇报你们的学习成果。(分组汇报,教师相机指导每节中重点句子朗读的语气以及含义)出示课件5—8
四.诵读表演,升华情感
同学们,你们愿意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吗?请四位同学和全班同学合作朗诵这首诗歌。出示课件9以及轻音乐
五.总结,拓展延伸。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真心祝愿你们能为祖国谱写璀璨的诗篇。再过几天就是十月一日,是我们祖国妈妈的生日,我提议,我们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唱一首爱国歌曲,朗诵一首爱国诗歌或散文,激情演讲等方式表达我们中华少年对祖国妈妈生日的庆贺。请同学们下去认真准备!
中华少年说课稿5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能够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意。
4.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1.了解祖国的过去、今天、明天,感受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和自豪。
2.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教具准备:祖国发展变化的图片及资料
教学程序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昨天老师已经让大家收集资料啦!那么现在我们就来个比赛,看谁最能把流利地把你所知道的表达出来。讲得好的同学,大家将会给他最热烈的掌声!(生自由谈)
2、师生互动时引入课题“中华少年”。
二、课文阅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就是引导同学们体会诗中中华少年的那种爱国情感和自豪感,所以教学也沿着这条线索而展开。
1、在朗读全文之前先快速找出不懂的生字词。让同学们对其读
音和意义都有一定的了解。(师重点指导理解以下的词语)
如:莽莽:形容辽阔,无边无际。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本文指更美好。山丹丹: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披针形,花红色,鳞茎可以吃。多在黄土高原的阴坡上与杂草伴生。因其花色鲜红、生命力极强受到人们的喜爱。
2、读略读提示,明确这节课的学习任务。
以充沛的感情朗诵诗歌,读出自豪、读出对祖国的深情。.采用不同形式的读,然后让同学们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三、分配任务,学生自读诗文
1、先分小组朗读,进行小组之间的竞赛,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再让学生自主搭挡,分角色朗读,注意引导他们去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2、生分组活动。
四、全班交流学习成果
1、生按自己的角色分配,全班一起读诗文。
2、老师也读一次给学生听,让他们比较一下到底是老师读得好,还是同学们读得好,好在哪里。
3、词句解析。
五、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热爱祖国是人世间最纯洁、最博大的情感,作为中华少年的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让我们时刻铭记中华母亲的功德,不忘她承受的千灾百难,努力学习,为祖国谱写更璀璨的诗篇!
六、作业布置
第三篇:中华少年说课稿
《中华少年》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的最后一课《中华少年》,这是一首诗歌。下面我从教材的特点、教学目标、教法学法的选择、教学流程的设计、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六年级第二组课文是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专题进行编排的。本诗作者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角激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编排本诗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朗诵诗歌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因此,学习本诗,重在朗读,可以引导学生自由朗诵,也可以是分角色朗诵,还可以是表演朗诵。在反复的各种形式的诵读中,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三分诗,七分读。”要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在反复朗读中让自己的情感与文中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达到预期目标。
在朗读方面,大部分同学的读只不过是配合老师的课堂教学而已,所以需要激发他们内心的情感,让他们和作者产生共鸣,让他们进入诗歌情境,为了抒发内心某种感受而读书。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能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2.通过自由朗诵、分角色朗诵、表演朗诵,加深对这首诗的体会。3.结合“口语交际”中召开一次“祖国在我心中”的学习汇报会,要求学生排练朗读诗歌,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了解祖国的过去、今天、未来,感受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难点是: 进入诗歌的意境,与作者产生共鸣,为情感的宣泄而朗读。
重难点的突破方法是:
课前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发展,课堂上运用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我将在新课导入是播放一段《我的中国心》为背景音乐,带大家欣赏几组体现爱国情感的图片如:祖国的长城图和五年级下册的《梅花魂》中祖父送墨梅图、《狼牙山五壮士》、《最后一分钟》《难忘的一课》中的相关图片和本单元“日积月累”里的那些名人名言,激起孩子们的些许爱国情感。课文的结束部分安排了一段激情澎湃的视频朗诵,震撼他们的心灵,让他们的内心产生共鸣,进入诗歌的意境,最后配乐朗诵,为内心情感的宣泄而朗读。
四、说教法和学法。
说学法:新课程标准强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结合本课特点及学生实际,我把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贯穿也课堂的主要环节。教学时主要引导学生采用品读感悟法、自学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说教法: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我使用了兴趣引路法,导入时,我通过出示表现爱国主义的图片和背景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课前准备:⒈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祖国的长城图和五年级下册的《梅花魂》中祖父送墨梅图、《狼牙山五壮士》、《最后一分钟》《难忘的一课》中的相关图片,音乐可选《我的中国心》《春天的故事》等。⒉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收集与本文有关的资料。
五、说教学流程及其设计理念:
主要教学流程有一下几个板块:
(一)播放课件,激情导入
(二)检查字词自学情况,读通诗歌。
(三)读文感悟,加深理解。
(四)观看视频,配乐朗诵,升华情感。
(五)教师小结,课外拓展:
(一)播放课件,激情导入:
PPT课件播放祖国的长城图和五年级下册的《梅花魂》中祖父送墨梅图、《狼牙山五壮士》、《最后一分钟》《难忘的一课》中的相关图片,并配以《我的中国心》的背景音乐,学生欣赏,伴以老师激情旁白。出示课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富有激情的音乐和激情的导入,一下子把学生引入到情境中来,诱发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二)检查字词自学情况,读通诗歌。
1、出示词语:翱翔、莽莽、昆仑、水浒、女娲、大禹、萦绕、蹒跚、敖包、铭记、焊接、璀璨、芦笙、唢呐、竞相等词语,抽学生认读,检测自学情况。特别指导读好多音字:刚劲(jìn jìng)哈达(hā hǎ)
2、初读课文,交流讨论解决不理解的词语。
设计意图:六年级的小学生,各个方面都累积了一定的基础。比如字词学习的能力,可以放手自学。教师在课堂上做检测。这样处理,一是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二是节约了课堂时间。
(三)读文感悟,加深理解。
1、大声朗读课文,说说诗歌写了那些方面的内容?(板书:神州大地;锦绣山川;灿烂文化;传统风俗;艰难历程;铿锵誓言)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第1、2、3、4小节 A、四人小组交流资料。
(这里安排小组内交流,把课堂还给大部分的学生,让他们在参与交流的过程中,把所搜集的资料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学生交流的同时,老师参与其中,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及时指出,并在稍后的小结中进行适当引导和点拨。)B、练习朗读指定的小节。
(全班4个大组,每一大组各准备一小节的朗读,3分钟时间准备。各抽查一学习小组汇报展示,指出优缺点,以便改进。)
(刚才的导入已在学生心中荡起阵阵涟漪,此时的读正好是他们情感宣泄的最佳途径。因为课前已让学生预习了课文,文中的生字词也应基本过关,选择性地朗读某个章节,可以是自己喜欢的段落,也可以是自己不甚理解的段落,还可以是自己读着感觉最好的段落,充分肯定孩子的学习自主性。)
3、交流第5节。
这一节老师要引导孩子们品读感悟。因为对于祖国苦难的历程,学生印象最深刻的是南京大屠杀,诗中这一部分内容,学生较陌生。“南湖的航船”和“春天的故事”所涉及的两次重要历史事件应稍加解释,让其了解。(中共一大在南湖的船上的召开和播放《春天的故事》,感受歌曲的内容)。
4、交流第6、7小节。
这两小节直接让学生齐声朗读,引导孩子们关注第7节的排比句和前面四个“不”字句形成鲜明对比,再加押“an”字韵,读起来琅琅上口。作为一种誓言,相信学生定能将它读得铿锵有力,多朗读几遍,学生的感情会一次比一次强烈,决心也会一次比一次坚定。
5、交流第8小节。
这一节师生赛读。这一节师生间的比赛,师生互动,让师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分段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分组合作学习,老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目的性地利用幻灯提示,进行阶段性的小结和点拨。)
(四)观看视频,配乐朗诵,升华情感。
1、观看视频: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高潮,刚才几节诗的朗诵,学生内心已阵阵激动,现在让他们观看视频,看看同龄人是如何演绎这首诗的。等于是给了他们一个范本,激情澎湃的表演朗诵,定能与学生的内心深处产生共鸣。也让他们有了一个自己与他人的对比的平台。
2、分组练习。
全班按成若干个四人小组,分角色练习朗诵。
3、请2-3个小组表演朗诵。大家评议。教师指点:要朗诵好一首诗,就必须掌握朗诵技巧,如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使整个朗诵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朗诵诗歌时,要注意节奏鲜明,并根据作品的基本节奏采取相应的速度。该轻快的要朗诵得轻快些,该沉重的要朗诵得沉稳、稍慢些。就一首诗来说,朗诵速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根据表现作品内容的需要来决定,并具有一定的变化。
4、全班分成四个组,分角色进行配乐朗诵,学生就会将自己全部的感情倾泻而出。
(学生把自己当成是诗歌里的一员去感受、去理解,所以读得入情入境。这一环节是课堂的高潮部分,表演朗诵一定要引领学生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升华学生的情感。)
(五)教师小结,课外拓展:
1、教师小结:学习了本组课文,我们再一次深深感受到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对祖国的热爱,我们可以用各种方式来表达。本文是一首诗歌,我们可以通过自
己的朗诵,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2、课后拓展:
自由组合,朗诵表演诗歌。继续进行本组综合性学习,为“祖国在我心中”学习汇报会做准备。
(设计意图:新教材的一个特色是:加强综合性学习的指导,提高综合运用能力,朗诵诗歌可以作为汇报交流的一个方式。通过课后的拓展学习,让学生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六、说板书设计
8.中华 少年 神州大地 锦绣山川 悠久文化 传统风俗 艰难历程 铿锵誓言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显课文中心内容,有助于学生体会诗歌主题。)
第四篇:中华少年说课稿
中华少年》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中华少年》。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七方面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
《中华少年》是人教版必修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组、最后一个个课题。这是一首诗。全诗共8个小节。综观全诗,结构清楚,过渡自然,首尾照应。在感情节奏上,节奏鲜明,句末押韵,朗读时能感受到很强的节奏韵律。在方法上,本诗把直抒胸臆和借物抒情融为一体,反复运用排比句和对偶句,突出了诗歌直接抒情的特点,编排本诗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朗读诗歌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因此,学习本诗重在朗读,重在感悟。“三分诗,七分读。”要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在反复朗读中让自己的情感与文中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达到预期目标。本文是本单元“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的最后一篇课文,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詹天佑》、《怀念母亲》、《彩色的翅膀》三篇课文,这为过度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课题采用的是让学生通过朗诵诗歌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用朗诵这种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情感,达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我们再来看看教学的对象:这是一群六年级的小学生,各个方面都累积了一定的基础。比如字词学习的能力,可以放手自学,教师再进行点拨。在朗读方面,教师需要激发他们内心的情感,让他们和作者产生共鸣,让他们进入诗歌情境,为了抒发内心某种感受而读书。
二、说教学目标
本组课文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强调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提高语文素养。根据新课标课程理念以及单元目标,我通过对本课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 六年级学生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2.过程与方法目标 采取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学会通过朗诵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祖国的过去、今天、明天,培养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的依据是:只有了解诗歌内容,才能感受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进入诗歌的意境,与作者产生共鸣,为情感的宣泄而朗读。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语文是一门培养人的语言综合能力的更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意”,还要使学生“悟其请”。我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目的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情景教学中感知诗歌内容,体会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践行的愿望。
2.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把课堂还给大部分的学生,让他们在参与交流的过程中,把所搜集的资料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分角色朗读法:组织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读,并交流朗诵后的体会。交流对诗句表达特点的感受,还可交流内心情感的体验。鼓励学生谈自己真实的想法。
4、表演朗诵法。为了有利于情感的表达,可以采用化装表演朗诵,把甲、乙、丙、丁四个角色装扮成藏族、高山族、蒙古族、汉族少年,配上动听的音乐,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感世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诵读体验法、自主探究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2~3分钟)
一、导入.。PPT课件播放祖国的山水风光,并配以《长江之歌》的背景音乐,学生欣赏。通过一系列的图片,再加上激情的音乐,一下子就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那种自豪感油 然而生,因自豪又生热爱。从而自然揭开本课课题。接着,自由朗读课文。刚才的导入已在学生心中荡起阵阵涟漪,此时的读正好是他们情感宣泄的最佳途径。因为课前已让学生预习了课文,文中的生字词也应基本过关,选择性地朗读几个章节,可以是自己喜欢的段落,也可以是自己不甚理解的段落,还可以是自己读着感觉最好的段落,充分肯定孩子的学习自主性。这是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讲授新课:(35分钟)
二、先读通,把课文读得字正腔圆。
1、让学生自由去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生字词是基本的东西,必须掌握。首先要做到读准字音,然后让学生讨论,解决义,这样处理,一是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二是节约了课堂时间。)
三、再读懂,把课文读得有声有色。
我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第1、2、3、4小节。教师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可采取朗 读和默读方式,接着四人小组根据问题进行学习和交流。(1)接下来,交流汇报。我指名读,并提出问题: 读第1节,说说这一节你读懂了什么?透过这些文字你想到了什么?带着你的感受来读这一节。再分角色来读。(2)默读第2.3.4节,想一想,是什么哺育滋养了中华少年?(学生根据收集和交流,容易从书本上找出,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进而提出小结性问题,这几节中,你读懂了什么?提出你不理解的地方。祖国的大好河山,还有那些给了你启迪。仿照诗人来说说?这里是学生进行语言练习的好时机。(这里安排小组内交流,把课堂还给大部分的学生,让他们在参与交流的过程中,把所搜集的资料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学生交流的同时,老师参与其中,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及时指出,并在稍后的小结中进行适当引导和点拨。)(3)学习第五节时,我选择集体交流的形式。因为对于祖国苦难的历程,学生印象最深刻的是南京大屠杀,诗中这一部分内容,学生较陌生。“南湖的航船”和“春天的故事”所涉及的两次重要历史事件应稍加解释,让其了解。这时,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想想我们的母亲都承受的千灾百难。你想说什么?心情是怎样的?带着你的感受来读读第五节。水到渠成。(4)学习第6、7小节。这两小节直接让学生朗读,作为一种誓言,相信学生定能将它读得铿锵有力,多朗读几遍,学生的感情会一次比一次强烈,决心也会一次比一次坚定。
5、学习第8小节。安排一场师生PK。安排了过多的朗读,怕学生读得腻烦了,来一场师生间的比赛:全班一起上。胜也好,败也好,反正是双赢。读美,把课文读得声情并茂 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高潮,我采取观看视频,配乐朗诵的教学方法。刚才几节诗的朗诵,学生内心已阵阵激动,现在让他们观看视频,看看同龄人是如何演绎这首诗的。等于是给了他们一个范本,激情澎湃的表演朗诵,定能与学生的内心深处产生共鸣。也让他们有了一个自己与他人的对比的平台,看了这段视频朗读之后,再进行一次配乐朗诵,学生就会将自己全部的感情倾泻而出。至此,一节课成功收尾。
3.课堂小结:(2~3分钟)课堂小结的目的是强化认识,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在课堂结束之际,我对本节课内容进行了总结。学习了本组课文,我们再一次深深感受到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对祖国的热爱,我们可以用各种方式来表达。本文是一首诗歌,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朗诵,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让学生再次感受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
七、说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地、系统的板书设计,并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设计是:
8、中华少年 锦绣山川 哺育 悠久文化 滋润 传统风俗 滋养
八、结束语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情景教学和诵读体验法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果完毕,谢谢!
第五篇:中华少年
斗古中学七(1)班庆祝“五·四”运动93周年诗歌朗诵朗诵稿
朗诵题目:《中华少年》2012.05.0
4男独从巍峨峻拔的高原走来,我是冰山上的一朵雪莲;
女独从碧波环抱的宝岛走来,我是海风中的一只乳燕;
男独从苍苍茫茫的草原走来,我是蓝天下翱(áo)翔的雏鹰;女独从七沟八梁的黄土坡走来,我是黄河边鲜嫩的山丹丹。
全班合啊!神州大地生长的希望,我们是中华的少年!
女生合九曲黄河让我懂得百折不回,男生合莽(mǎng)莽昆仑(lún)使我学会立地顶天,女生合教我纯洁的是北国的雪花,男生合教我热烈的是南疆的红棉。
男女合龙的故土,民族的摇篮,锦绣山川,我们的家园。
男独到刚劲(jìng)端庄的方块字里,感受“水浒(hǔ)”“三国”的英雄豪气;女独到如歌如画的唐诗宋词中,领略枫桥的钟声,大漠的孤烟;
男生合在外婆的歌谣里牙牙学语,女娲、大禹的故事萦(yíng)绕耳畔;女生合在爷爷的臂弯下蹒跚学步,雷锋、郭明义的脚印引我向前。全班合炎黄子孙,中华儿女,黑眼睛黄皮肤,不改的容颜。
女生合五月端阳,心随龙舟把诗魂追赶,男生合八月中秋,借皎皎圆月遥寄思念。
女独敖(áo)包会上,射箭摔跤,尽显小牧民的强悍;
男独手捧哈(hǎ)达,欢歌劲舞,献给朋友美好的祝愿。
男女合东方之美滋养育龙的传人,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们心田。
女生合我们铭(míng)记着中华母亲的功德,更不忘她承受的千灾百难。男生合黄河纤(qiàn)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全班合啊!是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让东方雄狮从噩梦中奋起。男独先驱者的热血复苏了千年冻土,神州才露出青春的笑脸,女独“春天的故事”响彻大江南北,中华啊!展开了崭新的画卷。
男独今天,历史和未来将由我们焊(hàn)接,时代的接力棒要靠我们相传,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响亮回答:
全班合少年要谱写中华更璀(cuǐ)璨(càn)的诗篇!
男独不期望脚下处处阳关道,女独不幻想头顶片片艳阳天,男独不迷恋父兄给予的蜜罐温床,女独不忘记“最危险的时候”战歌飞旋!男生合要做旗舰去长风破浪,女生合要做火箭去推动飞船,男生合要像利剑把贫穷斩断,女生合要用爱心把世界相连。
男独听,芦笙(shēng)和唢呐一齐吹响,女独看,乳燕和雏鹰比翼联翩。全班合 五十六朵鲜花竞(jìng)相开放,装点祖国万里大花园。男独让先辈的英灵自豪地惊叹:
全班合啊!这就是我们的中华!———这就是中华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