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议论文写作专题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时间:2019-05-12 22:55: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一语文议论文写作专题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一语文议论文写作专题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第一篇:高一语文议论文写作专题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议论文写作专题教案

江苏省郑梁梅高级中学 高 一

专题一

—— 议论文的文体特点及基本要求

【训练目的】

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点及写作议论文的基本要求。【写作指导】

一、什么叫议论文?

议论就是发表意见,阐明是非.以议论为主要表现方法,对社会生活中的人或事进行分析评论的文章称为议论文。

二、议论的三要素:

1、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

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定。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 ①文题 如《反对自由主义》论点是“反对自由主义”。②开篇 如《谈骨气》论点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③中间 如《拿来主义》论点是“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④结尾 如《过秦论》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论据

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事实论据用事实来说话,而理论论据靠经典性取胜。论据必须围绕中心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选用的事例与论点若不能保持一致,势必削弱说服力量。像1999年高考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若写议论文,就必须要弄清“记忆”与“记忆力”的区别,有的考生所举的事例就明显犯了论据与论点游离的错误,举了郭沫若倒背《红楼梦》的事例,使说服力大打折扣。

选用事实论据还要注意几点:

①论据必须具有典型性。典型就是指论据要具有代表性。②论据必须具有新颖性。不少学生的议论文写作离不开一些陈旧的事例,像一写失败与成功的关系,似乎就离不开爱迪生发明灯泡,一写逆境成才就非写张海迪不可,类似的内容不是说不可以用,而是说你用,他用,大家都用,谁的作文与众不同呢?

③论据的表述要精练、简要,与记叙文的表述不同,它只要求表述出与论点相关的内容即可。

3、论证: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一环,它包含的内容也较多。

①论证的基本类型:立论、驳论。立论从正面论述,驳论从反面论述。我们写议论文一般以立论为主。

②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

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也即:引论、本论、结论。

③常见的论证结构:

a、总分总式结构 b、对照式结构 c、层进式结构 d、并列式结构 一篇文章中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灵活地运用多种论证结构层次会使议论文更具活动性。

④常用的论证方法:

a、例证法,用典型事例作论据来证明论点。《简笔与繁笔》:举洋洋洒洒百万言的《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片断,景阳岗的山神庙,一个“破落”使境界荒芜之景全出。这里两个字对百万言,可谓用简到了极点。同样作品里作者写繁笔的好处时,却又举了短篇小说《社戏》中的例子,也不得不说是极为典型。

运用例证法要注意对事例叙述的方法。注意并列的几个事例的顺序,还要注意安排的详略,大家熟知的材料要略写,不熟知的要详写。

b、喻证法,增强了作品论证的形象性。

运用喻证法要注意本体、喻体的相似性。鲁迅的《拿来主义》中把文化遗产喻为一所大宅子,列举一个青年对待大宅子的态度来表达作者对文化遗产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形象、生动,给人们以很深的印象。

c、对比论证:这种方法可以增强论证的鲜明性,使读者清楚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2000年高考一则优秀作文题为《四幕剧》,其中的第二幕剧写了这样一个内容:

背景:一个小餐馆中,一张桌子,面对面坐着两个人,他们面前的盘子里各有半个甜面圈。

A:唉!天哪!只剩下半个甜面圈。(A一脸的无奈)B:上帝!真是太好了,还有半个甜面圈。(B一脸快乐状)

文章中写的这段话对比鲜明,对待生活的悲观和乐观跃然纸上,正如该文作者说:乐观的人在被玫瑰刺伤后仍会说多美的花,悲观的人在看到刺时就会说多糟啊。我选择玫瑰的美,因此我选择前者。

d、引证法,除引用名人名言以外,我建议同学们应该多积累一些古典诗词中的名句,它一方面能加强论证的力量,另一方面,它还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议论文的文学性。

近两年高考没有考查名句,全给高中生造成一种误解,不考就不积累是不对的。浙江一考生在2000年作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人与人如此的不同。信手翻着宋人话本《碾玉观音》,不由得这样想。话本的开头是这样的疑问,“春已归去,不知哪搭是春住处?”秦观说:春是到江南去了,“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往。“苏小妹说,春是被带走了。”燕子衔将春色去,沙窗几阵黄梅雨”。还有苏轼说、秦观说„„(《—花—世界》)

我只是选取了该文的一个部分,议论文中部分名句或古典诗词曲的引用的效果就不用再说了罢。

论证方法还有引申论证、因果论证,等等。

二、议论文逻辑性的具体体现。写议论文必须注意逻辑性,段落与段落之间要有非常清楚的逻辑关系,一方面要依靠语句表达出逻辑性,另一方面要借助起过渡性作用的语句突出逻辑关系。

一个语段的内部之间也需要有严谨的逻辑关系。严密的逻辑关系必须反映出作者的行文思路。注意议论文中的“但”“但是”等转折连词的作用,俗语有“‘但’字后面有文章”的说法,它的后面有突出、强调的作用,标明了文段或文章的中心,使文章的论点更醒目、更突出。

注意要善于运用“固然”“诚然”等词语,一个短短的800字左右的议论文,有时很难全面地表述清楚,为了使论证更加全面,更加有针对性,同学们要善于使用这样词语开头的语句表达。以前的高考曾经考过“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的辩论段,这样的文章就极容易失之片面。写作时,选其中的任一题目都要注意“补全”。比如,若选写“近墨者未必黑”,主体论述这一观点以后,在收尾的时候,就应该以这样的结尾段收束:诚然,我们主张近墨者未必黑,但也并不否认近墨者黑的观点,我们只是说一个人如果具备了自我控制能力,我们就有“近墨不黑”的条件。

三、议论文写作更需要哲理的思考。高中阶段是一个人思想渐趋成熟的阶段,人生观、世界观渐渐走向成熟,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在不断走向成熟。正如此,高考才十分注重对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在1998年以前,高考作文始终围绕着哲理的深层次思考来命题,像《树木·森林·气候》就明显涉及了普遍联系的观点,《“近墨者黑”或“近墨者未必黑”》考查了内因与外因的关系,《玫瑰园》考了全面性的观点,等等。

高中生不爱学政治,是很常见的现象,这很不合适。政治课上有许多哲理及原理会为我们写作所用,它会起到丰富文章内容,深化文章思想的作用,同学们应该善于用一些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现实中的一些问题。

【例文】

近墨者黑

古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千载之下读来,更让人赞叹古人言语的精辟洗炼,切中要害。

“近墨者黑”这个道理其实也很浅显,墨就是一个传染源。由于物质的运动,它势必就要扩散到它周围,它周围的东西也势必要沾染上黑色了。对物如此,对人亦如此。一个人的习性总会或多或少地给周围人一定影响。大家所熟悉的“孟母三迁”的故事正是一个明证。孟子少时家贫,住的地方靠近墓地。他每日所见就是吹打送葬的 队伍。久之,他也就学会了,整日跟小伙伴一起玩办丧事的游戏。而当他家搬到集市附近时,整日耳闻目睹的是商贩的叫卖声和市场的喧闹,他就又受了商贩的影 响,开始玩起做买卖的游戏。只有当他家搬到学堂附近后,他才受到诗礼熏陶,为他后来发展儒家学术奠定了基础。假如孟母不明“近墨者黑”的道理,不三迁其 家,为孟子找到一个好的环境,恐怕孟子难以成为一代儒家大师。

其实古人如此,今人亦如此。于是之不是在他的《幼学纪事》中谈到,他如果不是有正直的老师、朋友扶持,很可能会走上“歧路”吗。“蓬生麻中,不挟而直”,而白色沙子混进黑泥,久之,就会面目全非了。

明 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正确地选择同学、朋友、老师,使自己和正派有修养的人来往,共同研究学问,互相帮助,彼此促进,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而不要结交 一些不三不四的社会青年,使自己堕落。个人慎交友才能走正路,而国家亦如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也说明了这个道理。

“近墨者黑”这句古语将时刻提醒我们,让我们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为正直有用的人吧。【简评】

本文以近墨者黑为论点,说出一番道理来,作者先从物理方面,用扩散的理论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然后用孟母择邻的故事,证明环境对人的品格、情趣的影响。还举了话剧表演艺术家于是之幼年的例子进一步说明。

在这个基础上,作者提出慎交友的主张,告诫读者不要交不三不见的人,也就是要远离不利于自己健康成长的环境。否则,就容易走上邪路。

本文思路清晰,有理有据,语言也明白晓畅。

近墨者黑

我同意“近墨者黑”的观点。有人说“近墨者未必黑”,说“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我认为没有道理,荷花是花苞长出水面以后才开放的。所以能“不染”,如果它在污泥中开放,从物理学和生物学角度,我们不难想像出它将是一副怎样的“尊容”。

我 们不难举出“近墨者黑”的实例,修理汽车的工人每天接触油污。日久天长,他们的手变得浸满油污;我们挖开煤厂中煤堆下面的土地,就会发现它们大部分成分都 是煤。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无论人手,还是土地,都是有一定空隙的。由于分子扩散作用,日久天长,油污必然会通过手的表皮进入皮肤内部,煤分子也会扩散进 入土层。

任何事物都不是无缝可击的,物质是这样不需说,人的道德修养也是如此。如果你接触美好的事物或品质优秀的人,耳濡目染中,你会不知不觉地受陶冶,不自觉地接受真善美的世界观,而自身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但如果你置身于一个假、恶、丑的生活环境中,渐渐的,你会不自觉地接受假、恶、丑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使自己或多或少地受到坏的影响,这就是近墨者黑。

年轻人尤其如此,我们思想单纯,阅历浅、经验少、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强。但这时候思想敏锐,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容易被着色,所以我们更要提高警惕,争取多接触一些美的事物,使自己得到熏陶;且防微杜渐,对丑恶的东西坚决摒弃。

警惕呀!近墨者黑!【简评】

本文开门见山提出同意近墨者黑的观点。接着指出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局限性,强调出近墨者黑。

接着举出生活中扩散的实例,证明近墨者黑的论点。又举出人的品格也要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进一步证明近墨者黑。

在这个基础上,指出年轻人要注意防微杜渐,注意摒弃坏事物的影响。思路清晰,有理有据,把论述归结到年轻人洁身自好,突出了本文的主旨。只是结尾一句显得有些生硬。两个短句虽然情感浓烈,刚强有力,但与上文的论述风格有一点不协调。

近墨者未必黑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千百年来被奉为真言,时至今日,信仰者云集。远的不说,几岁的孩子上学不也要找个好学校。对于孩子有个好的成长环境,是天下父母的苦心,无可非议,不过,近墨者必黑吗?我想这话还要推敲!

前 不久,电视台放映了一部题名为《宋庆龄和她的姊妹们》的电视剧。宋氏姐妹同出身于一种家庭,大姐、小妹都成了官僚资产阶级大家庭的夫人,唯宋二小姐不同,用蔼龄的话来说,“我们姐弟六个,谁和你合得来?!”人们说宋家姐妹“蔼龄爱钱,美龄爱权”,而宋庆龄呢?她曾对周总理这样讲:“我把麦穗放在屋中,是要 告诉自己,永远不忘养育我的人民。”最终宋庆龄走上了一条光辉的人生道路,成为“国之瑰宝”。近墨者未必黑。

小的时候背过一首诗“砍头不要 紧,只要主义真。”诗的作者夏明翰原出生在一个封建大家庭,家中的老太爷、他的祖父曾希望夏明翰能为这个大家庭带来富贵昌盛。正是这个受祖父深爱的孙子一 天夜里砍倒了象征封建富贵的桂树,离开 家门,头也不回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直至倒在反动派的屠刀下。

其实,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决定一个人“朱”与“黑”的根本原因不在客观的环境,而在于主观的向上意识。决定宋庆龄与她的姐妹人生道路不同的根源在于各自的追求不同,人生观的不同,近墨者只要有一颗对祖国、对人民的赤胆忠心,一样显露出来朱红的本色。

【简评】

本文开头就提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条古训,又举出了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小孩子入学,父母必为其择校。可见相信这条古训的人是很多的。话锋一转,提出了自己的论点。

他 的论据有两个,一个是刚刚放映过的电视剧《宋庆龄和她的姊妹们》,宋庆龄姐妹六人出身于同一个家庭,一个官僚资产阶级家庭,可以说够“黑”的了,然而宋庆 龄毅然选择了革命的道路。另一个论据是出身于封建家庭的夏明翰,夏明翰脱离家庭,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革命道路,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不朽诗 篇。这两个论据都是非常有说服力的。结尾阐明了近墨者而不黑的根源,在于个人对光明和进步的追求,使文章内涵更加丰富更加深刻。

近墨者未必黑

人们想要干出一番事业,总希望周围有个良好的环境。常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良好的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重要的。但事实也并非如此。

我觉得,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固然可贵,但环境终究是外因,是重要条件,而不是决定因素。在不理想的环境中,照样能取得成就,所以,近墨者未必黑。如果有谁不幸成了个近墨者,他是否真的会变“黑”就取决于他的内在因素了,是同流合污,或是出淤泥而不染,其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墨”可以看作两个意思,周围的人不理想或周围的事物不尽人意。而“近墨者”如果是生活的强者,可以奋力去排斥它,甚至改变它。爱国大诗人屈原可以说生活在一个暗的环境中,可他却能不受这环境的影响——“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这的确是令人赞叹的高风亮节。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殷夫,哥哥是反动派的一 个什么“长”,而他,却毅然与反动家庭决裂,走上革命的道路,成为殒身不恤的猛士。由此可见,在不良环境中,照样可以洁身自好,取得成就。

另一方面,不良的环境甚至可以被我们所利用,使它变得有利。记得有一位大作家,为了描写乞丐,流氓,竟把自己也打扮成他们的样子,混迹于其间,获取真实的感受,才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了这些形象,这难道不是“近墨者”的一大壮举吗?

然而我们也应当看到,近墨者黑的现象毕竟不少,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视这一现象,改变这一现象,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当 今社会上,一些人目睹社会不良风气,起先深恶痛绝,力图改变。然而在碰壁之后,自叹不过是“蜉蝣于天地,沧海之一粟”,无力回天,既而认为这是所谓“潮 流”,无法改变,听之任之,甚至随波逐流。这种现象令人忧心。然而社会的主流是好的,大多数人正为改变社会的不良风气而努力,我们如果团结一心努力奋斗,社会风气的好转、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功就指日可待。

超凡脱俗的莲花,不但自己“出淤泥而不染”,而且通过自己不断的新陈代谢,居然把脚下的污泥变成营养丰富的肥料,可敬可叹——我们都应该学习莲花的品格。

【简评】

本 文从人们都希望有个良好的环境说起,接着从理论上分析,指出环境只不过是外因,近墨者是否变黑,最终决定于内在因素。接着举了古代的屈原的例子,屈原处在 “溷浊”的环境里而能“高驰而不顾”,表现出高风亮节。又举了左联作家殷夫的例子,殷夫摆脱了家庭的不良影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至此,作者已把自己的论点 论证得无可 辩驳了。但他的论述远未结束,在这个基础上,他又用辩证的观点指出将不良的环境“为我所用”,这就比一般的考生又胜一筹。他举出某作家混迹于乞丐流氓之间 积累了第一手素材的例子,很有说服力。他又指出对于社会不良现象不能束手无策,要团结一心来改造它。这个思想境界是难能可贵的。

结尾用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设喻,指出利用、改造不良环境是完全可能的。

本文立意高远,分析透辟,论证有力,能用辩证的观点分析社会问题,实属难能可贵。【训练题目】

对“开卷是否有益”的看法,有人认为“开卷有益”,有人则认为“开卷未必有益”,请以“‘开卷有益’小议”为题,写一篇议论文,结合实际写出自己的看法。

提示:“开卷有益”是一个成语。“卷”指书;“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读书就有好处。这一解释在一般人心中似乎已成定论。其实这是值得思考的,文题中的“小议”就作了这样的暗示。就是说不能笼统地说“开卷有益”,这要看读什么书,为什么读和怎样去读。读好书有益,读内容不好、乃至有毒的书,非但无益反而有害。从另一个角度说,即使读的好书,也还有动机、方法的问题,能否有益也不可一概而论。

写作此题,还可以肯定上面提出的结论,再提出问题:问题不在书的一面,关键在于读者是否有理解、辨别、批判能力。若有,则凡书均可读,或从正面受益,或从反面受益。

专题二

—— 议论文论据的选择和使用

【训练目的】

训练学生判断并选择论据的能力和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论据的习惯。【写作指导】

一、论据的选择 论据分两大类: 一类是理论论据,即用人们熟悉的普遍道理或理论权威的经典论述及经过实践证明的可以信赖的格言、谚语等来做根据;理论性论据是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它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党在不同时期内的路线、方针、政策、科学的定义、法则和规律,一般的公理、常识以及成语、谚语等等。] 一类是事实论据,即用具体的、可靠的事实,或中外历史和现实的事实,或实践经验和统计数字,或从图画、图片、电影、电视、戏剧中搜集、积累的材料来做根据。事实性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

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基础。缺乏论据,论点就得不到证明。选取论据要紧扣论点,为论点服务,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论据要选得精,选得充分。要恰当运用事实论据。

举例讨论一:

(1)诸葛亮在我国文化史上是智慧的代名词。他的智慧是怎么来得呢?古来都讲他十载寒窗,勤奋得来的。但这是不是首先是因为他有天资呢?我们常常说:要勤奋,勤能补拙。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

德国马普学会日前发布新闻公告介绍说:马普学会与奥地利格拉茨大学合作设计的两个实验表明,在各自的学科领域里,智力因素并非决定性因素。而且,通过后天的学习可以弥补先天智力的缺陷。

是的,我们不必再犹豫了。我们的智力可能是很普通的,但只要努力,我们便可以做优秀的学生。我们便可以实现我们的宏伟的抱负的!

有同学以此为题作了一篇文章,选了这两个论据。大家讨论,选择合适吗? ①姚明作为世界体坛冉冉升起的巨星,已成为全世界年轻人的偶像。与其他NBA球员相比,姚明身体条件偏差,在弹跳、肌肉方面根本没法和黑人比。但姚明相信勤能补拙。每次训练前,他都要自己先练上两个小时的体能。负责给他们洗衣服的师傅说:姚明训练可真刻苦。大冬天,也出那么多汗,鞋子里倒得出水来。

②我国第一个电子学女博士韦钰在西德进修期间,没有空暇到繁华的街头漫步,没有精力去剧场、影院欣赏艺术,她一心扑在专业学习上,就连生病也拒绝休息。正是刻苦,才使她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③王羲之经常在自己的衣服上写字,将衣服划破,终于成为一个有名的书法家。

④梅兰芳小时候口吃,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他坚持每天早上含沙练唱,最终改掉了口吃的毛病,成为一位闻名中外的艺术大师。

明确:论据①④合适,②③不合适。因为王羲之确实“勤”,也取得了成功,但王羲之并不拙,与补拙毫无粘边,也并没有能表明韦钰是“拙”的。而梅兰芳天天口含沙粒练习这是“勤”,有口吃的毛病这是“拙”,经过刻苦努力最终改掉了毛病,取得了事业的成功,这是补了“拙”这个例子紧扣了论点。这是论据选择时容易出现的第一个问题,论据选择没有围绕中心论点。

选材要弄清材料的实质,紧扣论点,不能貌合神离。

论据是论证论点的根据,是作者建立论点的理由,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因此它必须与论点保持一致,即材料与论点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能完全支撑论点,这就是通常说的“观点与材料的统一”。如果不一致,或者偏离了论点,不但没有说服力,反而会成为文章的累赘,甚至会阻塞文章的思路。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这是议论文最基本的要求。

这就对论据提出了最起码的要求,那就是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都应该能够充分证明论点。因为运用论据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为支撑论点而运用的,为证明论点而服务的,如果不能达到这个目的,你的事实论据再典型,你的道理论据再精辟,也是没有价值的。要挑这样的论据,首先必须对掌握的材料进行筛选辨析,区别不同材料所蕴含的要旨的细微差异。再看下面三个材料:

①爱国诗人陆游,生活在宋王朝遭受外族肢解的时代,他渴望祖国统一,直到临终,还念念不忘复兴中原。他在《示儿》诗中云:“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突出地反映了这种爱国思想。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名句。文天祥被俘后,已降元军的张弘范,一再逼迫他写信招降抗元将领张世杰,文天祥便毅然写了这首诗作了回答,表现了坚定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③鲁迅先生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年轻时东渡日本寻找救国的真理,“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自题小像》中的两句诗,表达了誓为中国人民献身的革命精神。

上述三例都引述了人物的诗作,都包含了“爱国”的内容,但是作为论据来说,这三个材料蕴含的主旨有着怎样细微的差别?

例1表明的是渴望光复失地的爱国思想;

例2反映的是为民族利益不惜牺牲生命的崇高的民族气节; 例3揭示的是立志为国出力、报效祖国的革命献身精神。这种差别从所引的诗句和材料的语言表述中可辨析出来。

因此,同样论述爱国的文章,如果提出的论点侧重于渴望收复被侵略者掠夺的国土,应用例1;如果侧重于不怕牺牲、誓死捍卫祖国,应用例2;如果侧重于拯救多难的祖国,将个人的前途同祖国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则应用例3。经过筛选辨析,使之最切合论点的需要,才称得上是最恰当的论据。马马虎虎地选来敷衍充数,似乎也在论证“爱国”的论点,实际上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关系是不贴切、不严密的。

假如以“只有懂理又懂文,成为全面发展之才,才能在事业上获得丰硕的成果”为论点,请在下面的论据中选出一个最好的。

A、数学巨匠华罗庚,从小喜欢文学。他写过几百首词,还写过散文和许多通俗、生动的科普读物。他19岁,还是个初中毕业生,就写出了有独到见解又颇有文采的数学论文,引起了当时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的注意。

B、李时珍到35岁时,已读了几千种书,其中医药书籍800多种,单摘下的笔记就装满了好几个柜子。

C、天文学家张衡,是一个极为罕见的通才。他在我国文学史上也有极高的地位。他的《二京赋》是汉赋名篇。另外还有23篇赋作传世。

明确:选A。B项没有扣住中心,C项不够典型。举例讨论二:

有同学以“我们可以不欢迎挫折,但不应该回避挫折,畏惧挫折”为话题,以“挫折铸造成功”为中心,选了下面的论据,大家思考合适吗?

挫折铸造成功。我们学校一个女孩在学校踢足球,因表现很不理想而遭到老师的训斥。大家都说她并不适合这项运动,但她并没被挫折吓倒,更加发奋努力,终于考进了专业球队。

明确:不合适。首先“我们学校的一个女孩”这种说法似乎不典型,还有体育似乎需要天资的,而女孩在被认为是“不适合这项运动” 时,仍考进了足球队,只能说明要么老师说的不对,要么她开始只是没有发挥好。她实际是适合这项运动的。因此,用它做论据不典型。

这是论据选择是容易出现的第二个问题,论据选择不典型。

典型性即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论据典型,能受到以少服多的效果。论据不典型,就不能说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没有说服力。生活中的偶然性的个别的事例,是不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的,也就不能作为论据,否则就会导致论点的谬误。

在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典型的材料可以作为论据,从古到今,由中而外,从名人到普通人,由名言而俗语,皆可作为有力的论据,使文章丰满起来。但是只要用到名人名言作为论据时,总有一批学生连举一大串, 而其中的一部分学生所的几个人物,又往往是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时代、同一个类型、同一个领域,这便犯了缺乏典型性的错误。因为从同一个角度举出来的论据再多,再贴切,也只能代表一个方面普遍意义。如能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选择论据,避熟就生,避旧就新,典型性和信息量就会增加,就有利于阐述道理,会令人耳目一新。由此可见,选例不在多,而在精,如果能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选例,那么会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会使论证全面,更有说服力常用的选例角度有不同的领域(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不同性质(正面、反面)不同国别(中国、外国),不同的时间(古代、近代、现当代)。

请大家看这段文字:

古今中外,多少英雄豪杰、风流人物丧失理智,拜倒在感觉之中,铸成千古遗恨!秦王赢政,开创了大秦帝国,何其壮哉!然而,令人痛心的是他利令智昏,认为基业已固,企望恩蒙万世,自号“始皇”,对人民实行野蛮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丧心病狂地“焚书”、“坑儒”、“以愚其黔首”,及至传至二世,终致“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多么可叹!被誉为世界物理界“伟人”,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杰出科学家牛顿,晚年为“感觉”所左右,一味信奉神学,走了与科学背道而驰的道路,令人扼腕。当代著名作家周而复声名显赫,身为共产党员,却为“感觉”左右,竟然丧失理智,不顾民族尊严凭吊靖国神社。跪倒在犯下滔天大罪的日本战犯的脚下,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奇耻大辱,他本人也因此声名狼藉。

这段文字从古今中外的角度,从政治家、科学家、作家的角度,从反面的角度来选取典型事例,说明了“跟着感觉走”的危害性,从而论证了“要跟着理智走的观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韩寒的《三重门》里的句子。大家都知道他应该是一个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那么,他在这里讽刺什么呢?

„„勤奋学习的是爱因斯坦,淡泊名利的是居里夫人,助人为乐的是雷锋,不畏死亡的是刘胡兰,身残志坚的是张海迪,鞠躬尽瘁的是周恩来,就这么几个死定的例子,光荣地造就了上海乃至全国这么多考试和比赛里的作文高手。

学生作文论据陈旧!这是论据选择是容易出现的第三个问题,论据选择不新鲜。

现在非常强调创新,学生的作文也很重视有新意,在议论文的写作中,我们则可以通过论据的新来使文章增添新意。

论据的新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所引用的材料是新的,如新事例、新人物,新思想、新理论、新观念等;如果选用的事实论据都是陈谷子、烂芝麻,都是老生常谈,游离于日新月异的生活,落伍于前进的时代,缺乏新鲜感和说服力,这样难免使人生厌。不能一谈到身残志坚,就写到张海迪,一谈到革命纪律性,就写邱少云,这些英雄人物固然不错,但用得太多太俗,就会影响文意的表达,所以使用事实论据要有时代特色,要有新鲜感,要在“新”字上下功夫。

二是旧材料的新作法。有时,我们找不到新的材料,当然也可以运用一些旧的材料,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要力求用旧材料写出新意,让人感到材料虽然是熟悉的,但你这样运用这样处理仍让人感到不同凡响。例如爱国诗人陆游在《示儿》诗中写道:“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人们一直用这个事例,是因为它突出地反映了一种爱国思想,但是否能从教育子女的角度推陈出新呢?有的同学把领袖人物、著名人物、先进人物、名言警句当作“万能胶”,而且多年不变,没有从中挖掘出更有说服力的东西;也不注重平时的阅读积累,不善于从生活中选择新鲜的论据,说到这个论点,或者说到那个论点,都是常用的几个论据,让人味同嚼蜡。曾在报刊上看到这样的一句话:在议论文写作中,选择新鲜的别人尚未用过的论据是金子,别人已用的论据你能变换角度去用是银子,别人经常用的而你又照搬照用的是石子。我觉得说得很有道理。在论据的运用中,我们要力求用的都是金子是银子,而不是石子。

善于由此及彼地进行联想,对选择最恰当的论据也十分重要。例如提出“人才重要”的论点,引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萧何追韩信的故事作论据之后,可以展开联想,接着选择相应的反面论据针砭时弊:

萧何慧眼独具,识才,荐才,而毫无嫉才之心。由此,我又想起漫画《武大郎开店》里的“掌柜”。确实,在现实生活中,不识才或知才不用的领导还不乏其人,他们就和《武大郎开店》里的掌柜一样,比自己高的伙计“一个也不要”。这岂非可悲而又可笑!

这里选择“武大郎开店”这个论据,恰当地引入文章,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效果,不能不说是联想的作用,由此及彼,善于联想,就可以将有关的材料串联起来,拓宽议论思路,加强论点的说服力;有时选择了事实论据之后,可联想到相关的理论论据,引入文章,使议论更见深度。如上面选择“图书馆大国”匈牙利作事实论据来说明加强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性,是十分恰当的,如果我们在“因而有人诙谐地称匈牙利是个‘图书馆大国’”这句话后面,再联想到下面这个相应的理论论推进行补充,无疑可使立论更深刻:

写至此,不禁想起了一位老教育家的话:“人才是多方面的,爱好、特长也是多方面的。我们应该让出更多的传统的课堂时间,让学生们看他们爱看的、有意义的各种读物,通过这些读物,促使他们手脑并用,来培养他们的爱好,发展他们的特长,养成他们的创见与创造能力”。而图书馆,正是造就人才的摇篮啊!„„

这就进一步点出图书馆对培养人才所能发挥的巨大功能了。还有一点值得提出的就是事实论据要真实确凿,也就是说用作论据的事实必须是准确无误的,不能胡编乱造;如果是虚假的,或个别事实不真实,都会导致论点经不住推敲的结果。所以,列宁说,论点“应该设法根据正确的和不容争辩的事实来建立一个可靠的基础”(《统计学和社会学》,《列宁全集》第23卷)。论据真实可靠,论点就令人信服;论据靠不往,论点就成了空中楼阁,对此,我们丝毫马虎不得。

二、论据的使用

以“挫折磨砺人生”为分论点,写了这样一个段落。同学们讨论一下,有没有问题? 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他的丈夫居里先生因为车祸不幸去世,这给居里夫人带来了家庭和事业上的双重打击。在居里先生不幸因车祸而去世后,居里夫人虽然内心万分悲痛,但她以坚强的意志力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她决心化悲痛为力量,加倍努力,完成两个人共同的科学志愿。于是她更加起早贪黑,勤奋工作,经过数千次实验,她终于成功地制取了金属镭。并且,她放弃了对镭的专利权的申请,将镭的提炼方法无偿公布于世,更显示出了她高尚的品德。在1911年,居里夫人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成为世界上唯一两次获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

讨论后明确:

①语言罗嗦②中间叙述不准确,镭是她与丈夫共同提取的,提取镭用“几千次”也不准确③“并且,她放弃”这句话与中心没有关系④叙述之后缺少对论据的分析。

论据的使用要注意的第一个问题:论据叙述的语言要简洁。论据的使用要注意的第二个问题:论据的叙述要准确 论据的使用要注意的第三个问题:论据的叙述要扣住中心

论据的使用要注意的第三个问题:叙述论据之后要有分析说理的文字

1、一般而言,议论文叙例应是针对构成论点的要素作概括的叙述,不使用描写,删去与论点关系不大的内容,不宜面面俱到,全盘照抄。更不能篡改材料。

论据的作用是证明论点,因此,引述论据时要贴切。所谓贴切,就是论据和论点相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论据时,必须依据论点的需要酌情变通,或“缩简”,或“改造”,其高度必须和论点相一致,否则会造成论据游离,减轻说服力量。引用论据还要简明概括,引用论据的目的在于说理,这决定了论据的目的性、简明性、概括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叙述材料时,要把握好侧重点,剔除与论点无关或与论点关系不大的材料,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若叙述过细,则显得拖泥带水,杂乱无章,甚至会把议论文写成记叙文。

我们应该明白,议论文中的事例是作为论据出现的,它的任务是确立论点,而不在于向读者展示本身发生的过程,因此,陈说事实应简括扼要,力避繁冗拖沓,以叙代议。所用事实若为人们所熟知,那只需“一言以蔽之”,使之能证明论点即可;所用事实若不为人所熟知,也同样要力求简要,做到要言不烦。

如果我们用下面的例子来论证“失败是成功之母“该怎样叙述呢? ①化学家诺贝尔为减轻工地上挖土工人的繁重劳动,决心发明炸药。

②四年里,诺贝尔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做了数百次实验,换来的却只是数百次失败,但是,他毫不气馁。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信念。一定要发明“炸药”,减轻工人们繁重的负担。

③最后一次实验时,他聚精会神地盯着延燃的导火线,一声巨响,“炸药”爆炸产和了极大的威力,在旁边一不禁惊叫:“诺贝尔完了!”

④然而,正当人们为失去一位伟大的化学家而悲痛的时候,诺贝尔神奇般的从浓烟中跳出来,他面孔乌黑,身上带着血,兴奋地狂呼:“成功了”。

⑤就这样,诺贝尔发明了炸药,从那时起,大大减轻了挖土工人的劳动强度。

这段材料比较长,照抄显然不行,我们来分析一下,它由这么几个要点构成:诺贝尔发明炸药的目的①、努力的经过②、最后一次试验的场面③④、炸药的作用⑤,我们再来看一下论点,它具有三个要素:①经历了失败,②经过不懈努力,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③最终取得了成功。材料与之相关的只有②(经历了八百次失败)和⑤(最终发明了炸药)。那么①③④叙述时就可略去。所以。我们不妨这样叙述:

化学家诺贝尔为了发明炸药,四年里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地做了数百次实验,换来的却只是数百次失败。但他毫不气馁,不断地更换原料,改进方法,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发明了威力巨大的炸药。

另外,有的同学叙述事实论据时,不突出重点和精华,不注意取舍,水分太多,有许多的叙述描写,有时还有详细的故事情节,文章几乎成了记叙文,使文章的论点无法得到充分的证明,这是写议论文的大忌。议论文重在议论,不应重在记叙。事实材料的叙述要简明扼要,有时只要把能证明观点的那个部分、侧面说就行了。从头到尾地详尽描述,应该注意纠正。议论文中的事实,应该只是叙述而不描写,是择要交代梗概,舍弃其中的细节;摘取事件的一点,舍弃其他与论点无关的部分,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叙述只是为议论而服务的,一定要注意高度概括,只要能证明论点就行。

2、其次要注意材料的侧重点

(1)同一材料可以论证不同的观点,所以我们在述料时应根据不同的论点有所侧重。例如,达芬奇画蛋的故事,如果要用它论证“基础重要”,我们就要从达芬奇的角度去述料,谈他认识到基础的重要,如何苦练画蛋基本功,以及画蛋与他后来成才的关系;如果要用它论证教师的引导作用,我们就要从达芬奇老师的角度去述料,谈他如何引导,如何教学有方,以及他的引导与达芬奇成才的关系。

我们选用的材料往往是多义的,或者说材料的主旨总是由多个意义点构成的,这样的材料可以论证不同的观点,那么我们用它论证观点时就必须对材料进行分析,从材料中找出切入点,把事例与论点内在的逻辑关系揭示出来,使材料与观点粘在一起,使之高度统一。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面不出;贫者见之,挈妻子而去。”(《庄子》)

这个故事的中心是东施胡乱模仿,变得越来越丑,使人望而生畏。但是,如果从西施的角度去分析,西施的美在于天生丽质而不是颦,颦是因为她心口痛,但东施不明其理,误将表面的东西当作实质的东西。这样分析可以论证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否则就会出错。如果从东施的角度分析,东施变丑的原因是盲目模仿,这样可以论证盲目模仿要不得;东施模仿西施后,乡里之人都躲避她,但她仍在模仿,这样可以论证人要有自知之明。

从东施乡邻的行为角度去分析,东施乡邻像对待瘟神一样躲避她,而不是去帮助她,向她指出。如果乡邻们能及时向东施指出并热情地指导她,悲剧就可以避免。这样就可论证,我们不能像东施的乡邻,应热情帮助,关心他人。相反,如果我们对东施效颦的故事不作分析引用这个故事就成为无的放矢,论证也就苍白无力了。

再如《滥竿充数》这个寓言,从南郭先生的角度分析,可说明不懂装懂、弄虚作假的可耻;从齐宣王的角度分析,可说明官僚主义!“大锅饭”的弊端。

再如:

“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遂入见。”

(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准备迎战。曹刿为此要去求见鲁庄公。他的一位同乡对他说:“有权位的人会去谋划的,你又何必去参与?”曹刿回答说:“有权住的人很浅陋,不能深谋远虑。”于是,他进见鲁庄公。)

学生练习:将上述材料作为论据,灵活剪裁材料,论证三个论点:

①关心国家大事,要有强烈的参政意识——春秋时代的曹刿是个普通百姓,属于“非肉食者”一类。就是说,无职无权。但他关心国家命运,在齐国军队来进犯自己的国家之际,他不放心光让那些“肉食者谋之”,于是挺身而出,主动要求“入见”鲁庄公,阐述对怎样打仗的看法。

②要积极创设民主参政的环境——曹刿论战是发生在二千多年前的事,那时候,平民百姓要见国君,说句话,参与商量国家大事,似乎还是很容易的。曹刿和他同乡说的话:“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对鲁国统治者的尖刻的批评,但也没有遭到“穿小鞋’’的打击报复。相反,鲁庄公还诚心诚意地请教曹刿,并按曹刿的正确意见发布军令,确实是很有民主气度的。可见,曹刿能积极参政,发表意见,恐怕不仅仅因为他有这方面的才能,还因为当时有一个允许参与的民主环境。如果曹刿贸然找上门去,却被一顿军棍轰出来,也就不会有什么求见论战之事了。

③位卑末敢忘忧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人人应该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政议政,发挥主人翁的精神。我们不能像春秋时代那个曹刿的同乡,面临国家遭受侵犯,却说什么“肉食者谋之,有何间焉”的话。如果抱着让少数人去“忧天下”而自己“何必去参与”的思想,来对待当前的改革和开放,那就丢失了自己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资格了。

由此可见,上述三例都用曹刿和他同乡对话的材料作论据,但因立论角度不同,选择论据的角度也有变换,这就是对论据材料的灵活剪裁。有时候材料过于庞杂,就需要精心剪辑,决定取舍;有时候材料过于简单、就需要扩充内容,着重在证明论点上加以充实;有时对论据材料可以完整地抄录引用;有时不宜全文照抄,可用自己的语言对论据作概括引述;有时可以分析引用,即把论据材料中的原话穿插在阐述或评析之中。灵活剪裁的目的,就是为论点选择最恰当的论据。

(2)很多材料,看起来能够用来论证同一观点,可细细体会,发现它们侧重点并不相同,彼此之间其实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必须对掌握的材料进行筛选辨析,区别不同材料所蕴含的要旨的细微差异。例如下面三个材料:

①爱国诗人陆游,生活在宋王朝遭受外族肢解的时代,他渴望祖国统一,直到临终,还念念不忘复兴中原。他在《示儿》诗中云:“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突出地反映了这种爱国思想。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名句。文天祥被俘后,已降元军的张弘范,一再逼迫他写信招降抗元将领张世杰,文天祥便毅然写了这首诗作了回答,表现了坚定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③鲁迅先生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年轻时东渡日本寻找救国的真理,“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自题小像》中的两句诗,表达了誓为中国人民献身的革命精神。

上述三例都引述了人物的诗作,都包含了“爱国”的内容,但是作为论据来说,这三个材料蕴含的主旨是有着细微差别的:

例①表明的是渴望光复失地的爱国思想;

例②反映的是为民族利益不惜牺牲生命的崇高的民族气节; 例③揭示的是立志为国出力、报效祖国的革命献身精神。这种差别从所引的诗句和材料的语言表述中可辨析出来。

因此,同样论述爱国的文章,如果提出的论点侧重于渴望收复被侵略者掠夺的国土,应用例①;如果侧重于不怕牺牲、誓死捍卫祖国,应用例②;如果侧重于拯救多难的祖国,将个人的前途同祖国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则应用例③。经过筛选辨析,使之最切合论点的需要,才称得上是最恰当的论据。马马虎虎地选来敷衍充数,似乎也在论证“爱国”的论点,实际上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关系是不贴切、不严密的。

还要处理好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 摆观点——析观点——引事实

摆事实——析事实(事实与论点间的内在联系)

3、学会分析论据。

分析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是丰富文章内容的关键。中学生的议论文,大多不善分析,只是停留在论点加论据上,致使议论文浅显空洞,缺乏说服力,因此,中学生要想尽快突破议论文的写作障碍,提高议论文写作的能力,就必须学会分析论据。用事例论证不是做数学的证明题,不能摆个事例就了事。围绕论点摆出论据后之后,一定要围绕论点对论据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分析一下它与论点之间有什么关系,讲清它们为什么能证明论点,千万不能摆事实而不讲道理,只是单纯地罗列事例。分析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是丰富文章内容、开掘议论文深度的关键。有了分析,就能使事例和论点成为有机的统一体;只有通过理性的分析,揭示出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文章产生令人信服的逻辑力量。围绕“挫折磨砺人生”这个中心,用简洁的文字,把以下材料作为论据叙述出来。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他的丈夫居里先生因为车祸不幸去世,这给居里夫人带来了家庭和事业上的双重打击。居里夫人虽然内心万分悲痛,但她以坚强的意志力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她决心化悲痛为力量,加倍努力,完成两个人共同的科学志愿。于是她更加起早贪黑,勤奋工作,经过数千次实验,她终于成功地制取了金属镭。并且,她放弃了对镭的专利权的申请,将镭的提炼方法无偿公布于世,更显示出了她高尚的品德。在1911年,居里夫人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成为世界上唯一两次获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

明确:居里在与居里夫人一起证明了镭的存在之后不久,便不幸因车祸去世。这给居里夫人带来了家庭和事业的双重打击。但她忍住巨大的悲痛,毅然挑起了两个人的担子。她一边接任丈夫的教授职务,一边继续独自从事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并于1911年再度获得了诺贝尔奖。

给以上材料的叙述文字后补上一段说理的文字

明确:失去伴侣和助手的巨大挫折,并没有使居里夫人一蹶不振,反而使她更加顽强地工作研究,从而取得了卓著的成就。陈毅诗中说:“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正是挫折磨砺了居里夫人的人生。

其实,我们手头便有许多好的材料可以做论据,记得我们学过的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吗?这篇课文便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我们可以得出什么中心呢?

如果我们用这同一则材料,来证明两个不同的论点,叙述和分析的侧重点是不可能一样的,那么,就以它作为素材证明这两个中心,练习一下。

练习:①中心:人贵有自知之明。②中心:良药未必苦口。例文

人贵有自知之明。

邹忌的妻、妾和客出于私心,异口同声的肯定邹忌比美丽的城北徐公更美,但邹忌没有被假象迷惑。为什么邹忌能透过妻、妾和客的交口称赞的表象发现问题的本质呢?因为他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有自知之明。

【例文】

良药未必苦口。

齐国贤臣邹忌,用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饶有生活情趣的小事做比喻,劝说齐威王要广泛听取人民意见,使得齐威王十分愉快地接受了他的意见。邹忌开给齐王的这付药实在并不“苦口”,但不是同样起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吗?

大家觉得这段文字使用的两条论据怎么样?

顽强拼搏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中国女排顽强拼搏,取得了“五连冠”的佳绩;张海迪病魔缠身,高位瘫痪,但她顽强拼搏,学会了多种外语,翻译、创作了大量作品,可见,只有顽强拼搏,才能克服困难、走出逆境、走向成功。

真实、典型,能证明中心论点,但感觉陈旧、不新颖。[修改稿]顽强拼搏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英落西洋村在村党委书记周福仁的带领下,经过近30年的顽强拼搏,把一个贫困的小山村变成了生产工业化,乡村城市化,生活现代化的新农村,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利税4.5亿元,在“首届中国十佳小康村”评选活动中,位居全国第三位。“神舟”五号一飞冲天,中国人终于圆了几代人的飞天梦想,以杨利伟为代表的航天人,正是以顽强拼搏的精神,谱写出一曲曲火热的青春之歌。

总结:牢记三句话 1、俗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要多积累 2、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 要勤思考 3、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要勤练笔 【训练题目】

以“早恋”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专题三

—— 议论文论点的确立

【训练目的】

了解议论文中心论点确立的基本要求,掌握议论文分论点设置的基本方法。【写作指导】

论点,是作者对要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起着统帅全文、纲举目张的作用。确立论点是写好议论文的前提。

写议论文时,要注意把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交代清楚。中心论点是议论文的基本观点,它是全文的主旨和核心,在文章中起主导作用。分论点是证明中心论点的论据,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

一、议论文中心论点的确立。

议论文中心论点的确立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要求。

第一、正确。写议论文的目的是为了宣传真理、明辨是非、分清正误、区别美丑,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不用含糊,要符合马列主义原理和审美情趣。所以,思想观点正确是首要的。

第二、鲜明。作者在文章中必须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毫不含糊地说出自己的见解,使读者一目了然,明确理解。

第三、严密。论点的表达必须周密严谨,无懈可击,不给持有异议的人以可乘之机。第四、集中。在一篇议论文中,只能提出一个中心论点,全篇文章始终围绕一个论点展开论述,把道理说深说透,解决问题。要求集中,也就是要避免发生论点转移,后文的论说跟前文的论点有变化,或者概念上混淆。

第五、深刻。文中提出的论点,应该是作者对于事物的新鲜、独到的见解,言人之未曾言,发人之未曾发,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见解,能够深入地揭示事物的本质,挖掘其中蕴涵的思想意义,而不是一般化的老生常谈,以便更有力地说服读者,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提出论点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大致有以下四种:一是开头提出论点。二是结尾提出论点。三是篇中提出论点。考场议论文则应以第一种方式为主。

下面分别以“理想”和“快乐”为话题就“怎样确立论点”加以说明。话题一:理想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生活目的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爱因斯坦

请以“理想”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参考一

从对象的角度确立论点,如《青年的理想》,青年人要树立理想,奋斗是青年实现理想的阶梯。

青年最爱谈理想,青年最苦恼的是理想常常与现实矛盾。有的青年在奋斗中逐渐实现自己的理想;有的青年虽有理想,但刻苦和勤奋不足,常常在碌碌无为的苦闷中慨叹蹉跎。

参考二

从“是什么”的角度确立论点,如《理想是什么》,理想是人毕生追求的崇高目标。理想就是人的奋斗目标,是人对自己未来的理性思考和一个方向性的设计。理想是人不息奋斗的动力,理想是人毕生追求的那盏明灯,它时刻照耀人前行的足迹。

参考三

从“为什么”的角度确立论点,如《呼唤理想》,我们为什么要树立理想?因为理想是我们生活的坐标。

树立理想是把握自我的首要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憧憬。如果没有理想,就容易对生活失去信心和兴趣,在生活和工作中迷失自己。

参考四

从“怎么样”的角度确立论点,如《理想的实现》,怎样才能实现我们的理想?只有通过奋斗。青年人怎样才能找到通往理想的阶梯,实现自己的理想?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离开奋斗,理想就只能是幻想而已。有理想的青年,都应从眼前的现实起步,以非常艰苦的奋斗,作为通往理想境界的阶梯。

话题二:快乐

一般字典上对快乐下的定义多半是:觉得满足与幸福。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快乐是我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请以“快乐”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参考一

从对象的角度确立论点,如《人生的快乐》,以人生为对象来讨论快乐。

人生在世,谁都希望生活得快快乐乐,快乐的人生是一次成功的旅行。拥有快乐的心情会感到活着是美好的,但只有理解了快乐的真谛,才可能拥有真正的快乐,体验到人生的快乐。

参考二

从“是什么”的角度确立论点,如《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快乐是什么?它是追求精神的快乐。

人们对快乐的理解一般有两种认识。一是物质生活享受,为求得这种“快乐”,增加了诸多烦恼而失掉了生命的本真。二是追求淡泊纯美的心灵和高雅的文化素养,可以说这样的快乐才是人生真正的快乐,值得追求的快乐。

参考三

从“为什么”的角度确立论点,如《拥有快乐》,人为什么要拥有快乐?因为快乐是人生活和前进的动力。

人是一种感情的动物,除了基本的物质需求外,快乐也是源于人之天性的自然需求。快乐是一种美好的状况,快乐是人情绪的自然流露,是人类今天最基本及最深切的心理需要。拥有快乐,人才能拥有充足的精力;拥有快乐,人才能拥有昂扬的斗志;拥有快乐,人才有不竭的前进的动力。

参考四

从“怎么样”的角度确立论点,如《理想与快乐》,怎么样才能拥有快乐?只要有理想的人才能真正拥有快乐。

快乐是一种对理想的投入,是一种献身事业的追求。因为奋斗的过程和达成目标一样,都能使人产生无比的快乐。追求理想会带来快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凡是有理想、有追求的人,看上去总是精神饱满,脸上洋溢着快乐;那些患得患失、浑浑噩噩的人,常常愁容满面。只有做一个有理想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才会找到自己真正的快乐。

二、如何设置议论文的分论点 在议论文写作中,学生时常犯这样的毛病:一篇文章在亮出观点之后,接下来便是举例,举了一个又一个,看看字数差不多了,便收尾简单照应一下中心论点。结果形成了“论点+论据”的格局,这样的文章,再好也只能是勉强及格。

当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明确之后,如何准确地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是写好议论文的一个重要环节。分论点是与中心论点相对而言的,但又从属于中心论点,为论证中心论点而服务。一篇文章围绕中心论点,一般要分解出两个以上的分论点,这样既摆事实,又讲道理,文章才有说服力;如果不设置分论点,或者分论点立得不好,中心论点就得不到有力的证明。那么,如何设置分论点呢?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分解方法。

1、概念分析法。这里的概念指的是文章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语,对这些词语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我们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如“说‘面子’”,有篇文章论证的中心是“维护国家人民尊严的‘面子’不可丢,太看重个人‘面子’的思想不可留”。要论述这个中心,必须分两层来说:一是强调要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尊严;二是强调不要太注重个人的虚荣。这就是从中心论点中分解出来的两个分论点。

2、因果分析法。这里的“因”是指分论点,“果”是指中心论点。在确立了中心论点(果)后,再来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如要论证“青年时代是黄金时代”,可以先提问一下,为什么说青年时代是黄金时代呢?可以列出下面几个分论点:①青年时代是体力充沛,精力旺盛的时代;②青年时代是积累知识,增长才干的时代;③青年时代是建功立业的时代。这三个分论点分别从三个不同角度证明了中心论点。

3、辩证分析法。它包括两个方面:①对中心论点进行正反对照分析。如要证明“实践出真知”,我们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立论:a、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b、不参与实践,不从实际出发,闭门造车,就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样正反对照,就可以进一步明确“实践出真知”的观点。②对中心论点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如要论证 “成才的关键不在于逆境”,便应该一分为二地分析:a、逆境可以造就人才,古今中外有许多事实证明了这一点;b、并非所有的逆境都可以造就人才。这两个论点看似矛盾,但都统一在“逆境能否出人才”的总论点之下。

4、条件分析法。这里的中心论点是指结果,而分论点是指满足结果的“条件”。如要论证“争做跨世纪的接班人”,对于这个题目就可以采用条件分析的方法,先设想一下,“要做跨世纪的接班人需要具备什么条件?”,这样就可以得到下列三个分论点:①要有报效祖国的决心,②要有过硬的本领,③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5、比较分析法。这是将中心论点展开为分论点常用的比较简易的一种方法。如“常立志与立常志”,这篇文章的中心是提倡树立远大志向,而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在论述时,可以把“常立志”和“立常志”这两种做法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各自的特征和不同的结果,通过比较阐明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且为之奋斗才能有所建树。

以上是我们常用的几种方法,如果一时想不到好的分析方法,我们还可以采用一种常规的分析方法,即面对论题,可以提一些问题,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就此列出分论点,然后再进行筛选。南师大文学院何永康先生曾经说过:“在高考作文中,由于通篇字数有限,每一小论点的阐述最好控制在260字左右,大体阐述过程是:先用几句话点明小论点,然后再简要地分析议论一番,接下去可联系实际,摆出事实,最后收拢。”这段话较具体地讲明了一个分论点的实施过程。

【训练题目】

以“关爱”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专题四

—— 议论文的结构安排 【训练目的】

掌握议论文写作的基本结构方式。【写作指导】

如果说议论文像一桌酒宴,那么论点就如菜谱,论据是原料,论证的方法就是如何做出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文章的结构形式则是出菜的顺序。有经验的厨师,总是首先给你来几道凉拌,再是清爽可以饱腹的大菜,然后才是各种适合不同口味的小炒。出菜顺序当否,往往影响酒宴的品位。

可见,要写好议论文,除了要注意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外,还必须选择合适的结构方式。议论文最常见的结构形式是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和对照式。

一、总分式

《红楼梦》中王熙凤一出场,便对黛玉说了这样一番话:“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寥寥数语中,难为凤姐的是,她不仅夸赞了黛玉,还安慰了迎春姐妹,迎合了在场所有人的心,更不露声色地达到了她讨好老祖宗(气派不凡,富有慈爱之心)的目的。

细细想来,凤姐的这番话竟颇像一篇袖珍型的,结构完整的议论佳作。论点:黛玉是天下最标致的人物(暗含:只有老祖宗这样的人物,才配有这么酷的孙女);论据:虽是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像个嫡亲的孙女;结论:所以老祖宗天天想念着黛玉。结构方法:总——分——总。论证技巧:天衣无缝。

见人就说人话,见鬼就讲鬼语,能够随机应变,左右逢源,滴水不漏,无懈可击,这是王熙凤做人的风格。我们做人不可学凤姐,作文却可向凤姐讨技巧方法。

“总——分——总”式结构方式是议论文的标准形式。这类文章往往在引论部分首先提出中心论点,而在本论部分将中心论点分成几个基本上是横向展开的分论点,一一进行论证,最后在结论部分加以归纳、总结和必要的引申。简言之,即是“提出论点——用论据证明论点——做出结论”。例如,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就典型地体现了这一结构特点。文章开篇第一句就直截了当地提出了“是什么”,也即论点——“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为什么?“其理由如次”:一、二、三部分从历史经验、从存在问题、从主观主义的危害三个方面阐述了改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四部分提出改造的具体措施。也就是“怎样做”。

二、并列式

这种结构是一种并列地组织分论点或若干论据的结构方式。在论证时,几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是分别从几个侧面来证明观点的正确。并列式结构的主要好处在于论证全面,有条有理,一目了然,容易把握作文的思路。

运用并列式布局常见的有两种方法:

(1)理由并列。有的是在引论部分首先提出一个中心论点,而在本论部分围绕中心论点列出几个平行的分论点,分别予以论证,从各个方面阐释中心论点,做出结论;有的则表现在阐述中心论点的几个理论论据之间的并列。例如《学贵多问》,在本论部分可以设置三个分论点:多问可以弥补学习中的不足;多问可以扩大你的知识面;多问可以使你有所创新,有所发明。

(2)例证并列。就是从不同角度列举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表性事例,有层次地论证中心论点。例如《我们的价值在中国》,作者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后,本论部分列举三个时期的优秀人物的事例,边举边析,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证了一切有志之士都把自己能尽忠于祖国作为生命富有价值的体现。文章首先列举国难当头、战火纷飞中的吉鸿昌的例子,再举新中国诞生前后钱学森、邓稼先的生动事迹,最后列举当今改革开放大潮流中留美博士陈志杰毅然回国创业的事例。这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事例,十分深刻有序地论证了“我们的价值在中国”这一中心论点。

用并列结构阐述观点,要从以下几方面注意:

1、选择的分论点或论据从数量上说,至少是二个方面。

2、分论点1+分论点2+分论点3+„„=中心论点。各分论点之间处于同等地位,但不能重复,不能相互包括,也不能相互交叉。

3、要避免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就缺乏广度,导致论据复沓单调,论证也就显得以偏概全、苍白无力;而从不同角度选择论据,既丰富全面,使论证广泛展开,又典型精练使文章严谨有力。

【例文】

诚信万万不可丢

尽管艄公所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很有道理,但年轻人绝不该在“健康、美貌、诚信”等七个背囊中,选“诚信”而舍弃。诚信是万万不可丢的。

诚信是立身之本。古人崇尚“言必信,行必果”。你有诚信的品德,人们就会信任你,愿意与你交往。《史记》载,季布为项羽部将,以诚信在楚国一带深孚众望。当时盛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刘邦得天下后,通缉季布——“购以千金,敢有舍匿者,罪及散族。”尽管这样,人们无一贪而告发,也无一人因惧惩而拒匿。直到后来,刘邦竟然为其诚信而感动,下令赦免其罪,并封为高官。这可谓诚信是立身之本的铁证。否则,你虽然擅长“信誓旦旦”,但总是给人开“空头支票”,那也必然因丧失别人对你的信任,而丧失立身的根本,最后一事无成。正如孔子所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诚信是成事之源。人不是为吃饭而活着,世间一趟,总该做点什么,小则常人,大则名流,都应该成就自己应该成就的那份事业。大企业的领导,必须以真诚对待企业中的每一个成员,这样员工才能心甘情愿地为企业工作,进而奉献他们的聪明才智乃至青春热血。英国哲学家怀特利说:“真诚是处世行事的最好方法。”海尔集团的成功创业就是很好的例证。领头人张瑞敏上任之初就郑重地许下诺言:我做不到的事情,就绝不要求员工做到;我应该做到的事,就一定要做到。他言出必行,说到做到。员工们非常信服、敬佩他,都千方百计地争做开创性工作,从而使海尔成绩骄人,享誉世界。

诚信是治国之道。富兰克林说“诚实是最好的政策”。一个政府只有取信于民,百姓才会遵规守纪、听从指挥。秦国欲用商鞅来变法图强,商鞅深恐百姓不听从指挥。商鞅先派人在南门立几丈高的一根木棍,并告之谁能把它移到北门便赏金10两。见无人相信都不肯做,商鞅有将赏金增加到40两,有一人试着搬了过去,果然得到如数赏金。此事很快传遍全国,百姓很快相信了商鞅。因而,虽然商鞅变法触及了很多人的利益,但人们害怕商鞅会依法惩治,也都不得不听从。新法很快得以推行,秦国于是日益强大起来。正如《中庸》中所说:“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

上述种种,无不说明诚信之重要,它重于金钱、高于容貌、犹如生命,是万万不可丢弃的。

(2001年全国高考以“诚信”为话题)【简评】

本文结构方式整体为“总——分——总”式。分中为并列式。题目就是中心论点——诚信万万不可丢。文章开头一段再次提出中心论点。紧接着从三个方面,即分为三个分论点来阐释中心论点:诚信是立身之本;诚信是成事之源;诚信是治国之道。然后,逐一对分论点加以论证。文章最后,呼应开头,再次强调中心论点。整篇文章结构清晰,条理清楚;题目、中心论点、分论点等重要信息眉目清晰地呈现,让人一目了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握住作者的观点、思路。

三、递进式

递进式结构是纵向开拓,步步推进,深化议论。

纵向开拓的思路,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也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一一解决问题”的论证模式。

“是什么”可理解为提出问题:或指明问题的实质,或申述论述的范围,或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等;也可以是对论述对象作必要的解释、说明等。解释,不一定是下定义,可以举例说明,也可以对比说明。

从“为什么”与“怎么样”的角度论述,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两部分可以并重,也可以有所侧重,不一定平均用力。侧重点的选择,要考虑需要我们着重讲清的是观点成立的理由,还是根据某个道理应该怎么做。一般说来,如果道理简单,显而易见,无须详加论证,则可在“怎么样”上多做文章;如“怎么样”的问题众所周知,不言而喻,则可在“为什么”上多做文章,“怎么样”可一笔带过或干脆不谈。

一般亮明观点之后展开的思路有两种走向:如果观点是肯定判断,那么就要从重要性、必要性角度论述,如观点是“我们要培养节俭的美德”,那么就谈“节俭”的重要性、必要性。‘如果观点是否定判断,就谈不能这么做的原因,或继续这么做的危害性。如观点是“这种赶时髦的做法并不好”,那就要讲“不好”的理由,或“赶时髦”的危害性。

由上可见,“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是最有助于拓开思路的论证结构模式。至于怎么用好这种模式,则关键在于灵活变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各自的论述侧重点。

递进式结构可以和总分式结构综合运用。比如,可以从“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的角度分别设立分论点,进行阐述。

例如《莫让战争的历史重演》的作文。引论部分提出论点:“防止军国主义势力抬头,加强自身力量建设,维护和平,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紧要任务。”本论部分先论述“为什么”不能让战争的历史重演,因为这场侵略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接着论述“怎么样”才能不让战争的历史重演,一是深受日本侵略战争侵害的中国人民要永远坚持民族正义和自尊,二是中国人民要加强综合国力,防止军国主义势力抬头。最后重申论点,得出结论。这就是递进式结构。

【例文】

只有勤写,才能善写

勤写者,何也?勤写,顾名思义,就是坚持不懈地练习写作。看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那些大文豪无不是靠勤写蜚声文坛,流传千古的。只有勤写,才能善写。

勤写到底有哪些益处呢?

首先,勤写才能勤读。作文一写得多了,久而久之,就会发现有不少不如人意的地方也有不少精彩的语句写不出来,这样,就会不自觉地驱使自己去翻开一部部“大部头”,去钻研、揣摩乃至模仿前人的语言,古人“读 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勤写才能勤看。作文里写的无不是一些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事情事物。需以对现实生活的仔细观察为前提,文章作多了,终会有文思断绝的时候,这时就不得不搁下笔来,到生活中去走一走,看一看。寻找新的发现来填补脑子里的空白。

最后,勤写才能勤思。勤写当然不是机械地重复“爬格子”,也不是将有用的无用的材料一古脑儿堆砌起来,这就要求作者开动脑筋,将其结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样才算作成了一篇可读的文章。

综上所言,由勤写可带来勤读、勤看、勤思,而这些 又无一不是“善写”的前提与基础。(以上进行横向开拓,分解“勤写”的作用,最后紧扣“善写”作结。)

那么,怎样做到勤写呢?(下面进行纵向开拓。)依我之见,其法有二。法一:勤练随笔。最好随身自带一本笔记本,当有某种写作冲动或“灵感”时,就可以及时记下来。字数多可上千,少则不到一二十来字,均可作为随笔。法二:勤作摘抄。有人误认为摘抄只是单纯的“抄”,这是错的。抄不是目的,抄好之后,随时拿出来“玩赏”、诵记,便可成为自己的东西。摘抄对象,也不仅限于名言警句,名章名篇,只要你认为是精彩的,皆可记下。法国大文豪雨果,就经常上街记载路人言语,使得自己的文章通俗易懂。

勤写的好处,不能—一尽述。总之,只有勤写,才能善写。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简评】

本文整体结构方式为:总——分——总,分中为递进式。

本文先从“为什么”角度进行横向开拓,阐述勤写与善写的关系,即勤读、勤看、勤思是善写的前提与基础,然后从“怎么样”的角度介绍勤写的方法,纵横结合,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语言较准确。

作者之所以能将勤写分解为勤读、勤看、勤思,他在下笔之前首先明确了善写的前提,即要解决作文材料、生动的语言与思维能力问题,所以先阐述勤写与读看思的关系,再说明勤写与善写的关系。因此,本文思维显得较严密,是典型的递进式结构。

四、对照式

这类文章往往是在引论部分提出中心论点后,又在本论部分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分论点或摆出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加以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它的特点是两种看法或论据之间为一正一反的关系,或通过正反对比明辨是非,或通过正反对比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这种结构方式能起到对比鲜明、突出深化观点的作用。例如有篇获得高分的高考作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本论部分安排的第一层次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者是民族的“精灵”,第二层次写只顾自己享乐不顾国家命运的人是人间的“硕鼠”。正反对比,泾渭分明。如以下文字,用周公、刘备的“兼听”与楚怀王的“偏听”对比来论证兴亡之道:

试想,从古到今,有多少帝王因为选贤授能、“兼听”,而开创了一个个太平盛世。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刘备三顾茅庐求贤才,终有三国鼎立;萧何月下追韩信,方有后来刘邦的强兵壮马。而又有多少帝王因为轻信谗言、“偏听”,而使国家走向衰落、灭亡。楚怀王亲小 人远贤能,怒疏屈原,楚国不久就走上了亡国之途。

——《情感与理智》 【例文】

遭遇挫折,笑对痛苦

人之一世,殊为不易。在看似平坦的人生旅途中充满了种种荆棘,往往使人痛不欲生。痛苦之于人,犹如狂风之于陋屋,巨浪之于孤舟。百世沧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狭隘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一蹶不振;人世千年,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放大痛苦而志气消沉;万古旷世,又不知有多少内心懦弱的人因受挫放大痛苦而葬身于万劫不复的深渊„„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面人生,缩小痛苦,直至成功的那一天。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然而直面挫折,他却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试想,如果没有王勃开朗阔达的胸襟,哪能吟放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没有。笑对痛苦,“长安市上酒家眠”;面对挫折他拂袖而去,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由此看来,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沉迷于痛苦失意的阴影中不能自拔;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整日浸泡在悲伤痛苦的泥潭中越陷越深;面对挫折,我们不应长期颓废不振而迷失眼前的方向。遭遇挫折,缩小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相反,若一味沉迷于挫折的痛苦中,结果将不堪设想。

刘备面对失去二弟的挫折,因兄弟之情无法释怀,放大痛苦,结果在痛苦中做出错误的决定,贸然出兵伐吴,落得“白帝托孤”的千古悲剧。可悲可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古人已经为我们做出了太多的榜样,也留下了太多的遗恨。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现代社会里,挫折无处不在。若因一时受挫而放大痛苦,将会终身遗憾。遭遇挫折,就当它是一阵清风,让它从你的耳边轻轻吹过;遭遇挫折,就当它是一阵微不足道的小浪,不要让它在你心中击起惊涛骇浪;遭遇挫折,就当痛苦是你眼中的一颗尘粒,眨一眨眼,流一滴泪,就足以将它淹没。

遭遇挫折,不应放大痛苦。擦一擦额上的汗,拭一拭眼中欲滴的泪,继续前进吧!相信总有一天你会看见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青的草,你嘴角边还会有甜甜的笑„„

【简评】

本文整体结构方式为:总——分——总,分中为对照式。

文章开篇就十分漂亮,如一江春水奔赴眼底,动人心弦。在紧扣话题,渲染一些人经受挫折放大痛苦的悲惨遭遇后,振臂一呼,亮出观点:“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面人生,缩小痛苦,直至成功的那一天。”行文中,作者用例证,用引证,正反对比,充分利用教材,选取王勃达人知命、笑看人生和李白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不坠青云之志等事例从正面说理,告诉世人,面对挫折时不应放大痛苦。然后笔锋一转,再举刘备遭遇挫折,却放大痛苦,落得“白帝托孤”的悲剧的事例,从反面论证和强化自己的观点,使论证严密,无懈可击。

特别提示:议论文的并列、递进和对照式三种结构是就“本论”部分说的,它展示的是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轨迹;而“总——分——总”式是就议论文的整体构成部分而言,它们的关系是:

并列式是面(横向)展开,用的是横向思维,其分论点与分论点、论据与论据之间没有严格的顺序;递进式是点(纵向)的深入,用的是纵向思维,其层与层,论据与论据之间有较为严格的顺序;对照式是两个相反的观点或论据的对举,用的是反向思维,其观点与观点、论据与论据之间一般是可互易位置的。

【训练题目】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人生在世,每时每刻都需要“辨”,例如辨色,辨音,辨味,辨高低,辨长短,辨清浊,辨好坏,辨真假,辨虚实,还要辨方向„„因为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色彩纷呈,常常是好坏参半,鱼目混珠,真假难分,只有用心地“辨”,才能分清真假好坏,才能认清东南西北。

请以“辨”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专题五

—— 议论文如何讲理

【训练目的】

掌握议论文讲理的基本方法。【写作指导】

议论文要以理服人,那么,什么是理,该怎样讲理? 所谓“理”可分两个层面。一是指“事理”和“情理”;另一个层面是指“哲理”。我们只有把“常理”提升到“哲理”的层次,文章才会有厚度、有质感。

“讲道理”的实质是指论证思维过程的展开。具体地说就是如何把论点和论据结合起来。所谓“讲”就是指在议论文中,要将作者的逻辑思辨过程展现出来,也就是要表达出“为什么”、“怎么办”。其中,“为什么”包括“重要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重要性”是指的正面论述,“必要性”是指的是反面论述。而“怎么办”既是指思维的结果,又是论证过程的延伸。

请看下面的例文:

判断一个人的历史功过,主要看他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他所发挥的作用。每一个社会成员,根据他所处的社会地位来尽他的职责(义务),传统谓之尽职尽伦。伦是秩序、次序。人在社会中生存,必须站在一定的社会位置上。有时同一件事(一种行为),由于行为者的社会位置不同,人们对他的行为可以作不同的评价。

梁武帝信佛教,有极深厚的宗教修养,写过不少的佛教经典注释流传于世,他坚持素食,营养不良,操劳过度,面黄肌瘦。有人奉劝他,作为一个皇帝,职责是使老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得富足,不在于“辍半日之食,全一禽之命”。梁武帝如果不在皇帝的位置上,作为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他的行为值得称赞;作为一个皇帝,他是个亡国之君,不及格。与梁武帝情况类似的还有宋徽宗赵佶,他绘画、书法都第一流,可以传世,踢球的技术也不错;就是把国家弄得一团糟,成了亡国之君,也是个不及格的皇帝。

刘邦与项羽争天下,两军对阵,项羽用刘邦的父亲为人质,胁迫刘邦屈服;如不屈服,就用有锅烹死刘邦的父亲。刘邦说,我们曾经结拜为兄弟,“我父即尔父,若烹太公,幸分我一杯羹”。刘邦为了争天下,可以不管父亲的死活。刘邦成了开国之君,政绩比秦朝好。后人没有深责刘邦的不孝。俄国的彼得大帝是个有为之君,对俄国的发展起过推动作用。但他又好色,历史学家对他这点采取宽容的态度,未加苛求。

人们对千百年前的历史人物,可以看主流。对古人的主要贡献、历史作用给予通盘考虑是通常采用的方法。因为时隔多年,古人的小失误已不在发生影响,留存下来的是他们发生社会影响的那一部分。如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为人很不好,纵子横行乡里,但几百年来,人们还是承认他的书画的成就。

(选自2003年上海春季高考考生作文)【简评】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判断一个人的历史功过,主要看他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他所发挥的作用。”作者为了阐述这个观点,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讲述“道理”,即讲“为什么”。亦即文章中“人在社会中生存,必须站在一定的社会位置上。有时同一件事(一种行为),由于行为者的社会位置不同,人们对他的行为可以作不同的评价。”这就是“理”,是众所周知的“常理”,但却是立论的基点;二是用事例论证。文章中共取了五个事例,又可分为两个层次:前面四个例子列举的是中外的封建帝王。其中,梁武帝和赵佶是反面事例,刘邦和彼得大帝是正面例子,作者用两个反面事例梁武帝和赵佶可以是一个很好的宗教专家和书画家,却不是好皇帝的例子从反面论述了“一个人的功过主要看他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的必要性,同时,用刘邦和彼得大帝两个正面例子论述了其重要性。“对于执政者来说,最重要的是看他的政绩”。第二个层次举了董其昌的例子,说明了文人名士主要看他们的作品对后世的影响。总之,作者思维严密,论述严谨,无懈可击,确然是理足气盛。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议论文要想写得有质感、有厚度,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说理的过程予以具体地展示。这种展示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在横的层面上以构筑分论点的方式来展开思维的过程和层次。把道理讲的既理足气盛又“事理通达心气和平”。这就要求在展开思维过程的同时,将道理讲的有层次、有梯度。

所谓“梯度”就是内容上有类别、层次上有深浅、时间上有先后、思维上有“同””异”,惟有如此,文章所阐述的道理才条分缕析,井然有序。

请看下面的例文: 追求

如果你有面包,你就再去追求水仙花。穆罕默德的意思,是让他的信徒们去追求自己的信仰,去追求人类的真理。

在已有的物质基础上,追求精神上的升华。是人类的本性,也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无论是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还是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无论是达芬奇的《梦娜丽莎》,还是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都是人类历史星空中永不坠落的星辰,是人类伟大精神所在。

人应该有所追求,没有追求就没有希望,没有希望就没有真正的人生。我们要靠物质基础来生存,更要有精神食粮来支撑,否则,人只是一个空空的躯壳„„某些人„„他们对“面包”的的钟情和对水仙花的“冷漠”只能说明一点:他们穷得只剩下钱了。这难道不是一种遗憾与悲哀吗?

我虽不是穆罕默德的信徒,但我会努力用手中的第二块“面包”去换“一朵水仙花”,既品尝“面包”的美味,更欣赏“水仙花”的美丽。

【简评】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人应有追求”,作者用两个分论点。⑴ “追求精神是人的本性和人生的第一境界”;⑵ “人只有追求,才会有真正的人生”在横的层面上来展开论述。使得文章有了两个梯度因而文章的说服力大增。在第一个小论点中,作者用“无论是„„还是”的排比句式语段,学说思潮和文化典籍的铺就有力地诠释了“追求”是目前的第一境界和本性的分论点;同时,在第二个分论点里,作者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将现实中的种种表现和追求的巨大作用结合在一起,有力地论证了“追求”和“真正的人生”的关系。收束时又回归到“面包”和“水仙”的关系。表达了追求精神上的升华的意愿。文章两个分论点的设置,使思维在横的方面上得到了延展。进而增强了文章的论辩力量。

如果以“求出自己的最大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就可以这样来设计文章讲理的层次,以便使文章的讲理具有明显的梯度,思维的过程具有延展性。

理路设计:中心论点为“如何使自己获得最大的成功”。本文可以设计三个分论点:

1、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能是获得最大成功的关键因素a正确地认识自己是事业取得成功的第一步;b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是个人事业辉煌的必由之路;c要敢于亮出你自己。

2、恰当而适时的选择是个人获得成功的必要前提。

3、顺应时代和祖国发展的要求是获得个人成功的关键,也是自己取得最大成就的保证.。

这样,文章的内容在“横”的方向上,就有了梯度,有了层次,文章才会显出厚度和质感来。

〖方法指要〗

⑴ 运用这种方法“讲理”,分论点必须是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来展开论述; ⑵运用这种方法“讲理”,在论述的过程中,应该使阐述的道理有阶梯性,这样才能形成讲理的层次。

(二)在“纵”的方面,讲理的过程应该是紧扣思维的过程,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为主体内容,构成文章讲理的主要内容。使其在“纵”向的趋势上“讲深讲透”。其结构上的具体表现为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例文】 人的折旧率

我读一篇文章、一本书、亦或一个人,读罢之后总想抽出一两个关键词,这在公文写作中称为主题词。读罢台湾“第一才子””最后的贵族”张继高的散文后,我抽出的关键词是之一就是“人的折旧率”。①

什么是人的折旧率?依我们的生活经验来看,这个世界上的东西是会折旧的,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那么,什么是人的折旧?张先生的回答是人的资质也一样,“经久耐用”的人越来越少。在台北冷眼旁观,人的折旧比什么都高。可见,张先生所谓的人的折旧,是指人的品位、人的情操、人的精神。②

人为什么会折旧?张先生分析的原因是,二战以后,一切东西,包括文化教育都沦为大量生产化,一切就都拓展了普及面,而降低了水准。„„张先生的意思是说,现在,人的质地太不牢靠了,他们在成批的生产商品的同时,不小心把自己也当作原料投入了生产,他们在追求所谓消费文明,不小心,把自己也给消费了。但是我想,„„一切有人的地方,这事都在发生。③

不是吗?„„看来,人的折旧率古已有之,现在更盛。或者说,人的折旧率与生俱来,早就埋下了种子。因为,人要生存,就不得不用心,用心正,则愈发光明,;用心不正,则折旧灵魂,甚至杀戮灵魂。„„④

那么,那些永垂不朽的灵魂是怎样保鲜的呢?张氏也有高论„„,以那些不曾折旧的灵魂为典范,对自己的精神境界作有些残酷的提升。⑤

是的,人不可能不折旧,但我们应该考究的是人的灵魂的质地。„„我们才会有效地抵御人的折旧率。⑥

【简评】

这是一则典型的“纵”式讲理的例文。①引题,点出“人的折旧率”的由来,摆出了话题;②阐释“什么是人的折旧率”的概念;③④分析产生“折旧”的三点原因,A、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程度的加深,“量”普及带来了“质”的降低,人也一样,B、人在追求高消费的同时,把自己也给消费了C、在生存竞争中,一些人用心不良、居心不正;⑤⑥论述了应如何“保鲜”即如何抵御人的折旧率的问题,提出了两条途径。第一,以那些不曾折旧的灵魂为典范,对自己的精神境界作有些残酷的提升。⑤第二、我们应该考究的是人的灵魂的质地⑥。全文文从字顺,体现了一种逻辑上的缜密、方正、无懈可击的推理之美。

〖方法指要〗(1)在论述上,要呈现出一种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结构美且紧紧扣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来展开。

(2)在逻辑上要表现出一种由现象到本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原因到结论、由过程到结果的内在的铺排和气势之美,一种逻辑的美。

请以“慎独”为题写篇议论文,列出行文思路。

思路设计:① 诠释什么是“慎独”?② 为什么要慎独?可分为三个层面:A、慎独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引用孔子和孟子的例子来佐证。B、慎独的作用是什么?C、慎独是成就个人事业的加速仪,是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的一种必要的条件。③怎样做到“慎独”?a、读书养气是达到“慎独”境界的必由之路。b、不盲从他人是“慎独”的标志,c、慎独是个人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基础,也是培养创新品质的捷径。④收束文章圆合首尾。

可以看出,例文的厚度增强了,阶梯也就很明显了。

需要说明的是,这两种方法不是单一的、平行和互不关联的,而是常常综合运用的。例如“人的折旧率”一文的③④段,在“纵”的方向上,是阐述的“折旧产生的原因”,而在“横”的方向上,作者列举了产生的原因。这样“纵””横”交织,使得文章的讲理密度和论辩力量大大增强。

二、将“事理”和“哲理”结合起来,使得一篇文章的“讲理”的过程自然地形成梯度。如果说 “纵”向和“横”向的讲理,梯度的增加使文章的厚度增加的话,那么,由“常理”到“哲理”的内容梯度的增加,实质上是文章的“质感”的增加。

(一)所谓“常理”就是众所周知的一般人所认同的客观现实中存在的“理”。如“人要生存就要讲信用”、“人活着就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团结就是力量”、“嚼得菜根,百事可做”。总之,举凡人之伦理、亲情、国家民族大义、朋友相处之道、做人的基本准则等等。可能有人认为“常理”无须多说,甚至不把“常理”当作“道理”。实际上大错特错,正是这些“常理”,才使得文章既平易近人、亲和朴实又言之凿凿,令人难以辨驳。

请看下面的例文:

人没有幻想是不行的,人类如果没有幻想过像鸟儿一样飞翔,就不可能登上月亮;人类如果没有幻想过乌托邦,就不会有追求社会进步的动力。我们青年人也如此,从生活的角度讲,如果你从来就没有幻想过出国,那么,你就根本不会出国留学。

我的观点是:你有多大的想象力,就有多大的成就。

绝大多数的人是埋头生活的,没有什么目的的游荡着,随波逐流。为什么呢?因为大多数人没有对未来的多样性的想象,如果你有,那么你就会比别人更早地进入为一个目的而奋斗的阶段,别人还在山下徘徊时,你已经开始登山了,你怎么能不比别人登得更高呢?

(《想象力的重要性》)【简评】

在这则例文中,作者从“为什么”的角度,论述了“想象力的重要性”并且,作者所谈论的都是大多数人所熟悉的事情和道理。如“人像鸟一样的飞翔”“想象乌托邦”“想象出国”。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别人还在山下徘徊时,你已经开始登山了,怎么能不比别人高呢”的浅近的比喻来传达的道理。在质朴和平易的论述中,我们却已在“颔首称是”了。毕竟,这些都是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理”。是典型的“常理”。

〖注意事项〗

⑴ “常理”必须是真正的“常”,即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道理和事理,故阐述道理应该从大多数人的立场出发,要平易近人,如话家常,娓娓而谈,不能居高临下。

⑵ 常理讲述时要注意层次,要用类比的方法来使文章的“常理”变得有厚度,就像例文中的“你有目的而别人没有”“别人尚在游荡而你却已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别人在山下徘徊而你却在付诸行动‘开始登山’”一样。

(二)所谓 “哲理”是“哲学理论”和“政治经济学理论”简称。即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观点。同时,也是对中外其他哲学思想的简称,具体地讲就是马克思理论的几大观点:“物质第一的观点”“实事求是的观点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全面发展的观点”“整体和部分的观点”“偶然和必然的关系的观点”“相对性和绝对性统一的观点”“现象和本质的关系”等;同时也指其他的哲学流派和哲学思想的代表观点。阐述道理时,如果我们能恰当地引用这些哲学原理的话,文章的哲学意蕴和思辨色彩将会十分浓郁而且富有质感。

请看下面的例文:

唐诗这座高峰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有多方面的原因。从唐朝建国到安史之乱,唐帝国的经济一直是上升的。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文化的繁荣,这是唐代艺术的温床。此其一。由“五湖十六国”到隋唐的统一,是一个国内各民族由斗争而融合的过程,再加上当时国际文化交流使得各阶级阶层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为作家们的创作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养料和素材。此其二。第三,在长期南北分裂以后,建立起来的唐帝国,对各种思想,也和对待各族文化一样,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态度。儒道佛始终是并存的。其四,唐帝国为了巩固其统治,制定和执行了从庶族中选拔人才的制度。进士是科举中最重要的,而进士的考试是以诗赋为主要内容,这直接促进了诗歌的创作。最后,就诗歌本身而论,经过八代先驱者的努力,前辈们的经验,也使得唐代的诗人们吸收借鉴。所有这些结合起来,就使得唐诗盛况空前,后难为继。

【简评】 这篇例文,作者站在历史的高度,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从哲学的视野论述了唐诗出现的原因,简洁而又明晰地回答了“为什么”的问题。具体简析如下:作者首先从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出发,将唐朝诗歌繁荣的根本原因定位为“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文化的繁荣””国内各民族的融合和国际文化交流为作家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养料和素材”,深合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其次,作者还从“借鉴与发展的关系”出发,将唐诗的发展和诗人们对历代经验的吸收和借鉴联系起来,使得这一观点,立论持重、稳健,无懈可击。

学会在议论中作点辨证分析,重视辨证思维在作文中的作用。无论是从分析事物现象、探求问题本质,还是丰富我们的写作内容,提高我们的表达技巧上来看,都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

具体而言,就是要学会用“客观全面的观点”、“发展变化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点”等方法,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客观全面的观点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点和出发点。当然也是思维的基本点和出发点,这就是思维的客观性。作文中思维的客观性,就是指思维决不能偏离题目的客观要求和写作要求。如1996年有一篇高考作文,在分析漫画《截错了》时,认为医生“截错了”的原因是因为病人没有送红包,或者是医生与病人有私仇,接着就大谈“红包”与“报私仇”的根源、危害及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这位考生就是脱离了漫画的客观现实,凭着想当然进行写作,最后只能是离题万里了。

辩证法告诉我们,看事物要全面而不要片面,这样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瞎子摸着大象的腿,就说大象像一根柱子,这就是片面看事物的结果。如1990年的高考作文题,要求“针对第一个姑娘的说法,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就是考查考生思维的全面性。第一个小姑娘的说法是:“这里是一个坏地方!”“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这个“说法”是只看到了“刺”而忽视了“花”,即强调事物的一个侧面却忽视了其整体,并以偏概全推论去美丽的玫瑰园是个坏地方。这就是思维片面性的表现。考生若能认识到这一点,就证明了考生具有了全面的思维能力,立论行文也就不会有问题。

全面的观点同时也要求我们看事物要认清主流和支流,既不要光看支流而忽略主流,也不能只看主流而忽视支流,要全面地分析事物的发展。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猎人装置一套专拴虎蹄的机械,套住一只老虎的蹄子。老虎非常恼怒,便自己咬断这只蹄子,跑了。

这个故事讲了一个怎样的道理呢?老虎咬断自己的蹄子,是鲁莽、不动脑筋吗?其实,老虎并非不爱惜它的蹄子,但它不能因为顾惜一寸长的蹄子,葬送七尺的身躯,这是当机立断的权变之计,只有痛下决心,丢卒保车,才可避免因小失大。如果此时它连一寸长的蹄子也舍不得,当断不断,势必被猎人捕获,性命也保不住了。

2、发展变化的观点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髓。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看问题要根据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即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东汉时著名医学家华佗给州官倪寻和李延二人看病,两人都说头疼,经诊断后,给倪寻开了通泄药,给李延开了散发药。二人看了药方,十分诧异地问:“我们的症状相同,开的药方为什么不一样?”华佗解释说,倪寻身体外部没有病,病是由身体内部伤食引起;李延身体内部没有病,病是因外部受寒引起的,因而治疗方法不同。同是头疼,病因却不尽相同,如果用同样的药方,怎么可以呢?

苍蝇肮脏、讨厌,传染伤寒、痢疾等许多疾病,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个世界上,偏偏有人喜欢苍蝇,你相信吗?不要想当然认为不可能!澳大利亚人从小就受到这样的教育:本国的苍蝇都是干净的、美丽的,只有外国的苍蝇才是肮脏、讨厌的。澳大利亚的苍蝇确与别国不同,它的个头稍大,身体与翅膀都是柔和的金色,飞行时没有“嗡嗡嗡”的讨厌叫声,大多生活在森林里,*吸吮植物的汁液为生,因而不带病菌。

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有内因处外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如1991年的高考作文《近墨者黑》和《近墨者未必黑》,前者是强调外因的作用,后者则是强调内因的作用。如果能够正确处理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写作时就能够得心应手。否则就会出现偏激或混乱。

辩证法还告诉我们,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又由质变到量变的循环往复而又由低到高的螺旋发展过程。量的积累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如1986年的高考作文《树木•森林•气候》,涉及的就是这一条辩证法。“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只有森林才能改变气候。”讲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以及事物的量变过程。“大片森林的出现”,导致气候的改变,这个条件与结果的关系,就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

但有时要掌握事物的质和量的统一,必须善于把握事物的“度”。这就正如列宁所说:“只要向前再多走一小步——看来仿佛依然向同一方向前进的一小步——真理便会成谬误。”

《伊索寓言》中有一个这样的故事:

一个寡妇养了一只母鸡。母鸡每天下了一个蛋。寡妇暗自思忖:“假如我喂的大麦增加一倍,它就会一天生两个蛋。”于是,寡妇把喂母鸡的饲料增加一倍,那母鸡长得又肥又胖,毛管发亮,一个蛋也不下了。

不给母鸡吃饱,饿着它,不会下蛋;喂得又胖又大,脂肪增多,它也不下蛋。喂鸡要适“度”。如果大家在作文时,明白了这个道理,行文就不会产生思维阻塞了。

3、普遍联系的观点

事物之间以及事物诸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的。这就要求我们看事物时,要用联系的观点,而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例如:古代有一位学者,把一窝生的两只羊羔安排在相同的条件下生活,不同的只是一只羊羔旁边拴一只狼,让这只羊羔总是看到自己面前存在可怕的威胁。结果,这只羊羔本能地处于极度恐惧状态,不吃东西,逐渐瘦弱下去,不久就死了。而另一只羊羔,由于没有狼的威胁,没有这类恐怖情绪的体验,依然健壮地活着。

情绪对健康影响极大,这是由于伴随着某些情绪出现的同时,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变化。例如,当你兴奋时,心跳会加速,呼吸加快,脸涨红;恐惧或吃惊香,脸色会变白。这种感受表明,任何情绪的出现,对有机体的器官都会发生影响。世界上有许多事情看似无关,其实却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这就告诉我们看问题一定要用联系的眼光,千万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事物的联系,还表现在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例如,每当考试临近,有的老师、家长、学生都主张多用一点时间学习,少一点活动,最好任何活动或体育锻炼都不要参加,其愿望是好的,是想提高学习成绩。但却违背了事物间互相联系的规律。他们没有想到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人的体质,人的身体素质好,学习才能精力充沛,学习效果才能得到提高。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有部分同学因身体原因而使考试没考好。可见,生活本身就需要联系地看问题,更何况思维呢?

4、对立统一的观点

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是普遍的、绝对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之中。矛盾就是事物、就是世界;没有矛盾,也就没有事物、没有世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具体实际中,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要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要把握住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矛盾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着相反的方面转化。老子所谓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有位日本男演员明知河豚有毒,却非吃不可,且一命呜呼,仿佛不可思议。为什么要吃呢?很简单,河豚味道极其鲜美,吃的时候,难以名状的舒服、轻松、惬意。为了片刻的幸福,而用生命作为赌注,其人不傻何谓?

5、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点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由现象和本质组成的。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表现,本质是事物的内在方面。这就要求我们一定透过现象看本质,即认识事物要由表及里,只有这样才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这也是思维深刻性所要求的。

古时候,有个夫妻俩开个小酒店,生意兴隆,终日座无虚席。一日丈夫出门办事,去一月有余。刚到家,妻子便喜形于色地告诉他:“你走的这一个月多挣了十两银子。”丈夫问是何缘故,妻子说:“我每天都往酒坛里兑水。”丈夫听了,顿足长叹:“坏了,你把咱店的声誉全卖了!”从此,酒店生意日渐萧条,不久便关了店门。

妻子从“酒里兑水”看到是“多挣了十两银子”这个表面现象,而丈夫从“酒里兑水”看到了“酒店将会关门”这个本质,这就是看问题深刻与否的差异。

人们常常只注重表面上、形式上的东西,而轻视甚至忽略了本质上、内容上的东西,只顾一时赏心悦目,忽视其本质特征与实用价值,常常本末倒置,因小失大。这样的事情是很多的。1995年的高考作文“鸟的评说”,鸟儿们的互相揭短仅只是现象,嫉妒使人失去公正的眼光;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不要求全责备;这些才是寓言所要揭示的本质。凡是就事论事,无所发挥的文章,共同的毛病都在于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其根源还是在于辩证思维的缺乏。

请看下面的例文: “常乐”的辩证法 首先给大家说一件事。

爱因斯坦,大家都很熟悉吧。他的相对论曾在世界物理界掀起了轩然大波,他也因此驰名全球。可就是这样一位鼎鼎大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他的生活却俭朴得近于清苦。他衣着朴素,有时近乎凌乱。对于金钱,他更是不放在眼里。有一次,美国一家广播电台请他去演讲,酬金是一分钟一千美元,但他谢绝了。爱因斯坦这样一位伟大的学者,在生活上是“知足而常乐”的。他平时除了研究物理,还经常拉小提琴自娱。真可称“常乐者”的楷模。

生活上的知足而常乐,是一种美德,他使人心情舒畅,潜心于自己心爱的事业上。相反,那种对于名利斤斤计较的人,就不可能把全副身心扑到事业上,取得像爱因斯坦那样的成就了。

可能有的同学要说了:不知足也能常乐。对!但这样的不知足,指的并不是个人得失上的不知足。我认为,不知足应当用于我们的学习、工作上。

再给大家讲另一件事。

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鲁迅,以他的辛辣多刺的笔锋闻名于文坛。他的一生,是以投枪、匕首与敌人斗争的战斗的一生。从鲁迅的肖像上,我们看到鲁迅先生的脸庞是那样清瘦,这与他的劳累不无关系。他说:“倘有一息,我就要战斗。”确实,他从未停止过对敌人的口诛笔伐,也从未停止过为革命者们的呐喊。鲁迅以战斗为乐,他是“不知足者”的典型。即使在病榻上。他仍没有放下那支犀利的笔。我想不知疲倦的不知足的精神,也是鲁迅精神的一方面吧。

说到这里,大家会说:你左右逢源、摇摆不定,是折衷主义。“知足常乐”是一句古话。古话有其积极因素,但古话并不是古训。新的时代,可以赋予它新的生命。我说,知足常乐没错,不知足常乐也不错。是有条件、分场合的。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在对待功、名、利上,我提倡知足常乐,而在为人类作贡献上,我却要说,不知足者常乐。

不同的时间,对待不同的事物,采取不同的态度,这就是我所说的“常乐”的辩证法。【简评】

它的特色是坚持两点论——既肯定“知足常乐”,又肯定“不知足常乐”。表面看,似乎自相矛盾,但实质上,正好反映了本文立论的自由灵活,正好反映了本文的创造性思维。

本文立意、构思、布局的特点是:先讲一件事——借以论证生活上“知足常乐”的观点;再讲另一件事——借以论证工作和学习上“在为人类作贡献上”要有“不知疲倦”,“不知足”的精神。就这样,作者把两个对立性的论点,通过爱因斯坦和鲁迅的具体事例而辩证地、协调地统一起来了。

〖注意事项〗

⑴ 哲学原理的使用,往往具有“片言居要而警策”的作用,所以运用时必须恰当、适时,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⑵ 运用哲学原理来论证,常常有明显的语言标志,如,“马克思主义认为”“按照某种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等等。这些词语的使用大大加强了文章的论辩力量,使文章更具权威性和说服力。在日常作文时应注意。

【训练题目】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今年7月10日《中国青年报》刊发了山东曹县一中高考替考成风的报道后,四面八方的读者来电来函说,我们这里高考舞弊、替考的现象更严重。后来该报连续发了几篇对高考替考现象反思的文章。《学生:我们是替考的直接受害者》、《教师:我们也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专家:高考制度亟待完善》、《用法律抑制考试作弊》,这些文章有的是诉苦衷、发牢骚,有的是挖根源、想办法。在我们的生活中,对某一问题发牢骚抨击者多,但挖根源,想办法,找对策的少,“破”者多,“立”者少。

请以“牢骚与办法”为话题写—篇议论文。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字数在800字以上。

第二篇:(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教案 坐井观天

最新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教案《坐井观天》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意思。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2.、教学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教具准备:

1.、有关水井的教学挂图一幅、小鸟图一幅。

2.、本课课文录音带一盒及注音生字卡。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坐井观天

2.、张挂教学挂图。板书:观。讲解字形、字义。

3.、解释课题:坐井观天,就是坐在井里看天。

4.、提出问题:谁坐在井里看天呢?在井里看到的天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听我读课文。

二、范读课文或放录音

1.、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想上面的两个问题。

2.、要求学生听准生字的读音。

2017.3.1 最新版

三、指导学生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一遍课文。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用序号把这一课的几个自然段标出来。

2.、指名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词

1、.出示注音卡片:观 沿 答 百 别 弄 际 抬 信

2.、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3.、用生字练习组词。

五、课堂练习

1).指导书写生字。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井()观()沿()

百()

开()现()

没()

白()

3).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利。

第二课时

一、引入课题

1.、张挂教学挂图,读题。

2.、上一课,我们初步读了《坐井观天》这篇课文。今天,我们来细读、理解。

二、讲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对照挂图,让学生说明青蛙和小鸟各自所处的位置。板书:井沿。讲解生字。井沿:井沿,就是井口的边沿。沿,读第二声,不要读成第四声。

2.、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1)青蛙向小鸟提出了什么问题?(你从哪儿来呀?)

(2)小鸟是怎么回答青蛙的?(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

(3)“一百多里”在这里说明了什么?(一百多里是一段很长的路程,在这里说明小鸟飞了很远,天很大)2017.3.1 最新版

(4)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3.、讲读第四、五自然段。

(1)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2)“说大话”是什么意思?(大话是指夸张的话)

(3)青蛙为什么说小鸟“说大话”?(因为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根本没有一百多里,小鸟不可能飞那么远)板书:井口那么大

(4)小鸟是怎么回答青蛙的?(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板书:无边无际

(5)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用来形容什么?(无边无际没有边际的意思。在这里用来形容天非常大)

(6)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第四、五自然段,注意“哪”的读音和语气(“哪”作语气词,读轻声,不读第三声)

(7)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起来了?(为了天有多大的问题争论起来)

4.、讲读第六、七自然段。

(1)青蛙为什么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因为青蛙天天坐在井里,抬头看见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2)指导朗读“我不会弄错的。”(自信、肯定、自以为是的语气)

(3)小鸟为什么笑了?(小鸟笑青蛙眼光太狭窄,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小片天,还自以为是,不承认自己的看法有错误)

(4)小鸟为什么叫青蛙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呢?(因为青蛙跳出井口以后,眼界就会变得开阔,就会看到无边无际的天空,就不会再坚持自己原来的错误看法了)

(5)指导朗读“你是弄错了。”(其中的“是”字,表示了肯定的、勿容置疑的语气)

5.、小结: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它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然就会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坐井观天,就是指青蛙坐在井里看天,把天看得只有井口那么2017.3.1 最新版

大。以后,人们就用“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目光狭小、见识短浅,而又自以为是的人。

三、课堂练习

1.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填空:

青蛙坐在()看天,看到的天不过()那么大。小鸟站在()看天,看到的天()。

3.把课后的字写在田字格里。

写字提示:比较下面独体字和合体字的偏旁在形体上有什么不同。

附:板书设计

长)

2017.3.1

第三篇:(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教案 欢庆

最新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教案《欢庆》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3、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国庆”的重大意义。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教学方法:图文结合法

学习方法:朗读感悟法。

教具准备:图片、生字卡片、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我们每个人都有生日,就连我们的祖国也有,你们知道祖国妈妈的生日是那一天吗?是的,我们刚欢渡完祖国妈妈的第五十五个生日,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国庆节的来历?(设计意图:了解国庆节)

2、同学们,1949年十月一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十一就成了我国的建国日,中国,这条沉睡了百年的巨龙终于苏醒,再一次的屹立在东方。让我们一起去见证这一庄严而又神圣的时刻吧。(出示开国大典历史资料)

3、回忆这庄严的场面,真是今人激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写欢庆国庆的小诗,板书课题:欢庆大家结合自己过节的感受说说什么是欢庆?

如、申奥成功、神洲5号发射成功、奥运会取的32枚金牌、过年、欢度六一等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身体会,理解课题)

4、就让我们带着满怀激动的心情大声的齐读课题:欢庆

2017.3.1 最新版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课题中出现了一个生字宝宝,你们能叫出他的名字吗?(读“庆”)客人到咱们这,我们得请它进屋坐坐,谁能说说你是怎样和“庆”交上朋友的?其他的生字宝宝也急着和大家交朋友呢,大家翻到书44页,赶紧把藏在文中的生字宝宝们找出来,再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吧!

1、刚才小朋友找朋友的速度可真快,现在老师就把要认识的生字宝宝请出来了,谁来给大家(指名领读)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自读正音,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教师正音

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课件)

A、看,生字宝宝摘掉拼音帽子出来和大家见面了,你还认识他们吗?用喜欢的方式读出他们的名字吧。。生:(自由读生字)

B、都读好了吗?让小火车开起来吧!(生小组开火车读生字,读对了全班跟读,错了就指出错误)出示多音字:乐学生认读,教师提示:

注意乐是多音字,来读读这两个词:欢乐 乐曲

(设计意图:由简到难,有目标,有层次的认读生字,达到巩固目的)

3、生字朋友要和大家做个游戏,他还带上他们的朋友呢!你还能认出它们吗?谁来猜?

(小组合作完成游戏,全班读,猜出地图)设计意图:由字到词,利于巩固

过度:你们真了不起!一下就认识了这么多生字宝宝,下面就请大家把它们带进课文,读一读课文,想想:这首小诗共有几句话?读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

1、学生自读课文。

(共有2句话,写了国庆节,全国都庆祝这美好的日子)

过度:是呀!新中国成立后,每年的10月1日这一天,全国人民都会共同欢庆这美好的日子,让我们一起去重温那普天同庆的幸福时刻吧!(多媒体展示:仪仗队、礼花、老百姓载歌的欢庆场面)

同学们,观看了这令人激动的场面,你们心情怎样呢?(高兴、激动、兴奋……)好,那么大家满怀激情的再一次把这首小诗读通、读顺、初步读出自己的感受。(生齐读)

2017.3.1 最新版

2、教师范读(配乐)

看小朋友们都读的这么开心,老师也忍不住想来读一读了,你们可以让老师也来表现一下吗?小朋友们不妨闭上眼睛来边听老师读边想象着那些画面,来细细的品味一下这首小诗…

3、师读完后问:

(1)、这首诗歌写了哪些景物呢?划出有关的词语。(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田野、枫林、蓝天、大海)

(2)、在刚才闭着眼睛听的时候,你们的脑海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生说到哪句就把课件打出来)

4、同学们都爱祖国,看谁能和老师一样,把自己对祖国的爱通过朗读的形式表达出来。(根据学生所述内容随机出示相关句子,指导朗读感悟)

A过度:听了他的朗读,我仿佛看见了田野里满是丰收的景象!你们还看见了什么?

(我从他的读里看到了丰收的果实,看到了田野,看到了小河。谁再来读。你还看见了什么?生:大谷小麦……)

B我们在前面学习了许多有关秋天的好句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

梨树挂起——(生齐:金黄的灯笼)苹果——(生齐: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生齐: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生齐:举起燃烧的火把)是呀!秋天来了,景色多美呀!

C课件大海。问:你听见了什么?

你听见大海会对我们高唱一首什么歌曲?

(《生日快乐》《国歌》《爱我中华》…)

能给大家唱几句吗?

听到了那么多欢乐的歌,我们再来读一读。谁读得最好,来读。

好,读的可真好,大家共同欢乐的读一读第二行。

生读。

D课件枫林。你还看见了什么?

2017.3.1 最新版

生:我仿佛看到了很多金灿灿的果实,枫树林里的枫叶在随风飘动……

老师:前天我们刚学了一首也描写到枫林的古诗,你们还记得是那一句吗?今天读了《欢庆》这一行,让我们仿佛又看到了,枫林的另一种景象就是像红火的旗帜。

E说说作者为什么说枫林举起的是“火红的旗帜”旗帜是什么?在这里指的是什么?

(旗帜就是五彩缤纷的旗子。这里的旗帜就是枫林,秋天枫叶红了,就是旗帜。)

F、出示蓝天(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师:你听到小鸽子说什么呢?

(它在说祝祖国妈妈生日快乐!祖国妈妈祝你长命百岁,心想事成……)

师指导:对妈妈说话要亲切一些,谁能带着这样的体会去读一读。生读。

师:读得真好,一起读。

“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

同学们,课文第一句描写了蓝天、田野、枫林、大海、白鸽,你们能不能把他们连起来读一读好吗?

指导朗读:读时速度稍慢,声音不要太高,要带着想象读,读出韵律感。齐读。

5、看你们读得有滋有味的,老师也想向你们挑战一下,可以吗?(师生对读第一句)

6、小朋友们读的都很不错,只要我们用心去读,去体会,做到眼中有物,心中有情就一定可以读得更好。

新中国成立以后,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课件)

A、万丈高楼平地起,B、天空亮起五彩的礼花。C、申奥成功,大快人心!

D、城亮起五彩的夜灯、过渡:看到祖国大地美如画,我们的祖国五十五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你们自豪不自豪?

生:自豪!

师:骄傲不骄傲?

生:骄傲!

师:那我们带着这种自豪骄傲的语气来读最后一句。

2017.3.1 最新版

生读。读最后一句话

刚刚在自学时有一位同学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我们一块儿来帮他解决好吗?

生:中国有十三亿人口,可书上说是十三亿孩子,我认为书上写错了。

师:你很会读书,敢向书本挑战,那是不是课文弄错了呢?

A、想想:十三亿孩子指的是什么?(十三亿孩子还代表警察,妈妈,还有其他的很多的人)

B、为什么说十月一日是个“美好的日子”?

指导朗读:突出“十三亿”,并用稍快的速度读“欢庆这美好的日子”,紧接着提高声音重读“十月一日”,最后适当放慢速度,用深情的声音读“祖国妈妈的生日”。

8、愿意读的小朋友跟着我一起把整首小诗读一读,感受一下喜悦的气氛。(师生齐读)

四、指导背诵课文

师:是啊,在国庆节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无论田野枫林还是蓝天大海,都异常的美丽、全国各族人民更是沉浸在欢乐和喜悦当中。这么美的诗句,如果能把它积累下来就更好了!用你喜欢的方式快速的背一背,看看谁背得最有感情。(生自由背诵)

A、现在我是一名观众,你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小演员。今天你们的演出任务是为祖国朗诵诗歌一首。站起来看一看,谁象个演员的样子?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谁愿意第一个上来背一背,表演表演?

(指名上台表演背,2人)

师:表演得多好啊,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万众欢呼,礼炮齐鸣,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整个中华大地沸腾了,整个世界震动了。从那一天起,勤劳的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越来越强大。如今,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那么,让我们全体起立,把高兴表现在脸上,把兴奋体现在声音里,在悠扬的歌声中把最美好的祝愿献给您——祖国妈妈!(齐配乐背课文,)

2017.3.1 最新版

六、拓展训练

现在,请小朋友们静静看,用心的听。这一幕幕载歌载舞的欢庆场面,这一阵阵悠扬动听歌声传遍祖国的山山水水,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处处都是欢乐的海洋。这是一幅多么美丽、欢乐、祥和的图画呀。(播放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

师:祖国妈妈的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来为她祝寿,看看我们周围的小朋友又是怎样为祖国妈妈过的生日呢?

1、搜集歌颂祖国的歌曲,读一读歌词,唱一唱歌。

2、用枫叶或彩色纸做一张庆国庆的书签,或者画一张画。

师:让我们在妈妈的生日贺卡上写上我们最美的祝福,你可以模仿课文写上一段,也可以自己编一首诗歌来为妈妈庆祝。

(生创作诗歌)

3、歌曲结束课文

现在让我们伴随着这首祝福的歌曲下课。伴奏曲目:儿童歌曲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学生可拍手齐唱)

(全班展示)

板书设计:

9、欢庆

——祖国妈妈的生日

田野(图)献上

果实

枫林(图)举起

旗帜

蓝天(图)飞着

鸽子

大海(图)奏起

乐曲

2017.3.1

第四篇:2013学年高一语文教案:2.4.1《氓》(人教新课标版必修2).doc

《氓》教案 教学目标

1.识记课文中出现的通假字,特殊句式,其他实词及常用熟语。

2.体悟诗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理解赋、比、兴表现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领悟主人公的情感。

3.感受古代灿烂的文化,思考古今爱情观的不同。重点难点

1.感受女主人的形象。

2.古典诗歌中的艺术表现手法在诗歌中的表达效果。教学手法

1.诵读法:反复诵读,体会诗人情感。2.讨论法:

从故事情节,女主人的心理变化来讨论女主人公的形象的二三其德。从诗中找出诗经赋比兴的用法及其效果讨论。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诗经》中有大量反映爱情,婚姻的作品。《诗经•邶风•静女》中描写的那种甜蜜浪漫的约会,那种自主而又愉快的恋爱,大家已经感受到了,那么,我们今天再开看一看另外一种爱情,另外一种婚姻:《氓》

二鉴赏:

1,充满感情地齐读课文,初步感受《氓》,典型的四言诗,节奏韵律非常明显,注意二三节拍。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通假字:

蚩—→媸

无—→毋

于—→吁

说—→脱 泮—→畔

匪—→非 实词:

将<请,愿>

即<走进,靠近>

愆<延误> 体<卦象>

咎<不吉利>

贿<财物,嫁妆> 熟语:

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劳(兴:本义起床)信誓旦旦:誓言真挚诚恳 总角之交:幼年时的交情 二三其德:感情一变再变 特殊句式:

氓之蚩蚩:之,取消句子独立性 匪来贸丝:省略主语尔 兄弟不知:省略宾语之

2,结合课后的注解,理解课文,诗歌写到了什么事情? 明确《氓》选自《诗经•卫风》,是卫风中最长的一首民歌。:《卫风•氓》是诗经中弃妇诗的代表作,是一首带有叙事性质的长诗。它叙写了一位劳动妇女在婚姻上的不幸遭遇。她善良多情,追求幸福的婚姻,不料却受到一个虚情假意的男子的欺骗,最后遭虐待遗弃,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折磨和痛苦。她悔恨交加,义正词严地控诉了男子的忘恩负义,表现了她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全诗反映了男权社会下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对社会礼教提出了强烈的抗议。

“个体婚制在历史上决不是作为男女之间的和好而出现的,更不是作为这种和好的最高形式而出现的。恰好相反。它是作为女性被男性奴役,作为整个史前时代所未有的两性冲突的宣告而出现的。”(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段话对我们理解诗经中的弃妇诗是很有帮助的。“最初的阶级压迫是同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同时发生的”(同上)。

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从父系氏族公社成立后,妇女就成为家庭的附庸,受到男性的支配和压迫。到了奴隶社会,妇女的社会地位就更为下贱,尤其是劳动妇女,她们沦为家庭的奴隶,成了可以随便买卖的商品。《氓》中的女主人公就是生活在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中。

第一章:追叙了氓向她求婚的情形。求婚:

氓之蚩蚩

<虚情假意>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真情一片>

将子无怒

将女子的善良与温柔表现出来 悲剧的开始

第二章:女子怀着一片痴情与氓结婚的经过。

女主人已经轻信了氓的誓言,完全堕入爱河而不能自拔。结婚:

泣涕连连

载笑载言

轻信誓言,轻信卦象。一步步走向悲剧 第三章:悔恨自陷情网。

第四章:被遗弃因而对氓的负心表示怨恨。叙述了在氓家吃苦受累却被遗弃的经过,对氓三心二意作了强烈的控诉。至此,女主人公反抗精神已显露无遗。

淇水汤汤渐车帏裳——含蓄深沉,将女子孤独无助,悲愤之情推到顶点,怨恨之情就像滔滔淇水之潮难以平静。

第五章:写女子婆家的苦状和被遗弃后的不幸处境,表现女子的勤劳朴实,氓心愿已达成,对她的凶暴,与她的辛劳形成鲜明反差,女子却没有过多指责的话,却让我们感受到她内心的沉重。此时无声胜有声,内心怨恨悲愤之情有爆发的可能。然后又运用烘托的写法,用娘家兄弟不理解与嘲讽来衬托她独自伤神的处境,反思多年来的生活,加深对男女不平等社会的了解,促使对封建社会的封建礼教的反叛促成了思想的成熟!第六章:复杂的悲愤心情!并表示与氓彻底决裂。

白头偕老的想法徒增了女主人公的怨恨之情。用淇水有岸来反比自己痛苦无边,回忆幼年欢乐及山盟海誓,想到今天的背信弃义,先前积蓄之力量火山爆发!

这首叙事诗情节完整,层次分明:

第一章写定婚,第二章写结婚,第三章写所得教训,第四章写被遗弃,第五章写受虐待,第六章写与男子决绝。

全诗大体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采取概括叙述与细节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把女主人公恨与悔的感情熔融于叙事、议论之中,全诗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这对后世的诗歌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加强了情感表达的形象性。其中,有女主人公婚前与婚后的对比:婚前,“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在笑载言”,这表明“我”作为一个纯真、热情的少女,对爱情和幸福充满了渴望。婚后,“于嗟女兮,无与士耽”,“静言思之,躬自悼矣”,作为人妻,却遭遗弃,既后悔又令人伤心。当初的渴望变成了失望,对比强烈。也有“氓”婚前与婚后的对比:婚前,“氓之蚩蚩”,对人一副笑嘻嘻的样子。婚后,“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心愿已经实现了,就对妻子施暴了。婚前婚后,判若两人。也有“我”与“氓”对爱情态度的对比:“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这些对比,鲜明生动,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

第二课时 一

导入:

《诗经•邶风•静女》,我们是这样来感受女主角形象的,同学们还记得吗? 细节描写,心理刻画,丰满人物形象,突出人物性格特征 那么,在《诗经,邶风,静女》,里面,人物形象又是什么样子的,是怎么样表现出来的?

讨论

明确:通篇运用对比手法,女主人公用情专一

氓的背情变心 氓婚前婚后态度

女子心理变化

氓来即我谋时笑容可鞠(蚩蚩),知婚事推迟时态度时立变(怒)心情急切(为后面变情作了充分的铺垫)泣涕连连,载笑载言(完全的全身心投入去爱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相貌对比)女之耽兮

二三其德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婚前美好愿望,婚后不幸遭遇,衷情非人的悔恨。淇则有岸

河水有岸

氓心无法捉摸(氓卑鄙无耻)

婚前女主人公与氓两小无猜的欢乐和婚后氓的背盟弃誓相对比,对负心汉怨愤。女主人公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接受了教训,认清了氓的本质,最后两句,表示了她快刀断麻,坚决与氓分手之决心。

全诗通过女主人公对氓,对爱情前后态度的变化,塑造了一个忠于爱情,坚强决断的女子形象!

探讨

女主人公糜室劳矣,夙兴夜寐,糜有朝矣,但是为什么还会遭到遗弃?有人说《氓》为弃妇所作也,并认为女终为情所误,你如何看待弃妇的命运?

(一)明确:联系到对《氓》中男子的形象的理解。从几个方面思考 1士变心说:不见复关

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2社会道德说: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当时的社会风俗,人们的爱情观所造成的

3社会制度说: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由贫穷的变化引发婚姻危机,可以看出当时的婚姻制度是建筑在经济之上。

4年老色衰说:

三岁为妇,糜室劳矣;夙兴夜寐,糜有朝矣

(二)明确:

此女终为情所误

;可以人性善和追求善等方面来考虑,女主人公善良娴美,勤劳、温柔、坚强,但是从叙事(恋爱——婚变——决绝)中可以看出,女子追求自己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只是女子的善良个性是女子的对生活的一种追求,而非为情所误,也可以结合1中的生活、经济等各方面加以圆说为情所误。

《诗经》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赋、比、兴”,试找出《氓》中有哪些地方运用到了这类手法,讨论一下她们的作用。明确:《诗经》开创了比、兴手法。第三、四章用了

的手法。

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相连的诗意。桑叶鲜嫩,告诫斑鸠,不要贪吃桑葚,与后面对女子的劝告不要沉迷于爱情相对照

2.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叶由嫩绿变为枯黄,这与后面的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行相对照,有隐喻。

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来表示情感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比:

诗中又用斑鸠喻年轻的姑娘,抒发了女子切肤之痛和深深的忧怨。

用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引起女多年贫苦生活的回顾,也隐含着用叶黄而落自比的意思,多年的苦日子磨去了女主人公的青春年华,与那萎黄而落的桑叶是何等的相似啊!诗句之间,饱含着女主人公对生活的感慨和叹息,抒发了她追悔莫及的不尽怨恨,令人体味、深思!

五.作业: 背诵全诗

六.板书设计

秋以为期

恋爱

热情、幸福〉

(1-2)

载笑载言

无与士耽

婚变

士贰其行

怨恨、沉痛〉

至于暴矣

决裂

清醒、刚烈〉

对比: 心急——怒

变心——暴 变情弃义、负心 二三其德

纯真、热情、勤劳 女子

善良、坚强、刚烈 参考译文 有个青年笑嘻嘻,抱着布币来买丝。其实他不是来买丝,而是找我商量婚事。我送你渡过淇水,到达顿丘。不是我拖延婚期,而是你没有好的媒人。请你不要发怒,就把秋天定为婚期吧。

我登上那倒塌的墙壁,来远望青年所住的复关。看不见青年的到来,惹得我眼泪涟涟。见到了青年的到来,喜得我我有说有笑。你用龟甲和蓍草占卦,结果都是很吉利。你用车子来接我,我把嫁妆搬男家。

桑树没有凋落的时候,它的叶子很润泽。唉呀斑鸠呀,不要贪吃桑葚。唉呀姑娘呀,不要对男子迷恋。男子迷恋爱情,还可以解脱。女子迷恋爱情,是不可解脱的。

桑树凋落的时候,它的叶子枯黄坠落。自从我嫁到你家,多年来过着贫苦的生活。淇水水势很大,浸湿了车上四周的布幔。我对爱情始终如一,男子却怀二心。男子的行为没有准则,在品德上三心两意。

我多年来做媳妇,所有的家庭劳作一身担负无余。起早睡晚,没有一天不是这样。你的心愿已经实现了,就对我施以凶暴。兄弟不知我的处境,见我回来都在讥笑。我静下心想一想,自身感到很悲伤。本想与你百年偕老,如今年老了使我产生怨恨。淇水也有岸,沼泽总有边。少年时代多欢乐,有说有笑真和悦。当年誓言多诚恳,不想现在变了心。违反誓言不念情,就让这场爱情了结吧。

习题解说

⑴第一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是让学生理解《静女》诗中重点语句的内涵。

参考答案: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字面上的含义是:不是你(荑——茅草)美丽,而是因为它是美人(恋人)送的。男主人公用这句话托物抒怀,赞美自己的恋人,感谢她送来了礼轻情意重珍贵的礼物,表达了他接受茅草后的欣喜与幸福的感情,也表现了他对恋人的一片深情。

⑵第二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查找《氓》诗中的比兴句,了解《诗经》中比兴的艺术技巧及其作用。参考答案:第三章的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以桑树未凋落的时候,它的树叶一片润泽,来比喻女子年轻貌美。第四章的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以桑树凋落的时候,它的叶子枯黄而坠落,来比喻女子年老色衰。这两处用桑叶由嫰绿以至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两处又是

,以自然界桑叶的盛衰变化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的联想,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⑶第三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是让学生理解课文中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及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

第 1 小题参考答案:

①说:通

,喜爱。女:通

,你。课文中代指

彤管。

②归:通

,赠送。注意:

、女

、归

的通假用法。

③涕:眼泪。注意:

不能理解为

鼻涕。

④贿:财物。课文中指

嫁妆

。注意:

贿

不能理解为

贿赂。

第 2 小题参考答案:

①见:图穷而匕首见(出现)见(露出)原形 ②即:若即(靠近)若离 不即(靠近)不离

③尔:尔(你)虞我诈 出尔(你)反尔(你)

④爽:屡试不爽(差错)毫厘不爽(差错)

⑷第四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背诵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领会诗歌的艺术魅力。

提示:《静女》篇幅很短,建议在课堂上请一位同学背完。

第五篇:2013学年高一语文教案:3.8《兰亭集序》(人教新课标版必修2).doc范文

《兰亭集序》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一.作家作品

1.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祖籍琅邪(今山东临沂)。初为秘书郎,征西将军庾亮引为参军,累迁长史。后拜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复授护军将军,迁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因与扬州刺史王述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以寿终。世称王右军。原有集10卷,已佚。张溥辑有《王右军集》2卷,见《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12岁读前人笔论。少时曾学卫铄,自以为学得不差。后渡江北游名山,见到李斯、曹喜、锺繇、梁鹄等著名书法家的书迹,又在洛阳看到蔡邕书写的石经及张昶《华岳碑》,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及。于是遍学众碑,从此书艺大进。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楷书逐渐成熟,草书得到发展。他在此基础上,又博采众长,一变汉、魏以来质朴淳厚的书风,而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他的行草书最能表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晋书》说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由于他在书法上的成就和贡献,被后世誉为书圣。

2.关于王羲之的逸闻

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临沂(山东临沂)人。著名书法家,亦能诗文。郗鉴派人到丞相王导家造女婿,王家子弟知道后都显得拘谨,只有王多之坦腹躺在东床上,毫不在意,于是被选中。《世说新语•雅量》:“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王导)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此正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王羲之曾看到一个老大娘卖竹扇,就在竹扇上写了五个字。结果扇价骤增,人人争买。过了几日,老大娘又拿扇来,王羲之笑而不答。《晋书•王羲之传》:“羲之尝在聚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老姥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

王羲之曾写《黄庭经》,换取山阴道士的好鹅。何法盛《晋中兴书》:“山阴道士养群鹅,羲之意甚悦。道士云:‘为写《黄庭经》,当举群相赠。’乃为写讫,笼鹅而归。”按,《晋书•王羲之传》说王羲之写的是《道德经》。

有人把王羲之《兰亭集序》比作石崇《金谷诗序》,又把他与石崇并论。王听说后颇有喜色。《世说新语•企羡》:“王右军得人以《兰亭集序》方《金谷诗序》,又以己敌石崇,甚有欣色。”

王羲之和谢安共登冶城,王举夏禹王和周文王的勤于政务,批评当世的虚谈废务,浮文妨要。谢却有高世之志,反对其说,认为秦二世而亡,并非清谈所致。

许询就宿于丹阳尹刘候处,床帐新丽,饮食丰美。刘、许两位名士乐此安逸,言语中俗情流露。王羲之讥讽说:“如果上古高士巢、许通稷、契,当不会有此类话。”二人听了都有愧色。

谢安曾对王羲之说中年后对哀乐很敏感,与亲友别,常数日不快。羲之谓人至晚年,自然如此,正要靠音乐陶冶性情。《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

王徽之放达不羁,在官而不理政务。有次桓冲叫他料理官务,他却拿着药悠闲地看西山云气。

王徽之非常喜爱竹子,以至认为不能一天没有此君。《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世说新语•简傲》亦载:“王子猷爱行过吴中,见一士大夫家,极有好竹。主已知子猷当往,乃洒扫施设,在听事坐相待。王肩舆径造竹下,讽啸良久。主已失望,犹冀还当通,遂直欲出门。主人大不堪,便令左右闭门不听出。王更以此赏主人,乃留坐,尽欢而去。”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王羲之第七子。工书法,尤以行草擅名。与其父王羲之齐名,并称“二王”。亦能诗文。王献之死,其兄王徽之去吊丧,取献之琴弹,因悲伤而弦不中调,便将琴摔在地上,叹息“人琴俱亡”,不久亦病死。《世说新语•伤逝》:“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索好琴,使径人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二.背景资料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

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初渡浙还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禊之礼,举行过一次盛大的风雅集会,参加的名士,有“东山再起”的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四十一人。这天天气很好,名士们分坐在溪水两旁,饮酒赋诗。他们做曲水流殇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五十一岁的王羲之,用蚕茧纸、鼠须笔,兴乐而书,完成一篇“兴于诗叙”的妙文。手稿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写得既遒媚,又飘逸,各个字势纵横变化,如花乱飞,但转左侧右,无一处相抵触,好比以线穿珠,大小参差,而不失其重心,特别是「之」字,写了二十多个不同的样子,达到艺术的多样与统一。

王羲之写这篇叙时,已经喝醉了酒,下笔如有神助,醒后自己也感到惊异;他日更书数十本,比起原来的这一稿本,终莫能及。稿本珍藏在王家,到了唐初为太宗所得,尊为「天下第一行书」,并命虞世南、欧阳询、褚怀良等临写了几本。

被呼为「行书之龙」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在古代书迹里,像一盏灿烂的明灯,照耀着东晋以来我国书体的前进道路。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

汉武帝行幸河东,中流与群臣欢饮,自作《秋风辞》:“横中流兮扬素波,萧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奈老何!”魏文帝《与朝歌令吴质书》叙在与吴质等人宴乐之后:“乐往哀来,怆然伤怀。余顾而言:‘斯乐难常’足下之徒,咸以为然。”西晋石崇《金谷诗叙》亦在与众人宴乐之后说:“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可见从汉魏以来,人们因欢聚由乐生悲的感慨是屡见不鲜的。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大家难得一聚,是快事、乐事;但有聚就有散,分离诀别更容易使人伤怀!再说相聚是困难的、短暂的,分散是容易的,也是长久的。本来这种聚散两依依的情形已使人感慨万端,再由此使人联想到人生无常、生死相隔,怎不使人悲从中来。

虽然文中流露出很浓重的“修短随化”的消极情绪,但作者能够驳斥“一死生”“齐彭殇”的虚妄,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之气,揭示生老病死的自然和必然,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这在东晋老庄思想泛滥的时代是较为难得的,《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三.关于文体特点 说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不论是古代还是今天,都有一种叫作“序”的文章,比如描述文人雅集的《兰亭集序》、记述高阁盛宴的《滕王阁序》、自勉励人的《送东阳马生序》、交待写作因由的《〈呐喊〉自序》,等等。

序,到底是一种什么文体呢?它又有哪些种类和特点呢?

现代人所说的序,是一种写在书或诗文前面、申述其写作因由、内容、体例等事项的应用文体,也写作“叙”或“绪”。上文所举的《〈呐喊〉自序》以及本文后面所附的张岱年先生的序都属于这一类。

可是,古代的情况和现在有所不同,古人所说的序包含的意思比今天要丰富得多。

早在西汉就出现了序,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自序》开其滥觞。班固所著的《汉书》中有《叙传》、扬雄的《法言》中有《言序》。早期的序并不都写在文章的前面,而是单篇文章序于前,整部书则序于后,直到梁代萧统《昭明文选》等书才把序一律放在了前面,后面类似序的文章称作“后序”或“跋”。

在序的家族中还有“小序”、“引”等变体。所谓“小序”就是诗文前叙述感兴或缘起的短序。明代人徐师曾的《文体明辨》中说:“小序者,序其篇章之所由作,对大序而名之也。”“引”也是一种简短的序,《文体明辨》中解释说,“唐以后始有此体,大略如序而稍为短简。”柳宗元曾作过《霹雳琴赞引》的文章。

跋,也称“题跋”、“跋尾”或“书后”。清代姚鼐的《古文辞类纂》:“题跋者,简编之后语也,凡经传子史诗文图书之类,前有序引,后有后序,可谓尽矣,其后览者,或因人之请求,或因感而有得,则复撰词以缀于末简,而总谓之题跋。”跋出现于唐代,时称“题某后”或“读某”,如李翱的《题燕太子丹后》、韩愈的《读荀子》。欧阳修最早称这种文章为跋,其《集古录》有“跋尾”若干篇,附在他珍藏的碑文之后。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属于“序跋”之序,但它并没有紧紧停留于对《兰亭集》的写作因由、过程、作者等情况的泛泛交待,而是将写景抒情和深邃的人生哲理密切地交融起来,成就了一篇极富艺术美感和思想启迪价值的千古至文。在序这种应用文中有如此成就,是令人赞叹的。

赠序,是一种与序有密切关系但也有很大不同的一种散文,它是专门为了送别亲友而写的以述友谊、叙交游、道惜别为主的文辞。就起源而言,赠序是由诗文之序演化而来的,古人饯别时,饮酒赋诗,诗篇多了,就由在场的人作序,叙其缘起。但,清代的姚鼐认为赠序类者,乃“老子曰:‘君子赠人以言’”之意,所以在他所编的《古文辞类纂》中单独列出“赠序”一类。赠序晋代已有,如傅玄的《赠扶风马钧序》、潘尼的《赠李二郎诗序》等,唐代赠序最为兴盛。对广大的中学同学来说,最熟悉的赠序是明代宋濂所作的《送东阳马生序》。

另外,还有一个看似与序跋之序有关,实则毫无干系的名词——序论。序论不是文体,而是议论文开头的提出问题部分。它和本论、结论构成议论文的基本框架。

四.有关文化常识

流觞曲水:古人的一种游艺项目,众人坐在环曲的溪水边,把酒杯放在水面上任其漂动,停于某人处,即取而饮之,或吟咏诗赋来代替。

修禊:古代的一种风俗。于三月第一个巳日(上巳日)欢聚水滨,歌舞娱神,祈祷幸福,消除“妖邪”。到了王羲之生活的时代,许多文人名士借此机会,歌舞欢宴,游春享乐。禊,祭祀的礼节。

彭殇:指生命的长短。彭,彭祖,传说中的人物,据说活了八百岁。殇,未成年而死。

含活用词句:“映带左右”、“一觞一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会稽:郡名,今浙江省北部和江苏省东南部一代地方。

这篇文章语言清新,朴素自然,其中有些词语今天已经发展成了成语: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天朗气清、游目骋怀、世殊事异、感慨系之、放浪形骸。

五.译文

永和九年,即癸丑年,三月之初,(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的活动。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把水引到(亭中)的环形水渠里来,让酒杯飘流水上(供人们取饮)。人们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可是)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轻轻吹来。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这样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穷尽视和听的享受,实在快乐啊!

人们彼此相处,一生很快就度过。有的人喜欢讲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束,放纵地生活。尽管人们的爱好千差万别,或好静,或好动,也不相同,(可是又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间很自得,快乐而自足,竟不觉得衰老即将到来;待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油然而生,以前感到欢快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了,仍然不能不因此感慨不已,何况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古人说:“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怎能不悲痛呢?

每当我看到前人发生感慨的原由,(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总是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我)这才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因此我—一记下参加这次聚会的人,抄录了他们的诗作。尽管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人们的情致却是一样的。后代的读者读这本诗集也将有感于生死这件大事吧。

六.概括分析

1.内容结构

一般的书序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或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作为书序,本文介绍了作诗缘由(因修禊而“群贤毕至”)、作诗情形(“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成书经过(“列序时人,录其所述”)、本书意义(“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本文由宴游活动谈到生死观,善于借题发挥,论及人生的意义。这便是《兰亭集序》与一般书序的不同之处。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可分为前后两部分,第一段为第一部分,叙述兰亭宴集的情况,写出了宴集的时间、地点、相聚的缘由、参加人员、集会地的地理环境及景物、当日天气和宴集的感受,是实写,以一“乐”字为基调;第二、三自然段是第二部分,写宴集以后的感慨,是虚写,这部分则以一“悲”字为基调。

第一自然段里作者无论模山范水还是描竹画树,都达到了简而不能再简的地步,真可谓惜墨如金,想那阳春三月的江南山间水渚该有多少鲜花吐芳,姹紫嫣红,而此文中,作者却紧锁浓香艳颜,些许不流注笔端,进入作者视角的只在于山、水、林、竹、天、风而已。就是写那翠绿欲滴的树林、竹子,也只言其“茂”,言其“修”,而弃其绿,弃其碧,弃其翠,极力造成一种素淡、雅致的格调。兰亭宴本是良辰美景中的赏心乐事,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从不过分表露,笔端的兴奋字眼从不轻易滑落,只在尾处以“信可乐也”四字表出,但仍保持着笔势之从容沉稳,可见文字格调的淡雅正是作者人格性情的体现。第二自然段分为两层。第一层叙述,作者首先从兰亭集会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周旋应时,尽管因人不同,人们做事处世的方法千差万别,但人们的观点无外乎有两种,一种是“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另一种则是当对所遇事物产生厌倦时,感情随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无端的感慨就产生了。第二层,针对人生的这种感情变化,用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发表感慨议论论。人们对于自己先前喜欢的事物转瞬变为历史的陈迹这件事尚且感慨万端,何况对于随着世界的变化人们难免一死这件事呢?这里的“向之所欣”指的应该是兰亭集会这件事,这样前后文就自然联系起来了。

第三自然段分三步推进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一步,紧接上段结尾的“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于第三自然段一开头就用孔子的话总说生死大事,提到生死这件大事是令人悲伤的。第二步,作者从古人遗留下来的文章看到古人也为人生变化而兴叹生悲,这和今人为人生的变化兴叹生悲完全相同,甚至比今人更加伤感,这使作者的心情久久不得开解。第三步,作者推测未来人的感情变化也必和古今人一样,等到现在的一切成为历史的陈迹,未来人也会像我们现在一样临今人之文而感叹,如此无情的变迁再次引起作者的感慨。最后一步作者点出写作此序的主旨:既然人生变化如此迅速,此次宴集的情况就该记录下来,以免湮灭不彰,同时也使将来之人了解作者心中的感触。随着感情变化的步步推进,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这与上文的乐生之意恰好相合。

2.情感思路

第一自然段,记叙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地”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集会的心情。本文第一自然段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素淡雅致,摄其神韵,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些斗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

第二自然段,由兰亭集会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从中提示了人生忧患的来源。首先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其次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持,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第三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即“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最后以“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作结。第二自然段,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正因为作者对人生忧患有清新的认识,才可扬长避短,在有限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

第三自然段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著,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总结全文。第三自然段,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当然应该看作是积极的。

3.深刻理解

重新把握《兰亭集序》

长期以来,人们在解读这篇杰作时,要么指责它情调消极,要么泛泛而论,未能揭示它内蕴的精神。

魏晋时期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的时代。魏晋人对人自身的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都有深广精微的体认和探求,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充溢着浓郁的人生意识和宇宙情调,从这一角度去解读,能使我们更趋近于文本的内在精神。

(一)澄怀者眼里的自然。本文开头以简净雅洁,铿锵有致的语言写出兰亭宴集之时优美的环境和融和的天气,这些景物,清澈明朗,晶莹亮丽,生机盎然,反复吟咏,读者的心胸也会变得灵秀爽快。

这里的自然是经过王羲之心灵漱涤过的自然,是澄怀者眼里的自然。王羲之以高洁脱俗的情怀、美好自由的心灵去领悟客观世界,自然在他的眼里就有了活泼的生机和灵性。

(二)深情者眼里的自然。《兰亭集序》主旨在于探索人生哲理,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即所谓“畅叙幽情”。深情的人对事物往往别有一种敏锐、深刻的感受,对人生更有一份特别的热爱执著。

文中王羲之思考并揭示了人生忧患的来源,首先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恃,其次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第三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他的这种认识、关注,使人们对探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保持敏感和热情,使人们对生命的优长和局限拥有清醒的认识,从而扬长避短,在有限的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因此这种喟叹不能认为是消极的。

下载高一语文议论文写作专题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一语文议论文写作专题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