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凤阳花鼓》合唱与器乐伴奏 微课教学设计
《凤阳花鼓》合唱与打击乐器乐伴奏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风阳花鼓》是流行于安徽的民间歌曲,4/4拍。歌曲独特的衬词“嘚儿”诙谐风趣,增添了音乐的感染力和生活气息。富有浓郁的民间歌舞风格。【学情分析】
在小学阶段,三年级的大多学生对于安徽的地方曲艺知之甚少。但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也往往比较乐意接受他们认为比较感兴趣的一些新事物。因此,本节课的全部音乐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到老师的教学活动中来,使每一位学生音乐潜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音乐,享受音乐,感悟音乐。【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凤阳花鼓》的合唱,并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通过聆听、对比、探究、合作等方法,进一步掌握歌曲的演唱技能和了解伴奏的作用。
3、通过学习懂得合唱与伴奏的协调性。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体验合作的快乐和感受安徽地方风格的音乐和文化。
【 教学重难点】:
在唱好歌曲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打击乐器伴奏的形式完成歌曲的表现,表达出歌曲欢快愉悦的情绪。【教学重难点分析】
合唱部分要注意声音的协调,各自控制好声部的平衡稳定;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的衬词部分。打击乐器的伴奏节奏要准确。【教学策略的阐述】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利用生动活泼的形式,逐步引导学生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声音唱好歌曲。通过聆听、对比、探究、合作等方法,进一步掌握歌曲的演唱、演奏技能。【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凤阳花鼓》一声部。
(目的:巩固歌曲的一声部,为二声部的学习奠定基础。)
1、2、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演唱歌曲《凤阳花鼓》一声部。简单介绍《凤阳花鼓》
(1)请问:《凤阳花鼓》这首歌唱起来给你带来怎样的情绪?(2)《凤阳花鼓》是安徽的民歌。最初表现为两个人,一人击鼓,一人唱小调。许多人唱着花鼓,乞讨为生,凤阳花鼓成了讨饭的象征。但是后来变化大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凤阳花鼓成了人们自娱自乐的工具,凡遇到喜事,凤阳人总要热情的表演一番《凤阳花鼓》。(3)从歌曲上,我们就知道有一种乐器是什么?(鼓)
(4)除了“鼓”,这么喜庆的民间歌曲还可以配上什么?(锣)
所谓的敲锣打鼓。
(目的:让学生加深对凤阳花鼓的印象。为二声部的“咚咚锵”铺垫。)
二、《凤阳花鼓》二声部学习
1、让我们一起来用声音模仿“敲锣打鼓” X — X — ︱ X X X O ‖ 咚 咚 咚 咚 锵 1 — 1 — ︱ 5 O ‖ 咚 咚 咚 咚 锵
3、播放《凤阳花鼓》,全班同学在老师的指挥下唱出二声部“咚
咚 咚咚 锵”
(目的:把二声部唱准确,唱稳定。)
4、唱中学,学中练。
引导:锣和鼓的声音是浑厚有力?还是单薄微弱? 指出:唱“咚 咚 咚咚 锵”必须浑厚有力。
(目的:让学生理解演唱的方式)
5、分组合唱。
把全班分为两组,一组唱一声部,另一组唱二声部。要求:做到两声部和谐统一。
(目的:掌握合唱的演唱形式,初步做到声部平衡。)
三、配上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节奏练习:
鼓:
X
O
X
O ︱ X
X
X
O ‖
镲:
X
O
X
O ︱ X
X
X
O ‖
双响筒: XX XX XX XX ︱ XX XX XX XX ‖
四、合唱、合奏。1、2、3、分工明确:指定合唱与合奏的要求。发现问题,及时反思、纠正。完整地合唱、合奏。
(目的:培养集体合作的协助精神。)
五、学习总结。
第二篇:《凤阳花鼓》教学设计
《凤阳花鼓》教学设计
一、教学年级:三年级
二、教学课时:1课时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凤阳花鼓》,让学生体验凤阳花鼓独特的表演风格,在相互合作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安徽地方风格的音乐和文化。
2、能够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通过表演、伴奏等形式共同表现歌曲,表达出歌曲欢快愉悦的情绪。
四、教学设计思路:
(一)设计理念
本课《凤阳花鼓》,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利用生动活泼的形式,逐步引导学生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声音唱好歌曲。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进行凤阳花鼓表演,并且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感悟,理解音乐,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创造性潜质。
整节课力求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在美的音乐情绪中充分感受《凤阳花鼓》的民间音乐风格,使整个音乐课堂充满安徽民间歌舞的氛围。
(二)教材分析
《风阳花鼓》是流行于安徽的民间歌舞曲。为五声宫调、4/4拍、一部曲式结构。歌曲为扩充了的一段体,从第十一小节开始以独特的衬词增添了音乐的感染力和生活气息。全曲具有抒情叙事性,歌与舞相互结合,富有浓郁的民间歌舞风格。前四句构成一个起承转合结构的乐段,每句间采用“鱼咬尾”式的承递发展法,后三句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前面的乐段进行补充,进而完善作品的结构。前10小节旋律优美抒情,后面的衬词“嘚儿”诙谐风趣。
(三)学情分析
在小学阶段,三年级的大多学生对于安徽的地方曲艺知之甚少。但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也往往比较乐意接受他们认为比较感兴趣的一些新事物。因此,本节课的全部音乐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到我的教学活动中来,使每一位学生音乐潜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音乐,享受音乐,感悟音乐。
五、教学重点:
在唱好歌曲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表演、打击乐器伴奏等多种形式共同完成歌曲的表现,表达出歌曲欢快愉悦的情绪。
六、教学难点: 能够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词部分,尤其是能够唱好一字多音处;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的衬词部分。
七、教学用具:
钢琴、课件、凤阳花鼓、打击乐器等。
八、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学生听《凤阳花鼓》音乐进教室。
2、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凤阳花鼓》。
3、听:介绍《凤阳花鼓》的由来。
(设计意图:以敲锣打鼓的形式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初步了解凤阳花鼓的历史。)
(二)学习歌曲。
1、聆听歌曲范唱。
教师有感情地范唱歌曲。设问:这首歌唱了什么内容,情绪怎样?(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范唱,以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2、用模唱的方法学习歌曲的歌词部分。
(1)教师提问:鼓敲击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2)用“咚”模唱歌曲的歌词部分。(3)教师提问:锣敲击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4)用“呛”模唱歌曲的歌词部分。
(设计意图:通过模唱歌曲,用正确的发声状态歌唱,为学唱做好铺垫。)
3、学生学唱衬词部分。(1)学生跟琴学唱衬词部分。(2)加入力度处理衬词部分。
(设计意图:衬词部分是这首歌曲比较有特点的地方,进行了强、弱的力度处理,使衬词部分活泼、有趣。)
5、学生合着伴奏完整地演唱歌曲。
6、进行歌曲处理。
(1)为歌词部分加入二声部演唱。(2)在教师的指挥下,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设计意图:由齐唱歌曲到二声部演唱歌曲,丰富了歌曲的艺术表现力,增强了感染力。)
(三)表演歌曲。
1、听《凤阳花鼓》。
(1)歌曲中有几种演唱形式(2)加入锣鼓伴唱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用歌、舞、奏的形式完整地表现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表演让学生体验凤阳花鼓独特的表演风格。通过编创与活动,能够运用表演、打击乐器伴奏等多种形式共同完成歌曲的表现,表达出歌曲欢快愉悦的情绪。)
(四)拓展延伸。
(此环节根据课堂教学的时间多少灵活把握)
1、欣赏不同版本的《凤阳花鼓》
2、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聆听与比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九、教学反思:
(一)本次执教的班级是借班上课,对于学生歌唱、识谱情况不了解,因此课前应准备多种方案,课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二)这节课的教学时间是三十分钟,教学设计的容量比较大,因此拓展部分可以根据上课班级教学的具体情况取舍。
(三)在不熟悉学生的情况下,师生互动需注重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
第三篇:歌曲 《凤阳花鼓》 教学设计(定稿)
歌曲 《凤阳花鼓》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轻快、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逐步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2.初步了解安徽民歌《凤阳花鼓》的产生背景。2学情分析
在中年级的音乐课中很一些学生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机械地学唱歌曲,缺少积极的学习状态,更谈不上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和爱好了。对于学生来说,这首歌曲最难的地方就是衬词部分,通过小组合作和竞技表演让同学们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来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着重通过双手拍节奏的方法来学习这一部分。3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感受XX X节奏特点。
难点:正确掌握歌曲的难点节奏XX X 和难点乐句。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课题,激发兴趣。
教师活动:
1、教师老师边敲击小乐器,边范唱歌曲,引出歌曲,简单介绍歌曲的背景。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提出问题:聆听歌曲,这首歌曲的情绪抒情的还是欢快的? 学生活动:
1、通过聆听,引出歌曲。
2、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设计意图: 通过听辨、回忆歌曲,引出新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了解凤阳花鼓。
活动2【讲授】初步感知,熟悉旋律。
教师活动:
1、聆听歌曲,师生一同感受歌曲情绪。
2、哼唱旋律。
带着欢快的心情和节拍,用“la”跟着钢琴哼唱旋律。
3、熟悉旋律,再加入歌词跟钢琴唱。熟悉歌词,跟着音乐演唱。学生活动:
1、学生用书、笔作为打击乐器打节拍,感受歌曲。
2、学生跟着钢琴哼唱,进一步熟悉旋律。
3、熟悉旋律之后,再进行歌词的学唱。设计意图: 在学习过程中先引导学生以律动的方式,完成新课教学中的较难音乐小节,扫清歌曲教学中的难点。
活动3【讲授】新歌学习,解决难点。
教师活动:
1、学习切分节奏
师生合作,引导学生尝试二声部的节奏游戏,引出切分节奏,加以巩固。小组合作完成节拍和切分节奏的合作,老师加入钢琴进行演唱。
2、学唱衬词部分 跟着歌曲伴奏,由学生分组完成二声部节奏,演唱歌曲,老师在衬词部分加入铃鼓。
3、唱好难点乐句 聆听学生的演唱。
4、完整表现
全班同学完整演唱歌曲,引导学生用自然、轻快的声音跟着钢琴表现歌曲。演唱歌曲,分组加入不同的小乐器,为歌曲伴奏。学生活动:
1、合作完成节奏游戏,巩固切分节奏,逐步学唱歌曲。
2、学唱衬词“得儿”。
3、学唱难点乐句。
4、完整演唱歌曲。设计意图:
1、对于重难点部分着重讲解与分析让学生对于这一部分不惧怕,为的是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层层递进解决难点。
2、学生的互相学习,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学生通过听辨,提高分析和鉴赏能力。活动4【活动】拓展延伸,开阔视野。
“老歌新唱”
凤阳花鼓经过了百年的传唱,音乐家们对这一首经典的歌曲改编成各种不同风格的作品。欣赏不同风格的《凤阳花鼓》。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凤阳花鼓》,感受因不同因素而变化不同风格的音乐,感受音乐的多元化。
活动5【测试】回顾小结,加深印象。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一个地方民歌?认识了哪一种表演乐器?学会了一个新的节奏叫什么名字?怎样表现? 回顾学习内容,加深印象。
第四篇:歌曲 《凤阳花鼓》 教学 设计
歌曲 《凤阳花鼓》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凤阳花鼓》,了解凤阳花鼓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相互合作的学习过程中,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尝试用身体乐器边唱二声部边为歌曲伴奏,初步建立学生的二声部概念。
3、知识与技能目标: 1).用击拍唱谱的方法学会切分音演唱,并能独立击拍演唱《凤阳花鼓》的歌谱。2).能准确地用节奏乐器为歌曲伴奏。2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风阳花鼓》又称双条鼓、打花鼓、花鼓小锣,是安徽地区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汉族民间表演艺术。它流行于明清时期,一人击鼓,一 人击锣,口唱小调,鼓锣间敲,有凤阳“一绝”和“东方芭蕾”之美称。安徽民歌《凤阳花鼓》为4/4拍,前10个小节旋律优美抒情,并配有锣鼓的“咚 锵”声势为二声部演唱,后面部分则配以幽默风趣的衬词,以及节奏乐器的伴奏,整首歌曲欢快、风趣,具有浓郁的安徽花鼓的地方风格。
教学对象分析: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与积累,已经有了初步的音高概念和识谱能力,基本掌握了常用的节奏型,并能用简单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而且,在上学期,他们已经开始接触“多彩的乡音”,对《捕鱼歌》、《太阳出来喜洋洋》这些民歌朗朗上口的音调记忆犹新,非常喜爱,因此,尽管大多学生对于安徽的地方曲艺知之甚少。但是这些孩子应该对这首歌曲比较感兴趣。本节课的全部音乐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在活动中感受音乐,活动中获得知识,在活动中锻炼能力。3重点难点
重点: 1.能独立击拍演唱《凤阳花鼓》的歌谱。
2.引导学生尝试用身体乐器和节奏乐器为歌曲伴奏。难点: 1.用击拍唱谱的方法学会切分音演唱。2.能用正确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阶段
1.看一看:播放多媒体,提问:什么是凤阳花鼓? 2.播放视频:播放 《凤阳花鼓》 表演视频。3.出示课题,导入新课。活动2【讲授】展看阶段
1.突破难点: ①.出示节奏谱。②.出示二声部歌谱。
③.引导学生加入声势伴奏。
2.播放歌曲,并让学生加入二声部及声势为歌曲伴奏。3.出示歌谱,学生分组识谱。
4.解决难点,引导学生用击拍唱谱的方法学会切分音的演唱。5.学唱旋律
⑴引导学生自学旋律
⑵教师弹奏旋律,及时提醒唱得不好的旋律。6.学唱歌词。
(1)学生自学歌词,教师提示比较难唱准的地方。
(2)教师弹奏旋律,提出要求:提醒切分节奏的歌词唱法。(3)完整演唱全曲。
7.播放音乐,指导学生加入二声部演唱。活动3【活动】拓展阶段
1.出示第二部分节奏谱。
2.检查自学情况,并进行指导。
3.指导学生正确使用乐器为歌曲伴奏。4.组织全班加上节奏乐器完整演唱歌曲 活动4【作业】结束阶段
1、提问:说一说你今天的收获。
2、教师小结。
第五篇:合唱课《海鸥》教学设计
合唱课《海鸥》
李靖静
教学内容:
学唱二声部歌曲《海鸥》 教学目的:
1、学会用清晰、圆润、饱满又具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
2、通过学唱二声部的合唱歌曲,让学生亲身感受、体会合唱艺术的 和谐、美妙的音响效果。教材分析:
《海鸥》是一首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歌曲,曾在全国少儿歌曲评奖中获奖,在许多作品中,海鸥一直被誉为与暴风雨搏斗的胜利者,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把海鸥比作少先队员的好朋友,迎着惊涛骇浪,一起在风浪里遨游,其不怕困难、乐观进去的主题思想非常明确,富有教育意义。歌曲为C大调,是复乐段结构,前后两个乐段是方整结构,两个乐段之间并无明显的对比,歌曲旋律朴实无华,容易上口。X XO 这一节奏型贯穿全曲,这一节奏型配上纯四度上行跳进的音调,犹如对海鸥亲切的呼唤。同时与文字的四声也配合得十分贴切,富有儿童情趣。歌曲是二声部合唱歌曲,曲调中大量使用了重复、模进的手法,使全曲既统一,又有一定的色彩变化,在演唱过程中要注意声部之间的和谐与均衡。教学重难点:
1、八分休止符的地方要唱得音断气连,唱出少先队员不怕惊涛骇浪勇往直 前的感觉是本节课的重点。
2、二声部带领唱的合唱歌曲不容易把音准唱准确,二个声部与领唱按歌曲 的要求准确呈现出来,并能够基本达到和谐和声部均衡,是本课的难点。教材准备:
录音机、教科书、钢琴 教学过程:
1、营造气氛,开门见山 ——同学们,今天给大家安排的的位置与平时不一样,老师把大家分成了高声部和低声部,今天这节快乐的音乐课,我们一起用美妙的歌声去学习、去感受合唱艺术的和谐与美的享受。
2、发声练习,逐步渗透
——一开始,老师就要给大家出一道难题,看看黑板上的这条发声练习,有两个声部,我们先共同来学习高声部
——老师边弹边唱旋律,孩子们在心里唱旋律 ——孩子们跟着老师轻轻地唱旋律
——请孩子们用优美的声音唱旋律,注意把音唱准确 ——(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低声部)
——现在,请孩子们分别演唱旋律,高声部与低声部进行合作,请把自己声部的音唱准哦
——在老师的指导下演唱旋律,指导孩子们在演唱的时候注意声音的和谐,不要喊唱
——请高声部与低声部用“啦”来唱
——大家齐心协力、团结合作把这么难的发声练习唱下来了,真不错!
3、新歌教授
——下面李老师奖励大家听一首合唱歌曲,请打开书30页,请你边听边想: 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歌曲与以前我们学过的合唱歌曲有什么不同? ——生听范唱,生回答(齐唱与合唱的演唱形式,不同的是多了一个领唱声部,这是在以前我们没有接触过的)
——我们现在共同来学习歌曲的高声部,老师弹琴唱旋律,大家可以在心里跟着唱旋律,也可以轻轻地和我一起唱旋律,注意把音唱准 ——师和生共同唱旋律(一次)
——同学们可以自己唱旋律吗?我们来试一试(生自己唱旋律),请你用手指着歌谱(演唱旋律)
——你觉得哪一句旋律比较难唱?告诉大家,我们一起来解决 ——生提出问题,大家共同解决问题
——下面请你用三十秒的时间快速地熟悉歌词,自由地读一读歌词 ——请你和老师一起唱高声部的歌词,注意用手指着歌词,把音唱准 ——师生演唱,重复一次(两次演唱)
——同学们的乐感很好,自然而然地把歌曲的美感表现出来了,可是光演唱高声部不是最美的,请你在书上找一找,歌曲的低声部从哪里开始? ——生回答
——我们也来学一学,你可以跟着我轻轻地唱旋律 ——自己演唱低声部旋律 ——教师做音准上的指导 ——结合歌词唱低声部(两次)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巩固演唱低声部歌词 ——全班再次演唱,提醒注意后十六分音符的唱法 ——由教师示范一次后十六分音符的唱法,学生模仿
——同学们,请你观察一下,歌曲中哪些地方是我们在发声练习中就已经唱过的? ——生回答
——对,这就是歌曲中最难的地方,我们在一开始就解决了这个大难题 ——现在,请高声部和低声部边听录音演唱,边分别跟着录音自由地练习自己的声部(跟着录音机演唱)
——分高低声部演唱一次自己声部的歌词 ——在老师的指导下合作学习——反复合作二声部的地方 ——指导学生把音唱准
——请同学们按唱歌的姿势坐好,用圆润、优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整首歌曲,注意音准 ——生生自评
——小结:今天同学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学习了《海鸥》这首二声部的歌曲,歌曲中的领唱部分,我们将在下节课中加入,请同学们利用课余的时间练习自己声部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