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筑初步”教学模式的革新之路
初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筑初步”教学模式的革新之路
【内容摘要】文章立足于艺术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建筑初步”的日常教学模式,从课程目标定位、教学方法及手段、实践教学环节实施方法和课程评价体系建立四个方面努力进行探索革新,力图为培养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探索出更合理更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关键词】课程定位
教学方法
实践环节
评价体系
建筑是环境艺术设计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环境艺术设计离不开建筑本身。环境艺术设计就是在建筑母体的基础上衍生至室内和室外两个界面,故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可拓展为建筑主体设计、建筑景观设计和建筑室内设计三条教学主线,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宗旨就是培养三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近些年国内环境艺术专业的生源多为艺术生,有较好的美术功底,但数理化基础相对薄弱。所以在艺术设计学院的“建筑初步”教学过程中需要把理工科院校的理性与规范和艺术院校的感性与自由相融合,使得建筑初步课程呈现出学科的多元性和交叉性特色。
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设建筑初步课程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课堂教学与相应的设计实践,用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国内外经典建筑的风格及发展趋势,全面地学习建筑学科基础知识,认知建筑材料及构造工艺,学习建筑设计的方法和程序,从而具备建筑的初步设计能力和开发能力,为今后的室内和景观设计的学习提供技术支持。不同于传统建筑学院的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本课程需要针对环境艺术设计学生的特点把建筑初步与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紧密结合,在教学模式上应进行以下几点革新。
一、课程目标定位的革新
“建筑初步”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数不多的技术性质课程之一,要想在艺术院校土壤中找到合宜的立足点,课程定位必须集中在设计品质的训练上,特别是要积极培养学生对人文精神的认识和对设计方法的应用。提供循序渐进的设计思维体系和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体系,为学习后续的设计课程奠定必要的思维与表达基础。
建筑初步课程目的在于培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捕捉问题的眼力、分析问题的脑力和解决问题的创造力,在建筑双重特性――技术与艺术并重的前提下,能够做出合理的、富于创新意识的设计,并提出新颖的见解。本课程从对建筑的认识与理解开始,注重空间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感受到创造性学科的特点,提高学习兴趣,尽早激发出学生的创造与设计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革新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筑初步”课堂教学方法需要结合讲授、案例讨论分析、课堂演练和实训。由于本课程主要针对低年级学生,所以课堂上应注意针对其特点重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力、观察力、分析力、理解力、想象力、表达力等六大思维能力,养成严谨务实的学习与工作作风,积淀较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使其终身受益。课堂教学手段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积极扶持学生设计思维的异象化。
课程作业包括理论答疑、作品临摹、设计创作等。采用课堂教学与课外积累相结合的方法,要求学生通过主动接受设计领域的相关知识,来弥补课堂教学时间上的不足。作业与练习的内容设计紧扣本专业培养方案,搭建起设计理论、思维、表达三个平台,建立四个重要的能力体系,即分析能力、快速表达、空间概论和设计思维,使得学生对本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避免“眼高手低”的局面,同时能让学生建立起规范、深厚的建筑知识基础,为今后的景观、室内设计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除课堂教学和作业外,还需要有一定的课外设计练习和设计书籍资讯的涉猎,以便消化课堂所学知识。学生通过课后学习设立明确的品格体系,树立自己的行业偶像,寻找自己理想的设计风格,并确立自己远大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目标。课后学习在内容设计上尽量体现综合性和创新性,一般要经历从概念到设计、从设计到方案、从方案到施工的几个步骤过程的锻炼,才能帮助学生实现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
三、实践教学环节实施方法的革新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筑初步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是深化课堂教学成果、内化学生知识体系的重要途径。首先由于学生没有任何设计实战经验,而不易理解和掌握建筑设计的原理和方法的问题,其次是在专业发展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学生很难及时消化先进的方法和技术,这些问题仅仅依靠课堂讲授很难得到有效的解决。所以需要通过相应的课程实习和课程设计两个环节让课程知识实现“先学后用”的转化,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理性创造与感性体验的统一以及知识本位与应用体系的交织。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建筑初步”实践环节以明确学生职业化设计技能及思维训练为主线,针对专业设计启蒙及认知的教学任务建立起理论课与实践课环环相扣的课程体系。整个实践过程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为核心,注重培养创造性思维及动手实践能力,学生一方面锻炼了设计能力,培养了对美的基本感觉;另一方面又锻炼了手头基本功。
四、教学评价体系的革新
革新后的评价体系强调充分重视设计思维的过程,在引导学生学习建筑及其设计中,注意突出其过程认知,即强化其过程训练,强调其过程表现,从而在一系列过程化教学中促进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目标的具体实现。不定期进行学生作业讲评,学生做方案汇报,教师点评,提出改进意见,并评定成绩。这样可以将封闭的评图过程变为生动活泼的交互式教学模式,既保证了评价体系中的公正性和公开性,又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掌控能力和协作能力。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建筑初步”在教学模式革新上树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从模块菜单式的课程组合和设计公司的设计管理方法出发,将创新性思维训练、团队学习模式和实战演练引入到建筑初步课程教学之中。把理论讲授、课堂提问、作业辅导、现场教学、设计制作等不同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敬业与职业道德、艺术修养、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
(注:本文为2013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指导性研究项目“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自然材料的‘物性’人文精神创新性探究”,项目编号:13g472)
作者单位:武昌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责任编辑:高薪茹)
第二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其整体知识结构中,不仅需要深厚的艺术素养和丰富的专业常识,更需要切实的社会实践经验。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有其自身特点。在我国设计教育现行体 系之下,分析借鉴包豪斯设计教育模式中实践设计活动的关联性,构建以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为单位的强化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成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一种探索。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工作室 实践教学模式
环境艺术设计是通过设计手段把具有艺术含量的构成形式有机的组合在某一空间中,使其达到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获得审美享受的空间环境造物行为。从某种角度说,环境艺术设计是与人们关系最密切、影响最具体的一个艺术设计门类,其构成形态主要由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两个方面构成。物质形态主要是指构成室内外不同类型风格的物质要素,非物质形态则是指如历史、传统、民俗习惯、审美观念、社会制度、伦理道德等影响和指导人们行为方式和审美取向的精神因素。环境艺术设计师的任务就是利用设计构思使艺术品质和功能技术达到完美结合,从而构建各要素间平衡关系的环境系统。
一、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特征与教育现状
综上所述,环境艺术设计所面对的是人的生存空间环境的营造,要解决的主要有空间物质形象的艺术化、施工工艺、材料学、室内外物理环境设计和陈设设计等几个方面。设计思想的产生,不可否认来源于设计师所把握的理论认识、专业素养,但风格和个性的形成也来自设计师不断进取的、开拓性的创新精神以及个人的实践经历、经验积累和智慧、灵感的显现,而这种能力的进发是无规律、随机的,也是不可能简单地通过书本和课堂来传授的,必须要在设计的实践中经过长期的浸润和磨练才能建立起来。知识可以传授、技术可以训练、艺术可以熏陶,唯有设计智慧必须依靠实践经验的积累。按照我们现行的设计教育模式,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在经过了四年的本科设计教育之后,还必须经历几年的实践历练,才可能将所学的专业知识、文化艺术基础素养逐步转化为初步独立的设计思想和审美观。在课堂教学中,作为设计师的专业教师也只能泛泛而谈地传授一般知识,学生与教师的接触缺乏实质性的专业交互和经验传授。
比如说,设计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陌生的课题,假设现在要设计一个影院,音响要求如何满足。每个工程的特殊性决定了设计师不能迷信书本的经验,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几家音响用品厂家,让他们提供设计方案,要多大的音响,摆放距离和方式怎么样,设计清单报价拿过来,几家的图纸拿过来,然后 一家家派自己最优秀的工程师来说服我,我只要请教一个公司就行了,几个方案,谁的好,影院管理人员一说我们的设计师就学会了,也就积累了关于影院音响设计的经验。所以说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到解决的正确办法,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在解决具体案例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然而我们目前的设计教育并没有达到社会或者市场需求的标准。
二 构建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实践型教学模式
设计的专业性质是把设计思维和概念转化为现实、具体的物质形象的过程。因此,设计从业人员最基本的素质就是要与实际的生产相结合,熟知生产过程,了解物质材料与成形工艺,除了能熟练地运用设计方法和设计手段,如草图方案、效果图、工程图等表达设计意图外,还应参与实际的生产活动。另外,如前所述,设计毕竟是属于个体智慧的劳动,设计思想需要传承和延续,师承之间必须经过 具体的时间与项目的磨合才能得到真谛,这是设计这门专业在学习程序和师承关系上有别于其他专业的特别之处。
注重并将这一理念贯注于教学之中的,除了包豪斯以外,还有大洋彼岸的赖特,他一 手创建的东、西塔里埃森不仅是其工作、生活的营地,而且是一所独特的学校。塔里埃森的现行教育与成立之初相比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它己发展成为具备了完整的教学体制与学位评估条件。它独特的教育方法与体系吸引了来 自世界各地的学子。作为事务所,它至今依然承接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塔里埃森的教育仍然从根本上迥异于其他学院。通过 “做而学”,在培养人的品质与提高人性价值的同时而使其成为建筑师,仍然是其办学的宗旨。建筑教育在这里更体现出其职业的特色,“学”在这里拓宽了内涵。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工作室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是站在我国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立场上对包豪斯实践性教学的大胆借鉴。其目的是在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学为实践服务实践为教学提供验证,同时也可以为设计教育提供一部分经费支持,这种良性循环的实践型教育模式,正是由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自身的实践性所决定的。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意识到只有强化实践能力综合训练,才能培养出真正有实践能力的、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设计人才,所以要把课堂教学与工作室实践结合起来,构建以实践能力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设计、制作能力为基础的课程体系,把设计实践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来。工作室教学模式是对大学本科设计教育的一种补充。工作室本身就具备设计公司的一些基本特征,可以给学生提供开放式的实践能力综合训练。同时它又是一个教学的场所,相对于企业而言,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学习理论知识、增加艺术修养的机会,它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更广泛的实践教学面,在培养环境艺术设计人才问题上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国际上有不少院校成立了以教学、实践、营利为一体的工作室、研究所、事务所以及设计公司等,教学成果卓著而且也起到了服务于社会的作用,同时把教学的实践融合到实际的操作中,这几乎己经成为办专业的国际惯例。
1、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保证与内容
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是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研究方向为墓础,由授课教师按照环境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等方向组成不同的课题方向研究团队,应具备一定的研究与实践设计实力,因此,执行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前提是要有能力很强的学科带头人作为负责人,要有结构合理、专业性强的学术团队作为教学师资支撑,这样既可以保证设计项目的到位,又可保证有足够的力量完成设计和教学任务。工作室成立之初,可通过高校提供的一定的教研资金,维持教学、实践与科研并行的运转,步入正轨后即可实现自给自足甚至盈利。
工作室的日常运转是在保证教学计划内容的前提下,通过教师向社会承接项 目、有条件地组织学生参与,把教学融入到实践项目和研究中去。引导学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验证和消化所学理论知识,形成教学与实践结合的良性关系。同时,日常教学中通过实际项目对设计经验的不断归纳和总结,可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2、如何解决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与实践的矛盾
工作室应具备研究的基础和实践设计的能力,包括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明确的研究方向和比较充足的项目支持,经过教师申请及院系和学校讨论、考核后 开设。工作室教学上实行双向选择的制度,学生通过前两年的如专业基础能力、道德素质、学习态度等基础学习及考核,达到一定的条件后方可选择指导教师进入工作室学习。
工作室将实行等同于企业单位执行的工作制度,指导老师可根据学生的爱好、意愿和能力,对学生进行分类培养。工作室部门的设置是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科为依据,建立不同方向的专业部门,如方案部主要培养学生的方案设计能力,艺术功底好以及对设计理念理解比透的学生适合方案部的训练。施工部主要培养学生的设计管理能力,以及对施工工艺和装饰材料的掌握。室内陈设部主要培养学生室内陈设的设计能力,绘图部培养学生的制图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电脑辅助工具将设计思想表达出来,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来选择不同的部门或者轮换进行学习。开放型的教学是工作室教学模式的重要特征,是提高设计教育水平的重要环节,教学通过与社会实践直接联系,使学生深入了解现实中企业的运作、经营方法以及市场营销、区域文化、风土人情、及人际关系等知识。在专业教学课程的设置上由工作室各个方面的负责人统一安排,如课程的教学时间、课程内容、考核方式方法可根据实际的课题研究设置。艺术设计教学的安排最忌死板的“计划经济”,最忌讳大一统体系,所以工作室教学模式教学的安排上应该针对自己的需求和具体情况,有自主的培养目标和课程安排。在教学大纲的制定上应有足够的弹性,新项目的到位等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到原课程安排进度,在内容上也可能会产生一些变化。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应该坚持灵活性,对教学培养的目标要求可以尽可能制定得严格些,但对教学的内容、课时数就应按照不同的发展时期而制定相应的安排,灵活调整,重结果不重过程。
结语
随着经济改革的迅速深入,国家的建设发展将会需要更多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高等职业院校要以一种责任和义务感加大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力度,提高教育质,培养合格的设计人才。要立足解决好培养设计艺术人才的实践教学环境,通过建立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这个特定教学窗,与社会接轨,了解社会的需求,使教学与实践一体化,创造一个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践环境,培养真正满足社会需求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为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新形势下室内设计教育的发展道路》 杜华刚 《科教研究》 2007年 [2] 《设计的羽翼—关于艺术与科学理论的思考》 郑曙旸 《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4年
第三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环境艺术是一个新兴的、边缘的、综合艺术系统工程,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涉及美术、雕塑、装饰文化、建筑基础知识、园林艺术、人体工程学、设计流派、材料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无论在专业理论的广度,还是在专业技能的多样化上,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何以在甬城众多大学招生中脱颖而出呢?金牌专业,实现高薪梦想该专业的特点是把手工艺术通过电脑快速的实现在广告、设计、建筑等行业。很多美术功底很好的业内专家往往在广告设计行业不受欢迎,究其原因,其工作效率达不到企业的需求;而一些懂电脑不懂美术的人,做出的设计没有生命力,没有艺术感;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小区的园林规划、设计,广告业等行业对有创意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而目前并没有大量的高素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人才来满足社会的需求,人才缺口逐年增大。
环境艺术设计师正逐步成为当今最流行的设计职业,环境艺术设计把瑰丽的想象与质朴的现实完美结合,让您感受经典创意设计,稳拿高薪!“学历+技能”,造就辉煌前程宁波工程学院“技能+学历”不是简单的“1+1模式”,而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果我们到人才市场去面试的时候,会发现用人单位有两方面要求:一是要有过硬的技能,二是要有大专学历。“技术+学历”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以技能为特色,以学历为后盾,突出技能训练,突出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质。让学生通过一年系统的学习,一年后轻松走上工作岗位,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想。
正如一位装饰公司老板来到我们学校说:“我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能学到真正的知识,虽然白天要上班,但我还是想来系统地学一学,我先报名交费,我只要有时间就过来学一学。”这位装修公司的老板的话说明了一个道理,这个专业非常实用。据学院负责人介绍,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涉及空间设计、装饰材料、装饰设备、施工工艺等许多环节,但是入学的门槛并不是很高,从零开始学起,学习难度不大。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一直秉承“高起点,高标准”的办学理念。严把教学质量关,严格的考核制度,通过企业出试卷,改试卷,让学生体会到让企业认可,他的考试成绩才是合格的,正是这种严谨教学模式,保证了教学质量,让一些录取院校或专业不如意的考生、落榜生通过一年的专业技术学习,就能到企业上岗,并获得全国认可的技能证书,三年后也能拿到成人大专学历;这样不但实现自己的大学梦,而且比高中的同学多了两三年的宝贵工作经验。该专业费用合理,第一年的总费用,乍一听较高,其实选择好的学校,学生受益一辈子,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学到了真正的本领。而大多数家长也正是希望这一点,他们说,学费高一点不介意,只要孩子能学到真正的知识,找到好工作。
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国际招生代码12988,湖北省招生代码9686,市场营销专业、环境艺术专业、3D数字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建筑动画专业、游戏设计专业、医药营销专业为其院校特定专业,理论+技能课学习。填报此专业入学签订就业服务协议,还可申请助学金,福利基金等助学政策,毕业直接由就业部门推荐就业,保障学生的就业问题。下面就是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的老师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有一定的帮助。
第四篇:职业教育中艺术设计专业革新实践教学探讨讲解
职业教育中艺术设计专业革新实践教学探讨
内容导读:与人沟通合作的人。在职业教育中利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出具有较高综合能力的创造性人才。根据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具体课程,我们研究了一些比较适合的教学方法:“门路式”教学方法、“同心协力”教学方法、“现代媒体”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方法和“双元制”教学方法。“门路式”教学方法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学生学习可
职业教育的教学终极目的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具体地说,就是贯彻教育方针,树立以提高全面素质为基础,以增强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中国现实的艺术设计职业教育状况,令人难以满足,社会和市场不能满足,业内不能满足。社会不满足,主要是人才数量和质量不能适应市场需要的问题。业内不满足,最核心的就是没有一个基本可以成为指导思想的设计教育理论,教育的方向还无法清楚透彻,教学方法还不能适应设计教学实践的需要。因此,教育体系显得很不成熟,需要研究完善的教育方式。职业院校的教学着眼点不应仅停留在学生眼前的就业上,而应把眼前的就业和长远发展相结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运用一些与时俱进的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特别是艺术设计专业,从未来社会对成员的要求来看,最受欢迎、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具有开拓精神的人,善于与人沟通合作的人。在职业教育中利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出具有较高综合能力的创造性人才。根据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具体课程,我们研究了一些比较适合的教学方法:“门路式”教学方法、“同心协力”教学方法、“现代媒体”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方法和“双元制”教学方法。“门路式”教学方法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学生学习可能性水平的差异,将学生分为若干层次,针对各层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基础开展教学活动。“同心协力”教学方法是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完成的知识传递,它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发挥团队协作的精神。“现代媒体”教学方法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多种媒介创设情景,使学生通过眼、耳、鼻等感觉器官或自己身体行为直接感知客观“现象”,并进行反思熟悉“现象”本质的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方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行动。“双元制”教学方法源于德国,是指由企业.2.1研究内容11-121.2.2研究方法12-15第2章职业教育中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特点、存在必要性及上风15-182.1职业教育中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特点15-162.2职业教育中艺术设计专业存在必要性16-172.3职业教育中艺术设计专业发展上风17-18第3章职业教育中艺术设计专业存在的问题18-223.1职业教育中艺术设计专业体系不完善18-193.2学生自
和学校共同完成,工商协会负责质量监控的一种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关键词】:职业教育艺术设计创新教学 【论文提纲】: 摘要4-5 Abstract5-8 引言8-9 第1章绪论9-15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11 1.1.1研究的目的9-10 1.1.2研究的意义10-11 1.2研究的内容及方法11-15 1.2.1研究内容11-12 1.2.2研究方法12-15 第2章职业教育中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特点、存在必要性及上风15-18 2.1职业教育中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特点15-16 2.2职业教育中艺术设计专业存在必要性16-17 2.3职业教育中艺术设计专业发展上风17-18 第3章职业教育中艺术设计专业存在的问题18-22 3.1职业教育中艺术设计专业体系不完善18-19 3.2学生自信心不足19-20 3.3毕业生就业难20 3.4教与学难达到共赢20-22 第4章就职业教育中艺术设计专业中的问题的改良方案22-28 4.1完善职业教育体系22 4.2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自信心22-24 4.3推进就业制度改革,适应社会需要24-25 4.4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与学的综合水平25-28 第5章创新教学方法28-45 5.1“门路式”教学方法28-32 5.2“同心协力”教学方法32-35 5.3“现代媒体”教学方法35-39 5.4“项目”教学方法39-41 5.5“双元制”教学方法41-45 第6章总结与展望45-47 参考文献47-49 附录49
第五篇: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浅议讲解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浅议
环境意识是人类社会现代化历程的必然产物。环境艺术设计作为艺术设计的一个组成门类 , 已走进现代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在日益注重生存环境的今天 ,越发显示出其重要性。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育顺应时代脉搏和市场需求而快速发展。据统计 , 目前全国有近两百所院校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其中高职院校就有一百多所 , 且呈上升趋势。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有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两个研究方向。这两个方向的人才社会需求大 , 招生与就业形势好 二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技能性和实践性强 , 符合高职教育特点 , 因此在院校选择设置专业时备受青睐。
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势头良好的背后 , 也要看到其专业建设上的薄弱环节 ,特别是目前在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的在实践教学环节不足。这种不足导致了课堂教学与实际应用脱节 ,学生毕业后在工作适应过程中的磨合期加长 , 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根据教育部大力提倡高职院校旨在培养实践能力强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对于该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不同的学习阶段 ,分别设置了课程设计、专业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它们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完成技能训练的主要途径 ,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手段 , 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过渡阶段。但据了解 , 大部分实践教学课基本上流于表面形式 , 教学效果不理想。很多实践课程的代课教师沿袭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通常布置一套模拟的设计课题 ,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 所有的实践教学全部在教室进行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非常密切 ,社会实践包含很多与实际工作相关的内容 , 拘泥于课堂常规教学形式 , 显然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 这就出现了 “ 闭门造车、纸上谈兵 ” 的情况。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更侧重于艺术的表现 , 而不太重视实务性、应用性设计。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毕竟不只是表现图的绘制 ,它涉及很多具体的材料和施工方式以及与其他技术工种的衔接与配合 ,还要有施工组织设计的实施等。即使带学生参观装饰材料市场作为实践教学的全部内容也是不 够的。学生走马观花地看了一番 , 回来不是忘了材料的名称 ,就是在设计中不知怎样使用它们。这种参观留下的片段式记忆使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很难形成主动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这样的流于形式的实践教学模式下 ,学生仅凭感性思维对待设⋯ 计 任 务,设 计 作 品 经 常 犯 常 识 性 错 误 并 漏 洞 百出 , 到工作岗位后 ,需要几年时间的实际锻炼才能适应工作需要。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措施
实践教学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的要求 ,必须对现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改革目标在
于 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注重学生能力目标模式的实现 , 突出专业实践教学的应用性 , 突出专业人才培养的市场化 以岗位群需要为依据 , 以行业和产业为依托 , 以技能· 和岗位能力为目标 , 打造实践教学的新模式。笔者认为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式教学方法以教师传授为主 ,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 ,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老师教、学生听的方式 , 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 , 无法了解学生接受知识的多少。行为引导式教学方法是从传授知识和技能出发 ,全面增强学生的行为能力的教学过程。其目的是学生在从事实践活动时能系统地考虑问题 , 清楚自己所完成工作的意义明确工作步骤 ,具备独立计划、实施的能力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极大调动 , 不仅掌握了专业知识 , 更重要的是综合能力得到了全面的锻炼。行为引导式教学方法特别适合每
门专业课程的实训部分 ,以小组方式进行 ,一般 人一组 , 每小组有一位学生负责。根据老 师给定的一个真实或模拟的设计项目,学生以组为单位制订小组整个工作计划。一般分为市场调查、方案产生、项目实施、检查、成果的评价展示五个阶段。行为引导式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学习和实践 , 与教师有效、必要的指导相结合 , 完成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在一种开放而不失纲要、自由而不失约束、自主而又有指导的教学环境下接受教育 ,这样 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力各有所长 , 思维开阔 ,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强 , 能动手 , 更适 应社会需求。
2、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1)增加施工模拟操作环节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 ,更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 在做中学 , 在学中做。装饰施工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 ,在实践教学中增加施工模拟操作环节 ,能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课程的,感性认识。在施工模拟操作试验室 ,学生能看到具有代表性的室内装修构造、节点、做法等 , 了解水、电、消防等隐蔽工程与室内装饰设计的关系 , 了解与装修构造相对应的材料常态样式 , 从而加深材料与应用、装饰构造与工艺之间的认识。
施工模拟操作试验室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让学生参与到工作实际中。在试验室备有装饰施工的常用器具 ,如开料锯、四面刨、电钻、钉枪类工具与五金辅料等。学生在实验老师指导下 ,根据教材上的范例或自己绘制的施工图 , 使用施工工具亲自操作。如顶面做轻钢龙骨、木龙骨吊顶的施工 墙面做轻质隔墙、大理石墙面施工 地面做实木地板、地毯的铺装练习等 , 熟悉常规的施工工艺 , 从而推敲自己设计作品的合理性。学生通过施工模拟操作环节的学习,能够把教材中学到的知识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为今后直接参与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打下基础。
(2)以工作室为中心进行项目教学
目前 ,有些高职院校建有专业工作室作为校内实训基地 , 可以以工作室为平台 , 围绕某设计项目, 真题真做 , 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 这样既完成了实践教学和实体创收 , 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如教师可带领学生去新开发的住宅小区考察户型 , 允许的条件下 , 让学生与业主进行接触 , 了解他们的设计要求 , 然后有目的地进行市场调研 ,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自己的设计方案。针对设计方案学生再一次与业主沟通 ,并根据业主提出的建议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方案进行修改 ,直到业主满意为止 , 这其中包括装修预算。然后工作室出面与业主签合同 , 组织装修施工队进场施工 , 学生在施工现场根据设计图指导施工直到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学生经过了接单— 方案设计— 业主反馈— 施工图设计— 装修预算— 现场施工指导— 竣工这样一完整的项目设计过程 ,全面了解了室内设计流程。在这个设计过程中 , 学生将完全脱离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 ,而是变成教学体系中的主体 ,培养了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 充分发挥 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与创作意识 ,既激发了设计热情又提高了创新设计能力 , 毕业后即能上岗操作。(3)安排学生走进企业参与实践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 ,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实习、实训 ,如一些 “ 工程制图 ”、“ 装饰施工技术 ”、„ 装饰预算 ” 等专业课程。按照装饰公司的规模 ,一般很难同时容纳一个班的学生 , 可把班级学生分散到几个相关公司 ,让他们跟随设计师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 ,如用 绘图 ,或做预算报表 ,或其他。通过这些简单的工作 ,学生不但能巩固专业知识 ,还能缩小课堂与社会的差距。对干设计实训、毕业设计这样一些综合实践课程 ,学生可以以实习的方式到产学合作单位或实习单位参与实际设计项目 , 以实际成果来完成毕业设计或设计实训。在这种模式的实践教学下 , 学生的应用 能力和动手能 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 积累了实际工作经验 , 为今后零距离就业打 下 基 础。
(4)实践教学评价的改革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考核目前基本实行书面试卷评价方式。这种方式适合理论课程的考核 , 对于实践课程考核则过于单一 ,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因此实践教学评价不要拘泥于书面试卷评价方式 , 而是要更注重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不限于学校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 , 还要参考企业专家与管理人员对学生的评价。在评价内容上 ,可以从态度、能力和结果几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态度评价主要侧重于学生对设计项 目认知和兴趣程度 ,以及完成整个设计过程的学习态度情况 能力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评价 , 评价因素是独立、正确、协调、快速完成设计项目 结果评价主要看学生作品的合理性、新颖性和规范性。这种系统的评价方法 ,把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实际工
作能加 勺 训练放在重要位置 ,从而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对于学生持久就业能力的养成具有现实意义。
三、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保障措施
1、提高教师素质
建设一支精通专业知识和技能、懂得教育规律并有较高教学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 双师型 ” 师资队伍 ,是实践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俗话说 “ 名师出高徒 ” ,实践教学教师是否有实践教学的能力 ,是否有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 ,是否有高水平驾驭实践教学课堂的能力 , 对于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至关重要。目前高职院校教师普遍存在年龄小、实践经验少的问题。学校除了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外 ,教师自身也要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 , 增强设计实践能力 , 从而能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2、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对于强化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所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目前 ,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普遍没有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即工作室但按专业发展趋势 , 建立工作室制是当务之急。工作室架起学校专业教学与社会行业发展密切联系的桥梁 ,使实践教学得以更有效地与实际项目相结合。校外实训基地着重于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是实践教学的校外课堂。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一直是高职专业建设的难点 ,不是基地数量太少就是校企没有实质性的合作。因此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
3、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 ,促进实践教学改革
试验室、工作室、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完成后 ,运行过程中的情况以及运行后的效果如何 , 需要进行全面质量监控 , 以监控促进实践教学的规范和提高。质量监控主要从教师、学生两方面进行检查、督导。一方面检查老师的教学情况 , 另一方面检查学生掌握实践能力情况。采用多种形式反馈教学过程信息、, 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全面科学分析 ,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实践教学工作。通过实践教学质量检查 , 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四、结语
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是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科发展的根本任务。专业是社会需求和学校教育的结合点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属性决定了它与市场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为满足社会对合格人才的需求 ,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建立起一个相应的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 是新时期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与发展的保障和迫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