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分桃子的操作活动,学生能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 用算式表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比较能力。
2.借助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巩固学生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理解余数比除数小。
教学准备:课件,桃子卡片,小棒
教学过程:整理课堂,师生问好!
1.出示课件(6个桃子,每2个摆一盘,要用几个盘子?)
2.请2名学生到黑板上演示
生:要用3个盘子
师:6个桃子每2个摆一盘,要用3个盘子.6÷2=3(盘)
(说说各数字的意思表示什么)
3.出示课件(7个桃子,每2个摆一盘,要用几个盘子?)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摆一摆)
师:为什么这个桃子没有摆进盘子?
生:因为每2个摆一盘,一个不够一盘,就剩下1个
列示:7÷2 = 3(盘)......1(个)
7个桃子,每2个摆一盘,摆了3盘,还剩一个。省略号表示剩余,1表示剩下的桃子,叫余数。
做练习(13个圆,2个2个地圈,圈了几组?还剩几个?)
4.出示课件:摆小棒,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
8÷4 = 2(个)
分组练习用不同根小棒摆正方形,9根,10根,11根,12根,9根 9÷4= 2(个)......1(根)
10根 10÷4= 2(个)......2(根)
11根 11÷4= 2(个)......3(根)
12根 12÷4= 3(个)
观察余数和除数有什么特点,得出结论:余数总比除数小。
5.(1)练习用一堆小棒摆六边形,如果有剩余,可能剩几根小棒?
为什么?
6.余数有可能是几?
(1)*÷8= *......()
(2)*÷4= *......()
余数最大可能是几?
(3)*÷8= *......()
(4)*÷4=*......()
6.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余数和有余数的除法
(2)余数总比除数小......7.课下作业:完成60页第2题
第二篇: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60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具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体会余数的产生,感知余数的意义。
2.借助已有知识通过学具分摆,帮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列式和计算。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知道什么是余数。理解“余数”的含义和实际意义
【教学准备】
希沃电子白板课件,小棒,草莓,盘子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3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3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3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先来玩一个“猜猜我是谁”的游戏。看图形宝宝都已经藏好了。你能根据你看到的一部分图形猜出后面藏着哪一个图形宝宝吗?(生猜测后师展示图形并提问:、、各有几条边)
二、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初步感知有剩余的情况。
(1)仔细观察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摆小棒)他们是按照怎样的要求在摆呢?你能从图中找到重要信息吗?(生汇报)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3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3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3(2)如果让你也摆一摆,你最想摆哪个图形呢?(生汇报;师随机根据生的汇报让生猜测11根小棒最多可以摆几个你想要摆的图形。并随即抽取3位学生上台用11根小棒分别摆一摆、、,验证自己的猜测)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3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3(3)展示三位学生作品: ︱︱︱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3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3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3 ︱︱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3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3 ︱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3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3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3师:3位同学用11根小棒分别摆了、、,摆得图形虽不同,却出现了相同的情况,你发现了么?(都有剩下的小棒)
师:像这样有剩余的情况里又藏着哪些新的数学知识,与之前已学的知识又有哪些联系呢?请随老师一起去美丽的草莓园,到那里去探索这其中的奥秘!
2、学习例1,在对比中感知余数的产生。
(1)认真读题,你知道了什么?(生汇报)
(2)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指名展示摆法,其余生观察)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了几盘?(3盘)摆完了吗?(正好摆完)你能根据你的摆法列出算式吗?(6÷2=3(盘)为什么要这样列式,能说说你的想法吗?(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了3盘/6里面有3个2)
(3)象6÷2=3这样的除法算式咱们以前就学过,你还记得它各部分的名称吗?(6是被除数、2是除数、3是商)
师:同学们真不错,对已学的知识掌握得很好。
(4)7个草莓还是每2个摆一盘,你还会摆吗?师:请同学们四人为一小组,用学具摆一摆。(小组合作)
(5)谁愿意来展示你们小组的摆法。(指名展示摆法,其余生观察)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了几盘?(3盘)摆完了没有?这1个草莓怎么不摆了?(不够摆一盘)
师:这1个草莓就是多余的草莓。
(6)你能借助已有的除法知识,试着把你的摆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生独立列式后指名汇报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列式)
(7)老师也列好了算式7÷2=3(盘)„„1(个),看看你们能看懂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吗?(引导理解算是含义)
(8)对比7÷2=3(盘)„„1(个)和6÷2=3(盘)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重点强调剩余的1个草莓)
师:这剩下的一个草莓在算式中我们数字1表示,在数学上我们把表示剩余的这个数叫做“余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师:像这样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我们该怎么写呢?
(9)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师边范写边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的书写,生随师书空)
师:你会写了吗?这样的算式该怎么读呢?请同学认真听!(师范读生学习读法。)
三.巩固练习。
1.课本P60做一做第一题
2.课本P60做一做第二题
(生独立思考,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四.拓展练习。
课本P64练习十四第一题
五.全课小结
你有哪些收获?(生谈收获)
师:这节课我们借助已有的除法知识,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并利用新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其实关于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还有很多,咱们以后讲继续学习。
第三篇: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教学重点:
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的意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图片、实物果盘、小棒。教学过程:
一、形成有“剩余”的表象
课件出示:同学们,请你仔细观察,图上的同学们在做什么呢?
生:他们在分组摆小棒呢!师:都摆出了哪些图形? 生: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
师:真是个有趣的活动,那请你猜一猜,用11根小棒,能摆几个这样的图形?
(指名回答)1 师:到底能摆几个这样的图形呢?我们来动手做一做吧!(要求:四个人分成一个小组,用小棒摆一摆,操作员动手操作,观察员认真观察,记录员做好记录,汇报员做好汇报。)
一组:用11根小棒,摆了2个正方形,还剩3根小棒。二组:用11根小棒,摆了3个三角形,还剩2根小棒。三组:用11根小棒,摆了2个五边形,还剩1根小棒。教师:剩下的小棒为什么不摆了? 学生:不够再摆一个图形了。
教师:在实际分东西的时候,会有“剩余”的情况,在数学中我们把这些剩下不够再分的数,叫余数。板书:余数
二、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1、复习表内除法的含义
(1)情景导入:(课件出示)小白兔请客。小白兔买了一些草莓,请森林里的小伙伴们吃,你能帮它摆一摆吗?
(2)出示例1
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教师:请同学们读一读题目,并说一说你都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
教师:请同学们边说边用草莓学具摆一摆。请一组上台摆一摆,得出结论。
学生: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3盘。
(3)(出示课件)看小白兔是怎样分的。课件演示分的过程。
教师:分完了吗?(生:分完了)。对,正好分完。
教师: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汇报板书,6÷2=3(盘)教师:6÷2=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这个算式表示“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三盘”
2、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教师:如果有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几盘,摆一摆。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草莓学具来摆一摆。还是分组活动。
各小组汇报摆的过程和结果: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3盘,还剩1个。
看小白兔是怎样分的?课件演示。
教师:在摆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剩一个草莓。
教师:这一个草莓为什么没有摆到盘子里,它能再摆一盘吗?
生:不能
教师: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题目中要求每2个摆一盘,剩下1个不够摆1盘。师:是的,剩下1个,也就是余1个,这个1就是余数。(2)
教师:你们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分组尝3 试写一个算式。
学生写出各种算式:7÷2=3(盘))
7÷2=3(盘)还剩1(个)7÷2=3(盘)多1(个)
教师:展示并一一评价各算式。第二、三个算式正确表示了分的过程,但不简便,数学上是这们规定的,用省略号表示剩余。(师板书除法算式)7÷2=3(盘)„„1(个)教师:谁来把刚才写出来的算式读给大家呢?
生:7除以2等于3盘余1个。
教师:省略号后的数字,我们把它叫余数。像这种除法,我们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板书:有余数的除法)
教师:谁能说一说,为什么前后两个单位不一样呢?
3表示可以摆3盘,所以单位是盘,1表示余1个,所以单位是个。
三、巩固练习。
现在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
学生做60页做一做。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在今天的学习中有哪些收获呢?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例1、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几盘?
6÷2=3(盘)
例
2、有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几盘? 7÷2=3(盘)„„1(个)
… 余数
第四篇: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60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具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体会余数的产生,感知余数的意义。
2.借助已有知识通过学具分摆,帮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列式和计算。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知道什么是余数。理解“余数”的含义和实际意义
【教学准备】
希沃电子白板课件,小棒,草莓,盘子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先来玩一个“猜猜我是谁”的游戏。看图形宝宝都已经藏好了。你能根据你看到的一部分图形猜出后面藏着哪一个图形宝宝吗?(生猜测后师展示图形并提问:、、各有几条边)
二、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初步感知有剩余的情况。
(1)仔细观察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摆小棒)他们是按照怎样的要求在摆呢?你能从图中找到重要信息吗?(生汇报)
(2)如果让你也摆一摆,你最想摆哪个图形呢?(生汇报;师随机根据生的汇报让生猜测11根小棒最多可以摆几个你想要摆的图形。并随即抽取3位学生上台用11根小棒分别摆一摆、、,验证自己的猜测)
(3)展示三位学生作品:
师:3位同学用11根小棒分别摆了,摆得图形虽不同,却出现了相同的情况,你发现了么?(都有剩下的小棒)
师:像这样有剩余的情况里又藏着哪些新的数学知识,与之前已学的知识又有哪些联系呢?请随老师一起去美丽的草莓园,到那里去探索这其中的奥秘!
2、学习例1,在对比中感知余数的产生。
(1)认真读题,你知道了什么?(生汇报)
(2)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指名展示摆法,其余生观察)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了几盘?(3盘)摆完了吗?(正好摆完)你能根据你的摆法列出算式吗?(6÷2=3(盘)为什么要这样列式,能说说你的想法吗?(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了3盘/6里面有3个2)
(3)象6÷2=3这样的除法算式咱们以前就学过,你还记得它各部分的名称吗?(6是被除数、2是除数、3是商)
师:同学们真不错,对已学的知识掌握得很好。
(4)7个草莓还是每2个摆一盘,你还会摆吗?
师:请同学们四人为一小组,用学具摆一摆。(小组合作)
(5)谁愿意来展示你们小组的摆法。(指名展示摆法,其余生观察)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了几盘?(3盘)摆完了没有?这1个草莓怎么不摆了?(不够摆一盘)
师:这1个草莓就是多余的草莓。
(6)你能借助已有的除法知识,试着把你的摆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生独立列式后指名汇报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列式)
(7)老师也列好了算式7÷2=3(盘)……1(个),看看你们能看懂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吗?(引导理解算是含义)
(8)对比7÷2=3(盘)……1(个)和6÷2=3(盘)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重点强调剩余的1个草莓)
师:这剩下的一个草莓在算式中我们数字1表示,在数学上我们把表示剩余的'这个数叫做“余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师:像这样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我们该怎么写呢?
(9)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师边范写边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的书写,生随师书空)
师:你会写了吗?这样的算式该怎么读呢?请同学认真听!(师范读生学习读法。)
三.巩固练习。
1.课本P60做一做第一题
2.课本P60做一做第二题
(生独立思考,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四.拓展练习。
课本P64练习十四第一题
五.全课小结
你有哪些收获?(生谈收获)
师:这节课我们借助已有的除法知识,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并利用新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其实关于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还有很多,咱们以后讲继续学习。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9页主图、第60页例1、第64页第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摆小棒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发现日常分物时存在分不完有剩余的情况,初步感知“余数”;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会读、会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2.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对比、交流等数学活动,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初步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3.在具体的情景中,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商与余数的单位名称的确定。
教学资源:PPT、小棒、学具片
教学内容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平均分物时,结果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恰好分完的情况,这时没有剩余,属于整除类,表内除法涉及此内容;一种是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这是有余数的除法内容。从小学生学习的角度,“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因此,表内除法学完后不久,教材编排了“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单元。
教材第59页主题图呈现了学生分别用11根小棒摆正方形、三角形、五边形的活动情境,起到了四个作用。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便于师生操作,引入新课,三是让学生关注能摆几个图形,发现还剩几根小棒,四是为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提供示范,积累活动经验。
教材第60页例题1借助平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通过与表内除法的对比,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这里有两个对比:一是平均分草莓分得的结果的对比,一个是用除法横式表示的对比,第一个对比是理解余数、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商和余数单位名称的基础。
教材第60页做一做和第64页第2题,都便于学生操作、填空、用除法算式表示,帮助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学会确定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学生分析:
学生刚刚学完表内除法,对除法的本质“平均分”理解深刻,知道除法算式的含义、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除法算式,能熟练用乘法口诀求商,能准确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能熟练进行平均分物的操作活动,也能熟练用语言描述平均分物的过程和结果。但是,“平均分物后有剩余”的现象,会造成学生对除法本质理解的认知冲突,认为这样的情况不能用除法表示。解开学生的困惑,就要联系生活实际,提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切身感受到“平均分物物后有剩余”的正常现象,在与表内除法的对比中理解“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实现象,从而理解余数和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以及理解商与余数的单位名称的确定。
教学实施过程:
一、操作导入,揭示课题
1.师生用小棒摆图形活动。
(1)教师用12根小棒先摆一个正方形,再连续摆两个正方形,让学生表述教师的操作过程,并用除法算式表示,板书:12÷4=3。
(2)PPT:
学生独立操作,表述。
(3)PPT演示学生交流汇报操作结果。(分三栏,图文结合展示)
2.揭示课题。
(1)对比:教师摆小棒的结果和学生摆小棒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学生:老师摆完图形后,没有剩余的小棒;我们摆完图形后,有剩余的小棒。
(2)提点:生活中这样的现象也可以用除法表示,那么,这叫有什么的除法呢?
学生:有剩余的除法。
(3)教师板书:有剩余的除法(后面会修改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二、操作对比,学习例1
1.对比平均分草莓的结果。
(1)PPT演示:把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
学生表述平均分过程和结果,并用除法算式表示:6÷2=3(盘)
(2)PPT出示: 把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学生用学具片代替草莓独立操作。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依言用学具片代替草莓摆一摆。
PPT演示:把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
(3)对比:两次分草莓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PPT出示,强调“正好摆完”,演示强调“还剩余的1个草莓”:
提问:剩下的1个草莓还可以摆一盘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强调:每2个摆一盘,剩下的1个不够摆一盘。)
2.对比用除法横式表示分草莓的情况。
(1)结合第一次分草莓图,说说6÷2=3(盘)的含义。
(2)提问:第二次分草莓的现象,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吗?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提点:除法的本质是“平均分”,第二次分草莓有没有进行平均分?)
提问:第二次分草莓的现象,怎样用除法算式表示?
(3)PPT演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的写法,强调:六个圆点写在商后面格子的中间,再写“1(个)”。
板书:7÷2=3(盘)……1(个)
说说这个除法算式的含义。
(4)回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PPT揭示“余数”的名称,说说余数表示什么:余数表示平均分完后剩余的部分,修改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5)学生尝试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6)PPT出示,对比表示两次分草莓情况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强调:余数的名称、余数的含义、商的单位、余数的单位
三、小结新知,提炼方法
1.PPT出示,回忆:这节课学习了哪些新知识?
学生自由说,指名说,教师提点:余数,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的含义、写法、读法。
2.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获得了这些知识呢?
提点:操作、观察、对比、交流。
四、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PPT逐题演示答案。
演示强调:2个2个地圈,竖着圈;3个3个地圈,横着圈;
演示强调:填空中的余数和算式中的余数一一对应出示;
演示强调:平均分铅笔和剩余铅笔的画法;
语言强调:商的单位和余数的单位的确定。
2.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十四”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PPT演示答案。
3.PPT出示:用小棒摆图形的现象,用除法算式表示。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2 = 3(盘)……1(个)
︳
余数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3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分小棒、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借助直观操作和有趣的习题,使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并喜欢数学。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能够正确地运用表内乘除法进行计算,并且能够熟练地解决有关乘除法问题。本节课课前已经让学生准备学具和预习,已经对有余数的除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这个环节,让学生理解“从总数分走了一些,还剩的不能继续分,只能剩余”,从而理解余数的产生和意义。还要让学生知道分后剩余部分即余数必须小于除数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探究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2.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复习表内除法
表内除法口算
师:同学们已经学过表内除法了,并且学的非常棒,老师这里有几道没有写得数的除法口算题,想请同学们一起来回答一下,读算式并直接说出它的得数。(鼓励)
2.复习表内除法的含义
教师:下面我们来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同学们喜欢吃草莓吗?儿童节到了,有一个班的同学们打算在班级联欢会上摆一些果盘,他们买了一些草莓,准备每2个草莓放一盘,现在有6个草莓,可以摆几盘呢?同学们可以用小棒代替,摆一摆。6根小棒,每两根分一份,能分几份?(巡视指导)
教师:同学们是不是像屏幕上这样分的,那同学们能不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请把算式写在练习本上。(请两名同学到黑板示范)
教师随学生汇报板书,6÷2=3(盘)(强调单位的书写、算式每个部分的名称)
教师:你能说说为什么选择用除法来列式呢?
生:因为是平均分。
教师:6÷2=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这个算式表示“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三盘”
(二)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教师:同学们在摆果盘的时候发现原来有7个草莓,现在每2个摆一盘,能摆几盘呢,请同学们再次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7根小棒,每两根分一份,能分几份呢?(巡视指导)
在摆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剩一个草莓。
教师:这一个草莓为什么不能摆到盘子里?
生:因为题目中要求每2个摆一盘,剩下1个不够摆1盘。
师:我们把不能再分的数叫做余数。(板书:余数)
(2)平均分时有剩余,引出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教师:你们能把刚才摆的过程再用一个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请写在练习本上。(请两名同学到前面示范)
生:学生写出除法算式。7÷2=3(盘)……1(个)
教师:省略号后的数字,我们把它叫余数。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的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板书:有余数的除法)
教师:谁来把刚才写出来的算式读给大家呢。
生:学生汇报。(大家再一起读一遍)
师:那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呢?
生:这个算式表示“7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三盘,剩余一个”
(3)通过习题巩固认知
p60
(三)探索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1.观察课件,找出规律
有的同学用小棒摆出了这样的规律图,请你接着写出13根,14根,15根的算式。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1)除数都是多少?
余数都是多少?
余数可能是4吗?余数可能比4大吗?
为什么?说说你的想法。
(2)余数和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板书:余数小于除数
(3)拓展---摆五边形,三角形
2.通过习题巩固认知(课件)
(四)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有余数的除法》的教案
2.《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总结
3.《有余数的除法》的评课稿
4.《有余数的除法》评课稿
5.有余数的除法精彩的教案
6.有余数的除法的教案
7.有余数的除法课件
8.有余数的除法单元教案
9.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第五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分铅笔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2.借助用小棒摆图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的意义。课前交流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你们最喜欢看的动画片是什么?你们喜欢聪明可爱的喜羊羊吗?喜羊羊也非常喜欢大家,他很想和大家交朋友,看,他还给你们带礼物来了呢? 出示课件
师:大家认为怎样分才是最公平的呢? 生:平均分。师:什么是平均分? 生:就是每人分得一样多。
师:对,就是分得一样多,咱们看喜羊羊带来了几支笔? 生?10支。
师:咱们用10根小棒来代表这10支笔,如果10支每人分得2支,可以分给几个人?谁来分一分? 生:上台演示。
师:同意这种分法吗?他分给了几人? 生:5人
师:10支笔,每人分2支,可以分给几人?谁会说一说怎样列算式? 生:说
师:谁上来写一写。生:板演
二、探索交流就,交流问题
师:10支铅笔,每人分3支,可以分给几人?谁会分一分? 生:演示 师:有没有分完? 生:没有 师:还剩下几支: 生:1支
师:这一支怎么不分呀? 生:不够分了
师:说的真好,不够分了,所以不能再分了,10支笔每人3支可以分给几个?你怎么列式呢? 生:10÷3 师:可以分给几人呀? 生:3人
师:剩下的一支可不可以不写呀? 生:不可以
师:那应该怎么写呀?写哪呢?
师:……1(支)10÷3=3(人)……1(支)
10÷3=3(人)…1(支)谁能说说算式中的每一个数字表示什么? 师:激励语言
如果把10支铅笔每人分4支,每人分5支,每人分6支,可以分给几个人呢?你们会分吗?有没有信心?好,现在咱们就拿起手中的彩笔分一分吧。
生:生动手分(小组内讨论)
师:10支笔,每人分4支,可以分给几个人?还剩几支呢? 生:说2人
1支 师:怎样列式?
生:10÷4=2(人)……2(支)
师:反馈,评价 10÷4=2(人)……2(支)师:每人分5支呢?
生:2人 10÷5=2(人)10÷5=2(人)师:每人分6支呢? 生: 1人 剩4支 师:这4支为什么不分了呢? 生:不够了
师:谁会用算式表示:
生:10÷6=1(人)……4(支)
师:10÷6=1(人)……4(支)谁能说说这个算式中每个数字表示的意思? 生:回答
师:真不错,现在咱们认真观察这5个算式,有什么不同,你能给他们分类吗?
生:10÷2=5(人)10÷3=3(人)…….1(支)
10÷5=2(人)10÷4=2(人)…….2(支)10÷6=1(人)…….4(支)师:说说为什么这样分?
生:有剩余的分一类,没有剩余的分一类。
师:你真是个动脑筋的孩子,你们见过这样的算式吗?它们是什么算式?
生:除法算式 师:板书 除法
师:除号前面的数叫什么?除号后面的数叫什么? = 后面的数叫什么?
生:被除数 除数 商
师:这样的算式,你们以前见过吗?它们叫什么算式?
对,也叫除法算式,÷ 前面的仍然叫 ÷ 后叫 =后叫 那……后面的数字叫什么呢?老师告诉你们,它的名字叫余数。板书 余数 生:大声读 余数
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就是,有余数的除法
你们今天学习的特别认真,老师就要考考你们了。这样的算式你们都会读吗?
师:示范读一个 10÷3=3(人)…….1(支)生:模仿读剩下的 10÷4=(人)…….2(支)
10÷6=1(人)…….4(支)
师:你们太棒了,今天你们学习了很多本领,老师非常高兴,我们的好朋友喜羊羊也非常高兴,他决定带我们到智慧宫去走一走吧!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出示课件
你们想让智慧树上结满智慧果吗?有没有信心? 生:有
师:好,现在让我们走进智慧宫,先到第一关,瞧一瞧。出示课件:第一关
第二关 第三关 第四关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不知不觉一节课结束了,谈谈你们的收获,宣布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