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千克和克》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2:10: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年级下册《千克和克》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年级下册《千克和克》教学设计》。

第一篇:二年级下册《千克和克》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千克和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85~87页的内容。

陈述性知识:

1.千克和克是质量单位,分别用kg和g表示。

2.秤面上1kg就是1千克,几kg就是几千克。

程序性知识: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质量单位千克和克。

2.通过掂、估与称,感受1千克和1克有多重。

3.会用秤称出1千克的物体。

4.用不同质量单位来表示相同重量的物品,理解1000克=1千克。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4.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准备:

两袋礼物(重量相同,大小不一)、盐两袋(500克)、盘秤、健康秤。

学具准备:

每组学生准备:盐、糖、果冻、矿泉水和糖果,弹簧秤、数学书、2分硬币,1克砝码,塑料袋一个。

教学意图:

千克和克这两个质量单位对二年级的学生而言是非常抽象的知识。本节课针对学生的感知规律和现有生活经验,灵活处理教材,先认识千克,再认识克,最后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及知识应用。

因为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小,好动、好玩、好奇心强,根据这一特点,本节课在教学中创设活动情境,设计了五个活动环节,让学生充分去发现和体验。

活动一:感知轻重,导入新课。

要衡量物品的轻重,首先就要确立衡量的标准。通过“猜一猜”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白用眼睛观察或用手掂一掂并不能准确判断物品的轻重,用秤称一称才能准确知道物品的轻重。

要知道物品究竟有多重,就必须使用质量单位,通过验证物品有多重,激起学生学习表示物品轻重的单位的需要。由此导入新课“千克和克”。

活动二:认识“千克”,感受1千克和几千克。

让学生体验1千克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因而用一系列活动体会1千克,建立初步的、正确的1千克的印象。

先让学生学用弹簧秤并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找一找,掂一掂1千克的物品,再说一说1千克物品,“掂”是对“1千克”进行初步的感知,“说”是对“1千克”的进一步体验。接着再估一估比1千克轻和比1千克重的物品。还让学生拎一拎几千克的物品,轮流谈感受。最后让两个学生称体重,其他学生估自己体重。以此化抽象为具象,强化了学生对“1千克”的体验。

活动三:认识“克”,感受1克。

克相对千克而言,没有那么直观,感觉也不会那么清晰。所以通过创设情境:小鸟重几千克?引起学生质疑:称不出来,需要更小的质量单位,从而导入“克”。

为了让学生在感觉上与千克形成明显的反差,使学生在脑海中克与千克形成鲜明对比,先让学生掂一掂1克的物体,再让学生同时掂一掂1克和1千克的物体,说出自己的感觉,进而建立这两个质量单位的概念。最后通过估一估文具的质量,强化了学生对“克”的体验。

活动四:认识千克与克的关系。

在称两包盐的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同样两包盐可以用不同单位表示,从而推出1000克=1千克。

活动五:对比辨析。

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教学,学生对新知有了不同程度的感知,为了使这些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设计了三个问题:1.填单位。2.找朋友。3.估一估,称一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达到最活跃,情感达到最高潮,从而把本节课的感知、体验,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得以进一步升华。

教学设计:

活动一:感知轻重,导入新课。

1.猜一猜,确立标准。

(1)出示2包大小不一的物品:猜一猜,哪袋轻,哪袋重?

(2)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检验?(发现:用秤检验是一种好办法。)

(3)介绍生活中的秤。

(4)用盘秤检验。

2.试一试,导出课题。

(1)物品究竟有多重?怎样表示物品的轻重?

(2)出示课题:千克和克。(板书:千克和克)

活动二:认识“千克”,感受1千克和几千克。

1.认一认,学看盘秤。(板书:千克,kg)

2.试一试,学用弹簧秤。

3.称一称,用弹簧秤找重1千克的物品。

4.掂一掂,感受1千克和几千克。

(1)掂一掂1千克重的物品。

(2)掂一掂比1千克轻和比1千克重的物品。

(3)数一数,1千克苹果大约有()个;1千克果冻大约有()个;()瓶矿泉水约重1千克;……

(4)掂一掂2千克的物品。(小组合作。)

(5)掂一掂4千克重的物品。(小组合作。)

5.估一估,巩固应用。

(1)学生估自己的书包有多重并验证。

(2)学生估自己的体重并验证。

活动三:认识“克”,感受1克。

1.称一称,议一议。小鸟重多少?­——导入“克”。(板书:克,g)

2.掂一掂,说一说,感受1克。

(1)掂一掂1克的物品。(1克砝码,两分硬币。)

(2)同时掂一掂1克的物品和1千克的物品,谈谈感受。

3.估一估,称一称,建立几克的表象。

(1)估一支铅笔、一本练习本、一本数学书大约有多重并验证。

(2)学生估计自己的橡皮擦等大约有多重?

4.估一估,认一认,积累更多经验。

(1)估一包盐有多少克?

(2)介绍“净含量”表示的意思。

活动四:认识千克与克的关系。

1.算一算,一包盐重500克,2包呢?(1000克)

2.称一称,两包盐重几千克?(1千克)

3.想一想,你发现什么?(1千克=1000克)

4.议一议,什么情况下用千克作单位合适?什么情况下用克合适?

活动五:对比辨析,应用千克和克的知识解决问题。

1.填合适的单位。

2.找朋友。

回形针 西瓜 数学书 小朋友

4千克 30千克 300克 2克

3.填一填。

书包 桌上物品(体重)

你喜欢的东西

()估一估

称一称

第二篇:二年级数学下册克与千克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 《克与千克》教学设计

执教人:杨秀循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会认读秤上的质量,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3.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3.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小组学习的实效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袋装1千克洗衣粉、1台盘秤、两包500克白糖

一、组织教学:

出示一个“聪”字,问:你们认识这个字吗?(认识)你们再看一看它由哪些字组成?你们想变得聪明吗?(想)那就要怎么做?)

二、游戏:

让体重相差很大的三个同学上台“背一背”,然后说感受。

三、情境导入:

教师:同学们去超市购买了一些物品,还收集了一些常用物品的质量,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好吗?生答:妈妈买的牙膏是30克,火腿肠一根是45克,我的体重是31千克,一袋大米是25千克……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有的后面带“克”,有的后面带“千克”。

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什么作单位呢?(克和千克)平时我们所说的重量实际上指的是物品的质量,克和千克就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板书课题:克与千克

四、互动合作 1.认识感知1克

(1)1克有多重呢?这样一枚2分的硬币约重1克。

(2)掂一掂: 1克放在手心是怎样的感觉呢?请大家掂一掂,静静感受,把1克的感觉记在心里,可以吗?

(3)说一说:有什么感觉?(非常轻)平时我们在称量轻的物品时一般用克作单位。2.认识感知1千克

(1)1千克有多重呢?1袋这样的洗衣粉就重1千克。

(2)掂一掂:你们想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吗?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轮流掂一掂,静静感受,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与1克相比,有什么感觉呢?(3)找一找:

①大家把1千克的感觉记在心里了吗?每一小组还有这几样物品:这样的一袋绿豆、这样的一袋大米、1包鸡精、这样的一袋水果。四样物品中哪些约重1千克呢? ②看看数学小精灵有什么提示:

将四样物品分别与1千克的洗衣粉对比着掂一掂;找出大约重1千克的物品后与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③请每个小组汇报:你们认为哪些物品约重1千克?

④大家一致认为这袋鸡精约重1千克,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包装袋上有质量标识)

老师还发现大部分小组认为这袋水果也约重1千克,它又没有质量标识,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一手拎着1千克的盐,一手拎着这袋水果觉得差不多重)你们掂得准不准我还是得验证一下。老师想请盘秤来帮忙。看这儿,这个盘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用“千克”作单位的)当指针指向1就表示物品重多少?(重1千克)那指针指向2就表示?(重2千克)⑤展示交流

第1小组你们是什么水果?拿上来验证一下。看,像这样的4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第2小组呢?什么水果?也拿上来验证一下。原来,这样的3个梨大约重1千克。刚才有的小组认为这袋大米也约重1千克?你们认为呢?那咱们也来验证一下。(大米重2千克,比1千克重)

还有这袋绿豆,你们怎么没有选呢?(感觉比1千克轻)

那咱们也来验证一下。果然比1千克轻。哪些小组找对了?你们找得还真准。

(4)说一说:

刚才大家找到了这么多约重1千克的物品,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约重1千克呢? 3.克与千克的关系

这里有一袋白糖,也是用克作单位的,请你读多少克?(500克)一袋白糖500克,两袋糖合起来多少克?(1000克)板书1000克

我们用秤来称称看。大家还记得这盘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吗?(千克作单位)仔细观察指针,指针指到数字几?(数字1)那就是几千克?(就是1千克)板书:1千克同样的两袋白糖,包装上用克作单位时是1000克,用千克作单位的秤称时是1千克,那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千克和1000克相等)

人们约定:满了1000克就用一个更大的单位千克来表示,1000克就是1千克。请大家跟我读:1 千克 = 1000 克 5.认识秤

生活中有些物品的包装上有质量标识,没有质量标识的物品怎样知道它有多重呢?(可以用秤来称量)这位售货员阿姨正在用秤称苹果,这些苹果有多重?(1千克)她用的秤你认识吗?(电子秤)你还认识哪些秤?在哪见过?给大家介绍一下。

五.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六、巩固拓展

1.秤是我们称量物品的好帮手,因此我们要会认秤。说说下面物品有多重:(1)课本第88页练习十八第1题。

(2)你知道他们的体重吗?课本第88页练习十八第2题(3)填单位:课本第89页练习十八第4题

2.你知道吗?

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约有2克重。2克重,相当于什么呀?(2枚2分的硬币)那得多轻呀。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约重100千克。100千克相当于什么呢?(100袋1千克的洗衣粉)它的一个蛋就约重1500克。相当于什么呢?(三袋500克的白糖)可真重呀。七.作业布置

克和千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很大的用处,老师给同学们留下了一个课后小调查。就是课本第88页练习十八第3题

第三篇:二年级下册数学《克与千克》教学设计

《克与千克》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邓丽群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克和千克的认识》 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建立物体有轻有重的客观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对于“克和千克”已经有所了解,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过程与方法:

通过直观感觉,动手操作让学生逐步感知克和千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入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1、掌握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2、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实际表象,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

(一)背一背

师:我们先来玩一个背一背的游戏,请三位同学上来,让其中一位背一背另两位同学,然后把自己的感觉告诉大家。(生活动,师帮助。)

生:XX比较重,XX比较轻。

(二)掂一掂

师,请同学们掂一掂自己的铅笔盒和数学书,把你的感觉在小组里说一说。

(生独自活动,互相交流,汇报。)

生1:我觉得铅笔盒比书重。

生2:我觉得一样重。

(三)引入课题

师:看来物体也是有轻重之分的。那么你们知道用什么单位来表示物体的轻重呢?

生:有斤、公斤、克、千克、两、吨等。师:对,在我们的生活中会用到斤、两、公斤,为了便与国际交流,一般情况下,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们(教师板书“克与千克”)

二、授新

(一)认识克

1、掂一掂,感知1克

每两个同学手中就放一个2分硬币,请大家把它放在手掌心仔细掂一掂,感觉一下1个2分硬币有多重?同桌轮流掂一掂看。互相说说什么感觉? 生:很轻

师:噢,很轻,怎样个轻法?

生(像羽毛一样,特别轻,几乎没感觉)

师:告诉大家,这个2分硬币的质量就是1克。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的感受它的轻重,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板书:1克(1g)。

2、找一找,巩固1克的质量概念

记住1克有多重了吗?你能根据这个2分硬币的质量,在学具中找一找,掂一掂,还有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也是1克重?然后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

生举例:一张学具盒中的纸,一块小海绵,2个图钉等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一枚2分硬币重1克,你能从这个装满黄豆的袋子里取出重1克的黄豆吗? 师:你取出了几粒黄豆,你怎么判断它重1克? 师:那到底多少粒黄豆重1克,你有什么好方法?

师:很好,我们可以用2分的硬币做标准进行掂量,那怎么准确的知道几粒黄豆就是1克呢? 生:称一称

师:要知道物品的重量我们可以掂一掂,要知道具体的重量我们可以称一称,称比较轻的物体我们常用天平。

出示:这是一架天平,它有两个托盘,通常我们把要称的物品放在左盘,右盘放砝码,这是1克的砝码,最重的砝码有100克 教师演示:在天平正中有一个刻度盘,当指针指着0的时候,表示天平平衡,这时候所称的物品和所放的砝码一样重。演示利用天平乘1克重的黄豆的过程。

师:瞧,7颗黄豆的质量是1克,下面请同学取出1克的黄豆掂一掂。

师:很好,大家都已经充分感受到1克到底有多重了,下面老师就来考考大家,有信心吗?

教师请学生完成书中的做一做,估一估下面的物品哪些比1克轻,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比1克轻?

师:知道了1克有多重,你知道10克有多重吗? 生:10克应该有10枚2分硬币那么重

师:说得非常正确,你很善于思考,请每各小组把10枚2分硬币合起来轮流掂一掂感觉一下10克有多重?

(二)、认识千克(1)认识千克

出示一箱苹果,1袋洗衣,它们有多少克?还能用天平测量吗?还能用“克”做单位吗? 生:不能用克做单位了,师:为什么?

生:这两个物体太重了,而克这个单位太小了

师:是吗,你怎么知道他们很重,用眼睛看看就行了吗? 生:不行,要掂一掂,称一称 教师请学生上来拿这两样物品。师:你有什么感觉?

生:很重,很费力,苹果使劲的抬都很难抬起来。师:那像这样很重的物体用克做单位你们觉得怎样?

生:很不方便,师:那我们能想个好办法吗? 生:用千克作单位,师:同学们真聪明,通常人们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也可以用符号“kg”来表示。(师板书千克 kg)1箱苹果净含量25kg,谁知道“净含量”是什么意思? 小结:“净含量”是桶里、箱里的物品实际有多重。(2)感知1千克

师:1千克到底有多重呢,它与克有什么关系呢? 生:1千克=1000克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看书

师:很好,通过自学先人一步了解新知识,是个主动学习的好孩子!

师:出示一袋盐,看看标签,一袋盐重500克,两袋盐重多少克呢

生:1000克

师:1000克我们就可以说成1千克,教师板书1千克=1000克,教师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断句。请同学们掂掂两袋盐的重量,有什么感觉? 生:有点重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再掂一掂2袋盐的重量,在心里记住它有多重。

师:请大家凭借刚才的感觉,在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找出1千克的物品,再看看上面的标签,看哪个同学找的最准。请找的最准的同学说说你是怎么找的?

师:请同学们左手拿1千克的物品,右手拿1克的物品,每个同学都来掂一掂,比一比,你有什么新感受? 生谈感受。

想一想我们刚才称量的物品,什么情况下用千克作单位,什么情况下用克做单位 生:称重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轻的物品用克作单位。师:一般情况下,我们称重的物体用千克作单位,称较轻的物体用克作单位,(举起)称这袋橘子,用什么作单位比较合适?一个橘子呢?

3、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常见秤

师:要知道一个物品的重量,我们通常要用什么方法? 生: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

师:是的,要确定某个物体的重量,我们要借助专门的称重量的工具——秤,那如果我们要称一袋苹果的重量,可以用天平来称一称吗?

生:不行,天平只能称很轻的物体,师:那测量比较重的物品,你们知道用什么秤吗? 出示:各种秤的图片。

师:老师这里给大家带来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秤,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就发明使用了杆秤,称量较小较轻的物品就用小一点的杆秤,称较大较重的物品就用大一点的杆秤,杆秤至今在大街小巷中还能看见杆秤的身影,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又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秤,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现在社会当中常用的秤。(磅秤、地磅、电子叉车秤、推车电子秤)生活中常用的秤:盘秤、电子秤、弹簧秤、身高体重秤、台秤。

师:盘秤、电子秤、体重秤、台秤都是以千克为单位,当称物体时,指针指着几,就是多少千克 师:称比较轻的物体我们通常用天平,称比较重的物体,可以用盘秤,弹簧秤,体重秤

设想一下,我们把10颗豆子放在盘秤上称会怎样?把一袋大米放在天平上称会怎样,把一袋苹果放在弹簧秤上称一称又如何? 生讨论谈谈想法

师:那我们在称量物体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答略。

师:由此可见,我们要根据具体要称量的物体,选择合适的秤来称。(3)、知识延伸

教师展示一千克的棉花,和一千克的铁,让学生判断

生:棉花这么多,铁这么少,棉花比铁重

生:棉花是1千克,铁也是一千克,它们是一样重的。师:那为什么棉花看起来比铁多很多呢?

生:因为棉花很轻,铁很重,所以很多的棉花就和一小块铁一样重

师:我们能不能就这样一看就判断谁重谁轻呢?体积大的物体不一定质量就重,千万不要让我们的眼睛骗了我们。

三、玩游戏巩固新知

《把克和千克送回家》

四、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

克(g)、千克(㎏)都是质量单位

1000克=1千克 1㎏=1000g 1千克=1公斤=2斤

第四篇: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一、教学课题:《克和千克》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克与千克》第二课时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具体生活情景中,使学生感觉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初步了解天平和常用的用“千克”作单位的秤,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过程与方法:

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使学生会以1克和1千克为标准估量物体的质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调查、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教学重点:

认识质量单位,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

教学难点:

知道1千克=1000克,会根据物体的实际质量,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1角硬币若干、黄豆、玉米、红豆、较轻积木若干、电池若干。

六、教学课时: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激起引入

1、师出示课件:(1)我的体重是30米。

(2)妈妈买的水果重2分钟。

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说说你的想法。

2、指名回答后,出示“关于克和千克你了解多少?”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认识克和千克

小组汇报搜集到的知识

2、知道1千克=1000克

小组汇报,并用实例讲解。

3、感受1克有多重。

小组汇报,使同学们亲身感受1克有多重。

4、认识各种称物品的秤。

在小组汇报中,展示同学们带来的秤,并介绍用法。

5、实际动手操作,先估量再称重。

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汇报、交流。

(三)综合运用

1、选择合适的单位,圈一圈。

指名回答,全班订正。

2、将物品与适当的重量连一连。

指名回答,全班订正。

3、糊涂的明明

通过明明的一封信,找出关于克和千克的知识,看一看明明糊涂在哪?

八、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请与大家分享一下。

九、作业布置:

教材第105页 第3题

教材第106页 第8题

十、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

克 g

500克 500克=1000克

千克 kg

1千克=1000克

第五篇:《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大厂县祁各庄学区双臼小学 刘春节

课题: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会认读秤上的质量,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3.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说一说、掂一掂等,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培养同学的估测意识 教学具:课件、硬币等各种称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比赛的结果怎么样?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新龟兔赛跑兔子要驮着4千克的米跑乌龟驮着400克的米到底谁能取得比赛的胜利呢?学完今天的知识你就会知道谜底。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一)、课件出示课本主题图师:超市里的商品可真多,你看到了什么就一起说出来!(同学自由说出看到的商品名称、质量)

(二)仔细观察,你们在这些商品包装上发现了什么?(同学考虑)(商品上标有它的质量;有数字;有克和千克…)

师引导得出: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作单位。板书克和千克

(三)感知1克的质量

(1)设疑:你知道1克大约有多重吗?

(生:其实我们用的一个2分硬币就大约重1克。)(2)动手掂掂:说说有什么感觉?学生自由回答(3)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大约有1克重。

(四)、感受感知1千克的质量

找一找:现在谁还能从中挑出重1千克的物品呢?(举起来)1.例:盐。

(1)说一说:你怎么知道这包盐重1千克?(外包装上标有质量1千克)(2)掂一掂:体会它的质量。

(3)比一比:一手放2分硬币,一手放一袋盐,感觉有什么不同?(1千克比1克重得多)

在这些商品中还有重1千克的物品吗?

2、认识1千克=1 000克。

例:同学查找,两袋糖掂出1千克。1)你为什么要挑两袋糖呢?(外包装上标有质量500克)

说出理由,并把两袋糖和一袋盐一起掂掂,实际感觉一下。板书:一袋盐1千克,两袋糖各500克。

(2)现在我们可以在一袋盐和两袋糖之间加上一个什么符号呢?(等号)(3)观察这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等号左右两边表示的质量相等,单位不同)读的时候要怎样区分呢?(指名读和互读相结合)

(4)现在你知道1千克里有多少个1克了吗?(1千克里有1 000个1克)继续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找一找还有大约重1千克的物品吗?学生自由找

(五)教学用秤称物品的方法

1.你见过哪些秤?(同学根据以往生活经验回答)2.你会用这些秤吗?

师:刚才同学们用手掂的方法估量出苹果约重1千克,现在谁会用秤准确地称(同学回答后上讲台前实际操作,并报出所称物品的质量)3.实践发现:一袋苹果的质量比1千克多一点。

(引导得出:要想准确地知道物品有多重,还要用秤称。)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练习题学生独自完成后交流

2、游戏:看谁估得准:先听小组提问题,再合作掂一掂,每组只有三次机会,看谁估量得最准确。如:掂一掂一本字典有多重?(100克)轻了!再掂一掂。(300克)重了一点,最后一次机会!(…)

3、你知道吗?课件展示有关克和千克有趣的数学知识。学生还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谈收获

同学们我们学完克和千克了你现在可以知道乌龟和兔子谁取得了比赛的胜利了吗?学生自由回答。

下载二年级下册《千克和克》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年级下册《千克和克》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四册《克和千克》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

    克和千克 教学设计(范文)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100--103页例1、例2和“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四册《克和千克》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克东县玉岗镇第二中学 刘立臣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会认......

    千克和克 教学设计范文

    千克和克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通过观察、操作、推算等活动,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2、结合实例问题,使学生初步掌握用......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 克和千克 第1课时 克和千克的认识 学习内容: 课本第100~103页例1、例2和做一做。 学习目标: ①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知道1千克=10......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克和千克》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准确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通......

    克和千克 教学设计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数学 第四册 第六单元 85-87页《克和千克》。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