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竖式与试商数学教案(推荐)

时间:2019-05-12 22:09: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年级下册竖式与试商数学教案(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年级下册竖式与试商数学教案(推荐)》。

第一篇:二年级下册竖式与试商数学教案(推荐)

为了更好的将教与学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数学网小编与大家分享二年级下册竖式与试商数学教案,希望大家在学习中得到提高。

第六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第二课时:竖式与试商

教学目标

1.在操作中建立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表征形式与其他表征形式的联系。

2.在比较中理解除法竖式。

教学重点

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学生活动,运用旧知解决问题

(一)呈现题目,明确题意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问题:1.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2.13根小棒指的是什么?

3.每4根分一组什么意思?

问题:结果怎样呢?自己动手试一试。

提示:可以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

(二)交流想法,解决问题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问题:结果怎样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研讨竖式,理解各部分含义

(一)尝试书写,交流想法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尝试:摆、圈、列除法算式的办法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你们知道吗,除法也可以写成竖式,想一想摆、圈、写算式

问题:你是怎样写的?说一说你的想法。

三、研讨竖式,理解各部分含义

预设:

(一)尝试书写,交流想法

(二)指导书写,建立联系

过渡:这位同学的写法,就是我们通用的竖式写法,你知道应该怎样写出来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三)指导书写,建立联系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134=3(组)1(根)

除法也可以写成竖式:

(四)独立书写,及时巩固

如果有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竖式怎么写?

问题:1.竖式怎么写呢?请你自己写一写。

2.小组互相学习,看看写得怎么样。

3.这个竖式中的每个数什么意思?

四、交流想法,体会试商方法

问题:我们应该从哪儿开始思考呢?

五、回顾例题,整理所学内容(例3)

问题:今天我们主要研究了哪些问题?

六、课堂总结,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以上就是数学网小编分享二年级下册竖式与试商数学教案的全部内容,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希望大家喜欢!

第二篇:除法竖式与试商教学反思

《除法竖式与试商》教学反思

如何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是学生刚刚接触的新知识,所以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更感兴趣,主要是通过让学生操作,观察,思考这一系列活动完成的,这样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比较深刻地领会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余数要比除数小”是计算除法必需遵守的法则,教学中我并没有硬性地将这个法则讲给学生听,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去发现它,并从正反两方面去探讨如此规定的理由。最后,我还组织了及时的,必要的练习,使学生透彻地理解并掌握这种计算方法。

我先出示了例题,并让学生摆一摆并列出算式,在摆的过程中我通过问答的形式将13、4、12、3、1各表示什么使学生清楚的理解,并让学生自己试一试列竖式计算这个除法算式。

在列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将竖式列成了加法的形式,有的学生列的很准确,让他们将式子呈现在黑板上,通过对比的形式比较出优缺点,知道竖式要清楚地表示出每一步,不这么表示缺步骤。并将每个数表示什么弄清楚。

学生计算有余数除法时,一般会采用两种不同层次的方法: 一是借助直观图或动手操作求得商和余数; 二是利用乘法口诀进行试商。

试商的本质是依据除法运算的意义,着眼乘、除法的关系进行的一种较为抽象的思考。初步理解并掌握试商方法,不仅是为了达成本节课的基本教学目标,也是为今后继续学习除法计算奠定基础。此段教学过程,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除法的经验,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试商的思考方法,体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化过程,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逐步提升数学思考水平。

第三篇:二年级下册1.2竖式除法同步练习

二年级下册1.2竖式除法同步练习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判断题

(共5题;共10分)

1.(2分)46÷2=40÷2+6÷2=20+3=23

2.(2分)235÷6商是两位数,商的最高位是十位。

3.(2分)在除法中,商的末尾没有0,那么被除数末尾也没有0。

4.(2分)把16个苹果分成4份,每份是4个苹果。

5.(2分)48不能被7整除

二、计算

(共4题;共20分)

6.(5分)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678+189

※106×28

910÷35

7.(5分)用竖式计算。

139+257=

36×88=

756÷7=

375÷+5=

3.6+2.8=

23×45=

8.(5分)用竖式计算。

①46÷9=

②23÷3=

③60÷7=

④33÷5=

⑤35÷6=

⑥65÷7=

⑦20÷8=

⑧21÷4=

9.(5分)丽丽从一楼走到四楼共用了39秒,照这样的速度,她从一楼走到八楼,需要多长时间?

三、解决问题,并用竖式计算

(共3题;共15分)

10.(5分)饲养小组养了5条黑金鱼,13条红金鱼,红金鱼的条数是黑金鱼的几倍还多几条?

11.(5分)有37片扇叶,每台电扇装3片,这些扇叶够装几台电扇?

12.(5分)一辆汽车的载重是10吨,下面的28吨沙子几次能被这两汽车拉完?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共5题;共10分)

1-1、2-1、3-1、4-1、5-1、二、计算

(共4题;共20分)

6-1、7-1、8-1、9-1、三、解决问题,并用竖式计算

(共3题;共15分)

10-1、11-1、12-1、

第四篇:二年级数学教案及反思5《有余数的除法竖式》

《有余数的除法竖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平均分小棒的活动,沟通平均分小棒的操作过程与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知道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名称,并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2、通过沟通平均分小棒的操作、列除法横式、书写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体会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感受有余数的除法的多种表征形式。

3、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以及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一个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以及除法竖式的写法与众不同的道理。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小棒(13根1组,口算题卡片)

教学过程:

一、学生活动,运用旧知解决问题

可先让学生背诵乘法口诀,活跃气氛,进行热身训练,然后进行除法口算,熟悉乘法口诀,由除法算式引出本课要解决的问题。

(一)呈现题目,明确题意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问题:

1.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2.“13根小棒”指的是什么?

3.“每4根分一组”什么意思?

问题:结果怎样呢?自己动手试一试。

提示:可以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分小组摆、圈、列算式)

(二)交流想法,解决问题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问题:结果怎样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根据平均分的操作理解除法竖式的写法,明确竖式中各数的含义。

(一)整体感知写法

教师:刚才有的同学用摆或画的方式,有的同学列出了除法算式,都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平均分13根小棒。这个除法算式,我们叫它横式。除法算式还可以写成竖式的形式。

教师(板书):这就是除法竖式。看看这个除法竖式,竖式中的每个数都有名字,你知道他们都叫什么吗?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3叫商,4叫除数,13叫被除数。重点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的提问,理解12是4和3的乘积,即除数和商的积。

(二)、沟通平均分操作与书写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理解竖式中每一个数的含义。

(1)、建立联系。

教师:知道了每个数的名称,那你们明白竖式中每一个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

教师:看来这对大家有些难度。下面我们就对照平均分小棒的操作过程,一边分小棒,一边写除法竖式。请跟老师一起,边分、边写、边说。

(2)沟通关系。

教师:(板书除号):表示么意思?

教师:边写

除法竖式

边说:再写被除数13(要分的13根小棒)和除数4(每4根一组),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

教师:请你按要求把13根小棒,按照每4根分一组,再重新分一分。

教师:结果是可以分成3组,这个“3”写在哪里?

教师:为什么要写在个位上?(板书:写商)

教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

这个算式

表示什么意思?(13根小棒,每4根一组,可以分3组。)

教师:谁能边分边说说竖式中每一个数的含义?

教师:要分13根小棒,现在已经分掉了多少根?你从哪里知道已经分掉了12根?

使学生体会: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组有4根,有这样的3组,3个4是12根小棒。从算式中我们可以用商乘除数,3×4的积是12。

教师:这个“12”写在哪里?表示什么意思?它是怎样算出来的?(板书:12)

教师:我们画一条横线表示按要求分了一次。(板书:——)

教师:这条横线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要分13根小棒,已经分掉了12根小棒,还剩多少根?你是怎样知道的?

使学生体会: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还剩1根小棒。从算式中我们可以用要分的13根减去已经分掉的12根,还剩1根。

教师:这个“1”写在哪里?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它是怎样算出来的?(板书:1)

(3)回顾对比,理清写法。

教师:我们一边分小棒一边写出了这个除法竖式。请同学们认真地想一想,我们是怎样分小棒的?又是怎样写竖式的?竖式中的每个数表示什么意思?想完后和同桌说一说。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的口算,今天又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的竖式,你觉得这两种表示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三)尝试练习,进行巩固。

出示(第62页“做一做”第一题)请你边分边写除法竖式。

11根小棒,每3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分了()组,还剩()根。

11÷3=□(组)……□(根)

问题:

1.竖式怎么写呢?请你自己写一写。

2.小组互相学习,看看写得怎么样。

3.这个竖式中的每个数什么意思?

(四)独立书写,及时巩固

如果有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竖式怎么写?

问题:

1.这个除法竖式的意思你读懂了吗?

2.竖式中两个16表示的意思相同吗?她们分别表示什么?

3.你发现这道题和刚才的题目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4.分完后没有剩余的时候,我们怎样表示?

三、回顾例题,整理所学内容

问题:今天我们主要研究了哪些问题?

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四、课堂作业

作业:

第63页“做一做”,第2题。

第64页练习十四,第3题。

第65页练习十四,第4题、第5题。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竖式

除数

余数

3和4的积

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学生学习的起点是重新从等分的事实开始来构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经历了这一次活动,我认为其实我们的对象已经不是除法的事实,而是除法的本身在平均分正好分完时可以用没有余数的除法在解决,而在平均分后有剩余就要运用有余数的出发来解决,这只是除法计算中的另一种情况。因为学生在学习有余数除法以前,已经认识了除法,知道要把一个数等分,可以用除法计算。至于这个数能不能正好分完,对每一个人来说,在没有计算或进行分的实践之前,是不会知道能分完或不能分完的。只是在建构了除法后,在进行计算时,需要我们研究会出现的两种情况。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具体物体的平均分,理解什么叫有余数的除法,再体会什么情况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了解余数的含义,知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通过实际操作感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通过合作交流探究除数和余数的大小关系。

通过直观形象的学具操作、自我探究等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整节课多数是让学生在动手中认识余数,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每组把小棒平均分后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没有剩余,一种是有剩余。学生从“小棒”开始初步感知了“剩余”,到形成结论得出概念,突出了“剩余”的概念

在认识余数后引出除数比余数大时,不是我告诉学生这规律,而也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动手圈。在圈一圈,猜一猜的过程中学生总结出了除数比余数大的规律。整节课学生动手、动嘴、动脑,真正参与了活动的全过程,在自主、合作、讨论中学生自己去交流、去沟通、去互动、去思考,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余数”概念的表象支撑,为抽象出“余数”概念打下了基础。

但是这节课在实际教学的过程时,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如:在后面的练习时学生不能很快的口算,课前应该多做这方面的练习;在学生动手操作后,应该让学生充分的说,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想法及动手操作的流程。因此,在今后的备课乃至教学过程中要本着认真、虚心的态度,塌实地搞好教学工作,让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

第五篇: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试商》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试商》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目标:

1、在掌握平均分两种分法的基础上,加深对除法两种应用题的认识。

2、通过操作,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等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类推,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4、挖掘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难点:

1、有余数除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解答方法。

2、有余数除法两种应用题余数的处理方法.

教法学法:

1、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突破法

2、“激趣”教法设计:直观导入法。

3、“乐学”学法设计:扮演角色体会情境。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手势游戏:()里最大能填几?

2×()<13()×5<49 7 ×()<48×()<29()×6<41 8×()<52×()<25()×3<172、列式、计算,指明口述解题思路。

30个羽毛球,每6个放一盒,可以放几盒?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1)出示例4:43个乒乓球,每袋装5个,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2)读题后,启发学生联系铺垫孕伏中第2题(羽毛球分放人盒中)列出算式:“43÷5=”,并用竖式计算

(3)讨论:除得的商“8”表示什么?余数“3”表示什么?

(4)根据讨论的结果,联系例3有余数除法计算结果及答话的写法,独立解答课本119页例4.

(5)订正时,着重让学生说清商“8”的单位名称为什么是“袋”,余数“3”的单位名称为什么是“个”.

(6)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在解答时要注意横式等号后面的余数及单位名称不能丢掉,写答话时要按题意回答完整。

(7)反馈练习:教师巡视指导.订正时,指名让学生说解题过程,重点强调计算的结果及答话应该怎样写。

三、巩固发展

1.完成63页的做一做第1、2题

《除法试商》

《除法试商》

3.(1)26里面最多有()3。

(2)27里面最多有()5。

4.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商,试试看。

《除法试商》

5、计算后,仔细观察上下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46÷7= 28÷5= 74÷8=

7×6+4= 5×5+3= 8×9+2=

《除法试商》小结:除数×商+余数=被除数

6、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除法试商》 《除法试商》 ÷ =6……1

只要除数比余数大,就符合要求。

四、课后小结:

1、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2、试商时,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3、列好竖式,你是怎样检验的?

【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试商》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数学《除法》教学设计

2.《除法的验算》数学教学设计

3.数学除法的教学设计

4.数学《分数除法》教学设计

5.《商末尾有零的除法》数学教案

6.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教学设计

7.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教学反思

8.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下载二年级下册竖式与试商数学教案(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年级下册竖式与试商数学教案(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时分秒教案一、教学目标:1、在观察钟面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利用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进行简单换算。2、能根据钟面,计算经过时间。3、在回顾时、分、秒的过程中......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篇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分橘子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2、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分橘子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2、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3、让学生正确掌握有余数......

    小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除法竖式计算题100题

    有余数除法竖式计算题 班级姓名分数家长签字 22÷3=14÷3=7÷2=9÷2=19÷3=20÷3=14÷4=10÷3=20÷6=25÷3= 18÷4=12÷5=24÷7=29÷5=12÷5=17÷3=28÷6=37÷5=16÷5=16÷3=32÷6=36÷5=9÷5=3÷2=1......

    小学二年级上学期数学竖式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分数: (1) 35 + 42-29 = (2) 58 + 21 – 39 = (3) 66 + 2536 = (4) 31 + 14 – 27 = (5) 25 + 26 –35 = (6) (7) (8) (9) (10) 57 – 21 + 26 = 39 – 28 +......

    二年级数学除法试商教案

    《竖式与试商》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在操作中建立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表征形式与其他表征形式的联系。 在比较中理解除法竖式。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有余数的除......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整百、整千加减法》学习活动方案设计 罗少完小谢桂仙 一、学习目标 1.能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 2.通过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和反思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000以内数的认识刘武英 一. 教学内容: 1000以内数的认识(P68例1) 二、教学目的: 1.通过直观的数数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并掌握数数方法,掌握10个一百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