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真题】南京师范大学2005—2010年教学设计真题

时间:2019-05-12 22:10: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专业课真题】南京师范大学2005—2010年教学设计真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专业课真题】南京师范大学2005—2010年教学设计真题》。

第一篇:【专业课真题】南京师范大学2005—2010年教学设计真题

200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名称:教学设计A

一、辨析题(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30分):

1、行为主义理论学派主张用客观的方法研究客观的行为,学习的本质是行为的变化,即学习活动发生后,学习者要有可观察、可测量的外在变化。

2、具有场独立认知风格的学习者在认知活动中,一般会主动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倾向于以外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因此他们的知觉易受错综复杂的背景影响。

3、根据奥苏伯尔的同化论,学习者在学习一段语言或文字符号的材料后,在他的头脑中留下的是这段材料表达的意义,而不是语言或文字符号本身。

4、在现实生活中,儿童由于经常使用碗来盛饭菜,逐渐出现了碗是一种有特定形状和功能的器皿,从而正确分辨出碗,这表明儿童形成了关于碗的定义概念。

5、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最高级的需要是自我实现,既是自己为自己所认可。

二、比较题(比较下述概念的异同,每题8分,共40分):

1、态度与品德

2、传递-接受程序与引导发现程序

3、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4、偶然学习与有意学习

5、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三、综合应用题(第1题10分,第2、3题各20分,第4题30分,共80分)

1、什么是知觉学习?试列举四中促进知觉学习的技术,并举例说明。

2、分析布鲁姆和加涅的认知学习系统分类的异同?并举例说明它们对编写学习目标的知道作用?

3、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常常需要考虑煤体的使用,如果要求你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你会选择使用哪些煤体?陈述你的选择理由。

4、目前,在小学、初中与高中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中,都有“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这一内容,如果要求你为三个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设计,你将如何考虑?请写出你的设计简案。200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423 科目名称:教学设计或数据结构

一、辨析题(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30分):

1、认知主义理论学派认为,学习是人的倾向或能力的变化,但这种变化要能保持一定时期,且不能单纯归因于生长过程,学习的实质是内在能力或倾向的变化。

2、按照皮亚杰的有关理论,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已经形成了解决各类问题的逻辑推理能力,如能够解决大量的代数问题等。

3、在进行教学媒体选择的过程中,有时会列出一系列问题要求媒体选择者来回答,通过回答这些问题从而发现适用于特定的教学情景的媒体,这种媒体选择模型一般称为比较法。

4、知觉具有组织性、整体性与恒常性等特征,所谓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脑能够将输入的刺激组成有意义的整体。

5、在肯普提出的椭圆结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中,强调教学设计是一个连续过程,评价和修改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的活动与所有其他要素相联系,且贯穿教学设计过程的始终。

二、比较题(比较下述概念的异同,每题8分,共40分):

1、(动作技能学习中的)整体练习与局部练习

2、具体概念与定义概念

3、辐合型与发散型

4、信源与信宿

5、精加工策略与组织策略

三、简答题(第1题10分,第2、3题各20分,共50分):

1、什么是角色扮演,角色扮演对学生成长有什么意义?

2、什么是信息加工分析法?它主要适用于何种学习内容的分析?请结合信息技术内容举例分析它的应用。

3、布卢姆等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大领域,每一个领域的目标又由低级到高级分成若干层次,试分析这三大领域学习之间有什么关系。如果让你向高中学生教授“如何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你会如何处理这些关系?

四、综合应用题(30分):

我国目前在小学、初中与高中阶段都在开始《信息技术》课程,如果要求以“图像信息加工”这一教学主题为例,为三个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学习活动设计,你将如何考虑?请写出你的设计简案。200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421

科目名称:教学设计(A)

一、辨析题(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30分):

1、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学派都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经过一定的练习后出现的某种变化,且这种变化应当能够保持一定的时期。

2、这是王老师和小男孩小明的对话。王:“你有妹妹吗?”小明:“有。”王:“你妹妹叫什么?”小明:“花花。”王:“花花有哥哥吗?”小明:“没有。”按照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明处于感知运算阶段,且他的思维体现了单维的特征。

3、在确定运用何种教学媒体的过程中,有些教师会从媒体的种类与功能两个维度进行比较,并通过某种评价尺度来反映其间的关系,从而发现适用于特定的教学情景的媒体,这种媒体选择模型一般称为评价法。

4、演奏中,每种音调有一定主观的音高和响度,在旋律背景中,音调的主观音高或响度取决于它临近音调的关系,用两种不同的旋律演奏时,同样的音调感觉会完全不同,这反映了知觉的整体性特征。

5、在肯普提出的椭圆结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中,强调教学设计是一个灵活的过程,个要素呈现游离状态,表明了教学设计可以从任何一个要素开始,并且可按任何顺序进行。

二、比较题(比较下述概念的异同,每题8分,共40分):

1、(动作技能学习中的)集中练习与分配练习

2、言语信息与智力技能

3、沉思型与冲动型

4、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

5、发现教学法与讲解式教学法

三、简答题(第1题10分,第2、3题各20分,共50分):

1、什么是最近发展区,研究最近发展区有何意义?

2、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常常要考虑学生该学习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如果让你向高中学生教授“如何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你计划让他们学习什么和怎么学习?陈述你的基本做法。

3、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常用的程序包括传递—接受程序、引导—发现程序、示范—模仿程序和情境—陶冶程序等。简述这四种教学程序的基本过程,并结合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学说分析它们分别适用于实现哪种领域的教学目标。

四、综合应用题(30):

我国目前在小学、初中与高中阶段都在开始《信息技术》课程,如果要求以“表格信息加工”这一教学主题为例,为三个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学习活动设计,你将如何考虑?请写出你的设计简案。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821 科目名称:教学设计

一、辨析题(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30分):

1、假如让几组同龄儿童两两面对面正对着坐在一个立方体的两侧,在立方体相对的两面具有不同的图案,并要求他们分别描述对方看到的图案。他们当中有点人会认为对方看到的图案与自己的一样,也有的认为不知道对方看到的是什么图案。按照皮亚杰的理论,这时候这时候儿童可能正处于从具体运算到形式运算的过渡阶段。

2、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学派在学习观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但相同点在于他们都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经过一定的练习后出现的某种变化,且这种变化应当能够保持一定的时期。

3、在绘画中,每种色彩有一定主观的饱和度和明度,有时候,同样的色彩在不同的绘画作品中会给人以不同的饱和度或明度效果,这反映了知觉的整体性特征。

4、现代认知心理学家把广义的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比较适合用来回答世界“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5、学生能够通过说出代表性植物的根、茎、叶来识别它们,按照加涅的智慧技能的分类,它属于具体概念类型的学习结果。

二、比较题(比较下述概念的异同,每题8分,共40分):

1、同化与顺应

2、横向迁移与纵向迁移

3、正强化与负强化

4、比率智商与离差智商

5、感觉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

三、简答题(第1题10分,第2、3题各20分,共50分):

1、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含义。

2、什么是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试举例描述。

3、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会表现出学习困难,如果让你为高中学习设计关于“网络中信息检索”主题的教学,你会如何处理?

四、综合应用题(30):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可以有多种策略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请你选择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主题,并结合讲解式教学的特点,设计一则教学简案的片段,以体现如何在讲解式教学中激发高中学生的学习动机。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825

科目名称:教学设计(B)

一、辨析题(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30分):

1、陈述性知识是有关事实、定义、程序以及规则是什么的知识,其表征形式有命题、表象、线性程序和图式。程序性知识是知道如何行动的知识,其在头脑中的表征是通过产生式来完成。

2、教师的言语性行为包括师生间的距离、接触、教师的手势语、语音变化等活动,它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作用的一种方式,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积极从事学习活动。

3、教学媒体是承载和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和工具,是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教学媒体的种类会影响教学信息的传递。

4、教师运用掌握学习时,需要先将课程分解为小的学习单元,每个单元包括需要掌握的具体目标,教师事先告知学生目标和标准,在学生达到最高掌握水平后,才可以学习下一单元内容,并依次进行学习。

5、皮亚杰认为,智慧或思维的本质是生物适应性的一种特殊表现,适应由同化和顺应两种过程构成。学生根据自己的图式对所学内容进行整合,使之符合自己的认知结构,这一过程称之为同化。

二、比较题(比较下述概念的异同,每题8分,共40分):

1、先行组织者与组织策略

2、教学支架与支架式教学

3、平衡化与守恒

4、具体概念与定义概念

5、自我认知与自我意识

三、简答题(第1题10分,第2、3题各20分,共50分):

1、简述认知策略的基本含义。

2、什么是行为目标?试举例描述如何描述行为目标。

3、什么是任务分析?列举三种以上任务分析技术,并举例说明。

四、综合应用题(30):

在教学设计与实践过程中,“基于问题的学习”已经成为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选择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主题,并运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设计一则教学简案,并说明你是如何体现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促进的。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825

科目名称:教学设计(B)

一、辨析题(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30分):

1、知识常常是相互分离与独立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将分散的、独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并试图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帮助学生学习,这种方法一般称为先行组织者。

2、美国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个对能够有效处理特定任务的主观评估,它与学习的行为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影响个人的努力程度,并导致成绩的好坏,而学习成绩的好坏又会反过来影响个人的自我效能感。

3、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由于其智力通常低于正常水平,因而学习效果一般比较低下,达不到国家教学大纲的要求。

4、加拿大心理学家戴斯等人将智力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概括为PASS智力模型,即“计划—注意—同时性—继时性加工”,对于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可以看作是编码加工系统的两种不同类型,负责对外界刺激信息的接受、解释、转换、再编码和存储。

5、在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当中,存在着大量的概念,借助于这些概念,我们可以将大量的信息组织成某一易处理的集合。

二、比较题(比较下述概念的异同,每题8分,共40分):

1、负强化与惩罚

2、元认知调节与元认知体验

3、(动作技能中的)内反馈与外反馈

4、发展先于教学和教学先于发展

5、上位学习与下位学习

三、简答题(第1题10分,第2、3题各20分,共50分):

1、简述教学事件的基本含义?

2、什么是陈述性知识?简述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并举例说明。

3、什么是认知策略?试分析影响认知策略发生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四、综合应用题(30):

在现代教学实践过程中,研究性学习越来越受到实践工作者的重视。试分析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并选择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主题,运用“研究性学习”方法,设计一则教学简案,说明你是如何体现研究性学习过程的。

第二篇:2011专业课真题网络版

新闻与传播学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 8*4=32

1.《总汇报》

2.《国内外公共事件》

3.《横滨每日新闻》

4.日本广播协会

二、问答题10*4=401、简述国民党中央通讯社的建立,以及1932年肖同兹担任社长后对其的改组以及意义

2、叙述古代报纸的三种类型,简单论述古代报纸的意义

3、简述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大众化报刊的兴起

4、简述新民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我国广播事业的特点

三、论述题15*2=301、2、列举近代或者现代新闻史上两位记者,简述他们对于新闻业务方面的贡献以及他们的新闻思想并简单评价

四、综合题 48分1、20世纪80年代我国广播出现了经济台热,叙述这种现象以及各种管理模式。谈谈经济台热产生的原因。并且说明经济台与综合台的工作有什么区别?

新闻与传播理论 试题

一、名词解释(顺序有出入)

1、媒介接近权

2、电视竞选

3、内容分析法

4、拉斯维尔

5、宣传价值

二、简答题

1、我国进行舆论监督的原则是什么?

2、简述我国古代新闻活动的特点

3、谈谈大众传播媒介的公共性和公益性

4、简述文化研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和观点

三、论述题

1、结合我国实际,谈谈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新闻自由思想

2、从人类社会媒介发展过程来看,谈谈媒介形态变化的规律和趋势

四。材料题

给了一段CNC的材料 就是新华社要建成一个结合了电视网络等 要进行全球传播 说要打造中国的CNN1、说说打造CNC的背景是什么?

2、说说CNC的建成对于我国对外宣传有何积极意义?

3、为了更好的发挥能力,CNC除了做好对外宣传之外,还要做些什么工作?

第三篇:南京师范大学2006—2010年教学设计真题

200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423 科目名称:教学设计或数据结构

一、辨析题(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30分):

1、认知主义理论学派认为,学习是人的倾向或能力的变化,但这种变化要能保持一定时期,且不能单纯归因于生长过程,学习的实质是内在能力或倾向的变化。

2、按照皮亚杰的有关理论,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已经形成了解决各类问题的逻辑推理能力,如能够解决大量的代数问题等。

3、在进行教学媒体选择的过程中,有时会列出一系列问题要求媒体选择者来回答,通过回答这些问题从而发现适用于特定的教学情景的媒体,这种媒体选择模型一般称为比较法。

4、知觉具有组织性、整体性与恒常性等特征,所谓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脑能够将输入的刺激组成有意义的整体。

5、在肯普提出的椭圆结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中,强调教学设计是一个连续过程,评价和修改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的活动与所有其他要素相联系,且贯穿教学设计过程的始终。

二、比较题(比较下述概念的异同,每题8分,共40分):

1、(动作技能学习中的)整体练习与局部练习

2、具体概念与定义概念

3、辐合型与发散型

4、信源与信宿

5、精加工策略与组织策略

三、简答题(第1题10分,第2、3题各20分,共50分):

1、什么是角色扮演,角色扮演对学生成长有什么意义?

2、什么是信息加工分析法?它主要适用于何种学习内容的分析?请结合信息技术内容举例分析它的应用。

3、布卢姆等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大领域,每一个领域的目标又由低级到高级分成若干层次,试分析这三大领域学习之间有什么关系。如果让你向高中学生教授“如何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你会如何处理这些关系?

四、综合应用题(30分):

我国目前在小学、初中与高中阶段都在开始《信息技术》课程,如果要求以“图像信息加工”这一教学主题为例,为三个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学习活动设计,你将如何考虑?请写出你的设计简案。200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421

科目名称:教学设计(A)

一、辨析题(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30分):

1、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学派都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经过一定的练习后出现的某种变化,且这种变化应当能够保持一定的时期。

2、这是王老师和小男孩小明的对话。王:“你有妹妹吗?”小明:“有。”王:“你妹妹叫什么?”小明:“花花。”王:“花花有哥哥吗?”小明:“没有。”按照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明处于感知运算阶段,且他的思维体现了单维的特征。

3、在确定运用何种教学媒体的过程中,有些教师会从媒体的种类与功能两个维度进行比较,并通过某种评价尺度来反映其间的关系,从而发现适用于特定的教学情景的媒体,这种媒体选择模型一般称为评价法。

4、演奏中,每种音调有一定主观的音高和响度,在旋律背景中,音调的主观音高或响度取决于它临近音调的关系,用两种不同的旋律演奏时,同样的音调感觉会完全不同,这反映了知觉的整体性特征。

5、在肯普提出的椭圆结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中,强调教学设计是一个灵活的过程,个要素呈现游离状态,表明了教学设计可以从任何一个要素开始,并且可按任何顺序进行。

二、比较题(比较下述概念的异同,每题8分,共40分):

1、(动作技能学习中的)集中练习与分配练习

2、言语信息与智力技能

3、沉思型与冲动型

4、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

5、发现教学法与讲解式教学法

三、简答题(第1题10分,第2、3题各20分,共50分):

1、什么是最近发展区,研究最近发展区有何意义?

2、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常常要考虑学生该学习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如果让你向高中学生教授“如何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你计划让他们学习什么和怎么学习?陈述你的基本做法。

3、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常用的程序包括传递—接受程序、引导—发现程序、示范—模仿程序和情境—陶冶程序等。简述这四种教学程序的基本过程,并结合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学说分析它们分别适用于实现哪种领域的教学目标。

四、综合应用题(30):

我国目前在小学、初中与高中阶段都在开始《信息技术》课程,如果要求以“表格信息加工”这一教学主题为例,为三个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学习活动设计,你将如何考虑?请写出你的设计简案。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821 科目名称:教学设计

一、辨析题(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30分):

1、假如让几组同龄儿童两两面对面正对着坐在一个立方体的两侧,在立方体相对的两面具有不同的图案,并要求他们分别描述对方看到的图案。他们当中有点人会认为对方看到的图案与自己的一样,也有的认为不知道对方看到的是什么图案。按照皮亚杰的理论,这时候这时候儿童可能正处于从具体运算到形式运算的过渡阶段。

2、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学派在学习观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但相同点在于他们都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经过一定的练习后出现的某种变化,且这种变化应当能够保持一定的时期。

3、在绘画中,每种色彩有一定主观的饱和度和明度,有时候,同样的色彩在不同的绘画作品中会给人以不同的饱和度或明度效果,这反映了知觉的整体性特征。

4、现代认知心理学家把广义的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比较适合用来回答世界“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5、学生能够通过说出代表性植物的根、茎、叶来识别它们,按照加涅的智慧技能的分类,它属于具体概念类型的学习结果。

二、比较题(比较下述概念的异同,每题8分,共40分):

1、同化与顺应

2、横向迁移与纵向迁移

3、正强化与负强化

4、比率智商与离差智商

5、感觉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

三、简答题(第1题10分,第2、3题各20分,共50分):

1、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含义。

2、什么是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试举例描述。

3、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会表现出学习困难,如果让你为高中学习设计关于“网络中信息检索”主题的教学,你会如何处理?

四、综合应用题(30):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可以有多种策略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请你选择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主题,并结合讲解式教学的特点,设计一则教学简案的片段,以体现如何在讲解式教学中激发高中学生的学习动机。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825

科目名称:教学设计(B)

一、辨析题(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30分):

1、陈述性知识是有关事实、定义、程序以及规则是什么的知识,其表征形式有命题、表象、线性程序和图式。程序性知识是知道如何行动的知识,其在头脑中的表征是通过产生式来完成。

2、教师的言语性行为包括师生间的距离、接触、教师的手势语、语音变化等活动,它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作用的一种方式,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积极从事学习活动。

3、教学媒体是承载和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和工具,是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教学媒体的种类会影响教学信息的传递。

4、教师运用掌握学习时,需要先将课程分解为小的学习单元,每个单元包括需要掌握的具体目标,教师事先告知学生目标和标准,在学生达到最高掌握水平后,才可以学习下一单元内容,并依次进行学习。

5、皮亚杰认为,智慧或思维的本质是生物适应性的一种特殊表现,适应由同化和顺应两种过程构成。学生根据自己的图式对所学内容进行整合,使之符合自己的认知结构,这一过程称之为同化。

二、比较题(比较下述概念的异同,每题8分,共40分):

1、先行组织者与组织策略

2、教学支架与支架式教学

3、平衡化与守恒

4、具体概念与定义概念

5、自我认知与自我意识

三、简答题(第1题10分,第2、3题各20分,共50分):

1、简述认知策略的基本含义。

2、什么是行为目标?试举例描述如何描述行为目标。

3、什么是任务分析?列举三种以上任务分析技术,并举例说明。

四、综合应用题(30):

在教学设计与实践过程中,“基于问题的学习”已经成为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选择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主题,并运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设计一则教学简案,并说明你是如何体现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促进的。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825

科目名称:教学设计(B)

一、辨析题(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30分):

1、知识常常是相互分离与独立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将分散的、独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并试图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帮助学生学习,这种方法一般称为先行组织者。

2、美国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个对能够有效处理特定任务的主观评估,它与学习的行为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影响个人的努力程度,并导致成绩的好坏,而学习成绩的好坏又会反过来影响个人的自我效能感。

3、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由于其智力通常低于正常水平,因而学习效果一般比较低下,达不到国家教学大纲的要求。

4、加拿大心理学家戴斯等人将智力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概括为PASS智力模型,即“计划—注意—同时性—继时性加工”,对于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可以看作是编码加工系统的两种不同类型,负责对外界刺激信息的接受、解释、转换、再编码和存储。

5、在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当中,存在着大量的概念,借助于这些概念,我们可以将大量的信息组织成某一易处理的集合。

二、比较题(比较下述概念的异同,每题8分,共40分):

1、负强化与惩罚

2、元认知调节与元认知体验

3、(动作技能中的)内反馈与外反馈

4、发展先于教学和教学先于发展

5、上位学习与下位学习

三、简答题(第1题10分,第2、3题各20分,共50分):

1、简述教学事件的基本含义?

2、什么是陈述性知识?简述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并举例说明。

3、什么是认知策略?试分析影响认知策略发生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四、综合应用题(30):

在现代教学实践过程中,研究性学习越来越受到实践工作者的重视。试分析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并选择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主题,运用“研究性学习”方法,设计一则教学简案,说明你是如何体现研究性学习过程的。

第四篇:2018年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课考研真题及答案整理

2018年南京师范大学古文考研真题

1从情节的叙述时间角度,论述一下它与文本艺术真实性之间的关系。(20分)(答案暂缺,参考《西方文学理论》)

2从文学作品的创作与接受角度,试结合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的观点谈谈你的理解。(20分)

答:罗兰·巴特在1968 年发表了著名的《作者之死》。在《作者之死》一文中,巴特提出,作者成为作品的主宰只是近代发生的事情,作者只能与作品同时存在,“是语言而不是作者在说话;写作是通过作为先决条件的非个人化(绝对不要跟现实主义小说家的阉割观混为一谈),达到只有语言而不是‘我’在起作用、在‘表演’。”

(1)“作者之死”后文本的自由阐释空间产生 阅读是一种按照某种规则进行的游戏,巴特把传统的阅读降低到游戏的地位,取消了阅读的严肃性,使阅读处于一种轻松自如的状态,从而打破传统的作者读者界限,甚至取消作者和读者的概念,作者是个暂时的代号,读者亦然。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只不过是一个通向文本的途径而已。让一切语言充分自主地活跃起来,让语言自由地穿越身体,最终形成复杂而开放的文本,使之获得解放,恢复阅读的自由(主要是指生产性方面的)。“作者之死”,从根本上来说,不是指将文本的主宰地位转让给了读者,而是指获得了一个自由的阐释空间,一个多维的、立体的阐释空间。

(2)文本的自由阐释空间让语言获得重生 无论是从文本构成还是文本的阐释来看,文本依然是阅读的产物。文本的解放和作者主宰地位被颠覆的同时,将主动权交回给构成文本的语言,文本的生产性是由语言的生产性决定的,语言因此而获得更多的主动权,可以在文本内部自由穿梭,实现自身的价值。

(3)作者与读者和文本融为一体

作者始终是存在的,只不过是在不断变动或漂移着。正因为这样,才使得在文本的阐释过程中,不拘泥于作者,亦不受限于读者,文本自由地生产和散播其言语或内涵。

总之,《作者之死》彻底瓦解了传统的作者主体地位,作者不再是作品唯一的主人,而仅仅是一个临时的表述者。作者死了,不是指作者的不存在,而是指作者是暗含的。同样,读者也是暗含的,读者只是一个作者形式上针对的称呼,是作者倾泻此说的对象而已,是一个不确定的虚在物,一个适于倾诉的场地。巴特寻求的只是一个空间,一个无作者亦无读者的自由的阐释空间。

3鲁迅曾经评论《红楼梦》是在思想和写法上都冲破了以往的才子佳人小说,试谈谈你的理解。(20分)

答:鲁迅所谓的思想上的“打破了”指的是“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以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红楼梦》没有把人物写某种思想或性格的化身,更没有把人物当作说教的工具。作者以细腻的笔墨展现了生活本身所固有的生动性、丰富性和复杂性。这便是思想上区别于以往小说的深刻内涵。

写法上,《红楼梦》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单线结构。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恋爱、婚姻关系为中心线索,同时展开贵族大家庭的其他人物、事件的描写。在紧紧抓住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恋爱、婚姻悲剧的同时,展开广阔的社会环境描写,从而写出了产生这一悲剧的社会根源。总而言之,这部书不像水浒、三国,写的是国家大事;又不像西厢、牡丹,纯粹的小情小爱;他写的是日常的生活,却又有着深刻的含义隐藏着;他可以把无限琐碎放在故事当中而不让你烦;他写人,每个人都极有特点,性格分明,没有纯粹的好人坏人,常常让你又爱又恨,是比较真实的人物塑造,而没有把人物完美化、英雄化、脸谱化,这是对古代小说的一大突破。

4刘勰曾评价《离骚》说“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请结合《离骚》,具体谈谈你的理解。(15分)

答: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在屈原之前没有一个人写出象他质量上乘且数量多的诗歌。《离骚》是屈原最宏伟的诗篇,是他自全叙平生的长篇抒情诗。全诗共373句,2477个字。诗中尖锐地抨击了昏庸王室的黑暗和腐败,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贞,同时也表现了自己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忧愁苦闷。

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是开创了我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伟大作品。它自觉地使用浪漫主义创作原则,用丰富的形象思维,大量地采用神话、神巫故事和寓言形式,创造出壮观的境界、奇伟高洁的人格。在这之前,只有神话下意识地运用着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而屈原第一次有意识地把这种手法运用于一种崭新的诗歌体裁之中,进而把它发展成为一种非常成熟的艺术方法。

《离骚》代表了楚辞中较高的创作水平:深邃的思想、浓郁的情感、丰富的想象、瑰丽的文辞,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它的比兴寄托手法,不仅运用在遣词造句上,且能开拓到篇章构思方面,为后人提供了创作的楷模。而它对其后的赋体、骈文、五七言诗的形成,又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国风、离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这首浪漫的诗歌对后人,包括李白等浪漫风格诗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唐朝是诗歌发展的又一个巅峰,其山水田园诗尤为突出。试从山水田园诗的形成和艺术特色分析它的贡献。(15分)

答: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这一诗派是陶渊明、谢灵运的后继者,这一诗派的诗人以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而著称,在艺术风格上也比较接近,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因而被称为“山水田园诗派”。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成为“王孟”。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大多运用五言格律的形式写作,在当时已极富盛名。在他的诗中有壮阔山川景色的描绘,有山林隐逸者幽居情景的描写,有旅途情景的叙述,也有田园农家的生活的反映。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诗人从大处落墨,格调雄浑,气势磅礴,洞庭湖壮丽雄伟的景色得到了含蓄而有力的表现。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成就最高的诗人。他的诗极富诗情画意,宋代大文豪苏轼曾高度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从此,“诗中有画”就成了王维诗的定评。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变化多恣,具有不同的风格与情调。有时气魄宏大、意境开阔,有时刻画细腻,引人深思,有时生动逼真,有时含蓄凝练。王维还善于来用多种色彩,生动地表现大自然的景象,如《辋川别业》“雨中草色绿甚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灰白的雨幕,碧绿的草地,粉红的桃花,交错组合,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山川春晓图,确实是诗中有画”,令人陶醉。

6简·奥斯丁的作品题材范围很广,试从一两作品具体分析。(15分)

答:简·奥斯汀是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其实题材并不广泛,不知是否题目记忆有误。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活泼风趣的文字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

(1)讽刺手法的运用纯熟深刻

奥斯丁的讽刺艺术,不仅表现在某些人物的喜剧性格上,也不仅表现在众多情节的喜剧性处理上,而且还融汇在整个故事的反讽构思中,让现实对人们的主观臆想进行嘲讽。男主角达西最初断定,贝内特家有那么多不利因素,几个女儿很难找到有地位的男人,可后来恰恰是他娶了伊丽莎白。而伊丽莎白呢,她曾发誓决不嫁给达西,可最后还是由她做了达西夫人。再看看那个不可一世的凯瑟琳·德布尔夫人,为了阻止伊丽莎白与她外甥达西攀亲,她不辞辛劳,亲自出马,先是跑来威吓伊丽莎白,继而跑去训诫达西,殊不知正是她这次奔走为两位默默相恋的青年通了信息,促成了他们的美满结合。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就在这几位“智者”受到现实嘲弄的同时,书中那位最可笑的“愚人”贝内特太太,最后却被证明是最正确的。她认为:“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这种荒谬与“真理”的滑稽转化,尽管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是非观念,但却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索。

(2)对话的运用细微精妙

对话,是文学创作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材料和基本手段。奥斯丁在创造人物对话时,一方面注意运用对话来刻画人物形象,另一方面又善于利用说话人、听话人、读者在动机和理解上的差异,制造多层次语调,致使她的对话具有既鲜明生动、富有个性,又含意丰富、耐人寻味两大特色。例如第一卷第十章,达西趁宾利小姐弹起一支苏格兰小曲的当儿,邀请伊丽莎白跳舞:“贝内特小姐,你是不是很想抓住这个机会跳一曲里尔舞?”达西这话说得虽然有些傲慢(“很想抓住”四个字足以表明这一点),但他主观上还是想讨好伊丽莎白。可是伊丽莎白听起来却不以为然。她认为里尔舞是一种乡土舞,达西请她跳这种舞,是想蔑视她的“低级趣味”,于是正颜厉色地说道:“我压根儿不想跳里尔舞——现在,你是好样的就蔑视我吧。”达西回答了一声:“实在不敢。”这句答话可能做出多层解释:伊丽莎白仅仅看作对方是在献殷勤,宾利小姐可能理解成想结“良缘”的表示,而读者只要多读几段便会发现,达西心里可能在想:“这位迷人的小姐着实厉害,我这次只得认输,以后可得谨慎从事。”类似这种微妙的对话,在小说里还有很多。

7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请分析卡拉马佐夫家族的命运与悲剧的原因。(15分)

答:卡拉马佐夫兄弟三人,可以被解读成全人类性格的三个基本因素:肉欲的因素,智力的因素,和精神(形而上)的因素。这种解读,为《卡拉马佐夫兄弟》成为一部世界性的经典,被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读者所理解提供了理由。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魔鬼和天使的综合体。有的人更多地表现出魔鬼的一面,而有的人则更多地表现出天使的一面。以下各自分析三人的命运的内在原因。

德米特里这个人物,在被捕之前几乎让人看不到优点,贪婪,自私,残忍,毫无道德约束。他心安理得地随意殴打小镇上的居民,为和父亲争夺同一个女人,不惜以杀死对方来达到目的。在他身上,人性中最恶的一面暴露无遗。

而伊凡就复杂得多,一方面他受过良好教育,具有文化修养,待人接物彬彬有礼,但另一方面,他为了达到与德米特里的未婚妻结婚的目的,以及得到父亲的遗产,纵容了斯麦尔佳科夫行刺父亲的行径。伊凡身上,兼有天使之美和魔鬼之恶。说得更准确些,伊凡是一类西方社会人物的代表。他们都受过良好教育,在社会上是受人尊敬的工程师,音乐家,律师,但是在内心深处,隐藏着恶的冲动,一直在静静等待着爆发的那一刻。这一刻的来临,也许是在柏林街头冲着犹太人扔石块的那一刻,也许是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瞄准无辜的孩子扣动板机的那一刹那。这并不是无聊的联系,事实上,纳粹战犯里,有的是工程师,音乐家和大学教师。

在这种解读方式下,阿辽沙代表了基督教文化里“救赎”的力量。即使在今天的西方社会里,宗教所提倡的道德约束,仍然是很多人行为规范的基本道德底线。比如说〈十戒〉中的“不得占有他人的财物”,要比法律条款更能约束偷盗行为。笔者的一位美国笔友,曾经在公园坐椅上拣到一颗钻戒,他想办法还给了失主。他的理由很简单:“那不是我的。”

在基督教文化里生活的作者,对宗教文化里对恶人所具有的道德约束力量,还是十分认可并推崇的。一个人虽然犯了滔天罪行,只要他最后翻然悔悟,做了忏悔,那么他仍然是一个圣徒。这就是为什么佐马西长老会给德米特里叩头的原因,因为他预见到了德米特里忏悔的一刻。在后来的情节里,德米特里被捕后,虽然他并没有杀害父亲,但是仍然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忏悔,而伊凡不得不忍受脑膜炎的折磨。这些安排,不能不说是作者的道德观念在暗地里起作用。

8周作人的散文风格发生改变的原因及他的美文观念。(15分)

答:周作人的散文创作,大体有“人事的评论”和以抒情、记叙为主的“美文”这两类。相应地,也就出现了“浮躁凌厉”和“平和冲淡”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每种风格又各有自身的特点,显示了他深湛的艺术造诣。

(1)浮躁凌厉的风格

所谓浮躁凌厉的风格特色在周作人“关于人事的评论”中显得很明显。这类注重了议论、批评的杂感,触及现实,针砭时政,战斗的锋芒包藏在“湛然和蔼”的平淡叙述中。这又是他与别人的不同之处。在当时的文艺界中,很多人以满腔热情、激愤之词,用尖锐之词控诉一切不合理的事物。而周作人却没有因为所要表达事物的不同而改变其一贯的习文风格。依旧是那样的温文尔雅,但却在字里行间、行文之处来评时政,发感慨。我们且看他是如何展现的:

第一,对于封建传统思想的批判,写的淋漓酣畅又亦庄亦谐。在《祖先崇拜》这篇一千来字的短文里,周作人以进化论为思想武器,对于“在自然律上,明明是倒行逆施的封建伦理观念”进行了理直气壮的批判。但他的批判、反抗又自与别人不同,于挑战、评判的态度中又见中庸与平和。如周作人在《风纪之柔脆》一文极力讽刺,把道学家的荒谬与虚伪,看作是特别可笑、可恶的。

第二,在讽刺军阀暴政的文章中,他所借鉴的是日本现代散文家户川秋骨的“幽默与讽刺”的写法,让被讽刺的人看了不舒服,却又挑不出刺儿来。属于非常含蓄的写法。因而他自己把这种讽刺的辛辣感比喻为芥末而不是辣椒,也就是说他的文笔称不上是鲁迅那样的“匕首”和“投枪”,但却显示了他人道主义者的正义感。一般情况下周作人都是温文尔雅、娓娓道来,充满着一种素朴清淡、别致优雅的风采,但对于国民党政府对外一味妥协退让,对内加紧复古倒退的言行,周作人则显示了他个性中不可忽视的一面:尖锐泼辣。

第三,周作人这种评论的笔触同时涉及了十分广泛的社会现象。触到了社会的各个阴暗角落,触到了“病态社会”的种种痼疾。如把妇女从礼教的束缚和大男子的威压中解放出来这一思想,周作人作了不懈的努力。他指出几千年的封建道德所养成的女性观是个极严重的问题,势力很大。到了宋元以后更加重了对妇女的束缚。他在《旧女性观》一文里列举了种种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污蔑不实之词,并加以精辟的点评。周作人所创作出的檄文,态度鲜明,说理透彻,在当时的最负盛名的《每周评论》、《新青年》发表后,影响很大,被认为是体现了“五四”文学批判精神的典范之作。

第四,在对愚昧落后的国民性鞭挞中,由于自身的“绅士气”作怪,使他对中国国民怀有很深的偏见。因而缺乏像鲁迅那样改造国民性的热情。尤其是后期对社会现实产生了一定的悲观情绪,因此这即便是周作人所着力的一方面,但却始终未写出一篇好文章来。

这些议论性的散文于平淡叙述中别有一种战斗力量,虽不能以寸铁杀人,却于凌厉之中显示出强烈的社会意识、盎然的战斗意气。

(2)平和冲淡的风格

周作人前期的散文的确跳动着鲜活泼辣的节奏,但纵观全体呈现更多的是以冲淡为特色的抒情、叙述的散文小品。而当人们提及周作人时,首先想到的也是这种展现他闲适怀抱的“平和”的写作特色。他的文笔不是鲁迅那样的犀利,而是把一种迥异的风格特色呈现在读者面前。若从单纯的艺术审美角度来审视,这些散文确实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甚至可以说达到了中国现代闲适文的极至。其中,无论是从自身态度上,还是从取材上,亦或是多种写作手法上都展现了他的独有的风格,引领着当时文艺界一股清新的写作特色。

周作人的美文观念是追求知识、哲理、趣味的统一。在理论上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提倡文艺性的叙事抒情散文,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在创作实践上,他从自己的个性出发,从英国随笔、明末小品、日本俳文中汲取养料,形成了独特的成熟的艺术风格。

9杨朔散文的缺陷和特点。(15分)

答:杨朔的散文特点非常鲜明。总体上看,他提出了诗化散文的主张,而且注重创造诗的意境,很多散文都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他的散文因为很讲究语言美,文词清新,俊逸,简练。刻意的追求语言的概括和表现力。以下具体分析:

(1)杨朔散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他作品的基调是歌颂新时代、新生活和普通的劳动者,代表作品有《荔枝蜜》、《蓬莱仙境》、《雪浪花》、《香山红叶》、《画山绣水》、《茶花赋》、《海市》等。

(2)杨朔创造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的长处,于托物寄情、物我交融之中达到诗的境界。他营造意境时,常在谋取“情”的新意上做文章,如借蜜蜂的勤劳创造而无所求的特点,来寄情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高尚情操。

(3)杨朔散文在写人状物时诗意浓厚。他写人善于选取感情色彩丰富的片断刻画人物的神貌、内心;他的景物描写,在写出自然美的同时,也是创造意境,深化主题的重要手段。

(4)杨朔散文的结构精巧。初看常有云遮雾罩的迷惑,但峰回路转之后,曲径通幽,豁然展现一片崭新天地,而且结尾多寓意,耐人寻味,追求构思的新颖,奇巧。

(5)杨文语言具有苦心锤炼后的魅力,象诗一般精确、凝炼、含意丰富又富音乐感,具有清新俊朗、婉转蕴藉的风格。

但杨朔散文也是有其明显缺点的。这个缺点我们可以从更高的美学的层次上来认识它。他的散文除了人们常常说到的具有“诗魂”之外,实际上,它还同时具有通讯性和小说化倾向。这是和他由写通讯、小说走向写散文分不开的。艺术散文的题村多为往事回忆或“回忆”与“现实”的交织,杨朔则不然,他的散文的题材都是相当“现实”的,不是“忆旧”而是“追新”,是未经沉淀的新生活的掠影。早先的《滇池边上的报春花》、《石油城》是这样,后来的《香山红叶》、《雪浪花》还是这样。这一方面固然增强了艺术散文的现实感,使它保持了和生活同步的“新”面貌,但另一方面却留下了报道气的痕迹。

第五篇:南京师范大学1999-2002考研真题

南京师范大学1999、2001、2002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地理信息体统 1999地理信息系统一、名词解释:(20分)

1、地理信息科学

2、数字地球

3、数字地形模型

4、Web地理信息系统(WebGIS)

5、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OpenGIS)

二、试述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法并进行对比分析(20分)。

三、试述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及相应的应用(20分)。

四、试述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模式(20分)。

五、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的热点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20分)。南京师大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地理信息系统一、名词解释(20分)

1、虚拟现实

2、开放性地理信息系统(OpenGIS)

3、WebGIS

4、数字地球

5、拓扑结构

二、简述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20分)

三、简述地理事物与地理观象在GIS中表达方法(20分)

四、试述遥感、GP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之间的相互关系(20分)

五、试述当前地理信息系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20分)南京师大2002年GIS 一.(20分)

1.数字地球2.数字高程模型3.虚拟现实4.WebGIS5.空间数据仓库二.简述GIS空间分析的内容。(20分)三.简述一个应用型GIS建立的步骤及需要重视的问题。(20分)四.简述GIS的几种主要数据模型,并进行各自有缺点分析。(20分)五.简述数字地球中的关键技术。(20分

南京师范大学1999——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遥感学南京师范大学199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遥感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亮度温度

2、米氏散射

3、航空像片投影差

4、滤波增强处理

二、问答题(每题15分)

1、目前遥感技术常用哪些电磁波的波段?请说明各波段的波长范围及主要特性。

2、什么叫发射率?按发射率与波长的关系可将地物分成哪几种类型?

3、以陆地卫星TM图像的波段为例,说明怎样进行真彩色合成和假彩色合成?假彩色合成图像有什么特殊用途?

4、影响植被在遥感图像上的光谱特征和主要因素有哪些?从绿色植被的典型反射光谱曲线上可看出哪些特点?

三、综合题(20分)1998年7——8月长江流域遭受特大洪涝灾害,江西鄱阳湖滨一带发生大面积淹没。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洪涝灾情的实时或准实时监测及灾后损失评估显得十分重要。请说明怎样利用遥感技术:1)、进行洪涝灾情的实时或准实时监测;2)、进行灾后损失评估。(要求从技术路线、方法及所用遥感资料等方面作出说明)南京师大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遥感学

一、名词解释(共40分)

1、传感器

2、电磁波

3、瑞利散射

4、黑体辐射

5、微波

6、空间分辩率

7、假彩色合成

8、图像反差增强(反差拉伸)

二、问答题或综合题

1、与常规地理研究手段相比,遥感技术有何优越性?(10分)

2、什么是数字图像直方图?它在遥感图像数字处理中有何用处?(15分)

3、什么是地物的反射光谱和反射光谱曲线?请画出绿色植被、干土和净水的典型反射光谱曲线,并作简要说明。(15分)

4、什么是遥感图像大气校正?为什么要进行遥感图像大气校正?请以多光谱扫描仪(MSS)资料为例,说明大气校正的原理和方法。(20分)南京师大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遥感学

一、名词解释(共40分)

1、黑体

2、发射率

3、数字图像直方图

4、假彩色等密度分割

5、亮度温度

6、中心投影

7、卫星轨道参数

8、高光谱遥感

二、问答题(每题15分)

1、画出电磁波谱图,并对现代遥感技术常用光谱段的波长范围及其在遥感上的应用作出简要说明。

2、什么是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这三种分辨率的改善对地物遥感监测有何作用?

3、以美国陆地卫星TM图像的波段为例,分别说明遥感图像的真彩色合成与假彩色合成方案。与真彩色合成图像相比,假彩色合成图像在地物识别上有何优越性?

4、当前遥感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相结合(即所谓“3S”技术)。请从技术上说明这种结合的意义。

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卷(人文地理学)一名词解释 1文化景观2文化决定论3迁移农业4城市性质5原料指数6可进入性7门槛人口8乘数原理9环境认知10普雷德行为矩阵模型11经济全球化12现代服务业二简答题 1简述杜能环结构形成机制。2比较人的生物适应性与文化适应性之间的差异。3分析政府行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4简述跨国公司不同组分的区位选择。5点轴式空间结构模型的主要内涵。6简要分析中国文化人口的迁移。(?)三论述题 1战后初期世界产业出现“临海型”布局趋势,七八十年代以后又出现“临空型”区委类型,试从经济地理角度分析其产生的理论依据。2你认为我国当前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加强城乡规划的监督管理。3阐述中国经济布局战略的演变过程,并对如何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差异进行论述。南京师范大学06年人文地理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

1、制度文化

2、生理密度

3、地理物象

4、要素禀赋学说

5、相对国民收入

二、简答:

1、赫特纳拉采尔弗里德曼的主要学术观点

2、影响语言传播的主要因素

3、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区别

4、人文地理学的综合性

5、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的影响

三、论述:

1、实证主义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

2、韦伯工业论的主要观点及评价

3、结合区域实例论述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机制

南京师范大学1999、2001、2002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地理信息体统 1999地理信息系统一、名词解释:(20分)

1、地理信息科学

2、数字地球

3、数字地形模型

4、Web地理信息系统(WebGIS)

5、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OpenGIS)

二、试述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法并进行对比分析(20分)。

三、试述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及相应的应用(20分)。

四、试述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模式(20分)。

五、简述地理信息系统的热点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20分)。南京师大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地理信息系统一、名词解释(20分)

1、虚拟现实

2、开放性地理信息系统(OpenGIS)

3、WebGIS

4、数字地球

5、拓扑结构

二、简述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20分)

三、简述地理事物与地理观象在GIS中表达方法(20分)

四、试述遥感、GP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之间的相互关系(20分)

五、试述当前地理信息系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20分)南京师大2002年GIS 一.(20分)

1.数字地球2.数字高程模型3.虚拟现实4.WebGIS5.空间数据仓库二.简述GIS空间分析的内容。(20分)三.简述一个应用型GIS建立的步骤及需要重视的问题。(20分)四.简述GIS的几种主要数据模型,并进行各自有缺点分析。(20分)五.简述数字地球中的关键技术。(20分)

下载【专业课真题】南京师范大学2005—2010年教学设计真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专业课真题】南京师范大学2005—2010年教学设计真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真题

    2010年山东省专升本考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真题 综合一 管理学原理一、名词解释 1、控制 2、德尔菲法 3、霍桑实验二、简答 1、组织部门化设计的原则 2、影响组织集权分权的......

    2014年南京师范大学考研英语真题分享

    2014年南京师范大学考研英语复习计划 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的学长没推荐的一些有关于考研英语的一些复习方法和复习经验,以及提供南京师范大学英语语言学考研复试试题(以下资......

    真题

    标准表述】 [原因] 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绿色增长,更好地体现社会公平原则,在我国实行居民阶梯电价乃大势所趋。 从宏观经济环境看,统计局公布的当前物价水平处于较......

    2014真题

    2014安徽公务员面试真题及解析(6月28日) 第一题、有人说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抓住机会,也有人说应懂得舍弃,舍弃也是一种智慧,你怎么看? 【面试点评】这是一道观点辨析题,包含两种人......

    真题

    2015年成人高考高升专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语文知识与语言运用。(共24分,每题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D) A.毗连 琵琶 筚路蓝缕 B.伶仃 拎包 身陷囹......

    真题

    、根据给定资料,概括选聘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要求:全面、准确、简洁,300字左右。名师解析:“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的主要内容为: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的指......

    真题汇总(本站推荐)

    【真题汇总】2012.6.26上午普通类1.节能低碳,发改委提倡1公共里步行,3公里自行车,5公里公共汽车,如何得以保障。2.政府征求民意,通过网络投票,要保证得到充分的反映,你如何组织开展。......

    真题

    高考真题实战演练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贾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注:‚贾生‛,就是贾谊。本诗情节取材于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