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电子教案(5篇范例)

时间:2019-05-12 22:01: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意境电子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意境电子教案》。

第一篇:意境电子教案

文学意境

教学重点:

1、意境的界说.2、意境的艺术特征。

3、意境的分类。教学时数: 3 课时 教学内容:

文学意境是抒情性文学追求的艺术至境形态。它基本是中国古代文学创立的最高审美范畴,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最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宗白华语)[课件演示]西方的抒情文学传统虽然源远流长,但抒情文学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至境形态是什么,却是西方文论没有回答的问题。相反,中国古代文论对此却作了充分的研究。本节将着重讨论这一问题。

一、意境论的形成和意境的界说[课件演示]

(一)意境论的形成[课件演示]

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是中华民族审美理想的体现。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萌芽时期[课件演示]

意境理论最早可追溯至《周易》和《庄子》,其中已提出了言与意、意与象的关系问题。《庄子》一书不仅提出了“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的情感命题,而且还较早地使用了虚化的“境”的概念,如“荣辱之境”、“是非之境”“振于无境故寓诸无境”等。这些都为诗歌理论中“意象”、“意境”的形成开了先声。《毛诗序》在进一步阐明诗歌言志抒情的特征时,特别指出了它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这已使意境理论初见端倪。为此,可称秦汉时期为意境理论的萌芽时期。

2、发展时期[课件演示]

魏晋至唐,随着文艺特别是诗歌的发展,意境理论也在不断发展,日趋形成。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首选有“境”的概念来评论嵇康和阮籍的诗,说他们的诗“境玄思淡”,并提出“文外之重旨”、“余味曲包”等重要问题。据传为唐代王昌龄所著的《诗格》中则明确标出了“意境”这个概念,但他的理解还仅是诗歌三境中的一境: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弛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课件演示]

在这里,王昌龄从诗歌创作的角度分析了意境创造的三个层次。他认为,要写好“物境”,就必须身心入境,缘情体物;写好“情境”,则要设身处地地体验人生之“娱乐愁怨”;写好“意境”,就需要作家有发自肺腑的真“感悟”。这三境都强调了“心”、“意”、“情”、与“境象”、“形”之统一,这些都是前无古人的深刻见解。此后,诗僧皎然又把意境研究推进一步,提出了诸如“缘境不尽曰情”、文外之旨“等重要命题”。中唐以后,刘禹锡提出了“境生于象外”,晚唐司空图提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和“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等观点,扩大了意境的研究领域,揭示了意境含蓄蕴藉和发人想象的美学特征。至此,意境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结构框架已经确定。

3、成熟时期[课件演示]

自宋迄清,意境论的研究可以说代有深入。宋人严羽的“别林”、“别趣”说进一步规范了意境论的范围;明人陆时雍重点研究了意境的韵味问题;清人王夫之深入探讨了情与景的关系问题。最终王国维总其成,他的《人间词话》可以说是我国意境论的集大成之作。

总体来看,“《人间词话》虽仍继承诗话、词话的传统传统形式,实已突破了这种形式的 1 局限。它输入了自己时代的新方法、新内容。它是一种中西‘合壁’而又独具个性的新产物。”“它标志着王氏新的诗学体系的基本构成。”

由上述可见,我国意境论的基本内容和理论框架大致在唐代已经确立。总的来说它有两大因素、一个空间,即情与景两大因素和审美想象的空间。这就是所谓的“境”。这个“境”由两个部分构成,即“象”和“象外之象”,也就是我们下面将要论述的实境和虚境。

(二)意境的界说[课件演示]

所以应以意境创立时的基本意义为准,来界定意境概念的内涵,让意境作为一个表意单纯的概念进入现代文艺学;把它的其它诸多名含义,让给更为宽泛的概念“境界”去承担。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才能对意境作出适当的界说:

意境是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的审美想象空间。

二、文学意境的艺术特征[课件演示]

文学意境作为人类创造的艺术至境形态之一,其鲜明独特的艺术特征,把它与其他艺术至境形态区分开来,其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情景交融[课件演示]

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形象特征,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然而,情感的表达是要靠景物来显示的,抒情作品具有一种对画面美的依赖性。它的艺术形象一方面具有艾略特所说的“如画性”(Bildlichkeit),是“一个心理事件与感觉奇特的结合”物。意境的这一形象特征,用中国的说法就叫“情景交融”。

在意境中,情与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情思由于物化而得到了表现,景物也由于情思的洗礼而获得了生命。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 不可离”,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都是对这一辩证关系而言的。意境中的“景”不是作家信手拈来的,在意境中“一切都是思想,一切都是象征”(罗丹语),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古人常用“杨柳”来表达离情别意,用格式塔心理学解释,心理和物理是同型的,心理中有个力学的“场”(仿佛磁场),知觉对象到大脑皮层都是能动的力的结构。不管什么事物,只要其力的式样在结构上与人情感中的作用相似,这些事物就能表现人的情感。意和境、情与景的关系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力的同形同构关系。在意境中,境的力的式样和意的力的式样其实是相通的。《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在出征时看到依依杨柳的柔弱,唤起了依依难舍的情感。这里,心理力与物理力找寻到一个契合点,从而也表达了完美的意境。,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一棵垂柳之所以看上去是悲哀的,并不是因为它看上去像是一个悲哀的的人,而是因为垂柳枝条的形状、方向和柔软性,本身就传递了一种被动下垂的表现性”。

需要指出的是,诗歌意境中的情景交融不是一种互等的交融,而是以情感为主导的交融。刘熙载在《艺概》中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若舍景不言,不过曰春往冬来耳,有何意味?”这一方面道出情对景的依赖性,另一方面更道出了情对景的统摄作用,景正是因情而选,是为抒情而服务的。无论是借景抒情(主动)还是触景生情(被动式)都是如此。因为即使是触景生情,所生之情也不是真的从无到有,而是由隐而显。情早已在心中,只不过是因特定景物的触发而由内及外,由隐而显,“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因此,能触动天涯羁旅之人的情思的便是“枯藤老树昏鸦”、“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样的景象了。

诗的意境尽管都是情与景的结晶,但其构成方式却是多种多样的。就情与景的关系来看,主要有三种类型:[课件演示]

第一是景中藏情式。[课件演示]在这类意境创造中,作家藏情于景,一切都通过生动的画面来表达,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往往更显得情深意浓。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 2 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课件演示]

这是一首送别诗已不言自明。但这首诗的特别之处在于有叙事、有写景,就是没有直接言情。而古人对分别之事是极为看重的,也往往或抒发“多情自古伤离别”的伤感,或表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豪迈。而李白的这首送别诗却让我们知有送别之事却无法直接感知到诗人的送别之情。这一切都缘于情藏景中。诗的前两句是叙事,点明了送别的地点、时间、去处。但诗人并没有忘记给我们以一种画面美。如首句诗人采用借代笔法,不说故人“西辞武昌”,而用“黄鹤楼”代之,不仅增加了诗作的画面美,而且突出了武昌的风景佳处,这样又为孟浩然的山水之癖增添了一段风采。实为神来之笔。次句“烟花三月”,更给人以水气朦胧、繁花似锦的美丽景象,而故人的目的地――繁华美丽的扬州,更是诗人们的向往之所。在这样一片美景中送别友人,真可谓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美景如此悦目,却不能与友人共赏,反而行送别之事,这是何等地令人伤怀;扬州如此令人神往,却不能与故人同行,这是何等地令人遗憾。行文至此,诗人内心汹涌的情感似乎应奔涌而出了。但李白却将一切的情感都融入到那“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深沉远大的景色描写之中。但我们的读者都会感知到,随着那江水滔滔流去的还有一颗诗人的心。诗人明写江水碧天隐没了远舟,实际是写出自己心头因失去友人而产生的空白,这是一种茫然无绪的失落情感的形象说法。全诗以景见情,含蓄深厚,有如弦外之音,达到了司空图所说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境界,而这也正是中国诗学追求的最高最难的境界。

第二是情中见景式。[课件演示]这种意境的创造方式,往往是直抒胸臆的。有时甚至全不写景,但景物却历历如现。如李白的《月下独酌》之二:[课件演示]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此诗全用酒后谵语成篇。可笑的逻辑、荒谬的胡话中透露出诗人天真放达的个性。一个醉眼朦胧、酣态可掬的“酒仙”形象便在这种酒香醇浓的诗境里不描自现了。这不仅是“情中见景”,更是“语中见景”了。

第三是情景并茂式。[课件演示]这一类是以上两种方式的综合型,抒情和写景在这里达到了浑然一体的程度。如杜甫的《登高》:[课件演示]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是杜甫最有名的一首七律,为诗人登高有感而作。诗的开头四句,一近一远,一细一粗,一实一虚,写尽了登高所见秋景,并且已着“我”之情,为以下的悲秋作了铺垫。从颈联始转入集中抒情,短短十四字中便含有八九层可悲之意:他乡作客,一可悲;经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又当萧瑟之秋,四可悲;重九佳节登台望远,五可悲;独自登台,六可悲;扶病登台,七可悲;体弱多病,八可悲;年过半百,落得如此光景,九可悲;真是包括了无限感慨。尾联续写悲秋,只不过内容更侧重于眼前。因“艰难苦恨”而白发日多,因多病故而“潦倒”,又不能借酒消愁,更添愁怨。至此,诗人那孤寂、愁苦的情感已与那萧瑟、悲凉的秋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引发了读者无限的感慨与沉思!这种情景并茂的意境,一般都要出自天才诗人大喜大悲的情怀和一气流贯的手笔,一般诗人很难达到。文学史上的大家如李白的《南陵别儿童入京》、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都属于此类。

当然,以上三种情景交融的方式创造意境,都可写出上乘之作,方法本身并无高下之分。

(二)虚实相生[课件演示]

这是意境的结构特征。也就是说,意境是由实境和虚境构成的。实境是指诗歌所直接描绘的艺术形象;虚境是指由具体的实景所引发的读者头脑中的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它一方面是原有画面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扩大,另一方面又是伴随着这种具象联想而产生的体味和感悟。实景是外显的,是“在者”,虚境是内隐的,是“不在者”。“在者“只是一个引子,是一个将艺术欣赏者引入“不在者”的一个引子。实景所开拓出来的审美空间越广阔,越丰富,“在者”就越成功。中国古典美学讲究“含蓄”,即曲折隐晦,这就是要求诗歌创作要描写包孕性的艺术形象,写景状物力求空灵变化,不可拘泥胶柱,要做到虚实相生。中国古典艺术非常注重虚实相生,绘画艺术中有一种手法叫做“留白”,如齐白石的墨虾图,画家只在画面上画上虾,其余的部分都是空白,但欣赏者却能够于空白处感觉的烟波浩渺,水波荡漾,虾似乎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动、嬉戏。在音乐上虚境又称为成为“弦外之音”,文学上称作“言外之意”。“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司空图《与极浦书》)“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二十四诗品》“文外之旨”(皎然《诗式》,在西方接受美学上又称为“召唤结构”。实境是指直接描写的又称“真境”“事境”“物境”等;虚境又称“神境”“情境”“灵境”等。

这两首都是比较经典的送别诗,《别董大》明显取义于《渭城曲》,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比方说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后人也有意无意的将二者一比高下。(让学生去品鉴、比较)

我们重点看后两句,先看高诗“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写到此处一定十分得意,一方面将友人董大写得名震四方、威风遐迩,另一方面也对将别的友人有了一个美好的安慰,这似乎才是正确的待友之道。更重要的是,他借助于王诗的意境,在此基础上翻新出异,立意似乎高于王维之上,许多人正是这样理解高适诗歌的妙处,认为高诗要比王诗高明。

当然,王维和高适都是唐代诗人中的出类拔萃者,他们的诗各有千秋。但就此两首诗来说,说高诗高于王诗,我认为这完全是一种偏颇之论,这种偏颇正是来自于不懂得文学情景需要留白,需要提供一定的想象空间的道理。再看王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诗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空白,充满着不确定因素,西出阳关之后,没有的故人生死相依的情感,充满着人生的孤独感和飘零感,充满着前路的迷茫甚至是生死未卜,读者可以伴随着诗人凄苦哀伤的乐部,去想象,去思量,在想象与思量中品位人生的艰难与无常,让人倍感凄凉,唏嘘感慨,而又余韵悠长。而高诗更倾向与一种“世俗化”的人生情境,天下人都认识,并且都能友善的对待即将远行的董大,这固然是人生的一大幸事、一大乐事,但是从文学情境上来看,前路充满着知己,天下所有的人都熟识,伴随着的永远都是前呼后拥,挤挤挨挨,热热闹闹,失去了那种“万里一身孤”的诗意。在开拓读者的审美想象力方面十分有限,没有绵长的、令人回味无穷的意蕴。只有完全沉浸在世俗人生的氛围之中,人们才会欣赏这种情境。

大家都知道,王维的《渭城曲》被谱曲之后,成为有名的“阳关三叠”,后李清照在《蝶恋花》里也曾写道“阳关四叠”,苏东坡也曾做阳关曲。总之,王维此一唱,成为中国传统诗意栖居的家园。而高适《别董大》只有在比较世俗化的意义上才博得人们的赞同和引用。可见,文学总是借助于“留白”之类的处理方法,这样既可以将普通的人生情境提升到文学的情境,又能调动起读者的审美想象。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 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四句皆为写实,而过访不遇之情则跌宕变化,而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不仅写出了隐者的品格,写出了未见其人的怅惘之情和敬慕之意,而且从中还可以引申出某些哲理性的意蕴:人们在探寻真理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往往会感到某些困惑,及直觉的感到所追寻的事物就在近处,却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发现或得到。另外,实写作者和童子的对话,而诗人“问”的内容省去了,隐者是什么样子的也没有介绍。但我们可以想像得出隐者出没 于高山云海之中,濯足于山涧 4 小溪之旁……这种称作以实写虚的手法。

如老舍曾以清代诗人查初白的“蛙声十里出山泉”一句为题,请齐白石作画。蛙声远鸣,为声之动,何以在 可见且静的画上呈现?而齐老的构思即显示了格式塔心理学在艺术中的运用。他画了三五成群的蝌蚪,沿着泉水流下,在视觉与听觉之间架起一座通感的桥梁。从蝌 蚪的各种情态中,我们似乎听到了蛙声,从流淌的泉水声中,我们想到了十里的山泉。这种以少总多的方式生成虚实,使欣赏者可由局部推知画面以外的无穷意蕴,即它的“虚无”常常隐藏在有限的部分之中,或者说其“虚”是由“实”化生的,如半支夭桃,可以使人感到春意盎然;几株绿荷,让人觉得凉风习习;林石泉流,有可游可居之感等等,诸如此类,都是画有尽而言无穷。

虚境和实境的关系怎样呢?一般来说,(1)虚境是实境的升华,它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制约着实境的创造与描写,处于意境结构中的灵魂和统帅的地位,因此才有神境、灵境的别名。不在者的世界越广大、越丰富,在者的显现就越成功。但是,虚境不能凭空而生,核心并不等于艺术表现的重心。再好的虚境,也要由实境得来。虚境与实境看似两个部分,但一到艺术表现时,工夫全要落实到对实境的描写上。那么怎样通过实境的描写完美地表达出虚境呢?古人也总结了一条艺术规律,即“真境逼而神境生”。清代画家邹一桂说得更清楚:

人言绘雪者,不能绘其清;绘月者,不能绘其明;绘花者,不能绘其馨;绘人者,不能绘其情;此数者虚,不可以形求也。不知实者逼肖,虚者自出,故画北风而图而生凉,画云汉图则生热,画水于壁则夜闻水声。谓为不能者,固不知画也。[课件演示]

这里强调的“实者逼肖,虚者自出”,道出了意境创造的奥秘。总之,虚境要通过实境来表现,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因而,如何在“在者”上下功夫,使其迂回曲折,意度回旋,从而在品鉴者的头脑中开拓出广阔、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成了很多艺术家追求的目标。一部作品所包含的不确定性和空白愈多,接受者便会愈深入地参与作品审美潜能的实现和作品的艺术创造。他会随着作品展开积极的思维,其想象力将 把作品中塑造的形象描绘得更加具体、细致、生动。否则,它就会使欣赏者感到乏味。在欣赏中,欣赏者(接受者)由于遇到越来越多的确定性而被剥夺了想象的自 由,这无疑会使他丧失审美享受的快感,这样的作品绝不能称之为好的艺术品。欣赏一部作品不应当看它说出了什么(实),而首先应当看它没有说出什么(或思考 所说背后的未说)。正是在一部作品意味深长的“沉默”中,在它的不确定性与“空白”中蕴藏着它的耐人寻味的意义和审美潜能。刘心武说:“文学作品通过其文 字体现出一种意向暗示,在这里„意向‟是这样一种概念,即对信息接受者意向中的联想力和想象力传递出一种强有力的意识导向作用。这种意识导向的企图如果直 露生硬,接受者必然产生一种心理反抗,作品便失败,这种意识导向企图如果含蓄自然,作品便成功。”可见,虚实结合也是欣赏的一种规律。而这种规律可以通过 西方阐释—接受美学的当代视角体现出来。这就是“虚实相生”的意境的结构原理。

(三)生命律动[课件演示]

何谓生命律动?即意境展示的生命本真的幽情壮采,或曰生命本身的美。[课件演示]宗白华认为,意境中“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美感诞生的时候。”艺术意境本质上是一种心理现实,一种人类心灵的生命律动。它具有三个特点:

其一是表诚挚之情。[课件演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课件演示]又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他显然主张诗人应当表达最诚挚的感情,甚至不惜醮着生命的鲜血而凝为诗情,这样才能表现生命的律动,才算有意境。意境中固然要写景物,然而“意境是使客观景象作我主观情思的注脚。”诗人心中情思起伏,波澜变化,只有用大自 5 然的全幅生动的山川草木,云烟明晦,才能表达,所以在诗人画家这里,景物成为抒情的媒介。试看李清照的《声声慢》:[课件演示]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真实地描绘了一位国破家亡、羁留异乡的女词人那难以言说的痛苦和无边的愁绪。真是字字血,声声泪,“自道身世之戚”。正是上述“以血书者”,因此感人至深,吟诵千古。其中的梧桐细雨、憔悴黄花、疾风过雁和寂寞黄昏,全是诗人主观情思的注脚,情真景真,分外感人。而“情真”,是这首词的生命,是生命律动的直接呈现。

其二是状飞动之趣。[课件演示]“状飞动之趣”语出唐皎然《诗式》,他提出,在意境中要“采奇于象外,状飞动之趣,写真奥之思”。意境作为一个诗意的空间,不是空旷无物,更不是一片死寂的静土,而是一个充满了人的宇宙意识和生命情调的空间,这是一个鹰飞于天,鱼跃于渊的空灵的世界。唯其动态千种,方能显示生命的律动,意境的魅力。自古佳句也多状飞动之趣。杜甫名句云: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课件演示]

李白名句云: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课件演示]

在古人那里,不仅像这样动的景物要状出“飞动之趣”来,就是静的事物,也要化静为动,写出“飞动之趣”来。如王维名句:“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书事》)王安石名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样一写,静态的事物顿时变得鲜活可爱。可见,“状飞动之趣”在呈现生命律动方面多么重要。

其三是传万物之灵趣。[课件演示]“灵趣”一词,出于东晋画论家宗炳的《画山水序》。传万物之“灵趣”有“传神”论的内涵,但又不完全指“传神写照”之意;它传的并非全是物象之神,客观之神,而是主观情感浸染的、诗化的那种生命异彩和神韵。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论说:

“‘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矣。‘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课件演示]

显然,“春意闹”和“花弄影”未必是自然的真实,而仅仅是诗人体验的真实,是客观景物“拟人化”的结果,但确实把自然神韵,那种生命的律动传神地传达出来了。

值得说明的是,“灵趣”与“飞动之趣”是没有最终界限的,若一定要说有不同,也仅有细微的区别:“灵趣”在于传达生命的神韵美,以“活”气呈现生命律动;“飞动之趣”在于展示生命的运动美,以动态呈现生命律动。

(四)韵味无穷[课件演示]

这是意境的审美魅力所在。“韵味”是指意境中蕴含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和效果。它包括情、理、意、韵、趣、味等多种因素。刘勰提出的“余味曲包”说、钟嵘提出的“滋味”说,为此说前奏。晚唐司空图在此基础上创立“韵味”说,认为意境的审美效果有一种绵绵不尽的“韵味”,不仅有味内之味,还有味外之味,又称“味外味”为“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明人陆时雍则进一步认为,“韵”是意境的生命,“有韵则生,无韵则死。”由此可见,“韵味”是意境必备的审美效果。试看相传为李白所作的《忆秦娥》:

箫声咽,秦楼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课件演示] 该词先从一个美丽的神话开始,以此来勾起人们对秦国盛极一时的回忆。但转眼世事沧桑、6 秦梦残破,只有秦楼的夜月、灞陵的烟柳依旧,但已成为人们伤心离别的象征了。读到这里,一种历史变迁的悲凉扑面袭来。然而历史的悲剧却一再重演。词的下片,又浓缩了两个朝代的沧桑变化。乐游原,秋高气爽,是一个多么值得畅游的好地方呀,可昔日(暗指盛唐)冠盖如云的盛况哪里去了呢?曾经是车水马龙的咸阳古道啊,如今已是音尘查然了,只有那西下的一抺残阳,投照在汉朝皇家的陵墓上,分外显得苍凉。王国维评价这首词说:“太白纯以气象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可谓中的之言。这首词气势博大,意境苍凉沉郁。其中的情韵太丰富了。有历史的与现实的,神话的与人世的,目睹的与遐想的,清丽的与哀婉的,苍凉的与悲怆的,忧伤的与焦灼的,柔情的与思考的等等美的韵致。再和以箫声柳色,伴以西风晚霞,让人回味无穷。谁能道尽其中的情韵?

总之意境以它情景交融的形象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韵味无穷的美感特征和呈现生命律动的本质特征,集中体现了华夏民族的审美理想,成为抒情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成为许多诗人作家追求的艺术至境。[课件演示]

三、意境的分类[课件演示]

中国古代文论有两种代表性的分类方法。

(一)刘熙载分类法。[课件演示]

第一种是清刘熙载从意境的审美风格提出的分类法。他说:

花鸟缠绵,云雷奋发,弦泉幽咽,雪月空明,诗不出此四境。[课件演示]

所谓“花鸟缠绵”,是指一种明丽鲜艳的美;“云雷奋发”是指一种热烈崇高的美;“弦泉幽咽”是一种悲凉凄清的美;“雪月空明”乃是一种和平静穆的美。[课件演示]这四种都是中国抒情文学意境美的表现,哪一种写好了都能出上乘之作。一般来说,风格不应有高低偏正之分。但个人鉴赏时是允许有偏爱的。

(二)王国维分类法。[课件演示]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提出一种分类方法。他说: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课件演示]

这段话较准确地概括了两类不同意境在情感表现形态上的差异。

所谓“有我之境”,是指那种感情比较直露、倾向比较鲜明的意境。如杜甫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课件演示]此诗道出了作者历经战乱,目睹安史之乱后京城的破败景象的痛苦心情。花草本不含泪,鸟儿也不会因人的别离而惊心,只因诗人痛苦不堪,所描写的景物都带上了人的情感色彩,这就是“有我之境”。

所谓“无我之境”,并不是指作者不在画面中出现,而是指那种情感比较含蓄的,不动声色的意境画面。如杜甫的《绝句》[课件演示],作者描写景物绘声绘色,但个人的主观情感却隐蔽其中,一切让读者自己从画面中云体会。因此,这种意境可以为读者的想象提供更广阔的艺术空间。

此外,朱光潜提出的“同物之境”和“超物之境”的分法,有一定的道理,可以聊备一说。而关于意境的分类,在理论上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第二篇:意象意境教案

诗歌鉴赏之

-------意象与意境

教学目标

1、理解意象、意境的内涵。

2、弄懂意象、意境的关系。

3、重点是掌握诗词鉴赏中的意象、意境类题型的解题技巧。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诗歌的意象

先看一首诗: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中写了那些形象?这些形

象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 分析:

先想到啼鸟:早上起来,到处听到小鸟的啼唱…… 风雨:昨晚风雨交加……

落花:花都凋谢了,落了一地…… 再想到:啼鸟:欢快的气氛 风雨:无情的风雨 落花:实让人惋惜

总结:在这首诗中,诗人借啼鸟写出自己的高兴的心情,借风雨、落花写出诗人的感伤之情,将喜春、惜春之情表现得贴切自然。

这就是意象。从刚才的诗歌中,可以归纳两点:

1、形象可引发我们的丰富联想。

2、这种联想以我们的生活底蕴、人生阅历为资本,又与诗歌具体语境有关。意象是读者与作者共同完成的。

要由“落花”产生“让人惋惜”的联想,首先,读者要有一定生活体验;其次,作者有明显的语言暗示(“知多少”)。

意象

“意”——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象”——物象(人物、事物、画面。)

意象是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意”与“象”的统一,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一些常见意象比较固定的文化内涵

杨柳

长亭

孤帆

驿路

浮云

离别、游子 大风

长云

寒霜

飞雪

苦雨

凄凉悲愁 梅花

翠竹

松柏

幽兰

菊花

高洁隐逸 美人

神女

灵修

国君 羌笛

竹笛

羌管

寒蛩

蟋蟀

思乡

青鸟

鸿雁

雁足

尺素

音信、书信 白雪

玉壶

冰心

高洁

二、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

如果意象是闪亮的星星,意境就是茫茫夜空;

如果意象是天河,意境就是荡漾着天河波光和水声的无限苍穹。用这样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

意象=物象

情思

意境=意象

氛围

三、什么是意境

“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指的是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意象是诗意的载体,意境是诗意的空间。意象让人从旁观赏,意境却让人身入其内、神游其中。“就是说,是有形的意象生发出无形的意境,无形的意境是依赖有形的意象而存在的。“一叶落知天下秋“,秋天的意境应该是包括了落叶的意象及其四周弥漫的秋意的“实与虚的统一,显与隐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四、“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常把要抒发的情感寄寓于所描写的景物之中,即人们常说的融情于景,借景抒情。下面我们来举例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和情感。

五、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情感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

意境: 萧瑟苍凉。

情感:沦落天涯之人的孤独之感,思乡之情。

六、走进高考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广东卷)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参考答案:“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七、总结方法

【提问方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

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同学们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六、常见意境举例

雄浑壮丽 壮阔苍茫 苍凉悲壮 闲适恬淡 清幽明净 明丽清新 萧疏凄寂 安谧美好 幽僻冷寂 高远深邃 淡雅幽远 清冷幽静

七、趁热打铁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八、作业、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一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⑴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⑴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

人家、庭院等景物。

第三篇:《传神与意境》教案

《传神与意境》--中国古代绘画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中国画是东方绘画的代表画种,其表现手法、分科、构图、用笔、用墨、敷色等多个方面有着自己的特征。注重传神写照,“以形写神”是中国画的首要原则。本课所选作品涵盖了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画科,写意和工笔两大表现形式,彰显了中国画的传神与意境。

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认识传统中国画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初步了解传统中国画的发展概况,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并能对美术作品进行简短评述。

2.通过对中国古代绘画中传神与意境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分析作品的能力。3.领略传统中国画的传神与意境,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传神与意境是中国古代绘画的主要特点,也是重点。

2.以点带面,通过本章中国古代绘画切入课题,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绘画。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学生学会从构图、笔墨、题材等方面进行鉴赏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媒体映示《清明上河图》学生都熟悉的一幅中国画作品,导入中国古代传统绘画。

多媒体播放图片,让学生欣赏并感受中国古代传统绘画的魅力。教师讲解:中国传统绘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艺术家用绘画的形式描绘和记录的我国古代社会生活的画面。中国绘画以毛笔、水墨、宣纸为特殊材料创作出来的作品,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想象力,它不单纯拘泥于外表形似,更强调神似。

(二)讲解新课

1.映示图片投影:五代画家顾闳中作品《韩熙载夜宴图》,并配文字介绍作品中作者和主人公。(欣赏韩熙载夜宴图,教师可播放一段平缓柔和的琵琶曲,学生感受乐曲带来的平缓心境更易进入画面所表现的故事当中)

Δ顾闳中南唐画家,善画人物,据记载,他奉南唐后主李煜之命夜至韩熙载家中,窥视其夜宴情景,凭现场目识心记,创作了此画。

Δ韩熙载,南唐大臣,出身北方贵族,避难来到南唐,初有恢复中原宏图大志,但李煜对他猜忌,他为免遭不测便沉缅于声色之中,以放荡颓废的生活来表示自己的政治上的无所作为。

观看视频,了解并欣赏作品

再把《韩熙载夜宴图》分成五个独立画面,听乐,观舞,歇息,清吹,散宴。

主要讲解 第一段听乐:(映示画面)

作者紧抓一个“听”字,把握不同听众的情绪反应,不论转身注视着弹琵琶歌伎的宾客,还是半掩在屏风后面探头倾听的女子,都统一到听乐这个中心,在场的每个人都被迷人的音乐陶醉,画面描写达到极其传神的境界。

画家用的线描,有粗细、轻重、疾缓之分,充分显示了衣衫的质感。五个乐伎服装主色调是浅色,由红绿两色相互穿插,有对比又有呼应,显得丰富而统一,画的极其工细。主要人物局部再次放大(讲解中国画的艺术手法---工笔:用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细节明彻入微,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物象。)

2.欣赏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对比《韩熙载夜宴图》,(讲解中国画的艺术手法----写意:用豪放简练的笔墨描绘物象的形神,抒发作者的感情。)

分析欣赏作品的用笔以及神态,用笔简练概括,略带夸张变形,但动态生动,寥寥数笔表现了一个烂醉如泥、憨态可掬的仙人,神态毕现。(《欣赏泼墨仙人图》可结合相应的视频资料,如《西游记》中展现神仙的故事为引导来欣赏此作品更能吸引学生对中国古代绘画的学习兴趣,再来讲解画家的笔墨情趣。)

(三).学生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从表现手法以及用笔设色等方面鉴赏八大山人的《荷花水禽图》。教师引导并提出问题,写意,荷叶的画法:奔放自如,墨色浓淡相间。

水鸭的画法:简率放逸,形象洗练,一幅白眼向天的情景。

画面所表现了空灵孤独的意境。介绍画家八大山人

与前面所欣赏的作品做对比,由人物画导出中国画的另一形式之一-----花鸟画 教师讲解:中国花鸟画大多是在写生的基础上,通过象征、寓意等手段,将自然界中美的花鸟虫鱼与我们人或者事发生关联,创作的作品,表达了画家的志趣情操和内心感受,表达的是一种意境。

大家一起欣赏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教师从构图、笔墨以及象征寓意等方面作出引导,鉴赏作品。

(四).作品欣赏 欣赏古诗,导出山水画《庐山高图》,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画的另一形式----山水画 教师讲解:山水画主要描绘的对象是自然风景,它不但表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而且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自然观与审美意识。山水画在描绘物象上,画家主要运用线条、墨色来表现形体、质感,并与诗词、款赋、书法篆刻艺术相结合。

从构图、笔墨以及空间处理上进行鉴赏作品。山石以淡墨层层皴染,再施以浓墨逐层醒破。山水画在空间处理上,采用“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手法,即“三远法”。欣赏作品《溪山行旅图》,从构图以及笔墨等方面分析。作业:欣赏《渔庄秋霁图》,观后小组交流,讨论,并发言,对作品作出简短分析。

(五).全课总结

学习了这一课,你都学到了什么?你对中国画有什么新的认识?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国画的材质、表现形式以及题材分类,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的中国传统绘画作品,同时也领略了它们的传神与意境,今后我们也要多学习多动手临摹,画一画中国画,真正体会中国画的笔墨情趣。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如有不妥的地方,希望老师们能及时指正。五中李莉)

第四篇:山水画的意境教案

山水画的意境

教案

1.把握本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文本内容。

2.品味山水画的意境,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中国古典诗词,也屡次提到了“意境”一词,同学们能结合我们所学过的诗词解释一下什么是意境吗?

提示:如《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构成了一种融合人情的雄浑意境。

可以说,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 认识作者,了解其“意境”观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李可染先生曾在他的书中讲到,“意境是什么?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从而表达出的艺术的境界、诗的境界,就叫意境。”

目标导学二:文章初探,把握文本行文思路

1. 在文中找出作者原话,说说什么是“意境”。

明确: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你结合全文做简要概括。

明确:首先,要仔细观察对象,深刻认识对象,从而产生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然后将这种思想感情与画作结合在一起,将对象的精神实质表现出来,从而形成意境。

3.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创作出好的山水画作品来,请结合最后两段做简要说明。

明确:作者认为除了意境之外,还需要有意匠。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4.结合上述分析,请简述本文行文思路,并为本文划分结构。

明确:全文可划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先点出“意境”一概念,并做出解答;第二部分,作者谈及获得意境的方法,即通过深刻观察对象以把握住对象的精神实质,激发出绘画者本身的思想感情并融于画作之中才能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此外,还指出绘画时要站得高于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最后还谈到想要表达出意境,还需要有与其相辅相成的山水画要素,即意匠。

目标导学三:深入探究,理解文本艺术内涵

1.展示山水画图片与山水摄影图片。请同学们结合第一部分内容说说,在摄影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山水画是否会被取代?

明确: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其更重要的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可见,山水画具有其精神实质,这也就意味着它永不会为山水摄影所取代。

2.作者要说的是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要在第一部分大篇幅分析诗歌的意境。

明确:按照作者的观点,“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色,然而就在这两句里,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与朋友的深厚友情。描写自然的景色与绘出景色无异,且作者提到“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可见诗歌中的意境与山水画的意境是相通的,并无二致。因此,作者在这里以已经学习过的诗歌意境为例,也就能更好地诠释山水画的意境。

3.“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作者是如何论述此观点的?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请结合你的个人经历做简要说明。

明确:作者以齐白石画虾为例来论证了他的观点。这个观点正确,如我们知道松树的耐寒可以象征它的坚忍,而当我们在雪地里认真观察,会发现只有松树傲然长青,松针贯穿积雪依然向上,此刻,我们会真正感受到这种坚忍的品质是那样真实。

4.请你理解“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一句的深刻含义。

明确:写诗,写的是生活;绘画,绘的是风景;它们都基于现实,以现实为原材料。然而,它们融合了写作者与绘画者自身的情感以及体悟,因此,他们又必然高于现实。这就是说,不论是高明的诗还是绘画,最终都会成为客观的景物与主观情感相融合的意境。

【教学提示】

四个探究题设置均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最后一题,由于大多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与基本鉴赏理论不足,得出答案并不容易;教学过程中教师宜从各方面引导分析,切勿将答案直接予以学生而达不到教学目的。

目标导学四:赏析山水画,品味意境 展示李可染老师画作《万山红遍》,教师引导做简要赏析。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毛泽东词作《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描述了深秋时分,湘江之滨的岳麓山漫山古树皆红的壮丽奇景。

“万山红遍”这一题材其实很少有画家敢尝试。一方面,“万山”之意境颇为辽阔深远,极大地考验着画家的空间驾驭能力,若非胸有千山万壑,则根本无法表现“万山”;另一方面,“红遍”给中国传统山水画出了个大难题:历来山水多以水墨描绘,仅作为点缀的红色在使用上可谓慎之又慎。然而李可染先生却迎难而上,开始大胆尝试创作“万山红遍”。其时,李可染先生恰好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1954年李可染踏上写生之旅,从江南到桂林、从中国到欧洲,可谓千山万水走过。1960年先生重回画室时,已然是胸中有丘壑。这时,他动笔做出此画,而“红遍”的问题也在此间解决了。他采取了大面积使用朱砂的方法来表现秋色,红为主调,以墨作底,既强调了“遍”字,同时,也使秋色更红火、更热烈、更带有丰收后喜悦的气氛。

【教学提示】

设置此赏析,并非使学生达到品味山水画意境的高度,而是借此画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三、板书设计

意境概念定义:景与情的结合获得方法深刻认识对象,产生思想感情 写景时写情,源于现实超越现实

苦心经营意匠

可取之处

本文教学注重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引导学生认识并体悟中国传统美学的意境理论。教学过程中所设置探究提问,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结合自己的体悟感受绘画理论知识,培养艺术审美能力。

不足之处 课文内容都是艺术上的理论知识,理解起来十分有难度,对于基础较差的及艺术审美不足的学生来说,难以应对本文教学。此外,如何让抽象化的理论更加形象化地呈 现,亦是本教案需要改进之处。

第五篇:分析意象意境教案

解意象 品诗歌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意象和意境;

2、积累专业术语并准确答题;

3、规范答题模式。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继续复习诗歌鉴赏。今天我们要复习的内容是分析意象意境。这节课我们要完成的学习目标有三个:(幻灯片)

二、高考诗歌鉴赏题型:

通过对考纲的解读,我们把诗歌鉴赏考查的内容分为以下七类:(1)分析意象与意境

(2)分析表达技巧(3)分析语言炼字炼句(4)分析情感主旨(5)分析前人的评价

(6)比较评价题型(7)综合表述型

今天我们就来复习第一种题型,分析意象意境型。

三、理解意象

什么是意象?简单来讲,意象是指包孕着主观情感的客观景物或事物,用公式来体现就是物象+情意=意象。(板书)

诗词鉴赏的第一课就我们就说过,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譬如,“柳”是一种客观事物,它有形状颜色,是一个物象。但当诗人把它写进诗词中,它就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审美意识和人格情趣,成为诗词中的意象。李贺在《致酒行》中写道:“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诗句中的“柳”已赋予了对“主父”的深切思念之情,因而是一个意象。“竹”也是一种客观事物,它在诗词中也会带上作者的主观情感而成为意象。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诗中的意象“竹”象征着不畏逆境、坚强刚劲的君子风范。

总之,意象指包孕着主观情感的客观景物或事物。我们大致分为两类:具有特定含意的意象和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板书)

四、理解意境

诗歌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诗人常通过一系列相关意象的组合,构成具有特定意义的意境。鉴赏意境就要从作者所描绘的风物、景象入手,把握作者贯穿其中的思想感情。在一些写景抒情诗中,意象是一个个物象,而意境则是这些物象综合起来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马致远的《秋思》中那些冷落衰败的意象,构成了萧索悲凉的深秋的意境。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表现出宁静幽深的意境。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连用缺月、疏桐、孤鸿等意象,营造了孤独凄凉的意境。(诗句呈现幻灯片)

五、分析意象意境常见提问方式: 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

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六、经典例题:《梦回》(提前布置,写在导学案上,课上念出答案)梦回①荒馆月笼秋,何处砧声唤客愁。

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

【注】 ①梦回:梦醒。

(1)本诗的景物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常见病例诊断:

①营造了夜晚冷清宁静的氛围,表达了作者的忧愁感伤之情。(笼统概括,缺少分析)②作者写了旅馆、明月、砧声、莲叶、鸥鸟等景物,营造了凄冷静谧的氛围,表达了伤心的感情。(形象罗列,表达不准确)

③梦醒以后,旅馆上空,有明月笼罩;不知什么地方传来砧的声音,唤起了客人的愁绪。夜里无风,莲叶仍发出了响声,水很寒冷,沙鸥不能入睡。气氛凄冷,感情忧伤。(生硬翻译,缺少诗意)

④写了旅馆、明月、砧声、莲叶、鸥鸟等景物,烘托了凄冷的氛围,渲染了作者愁苦的心情。(营造了悲怆、寂寞、忧愁的氛围)(错用术语,表达偏颇)

2、答案示例:

作者通过描写惨淡的秋月、荒凉的驿馆、杂乱的砧声、晃动的莲叶、未眠的鸥鸟等意象,营造了秋夜幽寂、荒凉、凄清的氛围,抒发了异乡漂泊的孤独、忧伤和悲怆之情。

七、分析意境通用的答题思路:

① 描绘诗歌展现的图景画面。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形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营造氛围的作用意义。包括是什么和为什么两部分。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具体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八、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绝句①

杜甫

迟日②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 ①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②迟日:春日。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九、规范表达格式示范:(记在导学案)(1)①诗歌描写了„„意象;组成一幅„„的画面,②营造„„的意境;③表达了诗人„„的心境。(或揭示了„„的道理。)(2)①这首诗选取了„„等意象,② 描绘了一幅„„的画面,渲染了„„的氛围; ③ 抒发了„„的情感。

十、“分析意象意境”复习建议

1、对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形象寓意、常见意境类型尽可能了然于心。(页子已发)

2、平时训练时要养成“按部就班”的习惯,一步一步地走,拒绝“越级”做题。举一反

三、熟能生巧、水到渠成。

3、解答题目时一方面要“宁多勿少”、“宁滥勿缺”、“宁详勿简”,多答多写总是没有害处;另一方面要“点到”、“面到”,尽可能答到“点”子上,不能遗漏任何一个方面。

4、适当了解一些诗歌鉴赏“专门术语”,在本节尤其要注重一些关于意境(氛围)特点方面的“术语”积累;(记在导学案)记下来:

【意境(氛围)】

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思想感情】

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忧国忧民 闲适恬淡之情等。

十一、链接高考:《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1)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4分)

答: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

下载意境电子教案(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意境电子教案(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电子教案教案样板

    授课日期:(按从开学开始) 授课班级:中专(5)班 授课课题:第一章第1节服务概述、第2节礼仪概述、第3节服务礼仪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理解服务的含义及其特征、礼仪的含义......

    电子教案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①学生预习:读读课文,画出生字词,了解紫丁香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 ②学生自制生字卡片。 ③教师准备词语卡片、教学挂图。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电子教案

    第一章 职业道德 1、职业道德的概念p1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工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简而言之,职业道德就......

    电子教案模版

    课程名称:超声诊断学 授课班级:影像大专授课人:游晓功序号:60 课题:先天性心脏病 类型:讲授教学时数:2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目标) 理解先天性心脏病超声表现 能正确......

    电子教案模版

    课程名称:超声诊断学 授课班级:影像大专授课人:游晓功序号:63 课题:心肌病类型:讲授教学时数:2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目标) 了解心肌病超声表现 能正确分析声像图并......

    电子教案模版

    课程名称:超声检查技术授课班级:影像大专授课人:游晓功 序号:26 课题:肾疾病超声检查 类型:理实一体教学时数:2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目标) 1、掌握肾肿瘤 2、理解肾......

    诗词鉴赏意境类教案

    二、意境类 一、设问方式 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2、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教案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案例设计) 设计理念: 东方绘画的主导是中国绘画,而中国绘画属于中国传统艺术,而中国传统艺术又递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范畴。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由语言文字、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