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记承天寺夜游》复习教案
《记承天寺夜游》复习教案
【教材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是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以歌咏自然山水,陶冶情操为主。《记承天寺夜游》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全文语言朴素而含有深长的意味,以寥寥数语,描绘了优美的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豁达乐观的心境。
【复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重点实词、虚词等文言常识;
2.欣赏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感受其精妙之处并作简要赏析;
3.通过对“闲”的赏析,体会作者“闲”中蕴含的旷达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
【复习重点】
赏析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感受其精妙之处;
【复习难点】
体会作者“闲”中蕴含的旷达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
文学常识积累 1.词语解释
念:考虑,想到
寝:睡
但:只是
相与:共同,一起
户:门 闲人:清闲的人
空明:形容水清澈透明。
盖竹柏影也
原来是。
水(指月光)中藻、荇(水草,这里指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交横(交错,纵横。)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遂:于是。
至:到
2、内容理解:
(1)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
(2)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写出了月色的清澈透明(空明)特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写作手法,把月光比作积水空明,突出月色的澄澈。以水中藻荇侧面烘托月色的清澈透明。“积水空明”用比喻手法写出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写竹柏之影参差错杂。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3)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主旨句)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
寥寥数语,意味隽永: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
(5)文中写了哪两个人?他们有什么相同点?
苏轼和张怀民。共同点:都是闲人;都被贬了,心情抑郁,但仍思进取;都有豁达的胸襟。
(6)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作者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7)答: ①遂至承天寺
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
②怀民亦未寝
理由:心境相同,欣赏趣味相同
③相与步于中庭
理由:关系密切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理由:志同道合 起趣相投
命运相同
(7)如何理解闲人? 闲人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闲人”,即清闲的人。它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同时指明作者身为闲官的现实。其次,它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情感。对世人忙于名利而辜负良辰美景的慨叹。作用:“闲”是文眼,闲人是点睛之笔,深化中心,点明主旨。
(8)此文为作者遭贬之后所作,作者此时心情应抑郁才对,可作者却“欣然起行”,不但措绘了月景,还自诩“闲人”。对于作者这种做法,你怎样看待?结合实际谈谈。
作者此时心情虽抑郁,但作者的“欣然起行”“赏月”和自诩闲人,都是苦中作乐,用娱情于景来排遣抑郁。这种做法是值得称赞的,因为人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多么抑郁,都应学会苦中作乐,找到生活的希望和乐趣,尽可能给自己一个快乐的心情。因为即使痛苦也是于事无补的。
第二篇:《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教材分析与处理】
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课文的篇幅短小,语句读起来琅琅上口,一方面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又可达到在多次诵读之后能基本了解课文大意,因而我将课堂最大化的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掌握文言词汇,朗读背诵全文,体会本文语言特点,此为教学重点;扣住文眼“闲”字做文章,创设富有活力的开放型课堂。体悟文人积极达观的处世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达成浅文深教的效果。这对正在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的初二学生而言很有现实意义,因此我把如何理解短文的主旨,体悟文人积极达观的处世态度定为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词汇,理解课文内容。
2、品味文中的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
感情。
3、体悟文人积极达观的处世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形成语感。
2、品味文中的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解读“闲人”二字,体悟文人积极达观的处世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流程】
(一)导入:(教师唱《但愿人长久》,营造氛围,引入课题)
师:知道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这首词的作者是谁?词中的名句是哪句?月是诗人墨客笔下的宠儿,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月的名句?下面让我们学习苏轼的另一写月名篇《记承天寺夜游》,学习《记承天寺夜游》,走进苏轼。(板书)
(二)解读标题。
明确:文体(记),时间(夜),地点(承天寺)
补充介绍承天寺(展示图片):“承天寺”是张怀民居住之所,张怀民在元丰六年也被贬谪到黄州,他修了一座亭,苏轼给亭命名为“快哉亭”,并写了一首《水调歌头》送给张怀民,其中有一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三)交流预习体会,明确学习目标。
1、学生资料展示,走进苏轼,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学生交流预习收获与疑难,明确个体学习目标与全体学习重点。
(四)初读课文,体会层次美。
1、自由朗读,明确朗读要求。
要求:读得流畅响亮。
读得字正腔圆。
读得抑扬顿挫。
读得层次分明。
2、小组再读课文,体会文章层次美。
指导:表达方式的不同,感情不同,语气语调不同。
读叙事。读出闲适、欣慰之情。
读写景。第二段描绘庭院月色,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要读出喜悦、闲适之意。
读抒情。既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闲时赏月欣喜,漫步的悠闲。
3.、指名读,读出记叙、描写,抒情的不同感情。
4、播放视频,听读课文,体会层次美。
5、男女生分角色朗读,体会抑扬顿挫、节奏分明的层次美。
(五)疏通文意,合作研讨。
1、学生交流以往学习文言文的经验及明确重点。
•教师补充(媒体出示)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留---如人名、地名、年号等不翻译,保留。
•换---用近义词替换。
•补---补充省略成份。
•调---倒装句式进行调整。
•删---将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去掉不翻译。
2、小组合作,借助课文注释,理解句意,并在便利贴上整理重点。抓住重点字和特殊句式,重点句子翻译等。
3、学生整理汇报,解决疑难。
4、全文整体感知。
(六)深入探究,感受胸怀美。
1、思考:文中那个字最能体味到作者的内心情感?苏轼是“闲人”吗?
扣住文眼“闲”字做文章,引导学生到文中寻找答案。学生自己找,自己讲,自己归纳,老师点拨。
2、明确主旨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体会人物胸怀境界美。
教师小结:苏轼看上去真的很闲,无官一身轻,有闲情雅致欣赏美景,(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但苏东坡内心深处不愿意做一个无官一身轻的闲人。他不断被贬,却能够随遇而安,我们从苏轼的身上看到了豁达乐观,看到一生屡遭贬谪,身形万里,但始终释然安然,达观豁达。
3、探究“文人心境”。
补充欧阳修、范仲淹等材料,课外延伸。
(七)拓展迁移,培养胸怀美。
1、展示烦恼清单。可以是学习方面的,与朋友、父母交往方面的,可以是体态长相方面的。通过实物投影展示清单。
2、讨论:遇到烦恼时,应该如何面对?
(八)学生谈体会及疑惑。
(九)教师布置作业并结束语。
苏轼一生坚守自己的政治理想,为此,他屡遭贬谪,历经坎坷,他的那份豁达乐观如皎洁的明月照亮了历史的天空!那么当我们面对生活的风雨时该如何呢?请同学们齐读寄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面对风雨坎坷,让我们改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这样,也许我们就会找回人生的坐标,用纯净的笔去书写我们大写的人生!
第三篇: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一、导入:看对联,猜名人:鱼离水面,置半山,滚东坡,如何陆游?这是一副人名对的上联,猜三位宋代名人(王安石、苏轼、陆游)——引出课文作者。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说:“他给天下写出了四篇他笔下最精的作品,一首词《赤壁怀古》,两篇月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赋》,一篇《记承天寺夜游》。”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
二、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文字之美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两遍。教师范读或请学生推荐朗诵好的同学朗读一遍。
三、品:感受语言文字之美以及作者复杂的情感
师:同学们知道苏轼的这篇文章在哪里写的吗?——预设:黄州。追问:为什么苏轼会到黄州去呢?——预设:被贬官。
师:原来苏轼是被贬谪到黄州的,这里老师补充一个背景知识: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新党(支持变法的一派)极为仇视。元丰二年(1079),御史李定等摘取苏轼诗文加以曲解,安上了阻挠变法的罪名,关了4个月,差点被杀,因由御史台告发,审理也在御史台,所以史称“乌台诗案”,“乌台”即是“御史台”。后在王安石等人的求情下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问:苏轼被贬黄州写下了这篇文章,那么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预设:苏轼和好友张怀民夜游承天寺。(以下赏析课文过程中学生会找到很多句子,在分析句子时把重点字词句的翻译解释渗透在其中)
问:大晚上不睡觉,苏轼为什么要去承天寺游玩呢? 预设: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月色太美了,美到苏轼都已经解衣欲睡了还是高兴地起来去“夜游”。)
问:月色美好确实是“夜游”的绝佳理由,但是月色到处都有,为什么非要去承天寺呢? 预设:“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追问:苏轼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他想到了可以去找张怀民。有人说“他肯定想了很久,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去找张怀民”,对于这样的理解,同学们认同吗?
预设:不认同,从“遂”字可以看出,说明作者去找张怀民是不假思索的,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和张怀民怎么样?——志同道合。
追问:从注释中大家可以找找两人志同道合的证据吗? 预设:第九条注释:作者的朋友,当时也贬官在黄州。师:是啊,仕途上共同的不顺使得两人惺惺相惜、志趣相投,才能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问:张怀民的表现当得起“志同道合”这四个字吗? 预设:“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一个“亦”字准确地传递出了两人“心有灵犀”,不谋而合,说明共同的人生遭际之下的两人确实志同道合。“相与”也可赏析。
板书:见景——月美 夜行 师:是啊,两个志同道合的人相遇,自然是“不谋而合”地要赏玩承天寺的月夜美景了。正如文中所说:“相与步于中庭”。那么他们在中庭欣赏到了怎样的美景呢?
预设:“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先翻译)作者心心念念要去赏玩的承天寺夜景,文中却仅此一句。苏轼是大文豪,他说自己写文章是:“吾文如万斛泉涌,不择地皆可出”,“万斛泉涌”,文字没有逆流成河却只流出那么十几个字的一句话,他真的那么厉害吗,一句话就把承天寺的月夜美景摹写殆尽了吗?究竟这句话好在哪里?
预设:层次一:先引导学生发现两个比喻句:“如”,“盖”二字可以看出是比喻。1.庭下月光如积水;2.竹柏影如藻荇交横。月光如水,生动写出月光的明亮皎洁;竹柏影比作藻荇,突出月光的皎洁明亮,只有明亮的月光照射之下,才能清晰看到影子,才能可以分明看到“交横”,而非模糊一片。
(引导学生到层次二可以用改句法:改成“庭下月光如积水空明”,可不可以?)层次二:使用比喻却不露痕迹(“暗喻”)。好处:作者漫步中庭,一下子“恍惚”了,几乎以为庭中到处都是澄澈的积水,进一步赏玩,又发现水中都是交错的藻荇,进一步说明了庭中遍布积水。再仔细分辨之下方才发现这是竹柏的影子,回过神来,原来前面的积水竟是满庭的月光啊。作者写文章时已经从恍惚中回过神来了,所以虽然省去了本体,但是前面加了一个“如”字,说明并没有积水。读者刚读到此句很可能不会注意到这个“如”字,直读到“盖竹柏影也”,才恍然大悟,再回头注意到前面的“如”字!这种恍然大悟之下,更加能体会到承天寺月色的澄澈皎洁、清朗空明,竹柏影的清丽淡雅,这一妙句也成功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写的是“月”却一个“月”字也不出现,正如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所说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对比:这一写法我们国歌的作词者田汉先生就成功地运用过,他写的戏曲剧本《情探》中有一句主人公赞叹月色之美的唱词这么写:“喜今宵,浸楼台,月明如水”,其实这句出自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折的一句:“彩云何在,月明如水浸楼台”,《西厢记》原句直接说“月明如水浸楼台”,直接以水比月,前人已经用过多次,简单而又落入俗套。田汉把句式一颠倒,虽然还是用这个比喻,但是舞台上唱出这句话的时候先出来“喜今宵,浸楼台”,听众很可能一恍惚,楼台为什么会被浸?再接着唱出“月明如水”时一下让观众恍然大悟,月色之美在这样的恍然大悟中就更添一层了!而且句子也推陈出新。
这一对比我们更体会到了苏轼这句话的妙处,其实苏轼“吾文如万斛泉涌,不择地皆可出”下面还有一句话:“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是啊,“常行于所当行”文意需要,如《赤壁赋》洋洋洒洒,也是倚马可待。“常止于不可不止”一句话成功地写尽了承天寺夜景,那么多一句也不需要了。苏子的这句话对我们写文章也是很有启发的。
板书:赏月——空明 澄澈
师:这真是一个写景妙句啊,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样一个美妙的夜晚,你读懂了苏子的心境了吗?请从文中找出一个体现作者心境的词语。
预设:闲人。追问:真厉害,只凭一个“闲人”,你就读出了苏轼此时的内心世界。你是如何理解这个“闲人”的呢?
预设:悠闲、闲适之人、有闲情逸致的人。
追问:苏子认为自己是悠闲之人,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内心呢? 预设:作者身虽被贬,却并不悲观消沉,仍能悠闲地与好友游寺赏月,陶醉于美景之中,体现作者旷达、乐观、潇洒的人生态度。(或者采用教参: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师补充背景:苏轼面对人生挫折确实心境比较旷达、洒脱,无论遭遇多大的打击,均能积极面对、积极享受生活,实现人生价值。他在《自题金山画像》中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把这三地的贬谪生涯当做自己的功业。确实他在黄州除了写了这篇《记承天寺夜游》,千古传诵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也作于此时。惠州在广东,属于岭南地区,古代被称南蛮。同为“唐宋八大家”的柳宗元被贬到同属岭南的柳州时悲凉地写下了:“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凄怆伤怀。惠州虽然偏远,但是苏轼却发现这里荔枝味美,高兴地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句子,别说一时被贬,哪怕永远住在惠州也愿意!当然命运还在捉弄这位“不可救药的乐天派(林语堂语)”,他最远被贬谪到了海南儋州,那个时候这真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绝对的蛮荒之地,要找个识文断字的都非常困难,文化处于极端未开化的程度。一个大文豪来到了这样一个文化沙漠,他的态度却是:“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苏子在海南大力启蒙教育,开辟学府、自编讲义,海南历史上第一个举人和第一个进士都是他培养出来的,此后海南逐渐开化,人才辈出,单单宋朝就出了12位进士,苏子居功至伟。而所有这些都是他在被贬谪的情况下做的,他实在是“不可救药的乐天派”啊!
师:所以把“闲人”的闲理解为闲情逸致完全没问题,苏轼确实乐观旷达,那么同学们只读出了闲情逸致吗,还有读出其他内容的吗?
预设:“闲”也可以理解为空闲、赋闲,而且文中结尾还加了一个“耳”字,是罢了的意思。苏轼是说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空闲之人罢了,他人都是有事情可做,实现着自己的价值,只有自己是空闲之人,没事可做之人。包含了作者的自我解嘲的意味,贬官而自许“闲人”,表明作者也并未完全释怀,对仕途失意带着一丝淡淡的惆怅、失意和苦闷。(或采用教参: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师:同学们也许不知道,苏轼被贬黄州仅仅担任了“黄州团练副使”一职。补充宋朝相关背景: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后鉴于唐朝藩镇割据导致国家几百年动荡不休,采取“偃武修文”的政策,重用文官,打压武官。地方的武官根本不能过问地方政事,更何况只是“副”的,当时苏轼一下子从中央高官贬到地方担任武官副职,一下子什么实职都没了,仅仅领一份微薄的俸禄保证基本生活水准而已,据记载,在黄州时苏轼只好精打细算,把每年俸禄分成360份,挂在房梁上,一天用一份。这就是房梁挂钱的故事“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摔了这么重的一跤,差点送命,苏轼有着一丝惆怅、失意是极为正常的。
师:那么总体上,是旷达还是失意呢? 预设:旷达 板书:“抒怀——旷达、乐观”
四、悟
师:学了这篇短文,我们认识了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感受了他的乐观豁达。这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吗?
叫两三个学生谈谈即可!
总结:苏轼一生矢志不渝地坚持着自己的政治理想,为此他屡遭贬谪,一贬再贬,饱尝坎坷。但他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在江山风月中自得其乐,让一轮轮圆月照亮他乐观豁达的内心,正如他在《赤壁赋》中所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空明澄澈的月色遇到了苏轼,成就了这篇千古美文。让我们一起试着背诵一遍课文!
五、作业
1.课后阅读林语堂《苏东坡传》。2.阅读余秋雨散文《东坡突围》。
第四篇: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完整专题
三 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目标:
1、积累本课文言词句。
2、有感情诵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3、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习其豁达宽广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1、整体感知作品内容。
2、反复诵读,体会语言之美。教学关键:
诵读感悟。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学生的讲学稿。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 谈话导入
1、古代文人都喜欢吟月赞月,苏轼也不例外,这节课就让我们跟着苏轼一起走进承天寺,去感受一下那美丽的月色。
2、古往今来月亮始终受到文人的青睐,一轮明月勾起了人们对亲人的思念,一缕月光唤起了人们的伤疾忆友之情,平凡的月光牵动着文人的情怀,每每提起月,老师总会忆起苏轼的《水调歌头》,会的同学和老师一起来吟:人有……婵娟。是啊,这盈亏圆缺的慨叹里包含着多少的期盼,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苏轼的诵月佳作《记承天寺夜游》。
二、作家作品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四川眉山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
这篇课文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写的。本课选自《东坡志林》。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
2、指导朗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完成讲学稿课前准备的相关题目。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2)弄清重点句子的意思。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相机点评总结。
四、探究与合作,学习课文写景方法。
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讨论并归纳: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1
想去赏月。
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讨论并归纳:“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 交横,盖竹柏影也。”
教师相机和学生一起赏析句子。
3、主题升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你说出它的深刻含义?(结合作者当时的处境)两层意思:
①表现自我安闲自适的心境,透出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②讽刺那些追名逐利的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无法自拔,也无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
五、拓展与延伸。
读《记承天寺夜游》,我懂得了﹍﹍﹍﹍﹍﹍﹍﹍﹍﹍﹍﹍﹍﹍(让学生谈谈学了这篇课文的感受。)
四、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五、布置作业
1、抄写并背诵《记承天寺夜游》。
2、课外收集描写月色的诗词并背诵。
3、课外阅读苏轼的诗文。板书设计:
记
月色→积水空明(皎洁、空灵)
承
↓
寓情于景 天
比喻
情景交融 寺
↑
夜
竹柏→藻荇交错(清丽、淡雅)游
第五篇:《记承天寺夜游》教案范文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教学目的】
.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欣赏文中的描写月色的句子,体会作者悠闲、超逸的心境。
3.体会文中起伏的情感,结合作者在黄州的经历,深入探究“闲人”的内蕴。
【教学过程】
一、文导入: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片心境。本篇文就出自苏轼的一部笔记《东坡志林》,仅83字的写景小品,写于他被贬在湖北黄州之时。在文中我们看不到一般人被贬官的挫折、苦痛和郁闷,我们却只看到夜晚游历快乐和闲适。似乎是单纯写景,实则是有寓意的,我们不妨来一起耐心寻味。
二、背景资料
三、朗读(听录音),评赏朗读的效果(注意情感的曲折有致)。疏通文句。
四、整体把握:
.试想苏轼为何要夜游?
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起一同贬官到黄州的好友,想起一同赏月
2.为何寻张怀民?心有灵犀
3、作者用妙笔绘美景,请问作者用笔的巧妙之处体现在哪里?
虚实相生,联想巧妙,无一字提到月,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如临其境。
“背面敷粉”(即用视觉的错觉从反面敷墨)
——水→水草→影
※作者眼中的月色是怎样的月色?——欣赏图片,品读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
(从具体的描写句中感受,在下面横线上写出一个比较恰当的词)
空灵、清丽、淡雅、皎洁
的月色
4.其间有怎么的情感变化起伏?
欣然—无与为乐(微憾)—遂(不假思索中的激动)—寻(急切访友的心意)—亦(“心有灵犀一点通”,同好相知的喜悦)—相与步(平和从容)、如何理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贬官的悲凉、落寞,赏月的欣喜,自我解嘲的达观作者与张怀民欣赏月夜景致时感慨到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得──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赏它。“闲”是相对“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有闲赏月的欣喜,这使我们看到作者潇洒人生,达观处世的人生哲学。正因如此,作者笔下的月夜才会那样空灵,皎洁。作者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使得富有感染力。
6、抒情即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作者和朋友的“闲”,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明确〗:入“夜”即“解衣欲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清楚,两个人都很“闲”。“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冬夜出游赏月看竹柏的,却只有“吾两人”,因为别人是忙人,“吾两人”是“闲人”。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
7、“闲人”究竟是什么人?
〖明确〗:“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不为俗务所累,可以悠然赏景。
当然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
7、苏轼作文以辞达为准则,所以当行即行,当止就止,很少有芜词累句,这在他的笔记小品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延伸】:苏轼自己评论他的文学创作,有一段话很精辟:“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文说》)
※为何苏轼在被贬后却依旧有此闲情呢?
儒、道、禅的融合 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苏轼(1037-1101),21岁出蜀进京时,22岁中进士,26岁又中制科优入三等(宋代的最高等),奋厉有用世之志。苏轼不仅对儒、道、释三种思想都欣然接受,而且认为它们本来就是相通的。他在王安石厉行新法时持反对态度,司马光废除新法时又持不同意见,结果多次受到排斥打击。44岁时遭遇“乌台诗案”,险遭不测。晚年贬海南,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以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的超越态度、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消解痛苦。
所以苏轼,既执着人生又超然物外——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生活情趣和创作活力。故黄州、惠州、儋州:逆境中的创作高峰——苏轼去世前自题画像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