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8.2 手拉手 教案
《手拉手》
教案
背景资料:
《手拉手》是1988年汉城第二十四届奥运会会歌。由美国作曲家乔吉奥•莫罗伯作曲。莫罗伯生于意大利北部地区,是20世纪80年代涌现出来的新兴流行音乐与电影音乐作曲家,1983年曾因影片《闪电舞蹈》中的《闪电舞蹈真是妙》一曲而获得第五十六届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奖。1984年第二十三届奥运会期间,所作《全力以赴》一曲被评为奥运会正式歌曲。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再次力克数千名应征者的竞争,以《手拉手》一曲荣登榜首,被选为会歌。课题《手拉手》
年级:八年级(下)
时间一课时(40分钟)
教材分析:
《手拉手》这首歌曲是1988年第二十四届奥运会会歌,歌词唱出了奥运会精神:“我们手拉手,友谊传四方”。表现世界人民热爱奥运、热爱和平的炽热情感。歌曲深蕴着巨大的感情力量,易于上口,成为20世纪80年代最具有广泛群众性的流行歌曲之一。这首第24届汉城奥林匹克运动会会歌。《手拉手》让我们感受到人类追求大同的精神,歌中所颂扬的友爱,平等,自由和人们手拉手的勇敢拼搏精神,正是奥运的宗旨所在。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奥运精神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感受人类追求大同的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运用导入,观察比较,多媒体音响与钢琴伴奏相结合等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进教学进程,完成教学任务。
三.知识与技能:能有表情地演唱《手拉手》这首歌曲,能区分不同的演唱形式(领唱,合唱)并体会各种演唱形式所起的效果以及作用,体验歌曲旋律进行中以级进与同音反复为主和以跳进为主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有表情地,准确完整地学唱《手拉手》。
难点:体验不同的演唱形式所达到的效果,简单分析歌曲的旋律进行特点。
【教学用具】:多媒体,电子琴或MP3配套音乐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我和你》 师:大家暑假都看了奥运会吧? 生:看了!„ „
师:第29届北京奥运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次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用他们的汗水创造了金牌总数世界排名第一的辉煌历史。(教师边讲边慢慢走向钢琴)在奥运会期间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奥运歌曲,它们中不乏优秀的作品,词曲之间寄予了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憧憬以及对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望。而最终被定为北京奥运会主题歌的是在开幕式上由刘欢,莎拉布莱曼演唱的这首歌曲---话刚落音,《我和你》的优美旋律回荡在教室的每个角落。。(弹奏完毕),大家能说出这首歌的名字吗? 生:《我和你》!„ „
师:好。现在我们来欣赏歌曲,重温开幕式当天《我和你》的旋律回响在鸟巢时每个人心中的奥林匹克之梦„ „ 请大家跟着轻声哼唱。播放完毕
师:多么优美的旋律,它是含蓄的中国人对百年奥林匹克梦圆的欣喜之情的婉约表达,更以它特有的方式向世人传递着一种声音:地球村永远是一家。
二.对比---引出主题《手拉手》
师:在你们的心目中,除了《我和你》,什么样的歌曲最能体现奥林匹克精神?(提示:可以从音乐的风格,情绪等方面进行思考)生:(答略)
师小结:众所周知,奥林匹克运动有句著名的格言:“更高,更快,更强。”用音乐来表现这样一句格言的话,大家首先想到的会是节奏性,动力性比较强的进行曲。《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
有一首歌曲,与《我和你》的含蓄婉约风格不同,它既把“更高,更快,更强”的口号用音乐来唱响,又把奥林匹克精神中的团结友谊公平竞争体现得淋漓尽致。它是历届奥运会传唱最广的主题曲,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认为它是最成功的奥运会主题曲。它---便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1988年第24届汉城奥林匹克运动会会歌,《Hand in hand》(《手拉手》)。
播放视频《手拉手》。
三. 识谱练习
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分段唱谱。先学男女领唱部分,唱会之后再学后面合唱部分。注意:大附点节奏的准确性。
四. 填词 五. 按演唱形式划分演唱,亲身体验 师:从刚才的视频我们可以看到,这首歌从头到尾并不是只由一个人唱或者只由全部人一起唱。它包含哪些演唱形式呢,哪位同学来说一下? 生甲:领唱与合唱。
师:回答得很好。现在同学们就按照谱上的提示,第一句领唱由两位男生来完成,第二句的领唱我们请两位女生来唱,合唱部分全班同学一起唱。哪四位同学愿意来试一下呢? 生:(两男两女准备领唱)
学生按指定演唱形式演唱《手拉手》,感同深受。
六. 旋律进行特点,情感的积累 师:大家刚才在演唱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这首歌曲在旋律的进行上有什么特点?先看领唱部分,哪位同学看出来了可以主动站起来告诉大家。生:(答略)
师小结:好的,老师来总结一下这位同学的结论。两句的旋律基本上是重复的,两句的前半句都是在做音阶的上行级进,后半句都是下行级进。(钢琴示范,让学生体会级进的音响)而在级进的时候大家可以发现,总有一个音是保持不动的,叫做同音反复。(钢琴示范同音反复的地方,加深印象)简单归纳一下,领唱部分的旋律特点就是以级进与同音反复为主。按照这样的思路同学们再看合唱的部分,就很容易发现它的旋律进行特点了,谁发现了? 生:旋律在往下走。
师:好的,但是与领唱部分不同的是,它并不是级进的,中间隔了几个音,这叫做跳进。所以合唱部分旋律进行特点就是跳进为主了。(钢琴示范,强调跳进的音响)不管是跳进还是级进,都始终服从于情感表达的需要。开始的时候音阶级进,预示着情感开始慢慢地累积,到达歌曲的高潮时使用跳进来表现心潮之澎湃。
七. 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非常经典的奥运会主题曲《手拉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乘着歌声的翅膀,在《手拉手》的动人音乐中结束本节课的内容!最后唱一遍,下课。
第二篇:《手拉手》教案2[范文]
《手拉手》教案
教材分析
《手拉手》这首歌曲是1988年第24届汉城奥林匹克运动会会歌。《手拉手》让我们感受到人类追求大同的精神,歌中所颂扬的友爱,平等,自由和人们手拉手的勇敢拼搏精神,正是奥运的宗旨所在。歌曲深蕴着巨大的感情力量,易于上口,成为80年代最具有广泛群众性的流行歌曲之一。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奥运精神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感受人类追求大同的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运用导入,观察比较,音响与钢琴伴奏相结合等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进教学进程,完成教学任务。
三、知识与技能:能有表情地演唱《手拉手》这首歌曲,能体会各种演唱形式所起的效果以及自主设计演唱形式,体验歌曲旋律进行中以级进与同音反复为主和以跳进为主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有表情地,准确完整地学唱《手拉手》。
难点:在没有多媒体的情况下,引导学生感受奥运氛围,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意境。
教学用具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和你》。
1、师:“首先让我们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想象自己在轻清清的小溪旁、开满鲜花的草地上„ „,闻着一种最喜欢的花,深深吸气,把花香沁入心脾,„ „吐出浊气。”(在背景音乐中练气息的同时,帮助生进入一种愉悦状态。)
2、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播放录音《我和你》)播放一段后提问:这首歌曲大家一定非常熟悉,这首歌的名字是?演唱者?(刘欢、莎拉布莱曼)首唱是在什么时候?(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还记得当时的情形吗? 生:„ „
3、师:好。现在我们来完整地欣赏这首歌曲,回想开幕式当天《我和你》的旋律回响在鸟巢上空时每个人心中的奥林匹克之梦„ „ 请大家跟着轻声哼唱。播放视屏。播放完毕。
4、师:能说说这首歌的风格、情绪?向我们传递着什么样的奥运精神? 生:„ „
二、对比---引出主题《手拉手》。
1、师:同学们还知道别的奥运歌曲吗? 生:„ „
2、有一首歌曲,与《我和你》的风格不同,它既有颂歌的庄严辉煌、又有现代流行音乐鲜明热情的节奏,它是历届奥运会传唱最广的主题曲,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认为它是最成功的奥运会主题曲。它---便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1988年第24届汉城奥林匹克运动会会歌,《Hand in hand》(《手拉手》)。播放《手拉手》。
三、识谱练习。
1、师:这首歌是几拍子的?(四四)---哪位同学会画四拍子图示?(生上台画)---下面我们一边划拍,一边唱谱。
2、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分段唱谱。先学男女领唱部分,唱会之后再学后面合唱部分。注意:附点节奏的准确性。
3、师:你们觉得哪些地方不好唱?(生回答后师引导解决)
4、唱谱中初步认识 “上行级进”、“下行级进”、“跳进” 依声填词。
熟悉乐谱之后,填入歌词。
四、按演唱形式划分演唱,亲身体验。
1、师:从刚才的演唱我们可以听到,这首歌从头到尾并不是只由一个人唱或者只由全部人一起唱。它包含哪些演唱形式呢,哪位同学来说一下? 生甲:领唱与合唱。
2、师:回答得很好。现在同学们就按照谱上的提示,第一句领唱由两位男生来完成,第二句的领唱我们请两位女生来唱,合唱部分全班同学一起唱。哪四位同学愿意来试一下呢? 生:(两男两女准备领唱)
3、学生按指定演唱形式演唱《手拉手》,感同深受。
4、同学们按自己设计的演唱形式再演唱
五、奥运歌曲拓展。
1、师:同学们还知道其他奥运歌曲或类似风格歌曲吗?可说歌名或唱几句。生:„ „
2、师生共同欣赏历届奥运歌曲
六、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非常经典的奥运会主题曲《手拉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满含真情的呼唤,在《手拉手》的动人音乐中结束本节课的内容!
2、师:“如歌中所唱的那样,让我们心连着心,手拉着手,开创谐和、美好的明天!” 下课!
第三篇:手拉手2
分层开展“手拉手”活动 拓展“手拉手”活动外延
新昌县城西小学 吴晓春 ***
背景:手拉手”互助活动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发起,是引导少年儿童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一项有意义的实践教育活动。城市和农村少年儿童手拉手、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少年儿童手拉手、身体健康的和有残疾的少年儿童手拉手、各民族少年儿童手拉手,使不同环境、不同状况的少年儿童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手拉手”通过以交一个“手拉手好朋友”、写一封“手拉手交友信”、寄一本好的书报或文具、为小伙伴做一件好事、有条件的看望一次小伙伴等“五个一”具体活动,在全国少年儿童中广泛开展起来。“手拉手”互助活动是新形势下少先队教育的有效形式,已被写进六中全会决议中,开创了和平时期孩子的活动写进党的决议中的第一例,分层开展和“手拉手”教育活动,并全面拓展“手拉手”活动外延,对推动这一活动深入发展十分重要。
摘 要:为了深化“手拉手”活动的内涵,拓展“手拉手”活动的外延。促进城乡学生的交流,教育家境优越的城市学生珍惜美好生活,能关注社会弱势群体;鼓励贫困学生刻苦学习,面对困境,共建和谐社会。更好地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城市以及富裕地区儿童对灾区以及农村山区等贫困地区儿童,特别是对留守儿童的援助重心,应从物质资助转化到精神抚慰及交流,从单向输出向双向互补发展;其援助活动的适应范围则可由城市儿童和农村儿童之间之间拓展本校儿童之间,甚至本班儿童之间,以及儿童和老人之间。这有利于活动经常化开展,充分发挥“手拉手”互助活动的功能。少先队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阵地,具体化、深化了这一功能,而且还进一步弥补了学校、家庭教育的某些不足。
关键词:少先队、“手拉手”活动、实践活动、内涵、深化、外延、拓展。
意义:第一,“手拉手”帮助孩子们去关注自我以外、身边以外的人和事,这在当今我国城市儿童“独生子女社会”条件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手拉手”帮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中国国情,把对祖国的理解从书本扩展到现实生活,帮助他们真正读懂中国这本书。第三,“手拉手”帮助孩子们在与不熟悉的世界和个人的交往中进一步认识客观事物,尤其是“关注”的实践使孩子们获得了更多的人生阅历和经验。
一、分层开展:小手拉小手
将“手拉手”活动的开展从城乡之间发展到在本班“牵手伙伴”之间,同年级“兄弟班级”之间,不同年级“友谊班级”之间,周边学校“联谊学校”之间。通过广泛全面开展活动,让全体同学加深对“手拉手”活动的认识和了解,促进了学生与同龄伙伴的交流互动,培养学生互助互爱的优良品质,让学生珍惜现有的学习生活环境,更加奋发向上。提供一次活动的平台,挑选有能力、有爱心、有志向的学生担任本次活动的主角,到农村进行学习和生活体验。并有利于“手拉手”活动作为教育学生和提供学生表现的平台长期开展,把“手拉手”活动做成少先队工作的品牌之一。
1.使“手拉手”结对活动经常化。在结对以后,紧紧围绕“拉起手后做什么”的问题,深入开展教育活动。
2.深入指导“手拉手”后的具体活动。要具体进行一对一的指导,除了通信、送书外,还可以逐步发展到互访,共同提高学习成绩、开展竞赛、互相帮助等等,不断推出活动开展较好的结对典型,树立榜样。
3.根据不同年级少先队员的特点和思想特征,从活动形式、方法到内容上要有所差异,发展、变化。低年级相对简单、浅显,高年级相对多样、深入。
二、拓展外延:小手牵大手
结合现在的社会形势,我们应拓展少先队“手拉手”活动的外延,不要只限于在少年儿童之间开展,还可拓展到儿童和老年人之间。因为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又由于家庭规模小型化、人口城市化以及流动人口迁徙的加速,出现了大量的空巢老人,独自生活的高龄老人大幅度增加。
空巢老人多数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寂寞生活,由于缺少子女的交流和照顾,忍受着孤独的煎熬,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近年来,有关空巢老人因精神空虚而自杀的报道频见报端。但是,人们对它缺乏认识,并不认为老人心理问题是疾病。人们往往只关注他们的物质生活,很少与他们进行心理沟通。对空巢老人来说,这种心灵孤独感、空巢感更加突出,他们更需要精神慰藉。
虽然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都把空巢老人纳入了自己工作的范畴,但毕竟人手有限,他们也就只能不定期看望、慰问空巢老人,所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空巢老人的心理需求。为了解决这一对矛盾,我们可发动少先队员争做社区小义工、小志愿者,和空巢老人“认亲结对”,就近“领养”本社区的空巢老人。因为老年人天性喜欢孩子,他们也会很乐意被孩子们“领养”。小志愿者平时每天放学后可去老人家“报到”看望一下,使老人每天都有精神期待;节假日可陪老人聊聊天,读读书报,或者陪老人在小区散散步,有孩子们的陪伴,老人们不但可排遣寂寞,驱逐心灵的阴霾,让“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心态发生情感转移,重新享受到别样的天伦之乐,感受到人间的温暖,不再觉得自己是被人遗忘的,不再感到自己只能数着日子等待末日的来临。
那么,我们的孩子在这样的“老少结对”活动中又会有什么收获呢?一篇文章说得好:“人生的杠杆是精神,精神的支点是感恩,只有有了感恩的思想,人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力量。”然而,现在的孩子缺少的恰恰是感恩意识、感恩情怀,百善孝为先,孝心尚无,何以为善?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如果引导孩子们开展“领养”空巢老人的活动,就可使在“老人之老”中学会“老吾老”。因为他们通过与结对老人的接触和交流,会明白老人的心理渴求,明白为人父母的艰辛,更会明白自己总有一天也会变得这样老弱。于是,他们的感恩意识、情怀就会被唤醒,就会开始懂得感恩,开始多一份尊老的孝心。
1.与社会救助活动结合起来,促进成人、社会机构、组织、团体、区域之间的“手拉手”活动,使其更充分地发挥少先队员小主人的作用,促进他们成长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小先锋。
2.推动队员扩大拉手的范围。可以与周围社区的同龄人与海外华人小朋友、与少数民族小朋友,也可以与贫困地区的大朋友,与一切需要帮助、理解、认识的人拉起手来,通过“手拉手”,架起少年儿童与外部世界沟通的桥梁。
三、深化内涵:拉手成拉心
重视城乡儿童“手拉手”后心理的调适和思想的引导。“手拉手”给城乡双方儿童打开了一扇新的生活之窗,他们会从中获得许多过去未有过的经验和收获,也可能会因此而产生诸如埋怨不公平或者庆幸自己出身好等不良心态的想法。教育者要悉心观察孩子们的反映,扎扎实实地做好引导工作。把“手拉手”活动与“五自”活动结合起来。城乡双方共同以江泽民同志关于“五自”的题词作为行动的指导,联手搞活动,共同搞竞赛,最终达到提高少年儿童综合素质的目的。“手拉手”互助活动是少先队组织在九十年代创出的少年儿童思想教育的名牌活动,要使其保持恒久的魅力,需要我们不断提高活动质量,不断创新,在发展“手拉手”互助活动上下功夫。
1.爱国主义及国情教育。通过“手拉手”帮助孩子认识祖国,了解国情,使城镇的孩子了解认识中国农村的现状,增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农村的孩子了解接触改革开放后的城镇生活和建设新貌,树立改变家乡面貌的使命感。
2.关心爱护他人及良好的社会公德教育。互相关心爱护,为人民服务,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要通过“手拉手”去强化这种意识,将孩子们拉手的简单兴趣、好奇心引导上升为一种认识、一种境界、一种自觉的行为。
3.包纳他人的良好人际关系教育。独生子女要克服孤独感,需要少先队组织为其提供交往的实践。“手拉手”正是非常良好的一种交往实践形式。它帮助孩子们走出校门,走出“自我封闭”的角落,学会与陌生人交往,逐步建立亲密关系,这些都有效地满足了孩子们自身成长的需要。
4.社会实践的尝试和教育。“手拉手”互相通信、互相访“问,为孩子们的生活打开了一扇窗,孩子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实践去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这对孩子们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当然这同样需要教育者悉心指导。
5.良好的现代生活品质教育。“手拉手”可以帮助城镇的孩子学习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磨练吃苦耐劳的品质;而农村的孩子则通过“手拉手”,触摸到现代生活气息,这对于提高双方的生活品质将会起重要作用。
思考:如果进一步认真挖掘,“手拉手”互助活动还有许多内容。从这一活动对培育一代新人的作用,对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对整个社会发展建设的作用等角度去分析,无疑还有更多的丰富内涵有待发掘和充实。深化“手拉手”活动的思路,“手拉手”互助活动必须深入,这无论是从社会需要角度还是从队员个人发展角度讲,都是十分必要的。如何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如何深化“手拉手”活动的内涵,使活动向深层次发展,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和实践。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携手同龄,奉献爱心;牵手孤老,培养孝心。在这样的少先队活动中,我们的孩子长大后才可能成为“大写的人”,我们的社会也才会变得更加和谐温暖。
第四篇:手拉手教案
手拉手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手拉手”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不小数乘法里同样适用,培养学生比较、类推的能力。
3、使学生能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类推到小数乘法中,并能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地简便计算。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地简便计算。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出示图片
我刚看到这组图片的时候,心底为之一颤,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就会有许多和你们同龄的孩子受益。因此,老师计划我们班也将参与一次援助失学儿童的手拉手活动。
二、合作探究、生成新知
1、请同学们看老师的计划(贴计划),在老师的计划中还隐藏着一些数学信息,你能找出这些信息,计算出我们要花多少钱吗?(多种方法解答)
2、我这个计划做的有点不切合实际,钱太多了,我修改一下,加上个小数点,这回请同学们再来计算,现在一共要花多少钱?(多种方法解答)
结论:从运算顺序看: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相同的。
从运算过程看,整数的运算律(交换率、分配率、结合率)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
三、巩固训练。
试一试
练一练 1、2
四、知识整理
你们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本节课知识的梳理吗?谁愿来试一试。
(教师作总结)
五、作业布置
练一练3 思考和收集对学生而言可行的环保行为。
六、板书设计
1解答图示问题(整数)3类比得结论
2解答图示问题(小数)4 练习
第五篇:手拉手教案
《手拉手》教学设计
大庄小学 王光庆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第八册P4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手拉手”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里同样适用,培养学生比较、类推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利用学过的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类推到小数乘法中,并能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对学生进行节约教育。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难点:
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以及运用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中简便计算。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听说过“希望工程”吗?谁知道“希望工程”是干什么的?(希望工程是中国青基会发起倡导并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其宗旨是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建设希望小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我们每天节约1元钱,1年节约的钱就能资助一名西部失学儿童重新返回校园学习一年的学费呢。
有这么一组数据,(看图片)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就会有许多和你们同龄的孩子受益。因此,老师计划我们班也将参与一次援助失学儿童的手拉手活动。(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生成新知。
1.请同学们看老师的计划(贴计划),在老师的计划中还隐藏着一些数学信息呢,根据这些信息你想向老师提出什么问题?
生提问题,教师适时板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2.请同学们估算一下一共要花多少钱? 3.生估算,说明估算的方法。
总结:小数估算的方法与整数估算的方法相似,也可以采用四舍五入法。
4.师:这几名同学估算的到底准不准呢?与正确结果究竟相差多些呢?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在座位上用计算的方法,独立验证正确结果是多少?注意提倡算法多样化,看谁用的方法多!(生笔算)
过程要求:
(1)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2)师巡视,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一共要花多少元包含哪两部分。引导学生明白:
(1)3套文具的价钱:12.8×3(2)3本《数学家的故事》7.2×3 5.指生到黑板板演算式,并说明算式的含义。
6.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四个算式,其中有两个分步,两个综合,你发现了什么?
结论:从运算顺序看: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相同的。从运算过程看,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
三、强化练习、拓展提高。
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在----上填上运算符号。
5.9×2.5×0.4= ×(×)
7.8×0.15+2.2×0.15=(+)×0.15 0.2×1.25×5×8=(×)×(×)0.63×99+0.63=(+)×()2.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2.6+1.4×3 2.5×0.6-1.8×0.5(8+0.8)×1.25 2.5×2.8×4 0.89×4.8+0.89×5.2 0.25×32+1.25
四、知识整理。
师:你们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本节课知识的梳理吗?谁愿来试一试。板书设计:
手
拉
手
12.6×3=38.4(元)
12.8×3+7.2×3
(12.8+7.2)×3 7.2×3=21.6(元)
=38.4+21.6
=20×3 38.4+21.6=60(元)
=60(元)
=60(元)我们原来学过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在 小数中仍然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