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下第二单元读写联动课《童年趣事》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读写联动课
——《童年趣事》教学设计
南大港二完小 张秀娟
一、教材分析
童年,是充满纯真和情趣的时光,也是令人留恋和难以忘怀的时光。本组教材就是以童年为专题来编排教学内容的。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二是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交流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围绕着本组专题“口语交际及习作——“难忘童年”和写童年趣事等内容”设计了读写联动课的习作指导课(读写联动课的第一课时:读与说的环节)。虽然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独立审题的能力,但是选择趣味性强并把“趣点”写具体是学生习作的难点。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有趣的事,指导学生合理构思,找到趣点。
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明确写作主题,审清题目要求。
2、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大胆选材,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有趣的事进行习作。
3、合理构思,找到趣点,知道应把最有趣的地方写具体,借鉴本单元的写作方法表达童年的美好。
教学重点:合理构思,找到趣点,突出事情的有“趣”。
三、教学准备 学生回忆童年生活中的趣事,准备照片或者是视频。
四、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观看学生儿时的视频,引起对儿时的回忆。
1、回顾单元主题,读单元导读《永远的童年》。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着美丽、有趣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那许许多多的童年往事,会不时地在我们眼前浮现。首先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本单元的单元导读,重温童年的美好。
2、明确本单元的习作主题:“童年趣事”。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说说童年的趣事吧!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作家笔下的童年趣事。
(二)回顾单元习作方法。
1、回顾本单元文章:
精选材:回顾本单元文章,了解趣事的范畴。值得铭记的事情:《迟到》《月光启蒙》
荒唐事、傻事、蠢事„„:《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 《捅马蜂窝》《童年》《剃头大师》《追“屁” 》
趣事是——荒唐事、傻事、蠢事、倒霉的事、恶作剧的事、搞怪的事„„
2、回顾写作方法:
(1)巧安排: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突出重点,写出有趣。
(设计意图:学生读过习作要求之后,其实是似懂非懂,教师通过引导,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明确写作内容、写作重点。)
(2)作家笔下童年趣事的精彩片段。思考:作者从哪获得了乐趣?作者采用什么方法写出了童趣?
1、一品动作描写:《呼兰河传》节选片段——萧红,《呼兰河传》是本学期我们阅读书目之一,这一片段写的是“祖父的菜园”。品悟作者怎样通过一件“搞笑的事”写出了童趣,感悟动作描写的准确、生动。
2、二品心理描写:《童年》节选 ——马克吐温。品悟作者怎样通过一件蠢事写出了童趣,感悟心理描写的细腻。
3、三品语言描写:《 剃头大师》节选——秦文君。品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一件恶作剧的事写出了童趣,感悟语言描写的精妙。
4、四品比喻修辞:《 剃头大师》节选——秦文君。感悟具有比喻性的一些俗语,对于文章起到的作用:“害人精”是一个带比喻的词语,也是一个日常口语。这类词语很具有生动性,且生命力强。积累这样的词语,对于我们的习作很有帮助。举例:“淘气包”、“马屁精”、“精灵鬼”、“替罪羊”„„
5、总结:我们要把事情写得生动有趣,就要抓住人物的心理、动作、语言和神态进行描写,还要巧妙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这样才能把事情写具体,写真实。
(设计意图:读写联动,以读促说,以读促写,在读中悟法。这一过程是“开材”的过程,为避免学生选择的材料过于单一,为丰富学生的写作方法,欣赏作家的精彩片段可以帮助其打开思路。)
(三)忆童年。
1、童年充满纯真和情趣,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美丽的憧憬,令人难忘和留恋,下面让我们在记忆中搜寻,在想象中重温那梦幻般的快乐时光,下面让我们走进童年,再现童年多姿多彩的生活。
2、看图片勾起师生对童年的回忆。
(设计意图:教师把自己的童年趣事与学生分享,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回忆童年趣事,与他人分享童年趣事的兴趣。)
(四)说童年: 说说我的童年吧„„
1、明确习作要求: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童年难忘、有趣的事。说之前,可以借助童年生活的照片打开记忆的闸门,也可以和同学们一同回忆„„要把事情经过说清楚,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2、大胆选材:选材要大胆要新颖,要兼顾细节,打开记忆的闸门,像作家一样大胆选材。(举例)细节对表现人物思想往往有独特效果。俗语云“细节决定成败”,这话有一定的道理。选材时选择那些突出中心的细节,着意刻画会使人物思想性格更加明显。
帮你选材:
(1)“烟丝换成小鞭炮”(2)“兔子也吃肉”(3)“给猫剃胡须”(4)“把洗衣粉当奶粉喝”
(5)“把玩具当作种子一样种到土里去” „„
请学生好好想想要写什么事呢?然后想想,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用一段话说说这件事的主要内容,要把最有趣的印象最深的地方说具体。
3、指名说童年里发生的事情。
师生评价。(教师引导:这几位同学说的有趣的事,对你是不是有所启发呀,我们不仅能从玩中找到乐趣,我们由于无知办的傻事、蠢事,由于淘气办的小错事,都会给我们带来乐趣。再想想,在你的童年生活中,还发生了哪些好玩的,好笑的事呢?有没有类似的或者更新颖的?)
4、以冯骥才的捅马蜂窝为例,纠正以上学生说的过程不具体,语言重复等问题,强调抓住人物的动作、心理等方法在文章中的作用。防止在写的过程中出现类似情况。
(设计意图:“让说架起读与写的桥梁”,说在读与写之间起的作用至关重要。课前布置学生借助童年生活的照片等方法回忆童年生活中的有趣的事,课上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把事情说清楚。)
(五)写童年
1、写作要求:运用恰当的写作手法,把刚才说的童年的故事写下来。
2、确定题目:题目应新颖。好题一半文,做到独具匠心。观察以下题目,受到怎样的启发,确定自己所写文章的题目。
《剃头大师》《追“屁” 》《给小鸡接生》《给爸爸化妆》《洗盐》《喝酱油》《种玩具》《冰箱避暑》„„(设计意图:最终目标落实到写。在学生充分读,充分说的基础上,水到渠成,降低了写的难度,提高了写的质量。此时孩子们已经能做到“心中有数”。)
3、参照写作提纲进行写作。
(六)总结:通过这节课的交流,大家仿佛又回到了令人难忘、有趣的童年。是啊!一只昆虫,一个玩具,一次发现,一场争执„„看起来微不足道,却饱含着我们的快乐、梦想和追求。真诚地希望通过这节课的交流,同学们能描绘出有趣的童年生活。
《童年趣事》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单元习作的读写联动课,这种课型是在学完同一主题的一组文章之后的基础之上才能完成的课型。因此课一开始我就引导学生回顾单元主题、回顾单元的习作方法,在借鉴作家的写作方法之上,设计了忆童年、说童年、写童年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逐步降低写作难度,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但是由于课前准备的不够充分,所以有些环节不是很流畅,过渡语言不到位。另外有两个环节的内容可以调换一下位置:比如:欣赏冯骥才的捅马蜂窝的片段,可以放到前面欣赏作家笔下的童年趣事这一环节。这样整个教学流程会更流畅,也更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
第二篇:五下第二单元作文童年趣事
童年趣事
在我童年的生活宝库中,有许许多多对各种活动的记忆,这些就像一颗颗发光的珍珠,串成一串光彩夺目的项链,构成了我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
记得五岁那年,一次偶然,听到爸爸和姐姐聊天说道:“谁肚子里的墨水多,谁就有学问。”
一天,爸爸不在家,我偷偷跑到爸爸的书房里,拿起一瓶墨水,拧开盖子闻了闻臭臭的,心想:这墨水可真难闻,怎么喝呀?我用舌尖甜了一小口,哇!又苦又涩。我灵机一动,从厨房里拿来了白糖,往墨水里放了一勺糖,搅拌一下,又舔了一口,还是那么涩,没办法,为了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我只好捏着鼻子,“咕咚咕咚”喝了下去。我高兴地大喊:“我终于有学问了。”
这喊声引来了妈妈,妈妈过来一看,惊讶地问:“你嘴上是什么东西?”我兴奋地说到:“是墨水啊!”“你这孩子,没事喝什么墨水啊?”气得妈妈边唠叨边去取毛巾给我擦嘴巴。“爸爸说谁肚子里的墨水多,谁就有文化。”妈妈笑着说:“傻孩子,墨水不能喝,爸爸说的墨水指的是知识。”听了妈妈的话,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的童年故事有趣吧!
童年趣事
童年,像一条络绎不绝的小溪,缓缓地流在我的心里。在这条小溪里,既有欢乐的笑声,也有伤心的眼泪,但记得最深的,要数童年时我做过的一件傻事。
那是我四岁的时候。有一天上午,外婆正在厨房里炒菜,发觉盐没有了,顿时手足无措。为什么呢?因为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如果她自己出去,丢下我一个人在家,又不知会发生什么事?所以感到不安。这时候我看穿了外婆的难处,自告奋勇地对外婆说:“我帮您去把盐买回来。”“你?”外婆疑惑地看着我。“对!我还去过几次了呢!”(事实上我并没有去过)外婆无奈地点了点头。
很快,我就从小卖部买回了盐,正高兴着自己能为大人做事了,孰不知一不留神踩中了地上的香蕉皮。顿时摔了一跤,盐袋落在地上摔破了,白花花的盐撒满了一地,我立刻慌了手脚,心想:盐掉在地上弄脏了,得赶快把这个坏消息告诉给外婆听。
刚来到院子门口,就看见隔壁的王奶奶正在洗米。我顿时灵机一动,心想:既然米可以用水洗干净,那么盐一定也可以洗干净。想到这里,我立即向王奶奶借了一个水盆。来到大街上把盐装进水盆里,往大院的水龙头跑去。
水很快就把盆子装满了,我使劲地摇了摇盆子,然后把手伸进去搅动一下。孰知盆子里空空如也,我十分惊慌,也顾不得盆子,立刻向家里跑去。
回到家里,我把事情的经过讲给外婆听。还未说完,外婆已经捧腹大笑起来。她摸了摸我的头,笑盈盈地说:“傻孩子,盐并不像米那样洗得干净的,它是遇水即溶的。”说完又大笑起来。
从这件事中,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凡事皆要三思而后行。
童年趣事
儿时的傻事,大多都淡忘了。唯有此事,至今还历历在目,每一想起也禁不住扑哧一笑。
记得有一年暑假,表哥来我家玩。那天我做完功课,无聊极了,就邀表哥到楼下打羽毛球,可表哥不领情,说要看书,不管我怎么哀求,他都无动于衷。气得我肺都要炸开了,只好一个人抱着蓝球到楼下玩。
汗流夹背的我回到家后就坐在沙发上吹风扇,瞟了一眼书房,见书呆子还在啃书呢,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嘴里愤愤地嘀咕着:“臭哥哥,看我怎么整你!”就在这时妈妈从厨房走出来就喊:“亮,快洗脚去,你那臭脚快把人熏晕了。”妈妈话音一落,忽然一条妙计从天而降,我赶紧跑进卫生间洗完脚,迫不及待地拎起那双臭袜子,趁大家不注意,悄悄地走进哥哥的房间,把它放在了枕头底下,还捂着嘴偷偷地笑了笑。
第二天早上,心中有鬼的我赖在被窝里不起来。这时传来哥哥的声音:“舅妈,我床上怎么会有一股臭豆腐的味道,臭得我一夜没睡好觉。”妈妈惊奇地说:“不会吧!”我一听赶紧蒙起被子,不禁笑出声来。不多久,妈妈进来掀开我的被子,手里正拎着那双臭袜子阴沉沉的说:“亮亮,是不是你干的?”我抿着嘴,吐了吐舌头天真地说:“是哥哥不听我的话,我请他吃臭豆腐呀。”妈妈和哥哥听了异口同声地说:“你这臭小子!”说完也笑了。现在想起这件事,虽然觉得不应该,但是还是忍不住笑出声来。
难忘的童年
童年,充满着纯真、难忘。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往事,你会发现小时候的你是那么幼稚、有趣。有一件事,令我非常难忘。
那是在夏季的一天,天气非常热,我拿着扇子使劲地扇,还是很热。“要是现在有冰凉的东西吃,那该多好啊!”我自言自语道。说着,我看见爸爸手里拿着一个大西瓜,便跑到爸爸面前撒娇:“爸爸,我要吃,我要吃。”爸爸拿我没办法,就切给我吃,我拿起一块西瓜,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吃起来,不一会儿就吃完了,感觉真舒服。忽然,我好像想起了什么,马上跑到爸爸面前说:“爸爸,如果把西瓜籽吃进肚子里,会不会有事?”“当然会有事。”爸爸很神秘地说,“西瓜籽会在肚子里生长,一直长到头上,然后生出一个大西瓜。我听后非常害怕。
以后,我每天都提心吊胆,担心在哪天的哪个时候,西瓜长在我的头上。这样的担心受怕使我不敢吃太多饭,也不敢喝水,我这样做,是怕西瓜籽吃了“肥料”后长得更快。我还时常跑到镜子面前照照,看看自己头上长西瓜了没有。
纸始终包不住火,爸爸妈妈看我每天都这样,便问我:“你最近怎么了?老是吃不饱,问你问题,你又十问九不答,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我们?”我只好什么都招了,爸爸听后哈哈大笑。我说:“有什么好笑的,我这么惨,你们还笑我。”“傻丫头,我那是逗你玩的,没想到你当真了。”爸爸说完后又哈哈大笑起来。“真的是逗我玩的,你不会再骗我吧?”“是真的,我没骗你。”“太好了!我可以好好吃东西了,我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等一下,高兴归高兴,我现在肚子好饿啊!妈妈,快煮东西,我要好好大吃一顿。”
第三篇:读写联动课教学设计
新语文主题阅读之读写联动课教学设计
22.人物描写一组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作家笔下的人”这一专题,安排了三篇课文,其中一篇讲读课文由三个片段组成。本组三篇课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各自有着不同特点。作家在刻画人物时采取了不同手法,有的侧重从人物的语言方面,有的抓住人物的动作,有的以描写人物外貌、神态、心理为主。这三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本次设计是读写联动课,通过感悟课文的写法,进行课堂小练笔。【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内容,重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人物的方法。3.运用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习作指导。【课前准备】
了解《小兵张嘎》、《儒林外史》、《红楼梦》的故事梗概。【教学过程】 一感悟写法
这节课我们将通过《人事物描写一组》来学习一些人物描写的方法,(板书)课前我们通过导学案预习课文,初步了解的《人物描写一组》中的三个人物,谁能概括出他们分别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呢? 1:(活泼可爱)的小嘎子(吝啬)的严监生
(活脱的泼辣)的王熙凤
2:通过对大家导学案的检查老师发现大家都特别喜欢描写嘎子的这个片段,现在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出示
小嘎子在家跟人摔跤————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他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他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勾小胖墩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他摔了个仰面朝天。
出示自学导航:
出声朗读这个片段,边读边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嘎子的,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重点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准确写出了小嘎子的特点。(板书生动准确特点???)
其实不仅小嘎子的动作写的精彩在《临死前的严监生》《“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也有动作描写非常精彩的地方,我们来看一下。出示 严监生喉咙里痰(tán)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同桌间互助学习:把严监生的动作和小嘎子的动作对比,看看有什么不同?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同桌间交流一下。再次强调动作描写,生动准确写出了人物的特点。
出示: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
分析王熙凤的人物形象。(心细如发,周到)
作者也是通过典型的动作描写“携着,细细的打量,仍送至贾母身边”来体现王熙凤这样一个八面玲珑的人物形象的。
除了动作描写可以体现这个人的性格特征外,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衣着外貌也就是肖像描写来体现这个人的特点,这一点在《“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表现特别明显。大家看到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王熙凤衣着外貌的句子读一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这里需要幻灯片展示吗? 读写联动 课堂练笔
师:学以致用出示习作导航:
选一个我们班都熟悉的人物,抓住他(或她)最突出的性格特点,通过典型的外貌、衣着、动作等细节描写表现出来。不要提人物姓名,请大家猜猜你写的是谁。
讲评请一位站起来读其他同学猜猜到的问怎么猜出来的为什么这样猜,抓住人物什么性格特点,是如何具体描写的,这样写好不好,为什么,并且要在请一个和他写同一个任务的起来读。比较看看谁写得最好,哪个地方写得好,为什么;哪些地方还不够好,怎么改会更好。
四、结束语: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只有用“心”描写,才能使笔下的人物生辉。
第四篇:读写联动课教学设计 1
新语文主题阅读之读写联动课教学设计
22.人物描写一组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作家笔下的人”这一专题,安排了三篇课文,其中一篇讲读课文由三个片段组成。本组三篇课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各自有着不同特点。作家在刻画人物时采取了不同手法,有的侧重从人物的语言方面,有的抓住人物的动作,有的以描写人物外貌、神态、心理为主。这三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本次设计是读写联动课,通过感悟课文的写法,进行课堂小练笔。【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内容,重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人物的方法。3.运用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习作指导。【课前准备】
了解《小兵张嘎》、《儒林外史》、《红楼梦》的故事梗概。【教学过程】 一感悟动作描写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人事物描写一组》板书,说到人物描写,同学们知道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对人物进行描写吗?
总结出示幻灯片同学们说的很全面,我们可以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等方面来对人物进行描写,这一些都是对人物的正面描写,既然说到正面描写那么对人物的描写还有(侧面描写)举例《桥》老汉的描写。
现在我们进入课文,请同学们根据自学导航的要求开始自学(出示自学导航)
现在可以汇报了吗?谁来展示一下你画出的精彩的地方,在交流时说清楚,是描写哪个人物的第几自然段。
相机指导奥,你说的是描写嘎子的第三段,PPT出示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恃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两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鹞架似地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抖擞精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地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两个人走马灯似地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任你怎么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勾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在课本132页。大家一起来看到这一段,我想问问你,这一段是对嘎子的什么描写(动作)好,我先把动作写在黑板上,你觉得这一段中哪里最精彩,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还是对小嘎子动作描写的这一段谁还想说?还有谁有补充?(在同学说的过程中可以相机让学生做动作,体会电影一样,身临其境的动作描写的妙处)
总结:是啊在在这一段中作者用一连串不断变化的非常灵巧的动作给我们以电影般的感觉仿佛当时我们就在比赛现场,身临其境,这些动作准确生动描写出嘎子活泼机灵好胜心强的特点。(板书准确生动特点)
其实不仅小嘎子的动作写的精彩在《临死前的严监生》《“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也有动作描写非常精彩的地方,我们来看一下。出示 严监生喉咙里痰(tán)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同桌间互助学习:把严监生的动作和小嘎子的动作对比,看看有什么不同?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同桌间交流一下。
总结:不仅像小嘎子那种连续的动作能体现出人物特点,像严监生这种单一的,固定的几乎不动的动作也能是人物形象鲜明。再来看王熙凤的动作: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 分析王熙凤的人物形象。(聪明)
作者也是通过典型的动作描写“携着,细细的打量,仍送至贾母身边”来这种不经意的动作体现王熙凤这样一个聪明八面玲珑的人物形象的。读写联动 引起学生思考
通过厉害了,我的班,说说我们身边的人,在我们同学或老师中一定有你特别了解的,想想他(她)有什么特点。点明活泼,聪明,机灵,慢吞吞,做事谨慎,粗心大意,爱学习,爱看书等都可以是我们身边的人的特点。
出示习作导航:根据刚才你想到的人物及其特点,用典型的动作描写将其表现出来。(除了动作也可对人物进行其它方面描写)习作讲评。
四、结束语: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只有用“心”描写,才能使笔下的人物生辉。
第五篇:读写联动 教学设计
《秋天的图画》读写联动课教学设计
单元主题:描写秋天的景象 课型:读写联动 教者:马彦芳 教学目标:
1、写之前要先向同学介绍自己所选地点的内容。
2、写的时候要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
3、写好后和同学交流,对自己描写的一段话进行修改。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习《秋天的雨》围绕一句话展开描写的表达方法,并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之中。教学难点:
围绕一句话口头介绍及写出某一处的秋天景象。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图片观赏:
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大家觉得秋天美不美?自由发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从整体感受是秋雨带来秋天的美妙变化。
二、整体读文:
1、出示问题: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秋天?
2、自读,解决问题。
3、全班反馈。
颜色、气味、小动物的活动。
三、细读课文:
质疑:课文是怎样将自己心中的秋天写生动的?
学生发言交流:写的方法,比喻拟人的运用。引导学生掌握课文每段围绕一句话展开具体描写的方法。在读中去体会比喻拟人的准确、生动,以及运用的好处。
第一段:围绕五彩缤纷写秋天的色彩。重点句进行朗读指导。抓住描写颜色的词语进行体会。看图写比喻句、拟人句等。
第二段:秋天的气味有哪些?齐读。
你还能说说秋天的其他方面吗?引导进行说话。第三段:体会小动物的活动是怎样写得有趣。教师学生分角色进行读中体会。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活动。(自由交流)
4、总结叙述方法。
四、习作指导:
1、你喜欢秋天的什么地方?能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一下吗? 指名进行发言,教师相机指导。
2、学生根据方法进行段的练笔。
3、请同学来读一读,赏一赏。
学生评价,感受写的好的地方,纠正不足。板书设计:
五彩缤纷的颜色
好闻的气味
围绕一句话展开描写 动物们准备过冬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