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大全

时间:2019-05-15 11:02: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五下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五下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大全》。

第一篇:五下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大全

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内容简析

本单元以“名著之旅”为主题,安排了《少年闰土》《凡卡》《孔明借箭》《战风车》《童年乐趣》5篇文章,均选自中外名著名篇,为学生叩开文学殿堂之门。学习本单元课文,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名家是怎样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语文百花园六”安排了“把句子写具体”“交流学习体会”“阅读平台”“积累鲁迅名言”“名著赏析会”“写读后感”这几个内容,紧扣本单元学习内容。

总体构想:

整个单元的教学分为四个模块:

模块一:预习。字词过关,了解、概括主要内容。

模块二:理解内容。抓重点段落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模块三:领悟表达。领悟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模块四:口语交际与作文(综合实践与整本书阅读)。品析《三国演义》,写一篇读后感。

学习目标:

1.训练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2.培养学生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3.用课文教会学生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4.引领学生欣赏语言,并结合实际表达自己的思想。

教学设计:

模块一预习(2课时)

第一课时

1.交流★号题,整体了解本单元学习内容及目标。

2.交流第一题,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交流第二题,检查会写字掌握情况,理解词语。

第二课时

1.交流第五题,百花园中的“理解与运用”“积少成多”。

2.布置综合实践和作文准备内容。

模块二理解内容(3课时)

第一课时 少年闰土

一、学习《少年闰土》

1.出示课文片段“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指导朗读。

2.课文叙述了闰土哪些稀奇事?

3.为什么用“稀奇”这个词形容这些事?

4.这些事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怎样的少年?

5.鲁迅在回忆少年闰土时,是怀着怎样的情感的?

二、比较阅读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1.自读。说说这段话是什么描写。

2.成年后的闰土与少年闰土有什么不同?

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1.自读。这几段是什么描写?

2.你从中了解了什么?结合刚才的外貌描写说说闰土的变化。

三、拓展阅读——《故乡》

介绍《故乡》的主要内容,写作背景。第二课时 凡卡

一、学习课文

1.课文中三次写到凡卡叹气,读读这三句话,联系上下文说说每次叹气,凡卡都

想到了什么?

2.为什么凡卡回想到这些?

3.读重点句子。

凡卡撇撇嘴,拿脏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

他很满意没人打搅他写信,就戴上帽子,连破皮袄都没披,只穿着衬衫,跑到街上去了„„ 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

A 每一句体现了凡卡什么样的心情?

B 他的心情有变化吗?为什么?

4.想象一下,凡卡醒来会发生什么事?

二.认识作者

1.简介契诃夫

2.了解《万卡》《套中人》(入选其他版本的小学课文)《变色龙》(选入初中课本)。第三课时 《战风车》《童年乐趣》

一、学习《战风车》

1.课文中哪些内容体现了人物的特点。

3.读“学习链接”,了解作者塞万提斯及《堂吉诃德》这本小说。

二、学习《童年乐趣》

1.克里斯多夫童年的乐趣是什么?课文哪些地方体现出?说说自己的感受。

2.了解作者罗曼·罗兰。

3.了解小说《约翰·克里斯多夫》

模块三:领悟表达(1课时)

环境描写

一、读百花园六“拓展与交流”,从中你学习到了本单元课文的哪些写作手法?

二、今天我们重点来学习课文中的环境描写,体会这种表现手法的作用。

三、找出《少年闰土》《凡卡》中描写环境的段落。

四、指导朗读。

五、比较这两段话的异同点。

1.描写的都是晚上的乡村景色。不同的是《少年闰土》中描写的是夏夜,《凡

卡》中描写的冬夜。

2.《少》的环境描写体现了田园的优美,《凡》的环境描写体现了欢乐的气氛。

3.《少》的环境描写烘托出了闰土的生活环境与我的不同,表达了作者对闰土的喜爱。

《凡》的环境描写与凡卡现实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更烘托出凡卡的不幸遭遇。

六、总结环境描写的作用。

渲染气氛,表达情感,烘托人物形象。

七、仿写。

模块四:口语交际与习作(综合实践与整本书阅读)(3课时)

精彩的“三国”

——《三国演义》赏析会

一、学习《孔明借箭》

1.默读课文,回顾主要内容。

2.出示其中情节,自读。

次日,聚众将于帐下,叫请孔明议事。孔明欣然而至。坐定,瑜问孔明曰:“即日将与曹军交战,水路交兵,当以何兵器为先?”孔明曰:“大江之上,以弓箭为先。”瑜曰:“先生之言,甚合愚意。但今军中正缺箭用,敢烦先生监造十万枝箭,以为应敌之具。此系公事,先生幸勿推却。”孔明曰:“都督见委,自当效劳。敢问十万枝箭,何时要用?”瑜曰:“十日之内,可完办否?”孔明曰:“操军即日将至,若候十日,必误大事。”瑜曰:“先生料几日可完办?”孔明曰:“只消三日,便可拜纳十万枝箭。”瑜曰:“军中无戏言。”孔明曰:“怎敢戏都督!愿纳军令状:三日不办,甘当重罚。”瑜大喜,唤军政司当面取了文书,置酒相待曰:“待军事毕后,自有酬劳。”孔明曰:“今日已不及,来日造起。至第三日,可差[chāi]五百小军到江边搬箭。”饮了数杯,辞去。鲁肃曰:“此人莫非诈乎?”瑜曰:“他自送死,非我逼他。今明白对众要了文书,他便两胁生翅,也飞不去。我只吩咐军匠人等,叫他故意迟延,凡应用物件,都不与齐备。如此,必然误了日期。那时定罪,有何理说?公今可去探他虚实,却来回报。”

1)这段话主要写什么?

2)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主要人物有谁?他们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3)读完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想法?

4)老师刚才问了几个问题,你能把这几个问题融合在一起,对这段话的进行评析吗?

5)我们刚才是从哪几方面评析这段话的?

3.这篇课文还有哪些精彩片段,请你读一读,评一评。

4.说说刚才这位同学是从哪方面评析这个情节的?

5.教师总结:

《三国演义》里有许多精彩的情节,我们可以从情节是有扣人心弦、语言是否生动、是否表现了人物特点等方面进行评析。下面,请大家拿出这本名著,找找其中的精彩片段。

二、交流《三国演义》精彩片段。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三、推荐新书

1.自读《伸着两个指头》,回答课后问题。

2.介绍作者吴敬梓及《儒林外史》,激发阅读兴趣。

习作——《三国演义》读后感

一、检查预习效果

1.什么是读后感?怎样写好读后感?

2.自读《做事要有主心骨》,说说每一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二、学写《三国演义》读后感

1.《三国演义》这本书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哪个人物或者哪个情节让你记忆犹新?

3.这个人物或是情节让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个人或是哪件事?

4.由此你领悟到了什么?

三、学生写作

四、交流指导

第二篇:五下第六单元综合实践教学设计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活动目标】

1、通过综合性学习,了解从古至今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的变化及这些变化对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影响。

2、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确利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

3、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运用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活动资源】

1、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学生多途径搜集到的有关信息传递的故事。2、搜集的有关沉迷于网络的严重危害的事例。【活动开展课时】

五课时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浏览《信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的阅读材料,讨论和制定计划,开展研究。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活动内容 1、导语:

同学们,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老师让你们收集感动中国2005的有关人物的信息,你们的信息找到了吗?你们是通过哪些方式获得的呢?(生答)2、师小结:

同学们刚才谈到了自己获得信息的方式,很不错。同学们都知道,现在我们已进入了21世纪,也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真可以说信息和我们息息相关。现代社会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获取更多的信息,从古自今,信息传递方式有了怎样的发展,这对我们的生活到底有怎样的影响呢?今天开始我们就将开展综合性学习,去了解信息传递的改变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翻到第六组课文。)

二、阅读单元导语,进一步感受信息技术的神奇。

1、生自读单元导语,要求读通顺,读准确。

2、小组讨论:

⑴ 本组教材对我们的总的要求是什么?

⑵ 什么是综合性学习?

3、班上交流。

三、阅读活动建议。

1、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活动建议,快速地浏览阅读材料。

2、小组内讨论:

⑴ 活动建议中提出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⑵ 在活动时,我们可以参考哪些资料?怎样去获取这些资料?

3、班上交流。

四、制定活动计划,根据活动建议及本班实际情况,确定开展哪些活动。

1、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

2、让学生回顾并讨论活动计划的写法。

3、班上交流活动计划的写法,师引导并明确其写法。

(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展示活动成果的方法等。)

______小组活动计划 组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录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收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整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活动成果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

4、师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完成活动计划的制定。

(要求: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五、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六、课外实践,搜集、查找、调查或其他活动收集并整理资料

第二课时

《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 教学目标:

1、流利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2、了解古代和现代社会有哪些传递方式。3、比较古代和现代传递信息方式的不同。课前准备:

搜集古代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有一个远在北京的亲戚,他想知道我们重庆这两年发生了哪些变化?我该如何让他知道咱们这儿的信息呢?

2、生各抒己见。

二、初读材料,知晓大意

1、自由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说说古人是靠哪些方式传递信息的呢?(古代采用烽火、人报信、漂流瓶的形式传递信息。)

2、你还知道哪些从前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呢?

3、读读《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并结合上一个故事,看看人类历史上从远古到当代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远古:口耳相传或借助器物。

古代:靠驿差长途跋涉。

近代:依靠交通工具的邮政系统。

现代:电报、电话。

当代:计算机网络。

三、再读材料,比较差异

1、再将两篇故事连在一起读一读,并思考:比较古代和现当代的不同传递方式,古人的方式有什么缺点?

2、师:是啊,古代的人们已重视信息的传递,但他们的方式速度慢,有时还会误事。

3、从古至今传递信息的方式的发展变化,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明白,人类在追求高效率信息传递方式的步伐从未停止过。)

4、再读读《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的第二段,比较一下,因特网和所有的传递方式比,其优越性在哪里?

5、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6、生交流反馈:

(传递的信息量大、信息多样化,传递速度极快。)

7、是啊,因特网真神奇啊,它将──(生齐说)世界连成一家!

四、结合自己的实际。

说说你用过哪些信息传递方式,你比较喜欢用哪一种呢?为什么?

五、小结。

从古至今,人们都需要交流信息,传递信息显得多么重要啊!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信息传递的方式越来越先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这都是──(生齐说)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

第三课时

《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 教学目标:

1、能通顺流利阅读材料,知道主要内容。

2、让学生体会多媒体电脑的强大功能。

3、让学生体会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4、让学生亲身体验多媒体的神奇。课前准备:

可将课堂移到学生微机室上。教学过程:

一、《神奇的电脑魔术师》

读一读《神奇的电脑魔术师》,说说你了解到多媒体电脑有哪些功能呢?

(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集成编辑,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量,传输的信息也更加丰富。)

1、读了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生各抒己见。)

2、是啊,电脑真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啊!

3、让我们一起去走进这位魔术师,亲身感受它的神奇吧!

(师可结合信息技术课,指导学生网上冲浪,如欣赏照片、音乐、动画;给亲朋好友发邮件、贺卡等。)

二、《网上呼救》

1、电脑不仅是位神奇的魔术师,它还可以救助别人呢!下面我们就去看看《网上呼救》吧。

2、生自由读。

3、你读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感受?

4、师: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桑恩的热心与机智和更多热心相助的人们外,我们更应该关注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5、网络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是越来越广泛了,和你的小伙伴讨论讨论你所知道的网络应用吧。

6、分小组讨论,生汇报。

(比如,银行用网络实现在ATM机上存取款,邮局用网络快速汇款,医生利用网络给在家中的病人看病,观众在家中通过网络观看演出„„)

三、总结

网络是多么神奇呀,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我们好好利用强大的网络,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吧!

把握自己

教学目标

1、学习短文《把握自己》,进一步学习讨论新《守则》、新《规范》。

2、通过对网吧危害的讨论和认识,让孩子们从思想上和行为上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传播。

3、呼吁社会、学校、家庭整合教育力量,为未成年人营造绿色健康的网络信息空间。

教学准备:

1、指导学生收集网吧危害的事实,阅读短文《把握自己》,新《守则》、新《规范》并展开讨论,提高孩子们的道德认知。

2、分组合作,分工明确,制定网络文明公约。

3、多媒体设备,课件,音乐磁带。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世界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信息传递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同时也有迷茫。在这信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我们该如何把握好自己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听一听一位朋友的演讲吧。

二、阅读文章《把握自己》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短文。

2、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演讲稿给我们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把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勾出来多读读,体会体会,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

3、小组内讨论交流。

4、学生交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老师不做评论。

三、讨论

1、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2、由网络问题联系到一系列关于媒体的问题,比如电视对青少年的影响,出版物对青少年的影响等。

四、师针对学生的观点和看法进行小结,布置学生收集黑网吧以及孩子沉迷的相关资料,并想想如何帮助这些沉迷的孩子。

第二课时

一、讲故事,以情感人

1、在音乐中,讲故事。

2、同学们,大家都喜欢上网,其实网络本身是没有错的,只是有些孩子在进入网吧以后,由于自控能力比较差,常常沉迷在网吧虚拟的世界中不能自拔。信息的时代, 成长的孩子, 他们渴望与同龄的伙伴进行交流„„而网吧里,游戏的刺激,聊天的诱惑,不良网站的毒害„„让孩子们迷失了自我,甚至如痴如狂„„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讨论这个社会关注的话题„„

二、展示网络预习成果

1、小组交流并整理收集的资料情况:

同学们,网吧是一个充满诱惑的地方,我们青少年自身的控制能力弱,好奇心强,难以自我抵制网络游戏以及有害信息的诱惑。特别是当前不少“网吧”的恶性竞争,一些经营者违规经营,不遵守未成年人不能进入等规定,造成一部份青少年沉迷于“网吧”,而这,对于我们的身心,甚至是生命都造成了危害!通过网络,你们都收集到哪些不良网吧对我们的危害?大家可以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然后展示。2、分小组展示解说分类处理之后的资料:

危及生命;影响学习和身体;养成不良习惯;心理不健康,远离亲情,远离现实„„

三、对照自己的生活,想想办法,对症下药

1、如今,未成年人进网吧的现象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不少青少年由于长时间泡吧而导致身体虚弱,造成营养不良,甚至威胁到了我们幼小的生命;不少曾经成绩优秀的好学生也毁在网吧游戏里;还有的为筹钱上网不惜偷窃家中财物„„诸如此类的现象在媒体频频曝光,实在令人痛心疾首。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这样的事例,你们发现了吗?

2、学生提出问题,引起争论。

3、人们常说,“网络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是啊!没有正确的引导,我们难免会受到错误信息的引诱。对于这种痴迷于网络的人,大家分小组讨论讨论,看看有没有好的办法来帮助他?

4、小组讨论后,每个同学都积极发言,各种方法,纷纷劝说。

四、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愿望

1、其实,电脑、网络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也带来了很多乐趣,可是,这个虚拟的空间同样有危害我们心理、危害精神、危害健康的诱惑。因此,我们青少年很容易陷入其中而难以自拔。我们除了依靠社会、学校、家庭的关心和指导外,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加强对不良网络信息的抵制能力。同学们,告别网吧需要我们大家的实际行动,你们有什么愿望呢?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我们心中的愿望!可以写几句宣传语,可以唱歌、可以画画„„等等来表达。小组交流一下。

2、小组交流。

3、各组用自己喜欢的不同方式交流、表达自己对蒋康网络的愿望和心声!

五、制定网络文明公约

1、刚才同学们已经表达了自己美好的愿望。党中央,国务院也非常关心我们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大家都知道,教育部近日发布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也多次组织我们开展了学习和讨论,请大家看:(屏幕展示)

新《规范》第二十条明确指出:“遵守网络道德和安全规定,不浏览、不制作、不传播不良信息,慎交网友,不进入营业性网吧。”小学生“不进入网吧等未成年人不宜入内的场所。”

2、同学们,“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要自觉遵守新《守则》、新《规范》!我们要以实际行动来拒绝网吧!自己的思想,自己管。让我们一起制定网络文明公约,大家共同遵守。

3、小组研究。

4、各组网络文明公约展示。

5、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做到:快乐上网,健康上网!远离网吧,拒绝网吧!

六、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的每一句话都深深地感动着我!只要我们自己坚定地抵制不良的网络信息,真正做到把握自己,那么,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帮助下,我们一定能战胜不良诱惑,帮助那些沉迷的孩子远离网吧、拒绝网吧!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活动目标】

1、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利用信息进行研究的方法。2、初步学会有目的地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3、认识5个生字。【活动课时安排】

2课时。【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两则阅读材料(了解研究方法的问题)

一、自读两篇阅读材料,说说你从中了解了些什么?

二、读报告,了解研究方法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跟以往的课文完全不同的一则阅读材料,自己读一读,看看研究报告有什么独特之处?(找出形式上或内容上的独特,如:文章中包含了表格、语言比较简练、条理性很强等。)

2、师小结:研究报告有很强的科学性,不能像其他文章一样进行想象、夸张等,它必须是真实、准确的。

3、我们该怎样进行调查研究呢?自己再默读材料1,看看小作者的研究过程能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师相机板书:研究的方法──收听天气预报(收集信息)列成表格(整理信息)向专家请教(分析信息)

4、看看作者整理的信息,说说他包括了那些方面,对你有什么启示?

5、研究的内容不同,研究的方法也就各异。请大家快速浏览第二则阅读材料,找找调查研究的方法。(师在收集信息下板书:查阅书籍、报刊,走访有关部门,向别人咨询,上网)

6、将两个表格进行比较,看看它们的异同,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三、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值得研究的事情,如果让你确定一个内容进行研究,你准备研究什么?和小组同学交流,说说你选择这个研究内容的理由

四、布置作业:想想你准备采用哪些方法进行研究,把你的想法和家长交流交流,请他们给你提提意见。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阅读两篇材料(学习研究报告的写法)

一、我们大家已经对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那么,怎样把研究的成果写成一则报告呢?这节课,我们继续阅读两篇材料,学习研究报告的写法。

二、从两篇材料中自选一篇感兴趣的读一读

看看报告中写了哪些内容,是怎样安排写作顺序的?小组交流。

三、指名汇报阅读第一篇材料的收获

(师相机板书:调查研究的原因 调查研究的方法 调查研究的结论 应对办法。)

四、指名汇报阅读第二篇材料的收获

(师相机板书:问题的提出、调查方法、调查情况和资料的整理、结论。)

五、比较两种写法的长处和短处,想想自己研究的内容适合哪一种写法(建议一个小组确定一个研究内容,由组长组织进行分工合作。)

六、师小结

从阅读材料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了解作者研究的过程、方法以及研究的结果,都是因为作者有条有理,准确简练地写出了研究报告。

七、布置作业

小组内同学分工合作,分头围绕主题收集整理资料,下一次在小组内汇总再进行进一步整理、取舍,为撰写报告做准备。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搜集信息

一、我们了解了怎样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大家都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确定了研究报告的主题。现在各组根据你们选择的主题,拟订一个简单的计划。

1、明确计划内容:要讨论清楚需要搜集什么资料和到哪儿去搜集资料。

2、搜集的资料应当和研究课题有关,尽可能多一些和全面一些,正面的反面的都要。3、介绍搜集资料的方法:可以自己调查、访问、记录,可以从有关的书籍报刊上摘录,还可以利用网络搜索。

多媒体出示:搜集资料的方法优点不足适用范围。

自己观察、记录第一手资料,真实、费时多,可以直接观察的对象。调查、访问比较真实可信,工作量大,小范围调查。

从书籍报刊上摘录材料集中,信息较多,寻找费时,需要较多资料。利用网络搜索速度快,信息量大,需要设备,需要大量资料。

二、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去搜集信息

提供建议:小组内的同学分好工,每人负责搜集某一方面的资料,或根据自身优势,每人负责从某一种渠道搜集资料。允许学生请家长或其他人帮助去搜集资料。

第四课时

课时目标:整理信息

一、各组分别汇集所搜集的资料

二、浏览和筛选材料 筛选的标准是:

1、是否与研究的课题有关。有关的保留,无关的删除。2、这个资料已有还是未有。未有的留下,已有的删去。

3、要注意资料中是否与自己有不同的看法,要把不同的观点保留下来。

三、整理筛选后的材料

第五课时

课时目标: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一、出示撰写研究报告的基本要求 1、问题明确。2、方法恰当。

3、资料比较充足并有合理的分析。

4、结论清楚(有的还不清楚可以写明准备继续探讨什么)。

二、怎样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是一种应用文,有约定俗成的格式。研究报告的一般格式是: 1、标题:

研究报告的标题常常直接采用研究课题的名称,这样,显得精确、明了,使别人能对所研究的问题一目了然。

标题下是署名。一般应写明研究人员所在的单位,如,××学校××班。2、前言:

报告的第一部分,常常以前言的形式简要地说明下列内容: ⑴ 课题提出的缘由。⑵ 研究这一课题的意义。

⑶ 该项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有人直接以“问题的提出”作为这部分的标题。3、研究方法:

介绍研究是怎样进行的,主要包括:研究对象的选取、研究的方面、资料的搜集和处理等。4、结果:

这一部分将研究结果作为客观事实呈现给读者。主要包括对资料加工分析和由分析得出的结论。

三、小组成员讨论,由一个同学执笔,然后集体讨论修改

第六课时

活动目标:

1、交流简单的研究报答。2、评价本次综合性学习成果。活动过程:

一、引入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世界里,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通过前面的活动,我们感受到了信息传递方式的快速发展,信息给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我们学会了搜集和处理信息并能利用获得的信息,会写简单的研究工作报答了。今天,我们就来开一个汇报会,把你们在本次活动中的成果尽量展示出来吧!

二、汇报撰写的研究报答

1、小组内成员交流本组撰写的研究报答。2、在全班交流,汇报:

⑴ 小组内派一名同学对本组的研究作简单的汇报。⑵ 组内其他同学对汇报进行补充或发表不同的意见。⑶ 听众提出疑问,请汇报人或组内其他同学解答。⑷ 听众对汇报作评价。3、师小结:

各个小组撰写的研究报答格式正确,提出的问题恰当,研究方法各式各样,结论客观、正确,是比较规范的研究报答,真不错!

三、评价本次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本次活动采用型成长启示,即把活动各阶段的资料纳入成长记录。)1、本组成果再次清查收录的材料:

活动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 搜集到的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的研究报告: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掠影:____________________ „„

2、本组成员对这次综合性学习进行自我评价。3、师进行评价: 注:

评价采用星级评价: 优:★★★★★ 良:★★★★ 中:★★★ 合格:★★

四、提出要求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注意搜集信息,不断提高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1、经常浏览报纸、杂志、书籍,关注感兴趣的信息随时保存有价值的信息,尝试建立自己的信息库,如:剪报酬、资料本,并进行归类、整理,以便以后查找。2、经常和别人进行信息交流,并养成在学习和生活中留心信息运用信息的习惯。

第三篇:五下第六单元教案

七律 长征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全诗。

2、理解诗句,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题。教师简介历史背景:

(二)学生自读课文,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三)范读、教读。

1.老师先范读课文,明显暗示出诗句停顿节奏。

2.学生按节奏试读,达到能读上口,会停顿的程度。

(四)读句、释词。

1.读每一句诗,先理解句中词语的意思。

2.再读诗句,说说每一句话的意思。

(五)作业。

1.朗读这首诗。

2.写课后练习读读写写的词语。

3.解释:“只等闲”、“尽开颜”、“万水千山”这三个词语的意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朗读全诗。

2、指名背诵并解释全诗。

二、明确教学目标。

三、品诗、品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指名读开头两句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师:这两句是全诗的总起,从1934年10月到1935年10月,红军徒步长征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每天跟敌人,跟饥饿、疲劳、伤病,跟自然界的困难作生死的搏斗。这中间的艰难险阻是可想而知的,但红军战士对这一切的回答是什么?你从这里感受到什么?

指导朗读这两句诗,进一步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自由朗读全诗,思考:从哪些诗句中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

3、学生交流后,汇报。

4、你能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吗?

5、想象诗句所展示的画面,体会“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等词语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1)轻声读中间四句诗,想象一下红军过五岭、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情景。(观看录象)

(2)交流。

(3)讨论“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这四个词语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6、红军长征途中征服了万水千山,作者为何只选择五岭、乌蒙、金沙江和大渡河来写?

7、齐读最后两句。

师:毛泽东用“更喜”来形容什么?这突出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五、背诵全诗。

六、欣赏歌曲《长征》。

七、总结。

伟大的长征虽然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了,但红军的英雄形象还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八、扩展阅读。

推荐毛泽东的另一首歌颂长征的词《忆秦娥.娄山关》。

22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艰苦”“燃眉之急”造句。

2.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它融进了北进的滚滚铁流,融进了宣传鼓动员的竹板声里”等句子的含义。

3.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4.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时间 三教时

第一教时

一、谈话导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事。板书课题:14彭德怀的大黑骡子)

2、简介彭德怀。

3、彭德怀和大黑骡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事?

二、自读课文:

1、自学要求:

①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

②画出不懂的词语,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③思考揭题时所提出的问题。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

(2)指名回答彭德怀和大黑骡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事?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辅导。

五、作业

1.练渎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默读课文,思考:

1、彭德怀既然那么喜爱大黑骡子,为什么要把它杀掉?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归纳出:彭德怀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土,为了让更多的战士走出草地,他才杀了牲口。

二、再读课文:

1、用“——”画出表现彭德怀爱骡子的语句,用“══”画出表现彭德怀爱战士的语句。

2.同座交流,讨论,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

(1)学生读表现彭德怀爱骡子的语句。

(2)彭德怀是个铁骨铮铮的军人,对待大黑骡子却是如此深情,让我们再好好地体会体会。

(3)课件出示其中的几个句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有感情地朗读。

出示:有时彭德怀抚摸着大黑骡子念叨着:“你太辛苦了,连一点料都吃不上。”说着,就把自己的干粮分出一些,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一直看着它吃完。

出示: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

出示: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发火道:“我吃不下,端开!”

(4)学生读能表现彭德怀更爱战士的语句。

①他眼见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便把目光盯在自己的坐骑大黑骡子上。

②现在,草地上断粮了,彭德怀决定杀坐骑解决燃眉之急。(理解“燃眉之急”)

③部队现在连野菜也吃不上了

只有杀牲口解决吃的,或许能多一些人走出草地。

4、分角色朗读2-20自然段。

(1)同座练读。

(2)指名读,评价(要读出彭德怀爱骡子但更爱战士的心理)

三、谈谈你对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的理解。

四、作业: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收集有关彭德怀的小故事。

第三教时

一、复习

分角色朗渎课文。

二、指导造句

1.找出“艰苦”“燃眉之急”这两个词所在的句子

2.讨论:

“艰苦”可以与哪些词语搭配?(岁月,环境„„)

你觉得什么情况才可以称为“燃眉之急”?你碰到过“燃眉之急”的时候吗?

3.同座讨论造句。

4.指名造句、评价。

三、总结课文:

在这篇课文中你学到什么?

四、实践活动:

讲述有关彭德怀的小故事。

五、作业:

1、用“艰苦”“燃眉之急”造句。

2、小练笔:写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23大江保卫战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惊心动魄”、“闪烁”造句。

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三、主要板书

大堤抢险(面)

英雄

大江保卫战 铁汉本色(点)

勇救群众(面)

铭记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初读感知、理清思路、学习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导入

2、板书课题:大江保卫战

3、教师简介背景

4、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归纳整理出几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顺,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嶙峋、肆虐、惊心动魄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3、思考分段,简述段意

第一段(1):写长江遭遇特大洪水,人民子弟兵打响了大江保卫战。

第二段(2~5):写我部队官兵在大江保卫战中表现神勇,涌现出许多动人事迹。

第三段(6):赞扬了人民子弟兵的精神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三、学习第一段

1、范读,思考:这一段写了几层意思?

概括归纳:

一、灾情危急,二、奔赴战场

2、圈画出反映灾情危急的词语、标点,读一读并体会。

“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以及三个“!”。

3、指导朗读。

4、画出子弟兵奔赴战场的词语,读一读。“日夜兼程”、“挺进”

5、指导朗读,体会子弟兵们大战洪水的英勇气概。

6、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段内容。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课文第二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第一段说说主要内容。

二、学习第二段

1、默读,思考:这一段写人民子弟兵在大江保卫中的动人事迹,主要写了哪几个典型事迹?

(1)默读。

(2)交流概括。

大堤抢险

(3)板书小标题

铁汉本色

勇救群众

2、学习事迹之一:大堤抢险

(1)默读、看插图、画句子,“——”画战士们是怎样做的,“~~”画战士们是怎样想的。

①交流所画的句子

②逐句交流、体会、朗读。

☆“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体会到子弟兵救援神速)

☆“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体会到战士们意志坚强、奋不顾身的精神。)

☆“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宾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

☆“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体会子弟兵大无畏的乐观主意精神,与人民心连心的本质。)

(2)看媒体播放战士们抢险的场面,身临其境地体会战士们的心情。

(3)把你想到的用笔写下来,在交流。

(4)指导朗读,面对险情,战士们的大无畏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3、学习事例之二:铁汉本色

师过渡:如果第一层写的是子弟兵的群体形象,那么第二层就是特写个体形象,黄晓文的事迹。(媒体播放黄晓文的人物形象)

(1)自由读,说说这一层主要讲了什么?

(2)你觉得黄晓文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准备用自己的话来说说黄晓文的事迹,先同桌说,再集体交流。

(4)体会“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像黄晓文这样的铁汉,这样动人的事迹太多了,说明人民子弟兵个个都是铮铮铁汉。)

(5)课前搜集了资料,你还知道哪些感人的事迹?

(6)再次朗读这句话。

(7)齐读第四节。

4、学习事迹之三:勇救群众

师过渡:在大江保卫战中,子弟兵们除了保卫江堤,还要救护遇险的群众,这方面的感人事迹也是数不胜数。

(1)轻声读第五节,画出你受感动的句子。

①同桌先交流,交流你感动的原因。

②再集体交流。

☆“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晃晃的电杆。”(体会到群众正在危险中,战士们迫不及待地进行营救。)

☆“„„”(体会到子弟兵救人的事例数不胜数。)

☆“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体会到子弟兵急人民所急,把生的希望留给人民,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们无愧于“军旗”、“军徽”,他们不愧是人民子弟兵。)

☆“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向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体会到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高度信任,突出反映军民鱼水情。)

(2)体会了这么多,那么在你们心目中,子弟兵们是怎样的形象呢?请用笔把他们写下来。再交流。

(3)朗读,选择你喜欢的句子背下来。

(4)齐读这一节。

铭记

5、总结,引读第六节,板书

英雄

6、有一首歌《为了谁》,唱的就是这群可歌可泣的抗洪英雄,让我们一起再来聆听,永远记住这群英雄,在歌声中结束这堂课。

习作六

习作目标

⒈训练学生写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提高学生写人的能力;学会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

2、继续锻炼、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

指导过程

一、导入语

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过许多人:父母、同学、老师„„通过书刊、电视等也了解了很多人:革命前辈、英雄模范、时代精英„在这些人中,相信大家一定有自己喜欢或者崇拜的一个人,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他(她)吧。只要大家好好听,用心想,认真写,说不定你写的作文还能上报呢。

⒉指名若干学生汇报。

⒊教师小结:听得出来,大家心中都有自己喜欢或者崇拜的人,他(她)们不仅仅是我们身边的同学、老师、朋友、亲人„„还有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体育健将、影视名人等。

二、说说自己喜欢或者崇拜的人

(一)导语:

前两天,就让同学们预习了本次习作要求,大家都作了相应的准备。下面就把你喜欢或崇拜的人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二)提出说的要求:

1、想好要介绍的人有什么特点,他(她)的哪些方面表现出了这些特点,他(她)长什么样?说话有趣吗?有没有在说话、做事方面和他人不一样的地方等等。

2、重点讲清你为什么喜欢或者崇拜他(她),他(她)的哪件事你喜欢或者崇拜?你崇拜他(她)什么?

3、谁都可以,只要是你喜欢或者崇拜的人都行。

(三)、练习说。

1、先想后说。

2、先四人小组练习说,然后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参加班内比赛。

3、进行班内比赛,一人说,其余评分。

4、师出示评分标准:(满分5分)

a:能抓住特点介绍人物外貌,给人印象深刻。(1分)

b:能把人物的事例介绍具体,从动作、语言、神态几方面来展示人物特点。(2分)

c:事例较典型,能有力突出自己的喜欢或崇拜。(1分)。

d:能按顺序、有条理、较流畅地介绍清楚。(1分)

5、根据学生说的情况,给以相应评判。

6、选出本次说人物的冠军。

三、根据所说,打草成文。

(一)、师相机点拨。

a)导语:把我们喜欢或崇拜的人介绍给大家是一件多么让人愉悦和满足的事情啊!大家拿起笔来,把你心中最喜欢或者最崇拜的他(她)写下来吧!

b)请大家对照评分标准写好本文。

(二)、生列提纲,师巡视。及时给予个别辅导。

四、修改习作交流评议

1、反复朗读细心修改

⑴、自主修改。

有一句话叫:“文不厌改。”这就是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把自己写的这篇作文认真地读几遍,把错别字改正过来,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把需要增加的内容加上去,需要删除的地方划掉。

⑵、相互修改。

自己修改满意了,把作文读给同桌听,征求一下别人的意见。

2、交流习作师生评议

练习六

教学要求: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解长征,激发学生对长征故事的兴趣。

2、让学生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和历史文化知识。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学习评说影视剧。

5、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谈话导入:同学们,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创举,它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激动人心、可歌可泣的故事。本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几篇这样的诗文,今天我们继续关注长征。

(2)播放《四度赤水出奇兵》,要求对照题中的歌词来听。

(3)简介《四度赤水出奇兵》的故事背景。

(4)学生再认真看歌词,了解大意。质疑、点拨。

(5)学生再细读这段话,同学之间交流。

(6)布置学生课后找相关故事读读。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读题并带着问题再次读歌词,重点看看两个看看两个“重”字在歌词中的不同读音和意思。(引导、培养学生细读的习惯)

(2)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师生小结。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再次听录音,边听边体会其中的感情。

(2)引导体会歌词特点:写得雄壮,音韵很和谐。

(3)在弄懂内容、体会情感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诵读。

(4)指名学生有感情地诵读。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诵读并背诵《清平乐六盘山》。

(1)指名试读

(2)教师范读。

(3)集体练读,同座练背。

(4)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拓展。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毛泽东的这首词意境雄浑,满怀着胜利后的喜悦和对革命必然胜利的信心”这个结论。

(2)学生自由讨论自己读后的感受。

(3)学生讲讲这首词中的故事,师生评议。

三、布置作业:

1、背诵并抄写《清平乐六盘山》。

2、布置学生课后找长征故事读读。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明确练习要求

(2)这段话选自哪篇课文?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那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5)重点指导“彭德怀、黑骡子、辛苦、塞”等字词的书写和整体布局的安排。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不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四、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学生自读题目的要求,回忆出一部给自己印象最深的影视剧。

(2)明确交际要求:评评剧中的人物,说说剧情和故事,模仿剧中人的精彩台词;留心别的同学的发言。

2、指导。

(1)让学生认真思考:印象最深刻的那部影视剧究竟是什么使你感兴趣?

(2)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提建议。

(3)分组练说。

3、练习。

(1)每组指派代表上台评说。

(2)师生评议

4、反馈小结。

五、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2、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这两个字的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

(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

3、练习

(1)学生临摹,教师巡视,帮助写字有困难的学生。

(2)练写这两个字。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第四篇:苏教版五下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共)

第六单元 七律 长征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全诗。理解诗句,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激发对他们的敬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理清条理 教学过程:

一、解题。教师简介历史背景:

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发动了五次“围剿”。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以后,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了保存革命力量,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长征,北上抗日。长征途中,1935年4月,党中央在贵州省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的错误路线对党的统治,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党中央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现已撤销省的建制)、甘肃、陕西等11个省,在整个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红军战士击溃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1936年10月,第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第一方面军会合。毛泽东同志写下了《长征》这首诗,从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所遇到种种困难和红军战士在战胜这些困难时所表现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二、学生自读课文,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三、范读、教读。

1、老师先范读课文,明显暗示出诗句停顿节奏。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学生按节奏试读,达到能读上口,会停顿的程度。

四、读句、释词。

1、读每一句诗,先理解句中词语的意思。

远征:指二万五千里长征。

万水千山:“万”和“千”都不是实数,而是说无数的山、无数的水,实指在长征中遇到的无数艰难困苦。

等闲:平平常常的意思。

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边境。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绝的样子。

细浪:翻着浪花的细流。

乌蒙:即乌蒙山,在云南、贵州两省之间。磅礴:气势雄伟。

泥丸:泥团子,小泥球。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铁索: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红军过桥时桥上只剩下13根铁索。

岷山:在四川省北部,绵延四川、甘肃两省边境,海拔4000米左右,终年积雪。

三军:指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也就是整个红军。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2、再读诗句,说说每一句话的意思。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战士不害怕在长征中遇到的无数艰难困苦,这些艰难困苦在红军眼里被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在红军眼里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在红军看来,不过像泥丸一样在脚下滚过去。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江两岸是悬崖峭壁,水流很急,激流拍岸,给人以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泸定桥上的铁索悬挂在水流湍急的江面上,使人有寒气逼人的感觉。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更让红军战士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过了岷山,心情豁然开朗,个个笑逐颜开,表现了红军历尽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的喜 作业设计:

1、朗读这首诗。

2、写课后练习读读写写的词语。

3、解释:“只等闲”、“尽开颜”、“万水千山”这三个词语的意思。板书设计: 七律 长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再读课文,感受长征的艰难。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激发对他们的敬爱之情。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朗读全诗。

2、指名背诵并解释全诗。

二、明确教学目标。

三、品诗、品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指名读开头两句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师:这两句是全诗的总起,从1934年10月到1935年10月,红军徒步长征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每天跟敌人,跟饥饿、疲劳、伤病,跟自然界的困难作生死的搏斗。这中间的艰难险阻是可想而知的,但红军战士对这一切的回答是什么?你从这里感受到什么? 指导朗读这两句诗,进一步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自由朗读全诗,思考:从哪些诗句中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你是怎么想的? 让学生根据下面的提示,在四人小组里练说:

第一步先找出的是那一句。

第二步说说从这句诗中看出红军遇到了什么困难。

第三步说说红军是如何对待困难的。

3、学生交流后,汇报。

4、你能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吗?

5、想象诗句所展示的画面,体会“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等词语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1)轻声读中间四句诗,想象一下红军过五岭、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情景。(观看录象)

(2)交流。

(3)讨论“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这四个词语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红军长征途中征服了万水千山,作者为何只选择五岭、乌蒙、金沙江和大渡河来写?

7、齐读最后两句。

师:毛泽东用“更喜”来形容什么?这突出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五、背诵全诗。

六、欣赏歌曲《长征》。

七、总结。

伟大的长征虽然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了,但红军的英雄形象还留在我们的记忆中。作业设计:

推荐毛泽东的另一首歌颂长征的词《忆秦娥.娄山关》。板书设计: 七律 长征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艰苦”“燃眉之急”造句。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它融进了北进的滚滚铁流,融进了宣传鼓动员的竹板声里”等句子的含义。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分角色朗读课文。激发对老一辈的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在指导读书感悟时,可结合插图,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内在意蕴感情。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理清条理。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事。板书课题

2、简介彭德怀。

3、彭德怀和大黑骡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事?

二、自读课文:

1、自学要求:? ①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

②画出不懂的词语,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③思考揭题时所提出的问题。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

(2)指名回答彭德怀和大黑骡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事?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辅导。作业设计:

1、练渎课文。

2、抄写生字词。板书设计:

彭德怀与他的大黑骡子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进一步感受课文的意境。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分角色朗读课文。激发对老一辈的敬爱之情。教学过程:

一、默读课文,思考:

1、彭德怀既然那么喜爱大黑骡子,为什么要把它杀掉?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归纳出:彭德怀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土,为了让更多的战士走出草地,他才杀了牲口。

二、再读课文:

1、用“——”画出表现彭德怀爱骡子的语句,用“══”画出表现彭德怀爱战士的语句。

2、同座交流,讨论,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

(1)学生读表现彭德怀爱骡子的语句。

(2)彭德怀是个铁骨铮铮的军人,对待大黑骡子却是如此深情,让我们再好好地体会体会。

(3)投影映示其中的几个句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有感情地朗读。

出示:有时彭德怀抚摸着大黑骡子念叨着:“你太辛苦了,连一点料都吃不上。”说着,就把自己的干粮分出一些,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一直看着它吃完。

①读了这段话,你们有何感觉?

②彭德怀为什么这样爱大黑骡子呢?

③指导朗读。

出示: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

①这里为什么用省略号?你认为可以补充什么内容?引导学生想象彭德怀的内心活动、神情,体会他对大黑骡子的感情。

②指导朗读。

出示: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发火道:“我吃不下,端开!”

①彭德怀为什么吃不下肉汤?你有这方面的切身体会吗?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的体验中去将心比心,体会彭德怀内心的痛。

②指导朗读。

(4)学生读能表现彭德怀更爱战士的语句。

①他眼见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便把目光盯在自己的坐骑大黑骡子上。

②现在,草地上断粮了,彭德怀决定杀坐骑解决燃眉之急。(理解“燃眉之急”)

③部队现在连野菜也吃不上了

只有杀牲口解决吃的,或许能多一些人走出草地。

4.分角色朗读2-20自然段。

(1)同座练读。

(2)指名读,评价(要读出彭德怀爱骡子但更爱战士的心理)

三、谈谈你对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的理解。作业设计: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收集有关彭德怀的小故事。板书设计:

彭德怀与他的大黑骡子

更爱战士

大江保卫战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惊心动魄”、“闪烁”造句。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教学重难点:

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感受课文中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师述:曾经有这样一首歌唱遍祖国大江南北,许许多多的人为之留下了感动的泪水。请听——《为了谁》。

2、过渡:这首歌赞颂了抗洪救灾中英勇无畏的人民子弟兵。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1998年抗洪救灾的课文。

3、板书课题:大江保卫战

4、教师简介背景

5、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归纳整理出几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顺,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嶙峋、肆虐、惊心动魄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3、思考分段,简述段意

第一段(1):写长江遭遇特大洪水,人民子弟兵打响了大江保卫战。

第二段(2~5):写我部队官兵在大江保卫战中表现神勇,涌现出许多动人事迹。

第三段(6):赞扬了人民子弟兵的精神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三、学习第一段

1、范读,思考:这一段写了几层意思?

概括归纳:

一、灾情危急,二、奔赴战场

2、.圈画出反映灾情危急的词语、标点,读一读并体会。

“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以及三个“!”。

3、指导朗读。

4、画出子弟兵奔赴战场的词语,读一读。“日夜兼程”、“挺进”

5、指导朗读,体会子弟兵们大战洪水的英勇气概。

6、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段内容。四:指导写字

指导按结构分析字形。

区分形近字:魄、魅;崩——蹦——绷 重点指导:魄 作业设计: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板书设计:

大堤抢险(面)

英雄

大江保卫战 铁汉本色(点)

勇救群众(面)

铭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进一步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第一段(媒体播放灾情,渲染气氛),说说主要内容。

二、学习第二段

1、默读,思考:这一段写人民子弟兵在大江保卫中的动人事迹,主要写了哪几个典型事迹?

(1)默读。

(2)交流概括。

大堤抢险

(3)板书小标题

铁汉本色

勇救群众

2、学习事迹之一:大堤抢险

(1)听录音、看插图、画句子,“——”画战士们是怎样做的,“~~”画战士们是怎样想的。①交流所画的句子②逐句交流、体会、朗读。

“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体会到子弟兵救援神速)

“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体会到战士们意志坚强、奋不顾身的精神。)

“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宾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

“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体会子弟兵大无畏的乐观主意精神,与人民心连心的本质。)

(2)看媒体播放战士们抢险的场面,身临其境地体会战士们的心情。

(3)把你想到的用笔写下来,在交流。

(4)指导朗读,面对险情,战士们的大无畏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3、学习事例之二:铁汉本色

师过渡:如果第一层写的是子弟兵的群体形象,那么第二层就是特写个体形象,黄晓文的事迹。(媒体播放黄晓文的人物形象)

(1)自由读,说说这一层主要讲了什么?

(2)你觉得黄晓文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准备用自己的话来说说黄晓文的事迹,先同桌说,再集体交流。

(4)体会“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像黄晓文这样的铁汉,这样动人的事迹太多了,说明人民子弟兵个个都是铮铮铁汉。)

(5)课前搜集了资料,你还知道哪些感人的事迹?

(6)再次朗读这句话。

(7)齐读第四节。

4、学习事迹之三:勇救群众

师过渡:在大江保卫战中,子弟兵们除了保卫江堤,还要救护遇险的群众,这方面的感人事迹也是数不胜数。

(1)轻声读第五节,画出你受感动的句子。

①同桌先交流,交流你感动的原因。

②再集体交流。

“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晃晃的电杆。”(体会到群众正在危险中,战士们迫不及待地进行营救。)

“„„”(体会到子弟兵救人的事例数不胜数。)

“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体会到子弟兵急人民所急,把生的希望留给人民,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们无愧于“军旗”、“军徽”,他们不愧是人民子弟兵。)

“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向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体会到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高度信任,突出反映军民鱼水情。)

(2)体会了这么多,那么在你们心目中,子弟兵们是怎样的形象呢?请用笔把他们写下来。再交流。

(3)朗读,选择你喜 欢的句子背下来。

(4)齐读这一节。

铭记

5、总结,引读第六节,板书

英雄

6、有一首歌《为了谁》,唱的就是这群可歌可泣的抗洪英雄,让我们一起再来聆听,永远记住这群英雄,在歌声中结束这堂课。作业设计:

完成《同步》 板书设计: 大江保卫战

习作6 教学目标:

训练学生写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提高学生写人的能力;学会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继续锻炼、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学会欣赏别人。教学重难点:

学习用一两个典型事例反映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典型作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过许多人:父母、同学、老师„„通过书刊、电视等也了解了很多人:革命前辈、英雄模范、时代精英„在这些人中,相信大家一定有自己喜欢或者崇拜的一个人,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他(她)吧。只要大家好好听,用心想,认真写,说不定你写的作文还能上报呢。

2、指名若干学生汇报。

3、教师小结:听得出来,大家心中都有自己喜欢或者崇拜的人,他(她)们不仅仅是我们身边的同学、老师、朋友、亲人„„还有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体育健将、影视名人等。

二、说说自己喜欢或者崇拜的人

(一)提出说的要求:

1、想好要介绍的人有什么特点,他(她)的哪些方面表现出了这些特点,他(她)长什么样?说话有趣吗?有没有在说话、做事方面和他人不一样的地方等等。

2、重点讲清你为什么喜欢或者崇拜他(她),他(她)的哪件事你喜欢或者崇拜?你崇拜他(她)什么?

(二)练习说。

1、先想后说。

2、先四人小组练习说,然后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参加班内比赛。

3、师出示标准:a:能抓住特点介绍人物外貌,给人印象深刻。b:能把人物的事例介绍具体,从动作、语言、神态几方面来展示人物特点。c:事例较典型,能有力突出自己的喜欢或崇拜。

三、根据所说,打草成文。

把我们喜欢或崇拜的人介绍给大家是一件多么让人愉悦和满足的事情啊!大家拿起笔来,把你心中最喜欢或者最崇拜的他(她)写下来吧!请大家对照评分标准写好本文。

四、交流评议

交流习作师生评议 ⑴ 朗读习作。

请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们听的学生读,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 ⑵ 学生自评。

让读习作的学生自我评价,体验习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⑶ 师生评价。

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习作的评价,要引导公正客观地评价他人的习作,分享他人习作的快乐。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生继续习作,并进行修改和誊写。教学过程

一、学生继续习作。

二、学生修改,最后誊写。

1、老师采用“对比评改”的方法,选择一篇较好的,一篇较次的习作,让学生讨论比较,从中获益。

2、学生自查自改。

3、学生誊写。板书设计:

人物

佩服是谁?

佩服得原因(事件):动作、心理、语言、神态

练习六 教学目标: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解长征,激发学生对长征故事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和历史文化知识。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练习口语交际,学习评说影视剧。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是重点。教学准备:电脑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语文与生活、诵读与积累、写好钢笔字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谈话导入:同学们,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创举,它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激动人心、可歌可泣的故事。本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几篇这样的诗文,今天我们继续关注长征。

(2)播放《四度赤水出奇兵》,要求对照题中的歌词来听。

(3)简介《四度赤水出奇兵》的故事背景。

(4)学生再认真看歌词,了解大意。质疑、点拨。

(5)学生再细读这段话,同学之间交流。

(6)布置学生课后找相关故事读读。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生读题并带着问题再次读歌词,重点看看两个看看两个“重”字在歌词中的不同读音和意思。(引导、培养学生细读的习惯)

(2)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师生小结。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再次听录音,边听边体会其中的感情。

(2)引导体会歌词特点:写得雄壮,音韵很和谐。

(3)在弄懂内容、体会情感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诵读。

(4)指名学生有感情地诵读。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诵读并背诵《清平乐六盘山》。

(1)指名试读

(2)教师范读。

(3)集体练读,同座练背。

(4)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拓展。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毛泽东的这首词意境雄浑,满怀着胜利后的喜悦和对革命必然胜利的信心”这个结论。

(2)学生自由讨论自己读后的感受。

(3)学生讲讲这首词中的故事,师生评议。作业设计:

1、背诵并抄写《清平乐六盘山》。

2、布置学生课后找长征故事读读 板书设计: 练习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写毛笔字、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明确练习要求

(2)这段话选自哪篇课文?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那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5)重点指导“彭德怀、黑骡子、辛苦、塞”等字词的书写和整体布局的安排。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不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二、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学生自读题目的要求,回忆出一部给自己印象最深的影视剧。

(2)明确交际要求:评评剧中的人物,说说剧情和故事,模仿剧中人的精彩台词;留心别的同学的发言。

2、指导。

(1)让学生认真思考:印象最深刻的那部影视剧究竟是什么使你感兴趣?

(2)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提建议。

(3)分组练说。

3、练习。

(1)每组指派代表上台评说。

(2)师生评议

4、反馈小结。

五、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2、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这两个字的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

(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

3、练习

(1)学生临摹,教师巡视,帮助写字有困难的学生。

(2)练写这两个字。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作业设计: 完成练习板书设计: 练习六

第五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七律 长征

1、【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全诗。

2、理解诗句,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

【教学准备】中国地图;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情景录象等。【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解题。教师简介历史背景。师生交流有关长征资料。

二、学生自读课文,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三、范读、教读。

1.老师先范读课文,明显暗示出诗句停顿节奏。2.学生按节奏试读,达到能读上口,会停顿的程度。

四、读句、释词。

1.读每一句诗,先理解句中词语的意思。(重点理解这些词语:远征、万水千山、等闲、逶迤、、磅礴、尽开颜)

2.再读诗句,说说每一句话的意思。

五、作业。1.朗读这首诗。

2.解释:“只等闲”、“尽开颜”、“万水千山”这三个词语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朗读全诗。

2、指名背诵并解释全诗。

二、品诗、品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品读开头两句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1)指名读。(2)结合长征资料体会诗意。这中间的艰难险阻是可想而知的,但红军战士对这一切的回答是什么?你从这 里感受到什么?(3)指导朗读这两句诗,进一步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自由朗读全诗,思考:从哪些诗句中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你是怎么想的?(根据提示,在小组里练说。第一步、找出是那一句。第二步、从中看出遇到了什么困难。第三步、是如何对待困难的。)

3、学生交流后,汇报。

4、你能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吗?

5、想象诗句所展示的画面,体会“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等词语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1)轻声读中间四句诗,想象一下红军过五岭、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情景。(观看录象)

(2)讨论“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这四个词语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6、红军长征途中征服了万水千山,作者为何只选择五岭、乌蒙、金沙江和大渡河来写?

7、齐读最后两句。用“更喜”形容什么?这突出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四、欣赏歌曲《长征》。

五、总结、扩展阅读。推荐毛泽东的另一首歌颂长征的词。【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2、收集有关长征中的感人故事。

3、课本P113第2、3题。【板书设计】

万水: 金沙江

大渡河

远征难

只等闲

革命英雄主义 总括

革命乐观主义

千山: 五岭

乌蒙

岷山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绿线内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体会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4、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它融进了北进的滚滚铁流,融进了宣传鼓动员的竹板声里”等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教学准备】彭德怀生平资料、长征故事等。【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出示课题:21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齐读)。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2、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师生交流彭德怀生平。过渡: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快速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课文记叙了红三军团长征过草地时,因为断粮,彭德怀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他牲口全部枪杀充饥的事。)

2、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随机纠正读音。

3、再读课文,本文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发展的顺序)

4、小组讨论课文可以分几段?每段写了什么?

5、指名按分好的段落朗读课文并评议。

三、指导写生字。

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辅导。

一、导入课文。

第二课时

通过学习,能否用一个字代替课题中的“和”,来概括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之间的感情。交流:板书

二、学生品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一)理解句子,体会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喜爱。

1、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彭德怀非常喜欢他的大黑骡子?板书:爱骡子。边读边找出相关的语句。

2、理解句子,体会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喜爱。①彭德怀深情地抚摩着……一直看着它吃完。生汇报;自由读;谈感受;师小结,有感情地朗读。②彭德怀背过脸去。

③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了军帽……(生汇报、自由读、谈感受,有感情地朗读)

④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我吃不下,端开。(生汇报、谈感受,有感情地朗读)

3、学生读找出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1)相机指导学生理解第一句中“悄悄地”一词的涵义。(2)第四句中的省略号,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4、学生自由练读这几句话。

(二)感悟彭德怀虽深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们的情怀。

1、彭德怀既然那么喜爱他的大黑骡子,为什么还要杀掉?

2、读课文,课文有一节已经告诉我们了,找找看?

3、齐读第三节。理解“燃眉之急”。近义词(迫在眉睫)。用“燃眉之急”造句。“燃眉之急”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

4、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读第一节)是啊,草地上断粮了,战士们的情况已迫在眉睫了,怎么办?

6、你从彭德怀杀骡子看出了什么?板书:更爱战士们

7、战士们同意彭德怀杀骡子吗?战士们在这个问题上是怎样的态度?师引读课文3——11节。

8、找出11——20节描写彭德怀在杀大黑骡子问题上有什么感情变化?找词语。

9、你能读懂彭德怀“不耐烦”的背后的原因吗?指导朗读。谁来读出“怒吼”背后的感情?引读13——19节

10、“枪声响了。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这时的彭德怀又在想些什么?

三、小结。彭德怀这种深沉的爱,多么感人啊!你们能读出这种感受吗?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段。

五、引读课文最后一节,为什么说:“它融进了……竹板声里”?(这句话看来是写大黑骡子,实际暗含着彭德怀要和战士们一起徒步走出草地,后面路途将更加艰难。后面两个“融进了”告诉我们大黑骡子为革命立了大功,更是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鼓舞了战士们奋勇前进。)

六、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1、读课文最后一节

2、你觉得彭德怀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说些什么?可以是对彭德怀将军说,也可以对大黑骡子说…… 【作业设计】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课本后第3、4题。

3、你知道中国的十大元帅吗,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吧。【板书设计】

22、彭德怀和它的大黑骡子

爱骡子 更爱战士

热爱革命事业

23大江保卫战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5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解放军战士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和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组织学生查阅98年抗洪救灾的背景材料和抗洪救灾中涌现的可歌可泣感人故事。【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音乐欣赏,揭示课题。

1、音乐欣赏:欣赏《为了谁》。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1998年抗洪救灾的课文。板书课题:大江保卫战。齐读。

2、师生交流背景。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归纳整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顺,理解词语:嶙峋、肆虐、惊心动魄。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3、思考分段,简述段意。

三、学习第一段

1、范读,思考:这一段写了几层意思?概括归纳:

一、灾情危急,二、奔赴战场。

2、圈画出反映灾情危急的词语、标点,读一读并体会。(“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以及三个“!”。)指导朗读。

3、画出奔赴战场的词语,读一读。(“日夜兼程”、“挺进”)

5、指导朗读,体会子弟兵们大战洪水的英勇气概。

6、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段内容。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齐读第一段(媒体播放灾情,渲染气氛),说主要内容。

二、学习第二段。

1、默读,思考:这一段写人民子弟兵在大江保卫中的动人事迹,主要写了哪几个典型事迹?(1)默读。(2)交流概括。(3)板书小标题:大堤抢险、铁汉本色、勇救群众。

2、学习事迹之一:大堤抢险。

(1)听录音、看插图、画句子,“——”画战士们是怎样做的,“~~”画战士们是怎样想的。①交流所画的句子。②逐句交流、体会、朗读。

☆“四百多名官兵……出现了。(体会到子弟兵救援神速)☆“官兵们肩扛……全然不顾……”(意志坚强、奋不顾身)☆“一个个奋然……却是伤痕累累。”

☆“狂风为我们……加油!”“风声雨声……水水相融。”(体会子弟兵大无畏的乐观主意精神,与人民心连心的本质。)新课标第一网

(2)看媒体播放战士们抢险的场面,体会战士们的心情。(3)把你想到的用笔写下来,在交流。

(4)指导朗读,读出面对险情大无畏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3、学习事例之二:铁汉本色。媒体播放黄晓文的人物形象。

(1)自由读,说说这一层主要讲了什么?

(2)你觉得黄晓文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3)用自己的话说说黄晓文的事迹,同桌说,再集体交流。

(4)体会“在那几十个……事迹啊!”(像黄晓文这样的铁汉,这样事迹太多了,说明人民子弟兵个个都是铮铮铁汉。)

(5)课前搜集了资料,你还知道哪些感人的事迹?(6)再次朗读这句话。(7)齐读第四节。

4、学习事迹之三:勇救群众。

(1)轻声读第五节,画出你受感动的句子。①同桌先交流,交流你感动的原因。②再集体交流。☆“战士们的冲锋舟……的电杆。”(迫不及待地进行营救。)☆“……”(体会到子弟兵救人的事例数不胜数。)☆“哪里有……军徽闪烁。”(体会到子弟兵急人民所急,把生的希望留给人民,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们无愧于“军旗”、“军徽”,他们不愧是人民子弟兵。)

☆“看到了红五星……大救星。”(体会到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高度信任,突出反映军民鱼水情。)

(2)在心中,子弟兵们是怎样的形象呢?写下来。再交流。(3)朗读。选择你喜欢的句子背下来。

5、总结,引读第六节。

三、回顾全文。

1、概述全文的思想内容。有感情地读文中令你感动句段。

2、再听《为了谁》。说说你想到什么? 【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第五节。

2、摘抄课文中令你感动的句子。【板书设计】

抢险(面)

铭记

大江保卫战 铁汉本色(点)

勇救群众(面)

英雄

习作6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写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提高学生写人的能力;学会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

2、继续锻炼、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

【教学准备】收集自己所喜欢或者崇拜的人物事迹。【教学时数】二课时(其中一课时给学生习作)

一、导入语。

第一课时

1、揭题:今天,我们写一写自己喜欢或者崇拜的一个人。

2、指名汇报各自收集的资料。

二、说说自己喜欢或者崇拜的人。

(一)导语激趣。

师:把你喜欢或崇拜的人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二)提出说的要求:

1、想好要介绍的人有什么特点,他(她)的哪些方面表现出了这些特点,他(她)长什么样?有没有在说话、做事方面和他人不一样的地方等等。

2、重点讲清你为什么喜欢或者崇拜他(她),他(她)的哪件事你喜欢或者崇拜?你崇拜他(她)什么?

3、谁都可以,只要是你喜欢或者崇拜的人都行。

(三)、练习说。

1、先想后说。

2、小组练习说,然后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参加班内比赛。

3、进行班内比赛,一人说,其余评分。

4、师出示评分标准:(满分5分)

a:能抓住特点介绍人物外貌,给人印象深刻。(1分)

b:能把人物的事例介绍具体,从动作、语言、神态几方面来展示人物特点。(2分)c:事例较典型,能有力突出自己的喜欢或崇拜。(1分)。d:能按顺序、有条理、较流畅地介绍清楚。(1分)

5、根据学生说的情况,给以相应评判。

6、选出本次说人物的冠军。

第二课时

一、根据所说,打草成文。

(一)、师相机点拨。

1、导语:大家拿起笔来,把你心中最喜欢或者最崇拜的他(她)写下来吧!

2、请大家对照评分标准写好本文。

(二)、生列提纲,师巡视。及时给予个别辅导。

二、修改习作交流评议

1、反复朗读细心修改(1)、自主修改。(2)、相互修改。

2、交流习作师生评议(1)朗读习作。(2)学生自评。(3)师生评价。

练习6

【教学目标】

1、诵读欣赏《四渡赤水出奇兵》,体会诗歌情感;区分“重”的不同诗意和意思。

2、通过诵读《清平乐 六盘山》帮助学生学习毛泽东诗词,积累诗词,丰富文化知识,体会诗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胜利的喜悦之情。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在评说影视剧中的人物、剧情等,表达有条理、有选择、有重点,要留心别人的发言。引导学生关注文化艺术。

5、学写毛笔字。

【教学准备】 收看一些影视剧,注意收集剧中人物、故事情节。【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教学第一、三部分。诵读欣赏《四渡赤水出奇兵》。(1)学生读歌词,读通读顺。

(2)小组内试说出这首歌词的意思。集体交流。(3)师生交流四渡赤水相关资料。(4)练习诵读,读出情感。

(5)欣赏《四渡赤水出奇兵》演唱录音。再读加深体会。

2、教学第二部分。

(1)读这两句。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两个“重”的不同诗意和意思。

(4)小结: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多音字的正确诗意和意思。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教师范读。

(3)讨论:这首诗词写了什么内容?表达怎样的情感?

(4)集体交流。

3、练习。

(1)练习诵读,学生自练,再分组练习。

(2)同桌练习背诵。

(3)教师巡回个别抽读、抽背。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朗读,知道这段话选自《

21、彭德怀和它的大黑骡子》。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的位置。哪些字与相邻的字的繁简相差较大,笔画的间架要匀称。

(4)教师重点指导“骡、彭、抚摸、念叨”等字词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明确本次学写的字:青、盖。

2、指导。

(1)学生读贴,小结写好“青、盖”的要点。

(2)教师范写,讲解“青、盖”的结构特点和写法,以及在米字格的位置。

3、练习。

4、反馈。

第三课时

(教学第四题)

一、指导。

1、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收看一些影视剧,注意收集剧中人物、故事情节等资料。

(2)让学生就其中的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影视剧,有侧重的准备材料。

2、审题。

(1)复习《彭德怀和它的大黑骡子》,说说文中人物特点。

(2)学生说出上文在介绍时的方法和特点。(3)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练习的要求:学会在介绍时有条理、有选择、有重点地叙述。你看过的影视剧中,哪一部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可以评评剧中的人物,说说剧情和故事,也可以模仿一下剧中人的精彩台词。要留心别人的发言。

二、练习。

1、练习。

(1)学生分组,在小组里介绍各自感兴趣的影视剧,小组内互相评论、交流。

(2)每组派代表上台介绍。同学之间相互交际。

(3)全班同学评议:介绍的哪些地方讲得精彩?

2、反馈。文章

下载五下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下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浙教版五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生活在地球村 1、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步入全球化发展道路、走向世界的曲折历程。 2、知道对外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国策,了解我国对外开放......

    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紧扣细心观察这个专题,共编排了3篇精读课文《古诗两首》《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1篇略读课文《香港,璀璨的明珠》,1个语......

    第六单元单元整合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单元整合教学设计 预习指导课《一》 学习目标:1、学会这两课生字和词语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重难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

    三年级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壮丽的祖国山河》教学设计 河南省林州市市直第八小学 张彩霞 [单元教材解读]: 本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由3篇精读课文、1篇......

    四年级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爱满人间》教学设计 林州市市直第八小学 李姗 康艳林 郭彩霞 张保松 单元教材解读: 爱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爱是熊熊的火炬,点燃生命的希望。爱是理......

    第六单元单元教学设计.专题

    第六单元 备课时间: 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有四课,为“勤学篇”目的是教育学生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从中受到熏陶。 《学棋》描述了古时候两......

    人教版五下语文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走进信息世界

    《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走进信息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对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 2.了解现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确使用媒体,学会选择信......

    五下教学设计

    杨河镇中心学校五年级语文电子备课 1 草原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汉蒙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着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