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下语文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走进信息世界

时间:2019-05-13 04:59: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五下语文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走进信息世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五下语文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走进信息世界》。

第一篇:人教版五下语文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走进信息世界

《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走进信息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对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2.了解现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确使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

3.逐步学会搜集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初步养成留心信息、运用信息的好习惯。

4.初步学会根据目的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5.认识生字。课时安排 10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浏览整组教材,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制定活动计划。

一、揭示主题,激发兴趣

1.师生共同回忆五年级时进行过的“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的经历。(1)历数开展过的活动。

(2)说说在活动中感觉最快乐或最难忘的事。(3)谈谈开展综合性学习要注意的事项。

2.揭示主题。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开展一次新的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1)说说对“信息世界”的了解。

(2)谈谈你对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期待,或者说你希望在这次活动中能开展哪些活动。

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尽可能的纳入到即将制定的活动计划中去。

二、浏览教材,交流感受

1.自由浏览整组教材,感兴趣的地方可以读得仔细一些。2.交流浏览教材后的感受。

(1)浏览了教材,你知道了一些什么?(2)你产生了哪些困惑或疑问?

(3)你认为这次综合性学习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教师要注意倾听,特别是学生的困惑、疑问和活动建议,这些要成为最终的活动的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分组讨论,制定计划

1.重点阅读:单元导语、两个活动建议以及最后的结语。(1)自由阅读,你认为有价值的可以画下来。

(2)课堂交流:单元导语、两个活动建议以及最后的结语给了我们哪些启发?

2.根据“自由组合,适当调整”的原则,组成3到5人的学习小组。3.分组制定本次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计划。

(1)组内充分讨论:想开展哪些活动?可以开展哪些活动?(2)组内达成共识,填写活动计划表。___________小组:“走进信息世界”活动计划 小组成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 活动形式 预期的成果

四、交流计划,取长补短

1.分组交流各自的活动计划,要求:

(1)清晰地汇报各项计划中的活动,随时回答同学的提问;

(2)认真倾听别的组的活动计划,及时记录与自己组的计划不一样的内容,需要的话可以向回报的小组提出疑问。

2.分组修改各自的活动计划。

(1)分析其他组提出的活动建议是否有价值,是否可行。(2)修改小组活动计划。3.公布活动计划。

可以采用适当的形式公布各组的活动计划,比如:张贴,装订成册等。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和《网上呼救》,能选择阅读材料中的信息,了解古今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现代信息传递的特点。

2.认识这几篇阅读材料中的14个生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要点。

一、谈话激趣,交待任务

1.教师例举生活中传递信息的生动事例。

2.其实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一起来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把握自己》等五阅读材料。

二、快速阅读,了解概况 1.默读阅读材料,思考:(1)材料中提到的古代的信息传递方式有哪几种?有什么特点?(2)现代的因特网传递信息有什么特点?

边读边思考,在材料中画出有关的句子,并做好标注。2.课堂交流

(1)学生自由发言,特别要关注学生对上面两个思考题的认识来自于材料中的哪些语句。比如:

古代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 ①速度慢。典型语句:

◇哪知瓶子在海上足足漂了359年,到1852年才被人发现。

◇当时有个叫菲迪皮茨的士兵,从马拉松平原出发,一刻不停的跑了40多千米„„

②不精确。典型语句:

◇各路诸侯看到烽火,以为有敌人入侵,火速率兵出击。

◇„„然而诸侯们望见熊熊燃起的烽烟,却以为是周幽王故伎重演,个个按兵不动。

„„

(2)因特网传递信息的特点: ①速度快。典型语句:

◇计算机把全世界连成一家,“天涯若比邻”已经不再是梦想。②多媒体。典型语句:

◇这个小学生为了通过电脑教表姐学唱,除了把歌词、各谱写在电脑屏幕上,还通过多媒体的录音技术把自己的歌声录在上面„„

③不受地域阻隔。典型语句:

◇他赶紧问:“你在什么地方?”答案是“芬兰”。2.再次阅读材料,思考:信息传递的方式是怎样变化的?(1)重点阅读《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画出关键词语。(2)尝试填写:

古代:驿差长途跋涉—→近代:()—→现代:()—→当代:广播、电视和()。

3.根据课堂讨论,填写下面的表格。种类 特点

古代信息传递方式 现代信息传递方式

三、联系生活,了解现状

1.说说你在生活中接触到那些信息传递方式?举一个例子。2.想想这些信息传递方式带给你什么?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继续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把握自己》,进一步了解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体会信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阅读《把握自己》认识沉迷于网络的危害,坚定把握自己,告别网吧的决心。

一、阅读材料,体会影响

1.默读五篇阅读材料,联系材料中的具体事例说说信息是如何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

2.小组讨论。3.课堂交流。

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阅读材料,感受信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比如:(1)信息传递错误导致了西周灭亡。──《烽火戏诸侯》(2)信息的及时传递“大大增强了希腊人抵抗波斯侵略军的信心。”──《“我们胜利了”》

(3)信息传递方式的进步,不仅可以传递文字信息,还可以传递多媒体信息。──《神奇的电脑魔术师》

(4)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使许多原来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实行超远距离的救助。──《网上呼救》

„„

(5)认识沉湎网络的危害──《把握自己》

二、重点阅读,深入体会 1.重点阅读《网上呼救》。(1)默读课文,思考:

①苏珊是在怎么样的情况下呼救的? ②桑恩救援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2)边读材料边思考,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说。(3)课堂交流。

①苏珊当时的紧急情况:“图书馆里一片寂静,这一层只有她一个人。离他最近的电话在外面的走廊上,靠瘸着的腿走到那里是办不到的。”

如果你就是苏珊,你能怎么办?如果没有网络,结果会怎么样? ②捕捉文中的有关信息,理清桑恩救援的过程:

网上呼救—→打电话给县政府—→打电话给救援中心—→救援人员赶到学校

(4)这一次跨越大西洋的不可能的救助行动,带给你怎样的启示。学生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回答,教师要善于总结,引导学生发现信息传递方式的进步,使不可能的事成为了可能。

2.重点阅读《神奇的电脑魔术师》。

(1)默读材料,说说电脑能变哪些“魔术”?(2)教师展示电脑制作的多媒体作品,让学生感受信息传递的进步。3.重点阅读《把握自己》。

(1)想一想:从这篇演讲稿中,你明白了什么?

①沉迷于网的危害:影响学习成绩;影响身体健康;导致犯罪„„ ②青少年要调整好心态,不要被它所控制、所奴役。(2)课堂讨论。

怎样理解“网络能造就人才,也能诱使许多对事物辨别能力差的人走向无底深渊。”

①师生共同历数“网络英雄”和他们的故事。②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沉迷网络的危险。

③小结:网络中的信息资源,有效地利用资源就能获得成功,被不良信息捕获就会发生悲剧。

(3)面对网络怎样才能“把握自己”。①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②教师宣读“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三、学科整合,延伸体验

1.结合信息技术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如在电脑上欣赏照片、音乐、动画,收发邮件、贺卡等,亲身体验多媒体电脑和网络的神奇,感受现代信息传输的方便快捷。

2.谈谈电脑和网络给自己和家人生活、学习、工作带来的变化。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

调查全家人在一天中获得的信息及渠道,能对记录进行分析,能自己发现调查和分析的结果。

课前准备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设计好调查记录表,要求简单明确,便于记录。如: 家庭信息调查表 家庭成员 获得的信息 获得信息的渠道 爸爸 妈妈 我

2.做好调查,填写好调查表。

一、说说调查的过程 1.说说你是怎样进行调查的?

引导学生注意同学间不同的调查方式,比如:有的用访谈的方式,一边与家长交流,一边记录;有的家长分别填写,学生整理汇总。

2.说说调查的快乐和烦恼。

二、交流调查的结果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相互传阅或者逐个汇报,交流调查的结果。2.推荐组内“最有价值的信息”。3.全班交流“最有价值的信息”。

三、分析调查结果

1.教师说明分析调查结果的重要性,让学生觉得有必要进行分析。教师可进行实例分析,如:

家庭信息调查记录表 调查日期:2005年9月28日 调查人:502班殷晨露 家庭成员 获得的信息 信息来源 爸爸 中国男排以0:3负于日本队 ④

郊区有300多户农户要求作房屋拆迁评估 ①

全国人大举行《个税法》听证会 ③ 妈妈

天气预报:明天晴 ④

星光街开了一家大型水果超市 ①

杭州西湖边万人免费品茶 ③ 我

柿子和桂圆嫁接在一起结出柿桂果 ④

失去双臂的男孩制成飞机模型 ③

一只北极熊来到杭州动物园 ③

(说明:获得信息的渠道分类:①亲自看到或听到;②电话或短信;③报刊和书籍;④广播和电视;⑤网络;⑥其他。)

调查后的分析:

(1)通过这次调查,我知道信息无处不在,只要稍加留意,就能获得很多信息,对生活有帮助。如妈妈知道了明天天晴,准备洗晒衣服。

(2)从家中每个人了解的信息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如爸爸喜欢体育和了解国家大事,妈妈关心跟家庭生活有关的信息,我比较注意有趣的信息。

(3)我们家的信息主要来自广播、电视和报纸,也有一些是直接看到或听到的,来自网络的信息不多,因为爸爸妈妈都没有上网的习惯,家里也没有装宽带网,上网不方便。

2.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1)可以统计和分析一家人一天内获得了哪些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的,哪些渠道多,哪些渠道少;不同的人感兴趣的信息相同吗等。

(2)写好书面的“调查结果分析”。3.尝试对学习小组内同学的调查表综合起来进行分析。主要分析:获取信息的渠道的比例

4.全班汇总交流调查分析结果,判断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5.讨论:我们今天的调查结果和分析结果有什么作用?

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推测作用,比如:企业如何选择最佳的广告渠道;如何最快地获得有效的信息。

第五课时 学习目标

能明确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能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论证自己的观点,参加辩论“怎样正确利用媒体”的辩论赛。

一、明确任务,选择立场

1.交待辩论赛的一般规则和比赛办法。2.出示辨题

辨题1:正方:小学生应当多看电视∕反方:小学生应当少看电视 辨题2:正方:玩网络游戏好处多∕反方:玩网络游戏害处多 辨题3:正方:上网聊天多交朋友∕反方:上网交友危险大 辨题4:正方:我相信媒体上的广告∕反方:媒体上的广告不可信 3.选择辨题和立场,组成四场比赛的正反双方阵营。

二、小组讨论,充分准备

1.同一观点的同学组成一个辩论队,组内讨论:(1)主题观点的陈述。(2)支持自己的观点的事实。(3)反对对方观点的事实。(4)总结观点的陈述。2.根据同学的个性特点,做好分工。

三、展开辩论,陈述观点

学生分成四组展开辩论,要求学生善于倾听,并能适时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课堂小结

主要总结学生在辩论中的观点。第六课时 学习目标

1.阅读两篇研究报告,了解研究报告的基本特点,认识5个生字。2.确定研究主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

一、谈话激趣,明确目标

1.我们身边充满了信息,信息对我们有什么用呢?

2.我们遇到一些问题,可以搜集处理信息,撰写研究报告来解决。

二、阅读报告,了解特点 1.通读两篇研究报告,学习生字。

2.说说这两篇研究报告主要研究的是什么问题。3.在这两篇研究报告中,问题是怎么解决的?(1)观察记录天气(风向)的变化。(2)了解有关知识。(3)收集相关的资料。„„

4.小结:研究报告最主要的特点是要在掌握尽量多的信息的前提下,进行分析研究。

三、开拓思路,确定主题 1.教师举例说明生活中值得研究的问题很多,打开学生的思路。比如:(1)牛顿发现苹果掉在地上,通过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2)瓦特观察水壶中的水开的情景,通过研究,发明了蒸汽机。„„

2.学生分组讨论可以研究的问题。3.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

4.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值得研究的主题,比如:(1)本班同学视力保护情况调查和分析(2)菜场使用塑料包装袋的情况调查(3)我家节约用水的调查

(4)校门口交通情况的调查和建议(5)究竟有没有“UFO”(6)火星上有没有生命 „„

5.学生竞争选择研究主题,组成研究小组。

四、制定计划,明确任务 1.出示研究计划的范例。比如: 第二小组研究计划

研究课题:我班同学视力保护情况调查 研究方法:1发调查表,做统计。2观察同学的读写姿势。

3访问家长,了解同学们在家保护视力的情况。

分工:组长:叶青 调查统计:楚雪杨芳芳 观察记录:王天韵何阳 走访家长:姚凡李洁 研究报告执笔:金刚

时间:5月15日前完成调查,5月20日完成研究报告。

2.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计划。3.课堂交流各组研究计划。

五、课外作业

按照研究计划,搜集研究资料,越多越好。第七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小组内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学习根据研究的问题处理信息。

一、组内交流信息

1.以研究小组为单位,每人简要的说说自己搜集到的相关的资料。2.组内汇总搜集到的所有的资料。

二、学习处理信息

1.阅读研究报告《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1)这篇研究报告中是怎样处理搜集到的信息资料的?找到有关的内容,仔细阅读。

(2)课堂交流:

①搜集到的信息是要分类的,可以按照信息的不同方面分类。②搜集到的信息是要筛选的,有些要去掉。2.对组内成员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1)讨论确定分类的标准。(2)阅读资料,分类。3.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1)明确筛选的标准:①是否与研究的课题有关。有关的保留,无关的删除。②这个资料已有还是没有。没有的留下,已有的删去。

(2)阅读资料,讨论筛选。

三、形成初步观点

1.认真阅读资料,想想是否可以形成自己的观点,组内成员充分讨论。2.如果不足以形成自己的观点、作出结论,需要继续搜集资料;如果资料已经足以形成自己的观点,太多也不必要。要注意是否有不同的看法,把不同的观点保留下来。

四、补充搜集资料

1.根据讨论的结果,明确需要进一步补充搜集的资料是那一些方面的。2.分头继续搜集。

五、课外活动

进一步搜集资料,分类、筛选资料,讨论形成自己小组的观点。第八课时 学习目标

研读两篇研究报告,了解撰写研究报告的撰写研究报告的基本方法,讨论撰写研究报告。

一、研读研究报告,领悟写作要点

1.认真研读两篇研究报告,思考:两篇研究报告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小组讨论。

3.课堂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归纳:(1)相同点:

①两个研究都有明确的结论。②都有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过程。(2)不同点:

①《奇怪的东南风》的写作思路:记录信息—→分析信息—→请教别人—→得出结论。

②《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的写作思路:问题的提出—→调查方法—→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结论。

③两篇研究报告的语言个有特点:前一篇语言更形象生动一些;后一篇更平实一些。

二、充分讨论,准备撰写研究报告

1.根据前一阶段搜集整理的资料,小组内讨论:

(1)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拟定研究报告的标题(2)我们的研究的结论是什么?(3)我们有哪些治疗?可以怎样表达?(4)我们采取哪一种研究报告的写法? 2.课堂交流讨论结果,相互借鉴启发。3.取长补短,进一步讨论。

三、小组合作,撰写研究报告 1.确定组内执笔的同学。2.一边讨论一边拟写初稿。第九课时 学习目标

继续撰写研究报告,修改完善研究报告。教学过程

一、继续撰写研究报告

二、组内讨论修改研究报告

1.研究报告的标题是否表述清楚? 2.有关的信息资料表达是否明确? 3.语言是否通顺?

4.是否还可以用图表等方式更清晰直观的表达信息? „„

三、修改制作研究报告

小组合作誊写或打印研究报告,并做好装帧美工等工作。第十课时 学习目标

交流汇报各研究小组的研究报告,总结综合性学习的收获。课前准备

各小组做好汇报准备:(1)人员分工,确定主报告人;(2)准备好要展示的材料;(3)在教室内做好必要的布置等。

一、交流汇报研究报告

1.支持人宣布汇报展示活动开始,说明有关的注意事项。2.各小组轮汇报展示。

(1)小组内的主报告人汇报研究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①研究的主题。②调查研究的过程。③研究的结论。

(2)同一小组的成员对汇报进行补充或发表意见。(3)听众提出疑问,请汇报人或其他成员解答。各研究小组一次轮流汇报。

二、评价研究成果

1.全班同学对各研究小组的研究报告及其汇报作出评价,如,打分、评星级等。

2.教师作出综合评价。

三、畅谈综合性学习体会

1.自由交流: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师生共同提出今后活动的方向。

(1)经常浏览报刊、杂志、书籍、网络,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随时保存有价值的信息,建立自己的信息库,比如:简报本、信息卡片等,并能对其中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类,以便今后查找。

(2)经常和其他人进行信息交流,养成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合理的使用各种信息的习惯。

(3)经常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并试着写写研究报告,到时候还可以汇编自己的研究报告集。

第二篇:《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对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

2.了解现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确使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

3.逐步学会搜集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初步养成留心信息、运用信息的好习惯。

4.初步学会根据目的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5.认识生字。

课时安排

10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浏览整组教材,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制定活动计划。

一、揭示主题,激发兴趣

1.师生共同回忆五年级时进行过的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的经历。

(1)历数开展过的活动。

(2)说说在活动中感觉最快乐或最难忘的事。

(3)谈谈开展综合性学习要注意的事项。

2.揭示主题。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开展一次新的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

(1)说说对信息世界的了解。

(2)谈谈你对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期待,或者说你希望在这次活动中能开展哪些活动。

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尽可能的纳入到即将制定的活动计划中去。

二、浏览教材,交流感受

1.自由浏览整组教材,感兴趣的地方可以读得仔细一些。

2.交流浏览教材后的感受。

(1)浏览了教材,你知道了一些什么?

(2)你产生了哪些困惑或疑问?

(3)你认为这次综合性学习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教师要注意倾听,特别是学生的困惑、疑问和活动建议,这些要成为最终的活动的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分组讨论,制定计划

1.重点阅读:单元导语、两个活动建议以及最后的结语。

(1)自由阅读,你认为有价值的可以画下来。

(2)课堂交流:单元导语、两个活动建议以及最后的结语给了我们哪些启发?

2.根据自由组合,适当调整的原则,组成3到5人的学习小组。

3.分组制定本次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计划。

(1)组内充分讨论:想开展哪些活动?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2)组内达成共识,填写活动计划表。

___________小组:走进信息世界活动计划

小组成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活动地点活动形式预期的成果

四、交流计划,取长补短

1.分组交流各自的活动计划,要求:

(1)清晰地汇报各项计划中的活动,随时回答同学的提问;

(2)认真倾听别的组的活动计划,及时记录与自己组的计划不一样的内容,需要的话可以向回报的小组提出疑问。

2.分组修改各自的活动计划。

(1)分析其他组提出的活动建议是否有价值,是否可行。

(2)修改小组活动计划。

3.公布活动计划。

可以采用适当的形式公布各组的活动计划,比如:张贴,装订成册等。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2.认识这几篇阅读材料中的14个生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要点。

一、谈话激趣,交待任务

1.教师例举生活中传递信息的生动事例。

二、快速阅读,了解概况

1.默读阅读材料,思考:

(1)材料中提到的古代的信息传递方式有哪几种?有什么特点?

边读边思考,在材料中画出有关的句子,并做好标注。

2.课堂交流

(1)学生自由发言,特别要关注学生对上面两个思考题的认识来自于材料中的哪些语句。比如:

古代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

①速度慢。典型语句:

◇哪知瓶子在海上足足漂了359年,到1852年才被人发现。

◇当时有个叫菲迪皮茨的士兵,从马拉松平原出发,一刻不停的跑了40多千米&&

②不精确。典型语句:

◇各路诸侯看到烽火,以为有敌人入侵,火速率兵出击。

◇&&然而诸侯们望见熊熊燃起的烽烟,却以为是周幽王故伎重演,个个按兵不动。

&&

①速度快。典型语句:

◇计算机把全世界连成一家,天涯若比邻已经不再是梦想。

②多媒体。典型语句:

◇这个小学生为了通过电脑教表姐学唱,除了把歌词、各谱写在电脑屏幕上,还通过多媒体的录音技术把自己的歌声录在上面&&

③不受地域阻隔。典型语句:

◇他赶紧问:你在什么地方?答案是芬兰。

2.再次阅读材料,思考:信息传递的方式是怎样变化的?

(2)尝试填写:

古代:驿差长途跋涉→近代:()→现代:()→当代:广播、电视和()。

3.根据课堂讨论,填写下面的表格。

种类

特点古代信息传递方式

现代信息传递方式

三、联系生活,了解现状

1.说说你在生活中接触到那些信息传递方式?举一个例子。

2.想想这些信息传递方式带给你什么?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一、阅读材料,体会影响

1.默读五篇阅读材料,联系材料中的具体事例说说信息是如何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

2.小组讨论。

3.课堂交流。

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阅读材料,感受信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比如:

(1)信息传递错误导致了西周灭亡。──《烽火戏诸侯》

(2)信息的及时传递大大增强了希腊人抵抗波斯侵略军的信心。──《我们胜利了》

(3)信息传递方式的进步,不仅可以传递文字信息,还可以传递多媒体信息。──《神奇的电脑魔术师》

&&

二、重点阅读,深入体会

(1)默读课文,思考:

①苏珊是在怎么样的情况下呼救的?

②桑恩救援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2)边读材料边思考,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说。

(3)课堂交流。

①苏珊当时的紧急情况:图书馆里一片寂静,这一层只有她一个人。离他最近的电话在外面的走廊上,*瘸着的腿走到那里是办不到的。

②捕捉文中的有关信息,理清桑恩救援的过程:

(4)这一次跨越大西洋的不可能的救助行动,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学生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回答,教师要善于总结,引导学生发现信息传递方式的进步,使不可能的事成为了可能。

2.重点阅读《神奇的电脑魔术师》。

(1)默读材料,说说电脑能变哪些魔术?

(2)教师展示电脑制作的多媒体作品,让学生感受信息传递的进步。

3.重点阅读《把握自己》。

(1)想一想:从这篇演讲稿中,你明白了什么?

②青少年要调整好心态,不要被它所控制、所奴役。

(2)课堂讨论。

①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三、学科整合,延伸体验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

调查全家人在一天中获得的信息及渠道,能对记录进行分析,能自己发现调查和分析的结果。

课前准备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设计好调查记录表,要求简单明确,便于记录。如:

家庭信息调查表

家庭成员获得的信息获得的信息的渠道爸爸 妈妈 我

2.做好调查,填写好调查表。

一、说说调查的过程

1.说说你是怎样进行调查的?

引导学生注意同学间不同的调查方式,比如:有的用访谈的方式,一边与家长交流,一边记录;有的家长分别填写,学生整理汇总。

2.说说调查的快乐和烦恼。

二、交流调查的结果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相互传阅或者逐个汇报,交流调查的结果。

2.推荐组内最有价值的信息。

3.全班交流最有价值的信息。

三、分析调查结果

1.教师说明分析调查结果的重要性,让学生觉得有必要进行分析。教师可进行实例分析,如:

家庭信息调查记录表

家庭成员获得的信息获得的信息的渠道爸爸中国男排以0:3负于日本队④郊区有300多户农户要求作房屋拆迁评估①全国人大举行《个税法》听证会③妈妈天气预报:明天晴④星光街开了一家大型水果超市①杭州西湖边万人免费品茶③我柿子和桂圆嫁接在一起结出柿桂果④失去双臂的男孩制成飞机模型③一只北极熊来到杭州动物园③

调查日期:2005年9月28日

调查人:502班殷晨露

调查后的分析:

(1)通过这次调查,我知道信息无处不在,只要稍加留意,就能获得很多信息,对生活有帮助。如妈妈知道了明天天晴,准备洗晒衣服。

(2)从家中每个人了解的信息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如爸爸喜欢体育和了解国家大事,妈妈关心跟家庭生活有关的信息,我比较注意有趣的信息。

2.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1)可以统计和分析一家人一天内获得了哪些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的,哪些渠道多,哪些渠道少;不同的人感兴趣的信息相同吗等。

(2)写好书面的调查结果分析。

3.尝试对学习小组内同学的调查表综合起来进行分析。

主要分析:获取信息的渠道的比例

4.全班汇总交流调查分析结果,判断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5.讨论:我们今天的调查结果和分析结果有什么作用?

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推测作用,比如:企业如何选择最佳的广告渠道;如何最快地获得有效的信息。

第五课时

学习目标

能明确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能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论证自己的观点,参加辩论怎样正确利用媒体的辩论赛。

一、明确任务,选择立场

1.交待辩论赛的一般规则和比赛办法。

2.出示辨题

辨题1:正方:小学生应当多看电视∕反方:小学生应当少看电视

辨题4:正方:我相信媒体上的广告∕反方:媒体上的广告不可信

3.选择辨题和立场,组成四场比赛的正反双方阵营。

二、小组讨论,充分准备

1.同一观点的同学组成一个辩论队,组内讨论:

(1)主题观点的陈述。

(2)支持自己的观点的事实。(3)反对对方观点的事实。(4)总结观点的陈述。

2.根据同学的个性特点,做好分工。

三、展开辩论,陈述观点

学生分成四组展开辩论,要求学生善于倾听,并能适时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课堂小结

主要总结学生在辩论中的观点。第六课时 学习目标

1.阅读两篇研究报告,了解研究报告的基本特点,认识5个生字。2.确定研究主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

一、谈话激趣,明确目标

1.我们身边充满了信息,信息对我们有什么用呢?

2.我们遇到一些问题,可以搜集处理信息,撰写研究报告来解决。

二、阅读报告,了解特点

1.通读两篇研究报告,学习生字。

2.说说这两篇研究报告主要研究的是什么问题。3.在这两篇研究报告中,问题是怎么解决的?(1)观察记录天气(风向)的变化。(2)了解有关知识。(3)收集相关的资料。&& 4.小结:研究报告最主要的特点是要在掌握尽量多的信息的前提下,进行分析研究。

三、开拓思路,确定主题

1.教师举例说明生活中值得研究的问题很多,打开学生的思路。比如:(1)牛顿发现苹果掉在地上,通过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2)瓦特观察水壶中的水开的情景,通过研究,发明了蒸汽机。&& 2.学生分组讨论可以研究的问题。3.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

4.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值得研究的主题,比如:(1)本班同学视力保护情况调查和分析(2)菜场使用塑料包装袋的情况调查(3)我家节约用水的调查

(4)校门口交通情况的调查和建议(5)究竟有没有ufo(6)火星上有没有生命 && 5.学生竞争选择研究主题,组成研究小组。

四、制定计划,明确任务

1.出示研究计划的范例。比如: 第二小组研究计划

研究课题:我班同学视力保护情况调查

研究方法:1 发调查表,做统计。

观察同学的读写姿势。访问家长,了解同学们在家保护视力的情况。

分工:

组长:叶青

调查统计:楚雪杨芳芳

观察记录:王天韵何阳

走访家长:姚凡李洁

研究报告执笔:金刚

时间:5月15日前完成调查,5月20日完成研究报告。

2.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计划。

3.课堂交流各组研究计划。

五、课外作业

按照研究计划,搜集研究资料,越多越好。

第七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小组内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学习根据研究的问题处理信息。

一、组内交流信息

1.以研究小组为单位,每人简要的说说自己搜集到的相关的资料。

2.组内汇总搜集到的所有的资料。

二、学习处理信息

1.阅读研究报告《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1)这篇研究报告中是怎样处理搜集到的信息资料的?找到有关的内容,仔细阅读。

(2)课堂交流:

①搜集到的信息是要分类的,可以按照信息的不同方面分类。

②搜集到的信息是要筛选的,有些要去掉。

2.对组内成员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

(1)讨论确定分类的标准。

(2)阅读资料,分类。

3.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

(1)明确筛选的标准:

①是否与研究的课题有关。有关的保留,无关的删除。

②这个资料已有还是没有。没有的留下,已有的删去。

(2)阅读资料,讨论筛选。

三、形成初步观点

1.认真阅读资料,想想是否可以形成自己的观点,组内成员充分讨论。

2.如果不足以形成自己的观点、作出结论,需要继续搜集资料;如果资料已经足以形成自己的观点,太多也不必要。要注意是否有不同的看法,把不同的观点保留下来。

四、补充搜集资料

1.根据讨论的结果,明确需要进一步补充搜集的资料是那一些方面的。

2.分头继续搜集。

五、课外活动

进一步搜集资料,分类、筛选资料,讨论形成自己小组的观点。

第八课时

学习目标

研读两篇研究报告,了解撰写研究报告的撰写研究报告的基本方法,讨论撰写研究报告。

一、研读研究报告,领悟写作要点

1.认真研读两篇研究报告,思考:两篇研究报告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小组讨论。

3.课堂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归纳:

(1)相同点:

①两个研究都有明确的结论。

②都有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过程。

(2)不同点:

①《奇怪的东南风》的写作思路:记录信息→分析信息→请教别人→得出结论。

②《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的写作思路:问题的提出→调查方法→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结论。

③两篇研究报告的语言个有特点:前一篇语言更形象生动一些;后一篇更平实一些。

二、充分讨论,准备撰写研究报告

1.根据前一阶段搜集整理的资料,小组内讨论:

(1)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拟定研究报告的标题

(2)我们的研究的结论是什么?

(3)我们有哪些治疗?可以怎样表达?

(4)我们采取哪一种研究报告的写法?

2.课堂交流讨论结果,相互借鉴启发。

3.取长补短,进一步讨论。

三、小组合作,撰写研究报告

1.确定组内执笔的同学。

2.一边讨论一边拟写初稿。

第九课时

学习目标

继续撰写研究报告,修改完善研究报告。

教学过程

一、继续撰写研究报告

二、组内讨论修改研究报告

1.研究报告的标题是否表述清楚?

2.有关的信息资料表达是否明确?

3.语言是否通顺?

4.是否还可以用图表等方式更清晰直观的表达信息?

&&

三、修改制作研究报告

小组合作誊写或打印研究报告,并做好装帧美工等工作。

第十课时

学习目标

交流汇报各研究小组的研究报告,总结综合性学习的收获。

课前准备

各小组做好汇报准备:(1)人员分工,确定主报告人;(2)准备好要展示的材料;(3)在教室内做好必要的布置等。

一、交流汇报研究报告

1.支持人宣布汇报展示活动开始,说明有关的注意事项。

2.各小组轮汇报展示。

(1)小组内的主报告人汇报研究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①研究的主题。

②调查研究的过程。

③研究的结论。

(2)同一小组的成员对汇报进行补充或发表意见。

(3)听众提出疑问,请汇报人或其他成员解答。

各研究小组一次轮流汇报。

二、评价研究成果

1.全班同学对各研究小组的研究报告及其汇报作出评价,如,打分、评星级等。

2.教师作出综合评价。

三、畅谈综合性学习体会

1.自由交流: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师生共同提出今后活动的方向。

(2)经常和其他人进行信息交流,养成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合理的使用各种信息的习惯。

(3)经常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并试着写写研究报告,到时候还可以汇编自己的研究报告集。

第三篇: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怎样搜集资料》综合性学习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搜集资料的方法,培养他们搜集资料的良好习惯;

2、在搜集资料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力和交流与合作 的能力。

3、根据收集资料的内容,写一篇小论文。第一课时 【活动步骤】

一、情境导入:

师问:我们每天都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吸收知识的营养,使自己一天天成长起来。请大家说说,除了课堂学习,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知识?如何能快捷地查找知识?

生答:(看书、听广播、看电视、看报纸、上网查资料、实地调查采访……)

师结:上图书馆查资料与上网查资料,这是我们现在最常用的查资料的方法。(板书,引出课题)

二、活动指导:

(一)搜集信息的基本步骤:

(1)明确主题,确定任务;(2)根据情况,决定渠道;(3)捕捉信息,获取资料;(4)筛选信息,分类整理;(5)综合信息,阐述结果;(6)文字课件,交流互补。

(二)搜集途径:

1、去图书馆查找资料。图书馆,是藏书的场所,是学习的天地,那里高高的书架上林立着密密的书册。走进图书馆,怎么用最短的时间寻找、选择我们所要查阅的资料,怎样整理、利用查阅的资料,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传统的书目卡片借阅方法

了解图书馆的分类体系,搜集资料首先明确其归类,学会使用书目,书目就是图书目录,分类记录着图书的名称、作者、出版情况或内容提要。可以根据其中一项查找所需资料。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卡片式目录。还要配合使用索引,查阅中发现所需资料,及时做好摘录、札记,有条件的还可复印。

(2)小型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借阅方法

小型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一般有如下六个流程:图书编目、图书流通、图书检索、期刊管理、系统管理、退出系统。“借阅图书”记录着书名、著者、分类号、出版社、条码号。知道所需书籍以上任何一项资料,就可输入电脑,直接取“图书检索”流程查找。

2、上网查阅资料(1)大范围扫荡:

如果找的东西范围比较大,需要一大批同类网站供你参考与比较,那么你可以先去专门收集网址的网站。如“5566.org”就能将比较出色的网站分门别类,让你一目了然。当然为了稳定使用,可以安装一个有相同功效的软件在你的硬盘里随时调用,如“仙剑书签”。(2)找准专业搜索站点:

找图片可以去“google”或“baidu”,放音乐下载可以去

“sogua”。“天网搜索”是一个“FTP”共享搜索引擎,通过它可以到开放的FTP服务器中下载大型软件和电影。

(3)百度搜集下载:发现好的文章资料,可以用软盘储存,也可直接存入电脑,或整理打印。

3、实地调查和采访:

(1)明确调查和采访的问题和对象。

(2)设计问题,制作问卷、拟定提纲。

(3)记录工具。

(三)实例导航

1、明确主题——中秋

2、确定栏目——

中秋溯源——今夜月明人尽望

中秋习俗——月中霜里共婵娟

中秋诗文——堂前月色愈清好

3、搜集渠道——网络

4、整理资料——课件

四、作业布置:

请你以课文提供的“三峡”“电脑”任一专题为内容,自主选题,课外搜集相关资料,准备下周展示交流。

第二课时 【活动准备】

1.分小组:学生自愿组合,推选小组长。

2.定主题:以课文提供的“三峡”“电脑”任一专题为内容,由学生自主选题,教师指导设计提纲。

3.提要求:各小组长分配任务,学生根据主题需要,准备工具。

4.定议程:以班级为单位推选主持人,由师生制定课堂议程。【教师点拨】

按我们所学的资料搜集的方法,可搜集以下几方面内容,并打印、装订成册或制成课件。

中秋传说——欢度佳节同相知

(一)走进三峡

1、我眼中的三峡——我的眼里只有您

2、名人眼中的三峡——揭开您的盖头来

3、诗人眼中的三峡——酸酸甜甜就是您

(二)走进电脑

1、了解电脑——世界真奇妙

2、运用电脑——不用不知道

3、评论电脑——让我欢喜让我忧

4、展望电脑——前景无限好 【展示要求】

1、说普通话,做到口齿清楚,态度大方。

2、能围绕中心说话,条理清楚,用语准确。

3、讨论问题时,积极发言,观点明确,表达清楚。

4、讲述见闻,内容具体;描述事物,抓住特点,语言要生动。【成果展示】

1、介绍活动概况:介绍本组成员情况、活动地点、选定的主题、使用的方法。

2、介绍使用方法:较详细的介绍一种方法,可借助实物投影、电脑等手段进行演示。(每组一人)

3、分享一点体会:说说本次活动最大的收获。

主持人结束语: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几种搜集资料的方法,其实,很多情况下是可以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搜集资料的搜集资料有利于我们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我们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能力让我们从现在起,做生活的有心人,从搜集开始,积累资料,不断积淀我们的人生阅历,时刻采撷我们的生活美丽。【作业布置】

根据搜集的材料,写一篇关于“中秋”“三峡”或“电脑”的小论文。【佳作看台】

电子计算机

“电子计算机”这一名词如今已家喻户晓,随着一批个人电脑的涌现,如苹果机、PC1500等等,电子计算机已进入千家万户。现在的计算机,运算速度已达每秒亿次以上,而且能歌善画,在某些方面已可以与人脑一比高低了。但是,在30年前,这一切都是不可想像的,因为那时计算机不但体积庞大,性能差,而且操作也极不方便。

电子计算机诞生于硝烟弥漫的第二次大战中,当时英德的“密码战”已白热化,几乎可说是谁先破译了对方的密码,谁就取得了胜利。这时,有个叫图林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能迅速破译敌方密码的机器,取名“图林机”,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具有分析能力的机器。于是,英军掌握了德军机密,扫清了英吉利海峡中的德国潜艇,为诺曼底登陆创造了条件。

随着诺曼底登陆的成功,军事上需要计算的数据也越来越多。如果让一千名熟练的计算员用手摇式计算机来计算这些数据,起码要两个星期。为了尽快取得数据,科学家们在“图林机”和机械计算机的基础上开始制造电子计算机。这台计算机建成后,体积足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每秒仅能运算几千次,而且要上千名专业人员操纵它,但它已是当时最“聪明”的机器了。

50年过去了,电子计算机经历了四个巨大的飞跃。首先是晶体管计算机代替了电子计算机,使体积缩小了一倍多,性能提高了两个数量级。然后又出现了集成电路计算机,体积又缩小了许多,性能又提高了一二个数量级。再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当上了主角。现在的微型计算机已缩小到笔记本那么大,而且它的中央处理机只有手指甲盖那么大,可单独使用巨型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已突破了每秒亿次大关。

电子计算机不但在体积与性能上飞速发展,在操作方法上也是突飞猛进。最初的计算机因部位繁多,必须要有上千名专业人员去操纵它,而且它根本不懂“语言”,要它运行得像电信局的接线员那样把象征着一条条指令的插头插到插座上,真是麻烦极了。晶体管和集成电路计算机的体积比起电子管计算机已小了许多,所以只要几个人来操纵。但它只懂一种语言——代码语言。所谓代码语言是指一种由0和1构成的语言,各个机器都不一样,非常麻烦;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体积更小,一个人便可操作,于是又名“个人电脑”。这种计算机不光懂代码语言,还懂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高级语言是指一种含有英语保留字的语言,不懂计算机而精通英语的人,看了程序也可知道个大概,所以稍加指导,连小学生也能使用这种计算机。这种计算机还能画画、唱歌、设计图纸等等,功能齐全。它的中央处理机还可单独装在炮弹、导弹甚至人体中,让武器百发百中,让残疾人过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和它的中央处理机在工业、农业、医疗、科研、交通等各个领域大显身手,已成为当今社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现在,电子计算机虽已被称为“智能电脑”,但它和人脑相比还相差甚远。相信通过科学家们的努力,计算机会更微型化,性能也会更高,最终成为分子计算机、原子计算机甚至质子计算机,从而成为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的忠实朋友。【佳作2】

中秋节风俗

中秋节,传统中最具诗意、最为浪漫的佳节。中秋之夜,皓月当空,或合家团聚,或三五好友,赏月品酒,吃月饼,祝福团圆,其情其景美不胜收。

祭月赏月是中秋节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间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

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诗人赏月时的真情流露。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中秋庆祝活动更为丰富多彩。不仅保留了过去民间习俗,剔除了一些带有封建迷信的活动,而且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使中秋具有新的时代气息。从2010年开始,我国政府规定每年中秋节放假三天。

中秋佳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今后会越来越体现中国的风俗民情,越来越具有新时代的精神。

第四篇: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组《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汇总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组《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单元教材解析

本组教材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体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初步学会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走进信息世界”分成“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由“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组成。“活动建议”是板块的主体,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建议,引导学生根据学校、家庭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信息的有关知识。

(一)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由3篇短文组成,分别是《烽火戏诸侯》《“我们胜利了”》《装在瓶子里的信》。三个故事形象生动地介绍了古人是如何传递信息的。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古代信息传递的特点。从这三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古代人们已经重视信息的传递,但古人用烽火、漂流瓶等传递的信息量小,传递的速度慢,有时还会误事。

《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简要地介绍了“信息高速公路”──因特网的建设过程和它的作用。这个阅读材料的第一段,用简明文字回顾了人类历史上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变化,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前一

篇阅读材料,理清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远古:口耳相传或借助器物古代:靠驿差长途跋涉近代:依靠交通工具的邮政系统。现代:电报、电话当代:计算机网络。与前几种信息传输方式相比,计算机网络无论在传递的信息量、信息的多样化以及传递的速度上,都不可同日而语。babypluscn.blogbus.com

《神奇的电脑魔术师》以一位北京的小学生制作一份“绘声绘色”的电子邮件为线索,介绍了多媒体电脑的强大功能。阅读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多媒体电脑可以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集成编辑,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量,传输的信息也更加丰富。阅读本文,最好让学生自己在多媒体电脑上操作,亲身感受多媒体电脑的强大功能。

《网上呼救》记叙的是一个发生在网络时代的真实故事,显示了网络的巨大作用。苏珊是芬兰赫尔辛基一所学院的学生,在图书馆突然发病,生命垂危,危机时刻她在网上聊天室发出了求救信息。美国德克萨斯州登顿县的男孩桑恩看到这条信息,展开万里营救,终于使苏珊脱离危险。救援,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通过网络进行万里营救就显得很不一般,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在整个营救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阅读这个故事,我们除了看到桑恩的热心与机智和更多热心相助的人们外,我们更应该关注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可以让学生讨论你所知道的网络的作用,比如,银行用网络实现在ATM机上存取款,邮局用网络快速汇款,医生利用网络给在家中的病人看病,观众在家中通过网络观看演出。

《把握自己》是一篇在“警惕电子杀手,告别网吧”活动上的演讲稿。演讲从一名高三学生猝死说起,列举了不健康网站、沉湎于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然后对同学们提出希望:要把握好自己,利用好网络资源,而不要被它控制和奴役。这篇演讲稿提出的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也是很及时的。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不断改进,造福于人类,但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辨别信息的良莠,正确利用信息,是现代社会一个人良好的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取健康信息,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事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从网络问题引出一系列如何对待媒体的问题,比如,电视对青少年的影响,出版物对青少年的影响,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开展讨论,提高认识,正确利用媒体。学生也可以从中学到演讲稿的写法,如,列举事实,讲清道理,发出呼吁,语言要有感染力。

(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奇怪的东南风》记录了一次问题研究的过程。研究的起因是“爸爸得了一种奇怪的咳嗽病”,“我”发现爸爸的咳嗽好像和东南风有关,于是“我”开始做观察记录,最后在医生张伯伯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爸爸的病因,原来东南风带来的空气污染是爸爸咳嗽的病因。这个材料阅读的重点是记录表和张伯伯的话。记录表记载了两项信息,每天的风向和爸爸的病情;张伯伯对记录表进行分析,确定了东南风和爸爸的咳嗽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病因。从这个材料中,我们可以学到怎样做简单的科学研究,学习通过寻找规律发现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从而对症下药,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是一篇比较正规的研究报告。报告分成“问题的提出”“调查的方法”“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结论”等几个部分,对李姓的历史和现状提出了自己看法。这份调查报告中值得注意的是“调查的情况和资料整理”部分。研究者从多种渠道搜集信息,有调查访问、查阅书籍报刊,也有上网搜集资料。资料涉及的面比较广,有李姓的来源、历史上的李姓名人、李姓人口数量和李姓人口分布等,获得的资料比较丰富,这是得出结论的前提。由于资料比较丰富翔实,得出的结论也令人信服。研究者把结论分点列出,结论清楚明白。以这篇研究报告为范例,对学生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会起到启示作用。

这次综合性学习建议开展的活动有:(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了解信息传递的方式及其变化。(2)开展调查,了解现在主要是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取信息,认识信息与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密切关系。

(3)通过讨论或辩论,能够正确使用媒体,辨别信息的良莠,自觉抵制不良信息。(4)选择感兴趣的话题,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设计理念

依据课程标准提出的综合性学习理念和教材提供的建议与素材,围绕“走进信息世界”这个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通过教材提供的建议与素材,激励与启发学生开展活动,教师要引导并拓展综合性学习的思路,教给学生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学习活动之中,强调教师

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活动中注意课内与课外的结合,开展调查研究,了解信息传递的方式,认识信息与我们工作和学习的密切联系。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有条件的地区,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等优势,积极开展综合性学习。

教学目标

2.了解现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确利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

3.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运用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

4.初步学会有目的地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5.认识19个生字。

教学重点

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快速发展,体会信息给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并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还可以利用获得的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有目的地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课时安排14课时

教学准备:

1、准备综合性学习相关的课件

2、课前布置学生了解“信息”的含义。留心收集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教学过程

第五篇:五下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内容简析

本单元以“名著之旅”为主题,安排了《少年闰土》《凡卡》《孔明借箭》《战风车》《童年乐趣》5篇文章,均选自中外名著名篇,为学生叩开文学殿堂之门。学习本单元课文,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名家是怎样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语文百花园六”安排了“把句子写具体”“交流学习体会”“阅读平台”“积累鲁迅名言”“名著赏析会”“写读后感”这几个内容,紧扣本单元学习内容。

总体构想:

整个单元的教学分为四个模块:

模块一:预习。字词过关,了解、概括主要内容。

模块二:理解内容。抓重点段落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模块三:领悟表达。领悟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模块四:口语交际与作文(综合实践与整本书阅读)。品析《三国演义》,写一篇读后感。

学习目标:

1.训练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2.培养学生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3.用课文教会学生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4.引领学生欣赏语言,并结合实际表达自己的思想。

教学设计:

模块一预习(2课时)

第一课时

1.交流★号题,整体了解本单元学习内容及目标。

2.交流第一题,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交流第二题,检查会写字掌握情况,理解词语。

第二课时

1.交流第五题,百花园中的“理解与运用”“积少成多”。

2.布置综合实践和作文准备内容。

模块二理解内容(3课时)

第一课时 少年闰土

一、学习《少年闰土》

1.出示课文片段“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指导朗读。

2.课文叙述了闰土哪些稀奇事?

3.为什么用“稀奇”这个词形容这些事?

4.这些事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怎样的少年?

5.鲁迅在回忆少年闰土时,是怀着怎样的情感的?

二、比较阅读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1.自读。说说这段话是什么描写。

2.成年后的闰土与少年闰土有什么不同?

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1.自读。这几段是什么描写?

2.你从中了解了什么?结合刚才的外貌描写说说闰土的变化。

三、拓展阅读——《故乡》

介绍《故乡》的主要内容,写作背景。第二课时 凡卡

一、学习课文

1.课文中三次写到凡卡叹气,读读这三句话,联系上下文说说每次叹气,凡卡都

想到了什么?

2.为什么凡卡回想到这些?

3.读重点句子。

凡卡撇撇嘴,拿脏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

他很满意没人打搅他写信,就戴上帽子,连破皮袄都没披,只穿着衬衫,跑到街上去了„„ 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

A 每一句体现了凡卡什么样的心情?

B 他的心情有变化吗?为什么?

4.想象一下,凡卡醒来会发生什么事?

二.认识作者

1.简介契诃夫

2.了解《万卡》《套中人》(入选其他版本的小学课文)《变色龙》(选入初中课本)。第三课时 《战风车》《童年乐趣》

一、学习《战风车》

1.课文中哪些内容体现了人物的特点。

3.读“学习链接”,了解作者塞万提斯及《堂吉诃德》这本小说。

二、学习《童年乐趣》

1.克里斯多夫童年的乐趣是什么?课文哪些地方体现出?说说自己的感受。

2.了解作者罗曼·罗兰。

3.了解小说《约翰·克里斯多夫》

模块三:领悟表达(1课时)

环境描写

一、读百花园六“拓展与交流”,从中你学习到了本单元课文的哪些写作手法?

二、今天我们重点来学习课文中的环境描写,体会这种表现手法的作用。

三、找出《少年闰土》《凡卡》中描写环境的段落。

四、指导朗读。

五、比较这两段话的异同点。

1.描写的都是晚上的乡村景色。不同的是《少年闰土》中描写的是夏夜,《凡

卡》中描写的冬夜。

2.《少》的环境描写体现了田园的优美,《凡》的环境描写体现了欢乐的气氛。

3.《少》的环境描写烘托出了闰土的生活环境与我的不同,表达了作者对闰土的喜爱。

《凡》的环境描写与凡卡现实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更烘托出凡卡的不幸遭遇。

六、总结环境描写的作用。

渲染气氛,表达情感,烘托人物形象。

七、仿写。

模块四:口语交际与习作(综合实践与整本书阅读)(3课时)

精彩的“三国”

——《三国演义》赏析会

一、学习《孔明借箭》

1.默读课文,回顾主要内容。

2.出示其中情节,自读。

次日,聚众将于帐下,叫请孔明议事。孔明欣然而至。坐定,瑜问孔明曰:“即日将与曹军交战,水路交兵,当以何兵器为先?”孔明曰:“大江之上,以弓箭为先。”瑜曰:“先生之言,甚合愚意。但今军中正缺箭用,敢烦先生监造十万枝箭,以为应敌之具。此系公事,先生幸勿推却。”孔明曰:“都督见委,自当效劳。敢问十万枝箭,何时要用?”瑜曰:“十日之内,可完办否?”孔明曰:“操军即日将至,若候十日,必误大事。”瑜曰:“先生料几日可完办?”孔明曰:“只消三日,便可拜纳十万枝箭。”瑜曰:“军中无戏言。”孔明曰:“怎敢戏都督!愿纳军令状:三日不办,甘当重罚。”瑜大喜,唤军政司当面取了文书,置酒相待曰:“待军事毕后,自有酬劳。”孔明曰:“今日已不及,来日造起。至第三日,可差[chāi]五百小军到江边搬箭。”饮了数杯,辞去。鲁肃曰:“此人莫非诈乎?”瑜曰:“他自送死,非我逼他。今明白对众要了文书,他便两胁生翅,也飞不去。我只吩咐军匠人等,叫他故意迟延,凡应用物件,都不与齐备。如此,必然误了日期。那时定罪,有何理说?公今可去探他虚实,却来回报。”

1)这段话主要写什么?

2)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主要人物有谁?他们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3)读完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想法?

4)老师刚才问了几个问题,你能把这几个问题融合在一起,对这段话的进行评析吗?

5)我们刚才是从哪几方面评析这段话的?

3.这篇课文还有哪些精彩片段,请你读一读,评一评。

4.说说刚才这位同学是从哪方面评析这个情节的?

5.教师总结:

《三国演义》里有许多精彩的情节,我们可以从情节是有扣人心弦、语言是否生动、是否表现了人物特点等方面进行评析。下面,请大家拿出这本名著,找找其中的精彩片段。

二、交流《三国演义》精彩片段。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三、推荐新书

1.自读《伸着两个指头》,回答课后问题。

2.介绍作者吴敬梓及《儒林外史》,激发阅读兴趣。

习作——《三国演义》读后感

一、检查预习效果

1.什么是读后感?怎样写好读后感?

2.自读《做事要有主心骨》,说说每一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二、学写《三国演义》读后感

1.《三国演义》这本书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哪个人物或者哪个情节让你记忆犹新?

3.这个人物或是情节让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个人或是哪件事?

4.由此你领悟到了什么?

三、学生写作

四、交流指导

下载人教版五下语文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走进信息世界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五下语文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走进信息世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人教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依据课程标准提出的综合性学习理念和教材提供的建议与素材,围绕走进信息世界这个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通过教材提供的建议与素材,激励与启发......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公开课教案

    案例1:家庭信息调查记录表。调查日期:2005年9月28日调查人:502班殷晨露。家庭成员 获得的信息 信息来源爸爸 中国男排以0∶3负于日本队 ④郊区有三百多户农户要求作房屋拆迁评估 ①全国人大......

    《走进兰花的世界》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走进兰花的世界》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种植和培育、观察兰花,让学生认识兰花,了解兰花的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养成多动手、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走进信息世界教学设计[精选合集]

    走进信息世界教学设计(精选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写教......

    走进信息世界教学设计

    走进信息世界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吉林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的内容,共分三节。内容主要有:无处不在的信息;蓬勃发展的信息技术;......

    人教版(新)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教学设计1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教学设计1 教材链接: 《走进信息世界》是人教实验版五下第六组教材。在这组教材里,安排了两个综合性学习专题。一个是“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五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辩论赛总结

    通过刚才精彩的辩论,大家可以看到正反双方都具有较高的素质,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说明:一、没有出现逻辑上的混乱,辩论双方逻辑都较严谨,二、在遣词造句上没出现什么混乱,具体从......

    苏教版五下语文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共5则范文)

    第六单元 七律 长征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全诗。理解诗句,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