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_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3:38: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_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_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第一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_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云台小学

冯继伟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页,54页例4,和练习十二的习题。目标确定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做 出解释。

2、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梳理学生已有的有关混合运算顺序的知识,教师应注重帮助学 生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如:通过复习唤起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通过教材上提供的现实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加以调用;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等。从而达到梳理的目的。

3、学情分析: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类问题,其掌握得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后续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时应重在让学生理解这类问题的结构,学会找出中间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1、在色条图的帮助下,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感受其问题简明,直观,便于分析,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2、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学会用找出中间问题的方法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

3、在分步列式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合理运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搜集有效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评价任务:

1、学生在找有效信息的过程中补充色条图。

2、通过个人思考,小组交流,借助色条图,列式计算。

3、通过习题补充问题,寻找有效条件,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学习难点:会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并合理利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教学过程:

1、课件出示例2主题图,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1)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木偶剧场找到了生活中的数学,并一起解决了问题,今天我们去面包房看看,又能发现什么新的问题呢?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2)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成一道完整的应用题

2、抽生完整地叙述图意

1、探究活动一:解决问题的方法

(1)提出合作要求:回忆昨天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想想怎么解决这道题?

(2)小组汇报,教师与学生一起梳理并

板书算式:

第一种方法:

54-8=46(个)46—22=24(个)

综合算式:54-8-22=24(个)。

第二种方法:

8+22=30(个)54—30=24(个)综合算式:54—(8+22)=24(个)

2、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联系,并列出综合算式。

小结:求还剩下多少个?用了几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从总数里面连续减去两次买走的面包个数。

第二种方法是先求出一共买走多少个面包,再用原总数减去买走的总个数。

3、老师介绍小括号的作用

如果写成一个算式,应该使用小括号。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54—(8+22)=24(个)

1、回忆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结: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关键是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通过题中结合出的两个未知条件求出中间量,然后把中间量作为未知条件,联系另一个条件求出题中的问题。

2、重点说一说小括号的作用,及如何运用小括号

1、让学完成教材练习一第2题。

先组织学生观察图画。

教师:画面上的小朋友在讨论什么呢?

让学生从画面中了解信息。要求第三组收集了多少个,应当怎样想呢?你可以怎样解答呢?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解答出来。

2、将两个分步算式合成一个综合算式

第二篇:《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53页中的例4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学会用色条图(线段图的雏形)分析数量关系,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2.在分步列式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合理运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找出中间问题的方法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利用色条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需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并合理利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直尺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旧知铺垫

(一)课件出示例4主题图的左半部分(如下图):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汇报收集的信息。(面包房的师傅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

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还有多少个没有烤?)

4.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尝试列式解答。

(二)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此处简化了例4,仅提供两个条件让学生提问解答,既回顾了以前学习的一步计算解决的问题,又为后面寻找隐藏的中间问题埋下伏笔,还为学生创造了观察、思考、交流的空间。】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一)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第53页例4情境图:

2.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问题:(1)一共要烤多少次?(2)已经烤了几次?(3)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二)解决“剩下的还要烤几次”的问题。

1.想一想:要知道剩下的还要烤几次,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2.画一画: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画出简易色条图。

(三)尝试解答,体会方法 1.议一议:应该如何列式解答?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倾听不同的想法。2.说一说:要求还要烤几次,应先知道剩下多少个需要烤。3.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四)交流汇报,形成板书。

1.学生汇报不同的解答方法(让学生说说每步求的是什么?)。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方法四:

90-36=54(个)(90-36)÷9 90-36÷9 90÷9-36÷9 54÷9=6(次)=54÷9 =54÷9 =10-4

=6(次)=6(次)=6(次)

2.比较方法二和方法三。

(1)小组交流这两种解法的不同之处。

(2)你同意哪种方法?为什么?如果不加小括号,应该先算什么?

(3)方法二为什么要使用小括号?加上小括号后就是先求什么? 3.若有学生说出方法四,教师要及时鼓励,并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五)检验反思,归纳总结

1.引导学生口头检验:把问题的结果作为已知条件进行检验,进而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2.小结:遇到问题后,我们要敢于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如果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解决,我们要想好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列综合算式时要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合理使用小括号。

(六)知识拓展,培养能力

1.课件出示问题:(1)一共要烤多少次?(2)已经烤了多少次?

2.学生选择有效信息后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3.全班交流,重点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

【设计意图:结合课前简化的问题,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合作交流中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初步学会画色条图表示数量关系并会分析数量关系,渗透数形结合、演绎、归纳等数学思想,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体会解法的多样化。同时在解法比较中让学生知道如何合理地使用小括号。】

三、巩固运用,深化理解

(一)基础练习。(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做一做”的情境图)1.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然后说说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2.学生汇报解法,同时比较两种方法,哪种方法较简便易理解?

方法一:3×9-3×6 方法二:3×(9-6)

(二)智慧大比拼。

1.第一关(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第1题的情境图)(1)想知道用20元钱买票够不够,首先要知道什么?(2)要求买票所用的钱,需要哪些条件?

(3)学生独立思考后尝试解决,同时指定学生板演,然后全班交流。

2.第二关(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第2题)

(1)学生读题后指定学生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2)学生独立完成,指定学生板演,最后全班交流。3.第三关(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第4题的情境图)(1)学生读题后指定学生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2)学生独立完成,指定学生板演,最后全班交流,交流时重点说明:如何正确的使用小括号?

【设计意图:采用“智慧大比拼”的方式进行练习,既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也引导学生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实现“算法最优化”。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如何合理地使用小括号,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梳理知识

今天我们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呢?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是在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提炼进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第三篇: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2、经历观察、交流、思考等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加深对小括号的认识,提高应用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

会解决两步运算的实际问题,并能写出综合算式。教学难点:

能通过已知条件和问题找出其中隐含的中间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教学设计 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将有我为大家上这节课,希望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能圆满的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好,那我们就开始这节课的学习。(出示课件,板书课题: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一、出示学习目标:

二、出示自学指导:(按自学指导要求自学,时间大约3分钟)

三、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 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问题:

1.仔细观察,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要解决什么问题? 3.要求“剩下的还要烤几次”你们会解决吗?

4、分几步解决?请试着说一说。

(二)尝试解决,体会方法

分步列式:(课件出示线段图直观分析)90-36=54(个)54÷9=6(次)

综合算式 :(90-36)÷9 = 54÷9 = 6(次)追问: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尝试解决,体会方法(课件出示线段图直观分析)

综合算式 :(90-36)÷9 = 54÷9 = 6(次)问题:

1.综合算式先算什么?求出的是图上的哪个部分? 2.要求“剩下的还要烤几次”,需要知道什么? 3.这两个在题目中,哪个告诉我们了?哪个没告诉我们? 4.要先求出“剩下多少面包需要烤”,需要知道什么? 5.谁能完整地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检查反思,归纳总结 问题:

1.解答正确吗?说说你的想法。用逆向思维去验证计算的结果。2.今天研究的问题为什么必须两步解答?

四、检测提升。(挑两名同学上台板演)1.问题:

1.你知道了什么?

2.想求“平均每个笼子放几只” 你会解答吗?请写一写。(25+15)÷8 =40÷8 =5(只)

3.为什么要先求“一共有多少只兔子”? 4.解答正确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一号同学: 二号同学: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收获到了什么?

六、小结

(1)如果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解决,要想好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

(2)通过做解决问题的练习,巩固了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也明白了小括号的作用。

七、当堂检测。课本练习十二 第2、6题。

八、课堂作业。必做题:练习十二,第1、3、8题。

选做题:练习十二,第5、7题。

九、抽查清。课本练习十一第八题。

八、板书设计: 运用混合运算 解决问题

分步列式: :<1>先求出还有多少个面包没有烤? 90-36=54(个)

<2>剩下的还要烤几次?54÷9=6(次)

综合算式:

(90-36)÷9 = 54÷9 = 6(次)

第四篇:混合运算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混合运算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掌握两步应用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学生会用分步列式计算解决问题后,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2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特点是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通过学习,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两步应用题的能力。3.重点:学会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难点:准确理解两步应用题,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知道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能正确使用小括号。

一、复习旧知 口算。

(30-20)÷5 = 2

65-8×5 = 25 72÷(18-9)= 8

20+7×5 = 55 问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二、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 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问题: 1.仔细观察,你知道了什么?

2.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的意思? 3.要求“剩下的还要烤几次”你们会解决吗?

二、探究新知

(二)尝试解决,体会方法

分步列式:

综合列式:(90-36)÷9 = 54÷9 = 6(次)90-36=54(个)54÷9=6(次)

追问: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探究新知

(二)尝试解决,体会方法 共要 90个

已烤的 36个

剩下的每次烤9个,烤几次? 综合列式:(90-36)÷9 = 54÷9 = 6(次)问题:1.综合算式先算什么?求出的是图上的哪个部分? 2.要求“剩下的还要烤几次”,需要知道什么?

3.这两个在题目中,哪个告诉我们了?哪个没告诉我们? 4.要先求出“剩下多少面包需要烤”,需要知道什么? 5.谁能完整地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探究新知

(三)检查反思,归纳总结

问题:1.解答正确吗?说说你的想法。

2.今天研究的问题为什么必须两步解答? 小结:解决一个问题需要两个和它有关的信息,如果其中的一个 信息直接给了,另一个信息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我们要先 求出它来,再解决最后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1.(25+15)÷8 =40÷8 =5(只)问题:1.你知道了什么?

2.想求“平均每个笼子放几只” 你会解答吗?请写一写。3.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也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帮助说明。4.为什么要先求“一共有多少只兔子”? 5.解答正确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巩固练习2.(60-15)÷5 = 45÷5 = 9(米)

剩下的要用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多少米? 问题:1.你知道了什么? 2.要求“平均每天挖多少米” 你会解答吗? 画一画,算一算,把你的想法表示出来。

3.为什么这道题要用两步来解决? 4.解答正确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巩固练习3.6×3÷9 =18÷9 =2(排)

同学们在做操,如果9个人一排,可以站几排? 问题:1.你知道了什么? 2.你会解答吗?把你的想法写出来。3.为什么这道题要用两步来解决? 4.这道题的综合算式不需要加小括号吗? 5.解答正确吗?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55页练习十二,第2题、第3题。第56页练习十二,第5题。

第五篇: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1

一、复习导入:

1.你能计算并说一说出这些算式的运算顺序吗?

12+5-7= 25-4+9=

18-8+3= 45+5-10=

教师:为什么这些算式都是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呢?(学生:因为这组算式没有括号,而且只有加减法。)

2.揭示课题:

教师:在一个混合运算的算式里,如果有乘法和除法或者有其它运算我们又如何计算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研究——混合运算(同级运算)。今天,我们来研究只有同级的混合运算。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释题:

教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吗?(学生:什么是同级运算?教师:在数学上规定加法和减法为同级运算,是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为同级运算,是二级运算。)

二、探究新知:

1.学习只有加减法运算的运算顺序。

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如果遇到新的知识无法解决的时候,我们就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知识。今天我们还是从我们学过的知识入手。

(1)出示例1①(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一道题)

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2)指名读题。

说一说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

(3)列式、总结计算方法

教师:要想求阅览里下午有多少人?要先求什么?(学生:要先求中午走了24人后,还剩多少人?)列式为53-24=29 29+38=67,还可以列成综合算式53-24+38=67,在这个综合算式里,我们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呢?(学生: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同桌交流计算方法:

从刚才这个实际问题和以往我们的计算经验,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我们要怎样计算呢?

学生汇报: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为什么要强调没有括号呢?(因为有括号就会改变运算顺序。)只有加、减法是什么意思?出示:53-(24+38),这样的算式只有加、减法,能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吗?

学生齐读总结出的规律。

因为加法和减法是同级运算,所以这个规律还可以说成是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同级运算,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4)学习脱式的写法

为了便于看出运算顺序,我们可以写出每次计算的结果。在这个综合算式里,先算53-24=29,我们可以在算式的左前方写上等号,在等号的后面写出53减24的结果29。在29的后面把没有参加运算的加号和38照抄下来,和上一个等号对齐在下面再写一个等号,再算出29+38的结果67。像这样的写出每次运算结果的计算方法叫脱式计算。(注意等号的`写法:要用尺画,大约5毫米长;上下两个等号之间的距离要适当,不要太近也不要太远。)

2.学习只有乘除法运算的运算顺序。

同学们,刚才我们总结出了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同级运算的计算规律。除了加、减法,还有哪两种运算也是同级运算呢?根据我们总结的规律,类推一下,如果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乘、除法,该怎样计算呢?

(1)出示例1②

同桌交流:(老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学生汇报(多指几名同学说)

(3)计算例1②

掌握了运算规律,你们能试着算一算吗?

(5)展评

(6)读计算法则。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总结出了只有同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规律,让我们一起把总结的规律读一读吧!

三、巩固练习

1.哪些算式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的?在( )里画“√”。

32-30+16( ) 12÷(2×3)( ) 21÷3×8( )

45+10-25( ) 42-(6+7)( ) 6×6÷4( )

2.小法官,判一判。

3.用脱式算一算。

23+6-11 2×8÷4 72÷8÷3

4.计算

32+14-8 25-12+45 35-6-12

3×6÷2 4×6÷8 48÷8×9

四、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比较脱式与直等式的优缺点。)

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精力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学会用找出中间问题的方法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2.再分步列式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合理运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3.运用小组合作逐步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会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并合理利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在昨天的.卫生中,由于大家的分工明确,团结协作,所以教室被打扫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看,小组的力量多大,只要我们每个人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我们小组就会越来越强大,想不想让自己的小组成为最棒的小组,一个优秀的小组离不开每个人的付出,只有每个人在纪律、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我们的小组才会越来越好,每个组都有可能成为最优秀的小组,接下来就看你的表现了!上课!

(出示练习题)读题,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每组6号回答,答对加1分。

每个小组的表现都很棒,而且精神饱满,我们继续往下看。

二、自主尝试,探索新知

1.(1)自学课本

今天我们请了两位手艺高处的厨师为大家做美食,看,(出示例题情境图)原来他们带来了美味面包,先别急,请同学们看书P53,仔细观察这幅图,读一读上面的文字,你知道了什么?请你用自己的话把你知道的完整地说出来。(教师板书:知道了什么?)(1分钟)如果看明白了可以把你的想法和同组的同学说一说,一会儿请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几号加几分。

(2)小组交流答案,抽组号,几号加几分。

2.(1)自学课本

下面问题变多了,难度也变大了,敢不敢挑战?继续出示课件呈现问题:1.根据题意,你还能提出一个其它的数学问题吗?2. 要求“剩下的还要烤几次”需要知道哪些信息?3.可以怎样列式计算?你是怎么想的?请仔细看书P53“怎样解答”部分,思考这三个问题。

(2)小组交流答案,每组选三名代表共同汇报,每人回答完整得全分,不完整的小组帮助补充的得一半分,不正确不得分。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这三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第二部分(板书:怎样解答?)

3.(1)自学课本

解答完,还有一步是什么?(板书:解答正确吗?)请你自己看书P54检验正不正确?看书中是用什么方法检验的?

(2)谁找到了,读给大家听(+1分)把问题当作已知条件,把第一个已知条件当做问题,由问题推出已知条件,和原题相符,说明我们的解答是正确的。

三、教师讲解

就像同学们所说的,(出示线段图)解决一个问题需要两个和它有关的信息,如果其中的一个信息直接给了,另一个信息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我们要先求出它来,再解决最后的问题。

四、巩固练习

1.这道题我们解决了,下面这道题更有难度,你们有没有信心迎接挑战?(出示做一做要求)

2.P55 4题

各组统计分数,评出优胜小组。

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2、培养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含有两级运算(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和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板书课题:5.混合运算)

二、复习旧知。

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看大屏幕(课件),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

(学生回答)

哪位同学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它们的运算顺序?

(学生回答)

谁能用自己的理解形象的.说一说它们的运算顺序?

(学生回答)

看来同学们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的很扎实,理解的很透彻。

三、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其实,数学之间是有联系的,只要你们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就能从旧知识中发现并学到许多新知识,不信,你们看这道题(板书:7+4×3),观察一下,与上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

1)做一做

那么,当他们遇到一起的时候,你们应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拿出本子试着做一做。

2)读一读

同学们想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吗?(想)请打开书48页,对照48页的脱式计算,看一看自己做的对不对。做对的同学就在旁边为自己画上一个大大的笑脸,以示鼓励。做错的同学,认真观察,找到自己错误的原因,并在旁边改正过来。

(学生独立看书并更正)

3)说一说

(请做错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并更正:请做对的同学说说正确

的计算顺序)

4)做一做

我们知道了当加和乘遇到一起时,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那么,当减法和除法遇到一起的时候呢?请同学们再试着做一做这道题。(课件显示:15-10÷5)

(学生试做)

5)说一说

(请做错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并更正:请做对的同学说说正确的计算顺序)

6)议一议

同学们知道了当乘加在一起时,先算乘后算加;当减除在一起时先算除后算减,那么这些算式你们知道他们的运算顺序吗?

(课件显示10道不同级的混合运算算式,请同学们说运算顺序)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组算式的运算顺序,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

谁愿意把你的发现与同学们分享?

(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7)读一读

我们打开书,看看书上是怎么写的?

(学生自读两遍,齐读两遍)

8)讲一讲

现在,谁能告诉老师,我们下次再遇到这样的算式,该怎么计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板书: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加法),那么,我们再来看这道题,先算什么?(4×3=12),再算(7+12=19)(同时提醒注意事项)

9)练一练

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学会了)老师现在要考一考你们,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挑战吗?(课件显示)

四、总结提升

同学们,数学是一门很神奇的学科,你们看(课件显示)我们把昨天学的知识稍微变动一下,就成为了我们今天所学的新知识,如果老师把今天学习的知识再添加一个小括号,它的计算顺序又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你们说,神不神奇?(神奇)其实,数学还有许许多多的奥秘正等待着你们去研究和探索呢?加油吧!同学们。老师期待你们更精彩的表现。下课!

板书设计:

5.混合运算

7+4×3先算乘、除法

=7+12后算加、减法

=19

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教材第48页

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课时计划:

1课时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学方法:

自学探究、小组合作、讲解示范

教学准备:

PPT课件、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4+30=2×4×7=6÷3×2=15+10-8=问题: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或只有乘法、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问题:

1、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根据这幅图我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3、你能列算式解答“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主题图,让学生明白简单的数量关系进行列式,进而为后面探究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作好了铺垫。)

(二)反馈交流,总结混合运算的顺序

分步算式综合算式综合算式4×3=12 12+7=19

1:这道题我们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2:为什么先算4×3?

4×3+7

7+(4×3)=7+12 =19=12+7=19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精讲点拨

(一)练习辨析,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

7+4×3=7+12=19

4×3+7=12+7=19

问题:

1.有的同学是这样列式的,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2.用脱式计算的形式怎么算的啊?

(二)练习辨析,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

7+12÷3=7+4=11

问题:

1.谁来说说这道题应该如何计算?

2.这个算式我们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

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探究列出不同的解题方法为他们交流提供了依据,发现每种方法都是先算什么是为了让学生理解规定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结合情景来理解运算顺序更自然、深刻。)

四、巩固练习

(一)下面各题第一步要先算什么?把它圈出来20-8÷2 7×5-3 4+4×6 81÷9+2问题:这些题里有乘、除法,还有加、减法,我们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二)小动物回家(连一连)

(三)在○里填上“>”“<”或“=” 54÷9÷2 ○ 3 3×6÷2 ○ 13+56÷7

3×7-16 ○ 27 45-9×3 ○ 5×8-18

(四)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问题:

1.谁读懂题目的意思了?

2.你能说说错误的原因吗?

3.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设计意图:通过巩固练习,加深学生对“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的理解。)

五、小结、作业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作业:第50页练习十一,第4题。

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教材第49页中的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探索过程,明白“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的道理。

2.理解并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

目标解析:在算式的比较中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经历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探索过程,并在计算、比较中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体会小括号的作用,会列综合算式来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一)计算(课件出示出示下面各题) 75-36+24 25-20÷5 6×8-5

1.指生说说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学生独立计算,并指生板演,然后全班交流,明确每题的运算顺序。

(二)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课件出示下面各题) (1)10-5+3= (2)7+(7-6)= 10-(5+3)= 7+7-6=

1.学生独立计算,把先算的一步画上横线。

2.比较算式,全班交流。

(1)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为什么数字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可运算顺序不一样呢? 3.引导学生归纳,初步明白运算顺序:一个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尝试练习,引出规定。

1.脱式计算。(课件出示例3) 7×(7-5) (77-42)÷7

2.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指生板演,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之处?(都含有小括号)

4.引导学生归纳: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二)变式练习,形成对比 。

1.脱式计算。(课件出示下面题目) 7×7-5 77-42÷7

2.指生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然后独立完成,同时指生板演,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比较算式。 7×(7-5) (77-42)÷7 7×7-5 77-42÷7 (1)上、下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2)在进行脱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3)小括号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改变运算顺序)

三、巩固深化,综合应用 。

(一)计算(课件出示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1题)

1、76-(12+25)(12-5)×3 48÷(8-2) 34-(28-13) 6×(7+2) (88-56)÷8 1.这6道题有什么相同点?

2.有括号的算式,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学生独立完成,指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最后全班交流。

(二)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课件出示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2题)

4+5×7 (72-18)÷9 24÷4+2 (4+5)×7 72-18÷9 24÷(4+2)

1.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学生独立完成,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三)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出示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3题)

1.学生独立完成,指生板书综合算式,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什么时候需要加“小括号”?

(四)看图列式计算(出示教材第52页第13题)

小明有35元钱,买一个魔方用了3元,剩下多少钱?如果用剩下的钱买8元一个的笔袋,可以买几个?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指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重点说明:要求可以买几个笔袋,必须要求出剩下的钱。

4.拓展提高:有能力的学生也可引导他们直接求第二问。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与前面学习的混合运算有什么不同?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6

课题名称

同级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同级混合运算

重点分析

本节课主要内容有“掌握含有加、减法或乘、除法同级运算的两步式算式的运算顺序的脱式计算”和“初步体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两方面的内容,重在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脱式计算的方法。

难点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知识,懂得了简单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以及最简单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但是对于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还不是非常的清楚和了解,很容易出现运算顺序错乱的'问题。

教学方法

利用情景教学法、演示法、发现、讨论法,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放映东风小学图书馆的动画,吸引学生的兴趣。

2.提出问题,学生设问题。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二、尝试探究,明确规则。

1.尝试解题,感受规则。

(1)分析解题思路,初步感受规则。

①出示问题: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来了38人,阅览室下午有多少人?

②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经验,独立解答。解答后,让学生交流自己是怎样算的。

学生口述,板书:53-24=29(人),29+38=67(人)

学生口述,板书:53-24+38=67(人)

这一种综合算式是怎么想的呢?可以这样列式吗?

(2)认识混合运算

请学生观察左边的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看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结:不论是分步算式还是综合算式,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先求出中午剩下的人数,再去加下午来的人数,不同的是分步算式列出了两个独立的一步算式,一个减法,一个加法;而综合算式是把这两个独立的算式综合成一个算式,既含有减法又含有加法。像这样,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的算式,通常叫混合运算

(3)学习书写规范,应用运算规则。

示范:刚才这位同学列出综合算式,并且直接口算出结果,如何把每一步的计算过程表示出来,它有特定的书写格式(教师边板书边阐述基本格式规范。)

说明:在计算综合算式时,可以把先算的一步划线,提醒自己注意运算顺序。

在第二行先写上等号(为了便于第二行的算式和第一行的算式对齐,第二行的等号要写在算式稍左的位置),再写上第一步的得数,暂时不参与运算的符号与数按顺序移下来。(边说明边板书)

指出第二步要再写等号,等号和上面对齐,再写出得数(板书)

揭示:像这样的计算过程就是用递等式计算。

谈话:对于混合运算,你能进行计算吗?请大家试着算一算。算完后,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自己计算的顺序,先算了什么,再算的什么。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7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包括只含同一级的混合运算,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境,体验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帮助学生理解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解决问题主要是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转化成混合运算的应用题,运用括号,能使列出的综合算式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相一致,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学情分析

运算顺序是人们共同遵循的计算规则,是一整套合理的规定。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加、减、乘、除的基础知识,懂得简单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计算基础,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先乘除、后加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让学生独立计算时进行演绎推理,经历“观察算式——回忆运算顺序——规划计算步骤——按次序进行计算——反思并积累体会”的过程,既发展了他们数学思考的能力,又提升了掌握运算顺序的水平。以观察、比较、分组讨论、推理和应用及口算、听算为主线。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留给学生学习思考的空间。采用问题——发现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获得新知。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数学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问题解决: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在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积累学习的经验,形成计算技能,并且能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第一课时: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理解乘加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除加或除减混合运算,学会解答两级两部混合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两级的两步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教师:同学们,春天到了,看公园多美啊!你们想不想也到公园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呀?但去之前我们先要为自己准备午餐。

教师:看,这是超市的食品专柜,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

学生:一包饼干7元,一个面包4元,一个蛋糕6元,一盒牛奶2元,一筒可乐3元。

师:图中告诉了我们一些食品的价格。小红为春游活动准备了午餐,她想买3盒牛奶和1包饼干,一共要花多少钱呢?你能帮小红列式计算吗?把你的想法写在本上。

学生1: 2×3=6(元)

6+7=13(元)

学生2: 2×3+7=13(元)

生3:7+2×3=13(元)

教师:你们是怎么想的?(学生说说自己列式的想法)其他同学同意吗?这三种方法都很好。

教师:三位同学说的都很好,老师告诉你们第2个同学和第3个同学列的算式叫做综合算式,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混合运算。

二、新授

(一)乘加问题。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个算式

① 2×3+7

② 7+2×3

学师:观察这两个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1:2×3+7先算2×3=6(元)也就是三盒牛奶的钱数,再用三盒牛奶的钱数加上一包饼干的2元就是一共花的钱数。

教师:7+2×3又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2:虽然7在前面,但也要先算2×3=6(元)再加上一包饼干的2元,一共花了13元。

教师小结: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三位同学的想法,请你认真观察,动脑筋想一想,这三种方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教师: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了,这三种做法表面有所不同,但是要求一共花了多少元?都要先计算三盒牛奶的钱数再用三盒牛奶的钱数与一包饼干的钱数这两部分合在一起就是要求总钱数,你们发现这三种方法之间的联系了吗?

教师:那老师想问问你们,像这样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综合算式,我们应该先计算哪一步呢?

学生: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

教师:刚才我们计算了小红出游准备午餐的价钱,现在你想不想为自己的出游准备午餐呢?任选2种食物试着买一买,数量不限,想想该怎样列式?

学生汇报,一个同学说他列的式子。

教师:快结合这幅图猜猜这位同学想买什么?这个综合算式该怎样计算?

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有乘法有加法,我们应该先算哪一步呢?

学生: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二)乘减问题。

教师:相信同学们也计算出了自己买东西要花多少钱了吧,小明也准备了午餐,但是小明在买东西的时候,遇到了困难,你们想帮助他吗?

教师:你们真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我们来看看小明遇到什么困难,小明带了20元,想买4个面包,他想请大家帮他算算,他还能剩多少钱呢?你们会列示吗?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20—4×4=4(元)

教师:观察这个算式,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吗?

学生:先算买4个面包用去多少元,再用小明带的20元减去用去的钱数就是剩下的钱数。

教师:你的思路真清楚,那这个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先算4×4=16,也就是4个面包用去16元,再用小明带的20元钱减去用去的16元就是剩下的钱数。

教师:同学们你是这样想的吗?

教师:同学们你们真棒,这么快就帮小明解决了问题。刚才我们通过为春游准备午餐,一起认识了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现在请大家再来看看这些综合算式,(出示)想一想像这样有乘法,又有加法或减法的综合算式,我们应该先记算哪一步呢?

学生:都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找2个同学说)

(三)除加、除减问题。

教师:同学们总结的真好,现在我们来做几组小练习,看看谁学得最好,请你观察这个综合算式,应该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最后口算出结果。

28-6×3= 5×9-40= 54÷9—4= 20+48÷6=

教师:通过3、4题我们知道了像这种有除法,又有加法或减法的综合算式,我们要先计算除法,再计算加法或减法。(找2个同学说)。

教师:那么通过我们上面的学习内容,你能总结一下在一个算式里,有加法或减法,又有乘法或除法时,我们应该按着什么样的顺序进行计算吗?

学生:在算式中,有加减或乘除法,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板书)

三、练习

1.说一说先算什么,再计算。

6×4+4= 25—3×7= 72÷8—4= 20—63÷9=

2.当小老师,判断,并改错。

6+9÷3=5 5÷5+5=6 9—3×2=12 48÷8—4=2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老师相信只要你在课堂上积极开动脑筋,你就会越来越聪明的。

下载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_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_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 2013/6/20 21:02:00 | By: bikun ]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趣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农历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吗?(重阳节,又叫老人......

    二年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二年级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孟宪琴 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在同级的混合运算中,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道理。 2.在经历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

    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混合运算解决问题”一课是在小学生学习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并且学习了用分布解决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问题内容。根据二年级学生年纪小,思维直观的特点,课堂上我先复习......

    二年级《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二年级《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二年级《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笔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水......

    二年级下《混合运算》教学反思(精选5篇)

    二年级下《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 教学混合运算时,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的"规定性".对于学生来说,由于一年级在一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小括号的作用,因此要理解"有小括号......

    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应用题

    二年级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应用题练习应用题 1.体育老师买了一条36米长的绳子,做长跳绳用去15米,还剩多少米? 2.体育老师买了一条36米长的绳子,做长跳绳用去15米,做短跳绳用去......

    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应用题大全

    二、列式计算(文字题只能写综合式,然后脱式计算) (1)21加上24,再减去45得多少?(2)8乘以3的积再除以6得多少?三、应用题 (1)体育老师买了一条36米长的绳子,做长跳绳用去15米,还......

    二年级数学混合运算综合

    课题二:混合运算综合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6—107页练习二十第5—11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按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