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学设计
课题1:口算除法
一、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创设一个运输蔬菜的情境,将口算除法的内容蕴含其中,十分自然地导出例1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教材通过呈现学生的不同算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补充理解它们的算理,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班级:三年级 班
四、教学时间:2012年 月 日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理解掌握一位数除法口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
六、教学重点: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七、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掌握几十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八、课的类型:新授课 练习
九、教学方法:观察法、交流法、讨论法、指导法、讲解法等
十、教学准备:小棒、口算卡片、小黑板等
十一、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出示60个小木棍。
观察:这里有几个小木棍?(学生数,并口答。)
2、如果要把这些小木块平均分成3份,你打算怎样分?怎样列式?每份有多少?(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
3、分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分法。
4、如果不分小木棍,我们又怎样口算60÷3呢? 结合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这样算 6÷3=60÷3=20
5、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
80÷4
60÷2(1)、口算写出结果。(2)、说说口算方法。
(二)、教学例1第二个问题
1、出示第二个(2)问题 60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 6÷3=2
600÷3=200
3、试一试:
360÷6=
640÷8=
(三)、教学例1第三个问题 1.出示第三个问题
24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2.结合学生汇报,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 24÷3=8
240÷3=80
(四)、巩固练习: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说口算的方法。
40÷5= 640÷8= 30÷3= 360÷9= 420÷7=
(五)、课堂小结:
在这堂课上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设计:
教科书第15页做一做1、2小题
十二、板书设计:
口算除法
(1)、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60÷3=20(箱)
(2)、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600÷3=200(箱)(3)、李阿姨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240÷3=80(箱)
十三、教学反思:
第二篇:三年级数学下册《口算除法》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口算除法》教学设计
惠台小学 马利娟 2018年3月13日
《口算除法》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用一位数除,商是整
十、整百数以及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页例
1、例2及练习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
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学会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引导学生将掌握的口算乘法知识迁移到口算除法中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 能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 掌握口算除法的思维方法,理解算理。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小棒。教学过程
一、准备
1、口算。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抢答。
2、口答。60里面有几个十? 800里面有几个百? 240里面有几个十?
3、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根?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11页例1。
(1)教师:我们来帮助小朋友解决问题吧。
提问:一共有多少张纸?平均分给几人?怎样理解平均分给几人?
求每人得到多少张,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教师板书:60÷3(2)尝试解答60÷3
2、思考交流
探索新知
(1)、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先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2)、小组反馈 学生汇报: 我们是这样想的:
20×3=60,那么60÷3=20。
60里有6个十,6个十平均分成3份,1份就是2个十,就是20。60÷3=20,先想口诀“二三得六”。就是算60÷3=20。我们小组的算法与我们以前学习的口算乘法差不多。先不管60 里的那个“0”,算完6÷3=2,再在商20的末尾添上0就行了。
3、小结: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在计算时可以如何思考? 可以想口诀,还可以用以前学的乘法运算来思考,还可以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解决。只要能正确地计算,什么方法都可以。交流、汇报计算方法。
4、学习600÷3=(1)板书:600÷3= 师:这道题应怎样想呢?(2)尝试口算600÷3=(3)提问:谁能说出600÷3的口算方法。
5、学习教材第12页例2。
(1)教师:一共有几个班上手工课?一共用去多少张彩色手工纸?怎样理解求平均每班用了多少张,怎样列式? 板书:120÷3(2)观察被除数与刚才所学例题中的被除数有什么不同。(3)引导学生独立口算。(4)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11页“做一做“。(1)集体看“做一做“。(2)观察每组中上下两题的异同。(3)找出其中的运算规律。(4)独立完成。
(5)验证其运算规律是否正确。(当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除数不变时,商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
2、教材第13页练习三的第1—3题。(1)独立完成。
(2)边做边口述口算过程。
四、思维训练
1、列式并写出得数。(1)6000除以3的多少?(2)3600除以4的多少? 五 课堂小结:
谈谈自己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学生总结,教师补充)六作业布置
P17页1-2题。
板书设计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 60÷3=
解题思路:
(1)2×3=6 6÷3=2 60÷3=20
(2)20×3=60 60÷3=20(3)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60÷3=20
第三篇:三年级口算除法教学设计
口算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30一31页例
1、例2。
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位数除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以及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地口算,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2.会用两种读法读一个除法算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初步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能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掌握除法口算的思维方法,理解算理。教 具:多媒体计算机软硬件一套,口算卡片,智慧树。学 具:学生每人69根小棒。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请看:(电脑显示闪光的“÷”以及有关“除号”的知识。)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有关“平均分”的知识。
(出示单元课题: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2.复习(电脑出示)8÷4= 35÷5= 9÷3= 24÷6=
80里有()个十,400里有()个百。46里有()个十和()个一。39里有()个十和()个一。3.揭示本课课题:1.口算除法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1:分一分。
(1)电脑演示: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共有6捆,也就是60根,边演示边提问:把60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老师板书:60÷3=)继续演示:把6捆平均分成3份,每份分得2捆,也就是20根。
(2)请小朋友摆出6捆小棒,每捆10根,也像这样分一分。(3)教学60÷3的口算过程。
师:刚才大家动手分了,现在来动脑:60除以3口算时该怎样想呢?可以这样想:60是几个十?6个十除以3得几个十?2个十就是多少?所以60÷3等于多少?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想:6个十÷3=2个十=20。请同桌互相说一说60÷3的口算过程,再请两名学生说一说。(4)反馈练习(出示卡片):80÷2= 90÷3=(5)尝试口算(板书):600÷3= 6000÷3=
(6)小结:像这样整
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在口算时可以把被除数看作几个
十、几个百、几个千去除以一位数,计算出结果就是多少个
十、百、千。
(7)介绍除法算式的另一种读法。
师:(指60÷3)哪位小朋友来读读这个算式?(生:60除以3)(板书:读作60除以3)60除以3,这是一种读法,它的特点是先读被除数后读除数;如果先读除数,后读被除数又该怎样读呢?也可以读作“3除60”,请跟老师读一遍。(生读,师板书:3除60)谁能用两种读法读这个算式。(8)学生试用两种读法读600÷3 6000÷3(9)第31页例1后面的做一做。
a.(电脑出示)用两种读法读下面的除法算式,再口算。40÷2=(请女同学读,一人口算出得数)500÷5=(请男同学读,一人口算出得数)8000÷2=(全班一起读,一起口答)b.趣味练习(电脑显示)
师:你们的聪明好学引来了几只小鸟,在每只小鸟的身后都藏着一个正确答案,谁算对了,这只小鸟就会飞下来和谁做朋友。
师:看来小朋友非常喜欢小鸟是吗?(是的)小鸟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他们。(课间休息)2.教学例2:口算60÷3
(1)(师生先摆的根小棒)问:这69根小棒里有几捆零几根?把这69根小棒平均分成三份要先分哪一部分,再分哪一部分?每份分得多少呢?请小朋友分分看,看谁分的又对又快。(师巡视后请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来分小棒)提问:先分成捆的,也就是几个十除以3?得几个十?再分单根的,也就是几个一除以3?得几个一?(学生分完后回座位)提问:把69根小捧平均分成3份,每份分得几捆零几根?每份就是多少根?(板书:23)请把小棒收好!
(2)利用60÷3的口算过程做铺垫,想一想:69÷3的口算过程。师:现在不摆小棒,69÷3该怎样口算呢?我们先看60÷3,在口算时我们是想:60里有6个十,6个十除以3得2个十,2个十就是20,所以60除以3等于20。再看的÷3,请看屏幕(配音,电脑动画显示),69÷3口算时我们就可以这样想:(启发学生有序回答)69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先用几个十除以3得多少?再有几个一除以3得多少?然后几个十加几个一得多少?所以69除以3等于多少?请一名学生把69÷3的口算过程完整的说一遍。然后同桌互相说。
(3)小结:刚才我们学习的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但被除数不是整十数的除法,在口算时,是想被除数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先用几个十去除以一位数,就得几个十,再用几个一去除以一位数就是几个一,然后把两次除得的结果加起来,就是一位数除两位数所得的商。(4)例2下面的做一做第1、2题。a.口算下面各题,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8÷2= 36÷3= 55÷5= b.写出除法算式,再口算出得数。72除以9_______________ 4除48_________________
三、看书,质疑
四、练一练(电脑出示)a.对比练习。30÷3 40÷2 80÷4 39÷3 48÷2 84÷4 b.判断(用手势表示)。
39÷3=13()8000÷4=200()48÷4=14()700÷7=100()
五、总结
总结本课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内容(电脑配音显示)
六、游戏:“摘智慧果” 教学设想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口算除法”这节课我运用符合儿童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情趣,唤起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以最佳的精神状态自觉的参与教学活动。为了实现“乐中教”、“乐中学”、“乐中发展”这一目的,在备课时重点抓住“快乐、成功”这一关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教案: 1.整体设计突出一个“美”字。
美的事物能唤起儿童的愉悦,点燃儿童思维的火花,激励他们去追求、去创造。本课导入是从除号小知识开始,屏幕上出现闪闪发光的“÷”以及由此引出的小知识,把学生带入这节课要学习的是有?quot;平均分“的知识这一神奇境界,能一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展示给学生的图形、练习题,从颜色到字体的形状大小无不精心设计,力求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教学中的两张卡片选用鲜红色,在以蓝绿为主色调的教学环境中,犹如一团跳动的火苗,引发学生跃跃欲试。再加上简洁、轻柔、明快的音乐,教师春风般的微笑,饱满的激情,生动的语言,巧妙的启发,清晰优美的板书,营造一种轻松、和谐、亲切、平等的教学氛围,创设一个美好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欣赏能力和感情陶冶同时活跃起来。最后总结本课学习方法时设计了一个台阶,一个小朋友随着音乐,一级一级的跳上去,学生从这一形象的设计中明白了本节课的学习方法?quot;分一分、想一想、说一说、练一练”。2.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把提高与发展每个学生作为素质教育的落脚点,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实际水平基础上主动、充分的发展、提高。在课堂提问上绝不形成几个优秀生“表演”,其他学生做陪衬的局面。因为这是一节口算课,所以要尽量使每一位同学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提高各自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在提问到差生时,老师要用巧妙的启ⅲ诖哪抗猓睦“再想想,老师相信你能答出来”。同时辅以手势,待他答出后,及时给以鼓励并给他一个充满欣赏和爱抚的眼神。在做练习时可以单独辅导、耐心讲解。较难的问题请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回答,让他们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这样使师生共同体验成功以及成功带来的喜悦。3.精心安排,掀起教学高潮。
平铺直叙的教学过程犹如一潭死水,容易使学生兴趣索然,注意力分散,产生厌倦情绪,而高潮迭起的教学常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我面对的是7、8岁的儿童,游戏是他们生活的重要内容,做游戏可以满足他们爱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集中。在例1完成后的“做一?quot;中,我设计了一道趣味练习,谁算出小鸟身后藏的是几,这只小鸟就会从屏幕上飞下来和谁做朋友。当第一只小鸟从屏幕到学生手中后便立刻使其他学生情绪高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并在练习结束后,告诉同学们要保护小鸟。随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最后设计游戏”摘智慧果“,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学生们都参与到紧张、激烈的活动中来,使动作、思维的敏捷性同时得到发展,把一节课再次推向高潮,最后在师生的欢声笑语中游戏结束,并提醒获胜的同学不要骄傲,继续努力,没有获胜的同学也不要灰心,竞争是无止境的,相信他们在下次的比赛中一定能够获胜,对他们渗透德育教育。
4.传统教育媒体与现代教育媒体相结合,优化课堂教学。
本节课所使用的教学软件是我们自己设计的。从导入、练习、动态演示、律动曲、全课小结,到最后的游戏,集声、形、色为一体,操作简单方便,并与本课的知识结构、编排规律、教学目的、重难点、以及传统教育媒体黑板、课本、卡片、实物小棒等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分一分“、”想一想“、”说一说“、”练一练"中眼、手、口、耳、脑多种感官参与积极的思维活动,形象、深刻地理解算理,建立清晰的表象,并会用连贯的条理清楚的语言叙述口算过程,达到准确计算的目的,为笔算除法打下坚实的基础。有效节约教学时间,实现课堂优化,并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
第四篇: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学反思1
口算除法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课本P8-P9的内容,是学习除法的基础,也可以说是乘法计算的逆运算,学生对除法的计算还有一个状况,就是很难理解除法,把除法和乘法混淆,因此在教学前,先以乘法为基础,先让学生体验乘法计算,再由乘法运算引入除法计算,让学生发现,原来除法其实是乘法的一个逆过程,突出学生的直观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创设的参观科技馆和植树的情境,让学生设置其中,作为参观科技馆和植树节植树的一个成员,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材料和信息自己来解决问题,在教学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在解决参观科技馆的时候60÷2的问题上,学生主要说了2种方法(1)先不看“0”,6÷3=2,再加上“0”,“2”就变成了“20”。我引导学生认识:此时的6已不是我们平时所认识的的6,而是6个十,所以除得的是2个十,要在2的后面加一个“0”(2)乘和除是好朋友,想20×3=60,也可以算出结果。通过学生的发言,使学生尽可能用较为简洁的语言表达计算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索的意识,在解决植树的过程仍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学生自主探寻算法,加深学生的知识记忆性,并让学生体会分步计算。
口算除法在生活中经常用到,学生通过学习,能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过程中由于没有充分顾及后进生方面,部分学生正确率很低,速度很慢,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
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学反思2
《口算除法》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出整百、 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真正掌握长整百、 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计算方法, 并能够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针对这节课, 我做了如下几点反思:
(一)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富于趣味
问题情境, 特别是导入过程中的情景创设, 一定要注意其趣味性, 要从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眼球, 让学生一下子投入到课堂之中。
如本节课的导入, 我选择了教材中的图片, 展开了如下的情境:
师: 这一天, 幸福庄园大丰收了, 叔叔阿姨们都在辛勤地忙碌着, 你能告诉我,他们在忙些什么吗?
生: 忙着运蔬菜。
师: 有哪些蔬菜呢?
生: 青椒、 西红柿……
师: 他们又说了一些什么?
生: ……
师: 叔叔阿姨们在搬运蔬菜的过程中, 也遇到了一些难题呢? 你们愿意开动你们的小脑袋瓜, 帮助他们吗?
生: 愿意!
师: 好, 那么仔细观察图片, 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吗?
整个导入过程分为几步: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 获取基本信息; 再观察图片, 获取数学信息; 最后引起探索的兴趣,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整个过程显得既富于趣味, 有具有层次性。
(二) 算理的给出要简洁而明确, 计算方法要反复强化
这节课学生能够探索出解决口算除法的不同方法, 教师在处理这些方法的过程中, 不能让他们只是昙花一现, 要将它们简洁而明确地落在板书之上, 让学生 有迹可寻。
同时, 对于计算过程的叙述, 也要求进行反复地强化, 让学生在“单独说”、“互相说”、“全班说” 之中掌握计算方法。
(三)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师生互动” 和“生生互动”
一节课的闪光点往往就在这两项互动上。 对于师生间的互动, 教师要充分调动起自己的语言、 表情、 动作, 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除此以外, 还要给与学生互动的机会, 培养学生倾听、 表达、 交往的能力。 如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 我先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计算的方法, 后又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方法讲给自己的同伴听。 在此过程中, 我注意引导学生将这节课所学的除法和之前所学的除法进行比较, 学生又有了许多的发现。
教后记:
本节课我主要指导学生自主探索出整百、 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这一部分知识与以前学习的内容有着很深刻的联系, 需要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利用知识的迁移, 找到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练习题的安排也十分注重层次性。 为了加强学生对包含除法的熟悉, 我设置了几道填空题, 帮助拓宽学生学生理清计算的思路; 在基础的口算基础上, 我还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发现“除数不变, 被除数依次增加 10 倍时, 商也以此增加 10 倍” 的规律; 有了例题和计算方法的铺垫, 学生也很容易解决联系生活实际的情景题; 最后的思考题旨在拓宽学生的思维, 利用每束花都需要三种花, 最多能捆出的束数应该取三种花中最小的那一个商。
不足之处:
1、 应引导学生集中解决例题中的第一问, 其余两问应该放开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2、 教学过程中有一些学生更多地用“加 0” 来解决口算除法, 而没有真正理解为什么“加 0”, 在这里我没有进行更多地强调。
3、 在做练习的过程中, 我发现有的学困生还是没有理解计算的方法, 有的学生计算速度没有跟上, 这需要在今后的练习中予以加强。
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学反思3
口算除法是一节计算课,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中的起始课,更是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笔算除法的重要基础。
成功之处:
1、坚持做到寓教于“趣”。
教学中有效地运用电教媒体。通过课件演示,生动形象的创设了46周年校庆的情境,课件中用气球、彩旗布置美化校园,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口算和估算,从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来学习,学玩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给每个孩子展示自己的机会。
无论是在复习中还是在练习中,根据学生不同水平,结合问题的不同层次,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培养主动学习意识,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收获。
3、有效互动,增强反馈。
课堂上,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适当点拨,师生提问与回答,及时反馈学习进展情况,掌控教学进度。
4、练习有针对性,精讲多练。
教学中针对每一个教学环节,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通过口算、估算、判断等形式全面进行练习,夯实基础,是学生掌握基本的口算、估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从而较好的达到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也感觉在培养学生多思多练,多动口做的还不够,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还应在这部分加强思考,力求以后教学更上水平。
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学反思4
《口算除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它为学生掌握除法估算,学习笔算除法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和思维基础。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借助主题图让学生找出图中告诉我们的数学信息,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把握整幅图的意思然后按一定顺序逐一理清每个小情景的意思,并提出相应的问题。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鼓励算法多样化
以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培养主角意识,重视体验。新理念下倡导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引导学生在独立口算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得出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给学生足够的独立口算的时间,使每个学生经历口算算理的探究过程。掌握计算的方法,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果,以体现算法多样化。组织好小组内交流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使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这一教学目标能落在实处。
3、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突破了教学难点,注重算理的探究。
本节课白板课件的引用,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巧妙的突破了教学难点。本节课注意了运用小棒图,计数器来表示平均分,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弄清算理,归纳出计算方法,从而提高计算速度。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在练习的编排上,我有意识地安排解决问题,看学生是否有条理的分析题意并解答,在计算过程中,涉及口算的内容,看学生能否正确的用口算求出结果。我还安排了开放性思维的题目,让学生根据今天所学的内容自由发挥,培养应用能力。
总之,口算除法的知识,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并不是一张白纸,如何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上建构新知呢?新的数学理念教会我,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本节课我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探究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体会解决问题的喜悦;并且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
在教学2403和3006及6003的算理时,可以用白板课件对比演示加强理解,学生会更加深刻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从而更能提高口算速度。另外教学环节还可以紧凑。
以上是我这节课的几点教学反思,今后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学反思5
《口算除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及除数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作为本单元的起始,如何让孩子们理解除法的算理是重点也是难点。
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对于计算的法则掌握的较快,但对于理解算理过程却只能做到似懂非懂,或者“懂你在心口难开”无法用语言来完整有条理的去描述。但新人教版的这册书很多内容都将重点放在了让孩子探究计算的过程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结果,这对我们的教学是个不小的挑战。
在上本节课之前,我思索了很久,如何让孩子能够在课堂上对探究算理感兴趣、如何让孩子自然的理解除法计算的道理?围绕这些我在细节上做了一些准备,然后发现恰恰是这些小的细节让孩子们很快进入了状态,从而顺利的完成了学习任务。
在教学例1之前,我利用让孩子们去数100张手工纸并提问:如何能快速的数出100张手工纸?有一部分孩子很快就发现,要一张一张的数得数100次太慢了,于是就有同学举手提问:老师,这些纸能不能10张10张的分成一摞一摞的,这样数10次就可以了。大家一听觉得这个想法很好,于是我利用将100张手工纸捆成了10摞并且提问:如果一张一张的数,100里面有多少个“一”?如果一摞一摞的数100里面还是多少个“一”吗?孩子们马上反应出计数单位由“一”变成“十”,所以数的速度加快了。接下来我又提出:如何快速的数出40张手工纸?这时很多孩子都选择一摞一摞的去数。问他们原因,孩子们非常自豪的用数据跟我说明:如果一张一张的数要数40次,而如果十张十张的数只用数4次,可以省下36次。于是我利用孩子们的理解引入到本节课中,说明既然是口算除法那么一定要体现出快速计算,所以如何省事便是本节课的重点。这样进入例1过渡就比较自然,同时孩子们对于盖“0”再添”0“其实是在转换计数单位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
通过本节课的尝试,我充分的感受到老师只有在课堂上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感悟,去交流,去学习,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新知识,才能提高他们的自我学习能力,也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学反思6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自主探究学会口算、估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估算。
为了顺利突破本节课重点难点,我进行了精心设计,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1、情景的创设:口算题的内容枯燥平淡,很难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因此我根据同学的实际情况,用玩卷硬币的游戏把整堂可的内容串起来。融入了一个大的情景中,大大激发了同学的学习习惯和参与意识。2、算法的多样化。算法多样化是计算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理念,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另外,无论是用想乘法算除法还是把除数转化为一位数的除法,对同学的后面学习都是有用的,所以特别对同学说明,用自身喜欢的方法口算,同学学得轻松,又通过倾听和交流得到了发展和能力上的提高。3、多方面的评价。本节课我从计算的方法、计算的速度、学习态度以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都适时地对同学进行了恰当的评价,使每个同学都能获得胜利的体验,充沛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了同学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调动了同学参与学习的能动性,从而保证了学习效果。
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学反思7
这个内容对学生而言很简单,学生通过预习,绝大多数的学生便能掌握计算方法。但我们需要的并不是最后计算的结果正确率有多高,而是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算理,能不能理解着去计算。只有真正理解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打好基础,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做好铺垫。
我想,既然学生能自主地掌握知识,何不放手让学生自学,因此在整节课的设计与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做好新课的知识铺垫,课前指导学生预习,让学生初步理解算理。
课前,我让学生复习表内除法,还引导学生细看书本14、15页的内容,通过看例题的图及小精灵的话,学生初步掌握口算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时可以这样想:几个百(十)几=几个百(十);想乘算减;先算0前面的数,再在所得的商后添0,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不够除时,可以把最高位上的数与它下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分。
二、加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而动手操作对学生的建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整个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了很多动手实践的机会。在指导孩子们进行预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已掌握计算方法,懂得计算,所以在新课的学习中没有用例题,而让学生自己列出式子在班里展示,说算理,不足的地方是没有充分让学生说,对于中下层学生来说,算理还没有真正掌握好。
三、充分发挥小组相互合作的作用,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小组中的相互学习与帮助对学生个体掌握新知起了很大的作用。如课前的复习交流,课中练习的合作订正纠错,对问题的争论归纳总结等等。学生是有差异的,教师在40分钟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掌握新知识,而小组合作就弥补了这一缺陷,在小组里,每人都有发言的机会,优生能很好地帮助暂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理解知识,大大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四、尝试用一定的'模式上课。
对于数学来说,因为学习的内容不同,要有固定的模式是一件很难的事,不过根据学校提出的培养学生的八个良好习惯,借鉴高年级的学习经验,我在上星期定了五个环节,分别是课前练、我想学、我会学、我收获、我会用。因为是上星期定出的环节,学生还不是太熟练每个环节做什么,希望下阶段好一些。
在本节课上,课前练环节上让学生复习数的组成,因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建立在这一基础上,我想学是就本节学习内容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还是比较贴合本节课的内容的。(比我想象中要好一些)我会学环节中,我觉得虽然是学生先小组里交流再汇报,但汇报过程还是离不开老师的导,还是有带教授的味道。我收获环节里学生在小结自己学到的知识方面的能力还是要加强。我会用的环节主要是由学生自己要小组里交流订正。
不足之处:
(1)放手方面还是不够。
(2)在知识讲授方面,对于本节课里口算方法的指导,虽然板书了,但没有系统与学生强调,所以从检测的结果看,中下层学生对于表内口诀不熟,所以计算的正确率不高。
这堂课完全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让学生理解性的学习数学,在每个环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都是主动的学习新知识,又能自信地展示自我,注重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自主的学习数学知识。自主学习,让课堂处处都有精彩。
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学反思8
看到学生的口算速度下降,口算方法缺失,口算正确率下降,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深感惭愧。因此,本学期的第一次教研活动中,我选择了《口算除法》这个内容和全校老师一起学习,目的是提醒老师们要关注或重视口算教学。在执教这个内容时,我阅读了有关“口算”教学资料,20xx年《小学数学教师》7、8期上有一篇《口算的本真意义》写到:1992年大纲提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口算方法,坚持经常练习,逐渐达到熟练。20xx年大纲提出: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淡化笔算。20xx年大纲提出: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以及理解运算的实际意义。20xx年《小学数学教师》7、8期上也有谈《笔算式的口算》和《谁动了我们的“口算”》两篇文章。第11期中也有一篇《对口算教学价值的思考》。由此看来,口算教学一直是课标和老师们关注的焦点内容。
1.执教《口算除法》时,我首先复习数的组成如:60是个十,24个十是()等和口算乘法以及表内除法等,
2.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主题图,从中找出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列式。
3.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自己探索出60÷3的口算方法,从而类推出600÷3的口算过程,最后独立思考240÷3的口算方法。
4.课后小结,练习设计。整节课,我力争激活学生已有的口算乘法和表内除法的经验,给足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合作交流,互相启发,补充理解它们的算理,掌握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本认为这么简单的内容老师和学生都很轻松的,结果却出人意料。
反思:
1.由于长时间没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特别是新课改后,开门见山的问题情境取代了口算的位置,使得本应脱口而出的口算复习题学生也花费了很长时间。
2.学生对二年级学的除法的意义忘了。
3.我对学生估计太高,调控课堂能力差。
“口算”主要指不借助任何计算工具,直接通过思维活动计算出结果的计算方法,又称“心算”。加、减、乘、除的“口算”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因此我呼吁老师们在我们的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教研组准备本学期进行一次全校学生“口算”能力的检测,我感到特别欣慰。因为这节课体现出的价值已远远超出了课的本身。它将使全校学生的“口算”能力得到了提升!
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学反思9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课本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知识,本单元是期中考试的重点,因此需要我们沉下心认真学习,周一我只进行了例一口算除法的教学,本以为这部分知识应该很简单,可能因为例一包含三道题目的原因吧,课讲得还是有点紧。
以下是本堂课的简单流程和反思:
一、习题导入,明确目标
口算下列各题:279= 357= 428= 804=
学生试着回答这四道小题,特别是第四道。由第四道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以及学习目标。
反思:由于二年级下册学习过表内除法、三年级上册学习过有余数的除法,我们对除法有一定的掌握,因此以几道练习题导入今天的新课。前两道涉及到表内除法的口算,第三道是关于有余数除法的笔算,这三道题既复习了前面的知识,又引出了第四道,也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教师也可以通过知道题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了解情况。
二、情景引入,新知探究
出示本单元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图片,提炼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
(1)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2)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3)李阿姨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有此三个问题,来深入研究口算除法的方法:(1)摆小棒;(2)看到除法相乘法;(3)捂零法;注意强调此处捂零法与三年级上学期在时间单位换算中提到的消零法的不同。(4)把60看成六个十,六个十除以3等于两个十,也就是20.
分析:在观察图片的时候一定要强调观察图片要有规律;在提出问题时要强调平均分;注意培养学生探讨算法多样性的能力,我们可以以第一个问题为例,探讨这四种方法,然后把这四种方法在第二、第三个问题中加以运用。把例题当成练习题来巩固新学的知识,一箭双雕。
三、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课本15也做一做。试着让学生多说几种口算的方法。
四、当堂达标,课堂小结
反思:本节课相对来说比价简单,重点还是让学生感受算法的多样性,会用多种方法解题的能力。让学生多说多练,是熟练计算类知识的唯一途径。
第五篇:口算除法教学设计[定稿]
口算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2.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掌握口算方法。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过程,掌握口算方法。教学设计:
一、复习1.口答:
(1)20 × 4 = 30 × 7 =(2)90里面有()个十,450里面有()个十。
1(3)120 ÷ 3 = 320 ÷ 8 = 70÷7= 180÷6= 2.完成三题的课前练习。
二、创设情景与探究新知(1)探讨整十数除整十数的算理。师:教学例1(1)
马上就要过新年了,各班都在忙着布置会场,为了把会场装点得更漂亮,学校特意买了一些气球,准备分发下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例1的图片1)请仔细观察,根据图中的信息,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想知道什么?
师:谁能把这些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跟同学说一说。师:①怎样列式? ②问:为什么用除法?
③这和我们以前学的除法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板书)
④你会算吗?把你的想法和同桌里的伙伴说一说。(学生活动)生总结方法:(1)80÷20=4,80表示8个十,20表示2个十,把8后面的一个0和2后面的一个0同时遮住不看,因为8÷2=4,所以8个十除以2个十就等于4。(师:把这种方法和同桌互相说一说)(2)因为20×(4)=80,所以80÷20=4。也就是“想乘法算除法”的方法。(师:还有谁是这样想的?你说说看)
2(练一练:60÷20= 90÷30= 80÷40= 40÷20= 师:在我们装扮教室的时候气球很容易破,所以老师多买了3个。(出示:如果有83个气球,每班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
① 怎样列式?(83÷20≈)② 问:为什么用除法?
③ 你们会算吗?和同桌的同学讨论一下。(生:把83看作80,83÷20≈4。)
师生总结:两位数除法的估算,一般是把它看作和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结果。
试一试:80÷19≈ 62÷20≈ 93÷30≈ 80÷38≈(学生说答案,并说说法)
(2)探讨整十数除几十几百数的算理
师:光用彩旗装饰我们的教师不够美观,所以学校又买来许多彩旗。(出示例1(2))你从图中看见了那些信息?全班一起读一读。① 怎样列式?②问:为什么用除法?③自己试着算一算。④讲解并说怎样算的。
做一做:150÷30= 240÷80= 350÷50= 540÷90= 师:刚才我们算了被除数是两位数的估算,现在是三位数,你们还会吗?试一试。(出示:想一想:122÷30 ≈ 120÷28≈)对答案并讲解
三、巩固练习
1.争夺智慧星。课本79页做一做 在口算第一组式题的基础上,观察这两道题有什么关系? 思考怎样很快说出下面除法算式的商?
(2.解决问题。(课件出示情境图)学校准备组织同学们去秋游,四年级有179人,每辆车限坐30人,大约需要多少辆车? 3.解决问题:(课件出示情境图)
小红的故事书一共有120个小故事,她每天看1个小故事,看完这本书大约需要几个月?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生谈体会,师总结)
四、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