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红灯停 绿灯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红眼睛绿眼睛》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
2、了解小学生常见的行为规范。
3、能在心里默唱《红眼睛绿眼睛》的歌曲片断。
教学重点与难点:引导和训练学生具有稳定的内心节奏感以及用心歌唱的能力,具体表现在能准确的休止和接唱,尤其是在领唱与齐唱歌曲中,能与同学合作,和谐、完整的表现音乐。如何由有声的演唱过渡到“无声的”演唱,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内心节奏的目的,以及在演唱中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听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做游戏。
1、教师提问:同学们上学是采用什么交通方式到学校的?生:走路、坐公共汽车、骑自行车、家长开车送等等。
2、师:在城市的街道和公路上行走,应注意行人靠右,大人带着,走人行横道,注意看车,看红绿灯信号等等。在城市交通里,红绿灯是警察的帮手,与警察共同指挥交通秩序,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通行。红灯和绿灯各有不同的作用,例如,红灯亮时,车辆行人停止通行,绿灯亮时,车辆行人可以通行。
3、听音乐,做游戏。
找一名同学手拿一张红纸牌和一张绿纸牌,听教师唱歌,教师唱到“红灯红,红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停一停”时,生举红牌,唱到“绿灯绿,绿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向前进”时,同学举起绿牌子。
4、跟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做游戏。跟老师一边唱一边举牌子。
请一名同学做警察举牌,其他同学边唱边扮演行人和车辆,看见红灯停止做动作,看见绿灯继续行走。
二、看图表、作判断,选择放声歌唱与心里默唱。
1、请一位同学做警察举牌子,举红灯时,教师在心里默唱,举绿灯时,教师大声歌唱。教师做警察举牌子,学生们默唱或放声唱。
2、看图表,选择大声唱或心里默唱。
足球场上,如果球员违反了比赛的规则,裁判就要对球员亮红牌,禁止他继续参加比赛。在生活中,违反了公共道德规范的行为同样是需要禁止的。教师请同学们做裁判,对人们的日常行为作出裁判。
教师将红绿纸牌换成画有吸烟、鸣喇叭、走人行横道、废品扔到垃圾箱等图案的标志,请学生们自己判断,哪些行为是应禁止的,需要亮红灯;哪些行为是值得提倡的,需要亮绿灯。然后请同学们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或行为表现出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四份休止符,有节奏的念儿歌《做个好娃娃》,用打击乐器领奏、合奏。教学目标:
1、感受和认识四份休止符。
2、按节奏念儿歌。
3、演奏打击乐器。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的游戏
二、学念儿歌。
1、教师一拍一拍的有节奏的出示绿牌、红牌,指导学生看见绿牌念“ga”,看见红牌念”m”,模仿鸭子交出声或不叫出声。
2、请学生将鸭子的声音换成其它动物的叫声,如青蛙、小鸡、猪、猫等继续按教师的节奏发声或不发声。
3、教师一边念儿歌,一边有节奏的出示红牌或绿牌。
4、学生跟教师学念儿歌。
三、认识四分休止符
1、音乐中的声音用音符表示,如:一拍x,两拍x。音乐中的静默用休止符表示,如:一拍休止0
2、再用“x”替代绿牌,用“0”替代红牌,看着节奏谱,念儿歌。
四、打击乐器演奏
1、请学生用一件打击乐器替代一种动物的叫声,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判断。如:碰铃与小黑鸡,双向筒与小青蛙,铃鼓与小白猪,三角铁与小花鸡,响板与小黄鸭等,可以有多种方案。
2、边念儿歌边用打击乐器伴奏
3、将学生分组,一部分学生念儿歌,一部分学生担任齐奏与领奏
4、换一种节奏演奏打击乐器。
如:xx x 0 0 xx xx xx x x x xx 0
5、请同学自己设计节奏并表演。
五、复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
1、复习歌曲《红眼睛绿眼睛》。
2、找找歌曲中的四分休止符。
3、演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在四分休止符出准确休止。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对不起没关系》 教学目标
1.喜欢演唱歌曲《“对不起”“没关系”》学唱歌曲,并能体会歌曲的寓意 2.练习拍手、点手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节拍感。能基本唱好切分音。3.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准确表现歌曲情绪,并能体会二拍子的特点。
(二)教学难点:准确演唱切分节奏及念白 教学过程
(一)初听歌曲、感受歌曲
引言:“我要用一首歌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插入音频:范唱)1.听内容
过渡语:“歌曲唱了什么呢?”
学生活动:听辨范唱、观察曲谱、说说内容。2.听辨情绪
过渡语:“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用了怎样的速度?” 学生活动:听辨范唱体会情绪和感受速度。
(二)感受二拍子 1.感受节拍
学生活动:边听范唱边随教师一起进行划拍练习。教师活动:带领学生进行拍手、点手心的练习。2.体会二拍子
过渡语:“刚刚我们的律动中,是几个动作循环表现的?哪一下儿强?哪下弱呢?”教师活动:边范唱边做动作,引导学生体会感受 学生总结:二拍子的强弱规律 3.再次感受
学生活动:随音乐自主律动
(三)学唱歌曲
1.学习歌词(1)念读歌词
学生活动:自主按节拍念读歌词,并找到学习难点(2)对比体会
教师活动:利用示范帮助学生学习、解决学习难点(切分节奏)(3)完整念读
学生活动:按节拍念读歌词
2.学唱歌曲(1)学习念白
过渡语:“在歌曲中,有的地方不是唱出来的,而是念出来的,听听范唱你能找到吗?” 学生活动:找到念白——没关系
教师总结:这是念白(具体的再找可靠的说法儿)(2)哼唱歌曲
学生活动:随歌曲范唱,轻声学唱歌曲。(3)分句学唱 教师活动:分句教唱
教学提示:注意学生是否能够准确演唱歌曲中的切分节奏,以及对歌曲音准的把握。(4)完整演唱
学生活动: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四)表现歌曲 1.分组演唱
学生活动:小组中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准确表现歌曲 2.表演唱
学生活动:个别学生根据歌曲的内容进行情景再现,其他同学为其演唱歌曲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小蚂蚁》 教学目标
1、学唱《小蚂蚁》。
2、边唱歌曲边律动。教学过程:
一、复习《红眼睛绿眼睛》
二、听教师演唱歌曲《小蚂蚁》,1、教师提问:小蚂蚁有什么特征?
2、按节奏熟悉歌词,3、教师演唱歌曲《小蚂蚁》,学生根据歌词回答,歌曲赞扬了小蚂蚁什么?
4、教师教唱歌曲。
5、引导学生用动作表演
6、加入律动完整学演唱。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小胖胖》。教学目的
1、学唱歌曲《小胖胖》。
2、自行设计表演动作。
3、了解领唱与齐唱这两种演唱形式。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
二、教师演唱歌曲《小胖胖》。
1、教师演唱,学生根据歌词内容,对小胖胖的行为作出判断,举红牌或举绿牌。
2、教师将歌曲中“领唱”与“齐唱”两部分用两种不同的声音演唱,并同时表演两种不同的角色。学生判断歌曲中有几个人物(叙述者与听众)?
3、教师演唱,学生分两组分别表演叙述者与听众两个不同的角色。
三、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唱。
1、学生跟老师学唱歌曲。
2、学生一边唱一边自行设计表演动作。
3、学生分两组对唱并表演。
四、领唱与齐唱
1、教师唱“领唱”部分,学生唱“齐唱”部分。
2、学生唱“领唱”部分,教师唱“齐唱”部分。
3、学生以多种形式演唱歌曲,领唱、齐唱、对唱等。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春天来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春之歌》
2、配乐诗朗诵《春天在哪里》。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乐曲《春之歌》,感受乐典意境。
2、独方或与同学合作,配乐朗诵《春天在哪里》。
3、指导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参与音乐表现。教学过程
1、复习第一单元歌曲。
2、情景导入:引导学生说一说春天的景色。
3、在预先不告诉学生曲名的情况下,播放钢琴独奏《春之歌》问:这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给你什么感觉?(优美,欢快,)
如果让你为该曲命名你会取什么名字?(告诉学生曲名)。
4、启发学生用语言、动作、图画等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5、再次完整聆听。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小雨沙沙沙》
2、沙锤和串铃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小雨沙沙沙》。
2、能说出沙锤和串铃的名称并初步学会演奏方法。
3、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有表情歌唱的能力,并在学唱歌曲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教学难点:
1、用沙锤为歌曲《小雨沙沙沙》伴奏时,强弱力度可能不易控制。教学过程:
1、用教科书上的插图引入歌曲《小雨沙沙沙》的教学
2、听歌曲《小雨沙沙沙》的录音范唱
3、师范唱一遍。
4、让学生跟教师模唱曲谱。
5、教师朗读歌词,并讲解歌词的内容。
6、用听唱法教唱歌曲。
7、教师用钢琴分句弹奏旋律,学生分句唱歌词。
8、学生完整的齐唱歌词
9、学生找出歌曲中完全相同的两个乐句,并涂上相同的颜色。
10、演示沙锤实物让学生认识沙锤,并演示沙锤的基本演奏方法。
11、用教科书上的插图提示沙锤强弱的演奏方法。
12由学生自由选择不同的节奏为歌曲伴奏,让学生尝试选择一种最佳的沙锤伴奏方法。13用沙锤为歌曲伴奏,可在歌词“小雨沙沙沙”处加上八分音符节奏型的沙锤演奏。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小雨沙沙沙》。
2、学习歌曲《柳树姑娘》。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柳树姑娘》。
2、感受四三拍歌曲的节拍和韵律特点。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小雨沙沙沙》,让学生熟练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听歌曲《柳树姑娘》熟悉旋律。
3、教师范唱。
4、让学生跟教师模唱。
6、学生分句唱歌词。
7、学生完整的齐唱歌词
8、在理解歌词内容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随着歌声即兴做动作。
9、要求学生背唱这首歌。
10、模仿柳枝摆动动作,加入歌曲中,边唱边作。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童声齐唱《春天音乐会》。
2、用打击乐器表现《春天音乐会》。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聆听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
2、培养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
3、用人声以及打击乐器来表现《春天音乐会》,培养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以及音乐表现能力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柳树姑娘》。
2、复习歌曲《小雨沙沙沙》。
3、初步聆听歌曲。
问:歌曲中,有哪些声音参加了春天音乐会的演出,指挥会是谁?(引导关注歌词)
4、再次聆听。(引导学生听春雨,春风,春雷,春水的声音)
5、学生朗读歌词。(教师解释歌词并讲解春天的自然常识。)
6、再次完整聆听《春天音乐会》。(指导学生设计声声势动作,并随音乐参与表现)
7、复听《春天音乐会》,启发学生用人声以及打击乐器来表现春雨、春雷、春风、春水来临时的景象。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音乐中的动物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
2、歌曲《小动物唱歌》。教学目标
1、能准确地演唱弱起节奏
2、能用歌声、动作表现歌曲情绪。教学重点及难点: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用真挚的情感和自然的歌声表现歌曲。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感受声音的长短与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强“f”弱“p”,并能正确地运用到歌曲演唱之中。每个乐句的弱起。学习四四拍的第一拍是强拍。教学过程:
1、教师课前在黑板上贴上各种动物的图片。
2、教师课先让学生看教科书上的两组插图,并模仿他们的声音。
3、说出生活中还有那些声音能表示声音的强弱。
4、学生任意选择一种动物,模仿它的叫声。模仿逼真的,将图片取下站在空的头饰上,并带在这位同学的头上。
5、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F和P ⑴教师引导学生对老虎和小猫叫声进行对比:老虎的叫声低沉、声音长。
小猫的叫声柔和、声音也长。谁的叫声大?谁的叫声小?(老虎的叫声大,小猫的叫声小)
⑵在音乐中声音大用“f”表示强,声音小用“p”表示弱。
6、将同学们头饰上的小动物按叫声的大小分类。
7、学习歌曲《小动物唱歌》。⑴学生听教师范唱或录音。
⑵根来时按节奏朗读歌词,要求咬字准确、吐字清楚。(注意弱起小节的学习,引导学生强调4/4拍的第一拍“小动物”中的“小”字。)
⑶教师分局教唱。在演唱的过程中,可以模仿所唱的动物的典型动作。⑷创编歌词:请你将猫和狗的叫声换成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并大声领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小动物唱歌》。
2、欣赏《大象》。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感受声音的强弱,感受三拍子的韵律感。
2、引导学生用身体动作感受三拍子节拍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想像力。
3、通过欣赏乐曲,听辨低间提琴的音色 教学过程
1、初次聆听
引导感受乐曲主奏乐器的音色。听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你有什么感受?
2、再次聆听
表现哪种动作,为什么?
3、分别聆听A,B A’段
区别三段不同的情绪。想像大象的心情,在做什么?
4、再次完整聆听。
5、请学生随音乐用动作表现音乐感受。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歌曲《咏鹅》。
2、欣赏乐曲《跳圆舞曲的小猫》。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根据古诗词创作的歌曲《咏鹅》,体验中国古诗的韵味,感受四二拍的强弱规律,认识反复记号并按标记准确演唱,感受歌曲中描绘的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通过欣赏《跳圆舞曲的小猫》,体会三拍子圆舞曲的节拍特点。教学过程
1、谁会背诵描写动物的古诗?(《咏鹅》)
2、学唱歌曲《咏鹅》。
(1)请到家一同背诵《咏鹅》。(2)教师为学生讲解诗词的含义(3)学生朗读歌词,体会诗意。(4)教师范唱。
(5)学生跟录音机学唱。(6)体会歌曲悠闲自在的情绪。
3、欣赏乐曲《跳圆舞曲的小猫》。
(1)初听音乐:你听到了哪种动物的叫声?为什么会有小狗叫声?用什么乐器演奏?(2)再听音乐:A ,B ,A’三部曲式?
(3)引导想像,培养聆听习惯, 体会圆舞的风格特点。
(4)对比这两首乐曲的情绪,《咏鹅》是优美抒情的,《跳圆舞曲的小猫》是欢快活泼的。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咏鹅》。
2、学习歌曲《谁唱歌》。教学目标
1、复习歌曲《咏鹅》,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背唱。
2、通过学习歌曲《谁唱歌》,进一步感悟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
3、准确演唱歌曲。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请学生自主模仿喜爱的小动物的叫声。
2、学习歌词。
3、学习歌曲节奏。
4、学习歌曲
(1)听教师范唱或听录音。(2)教师分句教唱。
(3)学生完整演唱歌曲,注意休止符。
5、学生自主创编。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活动《我家门前有条河》 教学目标
在《我家门前有条河》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说一说熟悉的儿歌。
二、学习《我家门前有条河》
要求:有节奏的朗读。
三、数数练习
1、每一拍读一个数。要求:数拍的速度要均衡。
四、活动《我家门前有条河》
1、全班分成每六人一组,一人数一拍,一人读儿歌,四人分别演奏打击乐器。
2、全班分成四组共同合作完成活动《我家门前有条河》。
3、请同学们重新设计一首儿歌的活动。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我们多快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快乐小舞曲》 教学目的: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学习换气记号的音乐知识,并能正确使用换气记号演唱歌曲。
3、能用节奏准确、正确的为歌曲伴奏。教学重难点:
1、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背唱歌曲。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歌曲,曲调欢快活泼,歌曲以天真的语气歌唱美丽的祖国,抒发心中无限快乐的感情。歌曲为4/4拍,大调式,一段体。由4个乐句构成,结构规整。在明亮的色彩中融入了柔和的色彩,给人一种明朗、亲切之感。歌曲中的换气记号是本课的知识点。歌曲配以象声词“嘀哩嘀哩”,生动而形象嘀模拟了可爱的小鸟鸣叫,富有情趣,渲染了祖国美好景象。教学过程:
1、音乐导入:在上新课之前,老师请同学们先来听一段音乐,听完后告诉老师,这段 音乐的情绪和速度是什么样的?(播放《快乐小舞曲》的伴奏音乐)
2、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由此引出课题《快乐小舞曲》。
3、聆听教师范唱歌曲,并回答问题:说说歌曲中出现什么?它们快乐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4、根据歌曲节奏朗读歌词。①既然小鸟小溪都这么的快乐,那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用欢快的情绪按照歌曲节奏来朗读歌词。(教师范读,学生跟读)②教师谈伴奏,学生轻声朗读歌词。③和着伴奏音乐朗读歌词,边读边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5、、根据旋律填词演唱歌曲。①播放伴奏音乐,老师范唱学生小声跟着和唱。②学生跟着伴奏音乐,大声的唱出歌曲。③老师弹琴,学生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学生可以根据音乐加上欢快的动作或表情)
6、提出问题:歌曲中出现了什么记号?(换气记号)——老师解释换气记号的作用
7、老师示范怎样用换气记号演唱歌曲。
8、请学生带着换气记号正确的演唱歌曲,老师可在换气处作出提示。
9、请学生找出歌曲中两句旋律完全相同的地方,并进行接龙唱。(学生唱旋律相同的一,三乐句,老师唱二,四乐句)10、11、合着伴奏音乐带着欢快的情绪完整的演唱全曲。
用×,×× 节奏为歌曲伴奏。(1)先讲解4/4拍及拍号的含义。(2)出示两种节奏型。(3)分组打节奏,男生打第一种女生打第二种。(4)男女生分别打不同的节奏一起为歌曲伴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玩具兵进行曲》 教学目标
1、感受《玩具兵进行曲》雄壮而又活泼的情绪。
2、能随音乐初步分辨乐曲的三个部分。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玩具兵进行曲》据说是作曲家回忆起小时候做的一个甜蜜的梦,用梦境里的故事写成。内容是这样的:晚上,小主人睡觉了,玩具兵们一个个从玩具箱里偷偷爬了出来。他们先排列成整齐的队伍游行,后来又打闹嬉耍。正当天刚蒙亮的时候,小主人醒了,玩具兵们惊慌的逃回玩具箱子里。小主人起床,打开箱子一看,玩具们东倒西歪地躺在里面。呵!原来刚才是一场美丽的梦。
2、初次聆听《玩具并进行曲》,感受雄壮的音乐情绪。
3、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
(1)引导学生想象乐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2)随音乐走步。
(3)用打击乐器为第一部分主题伴奏。
4、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感受乐曲活泼的情绪。也可向学生介绍,由于加入了短笛、木琴、小钟琴等乐器,使乐曲显得更加活泼。
5、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引导学生分辨这部分音乐与第一部分是否相同?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结尾是下滑音部分的音乐,好像是玩具兵惊慌得跑回箱子里的情景。
6、安静的完整欣赏全曲。引导学生仔细听辨第一部分的旋律。听到时动作表示乐曲的三个部分。
6、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学目的
1、能听出歌曲中乐句的相同与不同。
2、能划拍演唱,并自主编创几个简单的律动动作并随歌曲表演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洋娃娃的生日舞会
2、初次聆听
3、洋娃娃最喜欢这两种舞步节奏(练习两种节奏)
4、再次聆听: 洋娃娃和小熊在跳什么舞?
5、按节奏来念念歌词。
6、试着演唱。
7、最喜欢唱哪一句?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首歌曲再旋律上又什么特别的地方?
8、感受到它们的心情怎么样?
9、有事情景处置 表示
1、洋娃娃听你们唱得这么好,她终于邀请我们去参与舞会了,师慢速演奏一次。
2、洋娃娃看你们这么棒,再次邀请你们跳舞,但这次她要求你们听到音乐边唱边用动作表示。
3、洋娃娃说你们的舞已经跳得很好了,小朋友就找自身的同桌做舞伴,分配好角色,和它们一起来跳舞吧。
10、小结 今天,我们很高兴参与洋娃娃的生日舞会,洋娃娃特别开心,她说明年还要邀请我们参与她的生日舞会,现在让我们唱着歌,跳着舞跟它们说再见吧!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多快乐呀多幸福》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多快乐呀多幸福》,并能用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
2、初步了解藏族的风俗人情况,感受欢快与抒情的情绪对比。教学难点: 能随音乐用肢体动作来表现欢乐、活泼的情绪。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你们觉得自己幸福吗?西藏的小朋友觉得自己可幸福了,所以他们高兴地唱起了歌跳起了舞,我们来听一听。(指导学生喇叭和唢呐都是藏族人民使用的乐器,喇叭不是小号,是类似唢呐和管子的乐器,有的喇叭甚至有一米多长。)
1、老师范唱;
2、带唱歌曲;
3、按节奏读歌词;
4、分句学唱歌曲;(学生随音乐自由的模仿吹奏唢呐、喇叭的姿势,并轻声歌唱。)
5、齐唱歌曲。
三、总结下课 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9、听赏《多快乐呀多幸福》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鼓和玩具》读童谣《玩具进行曲》 教学目标
1、能按节奏读童谣《玩具进行曲》,初步训练两个声部;
2、聆听乐曲《鼓和玩具》,根据音乐情绪产生一定的联想,能用打击乐器随音乐参与表现。教学过程
童谣《玩具进行曲》
1、童谣导入,请两名学生带领同学读前两句的节奏。引导学生分辨两句节奏的不同。
2、学生按节奏读前两句童谣,注意三四句的节奏与前两句的区别。
3、请学生分别读第一和第二声部童谣,然后再合起来一起读。欣赏《鼓和玩具》
1、播放乐曲《鼓和玩具》感受乐曲情绪
2、聆听引子部分
3、分段欣赏,注意不同的节奏特点。
4、音乐联想(音乐表现什么样的场情)
5、根据学生的联想,引导学生随音乐表演 教学反思:第五单元 五十六朵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其多列》 教学目标:
1、能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其多列》,并能用歌声,动作表达出来
2、引导学生通过律动感受四二拍的强弱规律,注意律动与歌曲演唱要协调统一。教学过程:
1、初次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2、解释歌词后,根据节奏拍手念歌词。
3、学生跟音乐哼唱,歌曲中的小朋友招呼小伙伴干什么去呀?请你唱一唱!
4、分段学习歌曲。
5、完整会唱后,加入声势参与歌曲表现。
6、学生自主用声势动作,或才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其多列》。
2、欣赏《快乐的罗梭》。教学目标
1、初步养成听赏音乐的良好习惯,通过欣赏与活动,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
2、初步认识月琴,琵琶,并了解其间色特点。
3、学会几个基本的彝族舞蹈动作,随音乐参与表现。教学过程
一、复习《其多列》
1、齐唱歌曲。
2、请学生独唱歌曲。
二、欣赏《快乐的罗梭》
1、准备图片或视频资料,了解弹拨乐合奏形式,认识月琴与琴瑟
2、聆听乐曲,初步感受乐曲的欢快情绪。
3、分段播放音乐会,学生分段聆听,感受并讨论。
4、再次完整聆听。
5、引导学生用声音或动作表现出来
6、拓展:更多了解彝族。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教学目标
1、能用爽朗自豪的感情的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2、能用简单的律动动作表现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3、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与旋律特点,动作渐强,渐弱等力度变化表现歌曲。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大兴安岭漠河,你认为有什么东西是你最喜欢的呢?为什么喜欢它呢?又有什么是漠河独有的?”(师生共同讨论)。
2、(教师播放鄂伦春族视频)师生共同总结鄂伦春族风俗特点。
二、讲授新课
1、师:“鄂伦春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呢?你们能想象一下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听听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播放勇敢的鄂伦春歌曲视频)
2、师生共同讨论歌中唱了哪些内容,表达了小朋友怎样的心情? 师:“歌词是歌谣让鄂伦春小朋友谱上了旋律就变成了动听的民歌,好听吗?让我们再听一遍体会鄂伦春小朋友快乐的心情。”
3、复听歌曲范唱,请同学们跟随拍手打节奏体会歌曲情绪。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X — ‖ 翻山 越岭 日夜 巡逻 护呀 护山 林 师:“连续八分音符的节奏,像什 么动物在奔跑?如果选择乐器,用什么乐器呢?”
4、再次复听歌曲,用自制的打击乐器表现歌曲的八分节奏部分。
5、学唱歌曲 ①复听歌曲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学习一句歌曲,教师巡视。②分组进行接唱歌曲。教师纠正其错误之处。③师生接唱歌曲。注意每个乐句的音准和节奏,特别是唱准“一呀一杆枪”,“日夜巡逻”及每个乐句结尾两拍的长音
6、情感处理,教师伴奏。师:“如果你是一个鄂伦春族的小朋友,骑着马,挎着枪,在巡逻、打猎你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情,会怎样表现呢?那就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再来演唱一遍这首歌”。[加入自制打击乐器],完整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三、舞蹈创编活动
1、请同学分组创编动作,教师巡视指导。
2、请同学们推荐配合音乐做示范动作。
3、整合动作,全班共同完整地用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四、延伸讨论:使我们知道兴安岭拥有最勇敢的民族——鄂伦春族,鄂伦春族是一个勇敢、不怕困难、甘于奉献、很有责任心的一个民族,人们不再害怕野兽的侵犯和偷伐树木的人了,让我们也像鄂伦春一样,努力学习用知识来保护家乡、振兴家乡吧!最后让我们用唱、跳、奏多种形式共同表现今天我们学习的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保护小羊》 教学目标
1、会唱歌曲《保护小羊》
2、区分两个乐句结束音的不同。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介绍有关傈僳族的相关知识,教师小结补充。
二、范唱
要求:学生能安静的聆听,并能对老师的范唱做出自己的评价。
三、学唱歌曲
1、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2、跟老师学唱歌曲。
3、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4、教师启发学生区分两个乐句中只有一个音不同,并在不同的音上涂上不同的颜色。
5、纠正学生的吐字,如:“三”“山”等。
6、启发学生根据歌曲内容编一个小故事。
7、请同学们谈谈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表演歌曲《保护小羊》
五、复习歌曲
1、《其多列》
2、《勇敢的鄂伦春》
要求:体会这两首歌曲的不同风格。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乃呦乃》。教学目的
1、初步听辨高低不同的音(1,3,5)。
2、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加上表演动作。
3、在学唱和表演过程中,体验土家族民歌的风格与韵味。教学难点:
1、用茶杯、碗、碟子准确的演奏歌曲《乃呦乃》。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简单介绍土家族小朋友的服饰、聚集地、生活习惯等民族风情。
二、范唱
要求学生安静得听,听完后谈一谈自己对歌曲的感受,还可以评价一下教师的范唱。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或听录音,要求学生聆听、记忆涂了颜色的小节。
2、教师范唱,请学生在有颜色的小节出拍手。
3、学生跟教师分乐段模唱歌词数遍。
4、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5、请一位同学领唱、其他同学齐唱涂色小节。
6、学生跟教师模唱歌谱,学生重点记忆涂色小节。
四、课下活动
1、同学们回家试着找可以发出domisol三个音的物体演奏这首歌曲。如:茶杯、碟子、碗或是在玻璃杯里装上不等的水。下节课请同学们带着所选择的“乐器”来演奏这首歌曲。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苗家乐》 教学目的
欣赏乐曲《苗家乐》,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感受我国丰富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能用打击乐器或声势参与音乐表现。教学过程
1、导入:准备苗族相关资料
2、初次聆听乐曲,提问:这首乐曲有什么特点?
3、再次聆听,引导学生这是一首芦笙与乐队合奏的乐曲
4、介绍芦笙,注意音色特点。
5、再次聆听乐曲
6、鼓励学生参与表现。
7、小结
本单元按我们学习了土家族、高山族、彝族、鄂伦春族、傈僳族的民歌。提问1:同学们还知道其他少数民族的名字吗?请你说一说。提问2:谁会演唱其他少数民族的民歌?给大家唱一唱。第六单元 月儿弯弯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小小的船》 教学目标:
1、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小的船》。
2、对歌曲的旋律,节奏有一定的感受和体验。教学重点
有表情的背唱《小小的船》。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弯刀。
2、从生活中感受小小有船。师:你们喜欢看月亮吗?平时你们见到的月亮都是什么样的? 学生边说,教师边出示有关的图片课件: 圆圆的月亮、弯弯的月亮、半圆的月亮
3、讲故事。
二、学习歌曲《小小的船》
1、读歌词
2、学习三拍子,请同学们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拍出三拍子的规律。
3、学唱歌曲。
4、分组练习。
5、汇报表演:齐唱,小组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小白船》 教学目标:
1、能初步听辨三拍子的歌曲.2、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感受歌曲带来的意境,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快乐。教学过程:
1、天文知识导入:设问,有谁知道太阳、地球、月球的关系?(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地球是太阳的行星)
2、揭题:朝鲜童谣《小白船》就是叙述了一个关于月亮的传说与想象。
3、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意境。(歌曲表达什么内容)
4、再听歌曲,感受歌曲三拍子节奏的特点(强 弱 弱,生动地表现了“船儿”在河中摇曳的形象,整个曲调流畅、优美、节奏平稳、舒展,给人以轻舟荡漾,恬静舒适的感觉)
5、练习节奏谱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摇篮曲》《小星星变奏曲》
教学目标:感受四三拍的韵律,引导学生体会叙述性与起伏的跳荡性旋律的区别。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天黑了,小宝宝。。。
2、完整聆听,感受乐曲音乐情绪。
3、分句聆听,感受不同乐的旋律特点。引导学生表达出来。
拓展:记忆中妈妈唱的摇篮曲是什么样的?有哪些不同的,和相同的地方?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小星星变奏曲》 教学目标:感受变奏曲式。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天黑了,夏日夜晚的天空。。。
2、完整聆听,认识钢琴音包,感受乐曲主旋律及其变化。
3、再次完整聆听,注意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变化,每一次变化都有怎么样的感受。教学反思:
第二篇:一年级音乐下册 云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云
教学目标:1.在游戏中,学习并巩固do--si各音及音位的认识。
2.学生能用甜美的声音歌唱《云》并感受三拍子乐曲的特点。3.通过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即兴创编能力。教学重点及难点:
1.能用感情的背唱歌曲《云》。2.能自己创编歌词。Ok
教具:数码视频展示台、风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放一个小动画,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蓝蓝的天空,飘着一朵朵白云。就象大海里飘着一只只帆船。多美呀。船里装了小鱼和小虾。云里装的是什么呢?等会儿老师用歌声来告诉你们。”那你们知道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歌曲名字是什么吗?
生:《云》
(二)学唱歌曲: 1.师弹琴范唱《云》
提问:①船里装了什么?②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 2.教师介绍歌曲节奏,并带领学生手画三拍子,哼鸣全曲。3.师生根据节奏进行歌词接龙。4.教师教唱歌曲,学生跟教师琴声学唱。5.学生分组演唱,教师指导。6.全体同学一起演唱歌曲。
(三)创编歌词:
1.分组讨论:云是怎么形成的? 2.分组讨论:雨的作用。3.学生进行歌词创编。4.学生进行演唱。
(四)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精神面貌不错,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很好的进行自我思考和语言表达,在学唱 1
歌曲《云》的过程中,学生能很好的随教师讲解理解歌词大意,在乐谱及节奏学习中,能掌握歌曲的速度和节拍,并能通过划“三角”的三拍子形式,唱好歌曲,虽然也有个别学生有点抢拍,但是经过分组指导和纠正,整体上达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学生对歌曲演唱时的表情变化也更丰富了。
第三篇:一年级音乐下册 云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最新版
云
教学目标:1.在游戏中,学习并巩固do--si各音及音位的认识。
2.学生能用甜美的声音歌唱《云》并感受三拍子乐曲的特点。3.通过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即兴创编能力。教学重点及难点:
1.能用感情的背唱歌曲《云》。2.能自己创编歌词。Ok
教具:数码视频展示台、风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放一个小动画,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蓝蓝的天空,飘着一朵朵白云。就象大海里飘着一只只帆船。多美呀。船里装了小鱼和小虾。云里装的是什么呢?等会儿老师用歌声来告诉你们。”那你们知道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歌曲名字是什么吗?
生:《云》
(二)学唱歌曲: 1.师弹琴范唱《云》
提问:①船里装了什么?②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 2.教师介绍歌曲节奏,并带领学生手画三拍子,哼鸣全曲。3.师生根据节奏进行歌词接龙。4.教师教唱歌曲,学生跟教师琴声学唱。5.学生分组演唱,教师指导。6.全体同学一起演唱歌曲。
(三)创编歌词:
1.分组讨论:云是怎么形成的? 2.分组讨论:雨的作用。3.学生进行歌词创编。4.学生进行演唱。
(四)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精神面貌不错,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很好的进行自我思考和语言表达,2017.3.1 最新版
在学唱歌曲《云》的过程中,学生能很好的随教师讲解理解歌词大意,在乐谱及节奏学习中,能掌握歌曲的速度和节拍,并能通过划“三角”的三拍子形式,唱好歌曲,虽然也有个别学生有点抢拍,但是经过分组指导和纠正,整体上达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学生对歌曲演唱时的表情变化也更丰富了。
2017.3.1
第四篇: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
《柳树醒了》教案示例
教学目的
1.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通过朗读感悟春天的美。
3.能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重点难点
《柳树醒了》的教学重点是识字,难点是背诵课文。教学时让学生在聊中学,在游戏中巩固。背诵课文的难点在于“春雷”、“春雨”、“春风”、“春燕”几个词学生容易混淆,所以学习课文时帮助学生分析出,柳树醒了后首先要洗澡,然后梳头。洗澡需要春雨,梳头需要春风。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愉快中识字,在轻松中学文了。
教学方法:以读为主,读中悟景,读中识字。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课文插图,媒体资源:《柳树醒了——情景演示》、《柳树醒了——泛读》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天吗?板书“春”字,说说你看见这个字会想到什么? 2.做“一字开花”游戏,看谁说得多。
春(天、雷、雨、燕、草、花……)
3.再看一看视频(柳树醒了——情景演示),感受一下春天的情景。
4.出示课文插图,这儿还有一幅美丽的图画,想看看吗?你看到了什么?(感受春天大地复苏的情景)。
二、初读,了解短文
1.同学们,春天来了,到处都是春天的气息,你们看这幅图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有的在拍照;有的在寻找春天;有的在唱歌。)
师总结:是的,他们唱呀跳呀,在歌唱春天,歌颂美好的大自然,请同学们打开第1课。先跟着动画默读,再自己读一读,读时要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播放媒体资源《柳树醒了——诵读》 2.出示字词卡片,反馈读音。(1)板书课题:1.柳树
了
(2)谁来读课题,柳树怎么啦?(醒)谁能从字卡中找到“醒”字贴上去?(补题后让这位学生带着大家再读课题)(3)除“醒”字外,你们还会认儿歌中的哪些汉字?下面老师考考大家,请看字卡。(老师出示字卡,请学生读字并组词)3.分节读文,了解内容。
(1)读第一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春雷跟柳树说话,柳树就醒了)教师板书:说话醒了
①柳树在谁的帮助下醒了?(春雷)教师板书:柳树 春雷
②春雷怎样跟柳树说话,小柳树睡醒了又是什么样?你能想像着再读一读第一小节吗?(2)春雷的朋友们还和柳树在一起做什么啦?分小组学习第二、三、四小节。
①以小组形式汇报,老师板书:
春雨 洗澡
柳枝 软了 春风 梳头
柳梢 绿了 春燕 捉迷藏 柳絮 飞了
(3)春天里的景物那么可爱,让我们一起读读最后一个小节,看看着急了的柳树在干什么? ①齐读第五小节。
②请同学说一说又知道什么啦?教师板书:柳树 玩耍 小朋友 长高了。③哪些同学愿意跟柳树做朋友站起来,看着板书背一背。
(4)同学们,春天万物都在生长,除了柳树醒了,还有什么也醒了呢?(学生自由说)(5)春天真的是太美了,让我们再欣赏这美丽的图画,读一读课文吧!(自由读)
三、巩固生字,写好字
1.看板书再读词。2.指导书写。
①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写好两个相同偏旁的汉字,你们看田字格表里是哪两个字(说话)②这两个字的偏旁谁认识?(言字旁)③写言字旁时第一笔点起笔不能太低,横要向上斜一点,折要向左斜一点,注意左边偏旁窄一些,右边部分宽一些。
④描红。
⑤自己练写,老师巡视。⑥成果展示。
四、板书设计
1柳树醒了
春雷
说话
柳树 醒了 春雨
洗澡
柳枝
软了 春风
梳头
柳梢
绿了
春燕
捉迷藏
柳絮 飞了 柳树
玩耍
小朋友
长高了
五、课堂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
2、写好“说、话”两个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抽读字卡:
醒、雷、澡、枝、软、梳、梢、耍 2.完成课后说一说。
3.请同学领读词语:(老师出词语,同学领读)
二、读背课文
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学生齐背。
三、实践活动
仿照课文编诗句,说一说。
四、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说说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书写,师生评议。
五、课堂作业设计
1、完成练字作业。
2、词语连线练习。
春雷 说话
柳树醒了 春雨 洗澡
柳枝软了 春风 梳头
柳梢绿了 春燕 捉迷藏
柳絮飞了
柳树 玩耍
小朋友长高了
《春雨的色彩》 教案示例
教学目的 1.认识“线、论”等11个生字。会写“你、们”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
3.有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培养学生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教学方法: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教学用具:媒体资源:视频《春雨的色彩》、视频《整体感知——春雨的色彩》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视频《春雨的色彩》
2、同学们,我们刚才感受了下春雨时的情景,现在,我们来具体感受一下课文吧?同学们在听读的时候,自己在心里默读,并标记好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同时通过拼拼音的办法记住它们,读会它们。
3、播放视频《整体感知——春雨的色彩》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学生自读课文,把拼拼音才会读的字圈起来。
2、这些圈起来的字都是我们的新朋友,看看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线 论 趣 题 底 颜 淋 洒 滴 油 欢……等)
3、同桌互读课文,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就教教他,还可以问其他同学,每人读一遍。
4、课件出示这些字,请会读的同学展示读。
5、愿意给哪个生字组词就给哪个组词。
6、看视频演示的情景,用一个字抢答A、一群人在雨中(淋)B、洒水车(洒)C、小水珠落下(滴)
7、出词给学生读。
三、读通课文,感知内容
1、生字大家都认识了,课文肯定也读得更好。分小组帮读,老师指定每组一名学生过一会代表小组读,小组成员帮他读流利。
2、朗读比赛,师生评价。
3、感知内容,相互交流:你知道春雨的样子了吗?你听到春雨的声音了吗?你知道田野里来了哪些小客人?
4、课外延伸:自由组合表演课本剧《春雨的色彩》。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理解积累
1、同学们的字记的很好,课文也一定能读出感情来。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精读。
2、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调整方案:
方案一: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这一问题较开放,如果学生已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即可进入下一环节。如果学生回答只停留在零散的词句上,就按方案二教学。)
方案二:小燕子、麻雀和黄莺它们分别认为春雨是什么色的?他们为什么这么认为?(板贴写有字的小写图片和对应的颜色)
3、小组内讨论:a.如果分角色朗读的话,该怎样读争论的语法,朗读好“不对”“不对,不对”“你们瞧”b.怎样表现春雨、小鸟和大自然。
4、根据自己的理解感受小组内分角色读、表演读。
5、请一组同学配乐表演读,学生评价
6、同学们,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把你的想法说一说,画一画(自选粉笔板画春雨)
7、指导积累。同学们读得真有感情,现在请把你喜欢的词句画下来。
8、课堂练习:读读说说
滴 雨滴、水滴……
欢 欢乐 欢笑……
题 题目 数学题……
线 纺线 棉线……
三、指导写字,扩展思维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观察今天的生字有什么特点
2、范写临摹
3、重点指导“绿”字的笔画
4、对照
5、拓展:春雨到底是什么色的?请同学们在下春雨时好好看看,并听听春雨说些什么,把看到的说出来,把听到的写出来。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示例
教学目的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会写“爷、节”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颜”的认识和“绿”字的书写;分角色朗读。
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媒体资源:视频《邓小平爷爷植树——范读》、视频《邓小平在深圳(1992)》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春天来了,柳树绿了,桃花红了。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是植树的好日子。
2、请了解植树节来历的同学作简单介绍。3、1985年的植树节,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为什么呢?请大家看这段视频。(播放媒体资源:视频《邓小平爷爷植树——范读》)
二、自主学习,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了解课文大意。
教师注意巡视,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给学习困难学生适当点拨。
2、同桌互查:生字会认没有,课文是否读通。
3、开火车认读生字。
三、朗读感悟,展示交流
1、出示讨论题
⑴你知道邓小平爷爷哪些情况?他为什么要来植树?
⑵读了课文后,你觉得邓小平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全班交流反馈:
⑴相机播放视频《邓小平在深圳(1992)》,并适当作以补充,激发孩子们对邓爷爷的敬仰之情。
⑵相机讲述邓小平同志与人民一起植树的场面。
⑶抓住文中的长句子及关键词句进行品读。如:
A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
B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填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
C他站到几步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四、写字指导
1、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字。
2、请学生上黑板在田字格中演示生字的书写,教师相机指导或示范,重点指导双人旁的写法。
3、学生独立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指名读。教师了解学生读长句子的情况,及认读生字的情况。
2、读生字,给生字扩词。
3、小组互相帮助,牢记生字。
你还有哪些字不太认识吗?快和小组同学交流,看看别人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二、朗读质疑
1、自由读全文,把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小组内提出不懂的词句或问题,互助解决。
3、全班交流讨论各小组没有解决的问题。
4、齐读课文。
三、扩展延伸
如果条件允许,和爸爸妈妈一起种一棵小树,定期为它浇水,并作观察记录。
四、作业设计
1、参加一次植树活动,说说植树的过程。
2、写字练习。
《古诗两首》教案示例
教学目的
1、认识“古”、“诗”等13个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认识13个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难点
认识生字“醉”和书写“声、处”。
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教学用具
课文插图,媒体资源:动画《春晓》。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学了前面几篇课文,你觉得春天是怎样的?(指名说)
2、古代的人也喜欢春天,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3、板书课题,学生认读生字“古”、“诗”、“首”。
4、下面我们学习第一首古诗,谁能读准?(板书:春晓,指导读准“春”的读音。)
二、初读感知
1、老师范读(也可利用动画资源《春晓》中的范读部分辅助教学)。
2、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分小组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字音。
4、谁勇敢的站起来读给大家听一听?(多请几位学生读)
三、再读感悟
1、出示课文插图。
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诗中哪里说了鸟?读给大家听。(处处闻啼鸟)同学们,瞧,(引导学生看图,想象鸟飞鸟叫的景象。)你想说些什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哪里讲了花?(花落知多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见到过的花落的过程。)
学到这里,老师有一个疑问:花怎么顽皮地落到地上去了?请同学们读读整首诗,用一句诗来告诉我。(夜来风雨声)哦,我明白了,是夜晚风吹雨打的原因。
2、这么美的画面,大家一定很喜欢吧!那应该怎样读这首诗呢?
3、指导朗读。
4、以各种方式练习读。
四、读诗想画面,指导背诵
1、把眼睛闭上,听老师读古诗,你的眼前浮现出什么?(分小组说,指名说。)
2、指导背诵。
五、扩展活动
拿出你们手中七彩的画笔,画出美丽的春天吧!
第二课时
一、猜谜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则谜语,请听:
一只蝴蝶轻轻飘,顺着风儿上九宵。
一心向着云外飘,可惜绳子栓着腰。
2、这是指什么?(指名说)
2、大家经常放风筝吗?觉得有趣吗?(指名说)
二、揭示课题
1、出示课文插图:
瞧,图上的几个小伙伴正玩得带劲呢!
2、诗人高鼎把他们写进了一首诗中,大家想读读吗?(板书课题,指导读准平舌音“村”。)
三、初读感知
1、播放动画《村居》,2、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互相纠正读错的生字。
4、指名读,齐读。
四、图文对照,读中感悟
1、看图,几个小伙伴在干什么?大家看诗中是怎么写的?(指名回答: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全班齐读。
3、看看图中的景物怎样?(指名用自己的话说)
4、诗中是怎样写的?(引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5、小伙伴们在这么美的风景下放风筝,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写成了一首富有意境的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五、读诗想画面,指导背诵
1、师配乐朗读,学生闭上眼睛听,再说说刚才仿佛看见了什么。
2、看图背诵,全班齐背。
六、扩展活动
开展放风筝活动。
七、作业设计
1、说一说你放风筝的过程。
2、写字练习。
第五篇:一年级音乐下册 藏猫猫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藏猫猫
教学目标:
通过听《捉迷藏》,唱《躲猫猫》等音乐活动,表达自己童年生活幸福欢乐的情绪。
学习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轻巧的声音清晰、准确的演唱歌曲。并通过歌曲的游戏,养成听音乐做动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会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2.正确运用节奏。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找与游戏有关的歌谣、歌曲、乐曲(如:歌曲《找朋友》、《跳绳》等)教学器材:
钢琴、录音机、歌曲、欣赏曲的录音带、电脑课件、摄像机、钢琴曲《骑竹马》片段、伴奏带《哦,十分钟》、歌曲《找朋友》、乐曲《苗岭的早晨》、表现《骑竹马》、《捉迷藏》意境的图片 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
学生听《找朋友》的歌曲,拉手进教室围成圆圈,和教师一起参与“找朋友”的游戏。
教师播放歌曲录音,并主动邀请学生参加游戏,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世界。2.对比欣赏
对比欣赏《捉迷藏》和《骑竹马》两首乐曲,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情绪,分辨相同的乐器音色,结合插图选择乐曲表现内容,并选择加入曲名。
以猜谜的形式设下悬念,引导学生仔细聆听音乐,为音乐加入名字:“捉迷藏”、“骑竹马”。3.情感导入
学生倾听教师范唱歌曲《躲猫猫》,感受苗族音乐风格及韵律,体验美感。
教师穿着苗族服装范唱歌曲,为学生创设民族音乐及文化的艺术氛围。4.快乐节奏
用节奏型“0 0│XXX X ”为歌曲拍手伴奏,注意强弱对比,体验歌曲的动感,为有感情的歌唱做铺垫。
指导学生用简单的节奏为歌曲伴奏,通过实践活动感受音乐、学习音乐。5.趣味歌词
按歌曲节奏高位朗读歌词,加入二拍子简单律动体现歌曲强弱。会念的学生可以下座位,到有困难的同学身边和他一起朗读。教师以介绍游戏规则的方式,教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加入手势帮助学生记忆。6.歌曲学唱
学生看光盘跟唱歌曲旋律。(边唱边拍击二拍子节奏)听琴模唱并运用齐唱、男女生接唱、同学互相邀请演唱等形式练唱歌曲,通过竞赛检验小组的学习效果。得到音乐祝贺请同学们随音乐拍手表示庆祝。
教师放光盘带动学生学唱歌曲。用钢琴弹奏歌曲旋律,指导学生模唱,并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唱的好的组用电脑课件播放《苗岭的早晨》的音乐给予祝贺。7.情境表演
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道具设计游戏方法,进行游戏表演。(演唱组、道具组、表演组、裁判组)请学生观看表演的摄像,了解自己的表演情况,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学会反思。
教师了解学生游戏前的准备情况,在学生游戏时,为学生摄像,帮助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提高表演、歌唱等能力,增强游戏的愉悦性。
8.歌词创编 再次进行游戏时,加入苗族小朋友的游戏规则,喊两声“哦”,被找到的同学演唱与游戏有关的歌曲。(如:《跳绳》、《火车开啦》等)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用《躲猫猫》的旋律创编新词。
教师介绍苗族小朋友的游戏规则,并和学生一起参加游戏,根剧生活中的游戏创编新歌词。9.情感升华
学生听教师演唱歌曲,并接受教师的邀请,到室外参加游戏活动。
教师为学生演唱歌曲《哦,十分钟》,邀请学生到室外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