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千年不衰的汉字教案
我们为祖先而骄傲
——千年不衰的汉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先看幅图片,你们认识吗?(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它看起来像什么?(跳舞、跑步、举重、京)大家说得真好,这个会徽的名字就叫做“舞动的北京”。
2.会徽中这个奔跑的人型图案正是由篆体“京”字演变而来的。这个看似简单的会徽,却蕴涵着深厚的中国文化,一个小小的“京”字,却是汉字走向世界的典范。(板书:汉字)二.汉字——从无到有
我们每天的学习都在与汉字打交道,谁来说说你跟汉字都有哪些亲密接触?
1、汉字有这么大的作用,那么在它出现之前,聪明的祖先们是用什么方法记事的呢?——结绳记事。请大家推测一下祖先究竟是怎样结绳记事的呢?指名交流。
2、你们的推测究竟是否正确呢?古书上曾经有这样的记载:(出示: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请一位同学读一遍!你听懂了吗?
2.小事打小结,大事打大结,要记得事情越来越多,结绳也越打越多,这种方法已经满足不了祖先们的需要,在文字产生之前,祖先们又用刻画符号记事。3.这是古人刻画在陶器上的符号,你们看它们像什么啊?
不断涌现的考古资料证实:汉字正是由这些刻画符号逐渐演变而来的。由于祖先更多的是把汉字刻画在乌龟的甲壳和动物的骨骼上的,所以我们把它们称为甲骨文,你们对甲骨文有哪些了解呢?(生说,甲骨文的发现故事)
这节课老师也请来了几个甲骨文字,你们能认出它们吗?课件出示。一起说你们怎么这么快认出来了呢?(因为它们象形)最早的汉字就是这样的象形字。
当你了解了汉字产生的过程后,你最想说什么?(我们的祖先太了不起了,我们的祖先太伟大了,如果没有它们造字,现在我们还没有汉字呢,我为我们的祖先而骄傲)
结语:是呀,汉字从无到有,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是我们祖先用他们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了汉字。不夸张地说,没有他们就没有汉字。三.汉字的演变过程
我们的祖先在造字的同时,汉字的字体也在发生着变化。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想一想它们经历了哪几个过程呢?生说(课件出示:“马”为例,展现汉字的演变过程)
同学们观察一下从甲骨文的“马”到行书的“马”字的这个演变过程中,你找到汉字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吗?(由图形变笔画,由象形变象征,由复杂变简单,有不规范到规范)最关键的一次简化是从什么到什么?(从篆书到隶书)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再来看“龙”字.(课件出示:“龙”字的演变过程)
小结:刚才短短的时间,我们就了解了汉字的演变过程,你们知道,汉字由繁到简,由不规范到规范,这个简化的过程经历了多少年啊?千年之久(板书:千年)
结语: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灵巧的双手创造了栩栩如生的文字,把他们的智慧和灵感熔铸在一个又一个汉字里。汉字是我们祖先劳动智慧的结晶。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揭题(让我们自豪地大声齐读——我们为祖先而骄傲!)四.汉字——魅力无穷 1.书法展现汉字的魅力
我们为之骄傲的祖先将汉字写在纸中,印在书里。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汉字将会怎样?是啊,中华5000年文明就是凝聚在这一个个方块字中,代代相传,它同时孕育了中国特有的艺术——书法。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书法世界,领略汉字的艺术魅力。
(课件出示:书法作品欣赏)老师介绍……欣赏完这些作品,你们感受到汉字的什么?这些作品或端庄秀丽或沉稳大方或潇洒飘逸。2.字谜感受汉字的魅力
我们领略了汉字艺术的美,其实汉字不仅美,它还很有趣呢?下面我们就来开展一个字谜活动,喜欢吗?
(课件出示:字谜)(1)天鹅飞去鸟不归(不错,一下子就猜对了!)(2)提手旁不见了(是的,下一个要有些难度了!)(3)说话带刺(你能猜出来真是不简单。)(4)口中衔着一块玉(5)从来就是一半
3、看来这些字谜还真难不倒大家呢!你们看,这些汉字组合在一起,还是一句话:我是中国人。
通过猜字谜活动,你对汉字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汉字太有趣了,汉字太有魅力了)
结语:通过欣赏书法作品,猜字谜活动,我们领略到了祖先的聪明才智,感受到咱们中国的文字是多么的富有魅力啊!(板书:魅力无穷)
1、少数民族的汉字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了汉字,还有许多少数民族的文字。在我国云南丽江的纳西族还流传着一种奇特的文字,被称为纳西东巴文,老师今天也带来了(出示:东巴文字),你在其他地方见过东巴文吗?
看来这少数民族的文字还真是难懂。那你在生活中还在哪里见过少数民族的文字呢?
(媒体出示人民币)哪个小组先来?你们组发现了什么?请你把它指出来!你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文字吗?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很多,各地语音不通,但是汉字却是各个民族都通用的。所以我们常说(媒体出示:汉字不仅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还是联络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让我们饱含深情地读一遍。
五.汉字——不衰的文字
1.世界上有些古老的文字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亡了,如玛雅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有人担心古老的汉字也会失传,所以建议联合国应该把汉字列入人类文化遗产保护名单,她就是课文上提到的瑞典汉学家林西莉女士。千年的汉字在今天的电脑时代是不是也面临衰退呢?(看书95页信息时代的汉字)小组讨论:中国的汉字会衰退吗?
时代发展到今天,汉字不但没有衰退,相反还更加兴旺。因为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它,今天的我们更在继承汉字、发展汉字,只有汉字历经千年而不衰(板书:不衰)2.汉字——我们该做些什么?
随着汉字走进因特网,溶入世界的发展之中,学习汉字,学写汉字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媒体出现小资料…)根据小资料,你觉得汉字的未来会怎样?
结语:认认真真地阅读汉字,工工整整地书写汉字。这是我们作为天生的汉字使用者应该做到的。老师相信,我们每一位同学一定能写端端正正的方块字,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你们有信心吗?
板书:
我们为祖先而骄傲
——千年不衰的汉字
千年不衰
汉字
中华民族的根
魅力无穷
第二篇:千年不衰的汉字教案(本站推荐)
我们为祖先而骄傲
——千年不衰的汉字
教材分析:
《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上)》一课选自苏教中国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第二课。本单元以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进而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教育主题。《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上)》一课旨在了解中国古代领先于世界的科技发明创造,尤其是四大发明对人类的巨大贡献;我们千年不衰的汉字在维系中华民族团结中的重要价值,让学生体会和领悟我们祖先在创造中华民族文明中的高度智慧。在为祖先对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而骄傲的同时,激发学生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古老的汉字经历几千年后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的原因,感知汉字不仅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更是维系中华民族的根。
2.感受祖先创造出这种表情达意文字的高度智慧,从而发自内心地产生为祖先骄傲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
体会汉字不仅是一种传情的工具还是维系中华民族的根,感受祖先创造出这种表意文字的高度智慧,激发爱国热情。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资料收集 教学过程:(第三课时)一.导入
1.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中华文明。四大发明就是其中璀璨的文明瑰宝。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吗?一起说。
2.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中国古老的文化领域,再一次感受祖先的勤劳、勇敢、智慧的优秀品质。(师板题)
3.同学们,我们先看幅图片,你们认识吗?(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它看起来像什么?(跳舞、跑步、举重、京)大家说得真好,这个会徽的名字就叫做
“舞动的北京”。
4.会徽中这个奔跑的人型图案正是由篆体“京”字演变而来的。这个看似简单的会徽,却蕴涵着深厚的中国文化,一个小小的“京”字,却是汉字走向世界的典范。(板书:汉字)二.汉字——从无到有
我们每天的学习都在与汉字打交道,同学们你们知道它们是怎样产生的吗? 1.据说在文字出现之前,聪明的祖先们是用结绳记事的。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结绳记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来我们一起看一段视频。(课件出示:结绳记事)
2.小事打小结,大事打大结,要记得事情越来越多,结绳也越打越多,这种方法已经满足不了祖先们的需要,在文字产生之前,祖先们又用刻画符号记事。
3.这是古人刻画在陶器上的符号,你们看它们像什么啊?(课件出示;奔跑的人,飘扬的旗帜,扬起的风帆,一座山,一条鱼等)
不断涌现的考古资料证实:汉字正是由这些刻画符号逐渐演变而来的。由于祖先更多的是把汉字刻画在乌龟的甲壳和动物的骨骼上的,所以我们把它们称为甲骨文,你们对甲骨文有哪些了解呢?(生说,甲骨文的发现故事)
这节课老师也请来了几个甲骨文字,你们能认出它们吗?课件出示。一起说你们怎么这么快认出来了呢?(因为它们象形)最早的汉字就是这样的象形字。
当你了解了汉字产生的过程后,你最想说什么?(我们的祖先太了不起了,我们的祖先太伟大了,如果没有它们造字,现在我们还没有汉字呢,我为我们的祖先而骄傲)
结语:是呀,汉字从无到有,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是我们祖先用他们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了汉字。不夸张地说,没有他们就没有汉字。三.汉字的演变过程
我们的祖先在造字的同时,汉字的字体也在发生着变化。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想一想它们经历了哪几个过程呢?生说(课件出示:“虎”为例,展现汉字的演变过程)
同学们观察一下从甲骨文的“虎”到行书的“虎”字的这个演变过程中,你找到汉字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吗?(由图形变笔画,由象形变象征,由复杂变简单,有不规范到规范)最关键的一次简化是从什么到什么?(从篆书到隶书)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再来看“龙”字.(课件出示:“龙”字的演变过程)
小结:刚才短短的时间,我们就了解了汉字的演变过程,你们知道,汉字由繁到简,由不规范到规范,这个简化的过程经历了多少年啊?千年之久(板书:千年)
结语: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灵巧的双手创造了栩栩如生的文字,把他们的智慧和灵感熔铸在一个又一个汉字里。汉字是我们祖先劳动智慧的结晶。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揭题(让我们自豪地大声齐读——我们为祖先而骄傲!)四.汉字——魅力无穷 1.书法展现汉字的魅力
我们为之骄傲的祖先将汉字写在纸中,印在书里。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汉字将会怎样?是啊,中华5000年文明就是凝聚在这一个个方块字中,代代相传,它同时孕育了中国特有的艺术——书法。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书法世界,领略汉字的艺术魅力。
(课件出示:书法作品欣赏)老师介绍……欣赏完这些作品,你们感受到汉字的什么?这些作品或端庄秀丽或沉稳大方或潇洒飘逸。据我所知咱们班就有不少书法爱好者,你们能说一说为什么爱好书法吗?(练字可以把字写漂亮…)2.字谜感受汉字的魅力
我们领略了汉字艺术的美,其实汉字不仅美,它还很有趣呢?下面我们就来开展一个字谜活动,喜欢吗?
(课件出示:字谜)我这有四个字谜,分小组活动,看看哪个小组能获得成功?要求:1.小组长带领组员进行。2.在规定的时间里猜出来就算成功。(学生活动、集体反馈、组长上台、先说谜面、再说谜底)
通过猜字谜活动,你对汉字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汉字太有趣了,汉字太有魅力了)
结语:通过欣赏书法作品,猜字谜活动,我们领略到了祖先的聪明才智,感受到咱们中国的文字是多么的富有魅力啊!(板书:魅力无穷)五.汉字——不衰的文字
1.世界上有些古老的文字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亡了,如玛雅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有人担心古老的汉字也会失传,所以建议联合国应该把汉字列入人类文化遗产保护名单,她就是课文上提到的瑞典汉学家林西莉女士。千年的汉字在今天的电脑时代是不是也面临衰退呢?(看书95页信息时代的汉字)小组讨论:中国的汉字会衰退吗?
时代发展到今天,汉字不但没有衰退,相反还更加兴旺。因为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它,今天的我们更在继承汉字、发展汉字,只有汉字历经千年而不衰(板书:不衰,中华民族的根)2.汉字——我们该做些什么?
随着汉字走进因特网,溶入世界的发展之中,学习汉字,学写汉字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媒体出现小资料…)根据小资料,你觉得汉字的未来会怎样?
结语:认认真真地阅读汉字,工工整整地书写汉字。这是我们作为天生的汉字使用者应该做到的。老师相信,我们每一位同学一定能写端端正正的方块字,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你们有信心吗?
结语:此时,我们再看奥运会徽,这个积淀着五千年文化精华的汉字已经成为了我们中国的象征,因为它千年不衰,魅力无穷。所以汉字不仅是传情达意的工具,还是联络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我们为伟大的祖先而骄傲,我们为伟大的中华民族而自豪。让我们再一次自豪地大声齐读——我们为祖先而骄傲
板书:
我们为祖先而骄傲
——千年不衰的汉字
千年不衰
汉字
中华民族的根
魅力无穷
教案:
讲授课题:我们为祖先而骄傲
——千年不衰的汉字
学
校:河东店小学
年
级:五年级
教
师:张华瑛
2010年8月10日
第三篇:《承传千年不衰的家道》分享版 -
大家下午好!
我们接续来分享蔡礼旭老师《承传千年不衰的家道》这本书。感恩蔡老师!
《礼运.大同篇》里面讲的“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亲其亲”是亲爱自己的父母,这是仁之始也,仁爱心的原点。推广开来,不只对自己的父母好,“事诸父,如事父”,这就是发扬光大,仁之广也。“子其子”,照顾自己的孩子,也是天性很自然的发挥出来。孩子生下来了,我们有一份道义,要把孩子教育好、养育好,这是人的道义心很自然的开始。而能够将此心推及到视所有的孩子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照顾,这算是义在不断扩大,义之大也。但这都是建立在仁义的源头之上的,就是孝养自己的父母、照顾好自己的孩子。所以基础还在亲其亲,子其子,然后延伸开来,“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因此,一个人在家庭当中形成的德行,是一个人做人的根基所在。我们看这个父子关系,以前在古代,皇帝叫君父,是把孝心自然地转变成忠心。“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到学校去读书,老师叫什么?同学叫什么?师兄、师弟。那种孝悌再延伸出去就是忠,就是对人的友爱。为什么林则徐先生说“父母不孝,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这是做人的大根大本,孝悌扎好了,自然对人就有忠心跟爱心。“孝”是根,根是能生,“百善孝为先”,孝心开,百善皆开。其它的德行,是从孝道延伸出来的。比如“悌”,友爱兄弟姐妹。《弟子规》说:“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忠”,忠心。一个人对父母都不忠诚,他怎么对别人忠诚?所以《入则孝》说,“亲所好,力为具”,忠诚就从这里出来。大家有没有想起哪一个故事?“子路负米”。走了百里,这么重的米,他有没有觉得累?你们扛过没?体会体会他的心境。他都没想累,就不累,就想着父母吃到这个米的那种高兴。所以诸位学长,累从哪里来?我们父母那一代当妈妈比较辛苦,还是我们现在这一代?上一代的人,生五个、八个孩子,一份薪水,闽南话叫“俭肠勒肚”,很节俭!妈妈这么辛苦,有时候还做一些手工做到半夜,隔天一醒过来又帮我们准备早餐。母亲很辛劳!请问大家有听她们喊过一声苦吗?没有。可是现在都穿名牌,吃香的喝辣的,然后就一天喊好几次苦。所以真正的苦不是外在的条件,是人心中的情义、道义退了。有情义、道义,只想到是该做的,做得心安,就不觉得苦。现在是常想自己,计较来计较去,攀比来攀比去,所以叫苦连天。--“信”,诚信也是从对父母的诚信来的。“父母命,行勿懒”,答应父母的事情赶紧去做。结果我们现在是答应客户的事赶紧去做,答应父母的事排在最后面。这样是不是诚信?那都是表面的诚信。大家看,留名青史的圣哲人有一个原动力,就是对父母的忠信,甚至是对祖宗的忠信。范仲淹先生说道,我今天有这么高的福分、这么高的地位,那都是我祖宗给我的福报。他跟他的子孙讲,我假如把这个福报乱花了,去享受了,我以后怎么对得起祖宗,怎么去见我的祖宗。
历史上有名的司马迁先生,他父亲是史官,希望他能够继孔子之后五百年写出千古文章,在临终前这样期许他。司马迁念念不敢忘,这是对父母的忠信。后来他因为李陵将军的事情,被判官刑,这个对读书人来讲是莫大的耻辱!一般的读书人受到这样的耻辱一定自杀,可是为什么司马迁先生不自杀?死很容易!他忍住羞辱几十年,就是为了不辜负对他父亲的承诺。后来很多史书都是以司马迁先生写的《史记》为范本,《史记》从皇帝记到汉朝,也把很多宝贵的文化、智慧传承下来。
我们再看“礼义廉耻”,这是人生的枝干。“礼”,当然也是对父母的恭敬开始的。“父母呼,应勿缓”、“出必告,反必面”、“长者先,幼者后”,从对父母的恭敬,养成了一个礼的态度。“义”。《弟子规》里面讲“事死者,如事生”,那种情义,父母离开了都没有减少,也从孝道来的。
“廉”。“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耻”。人羞耻心的源头在哪里?我们小时候最怕哪一句话?“真没家教。”一讲,好像很难受,赶紧收敛。“德有伤,贻亲羞”,怕让父母蒙羞,这是一个人羞耻心的源头。
“仁爱和平”是花果。“仁”,设身处地,“冬则温,夏则清”,体恤的细微。“爱”,“亲有过,谏使更”。“和”,“怡吾色,柔吾声”,要心平气和去劝。要劝到什么程度?劝到“号泣随,挞无怨”,连父母打他、骂他,他都能够心平气和,不跟父母计较,不生一点怨恨,这个人一生的修养才能达到“平”。他不记恨父母,只记父母的好,只想着怎么做才能真正劝谏父母,这个人才有“和、平”的修养。
以上文字出自本书28-29页。近代也有很好的学说思想,可是为什么好像愈实践社会愈乱?并不是这些学说思想不好,只是因为理想都没有根。要实现那种理想的社会目标,一定要从孝道入手。这个时候我们再翻开《孝经》,就很佩服孔老夫子,“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
一个企业肯去做了,也能像《孝经》讲的这样,上下无怨,民用和睦。所以谁最有福气?肯听圣人,肯听老祖宗的教导,去落实在自己的家庭,落实在自己的企业、团体,这个人最有福气。因为他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经营人生。所以我们得要从根本上去努力,不能好高骛远。
现在社会特别强调民主、民权,但是假如没有接受礼义廉耻的教化,选出来的人无礼,选上了都谋自己的私利,没有道义,没有礼义,没有廉耻,结果会怎么样?所以现在很多民主国家空有一个民主的制度,贪污的现象都快控制不住了,那要那个制度干什么?
所以得抓到德行才是本,有德,制度才能用得好;没有德,都拿着制度在玩弄,谋自己的私利去了。所以《大学》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制度也是末,方法都是末,根在哪里?在道德,在修养。所以我们要让这些理念能真正落实,还是要回到五伦八德的修养上来。
我们强调要重视社会福利,重视民生,其实人要真有仁爱和平的心,没有那个主义,没有那个制度,大家都会主动去做。只有这个制度,但没有发自内心的爱,还是很难做好的。其实这十二个得目,“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就能落实整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容。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既张,国乃复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所以推行礼义廉耻是治国,一个团体一定要有礼义廉耻才能维系。仁爱和平的精神可以让天下相互平等对待,和睦相处。这不是遥不可及的,我们每一个人努力去修养德行都能做到。
这些道理通了,再看这八德,这十二个得目,大家有没有觉得它在放光?我们老祖宗都是把学问总结的非常简要,让我们好去体会。
以上文字出自本书30-31页。
现在看起来社会问题频传,但只要这十二个德目都在人的心中,还有哪个问题不能解决?有孝悌了,哪来的家庭冲突!有忠信了,哪来的跳槽、哪来的不讲信用,是不是?商场里就是忠信出了问题,人都没有安全感。有礼了,就不冲突了,互相尊重了。有义了,人就都有情义、恩义,哪有现在离婚率这么高的现象?有廉耻了,哪有人再贪污?有仁爱和平了,那就是互相爱护、互相尊重的和谐社会了。
所以,孝是整个德的根本所在。我们明白了这些道理,就有信心从自己做起,进而把老祖宗这些好的智慧分享给有缘的亲朋好友。
这个仁爱和平的心发出来了,就能“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我们几千年的文明特别重视尊重老人,因为老人一生奉献给了家庭和社会。加入我们这些晚辈还不好好照顾老人,这叫忘本。一个人最大的造孽就是忘恩负义。我们不好好照顾父母、照顾老人,保证我们的晚年也没人照顾。那是铁定的,如是因,如是果!现在的人只顾眼前,不顾以后。其实老人是我们的大福,“福田心耕”,孝敬老人就是恩田。报恩的人有厚福。
我们奉养老人,不是老人有福,谁有福?我们当子孙的有福,“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现在都是小家庭,没有奉养老人,孩子从小怎么学孝道?父母没有把孝道演示给他们看,他就只能想自己。
所以诸位学长,社会在变,有变好的,也有变不好的。不好的不能跟,不能随波逐流。小家庭好不好?好就不会变这样了,是不是?最少最少,折中一下,也应三代同堂。我们从小都是跟爷爷奶奶一起住,才有健康的人格,才没有变成小皇帝。从小耳濡目染,看父母怎么对待爷爷奶奶。这一点,我们马来西亚的同胞做的特别好,很多都还保有大家族,三代同堂的很多。我有时候看到三代、四代人一起来听《弟子规》,那个场面非常感人、温馨。家道、好学就在这个过程当中传递了。
“壮有所用”。人到中年能很勤奋地去工作,是他对家庭有责任心,念念不忘。“下思造家之福,上思报国之恩”,对家庭有责任,他就会去付出,去赚钱来照顾父母,养活家庭。对社会、国家也有使命感,所以他在各行各业都会认真负责。
我们现在的心态出了问题。社会国家是互助之体,每一个行业都在服务大众,都应该赢得我们的感谢和尊重。可是现在好像忽略了每一个行业的本质是服务。都是用钱来衡量每一个人、每一个行业,人心都扭曲掉了。有了钱,不尊重人;有了钱,忘了自己这个行业的本质是什么。
比方我们教书的,这个行业的本质是什么?教育英才,传道授业。结果现在当老师的人在比薪水,那完了,该教的到补习班才教,他有私心,这个本质没了。医生救人的命,这是他的天职,假如他是为了赚多一点钱,那这个天职就守不了。
现在很多人在哪一个行业都不快乐,因为他每天只在用钱跟人家攀比,没真正地感觉到那种服务别人的价值和快乐。助人为快乐之本!我们教书的人,一个孩子因为我们正确的引导,改变了他的思想和人生,请问大家,多少钱买得到?这是没办法买的。做医生的,把一个人从鬼门关救回来,是钱能够买的吗?我们不能被金钱给物化了,别让金钱把我们的灵性都给遮住了。
所以这个“壮有所用”,真正能够利益家庭社会,源于他的责任心,是他服务大众的存心。这都要通过家庭的教育跟学校的教育,还有社会好的风气带动。
上文出自本书31-32页。由于篇幅太长,接下来的“幼有所长”,明天我们再继续。接着昨天的内容——“壮有所用”,我们继续学习蔡老师的《承传千年不衰的家道》这本书。
“幼有所长”。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建立很好的人格,这都跟“幼”字很有关系。童蒙养正,所以要“幼有所长”,首先他的家庭要发挥作用,父母要教育好这个孩子。《三字经》提醒我们,“养不教,父之过”,这就点出父母的天职是要把孩子教好。“教不严,师之惰”,老师也有责任。
我们照顾老人、壮年人、年幼的人,对于可怜的人更要额外地体恤,这叫“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个“鳏”是指老年丧妻。“寡”是老年丧夫。“孤”是幼小就丧了父母,孤儿。“独”是老了没有孩子奉养。“废”是指身体、肢体有不足、障碍。“疾”就是病比较重的人。这六种人都很可怜,主政的人特别照顾这些人,就把老百姓的爱心给带动起来了。假如连这么可怜的人,我们都提不起爱心,那么这个社会慢慢地就麻木不仁了。懂得教育的父母,要引导孩子看到这些可怜的人,带他们到养老院、孤儿院去关怀这些人,长养孩子的仁爱之心。这六种人可怜,要让他们“皆有所养”,确确实实,我们古圣先王都特别照顾这些可怜的人。
“男有分,女有归”。男子,有他的天职、本分要尽,包括对父母的恩义、对另一半的情义、对孩子的道义。在古代社会“男主外,女主内”,而这个内外并没有高下之分,是夫妻一体承担起家庭的生活,共同撑起整个家道的延续、家道的承传。
一个家庭最重要的两项工作,是维持经济和教育好孩子。那大家觉得赚钱和总要,还是照顾好先生、儿子,教育好下一代重要?当然是教育好下一代、照顾好家庭。所以重要的工作都交给重要的人做。为什么?母亲怀胎十月,跟孩子之间,我相信比爸爸更亲。什么叫一体?我相信女子是最有感受的。而且处于天性,女子一生会牵挂自己的孩子,那是自己生出来的。孩子不好了,她一辈子都不会真正的快乐。所以女子一生要真正幸福,一定要把孩子带好。
现在女子出来工作的比较多了,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女子出来工作,第一个就是想多赚点钱。但是请教大家,女子出来了,真的多赚钱了吗?三十年前,爸爸一个人赚,妈妈在家里相夫教子,还能买个房子,因为她勤俭。现在夫妻两个赚钱,孩子要什么就给他买什么,连房子都是三十年贷款,有没有?有。
所以告诉大家,钱不是多赚就有,钱是勤俭持家才能留下来。不然你看现在把孩子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眼镜要雷朋的,衣服都是名牌,你看这样去花钱,哪够花的?现在孩子不节制,你再怎么赚,也不够他花。这是从勤俭的角度来看的,大家要冷静,不要随波逐流,好像人家要这样,我也要这样。
再来,母亲能好好照顾孩子了,孩子会养成读书的习惯,请问能省多少补习费,省多少精神去催“读书了,读书了”?还有健康。孩子现在都在外面吃,慢性病、癌症的患病年龄越来越低,有十八岁就中风死了的,为什么?“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在外面吃的很多都很脏。身体不健康,请问孩子、先生以后的医药费要多花多少?孩子身体不好,他以后做事业就输了多少?身体不好,他以后的家庭会出问题,这就是不是用钱可以衡量的。
再来,德行。你把他的德行根基扎好了,以后不用操孩子的心。他德行不好,以后出去创业不知道要多花你多少钱呢,然后夫妻吵架你还要帮他排解,等他养了孩子还不负责人,“妈,交给你了”。你看你多亏,要操多少心!
现在人考虑事情很有意思,只考虑眼前,都不考虑以后会怎么样。当然,这段话讲完,你们回去也不要太激动,跟你先生说:“我不干工作了,我就在家相夫教子了。”你先生下个礼拜就跑来:“那个蔡某某在哪里?我要跟他拼了”。好的理念,大家也不要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要视你整个家庭的客观状况才好。而且更重要的,要让孩子真正感受你是爱他的,是用心在培育他。哪怕你现在都有工作,只要你每天都可以给孩子这个感觉,孩子还是健康的。男人也是,再忙每天也要讲《德育故事》20分钟给孩子听。那孩子多有信心,“我爸爸很爱我,每天都讲故事给我听”,他还会讲给别人听,从小就长聪明智慧。
所以重点是看我们的用心怎么样,大家好好思考一下。想清楚了,我们才能经营的好。
以上内容出自本书第33-34页。
接昨天的内容,今天要分享的仍然是《礼运.大同篇》里的内容。“货恶气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人没有私心,任何的货物,只要有人需要,赶紧拿着去帮助他。我们从汶川大地震就可以看出我们民族的力量,当下不分此次,大量的货物运到灾区。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我们有经验、有力量去协助别人,我们就尽心尽力,没有私心。所以《弟子规》才说,“己有能,勿自私”,要有这样的胸襟。“是故谋闭而不兴”。大家都以无私的心在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人就不用计谋了。计谋都是在谋私的时候才用。都没有尔虞我诈,所以“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一个人有几十亿,还不拿出来服务人民,这个时候盗贼就会去抢。假如有钱都拿去服务社会,人家就不会起这个歹念,而是尊重佩服。因为你坐了那个位置,那么有权力,谋了那么多私欲,作威作福,所以才会有乱贼去抢。“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以前的建筑物,外面还有一个围墙,有大门,这个就不用关了。人没有私心,就不会去盗。这种社会状况就是“大同”。
《礼运.大同篇》简略的跟大家谈到这里。下一次要讲的是李密的《陈情表》
我们一起学习文言文,学习这些道德文章,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则以喜,一则也是要有一种畏惧之心。为什么?因为我们每见一次面,就又过去了一个礼拜。所以时光不可蹉跎,一寸时光就是一寸命光。我们为人父母、为人长者、为人师表,一定要把珍惜时光表演出来。而我们自己的道德、学问、智慧,能够愈早有提升、有成就,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就愈能早一天有福报,早一天能学到智慧。这是我们应该有的胸怀,督促自己不可懈怠,每天要能“德日进,过日少”。历代祖先、圣王,都有这样的态度、榜样给我们。
商朝的汤王,他在自己每天洗脸的脸盆上写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每天都希望自己往上提升,改过迁善。所以我们每个礼拜见面,都要提醒自己:这个礼拜我有没有好好用功?
其实,我们在一段时间之内下功夫来学习,都会觉得特别充实。人有时候还是要有点承担、有点压力,才学的好。所以建议大家试用一些方法,可以进步得比较快。比方说,这个礼拜在这里学,下礼拜就在你自己的学会去教,你一定不会懈怠。假如说“以后再说”,那就“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所以了凡先生说,“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搁一生”。为什么道德、学问不能提升?没有承担啊,一直拖一直拖,明天再说,下个月再说,以后再说。
第一节课,我们讲了学贵立志。学习要勇猛,很重要的一个动力在于有高远、坚定的目标。我们既然学儒、学传统文化,那一定要效法、学习至圣先师孔老夫子。孔老夫子一生致力于文化的复兴。老人家知道“见过君民,教学为先”,有了好的伦理道德因果教育,人心善良,才有幸福美满的家庭、社会、生活,所以夫子一生从事教学工作。老人家愿望“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而《礼运。大同篇》充分地表达了夫子对整个社会的理想。当然,夫子一生也尽力了。很多人会说:“那夫子一生没有当上官,又没有实现他的理想。”我们不要以成败论英雄。夫子那个时候礼崩乐坏,教化人心是相当不容易的,可是夫子一生坚定不移地做。
我们学到夫子什么精神?“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明明知道自己的努力很可能这一辈子根本看不到成果出现,但是道义所应该为的事情,再怎么艰难,所谓上刀山下油锅都不怕。
---------------------夫子的坚持,上下承传了五千年的文化。假如夫子那个时候没有坚持,我们现在根本不认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更谈不上听闻他们在《尚书》、在古典里面的教诲比孔子早的古圣先王,因有孔子承传了他们的道统,所以我们认识了他们及他们的教诲。而在孔子之后成为圣贤的人,大都是效法了孔子的精神。虽然孔子离开我们二千五百年了,可是他的精神长存!
人生,不要追求带不走的东西。带不走的,其实只是增加我们的虚荣,增加我们的贪着而已。人生要努力的,时能留下来的道德、精神。我们到底能留给我们的孩子、家庭什么样的家道,什么样的家风,那个是长长久久的。我们在单位,能不能给予后来的同仁最好的榜样?“留取丹心照汗青”,让我们工作过的单位、团体,年年都不忘我们的风范跟贡献。
现在民族文化的承传,确实是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那我们有没有这一份担当,真正承传起我们五千年的文化,对得起祖先,对得起后代子孙?所以我们要立志。在座的同胞们,我们这一代是承传中华文化最重要的一代,这一代不传,会断啊!我们承传下去之后,我们相信,从我们这一代到下一代,都能看得懂《四库全书》,看得懂四书五经。
诸位学长,我讲到这里都觉得精神振奋,怎么我看你们的表情好像没有这么振奋?你不要听的时候还在那里想看不懂,要向未来看,要有信心。
所以,孔子是我们人生最好的榜样。二千五百多年来,哪一个家庭的幸福,哪一个社会朝代的安定,离开了孔夫子的教诲?所以我们效法孔夫子的一生,以孔夫子的志向为自己的志向。
尤其是现在这个时代,科技、交通很发达,地球已经变成了一个村落——“地球村”,休戚与共,息息相关!这个时候再不把孝道、仁爱的思想尽力做出来,弘扬开来,那这个世界只有死路一条了,侥幸不得。尤其像今年世界的状况,水灾、旱灾、地震频传。我们祖先的教会很清楚,灾难的根源在人心,“作善降之百祥,做不善降之百殃”。汤恩比教授是真正有道德、有见识的长者。什么见识?博览各个民族的文化跟历史。他感受到,唯有孔孟学说、大乘佛法,有仁爱、慈悲、博学的精神,才能挽救世道人心。所以他在三十多年前就大声疾呼,要学习孔孟学说。孔孟学说特别强调孝道,强调“慎终追远”,感谢祖先。他的话震撼了天主教高层,中国文化这么样地稀有!所以后来天主教开放思想,允许他们的教徒,尤其是华人,可以祭祀他们的祖先。中华文化的饮水思源,太难得了。
上一节课,我们也谈到,其实家庭也好,社会、世界也好,劫难是可以化解的,就看人心在一念之间的转变,从自私自利、以自我为重的心,转到孝道、仁爱的心。所以弘扬、力行、传播中华文化,这对世界非常地重要。那全世界哪一个地方的华人最适合用英文来传播中华文化?(众答:马来西亚)大家刚刚的回答让我感觉到,你们是直下承当,舍我其谁,当仁不让!有人问师父老人家:“您是哪里人?”像我,我一般说我是台湾高雄人。报上自己的出生地,这也是对出生地的一种重视跟感谢,这也挺好。但师父的回答更让我们去思考。师父说,他是地球人!所以师父走到哪里,哪里的人统统都是同乡,胸怀天下的安危,心系古圣先贤的道统、教诲。老人家这个提醒很重要,这个世界要有救,要有更多的人念念都想着地球母亲,才能扭转现在的世道人心,扭转对大自然的破坏。所以环保问题,回到原点,还是人心的问题。你得把根本问题解决掉才行。不然,喊环保喊这么多年了,不只没有改善,反而有加重的趋向。所有努力都会有结果,但不一定有很好的结果,除非我们在根本上努力。人心是根本。
以上文字出自本书第40-41页。这个时代,父母教孩子很用心。诸位学长,请问这五千年来,花最多时间教育孩子的是哪一代?现在这一代吧?好,那这五千年来,哪一代教的效果最不好?现在这一带吧?花最多时间教出来最差,原因在哪里?舍本逐末。
第一个,没有抓身教。身教才是教育的大根大本。“我都跟他讲道理了,讲很多了,他就是不听,气死我了。”从这话我们就知道,本末倒置了,觉得讲道理就是教育了。我们看那个“教”,左边两个叉,下面一个孩子。第一个叉,是父母、老师、长辈画的。小孩特别会模仿,所以跟着效法。这个“教”字就是告诉我们,上行下效,教育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则。这个“教”字没有嘴巴,所以提醒我们不是用嘴巴教的,要身体力行。右手边拿着一根树枝,耳提面命。哪有说教一次就会的?告诉大家,孔子的学生里面也只有一个人,“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所以对孩子、学生,都要有耐心去教导,哪能教一次、教两次,我们就气急败坏,就闹情绪了?一有情绪,我们讲的道理,孩子们都不会记在心上。他们只有一个印象:我妈妈好凶,我爸爸脾气好大。那不只没教给孩子耐性,还把情绪传递给他们了。
所以身教、耐心,才体现出慈爱。浪子回头,都是父母的耐心、真心感化的啊!所以我们有没有抓到教育的根本在身教?没有抓到,本末倒置,效果肯定不好。父慈子孝,时时都想着给下一代做好榜样,这是慈爱的表现。我们现在身为长者,有这样的态度吗?
----再比方说婚姻大事,所谓“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请问大家,找对象第一个条件是什么?孝顺是吧?这是标准答案。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特别会讲标准答案。为什么?从小考试就是这么练过来的。标准答案写完,一百分。去外面该怎么丢垃圾还怎么丢垃圾,该怎么闯红灯还怎么闯红灯,反正那些道理只是考卷上谢谢而已。
所以一说找太太,什么最重要?德行!其实心里面还有一句话,“不过长得漂亮也很重要啦”。你看心里面都这么想,真正遇到了杨贵妃会怎么样?凶多吉少。所以经典对这个很重视,《朱子治家格言》里面讲“嫁女择佳婿,勿索重聘”,女儿出嫁了,要找到有品德的女婿,不要想着要很多的聘礼。“娶妻求淑女”,找善良、贤惠的女子,“勿计厚奁”,而不是去想嫁妆多少。
现在的风气,重利轻德、重色轻德,人都在枝末打转,哪有根本不动摇的道理?人生轻重缓急都搞不清除了,所以现在离婚率越来越高。男人假如都重德,女人就会修德;男人假如重色,女人都跑去减肥,互相影响。
以前的女子不简单。古代有个乐羊子,他在路上捡了一块金子,拿回家里来。诸位女同胞,你先生今天捡了一块金子回来,你会怎么样?“唉吆,坐坐坐,倒杯热茶给你喝,真有本事,捡到一块金子,晚上给你加菜”。假如这样,先生每天走在路上,统统不看前面,看地上了,“哎呀,今天能不能再捡到金子?”乐羊子的太太看到先生捡金块回来,就跟先生讲:“读书人要胸怀大志,怎么去贪这些财物?你好好读书才有出息,要有学问才好。”乐羊子走出去把金块扔掉了。要有志气!真的,人心胸很小,就会贪眼前之利,这一生没出息。女子要有这样的认知,她的另一半一定有气概!
以上文字出自本书第42-43页。上一次我们跟大家交流了整段《礼运.大同篇》。《礼运.大同篇》的落实,一定要从格物下手,对治自己的习性。慢慢的,致知、致良知。良知本有,被习性障住了,拨开云雾,良知的光芒才能透的出来,意才能诚,心才能正得了,身才能愈来愈有修养。假如一个国家能真正把伦理、道德、因果做出来,真正大公无私,这个国家就会带动全世界的善良。为什么?人性本善。这样的国家出现了,统统效法。
周朝的太王,他很有德行。蛮夷要攻打他的国家,他就想到:今天他们一攻打,我的老百姓死伤会非常惨重,既然这个土地他们要要,就给他们吧,我不希望我的老百姓流血。那个时候地很大,很多地方都没人住,他们不希望因为这一块地而跟对方冲突,让他的老百姓流离失所。
当然现在这个时代不一样了,假如人家侵占我们的国土,我们也没有地方移民了,这个时候就要捍卫自己的国家了。所以这个道理是变通的。那个时候因为地广人稀,“算了,你们硬要,让给你们”。结果,太王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叫岐山,这是周朝后来得以发展的一个地方。他的臣民听到太王不忍心他们流血,非常感动,所以没过几天,老百姓全部搬去。不只他的老百姓去了,听到这一件事的几十个甚至几百个民族、国家,全部投靠了他,他的国家一下子变得非常壮大。所以真正仁慈的人出现了,道之所在,天下归之,天下人都希望到这么有仁爱的地方来居住。
以上文字出自本书第43-44页。前几天刘芳总裁给我们讲了一堂“涵养女德”的课。他非常用心地带她的团体,她底下的员工女士居多,而且还是没结婚的姑娘多。他们都懂得伦理道德了,以后为人妻子、为人父母就能做得很好。大家想想看,他这个企业对整个社会的安定起了多大的作用!听说现在,慢慢地人家找对像都到她们那里去找了。所谓“君子之德风”,德风吹出去了,接触到的人都会被感动。
刘总夫妇有德行,员工几百个人,她们的父母都很安心。而且,一个美容行业的企业能这么重视德行,这么设身处地地为客户身心,甚至为客户的家庭幸福着想,这在美容界是真正起到了一个好的带头作用。谁不愿意工作得有价值?谁不愿意事业长久发展?一看到榜样了,以前那个短视近利、自私自利,只为了业绩的想法,慢慢地就放下了。包括教育界、医院,各个行业只要有榜样做出来,那个行业的风气就会带起来。还有小区,尤其现在大都市很多,一个都市少则几百万人,多的达到上千万人。假如有小区能真正落实《礼运.大同篇》,落实伦理道德、因果教育,其他的小区就会起而效法。
讲到这里,大家脑海里浮现出了一个念头没有?舍我其谁?“”好,我的小区开始做,这样想就对了。师长说,和谐社会,从我做起,从我家做起,从我小区做起。小区乱了,我首先来打扫;小区没礼貌了,我见人就打招呼;小区彼此之间不主动关怀、付出,首先由我无私地为这个小区的孩子讲解《弟子规》,这样就能把大家带动起来。
台湾的一个小区做得非常好,叫耕心莲苑,在台北县的三重市,大家可以上网去了解他们的经验。人家这个经验都是现成的,肯学习,就可以省去很多的摸索。
有两位女老师发心,长期在这个小区教导《弟子规》,教导儒释道的经典,无私的奉献,做了十三年。十三年如一日,没有一天停过。小区的孩子放学回到小区,他们就开始辅导他们的功课,进而辅导他们的品德。之后,感动了整个小区的居民,尤其是成人。现在一起来做的老师跟义工,就是小区的家长。善心互相交感。然后附近的学校都来找他们帮忙,去带学校里面一些行为比较偏颇的孩子。而且这个小区还跟很多不同的团体一起办公益活动,推展了很多有意义的活动,都是小区的孩子跟家长去做义工。这个小区的人,心量都非常广大。小区还有一个餐厅,有一阵子经济不景气,有一位父亲失业了,几个月都没有赚钱,跟孩子每天都去那个餐厅吃饭,餐厅都是欢欢喜喜地免费提供食物。后来这位父亲找到工作了,第一个月发薪水,他就把全部薪水恭恭敬敬地交给耕心莲苑的老师,而且还说,他之所以能读过这一段时间,都是因为莲苑这个家不分彼此的照顾,不然他都不知道日子怎么过了。
所以我们看,通过他们,整个小区的人都感觉到家的温暖,并变成他们背后一个很重要的力量、支持,帮助很多人跨过人生的很多难关。
以上文字出自本书第44-45页。
我们看窦禹钧先生,大家应该不陌生,《三字经》里面有一句话叫“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一个家族,利益了他的后代子孙,还在《三字经》当中留名。经过了一千多年,多少人在效法他,功德无量!
窦禹钧先生,“燕山人”,燕山在河北地带。而他三十岁了都还没有子嗣,“梦亡祖父谓之曰”,他梦到了他的爷爷来了,告诉他“汝命无子,寿且促”,“促”,就是很短,“当早行善事”。他最后能改造命运,能给后代留下这么好的榜样跟福分,有一点很关键的是,他的爷爷在梦中提醒他,他马上就听话。人能听圣贤的话,能听父母、长辈的话,能听老师的话,这个人的福气就很大,就可以改命了。所以,窦先生平常最常做的,就是“公为人素长者,于同宗外姻”,“同宗”就是同姓,“外姻”就是不同姓,这个“外”就是妈妈那边的亲戚。对于这一些亲戚,“有丧不能举者”,就是家里有丧事,没有钱去办的,他马上出钱,“为出钱葬之”。“前后凡二十七丧”,二十七件这样的事情。“孤遗女,及贫不能嫁,为嫁者,凡二十八人”,就是父母可能不在的小女孩,把她养大了,又把她嫁出去。
我们感受一下,确实人的福分从哪来的?从慈悲来。恩田,悲悯他人,感同身受,这个就是有福气的存心,所谓福田心耕。以前的人特别孝顺,不能安葬自己的父母那是生不如死,所以要让他们能安葬自己的父母,让其安心。然后女子成为孤儿已经够可怜的,怎么忍心不好好帮助她?所以“为嫁者,凡二十八人”。“故旧相知,遇其窘困,必择其子弟委以财者,随多寡贷以金帛,俾之营运”,他的好朋友也都是读书人,遇到他们很困难的时候,这个“俾”其实就是助他一臂之力。大家看,窦禹钧帮助人很有智慧,他不是只给钱,而是先看这一个人家哪个孩子比较有出息,比较懂事,就把钱借给他去经营事业,让他去带头给他自己的家庭做榜样。不然你把钱都给那个败家子,他拿去吃喝嫖赌。所以这里也告诉我们,帮助人,还要有智慧。
“四方贫士,赖以举火者,不可胜数”,周围的人,依靠他才有饭吃的,太多太多人了。“举火”就是烧饭。所以大家想,他的善心感动了多少人?对社会有多大的影响?不可以小看一个家庭的力量。“公每量岁之所入”,他每一年赚进来的钱,“除伏腊供给外,皆以济人”“伏“是指夏天,”腊“是腊月,十二月。他留下春夏秋冬一年自家的所需,其余的“皆以济人”,他不积财。
窦先生这个故事还没讲完,大家喜欢的可以自己上网找了看看,讲完,太长了,qq里不是很适宜。
以上文字出自本书第47-49页。“范仲淹,字希文,少孤甚贫”,范公两岁父亲就去世了,非常贫穷。而范公之所以有这么好的德行,都源于他的母亲。我们非常感佩他的母亲,孩子才两岁,自己就被家族抛弃,她一点怨言都没有。范公母亲的德行,相当不简单!不只没有怨恨,反而化悲愤为力量,期许自己的孩子,“你以后真有出息了,一定要照顾所有困难的族人跟朋友。”范公也确实做到了。所以母亲的德行影响了孩子的人格,也影响了这个家族的命运。假如范公的母亲从小就是骂他的族人给范公听,范公还会不会出来?所以诸位女士,骂人以前要想一想,一骂出来就完了,下一代的德行就完了,就不骂了;要生气了,“那一代就完了”,好,不生气了。这个是向范公的母亲学习。
范公很孝顺,非常用功地读书,他希望赶紧接母亲认祖归宗。”日食虀粥一角”,这个虀就是把韭菜、姜、蒜切碎跟粥一起吃。粥煮烂以后,干了切成块,一天只吃一角。“勤苦读书”、“便已天下为己任”,为什么读书能有这么高的学问?也跟他的志向有关,以天下为己任。而且范仲淹的祖上,在汉朝是范滂,范滂的风范就是“以天下为己任”。你看这个家道非常有传承。
……
“学者多从质问”,很多读书人都向他请教,“为讲解不倦”,他都尽心尽力为他们解说经典的义理、圣贤的风范。从这里我们看出,范仲淹先生是时时“选贤与能”,不是他出名以后才“选贤与能”。他还没有很高的位置时,就在“选贤与能”,这些读书人都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充分跟他们切磋学问,让他们以后都能成就道德。所以孟子说“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一个人能够时时成就别人,让人能成为团体、社会的栋梁,这是真正的仁爱。
范仲淹先生的经典事迹很多,今天先讲到这儿,明天再继续。范仲淹随着官位不断地提升,福报、俸禄也比较多了,所以他“推其俸以食四方游士”。读书人没钱的,范仲淹都尽力地去资助他们。而且,资助得自己家里也不富裕,这个难得。我们说家里比较富有,捐一些钱,那还比较容易。不算很富有,但是却倾其所有地去付出,这叫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他家里人过的也很普通,可是 非常欢喜地去做,别人好,他们就高兴。
范仲淹这种仁慈之心,确确实实传给了他的孩子。他的孩子范纯仁有一次运粮回家,顺路代表父亲去看望一个长辈。刚好这位长辈遇到很大的困难,非常需要钱,于是范纯仁就把粮食给卖了资助这个长辈。结果资助完以后,钱还是不够。后来他回到家中,跟父亲汇报这件事情,话说到这里,范仲淹就对他儿子讲,那你就把船给卖了。儿子说,爸,我已经卖了。你看父子同心,不简单!
我们看下一句,“诸子”,他的四个儿子,因为家里的钱都资助给别人了,他们穷到什么程度呢??买不起衣服。衣服只有一套是完整的,大家轮流穿,“至易衣而出”。要出门了,不能穿的太随便,谁出门就把那一套穿上。这个没有人饥已饥的胸怀,不可能做的出来。“公宴如也”,就是帮助别人以至自己的孩子都得换着衣服穿,范仲淹却非常地心安理得。我相信他的孩子也体会到了助人为快乐之本!
新加坡的许哲女士,小时候也很穷,吃的都非常简单。有一次遇到有人敲门,他母亲打开门,看到很多人已经好几天没吃饭了,向她们请求食物。她妈妈二话不说,把本来要吃的食物都端出来给他们吃了。几个孩子跟着出来看,看到那些这么饥饿的人终于有食物吃了,那种安慰、那种欢喜、那种感谢,深深地烙在他们心中。所以许哲女士的兄弟姐妹统统都是慈善家,都在做牺牲、奉献工作。这既是她母亲家教好!而且仁慈的人长寿,“仁者寿”,因为她念念为人着想。
所以,一个人起了为人着想的心,还没有付诸行动,已经利益自己了。一个好的念头一起来,八十兆细胞都受到这个善良磁场的影响,就健康了。所以利人绝对利益自己,同理可推,害人绝对害自己。一个不好的想法,还没有去害到人,起来的时候八十兆的细胞都受到污染。
以上文字出自本书第56-57页
啊呀,范仲淹很了不起,故事也比较长,今天仍然没讲完,明天继续。。确实,范仲淹的家风非常好。“寻为右司谏”,“寻”就是不久,不久之后他当了右司谏。“谏”,可以给皇帝谏言。只要能谏言成功,利益的可能就是全国老百姓,这工作很重要。“岁大旱蝗”,就是这一年,旱灾感来蝗虫,粮食非常紧张。“奏遣使循行”,他上奏希望皇帝派官员赶紧去了解老百姓的疾苦,想办法来应对。”因请问曰,宫掖中半日不食,当何如?”,这个“掖”是指嫔妃住的地方,叫宫掖。他说,可不可以请这些嫔妃半天不要吃饭,感受感受饿半天是什么味道。你说范仲淹敢这样提建议,一定是无欲则刚,对这个官位一点贪婪、沾染都没有,敢于直言。皇帝若不听,自己大不了不干了,绝对不会为了功名利禄不敢讲真话。
“仁宗恻然”,结果仁宗也不简单,恻然哀之。对啊,我们应该感同身受,切身体会一下这些没饭吃的老百姓的生活。“命公安抚江淮”,派范仲淹先生赶紧到现场,到长江淮河一带去了解。并且“所至开仓赈之”,赶紧赈灾。“奏蠲(念juan)除弊政十余事”,他到江淮一带了解了实际状况,发现行政运作中有一些是不恰当的,可能会延误很多事情,甚至延误赈灾速度,所以加以修正、调整。所以当一个领导者,得要听这些正直的大臣部属的谏言,绝对不能只喜欢听好话,最后都报喜不报忧,等发现问题时,已经都很难解决了。
“后参知政事,边陲有警”,边疆有敌军来了。“自请行边”,赶到第一线去保卫国家。读书人文武双全,很有胆识。“麟州罹大寇,言者多弃之”,这个“罹”就是遭受了寇贼的侵扰。麟州发生了盗寇作乱,一些大臣就商量,算了算了,就把哪里放弃好了,那个地方这么多盗寇,可能会失控,放弃好了。结果,范仲淹先生就自己主动地请求去解决。“公为修筑故砦(zhai,四声),招还流亡,蠲其租”,“砦”就是围墙、城墙,修筑好以往的城墙,然后开始推行一些好的政策,把流亡出去的人都感召回来了。“蠲其租”,就是把租税、赋税减轻。老百姓在这过日子都很困难了,你还要他一大堆税,这是不体恤民情,赶紧把它免除掉。所以政策一定要因当时的情况来推行,不可以因袭旧制。“河外遂安”,这个地区就安定下来了。
这里边不少文言文,看起来会比较费劲。不过既然人家蔡礼旭老师不仅看了又看,还给我们讲出来了,就凭这一点,我们要嫌费劲,就不应该了。
仍然没讲完,喜欢的学长,只好上网自己找来看了,很抱歉!考虑到大家眼睛的缘故,接下来这半截“范仲淹的故事”,就直接用白话文讲了。范仲淹非常乐善好施。亲人贫穷,或者是没有亲戚关系但是却很贤德的人,赶紧资助他们。他一开始当官的时候,他就发愿,要资助他整个家族的困难。他发了这个愿,但是自己的经济实力还是不够,一直到了二十年之后,他确实宽裕了,才有这个能力了。那时候他当主帅,后来又做参知政事,这个属于副宰相的职位,俸禄就多了。
范公可贵之处就在于:发了愿,念念不忘,不发空愿。所以叫“君子立长志”,立了志就不改,努力达到。常常买这个土质很好的田地,买上千亩,来救济他的族人。这真是体恤备至!每年,尤其是寒冬,提供衣服。婚嫁凶丧这一些特别需要资助的时候,都主动帮助。
有一次,范公买了一个钱氏南园,正要搬过去,有个会看风水的人说,这一块地是风水宝地,谁住了,这一户人家会接连出王公大臣。
好,诸位学长,假如你们现在要住进这个房子,人家说,这以后要出王公大臣。你下一个念头是什么?哇,赚了。
所以人的修养在哪里看到?就在富贵逼人、大福现前的时候。范公首先想到谁?范仲淹先生说,怎么可以我一家富贵?假如能让这一块地方的人都能够在这里受教育,在这里成长、显贵,这不是更好吗?这一块地,还是用来办学校吧。
有人统计过,那个学校考上进士的有几百人,光是状元就有几十人。而且现在那一所学校的升学率还特别高,这是当地人给我们讲的。所以范仲淹先生这个阴德,真的用算盘都算不清楚,太厚了。
今天先讲到这里,明天继续。。
范仲淹先生与另一个叫富弼的,都是一起负责国家大事的。监司簿也就是官员名册,记录了官员的考绩,到底做官如何。范仲淹发现做的不好的,名字圈起来划掉,这个人不能当官。结果这个富弼先生就在旁边说:“你一下把他给圈起来花掉了容易,但他被免职了,他们家就要流眼泪了,没有收入了。”结果范仲淹说:”一家哭比不上一路哭”,也就是说,这个人当官没好好干,这一个地方的百姓统统遭苦难,那就一路人都在哭了!
所以考虑事情,不只是看一个点,要看整个面,要真正为老百姓着想。接着又说,要真正把国家治理安定,一定要选贤与能,滥竽充数会祸国殃民。
所以读书人决不能读成滥好人,读成伪君子。该严肃、该有原则、该呵斥,就不能省,不然是会坏事的。所以那种什么都不敢得罪,都好,不叫仁慈。尤其在这个年代,想把事做好,不得罪人,几乎不可能。但是那个得罪,不是去跟人家发脾气,是你讲原则,可能人家不高兴,伤了人家的意。这个时候你也不能挂碍,只要是为大众好的,哪怕几个人看自己不顺眼,也不挂碍。
范公最后被追封为文正公。能封“文正”,都是德行达到极处的人,在历史当中没几个人被封为文正的。他的第二个儿子当了宰相。都是现代部长、副部长这样的位置。
以上文字出自本书第59-60页。
范仲淹的故事,到今天为止讲完了。
落实孝道从爱护自己的身体开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们的身体来自父母,我们是父母的延续,怎么可以糟蹋父母给我们的身体?有孝心的人绝不愿意。
所以人真的有孝心,做事特别谨慎,不会慌慌张张。为什呢?慌慌张张,铁定会受伤。走路撞一下,就黑青一块。所以这一句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真的融在心里面了,你举手投足都很缓和。当然我也做的不好。前几天有个铝箔包的东西,我打开来的时候不小心被隔了一条口子,流了一点血。
其实我们被割伤了,还是自己太急躁,不柔软,不谨慎。所以人能真正很谨慎地保护身体,他的心就很缓和,而且很柔软,做什么事情都非常从容地应对,生怕第一个身体受伤,第二个把事给搞砸了,父母又不知道要操多少心了。
当然,身体要照顾好,睡就要睡好,晚上最好十点就上床睡觉,绝对不要超过十一点。熬夜,花好几天都不见得补得回来。这个我们学了就要做了,要早睡。再者,心情要好,不要胡思乱想。心情好,身体就好。
“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大孝不匮。”这一句是《礼记》的话。里面讲到五种身份的人如何孝顺父母,讲的非常细。
首先,讲到天子怎么孝顺父母,一定要“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这才是尽孝。当天子的不好好爱护人民,也是不孝。
其次,诸侯不能骄傲,不能放纵,然后好好照顾好这一国的人民,这个是孝。
最后,讲到一般的庶人。所以养父母,让父母生活上无匮乏,这是最基本的孝道而已。这里讲的是“小孝用力”。
“中孝用劳”。你在某个行业当主管,那你的父母要担心,你当主管乱耍权力,放纵了,怎么对得起人。或者你是公务员,“劳”就是要尽心尽力做好本分,利益人民。公务员是国家的脸面,可不能拿着权力反而成了人民的障碍,那就更要不得了。这个“劳”也是突显,能够把所学的道德学问用在工作上利益到所服务的人,不是一般的体力活。
“大孝不匮”。这个“不匮”,其实也是精神长存。用自己的孝行感动亲朋好友,甚至变成整个社会的榜样,那就是“大孝不匮”。
大陆的王希海先生照顾他中风的父亲,二十多年如一日,非常细心。我记得《天下父母》栏目有一期专访,底下很多大学生,刚开始的时候脸上还没什么感情,等他把他怎么照顾父亲讲出来,再一看,那些大学生的脸全变了,都在流眼泪。所以榜样的力量很感人。
以上文字出自本书第67-68页。
我们看一则《德育古鉴》的故事。
俞麟,山西太原人,领国家俸禄读书。跟他同在一起的同学王用予,伺奉文昌帝君非常谨慎。有一天,这个王用予梦到文昌帝君来教诲他,他也很认真听。他就问,自己以后能不能考上功名,顺便又问他的同学俞麟能不能考上。结果文昌帝君讲,俞麟本来应该考上,就是伺奉父母看起来很恭敬,但内心不恭敬,还怨父母,这叫腹诽,所以把他的功名给删掉了。
用予问:“什么叫腹诽?”文昌帝君说:“父母的一切行为,这个俞麟内心都在那里批评、生气,然后脸上还装得没什么事,内心里不知道骂了父母多少次,他对父母这种态度,真性慢慢地愈来愈薄了,良心愈来愈薄。慢慢地视父母跟路人差不多了。而自己却假装很有德行,这样子最让神明愤怒,所以他终身考不上。”
所以一个人起了不恭敬父母,甚至不耐烦、埋怨父母的心,都在折自己的福报。孝是心的德行,最重要的是从一颗心发出来。不只养父母的身,还要养他们的志,养他们的心。孝顺,是从内心爱敬,吃的多好,都是其次,要从心地上去做。
确确实实人到中年以后,感觉日子好像过的特别快,岁月不饶人。而人生很多事情不能等,比如行孝不能等,不然会造成人生最大的遗憾,“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包括行善不能等。积累的善行愈多,当我们面对凶灾的时候就愈能逢凶化吉。这个道理得懂,不然有钱也买不到自己的福报,甚至有钱还会伤自己的福报,为什么?有了钱看到可怜的人无动于衷、麻木不仁,哪有不伤自己福报的道理?空日外婆,假如我们的父母都是这样,那下一代就更不知道仁慈,不知道关心人了。所以有财富的人不行善,家道连一代都过不了。
还有我们学习不能等,成就自己的德行、智慧不能等。为什么?“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宋朝的读书人说“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那是几百年前有学问的人说的,我们现在客观来评估一下,我们多久不读书就面目可憎?甚至书本才放下脾气就上来了,这个我们得要很冷静地对待。
学习贵在自治,贵在不自欺、不欺人,自己到底在进还是在退?不能不了解。知道了在退,有羞耻心,有勇气去突破。有勇气还的找方法,怎么样才能让自己不退?只有精进不懈。求学问最重要的还是这颗心。时时用真诚、清净、平等、正觉(觉悟)、慈悲的心来处世待人、来工作,那么在工作生活当中也是在提升自己的学问。所以我们每一个念头都有觉照、都警觉,才能不退步。
再者,家道的承传,孩子的教育不能等。我们早一天觉悟,我们的学生、孩子就早一天得到正确的智慧、引导。今天我们学习圣贤的教诲还会懈怠,还要别人提醒、督促,我们就要了解根本原因,是我们对自己的孩子、学生的那颗慈悲心没能真正发出来啊。所以我们家道的传承不能等。
社会的人心转变、治乱也不能等。请问大家,现在的社会风气病到哪里了?离膏肓还有多远?就这几年!再不救,坦白讲,人都不像人了。所以整个世道人心恢复到伦理道德上来,这也是不能等的。
=========================== 孔子讲,“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学习分四个阶段:学、道、立、权。
我们现在一起来学习文言文,体会古人的学问、道德,这是“共学”。学了以后能不能去做,“道”就是去行、去实践。
可以去做,可是不见得在遇到很大的挑战的时候,还能屹立不摇地去遵守这些教诲、做人的标准。我们发现,现在人一富贵,坏习惯都来了,贪污的人越来越多。现在人穷了,看到富人,他会巴结谄媚。这都没立住做人的气节。人家一威胁,原则就没了。能做到孟子讲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句话的,算是立得住了。
比立再高一层是权变,学问要通权达变。有一个现象,学了经典,学了传统文化,做起事来有点别扭,那就是要继续迈向通权达变的目标。这个权变其实不难,难在我们的心态要对,只要能时时想着怎么做对一个人是最适合的、最好的、最有利的,那么方法就出来了。好方法都是从利人的心、爱人的心当中出来的。
其实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在力行的过程当中,都是有权变得。(此处例子很多,感兴趣的学长,我想自己肯定会去查找吧。)
以上文字出自本书第90-91页。
今天讲一个“顾张待雷”的故事。这都是《德育故事》里面的,而且大部分都是参考史书整理出来的,都是古圣先贤表演出来,真正可歌可泣的典范。
有一位姓张的女子,他梦到神明告诉她,她前世不珍惜圣贤书,不惜字纸,糟蹋了这些经典,上一世本来要受雷轰的果报,结果前世生病,还没有接受这个果报就死了,所以这一世还得要受这个果报。
所以人明白因果报应的时候,就真正期许自己,不要再造恶事了。造的每一件恶事,就像一颗不好的种子,缘成熟了它迟早会发芽,”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共同强调的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虽然具体说法不完全一样,但是其精神都是劝人要行善,不然会有恶报。
因果教育非常重要。为什么呢?人学习伦理道德,羞耻心起来了,他不愿意作恶。而学习因果报应的事实真相,不敢作恶,因为他有畏惧的心、敬畏的心。一个人产生对伦理道德的尊崇,进而耻于作恶,没有几年的教化,还真不容易达到。可是因果报应一讲,人就容易记住,他就警惕,“哎呀,我这么做了,殃及我的子孙,殃及我自己啊”,他就懂得收敛。但是现在这个时代,人说因果报应是迷信。我们的冷静去看待,为什么?几千年的历史都印证,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在我们的经典当中,《尚书》中说,“天作孽,尤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这个“天作孽”就是说每一个人的命不同。为什么会有命?跟前世的善恶报有关,不然为什么差异这么大?
以前已经做得,我们没办法改变了,当下却是可以断恶修善,转变命运。假如前世已经做得不好了,命不好么,这一世还不肯好好修,那就叫“自作孽”,命就会越来越差。
现在要化解世界种种天灾、人祸,人不明白因果报应,很难。“唉吆,我讲了,怕人家不好接受”,都不讲了。说实在的,这是最后的救命丸了。大家再不赶紧好好从自己身上把善有善报表演出来,不大力地去把这些历史当中真实的故事告诉他人,现在的人真就肆无忌惮了,说“死了就没了,这一生好好放纵”。他不知道果报的可怕。
以上文字出自本书103-104页。
今天父母不懂做人的道理,再爱他的孩子,还是害了他。因为不明理,父母会用错的方式去爱、去影响孩子。所以,接下来我们谈的都是父母怎么教孩子的智慧。
所谓“非宁静以致远”、“静水照大千”,什么意思?人清净到一定程度,智慧才有可能流露出来。当我们很烦躁的时候,考虑事情深不深远?当我们比较能静下心来,很多事考虑得深远又周到。假如我们的心更宁静了,智慧就更彰显了。
定能生慧,但一定要从心里静得下来,心才能慢慢定,才能更好地领会道理。心浮气躁,领会不了。
说到这里,我就想到章嘉大师教导师长。第一次见面,师长请教问题,章嘉大师半个小时才说话。这个就告诉我们,心完全静下来,才能真正领受这些道理。
而我们现在的人,心浮气躁,考虑事情特别浅。心为什么浮躁?求快。现在不管是父母教孩子,老师教学生,领导教下属,都太急于求成。
现在孩子读书读到跳楼的,有一大堆,那都是“拔苗助长”。只顾眼前,你给我考高分,却不知道他的心都扭曲了。
所以什么是“小利”?马上让我看到效果,这就是小利。“大事不成”,是么是“大事”?有一个很正确的学习态度。这一颗心好学,这一颗心健康,才是大事。
我们现在管不了那么多了,全部是“小利”,只顾眼前,只顾自己面子好看。我们为了这个面子,不管孩子的死活了。
下面还有很长一段,篇幅所限。感兴趣的,请翻阅本书第102-104页。
有一个校长很不简单。他的孩子刚转到一个成绩特别优秀的学校,压力挺大的。问他爸:“爸,您觉得我这次应该考第几名?”
诸位学长,你的孩子刚转到一个新的学校,问你这一次应该考第几名,我们会怎么说?我们假如不能体会到对方的心境,那我们所说的话对他能有帮助吗?都没有办法交心了,他说他的话,你说你的话,能彼此给予鼓励、支持吗?就很难了。所以孔子说“视思聪”、“听思明”,看事情要明白问题出在哪里,原因在哪里;弦外之音要听出来,听得出别人的心境。
所以这个校长不简单,他一听儿子这样说。他感受到的是他儿子很紧张,这颗得失心在起伏。他懂得体恤儿子的心情,所以他跟儿子说,爸爸觉得你应该考最后一名。孩子听了很惊讶,这个父亲就说了:“因为你刚到这个学校,环境你还没适应嘛;老师讲课,你还没习惯;同学相处,你可能还有些困扰。所以你不习惯、不适应,考不好,正常的。” 说实在的,考好考不好,不是重点啊。这一次谈话的重点在哪里?让孩子觉得,父亲能理解我的心情、体恤我的状况。大家想一想,你的亲人很理解你的时候,你会感觉怎么样?很舒服,有一股力量就慢慢出来了。
而且这一段引导中,也让孩子放下得失心,以平常心对待。这个叫素质啊!我们都在强调素质教育,什么是素质教育?会炒菜会弹琴叫素质教育吗?会以一颗孝心去炒菜时是素质,会以一颗陶冶自己的心,进而去陶冶别人的心去弹琴,这个叫素质。不能只看到技能而已啊。
以上文字出自本书第131页。
现在为什么大自然被破坏的这么严重?因为在很多的大学教科书里面,尤其跟经济学有关的书籍里面,有一句话叫“企业唯一的目的就是赚取利润”。这是教科书的说法,作者好像还得了什么大奖。你看,把思想误导了,然后他还拿奖杯,还当教授。人不明理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
现所以很多经营企业的人就大把大把地赚钱,把大自然都破坏了。大家想一想,假如我们心中装的都是古圣先贤的教诲,听到这一句话,我们会马上回一句“小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在的人都受到这些功利主义的影响,想的都是怎么赚钱。道义要放在心上,而且人有道义了,他的富贵、财富是长长久久的。人只有自己的利,都是短视近利,很快就要败下来了。可是现在的人就是急功近利,只看眼前。人家汲汲于追求名利,我们一看,“唉吆,我再不跟,到时候没了怎么办?”就跟着充上去了。
很多大的都市在经济刚起飞的时候,很多人从其他的地方就搬来了,十年、二十年过去了,当初来这里赚钱的人,有的死了,有的关到监狱里去了。这是我遇到的一个企业家亲口跟我讲的,“十五年前跟我一起来到这片土地上赚钱的人,都赚到钱了,但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人还安然无恙。有的得癌症死了,有的犯法被关起来,死在监狱里面。”那个贪婪起来了,人都控制不了啊,急功近利,铤而走险。所以,假如没有把道义深植在我们孩子的心中,他进入社会这个大染缸,真的能不受影响吗?
以上文字出自本书第160页。
孔子劝导他的学生说,“父母唯其疾之忧”,只有在生病的时候,父母才担忧他。可见他的德行很过关。家庭、夫妻关系、事业,都不用父母操心,这是一个为人子的应该达到的标准。
第一个是问我们能不能做到让人信任。其次,我们真做到了,人家不信任我们,我们难不难过?会不会在棉被里偷哭、流眼泪?所以孔子一开头就告诉我们,人生哪怕你做的再好,也有人批评、怀疑,这个时候你就想,“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们做这些,都是我们应尽的本分,并不是要去求人家肯定的。既然没求人家肯定,人家怀疑,有什么好难过的?人家怀疑,我们会难过,还是我们好面子,有得失心。不是人家让我们难过的,是我们自己的这颗得失心让我们难过。
以上文字出自本书第164-165页。
说到嫁女儿,我就想到“芳子美容”的总裁刘芳。她要出嫁的时候,她父亲也是给她提醒啊。第一个提醒她:“要嫁人了,要开始干活了。”其实这个“干活”更重要的,就是提醒成家后要不分彼此,不要计较,能多做是福。
第二个提醒:“要嫁人了,不可以给人家添麻烦。”这句话真听进去了,马上注意了,我的一言一行,是利益这个家,还是给这个家添麻烦了呢?
这个不添麻烦,首先,一定要把脾气改过来。老人年纪大了,你给他摆脸色,他一个礼拜都缓不过神来,吃不下饭。所以我们嫁过去之后,公公婆婆越来越瘦,就要检讨了;你有那个孝心,他每天人逢喜事精神爽,就越吃越多了。
第三个,“不可以给人看笑话。”这句话分量很重啊。我们是父母的延续,我们代表父母啊。嫁出去的女儿是个孝妇,所以人都说,“哎呀,是这家的女儿,这个妈妈太了不起了,这个爸爸不简单啊。”所以一个女儿孝顺公婆,这是给社会最好的影响,她的父母能赢得整个社会大众对他们的尊重。
父母交代这句话,女儿就像,“哎呀我不能给我父母丢脸,给人看笑话。”人有羞耻心,德行就不断提升了。
以上文字出自本书第166-167页。
我们接着翻开《德育古鉴》,看一个实际的例子:
谢贺,这也是有名的官员、读书人。有一天,谢贺与客人正议论别人的长短是非的时候,他的母亲刚好在屏风后面听到了,非常生气。等客人走了,打了他儿子一百大板。
亲戚朋友就劝了:一般人心里面都有善恶之分,谈论哪些人善、哪些人恶,这也是很正常的,你何必责罚他这么重呢?
他母亲说:“孔子爱护他哥哥的女儿,帮这个侄女找丈夫,一定要找这个读书读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这句话,读了三遍的南容。现在我只有这一个儿子,却出口就妄议人之长短,这怎能是保全他生命、保全他身家、保全他家庭之道?”
南容,这是孔子的一个学生。这个南容在读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这句话的时候,重复读了三遍,孔子看得出他觉得这句话很重要,他的心跟这句话是相应的。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这句话意思:一块很好的玉,上面有瑕疵,你还可以把它磨掉;可是不好的话,侮辱别人的话,或者批评别人的话,一讲出去了,你就没有办法改变了。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后来这个南容确确实实修养非常好。
谢贺母亲流着眼泪不吃饭了。这个母亲很伟大,她知道这对他儿子一生的成败太关键了,所以一定要儿子就在这一次当中绝对得记住,不能有下一次了。
所以儿子看到母亲这么样的激动,这么样的严肃、重视,非常恐惧,从此以后不敢再犯这样的错了,后来这个儿子道德学问非常好,成了大官。
以上文字出自本书第172-173页。
我们看,“亲有过”,父母、亲人有过失了,“谏使更”。我们劝亲人的目的是什么?希望他能改过来,我们的存心是为他好啊。可是大家注意,我们劝人劝到最后,气的半死。有没有人说,“亲有过,谏使自己气得半死”?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很清楚,我做这个事的目的是什么。有时候做到一半,统统被自己的习性、脾气拉到一边,绕半天,三年五年绕不回来了。有些兄弟姐妹之间相互规劝,对方不能接受,三年不讲话呢。
所以讲话得要很清楚自己的心。“过不规,道两亏”,这是我应该做的,他能不能理解,不是我去希求的。他不理解我,我也坦坦荡荡。以上文字出自本书第174页。
古代有一个读书人叫李生,他要去考功名。然后途中经过一个客栈,就在那里休息。结果他到的时候,那个老板非常热情的招待他。他有点受宠若惊,就问,你怎么对我这么好啊?这个老板讲,你来到店里的前一天,土地公跟我说,你今年会考中进士,叫我好好接待你,你命中有这个官位。这个读书人听了很欢喜。当天晚上他就在想一个问题:我那个糟糠之妻长得不够漂亮,等我当官老爷了,应该把她换掉。隔天就赶考去了,结果呢,没考上。回来的时候又经过那个客栈,垂头丧气,那个老板又跟他讲:你离开之后,土地公又跟我讲,说你还没考上就要换太太,你的功名已经被老天爷给削掉了,考不上了。
这叫“有一念而触鬼神之怒”,夫妻情义、道义是很深的,还没有得到功名,就要舍弃太太了,这一念折掉了半生的福分。所以人要积福,还得从一言一行、起心动念下功夫。
以上文字出自本书第186页。
《易经》里面讲,“吉人之辞寡”,一个人很吉祥,很有福气,话少;“躁人之辞多”。孔子也讲,“刚毅木讷”,刚强有毅力,言语比较少,比较木讷,反而接近仁德。
我教书的时候,有一年带的班是全校出名的一个班。前一个老师教了四十年了,最后一个学期实在受不了了,提早退休。所以那个学期没人带,我就去带了。因为我读过《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所以我要去接受挑战,看能不能经得起考验。那些都是六年级的大孩子,我的盯紧人,所以我都是坐在教室里面,下课也是。其他任课老师上课,我也不敢离开,整个就定在那里了。
我去了一个多月后,一个大男孩,挺乖的,有一天跑过来说:“老师,你这一段时间来,我们班那些男生乖多了。他们多说,哎,今天老师不知道要出哪一招了。”其实我听完冷汗直流,为什么呢?因为我每天都在想,学生又不知道要出哪一招了。他们怕我出招,我也怕他们出招。所以人要很有定了,很紧张也要装的神态自若,想孔明唱“空城计”一样。
当然,说实在的,他们一出状况,只要我们能平心静气,方法就出来了,大家也不要太紧张。“士有百折不挠之真心”,我们真正有利益学生的心,“方有万变不穷之妙用”。真的,人有爱心,有真诚,很多方法就会突然冒出来。
所以最后把他们送出校门,才跟我的同事坐下来一起吃顿饭。结果坐下来后,我们一个同事就讲:“你话很少啊,你很听你师长的话。”因为师长都劝我们,“少说一句话”,多多精进很重要。我这个同事才说完,我们隔壁班那个女老师,她一听同仁说我话很少,马上就补了一句:“他话可多啦”。这个女同事是隔壁十一班的老师,她还不是正式老师,去代课的。她身高不高,一百五十公分左右,六年级的大男孩有的都有一百七十几公分了。然后那个班孩子又很皮,真是超过她的负荷了。所以,每一次下课,我怕她沮丧,就过去鼓励鼓励、安慰安慰。就这样,她觉得我话很多。
所以诸位朋友,人家不理解你,你也不难受,这样才是君子。你为人家好,人家还嫌你话多、啰嗦,你也不要难过。我们两个还互相揶揄说,我们两个叫双响炮,为什么呢?我这边骂人刚骂完,才在休息,她那边又呯呯呯,又变她在那里骂人。
我们回到刚才说的,寡言很重要。言语在精不在多,要能够真正讲到人家的需要,讲到点上。
以上文字出自本书第190-192页。
言语要有耐心,“谏不入,悦复谏”,这就是耐心。这个“复”就是不厌其烦。其实,当我们劝别人没有耐心的时候,那就代表我们不是真心的,所以身边所有的人都在提醒我们的修养哪里不够。这个人你劝了十次,还劝不动,脾气快上来了,这个时候你要想,他是你的贵人啊,他是发考卷的老师啊,他来给我们监考的,看我们的功夫到哪里了。所以我们面对一切的人,都要想着,他是老师来考试了,是来成就我们的道德的。请问,这样还有没有看不顺眼的人?
这些教诲都太难得了,真肯受持,受用无穷,当下就过太平日子,“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为什么人人是好人?统统来成就我了,哪一个不是好人啊?统统来提醒我修养哪里不够。
以上文字出自本书第192页。
这是《德育古鉴》里一个“禄尽人亡”的故事。
古时候,在太学里面读书的两个同学,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八字一样。又同年考上,两个人相约分到比较近的地方,可以互相支持、照料一下。他们觉得两个人的命很接近,所以假如有一个人怎么样了,另外一个也好准备准备。所以,“一人授鄂州教授,一人授黄州教授”,都去管教育工作。
没多久,“授黄州者死。鄂州为治其后事”,以前的人很重朋友,赶紧来帮他办后事。他的朋友在灵柩前说道,我与你出生日期时辰完全相同,命相同,然后连分派的工作什么的都一样。现在你已经走了。我假如今天就死,已经多活了七天了。你若在天有灵,给我讲一下,我还能活几天。
那天晚上,果然他的朋友在梦里就告诉他:我从小日子就过得好,很会花钱,我的福报已经花光了,所以死。你从小贫寒,非常节俭,你的福还很多,你还可以多活很久。
“后鄂州教授历官至典郡”,当官也到了比较高的官阶了。很可能是因为他的朋友告诉他这段话,他更加勤奋节俭,后来福报更大了。
第四篇:专题·汉字(教案)
《专题 汉字》教案
预习:
①认真阅读《专题 汉字》中的两篇文章;
②准备一些书法作品,并能从汉字的形美角度来欣赏这些书法作品; ③回家与父母一起探讨自己名字的意义,并试着给自己取个字或笔名; ④找一些会意字,并能从字形、字意两方面来说明这个字。【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的特点,感受汉字的魅力。
2、在游戏和活动中,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学习汉字的热情与兴趣。
3、理解汉字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树立规范用字的意识。【教学重点】:汉字的起源与汉字的魅力价值 【教学难点】:汉字中蕴藏的文化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放歌曲《中国娃》。
一、导入:
“最爱说的说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 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这是汉字的声音美;汉字的方方正正、横平竖直是它的字形美;汉字还有区别于其它文字的显著特征:表意。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汉字,感受它的美。
二、走近汉字 展示对汉字的赞誉:
(1)、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对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2)、埃及流传:“要寻找智慧,就到中国去。”
(3)、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
(4)、著名文字学家安子介先生说:“汉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板书课题《专题 汉字》
三、汉字历史
1、思考:你知道汉字演变的历史吗?你知道汉字在演变过程中有哪些字体吗?哪些今天还存在,哪些已经不使用了?
(看视频汉字演化史)
2、汉字的演变过程是这样的
见图
一、图二
3、看图并分辨属于哪一种字形
四、汉字构造
1、“六书”是前人分析汉字的结构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是造字的方法,转注、假借,是用字的方法。(点击造字法具体了解)(1)象形法 :
是形成汉字的最早方法,用画画的方式创造出了最原始的文字。例:日--
月--
水--
牛--(2)会意法:
象形字不能表达抽象的意思,古人便创造了另一种造字法——会意法
就是用不同的象形符号组合起来表达一个抽象的意思。例:明--
旦--(3)指事法:
在象形符号上加一些指事性的笔画,表示具体概念。例如:
本 末 上 下(4)形声法:
象形字和会意字都能从字形上看出字的意义,但却不能读出声音。因此又创造了--形声法
把表示声音的声旁和表示意义的形旁搭配起来,组成很多新字。例:澡 躁 燥 噪
这样文字越造越多,据统计,形声字占汉字的90%左
五、汉字魅力
1、观其形:书法作品欣赏
王羲之:飘逸俊朗/颜真卿:粗犷豪放/柳公权:华美灵巧/毛泽东书法:豪放洒脱
2、听其音
听《雨巷》的朗诵,并从音调上感受汉字之美。明确:平缓的语调、惆怅的沙哑、若有若无的哽咽
3、乐其趣
1、猜字谜大赛
千里相逢(重);十五天(胖);九十九(白);孔子登山(岳);森林大火(焚)你还知道哪些字谜,让同学们猜猜!
2、奇妙对联一览
谐音联: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缺字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回文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析字联:品泉茶三口白水,竺仙庵二个山人。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 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秋香 叠字联: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西湖天下景)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 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济南趵突泉)
3、汉字与诗歌
藏头诗:我闻西方大士,为人了却凡心。秋来明月照蓬门,香满禅房出径。屈指灵山会后,居然紫竹成林。童男童女拜观音,仆仆何嫌荣顿。
(我为秋香屈居童仆)回文诗:
4、拆字文化
某人于婚礼上送一横匾,上书:“北比臼舅”四字,旁人皆不解其意。你知道么?
那人解释说:“北字正如二人互不相识时背靠背的样子;比是一个向另一个开展追求的样子;臼是二人面对面互相倾谈的样子; 舅字是二人结婚生下一男的样子。”众人听罢,拍手叫绝。
4、感其意
右边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请你仔细观看,先在小小组讨论,然后用生动的语言说出会徽中蕴含了汉字哪些方面的美。
上面的笔划,像字非字,似画非画;融字于画,寓画于字;笔划之间,舞姿翩翩;舞韵之中,笔墨纵情;充分显示了汉字“入画”的美感。
她像一个“人”,又像一个“京”字,还像一个“文”字,预示着我们首都北京将举办一个“人文奥运”。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满怀热情和希望、富有激情和活力的舞者,正舞出中国人民的豪迈欢腾;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充满生机与朝气、坚强与超越的运动员,正奔跑出奥运会“更快·更高·更强”的理念;我们也仿佛看到,一个龙腾虎跃的中国,正以满腔热情欢迎各国喜爱运动、热爱和平的人们。
汉字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信息,我们往往可以从汉字的构造中窥视到古代人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等。
例:古时有所谓“男主外,女主内”的说法,这种思想远至汉字形成的年代便已出现。有甚么证据呢?“男”字便是证据。“男”字由“田”字和“力”字组成,由于在“田”地耕种这类极耗体“力”的工作,在古代由“男”性负责,因此古人便把“田”、“力”二字合成新字,表示男性的意思。可见中国已进入农耕社会,耕种是当时男性的主要工作。
小结:正因为汉字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信息,所以汉字有着独一无二的魅力。
六、汉字现状
1、合作探究完成下列任务
(1).你认为汉字会在电脑时代被淘汰吗?为什么? 参考内容:
中国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了汉字输入计算机并在网上传输的问题,而且输入的速度越来越快。近年来,汉字手写技术、声音输入技术等成为了中国电脑输入法未来发展的趋势,这些技术不断满足了不习惯键盘打字的人们用好电脑的需要。由此可见,是电脑接受了汉字,而不是电脑改变了汉字。古老的汉字以其雄健的生命力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而且在新的时代里焕发了青春。(2).你认为汉字将会被“拼音文字”所替代吗?为什么? 参考内容: 我们的汉字集形体、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它的独特魅力,是永远不可能改变、也是无可替代的。即使是汉语拼音,可以作为学习汉语的辅助工具,但是决不可能代替汉字本身,因为它没有也不可能具有汉字那种独一无二的魅力。(3).你认为现在的书刊中常常有汉字夹字母的情况好不好?为什么? 参考内容:
现在的书刊中常有夹英文字母的情况,这反映了当今中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在汉字中夹字母,表达比较简约、方便,但是对不懂英文的人来说,就有了阅读障碍。如果把“WTO”译成“世贸组织”,就可以让更多的中国人理解。从维护我们民族语言文字的纯洁性来说,应当尽量减少汉字中夹英文字母的情况。
2、请列出生活中商品广告使用汉字,不规范现象
3、阅读下列几则新闻,结合现在家庭及青少年朋友重视英语而忽略汉语的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
(1)、汉字魅力法国人无法挡
(2)、柏林国际语言展上的“汉语热”(3)、《中国汉字展》在瑞典举行
(4)、韩国百万人学中文 在韩国感受“汉风”(5)、汉语热全球升温
小结:汉字是中国文化之根,汉字是国家统一之本,汉字是国人立命之神。
汉字是华夏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瑰宝,是我们终身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让我们用自身的行动来维护汉字,让我们共同说一声:我爱你,汉字!
江苏大丰 陈继军
第五篇:《专题汉字》教案(范文)
《专题汉字》教案 预习:
①认真阅读《专题汉字》中的两篇文章;
②准备一些书法作品,并能从汉字的形美角度来欣赏这些书法作品; ③回家与父母一起探讨自己名字的意义,并试着给自己取个字或笔名; ④找一些会意字,并能从字形、字意两方面来说明这个字。
教学目标:从音、形、意三个角度来欣赏汉字的美,并能创造美。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放歌曲《中国娃》。
一、导入:
“最爱说的说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这是汉字的声音美;汉字的方方正正、横平竖直是它的字形美;汉字还有区别于其它文字的显著特征:表意。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汉字,感受它的美。
二、听
《七律长征》大家一定很熟悉了,下面让我们再次重温这首充满乐观主义精神的诗歌。1学生比较《七律长征》与《声声慢》的音美。①听《七律长征》、《声声慢》的音频。
②比较两首诗词音美。提示:从声调方面来讲。
三、看
1、学生展示书法作品,从笔画,字形美的角度说说欣赏书法艺术。
2、①独体字的形象美:日、月、山(板书:)
一轮圆圆的红日描画出太阳圆圈的形状,如钩的新月与太阳的形状区别开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山。简单的几笔勾画,万物形态尽现。②合体字的平衡美:旧、旦、亘 ③汉字组合的艺术美:
图案美;汉字组合的艺术美。
3、小结:汉字的字形讲究的是方方正正、四平八稳,无论是独体字的写实的字形美,还是合体字的平衡美,又或是经过艺术加工以后呈现的艺术美,都让我们感到是美的享受。确实如鲁迅先生所说:“形美以感目。”(回到第二张幻灯)
我们用耳朵欣赏了汉字的音美,用眼睛鉴赏了汉字的形美,下面就请用我们的心来感受汉字的意美。简洁的明字,有怎样的意美呢?
四、感
1、只字说意美
①讲解“明”字的象形构造,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由形美引发出怎 样的意美。
(幻灯:一轮似火的红日,一弯皎洁的月,交相辉映,为人们驱走夜的恐慌,带来无限的光明与希望。)
②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旦”字的意美。
2、小组交流:
①学生交流自己寻找到的会意字的资料;
②交流成熟的小组,可以先把会意字写在黑板上,最好可以画出这个会意字的象形字或金文或篆文。
3、你来品一字
“东风欲染枝头绿,却惹杏花一点红。” 你认为诗句中哪个字用得好,用得妙?
4、名字中的汉字意美
①苏轼,字子瞻。名与字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与意义。②学生用优美的语言说出自己名字的意义。
五、写
运用本课所学,依据你的名字为自己取个字。要求:读来上口,听来悦耳,又有意境美。
(提示:或与名字同义,或近义,或反义,或双关,或拆字„„)
六、总结:
汉字的音、形、意皆具独特魅力,足以让每个接近她的人心旷神怡、浑然忘我。汉字之美,还美在她只对真正爱她、懂她的人撩开自己神秘的面纱,希望大家都能够沉醉在汉字的海洋里不知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