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上册《连加》教学设计
连加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5页的内容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际情镜建立连加的数学模型,理解连加的含义,掌握连加的计算顺序,会进行10以内连加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提高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形成团结协作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和掌握连加的计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口算卡答题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做过公交车吗?现在我就请几名同学为我们现场表演上车的情景。想看的小朋友坐端正。(音乐伴奏:示意5个小朋友上台表演,边唱着我是客车小司机咿呀咿呀。不一会有一个2个小朋友上车了)看到这个场面,你能编出一个数学小故事吗?
生:车上原来有5个小朋友,又上来了2个,问:现在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师:你说得真完整,真是个善于表达想法的好孩子。老师奖励一颗星。师:那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 生:加法
师:怎么样列出算式呢?请你列出算式。生:5+2=7(师板书)
师:那5、2、7各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5是原来车上的小朋友,2是又上来的小朋友,7是一共的人数。师:同学们真厉害。接着往下看,公交车经过一站,又有人上车了:你能将上车的过程用原来。。先。。又。。编一个数学小故事?(板书原来。。先。。又。。)
生:原来有5个小朋友,先上来2个人,又上来1个人,一共多少人? 师:车上的小朋友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生:三部分
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用什么方法计算?现在请你们在3号本上试着列出来。
生:5+2+1=8 师:说说算式中的5、2、1、8各表示什么意思呢?说完之后示意8个小朋友下去。
师:看这个算式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你来给这个算式取个名字吧?(之前的加法是把两部分合起来,现在是将三部分合起来的加法)
生:连加
师:是呀,像这样三个数或三个以上的数加在一起,我们叫把它叫做连加。(板书:连加)
师:你会读这个算式吗?(先指名读,再全班读)
我们会读了这个连加算式了,那老师想知道你们是怎么计算5+2+1=8?同桌之间相互讨论。生:先算5+2=7再算7+1=8 师:是呀,计算连加时我们先把前两个相加,然后再把算出来的得数(强调是算出的得数)加上第三个数,这样的计算,也就是说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学生齐说计算方法。老师边说边将计算的顺序标标出来。
师:小朋友表现这么的棒,老师要给你们讲个故事,想不想听?想听的坐坐好。课件出示《丛林寻宝》边说边配图。
师:问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去寻宝了?请你先把计算的办法写在3号本上,我点名回答。这道连加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谁来说说看。
结合宝藏,进行小结:这节课你都收获了哪些知识,跟我们分享一下。
2、逛超市。
师:听完了故事,咱们就用今天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的问题。同学们去过超市买东西吗?想买东西 坐坐好(出示几样物品,并标注价格,同时课件配图),如果给你10块钱,让你买3件物品,你想买哪几件?(动手在你的答题卡上勾出你要买的东西,并列出算式)师巡视后,再指明到黑板上买东西,老师写出算式,指3到5名)
四、课堂作业
五、板书
第二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连加》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连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连加,理解连加的意义,初步渗透部分与整体的相对性。
2、要通过教学中的游戏,让学生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并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3、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理解连加的意义,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明确整体与部分的相对性。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
4+2=
3+2= 6+3=
5+1= 师:这是我们前面学习过的加法,同学们掌握的很好,这节课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你们想去吗?
二、新授
(一)情境导入,揭示连加含义
师:爸爸、妈妈带明明去了农场,明明可喜欢喂小鸡。(呈现课本第65页第一幅情境图的左边部分)他在地上撒了些米,马上就有5只小鸡过来吃,明明可开心了。(动画展示跑来两只小鸡)你看到了什么?现在一共来了几只小鸡?你会列式计算吗? 生:5+2=7 师:很好!我们继续看!(呈现课本第65页第一幅情境图的最后一部分)你又看到了什么?现在一共又有几只小鸡?你怎么列式? 生:5+2+1 师:你为什么这么列?
(二)新授
(ppt出示课本第65页第一幅情境图的两部分)让学生比较两幅情境图列出的算式:5+2和5+2+1,师问: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点? 生:5+2是两部分合起来的算式,5+2+1是三部分合起来的算式。师:你说得很好,像这样把三部分合起来的算式,我们就可以叫它连加。师板书“5+2+1”:这个算式读作“5加2加1” 学生齐读算式:5加2加1 师:那5+2+1这个算式你会计算吗?先想一想,同桌互相讨论。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用上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来说。师:看看ppt上老师展示的计算过程,在板书运算顺序。师:5、2、1各表示什么?谁来说一说。(生回答)8表示什么? 师小结:我们在计算连加时,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的。
(三)巩固练习1、2+3= 5+4= 2+3+4=
2、课本第65页做一做左边的练习学生动手操作,再填一填。
3、课本第66页的练习十四(1)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2)第2题
学生先说说图意,再独立完成。(3)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
三、课堂小结
说说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5+2+1:这个算式读作“5加2加1”
小结:我们在计算连加时,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的。
第三篇: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教学设计
[连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62页小鸡图、做一做,练习十二第1~6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连加的含义。
2.学会正确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计算。
(二)能力训练点
1.引导学生看连加示意图,提高视图能力。
2.动手操作,摆学具。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理解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并记住结果,再和第三个数相加。培养计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利用旧知学习新知,促进知识迁移,提高学习兴趣。
2.通过计算方法的教学,初步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连加含义。
2.能够正确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计算。
教学难点:记住前两个数的结果,再和第三个数相加。
教具、学具准备:
1.教科书62页例题的插图,灯片或电脑软件、口算卡片、小棒8根。
2.学生准备:8根小棒,5个红三角形,10个绿三角形,8个圆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看算式,说得数。
1+3= 7+3= 7+1=
4+2= 3+2= 2+8=
5+2= 5+4= 3+6=
2.看图列式。
(1)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
(2)图中的括号表示什么?
(3)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二、探究新知
1.直观演示,理解图意,引入新课。
(1)按顺序出示或显示62页第一幅小鸡图。
先出示或显示左边的3只小鸡,再出示跑来的2只小鸡。算一算,一共有几只小鸡?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板书:3+2)接着出示又跑来的1只小鸡和括号“?”。
(2)引导学生叙述图意。
①学生互相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②汇报讨论结果。(原来有3只小鸡吃虫子,先跑来了2只,又跑来1只,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
③要求一共几只小鸡,应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接着板书“+1”)
(3)引入新课。
以前我们学习的加法题都是把两个数加起来,这道题是把3个数加起来,算式中用上了两个“+”,像这样的算式,叫连叫。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连加。(板书:连加)
2.指导计算,突破难点,理解算法。
(1)像这样的连加算式怎么算呢?请同学们再看一遍这幅图的演示过程。
①先演示原来的3只小鸡,然后出示跑来的2只小鸡,这表示先把3只小鸡和2只小鸡合起来,就是计算时要先算3加2,也就是5。
②接着再出示最后跑来的1只小鸡,并出现括号和“?”。现在这幅图表示什么?表示把5只小鸡和1只小鸡合起来。就是再算5加1,也就是6。
(2)总结算法
通过刚才的演示我们可以看出:计算三个数连加的算式,要先把前面两个数加起来。(随着讲叙,在算式3+2下面用线连起来,表示先算)。3+2得几?(再把得数5写在连线下面)然后再加第三个数,(在5和1之间连线,表示后算)5加1得几?在算式后面写上“=6”
最后板书为:
3.课堂练习
(1)62页做一做上图。
①摆小棒。(教师在前面摆,每个学生在课桌上边摆边叙述)
先摆4根小棒,接着摆3根小棒最后再摆1根小棒,求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该怎样列式?(提醒学生每组小棒间要有空隙)
②把算式填写完整。
③该怎样计算呢?先算几加几?填写得数并订正。
(2)62页做一做右图。
①仿照62页1题三角形的图,指名在黑板上摆,其余学生在自己书桌上摆。边摆边叙述:我先摆2个红三角形,接着又摆5个绿三角形,最后再摆3个红三角形,求一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②请把算式和得数填完整。
③指名说说是怎样填的?(教师板书算式)
④指算式,强调在心里牢牢记住第一个得数7,7再加3得10,所以2+5+3=10
⑤把算式补充完整。
4.整理算法。
(1)把三个数加起来,这样的计算叫什么?
(2)计算连加的时候,先把哪两个数相加,再加第几个数?
三、巩固发展
1.练习十二第1题。
(1)
引导学生想:先算几加几?等于几?再算几加几,最后等于多少?边说计算过程,边填□。
(2)先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指名说出运算顺序,填□。最后订正。
2.练习十二第2题。口算。
(1)2+3=5
5+4=9
2+3+4=9
(2)4+2=6
6+4=10
4+2+4=10
比较前两个算式与第三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第三个小题的计算顺序是前2个小题)
3.练习十二第3题。
(1)出示口算卡,并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填写得数。
4.练习十二第6题。
说明:每个数字和每个符号都占一个小格,两算式中间要空两个小格。认真写一写、算一算。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连加,知道了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
五、布置作业
1.练习十二第4题。边叙述图意边把算式补充完整。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练习十二第5题。计算每个算式是怎样想的?
第四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连加》教学设计
《连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连加的运算顺序,正确进行口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根据动态过程理解连加的含义,利用课件理解“5+2+1”的意义和顺序。看主题图知道“原来有几只,又来了几只,再来了几只 ” 配合屏幕有圈圈起来,算出第一步得7,再看第二步是由哪两个数字相加。使学生知道计算连加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通过练习看图写算式、计算连加题、摆一摆巩固连加的含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游戏中学,使学生喜学乐学;在生活现象中寻找数学问题,并初步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加学习的动力与信心。体会连加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
知道连加的意义和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
主题图多媒体课件、南瓜卡、作业卡、瓜果图。【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搭建阶梯
1、摘苹果 1+3=
5+2=
3+2=
1+7= 4+2=
7+3=
5+4=
7+0=
2、看图列式
学生看图,说一说图意,然后列式,计算结果。
二、观察思考,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出示情境图,让小朋友们逐一看说“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 又发生了什么?”尽量让每一个小朋友都能说出主题图的意思,理解连加的含义:
像这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加号算式的运算叫“连加”。(板书课题:连加),读课题。
(设计意图:在学生运用已学的用两个加法式子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用一个式子解决问题,进而引入连加的学习。这样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初步感知了连加的意义。)
2、自主合作,探究算法
(1)分析题意。(边出示课件边讲解:例题。)
老师要请小朋友仔细看:原来有几只小鸡在吃食?(5只)跑来几只小鸡?(2只)又跑来了几只小鸡?(1只)奶奶家一共有几只小鸡?
(2)尝试列式。
问:要算一共有多少只小鸡?算式应该怎样写?试着写一写。老师巡视,把不一样的算式让学生板演。(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3)比较不同,(4)读算式
(5)探究连加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A、请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B、充分让学生说,师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如果加的过程不完整,比如:只加了其中的两个数,那么引导看图小鸡的数量都加完了吗?我们还要加上几?
C、根据学生的发言,师完成板书。比如:5 +2 +1=8
+2 +5=8 △你第一步先算几加几得几?(多让学生说一说。)
师强调:为了记住我们第一步计算的得数,我们可以把先相加的两个数用线连起来,并在它的下面写上第一次加的得数。
第二步再算几加几呢?
师:第二步要把第一次相加的结果和第三个数加起来。比如:5 +2 +1=8 第二步再把7和1加起来得8。并在等号后面写上“8”。
引导计算时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设计意图:连加的口算,难点是看不见第一步计算的得数,教学中先让学生记下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减少了计算的难度,提高了计算的正确率)
三、实际运用,巩固新知
1、让学生尝试看图计算。(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动态图到静态图会列算式计算)
2、直接计算连加算式。(设计意图:逐步让学生脱离图片会计算连加)
3、摆一摆、说一说、算一算(设计意图:借助摆物品的活动,学生强化了对连加意义的理解,掌握了连加的计算顺序。低年级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需要借助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而获得,他们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在新课结束后安排一段时间的动手活动可以缓解长时间强迫性学习给学生带来的疲劳感,使学生能以更好的状态进入下一节的学习活动中去。这里的动手活动设计,正是遵循了这一规律,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数学活动,并在数学活动中巩固新知并能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连加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联系的密切,从而理解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
4、小结
四、思维拓展 1+2+3+4+5= 1+2+3+4+5+6+7+8+9=
五、夯实基础,落实作业
学生打开课本做66页练习十四1、2、3题,尽量引导学生从视算过度到心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六、归纳方法,本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生小结)回家之后再找一找生活中能够运用连加家解决的数学问题考考爸爸妈妈。明天上课时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一听,比比谁最棒。
【板书设计】
连加 + 2 + 1 = 8
从左往右计算
第五篇:一年级《连加》教学设计
一年级《连加》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式题.
3.初步感知连加、连减算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4.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初步学习用连加、连减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1.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式题.
3、初步理解一步计算和两步计算之间的联系。
教学教程:
一、复习:以开火车的形式口算计算卡片。
二、新授:
(一)教学连加:
1、利用课件先出现地上的5只小鸡,然后出现跑来的2只小鸡,最后出现又跑来的1只小鸡,(每出现一次,学生就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意,也是先分步后综合,综合讲图意时先要求同桌之间互讲,再指名完整地叙述图意一次。)
2、你们能帮老师算一下地面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吗?(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再指名口答。)
可能出现以下两种计算方法:(1)5+2=7 7+1=8(2)5+2+1=8
3、老师想知道5+2+1=8你们是怎样算出来的呢?
4、比较两种算法:
异:第(1)种用的是两个一步算式,第(2)种用的是一个两步算式。
同:(1)最后结果都一样,所以两种算法都对。(2)两种方法都是用5+2的结果7,再加上1,得出8的。
哪种方法比较方便呢?
第(2)种,像这样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连加”。(板书课题)并建议学生多用连加来解决问题。
5、读算式:5+2+1=8读作:5加2再加1等于8.6、完成做一做左边的题目。
(1)师说,生摆小棒,再打开书填空。
(2)订正,说一说计算过程。(要求画出计算步骤。)
(二)教学连减:
1、用课件分步出示小鸡图,学生也分步讲图意。(与连加大致相同)
2、你们能算一下最后剩下多少只小鸡吗?(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再指名口答。)
可能出现以下三种计算方法:(1)8-2=6 6-2=4(2)8-2-2=4(3)8-4=4
对每一种算法都作出分析,重点分析连减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并补充课题。
3、读算式:8-2-2=4 读作:8减2再减2等于4.4、完成做一做右边的题目。
(1)师说,生摆小棒,再打开书填空。(注意教会学生看图,因为这种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
(2)订正,说一说计算过程。(要求画出计算步骤。)
三、游戏:
请同学表演,同学们要注意台上同学人数的变化。
1、先请5个同学站在台上,接着走了2个,又走了1个,最后剩下多少个?(生列式计算,订正。)
2、先请4个同学,再请2个同学,再请0个同学,现在一共有多少个同学?(生列式计算,订正。)
四、练习:
1、P73第1题:
(1)先出示正在跳绳的5个同学,让学生说说图意,再出示又走来4个同学,问现在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2)请同学口答出算式,再填书。
2、分别完成P73第3题左边3道算式和成P74第6题左边3道算式.(都要求画出计算过程。)
五、小测:
同桌间互换小测本,互相各出两道连加、两道连减考同桌,再收小测本批改。
六、总结:
如果回到家,家长问你今天数学学了什么,你会怎么回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