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品质”的教学设计--小学语文.
“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品质”的教学设计
作业题目:
在本模块中,我们学习了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课程,也参加了相关交流研讨活动。要进一步做到“教学实践改进”,需要在课堂中真正学会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请您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审视自己在“课堂教学难点”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完成一份“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品质”的教学设计并提交平台。
作业要求:
1.教学设计方案请参照模板要求填写;要体现教学难点的信息技术的应用;
2.要求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 3.字数不少于300字。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品质”的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杨氏之子》信息化教
学设计
姓名:
工作单位:
学科年级: 五年 语文
教材版本:
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 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1.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与对话,感悟杨氏之子的“甚聪惠”。通过信息技术,让学生通过课外补充了解《世说新语》。
2.古文的理解上面有一定困难,需要做适当的解释说明。要让学生通过网络多接触古文,分析,理解。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明晰(学生懂)、具体、可操作、可以依据练习测试题)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
1.紧扣重点词句,感悟杨氏之子的“甚聪惠”。
2.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体会字里行间浓郁的生活情趣。过程与方法:在读中感悟,熟读成诵,从而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尊重他人,发展思维。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1.一般特征:能独立使用计算机,并且熟练点击课件,网络交流。2.入门技能:本班有独立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可以上网浏览并提取相关信息素材。会使用PPT来进行教学 和学习设计。
3.学习风格:轻松,活波的学习风格,以交流为主,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画出流程 图)
教学流程设计:
PPT PPT 杨氏之子→揭示题目,激发兴趣 → 明确要求 → 朗读课文 ↓
汇报交流 ← 初布成文 ← 个别字词理解 ← 掌握课文大意
老师指导点评 老师指导 老师巡视指导
↓
总结→布置作业→结束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的设计的各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 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播放课件,明确学习要求 了解学习要求
创设情境
导入
相机指导
初步掌握课文,了解文言文 观看
PPT,学习理解
学习的基础上理解拓展
初步成文,并交流杨氏之子的聪慧
课外拓
展,总结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 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1.测试形式
包括(1)课堂提问(2)书面练习(3)达标测试(4)学生自主网上测试(5)合作完成作品等
2.测试内容
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态度、交到程 度、资源利用和学习效果的评价; 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目标达到、任务完成、达标测试、创新精神、实践作品和信息素养的评价; 教师指导活动的评价:对教学活动组织、学习资源利用和教学过程指导的评价。
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板书)
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
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
或图片形式上传。
板书设计:
杨氏之子 聪惠 杨——杨梅 反应快 孔——孔雀 会说
第二篇: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品质的教学设计
“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品质”的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校园生活真快乐 姓名: 学科年级:
一年级品德与生
活
工作单位: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
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感受学校生活的快乐。
二、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在学校里一天的安排。
2.遵守学习生活常规,初步明确上课、下课、放学该做什么。3.初步了解在上学、放学途中的安全知识,树立安全意识。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刚入学不久,对学校生活既有新鲜感,但又不习惯,因而一时难以适应,怎样让孩子们喜欢学校,喜欢上学,感受学校生活的快乐,让孩子们有一个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需要老师正确的引导,使孩子们渐渐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爱上校园生活。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课件播放上课铃声。
师:学校的铃声有上课铃、下课铃、阳光体育铃、眼保健操铃、放学铃、午休铃等,每一种铃声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信息。我们在学校的每一天都有这些美妙的铃声相伴。这节课我们就一起交流你在学校的一天的学习和生活。(板书课题:校园生活真快乐)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1.人人讲规则。
师:你听到上课铃声后是怎么做的?你看到其他同学都做了些什么? 师:播放高年级学生铃声后有秩序地进教室、迟到了要喊“报告”以及课前要做的准备等录像,请同学们观察并说说他们听到铃声后是怎么做的,你有什么发现?
师:玩“上课了”的游戏吧!(课件播放上课铃声)2.我是小法官。
播放课件:以漫画的方式呈现一组学生在课堂的各种行为。
请同学们说说他们做的对吗?课堂上,你觉得自己哪些方面做得好? 齐读儿歌《上课歌》。3.快乐的课间十分钟。课件播放歌曲《哦,十分钟》。
师:下课了我们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呢?
师:你下课时喜欢玩什么游戏呢?玩游戏时该注意些什么呢? 课件出示儿歌《课间活动歌》。
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1.我是整理小能手。比赛整理书本、文具、生活物品等,看谁动作快而且整理得整齐。2.放学路上不贪玩。课件播放放学铃声。
师:你在放学路上有哪些发现呢? 看到这些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 师讲故事
师生共同小结:回家的路上,可不要贪玩。如果我们不按时回家,家人会很着急的。
四、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1.放学后和爸爸妈妈交流你在学校一天的表现,讲述一下你今天学到了什么,交到了什么新朋友,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等等。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教师活动
播放高年级学生铃声后有秩序地进教室、迟到了要喊“报告”以及课前要做的准备等录像
预设学生活动 观察说说高年级学生是怎么做的,让学生感受到人人讲规则。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
播放课件:以漫画的方式同学们说说各种呈现一组学生在课堂的行为是正确的还各种行为
六、教学评价设计
是错误的。
形象感知,更好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课堂行为习惯。课上表现优秀就在后面括号里画♡
坐姿()回答问题()不搞小动作()
不插话(七、教学板书
不下座位()认真听讲(校园生活真快乐))
第三篇: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品质的教学设计.
“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品质”的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校园生活真快乐
姓名:
学科年级:
一、教学难点内容分析
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感受学校生活的快乐。
二、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在学校里一天的安排。
2.遵守学习生活常规,初步明确上课、下课、放学该做什么。
3.初步了解在上学、放学途中的安全知识,树立安全意
工作单位:
一年级
品德与教材版人教 生活
本:
版
识。
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刚入学不久,对学校生活既有新鲜感,但又不习惯,因而一时难以适应,怎样让孩子们喜欢学校,喜欢上学,感受学校生活的快乐,让孩子们有一个丰富多彩 的校园生活,需要老师正确的引导,使孩子们渐渐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爱上校园生活。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课件播放上课铃声。
师:学校的铃声有上课铃、下课铃、阳光体育铃、眼保健操铃、放学铃、午休铃等,每一种铃声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信息。我们在学校的每一天都有这些美妙的铃声相伴。这节课我们就一起交流你在学校的一天的学习和生活。(板书课题:校园生活真快乐)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1.人人讲规则。
师:你听到上课铃声后是怎么做的?你看到其他同学都做了些什么?
师:播放高年级学生铃声后有秩序地进教室、迟到了要喊“报告”以及课前要做的准备等录像,请同学们观察并说说他们听到铃声后是怎么做的,你有什么发现?
师:玩“上课了”的游戏吧!(课件播放上课铃声)
2.我是小法官。
播放课件:以漫画的方式呈现一组学生在课堂的各种行为。
请同学们说说他们做的对吗?课堂上,你觉得自己哪些方面做得好?
齐读儿歌《上课歌》。
3.快乐的课间十分钟。
课件播放歌曲《哦,十分钟》。
师:下课了我们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呢?
师:你下课时喜欢玩什么游戏呢?玩游戏时该注意些什么呢?
课件出示儿歌《课间活动歌》。
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1.我是整理小能手。比赛整理书本、文具、生活物品等,看谁动作快而且整理得整齐。
2.放学路上不贪玩。
课件播放放学铃声。
师:你在放学路上有哪些发现呢?
看到这些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
师讲故事
师生共同小结:回家的路上,可不要贪玩。如果我们不按时回家,家人会很着急的。
四、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1.放学后和爸爸妈妈交流你在学校一天的表现,讲述一下你今天学到了什么,交到了什么新朋友,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等等。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教师活动
播放高年级学生铃声后有秩序地进教室、迟到了要喊“报
预设学设计意生活动
图
观察说让学生说高年感受到
告”以及课前要做的准备等录像
播放课件:以漫画的方式呈现一组学生在课堂的各种行为
六、教学评价设计
坐姿()回答问题
不搞小动作()
()
不插话不下座位认真听讲()
()
()
级学生人人讲是怎么规则。
做的,你有什么发现?
同学们形象感说说各知,更种行为
好帮助是正确
学生养的还是成正确
错误的课堂的。
行为习惯。
课上表现优秀就在后面括号里画♡
七、教学板书
校园生活真快乐
第四篇:如何提升教学品质
如何提升教学品质
对于一个教师而言,要想立足于教坛就必须全力以赴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一、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与备课。把功夫下在备课上,花力气研究备课,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要加强课前备课,尤其是集体备课和备教学案,合理有效使用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听课、互相促进、资源共享,是实现课堂效率提高的前提。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人们不是常说:“兴趣是学习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吗?学生在学习中有了学习兴趣,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因此,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较关键的一步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学习的动力,而激发学习兴趣,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课堂导入激趣
课堂导入十分重要,它关系着你这堂课能否被学生接受,也关系到你这堂课能否收到预期的效果。好的课堂导入可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本堂课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导入可采用讲故事、讲时事、讲感受、提问思考、欣赏音乐、欣赏图片、观看影碟、放幻灯片等方式导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二)上课形式灵活多变
现目前,以课堂为主的单一教学形式,远远跟不上教育改革的步伐,也无法满足学生对多层次知识的需求,再加上课堂所授内容的有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灵活多变地把课内、外课堂结合起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以满足学生需求。
(三)对学生多激励少批斥
“任何人都喜欢听好话”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我们的学生也是如此.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吝啬你手中的“高帽子”多给学生些鼓励少些指斥。你的鼓励说不定能让一个不自信的学生变得自信,让一个不成器的学生成器,让一个坏学生成为好学生。因此,想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师用用你的“掌声”与“鲜花”吧!当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保障,方法也有很多很多种,方式也不尽相同,但不论何种方式、方法都需要我们倾心倾力去完成、去实践,这样才能取得成效。正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相信:只有我们用心地去做教育,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五篇: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的概念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设计教学问题的过程,它包括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法及方案、评价和修改教学设计直至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等几个方面。
教学设计要求从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综合考虑教师、学生、教材、媒体、评价等诸多方面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强调运用“整体---局部---整体”的思维方式,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使各教学要素相辅相成,提高和确保教学系统整体的最优效应。
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设计是指微观教学设计,包括单元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和微观教学设计。其中课时教学设计是以某堂课的教学为设计对象,而此处的微观教学设计则指以某个教学环节为设计对象。2.教学设计的操作步骤 教学设计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学习需求分析:从教材的角度出发,课程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2)教学内容分析:课时教学目标是什么?进行学习任务分析,要完成学习任务需要的必备、辅助的知识技能,要教哪些内容。
(3)教学对象分析:了解学生学习心理、认知水平、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起点水平与学习特点。(4)确定教学目标:根据课时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制定明确、详细的教学目标。(5)教学策略设计:主要解决“如何教、如何学”,要同时考虑目标、内容学生、时间、教学条件等要素,从争取整体教学效益的角度正确选择教学策略。如程度教学策略、发现式教学策略、认知教学策略、掌握学习策略、和谐教学策略等。
(6)教学媒体设计:根据学习目标、教学策略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适时使用恰当的教学媒体,在运用媒体上,主张恰如其分,和谐、统一,不要为使用媒体而用媒体,避免与整体教学过程的脱节。
(7)教学过程反馈、调控设计: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动态活动过程,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预计学生将作出的反应,设计好另外的教学方法、问题和练习,一旦出现非常情况,教师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教学要求、教学策略和方法。
(8)教学评价设计:主要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检测不同层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指在知识教学完成后的总体评价。
3.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设计
针对信息技术学科新大纲、新教材与以往教材的不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要求教师要从其学科特点出发,根据其教学规律进行教学设计。
(1)从课程特征角度出发设置教学目标的原则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变化,计算机的工具性越来越突出,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信息技术教育是国家对公民开展的信息素养基础教育,其任务是向学生传授计算机文化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所以教学一定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正确确立教学目标,注重教学的基础性,反对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培训化”。
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角度出发并结合新大纲的要求,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目标、技能领域目标和情感领域目标三个方面,其目标的确定更加突出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功用性。
(2)从课型的特点出发进行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课往往是认知和技能相结合,不同的课型侧重点有所不同,从教材编写来看,有理论课、操作技能课、综合实践三类。
理论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机器人的作用,计算机和机器人的基本知识,对这类课要定位在了解和理解上,在情感领域让学生破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兴趣,教师可运用插图、形象的比喻、进行直观教学,教师可精心设计学生的教学活动,如分组讨论、网络查询等形式。
在程序设计学习时,情感领域要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对操作技能课让学生掌握使用计算机工具的正确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操作技能,教师要注重规律性知识的讲授,让学生形成自学能力。技能训练主要根据行为主义的刺激反映理论进行,研究表明,最佳的训练组合也许是最初使用连续强化安排,然后固定间隔强化安排,最后是变化比例强化安排,随着训练期的推移,比例可进行变化,最终形成技能。如小学生的指法练习,教师在学生掌握正确的使用后,可在每课前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反复训练。
对综合实践课要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培养,让学生在作品、成果中获取成功感。
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就在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给教师预留了很大的空间,教者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如小学课本《龙宫寻宝》一课,某教师的导入环节设计如下:编制了一副孙悟空在龙宫舞动金箍棒的动画软件,在同学们津津有味欣赏的时候,教者伴随讲到:你们看孙悟空一会变大,一会变小,金箍棒在不停地旋转,多么神奇呀?这样设计直接点中本节课的主题---扭曲与拉伸。如某教师在基础练习环节将课后的练习题《小鸡》和《春天》两副作品引入到课程作为复制、粘贴的基础练习,这不仅扩充教材训练知识的不足,而且将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
教学中要重视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设计,教学重点要重在将知识的“透”上,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消化,难点则重在其突破手段和方法的设计上。
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有一定“起伏”,要有高潮、有重点,由于信息技术教材在编写上不是尽善尽美,需要教者适当将某些知识淡化与提升,如将一些知识变成自学阅读,一些留为课后阅读等,要做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让学生学透,同时要给学生预留充足的发展空间。
练习部分的设计要重在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同时要重视过渡语、小结和板书的设计,克服语言的随意性。在板书部分,我想虽然有了计算机展示工具,但板书的作用在于当教学结束时,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起到总结、点拨的作用,不应轻易抛弃,板书设计要讲究平衡、美观。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目前的许多知识具有很强的工具性,所以教师要重视主题化的设计和教学评价的设计,在设计中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题性和发展性环节的设计。
除此之外,应注重教学模式、教法和学法的设计以及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基本要求的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