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3:27: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第一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幸福天堂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设计 思考:

1、超越既往的主题定位,既从现实的角度理解这是一个不幸的故事,也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这是一个幸福的故事。在尊重儿童独特理解的基础上,让儿童体会到,我们不是一个廉价的同情者,而是一个反思者,能够在小姑娘“幸福”的死去中,我们如何面对苦难,汲取怎样活着的勇气和力量。

2、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教学生如何批注,超越既往的咬文嚼字,读出文字背后的信息,读出文字背后的感受,读出文字背后的思考,从而从多种角度读出故事的不同味道。

3、从童话创作的角度,深入体会经典创作的内涵。通过对小女孩的“小”,发觉对应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中一个个的“大”,以及内心包蕴的物质世界、精神世界追求的“大”,从而体会童话永恒的魅力。思路:

1、从生活现实出发: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2、从文化背景出发: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3、从童话角度出发: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一、引出“幸福”

生:(一位同学配乐有感情的朗诵)——寒冷的夜晚,最冷,不是呼啸的北风。饥饿的小女孩,怎能承受生命的沉重。为什么,有家却流浪风中?为什么,人们忘记了同情?火柴燃尽,梦却在夜空。为什么?天堂的路,没人肯送你一程?为什么?……

师:你们看,一个和你们同龄的同学,在读完这个童话后,他并没有像刘芊芊,像我们一样停留在同情怜悯的层面,而是产生了进一步思考,批注了这段话。看来,批注不仅可以写下信息,写下感受,还可以写下疑问、写下思考—— 师:面对这一个个“为什么”,我相信,你也一定有许许多多的“为什么”要问。生:为什么?那个小男孩要欺负她?

生:为什么偌大的世界容不下小女孩小小的身体?这是为什么?!(掌声)师:这是课文的最后一段——

生;“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师:读罢此句,你一定也要问个为什么——

生:刚才我们感受到小女孩是那么的不幸,可文中为什么又说她是幸福的呢? 生:在我们看来,明明是悲惨地死去,为什么嘴角还带着幸福的微笑呢? 师:所以,一个最大的“为什么”需要我们好好的来梳理、来回答。让我们再一次回到课文里去,再细细地品读。正像刚才那位同学所说,小女孩获得的幸福是因为她曾经看到过这么多美丽的东西,哪一个给你印象最深,你就画出来。简单地进行批注。

二、解读“幸福”

(一)满足(第二次憧憬)

生:“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瞧,烤鹅正从盘子里跳下来,太有意思了。

师:瞧瞧安徒生,是太有意思了。把这烤鹅写得就仿佛走到了我们面前,我们仿佛闻到了香气。那可是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啊,该怎么从盘子里跳下来,怎么摇摇摆摆地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呢?用你的朗读告诉我们吧!(学生朗读,体会“摇摇摆摆”的样子。)

师:是啊,烤鹅明明是不会动的,可它却从盘子里跳下来,摇摇摆摆走来,多么富有童话趣味!它要带给小女孩什么呢?(直接问刚才朗读的学生。)生:这只烤鹅要让小女孩把自己吃下去。

生:有了食物,小女孩就不必再忍受饥饿了,而是获得了满足。(让学生批注这个词语,并板书“满足”。)继续交流。

(二)温暖(第一次憧憬)

生:“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大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火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小女孩看到了火炉,她一定感到很温暖。

师:谢谢你让我们分享了小女孩这一刻的温暖。让我们再来读读吧!(板书:温暖)再次交流指导朗读,再来读出这温暖的感受吧!(女生读第一句话,老师读中间的部分,男生读最后一句话,师生合作完成。)

(三)安宁(第三次憧憬)

生:“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小女孩向画片伸出手去。”这颗圣诞树太大了,太美了。

师:谢谢你让我们看到了这么大、这么美的圣诞树。那是怎么个大,怎么个美呢?用你的读让我们感受到。

生: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朗读得很美。)生: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朗读得很美。)

师:圣诞树上那许许多多美丽的画片,不就是圣诞节时候我们送给别人祝福的贺卡吗?每张画片都写满了祝福,你们就是那一张张的贺卡在向小女孩眨眼睛,想送给小女孩怎样的祝福呢?(找到一个女同学扮演小女孩,进行口语交际)生:小女孩,现实太残酷了,愿我们的祝福能给你送去一些温暖。生:小女孩,愿你远离寒冷,不再饥饿,我们会永远陪伴着你。

生:小女孩,你已经承受了那么多的孤独与寂寞,让我来安慰你的心灵吧。师:(采访刚才的“小女孩”)小女孩,听了他们的祝福,你的感受如何呢? 生:我很感动。我不仅感到了温暖和满足,而且更感受到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此刻我觉得这个世界是多么的温馨、美好。因为有了这么多的祝福,我不再恐惧,而是内心获得了一份安宁。(板书“安宁”)师:多美妙的童话,让我们赋予小女孩这么美好的祝愿

(四)疼爱(第四次憧憬)

师:小女孩不仅要获得这些物质上的满足,她还要追求更大的精神上的满足。所以,她第四次、第五次点燃火柴就看到了奶奶。(出示句子,生读)

生:“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这一次小女孩看到了慈爱的奶奶。(板书:慈爱)

师:有了温和慈爱的奶奶,小女孩就不再孤独,她多么高兴啊,可以想象当她见到奶奶的时候,该怎么呼喊——

生:“奶奶!”(学生兴奋地呼喊。)指导朗读。生:“奶奶!”(激动的语气。)

师:为了和奶奶一起走,小女孩该怎样请求—— 生:“奶奶,啊!请把我带走吧!”(学生恳切地读。)师:就这样,她向奶奶慢慢地诉说着把她带走的原因——

生:“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师:现在,小女孩好不容易见到了疼爱她的奶奶,难道她仅仅说了这几句话吗?她还想说些什么?请发挥大胆的想象。

生:奶奶,在这个世界上,我充满了寒冷、饥饿,只要我卖不出火柴,爸爸就会打我。请把我带走吧,我不想要饥饿,也不想要寒冷。

生:奶奶,我知道只有您才能给我温暖,给我慈爱,所以,您就把我带走吧。师:亲爱的同学们,就让我们把小女孩当时的幸福快乐融入到你们的朗读中来读读这段话。“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五)快乐(第五次憧憬)师:就这样,她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生:“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有感情朗读)

师:小女孩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她们俩是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板书:快乐)

三、“幸福”来源

师:那么是什么让女孩从黑暗与痛苦的世界,获得了这些光明与快乐? 生:是火柴。因为火柴的照亮,才有了女孩这些梦想。师:那么把小女孩的五次梦想罗列在一起,读着不是更一目了然吗?(出示罗列五次幻想内容的文字,用不同颜色体现。)为什么安徒生却把这些梦想安排在女孩每一次擦燃火柴的过程中呢?

(出示课文描写的五次擦燃的句子让学生讨论。)

生:这样都罗列起来写也没有意思,读起来没有感情,不能引人入胜。你瞧第一次的“敢”,明明因为卖不出火柴爸爸要打他,可她竟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又一根,表现了小女孩很勇敢。

生:还有中间三次的“又”,再加上最后一次的“赶紧”,这正是火柴一次次的擦燃,才实现了她一个又一个的梦想,才可以看出女孩对梦想的不放弃。生:她一次又一次擦燃火柴看到幻想,然而火柴又一次一次的熄灭,可她又一次一次的擦燃,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四而五,说明她在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可见小女孩内心的渴望多么强烈。(指导学生批注,并板书“渴望”。)师:是的,这样写不仅读起来一波多折,引人入胜,小女孩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四而五点燃火柴,也体现着这些梦想来自于小女孩内心的渴望。原来小女孩不仅从物质上追求,更是从精神上追求幸福——

五、提升“幸福”

师:正是如此,她和奶奶一起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小女孩飞到的是什么地方呢? 生:是有上帝的,叫天堂的地方。

师:所以叶君健尊重安徒生的原作,写上了这句话——(出示课件)

生:“她们两人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既没有寒冷,也没有饥饿,也没有忧愁的那块地方——她们是跟上帝在一起。

师:上帝是西方文化的代名词——那么,跟上帝在一起,就是和什么在一起? 生:跟上帝在一起,就是跟一切善良、美好的东西在一起。

生:因为和上帝在一起就不会有寒冷、饥饿等等的痛苦了,我想小女孩经历这么多痛苦,也应该得到幸福了。安徒生这样写是为了使故事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所以,跟上帝在一起,就是跟幸福在一起。

师:所以有着西方文化信仰的安徒生创作这篇童话后,批注过这样的一句话—— 生:(齐读)“幸福不是艺术家的名声,王冠的光辉。幸福存在于对清贫的满足,对苦难的承受……追求幸福的途中,才是最幸福的。此刻,上帝与我们同在。” 师: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安徒生,在他的心中离上帝最近的人,或许不是——(指投影)

生:不是艺术家的名声,王冠的光辉。师:而是——(指投影)

生:存在于对清贫的满足……对苦难的承受。追求幸福的途中,体会到真正幸福的人。

师:基于中国的文化背景,我们都钟爱大团圆的结局,死亡意味着不幸。可是借助批注呢?我们觉得这时的小女孩是幸福的,我们读到了女孩的幸福。因为是童话,原本忧伤的故事不再忧伤,更不会绝望,读到最后我们竟然感受到了一种特别的寄托与幸福。于是,我们发现,面对现实的世界,我们可以去创造一个我们心中向往的美好世界。这正是童话故事的永恒魅力,安徒生的博大也在这里。童话读完了,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天使飞走了。剩下我们,该怎么办?(学生沉默,之后发表感言。)

生:每一个弱小的生命都要我们关爱,不是冷漠,更不是无情的漠视。生:我们要寻找自己内心的幸福,即便是生活对你不公,你也要无条件地追求幸福。

生:小女孩点燃的不仅是小小的火柴,而是梦想,是执着,我们无论何时一定心怀梦想和渴望,而不是抱怨和不满。

生:我想,人与人之间一定要拥有爱。有爱就有温暖,就有安宁,就有快乐,哪怕是一根小小的火柴,也能点亮整个世界!(掌声)

生:想想卖火柴的小女孩,我感到我们多么幸福啊,要好好珍惜这样的日子,感恩自己的爸爸妈妈、家人,感恩这个社会。

师:你们的感言,不就是你此刻批注的内心情感吗。让我感受到,无论是从哪个角度的阅读,重要的是回到了我们自己的心灵。我们不是把希望寄托于上帝,而是在小姑娘所获得的这份“幸福”中,你们已经学到面对苦难的勇气和力量,并引起我们对生命的珍爱与警觉,相信你们越来越高尚起来,越来越走向高贵。幸福着幸福当然好,不过,我相信,即使生活遇到磨难,我们最后批注的一段话一定是——

生:即便生活遇到不幸,也能够在寒冷中播种温暖;在饥饿中获得满足,在恐惧中创造安宁,在孤独中寻求慈爱,在痛苦中追求快乐。只要你拥有一颗隐忍之心,并不放弃对梦想的渴望,你就能获得幸福!(和学生一起总结板书,完成上面的内容。)

第二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范文模版)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课文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女孩命运的悲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烯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教学难点:从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谈话激趣

同学们,我们一年中要度过很多节日,你们最喜欢什么节日呀?为什么?库尔邦节,新年,我们又是怎样度过的呢?(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可就在这样一个大年夜,有一个小女孩却光着头赤着脚在大雪纷飞的街头卖火柴,最后活活冻死在街头,没能看到新年的第一轮太阳,你们想了解小女孩悲惨的遭遇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安徒生爷爷一个“凄美”的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认真看老师板书,齐读课题。出示第一张幻灯片

二、深入品读,感受小女孩的悲惨遭遇

1、老师知道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那么现在就请你们再次浏览全文,看看卖火柴的小女孩的遭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读课文后师问:小女孩的遭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可怜、悲惨、凄惨等。板书:可怜)过渡:小女孩到底有多可怜,就让我们用心去体会体会吧!请同学们用心读1-4段,哪些地方让你感动?留下你读书的痕迹。

2、学习1-4段1.(第二张幻灯片)出示重点交流:“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师问:她为什么忘不了今天是大年夜?一方面是温馨的灯光,烤鹅的香味,一方面是又冷又饿赤着脚会不了家。我们可以感受很可怜又冷又饿。

师问:那我们“大年夜”是怎么过的?(一家人温暖舒适地围坐在圆桌旁,品尝着美味佳肴,享受着亲人团聚的欢乐,是多么美好多么快乐啊!

2.出示第四张幻灯片“她在一所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风还是可以灌进来。”(更冷了)学生交流。

教师:我们可以看到这时候小女孩已经冷的蜷缩在别人家的墙角了。老师禁不住想说:别卖火柴了,小女孩,天已经黑了,街上只剩下你一个人,快回家去吧。同学们她敢回家吗?(学生接: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有挣到一个钱,爸爸会打她的)小女孩身上冷,心上更冷。可怜的小女孩,爸爸再凶,家总是家啊,别卖火柴了,快回去吧!同学们她能回家吗?(“不能回家,因为家里跟街上一样冷,就算。。。灌进来”)小女孩回不了家有什么原因呢?继续交流

3.出示第五张幻灯片“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这里的谁不表示提问,而是指“任何人”的意思,起到强调的作用,那谁用这个句型模仿造句,指名学生造句,并写下来。)

师:交流到这里,你有怎样的感受,把你的感受放到你的朗读中,谁再读一读这段?(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可怜的小女孩,饥饿寒冷,无人关怀,最后的结局是:在家家团圆的大年夜,悄无声息地冻死在街头。

三、以幸福为线索,解读小女孩的命运

出示第七张幻灯片出示最后两段句子“第二天清晨。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两段。

(一).教师:刚才我们感受到小女孩是那么不幸,可怜。课文中为什么又说她是幸福的呢?让我们再去品读课文5-11自然段,看看小女孩曾经拥有怎样的幸福?(板书:幸福。)把你的感受写在书上。与同桌交流一下。

出示第八张幻灯片她擦着了第一根火柴,她幸福地看到()她擦着了第二根火柴,她幸福地看到()她擦着了第三根火柴,她幸福地看到()她擦着了第四根火柴,她幸福地看到()

学生反馈交流,教师相机板书:火炉 烤鹅 圣诞树 奶奶

(指名学生说,如:小女孩看到了大火炉,她感到自己坐在大火炉面前,很温暖,她不再寒冷了,看到喷香的烤鹅向自己走来了,她不再饥饿了,看到美丽的圣诞树她不再痛苦了,看到疼爱自己的奶奶来了,她不再孤独了。(相机板书温暖寒冷等)

(二).重点交流看到奶奶部分:出示第八张幻灯片

1、出示第九张幻灯片课文中写道:“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那么,小女孩拥有真正的幸福吗?不是

2、为什么说她没有幸福?用自己的话说说。

(1)、大年夜在街上卖火柴。

(2)、不敢回家(爸爸会打她,家里跟街上一样冷)

(3)、疼爱她的奶奶已经死了(没有亲人的疼爱,得不到关怀)

(4)、她死了人们只说“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

3、理解火柴给小女孩带来的“幸福”

(1)、既然别人不能给她幸福、爸爸不能给她幸福、疼爱她的奶奶死了也不能给她幸福,连死了人们只说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那么文中为什么还说她曾经多么幸福呢?是谁给了她这种幸福?(火柴)

(2)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谁来读读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段落。大家边听边看,有没有几个标点很明显地跳到你的眼前?(感叹号)读一读有感叹号的句子。

(3)出示第十张幻灯片 你从这几个感叹号中体会到了什么?(是啊,与其说小小的火焰是奇异的火光,不如说是小女孩实在是太冷了,她多么想拥有温暖啊!)

(4)现在请同学们自己阅读小女孩其它四次擦燃火柴的段落。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思考。

(她渴望得到食物,因为她太饿了;她渴望得到快乐,因为她太孤独了;她渴望得到疼爱,因为她没有人关心;)所以她想让奶奶带她飞走,因为她受不了这些痛苦了,很想摆脱。(引导朗读第11自然段“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读出同情、读出悲伤)

师:小女孩真的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了吗?那么,这样的地方在哪儿呢?是的,只有死才能摆脱寒冷、摆脱饥饿、摆脱痛苦!

师:虽然她一次次地擦燃火柴,可是火柴却一次次地熄灭,她的眼前没有火炉,只有——寒冷;没有烤鹅,只有——饥饿;没有圣诞树,只有——痛苦;没有奶奶,只有——孤独;没有得到摆脱,只有——面临死亡。

4、谁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师:你从她的朗读中听出了什么?

生:听出了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听出了人们的漠不关心。也听出了安徒生对小女孩的同情。

师: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吗?

生:没有,她的幸福就是死,只有死她才能摆脱痛苦、饥饿、寒冷,不用忍受痛苦、饥饿和寒冷对她来说是一种幸福。

生:她得到的是幻想中的幸福。她在幻想中看到了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爱的奶奶。

5、小女孩的命运如此悲惨,然而至始至终,她有没有哀怨过?有没有流下一滴眼泪?找出文中描写小女孩表情的一个词。(微笑)你从“微笑”中体会到了什么?她微笑什么?(谁给了小女孩这样的幸福?(火柴)可是火柴的光芒是如此的微小,小女孩却从火柴中得到了这样的幸福,你从这里体会到了什么?因为她用微笑去面对生活,因为哪怕是幻想的微小的幸福她也没有放弃追求,哪怕到了死她的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三).课文读到这里,相信同学们已经明白了这两个幸福的含义,(指板书第十一张幻灯片)将句子红色显示,学生谈对两个“幸福”的理解。教师:火柴再明亮,看到的幻象再幸福,现实还是现实,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卖火柴的小女孩再也感受不到光明和温暖了。那哪些是幻景,哪些是现实,哪些是渴望能够得到的?相机板书现实,渴望,幻景。童话大师安徒生就是用这样凄美的语言告诉我们小女孩悲惨的结局。

三、拓展延伸:第十二张幻灯片

1、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你想到了什么?

(1)、不能失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能失去信念。

(2)、要重视和同情社会中的贫困者与弱势群体。

2、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对她说些什么?

四.总结:第十三张幻灯片同学们,卖火柴的小女孩生活的年代离我们很远,在那个社会,贫富不均,人情冷漠,那时的人们,哪怕付出一点点的关心,给与一点点的帮助,小女孩也许就不会悲惨的死去。

五、作业第十五张幻灯片

1.安徒生笔下的小女孩是这样的结局,你心中希望小女孩是怎样的结局?请写下来,下节课我们交流。

2.安徒生这位童话大师,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请同学们阅读,相信你一定会收获更多的感动。

第三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三百山中心小学龚兰娇 教材简析:

这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精课文,这个单元是围绕“外国名篇名著”这一专题编写的。本篇课文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写实与写虚交替进行,美丽的幻象和残酷的现实更迭出现,是这篇童话的特点,也是这个故事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作者开头描写了小女孩的处境:大年夜的街头又冷又黑,天下着雪,小女孩还在街头卖火柴。接着,写了小女孩为了暖和自己,五次擦然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的种种幻象——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直至跟奶奶一起飞走。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在街头。

教学目标:

1、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乖巧、围裙、硬币、裂缝、橱窗、圣诞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的表达效果。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最后三个自然段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聊聊生活中的幸福。播放歌曲《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师生一起跟着歌曲拍拍手、跺跺脚、搭搭肩„„

师:同学们,你们幸福吗? 生:幸福(或不幸福)师:你认为幸福是什么?

(有新衣服穿、有好吃好喝好玩的、有许多的好朋友、一家人开开心心在一起、不用做作业、想看电视多久就看多久„„)

师: 有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课题),她也曾经幸福过,她的幸福是什么呢?我们跟着安徒生爷爷一起到童话王国去看看她。你们认识安徒生爷爷吗?

生:介绍安徒生(世界著名童话作家,他出生于丹麦中部的小城市欧登塞。父亲是一个穷苦鞋匠,曾在拿破仑军队当过雇佣兵。父亲死后,母亲靠洗衣度日,祖母有时还上街乞讨。因家境贫寒,安徒生幼年未进过正规学校,十四岁时独自去哥本哈根,在剧院里打杂。后来在一些艺术家帮助之下,获得了助学金,才正式上学。他刻苦学习,终于从文盲变成了作家。

安徒生立足于现实生活,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创作了168篇童话故事。他的第一部童话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发表于1835年底。在英语国家中,其作品是青少年教育的范本,同时他也是属于全世界的。他的作品吧被译成八十多种文字,是丹麦对世界文学最伟大的贡献。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师:这篇童话十分感人,你们先自己读读,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乖巧、围裙、硬币、裂缝、橱窗、圣诞树 师: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课文讲的是在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一个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她为了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她看到了种种幻象;最后小女孩被冻死在街头。)

师:根据故事发展的顺序,你能给课文分分段吗?

生:分段,编写段意

第一段(第1—4自然段):小女孩大年夜在街头卖火柴。第二段(第5—10自然段):小女孩擦燃火柴,看到幻象。第三段(第11—12自然段):小女孩冻死在街头。

三、倒叙研读,寻找小女孩的“幸福”。

(一)、初步学习课文第3段

师:现在就让我们在课文中找找小女孩的“幸福”吧,看看文中哪段直接提到小女孩是“幸福”的?

生:自由读课文,找到直接提到小女孩是“幸福”的段落——第12自然段。

(出示幻灯片:课文第12自然段的内容)齐读这一段落。师:这一段写了什么呢?

生:她死之前看到过美好的东西。生:她曾经是幸福的。„„ 师:哪一段提到她死了? 生:第11自然段。分男女生读这两段。

(二)、学习课文第2段。

师:老师为你们播放一段画面,看看小女孩曾经看到的美好东西是什么?小女孩曾经的幸福是什么?

播放动漫,学生观看,交流感受。

师:小女孩一共擦了几次火柴?每一次看到了什么?她为什么会看到这些?

学生反复读文,互相探讨,逐步理解这部分内容。1.她第一次擦燃火柴后,看到了暖和的火炉。

出示幻灯片: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是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大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火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让学生把有关词句读一读,读得越幸福越好。体会小女孩在火柴划亮之后看到火炉时的幸福情境。

师用沉重的语气说:可是火柴很快就灭了,留在小女孩眼前的只是那个烧过的火柴梗了。她为什么会看到火炉呢?

(从文中“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体会到小女孩极冷,她特需要温暖。)

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

(幻象中这样温暖,现实中是这样寒冷,通过虚实结合的方法,更衬托出小女孩的冷。)

2.她第二次擦燃火柴,看到了喷香的烤鹅。

出示出示幻灯片:“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更妙的是,这只烤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蹒跚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

看到这个场景,你有什么感受?教师和学生共同理解这一场景对于小女孩的饥饿现状是怎么一种寄托。

师:这一只烤鹅对于这个小女孩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呀!这可能是她梦想中的最美味的年夜饭了。可是随着第二支火柴的熄灭,小女孩看到的是一堵冰冷的墙和眼前第二个烧过的火柴梗。从“一堵又厚又冷的墙”是你联想到什么?

(墙那边一定是富人家,屋里面烧着火炉,暖和和的,他们正围着桌子共进晚餐,桌上是丰盛的菜肴,贫富是多么不同,如同隔着一堵又冷又厚的墙,墙里外两个世界。)3.她第三次擦燃火柴,看到圣诞树。

出示出示幻灯片:”这一回,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在向她眨眼。”

师:小女孩此时是快乐的,因为她得到了比富商家还要大得多的圣诞树,树上全是礼物,这个时侯她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小女孩了。可是火柴又灭了,圣诞树消失了,一颗星星落下来,她知道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这是“因为她那唯一疼她的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她的”,如果请你分析这个句子,说说其中表现奶奶爱她的字眼是什么?(唯

一、疼她、活着的时候)这一句描写中,从侧面告诉我们几层意思:①奶奶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疼她的人,也就是除了奶奶,没有别的人疼她了。②而这唯一疼她的人又死了,她就更孤苦仃,没有一点爱,不仅在自然环境里,她身体觉得“冷”,没有伶一点温暖,她的生活中,心里也是“冷”的,没有一点温暖。此时她最想看到的人是奶奶,因为只在奶奶的怀抱里她才能感爱到最幸福的爱。

4.她第四次擦燃火柴后看到了奶奶

出示出示幻灯片:“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

引导学生读出小女孩看到奶奶后的兴奋之情。

这一部分结合学生在家受到家人的疼爱去理解小女孩此时的心理感爱。重点理解“这一整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他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句话。让学生知道,小女孩看到了唯一疼爱她但又去逝了的奶奶,她知道火柴马上就要熄灭,为了留住这幻觉中的奶奶,她不惜冒着回家里挨打的危险,将整把火柴都擦亮了。

四、学习开头,感受小女孩的不幸。

师:小女孩真的幸福吗?(接下来教师逐步引导学生明确:小女孩的幻觉来自她对温暖幸福的渴望。这也充分说明在那样的社会里,像她这样的小女孩在现实生活中是得不到幸福的。)

你们自己读读课文开头,哪一词最能概括小女孩的遭遇?(可怜的小女孩!)

师:出示图画(或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赤着

脚在寒风中行走。

师描述:这幅图把我们带到遥远而古老的丹麦,安徒生的故乡,你们看,远处的高楼灯光通明,人们都在自己温暖的,欢度圣诞节,然而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她却怎样呢?

“可怜的小女孩”,后面是一个感叹号,这里寄托了作者对小女孩的无限同情。现在我们看图,读读课文,说说小女孩怎么可怜?

提示:为了突出小女孩的可怜,还应该描述背景,根据课文描写的内容,天冷,大年夜,又黑又冷,你们想,怎样用背景来衬托小女孩孤苦? 继续描述。

师结合学生描述指点:

“天冷极了“与”“天冷“天很冷”“天非常冷”比较。突出“大年三十夜”“这是一年最后一天―――大年夜”,“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课文一开始点明这个特定的时间。第一个破折号表示什么?(表示注释说明)后面又强调,这第二个破折号呢?(表示进一步说明)这里两次写“大年夜”,因为这是人们一年一度团聚的时刻。同学们你们大年夜是怎么度过的,你们喜欢过吗:“卖火柴扔小女孩”她是人,而且是孩子,她当然也并不例外地希望在这三十大年夜和家里的人团聚在一起:所以“她忘不了这个,她可忘不了这个”。加上“可”更加强调忘不了。

师指导朗读课文1—3自然段。

师: 同学们,从课文的描写中,我们不难看出,小女孩家里一定怎样,一个字?(穷)而且是很穷,穷到什么程度呢,谁能根据课文内容说说。提示句式:“连......也”说一句话。朗读全段。

五、对比现实、升华情感,感受美好生活。

师:现实中的小女孩是多么的不幸,所以她多么渴望擦燃火柴看到的幻象中能变成真实的情景,为什么那么多对于我们来说是很平常的东西在小女孩那里却只能在火柴的光线中才能看见?

引导学生明白:在现实中小女孩是得不到这些的,因为她所在的社会就是那样一个黑暗的社会,在那里穷人家的孩子是不会得到幸福的。

师:为什么小女孩最后一次擦亮的火柴没有熄灭?

明确:小女孩已经死了,她看不到火柴熄灭了。她再也不能睁开双眼看这堆给过她希望的烧过的火柴梗了。她的死也就是她的幸福的开始。就算她能活过来,她不会再去看这个令她伤心的世界了,在这个世界里属于她的只有痛若,而在另一个世界里有她想要的一切。

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师生共同体会如下内容:运用想像的手法揭示现实世界的黑暗,批判沙皇的专制统治。

师:作为生活在幸福社会中的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学生已经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要好好珍惜、那样的悲惨社会要批判。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会有类似于文中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的孩子,她们的生活也有不幸,如地震后的孤儿,贫困得上不起学的孩子,我们可以节省下我们平常不屑一顾的一元、二元,去帮助他们。

六、拓展延伸:

同学们,这个卖火柴的小女孩,生活是这样痛苦,幻想是这样美好,而结局是这样的悲惨。这个故事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有一个叫刘倩倩的中国孩子读了这个童话,深受感动,写下了一首小诗《你别问,这是为什么》,让我们来一起读读这首诗。

生读。

师:《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让每一个读者都深受感动。两百年过去了,安徒生作品中这个充满幻想的孤苦伶仃的小女孩一直

活在我们的心中。课后,请同学们写几句话,送给那位“卖火柴的小女孩”。安徒生一生写下了一百多篇童话,受到全世界儿童和大人的喜爱。在这节课的最后,老师向大家推荐《安徒生童话全集》。希望同学们像今天一样用心去阅读,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七、板书设计

卖火柴幻象现实

火炉——寒冷命运悲惨烤鹅——饥饿↓ 14擦燃火柴圣诞树——贫穷深切同情

奶奶——孤独不满现实飞走——痛苦冻死

(合理想象运用对比虚实结合细节刻画)

第四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幻幻象,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女孩悲惨的命运,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总结全文,体会情感,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效果。

3、通过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效果。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最后三个自然段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方法和手段:读书指导法和小组合作探究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感受可怜

1、创设情境,导入:从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这是一个下着雪的大年夜,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却在大街上叫卖火柴。风呼呼地刮着,雪纷纷扬扬地下着,她又冷又饿。新年的钟声马上敲响了,小女孩的命运怎样呢?

2、关注小女孩的命运。

预设,学生回答。出示课件:“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学生自由读一读这两句话,联系课文第一段,你有什么疑问吗?预设:为什么冻死了嘴角还带着微笑?

(1)师导:在别人幸福地欢度新年的时候,女孩却悄无声息地冻死在街头。引读课文“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并出示课件。

(2)师引导质疑:

“多么美丽的东西”指什么东西?怎样看到的?为什么会看到?围绕“幸福”,提出疑问。

预设:两个“幸福”是什么含义?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吗?

二、品读感悟课文

(一)品读感悟,揭秘“幸福”。

1、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读课文5—10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她几次擦燃火柴,看到了哪些美丽的东西?画出你感触最深的一处,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感受幸福。

5—10自然段,逐段教学。朗读指导:指名读、小组读、师范读。(1)、学生反馈,品读感悟。小女孩看到了哪些美丽的东西? 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部分中(5—10自然段)相关的语句,读出小女孩在幻象中的幸福。

体会一下这些幻象给你的感受,用一个词来说说。(板书:幸福)

(2)总结幻象,理清思路。

点燃火柴 看到的东西 现实 她渴望

第一次 温暖的大火炉 寒冷(温暖)第二次 喷香的烤鹅 饥饿(食物)第三次 美丽的圣诞树 痛苦(快乐)第四次 慈祥的奶奶

孤独(关爱)第五次 和奶奶一起飞走

悲惨(幸福)

(3)、质疑:为什么小女孩会产生这些幻象呢?(再读课文,组织学生进行发现交流)

a.小女孩需要温暖、食物、快乐和亲人的关爱

b.她太冷太饿了,以至神志不清,出现幻觉„„

(4)、小结:是啊!小女孩又冷又饿,可是没有一个人来买她的火柴。她想回家可是又不敢,因为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爸爸会打她,她是多么渴望得到温暖、得到食物,渴望像别的孩子那样得到快乐,得到圣诞礼物,多么想念疼爱她的奶奶啊!所以眼前出现了这些幻象,作者的想象是多么合理呀!

过渡:火柴终究是要灭的呀,火柴一灭,小女孩所渴望的得到了没有?(没有)结果是怎样的?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找出文中有关句子。

(二)对比现实,品味“幸福”。

1、学生读课文找出有关火柴熄灭,小女孩的渴望消失时的句子。a.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b.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c.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划出了一道细长的红光。

2、课件出示这三句话,学生齐读,思考:从这三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预设:火柴熄灭后,陪伴小女孩的仍然只有寒冷、饥饿和孤独)

3、想想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些幻象与小女孩的现实处境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衬托出小女孩悲惨的命运)

板书:命运悲惨、对比描写、虚实结合

4、小结:幻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冷酷的(板书:现实

冷酷)所以,为了留住奶奶(引读第九、十小节)

①出示句子:“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温暖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②指导朗读,读出小女孩见到奶奶迫切、激动等心情。③每句话都用上了感叹号,表达了什么?

5、为了留住奶奶,小女孩又一次擦燃了火柴,这一次与前四次相比,特别是与第一次擦火柴有明显的不同。

比较句子: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

(1)读读前后两次擦火柴,抓住重点词,想一想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2)指导朗读。

(3)课件出示句子理解体会:“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三)、层层深入,理解“幸福”。小组读课文11-12自然段,边读边思:

1、质疑:

①小女孩死了,为什么她嘴上还带着微笑?

②小女孩悲惨地冻死街头,是那么的不幸,作者却为什么说她是幸福的呢?

2、课件出示“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1)真的是“和奶奶一起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吗?(其实就是死了,冻死了)

(2)教师引导再次理解两个“幸福”(前一个“幸福”是因为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过的,是幸福;后一个“幸福”是说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就彻底幸福了。)

a、小女孩究竟看到什么美丽的东西?(五次幻象,即温暖的大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和奶奶一起飞走)

b、小女孩的“新年幸福”到底是指什么?(和奶奶一起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3、师:是啊!小女孩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寒冷、饥饿、痛苦,没人疼她,没人关心她,只有死了才能解脱。在当时的社会,对一个穷苦的孩子来说,死就等于幸福。这告诉我们什么呢?(社会的冷酷,人们的无情。)

4、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a、当作者写道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时,当他写下这两个“幸福”时,他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同情,不满)同情什么?(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对谁不满?(黑暗的旧社会)

b、请带着这种心情再读最后一节。(配乐《火柴天堂》)

三、回顾全文,总结写法。

安徒生爷爷含着辛酸的泪写下了这个故事,他是通过残酷的现实和美丽的幻象对比,这种表达方法是虚实结合,幻象越美好,现实就越痛苦,这样的表达方法有什么好处?(更能突出小女孩的生活悲惨。)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师:同学们,与卖火柴的小女孩相比,你觉得自己生活过得怎样?(特别幸福)所以,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1、出示刘倩倩写的诗歌《你别问,这是为什么?》自由读。

2、想一想: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的身边,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3、推荐阅读《安徒生童话》。

板书设计

14、卖火柴的小女孩

美好的幻象(幸福)温暖的大火炉 喷香的烤鹅 美丽的圣诞树 慈祥的奶奶 和奶奶一起飞走 虚实结合对比描写

冷酷的现实(悲惨)

寒冷 饥饿

痛苦 命运悲惨 孤独(合理想象)悲惨

第五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定稿)

卖火柴的小女孩

梧桐花镇中心小学 陈英伟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卖火柴小女孩命运的悲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领悟作者基于现实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点

小女孩五次擦然火柴,从火柴光亮中看到的种种幻象。

三、教学难点

1、理解“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2、理解“他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死去。”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上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品读了文章的第一段。下面我们先来听写几个词语,注意全部听完后,再动笔写。

擦火柴 火炉 烤鹅 圣诞树 奶奶

2、板书以上五个词语,生校对。

3、同学们,你能用上这五个词语说一段话吗?先自己试着说一说。

4、指名说。

5、小结:说得好,不仅能用上这五个词语,而且概括得很好。这就是课文第二段的内容。今天这堂课我们要着重讨论、学习这些幻景,看看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的,(二)研读课文 感受幻景的美好

1、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二段有关描写幻景的语句,先体会一下这些幻景给你的感受怎样,用一个词说一说。

2、学生读文,自由说。

3、小结:大家感受到实在太“美好”。(板书:美好)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和小女孩一起来感受这些美好的幻景吧。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读出“美好”的感觉。

4、说一说,在这些幻景中你对哪次幻景感兴趣?

5、我们已被这些幻景所吸引,那么课文又是怎样具体描写的呢?读课文中的有关语句,读出“美好”的感受,你感兴趣的幻景可以多读几遍。

6、生练读——指名读——师评读。

探求产生幻景的原因,体会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1、提问:小女孩的眼前为什么会出现“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这些幻景?读书、思考:

2、指名说。

3、小结:是啊,在现实生活中小女孩只有寒冷、饥饿、痛苦还有孤苦。(板书)她渴望得到温暖、食物、欢乐和幸福,(板书)所以当她擦燃火柴以后,幻景中她看到了火炉、烤鹅、圣诞树和奶奶。然而火柴终究是要灭的呀,火柴一灭,小女孩所渴望的得到了没有?结果是怎样?作者又是怎样写的?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

4、交流(投影出示)

(1)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的火柴梗。

(2)这时候,火柴灭了,他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3)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细长的红线。

5、我们来读读这三句话,齐读。

6、提问:这三句话都是写火柴灭了以后留给小女孩的结果,再读读,想想这三句话你读懂了哪几句?

7、指名说。

火柴灭了以后,烤鹅不见了,留给小女孩的只有饥饿、只有寒冷。

8、当小女孩再次擦燃火柴,唯一疼她的奶奶竟然出现在亮光里,于是小女孩情不自禁地叫起来,体会一下当时的心情,想想该怎么读第十段,先自己练练。

9、指名读。

10、指导读

(1)是撕心裂肺的叫。(2)注意“啊”、“吧”两个语气词。应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11、有感情地自由读。

12、比较句子,体会小女孩的心理变化

为了留住奶奶,小女孩有一次擦燃了火柴,这一次与前四次相比,特别适与第一次擦火柴有明显的不同,出示句子

a、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来,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她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一根。

b、她赶紧擦着了一整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1)读读这两次擦火柴,抓住重点词,想一想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2)交流

(3)抓住重点词,我们也要读出这两句话的不同语气,谁来读。

(4)指导朗读。“吗”读得轻些,“终于”重些。(5)指名读、齐读。

13、突破难点

此时的小女孩已经太虚弱了,这一整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高大、这样美好。看这段话。(出示:“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有同学在读幻景的时候已经念到了,现在我们再来读这段话,特别注意“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这一处,变读变想,也可以互相讨论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1)指名说,你能理解多少就说多少。(2)汇报:a、小女孩死了。

b、小女孩的命运是非常悲惨的。(3)小结:是的,就像你们所说的,小女孩的命运是悲惨的。“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这是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应该得到的,而对小女孩来讲,在当时冷酷的(板书:冷酷)现实生活中她却什么也得不到。体会到这些,想一想我们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读这句话呢?谁先来试读?

(4)指导朗读

“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这三个分句应是越读越轻。(5)再指名读,齐读

过渡:小女孩就这样飞走了。如果说小女孩擦火柴出现幻景反映了小女孩的可怜,那么小女孩死后的情景则是更可怜的。学习第三部分

1、快速读课文,提出问题

(1)小女孩死了,为什么嘴上还带着微笑?

(2)“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中的两个幸福各是什么意思?(第一个“幸福”是小女孩临死前在种种幻觉中度过的,所以说是“幸福”的:第二个“幸福”是说小女孩死了就摆脱了饥饿、寒冷、痛苦,就彻底幸福了,更反衬出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三)拓展说话:

假如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说些什么?

(四)总结

(五)在美丽的幻觉里,卖火柴的小女孩走了,留下一具小小的尸体在街头,它本该是无声的谴责,本该是这冷漠世道的丧钟。但她的嘴角却留着一丝微笑,她在原谅和释然里离开人世,这宽恕的悲悯的表情应该让每一个冷漠的人低头。

板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

寒冷 温暖 火炉 饥饿 食物 烤鹅

痛苦 欢乐 圣诞树 孤苦 幸福 奶奶(冷酷)(美好)

下载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14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摇篮、围裙、蜷腿、裂缝、填满、橱窗”等词语。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3......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大全)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一、游戏导入 根据图片猜童话故事。《丑小鸭》《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拇指姑娘》 作者简介 二、检查预习1、重点字词读写,易错字强调“蜷......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想象、朗读等多种方法,了解......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东关小学 李丽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从理解重点词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者由现实生活所展开地合理......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小学 王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悟、悟中感、感、......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五常市特殊教育学校 樊照彬 一、设计理念 1、整合学科、综合运用、培养能力 本节课通过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手段,来提高学生收集信息、整......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实验小学二校区 单良良 教学内容:科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九课《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小女孩命......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和理解生字所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了解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