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分析
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分析
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分析
一、设计思想
长期以来,计算教学忽视了教学本身的人文因素,脱离了学生个体。因此,计算教学总是与单调、枯燥连在一起。新课程的实施,给计算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新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本教学设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构想、设计现实、生动、活泼,充满童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欣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评互评等多种活动中学习数学、享受数学并得到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连加、连减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安排。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这两类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从而扩大学生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并为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打下必须的基础。连加、连减虽然不是加法和减法单元的教学重点,但却是加法和减法单元的难点之一。教材先通过例1教学连加,然后呈现例2的摘丝瓜场景教学连减。接着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逐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巩固对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的认识。
三、学情分析 连加、连减虽然不是加法和减法单元的教学重点,但却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这一知识的自身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充分引导学生联系具体情境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理解运算顺序,掌握计算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情境多观察、多讨论、多表述,在多样的活动中深入领会并掌握知识。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情景建立连加、连减的数学模型,理解连加、连减的具体含义,会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
2、培养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和能力。
4、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连加、连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和理解运算顺序,学会计算。使学生理解图意列出算式。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1、创设情景、激趣学习连加。
课的一开始,我就利用图片,让学生充分的感知,并通过自己的感知说出图意,培养了学生理解和说的能力。而且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旧知识的迁移,让学生感受今天的加法算式和以前的相比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出连加。课题的引出后,并不是死板的讲述运算的顺序,而是让学生自己去编写算式,并自己去计算,这时学生的兴趣非常高,教师借此让学生在同桌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采用自主探索,大胆尝试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建构连加的计算顺序,很自然的引出了预算顺序。
学生初步理解连加的含义后,利用动态的练习让学生的思维从形象向抽象过度,进一步巩固了新知,也为学习连减埋下伏笔。
2、延续情节,学习连减。
爱于表现是每个儿童的天性,让孩子们有表现的机会使孩子们增长有意注意的时间。因此教学设计上让学生先发挥想象编写连减的算式,再通过自己编写的算式来编题目,充分理解连减的含义。出示板书连减,因为连减的算式动态的画面比较容易理解,所以我要求学生看着静态画面描述所发生的事,从整体上初步理解连减的含义。
3、观察对比,小结算法
通过上面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连加连减的含义及运算顺序。但在学生的知识库中这还是两个独立的知识点,有部分同学可能对连加连减的关系有模糊的认识,这时我引导学生在连加和连减知识点间搭建桥梁,形成联系,构建学生自己的知识王国。
七、教学准备:图片、小棒、正方形片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旧引新
师:小朋友们,这个星期天,你们都到哪儿去玩儿了?(生自由发言)
师:这个星期天,有两位小朋友,芳芳和她的弟弟也打算好了去乡下的奶奶家玩(贴出图片:芳芳和弟弟)。星期天一大早,芳芳的妈妈就带着她们姐弟俩一起乘上“口算号”公共汽车出发了。来,我们都看看有哪些口算,也来算一算吧!
学生看卡片口算:4+1 5+2 5-2 8-2 10-4 3+4 5+3 7+1 3-1 6-2 6-6 7+3 师:一路上,芳芳看到车外的橘子黄了,地里的辣椒红了,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不一会儿,她便到了奶奶家,奶奶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喂鸡呢!芳芳连忙跑过去帮奶奶喂鸡。引出例1。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两位小朋友去乡下奶奶家游玩和乘坐“口算号”公共汽车的情境,相机进行口算练习,既调动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又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探究连加
1、说图意。课件演示小鸡图(动态)。请学生仔细观察。(1)师:小鸡也想和我们交朋友,在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原来有5只小鸡在吃米,先跑来了两只,又跑来了一只。)
(2)师:根据你看到的,你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学生复述图意,指名说,同桌说,齐说。
2、尝试列式。
师:要知道一共有几只,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做?(加法)为什么?
(1)随生答板书:(1)5+2=7 7+1=8(2)5+2+1=8或5+1+2=8 指名学生说说第一种方法两个算式的意思。
师:老师看到小朋友们还列出了5+2+1=8和5+1+2=8这两个算式,老师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谁能来告诉老师?(生回答)
(师恍然大悟状)哦,老师明白了,原来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还可以直接把5、2、1三个数加起来!
(2)读算式。(师:刚才的小朋友读得真不错,你也跟着他读一读吧)(3)比较不同。
引导学生看这两个算式与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有三个数,两个加号,让学生给这样的算式起名字。指出:数学上叫做连加(板书:连加)生齐读。(4)说算理:
师:5+2+1=8的8,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生先讨论,再汇报)
汇报交流(学生可能说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或是先算5+2=7再算7+1=8„„不管哪种方法,学生只要说出理由,都给予肯定。)
师:是呀,计算连加时我们一般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师指板书:5+2=7),算出得数7(将7填到框中)然后再把算出的得数(强调是算出的得数)加上第三个数,这样的计算,也就是说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板书:从左往右)学生齐说计算方法。探究连减
师:你们帮小鸡解决了难题,他们可高兴了,过了一会儿,又发生了什么事呢?(原来有8只小鸡,先跑掉了2只,又跑掉了2只,)指名说图意(同连加)
师:小朋友,看了这幅图,你会编个数学小故事来考考大家吗?(学生同桌先讨论,再交流)
师:要求还剩多少只小鸡,会列式吗?这个算式怎么读?8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还有一个2呢?8-2-2表示什么?得数4你是怎么算的?(指名学生答后齐说,师随学生回答将板书填写完整)
师:看看这道算式又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减法算式有什么不同?你也会给它取个名字吗?(板书:连减)生齐读
指出:计算连减时一般也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把算出的得数减去第三个数,也就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3、初步小结:帮完了奶奶喂鸡,小朋友也认识了今天的两个新朋友,它们是-------?都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连加、连减,在计算时,一般是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的。
【设计意图:现实生活既是学习数学的起点,又是学习数学的归宿。创设情境是现实生活与计算教学沟通的桥梁。在新授部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芳芳给奶奶喂鸡的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情景,既生动地反映出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又让学生直观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更让学生感受到连加、连减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其间,采用由扶到放、小组或同桌合作讨论的教学方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观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联系情境、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师:下面看老师摆出的图,你们会列式计算吗?
操作:(1)先摆4根小棒,再摆3根,再摆1根
(2)先摆10个正方形片,再用线划掉3个,再圈出5个)
学生看教师操作过程分别在书本72页上列式计算。提问:4+3+1你是怎么算的?
10-3-5同上教学并提问:为什么用10去减呢?
2、想想做做第2题
师:喂完了小鸡,芳芳来到了奶奶家后面的小河边,看到小河边有一棵高高的树,一群小鸟正在上面快乐地飞翔呢!(多媒体出示动态的图)你能说出这幅图的意思吗?看了这幅图,小朋友能自己列出一道连加算式吗?(板演齐练)指名问:4+3+3表示什么意思?10表示什么?
3、想想做做第3题
师:小河边有高高的树,清澈的小河里,还有着一群可爱的小鸭子在游玩呢!(出示图片)谁知道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啊?你会列出一个连减算式吗?9-2-4表示什么意思?得数3表示?为什么从9里面去掉呢?
4、给小鸭子找家
师:小鸭子们在河里游玩了一会都上岸了,可是,它们却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他们找一找吗?(出示图,小鸭子身上写着得数,小房子上写着相应的算式)
学生上来给小鸭子找家,个别提问:你是怎么算的?
师:还有谁找不到家啊?哦,老师帮得数是1的小鸭子造了一座房子,但只完成了一半,小朋友们能帮它造完吗?(学生交流方框中应填几)
师:你们真棒!咦?这里还有一只小鸭子,它为什么这么伤心啊?那怎么办呢?谁愿意给它造房子?(学生给得数是4的小鸭子造房子,指名反馈,教师将相应的连加或连减算式板书)
【给小鸭子找家的游戏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在其间渗透一些需逆思考的题目,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思维,也让学生体验到学知识,用知识的快乐。】
5、想想做做第5题
师:夕阳西下,芳芳跟着妈妈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奶奶家,小朋友们跟着他也一起学会了许多的新知识。现在啊,有一群小动物还想考考我们小朋友知识学得怎么样呢,小朋友们,愿意接受小动物们的挑战吗?好,我们来看图,请你看图后把算式写完整,看谁写出的算式多!(出示图片)
生独立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指名学生说出算式,并说说分别是怎么想的?(进行相应的反馈)
【学生欣赏的角度不同,列出的算式也不同,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既关注学生思维的个性化,又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实现了“思维共享”。】
(四)全课总结、延伸课外
师:今天,小朋友们一起认识了哪些新朋友?怎么计算连加和连减呢?指出:在以后的计算中,小朋友们要慢慢学着把第一步的得数记在脑中,不写出来,直接写最后一步的得数。
指出:像今天我们学习的连加连减,在我们的身边也经常可以看到。比如,小朋友们一起到操场上去跳绳,先去了几个,又去了几个,然后又去了几个,求一共有几个小朋友,不就是连加吗?
布置作业:课后找找身边的连加和连减故事,比比谁找的多!
【设计意图:通过布置课后让学生自己寻找生活中的连加与连减故事,让学生体验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体验数学知识的实际价值,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九、板书设计、10以内的连加连减 + 2 + 1 = 8 8-2 – 2 = 4
第二篇:一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教案
课题:连加 连减 教学目标
1、能够结合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并学会解答方法。
2、能够正确地口算10以内的连加、连减式题。
3、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及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对连加、连减的意义的初步理解
教学准备:磁化黑板、小圆片,每个学生10个圆片。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小猴子热情好客分桃子给两个小朋友吃,这节课小朋友们又来到了小河边,他们看到了一幅更有趣的画面,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那我们就去小河边看看吧。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出示情境图,提问:图上画的都是谁?他们在做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告诉我们那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板书:一共有几个同学?
树上还剩几只猴子?
1、师引导:有4个同学在聚餐,有3个同学在看小猴跳水,远处又跑来2个同学,河边一共有几个同学?
2、指生列式解答,引导学生用“先算„„再算„„”的方式说清运算顺序。板书:4+3+2=9(个)2+3+4=9(个)
3、观察今天学的加法算式与以前学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教师小结:像这样3个数相加叫做连加。
4、引导:树上原来有5只猴子,跳进水里1只,又有2只猴子向水里跳,树上还剩几只猴子?
2、指生列式解答,引导学生用“先算„„再算„„”的方式说清运算顺序。板书:5-1-2=2(只)
3、观察今天学的减法算式与以前学的减法算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师小结:像这样从一个数中连续减去2个数叫做连减。
三、自主练习,拓展应用
1、做自主练习54页的1题 学生独立做,班内交流说想法。
2、做55页的3题
学生独立做,班内交流说想法。
3、完成55页的4、5题
指生说图意,再做,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那些学习收获? 附板书:
连加、连减
4+3+2=9(个)
5-2-1=2(只)
教学反思: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堂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的生活。"因为只有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能是全身心地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这正是我们当前改革所要追求的课堂。在执教《小猴跳水》一课,我引导学生依据画面发现问题,接着提出数学问题。有的学生提出“一共有几个同学”?孩子们在解答时,列出了两个算式,一种是5+4=9? 另一种是2+3+4=9,这时有的学生反对第二个算式,这时我对孩子们说:到底谁说的对呢?咱们可得想办法证明一下。现在能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吗?一个孩子一边拿着书,一边讲:有5个站着看小猴跳水的,还有四个坐着看表演,所以我用5+4=9;另一个孩子也不示弱,说:我把这些同学分为三个小组,我向河边跑来的两个同学看成一组,加上在树下站着看小猴表演的三个同学,再加上坐在树下看表演的有4个人,一共是9个人。听完孩子们的交流。我问:现在咱们可得好好分析一下,到底谁算的对呢?此时,持有反对意见的同学不再坚持,反而也同意了这种方法。问了一下原因,原来不明白的同学现在终于明白了这部分同学的想法,类似这样的例子在我的课堂中数不胜数。也使我深深体会到,原来给孩子一个说的机会,一个表达的机会是多么重要。在探索怎样连加计算规则时,我还是把机会留给学生,让他们互相交流、研究,最终孩子们归纳总结出了计算连加时的规律。千万不要小觑我们的孩子,只要给他们创设一个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孩子们就能把他们的聪明才智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这样的数学课堂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由此我感到,在课堂中我们给孩子们一个说自己想法的机会多么重要,试想,如果简单地用对与错来评判学生,以常理来推断学生的想法,就会扼杀一个孩子的灵动的思维,课堂上我们应该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多给学生交流的空间,让学生拥有说的机会,在说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思维在碰撞中就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只要热情地鼓励孩子,真正地赏识孩子,就能看到孩子敞开的心灵之窗,就能听到孩子发出内心深处的声音。
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五里屯小学
付秀华
2012年10月
第三篇: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案
连加连减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2.学生经历10以内连加连减的算法过程,会计算连加连减算式。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和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的进行计算。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新的朋友,你们想知道吗? 借此导入主题,并板书:连加连减
二、创设情境(1)学习连加
课件演示:先是5只小鸡,接着来了2只,又来了1只。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画面的意思,并列出算式。教师板书算式:5+2+1=8。教读算式,学生跟读:1加5再加2等于8。
师:算式里的“5”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 指名答。
学生先讨论如何计算。教师再小结。及时练习(2)学习连减
课件演示:一共8只小鸡,走了2只,又走了2只。学生说出图中含义并列出算式。教师讲解连减的计算方法。
四、巩固练习
课本第65页例题、第66页的第2、第4小题。联系实际说一说
五、小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
六、我爱做作业
七、板书 连加连减
5+2+1=8 8-2-2=4 7 6
第四篇:《连加连减》一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教案
《连加 连减》教案
一(1)班 授课老师 :吴妹
教学内容:教材第65页 教学目标:
1、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初步体会计算的变化,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口算和计算能力。
3、理解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
4、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连加、连减算式的计算顺序。难点:理解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题:
8+1= 8-7= 2+5= 0+9= 4+3= 7+1=
二、教授新知:
1、教学连加:
(1)出示P65页主题图:
请仔细观察图片,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生:5只小鸡在吃食。师:看,从后面跑来了几只? 生:2只。
师:你们能提出一个问题吗?怎么列式呢? 生:5+2(板书)继续出示小鸡图。
师:同学们仔细看,后面又跑来了几只? 生:1只。板书:5+2+1=8(2)5、2、1、8分别表示什么?5+2+1=8表示什么意思呢?(3)5+2+1=8怎样进行计算呢?(4)如何读算式?
5+2+1=8读作:5加2再加1等于8。(5)小结。
2、教学连减:
(1)连接上面的情景,让学生猜想,小鸡吃完食物会怎么样? 生:又去玩了,走开了……
(2)演示走了2只,怎么列式。(板书:8-2)
演示又走了2只,怎么列式。(板书:8-2-2)(3)8、2、2、4各表示什么意思?8-2-2=4表示什么意思呢?(4)怎样进行计算呢?
(5)读读这个算式:8减2再减2等于4。
3、小结。
三、巩固深化。
1、完成第65页做一做。
2、完成计算题。
四、总结:
你这一节课学会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66页第1、4题。
第五篇:连加连减教案
连加连减
鸣凰中心小学
吴艳
教学内容:教科书66-67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让学生初步学习有条理地表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过程:
一、口算导入,初步感知
1、今天数字宝宝带来一组口算接力棒。瞧,(大屏显示“口算接力棒”)谁来接第一棒?出示:
4+2= 6+1= 8-3= 5-4= 4+3= 7+1= 9-5= 4-2=
2、哪个小朋友能发现左边的式子和右边的式子间有什么关系?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一)教学连加
1、现在正是丰收的季节,让我们一起去南瓜田看看吧。
2、交流: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引导:第一个筐里有4个南瓜,第二个筐里有2个南瓜。师:根据你看到的可以提出一个怎样的数学问题?
3、列式。
4、(大屏继续显示)师:看,小红又运来了一个大南瓜。现在她一共运了几个南瓜?你会列式吗?
5、尝试列式。
引导:刚才把两个筐里的南瓜合起来,用4+2,现在又运来了一个南瓜,算式中应该再添上几呢?引导:再在后面加上1,板书:4+2+1
6、比较: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算式,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7、小结:像这样的一个算式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我们就把它叫做“连加”。板书课题:连加。
8、师教读法。然后学生齐读。
过渡:刚才小朋友们说得真好,那这些连加算式怎么算呢?
9、讲算法(以4+2+1为例)4+2+1等于几呢?该怎样计算呢?生自由发表意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4+2+1=7(重点强调:6是哪儿来的呀?一定要用算出来的6再加1得到7)
我们一起来说一说4+2+1应该怎么计算。(4+2+1先算4+2=6,再算6+1=7。)
10、哪个小朋友也能说一个连加的算式?指几名说说,板书两到三个。
11、小结学法:
师:小朋友从刚才的图中学到了些什么?
12、做“想想做做”1的小棒图。
说说图意。根据图意列式。全班核对,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过渡:我们再一起去丝瓜园看看吧。
(二)合作探究连减:
1、出示主题图:
师:请小朋友先与同桌说说图意,再列出算式。2.合作探究
全班交流:在交流中解决以下几点: ①列式:8-3-1 ②为什么能这样列式? ③给算式取个名。④计算的方法。④算式的读法。
3、做“想想做做”1的方块图。
虚线是什么意思?你能把算式补充完整吗?
三、巩固练习
师:其实只要我们善于观察,你会发现生活中用连加连减来计算的例子很多。
1、想想做做2(小鸟图)看图列算式:
看到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连天上的小鸟都忍不住飞过来了,你们看。(显 示大屏)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谁来提一个数学问题?
学生列式解答
2、想想做做3(鸭子图)看图列算式:
瞧,小河边多热闹呀!一群小鸭子正在学游泳呢!
谁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呢?生独立列式。
3、听故事列式计算。看到小朋友们对今天的知识掌握得这么好,吴老师想讲个故事来奖励你们。不过老师有个要求,必须边听边动脑,因为在这个故事中就有我们今天学的知识呢。
4、想想做做4 独立在书上计算,核对时选两题说说计算过程。
5、想想做做5
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几个小客人呢,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师贴图。它们手里都拿着什么呀?你能看图列出连加或连减的算式吗?把你的想法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板书算式后说说算式的意思。
请你把你自己喜欢的算式填写在书上。
四、拓展提高
学校里打算组织一次秋游,可以带一些干粮,妈妈给你10元钱,有这么一些食品,你打算怎么买?(大屏显示)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呀?(连加、连减)。计算连加连减的时候,我们一般先算哪两个数?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用得数加上或减去第三个数。
希望小朋友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去解决更多生活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