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表初步_教学设计_教案

时间:2019-05-12 23:47: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统计表初步_教学设计_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统计表初步_教学设计_教案》。

第一篇:统计表初步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会用正字或符号来记录数量的多少。2.会识别统计表,会填写统计表

3.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感悟学习数学的价值。

2.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一个单位刻度不仅可以表示1,也可以表示2;能完整地画条形统计图。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授引入

师:小丁丁正在调查每人最喜欢的水果。

小丁丁让同学们依次站起来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水果。师:怎样记录喜欢某种水果的人数呢? 生:可以用圆表示,生:可以用写正字表示,生:可以用画三角表示。

师:对,小朋友说了可以用各种不同的图形来表示,除了这些,今天老师要向大家再介绍两种新的表示方法,简单方便,想学吗? 出示课题。统计表初步

二、新授与探究 探究一: 师:我们可以用写正字的方法来表示 出示数学书第39页插图 探究二:

师:我们还可以用这样的符号来表示 出示数学书第39页插图 练一练

调查一下你们班级同学最喜欢的某种运动的人数,并记录下来。出示数学书第39页插图 探究三

1、师:小丁丁记录了班级每位同学最喜欢的水果情况,怎样一眼看出喜欢各种水果的人数呢?

生:数数有几个正字,一个正字表示5 小结:把记录的结果整理成这样的表就可以了 出示数学书第40页插图

1、请将右面的统计表填完整

2、小丁丁班喜欢哪种水果的人数最多?

三、练习与巩固 练习一

小胖记录了放学后在社区儿童游乐场活动的小朋友人数,根据他的记录填写统计表。

数学书第40页练一练①

师:根据记录你知道玩滑梯的小朋友有几个阿? 生:有3个正字就是15人,再加2个一共是17人。师:那你知道玩气垫床的有几个人吗? 生:有2个正字是10人,所以一共是13人。…… 练习二

1、小巧记录了体育课上参加各种运动的人数,请根据小巧的记录填写统计表。数学书第40页练一练②

师:根据记录你知道参加跳绳的人数是多少? 生:我数一数一共有8个竖杠,所以是8人参加跳绳 师:那参加踢毽子的人数是多少呢? 生:一共有9人参加踢毽子 师:参加踢足球的人数是多少? 生:一共有12人 ………

课堂小结

会用正字或符号来记录数量的多少。会识别统计表,会填写统计表。

第二篇:统计表教学设计

统计表教学设计

统计表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复式统计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了解复式统计表的优点,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

1、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能回答简单的问题。

2、对表头的认识以及复式统计表中横栏、纵栏所表示的内容的认识。

教学准备:

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兴趣小组标签、生活中的复式统计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师:前几天我们称量了每个小朋友的体重,现在老师想统计我们小朋友的体重情况,比如20千克及以下的有几人?21—25千克、26—30千克、31—35千克、36千克及以上的各有几人?可以怎么统计?

2、学生自由回答统计的方法。(站起来数一数、举手、写票等)

师: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就用站起来数一数的方法来统计吧!

3、完成统计表。

师:你能根据上面的情况完成统计表吗?(个别学生回答)

4、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生答师小结:进行体育锻炼及不挑食教育:胖的小朋友平时要多参加体育锻炼,瘦的呢要做到不挑食,不偏食,一日三餐吃饱吃好,这样我们才能有一个好身体。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一年级时体重情况的统计表。

师:这张是我们一年级时体重情况的统计表,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21—25千克范围内二年级比一年级多几人?(学生比较)

2、师:你们都找到了答案了吗?但是刚才在比较的时候,我看到我们同学一会看这张,一会看那张,感觉如何?(麻烦、两张表格看起来不方便)

3、制作复式统计表。

(1)师:老师也觉得很不方便,那该怎么办呢?

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回答后得出:把两张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

(2)先让学生自己同桌之间试一试,然后让生演示各种合并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上下一移,把范围这行重合这种方法最好。(能这样演示最好,不能的话教师帮助学生一起完成。)

(3)师:这样合并以后你能看出21—25千克范围内二年级比一年级多几人了吗?

这样合并后和刚才比较哪个简单呢?(这样简单)

4、完善复式统计表,揭示课题

(1)师:这样合并以后,还有些问题,就是我们有两条数据了,不知道哪条是一年级,哪条是二年级了,怎么办呢?所以我们要对刚才合并的统计表稍微做些改动,(在两张统计表上改一改),老师已经制作了一张新的统计表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2)师:第一格我们称为表头,里面有些什么呢?它们分别表示什么呢?

(教师对横栏、纵栏及表中的内容作简要的介绍。)

师:像这样的表格我们叫它复式统计表。(板书课题)

(3)我们已经认识了复式统计表,现在请同学们根据手中的两张单式统计表的数据完成手中的复式统计表吧。

5、观察、分析统计表

(1)师: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再来观察一下我们新做好的统计表,比较一下16—20千克范围内一年级比二年级多几人呢?31及31以上二年级比一年级多几人呢?

(2)比较起来感觉如何?(生答)

师:的确如此,复式统计表在分析和比较多个数据时,更加简单和方便。

板书:优点:便于比较和分析。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介绍:学校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有计算机小组、篮球小组、舞蹈小组、田径小组。你想参加哪个小组的活动?让我们一起来做个统计吧。

2、活动要求:

(1)现在老师先选出每个兴趣小组的小组长拿好标签,你想参加哪个兴趣小组就站到哪一组,但是要按顺序排好队伍。

(2)请每个兴趣小组的小组长统计好自己小组有多少位同学。

教师边把兴趣小组标签贴在黑板上的同时边让组长说一说自己组的人数,学生完成手中的统计表。

3、根据完成的复式统计表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班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最多,一班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最少。

(2)我们班参加篮球小组的人比一班参加篮球小组的()人。

(3)一班参加人数最多的兴趣小组比我们班参加人数最少的兴趣小组多()人。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谁来解决他刚才提出的问题呢?

统计表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能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你们喜欢学校的大课间吗?喜欢放学在家的时光吗?这些课余时间你都喜欢什么活动呢?(学生谈自己的爱好)

2、猜测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是哪一项?

学生猜测,意见不统一,引出主题————统计解决问题

二、探索新知

(一)复习与铺垫

1、选择适当的方式收集数据。

(是全班一起举手还是男女分开举手?)

2、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二)观察对比

1、两张表有什么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项目相同、对象数据不同)

2、制造问题:两张表格放在一起提问需要对比数据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3、两张表这样放比较数据是不是有些麻烦,那你可以试着把两个表合并成一个表呢?

4、小组试着讨论一下,怎样把两个表合并为一个表。

5、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6、教师课件演示过程。

(三)完善认知,揭题

1、出示合并后的统计表(提问,包含哪几项内容)

2、比较:这张统计表与合并前的统计表有什么不同?

3、出示课题:复式统计表(学生齐读)

(四)体验复式计表的优点

1、学生对照着单式统计表把数据填入课本37页的复式统计表中。

2、完成课本中的问题。

三、课堂小结

把几个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个统计表,这样的表叫复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多组数据,更有利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

四、巩固练习

1、课本38页第一题。

2、课本38页第二题。

五、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六、板书设计

复式统计表

几个合成一个

优点:有利于数据的观察,对比,分析

统计表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过程与方法

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必要性和数据分析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目标解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收集数据、记录数据的方法已经有初步的体验,会将数据整理后填入单式统计表,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解决简单的问题,也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借助复式统计表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必要性和数据分析方法的多样性,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丰富信息及其应用价值,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统计的方法和意义。复式统计表呈现、处理数据的方法也是学生以后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正确填写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三、教学准备

PPT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生交流:同学们,课余时间你有什么兴趣爱好?

2.(相机出示情境图中的六项活动)提出问题:我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怎样验证你的想法?

学生意见不一,引发用统计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创设了一个调查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为复式统计表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1)收集数据

统计一下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每人限选一种)。你打算用什么方式进行调查呢?

预设1:全班集体举手表决;

预设2:男生和女生的特点不一样,喜欢的活动也有很大差别,应该分开统计。

集体讨论后,用男女生分开统计的方法进行调查统计。

(2)整理数据

根据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填入以下表格。

问题1:观察统计表,能验证你刚才的想法吗?

问题2:从统计表中还知道哪些信息?在使用统计表时有什么发现?

(3)分析数据

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2.对比分析,引发冲突。

(1)观察讨论:这两张表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

(这两张表统计的项目都是一样的,但调查的对象不同,每项的数据也不同。)

(2)提出问题:最喜欢看书的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多多少?

最喜欢踢球的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多多少?

……

(3)引发冲突:两张表不方便比较,有更好的方法使男女生各项对比更方便?

3.合并表格,揭示课题。

(1)合并表格,认识“表头”。

(2)比较表格:这张统计表与合并前的统计表有什么不同?

(3)揭示课题:复式统计表。

4.解读信息,体验优势。

这张表包含哪几项内容?根据上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男生最喜欢哪种活动的人最多?女生呢?

(2)参加调查的一共有多少人?

(3)你对调查的结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新课教学的主体,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从复习二年级上册学过的单式统计表入手,把握学生知识的起点,通过对比分析,引发学生内在的认知冲突,从而产生合并创造一个更简洁的表格的欲望,真切地感受到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和必要性,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1.课件出示教材第37页“做一做”。

(1)全班讨论,集体收集数据。

(2)记录数据,小组讨论分析。

(3)解读信息,完成三个问题。

2.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练习八第1题。

思考:这个表格与例题相比有什么不同?怎样阅读表格?

引导学生根据表格结构有序地阅读信息,在此基础上完成本题辨析。

3.课件出示教材第39页练习八第2题。

4.设计活动(课件出示对应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巩固运用复式统计表,在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回顾总结,积累经验

1.回顾课堂,畅谈收获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2.新旧对比,积累经验

复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表相比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优势?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总结、畅谈收获让学生重温回顾本课内容的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深化统计思想,享受数学的简洁美。

(五)布置作业

教材练习八第4~6题。

统计表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数理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实物投影仪、计算器,课前调查好家庭中的电话数量。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学校开设了好几个兴趣小组,我们班有很多同学都参加了自己喜欢的兴趣班,使自己的学习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观一下青云小学,看看青云小学五年级同学参加兴趣小组的情况,好不好?

(课件显示教科书第105页例1的场景图)

2、提问:这是青云小学五年级四个兴趣小组的活动情况,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让学生分别说出是什么兴趣小组,各有几名男生,几名女生。)

3、教师边出示4张统计表,边提出要求:你能把四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统计表里吗?学生在教科书上各自填写,提醒学生注意核对数据。

4、请同学们比一比:这四张表格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点:结构中都有性别和人数两栏;不同点:每张统计表都只反映了某一个兴趣小组的男女人数情况。

5、抢答题:从这4张表上,我们知道了那么多的信息,现在老师有几个问题你能回答吗?(限时3秒)

(1)哪一组的男生人数最多?

(2)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3)四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回答后,师:刚才第一个问题在规定时间内能找到答案,怎么第三个(或第二个)问题在规定时间内不能找到答案呢?什么原因?

(生:第一个问题的答案表格里能找到,而其他的要结合四张表格进行计算才能得到,比较麻烦。)

师指出:如果我想在表格里一下子能找到后面二个问题的答案,谁能出个好主意,可以对这四张表格进行怎样处理?(合并)

二、认识复式统计表

1、在合并过程中初步感受。

(1)师:那怎么合并呢?(学生可能回答,把四张表竖着接在一起,教师出示表,课件演示1,四张单式统计表竖着接拼在一起)

(2)组织学生讨论:对合并后的统计表你有什么修改建议?课件出示2(把性别、合计一栏重复的部分删去)

(3)提问:你觉得这张统计表明确吗?哪里不明确?出示表3(把性别、组别、人数放在表头里)

(4)引出表头,学生设计表头。

选择几名学生的设计作品集体评讲,重点说明表头的每一部分所指的含义。(板书:表头、横栏、纵栏、数据)

(5)师问:同学们,现在你能从表中直接找到女生一共多少人,四个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吗?(还是不能,再添一栏)

(6)添总计一栏。出示表5(屏幕显示有总计一栏的统计表)

师强调:为了醒目给人一眼看出合计数和总计数,一般总计这一栏放在最上方。(同时课件显示)

(7)完整统计表。(课件显示标题、日期)

2、学生填写统计表

(1)提出要求:现在老师把里面一些数据擦掉,请同学们把刚才几张单式统计表中数据填写在这张统计表中,会不会?试试看。

(学生填在准备好的没有数据的统计表里)

(2)汇报交流:填写统计表时,你先填写了哪些数据?那几格的数据时通过计算后填写的?

(3)总计数是怎么得到的?(横栏相加或纵栏相加)

追问:看来这两种方法都能求到总计,你觉得这样有什么好处?(强调验证)

(4)添加日期。

(5)讲述统计表“合计数”与“总计数”的区别

提问:合计与总计有什么不同?(合计是指各个兴趣小组男女生人数之和,而总计是指所有兴趣小组人数之和以及男女生人数之和)

3、分析表格

(1)定义:像这样的统计表叫复式统计表。板书课题:复式统计表。

追问:复式统计表一共有哪几个大部分组成?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标题\日期\表格(表头、横栏、纵栏、数据)

(2)启发:从现在的这张统计表中,你又能方便地知道什么?

教师再次提出课始的抢答题:四个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哪个组的男生最多?学生观察后口答。

(3)比较:你觉得这张统计表与刚才的四张统计表比较,有哪些特点?对我们分析数据有哪些帮助?同桌讨论。

结合学生发言指出:刚才的每张统计表都只反映了一个兴趣小组的男女生人数,不便于比较,这张统计表能反映出各小组的男女生人数,便于我们总体分析。(口述:结合埭头小学各班的男女生人数,想象用两种统计表统计的情况,并呈现复式统计表;口述:结合实验小学各班的男女生人数,想象用两种统计表统计的情况)

三、巩固应用

1、完成“练一练”

师:的北京奥运会,它令世界瞩目。作为一个体育爱好者和一个有心人,小明收集了几届奥运会奖牌的数目。(课件出示“练一练”的题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几届奥运会我国体育健儿的表现吧。

学生在书上填写数据后,指一名同学在实物投影上展示,交流核对,提醒学生别忘了填写日期。及时反馈填写正确率。

提问:你是如何计算金、银、铜牌合计数的?又是怎样计算每一届的奖牌总计数的?226枚是怎样算的?(两种方法)

谈话:从这张统计表中你了解了什么?同桌说说,指名交流(这4届共获得226枚奖牌;这4届金牌数最多,铜牌数最少;第26届获得的奖牌总数最少,第28届奖牌总数最多;等等)再让我们来看看第29届北京奥运会奥运健儿所取得的辉煌战绩吧!(一起填写第29届奥运会我国的奖牌数,震撼每位同学)

你想对奥运健儿说些什么?你不想对自己提点希望吗?让我们一起为奥运健儿加油喝彩,让我们也积极投身到全民健身活动中去。

2、灵活运用:变式题。

出示一张复式统计表,表格里有一部分数字需要学生自己去填。

学生填完后,指名上电脑前来动手填,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具体的收获呢?(先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回答)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统计表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学生把几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时,体会引入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优点。通过对比,便于比较、了解复式统计表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

1.把几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体会引入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难点:把几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体会引入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

教学教具

相关课件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昨天你们在学校图书馆找到了自己最喜欢的书,并制作了统计表?完成的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统计结果。

二、新知探究

(一)感受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

师:这是男生制定的统计表(出示男生制定的统计表),女生可以提问题。(预设:喜欢哪类图书的人最多?.......)

师:这是女生制定的统计表(出示女生制定的统计表),男生可以提问题,女生回答问题。(预设:参加调查的女生有多少人?......)师:反应真快!为什么回答地这么快?

那下面这几个问题你能很快回答出来吗?请听题,全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调查?喜欢动漫类图书的是男生多还是女士多?你能很快说出来吗?

生:有困难。表格里没有,要两张表中放一起,通过比较或计算才能得到。

师:是呀,这四张统计表都是单一的反映了一种情况,如果要对男女生的一些情况进行对比或者了解全班的情况,这两张统计表就显得不太方便了,那有什么好办法让我们一下子既能看出男女生组的情况又能看出全班的情况呢,有没有办法?

生:可以把两张表重新安排制作成一张新的统计表。

师:嗯,办法不错。把这两个小组的信息都反映在一张统计表上了。那你觉得这样的一张新的统计表应该反映出哪些信息呢?(或这样的一张统计表里应该设置哪些项目呢?)小组之间讨论一下!

(预设:把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出示他们想出的各种情况,提出改进的意见。从而引导学生制定出复式统计表。)

师:对!把同学们所说的这些项目排列起来,首先要有性别,可以分为男、女两栏,然后加上表格线、表头,我们再给它添上一个名称,就可以制作成这样一张统计表(课件逐一展示)。出示统计表。我们把这样的统计表叫做复式统计表。

板书:复式统计表。

(二)学习复式统计表

师:首先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一格(师指)一般统计表的左上角一格称为统计表的“表头”。(板书“表头”)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表头,表头用斜线分成三个部分:右上部分说明横栏的类别;左下部分说明竖栏的类别;中间部分说明右下方的空格是留着填写数据的。所以一个表头可分为三部分,横栏类别、竖栏类别、表中数据。课件展示并板书:横栏类别、竖栏类别、表中数据。在这张统计表中,“性别”是对横栏内容的概括,它包括男、女这两个栏目,“类别”是对竖栏内容的概括,它包括四种类型的书。那么“人数”指的就是表格中填的数据,清楚了吗?

师:好,表格制作好了,你会把相关的数据填进去吗?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填写。(课件逐一展示)

师:现在,看着这张复式统计表,你能不能很快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了呢?我们来试一试,

全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调查?喜欢动漫类图书的是男生多还是女士多?答案都可以从表中直接找到,方便吗?

你对调查的结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师:嗯,的确很方便。那么你觉得这张复式统计表和前面两张统计表相比,有什么不同呢?(课件)

(学生回答)

师:说得很好!这张统计表能容纳的数据信息比前面两张统计表多得多,全面反映了统计情况,而且便于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较。

板书:信息全面,便于比较。

师:正因为如此,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要用到“复式统计表”。比如:开学时,老师要统计我们学校每个年级的人数以及整个学校的总人数,就要用到复式统计表。学校对面的如海超市统计饮料销售情况也要用到复式统计表……

三、巩固拓展

复式统计表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同学业余生活丰富多彩。不仅爱看书,还有各种爱好。看看同学们都喜欢干什么?

1、请看一组信息。(出示课件)

(1)你能根据这些信息,独立完成这张统计表吗?拿出作业纸,完成这一题。(学生回答)

(2)那么,从这张统计表中,你还能回答哪些问题呢?(学生回答)

2、师:请各小组下去统计一下调查本班学生最喜欢哪种电视节目(1)小组长汇报后,教师填在表格中,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完成这张复式统计表。

(2)看着这张复式统计表,你又获得了哪些信息?(回答问题)

四、全课总结

师: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36页,课下完成例1的内容。将你统计的结果直接填写在书上。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复式统计表”,说说看,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填写复式统计表要注意些什么?

生1:写表头的时候要注意不丢项目,并且填写的数字和每个项目一一对应。生2:分析复式统计表的时候要认真,看清哪个项目对应的哪些数,不要看串了。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大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你们表现很棒!继续努力!

统计表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06-108。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记录的过程,并能够根据统计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统计的作用与意义。

2、让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并能了解到复式统计表的优点,明确单式统计表与复式统计表的联系与区别。

3、通过对熟悉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了解其表头的各部分的意义。

教学难点:明确单式统计表与复式统计表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每位学生的身高调查卡,答题卡及课件。

课前谈话: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测量得到了各自的身高,现在请大家来介绍一下。

生:我的身高是131厘米……

生:我的身高是128厘米。

师:介绍得很清楚。猜猜这位同学去年的身高是多少?

生:可能是125厘米,去年比今年矮。

师:那再估计一下他明年可能会是多少厘米?

生:我想明年他可能会是130厘米。

师:汤老师猜他明年会是140厘米,可能吗?

生:可能性不大,因为人一年不可能身高长这么多。

师:你的意思是说我们的身高每年只能增高一点儿,对吗?

生点头。

师:其它同学请根据这一生长规律预测一下自己明年的身高。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知道吗咱们的校园不仅美丽,而且还隐藏许多数学小秘密,同学们想知道吗?(想)汤老师在校园里拍摄了一组照片,请大家欣赏。(课件出示)

师:刚才的照片隐藏了什么数学知识?

生:统计表。

师:同学们的观察真仔细,今天,咱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有关统计的知识。(板书:统计)

二、创设情境

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学校组织庆祝活动,为了保证咱们班的形象整洁划一,汤老师决定为同学们每人预订一套新的'夏季校服,经学校审批,已批准,同学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为了保证同学们的校服大小合适,服装厂提供了一组适合我们班学生穿着的服装大小尺码。(课件出示)

服装尺码:125、130、135、140、145。

师:尺码为125的服装表示身高是125厘米的同学穿着最合适,尺码为130的服装表示身高是130厘米的同学穿着最合适,以此类推,尺码为135、140、145分别表示身高是135厘米、140厘米、145厘米的同学穿着最合适。

师:通过刚才的介绍,你觉得你应该选择多大的尺码的服装。

生:我选择35的服装。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现在的身高是132厘米,明年我还要长高。

师:你的表述非常正确。

巡视。

师:这位同学的身高是141厘米,同学们建议他选多大的服装。

一部分学生说选140的,一部分学生说选145的。

师:请选.145的同学说理由。

生:我觉得先140的小了,明年我们长高了,就更小了,所以我宁愿选大一点。而且我妈妈平时给我买衣服时都是买大一点的。

师:选140的同学觉得这位同学说得有道理吗

生点头。

师:是的,因为我们现在每年都长高一点儿,所以,平时挑选衣服时也尽是梢微买大一点儿的。

师:有了这个生活经验,同学们再快速来归纳一下,125、130、135、140、145分别适合哪些身高段的人?

生1:125适合身高是125厘米、124厘米、123厘米……

师:也就是适合身高是125厘米及125厘米以下的(课件出示)。

师:那130呢?

生2:适合身高130厘米、129厘米、128厘米、127厘米、126厘米的人。

师:说简单占,就是126-130厘米的人。(课件出示)

师:下面135、140、145,谁能够像这样简单地表述它们,分别适合哪些身高段的人?

生1:135适合的身高段是131-135厘米。

师:又简单又准确。

生2:140适合136-140厘米的人。

生:145适合141-145厘米的人。

师:我们班同学的最高身高为142厘米,咱们就干脆说145适合141及141厘米以上的同学穿。(课件出示)

服装尺码适合身高段(厘米)

125125及125以下

130126-130

135131-135

140136-140

145141及141以上

三、合作探究

师:经过大家刚才的分析,看来我们只要统计这几个身高段各有几人,就能保证服装大小合适了。

板书随机出示:身高。

师:怎样保证数量、款式也合适呢?

生(思考):还要统计我们一共有多少人?

师:也就是人数(板书)还有呢?

生2:女生要分开统计?

师:男、女生服装款式不一样,所以分开统计都能保证款式合适。

男生、女生也就是性别(板书)

师:确定了这三项内容,我们现在就开始统计,好吗?我们先来统计男生身高情况,为了节约时间,咱们分小组进行统计,怎样?

生:好。

师:请各小组听清合作要求:

小组内的同学互相合作,将组内的男生身高卡收集起来,在这块小黑板上进行分类整理,小组长将整理的数据填在表格里。

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统计得快,而且数据准确,听明白了吗?(明白)

师:刚才小组合作提出几点要求。

生1:只统计组内男生身高。

生2:分类整理。

生3:填表。

师:同学们听得很仔细,按照这些要求现在开始统计。(各小组同学将男生身高卡进行整理,巡视时,发现同学们都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不一会儿,杂乱无章的卡片就有序地分类整理出来了。

师看来合作的律师事务所确不小。

现在请各小组长汇报你们组的数据,其它同学看小黑板进行一一核实。

组1:我们组男生125及125以下的2人。

师:同学们,这个“2”我能记录在这张表格里吗?

(大屏幕:二(6)班男生身高统计表)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因为那是记录二(6)班全班男生身高情况,这个“2”只是一个小组的125及125以下的男生人数。

师:这位同学观察得很仔细,也说得很有道理,所以统计时,统计表的标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既然这样,老师就先把你们各组的数据写在黑板上,好吗?

生:好。

各小组依次汇报统计数据,其它同学对照整理图进行核实。

现:各小组都无差错,看来大家都是合格的小小统计员,现在谁能将这些记录进行处理,填在上面这张表格里。

学生口算。

生1:125及125以下的有3人。

师:“3”怎么来的?

生1:把1、2、3、4组这一身高段的人数加起来。

师:非常正确,接下来呢?

生2:身高是126-130厘米的男生全班有5人。

师:身高在141及141以上的几人?

生:(稍慢)1人。

师:很,注意身高段与数据的对应。

131-135和136-140两段各几人?

生:身高在131-135厘米的有10人,身高在136-140厘米的有2人。

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很快完成了这张男生身高统计表,咱们班女生人数较少,想一想,有没有更愉地方法。

生2:一脸迷茫。

师:老师平时了解同学们的有关情况,通常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举手。

师:你们认为用举手的方法来整理女生身高情况怎样?

生:好。

师:那请女生注意了,请身高在125及125厘米以下的女生举手,2人。

师:在相应身高段表格记录2。(课件)

(依次举手、记录)

师:我们经过收集整理、记录,完成了统计过程。

(板书)制成了这两张单式统计表。

为了更愉地把新脱衣服做好,我们赶紧把表给服装厂的老部传过去。

(课件)音效:数据统计得没问题,但一个班最好只用一张表。

师:老总给我们提出了要求:只能用一张表。

那也简单,把这两张表合起来就可以了。

课件演示:将两表拼接在一起。

师:同学们觉得合起来这张表怎样?

生(仔细看、思考)

生:这张表,不知道哪是男生身高,哪是女生身高?

师:你观察真仔细,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马上来解决它,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生:我发现有两个标题。

师:你有什么好建议?

生:去掉一个。

师:好,照你说的办?(课件演示)

师:将重复的去掉,可以让表格更简洁,是吗?(是)不能再简洁点儿?

生:沉思。

师引导:观察第一横栏和第三横栏。

生(哦):第一横栏和第三横栏一模一样,可以去掉一个?

师:其它同学认为呢?

生:我同音,因为它们也重复了。

师:好,我们也试试年地,看去掉以后有没有影响?(课件演示)

生:很好,更简洁了!

生:没有影响统计的数据。

师:这张表现在又简洁,又清楚,应该老总也会满意吧,传过去。

(课件点击)音效:这张表做得很简洁,数据也没问题,但身高、人数、性别这三个词条要在表中显示出来。

师:看来,这位老总是个非常认真的人,要求咱们精益求精,同学们,身高、人数、性别放在中哪一格呢?

(课提示)

师:这几格,哪一格最合适?

生:应放在第一格。

生:应放在最前面一格。

师:(课件定格)我们把这一格叫做“表头”。一格放三个词条,看业我们必须先把分成三份(课件演示)。

师:身高、人数、性别分别在在哪儿呢?(课件闪动)

这一格你认为放哪个词合适?

生:身高。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它这一格它旁边都是身高。

师:你是说这一格它统领这上面一横栏(课件演示)?你说得很正确,同样的方法,这一格填什么?

生:填性别。

师:你的依据是什么?

生:这一格与竖栏连在一起,应该是管男生、女生的。

师:说得很有道理。(课件演示)

师:那中间这一格呢?

生齐声回答人数

师:用手比划一下,它总统表中的哪一部分。

(生用两手划出一长方形)

师:对,它管这一大片(课件演示)。

师:身高、人数、性别就这样被同学们轻而易举地放进去了。那这三个词条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吗?

(课件出示另一种的复式统计表)

分别将身高、人数、性别填入表头相应的位置。

师:(小结)看来表头三个词条昌跟横、竖栏的内容紧密相关的,我们把这样的统计表叫复式统计表(完善课题)。

(课件出示):两张单式统计表,一张复式统计表。

师:这是我们刚才制成的两组统计表,如果你是服装厂的老总,你会选择哪一组?

生1:我选下面一张,因为简单。

生2:我选复式统计表,因为经只用一张表就表示出了男、女生身高两项内容。

师:这是同学们的意见,老总会满意这张复式统计表吗?还是发过去吧。

(课件)音效:这张表做得非常好,数据清楚,表格简洁,让人一目了然。

师:一目了然,老总他了然了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课件出示复式统计表)

(先让学生全面分析)

(课件出示填空题)

1、二(6)班男款130的服装订套,女款125的服装订()套。

2、二(6)班男款服装一共订()套。

3、()款尺码为()的服装的套数最少。

三、比较巩固

师:看来复式统计表的确很方便,这里还有两张单式统计表。(课件出示)

师:请同学们也把它们合成复式统计表。

生:(疑惑)不能合。

师:为什么?

生1:因为它们统计的内容不一样。

生2:一张是统计年龄的,一张是统计性别的,内容不相同。

师:这样看来,只有当统计的内容一致时,都能制成复式统计表。

师: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也一定收获不少,现在就利用所学知识完成这张表格,完成你们的答题卡。

(练习内容:根据提供的数学信息填复式统计表)

师巡视、展示。

四、课外延伸

师:同学真是太了不起了!

你们知道吗?其实有关统计的知识很丰富,大家请看。(课件出示搜集的有关统计的知识,让学生了解)

同学们一边小声读,一边发惊叹声。

师:看完这段话,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统计的作用真大。

生2:统计员的工作好严格。

生3:统计那么早就有了,古代人真聪明。

生4:我长大想当一名统计员。

在学生的自由发言中轻松结束这节课。

统计表教学设计7

《体积单位换算》这节课我是按照平时上课的要求来上的,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但上课的效果看来比精心准备的公开课来得实在一些,就此也对这节课的设计以及上课后的实践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备课阶段的反思

本节课的最初设计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感知体积单位,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但是考虑到1000这个数字太大了,如果说要让学生感受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就用1000个学具小正方体装在1个1立方分米的学具盒内,但是一千个这样的小学具不好找,再说找到了也得花费很多的时间去实践操作。基于以下原因:1.考虑到自己的课件操作水平较好。2.观察法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方法,虽然不常用,但也在一定的领域产生相应的作用!3.新课标指出:现代信息技术也是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使学生易于并有更多的经历投入到显示的、探索的数学活动。所以本节课期望通过学生观察课件的演示来理解这个进率关系。

二、教学过程的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纯粹依靠课件的演示和教师的讲解。教学方法主要以学生的观察学习法和教师的讲解法为主。所以本节课教师的语言要求非常关键,重点在于10个小正方体排过去长10cm也就是1dm,宽数过去共有10个小正方体共10cm也就是1dm,高数上去共有10个小正方体共10个10cm也就是1dm。为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我加强了板书的设计,力求以合理醒目的板书来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三、教学实践活动后的反思

1.由于制作的课件能够很好的给学生以直观的演示,演示过程中又有个计数器来记录小正方体的个数,学生一边观看演示,一边跟着计数器来数小正方体的个数。很好的理解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如果说直观演示从感性的角度来认识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关系,通过第二环节的推导给学生从理性推理的角度来认识这个规律。

通过观察学生的上课参与反应和课后习题的完成情况,可以感觉到这节课的上课效益还是挺好的。

我想这次课上得比较成功的原因是课件的制作能够比较直观的给学生1个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可以装1000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从而得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这样课件的动态演示消除了以往静态的模型教学。

这样的教学设计虽然能够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我又担心没有符合新课标的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

回头我又想了想,让学生通过观察不也是让学生在体验吗?经历并不一定局限在所谓的动手操作吧?想想现在的课堂为了迎合新课标的要求一味的追求所谓的动手操作而出现有动手没有实质的空虚课堂!我这节课虽然没有通过学生的动手,但却让学生动眼动脑,经历了这个知识的形成啊!回想起学生一边观察课件的演示一遍随着课件小正方体的增1,2,3,……,10,20,30,……,100,200,300……的数,不是印证了他们也在体验这个过程吗?

统计表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能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教学准备:

统计表、课件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学生打鼓表演。

二、创设情境,收集数据

1、收集数据

师:同学们表演得太好了,谢谢你们!

对了,老师昨天安排大家去收集三年级各班同学打鼓的人数,收集好了吗?(生:?)好,请同学们告诉老师,各班打鼓的人数是多少。(师随机出示各班打鼓人数)

师:同学们表现的真好!能够认真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现在,谁能根据这些数据很快说出哪个班参加打鼓的男生最少?(生:)这位同学回答正确,但老师觉得还不够快。如果我们把这些数据整理一下,结果又会怎样呢?

2、填写单式统计表

请同学们拿出表

1、表2,告诉老师,表

1、表2分别统计的是什么内容?

学生合作完成表

1、表2,并指明两位同学上台填表。

学生完成后,教师出示表

1、表2,根据学生汇报,完成表

1、表2.师:现在你能很快说出哪个班参加打鼓的女生最多吗?对,通过我们整理之后填在统计表的数据一目了然,能很快看出谁多谁少。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张表:表1只统计了三年级各班男生打鼓的人数,表2只统计了女生打鼓的人数,它们统计的内容都比较单一,我们把这样的统计表叫做“单式统计表”

3、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1)、这两张表有什么相同?什么不同?(2)、三(1)班参加打鼓的男生多还是女生多?(3)、三(2)班参加打鼓的男生比女生少几人?根据解决问题存在不方便,尝试把两张表合并起来。

4、合并表格,分析数据

1、介绍表格出示复式统计表,简单介绍表头、标题。

2、填写复式统计表。同桌合作完成表3,指明上台填写。

4、命名统计表

像表3这种可以统计两组或更多组数据的统计表叫做“复式统计表”

5、分析数据,回答问题

(1)、哪两个班参加打鼓的男生人数一样多?(2)、三(4)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打鼓?

四、巩固练习

1、出示图片,学生观察图片内容。

2、统计本班同学喜欢这些活动的情况。完成表4指明两位同学上台,一位填表,一位统计数据并汇报。

3、根据统计数据回答问题

(1)、你能从这张复式统计表中获得什么信息?

(2)、你能根据表中统计的数据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3)、你对调查的结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吗?

(4)、从这张统计表中你能算出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全班有多少人吗?

4、根据学生计算的人数适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五、总结提高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统计表教学设计9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并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与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体验统计方法,在统计过程中初步学习统计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优点,认识并能根据相关数据填写、分析统计表。

教学难点:

掌握正确的统计方法,根据相关数据填写、分析统计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算器、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生谈话:青云小学五年级的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参加了兴趣小组活动,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课件出示:教科书105页例一的场景图)

2、师:青云小学五年级有哪几个兴趣小组在活动?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3、师:我们要把这些信息进行统计,统计的方式有哪些?

4、揭示课题:统计表是统计的方式之一,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和研究较复杂的统计表。

板书课题:统计表

【设计意图】

用多媒体课件直接导入新课。从学生常见的活动中,提出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二、进行统计,分析数据

1、师: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填写下面的统计表吗?学生独立填写在书上。

2、师:想想应该怎样进行简单核对呢?

学生同桌讨论。

集体核对,订正。

3、师:比一比这4张统计表,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4、师:哪个组的男生最多?哪个组的女生最少?

5、师:如果老师要查有关五年级兴趣小组活动人数情况,要查几张表?方便吗?

能不能把四个小组的人数合并在一张统计表里呢?

6、师指出: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映了一个组的男、女生人数,如果要对不同小组的男、女生人数情况进行对比就比较麻烦。所以,人们就想到把这些简单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

【设计意图】

尊重学生,采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也就是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活动。在学生用简单的统计表整理数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简单统计表的缺陷,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复式统计表的欲望。

三、认识复式统计表

1、把这4张统计表合并在一张统计表里,这张表大概是个什么样子的呢?应该设计成几行几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讨论。

学生交流。

(课件出示例题复式统计表空表)。

2、引导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各部分名称:标题、制表日期、表头、项目名称、数据。

①师:谁先来给这张统计表取个名称?

生:青云小学五年级兴趣小组活动人数统计表。(课件同步显示)

②师:制表日期知道吗?

生齐答:20xx年12月。(课件同步显示)

③师:为了能清楚的看出表中统计的内容,我们要在统计表的这一格设计好表头。师指着表头,告诉学生,这叫统计表的表头,它被分成了几部分?

④师: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课件显示:组别、航模小组、民乐小组、书法小组、美术小组。“组别”代表哪几个栏目?

⑤师:(课件显示:性别、男、女。)“性别”代表哪几个栏目?共3页,当前第1页123

⑥师:(课件显示:合计、总计)各小组的合计数分别填在表中的什么位置?“总计栏”的总计数分别怎样算?

⑦师:(课件显示:人数)“人数”代表表中的空格,也就我们所要填写的数据。

⑧讨论:先填什么?再填什么?

学生独立填表,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

教材给学生提供了结构完整的复式统计表,合理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学生课前已经进行了一定的预习,所以教师没有花时间让学生独立设计统计表,而是直接用课件演示复式统计表的常用格式,通过逐步演示与探讨,让学生认识、理解复式统计表各个部分的名称及填写方法。

四、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特点

1、校对数据(课件逐步演示)

2、师:怎样计算合计数与总计数?有什么区别?

3、小结:合计数是男女生人数的合计,应横向相加;总计数是四个小组人数的总计,应纵向相加。

4、分析数据:从统计表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它和前面的四张统计表比,有什么不同?

学生分组讨论,再汇报交流。

5、你有什么体会或想法?

学生自由发言。

6、小结:这个统计表是把四个有联系的简单统计表合并而成的,横向、纵向的栏目都比较多,我们把这样的统计表叫做复式统计表。(板书“复式”,完善课题)

【设计意图】

填写合计数和总计数是填写复式统计表的难点,让学生讨论填写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填写方法,理解统计这些数据的意义。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

五、练习应用,加深理解

1、完成第106页“练一练”。

①、师:你能试着填写这张统计表吗?

学生独立填表。

②学生尝试填写,师巡视,让一名同学板演(小黑板)。

③师:请大家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填写的?

生小组交流。指名全班交流。

④师追问:

“合计数”是怎样算出来的?总计数呢?还可以怎样计算?师:总计数有两种计算方法,正好起到了相互检验的作用。

⑤师:从这张统计表中,你了解了什么?有何感想?

【设计意图】

加深对复式统计表的认识,巩固对统计表的填写,加强对统计数据的分析。体会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六、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第1题

①简单介绍“农村固定电话”、“城市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含义。

②提出填表的要求。提醒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合计数”和“总计数”,学生独立填空。

③分析统计表,引导学生解答讨论题。

④追问:看了这两张统计表中,你有哪些想法?

2、完成练习二十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交流。

七、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与体会?

八、课外实践题

(课件出示统计表)请同学们课后完成五年级一班同学家庭电话拥有情况统计表。

【设计意图】

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105-106页例1、练一练、练习二十第1、2题。

教材分析:

例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呈现了五年级4个兴趣小组活动的情境,并给出每个兴趣小组男女生的人数,先让学生把4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单式统计表里。这样,既让学生回忆了单式统计表的结构和填写方法,体会到每张统计表只能反映一个兴趣小组男、女生人数情况,又为引出复式统计表提供了素材。之后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把4个小组的人数合并在一张统计表里。这一明确的问题有助于引发学生学习复式统计表的需要,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作用。考虑到复式统计表的结构、表内数据的填写和分析,都要比单式统计表复杂,教材给学生提供了结构完整的复式统计表,只要求学生把数据填写在复式统计表里,而不要求学生自己制作复式统计表,这就合理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学生通过填写数据,体会到复式统计表是前面几个同类单式统计表的综合,在一张复式统计表里能够同时反映4个兴趣小组男、女生人数。在填表后、教材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针对填表过程中容易发生的错误,让学生交流计算合计数和总计数的方法;第二个问题是让学生通过比较和分析进一步体会复式统计表的特点,以及它与单式统计表的联系和区别。

设计思路:

本课是有关复式统计表的新授课,主要学习复式统计表的设计与数据分析。教学时,让学生面对实际情境或问题学习统计。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新课开始,从学生感兴趣的兴趣小组活动导入新课,填好四张单式统计表后,明确每张统计表都只能反映某一兴趣小组的男女生情况,如果要对不同小组的男女生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太方便,引出复式统计表。

教学复式统计表时,先让学生思考合并后的统计表要统计哪些内容,是什么样子,让学生有思考的机会,在初步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电脑的直观演示,让学生体会复式统计表的结构,然后让学生试着填写复式统计表,让学生在填表时体会,表里的每一格都有相应的组别、性别;每个数据填入表格,都要根据它的组别、性别,找到相应的位置。学生独立填写后,再组织交流。再与前面的单式统计表作比较,让学生说说从统计表里知道些什么,让学生体会到复式统计表的特点,它容纳的数据信息比单式统计表多得多。最后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不断增强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统计表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0一41页例1、练一练,

和第44页练习七第1题。

教学日标:

1、使学生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单第式条形统计图,了解相应的结构、特点和表达数据的方法;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和完成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2、使学生经历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简单分析数据等统计活动,了解数据处理、分析的大体过程,掌握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会数据蕴含信息,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感受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并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教学准备:学生分为4-6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喜欢看电视吧,想一想,你喜欢看什么类型的电视节目呢?

谈话:同学们:为了清楚地弄清本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数据,就需要对记录单上的数据分段整理。(板书:数据的分段整理)

2:谈话:我们以前学过的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分段整理数据呢?请发表意见。(学生的意见可能有数数、用不同的符号记录、画“正”字记录等。)

3: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张丽华同学用画“正”字记录的记录表:

谈话:除了可以用画“正”字的记录表进行记录?你觉得还能用什么方法表示出这里的数据,就能让大家更清楚地看出最喜欢每类电视节目的人数各是多少?(板书:制作统计表)

引入:要清楚地表示收集的数据和结果,就需要认识统计表和统计图,用统计表或统计图来表示收集的数据。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学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例1中收集完成的数据记录表、

(1)引导:这里第一幅是简单的统计表,表里的“6”和“15”表示的是什么?

观察统计表,你知道一张完整的统计表要有哪些要求?

说明:完整的统计表需要有:(1)反映统计内容的标题和日期,表示统计的什么、注明什么时候统计的,这里标题是“某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表”:

(2)要有和收集数据相对应的统计项目,这里的统计项目有“科普类、综艺类、动画类、体育类”几项,还有“合计”栏;(3)表示的数据,这里表示的是“人数”。

提问:表中的合计起什么作用?(既能反应总人数,又能检验分段整理的数据有无错误。)

请你们把整理好的数据填入统计表。

(3)交流统计表数据。

交流:你的统计表是怎样填的,最喜欢各类电视节目的人数是多少?(呈现学生的统计表交流、检查,注意统计日期)

追问:表里的合计数是怎样计算的?

说明:统计表除了每个项目要根据整理出的数据正确填写,一般还要计算合计数,它表示各项目的数据相加一共有多少。这里合计数46人,是统计的最喜欢各类电视节目的全班总人数。

过渡:如果更能清楚地看出数据的多少,还可以制成什么?(条形统计图)

出示:条形统计图

(1)引导:现在我们来观察条形统计图,大家讨论一下:一幅完整的条形统计图由哪些部分组成,条形统计图是怎样表示统计数据的?

提问:条形统计图由哪些都分组成,怎样表示数据的?

追问:这幅条形统计图中每一格高度表示几人?

(2)说明:完整的条形统计图需要有:(1)反映统计内容的标题和日期,这里标题是“某班向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2)一般在统计图的横向底线和纵向左边线上分别表示出项目和数量,这里沿横向底线表示项目,沿纵向左边线是表示数量的刻度,这里每格高度表示2人;(3)用直条表示数据是多少,直条长度要根据左面数量的刻度确定。

【设计意图:本节课学生初次接触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学会根据手机的数据完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要达成这一教学目标,首先需要了解简单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结构和表达数据的方式,否则会影响学生在统计表里和统计图上正确地表达数据。因此教学设计展示统计表和统计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一张统计表和一副统计图要“有哪些要求”“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怎样表示数据的”,了解其结构好数据表达,使接下来自己完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具有知识基础。】

2、指导学生完成条形统针图。

引导;你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条形统计图吗?那请大家独立完成在课本上。学生描图,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统计图数据。

交流:你是怎样表示最喜欢动画类节目和体育类节目人数数据的?(呈现学生的统计图交流、检查)

追问:每类数据的条形高度怎样确定?

(3)小结方法。

提问:回顾填写统计表和完成统计图的过程,你觉得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指出:在统计表里表示数据,一要注意正确填写每个项目的数量,二要注意正确计算合计数。在条形统计图上表示数据,一要看清各类项目的位置。在对应的位置上表示相应的数据:二要根据每格表示几确定条形画多高,准确表示数据;三要在直条的上部标出表示的数量、不管是统计表还是统计图,都要注明统计的日期。

3、简单分析数据。-

提问:从这里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里,你还能知道些什么?

人数最多的和人数最少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说明:从统计表和统计图里,除了可以知道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各有多少人,还能知道最喜欢哪几类电视节目的人数比较多,最喜欢哪类节目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哪类节目的人数最少,喜欢不同类节目的人数相并多少等。所以统计可以知道许多想知道的信息,不同的统计又可以知道不同方面的信息。在学习、生活里可以统计的内容很多,想要了解哪方面的信息,就可以收集数据,用统计表或统计图表示出结果,并进行分析。

统计表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的优点,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2、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3、通过对熟悉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4、渗透一些基本的生活习惯如不偏食、多参加课外活动等等,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

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答题卡。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收集数据。

1、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参加暑假的夏令营活动吗?我们二年级7班和8班决定在暑假组织一次夏令营活动,一共有四个地点供大家选择,一起来看看。(课件1)

A、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是我国文明城市的领航者。

B、上海是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刚刚开幕的世博会就是在这里举行的。

C、海南三亚在我国的南方,金色的沙滩碧蓝的大海,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

D、云南的昆明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四季如春,百花盛开。

师:现在我想问问小朋友想去哪里举行夏令营呢?大家的想法现在不统一呀,可是我们只能去一个地方,怎么办?

生:统计。

师:统计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板书:统计)

2、初步统计。

师:那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呢?

统计之前老师要提醒大家,想好你最想去的地方,每人只能举一次手,你们两个可别忘记自己呀,准备好了吗?开始。

二、整理数据。

1观察统计结果。

师:一起来看看,咱们班的小朋友最想去哪个地方?

生:XX。

师:那咱们两个班就可以决定去XX举行夏令营了吗?

师:为什么不是?谁来说说看?这只是我们班的情况,那还要怎么办呢?

师:在课前老师已经把7班的情况调查统计过了,瞧(出示表2)从这两个统计表中你们能知道去哪个城市了吗?但是这样的两张表看起来方便吗?为了让大家一看就能清楚明白的知道应该去哪个地方举办夏令营,老师给大家想了个办法。把两个班的统计结果填在一个统计表中。(出示表3)

2、认识复式统计表。

师:像这样的表格我们叫它复式统计表。(继续板书课题)

师:复式统计表的上面一排是城市的名称,左边是班级。7班想去每个地方的人数写在上面一排,8班想去每个地方的人数写在下面一排。

师:能完成这张统计表吗?谁到前面来试试?(请一生上台)

师:现在统计的结果出来了,我们应该去哪个地方举办夏令营活动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是的,应该分类的汇总,把两个班去每个地方的人数加起来。

三、分析表中的数据,根据表中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请大家仔细的观察这张统计表,回答下面的问题。(课件)

师:是的,统计表能让我们清楚明白的知道一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四、小组合作,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

1、导入。

2、学生小组活动,小组长收集数据填在表格里。

3、每组的组长汇报,全班汇总。

4、根据这些数据,回答下面的问题。(课件)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样来安排比赛的时间?

5、小结:大家下课后要多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这段时间老师就发现下课后再也没有追赶打闹的小朋友了,这样有益于身心健康,希望大家能继续保持发扬。

五、独立自主学习填写复式统计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导入:老师还发现咱们班的小朋友挺爱运动的,多运动锻炼身体,能增强人的体质,老师带来了咱们班小朋友一年级时的体重表,(课件出示)二年级时的体重表(课件出示),请你打开书翻到107面,先完成中间的复式统计表,再回答下面的问题。

2、对于体重较轻和较重的小朋友你有什么建议?

师:是的,我们不能偏食和挑食,每种菜里的营养都不同,我们要合理搭配,这样才能有好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学习。

3、预测三年级时体重在哪个千克段的人最多?

师: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体重也在不断的增加,大家的推测是有道理的。

六、联系实际说说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今天这节课一起学习了复式统计表,统计表能让我们清楚明白的知道一些信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了统计的知识?数学和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只要我们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一定能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统计表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05~106页例1、“练一练”、练习二十第1、2题。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初步理解复式统计表的形成过程和意义,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相关的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对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发展统计观念。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单式统计表;在此之后,学生还将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学好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复式统计表的认识,体会初步的统计思想。教材在安排这部分内容时,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引导学生经历描述数据方式的发展过程;二是引导学生经历不同难度的统计活动,进一步掌握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三是恰当控制教学要求,避免不必要的制表练习。设计教学时,一方面要让学生充分经历描述数据方式的发展过程,即了解复式统计表的形成过成,另一方面应注意通过在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体会到制作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从而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相关的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对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形成、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体验统计方法,在统计过程中初步学习统计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提高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学习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逐步合并形成复式统计表,体会制作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会填写复式统计表,能对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并能体会其优越性。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练习纸、统计表教具等。

教学过程:

一、预设情境,创造复式统计表

出示课件:第 组最爱色彩统计表

谈话:同学们,屏幕上显示的是什么表?(小结出:单式统计表,板书:统计表)这张表是统计什么的?它可以统计几个组的情况?如果要统计全班4个组的情况,需要几张这样的统计表?

贴4张表在黑板上,(按组次,横摆)

请每一组选一个代表到前面来,帮助调查统计自己小组喜欢红绿色情况,填到表里。

师问到前面来的学生:你想怎么调查?

学生调查,填写黑板上的单式统计表。

讨论:这些“人数”要写单位吗?(不需要,只要写出数据就可以了)

介绍:喜欢红色的人一般待人热情大方、积极向上,喜欢绿色的人一般都比较冷静、智慧、热爱和平。这只是反映人的一些基本性格,没有好坏之分。我们来看一看,第一组喜欢红色的有几人?第四组喜欢绿色的有几人?第几组喜欢红色的人最多?你看了几张表才知道的?

讨论:你们看了4张表才知道的,怎样看更方便?

学生讨论,提出:把统计表排成一竖看,或合起来看(引导:竖着看)。

老师将四张表竖着排成一列。

讨论:怎样修改,可以看起来更方便?

预设:标题有重复,去掉。(师将二、三、四组的标题覆盖)

讨论:还可以怎样改一改,看起来更方便?

预设:去掉“红绿色”一栏。(师将“色彩”栏覆盖)

讨论:还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的?(标题反映的是什么?)

预设:将标题换成反映全班的。(出示:大浦中心小学五班同学最爱色彩统计表 年 月)

讨论:这样可以吗?(填上班级)这个制表日期怎样填?(现在的日期,填上)

讨论:还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的?(能看出哪一组喜欢红色的人最多吗?)

预设:要将人数改为第几组。(师将第一到四组贴上)

讨论:还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的?(色彩表示?)

预设:色彩表示红绿,不能表示第几组。

讨论:既要表示色彩,又要表示组别,怎么办呢?这样行不行?(出示表头)

提问引导:这个是表头,它被分成了几个部分?(三个)色彩表示?(红绿色)这一行叫横栏。组别表示?(第几组)这一竖叫竖栏,也叫纵栏。人数表示哪里?用手在空中摸一摸?请一位同学上来摸一摸。这里是填人数的,因此叫数据栏。

提问:现在能看出全班一共有多少人喜欢红色吗?(不能)怎样才能一眼看出来?

预设:学生要求加上“总计”

引导:(出示总计)通常总计写在表头的下面。谁来填一填?(生填)

提问:总计和合计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合计算出的是同一组内部的人数,而总计算出的是四个组喜欢红色、绿色的情况)

提问:这里的总合计是怎么算的?还有别的算法吗?

提问:如果这两种方法算出的得数不一样,说明了什么?(某个地方出了问题,需要检查)

引导:所以,我们在填表时,可以先用一种方法算出得数,再用另一种方法?(检验)

小结:我们用刚才的四张单式统计表合成了这样一个大表,这个表叫做“复式统计表”(板书完整课题:复式统计表)

讲述:复式统计表一般有标题、制表日期、表格三个部分。

二、比较异同,体验复式统计表

提出要求:如果这个表格里的数据栏都是空的,你会填吗?请拿出练习纸,上面就有这样的一个统计表。我把黑板上的这个复式统计表还原成原来的四个单式统计表,请你填的时候想一想,先填哪一部分,再填哪一部分,最后填哪一部分。

学生填表后,指名一生上讲台用视频展示作品,说一说先填哪一部分,再填哪一部分,最后填哪一部分。

提问:现在我们看一看,哪个组喜欢红色的人最多?你看的是这个复式统计表,还是那些单式统计表?哪种更容易比较?

小结:所以,复式统计表更容易比较,这既是复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表不同的地方,也是它的一个优点。(板书:容易比较)这两种表还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讨论。

启发引导:单独看这一张单式统计表,只能看到哪个组的信息?而看这一张复式统计表,可以看到几个组的信息?从哪个表中可以看到全班一共有多少人喜欢绿色?从那四个单式统计表中可以直接看出来吗?说明了什么?(复式统计表反映的内容丰富)(板书:内容丰富)

三、练习分析,应用复式统计表

谈话:复式统计表的好处多,用处也多。我比较喜欢体育运动,专门收集了我国体育代表团在第26-29届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数情况。(课件出示)请拿出练习1(改编后的“练一练”),你能把它们填到这个复式统计表里吗?

提问:我国体育代表团在第26届奥运会上分别获得金、银、铜牌各多少枚?填在哪里?互相说一说。其他的都会填吗?可以用计算器帮助计算。

学生填表,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学生作品:你们和他做的一样吗?看到这个表,你有什么想说的?

引导:我国体育代表团在第29届奥运会上获得金牌多少枚?这是世界第一名。这一届是在哪里举行的?再来看一看,第26届共获得金银铜奖牌共多少枚?第27届共获得奖牌多少枚?第28届?第29届?我国的体育事业有进步吗?明年的第30届在哪里举行?(英国伦敦),估计一下,那时我国一共能得多少枚奖牌?(生说)

谈话:我国的体育事业确实有了非常大的进步,至于在明年的奥运会上,成绩如何,还要看我国体育代表团的表现。

四、变式练习,认识变化的复式统计表

谈话:刚才两个复式统计表的表格中都有表头、合计、总计,是不是所有的复式统计表都必须有表头、合计、总计呢?我们来看看这个题目。(课件出示练习二十第2题)

练习:请大家看练习纸上的练习2。会填吗?可以用计算器计算。

学生填,教师巡视、指导,选一学生作品展示。

提问:这个“面积”是怎样算出来的?(长乘宽)

小结:这说明了统计的时候不一定全用加法,还可能用到其它的方法。

提问:这个统计表里有表头、合计、总计吗?(没有)如果加上合计,面积、长、宽可以合计吗?(不能)

小结:所以统计表的样子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作一些变化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我们学校五年级每周常规检查表(课件出示)就是一个变化了的复式统计表。

五、拓展练习,灵活应用复式统计表

谈话:回到刚才的话题,我们五(1)班的同学也做了一个最爱色彩统计表,不过被墨水弄脏了一部分,看不清了,你能推算出这些数据吗?我已经将它打印到练习纸上了,请填一填,如果会,就自己填,如果不会,就和同桌商量一下。

学生填,教师巡视、指导。选一学生作品展示。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生一一说出)

反馈:我们把课件上的墨水移开去,如果和他一样,就给自己鼓鼓掌。(出示课件,移出墨水痕迹)

六、全课总结,体验收获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活动,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七、提出假想,课外延伸

谈话:对于最爱色彩,我有一种假想,就是喜欢红、绿色的情况与男女生的性别有关系吗?有关统计表就在练习纸上,同学们课后可以调查统计一下,说不定你会有惊喜的发现呢!

统计表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复式统计表的格式,能正确的填写表格,并对表中数据进行合理分析。

2.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产生及其优越性,增强统计的意识和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对复式统计表结构的认识,数据的填写及分析。

教学准备:

课件,自制复式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学生课下活动图片。师:自从我校开展课外小组活动以来......

(二)自主探索,建构新知,创造复式统计表

出示单式统计表,引出复式统计表,并分析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

师:观察一下两个单式统计表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是什么?复式统计表好在哪里......

(三)数据分析,比较体验(复式统计表)

师:喜欢跳绳的男生比女生多还是少?

......

(四)练习巩固

出示有数据的复式统计表,(喜欢水果的)提问分析数据

师:喜欢吃苹果的男生比女生......

(五)填写表格

出示课件体育成绩单,学生会自己填写优,良,及格,不及格的有几人

(六)课堂总结,说说本课学到了什么

(七)课下调查

出示复式统计表,学生课下调查(关于书籍的)

师:同学们课下应该多读书,读好书,丰富自己的知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统计表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体会到制作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从而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形成、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让学生在统计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统计的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和欲望,同时提高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逐步“合并”形成复式统计表,并体会制作复式统计图的必要,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对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并体会其优越性

教学准备:

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认知冲突

1、收集信息,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学校周二下午开展的社团兴趣小组活动使大家的学习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我们也都参加过,你参加了什么兴趣小组呀?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青云小学,看看青云小学五年级同学参加兴趣小组的情况(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师:为了更清楚地看出各组的人数情况,我们可以把这些数据整理到统计表中。(依次出示四个兴趣小组图和相应的统计表)。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统计表。(板书:统计表)

2、填表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纸表格。

(2)小组交流,全班校对。

3、制造冲突,激发自主探究欲望。

(1)眼力大考验

师:现在老师要来考考大家的眼力了。根据这四张统计表,看看你能不能快速得找到问题的答案。

问题1:古筝兴趣小组男生有多少人?葫芦丝兴趣小组男生有多少人?(全班齐答)

请一列学生开火车回答,比赛。

问题2:古筝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问题3:葫芦丝兴趣小组女生有多少人?

问题4:笛子兴趣小组男生多还是女生多?问题5:小提琴兴趣小组男生有多少人?女生呢?

问题6:小提琴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问题7:这四个兴趣小组男生一共有多少人?

(问题比较淡薄,多提几个,___比___多/少,男总,女总等)

师:(对着最后一个学生)你的速度最慢,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2)交流:比赛不公平。前面几个问题可以在一张表中直接看出来,最后一个问题要看四张表,信息不集中,不能一下子看出来,还需要进行计算,感觉麻烦了。师:既然感觉麻烦,那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3)讨论。学生独立思考,在小组讨论交流。(产生把四张合并成一张的需求)

二、自主探究,经历复式统计表的形成

(一)尝试、合作、交流

(1)刚才同学们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一致认为要把四张表的信息合并到一张表中,究竟怎么合呢?请大家拿出老师准备的表格试一试。你可以使用整个表格,或选择表格中的一部分。要求:先独立思考,完成后小组交流,每组选择一张比较满意的作品准备展示。

(2)收集答案,展示。

(3)师生交流: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思考、交流,把四张表合并到现在的一张表中,很不错,每一种都是你们创造的,了不起。我们来看一下,这些合并方法你喜欢哪种?为什么?其他几个呢?

a。(完全是机械性合并的)你有什么感觉?

b。(稍微精简一些的)这个怎么样,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善的?从这张表格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c。(更加完整的)刚刚四张表格中的信息在这一张表格中都能找到吗?

(这张表格已经和我们数学上规范的统计表很像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书上的统计表。看一看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关注到表头部分)

(二)完善统计表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思考、交流,把四张表合并到现在的一张表中,很不错,每一种都是你们创造的,了不起。通过进一步比较,大家认为方案三比较科学合理。好现在我们就针对方案三具体来看一看还有什么改进的地方吗?视情况而定:

1、重复的栏去掉。

2、标题错误的修改。添上制表日期。

3、添加“总计”一栏(为了更加方便统计四个组的男生人数和四个组的女生人数,咱们通常还要加上总计一栏,你会填吗?依次说一说是怎样填的,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4、完善表头。说说表格中各个项目。最上面一行表示的是性别,最左边一列表示的是四个不同兴趣小组的名称,就是组别。表格的右下方是数据,这里表示的是人数,单位/人。左上角写性别你觉得妥吗?在这一格中要反映出什么?如何填写呢?(根据学生回答分层完成表头设计)这三部分内容合起来我们称之为这个表格的表头。通过表头我们就可以很快知道这个表格每一部分所表示的内容了。

(上面这一块要调整,重点认识表头,认识统计表的结构,可以说一说每一格表示什么含义)

(三)归纳小结,揭示“复式统计表”名称

我们已经把这四张简单的统计表合并成一张比较复杂一点儿的统计表了,简单一点的统计表我们叫单式统计表,比较复杂的这张表就叫复式统计表(板书添上“复式”)复式统计表是由三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标题、制表日期、表格,最主要的部分是表格,在表格中我们主要是要看懂表头,这个表头有三个部分,分别是性别、组别和人数。在这张表中,横栏反映的是性别,纵栏反映的是组别,数据栏反映的是人数。

(四)填写统计表

一起填写,思考“合计数”怎么填写,“总计数”怎么算。还可以怎样算?(教师可以用不同颜色的比把两种不同算法的数字框起来。)

师:总计数有两种计算方法,正好起到了相互检验的作用。(总计数非常非常重要,必须要检验,横算则竖算检验,竖算则横算检验)

(五)眼力再考验

看着这张复式统计表再玩一次眼力大考验问题(把书上几个问题放进来)(“从复式统计表中,你还能了解到哪些信息?”这个问题要让学生多说一说)。这次你有什么感受,你感觉复式统计图有什么优点?(板书:更集中、更丰富、好比较)(好比较放在最后)

三、组织实际调查(第85页练一练)

1、提出问题

师:刚才提到的四种乐器,古筝、葫芦丝、笛子和小提琴,如果选择其中一种,你想学习什么?其他同学呢?你觉得男、女生对这些乐器的喜好有什么区别吗?要回答这个问题该怎么办?(可以先进行调查)那我们需要调查哪些内容呢?

2、收集、整理数据

怎样来进行这个活动呢?(小组交流,集体评议,引导明确:先在小组内调查统计,分类整理收集数据,再把小组数据汇总到全班完成统计)可以请一名学生来组织全班的汇总。

3、描述数据

把收集到的数据整理到书上的复式统计表中,说一说合计栏和总计栏怎么填写。(表头先不出示,让学生想一想这张统计表的表头可以怎样设计)

4、分析比较

(1)全班同学想学习哪种乐器的最多

(2)男生想学习哪种乐器的最多?女生呢?你觉得男、女生对这些乐器的喜好有什么区别?

(3)根据统计结果,你还能想到什么?

四、练习应用,感受联系(练习十五第一题)

阳阳调查了东山小学各个班级会游泳的人数,统计的结果如下:(课件出示)从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一共六个年级,每个年级都是有3个班,每班都有一些会游泳的同学)你能把这些数据填在下面的统计表里吗?并回答下面的三个问题。独立完成在书上。提醒他们认真填写,确保准确无误。全班校对。指名学生重点说一说合计栏和总计栏应该怎样计算,以巩固对复式统计表的认识。交流表格下面的三个问题。

(计算量非常大,可以尝试使用计算器帮助计算,重点要放在分析解决问题上面)

五、全课总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力有关统计的知识,认识了一种新的统计表,叫什么?那你有什么收获呢?在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的复式统计表吗?

2、课后实践作业(练习十五第二题)。小组合作,利用课余时间调查本校各年级男、女生人数,并把数据整理到一张复式统计表中。说一说通过调查,你有什么发现。【汪】要注意到复式统计表的几个注意点:

1、复式统计表结构的完整(标题、日期、表格)

2、复式统计表数据的准确(总计这一栏要重点讲,必须要检验)

3、复式统计表排版的美观(总体布局是横排还是竖排视情况而定)

统计表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过程与方法: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必要性和数据分析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3.情感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正确填写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表格标签

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同学们,为了我们的健康,每年我们都要进行一次体检,在体检中有一项是称体重,你们还记得吗?今天,老师带来了我们班同学的体重统计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出示课件)

1.1.你能简单地说一说同学们的体重情况吗?

1.2.你怎么看出来的?(学生说:我是从下面这张统计表中看出来的……)

【设计意图】通过边演示边说想法,明确一沓就是一个十,几沓就是几十,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新知

教学例1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生交流:同学们,课余时间你有什么兴趣爱好?

(相机出示情境图中的六项活动)提出问题:我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怎样验证你的想法?

学生意见不一,引发用统计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创设了一个调查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为复式统计表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2.1.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1)收集数据

统计一下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每人限选一种)。你打算用什么方式进行调查呢?

预设1:全班集体举手表决;

预设2:男生和女生的特点不一样,喜欢的活动也有很大差别,应该分开统计。

集体讨论后,用男女生分开统计的方法进行调查统计。

(2)整理数据

根据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填入以下表格。

问题1:观察统计表,能验证你刚才的想法吗?

问题2:从统计表中还知道哪些信息?在使用统计表时有什么发现?

(3)分析数据

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2.2.对比分析,引发冲突。

(1)观察讨论:这两张表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

(这两张表统计的项目都是一样的,但调查的对象不同,每项的数据也不同。)

(2)提出问题:最喜欢看书的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多多少?最喜欢踢球的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多多少?……

(3)引发冲突:两张表不方便比较,有更好的方法使男女生各项对比更方便?

2.3.合并表格,揭示课题。

(1)合并表格,认识“表头”。

(2)比较表格:这张统计表与合并前的统计表有什么不同?

(3)揭示课题:复式统计表。

2.4.解读信息,体验优势。

这张表包含哪几项内容?根据上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男生最喜欢哪种活动的人最多?女生呢?

(2)参加调查的一共有多少人?

(3)你对调查的结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新课教学的主体,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从复习二年级上册学过的单式统计表入手,把握学生知识的起点,通过对比分析,引发学生内在的认知冲突,从而产生合并创造一个更简洁的表格的欲望,真切地感受到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和必要性,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3.课堂练习

3.1.课件出示教材第37页“做一做”。

(1)全班讨论,集体收集数据。

(2)记录数据,小组讨论分析。

(3)解读信息,完成三个问题。

3.2.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练习八第1题。

思考:这个表格与例题相比有什么不同?怎样阅读表格?

引导学生根据表格结构有序地阅读信息,在此基础上完成本题辨析。

3.3.课件出示教材第39页练习八第2题。

要求:先将记录单中的数据整理在统计表中,再说一说这个班的体育成绩。

3.4.设计活动(课件出示对应内容)。

4.拓展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巩固运用复式统计表,在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5.课堂小结

(1)回顾课堂,畅谈收获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2)新旧对比,积累经验

复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表相比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优势?

(3)师生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把两张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张复式统计表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总结、畅谈收获让学生重温回顾本课内容的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深化统计思想,享受数学的简洁美。

板书

复式统计表

第三篇:统计表教学设计

统计表教学设计

张 毅

教学内容:教科书106—108。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的优点,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2、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3、通过对熟悉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4、渗透一些基本的生活习惯如不偏食、多参加课外活动等等,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

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答题卡。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收集数据。

1、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参加暑假的夏令营活动吗?我们二年级7班和8班决定在暑假组织一次夏令营活动,一共有四个地点供大家选择,一起来看看。(课件1)A、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是我国文明城市的领航者。B、上海是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刚刚开幕的世博会就是在这里举行的。C、海南三亚在我国的南方,金色的沙滩碧蓝的大海,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D、云南的昆明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四季如春,百花盛开。

师:现在我想问问小朋友想去哪里举行夏令营呢?大家的想法现在不统一呀,可是我们只能去一个地方,怎么办? 生:统计。

师:统计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板书:统计)

2、初步统计。

师:那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呢?

统计之前老师要提醒大家,想好你最想去的地方,每人只能举一次手,你们两个可别忘记自己呀,准备好了吗?开始。

二、整理数据。1观察统计结果。

师:一起来看看,咱们班的小朋友最想去哪个地方? 生:XX。

师:那咱们两个班就可以决定去XX举行夏令营了吗?

师:为什么不是?谁来说说看?这只是我们班的情况,那还要怎么办呢? 师:在课前老师已经把7班的情况调查统计过了,瞧(出示表2)从这两个统计表中你们能知道去哪个城市了吗?但是这样的两张表看起来方便吗?为了让大家一看就能清楚明白的知道应该去哪个地方举办夏令营,老师给大家想了个办法。把两个班的统计结果填在一个统计表中。(出示表3)

2、认识复式统计表。

师:像这样的表格我们叫它复式统计表。(继续板书课题)

师:复式统计表的上面一排是城市的名称,左边是班级。7班想去每个地方的人数写在上面一排,8班想去每个地方的人数写在下面一排。师:能完成这张统计表吗?谁到前面来试试?(请一生上台)

师:现在统计的结果出来了,我们应该去哪个地方举办夏令营活动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是的,应该分类的汇总,把两个班去每个地方的人数加起来。

三、分析表中的数据,根据表中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师:请大家仔细的观察这张统计表,回答下面的问题。(课件)

师:是的,统计表能让我们清楚明白的知道一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四、小组合作,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

1、导入。

2、学生小组活动,小组长收集数据填在表格里。

3、每组的组长汇报,全班汇总。

4、根据这些数据,回答下面的问题。(课件)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样来安排比赛的时间?

5、小结:大家下课后要多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这段时间老师就发现下课后再也没有追赶打闹的小朋友了,这样有益于身心健康,希望大家能继续保持发扬。

五、独立自主学习填写复式统计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导入:老师还发现咱们班的小朋友挺爱运动的,多运动锻炼身体,能增强人的体质,老师带来了咱们班小朋友一年级时的体重表,(课件出示)二年级时的体重表(课件出示),请你打开书翻到107面,先完成中间的复式统计表,再回答下面的问题。

2、对于体重较轻和较重的小朋友你有什么建议?

师:是的,我们不能偏食和挑食,每种菜里的营养都不同,我们要合理搭配,这样才能有好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学习。

3、预测三年级时体重在哪个千克段的人最多?

师: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体重也在不断的增加,大家的推测是有道理的。

六、联系实际说说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今天这节课一起学习了复式统计表,统计表能让我们清楚明白的知道一些信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了统计的知识?数学和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只要我们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一定能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第四篇:统计表教学设计

统计表教学设计

统计表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0一41页例1、练一练,

和第44页练习七第1题。

教学日标:

1、使学生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单第式条形统计图,了解相应的结构、特点和表达数据的方法;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和完成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2、使学生经历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简单分析数据等统计活动,了解数据处理、分析的大体过程,掌握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会数据蕴含信息,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感受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并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教学准备:学生分为4-6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喜欢看电视吧,想一想,你喜欢看什么类型的电视节目呢?

谈话:同学们:为了清楚地弄清本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数据,就需要对记录单上的数据分段整理。(板书:数据的分段整理)

2:谈话:我们以前学过的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分段整理数据呢?请发表意见。(学生的意见可能有数数、用不同的符号记录、画“正”字记录等。)

3: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张丽华同学用画“正”字记录的记录表:

谈话:除了可以用画“正”字的记录表进行记录?你觉得还能用什么方法表示出这里的数据,就能让大家更清楚地看出最喜欢每类电视节目的人数各是多少?(板书:制作统计表)

引入:要清楚地表示收集的数据和结果,就需要认识统计表和统计图,用统计表或统计图来表示收集的数据。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学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例1中收集完成的数据记录表、

(1)引导:这里第一幅是简单的统计表,表里的“6”和“15”表示的是什么?

观察统计表,你知道一张完整的统计表要有哪些要求?

说明:完整的统计表需要有:(1)反映统计内容的标题和日期,表示统计的什么、注明什么时候统计的,这里标题是“某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表”:

(2)要有和收集数据相对应的统计项目,这里的统计项目有“科普类、综艺类、动画类、体育类”几项,还有“合计”栏;(3)表示的数据,这里表示的是“人数”。

提问:表中的合计起什么作用?(既能反应总人数,又能检验分段整理的数据有无错误。)

请你们把整理好的数据填入统计表。

(3)交流统计表数据。

交流:你的统计表是怎样填的,最喜欢各类电视节目的人数是多少?(呈现学生的统计表交流、检查,注意统计日期)

追问:表里的合计数是怎样计算的?

说明:统计表除了每个项目要根据整理出的数据正确填写,一般还要计算合计数,它表示各项目的数据相加一共有多少。这里合计数46人,是统计的最喜欢各类电视节目的全班总人数。

过渡:如果更能清楚地看出数据的多少,还可以制成什么?(条形统计图)

出示:条形统计图

(1)引导:现在我们来观察条形统计图,大家讨论一下:一幅完整的条形统计图由哪些部分组成,条形统计图是怎样表示统计数据的?

提问:条形统计图由哪些都分组成,怎样表示数据的?

追问:这幅条形统计图中每一格高度表示几人?

(2)说明:完整的条形统计图需要有:(1)反映统计内容的标题和日期,这里标题是“某班向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2)一般在统计图的横向底线和纵向左边线上分别表示出项目和数量,这里沿横向底线表示项目,沿纵向左边线是表示数量的刻度,这里每格高度表示2人;(3)用直条表示数据是多少,直条长度要根据左面数量的刻度确定。

【设计意图:本节课学生初次接触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学会根据手机的数据完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要达成这一教学目标,首先需要了解简单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结构和表达数据的方式,否则会影响学生在统计表里和统计图上正确地表达数据。因此教学设计展示统计表和统计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一张统计表和一副统计图要“有哪些要求”“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怎样表示数据的”,了解其结构好数据表达,使接下来自己完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具有知识基础。】

2、指导学生完成条形统针图。

引导;你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条形统计图吗?那请大家独立完成在课本上。学生描图,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统计图数据。

交流:你是怎样表示最喜欢动画类节目和体育类节目人数数据的?(呈现学生的统计图交流、检查)

追问:每类数据的条形高度怎样确定?

(3)小结方法。

提问:回顾填写统计表和完成统计图的过程,你觉得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指出:在统计表里表示数据,一要注意正确填写每个项目的数量,二要注意正确计算合计数。在条形统计图上表示数据,一要看清各类项目的位置。在对应的位置上表示相应的数据:二要根据每格表示几确定条形画多高,准确表示数据;三要在直条的上部标出表示的数量、不管是统计表还是统计图,都要注明统计的日期。

3、简单分析数据。-

提问:从这里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里,你还能知道些什么?

人数最多的和人数最少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说明:从统计表和统计图里,除了可以知道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各有多少人,还能知道最喜欢哪几类电视节目的人数比较多,最喜欢哪类节目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哪类节目的人数最少,喜欢不同类节目的人数相并多少等。所以统计可以知道许多想知道的信息,不同的统计又可以知道不同方面的信息。在学习、生活里可以统计的内容很多,想要了解哪方面的信息,就可以收集数据,用统计表或统计图表示出结果,并进行分析。

统计表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生把几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时,体会引入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优点。通过对比,便于比较、了解复式统计表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

1.把几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体会引入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难点:把几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复式统计表,体会引入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

教学教具

相关课件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昨天你们在学校图书馆找到了自己最喜欢的书,并制作了统计表?完成的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统计结果。

二、新知探究

(一)感受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

师:这是男生制定的统计表(出示男生制定的统计表),女生可以提问题。(预设:喜欢哪类图书的人最多?.......)

师:这是女生制定的统计表(出示女生制定的统计表),男生可以提问题,女生回答问题。(预设:参加调查的女生有多少人?......)师:反应真快!为什么回答地这么快?

那下面这几个问题你能很快回答出来吗?请听题,全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调查?喜欢动漫类图书的是男生多还是女士多?你能很快说出来吗?

生:有困难。表格里没有,要两张表中放一起,通过比较或计算才能得到。

师:是呀,这四张统计表都是单一的反映了一种情况,如果要对男女生的一些情况进行对比或者了解全班的情况,这两张统计表就显得不太方便了,那有什么好办法让我们一下子既能看出男女生组的情况又能看出全班的情况呢,有没有办法?

生:可以把两张表重新安排制作成一张新的统计表。

师:嗯,办法不错。把这两个小组的信息都反映在一张统计表上了。那你觉得这样的一张新的统计表应该反映出哪些信息呢?(或这样的一张统计表里应该设置哪些项目呢?)小组之间讨论一下!

(预设:把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出示他们想出的各种情况,提出改进的意见。从而引导学生制定出复式统计表。)

师:对!把同学们所说的这些项目排列起来,首先要有性别,可以分为男、女两栏,然后加上表格线、表头,我们再给它添上一个名称,就可以制作成这样一张统计表(课件逐一展示)。出示统计表。我们把这样的统计表叫做复式统计表。

板书:复式统计表。

(二)学习复式统计表

师:首先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一格(师指)一般统计表的左上角一格称为统计表的“表头”。(板书“表头”)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表头,表头用斜线分成三个部分:右上部分说明横栏的类别;左下部分说明竖栏的类别;中间部分说明右下方的空格是留着填写数据的。所以一个表头可分为三部分,横栏类别、竖栏类别、表中数据。课件展示并板书:横栏类别、竖栏类别、表中数据。在这张统计表中,“性别”是对横栏内容的概括,它包括男、女这两个栏目,“类别”是对竖栏内容的概括,它包括四种类型的书。那么“人数”指的就是表格中填的数据,清楚了吗?

师:好,表格制作好了,你会把相关的数据填进去吗?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填写。(课件逐一展示)

师:现在,看着这张复式统计表,你能不能很快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了呢?我们来试一试,

全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调查?喜欢动漫类图书的是男生多还是女士多?答案都可以从表中直接找到,方便吗?

你对调查的结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师:嗯,的确很方便。那么你觉得这张复式统计表和前面两张统计表相比,有什么不同呢?(课件)

(学生回答)

师:说得很好!这张统计表能容纳的数据信息比前面两张统计表多得多,全面反映了统计情况,而且便于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较。

板书:信息全面,便于比较。

师:正因为如此,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要用到“复式统计表”。比如:开学时,老师要统计我们学校每个年级的人数以及整个学校的总人数,就要用到复式统计表。学校对面的如海超市统计饮料销售情况也要用到复式统计表……

三、巩固拓展

复式统计表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同学业余生活丰富多彩。不仅爱看书,还有各种爱好。看看同学们都喜欢干什么?

1、请看一组信息。(出示课件)

(1)你能根据这些信息,独立完成这张统计表吗?拿出作业纸,完成这一题。(学生回答)

(2)那么,从这张统计表中,你还能回答哪些问题呢?(学生回答)

2、师:请各小组下去统计一下调查本班学生最喜欢哪种电视节目(1)小组长汇报后,教师填在表格中,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完成这张复式统计表。

(2)看着这张复式统计表,你又获得了哪些信息?(回答问题)

四、全课总结

师: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36页,课下完成例1的内容。将你统计的结果直接填写在书上。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复式统计表”,说说看,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填写复式统计表要注意些什么?

生1:写表头的时候要注意不丢项目,并且填写的数字和每个项目一一对应。生2:分析复式统计表的时候要认真,看清哪个项目对应的哪些数,不要看串了。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大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你们表现很棒!继续努力!

统计表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的优点,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2、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3、通过对熟悉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4、渗透一些基本的生活习惯如不偏食、多参加课外活动等等,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

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答题卡。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收集数据。

1、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参加暑假的夏令营活动吗?我们二年级7班和8班决定在暑假组织一次夏令营活动,一共有四个地点供大家选择,一起来看看。(课件1)

A、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是我国文明城市的领航者。

B、上海是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刚刚开幕的世博会就是在这里举行的。

C、海南三亚在我国的南方,金色的沙滩碧蓝的大海,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

D、云南的昆明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四季如春,百花盛开。

师:现在我想问问小朋友想去哪里举行夏令营呢?大家的想法现在不统一呀,可是我们只能去一个地方,怎么办?

生:统计。

师:统计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板书:统计)

2、初步统计。

师:那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呢?

统计之前老师要提醒大家,想好你最想去的地方,每人只能举一次手,你们两个可别忘记自己呀,准备好了吗?开始。

二、整理数据。

1观察统计结果。

师:一起来看看,咱们班的小朋友最想去哪个地方?

生:XX。

师:那咱们两个班就可以决定去XX举行夏令营了吗?

师:为什么不是?谁来说说看?这只是我们班的情况,那还要怎么办呢?

师:在课前老师已经把7班的情况调查统计过了,瞧(出示表2)从这两个统计表中你们能知道去哪个城市了吗?但是这样的两张表看起来方便吗?为了让大家一看就能清楚明白的知道应该去哪个地方举办夏令营,老师给大家想了个办法。把两个班的统计结果填在一个统计表中。(出示表3)

2、认识复式统计表。

师:像这样的表格我们叫它复式统计表。(继续板书课题)

师:复式统计表的上面一排是城市的名称,左边是班级。7班想去每个地方的人数写在上面一排,8班想去每个地方的人数写在下面一排。

师:能完成这张统计表吗?谁到前面来试试?(请一生上台)

师:现在统计的结果出来了,我们应该去哪个地方举办夏令营活动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是的,应该分类的汇总,把两个班去每个地方的人数加起来。

三、分析表中的数据,根据表中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请大家仔细的观察这张统计表,回答下面的问题。(课件)

师:是的,统计表能让我们清楚明白的知道一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四、小组合作,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

1、导入。

2、学生小组活动,小组长收集数据填在表格里。

3、每组的组长汇报,全班汇总。

4、根据这些数据,回答下面的问题。(课件)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样来安排比赛的时间?

5、小结:大家下课后要多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这段时间老师就发现下课后再也没有追赶打闹的小朋友了,这样有益于身心健康,希望大家能继续保持发扬。

五、独立自主学习填写复式统计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导入:老师还发现咱们班的小朋友挺爱运动的,多运动锻炼身体,能增强人的体质,老师带来了咱们班小朋友一年级时的体重表,(课件出示)二年级时的体重表(课件出示),请你打开书翻到107面,先完成中间的复式统计表,再回答下面的问题。

2、对于体重较轻和较重的小朋友你有什么建议?

师:是的,我们不能偏食和挑食,每种菜里的营养都不同,我们要合理搭配,这样才能有好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学习。

3、预测三年级时体重在哪个千克段的人最多?

师: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体重也在不断的增加,大家的推测是有道理的。

六、联系实际说说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今天这节课一起学习了复式统计表,统计表能让我们清楚明白的知道一些信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了统计的知识?数学和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只要我们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一定能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统计表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能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教学准备:

统计表、课件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学生打鼓表演。

二、创设情境,收集数据

1、收集数据

师:同学们表演得太好了,谢谢你们!

对了,老师昨天安排大家去收集三年级各班同学打鼓的人数,收集好了吗?(生:?)好,请同学们告诉老师,各班打鼓的人数是多少。(师随机出示各班打鼓人数)

师:同学们表现的真好!能够认真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现在,谁能根据这些数据很快说出哪个班参加打鼓的男生最少?(生:)这位同学回答正确,但老师觉得还不够快。如果我们把这些数据整理一下,结果又会怎样呢?

2、填写单式统计表

请同学们拿出表

1、表2,告诉老师,表

1、表2分别统计的是什么内容?

学生合作完成表

1、表2,并指明两位同学上台填表。

学生完成后,教师出示表

1、表2,根据学生汇报,完成表

1、表2.师:现在你能很快说出哪个班参加打鼓的女生最多吗?对,通过我们整理之后填在统计表的数据一目了然,能很快看出谁多谁少。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张表:表1只统计了三年级各班男生打鼓的人数,表2只统计了女生打鼓的人数,它们统计的内容都比较单一,我们把这样的统计表叫做“单式统计表”

3、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1)、这两张表有什么相同?什么不同?(2)、三(1)班参加打鼓的男生多还是女生多?(3)、三(2)班参加打鼓的男生比女生少几人?根据解决问题存在不方便,尝试把两张表合并起来。

4、合并表格,分析数据

1、介绍表格出示复式统计表,简单介绍表头、标题。

2、填写复式统计表。同桌合作完成表3,指明上台填写。

4、命名统计表

像表3这种可以统计两组或更多组数据的统计表叫做“复式统计表”

5、分析数据,回答问题

(1)、哪两个班参加打鼓的男生人数一样多?(2)、三(4)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打鼓?

四、巩固练习

1、出示图片,学生观察图片内容。

2、统计本班同学喜欢这些活动的情况。完成表4指明两位同学上台,一位填表,一位统计数据并汇报。

3、根据统计数据回答问题

(1)、你能从这张复式统计表中获得什么信息?

(2)、你能根据表中统计的数据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3)、你对调查的结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吗?

(4)、从这张统计表中你能算出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全班有多少人吗?

4、根据学生计算的人数适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五、总结提高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统计表教学设计5

授课内容:

三年级下册《复式统计表》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复式统计表的格式,能够正确填写表格,制作表格,并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2、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体会统计表的产生及其优越性,增强统计的意识和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根据单式统计表动手制作出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理解复式统计表,知道使用复式统计表的意义,会对复式统计表进行分析。

教具准备:

课件,单式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出示:学校学生社团活动的小视频

这是我们学校在组织同学们参加什么活动?(社团活动)

师:是的,我们每周都会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我们学校有哪些社团?(口答)

师:是啊,学校为同学们开设了丰富多彩的社团,老师想知道我们班男、女同学分别最喜欢的活动是哪一项呢?

学生猜测,意见不一

师:看来大家意见不统一,你能用我们以前学习的办法解决吗?

引题:可以用统计的方法

二、自主探究,建构新知

1、复习铺垫

老师这里给大家准备了6个学校的社团,每位同学只能选择一个最喜欢的社团。我们要采取什么方式进行调查呢?

预设1:一同举手表决

预设2:我们统计的是男、女分别最喜欢的社团,所以应该分开统计。

2、完成单式统计表的数据收集和整理

师:好的,现在我们就分别对男、女生最喜欢的社团进行统计,女生统计男生的,男生统计女生的(每个学生手中只有一种统计表)(略)

请几位同学到前面统计各项人数,填写表格。

3、根据你手中的统计表,你们知道了什么信息?

(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口答)

4、师:由于男、女生的特点不同,看来喜欢的社团差别很大,老师想知道女生喜欢舞蹈的比男生的多多少人?只看手里的这一张表格你能告诉老师吗?(学生困惑)

5、师:你们有什么办法吗?(我们需要把两张表放在一起,才能比较)

6、小组合作

师:看来只有一张表是比较不出结果的,需要把两张表合在一起,下面我们同位两人为一个小组,根据两张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一个“男、女生最喜欢的社团”统计表,并画出来。

教师巡视指导。

7、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作品。请同学说一说是如何设计的?

观察几类表格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引导学生选出最优方案。

8、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运用课件逐步呈现新的统计表

师根据表格内容引出表头,并加以介绍

第一行横向为社团,第一列纵向男女为性别,中间部分的内容是统计出的人数。

师:我们的这张统计表是怎样得到的?(把以前的两张合在了一起)

以前我们学习的是单式统计表,把表格中的数据加以归纳整理,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复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板书: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

9、复式统计表与我们之前的单式统计表有什么不同?(口答)

10、现在看着这一个统计表,你能马上比较出每个社团男女生的差别了吗?(口答)你对调查的结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11、你觉得复式统计表有什么好处?

板书:信息丰富便于比较

师: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下面我们就尝试利用今天学习的复式统计图解答问题。

三、练习巩固,运用拓展

(1)填空

2班同学爸爸、妈妈每天工作和做家务的时间统计表

1、大多数爸爸每天工作和做家务的时间是小时。

2、大多数妈妈每天工作和做家务的时间是()小时。

3、看到这个统计结果,你有什么感受。

(2)选择

三年一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表

1、女生喜欢()节目的人最多。男生喜欢()节目的人最多。A。动画片B。体育运动C。科教片D。少儿综艺

2、男生喜欢体育运动的人数比女生多()人?

A、10 B、8 C 、6 D、2

3、有女生和男生都比较喜欢的节目吗?()

A、动画片 B 、电视剧 C 、知识竞赛类 D、少儿综合类

(3)判断

中国、美国、俄罗斯在三届奥运会中所获金牌数量统计表

关于上面三届奥运会,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1、中国获得的金牌一届比一届多。

2、俄罗斯获得的金牌一届比一届少。

3、每届都是美国获得的金牌最多。

(4)整理数据回答问题

育才小学三(1)班学生的体育成绩记录单

比较一下这个班男生和女生的体育成绩。

这个班的体育成绩怎么样?

四、回顾所学,总结梳理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是怎样学会的?

统计表教学设计6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并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与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体验统计方法,在统计过程中初步学习统计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优点,认识并能根据相关数据填写、分析统计表。

教学难点:

掌握正确的统计方法,根据相关数据填写、分析统计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算器、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生谈话:青云小学五年级的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参加了兴趣小组活动,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课件出示:教科书105页例一的场景图)

2、师:青云小学五年级有哪几个兴趣小组在活动?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3、师:我们要把这些信息进行统计,统计的方式有哪些?

4、揭示课题:统计表是统计的方式之一,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和研究较复杂的统计表。

板书课题:统计表

【设计意图】

用多媒体课件直接导入新课。从学生常见的活动中,提出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二、进行统计,分析数据

1、师: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填写下面的统计表吗?学生独立填写在书上。

2、师:想想应该怎样进行简单核对呢?

学生同桌讨论。

集体核对,订正。

3、师:比一比这4张统计表,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4、师:哪个组的男生最多?哪个组的女生最少?

5、师:如果老师要查有关五年级兴趣小组活动人数情况,要查几张表?方便吗?

能不能把四个小组的人数合并在一张统计表里呢?

6、师指出: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映了一个组的男、女生人数,如果要对不同小组的男、女生人数情况进行对比就比较麻烦。所以,人们就想到把这些简单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

【设计意图】

尊重学生,采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也就是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活动。在学生用简单的统计表整理数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简单统计表的缺陷,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复式统计表的欲望。

三、认识复式统计表

1、把这4张统计表合并在一张统计表里,这张表大概是个什么样子的呢?应该设计成几行几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讨论。

学生交流。

(课件出示例题复式统计表空表)。

2、引导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各部分名称:标题、制表日期、表头、项目名称、数据。

①师:谁先来给这张统计表取个名称?

生:青云小学五年级兴趣小组活动人数统计表。(课件同步显示)

②师:制表日期知道吗?

生齐答:20xx年12月。(课件同步显示)

③师:为了能清楚的看出表中统计的内容,我们要在统计表的这一格设计好表头。师指着表头,告诉学生,这叫统计表的.表头,它被分成了几部分?

④师: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课件显示:组别、航模小组、民乐小组、书法小组、美术小组。“组别”代表哪几个栏目?

⑤师:(课件显示:性别、男、女。)“性别”代表哪几个栏目?共3页,当前第1页123

⑥师:(课件显示:合计、总计)各小组的合计数分别填在表中的什么位置?“总计栏”的总计数分别怎样算?

⑦师:(课件显示:人数)“人数”代表表中的空格,也就我们所要填写的数据。

⑧讨论:先填什么?再填什么?

学生独立填表,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

教材给学生提供了结构完整的复式统计表,合理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学生课前已经进行了一定的预习,所以教师没有花时间让学生独立设计统计表,而是直接用课件演示复式统计表的常用格式,通过逐步演示与探讨,让学生认识、理解复式统计表各个部分的名称及填写方法。

四、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特点

1、校对数据(课件逐步演示)

2、师:怎样计算合计数与总计数?有什么区别?

3、小结:合计数是男女生人数的合计,应横向相加;总计数是四个小组人数的总计,应纵向相加。

4、分析数据:从统计表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它和前面的四张统计表比,有什么不同?

学生分组讨论,再汇报交流。

5、你有什么体会或想法?

学生自由发言。

6、小结:这个统计表是把四个有联系的简单统计表合并而成的,横向、纵向的栏目都比较多,我们把这样的统计表叫做复式统计表。(板书“复式”,完善课题)

【设计意图】

填写合计数和总计数是填写复式统计表的难点,让学生讨论填写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填写方法,理解统计这些数据的意义。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

五、练习应用,加深理解

1、完成第106页“练一练”。

①、师:你能试着填写这张统计表吗?

学生独立填表。

②学生尝试填写,师巡视,让一名同学板演(小黑板)。

③师:请大家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填写的?

生小组交流。指名全班交流。

④师追问:

“合计数”是怎样算出来的?总计数呢?还可以怎样计算?师:总计数有两种计算方法,正好起到了相互检验的作用。

⑤师:从这张统计表中,你了解了什么?有何感想?

【设计意图】

加深对复式统计表的认识,巩固对统计表的填写,加强对统计数据的分析。体会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六、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第1题

①简单介绍“农村固定电话”、“城市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含义。

②提出填表的要求。提醒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合计数”和“总计数”,学生独立填空。

③分析统计表,引导学生解答讨论题。

④追问:看了这两张统计表中,你有哪些想法?

2、完成练习二十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交流。

七、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与体会?

八、课外实践题

(课件出示统计表)请同学们课后完成五年级一班同学家庭电话拥有情况统计表。

【设计意图】

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105-106页例1、练一练、练习二十第1、2题。

教材分析:

例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呈现了五年级4个兴趣小组活动的情境,并给出每个兴趣小组男女生的人数,先让学生把4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单式统计表里。这样,既让学生回忆了单式统计表的结构和填写方法,体会到每张统计表只能反映一个兴趣小组男、女生人数情况,又为引出复式统计表提供了素材。之后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把4个小组的人数合并在一张统计表里。这一明确的问题有助于引发学生学习复式统计表的需要,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作用。考虑到复式统计表的结构、表内数据的填写和分析,都要比单式统计表复杂,教材给学生提供了结构完整的复式统计表,只要求学生把数据填写在复式统计表里,而不要求学生自己制作复式统计表,这就合理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学生通过填写数据,体会到复式统计表是前面几个同类单式统计表的综合,在一张复式统计表里能够同时反映4个兴趣小组男、女生人数。在填表后、教材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针对填表过程中容易发生的错误,让学生交流计算合计数和总计数的方法;第二个问题是让学生通过比较和分析进一步体会复式统计表的特点,以及它与单式统计表的联系和区别。

设计思路:

本课是有关复式统计表的新授课,主要学习复式统计表的设计与数据分析。教学时,让学生面对实际情境或问题学习统计。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新课开始,从学生感兴趣的兴趣小组活动导入新课,填好四张单式统计表后,明确每张统计表都只能反映某一兴趣小组的男女生情况,如果要对不同小组的男女生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太方便,引出复式统计表。

教学复式统计表时,先让学生思考合并后的统计表要统计哪些内容,是什么样子,让学生有思考的机会,在初步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电脑的直观演示,让学生体会复式统计表的结构,然后让学生试着填写复式统计表,让学生在填表时体会,表里的每一格都有相应的组别、性别;每个数据填入表格,都要根据它的组别、性别,找到相应的位置。学生独立填写后,再组织交流。再与前面的单式统计表作比较,让学生说说从统计表里知道些什么,让学生体会到复式统计表的特点,它容纳的数据信息比单式统计表多得多。最后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不断增强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统计表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体会到制作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从而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形成、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让学生在统计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统计的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和欲望,同时提高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逐步“合并”形成复式统计表,并体会制作复式统计图的必要,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对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并体会其优越性

教学准备:

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认知冲突

1、收集信息,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学校周二下午开展的社团兴趣小组活动使大家的学习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我们也都参加过,你参加了什么兴趣小组呀?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青云小学,看看青云小学五年级同学参加兴趣小组的情况(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师:为了更清楚地看出各组的人数情况,我们可以把这些数据整理到统计表中。(依次出示四个兴趣小组图和相应的统计表)。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统计表。(板书:统计表)

2、填表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纸表格。

(2)小组交流,全班校对。

3、制造冲突,激发自主探究欲望。

(1)眼力大考验

师:现在老师要来考考大家的眼力了。根据这四张统计表,看看你能不能快速得找到问题的答案。

问题1:古筝兴趣小组男生有多少人?葫芦丝兴趣小组男生有多少人?(全班齐答)

请一列学生开火车回答,比赛。

问题2:古筝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问题3:葫芦丝兴趣小组女生有多少人?

问题4:笛子兴趣小组男生多还是女生多?问题5:小提琴兴趣小组男生有多少人?女生呢?

问题6:小提琴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问题7:这四个兴趣小组男生一共有多少人?

(问题比较淡薄,多提几个,___比___多/少,男总,女总等)

师:(对着最后一个学生)你的速度最慢,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2)交流:比赛不公平。前面几个问题可以在一张表中直接看出来,最后一个问题要看四张表,信息不集中,不能一下子看出来,还需要进行计算,感觉麻烦了。师:既然感觉麻烦,那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3)讨论。学生独立思考,在小组讨论交流。(产生把四张合并成一张的需求)

二、自主探究,经历复式统计表的形成

(一)尝试、合作、交流

(1)刚才同学们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一致认为要把四张表的信息合并到一张表中,究竟怎么合呢?请大家拿出老师准备的表格试一试。你可以使用整个表格,或选择表格中的一部分。要求:先独立思考,完成后小组交流,每组选择一张比较满意的作品准备展示。

(2)收集答案,展示。

(3)师生交流: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思考、交流,把四张表合并到现在的一张表中,很不错,每一种都是你们创造的,了不起。我们来看一下,这些合并方法你喜欢哪种?为什么?其他几个呢?

a。(完全是机械性合并的)你有什么感觉?

b。(稍微精简一些的)这个怎么样,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善的?从这张表格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c。(更加完整的)刚刚四张表格中的信息在这一张表格中都能找到吗?

(这张表格已经和我们数学上规范的统计表很像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书上的统计表。看一看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关注到表头部分)

(二)完善统计表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思考、交流,把四张表合并到现在的一张表中,很不错,每一种都是你们创造的,了不起。通过进一步比较,大家认为方案三比较科学合理。好现在我们就针对方案三具体来看一看还有什么改进的地方吗?视情况而定:

1、重复的栏去掉。

2、标题错误的修改。添上制表日期。

3、添加“总计”一栏(为了更加方便统计四个组的男生人数和四个组的女生人数,咱们通常还要加上总计一栏,你会填吗?依次说一说是怎样填的,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4、完善表头。说说表格中各个项目。最上面一行表示的是性别,最左边一列表示的是四个不同兴趣小组的名称,就是组别。表格的右下方是数据,这里表示的是人数,单位/人。左上角写性别你觉得妥吗?在这一格中要反映出什么?如何填写呢?(根据学生回答分层完成表头设计)这三部分内容合起来我们称之为这个表格的表头。通过表头我们就可以很快知道这个表格每一部分所表示的内容了。

(上面这一块要调整,重点认识表头,认识统计表的结构,可以说一说每一格表示什么含义)

(三)归纳小结,揭示“复式统计表”名称

我们已经把这四张简单的统计表合并成一张比较复杂一点儿的统计表了,简单一点的统计表我们叫单式统计表,比较复杂的这张表就叫复式统计表(板书添上“复式”)复式统计表是由三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标题、制表日期、表格,最主要的部分是表格,在表格中我们主要是要看懂表头,这个表头有三个部分,分别是性别、组别和人数。在这张表中,横栏反映的是性别,纵栏反映的是组别,数据栏反映的是人数。

(四)填写统计表

一起填写,思考“合计数”怎么填写,“总计数”怎么算。还可以怎样算?(教师可以用不同颜色的比把两种不同算法的数字框起来。)

师:总计数有两种计算方法,正好起到了相互检验的作用。(总计数非常非常重要,必须要检验,横算则竖算检验,竖算则横算检验)

(五)眼力再考验

看着这张复式统计表再玩一次眼力大考验问题(把书上几个问题放进来)(“从复式统计表中,你还能了解到哪些信息?”这个问题要让学生多说一说)。这次你有什么感受,你感觉复式统计图有什么优点?(板书:更集中、更丰富、好比较)(好比较放在最后)

三、组织实际调查(第85页练一练)

1、提出问题

师:刚才提到的四种乐器,古筝、葫芦丝、笛子和小提琴,如果选择其中一种,你想学习什么?其他同学呢?你觉得男、女生对这些乐器的喜好有什么区别吗?要回答这个问题该怎么办?(可以先进行调查)那我们需要调查哪些内容呢?

2、收集、整理数据

怎样来进行这个活动呢?(小组交流,集体评议,引导明确:先在小组内调查统计,分类整理收集数据,再把小组数据汇总到全班完成统计)可以请一名学生来组织全班的汇总。

3、描述数据

把收集到的数据整理到书上的复式统计表中,说一说合计栏和总计栏怎么填写。(表头先不出示,让学生想一想这张统计表的表头可以怎样设计)

4、分析比较

(1)全班同学想学习哪种乐器的最多

(2)男生想学习哪种乐器的最多?女生呢?你觉得男、女生对这些乐器的喜好有什么区别?

(3)根据统计结果,你还能想到什么?

四、练习应用,感受联系(练习十五第一题)

阳阳调查了东山小学各个班级会游泳的人数,统计的结果如下:(课件出示)从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一共六个年级,每个年级都是有3个班,每班都有一些会游泳的同学)你能把这些数据填在下面的统计表里吗?并回答下面的三个问题。独立完成在书上。提醒他们认真填写,确保准确无误。全班校对。指名学生重点说一说合计栏和总计栏应该怎样计算,以巩固对复式统计表的认识。交流表格下面的三个问题。

(计算量非常大,可以尝试使用计算器帮助计算,重点要放在分析解决问题上面)

五、全课总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力有关统计的知识,认识了一种新的统计表,叫什么?那你有什么收获呢?在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的复式统计表吗?

2、课后实践作业(练习十五第二题)。小组合作,利用课余时间调查本校各年级男、女生人数,并把数据整理到一张复式统计表中。说一说通过调查,你有什么发现。【汪】要注意到复式统计表的几个注意点:

1、复式统计表结构的完整(标题、日期、表格)

2、复式统计表数据的准确(总计这一栏要重点讲,必须要检验)

3、复式统计表排版的美观(总体布局是横排还是竖排视情况而定)

统计表教学设计8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

2.教材分析:

本节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3.学情分析:

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地进行计数,所以认识统计表,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做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对学生来说并不是很难。

学习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亲身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2、结合具体的实例,认识简单的统计表,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评价设计

1、自由发言说一说数据收集的方法,完成对目标1的评价。

2、以举手的形式收集数据并将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完成对目标2的评价。

3、小组合作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完成对目标3的评价。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同学们定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出示例1中的四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呢?(选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

怎样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可以在全校的同学们中去调查一下;全校学生有那么多,怎样调查呢?我觉得可以先在班里进行调查;还可以现在组内进行调查。)

你们真聪明,你们刚才说的调查,其实也就是进行统计。揭示课题:统计。要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过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调查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

二、亲历统计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形式和过程。

1、收集数据。

在这四种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为什么?要想知道喜欢哪种颜色的同学最多?我们应该怎样调查呢?

我们可以采用举手、起立、画“√”、“○”作记号等很多方式来收集数据。但是这些方式中举手既快速又简捷。下面我们就用举手的方式来进行调查。请听规则:每个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每当老师说出一种颜色时,喜欢这种颜色的同学就举手,好吗?一个人能选两种颜色或不选吗?为什么?(如果选一种以上就重复了,而不选又遗漏了)

对,收集数据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调查,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也就是说你只能选择一次。那好,现在我们开始举手调查。

2、整理数据。

刚才同学们已经通过举手这种方式选出了自己喜欢的颜色了,老师也知道了,但是负责定制校服的领导还不知道,那该怎么办呢?

你们真会想办法。那我们现在再举一次手,在这张表中【出示统计表】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人数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好吗?

喜欢红色的请举手,请一个学生数出人数,老师记录在统计表中。其余三种颜色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统计。

3、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同学们,刚才我们将统计后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仔细观察统计表。

颜色红色黄色蓝色色人数96158你看懂什么?

4、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

这张统计表的第一行表示的是同学们最喜欢的颜色,第二行表示的是最喜欢的每种颜色的人数。统计表可以直接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分析和解决一些问题。下面大家就请你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解决下面的问题。

(1)全班共有人。

要想知道全班有多少人,应该把喜欢这四种颜色的人数全部合起来,即9+6+15+8=38(人)所以全班共有38人。(你真聪明,谁能解决第二个问题?)

(2)喜欢( )色的人数最多。

比较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19>9>8>6,通过对比得出:喜欢蓝色的人数最多。(你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那你能解决最后这个问题吗?

(3)如果这个班定做校服,选择( )色合适。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全班喜欢蓝色的人数最多,所以如果这个班定做校服,选择蓝色合适;但是全校选择这种颜色做校服不一定合适,因为全校学生不一定喜欢蓝色的最多,应该再调查其他班级同学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数最多,最后比较全校学生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数最多,从而确定全校学生做哪种颜色的校服。(你们真的很厉害,会帮助领导分析并解决问题,相信学校的领导一定会采纳你们的意见)

三、巩固练习。

同学们,下面老师请你们用刚才学到的知识解决数学书第4页练习一的相关问题,你们敢挑战吗?

1、完成练习一的第1小题。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小组,并解决问题。(先调查,完成统计表后,再独立解决问题,最后汇报)

2、完成练习一的第2小题。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哪一个季节,把结果填入下表。(先调查,完成统计表后,再独立解决问题,最后汇报)

四、归纳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统计的相关知识,知道在统计时要先收集数据,而收集数据有举手、起立、画记号等很多方式,但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还知道收集完数据后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将数据进行整理记录填入的表格叫做统计表。统计表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信息,并帮助我们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板书设计

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统计表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06-108。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记录的过程,并能够根据统计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统计的作用与意义。

2、让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并能了解到复式统计表的优点,明确单式统计表与复式统计表的联系与区别。

3、通过对熟悉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了解其表头的各部分的意义。

教学难点:明确单式统计表与复式统计表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每位学生的身高调查卡,答题卡及课件。

课前谈话: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测量得到了各自的身高,现在请大家来介绍一下。

生:我的身高是131厘米……

生:我的身高是128厘米。

师:介绍得很清楚。猜猜这位同学去年的身高是多少?

生:可能是125厘米,去年比今年矮。

师:那再估计一下他明年可能会是多少厘米?

生:我想明年他可能会是130厘米。

师:汤老师猜他明年会是140厘米,可能吗?

生:可能性不大,因为人一年不可能身高长这么多。

师:你的意思是说我们的身高每年只能增高一点儿,对吗?

生点头。

师:其它同学请根据这一生长规律预测一下自己明年的身高。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知道吗咱们的校园不仅美丽,而且还隐藏许多数学小秘密,同学们想知道吗?(想)汤老师在校园里拍摄了一组照片,请大家欣赏。(课件出示)

师:刚才的照片隐藏了什么数学知识?

生:统计表。

师:同学们的观察真仔细,今天,咱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有关统计的知识。(板书:统计)

二、创设情境

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学校组织庆祝活动,为了保证咱们班的形象整洁划一,汤老师决定为同学们每人预订一套新的夏季校服,经学校审批,已批准,同学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为了保证同学们的校服大小合适,服装厂提供了一组适合我们班学生穿着的服装大小尺码。(课件出示)

服装尺码:125、130、135、140、145。

师:尺码为125的服装表示身高是125厘米的同学穿着最合适,尺码为130的服装表示身高是130厘米的同学穿着最合适,以此类推,尺码为135、140、145分别表示身高是135厘米、140厘米、145厘米的同学穿着最合适。

师:通过刚才的介绍,你觉得你应该选择多大的尺码的服装。

生:我选择35的服装。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现在的身高是132厘米,明年我还要长高。

师:你的表述非常正确。

巡视。

师:这位同学的身高是141厘米,同学们建议他选多大的服装。

一部分学生说选140的,一部分学生说选145的。

师:请选.145的同学说理由。

生:我觉得先140的小了,明年我们长高了,就更小了,所以我宁愿选大一点。而且我妈妈平时给我买衣服时都是买大一点的。

师:选140的同学觉得这位同学说得有道理吗

生点头。

师:是的,因为我们现在每年都长高一点儿,所以,平时挑选衣服时也尽是梢微买大一点儿的。

师:有了这个生活经验,同学们再快速来归纳一下,125、130、135、140、145分别适合哪些身高段的人?

生1:125适合身高是125厘米、124厘米、123厘米……

师:也就是适合身高是125厘米及125厘米以下的(课件出示)。

师:那130呢?

生2:适合身高130厘米、129厘米、128厘米、127厘米、126厘米的人。

师:说简单占,就是126-130厘米的人。(课件出示)

师:下面135、140、145,谁能够像这样简单地表述它们,分别适合哪些身高段的人?

生1:135适合的身高段是131-135厘米。

师:又简单又准确。

生2:140适合136-140厘米的人。

生:145适合141-145厘米的人。

师:我们班同学的最高身高为142厘米,咱们就干脆说145适合141及141厘米以上的同学穿。(课件出示)

服装尺码适合身高段(厘米)

125125及125以下

130126-130

135131-135

140136-140

145141及141以上

三、合作探究

师:经过大家刚才的分析,看来我们只要统计这几个身高段各有几人,就能保证服装大小合适了。

板书随机出示:身高。

师:怎样保证数量、款式也合适呢?

生(思考):还要统计我们一共有多少人?

师:也就是人数(板书)还有呢?

生2:女生要分开统计?

师:男、女生服装款式不一样,所以分开统计都能保证款式合适。

男生、女生也就是性别(板书)

师:确定了这三项内容,我们现在就开始统计,好吗?我们先来统计男生身高情况,为了节约时间,咱们分小组进行统计,怎样?

生:好。

师:请各小组听清合作要求:

小组内的同学互相合作,将组内的男生身高卡收集起来,在这块小黑板上进行分类整理,小组长将整理的数据填在表格里。

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统计得快,而且数据准确,听明白了吗?(明白)

师:刚才小组合作提出几点要求。

生1:只统计组内男生身高。

生2:分类整理。

生3:填表。

师:同学们听得很仔细,按照这些要求现在开始统计。(各小组同学将男生身高卡进行整理,巡视时,发现同学们都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不一会儿,杂乱无章的卡片就有序地分类整理出来了。

师看来合作的律师事务所确不小。

现在请各小组长汇报你们组的数据,其它同学看小黑板进行一一核实。

组1:我们组男生125及125以下的2人。

师:同学们,这个“2”我能记录在这张表格里吗?

(大屏幕:二(6)班男生身高统计表)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因为那是记录二(6)班全班男生身高情况,这个“2”只是一个小组的125及125以下的男生人数。

师:这位同学观察得很仔细,也说得很有道理,所以统计时,统计表的标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既然这样,老师就先把你们各组的数据写在黑板上,好吗?

生:好。

各小组依次汇报统计数据,其它同学对照整理图进行核实。

现:各小组都无差错,看来大家都是合格的小小统计员,现在谁能将这些记录进行处理,填在上面这张表格里。

学生口算。

生1:125及125以下的有3人。

师:“3”怎么来的?

生1:把1、2、3、4组这一身高段的人数加起来。

师:非常正确,接下来呢?

生2:身高是126-130厘米的男生全班有5人。

师:身高在141及141以上的几人?

生:(稍慢)1人。

师:很,注意身高段与数据的对应。

131-135和136-140两段各几人?

生:身高在131-135厘米的有10人,身高在136-140厘米的有2人。

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很快完成了这张男生身高统计表,咱们班女生人数较少,想一想,有没有更愉地方法。

生2:一脸迷茫。

师:老师平时了解同学们的有关情况,通常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举手。

师:你们认为用举手的方法来整理女生身高情况怎样?

生:好。

师:那请女生注意了,请身高在125及125厘米以下的女生举手,2人。

师:在相应身高段表格记录2。(课件)

(依次举手、记录)

师:我们经过收集整理、记录,完成了统计过程。

(板书)制成了这两张单式统计表。

为了更愉地把新脱衣服做好,我们赶紧把表给服装厂的老部传过去。

(课件)音效:数据统计得没问题,但一个班最好只用一张表。

师:老总给我们提出了要求:只能用一张表。

那也简单,把这两张表合起来就可以了。

课件演示:将两表拼接在一起。

师:同学们觉得合起来这张表怎样?

生(仔细看、思考)

生:这张表,不知道哪是男生身高,哪是女生身高?

师:你观察真仔细,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马上来解决它,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生:我发现有两个标题。

师:你有什么好建议?

生:去掉一个。

师:好,照你说的办?(课件演示)

师:将重复的去掉,可以让表格更简洁,是吗?(是)不能再简洁点儿?

生:沉思。

师引导:观察第一横栏和第三横栏。

生(哦):第一横栏和第三横栏一模一样,可以去掉一个?

师:其它同学认为呢?

生:我同音,因为它们也重复了。

师:好,我们也试试年地,看去掉以后有没有影响?(课件演示)

生:很好,更简洁了!

生:没有影响统计的数据。

师:这张表现在又简洁,又清楚,应该老总也会满意吧,传过去。

(课件点击)音效:这张表做得很简洁,数据也没问题,但身高、人数、性别这三个词条要在表中显示出来。

师:看来,这位老总是个非常认真的人,要求咱们精益求精,同学们,身高、人数、性别放在中哪一格呢?

(课提示)

师:这几格,哪一格最合适?

生:应放在第一格。

生:应放在最前面一格。

师:(课件定格)我们把这一格叫做“表头”。一格放三个词条,看业我们必须先把分成三份(课件演示)。

师:身高、人数、性别分别在在哪儿呢?(课件闪动)

这一格你认为放哪个词合适?

生:身高。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它这一格它旁边都是身高。

师:你是说这一格它统领这上面一横栏(课件演示)?你说得很正确,同样的方法,这一格填什么?

生:填性别。

师:你的依据是什么?

生:这一格与竖栏连在一起,应该是管男生、女生的。

师:说得很有道理。(课件演示)

师:那中间这一格呢?

生齐声回答人数

师:用手比划一下,它总统表中的哪一部分。

(生用两手划出一长方形)

师:对,它管这一大片(课件演示)。

师:身高、人数、性别就这样被同学们轻而易举地放进去了。那这三个词条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吗?

(课件出示另一种的复式统计表)

分别将身高、人数、性别填入表头相应的位置。

师:(小结)看来表头三个词条昌跟横、竖栏的内容紧密相关的,我们把这样的统计表叫复式统计表(完善课题)。

(课件出示):两张单式统计表,一张复式统计表。

师:这是我们刚才制成的两组统计表,如果你是服装厂的老总,你会选择哪一组?

生1:我选下面一张,因为简单。

生2:我选复式统计表,因为经只用一张表就表示出了男、女生身高两项内容。

师:这是同学们的意见,老总会满意这张复式统计表吗?还是发过去吧。

(课件)音效:这张表做得非常好,数据清楚,表格简洁,让人一目了然。

师:一目了然,老总他了然了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课件出示复式统计表)

(先让学生全面分析)

(课件出示填空题)

1、二(6)班男款130的服装订()套,女款125的服装订()套。

2、二(6)班男款服装一共订()套。

3、()款尺码为()的服装的套数最少。

三、比较巩固

师:看来复式统计表的确很方便,这里还有两张单式统计表。(课件出示)

师:请同学们也把它们合成复式统计表。

生:(疑惑)不能合。

师:为什么?

生1:因为它们统计的内容不一样。

生2:一张是统计年龄的,一张是统计性别的,内容不相同。

师:这样看来,只有当统计的内容一致时,都能制成复式统计表。

师: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也一定收获不少,现在就利用所学知识完成这张表格,完成你们的答题卡。

(练习内容:根据提供的数学信息填复式统计表)

师巡视、展示。

四、课外延伸

师:同学真是太了不起了!

你们知道吗?其实有关统计的知识很丰富,大家请看。(课件出示搜集的有关统计的知识,让学生了解)

同学们一边小声读,一边发惊叹声。

师:看完这段话,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统计的作用真大。

生2:统计员的工作好严格。

生3:统计那么早就有了,古代人真聪明。

生4:我长大想当一名统计员。

在学生的自由发言中轻松结束这节课。

统计表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教材第65页例1。练习十二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形如ax±b=c的方程,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灵活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用意识与规范书写和自觉检验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解形如ax±b=c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正确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解方程。

x-2.5=10 0. 4x=12 3.2+x=40

2.根据下列句子说出其数量间相等的关系。

1)女生比男生人数的3倍少10人。

2)这个月比上个月水电费的2倍多200元。

二、情景导入:

同学们见过足球吧?(出示1个足球)

(出示例1)一起观察挂图,问:图中的哪些信息是解决“共有多少块黑色皮?”这个问题所需要的?

三、探究新知:

1.师:要想知道黑色皮有多少块,就必须了解黑色皮的块数和白色皮的块数有什么等量关系?

老师可以用线路图表示帮助学生分析题中的等量关系。

2.请学生依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还有另外的学生找到另外的等量关系式,列方程。

3.师:大家依据不同的等量关系列出较复杂的方程,怎样解答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稍复杂的方程”。(板书课题)

4.探究求解过程。

1)生:我们可以用“黑色皮的块数×2-4=白色皮的块数”这个等量关系式列方程,可以怎么解呢?

2)强调:把2x看作一个整体,先求出2x等于多少,再求出x等于多少。

3)最后求出x=12,还要检验12是不是这个方程的解。(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解方程的步骤)

4)2x-20=4这样的方程能转化成我们原来学过的简单的方程再解答吗?(在黑板上展示方程的解法步骤)

5)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这几个同学解答较复杂的方程都是先转化成简单的方程,然后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请同学们不要忘记,最后要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5.大家在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时候,有什么共同特点吗?步骤是什么呢?

(生答完特点后,师生共同总结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①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用x表示;

②分析、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③解方程;

④检验并写答语。)

四、巩固拓展:

1.p66第1题解下列方程3x+6=18 2x-7.5=8.5 16+8x=40 4x-3x9=29

2.p66第2题

五、全课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p66 3

板书设计:稍复杂的方程

例1解:设共有x块黑色皮。

黑色皮块数x2-4=白色皮块数

2x-4=20

2x-4+4=20+4

2x=24

2x÷2=24÷2

x=12

答:共有12块黑色皮。

课后小记:这节课由于有了前面的几节课对等量关系的训练,在根据老师出示的线段图,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等量关系,列出了方程,方程的求解过程就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一定要反复的请学生说,达到都会的结果。

统计表教学设计11

《体积单位换算》这节课我是按照平时上课的要求来上的,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但上课的效果看来比精心准备的公开课来得实在一些,就此也对这节课的设计以及上课后的实践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备课阶段的反思

本节课的最初设计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感知体积单位,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但是考虑到1000这个数字太大了,如果说要让学生感受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就用1000个学具小正方体装在1个1立方分米的学具盒内,但是一千个这样的小学具不好找,再说找到了也得花费很多的时间去实践操作。基于以下原因:1.考虑到自己的课件操作水平较好。2.观察法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方法,虽然不常用,但也在一定的领域产生相应的作用!3.新课标指出:现代信息技术也是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使学生易于并有更多的经历投入到显示的、探索的数学活动。所以本节课期望通过学生观察课件的演示来理解这个进率关系。

二、教学过程的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纯粹依靠课件的演示和教师的讲解。教学方法主要以学生的观察学习法和教师的讲解法为主。所以本节课教师的语言要求非常关键,重点在于10个小正方体排过去长10cm也就是1dm,宽数过去共有10个小正方体共10cm也就是1dm,高数上去共有10个小正方体共10个10cm也就是1dm。为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我加强了板书的设计,力求以合理醒目的板书来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三、教学实践活动后的反思

1.由于制作的课件能够很好的给学生以直观的演示,演示过程中又有个计数器来记录小正方体的个数,学生一边观看演示,一边跟着计数器来数小正方体的个数。很好的理解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如果说直观演示从感性的角度来认识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关系,通过第二环节的推导给学生从理性推理的角度来认识这个规律。

通过观察学生的上课参与反应和课后习题的完成情况,可以感觉到这节课的上课效益还是挺好的。

我想这次课上得比较成功的原因是课件的制作能够比较直观的给学生1个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可以装1000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从而得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这样课件的动态演示消除了以往静态的模型教学。

这样的教学设计虽然能够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我又担心没有符合新课标的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

回头我又想了想,让学生通过观察不也是让学生在体验吗?经历并不一定局限在所谓的动手操作吧?想想现在的课堂为了迎合新课标的要求一味的追求所谓的动手操作而出现有动手没有实质的空虚课堂!我这节课虽然没有通过学生的动手,但却让学生动眼动脑,经历了这个知识的形成啊!回想起学生一边观察课件的演示一遍随着课件小正方体的增1,2,3,……,10,20,30,……,100,200,300……的数,不是印证了他们也在体验这个过程吗?

统计表教学设计1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过程与方法

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必要性和数据分析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目标解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收集数据、记录数据的方法已经有初步的体验,会将数据整理后填入单式统计表,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解决简单的问题,也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借助复式统计表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必要性和数据分析方法的多样性,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丰富信息及其应用价值,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统计的方法和意义。复式统计表呈现、处理数据的方法也是学生以后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正确填写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三、教学准备

PPT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生交流:同学们,课余时间你有什么兴趣爱好?

2.(相机出示情境图中的六项活动)提出问题:我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怎样验证你的想法?

学生意见不一,引发用统计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创设了一个调查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为复式统计表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1)收集数据

统计一下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每人限选一种)。你打算用什么方式进行调查呢?

预设1:全班集体举手表决;

预设2:男生和女生的特点不一样,喜欢的活动也有很大差别,应该分开统计。

集体讨论后,用男女生分开统计的方法进行调查统计。

(2)整理数据

根据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填入以下表格。

问题1:观察统计表,能验证你刚才的想法吗?

问题2:从统计表中还知道哪些信息?在使用统计表时有什么发现?

(3)分析数据

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2.对比分析,引发冲突。

(1)观察讨论:这两张表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

(这两张表统计的项目都是一样的,但调查的对象不同,每项的数据也不同。)

(2)提出问题:最喜欢看书的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多多少?

最喜欢踢球的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多多少?

……

(3)引发冲突:两张表不方便比较,有更好的方法使男女生各项对比更方便?

3.合并表格,揭示课题。

(1)合并表格,认识“表头”。

(2)比较表格:这张统计表与合并前的统计表有什么不同?

(3)揭示课题:复式统计表。

4.解读信息,体验优势。

这张表包含哪几项内容?根据上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男生最喜欢哪种活动的人最多?女生呢?

(2)参加调查的一共有多少人?

(3)你对调查的结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新课教学的主体,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从复习二年级上册学过的单式统计表入手,把握学生知识的起点,通过对比分析,引发学生内在的认知冲突,从而产生合并创造一个更简洁的表格的欲望,真切地感受到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和必要性,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1.课件出示教材第37页“做一做”。

(1)全班讨论,集体收集数据。

(2)记录数据,小组讨论分析。

(3)解读信息,完成三个问题。

2.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练习八第1题。

思考:这个表格与例题相比有什么不同?怎样阅读表格?

引导学生根据表格结构有序地阅读信息,在此基础上完成本题辨析。

3.课件出示教材第39页练习八第2题。

4.设计活动(课件出示对应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巩固运用复式统计表,在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回顾总结,积累经验

1.回顾课堂,畅谈收获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2.新旧对比,积累经验

复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表相比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优势?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总结、畅谈收获让学生重温回顾本课内容的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深化统计思想,享受数学的简洁美。

(五)布置作业

教材练习八第4~6题。

统计表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能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你们喜欢学校的大课间吗?喜欢放学在家的时光吗?这些课余时间你都喜欢什么活动呢?(学生谈自己的爱好)

2、猜测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是哪一项?

学生猜测,意见不统一,引出主题————统计解决问题

二、探索新知

(一)复习与铺垫

1、选择适当的方式收集数据。

(是全班一起举手还是男女分开举手?)

2、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二)观察对比

1、两张表有什么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项目相同、对象数据不同)

2、制造问题:两张表格放在一起提问需要对比数据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3、两张表这样放比较数据是不是有些麻烦,那你可以试着把两个表合并成一个表呢?

4、小组试着讨论一下,怎样把两个表合并为一个表。

5、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6、教师课件演示过程。

(三)完善认知,揭题

1、出示合并后的统计表(提问,包含哪几项内容)

2、比较:这张统计表与合并前的统计表有什么不同?

3、出示课题:复式统计表(学生齐读)

(四)体验复式计表的优点

1、学生对照着单式统计表把数据填入课本37页的复式统计表中。

2、完成课本中的问题。

三、课堂小结

把几个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个统计表,这样的表叫复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多组数据,更有利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

四、巩固练习

1、课本38页第一题。

2、课本38页第二题。

五、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六、板书设计

复式统计表

几个合成一个

优点:有利于数据的观察,对比,分析

统计表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让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一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让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对复式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教学准备:课件、四张表格纸、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课前,徐老师了解到了我们班有许多同学参加了学校的兴趣活动小组。谁来说说你参加的是什么兴趣小组?(我参加的是书法兴趣小组……)

2、今天,徐老师带来了青云小学五年级四个兴趣小组的活动图片,我们来看看是什么兴趣小组。

从这些图片中你能获得关于这些小组的哪些信息呢?(航模组男生8人,女生6人……)

3、为了能清楚反映出各组人数,我们可以把这些数据填入统计表中。这里就有四张统计表。你能把这些数据填入这四张统计表中吗?

学生独立填写。

填得快的同学请仔细核对数据,以免出错。

谁来汇报一下你填的数据?

学生汇报。

4、请大家观察这四张统计表,从中能知道航模组男生有多少人?(8人)美术组一共有多少人?(10人)

那哪个组男生最多?(航模小组)你知道这四个组男生一共有多少人?指名2至3人。

这四个组一共有多少人?指名学生回答(2到3名)

引导学生思考有必要把四个小组的人数合并在一张统计表里。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那你觉得这样的一张统计表应该反映出哪些信息呢?(指四张表)小组之间讨论一下!指名回答。

对!把同学们所说的这些项目排列起来,并加上表格线,就可以制作成这样一张统计表。出示统计表。

出示复式统计表,提问学生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2、同学们对这张统计表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这一格(师指)同学们还认识得不够清楚。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一格你为统计表的“表头”。(板书“表头”)

这个表头被分成了几个部分?(3个)

“性别”是对哪一行内容的概括?(对第一行内容的概括)

“组别”是对哪一栏内容的概括?(对第一竖栏内容的概括)

那么“人数”指的又是哪些内容?(表格中填的数据)

3、对于这张空表格,你还有什么地方不清楚吗?(没有了)

好,接下来我们就来填数据。

请同学们拿出表格二,填写数据。学生填写。

展示学生的作业,并适当提问。

4、问:这里的“总计”数是怎样算出来的呢?表示什么意思?

还可以怎样算呢?表示什么意思?

让学生明确用这两种方法可以验证这一栏。接下来学生检验。

嗯,同学们都能把数据正确地填入表格中了,最后我们不要忘记日期。这张统计表就填写完整了。

5、现在,看看这张统计表,你能不能很快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了呢?教师提问。

比较这张统计表与前四张统计表的不同点。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6、前面的几张统计表我们把它们叫做单式统计表,那么你觉得这张统计表叫做什么比较合适呢?(复式统计表)

这样的统计表就叫做“复式统计表”(板贴课题)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复式统计表。

三、实践提高、巩固新知:

1、教学“试一试”:谈话:关于本届奥运会的有关情况。

复式统计表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实在竞技体育中也往往会用到复式统计表。(出示课件)

拿出表格三,独立填写这张统计表。

展示学生作业。

2、第2题:学生独立填写。

引导学生为什么没有“合计”与“总计”一栏。

四、学以致用、实践拓展:

刚才,我们举了一些例子,确实复式统计表在生活中有广泛的运用。接下来,徐老师想了解一下今年的圣诞节同学们想收到什么样的礼物?(问2到3名学生)

如果徐老师想了解全班同学收到礼物的情况,你说该怎么办呢,我一个一个问吗?(可以调查,统计一下)

下面我们就来调查与统计。

学生填表

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五、小结反思、回顾新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复式统计表”,你有什么收获?

统计表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数理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实物投影仪、计算器,课前调查好家庭中的电话数量。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学校开设了好几个兴趣小组,我们班有很多同学都参加了自己喜欢的兴趣班,使自己的学习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观一下青云小学,看看青云小学五年级同学参加兴趣小组的情况,好不好?

(课件显示教科书第105页例1的场景图)

2、提问:这是青云小学五年级四个兴趣小组的活动情况,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让学生分别说出是什么兴趣小组,各有几名男生,几名女生。)

3、教师边出示4张统计表,边提出要求:你能把四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统计表里吗?学生在教科书上各自填写,提醒学生注意核对数据。

4、请同学们比一比:这四张表格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点:结构中都有性别和人数两栏;不同点:每张统计表都只反映了某一个兴趣小组的男女人数情况。

5、抢答题:从这4张表上,我们知道了那么多的信息,现在老师有几个问题你能回答吗?(限时3秒)

(1)哪一组的男生人数最多?

(2)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3)四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回答后,师:刚才第一个问题在规定时间内能找到答案,怎么第三个(或第二个)问题在规定时间内不能找到答案呢?什么原因?

(生:第一个问题的答案表格里能找到,而其他的要结合四张表格进行计算才能得到,比较麻烦。)

师指出:如果我想在表格里一下子能找到后面二个问题的答案,谁能出个好主意,可以对这四张表格进行怎样处理?(合并)

二、认识复式统计表

1、在合并过程中初步感受。

(1)师:那怎么合并呢?(学生可能回答,把四张表竖着接在一起,教师出示表,课件演示1,四张单式统计表竖着接拼在一起)

(2)组织学生讨论:对合并后的统计表你有什么修改建议?课件出示2(把性别、合计一栏重复的部分删去)

(3)提问:你觉得这张统计表明确吗?哪里不明确?出示表3(把性别、组别、人数放在表头里)

(4)引出表头,学生设计表头。

选择几名学生的设计作品集体评讲,重点说明表头的每一部分所指的含义。(板书:表头、横栏、纵栏、数据)

(5)师问:同学们,现在你能从表中直接找到女生一共多少人,四个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吗?(还是不能,再添一栏)

(6)添总计一栏。出示表5(屏幕显示有总计一栏的统计表)

师强调:为了醒目给人一眼看出合计数和总计数,一般总计这一栏放在最上方。(同时课件显示)

(7)完整统计表。(课件显示标题、日期)

2、学生填写统计表

(1)提出要求:现在老师把里面一些数据擦掉,请同学们把刚才几张单式统计表中数据填写在这张统计表中,会不会?试试看。

(学生填在准备好的没有数据的统计表里)

(2)汇报交流:填写统计表时,你先填写了哪些数据?那几格的数据时通过计算后填写的?

(3)总计数是怎么得到的?(横栏相加或纵栏相加)

追问:看来这两种方法都能求到总计,你觉得这样有什么好处?(强调验证)

(4)添加日期。

(5)讲述统计表“合计数”与“总计数”的区别

提问:合计与总计有什么不同?(合计是指各个兴趣小组男女生人数之和,而总计是指所有兴趣小组人数之和以及男女生人数之和)

3、分析表格

(1)定义:像这样的统计表叫复式统计表。板书课题:复式统计表。

追问:复式统计表一共有哪几个大部分组成?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标题\日期\表格(表头、横栏、纵栏、数据)

(2)启发:从现在的这张统计表中,你又能方便地知道什么?

教师再次提出课始的抢答题:四个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哪个组的男生最多?学生观察后口答。

(3)比较:你觉得这张统计表与刚才的四张统计表比较,有哪些特点?对我们分析数据有哪些帮助?同桌讨论。

结合学生发言指出:刚才的每张统计表都只反映了一个兴趣小组的男女生人数,不便于比较,这张统计表能反映出各小组的男女生人数,便于我们总体分析。(口述:结合埭头小学各班的男女生人数,想象用两种统计表统计的情况,并呈现复式统计表;口述:结合实验小学各班的男女生人数,想象用两种统计表统计的情况)

三、巩固应用

1、完成“练一练”

师: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它令世界瞩目。作为一个体育爱好者和一个有心人,小明收集了几届奥运会奖牌的数目。(课件出示“练一练”的题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几届奥运会我国体育健儿的表现吧。

学生在书上填写数据后,指一名同学在实物投影上展示,交流核对,提醒学生别忘了填写日期。及时反馈填写正确率。

提问:你是如何计算金、银、铜牌合计数的?又是怎样计算每一届的奖牌总计数的?226枚是怎样算的?(两种方法)

谈话:从这张统计表中你了解了什么?同桌说说,指名交流(这4届共获得226枚奖牌;这4届金牌数最多,铜牌数最少;第26届获得的奖牌总数最少,第28届奖牌总数最多;等等)再让我们来看看第29届北京奥运会奥运健儿所取得的辉煌战绩吧!(一起填写第29届奥运会我国的奖牌数,震撼每位同学)

你想对奥运健儿说些什么?你不想对自己提点希望吗?让我们一起为奥运健儿加油喝彩,让我们也积极投身到全民健身活动中去。

2、灵活运用:变式题。

出示一张复式统计表,表格里有一部分数字需要学生自己去填。

学生填完后,指名上电脑前来动手填,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具体的收获呢?(先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回答)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第五篇: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推荐]

复式统计表

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 陆培红

教学内容:教科书P105—106例1及相应的“练一练”,练习二十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的数据正确填写复式统计表,能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能根据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需要,主动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判断,发展统计观念。

3、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需求

1、创设情景

课前,老师了解到我们班有一部分同学参加了学校兴趣小组,谁来说说你参加了什么兴趣小组?

这里是老师所在的洛社中心小学五年级4个班兴趣小组的活动图片,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

你能把各小组的人数填写在相应的统计表里吗?(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检查)

反馈: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填写结果,集体核对。

【设计意图:从了解学生参加的兴趣小组入手,将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素材作为学习背景,既让学生感到数据的亲切可靠,又为教学复式统计表提供了鲜活的素材,使学生感受到统计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2、引发需求 提问: ⑴看着这些统计表,你知道航模组男生有多少人?美术组一共有多少人?

⑵谁再来说说哪组的男生人数最多?哪组的女生人数最少?这4个组的男生一共有多少人?

⑶为什么前两个问题同学反应那么快,而后面几个问题同学们的反应慢下来了呢?(引导学生想到:一开始的两个问题可以从统计表中直接找到答案,而后面的问题就需要从这四张统计表中分别找到数据来进行比较和计算。)

小结:是啊!一开始的两个问题可以从统计表中直接找到答案,而后面的问题就需要从这四张统计表中分别找到数据来进行比较和计算,这就感觉——麻烦了。

④既然感觉麻烦,那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引导学生产生把四张合并成一张的需求)

谈话:那我们就来创造一张这样的统计表吧!(板贴:统计表)【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巧妙的设计了两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此时单式统计表的局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想到“有必要把数据放在一起”,从而自然萌发了“将四张合并成一张”的强烈需求,为学生学习新课激发了积极的学习兴趣,奠定了浓厚的学习情感。】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问题引思,尝试合并。

⑴提问:要把这四个小组的信息合并在一张统计表中,你觉得这张统计表应该反应出哪些信息呢?小组讨论一下。

组织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

这些信息在这张统计表中可以怎样排列呢?(根据学生回答,有序排列信息)

估计学生可能有两种排列方法: ①性别在横栏,组别在竖栏 ②性别在竖栏,组别在横栏(教师肯定两种方法都正确)

同学们真厉害,我们先按照这种方法将这些信息有序排列,再加上表格线后,就制作成了这样一张统计表。(边说边画表格线,形成例题中的空白统计表)

⑵你能看出统计表的横栏反映哪些信息?竖栏反映哪些信息?数据栏里表示什么?

表格中有性别、组别、人数这三类信息,其实这三类信息可以在统计表的第一栏中表示出来。(边说边在统计表中画好)这一栏很重要,它体现了表格中具体信息的分布情况,这一栏叫做统计表的表头。

你能读懂这个表头吗?谁上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⑶这就是我们一起设计的“洛社中心小学五年级兴趣小组部分活动人数统计表”(板贴表名),一般还要写上统计日期(板贴日期:2008年11月)

【设计意图: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是本节课的难点。虽然教材并不需要学生独立制作复式统计表,但是经历一个过程远比顺手拿来要有意义的多。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并没有直接给予一张空白的复式统计表,而是通过教师事先精心的设计和教学时细腻的引导逐步生成的。学生积极主动深刻地参与了它的形成过程,在此中,他们的思维与情感不断的得到挑战与满足。再加上教师适时的说明和板书,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及时的提升与展示,复式统计表的形成水到渠成。】

2、填写数据,对照比较。

⑴同学们,那你知道这一格表示什么意思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航模小组男生有8人”应该填在哪一格?谁上来指一指? 也就是说,在填数据的时候,既要看什么又要看什么?

说得真对!下面就请同桌互相说说其余的格子分别填写怎样的数据。⑵接下来,你会把刚才四个小组的人数合并到这张统计表中了吗?先想一想,填写数据的时候,先填哪些数据,再填哪些数据,然后填写。(学生填写,指名一人板演,教师巡视)

⑶谁来边指边给大家介绍你先填了哪些数据? 接下来你填了哪些数据?

(指表中合计一栏)这里的14、8分别表示什么意思?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指总计男、女)这里的18、21又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指合计总计栏)这个总计一栏的数据该怎样计算呢?表示什么意思?

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表示什么意思?

也就是说这一栏既表示四个小组的总人数,也表示男、女生总人数,这两者应该是——(相等的)。如果两次计算得到的结果不同,说明什么?

因此我们用一种方法计算出总计的数据后,还可以用另一种方法检验。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另一种方法检验一下这一栏是不是39。最后别忘了把日期填写完整。

正确的同学自信地坐正,让老师看看,做错的同学请自己改正。【设计意图:获得复式统计表后,教师并没有直接甩手让学生独立填写,而是通过几个小问题进行了精心的指导,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学生填写完后,又注重组织学生观察、思考、交流,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掌握读表的方法,从而进一步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

3、观察分析,对照比较。

⑴同学们,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把统计表准确无误地完成了。现在,看着这张统计表,你从表中知道些什么?(让学生大量说)

恩,感觉这张统计表反映的信息怎样?(这张统计表反映的信息很多)再来看看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能不能很快回答了?

哪组男生最多?这四个组女生一共多少人?这个组一共有多少人? ⑵嗯,的确比刚才快多了,那你觉得这张统计表与前面的四张统计表相比,有什么不同?

小结:确实,这张统计表能容纳的数据信息比前面四张统计表多得多,全面反映了洛社中心小学五年级四个兴趣小组的活动人数,便于组与组进行比较。

4、揭示课题,记忆结构

⑴像这样的统计表我们称它为“复式统计表”(板贴:复式),像前面这样的统计表就称为单式统计表。

⑵请同学们再认真地看一看完整的复式统计表有哪些部分,在心里记一记。

【设计意图:交流完填写方法后,教师再组织学生交流从复式统计表中获得的信息,让学生大量说,从而感受到复式统计表所容纳的信息之多。并在与单式统计表的比较中充分感受复式统计表的优点,体会产生和存在的必然性。有助于学生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体会用复式统计表描述数据也是解决问题的需要。】

三、练习应用,感受联系

1、这样的复式统计表你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呢?(学生举例)

2、完成“练一练”

⑴确实,复式统计表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竞技体育中,经常要对获得奖牌的情况进行统计。

大家都知道,今年暑假我们承办了世界体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什么?那这几届奥运会我国体育代表团获得奖牌的情况怎样呢?(出示练一练)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三,快速地读一读。

⑵如果要将这些数据制成统计表,你想选择哪种统计表呢?为什么? ⑶(出示空白统计表)学生独立填写,填好后可以用计算器进行计算。⑷反馈交流:谁来说说你先填的什么数据? 也就是说你先填的题目中给我们的信息,是吗? 这里的16你是怎么填的? 然后你填了什么?

总计合计这一栏你是怎么计算的? 还有不同的方法吗?都是326吗?

⑸回想一下我们填写统计表的过程,你认为填写统计表时要注意些什么?

小结:同学们考虑的真周全。确实,填写统计表时我们既要看清楚数据,又要填对格子,还要计算正确。

⑹那从这张统计表中,你能了解些什么?

作为一个中国人,你觉得骄傲吗?你又想对体育健儿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教材选用的统计内容是学生熟悉、感兴趣的话题,只是由于教材受印刷时间的限制,并没有将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体育代表团获得的奖牌情况纳入其中。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稍将数据信息作了改动,增添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体育代表团获得的奖牌数,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很好地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交流,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感,有效地落实了情感态度方面的教学目标。】

3、完成“练习二十第1题”

⑴谈话:是啊!我们国家已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变成了一个世界强国,不仅是体育事业已进入世界前列,国民经济也在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瞧:这是我国2004年第一季度每月新增电话业务的情况。(出示练习二十第1题)

⑵理解题意:你知道什么是固定电话?什么是移动电话吗? ⑶学生独立填写统计表,并小组合作进行计算。⑷汇报填写结果。

⑸指名学生逐个回答表格下面的问题 ⑹组织统计活动。①谈话:电话业务的增加说明我们家庭电话拥有数量也在变化。下面我们也来当一回小小统计员,调查统计一下每个同学家里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数量。

②思考:怎样来进行这个活动呢?(根据学生提议,引导明确:先在小组内调查统计,收集数据,再小组汇总计算即分类整理,然后汇总完成班级统计表。)

③小组活动。

④交流汇总:每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调查统计的情况,其余同学可以把每组的数据填写在统计表中。(一生汇报,其余记录)

⑤计算合计总计,并反馈交流:同桌合作,各用一种方法计算合计总计。

⑥分析信息:你想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进一步练习,一方面反馈学生对于复式统计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另一方面结合这些富有时代意义、反应社会新貌的素材让学生再次感受到祖国的发展、进步与强大,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并在课末组织统计活动,掀起教学高潮。在这一活动中,学生根据已有的统计经验进行自主策划,教师及时给予指导与点拨,保证了活动的有效性。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统计过程,进一步积累了相关的统计经验,知识、能力、情感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统计的知识,认识了一种新的统计表,叫什么?那你有些什么收获呢?

五、课堂作业

教科书第108页第2题。

下载统计表初步_教学设计_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统计表初步_教学设计_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刘台庄镇刘上庄完全小学 鲁妍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的数......

    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八一中心小学 陈燕 教材分析 复式统计表是新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统计表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复式统计表。复式统......

    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6-37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 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

    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105-106页例1、练一练、练习二十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

    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本第105、106页例1及试一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36页,3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

    复式统计表 教学设计

    复式统计表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36-37页例1和练习八。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

    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