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招教考试历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学设计
内蒙古教师考试网
招教考试历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文学三杰”和“艺术三杰”及其代表作,了解人文主义的含义。
2.掌握十四五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性质、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史料研读、自主阅读等方法,归纳文艺复兴兴起的时间、主要人物及其作品。
2.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提高对历史问题探究、分析及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人文主义精神(提倡人性、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巨大贡献,认识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是经历磨难经过不懈努力而取得的,树立刻苦钻研、努力学习、勇于创新的信念和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文艺复兴兴起的背景、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三杰”、“艺术三杰”的主要作品及特点。
【难点】
内蒙古教师考试网
文艺复兴的实质及影响。
三、教学方法
史料研读法,自主阅读法,小组讨论法等。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意大利的风光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和艺术品,同时由老师进行讲解:提起意大利,人们不禁会浮想联翩,那里有最诱人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有世界著名的永恒之城——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和那不勒斯。就在这篇土地上曾哺育了斯巴达克斯、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伽利略、马可·波罗等伟大的人物。这就是意大利——一个神秘的国度。同学们,在14、15世纪的意大利产生了一个影响欧洲历史进程的文化现象——文艺复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14、15世纪的意大利,探寻文艺复兴的足迹。
(板书:第6课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背景
【过渡】通过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我们知道文艺复兴运动首先于意大利兴起,那大家是否思考过,为什么会首先在意大利兴起文艺复兴运动呢?
内蒙古教师考试网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26—27页文字并结合课件展示的有关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的史料材料,提问: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背景是什么?
教师首先请一位同学回答:
14、15世纪的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意大利留存有丰富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意大利统治阶层广纳贤才。
教师:这位同学的回答非常全面,说明他对历史信息的归纳总结能力非常强。为了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文艺复兴最先兴起于意大利的历史背景,教师再次追问:为什么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留存丰富的古希腊罗马文化是文艺复兴兴起的背景呢?(教师可以适时提示学生从资产阶级与教会的矛盾,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内涵思考)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当时意大利民众对于金钱渴望的图片对比《圣经》中的教义“富人进入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要困难”,帮助学生理解当时意大利的资产阶级与教会之间的矛盾。
对于古希腊罗马文化内涵的思考,学生可以回顾上节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中的知识来回答。
最后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总结补充:经济基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文化环境——意大利丰厚的文化遗产;人才优势——意大利统治阶层广纳贤才;资产阶级与教会阶层矛盾激化。
(二)文艺复兴运动
过渡句:我们学习了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背景,那我们现在再来看一下文艺复兴运动的内容。
1.“文学三杰”和“艺术三杰”
【过渡】在文艺复兴时期,有很多体现人文主义的作品涌现出来,请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这一时期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作品。
请学生阅读教材P27页第3段到P28页第3段的内容,然后完成多媒体课件中的内容,内蒙古教师考试网
2.文艺复兴运动的传播与影响
【过渡】我们知道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意大利,但是却在全欧洲都开花结果了,文艺复兴运动是如何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的呢?在其他地区又产生了哪些成果呢?(1)文艺复兴的传播
教师请学生讲述文艺复兴传播的情况(学生课前有预习),老师总结:15世纪后期,新航路的发现刺激了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由意大利扩展到西欧的广大地区。文艺复兴运动在西欧各国开花各国,涌现出了很多的优秀的反映人文主义思想的作品,如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塞万提斯的《唐吉坷德》,拉伯雷的《巨人传》
(2)文艺复兴的影响
【过渡】文艺复兴运动对于欧洲世界的发展进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到底影响了欧洲哪些方面的发展呢?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及多媒体课件出示的资料,思考文艺复兴的影响,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当时和以后两个角度思考。
教师总结: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束缚,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宗教改革;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3.人文主义
【过渡】大家通过刚才的学习对于文艺复兴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那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到底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人文主义。教师提问到底什么是人文主义呢? 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上出示《宝座上的圣母》和《草地上的圣母》图片,请学生从人物表情、背景、画面风格等角度对这两幅图画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不同点。
内蒙古教师考试网
高二的学生能够对于两幅画中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有比较强烈的认识。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认识到两幅画的不同之处在于拉斐尔的《草地上的圣母》体现的了人性的光芒。
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上出示薄伽丘《十日谈》中的《裁判官的故事》,学生通过这个故事,了解到中世纪教会的腐败。
教师出示莎士比亚名作《仲夏夜之梦》的片段,学生通过这一片段,认识到人文主义的另一方面——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
通过教师讲授哥白尼发表“日心说”的故事,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当时的人们对于科学和理性的追求。
【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那么多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相比大家对于人文主义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下面请大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到底什么是人文主义,然后完成课件中的表格,并举例说明。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
最后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板书总结: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崇尚理性和科学。
环节四:小结作业
内蒙古教师考试网
教师引导学生分别从原因、内容、影响等方面对文艺复兴的知识进行回顾。教师设计探究问题:请学生回去查阅相关资料,说说文艺复兴运动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情况,并思考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解放人类思想的作用。下节课请学生回答。(伽利略,“现代物理学之父”,改进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哥白尼,天文学家,提出了“日心说”;开普勒,“星星运动定律”。作用:沉重打击了教会的宇宙观,使得天文学从宗教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更多内蒙古教师考试相关资讯请随时关注内蒙古教师考试网
相关推荐:2015年内蒙古教师招考信息汇总
第二篇:历史试讲教案《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历史试讲教案|《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欢迎来到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福建中公教育考试网提供真实可靠的福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考试最新资讯,包括招考公告、考录进程、考试培训、面试辅导、资料下载等。我们在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等着你回来。
小编推荐>>> 教师考试面试备考指导|13个学科教案【汇总篇】(按住ctrl点击查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文学三杰”和“艺术三杰”及其代表作,了解人文主义的含义。2.掌握十四五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性质、意义。【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史料研读、自主阅读等方法,归纳文艺复兴兴起的时间、主要人物及其作品。2.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提高对历史问题探究、分析及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人文主义精神(提倡人性、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巨大贡献,认识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是经历磨难经过不懈努力而取得的,树立刻苦钻研、努力学习、勇于创新的信念和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文艺复兴兴起的背景、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三杰”、“艺术三杰”的主要作品及特点。【难点】
文艺复兴的实质及影响。
三、教学方法
史料研读法,自主阅读法,小组讨论法等。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意大利的风光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和艺术品,同时由老师进行讲解:提起意大利,人们不禁会浮想联翩,那里有最诱人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有世界著名的永恒之城——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和那不勒斯。就在这篇土地上曾哺育了斯巴达克斯、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伽利略、马可·波罗等伟大的人物。这就是意大利——一个神秘的国度。同学们,在14、15世纪的意大利
产生了一个影响欧洲历史进程的文化现象——文艺复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14、15世纪的意大利,探寻文艺复兴的足迹。
(板书:第6课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背景
【过渡】通过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我们知道文艺复兴运动首先于意大利兴起,那大家是否思考过,为什么会首先在意大利兴起文艺复兴运动呢?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26—27页文字并结合课件展示的有关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的史料材料,提问: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背景是什么?
教师首先请一位同学回答:
14、15世纪的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意大利留存有丰富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意大利统治阶层广纳贤才。
教师:这位同学的回答非常全面,说明他对历史信息的归纳总结能力非常强。
为了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文艺复兴最先兴起于意大利的历史背景,教师再次追问:为什么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留存丰富的古希腊罗马文化是文艺复兴兴起的背景呢?(教师可以适时提示学生从资产阶级与教会的矛盾,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内涵思考)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当时意大利民众对于金钱渴望的图片对比《圣经》中的教义“富人进入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要困难”,帮助学生理解当时意大利的资产阶级与教会之间的矛盾。
对于古希腊罗马文化内涵的思考,学生可以回顾上节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中的知识来回答。最后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总结补充:经济基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文化环境——意大利丰厚的文化遗产;人才优势——意大利统治阶层广纳贤才;资产阶级与教会阶层矛盾激化。
(二)文艺复兴运动
过渡句:我们学习了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背景,那我们现在再来看一下文艺复兴运动的内容。1.“文学三杰”和“艺术三杰”
【过渡】在文艺复兴时期,有很多体现人文主义的作品涌现出来,请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这一时期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作品。
请学生阅读教材P27页第3段到P28页第3段的内容,然后完成多媒体课件中的内容,2.文艺复兴运动的传播与影响
【过渡】我们知道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意大利,但是却在全欧洲都开花结果了,文艺复兴运动是如何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的呢?在其他地区又产生了哪些成果呢?(1)文艺复兴的传播
教师请学生讲述文艺复兴传播的情况(学生课前有预习),老师总结:15世纪后期,新航路的发现刺激了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由意大利扩展到西欧的广大地区。文艺复兴运动在西欧各国开花各国,涌现出了很多的优秀的反映人文主义思想的作品,如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塞万提斯的《唐吉坷德》,拉伯雷的《巨人传》
(2)文艺复兴的影响
【过渡】文艺复兴运动对于欧洲世界的发展进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到底影响了欧洲哪些方面的发展呢?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及多媒体课件出示的资料,思考文艺复兴的影响,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当时和以后两个角度思考。
教师总结: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束缚,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宗教改革;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3.人文主义
【过渡】大家通过刚才的学习对于文艺复兴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那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到底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人文主义。教师提问到底什么是人文主义呢? 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上出示《宝座上的圣母》和《草地上的圣母》图片,请学生从人物表情、背景、画面风格等角度对这两幅图画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不同点。
高二的学生能够对于两幅画中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有比较强烈的认识。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认识到两幅画的不同之处在于拉斐尔的《草地上的圣母》体现的了人性的光芒。
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上出示薄伽丘《十日谈》中的《裁判官的故事》,学生通过这个故事,了解到中世纪教会的腐败。
教师出示莎士比亚名作《仲夏夜之梦》的片段,学生通过这一片段,认识到人文主义的另一方面——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
通过教师讲授哥白尼发表“日心说”的故事,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当时的人们对于科学和理性的追求。【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那么多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相比大家对于人文主义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下面请大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到底什么是人文主义,然后完成课件中的表格,并举例说明。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
最后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板书总结: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崇尚理性和科学。
环节四:小结作业
教师引导学生分别从原因、内容、影响等方面对文艺复兴的知识进行回顾。
教师设计探究问题:请学生回去查阅相关资料,说说文艺复兴运动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情况,并思考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解放人类思想的作用。下节课请学生回答。(伽利略,“现代物理学之父”,改进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哥白尼,天文学家,提出了“日心说”;开普勒,“星星运动定律”。作用:沉重打击了教会的宇宙观,使得天文学从宗教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查看更多教案,推荐您阅读:教师考试面试备考指导|13个学科教案【汇总篇】(按住ctrl点击查看)
第三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学实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学实录
摘 要: 人类历史上每次出现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就会伴随巨大的历史进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促进了人文精神的传播。在世界史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如何突破本课重难点显得非常重要,文章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做了总结。
关键词: 思想史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教学实录
一、教学基本情况分析
(一)对教学内容的分析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的第二单元第六课,本课内容分三个部分,分别是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本课学习是在“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一课的基础上开展的,同时为下节课“启蒙运动”的学习做好铺垫,因此本课在第二单元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深入学习了解西方人文主义内涵及其发展的关键,这两大运动影响深远,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当今欧美的政治、文化生活,因此本课内容十分重要。
(二)对学生情况的分析
本节课的教授对象为高二文科班学生,他们探求知识的热情高,理性思维能力正在形成,世界观、价值观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本课内容,学生在初中历史中接触过,对相关知识有比较充分的了解,而且经过了一年多高中历史学习之后,已基本熟悉了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本课注重让学生在课上分析、讨论,从而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思维能力,发挥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主导作用,以及树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是符合高二学生的认知水平的。
二、教学目标设定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的学习,学生掌握“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壮大,是意大利出现文艺复兴运动的社会条件”。
2.通过学习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背景,理解其实质是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3.掌握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探讨这些作品是如何体现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的人文主义思想的。
4.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否定了罗马教皇的权威,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盖下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天主教神权统治的斗争。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引导学生从背景、概况、实质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探究,把它们放到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大背景下进行分析学习。
2.充分利用教材图片、情景再现、分析对比、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在教师引导下,鼓励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引发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又促进了社会进步”,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和文化发展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
2.学习文艺复兴,联系社会现实,我们应该尊重人和人性,重视人文情怀,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通过学习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学习他勇于改革、坚持信仰的顽强意志及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课堂教学实录
(一)导入新课
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雅典社会出现了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等一些以人和人类社会作为探索主题的学派。古代先哲们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方面不断强调人性,是欧洲人文主义精神的最早体现。
然而,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一千多年间,欧洲陷入了封建割据的状态,导致社会生产和科技发展停滞。
从14世纪开始,随着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冲破封建的藩篱,要求获得个性解放,这段历史就是我们本课的内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二)教学内容
1.文艺复兴
(问题)什么是文艺复兴?
(教师)文艺复兴就是14―17世纪,初期在意大利,后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以人文主义为核心,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为旗号,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反教会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
(问题)意大利为何能开欧洲文艺复兴的先河?这场运动为何打着光复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呢?
(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得出正确认识。
(归纳)(1)前提: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意大利出现;阶级基础:资产阶级的形成;人才优势:汇聚众多人才;文化环境:古罗马建筑遗迹和文化典籍。
(2)资本主义处在萌芽时期,资产阶级力量还不够强大。
(问题)思想核心:人文主义
提倡追求自由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提倡科学,追求知识和肯定人性。
(问题)意大利文艺复兴有何成就?
(方法)学生看书后教师点拨。
(归纳)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在这个时期主要通过文艺作品或美术作品表现对人的尊敬。
文学三杰(前三杰):
薄伽丘《十日谈》,通过故事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但丁《神曲》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彼特拉克《歌集》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艺术三杰(后三杰):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
(问题)请同学们认真比较欣赏这几幅画在人物服饰、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方面有什么不同?并就此谈谈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创作特征是什么?他们对宗教持什么态度?
(归纳)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全无中世纪刻板、严肃的风格,而是以人性化风格进行创作,力图展现人性的美,抒发作者的情感。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并未放弃天主教。
(问题)16世纪为何会扩展到西欧?有何表现?
(方法)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并总结。
(归纳)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上的路发生了转移;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增强。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代表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拉伯雷《巨人传》;伊拉斯谟《愚人颂》;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过渡:文艺复兴从意大利扩展到欧洲其他地区,人们开始用自己的眼光探索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奥秘。那么它对社会进步有何影响?
意义: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宗教改革的出现。
2.宗教改革
(问题)什么因素促使德意志地区兴起宗教改革?
(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结论认识。
(材料)材料一:天主教会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堕落行为,这种轻商思想与当时商品货币关系蓬勃发展的趋势背道而驰。
材料二:许多修道院与公共妓院无甚差别。――伊拉斯莫
材料三: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国榨取的财富达30万古尔登,这个数目等于1497年德皇所征税额的21倍。
材料四:天主教会宣称,人若要得救,必须以教会为中介。……(教会)声称只要购买赎罪券,上帝就可以赦免他本人及其亲属的罪。
(归纳)文艺复兴推动了人文精神的发展;天主教教会对德意志的压榨;教皇出售“赎罪券”。
(提问)改革又是怎么进行的?
(归纳)宗教改革的过程。
序幕:《九十五条论纲》张贴
观点:因信称义(当钱投入钱柜叮当作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教的正道《圣经》和君权高于教权;信徒皆教士;僧侣还俗。
意义:①否定天主教会和教皇的作用;②否定教会神学的垄断地位;③否定教皇和教会的特权地位,追求地位平等;④满足资产阶级资本原始积累的要求;⑤符合资产阶级追求国家统一、强化王权的政治要求,动摇教会的权威。
影响:拉开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新教登上历史舞台,形成三教鼎立的宗教格局。
(小结)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脱出来,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使人文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
(三)教案点评
本节教学设计充分利用教材图片和材料,用问题方式设计情景,层次分明,逻辑清晰,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第四篇: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学设计
专题二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学设计
海南中学历史组 郑锋
【总目标】 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 【课程标准】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学习目标】
1、记住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提高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读材料、合作探究人文精神的内涵,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3、激情投入、与学生一起感受文艺复兴时期的丰富思想,树立科学的价值观。【重点难点】
重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人文精神。难点: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新课】
上课之前,先听听意大利的歌剧曲,看看投影片头《神权下的自我》的图片。导入: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天我们采用旅行的方式进入今天的课堂,让我们乘坐“人文之旅”的列车,一起去寻找曾经的“人文”辉煌。(动画展示旅行的基本行程)第一辑、人文之旅
第1站:古希腊 ——人文精神的产生
毫无疑问,第1站我们选择去“欧罗巴文明”发源地古希腊。这儿的哲学家一抓一大把,他们对人有怎么样的认识和看法呢?
学生: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他们开始关注人的作用,把人看作是世界的中心,从此,欧洲的人文精神产生了。
(过渡)顺着时间的长河,我们来到了中世纪。第2站:中世纪的欧洲 ——人文精神的泯灭 到处看到这样的的表情。
(展示图片:雕塑《安东尼.奥索》)
从这个雕塑看,你认为中世纪的人是怎么样的?(禁欲苦行、压抑人性、麻木顺从、愚昧迷信、教权至上„„)
师:这个在神笼罩下时代,人看不到他们的幸福与快乐,因为人不再是世界的中心,而是沦为神的奴隶,人文精神泯灭了。
(过渡),经过千年沉沦后,“人文精神”重新被唤醒,是什么事件唤醒了它。(文艺复兴)不错,那么,什么叫文艺复兴呢? 我们旅行的列车进入——
第3站:14-17C的意、英 ——人文精神的复苏
(一)文艺复兴的含义
我们先通过一个视频资料来了解它的含义。文艺复兴起始于……他们创造的建筑、艺术和文学方面的大量杰作,展现出近代文明的神韵。
(过渡)通过这个短片,我们对“文艺复兴”的含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下面,我们再透过两位文学大师的的作品进一步来解读“人文精神”的内容。
(二)文艺复兴的内容
1、文学
咱们首先一起来品读一下薄伽丘的《十日谈》的小故事,解读故事背后的人性问题。
①第四天第一则——
有一个从小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着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漂亮的姑娘。青年问父亲这些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答道:她们都是祸水,叫“绿鹅”。谁知儿子却说: “爸爸,请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去吧!”
父亲这才明白„„人性难以阻挡!
(过渡)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人性的解放”是可贵的,但是仅仅追求“人的本性”,恐怕还不够。毕竟,人活着不仅追求初级的本性,还要追求更高级的精神。那么,莎士比亚的出现弥补了薄伽丘带给我们的遗憾。
(在班上推荐同学,有感情的朗读《哈姆雷特》的独白)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师:莎士比亚眼中的人有什么特征?
生:理性、才能、文雅、智慧„„ 师:从《十日谈》到《哈姆雷特》,人的追求发生了什么转变? 生:从粗俗和质朴走向高雅和精致。
(过渡)相比之下,美术作品更有感染力。
2、艺术
接着我们一起来鉴赏两幅圣母画像的作品,你觉得有什么不同?(提示:背景﹑色彩﹑人物表情等方面)
学生1:理由:画面人物表现富含人性美,自然美。
学生2:理由:图二圣母的头顶上没有光环,人物形象温柔慈祥更接近人,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
师:我觉得拉斐尔是伟大的,他把宗教主题世俗化了,在画中我看不到过于严肃的基督大爱,我只看到了一个母亲在疼爱着孩子,看到了田园风光衬托下母爱之美,人性之美。
我们再来欣赏两幅经典之作——《蒙娜丽莎》和《大卫》。
达·芬奇画笔下的《蒙娜丽莎》长发披肩,身着长袖衣裙,双手相搭,显得格外端庄稳重;脸部露出一丝含蓄的微笑, 生动的描绘了女性的温柔之美。
米开朗基罗刻刀下的《大卫》体格健美,神态勇敢坚强,肌肉紧张而饱满,展示着外在的、内在的、理想化的男性阳刚之美。
小归纳:从文学到艺术的解读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性的解放与复苏,讴歌了人性的伟大。
(三)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
(过渡)但是,对比之下,之前的中世纪主张的是“以神为中心”和“禁欲主义”。文艺复兴时期主张的是什么呢?
主张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追求现实生活中的自由﹑幸福和 物质享受……
我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概括为:——否定神学禁欲主义,肯定现世中的自我。那么整个“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什么?——人文主义
(小结)因此,我们说——文艺复兴唤醒了人文主义,复苏了人文精神。
(四)文艺复兴的原因
然而,这场解放人性,复苏人文精神的运动为何从意大利发起呢?
观看视频资料并结合教材内容,一起来解读。
解说词:十四世纪,欧洲的历史开始进入了近代文明的黎明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工商业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一些城市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开始走上政治舞台,他们需要新的意识形态,为他们所追求的政治、经济利益辩护,他们需要新的学术、新的文化,为他们所做的一切给予支持。这样,一种完全崭新的近代精神就产生了,文艺复兴是反对神权、反对封建的新文化运动,成为托起近代欧洲的力量。
小归纳:文艺复兴最先发生在意大利,其原因有 政治上:基督教会的专制统治
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意大利最早)
文化上:保留了大量的古希腊、罗马文化遗产 „„ 外部因素:印刷术为文艺复兴运动准备了条件
(五)文艺复兴的影响
那么,这场历经300多年复兴运动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材料1:展示欧洲近代科学家的图片 ——文艺复兴推动近代科学的发展。材料2:展示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物 ——人文精神渗透于建筑艺术之中。
(过渡)随着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它的人文精神已经渗透到当时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同时也影响到欧洲各地,其中包括欧洲的另一个主要国家——德意志„„
我们的旅行跟着它的感觉走,到达16世纪的德意志,因为那里发生了什么?——宗教改革。
第4站:16C 的德国 ——人文精神的发展
(一)宗教改革的背景
师:为什么要改革?因为收到谁的严重压迫?——天主教会。的确是这样的,中世纪以来,天主教会的恶行多端,尤其是对德意志。
到16世纪初,德意志仍然没有统一的国内市场。再者,德意志在宗教改革前,是罗马教会最忠实的奴隶,德国都受教会的压榨最深。因此得了个绰号“教皇的奶牛”。
——摘自《觉醒的德意志》第4页
罗马教廷贪得无厌,利用“赎罪券”搜刮钱财。马丁·路德终于按捺不住,发出了愤怒的呐喊。提出了《九十五条论纲》,就像火山爆发一样,一发不可收拾,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开始了。
(二)宗教改革的主要思想
(下面让我们来一次虚拟的情景,观看他们马丁·路德与教皇特使之间的论战)共有三个回合:
① 特使:每一个基督徒必须要持斋、守贞、忍让、服从教会、遵守教规、购买赎罪券、加入修道院修道等,才能得到上帝的恩典,灵魂才能升入天堂。
路德: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心。
从“因行称义”到“因信称义”;(核心)——无形中已经否定了教皇的权威; ②特使:人是上帝的奴仆,人世间的一切都要受上帝主宰。教会是代表上帝来管束人世的,不管什么人,不管他是国王、贵族还是骑士,都要受教会的神喻。
路德:我们应该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从教会权利高于世俗权利 到 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促进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
③特使: “圣礼”是把上帝的恩典传授给圣徒们必不可少的媒介,如果没有我们尊贵的主教和教士,你们的灵魂就永远不能得到上帝的饶恕。路德:我们要废除旧教会制度,一切仪式从简,建立人人有权读“圣经”、人人可通上帝的“廉价教会”,教士有结婚的权利。从坚持旧宗教仪式 到 简化宗教仪式;——-使得宗教的普及性越大。
(三)宗教改革的影响
(过渡)这样一来,从德国开始的宗教改革,在欧洲引起了连锁反应——瑞士、英国纷纷展开宗教改革,天主教一统天下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展示:基督教演变的示意图
问题引入:有人说,在促进思想解放方面,宗教改革比文艺复兴有很大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它将“人文主义”思想进一步弘扬。我们如何理解这种说法。
(展示:人的核心意识图)
解读:文艺复兴:否定神学禁欲主义;肯定现世中的自我。
但是这个时期,人们还是受到“教皇权威”的压迫,通过宗教改革后,否定教皇绝对权威;肯定神权下的自我。
再继续对比,文艺复兴在当时以谁为主体?(再问:薄伽丘、莎士比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人都是些社会中什么阶层的人物?)
他们是上流社会、知识阶层。它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
而宗教改革一开始就涉及的参与者已经渗透到社会的什么阶层?是社会基层、大众群体。它是不仅是一个思想运动,一个政治运动,更是一个全社会运动。
因此,可以这么说,宗教改革进一步发展了人文精神。
(过渡)我们“人文之旅”的列车一路走来,从古希腊、到意大利、英国、德国,看到“人文精神”从产生、泯灭、复苏、发展的进程。中途下车休息,整理旅途的点滴收获后,让我们回归当下,看看“人文精神”与我们。
第二辑、回归当下之问
(展示三个图片,2008年北京奥运的会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北大的校徽)
观察上面三个LOGO得知,今天有一种通行的共识:人文精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今天,我们如何传承“人文精神”?(同学们讨论,提出建议,相互分享。)再用莫言谈获诺奖,他如何传承“人文精神”?
《莫言谈诺奖》谈到未来的文学之路,莫言回答说:“按照原来定的方向,脚踏实地,描写人的生活,描写人的感情,站在人的角度上写作。”
最后,我把想说的话与大家分享和共勉。(幻灯 音乐 留言)
以人为本 崇尚道德 关注民生 和睦相处 和平发展 后记:人文精神,为你我留下一种最美好的可能„„
感谢大家!
备课心得:
本课的内容多,容量大,是我遇到的最后困惑。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后,重新把教材进行整合,对教材进行取舍,用旅行的方式实施教学的尝试。希望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得到更多专家的指点。
教学反思:
上完课再继续„„
第五篇:6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文艺复兴三杰” 及其代表作,并着重理解文艺复兴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而并非是简单的复古运动,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应深入本质,而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上。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学生可以围绕文艺复兴运动及宗教改革的性质进行预习。课堂上,教师应仔细讲解:文艺复兴并非古典文明的简单重复,让学生明确两者在性质上的根本差别。同时,也让学生明确:宗教改革实质上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通过对文艺复兴中的科学探索的认识和宗教在历史上的作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理性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反对宗教迷信。
(2)通过对人文主义的认识,使学生充分认识人的价值,培养热爱生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3)通过对优秀文艺作品的介绍,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情趣和态度。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文艺复兴产生的原因。(2)人文主义的基本概念。2 教学难点 人文主义。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4.标签
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
师生共同赏析图片《中世纪的圣母子》和拉斐尔的《椅中圣母》,找出他们的不同点来。在此基础上,提问:(1)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2)当时开展了什么运动? 新知介绍
一、文艺复兴
1、意大利文艺复兴产生的社会背景
①意大利半岛最早萌发了资本主义经济:
14、15世纪,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等城市,工商业发达,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他们具有新的开拓创新精神,不满足于当时天主教会控制下的陈腐、呆板的生活。
②意大利丰厚的文化遗产:意大利是古代罗马、希腊文化的中心地带,留下了不少古代文化的遗迹,容易使当地的人们回忆起古代的辉煌。拜占庭帝国保留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拜占廷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人入侵攻占后,许多学者逃到意大利。他们带来了许多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这其中有许多是意大利文手抄稿,他们还在意大利各地讲学,促进了意大利人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研究。
③意大利具有不可多得的人才优势:各城市共和国的统治者和富商巨贾竞相延揽才智之士,汇集了众多的博学才子。可引用佛罗伦萨美第奇的话:“应该把这些有特殊天才的人们作为天上的神仙对待,而不应该把他们看成是驮畜。” 人们正是在研究、学习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过程中,发现了它与教会文化的不同之处,并加以改造利用,掀起了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为表象,实际是资产阶级新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
2、含义和实质:
文艺复兴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人文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从表面上看是欧洲先进知识分子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当时人们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黑暗时代”却衰败湮没,直到14世纪以后才获得“再生”与“复兴”。这表明了文艺复兴的新文化以古典为师的一面,但它不是单纯的古典复兴,而是反封建的新文化的创造,它表现在科学、文学和艺术的普遍高涨和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实质:文艺复兴是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3、核心: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支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就是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要求以“人”为中心而非以“神”为中心,以此出发,人文主义重视现世生活,因而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反对基督教的来世观念和禁欲主义。主张发挥人们的创造力,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作家亚而伯蒂说:“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人文主义重视科学实验,鼓励冒险和发财致富,认为事业的成功及发财致富是一种道德的行为。总之,人文主义就是一种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
4、文学领域的成就:文艺复兴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来。(1)“文学三杰”:薄伽丘、但丁和彼特拉克 ●薄伽丘:
代表作:《十日谈》
思想主张: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但丁:“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代表作:《神曲》
思想主张: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代表作:《歌集》
思想主张: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5、文艺复兴的传播和意义:(1)传播:意大利→西欧诸国
15世纪后期,新航路的发现刺激了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由意大利扩展到西欧广大地区。
(教师可简要指出其成就: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拉伯雷等艺术大师的成就;“日心说”等自然科学成就。)(2)意义: ①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高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②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③文学艺术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
④自然科学方面: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二、宗教改革——与上帝直接对话:
1、背景:
(1)文艺复兴的影响: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学者尽管对宗教保持较为温和的态度,但其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极大地冲击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天主教的权威日益受到人们的怀疑。人们对教会精神禁锢和腐败的批评更加激烈,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P28思考题)
(2)天主教会对欧洲尤其是德意志的压榨。
中世纪的天主教会对人民进行严密的精神统治,基督教信仰的核心是“原罪”和“灵魂救赎”,即人生下来就有罪,只有信仰上帝,跟随耶稣才能得救。16世纪的德意志在名义上是“神圣罗马帝国”,但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成为受罗马天主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被视为“教皇的奶牛”,因此,民族压迫、阶级压迫与宗教压迫交织在一起的德意志,便成了宗教改革的发源地。(3)导火线:罗马教皇出售赎罪劵
1517年,罗马教皇以筹资修缮教堂为名,出售赎罪券。这种骗人的谎言激起了德意志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的极大反感。
2、性质:
是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宗教改革是发生在16世纪的一场爆发于德意志,并迅速席卷西欧的社会思想政治运动。实质上是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人文主义思想得以进一步弘扬。
3、代表人物及主张:
(1)代表人物: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标志着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开始)(2)主张:
①他认为信仰耶稣就可得救。
他在研读《圣经》中,提出了关于灵魂得救及救赎的新观点:人的灵魂只要依靠个人虔诚的信仰就可得救,不需要教会神职人员的干预;信仰的唯一依据就是《圣经》,而不是天主教制定的神学。“
②他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坚持《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并依据希腊文原本把《圣经》翻译成德文。
4、扩展及意义:(1)扩展:
马丁·路德的说法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许多地方兴起,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基督教派,这些教派统称为新教。这是基督教历史上的第二次大分裂。新教形成三大主流教派即路德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派,结束了天主教在西欧一统天下的局面。路德教派主要分布在德意志北部和东北部以及北欧、美国等地;加尔文派主要分布瑞士、法国、英国和美国等地;英国国教又称安立甘宗或者圣公会主要存在于英国的都铎王朝时期。(2)内容: ①简化宗教仪式;
②否定罗马教廷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3)意义:
①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②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③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课后小结
◆(14-17世纪)文艺复兴:本质是以人文主义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16世纪)(文艺复兴影响下的)宗教改革: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复习总结和作业布置
复习总结
1.文艺复兴的实质
“文艺复兴”这一概念并不能揭示其本质,它不是古希腊罗马文明在湮没千年后的复兴,而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可以形象的比喻为“旧瓶装新酒”,即在古希腊罗马文化文明的“旧瓶”中装上资产阶级的“新酒”。2.正确认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基督教的关系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反对的是封建的教会与宗教思想,并没有放弃基督教,而是对基督教的发展与创新。宗教改革实质上是一次意义深刻的社会政治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
3.古希腊先哲的人文精神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比较 4.专家对《蒙娜丽莎》的解读
5.文艺复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正如恩格斯所说:“在人文主义的伟大思想光辉和永恒艺术魅力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因为文艺复兴期间人文主义者的启发,欧洲随之而来的是商业革命,宗教改革,政治革命,并且开创了一个理性的时代,世界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6.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有何异同?
同:(1)都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主张和要求。(2)矛头都对准教会神学统治;(3)都促进思想解放。
异:(1)发起地区:意大利——德意志
(2)开展形式:文学艺术作品——直接改革宗教(3)参与力量:上层社会知识分子——广泛群众(4)体现的人文精神侧重点:
文艺复兴——追求幸福生活,提倡人性解放。宗教改革——反对教会权威,主张信仰自由。
课堂练习
1.(2013·广东文综,19)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于是,艺术家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这里的“艺术家”是()A.文艺复兴时期画家
B.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
C.法国印象主义画家
D.20世纪现代主义画家
2.(上海大综合卷,9)一位哲人说过:“这(文艺复兴)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产生了巨人的时代”。下列人物中属于这个时代的巨人有
①但丁
② 马丁.路德
③米开朗琪罗
④ 达芬奇
⑤ 伏尔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⑤
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独立完成配套课后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