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木兰辞 教案
一、导入新课二,背景解题
三.朗读
1.听范读,正字音
2.自由朗读机杼Zhù可汗kâ hán 鞍鞯ān jiān 辔头Pâi燕山:yān 胡骑jì(战马)戎机róng 朔气Shuò(北方)金柝tuò红妆zhuāng 著我旧时裳Zhuó(穿)傍地走bàng 3.请学生朗读并点评四,整体感悟,走近木兰 1、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诗中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2、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初步理解,复述木兰故事。(串译文章)
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 古今异义字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古意是只(副词)
今意是但是,可是(转折连词)出郭相扶将 郭:古意是外城 今意是仅用作姓氏
双兔傍地走 走:古意是跑 今意是行走 一词多义 东市.买骏马 集市(名词)愿为市.
鞍马 买(动词)数词运用 军书十二卷 壮士十年归 策勋十二转 同行十二年
(注意:这些数词均不表示具体数目,即表示虚数,言其多。)翻译时注意以下句子:•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3.梳理诗歌展现的木兰的传奇经历,请用四字短语来概括。
五,人物赏析,品读探究人物赏析: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例:(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4)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5)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
2、六、详略分析:(1)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2)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学生讨论明确:(1)从军缘由――详写出征前准备――详写出征中的思亲心理--详写,详写女儿情态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略写英雄气慨凯旋辞官――详写家人迎接――详写木兰改装――详写(2
八、拓展延伸
1.每一年,中央电视台都会有一个晚会叫“感动中国”,以评选出当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为主打内容,我们今天读到的木兰的事迹,绝对有资格入选“感动中国”的人物之一。如果你是评委会委员,请你参考下面的颁奖辞,也给我们的木兰写一段颁奖辞吧: 《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士。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得胜归来之后,她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融合在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敦朴的优秀品质。
同行十二年
(注意:这些数词均不表示具体数目,即表示虚数,言其多。)翻译时注意以下句子: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3.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什么?(一是人物的传奇性,一是人物性格的丰富性。)梳理诗歌展现的木兰的传奇经历,请用四字短语来概括。第一部分(1——3.)代父从军、踏上征途 第二部分(4)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5——6)还朝辞官,亲人团聚。第四部分(7)比喻作答,赞美木兰。教师总结:本文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万里转战、凯旋而归、不贪功名、解甲归乡、全家欢聚的故事,洋溢着极其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木兰在非常时期女扮男装,秘密代父从军,并发挥她那潜在的智谋与才华,着实
第二篇:木兰辞
木兰辞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爹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阿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 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一千多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繁简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的比喻来收束全诗,令人回味。这就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第三篇:木兰辞
《木兰辞》原文及译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文:
叹息声一声连着一声,木兰对着门在织布。却听不到任何织布的声音,只听见姑娘的叹息声。木兰辞问姑娘想的是什么,又在思念什么。我没有想什么,也没有思念什么。昨天晚上我看见征兵的文书,可汗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有很多卷,每卷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成年的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愿意为此去买鞍买马,从此替代父亲去当兵。
木兰到集市去买骏马、买马鞍和马鞍下面的垫子、买嚼子和缰绳、买鞭子。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溅溅的水流声。早上辞别黄河,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啾啾的嘶鸣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壮烈牺牲,有的很多年后才回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上。木兰有很多的功劳,被赏赐了很多财物。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不愿做尚书省的官,只希望骑一匹马,送木兰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外城迎接木兰;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打开我厢房的门,坐到床上,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对着窗子整理像云一样柔美的鬓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花黄。出门去见同去出征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多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孩子。
雄兔两只脚时常腾空,雌兔时常眯着眼睛,两只兔子并排跑,谁能分辨是雌兔,雄兔。
第四篇:《木兰诗》(《木兰辞》)公开课教案
经典教学课型专题研讨-----探讨教学形式多样化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2016年10月18日第4节
授课人:伍展雯
《木兰诗》(《木兰辞》)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利用多种诵读方式熟读诗歌,背诵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感与韵律美。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够积累一定的古代文学知识,为今后的古文学习奠定基础。
3、感受木兰这一具有家国情怀的光辉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利用多种形式学习诗歌,达到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如何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并能感受木兰这一具有家国情怀的光辉人物形象。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巾帼不让须眉”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指名回答,师总结)
2、是的,在中国历史上就涌现出许多“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木兰辞》这首诗歌,去了解这位流传千古的奇女子--木兰的故事。
二、正字音,熟读诗歌:
1、师导入:同学们,这首诗歌是出自南北朝时期的北朝民歌,您们还记得我们曾经学习过哪首北朝民歌?(生吟诵,师点评)
2、师导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是如此的粗犷豪迈,北朝民歌是如此的朴质刚健,富有感染力。《木兰辞》就是这样一首集北朝民歌精髓的诗歌,因此它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双璧。
4、学习诗歌,师范读诗歌。
5、师领读,生跟读。(注意纠正学生字音)
6、男女生对读。
7、文白对读,师串讲,疏通文意。
8、指名个人读。
三、小结: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认为木兰的故事为什么能够流传千古,深受人们的喜爱?
《木兰诗》(《木兰辞》)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第五篇:木兰辞
木兰辞
唧唧复唧唧1,木兰当户织2。不闻机杼声3,惟闻女叹息4。
问女何所思5,问女何所忆6。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7,可汗大点兵8。军书十二卷9,卷卷有爷名10。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11,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12,南市买辔头13,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14,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15。旦辞黄河去16,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17。
万里赴戎机18,关山度若飞19。朔气传金柝20,寒光照铁衣2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22,天子坐明堂23。策勋十二转24,赏赐百千强25。可汗问所欲26,木兰不用尚书郎27,愿驰千里足28,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29;阿姊闻妹来30,当户理红妆31;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3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33。当窗理云鬓34,对镜帖花黄35。出门看火伴36,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37;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38
陌上桑 原文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 白马从骊驹;
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难读字音: 隅(yú)敷(fū)笼系(jì)倭(wo)堕(duò)髻(jì)缃(xiāng)
绮(qǐ)襦(rú)捋(lǚ)髭(zī)须 著帩头(zhuó qiào)踟蹰(chí chú)姝(shū)宁可(nìng)不(fǒu)千余骑(jì)骊(lí)鬑鬑(lián)趋(qū)【词语解释】
简介:《陌上桑》是中国汉乐府民歌的名篇,富有喜剧色彩的汉族民间叙事诗。一名《艳歌罗敷行》,见于《宋书·乐志》;又名《日出东南隅行》,见于南朝徐陵的《玉台新咏》。
陌上桑属于《相和歌辞》,写采桑女秦罗敷的美貌与操守,以及反映了汉代社会制度即春兴季节太守出行劝课农桑。最早著录于《宋书·乐志》,题名《艳歌罗敷行》,在《玉台新咏》中,题为《日出东南隅行》。本诗一直以来被误解为太守调戏罗敷,而被罗敷义正言辞地回绝,其实这是误读。这首诗其实是汉代社会制度的一个缩影,太守作为地方最高长官,在春季时行所主县,劝民农桑,振救乏绝。从诗文中可以看出,秦罗敷显然是一个贵妇人形象,太守因其美貌和疏忽了礼节上的不合理,罗敷明确地指出,表现出高尚的操守和知礼节的大家女子。
译文:
太阳从东南方升起,照到我们秦家的小楼。秦家有位美丽的少女,自家取名叫罗敷。罗敷善于养蚕采桑,(有一天在)城南边侧采桑。用青丝做篮子上的络绳,用桂树枝做篮子上的提柄。头上梳着堕马髻,耳朵上戴着宝珠做的耳环;浅黄色有花纹的丝绸做成下裙,紫色的绫子做成上身短袄。走路的人看见罗敷,放下担子捋着胡子(注视她)。年轻人看见罗敷,禁不住脱帽重整头巾,希望引起罗敷对自己的注意。耕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犁地,锄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锄地;以致于农活都没有干完,回来后相互埋怨,只是因为仔细看了罗敷的美貌。
太守乘车从南边来到这,拉车的五匹马停下来徘徊不前。太守派遣小吏过去,问这是谁家美丽的女子。小吏回答:“是秦家的女儿,自家起名叫做罗敷。”太守又问:“罗敷多少岁了?”小吏回答:“还不到二十岁,但已经过了十五了。”太守请问罗敷:“愿意与我一起乘车吗?”
罗敷上前回话:“太守你怎么这样愚蠢!太守你已经有妻子了,罗敷我也已经有丈夫了!(丈夫当官)在东方,随从人马一千多,他排列在最前头。怎么识别我丈夫呢?骑白马后面跟随小黑马的那个大官就是,用青丝拴着马尾,那马头上戴着金黄色的笼头;腰中佩着鹿卢剑,宝剑可以值上千上万钱,十五岁在太守府做小吏,二十岁在朝廷里做大夫,三十岁做皇上的侍中郎,四十岁成为一城之主。他皮肤洁白,有一些胡子;他轻缓地在府中迈方步,从容地出入官府。(太守座中聚会时)在座的有几千人,都说我丈夫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