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虫和鸟教学设计
《虫和鸟》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1、认真聆听教师的讲述和朗读,并跟读诗歌内容。
2、能独立朗读诗歌,主动讲述自己与诗歌内容有关的经历,体验和想象诗歌内容。
3、理解诗歌内容,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和小朋友一起为诗歌内容创编相应的动作,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创编活动,学会合作。
4、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验诗歌学习的快乐,培养阅读的兴趣。活动准备:
1.与诗歌相匹配的背景音乐以及伴有该诗歌朗诵的音乐碟。
2.各种操作材料(水盆、袜子、绳子、手帕、画纸、彩笔等)人手各一,另外衣服夹子要足够够用,整齐摆放。
二 教学过程
幻灯片展示诗歌: 《虫和鸟》
我把妈妈洗好的袜子,一只一只夹在绳子上,绳子就变成了一只多足虫,在阳光中爬来爬去。
我把姐姐洗好的小手帕,一条一条夹在绳子上,绳子就变成一群白鹭鸶,在微风中飞舞,飞舞。
1、第一阶段:熟悉诗歌
1.1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经验,运用直观教学,直接导入。
(1)“看一看今天我们的教室和平常有什么不一样?有谁发现多了什么东西没有?”
(2)“你们猜一猜这是用来干什么的?”小朋友一般都有见到洗衣服或晾衣服的经验,因此他们的回答也会直奔主题,如洗袜子、洗手帕、再把东西挂到绳子上晾干等等,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引导他们积极发言,并巧妙地补充他们的发言和纠正他们错误的发音。
(3)我们一起来洗一洗,挂一挂,一定要挂到两边的绳子上,放着背景音乐,时间多的话还可以边唱儿歌边洗、挂。
第二篇:《虫鸟歌》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
(1)认识本课生字。
(2)朗读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感,丰富语言积累。
(3)能仿照课文句式,再说出几种这样的短语。
2、过程与方法:
(1)自读课文,认识动物,积累词语,对生字进行偏旁归类。
(2)读悟结合,合作探究,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试着熟读成诵。
(3)展示交流,拓展升华,仿照课例说短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主动识字,正确认读,积累短语。
三、教学难点:
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四、教学准备:
1、教师:生字卡片、动物图片。
2、学生:课前观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虫鸟的生活习性。
五、学案导案:
课前预习
1、我在课前预习了本课课文,借助拼音,了解了部分生字新词的意思。
2、我课前自主观察了解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虫鸟的生活习性。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师谈话激趣,出示动物图片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自主学习
1、我能自主读文,圈出生字,独立认读。
2、我发现这些字易读错,提醒大家注意。如:蜻蜓、鹰、鹦都是后鼻韵ing。
3、我能认读生字娃娃。(生字认读、扩词、释义、造句)。
4、再次读文,勾出动物名,认读。(板书)
5、在这些动物名中,我发现了:
蜻蜓、蝴蝶都是“虫字旁”,属于昆虫。鹦鹉、鹃、鸥、鹰都是“鸟字旁”,属于鸟类。
6、我还知道这些“虫字旁”“鸟字旁”的字。
如:蛙、蛇、蜜蜂、蜘蛛、虾都是“虫字旁” 鸡、鸭、鹅、鸳鸯、鸦、鹊都是“鸟字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出示自主学习内容,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指导学生认读,探究偏旁归类。
合作探究
1、认识了8种小动物,知道它们喜欢干什么吗?
2、全班交流,自己最喜欢哪种小动物?说说喜欢的原因。并把自己知道的有关知识、资料进行交流。
3、再次美读儿歌,读出对小动物的喜爱。
三、细读理解,品位感悟
教师相机点拨,启发学生相互交流、补充,引导学生正确了解各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展示交流
1、小动物们真有趣,我愿意把这首儿歌记在脑子里。多种形式品读课文,体会词语的节奏
(1)男女分组读:男生一句,女生一句。
(2)问答式读:问蜻蜓,答点水。
(3)齐读;
2、习题连线
蜻蜓 开屏 蝴蝶 筑巢
孔雀 点水 燕子 恋花
杜鹃 盘旋 鹦鹉 翱翔
海鸥 鸣啼 雄鹰 学舌
四、展示交流,情感升华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品读,练习,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
拓展练习
1、今天我们学了有趣的《虫鸟歌》,我还知道这些有趣的虫和鸟。
如知了、蚂蚁、蜘蛛、螳螂属于昆虫。鸳鸯、百灵、大雁、翠鸟属于鸟类
2、我能仿照课文,说说这样的短语。
如:蟋蟀弹琴、蛐蛐唱歌、蚂蚁搬家、蜘蛛织网
3、我还会阅读有关动物的书,了解它们的特点。
(三)总结评价,拓展练习
教师引导学生拓展,答疑解惑。
第三篇:节节虫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了解节节虫的身体特征。
2.引导学生通过交流与合作掌握制作节节虫的方法与技巧。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利旧利废的意识、卫生意识以及劳动安全意识。
4.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
彩色纸、广告纸、饮料瓶、纸杯、胶卷外壳等,剪刀、胶水、细绳等。
教学重点:
了解有关节肢动物的知识,尝试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制作节节虫。
教学难点:
创新使用材料,制作方法精细。
教学准备:
彩色纸、剪刀、双面胶、水彩笔、针、细绳、小饰物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创设对话情景
1.小朋友们,大自然里有一些可爱的小虫子,让我们一起去瞧一瞧吧。看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观察,看看这些小虫们有什么共同特点?看,它们有的爬在树枝上,有的翘起了尾巴抬起了头……真是太可爱了。欣赏完了,你发现这些小虫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它们的身体都是一节一节的)
2.是啊,这一节一节的小虫子真是有趣!我们把这些虫子统称为“节节虫”,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节节虫》这一课。板书:节节虫。
三、讲授新课
1.看了刚才的图片,小朋友,你知道节节虫有几部分组成吗?
(头:有眼睛、嘴巴、触角;身体:一节一节,由大变小;尾巴)
2.师:节节虫漂亮吗?哪里最漂亮?
(选一个你喜欢的节节虫说说它的形状、颜色、花纹)
3.师:小朋友们观察真仔细,说的也很棒!通过我们的分析,我们知道每一条虫子的每一节的形状、颜色、花纹都是相同的,我们把这种相同的排列形式叫重复,重复的的事物给我们整齐、有秩序、有节奏的美感。
4.下面,我们来看这两条节节虫,它们身上的色彩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一个对比强烈,一个对比柔和)。通过这个例子让我们明白不同的色彩搭配会带给我们不同的视觉享受。
5.刚才,我们学习了节节虫的形状、、花纹、色彩等特点。下面,让我们来动一动,一起合作用我们的身体来做一做节节虫吧,看哪组小朋友表现得最棒!要表现出节节虫的不同姿态哦。
6.小朋友们,同学表演得像吗?好的,大家都是很棒的小演员。请归位。
7.谁来说一说刚才同学表演时是依靠什么来连接每一节身体的呢?(手)
8.对了,我们表演时可以依靠手来连接,可我们制作的时候怎么办呢?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连接呢?谁来说一说。(可以用双面胶把他们粘贴在一起、或用穿插、用线穿的方法)
9.接下来让我们去看看同学们的作品吧,看看他们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10.总结方法:通过剪、贴、折、穿、卷、叠等方法。(板书)
11.老师也制作了两条节节虫,看,一只是用了折叠的方法;一条只是用了剪、贴的方法。
12.小朋友,你们想不想来制作一只节节虫呢?
四、布置作业
现在就让我们动手来制作一只新颖的节节虫吧。
五、作业展示:
每组选一名同学介绍本组的节节虫。
六: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自己的小巧手把彩纸变成了一条条可爱的节节虫,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废旧物品也可以制作成有趣的节节虫,不信你们看(课件展示)有的是用电池制作的、有的是用一次性纸杯做的、有的是用气球泡泡做的,真得很有创意!希望同学们也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发现废物的美,用你的双手和智慧把他们变成有用的东西。
板书设计:
节节虫
一节一节
连接方法:粘贴、穿插、线穿
第四篇:《寻“虫”》教学设计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
第十二课《寻“虫”》教学设计
大庆市直属机关第三小学
王 丽 艳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动画故事,知道叶得泉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人。
2.引导学生做一个做事认真,有责任感的人。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做一个做事认真,有责任感的人。
教学难点:
通过细节体会人物精神。
教学准备:
三维动画、课件、文字材料。
教学过程:
一、测试激趣、课题质疑
这节课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课。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做个测试,如果你丢失了一样东西,你会不会去仔细寻找?选择找的同学请举手。如果这样东西很小(比芝麻还小),选择放弃的把手放下。如过这样东西丢在了泥土地里呢?过去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你还会选择坚持寻找吗?(和大家说一下你选择找或者不找的理由)
学生交流找或者不找的理由
究竟找还是不找,究竟怎样去找?相信同学们在这节课后会找到答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板书课题:寻“虫”)
齐读课题
看到这个课题后,你想尽快弄清楚哪些问题?(你有什么想要问的吗?)
学生针对课题质疑
1.谁寻“虫“? 2.什么样的虫子? 3.为什么要寻找虫子? 4.怎样找的? 5.找到了吗?„„
你的疑问会在接下来动画中找到答案,请同学们认真观看。
二、感知故事,交流体会
1.带着问题看动画
1)问题解决了吗?(你找到答案了吗?)相机板书:叶得泉 附板书:岩芯 介形虫
2)有新的问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介绍“叶得泉”“岩芯“和”介形虫“让学 生知道介形虫对石油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这些提示介绍一下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师生互相补充)4)这个故事有什么感受?()地寻找
学生谈自己的初步体会,随机板书:认真、一丝不苟、热爱工 作„„
2.抓住细节谈体会
1)哪些画面你的印象最深刻?(你是从故事中的哪些细节体会 到他的细心和认真?)
2)回放动画视频。(小组讨论交流)
①学生抓住叶得泉寻找化石的动作及心理活动感受辛苦,体会叶得泉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做事态度。(演一演)
②了解叶得泉是怎样在成千上万的岩芯样品中寻找介形虫化石的?
(抓细节、谈体会,教师引导)
小结:叶得泉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一丝不苟、辛苦地寻找这个比芝麻还小的介形虫化石。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三结合实际,感悟升华
在我们身边也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或事,同学们可以小组交流一下自己看过或者听过的故事、身边的人和事、自己做事的态度以及自己的感悟。(这个故事对你的影响)
四、总结提升、感动内化
叶得泉就是以这种对油田负责一辈子的精神,发现了67个介形虫新种,撰写了两本专著、9篇论文,为认识大庆油田的地层情况,确保长期高产稳产做出了贡献。
老师和你们一样感触颇深,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成为一个做事认真,有责任感的人。现在我们就进行一个小小体验,看看谁最认真。
四、拓展体验 付诸行动
这是《第一朵杏花》中的一个片段,请你在短文中标出有几处错误(不只是错字),优胜者会获得“严谨认真“奖章一枚。
板书设计:
叶得泉
寻“虫”刻苦钻研 认真负责 一丝不苟 „ „
第五篇:鸟教学设计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阐明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
(2)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在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活动中,培养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树立爱护鸟类,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意识。【教学重点】(1)观察和探究“鸟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使学生能阐明鸟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特征。
(2)通过学习,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理解双重呼吸的概念和意义。
【课前准备】活体家鸽,家鸽骨骼标本,家兔骨骼标本,解剖盘,骨剪,鸡骨,各种图文资料,视频。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及资料分析法。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风筝又名纸鸢,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风筝的最初创作灵感来自哪种动物?(生答)--------------从学生熟知的风筝说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一、多种多样的鸟类
1.展示自然界中各种不同的鸟类。让学生了解鸟类的多样性。
2.从速度、高度和航程三个方面展示鸟类高超的飞行技能。质疑:鸟儿为什么会有如此高超的飞行技能?它有哪些特点是适于飞行的呢?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学生回答后归纳总结:鸟类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理功能都有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
二、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
(一)外部形态 观察对比:鸟类的体型与鱼、飞机和赛车有何共同特点?这样的体型有何意义?从学生学习的脊椎动物----鱼,以及熟知的飞机、赛车中寻找解决疑难的关键,并总结出共同点:流线型的体型利用减小运动的阻力。观察讨论:
1.将鸟的翅膀轻轻展开,观察伸展的翼呈什么形状?翼在飞行过程中有何意义? 2.观察翼上的羽毛与身体其它部位的羽毛有何不同?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遵循能用活体不用模型的原则,让学生在观察活体家鸽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知识,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3.学生通过交流表达,得出:鸟类的外部形态与飞行生活是相适应的。
师:如果给你们的双臂缚上一对翅膀,你们能像鸟儿一样飞行吗?(生:不能)这是什么原因呢?引入下一探究主题
(二)内部结构(1)肌肉特点
生活体验回顾:吃烤鸡时,哪部分的肌肉最发达? 进一步体验探究:手摸家鸽的胸部肌肉和腿部肌肉,感受哪个部位的肌肉更发达?
用生活实例引入探究,更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用手摸的方法有利于获得直接经验,加深知识的理解。最后学生能得出:胸肌更为发达。师质疑:“为什么同为鸟类,鸡的腿部肌肉发达,而家鸽的胸部肌肉发达?”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运动方式不同,与功能有关。教师适时总结:生物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这也是本节课要探究的重点。(2)骨骼特点
引导学生运动多种方式探究
对比观察:家兔的骨骼和家鸽的骨骼,得出鸟类的骨骼:轻、薄。动手实践:用骨剪剪断鸡的长骨,得出鸟类的骨骼:长骨中空。归纳总结:鸟类的骨骼特点利于减轻体重,适于飞行。
通过模型及实物,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实践探究中获取知识,感受鸟类的内部构造特点。从而得出结论:鸟类的内部构造也是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
(三)生理功能
知识回顾:呼吸作用的表达式-----------------让学生学会运用旧知识解决新知识,运用已有概念构建新知,完善头脑中的知识体系。提升知识构建的能力。1.消化系统
自主学习:消化系统的组成。
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的自学能力。
教师点拨:容易错的两个字------角质喙的喙,嗉囊的嗉。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角色对话,消化系统的作用
运用鸟儿的对话,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增强知识的趣味性,活跃了课堂气氛的同时也缓解了学生学习中的疲劳状态,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2.呼吸系统
小组合作讨论:1.肺和气囊有什么作用?2.这样的呼吸方式有何意义? 学生通过书本整体感知双重呼吸的概念和意义。
师生通过图片具体分析双重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微视频展示,将抽象的东西运用直观的形象完整展现,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概括,也是一种巩固加深的手段,有利于难点的突破。
在一系列的学习过程中总结出:鸟类的生理功能也是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
(四)与飞行有关的其他特点
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构建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理念。
三、概括鸟类的主要特征
学生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下,自主概括出鸟类的主要特征。教师加以总结: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呼吸。特别指出:并不是鸟的所有特征都是适于飞行的。
四、盘点收获,归纳整理。
让学生在对照屏幕知识提纲的基础上,自己说出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构建整体的知识框架。
五、激情闯关、乘胜追击。从易到难的设计部分检测题,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做有效的反馈。查漏补缺。也便于教师的今后教学。
六、布置作业。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鸟》
教学设计
孙立岩
平度市西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