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12个月大小肌肉活动设计
0――12个月大小肌肉活动设计
编号:A52 类别:大小肌肉 教案名称:用力压 适用年龄:0~7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0~15分钟,可轮流进行 教学地点:育婴室 使用教具:啾啾球
主要目标:刺激幼儿小肌肉的发展。并促进其主动接触外界东西的意愿。
间接目标:透过听觉的刺激,协助幼儿发展积极的人际关系及对外界的探索能力。☆ 教学步骤: 1.2.3.4.引导者先拿啾啾球在幼儿面前晃动,并用力压发出声音吸引幼儿的注意。让幼儿背靠着引导者坐着,拿啾啾球给幼儿握着。
引导者拉着幼儿的手用力压啾啾球,直到发出啾啾的声音为止。引导者放开幼儿的手,观察幼儿是否会继续压啾啾球。
☆ 注意事项:
若幼儿无法压出啾啾球的声音,引导者不要勉强幼儿。可多示范让其学习即可。☆ 失败的处理:
尽量创造现场的轻松气氛,以鼓励幼儿更努力去尝试。
编号:A53 类别:大小肌肉 教案名称:嗨!脚指头 适用年龄:0~7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0~15分钟,可让幼儿轮流进行 教学地点:育婴室 使用教具:幼儿的脚指头
主要目标:让幼儿发现脚指头,并协助本体感的养成。
间接目标:建立幼儿对自己喜爱的情感及更完整的感情分化能力。☆ 教学步骤:
1.让幼儿背靠着引导者坐着,引导者触摸抚弄幼儿脚趾,观察幼儿的反应。2.引导者把幼儿的脚趾拉放到幼儿嘴前,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脚指头。
3.观察幼儿是否发现了自己的脚指头。若发现了,观察幼儿是否会用手去触摸抚弄。☆ 注意事项:
幼儿的脚趾必须是干净清洁的,放入嘴中不可太深以免感染细菌。☆ 失败的处理:
现场的操作气氛应轻松愉快,以激发幼儿探索和模仿的意愿。
编号:A54 类别:大小肌肉 教案名称:抓抓看
(一)适用年龄:1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0分钟 教学地点:婴儿床 使用教具:线球
主要目标:训练肌肉的张力,抓握能力及视觉空间成熟。间接目标:培养积极主动探索意愿。☆ 教学步骤:
1.让幼儿平躺于婴儿床上。
2.用线球作上下左右的移动,吸引幼儿的注意。
3.转动线球时,观察幼儿会不会将单手举起,试着接近线球,且随着线球转动的方向而移动手部。☆ 注意事项:
线球距离眼球的距离不宜过远或过近,以手可以向前擎到的距离为准。☆ 失败的处理:
若幼儿没有反应,试着将线球降低高度,碰触幼儿身体,让幼儿感受物体存在,吸引幼儿抓取。
编号:A55 类别:大小肌肉 教案名称:动动小脚 适用年龄:1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垫子上
主要目标:强化幼儿脚关节力量,协助幼儿的大脑到腿部神经的协调运作。间接目标:通过身体接触,激发幼儿和他人接触的经验。☆ 教学步骤:
1.让幼儿仰躺在垫子上,脱去外套及长裤,只着内衣及尿布。
2.引导者双手各握住幼儿脚踝关节,轻轻地将双脚推向幼儿身体,使脚跟碰到幼儿的大腿后侧,来回作约3~5次,再将幼儿的双腿拉直。
3.幼儿3个月以上时,可依第2点方式进行,但幼儿的双脚贴向大腿后侧,稍作停留,幼儿因不舒服,会用力往前蹬,约3~5次后休息。☆ 注意事项:
幼儿在往前蹬时,引导者的双手仍应握住幼儿的脚关节,避免幼儿的不当用力而造成危险。☆ 失败的处理:
有时候幼儿因腿部的肌肉较多,而使得活动的过程较为困难,此时不要过于勉强,可先作较小幅度的移动。
编号:A56 类别:大小肌肉
教案名称:手指儿开开
(一)适用年龄:1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0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垫子
主要目标:刺激手掌及手指末端神经成熟。间接目标:刺激双手,促进左右脑平衡发展。☆ 教学步骤: 1.2.3.4.5.让幼儿仰躺在垫子上。
引导者左手握住幼儿的手掌,右手先将幼儿的右手食指展开,观察其他四只手指的反应。再将拇指以外的手指张开,让大拇指也跟着张开。换成左手时,则先将拇指张开,观察幼儿的反应。
把左手大拇指以外的手指张开,观察幼儿的视线焦点及拇指的反应。
☆ 注意事项:
展开手指的力量不可过猛。☆ 失败的处理:
大拇指无法和其他四指分别张开、握合,经常会一起张开、握合,因为小肌肉的运动能力尚未纯熟。多作手指运动,对幼儿会有帮助。
编号:A57 类别:大小肌肉双侧协调 教案名称:轻轻拉动我的手 适用年龄:2个月以上~5个月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垫子
主要目标:训练幼儿手臂及手肘活动能力,并强化双侧协调。间接目标:配合他人进行运动游戏,激发积极人际关系。☆ 教学步骤:
1.将垫子铺好,让幼儿仰躺,天气炎热时,可以只着尿布,天气寒冷时,可脱去外衣、长裤,只留内衣和尿布,引导者面向幼儿,坐在幼儿两腿侧,让幼儿看到引导者的脸部。2.引导者的大拇指让幼儿握住,其余四指扣住幼儿的手腕关节,轻轻地将两只手臂拉至胸前交叉,再轻轻回到两侧。
3.将幼儿的右手拉至左手臂处,轻触手臂,再慢慢放回,接着将左手拉至右手臂处,碰触后同样拉回,练习两侧手臂过身体正中线的活动。☆ 注意事项:
幼儿的肌肉关节尚未发展完成,在进行运动撕,注意不要过于用力,以免损伤幼儿的骨骼及肌肉。此活动最好在喂奶后2小时进行,以免溢奶。☆ 失败的处理:
用力可能会造成幼儿疼痛或不舒服,若幼儿无法接受手臂的拉动,可改成手臂轻轻拉高、放下等轻松简单的动作,练习幼儿手肘关节的活动力。
编号:A58 类别:大小肌肉 教案名称:抬手抓抓看 适用年龄:3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婴儿床 使用教具:线球
主要目标:手臂可以抬高,双手可以伸展至不同角度,并作抓取的动作以强化手眼协调能力及小肌肉成熟。
间接目标:增加本体感及运动企划,培养幼儿自信及数概能力。☆ 教学步骤:
1.首先让幼儿平躺于婴儿床上。
2.将线球放于幼儿的胸上中央线,并用声音吸引他注意看线球。
3.当幼儿的左右手配合线球的转动,伸展向不同的方位时,引导幼儿的双手,抬高到与肩部平行的位置。
4.转动线球,引导幼儿双手举高,手指弯曲作出抓取状且能平行摊开双手。5.观察幼儿的头部和视线是否同时作横向的移动。6.停止线球的转动,观察幼儿是否会注视引导者。☆ 注意事项:
引导者的动作不宜太快,需主动引逗,配合幼儿之意愿。☆ 失败的处理:
躺着时举高手部后,因为角度的关系,抓握的能力会受到影响,而不易准确抓握到,可以让幼儿在平躺时多练习。
编号:A59 类别:大小肌肉 教案名称:好朋友 适用年龄:3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可敲击出声的玩具、垫子
主要目标:练习双手协调运作、促进双侧协调成熟,左右脑平衡发展。间接目标:敲击和打击出声,协助幼儿自我意识的启发和成长,确定其自信心。☆ 教学步骤:
1.让幼儿坐着或平躺着,引导者双手拿着玩具,可以用发出声音的玩具或其他物品逗弄幼儿,使幼儿的视线停留在引导者手中的玩具或物品上。
2.试着引导幼儿将双手的玩具互相碰触,并观察幼儿是否有其他反应。☆ 注意事项:
1.不需要强迫幼儿一定要将到手的玩具互相碰触。
2.需注意幼儿手指抓握玩具的适当位置,不要在玩具碰触是敲击到手指。☆ 失败的处理:
除了互相敲击外,幼儿也喜欢用玩具敲击其他地方,这样声响会带给幼儿很大的感官刺激,而感到兴奋快乐,引导者要注意幼儿切勿敲击过度,而伤到自己。
编号:A60 类别:大小肌肉 教案名称:抓到了吗? 适用年龄:3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抓握玩具、软塑胶棒或福禄贝尔玩具——八色球 主要目标:强化手指抓握力量和手指指尖细腻动作的成长。间接目标:训练幼儿对环境的积极探索意愿和能力。☆ 教学步骤:
1.引导者将玩具拿到靠近幼儿处,观察幼儿反应。
2.再持续逗弄幼儿,让幼儿有机会用手去抓取玩具,观察幼儿若没抓到玩具会不会更换手或继续尝试。☆ 注意事项:
鼓励幼儿用手抓握时,最好能让幼儿抓到玩具两次,这样才能保持探索的兴趣。☆ 失败的处理:
有的幼儿的某只手抓不到玩具时,不会改换另一只手尝试,只想用原来那只手来抓玩具,此时引导者可以将物体移到另一只手旁,用玩具轻触这只手,让幼儿有所反应。
编号:A61 类别:大小肌肉、双侧协调 教案名称:轻轻触摸我的胸 适用年龄:3个月~5个月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无
主要目标:让幼儿的手肘力量更灵活,也可建立较佳的本体感(幼儿对自我身体的掌握)间接目标:能愉快地与他人进行活动,激发基本人际关系概念。☆ 教学步骤:
1.让幼儿脱去外套坐在引导者腿上,背靠着引导者。
2.首先让幼儿的双手各握住引导者的大拇指,其余四指各扣住幼儿的手腕关节,右手抬起往左碰到左胸,再伸回右边,左手再抬起向右碰到右边胸部,再伸回左边,每边各作约10下。
3.引导者环抱幼儿,双手维持前述姿势,引导者头倾向一边,让幼儿双手做手臂交叉运动,引导者在幼儿耳朵边数:1、2、1、2“,来增加趣味性,约各做10下。☆ 注意事项:
幼儿除了可坐引导者腿上,也可以和引导者面对面坐着,因为坐得仍不稳,要特别注意活动时的安全。☆ 失败的处理:
幼儿逐渐有自主能力后,在肢体的控制上也越灵活,可能会抗拒手臂的运动,或者两脚踢来踢去,这时应增加趣味性来引导幼儿。
编号:A62 类别:大小肌肉、双侧协调 教案名称:抓住、放开 适用年龄:3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积木,(可用福氏第3号和4号玩具)主要目标:促进手掌力量成熟及增进手眼协调能力。间接目标:确定拥有意识,激发幼儿探索能力 ☆ 教学步骤: 1.2.3.4.引导者将积木放在幼儿的手中,观察幼儿是否会抓住积木。反复让幼儿联系抓积木,并观察幼儿是否注视着积木。
试着让幼儿握着积木移动手臂或手腕,看看积木是否会掉落。
同样的动作,让幼儿反复练习到能握着积木,并配合手部的移动,来操作积木,☆ 注意事项:
积木以质轻,易抓握为主。☆ 失败的处理:
边抓握积木边移动手时,若不够专心,会使得积木掉落,引导者应培养幼儿的专心度,也可用圆形或长形的积木,增加其把握经验。
编号:A63 类别:大小肌肉
教案名称:手指儿开开
(五)适用年龄:3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无
主要目标:刺激手指末端神经,增进手指分化功能。间接目标:刺激大脑功能的均衡发展,及促进层次分化成熟。☆ 教学步骤:
1.引导者将幼儿的右手食指张开后,观察幼儿的反应。2.再将右手大拇指以外的手指展开,观察幼儿的反应。
3.相同的动作,换成左手,观察幼儿的反应及其手指成熟发展的阶段。☆ 注意事项:
展开手指的力量不可过猛。☆ 失败的处理:
幼儿的手指展开及握合的动作不灵活或僵硬而不能配合引导者的引导时,可用玩具的抓握来训练幼儿手指的开与合。
编号:A64 类别:大小肌肉 教案名称:敲敲打打 适用年龄:3~7个月 教学时间:10~15分钟 教学地点:育婴室
使用教具:木制汤勺、锅、锅盖、筷子、空茶叶罐。主要目标:透过敲击协助发展大小肌肉和双侧协调能力。间接目标:刺激幼儿听觉以及节奏韵律感的发展。☆ 教学步骤:
1.让幼儿卡着引导者坐着。引导者先用筷子敲击锅、锅盖、茶叶罐。
2.拿木汤勺让幼儿握着,引导者拉着幼儿的手,敲击锅、锅盖和空茶叶罐。
3.引导者放开幼儿的手,观察幼儿会不会自己主动去敲击锅、锅盖和茶叶罐。若幼儿会主动去敲击,可让幼儿多敲击几次。☆ 注意事项:
尽情放开让幼儿去尝试,不必作任何限制。鼓励他尽量用力,以激发探索,尝试的情绪。☆ 失败的处理:
节奏感不佳的幼儿,多让他练习即可,不必以过多正确规则要求幼儿。
编号:A65 类别:大小肌肉 教案名称:抓一抓 适用年龄:3个月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摇晃会发出声音的玩具。主要目标:能移动身体去接近想抓握的物品。
间接目标:有兴趣探索身旁的物品,对引导者的逗弄有反应,激发人际关系和积极探索能力。
☆ 教学步骤: 1.2.3.4.5.让幼儿平躺或支坐着,与引导者面对面。
引导者摇动玩具,吸引幼儿的视觉注意,并观察幼儿的手所拜访的位置。接下来观察幼儿双手的反应及是否会挪动身体去接近玩具。
将玩具放到幼儿身体的正中央处,让幼儿能用手抓到,观察幼儿的表情及其反应。若幼儿因无法接近玩具而哭泣,引导者可以将玩具放在幼儿伸手可及之处,再观察幼儿的反应。
☆ 注意事项:
适当引发幼儿积极情绪后,再进行游戏。☆ 失败的处理:
缺乏主动及信心的幼儿常会失败,应降低难度,让东西离身体更近,更容易抓到,以便透过其成功经验,来建立其成就感。
编号:A66 类别:大小肌肉 教案名称:拔河比赛
适用年龄:3个月以上——7个月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婴儿床 使用教具:手摇铃
主要目标:能与别人共同拉扯同一物品,并适当用力。间接目标:强化本体感和人际关系。☆ 教学步骤: 1.2.3.4.让幼儿平躺与婴儿床上。
将可以抓摇的玩具,如手摇铃,放在幼儿手上。
引导者用手去摇动幼儿的一只手,观察幼儿的反应及手部动作。引导者试着用力将幼儿的玩具拿走时,观察幼儿有何反应。
☆ 注意事项:
拿开幼儿手中东西时,需注意其 情绪反应,幼儿生气和挫折时的饿哭闹,也是重要的感情分化学习,引导者不必为了害怕幼儿不愉快而不让幼儿表达情绪。☆ 失败的处理:
幼儿如果配合意愿不高或注意力集中较差,可能有触觉敏感现象,宜多作触摸、松弛及户外活动等游戏。
编号:A67 类别:大小肌肉 教案名称:他是谁呀? 适用年龄:3个月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杯子、积木
主要目标:训练幼儿将物品放入容器内的大小肌肉操作能力,以及注意力集中的训练。间接目标:可强化手眼协调,促成运动企划的成熟。☆ 教学步骤:
1.引导者先让幼儿成支坐状,双手各抓住一个积木引导者牵着幼儿的一手,将手中的积木放入杯子中。且将其中的1个积木放入杯子中,观察幼儿的反应。
2.观察幼儿是否会将杯子中的积木取出,以及对另一只手里的积木如何处理。3.观察幼儿是否会放弃积木,而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杯子上。☆ 注意事项:
杯子,瓶口需大,方便幼儿伸入拿取物品。☆ 失败的处理:
幼儿会观察杯中的积木,而不会马上伸手去拿,引导者可以伸手到杯中拿积木让幼儿看进行过程并来模仿。
编号:A68 类别:大小肌肉 教案名称:拉拉看
适用年龄:4个月以上——8个月 教学时间:10分钟 教学地点:婴儿床 使用教具:皮带轮、线球
主要目标:双手手指可以合住,促进肌肉的精细动作及手眼协调成熟化。间接目标:强化运动企划及本体感的成熟,培养探索意愿。☆ 教学步骤:
1.让幼儿平躺与床上。
2.将皮带轮放在胸上中央线,做上、下或左右的移动。吸引幼儿持续注视皮带轮的移动。3.观察幼儿是否会将双手的手指合住,并放于胸前。而双脚也会皮带轮做出类似的动作。☆ 注意事项:
皮带轮的移动应在幼儿的视线范围内进行,摇晃不要太快,配合幼儿视觉动线的成熟度做练习。
☆ 失败的处理:
手指或脚的分合动作尚未熟练时,引导者可以利用幼儿练习拍手、并腿的方式来体会双手、双脚的分合动作。
编号:A69 类别:大小肌肉及双侧协调 教案名称:你要哪一个? 适用年龄:4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20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积木
主要目标:能用小肌肉来进行积木的操作,并做自我选择。间接目标:以手眼协调游戏,训练幼儿注意力集中。☆ 教学步骤:
1.先将不同颜色及不同形状的积木放在幼儿前方发出声音来引导幼儿的注意力。
2.再将积木放在幼儿视线正前方并观察幼儿对玩具的选择情形,让幼儿伸手出来触摸积木,拿起积木,并操作。
3.幼儿在玩积木的同时,以其他积木来逗引幼儿,看幼儿有何反应,若幼儿没有抓积木的意愿时,则可以将其他积木放在他手中,让幼儿的手抓握住积木。4.放置许多块积木于幼儿面前,让幼儿自行抓取,放下。☆ 注意事项:
积木的选择以质料轻,易抓握为原则,以便幼儿抓取。☆ 失败的处理:
幼儿的手指抓握能力尚未发展完成,因此会有抓不起来或拿不稳而掉落的现象,引导者可以在旁边稍加威胁,但主控权仍在幼儿,平常可多练习手掌和手指的把握。
编号:A70 类别:大小肌肉 教案名称:双手拔河
适用年龄:5个月以上——7个月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可抓握的玩具
主要目标:训练幼儿大小肌肉及双侧的协调,并可强化其手指力量。间接目标:让幼儿和他人间积极互动,触发其人际关系的成熟。☆ 教学步骤:
1.拿两个可抓握的玩具,让幼儿双手各抓住一个,观察幼儿视觉的方向及其抓到玩具后手的反应。
2.引导者试着先抓住幼儿左手的玩具,观察有热的反应。再用力拉右手的玩具,观察幼儿的两手摆放,活动及视线的焦点在哪里。
3.试着拿走左手的玩具,观察幼儿是否会用左手去保护剩下的玩具和视线焦点是否转移。4.以相同的方法,取走右手的玩具,观察幼儿的反应是否和左手的状况相同。☆ 注意事项:
引导者用力拉幼儿的手时,需注意力量不要过猛,以免造成幼儿的不愉快和伤害。☆ 失败的处理:
有的幼儿对于物品被拿走的反应激烈,有的则毫无反应,这些都需要由引导者引导幼儿适当地表达情绪,不要过或不及。
编号:A71 类别:大小肌肉 教案名称:来!拿去哟!适用年龄:5个月以上——7个月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抓握会发出声音的玩具、垫子。
主要目标:视觉及视觉空间成熟,以及手眼协调的训练
间接目标:积极和他人互动的人际关系,以及对周围环境适当的判断和回应力。☆ 教学步骤:
1.引导者让幼儿坐在垫子上将玩具放在幼儿右边肩膀的位置,吸引幼儿注意,并观察幼儿的反应。
2.再将玩具移至幼儿面前,并向幼儿两侧及中央移动玩具,观察幼儿的视线及双手的变化。3.让幼儿双手都来抓取玩具,观察幼儿的反应。
4.若引导者用手去拉动右手(或左手)的玩具,观察幼儿的视觉移动及其他反应。☆ 注意事项:
引逗幼儿来抓取时,同时给予成功和挫折的机会,使喜怒感情能平衡发展。☆ 失败的处理:
有的幼儿会不管引导者移动物品的位置,只是自己玩自己的,或被其他事物吸引,而尚未能追视移动物品,引导者可用声音或呼喊幼儿的名字,来唤回其注意力,但不可急噪或过分催促,使幼儿受到惊吓。
编号:A72 类别:大小肌肉 教案名称:抓到了!
适用年龄:5个月以上——7个月 教学时间: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下铃、低桌子
主要目标:视觉空间判断及手眼协调成熟化。间接目标:强化运动企划,促进思考力和积极性。☆ 教学步骤:
1.幼儿坐在垫子上,背靠着垫子,将桌子置于其面前,引导者先将小铃放在距离幼儿30公分左右的桌子上,观察幼儿手的动作变化。
2.引导者逐渐调整手与小铃之间的距离,让幼儿练习左手配合右手抓取东西。3.持续反复练习,直到幼儿可以成功的抓住小铃。☆ 注意事项:
调整距离时视幼儿可以抓到的范围内而定,速度不宜过快,要让幼儿有抓到的可能。☆ 失败的处理:
幼儿有时候会追视物体的移动,而忘了用手去抓握,应多加练习,引导者不可过于急躁,要给幼儿更多的学习机会。
编号:A142 类别:大小肌肉
教案名称:小钟铃,摇!摇!摇!适用年龄:8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20-30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带柄小钟铃
主要目标:促进幼儿的探索兴趣,增进手眼协调,和小肌肉使用能力。
间接目标:通过引导者的互动以及与幼儿间轮流合作,强化人际关系成长。
教学步骤
1.让幼儿背部用坐垫支坐,引导者将钟铃递给幼儿,观察幼儿如何拿取钟铃及其注意力在哪里
2.观察幼儿是否会触摸钟铃里的小铁片以及将钟铃摇出声后的反应。
3.引导者若要求幼儿将钟铃交出来,观察幼儿的反应以及其注意力放在何处。注意事项:
钟铃的表面必须是平滑的,以及小铁片必须是不刮手的,以免幼儿因碰触而受伤。失败的处理:
若幼儿对钟铃没有反应,引导者可先摇动钟铃发出声音来吸引幼儿,引起幼儿的注意后,再将钟铃靠近幼儿逗弄。
编号:A143 类别:大小肌肉
教案名称:玻璃瓶里的秘密
适用年龄:8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20-30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二个小铃、大口瓶(不易碎、透明。塑胶制品)主要目标:强化运动企划,促进逻辑思考发展
间接目标:激发探索能力,和合作轮流的人际关系。
教学步骤
1.让幼儿支坐,背后用垫子垫着,引导者将装有小铃的瓶子放在桌上,观察幼儿的反应。2.若幼儿抓住小瓶,是否会尝试用手指伸入瓶内,去抓取小铃。3.观察幼儿如何在尝试失败后,将小瓶中的小铃抓取到。注意事项:
小心幼儿手指夹在瓶子内,并注意瓶子掉落时的安全。失败的处理:
引导者可多次示范,并适当协助幼儿体验完成任务的经验,激发其浓度匠意愿。
编号:A145 类别:大小肌肉
教案名称:手指抓握积木
(一)适用年龄:8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20-30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可由幼儿围成一个圆圈进行 使用教具:积木
主要目标:观察幼儿大小肌肉及手眼协调的发展情形。
间接目标:透过积木和引导者的互动,奠定人际关系的基础。
教学步骤
1.幼儿7个月大时,引导者可拿一块积木让幼儿抓握,观察幼儿手指抓握的情形。2.9个月大时,再拿一块积木让幼儿抓握,比较和7个月大时,幼儿手指抓握的情形有何不同。
3.11个月大时,让幼儿再抓握一块积木,观察其手指抓握的情形。注意事项:
不要将积木硬塞给幼儿,而是以引逗方式,引导他主动接近。失败的处理:
幼儿反应较差时,不在勉强,可先让他观察其他幼儿的反应行为,再慢慢引导之。
编号:B64 类别:大小肌肉
教案名称:可以送给我吗? 适用年龄:8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20-30分钟,轮流让幼儿尝试 教学地点:室内,幼儿可生人占有一个空间 使用教具:积木、桌子、椅子
主要目标:强化视觉间判断及大小肌肉,双侧协调能力的增加。
间接目标:建立运动企划的基础,激发和引导者之间的积极互动能力。
教学步骤:
1.让幼儿成坐姿坐在椅子上。引导者在远处双手拿着积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2.等幼儿注意到引导者手上的积木时,再将一块积木放到桌上,让幼儿注视。3.让幼儿把积木握在手中,观察幼儿的反应。
4.再将另一块积木,同样放在桌上,观察幼儿的动作及其表情反应。5.试着引导幼儿交出手中的积木给引导者,并观察幼儿的反应及幼儿如何调整与引导者的关系。
注意事项:
注意幼儿可能拿积木乱丢,勿敲击到其他幼儿。
失败的处理:
幼儿开始尝试视觉空间和身体协调,经常容易失败,可由近距离慢慢引导。编号:B65 类别:大小肌肉
教案名称:纸窗外的世界 适用年龄:10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20分钟,幼儿轮流游戏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棉纸木框多个,可以让幼儿轮流来游戏
主要目标:协助幼儿透过手眼协调,拓展视觉空间的意愿和能力。间接目标: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强化积极主动探索能力。
教学步骤:
1.引导者先用棉纸糊在50公分见方的木框上,将棉纸框挡住幼儿的视线,引导幼儿用手指戳破棉纸。
2.观察幼儿是否会由小洞中窥视,以及把洞戳大些,让视野更清楚,加强视觉空间探索。3.结合手眼协调和幼儿对新视觉空间的探索能力。
注意事项:
让幼儿可以自行练习戳破,并能和别人比较。
失败的处理:
幼儿太用力造成失败时,勿指责他,多让他试试看,可以成功地造个小洞,幼儿通常会喜欢这种经验,可引导他控制力量大小的程度。
编号:B66 类别:大小肌肉 教案名称:放进去
适用年龄:10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20分种,幼儿轮流或分组共同操作 教学地点:室内或阳台
使用教具:积木、杯子(不易碎制品)
主要目标:增加小肌肉使用成熟,和手眼协调之能力。间接目标:练习注意力集中,和对自我的控制能务的增强
教学步骤:
1.引导者先将一个积木和杯子放在桌子上,且让幼儿坐在椅子上,观察幼儿对积木和杯子的反应。
2.引导者再加放一个积木于桌上,让幼儿抓取。
3.引导者拿一个杯子给幼儿,指导幼儿将积木放入杯子内。
4.让幼儿轮流操作,观察别人也自己尝试,引导观察幼儿对杯子和积木关系理解上的个别差异。
注意事项:
注意幼儿勿拿积木和杯子相撞击,以免可能造成危险和伤害。
失败的处理:
积木不一定要放入杯子内,可示范,让幼儿了解,但不宜强迫幼儿照着去做,并观察幼儿能发展出什么更有创意的关系。
编号:B67 类别:大小肌肉
教案名称:拉拉看,谁最有力量 适用年龄:10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9-15分种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拼插玩具
主要目标:训练幼儿上肢大小肌肉协调的能力,及促成运动企划的成熟
间接目标:帮助幼儿了解与他人间互动时,自己的感受,并配合对方的动作,以建立成熟的人际关系。
教学步骤:
1.引导者先将积木(易给合,易拆卸)组合成长型或各种形状,引导者千万先手握一边,另一边交给幼儿,让幼儿抓住,和引导者互上拔积木,让幼儿能够将积木一一拔下来,幼儿拔下来后,给予口头的赞美及拍拍手,幼儿会很高兴。
2.若幼儿有探索的兴趣,可以让幼儿自行将组合好的积木拆卸下来。
注意事项:
引导者和幼儿在互相拉玩具时,需注意幼儿勿用力拉,以免放手后和向后倾倒而发生危险。
失败的处理:
对不敢尝试的幼儿,可让其采用其他的游戏方法,或鼓励他和其他幼儿共同进行活动。
编号:B68 类别:大小肌肉
教案名称:看我怎么整整它 适用年龄:10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0-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大小篮子,色纸,图画纸,白报纸、棉纸
主要目标:训练幼儿双手大小肌肉协调能力,并作最简单的运动企划。
间接目标:让幼儿透过身体操作,产生心理的个别感觉,以发展幼儿自动发展的能力
教学步骤:
1.引导者将色纸、图画纸、白报纸、棉纸等纸名剪成三十公分见方大小,放在不同的篮子里,让幼儿围坐在一起,每个幼儿发给一个大篮子。
2.引导者依序发给每位幼儿一张纸,幼儿可以对纸任意地处置,如拿到纸合会先看一看,接着就会有撕、揉的动作,接下来再发线不同质料,不同厚度纸张,让幼儿去感受,自行处理所拿到的纸张。
3.完毕后,让幼儿抓起碎屑放入篮子里,若未能做到,由教师协助。
注意事项:
准备的纸张需不会褪色,无毒,容易撕、扯,不会造成伤害。
失败的处理:
第一次无法自已进行幼儿,只要在旁看别人动作,参与团体游戏即可,并逐渐鼓励其尝试模仿。
编号:B69 类别:大小肌肉
教案名称:12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10-15分钟 教学地点:室内
使用教具:图画纸,色笔,报纸
主要目标:协助幼儿大小肌肉及手眼协调能力发展
间接目标:通过幼儿自我意识的发挥,培养幼儿的专注能力和表现力。
教学步骤:
1.引导者在桌上铺上一层报纸,再为每位幼儿准备一张图画纸,并给幼儿一支色笔,让幼儿随意关画纸上涂出任何的线条或图案。
2.幼儿可以用任何方式涂,但勿涂在身上,衣服上或把色笔放入口中,同时引导者可以在一旁涂鸦,以示范给幼儿看,让幼儿模仿
注意事项:
涂鸦着重在幼儿的自由发挥,引导者可作示范,但不能限制幼儿的自我表现意愿。
失败的处理:
由于大小肌肉操作和手眼协调能力发展上的个别差异,幼儿在表现上可能有很大的不同,不宜批评,只要多给他机会,自然会跟得上。
编号:B70 类别:大小肌肉 教案名称:太空漫步 适用年龄:12个月以上 教学时间:20-30分钟 教学地点:球池
使用教具:球池、海洋球 主要目标:可同时训练幼儿的四肢力量和触觉学习的强化,对强化幼儿独立的习惯性颇有帮助。
间接目标:球池也有调整平衡感的作用,可协助幼儿的身体活动更趋于成熟。
教学步骤:
1.将幼儿带到球池旁,在一旁排队等候。
2.将海洋球装入球池入分满,让幼儿进入球池内,请幼儿一一坐好,双手扶在地面上,在引导者的口令下,做一只脚,两只脚同时抬高的练习。
3.再请幼儿躲在球池内,手和脚都露出来,约10秒钟后,再请幼儿站起来,走一走,重复练习即可。
注意事项:
幼儿在球池内的安全性较佳,稍为撞击推挤尚不会造成大伤害,可以尽量开放其自由活动,但不要从球池里跳进跳出。
失败的处理:
触觉敏感的幼儿可能会排斥入球池,可示范给他看,并鼓励他,通常只要2-3次经验,他便会变得非常的喜欢。
第二篇:《肌肉》教学设计
《肌肉》教学设计 羊市塔希望小学 刘继祥
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人体内大约有600多块肌肉,约占体重的40%左右;知道人体内有三类肌肉: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2、知道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带动骨、关节实现的。
3、了解手臂是如何运动的,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4、了解肌肉的卫生保健知识。
(二)探究能力目标
1、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人体肌肉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肌肉的分布。
2、能够小组合作并借助手臂活动模型了解肌肉的工作方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能积极参与探究肌肉的工作方式,愿意与小组同学共同合作探究。
2、乐于用所获得的肌肉知识进行自我保健。教学重难点
了解肌肉的工作方式。教学准备
即时贴、人体肌肉模型、课件
课前活动:争夺科学的桂冠.老师说前进、退步的规则。激发学生争夺科学桂冠的信心.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体育比赛吗? 生:喜欢
老师也很喜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健美运动员的比赛时的风采?(出示健美运动员图片)。
你觉得他身上的什么最引人注目?
(设计意图:课开始,老师出示了一组图片(健美运动员),问学生,通过欣赏、观察这组图片,你觉得他身上的什么最引人注目?生答:运动员健美、强壮的肌肉。自然而然的引出今天的课题“肌肉”。)师板书(肌肉)
二、了解肌肉的分布和类型
1、师:你们知道肌肉长在哪里吗?让我们找一名同学作模特,大家凭你的生活经验来找一找他的身上哪个地方有肌肉.谁愿意做模特?(设计意图:让学生凭自己的生活经验找身体上的肌肉,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以生活中的科学为逻辑起点。)生上台
师:为了科学探究你先暂时受冻一会,让我们奖励他进步一格。你像大力士一样给大家做几个动作如伸臂、曲臂、踢腿、弯腰、嘴巴张合、眼睛睁闭,让大家摸到你的肌肉。同学们认为他哪里有肌肉,你上来在有肌肉的部位给他贴上标签。生贴
师:让我们看看标签贴在哪里?这么多,看来我们全身都有肌肉。这里有标签,这块肌肉叫什么呢?你知道吗?来,请大家看这里。师: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这块肌肉的名称(出示课件),让生读出肌肉的名称。
老师随机介绍7大肌肉的名称。
(设计意图: 全面认识肌肉并有侧重点的认识7大肌肉的名称。虽然上的是科学课,但对“肱”和“腓”字的读音对三年级的孩子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老师不轻易放过,加上拼音帮助孩子学习。)请你(指着模特),马上把标签摘下来穿上衣服吧。孩子们,现在天冷不容易看到肌肉那你们想看看我们全身的肌肉吗?看老师会变魔术,拿出模型。
师:你看到模型想说什么? 生:红色的是全身的肌肉。
上面一丝一缕的表示肌肉的肌纤维。师:你知道的真多,都是我的老师了。
师:你们记住这些肌肉的名称了吗?我们来做个小测试看看,老师说名称你们做动作快速找到相应的肌肉。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通过游戏的方式说肌肉名称,找肌肉位置,巩固新知。)
师:这些肌肉都附着在我们的骨头上我们能看到的。那身体其他部位还有肌肉吗? 生:脸、头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做动作让相应的部位动起来。师:看来能运动的地方就有肌肉。师:我们在睡觉时我们身体还有那些部位在动呢? 生:心脏,肠、胃、心、肺、血管 师:这些器官的部位有肌肉吗? 师:你的知识真丰富,真是班级小博士.师:我们来看这段资料相信你会有答案。(出示课件)生交流
师:附着在骨头上的是骨骼肌,今天我们重点研究肱二头肌。请你再摸一摸它长什么样?来摸一摸自己的肱二头肌,画出肌肉的样子 生:画
师:让我们来看一下你是怎么画的? 生展示
师:你为什么这样画? 生说形状表示什么
师:你真是个会观察的孩子。来看老师也画了你们欣赏一下.(出示课件)肌肉大体呈梭形,中间部分柔软而富有弹性叫肌腹,它有收缩性。肌腹的两端是肌腱,肌腱是白色,很强韧,但没有收缩性。师:你再摸一摸它怎样附着在骨头上呢?是在一块骨头上吗? 生:不是,它附着在两块骨面上。
师:孩子们学的真快,我们再来看一下人体肌肉的有关肌肉之最的知识放松一下。师:你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简笔画的形式让学生把探究到的肌肉的形状表达出来,能加深对肌肉的深度了解。)
三、探究肌肉是如何工作的
师:刚才我们通过摸了解了肌肉的很多知识,知道我们身上有600多块的肌肉,那它们对我们人体有什么作用呢? 生:脸上的肌肉使人看上去更漂亮 师:还有其他作用吗?你大胆猜测一下。
(设计意图:能针对人体肌肉提出问题;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假设性解释 ;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对探究的问题做出初步的结论。)生:能运动
师:让我们通过活动来探究一下你的猜测正确吗?为了让我们的活动更好的开展,看友情提示。(出示课件)指名读。
1、模特做屈臂和伸臂的动作。
2、模特反复做同一个动作,直到让别人感知到肌肉变化为止。
3、最后借助手臂活动模型来观察肌肉变化。好,大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活动吧!生活动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科学的主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重点以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为例讲解肌肉的运动形式,体会肌肉的作用。让学生亲身做一下屈臂的动作,体会到:屈臂时肱二头肌收缩变短,肱三头肌放松变长。在做伸臂的动作,体会到:肱三头肌收缩变短,肱二头肌放松变长了。)
师:这个小组以他们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他们的活动已经完成了,让他们向科学的高峰前进一步。
其他小组也应像他们一样。谁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活动结果 生:展示表格。记录员看表格边介绍,模特边做动作。师:这个小组的探究很深入,让他们向科学的高峰前进一格。师:出示手臂模型,讲解这个硬纸板代表骨骼,塑料绳代表骨骼上的肌肉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它们的两端分别长在不同的骨头上。(设计意图:教师精心制作了手臂活动模型,手臂模型的出现进一步使学生明白了手臂弯曲运动不仅依靠肱二头肌的收缩,还要依靠肱三头肌的舒张互相协作完成动作。)
先做曲臂活动,上面的塑料绳鼓起来了表示肱二头肌鼓起,肌肉收缩变短了。同时下面的肱三头肌放松变长了。
在做伸臂运动,上面的塑料绳肱二头肌又恢复到原来的样子,表示上面的肌肉又放松了。同时下面的塑料绳鼓起来了表示肱三头肌鼓起,它收缩变短了。(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活动学生只能感受到肌肉的变化,但看不到,怎么办?教师适时的出示手臂活动的课件,让学生亲眼看到屈臂和伸臂时,肌肉的变化,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你们看我们在做伸臂和曲臂的动作时,我们的肌肉参与活动了吗?
生:参与了。师:不仅是手臂的运动,人体的各种动作离不开肌肉的运动。并且不是有一块肌肉来完成的,而是有几块肌肉共同完成的。这些肌肉在收缩、舒张时是相互配合的,有些肌肉收缩,有些肌肉舒张。
师:我们来看资料,相信你会了解地更透彻。(出示课件)师:你知道了什么?
师:肌肉怎么参与人体的运动呢?出示课件。你知道了什么? 生交流。
四、肌肉保健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与研究,我们有对人体的肌肉有了和以前不一样的新的知识。让我们做游戏放松一下。像老师这样一只手的大拇指和和食指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以尽可能快地速度来回捏,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像医生摸脉搏一样放在上面。好活动开始。生活动
师:你活动的手上的现在肌肉有什么感觉? 生:酸麻,疲劳
师:肌肉会疲劳,我们应该怎样做让肌肉更好的为我们服务呢? 生交流
师:我们看这个资料袋,你会有更多的保健知识。(出示课件)(设计意图:巩固部分,融合了体育锻炼的常识,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科学是无处不在的。)生看
师;你们作为小学生如何使肌肉更强壮呢? 生交流
师:现在你们长身体的阶段,在运动的同时也多吃些有营养的食物。希望大家多参加体育活动,用合理科学的方法,去锻炼肌肉,争取每个人都有一个健康结实的身体。
师:来看我们的夺冠之路,最好,把掌声送给他们小组表示祝贺。其他小组成绩也不错。把掌声送给自己来结束我们今天的科学探究之旅吧。
第三篇:《骨骼、关节和肌肉》教学设计
《骨骼、关节和肌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做出上肢结构形态的观察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2.能查阅资料,了解有关上肢结构的知识,能够对照资料完善并纠正自己对人体结构的认识。
3.能够将动态的身体活动过程分解为若干动作分别进行细致有目的的观察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2.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教学重点:了解骨骼、关节和肌肉的作用,以及相互间的配合。
教学难点:人体的运动是骨骼、关节和肌肉相互协调配合完成的。
教学准备:幻灯片,人体骨骼模型,哑铃(每人一只),手指纸套(每人2只),橡皮泥2根,小棒一根。
教学过程:
课前4分钟,播放《健康歌》,学生跟着音乐跳舞,活动活动身体。【幻灯片】
一、导入
在刚才的活动中,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参与了活动?(手、腿、颈、腰)我们来摸一摸大腿和膝盖,摸到了什么?板书:(骨头、肌肉、关节)
【这个环节安排了做前问,在学习本课知识之前,先熟悉一下身体的骨头、肌肉和关节,为下面的学习探究打下一个伏笔,唤起了对这部分知识探究的渴望。】
二、教学骨骼
1.你们知道人体内部的骨骼都有些什么形状?板书课题:骨骼。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人体骨骼模型。【出示人体骨骼模型。】
2.你知道哪些人体骨骼的名称呢?
3.你还想知道人体的哪些骨骼呢?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一张人体骨骼图。从图上找出你想认识的骨骼,记一记它的名称。
4.你现在认识了哪些骨骼,上讲台指着人体骨骼模型说给大家听一听。
【人体骨骼模型对孩子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但是能够直观的给孩子呈现人体骨骼,给孩子一个视觉冲击。】
5.我们认识了一部分骨骼的名称,那你知道骨骼对我们身体起有什么作用吗? 6.谁来帮老师一个忙,把这块橡皮泥搓成大约10厘米,立起来。老师再提供一根小棒,你能把橡皮泥立起来吗?我们的骨骼就像这根小棒,对身体也起到了什么作用?板书:支撑 【这个环节安排了做中学,让孩子在动手操作中感受骨骼对身体的支撑作用,这个感受比较直观。】
7.分别指着头骨、胸腔问:里面有什么?如果没有这些骨骼,我们的大脑、内脏会怎样(受到损伤),我们来拍一拍我们的头,有没有问题?没有问题,我们的头骨保护着大脑。那我们发现骨骼还有什么样的作用?板书:保护。也可以说下盆腔也起到保护作用。
【孩子的自身体验,感受比较直接,印象也比较深,在做中学,在做中感受。】 8.骨骼对我们身体的作用可真大啊,既能支撑我们的身体,还对内脏器官起到了保护作用。那骨与骨之间是靠什么连接起来得呢?
三、教学关节
1.那你知道我们人体有些什么关节吗?板书:关节(课题)上讲台指一指人体骨骼模型上的关节。(连接骨与骨的组织叫做骨连接,可以活动的骨连接叫做关节)板书:连接
2.出示幻灯片,指着自己的身体介绍人体的主要关节,介绍时要活动活动这些关节,让学生看到。
【学生对人体关节不太熟悉,直观的观察图片比老师的口头讲述更有效果,看既是做。】
3.学生体验活动:全体起立,不弯曲手臂摸摸头,指名谈感受。想到摸到头,我们要怎样做?这时肘关节有没有活动?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套上纸套在纸上写自己的名字。
同桌交流写字的感觉怎样?这些活动说明关节能让我们更灵活。
【做中学,学生通过不戴手指套写字和戴上手指套写字的前后对比,深刻感受关节的灵活运动。】
4.人体的关节活动方式都一样吗?活动活动自己身体上的一些关节。(比如肘关节、腕关节、肩关节、颈椎关节)发现它们的活动方式不一样。
四、教学肌肉
1.指着人体骨骼模型,我们有了骨骼、关节人体就可以活动了吗?板书:肌肉 【学生学习了骨骼和关节的有关知识,引导学生把骨骼、关节的作用联系起来,并思考它们的运动还需要什么参与。这个环节既有做后思,还有下个教学环节的做前问。】
2.出示人体肌肉图,人体一共大约有600多块肌肉,比如我们上臂上有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
【这个设计和上面观察关节图的设计意图一样,让孩子直观感受,记忆更深刻些。】 3.下面我们做一个体验活动,感受一下肌肉的变化:一只手手抓起一只小哑铃,完成曲臂、伸臂运动,另一只手摸一摸上臂的肌肉。(同桌交流。)【幻灯片】指名读活动要求,在学生明确要求后,完成体验活动。
【做中学,边体验边观察边思考,做与学合一。】 4.汇报体会。主要是发现肌肉的变化。
5.【幻灯片】出示手臂运动示意图,再放慢一点看一看,知道肌肉的运动变化。再动一动,摸一摸。
6.当我们手臂在运动时,就肌肉在运动吗?在曲臂和伸臂活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这三者是怎么配合的呢?边做边和同桌讨论。板书:牵动。教师总结:肌肉牵动骨,使关节活动起来。【幻灯片:小结】板书:协调 7.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骨骼、关节和肌肉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对本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这个环节还会引出新的问题,正好可以成为下堂课的做前问。】
五、鼓励多做体育锻炼。
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体育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呢? 回答完【幻灯片】(使我们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让学生学以致用,以做促学,以学助做。】
板书设计:
骨骼、关节和肌肉 骨骼 支撑 保护 协调
关节 连接骨骼
肌肉 牵动骨骼
第四篇:肌肉教学设计
《肌肉》教学设计
山东省肥城市师范附小 乔新民
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人体内大约有600多块肌肉,约占体重的40%左右;知道人体内有三类肌肉: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2、知道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带动骨、关节实现的。
3、了解手臂是如何运动的,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4、了解肌肉的卫生保健知识。
(二)探究能力目标
1、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人体肌肉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肌肉的分布。
2、能够小组合作并借助手臂活动模型了解肌肉的工作方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能积极参与探究肌肉的工作方式,愿意与小组同学共同合作探究。
2、乐于用所获得的肌肉知识进行自我保健。
教学重难点
了解肌肉的工作方式。
教学准备
即时贴、人体肌肉模型、课件
课前活动:争夺科学的桂冠.老师说前进、退步的规则。激发学生争夺科学桂冠的信心.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体育比赛吗?
生:喜欢
老师也很喜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健美运动员的比赛时的风采?(出示健美运动员图片)。
你觉得他身上的什么最引人注目?(设计意图:课开始,老师出示了一组图片(健美运动员),问学生,通过欣赏、观察这组图片,你觉得他身上的什么最引人注目?生答:运动员健美、强壮的肌肉。自然而然的引出今天的课题“肌肉”。)师板书(肌肉)
二、了解肌肉的分布和类型
1、师:你们知道肌肉长在哪里吗?让我们找一名同学作模特,大家凭你的生活经验来找一找他的身上哪个地方有肌肉.谁愿意做模特?(设计意图:让学生凭自己的生活经验找身体上的肌肉,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以生活中的科学为逻辑起点。)生上台
师:为了科学探究你先暂时受冻一会,让我们奖励他进步一格。你像大力士一样给大家做几个动作如伸臂、曲臂、踢腿、弯腰、嘴巴张合、眼睛睁闭,让大家摸到你的肌肉。同学们认为他哪里有肌肉,你上来在有肌肉的部位给他贴上标签。
生贴
师:让我们看看标签贴在哪里?这么多,看来我们全身都有肌肉。这里有标签,这块肌肉叫什么呢?你知道吗?来,请大家看这里。师: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这块肌肉的名称(出示课件),让生读出肌肉的名称。
老师随机介绍7大肌肉的名称。(设计意图: 全面认识肌肉并有侧重点的认识7大肌肉的名称。虽然上的是科学课,但对“肱”和“腓”字的读音对三年级的孩子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老师不轻易放过,加上拼音帮助孩子学习。)
请你(指着模特),马上把标签摘下来穿上衣服吧。孩子们,现在天冷不容易看到肌肉那你们想看看我们全身的肌肉吗?看老师会变魔术,拿出模型。
师:你看到模型想说什么? 生:红色的是全身的肌肉。
上面一丝一缕的表示肌肉的肌纤维。
师:你知道的真多,都是我的老师了。
师:你们记住这些肌肉的名称了吗?我们来做个小测试看看,老师说名称你们做动作快速找到相应的肌肉。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通过游戏的方式说肌肉名称,找肌肉位置,巩固新知。)师:这些肌肉都附着在我们的骨头上我们能看到的。那身体其他部位还有肌肉吗?
生:脸、头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做动作让相应的部位动起来。
师:看来能运动的地方就有肌肉。
师:我们在睡觉时我们身体还有那些部位在动呢?
生:心脏,肠、胃、心、肺、血管
师:这些器官的部位有肌肉吗?
师:我们来看这段资料相信你会有答案。(出示课件)
生交流
师:附着在骨头上的是骨骼肌,今天我们重点研究肱二头肌。请你再摸一摸它长什么样?来摸一摸自己的肱二头肌,画出肌肉的样子 生:画 师:让我们来看一下你是怎么画的?
生展示
师:你为什么这样画?
生说形状表示什么
师:你真是个会观察的孩子。来看老师也画了你们欣赏一下.(出示课件)肌肉大体呈梭形,中间部分柔软而富有弹性叫肌腹,它有收缩性。肌腹的两端是肌腱,肌腱是白色,很强韧,但没有收缩性。师:你再摸一摸它怎样附着在骨头上呢?是在一块骨头上吗? 生:不是,它附着在两块骨面上。
师:孩子们学的真快,我们再来看一下人体肌肉的有关肌肉之最的知识放松一下。
师:你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简笔画的形式让学生把探究到的肌肉的形状表达出
来,能加深对肌肉的深度了解。)
三、探究肌肉是如何工作的师:刚才我们通过摸了解了肌肉的很多知识,知道我们身上有600多块的肌肉,那它们对我们人体有什么作用呢?
生:脸上的肌肉使人看上去更漂亮
师:还有其他作用吗?你大胆猜测一下。
(设计意图:能针对人体肌肉提出问题;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假设性解释 ;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对探究的问题做出初步的结论。)生:能运动 师:让我们通过活动来探究一下你的猜测正确吗?为了让我们的活动更好的开展,看友情提示。(出示课件)指名读。
1、模特做屈臂和伸臂的动作。
2、模特反复做同一个动作,直到让别人感知到肌肉变化为止。
3、最后借助手臂活动模型来观察肌肉变化。
好,大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活动吧!
生活动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科学的主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重点以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为例讲解肌肉的运动形式,体会肌肉的作用。让学生亲身做一下屈臂的动作,体会到:屈臂时肱二头肌收缩变短,肱三头肌放松变长。在做伸臂的动作,体会到:肱三头肌收篇二:肌肉 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肌肉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和方法:
1.能通过触摸体验肌肉的存在与质地; 2.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手臂活动模型和膝关节活动模型; 3.能够按要求操作,感觉肌肉的收缩与舒张; 4.能够通过观察图文理解肌肉影响骨运动的方法。
(二)科学知识:
1.知道提供骨骼运动的力量来自于肌肉的收缩; 2.知道骨骼肌是成对存在一起工作的; 3.理解人体处于安静状态下的一些肌肉运动; 4.知道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重量占人体的40%; 5.初步懂得人体运动的机体原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懂得获取认识需要进行时间的体会; 2.体会到模型在科学研究重的重要作用; 3.认识到外表静止的物体其内部也在运动。
二、教学重难点:
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手臂活动模型和膝关节活动模型;能够通过观察图文理解肌肉影响骨运动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木棍、木片、软管、气球皮
四、教学过程:--1----2--篇三:四年级科学肌肉教案 篇四:骨骼、关节和肌肉教学设计
骨骼、关节和肌肉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
过程与方法:1.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解释肌肉变化引起的运动,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修正自己的想法。2.能够将动态的身体活动过程分解为若干动作分别进行细致有目的的观察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2.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在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及身体在做不同运动的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所发挥的作用。
难点:对肌肉变化引起运动的解释。
教学准备: 1、2号纸每人一份
教学过程
师:上课!
师:同学们好!
师:好,大家先不急着坐下来。我们先做一些灵活的放松运动。跟着老师一起来,我们先来扭动一下脖子,好,活动一下我们的肩膀。再来做一下扩胸运动,再扭动一下腰。再做一下,体育课前常做的热身运动,扭动手腕和脚踝。非常好,立正,请坐!
师:好的,在我们刚才做的运动中,我们身体的哪一个部位动起来了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骨骼、关节和肌肉》
一、骨骼
师:在课前,老师用橡皮泥捏了两根同样的橡皮泥,现在呢,我要把他们立起来,请你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一根立起来,一根没有立起来。
师:为什么两根同样的橡皮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生:
师:你是怀疑老师里面放了东西,支持它,下面你来打开它,看一下是不是像你所说的那样? 师:同学们请看,原来老师在这根橡皮泥中放了一根吸管。师:这根吸管有什么作用?
师:支撑(板书)
师:那么在我们人体中,是否也有类似的结构呢?
生:骨骼
师:今天老师就带了一个人体骨骼模型。
师:其实啊,人体骨骼就在我们身体里面,它能够支撑我们的身体。现在,你们能不能摸一摸自己的骨骼,摸一摸,捏一捏,感受一下骨骼,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生:硬的。
师:我们知道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
师:那么我们的骨骼也可以分为:头骨、躯干骨、四肢骨。你们知道,人体的骨骼由多少块骨头组成呢?
生:206块
(师:刚才我们说了,人体骨骼有支撑的作用,那人体骨骼除了支撑作用,还有什么作用呢?)师:这是我们人体的头骨,你知道头骨里有什么? 生:大脑
师:假如我们人类没有这个头骨,我们的大脑就会受到损害。
师:大家请拍一拍你的头骨,看一看,感觉有问题吗?这能说明你的头骨有什么作用呢? 生:保护脑子的作用。师:同学们,这是我们的胸腔,胸腔里面有什么呢?
生:肺
生:心脏
师:那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的心和肺在这里面怎么样?拍一拍。
生:很安全
师:这说明,胸腔起到说明作用?
生:保护
师:同样,看这,这是我们人体的盆腔,在这里面也有我们人体重要的生理器官。那么在这里面,他们也很安全。那你们说盆腔起到说明作用?
生:保护(板书:保护)
二、关节
师:在我们刚才的运动中,我们的骨骼也参与了运动,那么大家思考一下,只有骨骼能运动起来吗?
生:不能
师:还需要什么东西的参与?
生:肌肉
生:关节(板书:关节)
师:伸出手臂,我们来看一下,我们这手臂上有哪些关节?
生:肘关节
师:那么我们找一找,我们人体还有很多关节,那么我们人体还有哪些关节呢?谁能找到? 生:膝关节
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些关节都长在了什么地方?
生:关节长在骨头和骨头连接的地方。
师:其实我们的身体上还有很多骨头和骨头是链接在一起的。比如:胸骨和肋骨,但是他们是不能动的,我们把它称之为骨连接。我们把能活动的骨连接,才能称之为关节。下面,老师想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做一个体验活动。
生上台表演
师:请你摸摸头,请你摸摸脸,两只手一起来摸一摸你的耳朵。孩子,你能告诉大家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吗?
生:就是把肘关节固定住了,就什么都摸不到了,做这些事情就会很难。师:来,孩子们为他勇敢地走到台前来,给点掌声好不好?
师:那么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做这样的体验活动?
生:想
师:尹老师为你们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个材料袋,请你们打开学具袋,把1号卷纸套在大拇指上,2号卷纸套在食指上。完成写一行字或者系扣子、系红领巾等日常活动。打开就可以开始了,同学们。
师:好了,同学们,把我们的实验材料收集整理到材料袋中,老师要看一看谁是第一个收集整理好的。然后以你正确的坐姿告诉老师,你已经收拾好了。
师:好,下面开始汇报,在汇报的时候,老师有一个要求:请你说出你完成的是哪项动作,你的感受是什么?
生:我是写字,我感觉写起来很难
生:我是系红领巾,把这个寄在收上,手不能弯曲了。
师:孩子们,通过刚才的体验活动中,我们知道关节是可以活动的。在我们刚才的体验活动中,我们发现了,当我们没有关节时,它还能这么灵活吗?也就是说,当我们没有关节,我们做各种动作就会非常困难,有了关节,我们就可以灵活的做各种动作。
三、肌肉
师:那孩子们,请你们仔细思考,我们人类有了骨骼,有了关节,我们就能动起来了吗? 生:不能
师:还要有什么?
生:肌肉
师:肌肉是如何来帮助骨骼进行运动的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手握拳头,另一只手按住上臂,拳头握紧,完成弯曲手臂的动作。摸一摸,上臂肌肉的有没有什么变化?长度有没有什么变化?
师:下面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在活动中的感受。
生:我感觉胳膊向上屈肘时,胳膊上面的肌肉鼓起来。伸开胳膊这块又平了。”
上面的肌肉还很硬,下面的肌肉也跟着动。”
师:当同学们摸到胳膊上面肌肉变大了,变硬了,鼓起来了,猜想一下,为什么会这样呢? 师:ppt展示手臂运动。
师:究竟肌肉是如何收缩的呢?我们来做一个模拟实验。(出示海绵),海绵变短了相当于肌肉之间的距离变短了,所以会鼓起来,这就是收缩。(板书 收缩)。当他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时就是舒张。(板书 舒张)明确肌肉的名称。
师:看ppt:你能说说肌肉肌肉在运动中起到什么作用吗?
骨骼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骼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骼的运动要靠肌肉的牵引,关节的转动。(板书 牵引骨头运动)
四,体验“三者”的协调作用
师:假如骨骼、关节和肌肉中有一个受到损伤,请问运动会怎样?
师:看来这三者真的是缺一不可,而且他们也会在我们身体中每一个活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这三者是相互协调配合完成的。
师:由此可见,在平时校园里要注意什么呢?(在体育课或课间活动时一定要注 意自己和同学的安全。不要拉伤了肌肉,不要撞伤了关节!)(板书 “三者”协调运动完成各种运动)篇五:骨骼关节和肌肉教案
《骨骼、关节和肌肉》教学设计
里泽小学 蔡沈娟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
2、过程与方法: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做出上肢结构形态的观察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教学重点:了解在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及身体在做不同运动的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所发挥的作用。
教学难点:了解身体运动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所发挥的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记录表、哑铃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刚才同学们这么轻松地站起来又做下去,你知道是由身体的哪些组织来完成的吗?(大腿、骨骼、肌肉„„)
2、其实这是由人体的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的,揭示课题。
二、初步认识骨骼、关节和肌肉及其作用
(一)认识骨骼。
1、师::刚才我们说到了骨骼,你知道我们的身体里有多少块骨头吗?你能摸到多少块?比比谁摸出的多。
2、学生摸骨数骨(学生在摸骨的过程中感受骨头在身体的分布及特点)
3、小结:(出示人体骨骼图片)其实我们人体的骨头共有206块,有大有小,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4、师:那你觉得骨骼对于我们身体可能起到什么作用呢?(支撑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运动)
(二)认识关节。
1、师:是什么将一块块骨头连结在一起的?(关节)
2、师:大家找一找我们人体哪有自由活动的关节?
3、如果我们人体没有关节会怎样?(通过绑住肘关节写字的活动来感受关节使骨骼能够灵活运动,有了关节骨骼才可以按不同的方式运动)
(三)认识肌肉。
1、师:有了骨骼和关节,人体就能运动了吗?(还需要一个动力源——肌肉)
2、找找看,身上哪里有肌肉?动手捏捏,它是怎样的?
3、(带领做曲臂运动)提问:你观察到是哪里的肌肉在起作用吗?这个过程中还有那些部位的组织也参与了?
三、了解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作用
1、师:那这些部位的骨骼关节和肌肉是怎样让前臂一伸一屈运动起来的呢,下面我们借助哑铃来研究。我们就以(教师示范)举起哑铃,放下哑铃时上肢的运动来进行观察。课件出示:
(1)小组内轮流做,反复做几次。(2)分别观察和用手摸摸举起哑铃,放下哑铃时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变化。(3活动后请将观察到的和亲身感受到的事实在小组内交流。(4按记录表要求记录。
2、学生观察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3、组织交流观察结果,适时补充:在举起哑铃时,我们发现肌肉变硬鼓起(也就是肌肉收缩)牵引着附在它上面的骨骼绕着关节运动。
4、出示屈肘伸肘动画,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
5、先前我们观察记录的结果描述的准确吗?可以怎样完善?
6、延伸:(起立,弯腰,直立,又弯腰):解释一下自己的动作是如何产生的?
四、知识迁移
1、人们利用人体骨骼、关节和肌肉的作用,模仿制作了一些工具,他们和人体中的骨骼、关节和肌肉的那些作用相似?(出示图片:吊车、挖掘机、高塔„„)
2、小组讨论汇报,想说哪种就先说哪种。
第五篇:《骨骼、关节和肌肉》教学设计
《骨骼、关节和肌肉》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骨骼、关节和肌肉》是教科版四年科学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二课内容。在本课的前面是《身体结构》,学生已经能够用系统的眼光看待人体结构组成,认识到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是不同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协作的结果。在本课探究中,学生不但会知道骨骼对身体的支撑与保护功能、肌肉的运动功能以及关节的连接功能。还会在不同运动的过程中,体验骨骼、关节和肌肉是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动作的。既对上节课的科学概念进行深化研究,又对后面的有关运动、呼吸、消化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知识铺垫。
本课开始,利用学生常做的动作“起立”引出要探究的问题:这一常见活动主要有哪些部位来完成?然后由学生再次实践、感觉,又通过抓举哑铃动作进行观察、体验。学生会体会到人们做的每项活动,都是通过骨骼、肌肉、关节共同协调完成,它们是人们看不到的亲密合作伙伴。在利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更会让学生体会到在人体里蕴含着许多深奥的知识,科学家正是利用这些知识——利用仿生学制造出很多高科技的产品,进一步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科学知识的欲望。
二、设计思路:
本课设计采取学生熟悉的“起立、坐下”等生活动作引出探究问题,整个探究过程由浅入深,遵循以人为本的探究教学理念,以发现探究为手段,通过观察、体验使学生在探究骨骼、关节、肌肉作用的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大胆的、合理的作出推理与猜想。在实际活动中自己感觉发现肌肉在运动中的不同变化,来理解肌肉的作用。经过反复验证形成正确的科学结论。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努力使探究教学发挥其独到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
三、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1)知道骨骼、关节和肌肉在人体内的作用。(2)知道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2、过程与方法:(1)亲历探究全过程,在观察的基础上,做观察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有关上肢结构的知识,能够对照资料完善并纠正自己对人体结构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研究结果。
2、能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四、教学重点:知道骨骼、关节和肌肉在人体内的作用。
五、教学难点:知道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六、教学用具:
1、教师用具:人体骨模型 课件
2、学生用具:哑铃或其他重物
七、课时安排:一课时
八、教学流程:
(一)现实活动引入:
1、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
2、师:“同学们好,请坐。”刚才大家完成了“起和坐”的动作,在这个动作中,你们知道是由身体的哪些部位来完成的吗?”
生1:大腿。
生2:肌肉和骨头。生3:还有关节。
3、师:“同学们说出这么多名称,接下来请大家在来做一次这个动作。主要体会有哪些部位来完成这一活动。王亚楠你来说。”
生:“我认为这个活动是由大腿的 骨骼,肌肉和关节共同来完成的。”
4、师:“ 王亚楠同学说的非常好。”
(二)提出问题
1、师:“刚才大家提到了骨骼,那你能根据经验试着说一说:身体中其他部位的骨骼名称吗?”
生1:“肋骨” 生2:“脚趾骨” 生3:“头骨、胸骨。” 生4:“还有胳膊骨”
2、师:“胳膊骨常常叫做手臂骨。同学们知道这么多骨骼名称,你们真了不起!骨骼、关节和肌肉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中都有,那它们有什么作用呢?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部好好的讨论一下,然后说给大家听。” 生:小组讨论。
(三)猜想
1、师:“刚才同学们进行认真的讨论,谁来说说骨骼有什么作用? 生1:“我猜骨骼有支撑身体作用。”
生2:“我认为骨骼有保护内脏的作用。”
生3:“我想骨骼有起到力量的作用。”
2、师:“骨骼的作用可真不少。我们再猜一猜关节有什么作用?”
生1:“关节有光滑作用。”
生2:“有连接作用。”
3、师:咦,关节有这些作用? “那肌肉呢?” 生:“我认为肌肉是保护骨骼的。”
4、师:“大家对骨骼、肌肉、关节的作用作出了合理猜想,那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我们还需要用实验来验证。”
(四)探究 体验
1、师:(出示人体骨架模型)“在验证之前,我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人体骨骼模型。用手摸摸骨骼模型,然后再敲一敲或捏一捏自己的骨骼,体会骨骼的作用。”
2、学生小组观察,并实验。
3、师:“谁来说一说骨骼的作用?” 生1:“我发现骨骼有保护心脏的作用。”
生2:“骨骼有支撑人体的作用,如果没有骨骼人体就是一堆肉” 生:(全体学生)哈哈哈„„
4、师:“说的真好,大家都为你这么出色想象而感到高兴。谁还说?” 生:“我还是认为骨骼有起到力量的作用,你看我们每次干活都是骨头在用力。”(挥舞着拳头)
5、师:“好,不要着急,下面我们用活动来验证你的想法,好吗?大家在小组内部先挽起衣袖,尽量的露出胳膊的上臂肌肉,然后用力抓举哑铃,看一看我们胳膊的肌肉怎样?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摸摸胳膊,攥拳屈肘,感觉肌肉是否发生变化?
6、学生:小组实践。
7、师:“下面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在活动中的感受。”
生1:“我感觉胳膊向上屈肘时,胳膊上面的肌肉鼓起来。伸开胳膊这块又平了。”
生2:“上面的肌肉还很硬,下面的肌肉也跟着动。”
8、师:“那你们能说一说肌肉的作用么?” 生:肌肉和活动有关。
9、师:(观看课件):“肌肉在人体运动中到底是怎样起作用的呢?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肌肉、关节、骨骼的剖面图。你们看肌肉有好几根肌腱,它们并不是长在同一块骨头上,有的肌腱是长在相邻的骨上的。人在屈肘时,上臂前面的肌肉腱拉动前臂骨,后面肌肉伸展放松;人在伸臂时,后面的肌肉腱拉动前臂骨,前面的上臂肌肉松开。这样就完成了屈肘和伸臂活动。接下来我们在做一次抓举哑铃动作,细心体会一下肌肉的变化。并将你的观察和体验记录在实验卡上。”
五、搜集信息
1、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在活动中的发现。” 生1:“这次我知道了肌肉与运动有关。”
生2:“老师,刚才我的猜想应该是肌肉起到力量的作用。”
2、师:“你说的非常对,肌肉发达的人是非常有力量的,你们看这些人看上去就很有力量。”
3、师(展示课件:举重、健美图片):“我们要想拥有强健有力的肌肉,就必须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只有这样才会使我们的肌肉更发达、骨骼更粗壮、关节更灵活。”
4、师:我们做了这么多活动,知道了骨骼和肌肉的作用,那关节在人体中起什么作用呢?
生:关节有连接骨骼的作用。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看人体骨架,关节的头卧进另一块骨的凹槽里。
5、师:观察的非常细致,说的也非常正确,关节有链接骨骼的作用。
六、拓展
1、师:“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科学家们根据人体的骨骼、肌肉、关节制作了很多高科技产品,你能根据今天学到的知识,进行解释吗?”(出示仿生制作的物体课件:吊车、挖掘机、高塔„„)
生1:“万节天线像关节。” 生2:“吊车像手臂” 生4:“高塔像人的骨架”
2、师:“同学们说的非常正确,在现实生活中利用我们人体功能制造的产品还有很多很多,课下请同学们搜集或查阅资料,看一看还有哪些产品是根据人体功能制造。在下次课中把你的收获讲给大家听。”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力求体现课标中提出的理念要求“教师是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学生的亲密伙伴”,注重把握重难点。在对学生进行前测了解学生对骨的认识的基础上,引领学生亲历探究骨骼、关节和肌肉作用的活动,然后又结合健美图片引导学生体会体育运动重要性。把问题从知识的大背景中抽出来,又有机的放回大背景中去,打破以往点对点的教学方法。
本节课对有关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知识探究采取了比较灵活的处理方法。在引导学生认识骨骼作用时,直接呈现了“骨架模型”帮助学生了解骨骼的支撑保护作用,这一做法虽然直白,但能帮助学生降低对抽象事物的理解难度。在研究肌肉作用时则采用——先观察后感觉最后看解剖图的课件,让学生感知到肌肉的作用及运动时发生的变化。将注重引导学生思维、自主展开探究贯穿于全课。
但在整节课中师生对话较多,引导比例过重,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注意对学生的思维引导要有启发性,注重把握预设目标如期得到生成,使学生真正地学到科学知识、学会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