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28人教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二苯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3:14: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6828人教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二苯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6828人教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二苯教学设计》。

第一篇:6828人教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二苯教学设计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一、本节教材背景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是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的第二节,讲授需两个课时。在此之前,学习了烷烃、烯烃(分属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结构和性质,非常适合对苯的学习。本教学设计是第二课时。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已基本掌握烃的结构与化学性质间的相互联系,熟悉了加成和取代两种典型的有机反应。同时学生已较初步确立学习有机化学的思维方式,即“结构”决定“性质”。大多数的学生具备通过阅读课本的实验说明,独立完成实验以及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因此,掌握本节化学知识并不困难。但是,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不强,尤其缺乏大胆质疑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苯的分子结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通过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主动研究和掌握苯的组成、结构、性质。

3、结合化学史,进行简单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思想的教育。

四、教学重点、难点

苯分子中碳碳键的独特性。

五、教学策略

1、总的策略

本课时教学内容非常适合探究活动的实施,具体来说,就是要充分利用一切手段,腾出适当的课堂教学时间,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充分活动,包括回忆、观察、动手、假设、想象、推理、论证、交流、表达、归纳,最后达到接受、理解、掌握、运用知识的目的,同时培养科学研究的素养和方法。

2、具体策略

⑴先扫清外围知识,再解决核心问题

①引导学生回忆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的实验,回忆、归纳苯的物理性质,在此设置问题:你对“苯”有什么印象?举出你掌握的一些苯的性质。并进行讨论和提问(也是作为本节的引入)。

②根据有机化学中碳是四价的原则,学生动手组装苯分子的球棍模型(凯库勒式)和燃烧苯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苯的组成、含碳量大小(与炔烃比较)和可能结构。

⑵解决核心问题的策略

本节核心教学问题是苯分子中碳碳键的结构,采用假设论证,渗透科学思想。教学按下列流程展开:

① 假设苯的结构模型,即根据分子组成,假设苯分子存在着碳碳单键双键交替排列的环状结构,根据假设组装球棍模型。

② 验证理论模型。

a实验验证。分别完成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苯与溴水混合的实验,培养观察、动手能力。

b数据验证。指导学生阅书,找出实测数据与理论模型的差别。

③根据实验事实和理论数据推翻假设,讨论和接受新的理论结构模型(即两个“不同于”和一个“独特”)。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大胆质疑,大胆提出问题的创新精神。这是本节教学的重点。设想在此环节中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充分议论。

④根据已学的烷、烯烃性质和新的苯结构模型推测苯应有的化学性质。

以上实际是1865年凯库勒提出苯的初始理论模型到1931年现代苯的理论模型确立的一个简易的重复,同时可对学生进行一次科学研究方法和化学史的教育。

六、教学过程

【引入】对“苯”有什么印象?举出你掌握的一些苯的性质。(无色液体,芳香气味,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可做萃取剂等。)

【板书】苯分子的组成结构

【讲】苯分子结构(凯库勒模型)

【学生组装模型】学生用球棍模型组装出苯分子。

【讨论提问】模型所示的苯分子的碳碳键是否合理。

【小组讨论】(约10分钟,教师启发,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不同意见)

【小组代表发言】可能有下列两种主要意见:

①合理:因为符合碳是四价的原则。

②不合理:因为苯分子中若真是存在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必然键长不同,这与苯分子是平面正六边形结构不符(这个原因学生可能不易发现,适用于程度较好的学生,教师要启发和鼓励)。

【提问】先假设有“双键”,能否通过实验验证呢?通过什么实验可以验证呢?

【探究实验】①苯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②苯与溴水反应

【讨论】结合乙烯的知识,推翻假设。

【阅读】阅读课本得出结论:碳碳键是独特的键。

【投影】苯环共价键形成的图示。

【结论】苯分子的碳碳键键长相等且键长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

【教师归纳】从化学性质上看。既能象烷烃哪样发生取代反应,也能象烯烃哪样发生加成反应,不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小结并预制问题】苯可发生哪些取代反应,与烷烃的取代反应比较难易程度如何,苯的加成反应与乙烯的加成反应比较难易程度又如何?

【模拟实验】(1)苯的取代(2)苯的加成 【小结】苯易取代难加成。

第二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苯》教学设计

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二课时)苯

一、教材分析

苯的相关知识出现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二节中,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基础和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使学生初步认识有机物的基本结构和相关性质。在必修二的第一章中已经学习过共价键的相关知识,以及在上一节和乙烯的学习中对组成有机物的基本结构骨架——碳碳单键、碳碳双键等以及不饱和度的计算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本节所学的难点——苯的结构——的学习有所帮助。本节知识的作用在于对将来在选修五中学习芳香烃的结构和性质做好铺垫,以及让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初步掌握自然科学方法论探索科学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二、学情分析

【学生“起点能力”分析】

学生已经在之前的学习中初步了解了有机物的基本结构和相关的物理、化学性质,能够画出简单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了解有机物的基本骨架是由碳碳单键、碳碳双键(重键)等组成,初步了解等效H原子的辨别以及不饱和度的计算,但对苯的结构不了解,在学习苯的结构时可能会产生疑惑和困扰,是本节课所重点突破的难点。

【学生“生活概念”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装饰涂料、消毒剂、染料等用品中了解到苯是一种有毒的有机物,在化工生产中也能知道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知道苯具有一般有机物的燃烧通性,对学习本节内容有一定帮助。

【学生“认知方式”分析】

由于学生刚刚接触有机化学的学习,对有机物的结构认识较为浅显,但已具备基本的知识迁移对比能力,通过与烯烃的比较得出苯的有些化学性质,如氧化、取代、加成反应等但对有机化学中“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应结构”的研究思想并不太了解,在学习苯的性质与烯烃有所不同时也会产生困惑,在教学中需要注意讲解。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苯的组成和结构,理解苯环的结构特征。

2.掌握苯的典型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利用实验事实逐步推断苯的结构,提高根据有机物性质推测结构的能力。

2.通过假说的方法研究苯的结构,了解自然科学研究应遵循的科学方法。

3.掌握总结苯环性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体验化学家发现苯环结构的科学研究过程,学习科学家艰苦探究、获得成功的精神,养成用科学观点看待事物的观点。

2.体会想象力、创造力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苯的分子结构以及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的分子结构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引导-发现法、实验-探究法

六、学法指导

敢于假设、讨论探究、合作交流

七、教学准备

苯、Br2水、Br2的CCl4溶液、酸性KMnO4溶液、试管、胶头滴管

八、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言】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中的一种——乙烯,想必大家对其具有的碳碳双键所带来的较为活泼的性质很感兴趣吧。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认识另一种基本的化工原料——苯。

【展示图片】苯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墙面漆——不含苯、汞、铅

在服装、纤维、药物、食品添加剂等方面的应用

【实验演示】前面所展示的图片都是苯经过化学加工后所得到的产品,下面我来近距离的观察苯的实际状态。请每个小组按如下进行试验:

1、先在试管中加入2ml苯,观察苯的颜色、状态,并闻味。

2、再加入5ml水,振荡,观察现象。

认真归纳苯具有哪些物理性质。

【板书】苯

一、苯的物理性质(ppt展示)

【过渡】如今我们能够很容易的从煤和石油中得到苯,可是200多年前的今天,人们发现苯、研究苯的过程是极不容易的。让我们来看看是如何发现苯的吧。

【资料】苯的发现史

19世纪,欧洲许多国家都使用煤气照明。煤气通常是压缩在桶里贮运的,人们发现这种桶里总有一种油状液体,但长时间无人问津。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对这种液体产生浓厚的兴趣,他花了整整五年时间提取这种液体,从中得到了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

在之后的研究中,法国化学家热拉尔等人确定了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分子是为C6H6,是一种高度不饱和的烃。

【提问】在之前学习的乙烯也是一种不饱和的烃,其不饱和度为2。请同学们算一算,苯的不饱和度是多少,并联系前面所学的乙烯及不饱和烃,试着写写苯的结构简式。

【展示】科学家曾经预测的苯分子的结构及学生写出的结构。

【过渡】苯的结构到底是什么样的呢?19世纪科学家做了许多关于苯的性质实验,力图从性质出发推导出苯的结构。

【投影】实验事实

1.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6H6+3H2

C6H12

【提问】上述哪些结构不合理?

如果苯分子是环状的,又会有哪些结构?

为此,化学家们又做了以下实验进行推测。

【视频】科学家把苯和液溴在Fe做催化剂下发生反应。

原理:C6H6+Br2

C6H5Br+HBr

【投影】实验事实

2.苯易发生取代反应。

C6H5X只有一种结构。

【提问】上述哪些结构不合理?

如果苯分子的6个H原子是等效的,又会是什么结构?

接下来我想让同学们来亲自验证自己的猜想。

【实验探究】分别向3支盛有苯的试管中加入Br2水、Br2的CCl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振荡静置,观察现象。

【投影】实验事实

3.苯不能使Br2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

难以发生加成和氧化反应。

科学家还进一步的进行了验证:

实验事实

4.C6H4X2的邻位卤代产物只有一种。

性质完全相同,是同种物质。

【科学史话】介绍凯库勒及发现苯环结构的过程。

【投影】(名言)

到达知识高峰的人,往往是以渴求知识为动力,用毕生精力进行探索的人,而不是那些以谋取私利为目的的人。凯库勒

【展示】苯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

【板书】

二、苯的结构

分子式:C6H6

结构简式:

空间构型:平面正六边形

结论:苯环中碳碳键是介于单、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且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

【小结】

上述探究过程:

1.根据分子式推测可能的结构。

2.根据实验事实1、2否定部分结构。

3.根据事实3、4提出假设。

4.科学论证假设,从而上升为理论。

【练习】

1.苯的二溴代物有三种,则四溴代物有[

]种。

A.1

B.2

C.3

D.4

2.下列哪些能说明苯环不是单、双键交替的结构?()

A.苯的一溴代物无同分异构体。

B.苯的邻二溴代物只有一种。

C.苯不能使Br2水或酸性KMnO4褪色。

D.苯环上的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

【讲授总结】

今天,同学们成功的用科学家们的研究方法揭开了苯分子结构的神秘面纱。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学习了不少有关苯的化学性质,在本节课的最后,我们一起来总结苯的化学性质。

【板书】

三、苯的化学性质

(1)

取代反应

①溴代反应

②硝化反应

(2)

加成反应

(3)

氧化反应

2C6H6+15O2点燃燃

12CO2+6H2O

总结苯的化学性质(较稳定):

1、难氧化(但可燃);

2.易取代,难加成。

【观察归纳】

无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阅读史料】

【计算】

不饱和度为

【猜想书写】

苯的结构

CH≡C-CH2-CH2-C≡CH

CH3-C≡C-CH2-C≡CH

CH≡C-CH=CH-CH=CH

CH2=C=C=CH-CH

=CH2

CH2=C=CH-CH=C=CH2

【讨论】

加成后的产物依旧不饱和,产物应该是环状的,推测苯分子应该是环状的。

【讨论】

苯分子的6个H原子是等效的。

苯分子中各碳原子之间是以单双键交替形式存在。

【观察,总结】

1、加入溴水

上层变橙红色,萃取

2、加入溴的CCl4溶液

溶液均匀混合3、加入酸性KMnO4溶液

紫色不褪去

【质疑】

苯分子中不具有碳碳双键

认真体会和学习自然科学方法论探索科学问题的基本过程

体会结构与性质的辩证关系,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激趣,使矛盾心理处于急于探索求新的高潮状态。

通过化学史的教育,进行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检查对苯的结构掌握情况

培养学生的回顾并归纳总结的能力。

九、板书设计

一、苯的物理性质

二、苯的结构

分子式:C6H6

结构简式:

空间构型:平面正六边形

结论:苯环中碳碳键是介于单、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且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

三、苯的化学性质

(1)

取代反应

①溴代反应

②硝化反应

(2)

加成反应

(3)

氧化反应

2C6H6+15O2点燃燃

12CO2+6H2O

第三篇:《苯》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苯》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苯》高中化学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要求:

(1)记住苯的物理性质、组成和结构特征。

(2)会写苯的燃烧反应、卤代反应、硝化反应、加成反应等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要求

(1)通过分析推测苯的结构,提高根据有机物性质推测结构的能力。

(2)通过苯的主要化学性质的学习,掌握研究苯环性质的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化学家发现苯环结构的历史学习,体验科学家艰苦探究、获得成功的过程,培养用科学观点看待事物的观点。

【重点与难点】

难点:苯分子结构的理解

重点: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课始检测】

(1)烷烃、烯烃燃烧的现象?

(2)烷烃、烯烃的特征反应是什么?

【导入】这节课起我们学习一种特殊的烃,先请大家一起看以下化学史资料。

【科学史话】19世纪初,英国等欧洲国家城市照明已普遍使用煤气,使煤炭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生产煤气剩余一种油状、臭味、粘稠的液体却长期无人问津。182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从这种油状液体中分离出一种新的碳氢化合物。法国化学家日拉尔确定了这种碳氢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分子式为C6H6,并叫作苯。

【探究问题1】

(1)若苯分子为链状结构,根据苯的分子式C6H6苯是饱和烃吗?

(2)在1866年,凯库勒提出两个假说:

1、苯的6个碳原子形成_____状链,即平面六边形环。

2、各碳原子之间存在____交替形式

凯库勒认为苯的结构式:___________;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板书】

苯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

凯库勒结构式:_____________

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探究问题2】

若苯分子为上述结构之一,则其应具有什么重要化学性质?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重要化学性质能使溴水褪色;使锰酸钾褪色。

设计实验方案:

【分组实验】教材第69页实验3-1

从实验入手了解苯的物理、化学性质特点。

1、将1滴管苯滴入装有水的试管,振荡,观察。

2、将1滴管苯与1滴管溴水溶液的混合于试管中,振荡,静置观察现象。

3、将1滴管苯与1滴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混合于试管中,振荡,静置。

【提问】实验现象是?

【归纳小结】

实验、现象、结论。

水、分层、苯不溶于水。

溴水分层,上层为橙红色(萃取)苯不能使溴水褪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分层,下层为紫红色苯不能使高锰酸钾褪色。

【思考与交流】

(1)你认为苯的分子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苯到底是什么结构呢

(2)苯的邻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说明什么?

【强调】科学研究表明:苯分子里6个C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

【结论】苯分子的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

【归纳小结】

[板书]一、苯的组成与结构

1、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_______或_________

【思考与交流】:苯的结构简式用哪种形式表示更为合理?

注意:凯库勒式不科学,但仍被使用。

2、结构特点

(1)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键角为1200

(2)苯环上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六个键完全相同)

【自主学习1】通过实验结合预习请说出苯的物理性质

[板书]二、苯的物理性质。

无色、特殊气味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是一种重要溶剂,沸点:80℃易挥发,熔点:5℃

【思考】苯环上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请预测这种特殊结构决定它的特殊性质是怎样的?

[板书]三、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1、苯的氧化反应

【演示实验】用玻璃棒沾取少量苯在酒精灯上引燃。

【提问】现象是?

火焰明亮,伴有大量浓烟。

【思考】苯在空气中燃烧冒黑烟的原因?

含碳量高

【思考与交流】你能写出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吗?

【注意】苯不能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演示实验】观察实验,记录现象,并回答问题

[板书]2、苯的取代反应

(1)苯与液溴的化学方程式:

注意:

①反应条件纯液溴、催化剂,即溴水不与苯发生反应。

②只引入1溴原子,即只发生单取代反应。

③产物为溴苯,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的无色,油状液体,能溶解溴,溴苯溶解了溴时呈褐色。

【动画模拟】观看动画写出化学方程式。

【板书】苯与硝酸反的取代反应:

注意:

①反应条件:50—60℃水浴加热。

②混合时,要将浓硫酸缓缓注入浓硝酸中,并不断振荡。

③浓H2SO4的作用:催化剂吸水剂。

④硝基苯是无色有苦杏仁味的油状液体,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有毒。

【知识拓展】

苯的磺化反应化学方程式:

【板书】在特殊条件下,苯能与氢气、氯气发生加成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苯的用途: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农药、医药、染料、香料等。

《苯》高中化学教学设计2

一、教材分析:

必修模块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是以典型有机物的学习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初中有机物常识的基础上,能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加深对有机物和有机化学的整体认识。选取的代表物都与生活联系密切,是学生每天都能看到的、听到的和摸到的,使学生感到熟悉、亲切,可以增加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必修模块的有机化学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为满足公民基本科学素养的要求,提供有机化学中最基本的核心知识,使学生从熟悉的有机化合物入手,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认识到有机化学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能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说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和物质用途;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的学生,打好最基本知识基础、帮助他们了解有机化学的概况和主要研究方法,激发他们深入学习的欲望。

苯就是几种典型代表物之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被列为必修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苯的物理性质、分子结构、化学性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从结构角度适当深化对 学生苯的认识,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苯分子结构中特殊的化学键决定了苯的化学性质。它是对中学阶段烃类成键知识以及性质的.总结与拓展。学好苯的知识对后续有机物的学习具有指导作用。通过这节课,学生基本掌握了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能利用物质的结构推断物质的性质,利用物质的性质来推断物质的结构。

二、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在学习苯的知识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甲烷和烷烃、乙烯,初步掌握了碳碳单键、碳碳双键的结构特征和特征反应。根据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这些知识就是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已经具备的“先行组织者”,苯有关知识的学习要以此为基础,注意新知识和“先行组织者”之间的联系。学生运用“先行组织者”对苯分子的结构进行推测,继而根据分子结构推测苯的化学性质。

三、具体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例举苯的主要物理性质(颜色、状态、熔点、沸点);掌握苯的分子结构并能够描述其结构特征; 通过苯与溴、浓硝酸等反应,掌握苯能燃烧、易取代、难加成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苯分子组成及结构、性质的探究加强观察、归纳、推理等方法及技能的训练,进一步认识研究有机物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以苯为例,论证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辨证关系;参与苯分子结构的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发展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明显地表现出科学解释必须与实验证据、自然观察相一致的实证精神;

能从历史的角度理解科学家们提出的理论在当时具有的意义,从而理解科学的本质; 体会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认识技术的更新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以假说的方法研究苯的结构,掌握苯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分子的结构特点和苯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以化学史为载体的科学探究法

五、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

2003年4月颁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

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这一理念,要求课堂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使学生学习“有用的化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根据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教学设计思想,依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原则,在构建学生的学习环境时,采用的是“抛锚式教学”。

本节课沿着历史的发展脉络设置了八个学习任务,将一个完整的发现苯、认识苯的过程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运用引导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亲历 “苯的发现之旅”,体会科学研究的过程和乐趣,训练科学方法。本课采用化学史和科学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把演示实验、探究实验、苯分子结构假说的提出和证实(或发展)串联起来,按科学发现基本过程的顺序设计教学程序。从发展学生自主性、创新性的角度出发,先启发学生自己写出C6H6可能的链烃结构简式,然后设计实验否定苯具有链式结构,从而发现并明确问题。再通过介绍凯库勒等科学家的研究工作,从运用假说的角度让学生认识并体验科学探索的基本过程。

六、教学信息技术

依据心理学知识,人类获取的信息80%来源于视觉,多种感觉协调运用时,获取的信息量就更大。因此本节课采用多媒体幻灯片与板书结合的呈现方式增强信息刺激力度,调动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尽可能多地获取有效信息。

教具:苯分子结构模型、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相关实验装置及其药品。

第四篇:高中化学必修二教学设计

篇一:高中化学必修2全部教案

高中化学 必修2全部教案

第一章

本章概况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是中学化学重要理论组成部分,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新教材把本章内容作为必修2的第一章,足以体现了它的重要性。

本章包括三节内容:第一节: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三章:化学健。

根据新课标要求及新课改精神,必修内容只要学生具备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具备必需的学科素养,新教材的安排,正好体现了这一要求。三节内容,都属于结构理论的基础知识,学生只有具备这些知识,对该结构理论才能有初步的了解,也才有可能进一步继续学习选修内容。新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打乱了原有的知识体系,首先介绍周期表,给学生以感性认识,然后简略地介绍了周期表的形成过程,逐步引入主题:现行的周期表。既让学生了解了科学家探索的过程,也有利于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其间穿插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等知识,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便于学生归纳总结,形成规律,为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打下基础。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新教材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直接给出了1-20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删去“电子云 ”等一些抽象的概念,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然后,以第三周期为例,或以实验,或以给出的图表,让学生动手推出结论,体现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第三节:化学键,以nacl、hcl为例介绍了离子键,共价键的知识,简明扼要,学生理解难度并不大。教学时,可以多举典型实例,使抽象问题具体化,以帮助学生巩固概念。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上所提供的图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推理、探究,切忌教师照本宣科,给出现成的结论,这样,学生不经过分析、观察,生吞活剥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实践证明,既不利于掌握知识,更不利于培养能力。通过本章学习,力求让学生体会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使学生在结构理论的指导下,更好地为以后学习服务。

本章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建;离子键、共价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关系。

本章教学难点: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共价键。课时安排

第1节 元素周期表2课时 第2节 元素周期表3课时 第3节 化学键 2课时 本章复习2课时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掌握周期表的结构;

2、初步掌握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三角架、酒精灯、石棉网、镊子、小刀、滤纸、火柴、玻璃片、蓝色钴玻璃、小烧杯、酚酞试液、na、k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多媒体播放:门捷列夫事迹介绍]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门捷列夫吗?他是干什么的?他的最伟大成就是什么?

生(齐声):知道!他是俄国伟大的化学家,他的伟大成就在于绘出了元素周期表,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师:非常正确!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元素周期表 [板书]

一、元素周期表

师:结合刚才我们观看的门捷列夫事迹介绍,请同学们看书,并思考。

1、门捷列夫开始是按照什么作为标准来排列元素的?

2、现在的周期表编排的依据是什么?

3、哪种依据更科学呢? 生:看书、讨论 师:巡视

生1:一开始,门捷列夫对元素排列的依据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生2:现在编排的依据是核电荷数。生3:以核电荷数为依据更科学些—感觉是吧。

师:关于第3个问题,学习完本节内容之后,我们就会得出答案。[多媒体播放:元素周期表] 师[多媒体播放,11 na各数字的含义] 22.99 师:初中我们已知道原子的组成。[播放:原子组成示意图] 知道原子是不显电性的,现在又出现了“原子序数”,它们之间有没有关系呢?关系怎样? 师:把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数一下na、c、o三种原子中的质子数、电子数。生:它们之间有关系: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师(指幻灯片—元素周期表):请同学们认真分析、研究这张表看看(1)它有什么排列规律?有什么特点?(2)有多少横行,多少纵行?

(3)每横行、纵行所含的元素种类是否相同? 生(讨论):

师(巡视):倾听同学们的意见

生1:表排列比较乱——长短不一。而且表中各元素颜色也不一样。生2:有7个横行,18个纵行

生3:每横行、纵行所含的元素种类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师(微笑):同学们观察很仔细,现在请同学们看书:什么叫周期?什么叫族?表中a、b、o的含义是什么?

[多媒体展示板书]

一、元素周期表 1、周期表周期 三个短周期 四个长周期 主族 族 副族

ⅷ o族 [知识拓展] [多媒体播放: ⅷ族、零族介绍] [例题剖析] [例1].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在1989年做出决定,把长式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及族号取消:从左至右改为第1~18列,碱金属族为第1列,稀有气体为第18列.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第15列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为r205 b. b.第2列元素中肯定没有非金属元素 c. 第17列元素的第一种元素无含氧酸 d. d.第16、17列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教师精讲] 据题中所给信息,对周期表族序号重新排列,但内容不变,因此,要熟悉原周期表结构,在原表中分析各选项是否正确。

答案:d [例题剖析] a.hf b.h30 c.nah d.h202 [教师精讲] 本题属较简单的信息题,利用信息,综合分析,可以求解;但是,有时对信息未理解,或理解不透彻,不妨试一试排除法,因为,选择题的特点就是提供了四个选项。利用排除法可减化思考过程,提高正确率。因此,同学们在解题时,要注意训练一题多解。

答案:c 师:在主题1,我们已经学习了na的性质,现象是本质的反映,客观是微观的体现。现在让我们从原子结构这一微观角度来研究微观结构与客观性质的关系。[板书]: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1、碱金属元素

师:请同学们看书p5,科学探究,并完成该表。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实验:na、k在空气中燃烧]引导学生观察,得出结论。

[实验二:na、k与h2o反应]请两名学生上台,在教师指导下,同时演示k、na与水反应。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并写出方程式 表

(一)na、k与o反应 +

(二)请同学们看书p6—p7。(多媒体展示:结论①②)

师:碱金属不仅在化学性质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在物理性质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实验及表1-1推导出碱金属特理性质及变化规律。[知识拓展] 元素金属性判断依据:

1、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者与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置换出氢越容易,则金属性越强。

2、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化水物碱性强弱。碱性越强,则原金属单质的金属性越强。

3、可以根据对应阳离子氧化性强弱判断。金属阳离子氧化性越弱,则单质金属性越强。[测题剖析] 【例题剖析】

【例3】 有某碱金属的单质和其氧化物的混合物1.98g,加入适量的水使成为氢氧化物后,得到氢氧化物为2.76g。求原来混合物中的碱金属的种类,和其单质、氧化物的质量各多少克? 课堂小结

本节课是我们学习物质结构理论的开始,请同学熟记表的结构,通过na、k性质比较,初步理解原子结构对性质的影响,形成利用实验检验理论是否正确的能力。

布置作业:教材:p11、t11、t12。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上网或查阅其它资料,了解门捷列夫原始周期表排列形式,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卤族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2、了解核素、同位素、质量数等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归纳、比较法:归纳总结卤族元素性质;

2、自主探究:探究卤素性质递变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分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2、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卤族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质量数、同位素、核素的概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试管、烧杯、胶头滴管。新制饱和氯水、nabr溶液、ki溶液、ccl4、苯、溴水。[新课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元素周表的结构,请同学们拿出纸和笔,画出一、二、三短周期表的示意图。[实物投影:2份同学的作业]请几位同学点评存在的问题。[推进新课] 师:在主题1中我们已经学过氯气的性质,请同学们画出cl原子结构示意简图。并在周期表中找到

氯元素所在的位置,卤族元素包含哪几种元素?

生:看书。翻阅周期表。

师:借鉴上节课推导碱金属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的方法,结合已学过的氯元素的性质,根据教材提

供的卤素的原子结构,请同学们推测氟、溴、碘的可能性质,并比较与cl2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生思考分析,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理论推测是否正确呢?如何验证?可以通过实验验证。[知识拓展][多媒体播放: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1.非金属元素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化合越容易,非金属性也越强。2.形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也越强。3.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对应非金属元素非金属性也越强。4.置换反应

师:请同学们看书p8,卤素单质与h2反应,总结出变化规律。师:请同学们完成下表[实物投影仪投出表格,内容先用纸盖上] 表

(一)卤素单质与h 反应

师: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证明k、na的金属性较弱,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实验证明cl2、br2、i2 的非金属性强弱。

实验1-1:教师演示,请同学认真观察,完成下表: 表

(二)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

同主族元素,从上→下,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元素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

属性逐渐减弱。

第五篇:政治必修ⅰ人教新课标3.8.1《国家财政》教学设计(精)

第八课 第一框《国家财政》教学设计

人教版《经济生活》第三单元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坚持“以学生为本”这一核心理念,以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为立足点,构建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堂,让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去探究,再现知识的产生过程,师生互动。使教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实现从知识本位的灌输到学生自主学习、全面发展和从单一机械的课堂到让学生回归自然、社会实际的两大教育理念上的转变。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中心、以活动为辅导的统一。【教材分析】

这一课题是高中《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题的内容。通过这一课题的学习,有利于引导学生认识政府是如何参与社会分配的,帮助学生感受财政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因此,学习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情分析】

高一新生对初高中政治教学的差异性的适应能力还不强,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仍有待提高,但有一部分同学还是比较关心国家的大事,所以本课尝试用“4万亿投资”引导整个教学过程,希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财政的含义及其实质;知道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获取渠道。

(2)了解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和我国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3)理解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理解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4)懂得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懂得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以及如何确定财政收支的合理关系。

2、能力目标:

(1)能够为政府增加财政收入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2)初步知道如何确定财政收支关系的实践能力。(3)辩证地认识财政赤字现象的思维能力。

(4)初步掌握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我国国家财政的性质、功能和使用原则,增强爱国主义情感。(2)关心国家财政支出的内容,关注国家与社会发展,增强主人翁意识。【教学重点】

筹集财政收入的具体渠道;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的作用。【教学难点】 财政政策。【教学流程设计】

用“4万亿投资”引导该课教学,从一般的思考逻辑出发,设置四个问题引入各个知识点,并根据这四个问题出现次序的需要,调整了课本内容顺序。【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学生参加“三坊七巷”的活动。提问:

1、“三坊七巷”由谁投资、建设的?

2、首先需要什么?

得出结论:由政府投资建设;首先需要钱,即“财”。教师引导:钱要进行管理,即“政”。通俗来讲,“管钱”就是财政,包括钱的来源和使用,即收入和支出。

(二)进行新课

一、国家财政的内涵

1、国家财政的含义

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国家财政就是国家管理社会财富,即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2、国家财政的本质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刚才的分析,得出国家财政的本质。学生活动,认真分析、回答。

国家在社会范围内获得国家收入,并将它集中性分配使用,其本质体现了一种分配关系。进一步引导:财政收入和支出由哪些方面构成?(课前布置学生完成)

二、财政收入和支出

1、财政收入

学生展示课前准备成果。学生上台活动:(多媒体展示)2009年中央财政收入结构;税收、利润、债务、其他收入的相关图片。

学生通过税、利、债和其他收入的图片,说明财政收入的来源: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

教师补充:04-09年财政收入增长示意图。(投影)设问:我国财政收入连年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分析:经济发展水平;分配政策。第一,经济发展水平,这是基础性的因素。因为国家收入主要依靠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壮大,税收、利润才有保证,没有经济的增长,就不会有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因此,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收入的关系,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

第二,分配政策。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创造的总财富是一定的,国家要的多,企业和个人的分配收入就减少;反之,企业和个人要的多,国家收入就减少。它们是彼此消长的关系。国家应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教师小结:其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是经济发展水平。

2、财政支出 学生上台活动:(多媒体展示资料)2009年中央财政支出结构;各类财政支出的相关图片。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说明财政支出的四个方面:按财政支出的用途,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五大类型。

3、财政收支的关系

教师设疑:财政收入和支出之间有哪些关系? 学生活动。

小结:收支相等(财政收支平衡)、收大于支(财政盈余)、支大于收(财政赤字)。进一步设疑:要保证财政收支状况符合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首先需要做什么? 学生活动。

教师:要做计划,这叫做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

4、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多媒体展示)2008年全国财政收入和支出情况与2009年全国预计收入和支出情况的报告。2008年,全国财政收入61316.9亿元,完成预算的104.8%。全国财政支出62427.03%亿元,完成预算的101.7%。预计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65720亿,比2008年增长8%,财政支出预算总额将达到7.6万亿元。

教师设问:以上材料,哪一年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预算?哪一年是国家决算? 学生活动。

结论:09年为国家预算,08年为国家决算。上一的财政实际执行的情况,叫做国家决算。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收支计划,叫做国家预算。(投影)

(多媒体展示)看图说话:分析几张图片,说明财政的作用。

三、财政的作用

(多媒体展示)图片:学生接种甲流疫苗,农村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提问:大家觉得受益了吗? 学生活动。

1、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投影)(多媒体展示)福清核电站的建设。提问:谁来投资建设核电站?为什么? 学生活动。

提示: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周期长、风险大,投资回报周期长。设疑:国家投入这么多资金,会起到什么作用呢? 学生活动。

2、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投影)

(多媒体展示)图片:我国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提问:经济平稳运行的条件是什么? 学生回答。

结论: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设疑: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当前的经济运行并不平稳,应怎么协调? 学生活动。

教师引导分析:在经济生活中,国家可以通过调整财政收入支出控制经济运行。当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的情况下,国家可以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以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这就是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

反之,当经济发展过热时,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的情况下,国家可以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社会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这就是紧缩性财政政策。

国家运用这些财政政策,保持着社会总共给和社会总需求(参考P66的名词点击)的基本平衡,避免经济出现大起大落,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这说明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3、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三)课堂总结、点评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亲身参与,知道了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国家是通过财政预算和决算参与社会分配的,知道了财政收支的具体途径和用途,以及要保持财政收支平衡

等常识。这对于我们在经济生活中正确地理解国家用财政手段调控经济、管理经济的政策和措施,将有重大指导作用。(多媒体展示)课堂练习。【板书设计】

一、财政、预算和决算

二、财政的巨大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三、财政收入和支出

1、财政收入 ①含义 ②渠道 ③影响因素

2、财政支出 ①含义 ②用途

3、收支关系:财政盈余、财政赤字、财政收支平衡

下载6828人教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二苯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6828人教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二苯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学反思(推荐五篇)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学反思 一、实际教学中的困惑 1、教材的问题 :① 教材内容多而杂、教学要求浅而泛、知识主线散而空。而各类评价性考试内容实而精、试题难而全;② 教材文......

    人教高中化学必修二 第4章 第一节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案例设计[本站推荐]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案例设计 一、教学课题 1、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涉及海水中水资源的利用和海水中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 2、认识海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化学变化,突出“......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必修二《兰亭集序》教案2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必修二《兰亭集序》教案2 教学目标: 1、积累:了解书序的特点;掌握文中一些重要词语,如多义词“信”“修”“期”“致”“临”等、虚词“毕”“咸”“所以”等......

    人教新课标二上:回声教学设计(大全)

    人教新课标二上:回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科学童话。它通过小青蛙在石桥洞里听到自己的回声以及和妈妈对话,生动有趣地说明了什么是回声和产生回声的原因,深入浅出地......

    人教新课标二上:欢庆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而本课的教学就是要通过感情朗读、丰富的想象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与大自然中的“田野、枫林、蓝......

    人教新课标二上:北京教学设计

    课标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位置、范围,并对北京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运用资料说出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城市建设成就。 本节课教......

    人教新课标高中英语必修1Unit2EnglishAroundtheWorld教案

    Unit 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Ⅰ单元教学目标技能目标Goals Talk about English and its development, Different kinds of English Talk about difficulties in la......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二练习

    化学必修一专题二 1、不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是 A、氯水B、碘水C、氢氯酸D、氯化钾溶液 2、欲使每10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钠离子,则90mL水中应加入金属钠的质量是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