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幼儿音乐活动设计方案
大班幼儿音乐活动设计方案
[活动内容]小狗抬花轿 设计意图:
《小狗抬花轿》的歌词浅显易懂,旋律欢快流畅,是一首生动活波,富有情趣,并深爱孩子们喜爱的歌曲,因此,我选择了这道儿歌让幼儿的表现力、肢体作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同时使幼儿的表现力、相象力和创造力能得到充分发展,使幼儿想说、敢说、积极说。[活动目标]
1、在理解和感知歌曲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学习歌曲。
2、尝试用肢体动作和语言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3、乐于与同伴合作表现,体验参与音乐活动乐趣。[活动重难点] 重点:3
难点:2 [活动准备] 图片、头饰、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花轿图片,引起课题。师:看,这是什么?在哪见过?
二、欣赏图片,熟悉理解歌词
师:老师今天带来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要讲给小朋友们听,小朋友们要竖起小耳朵仔细听,待会儿老师要问小朋友问题噢!教师边放图片,边讲故事。师:有几只小动物抬呢?(八只小狗抬花轿)
师:花轿里坐着谁?心情怎样?从哪里看出来呢?(老虎坐
轿把扇摇)
师:“哎呦”?咦,好像是小狗的声音,怎么了呀?我们现在去看看?
观察图片,请幼儿说说小狗怎么了?(一只小狗跌一跤,老虎狠狠踢一脚)
原来,小狗不小心跌了一跤,差点弄翻了轿子,老虎很生气,踢了小狗一脚,小狗生伤心。
三、请幼儿帮小狗想一个方法战胜老虎。
四、在倾听、理解的基本上学唱歌曲。
1、教师清唱,幼儿欣赏。
2、随音乐师生同唱。
3、边看图片边唱,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4、幼儿随音乐唱,并跟随老师做动作。
六、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学了一首儿歌,小朋友们都特别棒,并且还帮小狗想了好多办法战胜老虎,小狗特别高兴,让老师带小朋友们到楼下做游戏。幼儿们边唱儿歌边“开小火车”走出活动室。
附:小狗抬花轿
八只小狗抬花轿,老虎坐轿把扇摇。一只小狗跌一跤,老虎对它踢一脚。小狗气的汪汪叫,老虎却在睡大觉。小狗抬轿到山腰,想个办法真正好。
一二三,往上抛。老虎摔了一大跤。
第二篇:大班幼儿音乐活动设计方案
大班幼儿音乐活动设计方案
[活动内容]小狗抬花轿
设计意图:
《小狗抬花轿》的歌词浅显易懂,旋律欢快流畅,是一首生动活波,富有情趣,并深爱孩子们喜爱的歌曲,因此,我选择了这道儿歌让幼儿的表现力、肢体作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同时使幼儿的表现力、相象力和创造力能得到充分发展,使幼儿想说、敢说、积极说。
[活动目标]
1、在理解和感知歌曲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学习歌曲。
2、尝试用肢体动作和语言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3、乐于与同伴合作表现,体验参与音乐活动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3难点:2
[活动准备]
图片、头饰、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花轿图片,引起课题。
师:看,这是什么?在哪见过?
二、欣赏图片,熟悉理解歌词
师:老师今天带来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要讲给小朋友
们听,小朋友们要竖起小耳朵仔细听,待会儿老师要问小朋友问题噢!教师边放图片,边讲故事。
师:有几只小动物抬呢?(八只小狗抬花轿)
师:花轿里坐着谁?心情怎样?从哪里看出来呢?(老虎坐
轿把扇摇)
师:“哎呦”?咦,好像是小狗的声音,怎么了呀?我们现在去看看?
观察图片,请幼儿说说小狗怎么了?(一只小狗跌一跤,老虎狠狠踢一脚)
原来,小狗不小心跌了一跤,差点弄翻了轿子,老虎很生气,踢了小狗一脚,小狗生伤心。
三、请幼儿帮小狗想一个方法战胜老虎。
四、在倾听、理解的基本上学唱歌曲。
1、教师清唱,幼儿欣赏。
2、随音乐师生同唱。
3、边看图片边唱,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4、幼儿随音乐唱,并跟随老师做动作。
六、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学了一首儿歌,小朋友们都特别棒,并且还帮小狗想了好多办法战胜老虎,小狗特别高兴,让老师带小朋友们到楼下做游戏。幼儿们边唱儿歌边“开小火车”走出活动室。
附:小狗抬花轿
八只小狗抬花轿,老虎坐轿把扇摇。
一只小狗跌一跤,老虎对它踢一脚。
小狗气的汪汪叫,老虎却在睡大觉。
小狗抬轿到山腰,想个办法真正好。
一二三,往上抛。
老虎摔了一大跤。
第三篇:大班音乐活动设计方案
国培学员教学活动设计展示
大班音乐活动《坐沙发》
建陵中心幼儿园
王绚丽
设计意图:
选择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幼儿感知不同音乐的节奏感,《甩葱歌》节奏感强,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再配上孩子喜欢的小猴子动作,在游戏中学习音乐,更加调动起幼儿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活动目标:
1、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2、能主动的参与活动并尝试做出各种小猴子的动作
3、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甩葱歌》音乐一段
活动重点:幼儿能够正确把握音乐节奏并作出相应动作 活动难点:幼儿自己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活动过程:
1、创设故事情景
今天呀客人老师将会和大三班的小朋友来玩个好玩的游戏,你们想不想玩,想,但是在玩之前,老师要先讲一个有关于小猴子的故事,小猴子今天一个人在家特别特别的无聊,想来想去都没事干,所以它决定出去转转,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玩的,它出了门,左看看右看看,走了一会,突然看见自己的好朋友小白兔,它可高兴了,便走上去热情的和小白兔握握手,激动地在自己身上挠来挠去,然后它邀请小白兔和它做坐沙发的游戏,然后他们就开心的玩了起来。
2、感知音乐并作出相应动作
你们有没有没事干的时候呀?没事干的时候是不是特无聊,你们一般无聊的时候会有什么动作,孩子自己说,那么假如现在老师就是那只小猴子,你们仔细来看老师是怎样表演的?
3、第一阶段表演
老师在表演的时候走路的动作做了几次?握手的动作做了几次?变了几次沙发?幼儿若没回答出来,就在演示一遍,指导知道了这整个过程,幼儿两人一组站好,选出谁是第一次变沙发的人,谁是第二次变沙发的人,然后跟着音乐一起来做。
4、第二阶段表演
现在你们自己想出不同的无聊动作,待会表演的时候你们就展现出自己的无聊。现在两个人中谁是第一次变沙发的人举手,然后老师说想一想变沙发你们就变出不同的沙发好不好?两人一组继续表演。
5、第三阶段表演
小猴子见到好朋友高兴不高兴,那么他打招呼的时候除了握手激动地还可以干嘛?拥抱、亲一亲,是不是?它挠自己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激动地挠别人呀?但是你们要清楚,它挠别人是为了让别人舒服,然后能够和自己玩,所以我们在挠别人的时候要轻轻地尽量让别人舒服。现在我们又要提高难度了,两个人来当沙发,一个人来坐沙发进行表演。延伸活动: 今天呀我们玩了这个坐沙发的游戏,游戏是以小猴子展开的,那我们可不可以把小猴子换成其他的小动物,然后来进行表演呀!哦,那我们下课之后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几人一组进行创编,表演!活动反思:
第一次尝试这种形式的音乐教学,所以露洞百出,看似简单的一节音乐游戏活动,里面却蕴含着很多大学问,上课之前我只备了一个大致流程,中间的很多细节我都忽略了,比如提示语,预令要简洁固定,老师示范的时候节奏要把握好,再者动作要有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否则让孩子就感觉很乱,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做动作等等,这节课的经验告诉我以后备课的时候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孩子,课程的流程备好之后再仔细想想细节部分,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改进。
国培学员教学随笔展示
《还幼儿金色童年》
建陵中心幼儿园
王绚丽
我园是2012年新建的幼儿园,园里的硬件设施比较齐全,大多数老师都是转岗教师,幼儿都是来自镇周边的村子,很多都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在家带孩子,爸爸妈妈出去打工,这是我园目前的大致情况。由于大部分是转岗过来的老师,所以老师们不具备当幼儿园老师的要求,他们的教育理念还是停留在小学,对幼儿园的教学还是按照小学的方式去实施,老师教,幼儿学,老师教的累,孩子学的也累,老师上的很痛苦幼儿学的也很痛苦。这完全违背了《指南》对幼儿园教学模式的定位,《指南》指出幼儿园的教学应该是在游戏中进行的,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去学习,去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的教育等于抹杀了幼儿的天性,更别说去发展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然老师们也不想这样做,好多老师都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各方面的因素使的基层教师们无奈的选择这种方式。
我个人认为要培训,首先应先培训领导,转变领导的教育理念,领导是有一定号召力的,他可以影响老师去改变,但要让老师去说服领导那就很难了,如果是愿意采纳员工意见的领导或许还可以,但要是一个思维固化,不愿听取员工意见的领导那就难办了。
在者就是家长的理念,我们园面临的家长,大多都是年龄大的爷爷奶奶,在他们那一带没人上过幼儿园,所以在他们的思想中,幼儿园小班就是哄孩子,中大班就是教拼音写字,如果我孩子不会那就是老师教的不好,所以现在要给家长们渗透这种教育理念,还有一段很艰辛很漫长的路要走。
所以,作为一名刚进入教育行业,没有丰富经验的我,面对这样的一个现状,我很无奈,凭我一己之力要改变我们幼儿园的现状真的很难,我只有在学习新理念的同时先改变自己,再慢慢地去影响别人。我希望能有更多的方式方法去改善这种环境,还幼儿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国培学员培训总结
《总结、思考》
建陵中心幼儿园
王绚丽
为期二十天的国培学习已接近尾声了,这次国培让我学到了很多,感受也很多,现总结如下:
一、课程安排
理论学习,各领域专家的讲座,有关师德方面的;《指南》在语言、科学、音乐的解读;幼儿园家长工作方面的;幼儿舞蹈创编方面;幼儿园语言、科学、音乐领域的教学观摩活动等等。
二、学习收获
1、国培开辟了一条教师零距离接触全国著名教育专家的通道。专家们高深的的思想、严谨治学的态度和执着探索的精神,很值得我去学习,专家对前沿教育理论的阐述,独到的分析,鲜活的课例,让我深受启发、大开眼界,学到了许多优秀的教学理念。使我对新形势下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2、国培让我转变了教育模式
我们幼儿园的教学一直处于老师教幼儿学的这种错误的模式,国培让我知道了幼儿园的教学和小学完全不同,幼儿园是开发幼儿创造力与想象力的最好时机,幼儿园的教学就是要解放幼儿,教师为幼儿提供素材让幼儿自助学习,自己发现知识,完全是以幼儿为主。我们老师应转变自己的思想,适应并发展这种教学模式。
国培马上就要结束了,回首过去二十天,很匆忙,也很充实。收获更多。
第四篇:大班幼儿音乐教案
《大班幼儿音乐教案11篇》这是优秀的大班主题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大班幼儿音乐教案第1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大班音乐教案《牧童短笛》,欢迎大家分享。
设计意图:钢琴曲《牧童短笛》是著名音乐教育家、作曲家贺绿汀创作的,这是一首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可让大班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听辨乐曲的A-B-A三段式结构,从而了解这种音乐结构的特点,提高对同类音乐作品的听辨能力。
活动目标: 1、想象音乐作品中的意境和情节,懂得分辨乐曲的A-B-A三段体曲式。
2、通过简单的乐器伴奏来烘托音乐作品中此起彼伏的'旋律特色,并通过不同音色的乐器来区别A、B段的不同情绪。
3、知道这是一首具有田园风味的中国音乐作品,激发对民族特色音乐作品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1、牧童形象的木偶及田园风味的背景图。
2、各种打击乐器,录音机磁带。
活动重点:让幼儿听辨乐曲的A-B-A三段式结构,并用合适的打击乐来表现各段的情绪。
活动难点:教幼儿听辨乐句,理解旋律中此起彼伏相呼应的特点。
活动过程: 1、音乐游戏《什么乐器在唱歌》。师:“什么乐器在唱歌?”幼儿则闭上眼睛,听老师选一种打击乐器,敲出×××的节奏型,幼儿马上睁开看,边拍手边说:“××乐器在唱歌。”
2、播放音乐《牧童短笛》,让幼儿听辨这首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出来的。师:“请小朋友听听这首曲子,猜猜是什么乐器在唱歌?”
3、向幼儿简单介绍钢琴曲《牧童短笛》的音乐背景。师:“这首好听的钢琴曲名是《牧童短笛》,它描写的是我国美丽的江南地区,牧童倒骑在牛背上,悠扬地吹着短笛,在田间玩耍的情景”。
4、出示背景图,幼儿完整地欣赏音乐。
5、分段欣赏。
(1)听赏第一段音乐。师:“我们先听这段音乐,想一想牧童这时在干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边操作木偶边进行小结:两位牧童倒骑在牛背上,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吹着短笛,走在美丽的田间。这段音乐是悠扬的,抒情的。
(2)听赏第二段音乐。师:“下面,我们来听第二段音乐。听听这段音乐和刚才的第一段有什么不同?听了感觉怎样?想想牧童这时又在干什么呢?”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操作木偶,小结:牧童这时从牛背上跳下来,高兴地在田间翻跟斗抓蝴蝶,这段音乐是欢快的,跳跃的。
(3)听赏第三段音乐。师:“下面请你们听第三段音乐。听听这段音乐和前面哪段音乐是一样的,这时牧童又在干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小结:这段音乐和第一段是相同的,这种第一段和第三段一样的乐曲叫A-B-A三段体。这段音乐讲的是牧童又骑上牛背,你一句我一句地吹着笛子,慢慢地走远了。
6、启发幼儿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师:“你们觉得这首乐曲的各段用什么乐器来伴奏比较好呢?”
7、为每位幼儿提供2-3种打击乐,提醒他们在乐曲的A段与B段用不同的乐曲来伴奏,并能在教师的指挥下变换不同的节奏型。
大班幼儿音乐教案第2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大班音乐教案《小燕子拿剪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名称:
小燕子拿剪刀
设计思路: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小草偷偷地从地底下钻出来了……孩子们关注着周围的变化,享受着春天的美好!在我们的“春天有约”活动中,孩子们不仅感受了春天的美丽景象,更体验了春天带来的欢乐。
小燕子,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熟悉的小动物。它也是春天来临的一个象征。《小燕子拿剪刀》这首歌曲,把春天的画面描述得如此美丽,孩子们在歌唱时一定能感受到春天的诗意与韵律美。这样好听的歌,我想孩子们是非常喜欢的。同时,这个音乐活动也是作为我下一个活动《春天的礼物》的一个铺垫,从小燕子带来的礼物自然地引向孩子们也动手制作春的礼物,进一步体验春天的美好!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乐意表达、表现。
2、感受歌曲中春天的诗意与韵律美,体验春天的美好。
活动准备:
柳条、浪花、桃花、雨丝、音乐、录音机、礼物、小燕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
◇春天悄悄地来了,有个朋友唱着歌儿,也飞回来了,你们听!
二、欣赏活动
第一遍欣赏,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呀!谁来了啊?(小燕子)
◇原来是小燕子飞来了啊?小燕子从哪来的?
◇小燕子为什么从南方飞回来了啊?
第二遍欣赏,感受歌曲轻快的节奏,体会小燕子愉悦的心情。
(边欣赏,教师边用手演示:小燕子唱着轻快的歌曲,在天空中飞舞……)
◇小燕子的心情到底怎么样?
◇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燕子多高兴啊,它从南方飞回来,发现我们这里有很多变化,小燕子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回忆有关春天的经验。)
第三遍欣赏:和小燕子一起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象。
◇你们瞧,小燕子在天空中多快乐啊,让我们也用自己的小手当成翅膀,和小燕子一起看看春天的美景。
◇教师一遍做手势,一遍用语言引导:
小燕子快乐地从南方飞回来啦。它一会飞向高处,看到柳树姐姐在梳辫子;一会儿飞过水面,层层浪花跳着春天的舞;它飞上桃树,桃花妹妹哈哈笑;它飞在春雨里,雨丝沙沙沙,唱着春天的歌谣……
◇和小燕子一起飞翔,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啊?
第四遍欣赏:小燕子的礼物
◇小燕子飞胡来了,它也准备了很多礼物送给小朋友,我们一起来问问小燕子,它送了些什么礼物?
◇出示图片,丰富歌词。
剪柳条,绿油油,送给哥哥当鱼钩;
剪浪花,蓝莹莹,送给姐姐做花裙;
剪桃花,红艳艳,送给妹妹扎小辫;
剪雨丝,亮晶晶,送给弟弟做风铃。
三、送春天的礼物
◇小燕子多热心啊,它准备了那么多春天的礼物送给小朋友。收到礼物的朋友啊,心里一定甜滋滋的。我们也制作了很多礼物,今天我们这里来了那么多客人老师,让我们也学学小燕子,把春天的快乐传递给我们周围的人,把我们制作的礼物送给我们的客人老师。
教学反思:
1、创设一个优美、抒情、富有春意的情境:中班的孩子还是更喜欢形象、生动的情境,对于这个音乐活动来说,让孩子自主地在情境中去感受春天的诗意、美好,效果更好。
2、对孩子的经验把握不够:
(1)幼儿的前期经验不足,所以他们不能通过今天这个活动来充分地感受春天的诗意。
(2)在歌词的理解上,教师对幼儿的'经验未了解充分。这首歌的歌词很美,又压韵,可以像儿歌一样来念,但对幼儿来说是比较抽象,难理解的。
3、教具的配合与生动形象:教具在一个活动中也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出色的教具一定能吸引孩子更投入其中。在今天的这个活动中,若是教师准备了很多的小燕子头饰,让孩子们都来体验当一只可爱的燕子,在天空中自由的滑翔,效果一定更佳。
4、给孩子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活动中,教师太过注重孩子经验的表达表现,而牵制了孩子们对这个音乐作品真切的感受与流露。这个活动后,我让孩子们又一次感受音乐作品,这次我给了他们一个宽敞空间,让他们自由地表现,孩子们很开心,很真切,感觉自己真的像一只自由的小燕子,有的孩子扮演燕子的飞翔,特别生动(身体俯下来,手在背上架起剪刀似的尾巴,神气极了)。
5、倾听习惯的培养:音乐欣赏活动,需要孩子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显然我班孩子在这方面是欠缺的。而且加上一开始外界因素的干扰,使一些孩子未进入状态。所以,平时应当注重经验的积累,注重常规的培养。
大班幼儿音乐教案第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优秀教案《洗衣歌》含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在图谱帮助下熟悉乐曲旋律和风格,随音乐有节奏地做搓、洗、擦、甩等洗衣动作。
2、讨论交流,利用乐器音色特点来配器并完整演奏。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1)教具:图谱(附后)、《洗衣歌》音乐、《藏族风俗》视频。
(2)学具:铃鼓、碰铃、圆舞板、沙球四种乐器及标记、每组一份小图谱。
2、经验准备:
(1)幼儿了解过藏族的相关知识。
(2)幼儿有打击乐的经验并对乐器知识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一、运用视听结合,唤醒幼儿的经验。
“小朋友,这是什么地方?这群姑娘在干什么?”(播放《藏族风俗》视频并配背景音乐《洗衣歌》)
小结:“这里是藏族地区,这群姑娘在洗衣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也是藏族歌曲《洗衣歌》。”
二、练习洗衣动作,感受歌曲的节奏。
1、教师随音乐节奏做各种洗衣的舞蹈动作,引导幼儿学习模仿。
“这首歌曲还能跳一段优美的舞蹈动作呢,请大家一起来欣赏吧!”
“刚才你看到什么动作?”
(幼儿讲述,教师逐一出示动作图谱并请幼儿模仿)
2、教师在动作图谱上添加节奏图谱,引导幼儿按节奏做动作。
(1)个别幼儿尝试按图谱有节奏地做各种洗衣动作。
(2)全体幼儿根据图谱有节奏地完整作相应的洗衣动作。
三、根据乐器特点,进行配器及演奏。
1、讨论:按乐器的.音色特点将四种乐器的先后顺序和舞蹈动作相匹配。
“今天老师还带来铃鼓、碰铃、圆舞板、沙球四种乐器,这些乐器有什么特点?你觉得这四种乐器配在哪一个动作下面比较合适?”
2、幼儿分组制作配乐方案并尝试演奏。
“这里还有每组一份小图谱及乐器标记,等会儿你们六个人一组,把乐器标记根据你们商量的结果贴在图谱上,然后再拿着乐器按你们的分工尝试着演奏一下。去试试看吧!”
3、在教师的指挥下将每组配器方案展示并逐一进行演奏。
4、幼儿和教师共同选出最佳配乐方案进行演奏。
“刚才每一组都进行了演奏,你们觉得在用乐器演奏时应注意些什么?”(引导幼儿发现:乐器轮换的频率不能太快;要根据乐器的音色特点来安排等。)
“你们觉得哪一组配乐方案最合适?用他们的方案来演奏一下吧!”
四、体验成功,激发再次演奏的兴趣。
“其他班的小朋友听说我们的乐器伴奏非常好听,他们想邀请你们去表演呢,想去吗?带着你的小乐器出发吧!”
教学反思:
本节课《洗衣歌》通过情景导入,“走进”藏族民间风情,引导学生了解藏族民间音乐的风格,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感受藏族民歌的美感,学唱藏族歌曲。从情景入手,逐渐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活动很成功。
大班幼儿音乐教案第4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小老鼠和泡泡糖》含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合拍地做小老鼠走。
2、探索泡泡糖粘在身体各部位的动作,体验韵律活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1、对泡泡糖的粘性有感性的认识。
2、《小老鼠和泡泡糖》音乐、图谱。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
1、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是关于小老鼠和泡泡糖的,你们觉得小老鼠和泡泡糖会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音乐听完了,你认为小老鼠和泡泡糖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呀?
(二)看图谱欣赏音乐
1、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小老鼠和泡泡糖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想不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3、原来呀,小老鼠趁妈妈睡着的时候偷偷溜出去玩,你们看,小老鼠东跑跑西看看,小老鼠东跑跑西看看,你们谁能表演一下小老鼠是怎样东跑跑西看看的呢?那在第一句小老鼠看了几次?(2次)那是朝一个方向看还是朝两边看呀?(两边)那小老鼠是慢慢地看还是快快的看?(快)因为小老鼠很紧张,所以要快看。那小老鼠是一边跑一边看,还是跑跑再停下来看看?(跑跑再停下来看看)到哪里停?(红点)红点就像我们交通的红灯,红灯就要停下来了。
4、幼儿与教师一边拍手一边念儿歌。
(三)想象拽泡泡糖的动作。
师:小老鼠走啊走,突然一不小心踩到了一个粘呼呼东西,粘在了一个大泡泡糖上,甩都甩不掉,怎么办呢?
幼儿自由创编小老鼠被泡泡糖粘住时的动作。
(四)引导幼儿探索泡泡糖粘在其他身体部位的动作。
1。探索泡泡糖粘在其他身体部位。
师:拽——弹回来了!想一想,泡泡糖弹回来,还会粘到身体的什么地方呢?
2。幼儿分散练习,自由想象,大胆夸张地表现拽泡泡糖的动作。
师:让我们把粘在这些地方的泡泡糖拽拽看。
3、听音乐,感受音乐旋律并做拽泡泡糖的动作。
师:小老鼠拽呀拽,可是怎么也拽不掉,我们一起来看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教师总结:哎呀,不好了!来了一只大花猫,小老鼠吓得使劲一拉,连滚带跑地逃回了家。
4、根据整首音乐旋律幼儿反复游戏。(请幼儿扮演猫)(五)活动结束。
师:小老鼠被泡泡糖粘住,没有完成偷跑出去玩的计划!它今天开不开心呀?它不喜欢这泡泡糖,也不喜欢乱扔泡泡的人,那你会把泡泡扔到地上吗?那小朋友想想应该怎么处理吃过的.泡泡糖呢?
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总结:泡泡糖乱扔的话会粘到很多的地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麻烦,也不讲卫生,我们要把吃过的泡泡糖用纸巾包起来,把泡泡糖丢到垃圾筒,不污染环境。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在公共场合注意个人卫生,不乱扔垃圾,保护周围的环境。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中教师大胆将韵律活动与游戏融为一体,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做韵律,在韵律中玩游戏,愉悦身心与提高音乐表现力同步进行,相得益彰。乐曲《小老鼠和泡泡糖》为6?M8拍、AB结构,A段中的八分音符具有欢快、跳跃的音乐特点,B段中九拍的连音及旋律的模进使人略带紧张,与小老鼠机灵、警觉、可爱的音乐形象恰好相符。
大班幼儿音乐教案第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童话剧小红帽》含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活动目标
1.根据人物特点,将音乐形象与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相匹配。
2.在音乐中大胆试用动作、表情等表现人物形象,体验表演的快乐。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情景创设:森林(花,草,树,蘑菇等)
2.课件、音乐(代表四个人物的音乐:《森林狂想曲》小红帽;《天使小夜曲》外婆;《波斯市场》大灰狼;《拉德斯基进行曲》猎人)
3.人物图片、头饰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欣赏森林美景并用动作表现。
播放背景音乐《森林狂想曲》,在乐曲声中带领幼儿走进教室。
1.欣赏森林的美景。
《森林狂想曲》的鸟鸣蛙叫、潺潺流水声,立刻把幼儿带人了“森林”的场景之中。同时,课件上画有森林的巨幅背景图、室内摆有立体的蘑菇、大树、鲜花、小草。在视觉、听觉上,都给幼儿极大的审美刺激,他们一下被吸引住了,兴奋地讲述自己的发现。
2.模仿森林里的树木花草。
教师:谁来学一学漂亮的花朵?大家都来摆个花的造型,看看谁表演得最漂亮。
二、故事欣赏--分析人物特点。
在这个美丽的大森林里,发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1.欣赏《小红帽》的故事。
教师:故事里都有谁?
2.分析故事中的人物特点。
讨论:在四个人物中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小红帽有没有做得不太合适的地方?
评:分析人物特点,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只有帮助幼儿把握住了人物的个性特点,才能让幼儿在后面的环节中恰如其分地进行表演。因此,教师设计了“你喜欢谁,不喜欢谁”这样的问题,以帮助幼儿展开讨论获得答案。同时,幼儿通过讨论也明白不能随便听信陌生人的.道理。
三、听辨音乐--找出和人物特点相符的音乐。
教师:小红帽的故事可真好听,老师还为4个人物配了4段音乐,请小朋友听一听,分一分,这段音乐像谁。
1.分段听音乐,区分并模仿小红帽和外婆的音乐形象。
(1)第一段音乐像谁,为什么。
教师:谁来学一学小红帽走路的样子,她边走路边做什么?
(2)第二段音乐像谁,为什么。
教师:音乐听上去很忧伤,就像外婆在病中思念着小红帽。
谁来学一学年老的外婆走路的样子。
2.区分并模仿大灰狼和猎人的音乐形象。
教师:再听两段音乐,你们听听像谁?
(1)音乐很神秘,好像大灰狼鬼鬼崇祟地跟在小红帽的后面呢!
教师:谁来学一学大灰狼走路的样子。
(2)音乐听上去很有力,就像勇敢的猎人迈着有力的步伐走来啦。
教师:大家来学一学。
评:听辨音乐,创编与人物相匹配的动作,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由于选取的四段音乐形象分明,幼儿一下就把音乐与人物相匹配起来了;幼儿的动作表演是建立在具体可感的形象上的。因此,我让幼儿联想人物走路的姿态,这下幼儿的扮演就“有内容”了:小红帽--蹦蹦跳跳地采花;外婆--驼背弯腰,拄着拐棍:大灰狼--脚步轻轻,鬼鬼祟祟跟随在小红帽身后;猎人--脚步有力,扛着措枪。这样,幼儿的表演更加生动。
教学反思
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
大班幼儿音乐教案第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优秀教案《让我为你撑把伞》含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和游戏来听辨音乐的快慢变化,尝试用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的不同。
2、愿意参与游戏,喜欢和同伴一起玩,感受愿意帮助别人的快乐。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经验:能认识并说出常见的颜色、小动物名称。
物质准备:
ppt、音乐、小伞玩具。
活动过程:
一、倾听猜测,感受下雨的声音。
1、出示ppt,引发孩子的兴趣
2、播放下雨的声音小结:对呀!小男孩带了三把伞,一把是自己撑的小黄伞,一把是大大的绿色伞,还有一把是小小的黑色伞。
二、猜动物,听辨音乐的快慢。
1、大象(缓慢的音乐)
1)出示音乐l大象怎么走路的?(听音乐学大象走路)
2)为大象选伞l它是一只怎样的大象呢?(绿色、大大)
3)边听音乐边模仿大象l欣赏音乐,找撑伞的信号。用手模仿撑一把大大的.伞
4)模仿大象撑伞幼儿边听音乐边拿玩具模仿大象走路和撑伞。
2、蚂蚁(轻快的音乐)
1)出示音乐l听,小男孩又碰到了谁?你怎么听出来的?
l模仿蚂蚁走路(听音乐学蚂蚁走路)
2)边听音乐边模仿小蚂蚁l欣赏音乐,找撑伞信号,用手做撑伞动作。
3)模仿蚂蚁撑伞幼儿边听音乐边拿玩具模仿蚂蚁走路和撑伞
3、大象和蚂蚁(听快慢交替的音乐)
4、老师讲故事:男孩和熊。
三、延伸活动:户外游戏师:今天小动物都有自己的小伞了,你们也有自己的伞了,等会儿我们拿着小伞到草地上去玩吧!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是一节小班绘本游戏,领域为语言领域,主要目标有三个,一是通过故事和游戏来听辨音乐的快慢变化,尝试用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的不同。二是会说故事中的语言对话“我来为你撑伞吧”,“这是我雨天中天中听到的最好听的话”。三是愿意参与游戏,喜欢和同伴一起玩,感受愿意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重点是通过故事和游戏来听辨音乐的快慢变化,尝试用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的不同。
活动难点是会说故事中的语言对话“我来为你撑伞吧”,“这是我雨天中天中听到的最好听的话”。
刚开始教师出示雨滴声让幼儿来猜测声音,引起幼儿的兴趣与注意力,然后出示课件,展开故事讲述,并让幼儿根据音乐的声音来感知大象和小蚂蚁的不同,并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大象和小蚂蚁的不同,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所学内容。
本节活动流程清晰,活动目标已达到,课堂氛围良好,师幼互动良好。
大班幼儿音乐教案第7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圆圈舞》含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目标:
1、学习英国民间舞蹈《圆圈舞》,感受4/4拍与3/4拍的交替音乐节拍
2、在音乐舞蹈中感受交换舞伴的快乐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重难点:
学习民间舞蹈《圆圈舞》中交换舞伴并向伙伴问好;学看图谱,根据图谱来排列相应的队型
活动准备:
音乐CD、PPT、图谱幼儿前期经验准备:理解图谱中各个图形的含义(如:○代表妹妹;□代表弟弟等)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教室—《宾果》(Bingo)CD播放《宾果》音乐,幼儿在音乐伴奏下根据老师手势的暗示,改变队型进入教室。
A队型—1人变2人B队型—2人变4人C队型—4人变2人D队型—2人变1人,围成圆圈【设计意图:律动音乐《宾果》是一首节奏轻快、跳跃的曲子,它不仅能渲染现场气氛,更能帮助幼儿更快地进入音乐带来的奇妙世界,感受音乐的快乐。】
(二)音乐舞蹈《圆圈舞》
1.《圆圈舞》的起源。
—师:“在英国有一种传统的舞蹈《圆圈舞》,它是种神奇的舞蹈,它能让原本彼此不认识的幼儿在跳完《圆圈舞》后很快的成为好朋友,因此人们也叫它《交谊舞》。”【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介绍,让幼儿了解一些关于欧洲等地区的民间舞蹈,拓展幼儿的音乐知识与眼界。】
2.《圆圈舞》的欣赏与音乐解读—师:“听听看,你发现了歌曲里的哪些秘密?”(《圆圈舞》是4/4拍与3/4交替的音乐节拍)—师:“听了这个曲子你的感受是怎样的?”【设计意图:《圆圈舞》的曲式结构是A、B两段体,幼儿可以非常容易地进行区分。但是《圆圈舞》的音乐节拍是有变化的,且变化不明显,幼儿不容易区分,需要在老师的暗示和反复欣赏音乐后才能进行区分。因此,在欣赏音乐环节,需要老师单独“拎”出来,幼儿只有在理解音乐的节拍后才能将舞蹈进行演绎。】
3.《圆圈舞》的图谱队型—师:“看看《圆圈舞》的图谱,你能根据图谱找到自己的位置吗,试试看!”图谱1(即动作分解1)—请幼儿们站成圆圈,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组成一队舞伴。
图谱2(即动作分解2)—女孩手拉手向圆心方向走一个八拍,男孩原地站立。
图谱3(即动作分解3)—男孩向圆心行走一个八拍,行走到自己的女伴左边(位置不变),并将双手从女孩前面伸出。与两边男孩的手相拉,女孩原地站立。
图谱4(即动作分解4)—1.男孩将双手举起并翻到身后去,女孩从男孩双手举起时搭成的“小山洞”中钻过去,但不移动脚步。2.女孩将双手举起并反到后面去,男孩从女孩举起时搭成的“小洞”中钻进去,但不要移动脚步。此时,男孩女孩的双手都在身后且女孩的手在男孩手的上面。
图谱5(即动作分解5)—所有的幼儿都放开手,所有的幼儿向后转身并拉住自己舞伴的手,回到第一个大圆圈的位置。
图谱6(即动作分解6)—回到自己的位置后,舞伴面对面。
图谱7(即动作分解7)—女孩和自己的舞伴面对面并用右手相握,从舞伴的左边想圆圈方向走。
图谱8(即动作分解8)—幼儿们彼此背对自己的以一个舞伴,而面对新的舞伴。
图谱9(即动作分解9)—音乐结束,回到动作分解1开始重复整个舞蹈。
【设计意图:通过图谱即动作分解(PPT)的展示,帮助幼儿更快地学习舞蹈动作和舞蹈队型。】
4.《圆圈舞》视频观看【设计意图:通过《圆圈舞》的'视频观看,帮助幼儿更直观地学习舞蹈。】
5.《圆圈舞》完整表演—师:"现在,我们一个个弟弟都是英国绅士,一个个妹妹都是英国淑女,让我们跟随音乐共同跳起这神奇的舞蹈《圆圈舞》。
三、音乐舞蹈出教室—《圆圈舞》
完整播放音乐,音乐舞蹈《圆圈舞》
【设计意图:完整表演舞蹈《圆圈舞》,体验舞蹈的快乐。】
教学反思:
圆圈舞”是大班的一个集体教学活动。本活动中使用的乐曲选自《从头到脚玩音乐》(陈蓉,20xx)。我在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思考的是如何改变以往的机械性教学,不仅仅在舞蹈活动中进行队形等重复练习,而且要凸显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使其通过自己积极的主观努力来学习舞蹈。整个活动分为两个部分:圆圈舞的基本舞步、交换舞伴。这两个部分连在一起教学,对于一个30分钟的活动而言,内容比较多,因此可在实践中进行拆分。
为了凸显幼儿的主体性,在笫二个环节“学习圆圈舞”中借助了图示的手段。在活动过程中,幼儿是通过阅读图示来理解和学习这个舞蹈的,而不是以教师教导为主。教师通过图示的设计引导幼儿阅读并理解圆圈舞的基本舞步。在这里,图示的作用包括:
第一,比较直观和形象地呈现队形的变化,如以大圆、小圆和叠加的圆等来表现队形的变化,以及呈现完整队形,让幼儿一目了然;
第二,利用线条和颜色来帮助幼儿理解空间的位置和动作。
线条表示手拉手,颜色用以区别男孩、女孩,圆点表示朝向、站立的方位。这并不完全是我的原创,而是在《从头到脚玩音乐》这本参考书中的图示上加了颜色区分,以帮助幼儿识别和准确理解队形的变化。其中的一个环节是教师一边播放音乐,一边演示图示,让幼儿观看整个舞蹈队形从头到尾的变化。这一环节的好处是让幼儿在倾听音乐的同时结合队形的变化,自己去建立音乐和动作、队形的联系。不足一是在阅读图示环节中围成圆圈的这一步,应该引导幼儿自己发现站位是否准确,而我只是一味地将幼儿拉到准确的位置上,引导手势做得不好。二是支持引导做得不到位。整个活动的引导设计应该是:念儿歌(语言)的提示——配上音乐,而在本次活动中没有儿歌,幼儿直接跟着音乐开始学习,在这一点上可以做得更加清晰。另外,没有把握好提要求的时间。教师提要求应该在幼儿做动作之前,比如,有一种队形的变化要求幼儿从中间手拉手围成小圆,再退到大圆,应该事先引导和提示幼儿先放手,然后退到大圆。
大班幼儿音乐教案第8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泉水叮咚》,欢迎大家分享。
活动目标:
在感受理解歌曲《泉水叮咚》的基础上,尝试用自制的乐器和不同的合奏方法为歌曲伴奏,体验合奏成功的快乐。
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可以表现不同水声的替代乐器(碗,筷,玻璃瓶,鼓棒,装着沙、米、豆的铁罐,洗衣板等),并学会表现。
2、歌曲《泉水叮咚》的录音。
3、乐句图示及操作卡。
活动过程:
一、交流各自收集的“节奏乐器”,说说它们分别能表现什么水声
(最近我们听了许多水的声音,还用生活用品制作了许多节奏乐器来表现听到的水声,请大家来介绍一下。)
1、你带来了什么?它能表现什么水声?
2、它敲击出的声音听上去像什么声音(泉水声、小溪声、大江声、大海声)?
3、怎样才能使这些物品发出的.声音更好听?
【设计意图:节奏源于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所以在活动之前创设机会让幼儿去寻找声音并用替代物表现,能让幼儿在模仿、再现中获得观察力与表现力的提高。此外,让幼儿在生活中自主收集“乐器”,能激发他们表现的愿望,同时树立自信心。互动交流的过程能让幼儿有互相学习乐器表现方法的机会。】
二、使用“乐器”为歌曲《泉水叮咚》伴奏
1、复习歌曲《泉水叮咚》
提问:用什么办法可以让这首歌唱得更动听?
(教师鼓励幼儿根据歌曲的内容及情感设计演唱方法,进一步理解歌曲的内容。)
2、尝试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1)提问:要为歌曲伴奏,需要做哪些准备?
(2)小结:需要有节奏,才能表现得更好。
(3)出示幼儿所选节奏的卡片:
××|××|××|×—|
×—| ×— | ×— | ×— |
××| ××| ××|××—|
3、幼儿尝试一起为歌曲伴奏。
(1)伴奏前提问:一起伴奏需要注意什么?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2)伴奏后提问:你们觉得自己的伴奏好听吗?有问题需要解决吗?
[设计意图: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幼儿演奏的方法,要鼓励幼儿自主表达,在聆听与思考中发现问题,让幼儿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引导幼儿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4、师生互动解决伴奏的问题。
(1)提问:这么多乐器一起演奏,可以用什么办法让它们表现得都很好听呢?
(鼓励幼儿运用轮奏、合奏等方法合作表现。)
(2)小结:这么多乐器共同表现时,要根据歌曲的内容与特点,用不同的办法合奏,这样效果会更好。
[设计意图:活动中教师打破“教”的痕迹,让幼儿在尝试中展现矛盾、发现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幼儿自主寻找办法解决问题。幼儿运用音乐手段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节奏技能,增加了节奏活动的教育价值,还懂得了如何与同伴合作。]
三、合作表现体现成功的快乐
1、教师指挥,引导幼儿合奏,为歌曲伴奏。
2、请幼儿做指挥,集体为歌曲伴奏。
3、小结:其实为这首歌曲伴奏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可以再去试试其他的方法,比一比哪种方法更动听。
[设计意图:在自主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一起合作,不仅能让幼儿体验音韵的美,还能让幼儿享受与他人合作的愉悦,此活动不仅落实了音乐领域的目标,也融入了情感发展的要求。]
大班幼儿音乐教案第9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快乐的小象》含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感知乐曲欢快、诙谐、跳跃的`旋律。
2.尝试用身体动作模仿小象的基本形态来表现音乐的旋律。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教学重点:
感知乐曲欢快、诙谐、跳跃的旋律。
教学难点:
尝试用身体动作模仿小象的基本形态来表现音乐的旋律。
活动准备:
布偶小象一只,配套教学CD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组织幼儿做端,准备上课。
2.出示小象引发幼儿兴趣,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看是谁啊?小象想邀请我们到森林去做客,你们愿意去吗?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
(1)森林里有什么?
(2)小象们在做什么?
2.完整欣赏乐曲,引导幼儿讲述听完乐曲的感受。
提问:
(1)这段乐曲是几拍子的?
(2)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样的感受?
(3)你们觉得这首乐曲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们听了有什么感觉?
3.再次完整欣赏乐曲,感受乐曲表现得意境。
4.欣赏音乐,引导幼儿体会音乐的结构,并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来。
提问:
(1)这段乐曲是用什么结构表现出来的?
(2)这段音乐哪里是小象在戏水玩耍?哪里是两只小象在一起玩?哪里是小象勾着鼻子跳起圆圈舞?
(3)引导幼儿进行自由讨论、讲述。
5.根据教师的提示,幼儿听着音乐做动作,教师指导。
6.听着音乐,完整的表演。
三、结束部分
1.教师总结,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
2.下课休息。
教学反思:
在教唱这首歌曲时,首先让学生说说小象有哪些特征,然后听三遍音乐,让学生说说,哪一句是问哪一句是答,按这节奏连歌词生生对练跟伴奏练,最后学唱歌曲,即为歌曲律动。一节课下来,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很喜欢这首歌曲,表现得很好,通过多种形式演唱歌曲,使教学难点轻松解决,但这节课我认为不足的地方在于律动的地方,老师想让学生自己随着音乐律动,但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活跃,老师先前也没有将舞蹈动作编好,使这一环节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希望自己在以后的备课中,能够更加完善,更加仔细。
大班幼儿音乐教案第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小精灵的舞蹈》含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感受旋律优美的意境,愿意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师在整堂教学活动中,更倾向于幼儿的动作和感受音乐中节奏的快慢)
2、模仿小精灵的动作,尝试有节奏的舞蹈(“模仿”更多倾向于小班幼儿,并且对于大班幼儿和整堂活动的设计,教师关注的幼儿根据画面
3、做动作,并进行表述)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5、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变为:
1、聆听《森林狂想曲》乐曲,感受节奏和动作的快慢
2、观察图谱,尝试根据画面做动作,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森林狂想曲》片段、多媒体课件、小精灵图片
活动过程:
一、倾听乐曲,表达感受
1、在乐曲中,你听到了什么?
幼:小鸟的叫声师回应:小鸟是怎样唱的?
幼:小鸡师回应:同样是叫声,但你们听到的叫声的动物是不一样的!
播放第二遍:师:这可能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幼:森林
幼:小河流旁
师:为什么是小河流幼:我听到了河流的声音
2、借助游戏‘神奇的魔法棒’,试着在音乐旋律中,有节奏的摆动身体
播放第三遍音乐,师:现在我们跟着魔法棒一起来摆动我们的身体吧,再次感受音乐有什么不一样?
3、说说乐曲带给自己的感受
幼:很开心师:摆动身体时,你把自己想象成了什么?
幼:像小河流师追问:你觉得你像一条怎样的小河流
小结:原来这一首好听的音乐,让我们想到小鸟在天空叽叽喳喳的叫着,小河潺潺的流动着,让我们听的人感觉到美妙。
4、介绍歌名
在第一环节中,教师的机智巧妙从容的回应幼儿的回答这一点让我受益匪浅,但是教师在这个环节中主要的目的在于让幼儿聆听音乐,让他们感受音乐的美妙及听后用身体做个简单的舞动,但是教师在这环节中给自己及幼儿兜了一个圈才回到用身体舞动,其实可以简单的设为:
改变后:
1、播放第一遍:带来一首乐曲,我们一起来听一下吧?好听吗?
2、第二遍:听了乐曲后,你想做什么
3、第三遍:听了这首乐曲后,我们用我们的身体也随着音乐跟着跳舞吧,引导幼儿用身体进行简单的舞动
4、介绍歌名
二、观察图谱,尝试表演
1、播放音乐,美妙的音乐把精灵也吸引过来了,在看看他在干嘛?
幼:她在舞蹈
师回应:你怎么看出来他在舞蹈?教师“小步递进”的给予幼儿进行引导,让幼儿仔细观察图谱中的动作
2、他们是怎样跳舞的?(鼓励幼儿学一学)
师:看看小精灵做了哪些动作?(让幼儿进行动作表演)
幼儿表演时,教师细化动作(在教师细化动作同时,教师并不是作为主导,而是一而三的引导幼儿自己观察图谱,来总结动作的优美,这是我喜欢的一点,教师并没有高控,而是多次请幼儿进行上了表演,让幼儿与幼儿之间进行相互比较,作为总结出动作的优美化)
师:有些人动作是这样的,有些人动作是那样的!——引导幼儿动作统一
师:你们觉得图谱上哪个更像?
幼儿再次观察图谱
师:除了手臂不一样,还与刚才图谱上的哪里不一样?(让幼儿观察到小精灵的眼睛方向不一样,我无不感叹,教师在动作上尽然能细化到一个眼神的变化,更加培养了幼儿细致观察的能力)
3、播放音乐,幼儿再次感受动作的变化
师:除了不同动作的变化,你还发现了什么?
幼:后来慢慢的动作快了
追问:哪里变快了?你觉得哪个动作开始快了?引导幼儿知道动作快慢的节奏和倾听第一套动作过后的节奏开始逐渐变快
师回应:原来一样的.动作能变成不一样的节奏提升:不同的动作加上有节奏的变化,就会让舞蹈变得更加好看
三、延伸,引发创造
1、如果你也有个小精灵,你想让他跳出怎样的舞蹈?(自由创编)
教师在最后这个活动中,并没有开展,首先这堂教学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幼儿观察图谱,并将重难点放在了细化动作,将动作做的更加优美,如再次进行此环节,就觉得刚才的活动就显得毫无意思,因为创编是幼儿自由想象,并非要求幼儿将动作做的细化优美,而是进行种想象的创编,对上个环节来说没有实在的意义!教师在现场活动中改变了一定的策略,而是提供图谱,让幼儿在区角中操作,进行动作的设计
2、提供图片,鼓励幼儿在区角图片进行探索和尝试
整堂教学活动教师在第二个环节上笔墨下的非常多,更加的关注了幼儿的动作,用四张简单的图谱动作,看似简单,但是在4张图谱中的细微变化,培养了幼儿的细微观察能力,把舞曲的节奏变化和四个简单动作相互结合,更好的让幼儿感受音乐的美妙。教师在引导幼儿观察图谱中,用了许多策略:一是出示图谱,养成他们细致观察的习惯,二是用语言进行引导及提升:原来我们这些美丽的动作通过我们越仔细的观察出来的动作越好看!
教学反思:
这节活动首先是符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的。但是整节活动下来感觉孩子们有点蒙,不是我预期想到的。首先在出示魔法棒和魔法棒做游戏时就呆呆的,跟不上。其次,就是在第二环节中幼儿感受乐曲得快慢这是重点反复听了几遍跟不上节奏。在第三环节中幼儿可以慢慢的初步跟着音乐的变换做出不同的动作了。在幼儿还不很熟练的情况下第四环节时装秀表演以失败告终原先我是想再提高一个难度但没想到音乐快幼儿变换不办动作都是匆匆地就过去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大班幼儿音乐教案第11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大树和小鸟》含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参加音乐活动的兴趣。
2、调动幼儿各种感观,让幼儿感知音乐的高低。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大树四棵、背景图、各种小动物、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小动物律动2、练声,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故事:鸭妈妈和小鸭,引出妈妈和孩子的叫声。(高和低)
2、幼儿讨论各种动物的妈妈和孩子的叫声。(出示贴绒)
3、游戏:看谁玩得对师:妈妈幼:孩子。(交换角色)
4、出示音乐(一)欣赏并讨论音乐有什么变化。(有高有低)
5、幼儿再听音乐(一)听到高的音乐学孩子叫,听到低的音乐学妈妈叫。
6、幼儿听音乐(一)根据音乐的高低变换动作。
7、游戏:大树和小鸟
1)幼儿讨论并学习小鸟飞的动作。
2)教师交代游戏规则,当听到高的音乐时小鸟在树林里飞,当听到低的音乐是就蹲下来对着大树点头。
3)先分组请幼儿游戏,最后一起游戏。
三、结尾部分欣赏舞蹈:绿苗。
教学反思:
诗歌中大树和小鸟是幼儿熟悉、喜欢的朋友,激发了幼儿学习诗歌的兴趣,中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创造力,让他们进行诗歌仿编,可以进一步提高幼儿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对幼儿来说也是一个挑战。本次活动,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给幼儿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在活动的导入环节,我出示背景图大树后,引导小朋友做小鸟和大树做游戏,摸摸、亲亲等,但小朋友看见背景图后都显得很兴奋,个个拥到背景图前欢呼跳跃,场面比较混乱,所以我在这个环节只好草草收尾,马上进入了下一环节。孩子们在观察图片熟悉诗歌内容这一环节中,我让孩子们自己观察图片,自己说出诗歌的内容。这样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就被积极地调动起来了,而且也更容易记住。同时我引导孩子发现儿歌中的特点,发现和认识叠词,这个环节孩子还是能较好的完成的。在巩固儿歌的,我于孩子们玩对接游戏,教师说一句,孩子说一句,很默契,而且也在反复的朗诵中巩固了学习内容。在创编环节中,当我提出问题:“大树上除了住着小鸟,还会有谁也住在那呢?”小朋友一下子说不出什么小动物,但我也准备了很多的替换动物图片,当我让笑朋友从自己的椅子后面请出这些小动物的时候,小朋友的思维就不再显得那么局限了,开始了踊跃的创编。
本次活动中,我创设了一个温馨的'场景,让笑朋友主动的投入活动中,积极回应孩子们,达到了一个良好的师幼互动。
在整个活动设计时,我把学习儿歌,初步认识叠词作为活动的重点,而进行部分创编作为活动的难点。在活动准备上,也运用了背景图、动物图片等来进行辅助教学,这样孩子在反复学习中就不会觉得枯燥了。
不足之处:
在活动的准备阶段,我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图片的准备上,而疏忽了对活动环节的反复除揣摩。虽然我也做了一定的修改,但是在开展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总体上还比较顺利。
整个活动中,我除了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将社会方面的内容巧妙的渗透在其中,比如,让幼儿了解了好朋友之间那种相互依存、友好的关系。增强了幼儿之间礼貌交往的意识,充分体验到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幼儿自始至终沉浸在游戏的情境中,通过仔细观看和积极讲述,幼儿的理解能力、感受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大班幼儿音乐教案11篇这篇文章共49698字。
第五篇:幼儿大班音乐教案
《幼儿大班音乐教案11篇》这是优秀的大班主题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幼儿大班音乐教案第1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大班音乐教案《牧童短笛》,欢迎大家分享。
设计意图:钢琴曲《牧童短笛》是著名音乐教育家、作曲家贺绿汀创作的,这是一首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可让大班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听辨乐曲的A-B-A三段式结构,从而了解这种音乐结构的特点,提高对同类音乐作品的听辨能力。
活动目标: 1、想象音乐作品中的意境和情节,懂得分辨乐曲的A-B-A三段体曲式。
2、通过简单的乐器伴奏来烘托音乐作品中此起彼伏的'旋律特色,并通过不同音色的乐器来区别A、B段的不同情绪。
3、知道这是一首具有田园风味的中国音乐作品,激发对民族特色音乐作品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1、牧童形象的木偶及田园风味的背景图。
2、各种打击乐器,录音机磁带。
活动重点:让幼儿听辨乐曲的A-B-A三段式结构,并用合适的打击乐来表现各段的情绪。
活动难点:教幼儿听辨乐句,理解旋律中此起彼伏相呼应的特点。
活动过程: 1、音乐游戏《什么乐器在唱歌》。师:“什么乐器在唱歌?”幼儿则闭上眼睛,听老师选一种打击乐器,敲出×××的节奏型,幼儿马上睁开看,边拍手边说:“××乐器在唱歌。”
2、播放音乐《牧童短笛》,让幼儿听辨这首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出来的。师:“请小朋友听听这首曲子,猜猜是什么乐器在唱歌?”
3、向幼儿简单介绍钢琴曲《牧童短笛》的音乐背景。师:“这首好听的钢琴曲名是《牧童短笛》,它描写的是我国美丽的江南地区,牧童倒骑在牛背上,悠扬地吹着短笛,在田间玩耍的情景”。
4、出示背景图,幼儿完整地欣赏音乐。
5、分段欣赏。
(1)听赏第一段音乐。师:“我们先听这段音乐,想一想牧童这时在干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边操作木偶边进行小结:两位牧童倒骑在牛背上,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吹着短笛,走在美丽的田间。这段音乐是悠扬的,抒情的。
(2)听赏第二段音乐。师:“下面,我们来听第二段音乐。听听这段音乐和刚才的第一段有什么不同?听了感觉怎样?想想牧童这时又在干什么呢?”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操作木偶,小结:牧童这时从牛背上跳下来,高兴地在田间翻跟斗抓蝴蝶,这段音乐是欢快的,跳跃的。
(3)听赏第三段音乐。师:“下面请你们听第三段音乐。听听这段音乐和前面哪段音乐是一样的,这时牧童又在干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小结:这段音乐和第一段是相同的,这种第一段和第三段一样的乐曲叫A-B-A三段体。这段音乐讲的是牧童又骑上牛背,你一句我一句地吹着笛子,慢慢地走远了。
6、启发幼儿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师:“你们觉得这首乐曲的各段用什么乐器来伴奏比较好呢?”
7、为每位幼儿提供2-3种打击乐,提醒他们在乐曲的A段与B段用不同的乐曲来伴奏,并能在教师的指挥下变换不同的节奏型。
幼儿大班音乐教案第2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大班音乐教案《小燕子拿剪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名称:
小燕子拿剪刀
设计思路: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小草偷偷地从地底下钻出来了……孩子们关注着周围的变化,享受着春天的美好!在我们的“春天有约”活动中,孩子们不仅感受了春天的美丽景象,更体验了春天带来的欢乐。
小燕子,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熟悉的小动物。它也是春天来临的一个象征。《小燕子拿剪刀》这首歌曲,把春天的画面描述得如此美丽,孩子们在歌唱时一定能感受到春天的诗意与韵律美。这样好听的歌,我想孩子们是非常喜欢的。同时,这个音乐活动也是作为我下一个活动《春天的礼物》的一个铺垫,从小燕子带来的礼物自然地引向孩子们也动手制作春的礼物,进一步体验春天的美好!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乐意表达、表现。
2、感受歌曲中春天的诗意与韵律美,体验春天的美好。
活动准备:
柳条、浪花、桃花、雨丝、音乐、录音机、礼物、小燕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
◇春天悄悄地来了,有个朋友唱着歌儿,也飞回来了,你们听!
二、欣赏活动
第一遍欣赏,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呀!谁来了啊?(小燕子)
◇原来是小燕子飞来了啊?小燕子从哪来的?
◇小燕子为什么从南方飞回来了啊?
第二遍欣赏,感受歌曲轻快的节奏,体会小燕子愉悦的心情。
(边欣赏,教师边用手演示:小燕子唱着轻快的歌曲,在天空中飞舞……)
◇小燕子的心情到底怎么样?
◇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燕子多高兴啊,它从南方飞回来,发现我们这里有很多变化,小燕子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回忆有关春天的经验。)
第三遍欣赏:和小燕子一起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象。
◇你们瞧,小燕子在天空中多快乐啊,让我们也用自己的小手当成翅膀,和小燕子一起看看春天的美景。
◇教师一遍做手势,一遍用语言引导:
小燕子快乐地从南方飞回来啦。它一会飞向高处,看到柳树姐姐在梳辫子;一会儿飞过水面,层层浪花跳着春天的舞;它飞上桃树,桃花妹妹哈哈笑;它飞在春雨里,雨丝沙沙沙,唱着春天的歌谣……
◇和小燕子一起飞翔,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啊?
第四遍欣赏:小燕子的礼物
◇小燕子飞胡来了,它也准备了很多礼物送给小朋友,我们一起来问问小燕子,它送了些什么礼物?
◇出示图片,丰富歌词。
剪柳条,绿油油,送给哥哥当鱼钩;
剪浪花,蓝莹莹,送给姐姐做花裙;
剪桃花,红艳艳,送给妹妹扎小辫;
剪雨丝,亮晶晶,送给弟弟做风铃。
三、送春天的礼物
◇小燕子多热心啊,它准备了那么多春天的礼物送给小朋友。收到礼物的朋友啊,心里一定甜滋滋的。我们也制作了很多礼物,今天我们这里来了那么多客人老师,让我们也学学小燕子,把春天的快乐传递给我们周围的人,把我们制作的礼物送给我们的客人老师。
教学反思:
1、创设一个优美、抒情、富有春意的情境:中班的孩子还是更喜欢形象、生动的情境,对于这个音乐活动来说,让孩子自主地在情境中去感受春天的诗意、美好,效果更好。
2、对孩子的经验把握不够:
(1)幼儿的前期经验不足,所以他们不能通过今天这个活动来充分地感受春天的诗意。
(2)在歌词的理解上,教师对幼儿的'经验未了解充分。这首歌的歌词很美,又压韵,可以像儿歌一样来念,但对幼儿来说是比较抽象,难理解的。
3、教具的配合与生动形象:教具在一个活动中也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出色的教具一定能吸引孩子更投入其中。在今天的这个活动中,若是教师准备了很多的小燕子头饰,让孩子们都来体验当一只可爱的燕子,在天空中自由的滑翔,效果一定更佳。
4、给孩子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活动中,教师太过注重孩子经验的表达表现,而牵制了孩子们对这个音乐作品真切的感受与流露。这个活动后,我让孩子们又一次感受音乐作品,这次我给了他们一个宽敞空间,让他们自由地表现,孩子们很开心,很真切,感觉自己真的像一只自由的小燕子,有的孩子扮演燕子的飞翔,特别生动(身体俯下来,手在背上架起剪刀似的尾巴,神气极了)。
5、倾听习惯的培养:音乐欣赏活动,需要孩子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显然我班孩子在这方面是欠缺的。而且加上一开始外界因素的干扰,使一些孩子未进入状态。所以,平时应当注重经验的积累,注重常规的培养。
幼儿大班音乐教案第3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教案《爵士进行曲》,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的旋律和结构的基础上,学习边看教师指挥边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2.根据模仿动作的变化,选择、记忆乐器分配方案及演奏步骤。
3.注意倾听他人演奏。集体演奏时,要保持声音和谐、统一。
活动准备:
1.碰铃、圆舞板、铃鼓若干。
2.看过幼儿用书〈进行曲〉,已会随音乐做模仿解放军的动作。
活动过程:
(一)幼儿在座位旁边战立,随音乐做模仿解放军的动作。
老师:国庆节到了,解放军叔叔们要参加一个盛大的'阅兵活动,他们正在认真练习,准备以最好状态迎接这次活动。我们都是小解放军,让我们一起边听音乐边表演,好吗?
(二)幼儿看教师指挥,学习分声部做模仿解放军的动作。
1.老师:现在请小朋友按老师的指挥来表演。我的眼睛看到哪边的小朋友、动作指向哪边,就请那边的小朋友和我一起做动作。
2.将幼儿分成三组,分别扮演海、陆、空三军,按照配器方案的要求,分声部做模仿动作。教师用模仿动作指挥。
(三)师幼共同讨论配器方案。
1.师:陆、海、空三军要用三种不同的打击乐器演奏。陆军(海军、空军)可以用什么乐器演奏?三军一起的时候怎么演奏?
2.教师:挥旗时可以用什么乐器?怎么演奏?拍手欢呼的时候呢?开礼炮时怎么演奏?
(四)教师用乐器模仿动作为乐曲伴奏。
1、教师引导幼儿回忆模仿演奏乐器的动作。
师:我们可以用手做什么动作来表示敲小铃(圆舞板、铃鼓)?下面我们一起来听音乐、看老师指挥,做模仿演奏打击乐器的动作。
2、教师用模仿演奏乐器的动作指挥,幼儿尝试做模仿演奏乐器的动作,来“演奏“乐曲。
(五)幼儿使用打击乐器进行演奏。
1.教师指挥,幼儿分声部演奏打击乐器。
师:请小朋友把座位下的乐器拿出来,用乐器来为乐曲伴奏。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在哪一乐句处加入大鼓,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尝试敲击大鼓。
师:你们觉得在乐曲的什么地方适合敲击大鼓?
3.请一位幼儿敲击大鼓,其他幼儿使用自己的乐器共同合作,完整地演奏全曲。
4.教师引导幼儿轮流敲击大鼓,再次演奏乐曲。
活动延伸:在幼儿熟练掌握演奏方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尝试即兴变换配器方案,进一步来合作演奏这首曲子。
幼儿大班音乐教案第4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唐老鸭减肥》含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瑞典狂想曲》的音乐特点以及乐曲的三段体,感受音乐的轻快活泼。
2.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及乐句变化表现出唐老鸭减肥前后的情境。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1.幼儿经验准备:对“逛迪斯尼乐园”有了一定的了解
2.物质准备:音乐《瑞典狂想曲》前半段、图片(胖鸭、瘦鸭)、图谱。
活动重点:
初步感知音乐的特点、旋律结构及各个乐段的不同。
活动难点:
能根据音乐创造性的表现唐老鸭减肥前后的情境。
活动过程:
开始:教师带幼儿随音乐《瑞典狂想曲》进入教室。
一、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初步感知乐曲的特点和旋律结构
(一)请幼儿完整欣赏乐曲,感受《瑞典狂想曲》音乐的特点。
提问:
1.听了这首狂想曲你有什么感受?
2.这首乐曲是几拍子的?(引导幼儿倾听、感受乐曲二拍子、轻快活泼的特点)教师小结:狂想曲音乐轻快活泼,大都是二拍子的基本特点。
(二)结合图谱,引导幼儿随音乐感知乐曲的三段体旋律结构和各乐段的不同。
1.完整欣赏后提问:这首音乐可以分成几段?每一段讲了什么事情?
2.结合图谱完整欣赏,感知乐曲的三段体旋律结构。
提问:这首狂想曲可以分成几段?三段音乐节奏有什么不同?
3.运用对比欣赏法,引导幼儿感知三乐段的不同。
提问:第一段感觉怎样?第二段和第一有什么不同?第三段呢?
4.告知幼儿乐曲的名称和主题提问:你认为哪一段表现的是唐老鸭住进了迪斯尼乐园的?哪一段是讲唐老鸭减肥?哪一段是讲唐老鸭减肥成功后的?
二、以“唐老鸭减肥”的.故事情境引导幼儿分段欣赏音乐,感知乐曲所表达的涵义,并引导幼儿用相应的动作表现自己的感受。
1.请幼儿欣赏A段音乐
(1)(出示胖鸭)这是谁?你感觉唐老鸭变胖后走路是什么样子的?(请幼儿结合乐曲的欢快、活泼想象、猜测)
(2)请幼儿随音乐模仿胖鸭走的样。(胖鸭走路很笨重,但很快乐,要慢慢的,跟着节奏快乐的表演)
2.请幼儿欣赏B段音乐
(1)唐老鸭胖变胖心里可着急了,他会做什么运动呢?(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轻快、活泼来想象)
(2)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动作表现唐老鸭减肥的情境。(强调跟着音乐的节奏变化)
3.请幼儿欣赏c段音乐
(1)(出示瘦鸭)唐老鸭变得怎么样了?减肥后的唐老鸭的心情是怎样的?它现在走路会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欢快来想象)
(2)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创造性地用动作进行表现。
三、请幼儿完整欣赏音乐进行表演。
1.减肥后的唐老鸭参加了“动物运动会-百米赛跑”,你们猜,他得了第几名呢?(鼓励幼儿能用快速的奔跑动作和得冠后的激动表情表现乐曲的结尾。)
2.你喜欢胖胖的唐老鸭还是瘦瘦的?为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办?
小结:我们平时要热爱运动,不懒惰,合理饮食,不要暴饮暴食,见到爱吃的就吃那么多,不爱吃的就不吃活动结束:
现在,我们跟着唐老鸭一起去户外做运动吧!
活动延伸:请幼儿欣赏几曲特点鲜明的狂想曲音乐,加深幼儿对狂想曲音乐的了解和喜爱。
教学反思:
音乐是幼儿园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音乐教育对幼儿来说又是非常重要的。音乐是人类生活的反映,人们用音乐抒发情感,用音乐愉悦生活,音乐能带给人们美感。使人们获得高尚的情感。音乐有益智的功能,能集中注意、激活思维、发展语言、丰富想象的作用,可以促进幼儿智慧发展;音乐有调节情绪的功能,其情感性特征能给幼儿增添兴奋情绪的积极动力;音乐有审美功能,能给予幼儿美的享受,美的音乐能够使幼儿情绪高昂地全身心投入到活动。
本次活动讲了“唐老鸭减肥”这样一个故事。重点是让孩子们通过肢体动作来表现唐老鸭减肥前胖胖的样子,减肥时卖力地运动,减肥后变苗条了,摆出优美的动作这样几个环节。活动中,孩子们非常积极地参与表演,活动中情绪高涨。
通过唐老鸭减肥这一生活化、游戏化的情节来诠释音乐三段体的结构,能够让幼儿从生活经验和思维形式上引起共鸣,而对唐老鸭发自内心的喜欢,又能促使幼儿积极、热情地去感受、想象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
幼儿大班音乐教案第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童话剧小红帽》含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活动目标
1.根据人物特点,将音乐形象与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相匹配。
2.在音乐中大胆试用动作、表情等表现人物形象,体验表演的快乐。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情景创设:森林(花,草,树,蘑菇等)
2.课件、音乐(代表四个人物的音乐:《森林狂想曲》小红帽;《天使小夜曲》外婆;《波斯市场》大灰狼;《拉德斯基进行曲》猎人)
3.人物图片、头饰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欣赏森林美景并用动作表现。
播放背景音乐《森林狂想曲》,在乐曲声中带领幼儿走进教室。
1.欣赏森林的美景。
《森林狂想曲》的鸟鸣蛙叫、潺潺流水声,立刻把幼儿带人了“森林”的场景之中。同时,课件上画有森林的巨幅背景图、室内摆有立体的蘑菇、大树、鲜花、小草。在视觉、听觉上,都给幼儿极大的审美刺激,他们一下被吸引住了,兴奋地讲述自己的发现。
2.模仿森林里的树木花草。
教师:谁来学一学漂亮的花朵?大家都来摆个花的造型,看看谁表演得最漂亮。
二、故事欣赏--分析人物特点。
在这个美丽的大森林里,发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1.欣赏《小红帽》的故事。
教师:故事里都有谁?
2.分析故事中的人物特点。
讨论:在四个人物中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小红帽有没有做得不太合适的地方?
评:分析人物特点,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只有帮助幼儿把握住了人物的个性特点,才能让幼儿在后面的环节中恰如其分地进行表演。因此,教师设计了“你喜欢谁,不喜欢谁”这样的问题,以帮助幼儿展开讨论获得答案。同时,幼儿通过讨论也明白不能随便听信陌生人的.道理。
三、听辨音乐--找出和人物特点相符的音乐。
教师:小红帽的故事可真好听,老师还为4个人物配了4段音乐,请小朋友听一听,分一分,这段音乐像谁。
1.分段听音乐,区分并模仿小红帽和外婆的音乐形象。
(1)第一段音乐像谁,为什么。
教师:谁来学一学小红帽走路的样子,她边走路边做什么?
(2)第二段音乐像谁,为什么。
教师:音乐听上去很忧伤,就像外婆在病中思念着小红帽。
谁来学一学年老的外婆走路的样子。
2.区分并模仿大灰狼和猎人的音乐形象。
教师:再听两段音乐,你们听听像谁?
(1)音乐很神秘,好像大灰狼鬼鬼崇祟地跟在小红帽的后面呢!
教师:谁来学一学大灰狼走路的样子。
(2)音乐听上去很有力,就像勇敢的猎人迈着有力的步伐走来啦。
教师:大家来学一学。
评:听辨音乐,创编与人物相匹配的动作,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由于选取的四段音乐形象分明,幼儿一下就把音乐与人物相匹配起来了;幼儿的动作表演是建立在具体可感的形象上的。因此,我让幼儿联想人物走路的姿态,这下幼儿的扮演就“有内容”了:小红帽--蹦蹦跳跳地采花;外婆--驼背弯腰,拄着拐棍:大灰狼--脚步轻轻,鬼鬼祟祟跟随在小红帽身后;猎人--脚步有力,扛着措枪。这样,幼儿的表演更加生动。
教学反思
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
幼儿大班音乐教案第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圆圈舞》含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目标:
1、学习英国民间舞蹈《圆圈舞》,感受4/4拍与3/4拍的交替音乐节拍
2、在音乐舞蹈中感受交换舞伴的快乐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重难点:
学习民间舞蹈《圆圈舞》中交换舞伴并向伙伴问好;学看图谱,根据图谱来排列相应的队型
活动准备:
音乐CD、PPT、图谱幼儿前期经验准备:理解图谱中各个图形的含义(如:○代表妹妹;□代表弟弟等)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教室—《宾果》(Bingo)CD播放《宾果》音乐,幼儿在音乐伴奏下根据老师手势的暗示,改变队型进入教室。
A队型—1人变2人B队型—2人变4人C队型—4人变2人D队型—2人变1人,围成圆圈【设计意图:律动音乐《宾果》是一首节奏轻快、跳跃的曲子,它不仅能渲染现场气氛,更能帮助幼儿更快地进入音乐带来的奇妙世界,感受音乐的快乐。】
(二)音乐舞蹈《圆圈舞》
1.《圆圈舞》的起源。
—师:“在英国有一种传统的舞蹈《圆圈舞》,它是种神奇的舞蹈,它能让原本彼此不认识的幼儿在跳完《圆圈舞》后很快的成为好朋友,因此人们也叫它《交谊舞》。”【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介绍,让幼儿了解一些关于欧洲等地区的民间舞蹈,拓展幼儿的音乐知识与眼界。】
2.《圆圈舞》的欣赏与音乐解读—师:“听听看,你发现了歌曲里的哪些秘密?”(《圆圈舞》是4/4拍与3/4交替的音乐节拍)—师:“听了这个曲子你的感受是怎样的?”【设计意图:《圆圈舞》的曲式结构是A、B两段体,幼儿可以非常容易地进行区分。但是《圆圈舞》的音乐节拍是有变化的,且变化不明显,幼儿不容易区分,需要在老师的暗示和反复欣赏音乐后才能进行区分。因此,在欣赏音乐环节,需要老师单独“拎”出来,幼儿只有在理解音乐的节拍后才能将舞蹈进行演绎。】
3.《圆圈舞》的图谱队型—师:“看看《圆圈舞》的图谱,你能根据图谱找到自己的位置吗,试试看!”图谱1(即动作分解1)—请幼儿们站成圆圈,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组成一队舞伴。
图谱2(即动作分解2)—女孩手拉手向圆心方向走一个八拍,男孩原地站立。
图谱3(即动作分解3)—男孩向圆心行走一个八拍,行走到自己的女伴左边(位置不变),并将双手从女孩前面伸出。与两边男孩的手相拉,女孩原地站立。
图谱4(即动作分解4)—1.男孩将双手举起并翻到身后去,女孩从男孩双手举起时搭成的“小山洞”中钻过去,但不移动脚步。2.女孩将双手举起并反到后面去,男孩从女孩举起时搭成的“小洞”中钻进去,但不要移动脚步。此时,男孩女孩的双手都在身后且女孩的手在男孩手的上面。
图谱5(即动作分解5)—所有的幼儿都放开手,所有的幼儿向后转身并拉住自己舞伴的手,回到第一个大圆圈的位置。
图谱6(即动作分解6)—回到自己的位置后,舞伴面对面。
图谱7(即动作分解7)—女孩和自己的舞伴面对面并用右手相握,从舞伴的左边想圆圈方向走。
图谱8(即动作分解8)—幼儿们彼此背对自己的以一个舞伴,而面对新的舞伴。
图谱9(即动作分解9)—音乐结束,回到动作分解1开始重复整个舞蹈。
【设计意图:通过图谱即动作分解(PPT)的展示,帮助幼儿更快地学习舞蹈动作和舞蹈队型。】
4.《圆圈舞》视频观看【设计意图:通过《圆圈舞》的'视频观看,帮助幼儿更直观地学习舞蹈。】
5.《圆圈舞》完整表演—师:"现在,我们一个个弟弟都是英国绅士,一个个妹妹都是英国淑女,让我们跟随音乐共同跳起这神奇的舞蹈《圆圈舞》。
三、音乐舞蹈出教室—《圆圈舞》
完整播放音乐,音乐舞蹈《圆圈舞》
【设计意图:完整表演舞蹈《圆圈舞》,体验舞蹈的快乐。】
教学反思:
圆圈舞”是大班的一个集体教学活动。本活动中使用的乐曲选自《从头到脚玩音乐》(陈蓉,20xx)。我在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思考的是如何改变以往的机械性教学,不仅仅在舞蹈活动中进行队形等重复练习,而且要凸显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使其通过自己积极的主观努力来学习舞蹈。整个活动分为两个部分:圆圈舞的基本舞步、交换舞伴。这两个部分连在一起教学,对于一个30分钟的活动而言,内容比较多,因此可在实践中进行拆分。
为了凸显幼儿的主体性,在笫二个环节“学习圆圈舞”中借助了图示的手段。在活动过程中,幼儿是通过阅读图示来理解和学习这个舞蹈的,而不是以教师教导为主。教师通过图示的设计引导幼儿阅读并理解圆圈舞的基本舞步。在这里,图示的作用包括:
第一,比较直观和形象地呈现队形的变化,如以大圆、小圆和叠加的圆等来表现队形的变化,以及呈现完整队形,让幼儿一目了然;
第二,利用线条和颜色来帮助幼儿理解空间的位置和动作。
线条表示手拉手,颜色用以区别男孩、女孩,圆点表示朝向、站立的方位。这并不完全是我的原创,而是在《从头到脚玩音乐》这本参考书中的图示上加了颜色区分,以帮助幼儿识别和准确理解队形的变化。其中的一个环节是教师一边播放音乐,一边演示图示,让幼儿观看整个舞蹈队形从头到尾的变化。这一环节的好处是让幼儿在倾听音乐的同时结合队形的变化,自己去建立音乐和动作、队形的联系。不足一是在阅读图示环节中围成圆圈的这一步,应该引导幼儿自己发现站位是否准确,而我只是一味地将幼儿拉到准确的位置上,引导手势做得不好。二是支持引导做得不到位。整个活动的引导设计应该是:念儿歌(语言)的提示——配上音乐,而在本次活动中没有儿歌,幼儿直接跟着音乐开始学习,在这一点上可以做得更加清晰。另外,没有把握好提要求的时间。教师提要求应该在幼儿做动作之前,比如,有一种队形的变化要求幼儿从中间手拉手围成小圆,再退到大圆,应该事先引导和提示幼儿先放手,然后退到大圆。
幼儿大班音乐教案第7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快乐的小象》含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感知乐曲欢快、诙谐、跳跃的`旋律。
2.尝试用身体动作模仿小象的基本形态来表现音乐的旋律。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教学重点:
感知乐曲欢快、诙谐、跳跃的旋律。
教学难点:
尝试用身体动作模仿小象的基本形态来表现音乐的旋律。
活动准备:
布偶小象一只,配套教学CD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组织幼儿做端,准备上课。
2.出示小象引发幼儿兴趣,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看是谁啊?小象想邀请我们到森林去做客,你们愿意去吗?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
(1)森林里有什么?
(2)小象们在做什么?
2.完整欣赏乐曲,引导幼儿讲述听完乐曲的感受。
提问:
(1)这段乐曲是几拍子的?
(2)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样的感受?
(3)你们觉得这首乐曲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们听了有什么感觉?
3.再次完整欣赏乐曲,感受乐曲表现得意境。
4.欣赏音乐,引导幼儿体会音乐的结构,并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来。
提问:
(1)这段乐曲是用什么结构表现出来的?
(2)这段音乐哪里是小象在戏水玩耍?哪里是两只小象在一起玩?哪里是小象勾着鼻子跳起圆圈舞?
(3)引导幼儿进行自由讨论、讲述。
5.根据教师的提示,幼儿听着音乐做动作,教师指导。
6.听着音乐,完整的表演。
三、结束部分
1.教师总结,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
2.下课休息。
教学反思:
在教唱这首歌曲时,首先让学生说说小象有哪些特征,然后听三遍音乐,让学生说说,哪一句是问哪一句是答,按这节奏连歌词生生对练跟伴奏练,最后学唱歌曲,即为歌曲律动。一节课下来,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很喜欢这首歌曲,表现得很好,通过多种形式演唱歌曲,使教学难点轻松解决,但这节课我认为不足的地方在于律动的地方,老师想让学生自己随着音乐律动,但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活跃,老师先前也没有将舞蹈动作编好,使这一环节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希望自己在以后的备课中,能够更加完善,更加仔细。
幼儿大班音乐教案第8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单簧管波尔卡》含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活动重点:
感受乐曲的结构特点并体验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活动难点:
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能够根据老师的指挥进行演奏。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结构特点并体验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尝试用各种身体动作创意地表现滚动、飘扬等运动方式。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自制音乐图谱一幅。
2、乐曲《单簧管波尔卡》,录音机。
3、碰铃、铃鼓、双响筒各14个。
活动过程:
1、谈话:昨天晚上老师做了一个好玩的梦……引入新课。
2、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
A、请幼儿听音乐,看老师演示图谱。
B、鼓励幼儿伸出食指和老师一起演示图谱。
C、说一说音乐一样的时候你看到的是什么?(风车)音乐不一样的时候看到的是什么?(不一样的枝条)
3、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创变动作。
风车是怎样旋转的,可以做什么动作?
枝叶是怎样飘扬的,可以做什么动作?
选取三个动作,请幼儿听音乐做动作。
4、跟着音乐演奏:
A、请幼儿跟音乐节奏进行徒手练习拍手。
强调幼儿要学会看教师的手势指挥。
B、幼儿分组手拿碰铃、铃鼓与双响筒跟音乐演奏。
在演奏过程中,教师根据幼儿的演奏情况进行及时纠正,注意各乐器的相互配合,能够服从教师指挥。
5、总结幼儿活动情况,予以适当鼓励。
教学反思:
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本节课设计的导入上,我创设生动的`学习环境,采用做梦,小蜜蜂采蜜的故事贯穿始终,使他们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故事讲完了,曲式结构也就出来了。将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感知生活,提高认识能力,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
二、从曲式结构入手,通过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结构特点。欣赏音乐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欣赏音乐的方法,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采用整体——部分——整体欣赏的方法,沿着蜜蜂采蜜的路线,运用动起来的方法,引导学生认真地有步骤地听辨音乐,首先利用旋转的动作,抓住乐曲的主题(A段)。每听一遍乐曲,总要针对一定的问题去听、去思考。以诱发其好奇心,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和认真回答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比去听其他段落。在聆听中引导启发学生通过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的性质特点,它们都很喜欢,有较高的积极性,突破了音乐欣赏沉闷枯燥的缺点,达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三、欣赏教学首先要学会听,本节课所有教学形式都是在不影响听的情况下进行的,不做过多的花样分散听的注意力。选取最简单,最单纯的版本,让学生能很深刻的记住单簧管的音色。
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表现音乐。在本节课中,乐曲欣赏次数较多,但由于每一次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并不感到重复乏味。相反多次的欣赏加深了学生对乐曲的印象。每次聆听后先听听学生的对音乐的理解,尊重学生的意见,此基础上教师再加以引导,不束缚学生的思想。
五、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用生动的故事、形象直观的图谱区分乐曲结构;用律动参与的方法感受音乐的情绪。
幼儿大班音乐教案第9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小丑俱乐部》含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目标:
1、幼儿能通过音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的创编动做。
2、学会给他人带来快乐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PPT、小丑假发、绘制挂图、小丑服装。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教师扮演小丑的角色(生动活泼,滑稽)进场,同幼儿打招呼。
师:嗨小朋友们,你们认识我吗?我是一名小丑演员,在生活中见到过我们小丑演员的表演吗?归纳特点(搞笑,滑稽,表情夸张,动作大胆,幅度大)这里是我们小丑俱乐部练习的场地,欢迎你们。你们想成为一名小丑演员吗?常常带给大家欢乐的人。
二、熟悉音乐师:说听到这个音乐有什么感觉?(归纳音乐特点,感受)
三、学习搞笑三连拍
(1)第一课时,表情模仿师:想成为一名小丑可没那么容易、首先要学会搞笑三连拍。你们知道什么是搞笑吗?(归纳总结:有趣,好夸张)那么什么是三连拍?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咔嚓咔嚓咔嚓,依次呈现三张照片。(逐张观察特点,归纳让幼儿尝试表演:第一张,眼睛睁大,嘴巴张开。第二张,眼睛看中间,第三张,夸张的表情加上手上的动作)幼儿尝试,请特点明显幼儿上台展示。
集体拍照,请全部幼儿上台尝试模仿以及创造有趣的表情,表演。(肯定幼儿的创造性)
(2)第二课时(步伐练习)师:有一天在我正在走路,碰到了我的朋友,她说,你也在走路,我也在走路,那我们走路有什么不一样呢?师同配班老师跟随音乐同步走路,做动作。(幼儿观察总结归纳小丑走路的特征)幼儿回忆分析动作的不同。幼儿上台展示。
小朋友的表现非常棒,所以我决定送你们每人一份礼物(小丑假发)发放道具。
现在你们都学会搞笑的方法,有趣的表情加上夸张的作,带上这顶帽子,你们都成为了小丑演员,现在大家跟在我的身后,想一想并且大胆的表现做出小丑的动作吧。(走路,打招呼,同手同脚摆动)总结归纳:小丑的动作学完了,告诉我,小丑的动作和普通人都有哪些不一样。
四、创编动作
1、请小朋友试试看谁更有灵气,能创造出和我们刚多的很多不一样的新步伐,我期待你们的新表现。比如:秧歌步,交叉走,还有比如说横着走,(总结归纳幼儿创造性的`表现,给予肯定与支持)
2、跟随音乐创编动作师:给你们一段音乐,边听音乐边创造。散点站立,一起尝试。想一想如何能够把动作做得更夸张。师巡回观察指导。
五、场景练习
1、餐厅动作提炼师:现在带你们来到一个餐厅,餐厅里有谁?厨师会干什么?做饭(洗菜,蒸蛋糕,炒菜,做馒头)这个餐厅里的厨师可不一般,因为啊是小丑厨师。
2、师与幼儿同步做动作。
我现在变成一名普通厨师,哪位来当小丑厨师,和我来做同步的动作。同步的动作就是,我在切菜,你也在切菜,只不过你做的是小丑的动作。
3、展示多个场景,归纳启发场景对应契合的动作。
师:场景一马戏团,里面有小丑,归纳动作。场景二,浴室,场景三,游泳池。
4、幼儿自选场景,分组进行创编契合场景的动作。
5、集体表演,进行展示。
是演是带领幼儿集体尝试小丑动作的表演准备造型正式表演回顾表演总结归纳小丑走路的特征是地路小丑走路的特征三集体进行表演是带领幼儿集体尝试小丑动作的表演准备造型正式表演6、回顾表演总结归纳小丑走路的特征是是激发创造不一样的走路方式比如比如不很少交叉走路集体尝试六情景表演观察餐厅让幼儿区分小丑动作和一般人动作的区别做菜的区别丰足选择场地进行对应的表演练习分组展示表演7、幼儿集体进行表演游戏,大胆表现进行创造。
六、集体创编游戏展示小演员们展示自己本组动作,师采访归纳肯定每组的创造力,以及表现力。(师: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带给他人快乐的能力)
教学反思
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比较有激情,幼儿的兴趣很高,图谱的使用也比较恰当。需要注意的是,老师要时刻关注孩子,注意到孩子的表现才能及时的纠正出现的错误,才能教育活动目标更好的完成。
幼儿大班音乐教案第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小精灵的舞蹈》含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感受旋律优美的意境,愿意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师在整堂教学活动中,更倾向于幼儿的动作和感受音乐中节奏的快慢)
2、模仿小精灵的动作,尝试有节奏的舞蹈(“模仿”更多倾向于小班幼儿,并且对于大班幼儿和整堂活动的设计,教师关注的幼儿根据画面
3、做动作,并进行表述)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5、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变为:
1、聆听《森林狂想曲》乐曲,感受节奏和动作的快慢
2、观察图谱,尝试根据画面做动作,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森林狂想曲》片段、多媒体课件、小精灵图片
活动过程:
一、倾听乐曲,表达感受
1、在乐曲中,你听到了什么?
幼:小鸟的叫声师回应:小鸟是怎样唱的?
幼:小鸡师回应:同样是叫声,但你们听到的叫声的动物是不一样的!
播放第二遍:师:这可能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幼:森林
幼:小河流旁
师:为什么是小河流幼:我听到了河流的声音
2、借助游戏‘神奇的魔法棒’,试着在音乐旋律中,有节奏的摆动身体
播放第三遍音乐,师:现在我们跟着魔法棒一起来摆动我们的身体吧,再次感受音乐有什么不一样?
3、说说乐曲带给自己的感受
幼:很开心师:摆动身体时,你把自己想象成了什么?
幼:像小河流师追问:你觉得你像一条怎样的小河流
小结:原来这一首好听的音乐,让我们想到小鸟在天空叽叽喳喳的叫着,小河潺潺的流动着,让我们听的人感觉到美妙。
4、介绍歌名
在第一环节中,教师的机智巧妙从容的回应幼儿的回答这一点让我受益匪浅,但是教师在这个环节中主要的目的在于让幼儿聆听音乐,让他们感受音乐的美妙及听后用身体做个简单的舞动,但是教师在这环节中给自己及幼儿兜了一个圈才回到用身体舞动,其实可以简单的设为:
改变后:
1、播放第一遍:带来一首乐曲,我们一起来听一下吧?好听吗?
2、第二遍:听了乐曲后,你想做什么
3、第三遍:听了这首乐曲后,我们用我们的身体也随着音乐跟着跳舞吧,引导幼儿用身体进行简单的舞动
4、介绍歌名
二、观察图谱,尝试表演
1、播放音乐,美妙的音乐把精灵也吸引过来了,在看看他在干嘛?
幼:她在舞蹈
师回应:你怎么看出来他在舞蹈?教师“小步递进”的给予幼儿进行引导,让幼儿仔细观察图谱中的动作
2、他们是怎样跳舞的?(鼓励幼儿学一学)
师:看看小精灵做了哪些动作?(让幼儿进行动作表演)
幼儿表演时,教师细化动作(在教师细化动作同时,教师并不是作为主导,而是一而三的引导幼儿自己观察图谱,来总结动作的优美,这是我喜欢的一点,教师并没有高控,而是多次请幼儿进行上了表演,让幼儿与幼儿之间进行相互比较,作为总结出动作的优美化)
师:有些人动作是这样的,有些人动作是那样的!——引导幼儿动作统一
师:你们觉得图谱上哪个更像?
幼儿再次观察图谱
师:除了手臂不一样,还与刚才图谱上的哪里不一样?(让幼儿观察到小精灵的眼睛方向不一样,我无不感叹,教师在动作上尽然能细化到一个眼神的变化,更加培养了幼儿细致观察的能力)
3、播放音乐,幼儿再次感受动作的变化
师:除了不同动作的变化,你还发现了什么?
幼:后来慢慢的动作快了
追问:哪里变快了?你觉得哪个动作开始快了?引导幼儿知道动作快慢的节奏和倾听第一套动作过后的节奏开始逐渐变快
师回应:原来一样的.动作能变成不一样的节奏提升:不同的动作加上有节奏的变化,就会让舞蹈变得更加好看
三、延伸,引发创造
1、如果你也有个小精灵,你想让他跳出怎样的舞蹈?(自由创编)
教师在最后这个活动中,并没有开展,首先这堂教学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幼儿观察图谱,并将重难点放在了细化动作,将动作做的更加优美,如再次进行此环节,就觉得刚才的活动就显得毫无意思,因为创编是幼儿自由想象,并非要求幼儿将动作做的细化优美,而是进行种想象的创编,对上个环节来说没有实在的意义!教师在现场活动中改变了一定的策略,而是提供图谱,让幼儿在区角中操作,进行动作的设计
2、提供图片,鼓励幼儿在区角图片进行探索和尝试
整堂教学活动教师在第二个环节上笔墨下的非常多,更加的关注了幼儿的动作,用四张简单的图谱动作,看似简单,但是在4张图谱中的细微变化,培养了幼儿的细微观察能力,把舞曲的节奏变化和四个简单动作相互结合,更好的让幼儿感受音乐的美妙。教师在引导幼儿观察图谱中,用了许多策略:一是出示图谱,养成他们细致观察的习惯,二是用语言进行引导及提升:原来我们这些美丽的动作通过我们越仔细的观察出来的动作越好看!
教学反思:
这节活动首先是符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的。但是整节活动下来感觉孩子们有点蒙,不是我预期想到的。首先在出示魔法棒和魔法棒做游戏时就呆呆的,跟不上。其次,就是在第二环节中幼儿感受乐曲得快慢这是重点反复听了几遍跟不上节奏。在第三环节中幼儿可以慢慢的初步跟着音乐的变换做出不同的动作了。在幼儿还不很熟练的情况下第四环节时装秀表演以失败告终原先我是想再提高一个难度但没想到音乐快幼儿变换不办动作都是匆匆地就过去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幼儿大班音乐教案第11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大树和小鸟》含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参加音乐活动的兴趣。
2、调动幼儿各种感观,让幼儿感知音乐的高低。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大树四棵、背景图、各种小动物、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小动物律动2、练声,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故事:鸭妈妈和小鸭,引出妈妈和孩子的叫声。(高和低)
2、幼儿讨论各种动物的妈妈和孩子的叫声。(出示贴绒)
3、游戏:看谁玩得对师:妈妈幼:孩子。(交换角色)
4、出示音乐(一)欣赏并讨论音乐有什么变化。(有高有低)
5、幼儿再听音乐(一)听到高的音乐学孩子叫,听到低的音乐学妈妈叫。
6、幼儿听音乐(一)根据音乐的高低变换动作。
7、游戏:大树和小鸟
1)幼儿讨论并学习小鸟飞的动作。
2)教师交代游戏规则,当听到高的音乐时小鸟在树林里飞,当听到低的音乐是就蹲下来对着大树点头。
3)先分组请幼儿游戏,最后一起游戏。
三、结尾部分欣赏舞蹈:绿苗。
教学反思:
诗歌中大树和小鸟是幼儿熟悉、喜欢的朋友,激发了幼儿学习诗歌的兴趣,中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创造力,让他们进行诗歌仿编,可以进一步提高幼儿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对幼儿来说也是一个挑战。本次活动,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给幼儿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在活动的导入环节,我出示背景图大树后,引导小朋友做小鸟和大树做游戏,摸摸、亲亲等,但小朋友看见背景图后都显得很兴奋,个个拥到背景图前欢呼跳跃,场面比较混乱,所以我在这个环节只好草草收尾,马上进入了下一环节。孩子们在观察图片熟悉诗歌内容这一环节中,我让孩子们自己观察图片,自己说出诗歌的内容。这样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就被积极地调动起来了,而且也更容易记住。同时我引导孩子发现儿歌中的特点,发现和认识叠词,这个环节孩子还是能较好的完成的。在巩固儿歌的,我于孩子们玩对接游戏,教师说一句,孩子说一句,很默契,而且也在反复的朗诵中巩固了学习内容。在创编环节中,当我提出问题:“大树上除了住着小鸟,还会有谁也住在那呢?”小朋友一下子说不出什么小动物,但我也准备了很多的替换动物图片,当我让笑朋友从自己的椅子后面请出这些小动物的时候,小朋友的思维就不再显得那么局限了,开始了踊跃的创编。
本次活动中,我创设了一个温馨的'场景,让笑朋友主动的投入活动中,积极回应孩子们,达到了一个良好的师幼互动。
在整个活动设计时,我把学习儿歌,初步认识叠词作为活动的重点,而进行部分创编作为活动的难点。在活动准备上,也运用了背景图、动物图片等来进行辅助教学,这样孩子在反复学习中就不会觉得枯燥了。
不足之处:
在活动的准备阶段,我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图片的准备上,而疏忽了对活动环节的反复除揣摩。虽然我也做了一定的修改,但是在开展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总体上还比较顺利。
整个活动中,我除了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将社会方面的内容巧妙的渗透在其中,比如,让幼儿了解了好朋友之间那种相互依存、友好的关系。增强了幼儿之间礼貌交往的意识,充分体验到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幼儿自始至终沉浸在游戏的情境中,通过仔细观看和积极讲述,幼儿的理解能力、感受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幼儿大班音乐教案11篇这篇文章共52145字。